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汇报

2023-03-01

汇报是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对于一项工作或者一个项目而言,汇报贯穿于任务的始终,但是在不同的阶段汇报的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那么你明晰不同的阶段应该如何更好的撰写汇报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汇报》,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汇报

XX县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汇报

(2018年10月)

XX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下铁的决心、用铁的手腕、以铁的担当,举全县之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打造美丽XX,全县环境质量总体状况优良。

一、提高认识,以强烈的担当扛起整改政治责任 1.强化领导,高位推进。坚持把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发展问题来抓,牢牢扛起主体责任,以铁的纪律、铁的措施狠抓整改落实。区县党政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分别担任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第一副组长,逢会必讲、逢件必批、逢下基层必抓生态环保,就生态环保问题及整改工作作出165次明确批示,反复强调要求各责任领导、责任单位不打折扣、不讲条件抓整改。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常态化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高效有序推进整改。

2.制定方案,精细管理。今年6月份,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X办字〔2018〕23号),把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中办调研、生态环境部XX督察局、审计署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审

— 1 —

计、生态环境部饮用水源保护区督察整改、督察期间交办信访问题及“散乱污”企业整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排查,新老问题一起抓、抓出成效。各部门(单位)按照“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的原则,建立问题台账,做到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责任领导、一抓到底,完成一项办结一项、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实现了全县生态环境保护的网格化精细管理。

3.加强调度,严格督促。严格执行“日通报、周调度、月督查”制。县党政主要领导先后50余次到整改项目现场调度,县分管领导坚持每周深入整改项目现场调度,对未达到时序进度的挂牌督办,对重点难点问题及时现场研究、现场办公,加快整改工作推进。建立整改微信工作群,每天晒进度、晒问题,营造加压奋进抓整改的浓厚氛围。在整改的关键时期,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会同纪检监察、环保部门每周进行现场督办和突击检查,制成专题片在调度会议上播放,倒逼整改工作落实。

二、铁腕治理,以过硬的作风认真整改反馈问题 XX敢于动真碰硬,真抓整改、立行立改,全力推进涉及XX的XX个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截至目前,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建有XXXXX等违规项目、XXX流域废弃XX矿一期治理项目、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城镇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部分未建配套设施的规模化养猪场、生活垃圾填埋 — 2 —

场采取简易填埋方式等7个问题整改已接近尾声并将长期坚持;XX矿区水污染治理不到位、XXXX治理任务进展缓慢及XX稀土矿区地表水超标严重等其余3个问题正按照完成时限要求快速有序推进。今年前三季度,接受上级检查21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2轮生态环保部饮用水源整治督查组总体反映良好。

1.妥善解决XXXX自然保护区违规项目问题。对XXX问题,2016年10月,我县各相关部门联合XXXX保护区管理局对该项目完善了备案。对XXXX问题,我县已于2017年3月底全部拆除XXXX。

2.重拳整治稀土开采及矿区地表水超标问题。对境内全部XXXXX矿山采取停电停产措施,并成立6个专项整治工作组进行督促检查,严厉打击XXX非法开采行为,确保停产、停电措施落实到位。采取平行、交叉施工方式,加快建设XXXX处理站,其中XXXXXX处理站已于2018年3月底完成工程建设,并顺利进水调试运行,经处理后出水XXXX浓度降至XXXXmg/L左右,达到设计标准,运行效果良好。

3.着力推进废弃稀土矿山治理。筹资1.2亿元实施XXX河流域废弃XXXX矿山治理工程(一期、二期)、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废弃XXXX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等一批生态

— 3 —

修复工程,力争从根本上解决XXXX开采导致水体XXXX污染问题。

4.集中整治畜禽养殖污染。中央环保督察组列入整改名单的XXX家规模养殖场全部按要求整改到位。XX还举一反三,投入1632万元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全县共关停、拆除禁养区生猪养殖场XXXX家,其中规模养殖场XXXX家、散养户XXX家,拆除栏舍面积XXXX万平方米。并督促全县可养区、限养区养殖场完善粪污处理设施。

三、举一反三,以最大的力度抓好生态环境保护 XX县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抓好整改的同时,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取得新成效,绿色发展打开新局面。

1.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碧水保卫战。狠抓饮用水源地安全防护,围绕消灭XXX河流域劣V类水目标开展地表水整治攻坚行动。建立一个目标、一个控制面、一支队伍、一笔经费、一项制度的“五个一”工作机制,采取超常规手段,实施铁腕监管,加快工程治理,坚决消除污染因素。监测数据显示,今年X月份以来,XXX河出境断面氨氮浓度持续下降, 4月至9月水质达到或优于Ⅴ类水标准,达标率100%,成功甩掉了戴了10余年之久的劣Ⅴ类水帽子。X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或者Ⅱ类以上标准,达标率100%。打好蓝 — 4 —

天保卫战。2017年9月对全县XX家砖厂实施了为期1个多月的停产整改,对全县XX家砖厂停产整改,对X家砖厂进行了立案查处。投入9000万元全面关停XXXX区域XX家石材加工企业及X家开采企业,困扰县城周边几十年的粉尘污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督促各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设立围挡、喷淋、洒水、喷雾等降尘措施,全面治理扬尘。严格落实春节、元宵、清明等重大节日禁限燃放烟花爆竹规定,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加大道路清扫及洒水抑尘,城市建成区主要车行道机扫率达到了94%以上。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18台,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919辆。今年前三季度,中心城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6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54天,优良比例94.4%,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全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2.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产业升级上做“加法”、污染排放上做“减法”,促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工业。一方面,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退出钢铁产能50万吨,全面关停县域范围内煤矿项目,淘汰煤炭行业过剩产能33万吨。同时,大积极推进XX经开区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清洁化改造,大力整治整治“小散乱污”企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万元GDP能耗下降达标。着力扶持壮大高科技、低耗能、低污染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电子信息首位产业集群发展,高

— 5 —

标准打造赣州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城,累计落户电子信息企业84家,形成完整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工程。建成XXXX等一批精品景区景点,举办X届旅游文化节等一批节庆活动,努力把生态、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2017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9亿元。2018年上半年游客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 %,旅游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为绿色发展增添新动能。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引进粤港澳大湾区农副产品配送中心,高标准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XX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XX农旅一体化产业科技园等项目加快建设。2017年新发展50亩以上无公害蔬菜基地27个。

3.切实保护自然生态。以山水林田湖草工程为主抓手推动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完成XX河流域废弃XX矿一期、二期和废弃XX矿山治理项目,累计治理XX矿山3240.29亩。投入1000余万元实施XX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水保生态修复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XX被评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持续推进“森林城市、绿化通道”建设,加强森林防火,改造低质低效林。近五年来,累计投入造林绿化资金9500余万元,造林8.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XX%,位居全省前列。投入6000余万元建设XX和XX省级湿地公园、XXX和XXX省级森林公园,全县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面积占国土面积的XXX%。经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领导小组划定,并经县政府 — 6 —

于近期确认,XX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为XX%,位居全省前列。

4.着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集中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攻坚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拆除农村“空心房” 万平方米,关停拆除禁养区养猪场XXX家,拆除乱搭乱建铁皮棚 万平方米,城区街道立面及“六乱两经营”专项整治取得突出成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投入4664万元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加快完善城乡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建成13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覆盖所有乡镇,确保农村垃圾不落地、不下河。积极推动乡风文明,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疏堵结合搬迁“三沿六区”坟墓 穴,整体规划建设 座农村公益性公墓。坚持城市、园区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投入9000余万元实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含提标改造)、XX工业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建设,城市治污能力进一步提高。投入4000余万元实施XX、X江、X江等多个防洪堤和景观绿化工程,以及XX公园、XX公园和30多个小游园等一批城市绿地工程。成功创建X个省级生态村、XX个市级生态村,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

5.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主要领导政绩考核体系。成立检察院派驻环保局检察室,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实施源头严防。严格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把牢项目环保准入关。今年以来,先后否决了总投资20

— 7 —

亿元以上的污染项目落户。注重过程严管。建立“一企一档”“一河一档”,完善监测手段,对48家环保重点企业每月至少监管1次,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对XX矿山水质氨氮和重金属监测达2千余点(次)。督促污染排放较多的富康工业园区企业全部安装拍摄监控设施。县财政专门安排160万元建设企业外排工业废水在线监控平台,实现对企业外排废水实时监控。坚持后果严惩。毫不手软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今年以来,开展“2018零点行动”、“绿盾行动”、饮用水源整治、砖瓦行业整治等专项执法检查,业共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形成现场监管记录900余份,化解环境信访案件123件,强制关停企业12家,查封扣押企业1家,行政处罚企业12家,处罚金额245余万元,涉嫌环境违法移送公安拘留2起2人,执法力度全面加强。

四、抓铁有痕,持续用力推动剩余问题整改到位 1.积极践行新思想。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加快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筑牢XXXX重要的生态屏障,争当生态文明试验区排头兵。

2.持续推进整改。坚持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紧盯整改清单继续抓好落实,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进行“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效,防止问题反弹; — 8 —

对正在整改的问题,继续实施台账管理、清单销号,严格按要求整改到位;对需长期坚持的问题,常抓不懈。

3.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到全县战略位置来抓,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原则,严格落实乡镇及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继续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 9 —

第二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

全国人大代表调研汇报材料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省环保局的帮助指导下,我市各级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大力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加快启动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全市整体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淮北市先后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环境进步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今年又已通过全国园林绿化城市的专家评审。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

全市各级政府对环保工作高度重视,定期听取环境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深入调查研究,协调解决环保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坚决贯彻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始终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积极引导

1 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区,矿区生态环境得到较好恢复与重建

淮北市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被列为国家级矿区生态建设示范区,市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统筹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制定了《淮北市矿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对塌陷区治理实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期实施。截止至目前,全市已治理塌陷区面积13.06万亩,治理率达到54%,创造出具有淮北特色的五类塌陷区复垦模式,烈山区洪庄村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技术被评为全国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一等奖,洪庄村被国家环保总局推荐参加联合国环境署“全球500佳”和“地球卫士奖”评选;濉溪县刘桥镇被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授予“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实验区”称号。

(三)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通过创建生态村工作,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省百佳生态村4个,市级生态村7个。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合理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从而预防和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目前,建成了杨洼湖、和村和寇 2 湾等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29.8万亩,认证优质安全农产品21个;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有3家企业,生产面积达4万亩;我市连续十五年荣获全省菜篮子工程评比第一名。

三是开展农业物质循环利用工作。通过加大农膜回收和秸杆综合利用工作力度,综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既减少了污染,又节约了资源,同时还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全市现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7000多口,年产沼气2200多万立方米,建成大中型沼气工作站4处。

(四)加强生态林业和城市绿化建设,全市绿化覆盖率逐步提高

一是加强生态林业建设。近年来,我市通过积极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促进非公林业的发展,大力实施绿色长廊、相山绿化、退耕还林、长防林建设和农田林网防护五大工程,建成了功能完备的生态林业网络体系。全市现有林地49.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7.6%,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5.5%。

二是加强新区绿化建设。在相山新城区规划和建设中,决定实行先绿化后建设,努力建设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园林绿化系统,力争使城市绿化面积达到60%以上。现在我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绿地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达10平方米,几项指标已超过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

三是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投入巨资开发建设龙脊山森林公园、南湖湿地公园、引闸河水入化家湖等一批生态工程。今年化家湖的蓄水量达到了设计的1300多万立方米, 3 水面达6000多亩,恢复和改善了水库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化家湖重现了青山碧水的生态景观。南湖湿地公园湿地面积约210公顷,初步形成了水生植物、鸟类、鱼类、两栖类、湿地兽类等完整生态系统,正式命名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同时还通过了国家矿山公园的评审。这些生态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优化了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假日休闲场所,凸显了城市文化个性和生态特色。

(五)建立完善领导工作机制,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 成立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李忠金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有关具体工作。开展生态市规划编制前期调研。对生态市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共列生态指标体系、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农业建设研究等20个专题,涉及18个部门和单位。目前,《淮北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已完成待审批。完善矿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完成了生态功能区域划分,做好了迎接国家对淮北矿区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的准备工作。矿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为生态市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建设生态淮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六)大力依靠科技进步,固体废物得到较好综合利用 我市煤炭、电力行业每年产生固体废物约460万吨,全部被“吃干榨尽”。目前,全市建成煤矸石电厂6个,年利用煤矸石150万吨;建成煤矸石、粉煤灰砖厂4个,年利用粉煤灰、煤矸石56万吨;用于铺路年利用煤矸石、粉煤灰10万吨,不仅避免了固废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减少了生态破 4 坏,还节约了大量的耕地,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七)严格依法管理环境,城市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由于《环境保护法》的宣传教育逐步深入,全社会的环境法制意识大为加强,环境管理工作也逐步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全市各级环保部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审查,对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近年来,全市共否决重污染项目80多个,有效控制了新的重污染源的产生。

二是积极加快老污染源的治理。“十五”期间,我市抢抓机遇,利用国家的一系列倾斜政策,积极实施环保“十五”计划,建成了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等一批重大环保工程项目。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及中水回用项目全部完成后,每年可减少开采地下水2920万吨,每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12197吨、氨氮1050吨。目前,我市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项目的开工率为100%,完工率为75%,完成投资率为54.8%,居于全省前列。

三是切实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我市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不断规范工作程序,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处环境违法行为,促进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落实,提高环境保护投入的效率,城市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

1.建立重点污染源巡查制度。对污染治理设施和关停企业加强督查,遏制了“十五小”抬头的趋势,保证了全市500多台(套)治污设施的高效运转。

5 2.加强对城区的环境监理。歌舞厅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饭店油烟污染是市民反映强烈的环境焦点、热点,我们对此组织进行了专项整治,消除了一批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协助各级人大开展环保执法检查。在各级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对违反环保法、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进行严肃查处,保证了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顺利实施。

4.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市环保部门对环境污染投诉十分重视,接到污染投诉,及时赶赴现场,妥善进行调解,消除了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造成的隐患。年初以来,环保部门参加“行风热线”10次,接到来信、来电800余件次,接待群众来访150余起600余人次,受理污染纠纷案件45件。此外,市环保部门接到人大代表建议4件,政协提案9件,全部办结。

(八)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整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认真清理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对2000年以来新建的钢铁、水泥等项目进行了清理,对不符合环保要求已投产的项目责令其立即停产整顿,完善环保设施。

二是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清理。1998~2004年期间,环保审批项目共136个,发现未执行环评或“三同时”制度的项目有5个,责令其限期补办了环保手续或完善“三同时”工程。

三是取缔关闭重污染小企业。清理未按国家规定期限淘 6 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共取缔关停小炼焦、小造纸等“十五小”企业54家。

四是加大了对放射源、医疗危险废物的管理。组织开展 “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专项行动,检查涉源单位26家,共清查放射源221枚,其中在用的137枚,闲置废弃的84枚。年初,完成收贮闲置废弃放射源81枚,消除了发生放射性污染事故的隐患,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五是查处影响居民生活的夜间建筑施工噪声。设立了24小时环境热线投诉电话,与公安“110”指挥中心加强联动,联合查处噪声扰民,有力地制止了各类噪音扰民现象。

六是对重点排污企业加强督查。严查企业违法排污,对超标排污的企业责令停业整顿,同时加倍征收超标排污费。

(九)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全民环保意识显著提高 几年来,市政府把《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四五”普法规划,进行了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大力普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后,全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活动,掀起了一股环境宣传的热潮。期间,全市悬挂宣传横标256幅,出墙报、专栏、黑板报186期,张贴宣传画1200多张,印发各类宣传资料58500多份;38家单位的领导发表了闭路电视讲话;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竞赛34期次,参与人数超过7000人;22所中小学举行了主题班会活动,直接参与的学生达20000多人。我市的环境宣传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市人民的环保意识大为提高,形成了人人参与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

(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循环型经济建设明显加快 目前,我市推行清洁生产、建设循环型经济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有2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活动,淮北热电厂通过清洁生产审计,2003年节约资金200多万元;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皖北煤电公司所属选煤厂的洗煤废水全部实现闭路循环,每年节约用水600多万吨,回收煤泥30多万吨,新增收益4000多万元;矿井水处理后回用于生产,每年节约地下水800多万吨,还减少了废水排放;淮北发电厂实施干式除尘、浓缩输灰,每年节约用水1000多万吨;长源(淮北)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清洁生产项目,计划投资7130万元;淮北市欣欣化工厂清洁生产项目,计划投资750万元。淮北印染有限责任公司和淮北啤酒厂都在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努力提高原料的使用效率,减少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为我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建设循环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彻底改善环境质量状况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在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防治的形势仍然严峻,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水环境问题突出。我市境内无大型河流湖泊,地表水资源短缺,主要依靠地下水,由于地下水严重开采,已形成140多平方公里的漏斗;境外来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短 8 缺对我市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威胁。

(二)农村生态保护工作尚需加强。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是规模化养殖业废物污染和农药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态监察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

(三)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缺口大。煤矿塌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需要巨大的投入,伴随着我市煤炭业的快速发展,土地塌陷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塌陷区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等环保法律法规为手段,紧紧围绕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乡环境质量这一主题,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生态市建设。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其中,以最小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走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创新的精神推进生态市建设。要创新工作思路,把生态建设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要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调整和完善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机制。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生态市建 9 设。要尽快建立机构、制定规划,抓紧做好全面启动工作,确保生态建设各项工作有人管、有机构抓。

(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环保热点问题。一是对城区浴池小锅炉烟尘污染进行集中整改,改为燃用无烟煤或型煤,待明年西气东输管道铺设到淮北后,全部改为燃气锅炉。二是加强对城区沿街商业铺面噪声污染的管理,减少商业噪声扰民。三是加大对饭店油烟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把安装油烟净化器工作向整个城区扩展。四是加强对夜间建筑施工噪声的巡查,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三)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布局结构,通过大力发展煤炭延伸产业,形成煤焦化电产业链,努力把淮北地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煤焦化电基地和生态城市;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手段,逐步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严格落实税收减免政策,激励企业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废弃物循环利用,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年底前,将关闭所有石灰法草类制浆生产线和年制浆能力3.4万吨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以及1万吨以下废纸制浆造纸企业。

(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科学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充分重视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努力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八大基地、一个中心”的建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充分体现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 10 会发展理念;在工业园区建设中,实行统一规划,整合项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企业间的共生网络,使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加大示范推广力度。选择能耗、物耗高、污染严重的行业和企业,选择有条件的企业集团、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新建工业区,进行生态型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区的示范,总结成熟经验和基本模式,积极进行推广,切实减少资源消耗,把污染物排放量消减下来。开展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重点组织生态设计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和生态工业关键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中水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尽快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五)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编制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污染治理、污水资源化、流域生态恢复与保护并举策略,切实改善河流水质和生态环境;鼓励、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水污染物的产生;加快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对企业排污口的监管,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自动监测装置,防止企业偷排、超标排污。

(六)加大环保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企业环境保护投资的主体作用,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其把更多的资金投向污染治理;依托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增加财政投入,逐步提高环保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使环保投入尽快达到环境污染防治的要求;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确保环境保 11 护投入稳步增长;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提高收费标准,确保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到位;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在环保专项资金使用上,优先安排水质自动监测站、环境自动监控中心和企业排污口在线监测等项目建设。

(七)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建立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定期研究解决污染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台《淮北市行政监察环境责任追究办法》,坚决追究环境案件中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加强环境监管,严格环保执法,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对境外来水的监督监测,强化沱河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管理。再新建两座市界、省界水质自动监测站,对境外来水做到24小时无间断监督监测。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我们坚信,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省政协的关心支持,有上级环保部门的帮助指导和广大环保工作者的团结奋斗、扎实工作,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一定能够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汇报材料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魏主席、各位领导:

近年来,民权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立足民权资源环境禀赋,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把生态创建作为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结合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深入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现将我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强化农村环保工作职责。农村环境保护是一项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民心工程,关系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事关老百姓的福祉。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县政府成立了农村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主要负责生态创建、农村环境污染防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工作。二是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农村环保突出问题。县政府坚持每年都要召开全县农村环境保护暨生态创建工作会议,表彰先进单位,总结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工作,明确全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和推进措施,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生态民权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有效解决了生态创建及农村环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建立健全了农村环保工作考核机制。县政府坚持把生态创建和农村环保工作纳入考核,进一步夯实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职责。全县上下将生态创建和农村环保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为凝聚创建工作合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统筹规划,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我县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县规划中,明确了农村环保的主要工作和考核指标。一是开展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乡镇、村的创建工作,以点带面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二是加快城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不断提高农村垃圾处理水平。三是积极推广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发展农村沼气为重点,多种能源互补,建立农村清洁能源体系,加快推广适合农村发展的清洁、环保、节能新型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和污染源产生,确保农村清洁环保。四是全面推广测土施肥,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化肥。教育农民积极回收废旧农膜、肥料包装和农药瓶等。六是按照“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要求,把“两园一廊”(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和沿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工程建设作为全县生态建设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截止目前,生态廊道绿化面积已全部完成植树造林任务,进入“两园一廊”的两条道路已铺修完工,4个小品绿化正在抓紧施工,县投资1200万元对任庄水库进行了清淤,投资7000万元完成了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并在湖中修建了两个观鸟台。“两园一廊”正逐步成为人们怡情养生、休闲娱乐、享受自然的人间乐园。

(三)抢抓机遇,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解决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我们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分别于2011年争取了龙塘镇申庄、吴堂村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在龙塘镇申庄、吴堂村分别建设了日处理生活污水200吨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受益人口达3千余人;于2012年争取了双塔乡祥和社区、胡集乡丁咀社区、伯党乡中心社区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分别建设了日处理1000吨、800吨、800吨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受益人口达7万人。通过实施各类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生活环境大为改观。

(四)防治并举,严控农村地区工业污染。一是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严格环保审批和“三同时”制度,防止借产业升级、调整结构等由头使污染由城市向农村地区转移。全县近年对9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进行了否决。二是调整乡镇工业区布局,实行居民进区、工业入园的原则,实施工业区企业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污染治理相结合。

(五)加强监管,确保农村饮用水源安全。一是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指导和监管,完善各类标示牌、界桩及警示标志,坚决依法关停或搬迁饮用水源区内的污染源,确保饮用水安全。二是开展了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三是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建立健全污水处理的管理、监督、运营体制,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确保饮用水安全。

(六)突出重点,加快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目前,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农村环境主要污染源,污染投诉较多。近年来,我县大力推广“生猪养殖—粪污治理—有机肥生产、沼液还田—农作物生产”等生态养殖和循环经济模式,实施绿色环保技术,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作为整治重点,积极制定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确保污染治理达到相关技术规范。

(七)典型带动,开展生态创建活动。按照《省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和《省级生态村申报及管理规定》的要求,我县积极投入到生态创建中,通过生态创建,目前我县辖域内19个乡镇(办事处)其中6个乡镇(人和镇、伯党乡、王桥镇、庄子镇、王庄寨镇、双塔乡)已荣获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白云寺镇、野岗乡已通过省级评审;北关镇王公庄村、胡集乡丁咀村等22个行政村已荣获省级生态村荣誉;北关镇六和村、王桥镇杨官庄村等290个行政村获市级生态村荣誉。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建立健全农村生态建设监管机制。细化分解各级各部门依法履行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将生态保护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以生态创建为载体,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先行、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编制和实施农村生态建设规划。要增强基层环保工作力量,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环保工作网络。加强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建立常规监测评价体系和信息系统,定期公布区域环境状况,提升监管水平。

(二)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生态建设投入机制。加强管理,整合各部门的生态建设项目资金,优先集中用于重点乡镇的生态建设。设立农村污染防治基金,专门用于农村污染防治科技示范点、示范项目的建设补助。对污染减排、污染源治理、村庄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实行以奖代补,以奖促治。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生态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农村生态建设投入新机制。

(三)加大农村环境执法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切实加大对现有乡镇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三同时”监管,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新上项目,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快小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垃圾“户收、村运、镇处置”的垃圾处理模式,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能力。因地制宜加大对大中型沼气池建设过程中的规划和资金、技术扶持力度,同时制订畜禽养殖小区排污处理办法,确保养殖废水达标排放,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发展生态农业,综合采取技术措施、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四)加大环保知识及法律、法规普及宣传。环保、农林、规划、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各县区和镇及各个新闻媒体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的力度,扎实开展生态文化进村活动。把保护环境灌输到每个村民头脑中,不断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让农村明白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保,怎样才能环保。通过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他们革除陋俗,树立文明新风,从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第四篇: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惠民行动进展情况汇报

省政府督办室:

为切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惠民行动,3月30日,省环保局邀请省经委、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分管惠民行动工作的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在省环保局召开了第一次惠民行动工作协调会。会议听取了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作报告,探讨了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建立了惠民行动联系制度、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现将2007年第一季度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惠民行动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省环保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切实把惠民行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一是高度重视,措施有力。省环保局先后多次召开党组会和局务会,学习相关文件,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讲话精神实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制定了落实惠民行动具体措施。二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了以局长田维钊同志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为成员的惠民行动领导下组,下设办公室,由副局长谷声文同志兼任主任,加强了惠民行动的组织领导和日常工作管理。三是强化责任,分解目标。为切实把惠民行动落实到具体的单位、企业,强化了全省环保系统目标管理,2月底,印发了《XX省环境保护局关于下达2007目标的通知》(川环发〔2007〕16号),把生态环境保护惠民行动目标分解到了各市(州)环保部门和机关相关处室。关闭危及饮水安全的污染企业。要求各地制定饮用水源应急预案,建设备用水源,加强水质监测。定期向社会发布了水质监测报告。

二、省经委开展的主要工作

省经委高度重视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惠民行动,积极与省环保局相互配合、相互联动,开展了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

(一)落实责任,密切配合。省经委会同省环保局下发了《关于贯彻〈XX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2007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川环发[2007]25号),要求各市(州)落实整治目标责任制度,落实并上报各市(州)政府和经委、环保部门以及相关企业责任人;要求各地经委、环保局各司其责,密切配合,严格监管,建立治理进展月报制度,定期上报限期治理企业的整治动态情况。

(二)认真总结,巩固成效。认真总结去年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工作经验,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对策和改进方向,认真开展“回头看,回头查”行动,结合举报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明查暗访和重点抽查,发现问题,现场责令立即整治或下达书面整改通知,并视情进行处罚,巩固治污成效,严防达标反弹。

(三)组织宣传,增强意识。通过单位网站和职能部门专业网站开辟 节能减排专栏,大力宣传国家和我省节能减排工作的严峻形势和相关法规政策,提高全民忧患意识和参与热情。积极配合省环保局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通过完善环境违法行为有奖制度,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及时披露和曝光违法排污行为,提高企业守法意识。

(四)专题研究,强化举措。一是强化工业结构调整,有效促进重点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工作。依据《XX省工业优势产业整合与发展规划》及其配套实施意见,围绕高新技术、优势资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四大优势产业的36条产业(产品)链,在重点发展的环节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做大做强龙头重点企业,在弥补环节加大工业招商引资的力度,形成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严格限制和淘汰能耗、物耗、水耗高、污染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产品以及关闭死灰复燃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结合区域内的工业结构调整采取措施予以关闭取缔。指导企业在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改进生产工艺技术,推进清洁生产,从源头治理污染。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抓好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通过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促进污染减排。逐步实现工业的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的新格局,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二是加强督查督办,有力推动重点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省经委与省环保局密切配合,制定督查方案,定期开展对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的跟踪指导和督促检查。按照要有治理方案、要落实资金、要开工建设、要按时完成、要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五个要求”,督促企业积极筹措资金,制定治理方案,按期施工建设,按照时限和要求抓好治理进度落实,对逾期未完工的一律停产治理,治理无望的予以关闭。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对工业污染源的全面清理和回头看、回头查活动,解决重难点环境污染问题。三是严格执法,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重点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提供保障。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力度,结合每年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对违法排污、超标排污和污染严重、治理行动迟缓的企业,及时予以披露和曝光,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和高压态势。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的投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继续从省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补助综合整治企业的污染治理项目。进一步加强协调服务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治理方案的制定、治理资金筹集、选择经济实用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省建设厅开展的主要工作

四、省国土资源厅开展的主要工作亩,新增耕地面积9.05万亩,预计投资13.71亿元。其中,工程量完成50%以上的项目17个;正在进行施工设计和招投标的项目61个,整理规模78.32万亩,新增耕地面积9.93万亩,预计投资11.85亿元。

(一)积极协调。积极协调省财政厅落实了全省20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金4000余万元。2007年1月初,已将各项目分解到市(州),落实了项目实施主体、职责,明确了项目实施计划和完成时限等。

(三)全力推进。各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的编制工作,进入了专家审查论证阶段。预计此项工作将于4月中旬结束。在各项目施工图设计编制完成并经专家审定通过的基础上,全省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单位招投标工作将于4月下旬全面展开。

五、省林业厅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党组书记、厅长任永昌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厅党组会议、厅务会议、全省林业计划财务工作会议等多个会议上对实施“惠民行动”提出了要求,并责成厅办公室牵头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一是分解任务。召开专题会议对林业任务进行分解,印发了《关于下达各市(州)林业局2007工作目标的通知》(川林发〔2007〕38号)和《关于下达厅机关各处室局、厅直属各单位2007工作目标的通知》(川林发〔2007〕37号),把任务分解到各市(州)林业局、厅机关有关处室、局和直属有关单位,并纳入2007年重点目标、实事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二是按季安排。将任务分解到每个季度,制定了按季工作要求。分别以《关于印发2007“XX十大惠民行动”林业相关任务按季工作要求的通知》(川林发〔2007〕46号)和《关于认真落实“XX十大惠民行动”林业相关任务及省委八届八次全会重要部署的通知》(川林办〔2007〕11号)下达各市(州)林业局和厅机关、厅直属有关单位执行。三是督导检查。3月6日至3月底,八位厅领导分别带队赴18市(州)对落实“惠民行动”及其他相关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

(三)及时落实资金衔接。“惠民行动”共涉及资金46.3亿元,其中天保工程16亿元,退耕还林工程30.3亿元。目前,天保工程已落实资金11.34亿元,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尚未到省。同时,争取到天保和退耕 还林其他辅助建设资金3400万元(林区职工安全饮水、森林防火、天保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林业产业化示范建设等)。

六、省水利厅开展的主要工作

省水利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分解了目标任务,落实了工作举措,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践新时期水土保持的新理念、新思路,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了全年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总体进展顺利。现已完成南充等6个市(州)的26个县2007年“长治”工程资金任务的下达计划,中央资金3253万元,治理任务350平方公里。已向水利部申报了绵阳等6个市的32个县2007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任务和投资计划,中央资金4840万元,治理任务605平方公里。据统计,目前全省已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185平方公里,占目标任务的18.5%。

(二)主要措施。一是加强项目管理与督查。相继出台了有关水土保持宣传、苗木采购、资金管理、项目监理及监测的有关文件,组织工作组分赴各地对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检查和技术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二是依法行政,全面落实预防监督一票否决制。按照《XX省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一票否决制考核办法》,正组织力量对全省各地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情况,开展考评工作。重点督查各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落实情况,开展汛前水土保持工作检查。三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了喜德县、西昌市两个新增“长治”工程水利基建项目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的技术审查及报批工作。加快岷、沱江流域水土流失的调查工作。抓紧编制重点水源区水土保持规划工作。四是加强宣传调研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水土保持氛围,扩大水土保持的社会影响;积极总结和探索建设管理机制及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开展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专项调研。

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五篇:关于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汇报材料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部的长江和黄河上游地区,是长江和黄河主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的水量补给地,也是中国特有物种最多的省份,同时也是孑遗种和濒危种最为丰富的地区。全省林地面积3.6亿亩,活立木总蓄积17.01亿立方米,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2位,森林覆盖率达到30.79%。拥有攀枝花苏铁、珙桐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大熊猫、川

金丝猴、四川山鹧鸪、黑颈鹤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建立森林和野生动植物、湿地等林业自然保护区124个,面积78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16.1%,居全国第三名。

四川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西部大开发以来,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1998年、1999年,四川率先在全国启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两大生态工程,标志着四川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长江上游最大一片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2001年正式启动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2007年和2008年又先后启动了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和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如今,绿色铺展巴蜀大地,森林资源明显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明显减少,物种保护明显加强。四川林业在维护三峡工程库区和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一、生态建设方面: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

1996年10月中旬,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视察四川攀西地区工作时,看到金沙江、雅砻江上漂着上游流送下来的一根根木材,朱总理语重心长地对陪同的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省长宋宝瑞和攀枝花市有关领导同志说:“要少砍树,多栽树”,“把森老虎请下山”。10月21日,在成都金牛宾馆,省委、省政府向朱镕基副总理汇报全川工作,其中汇报了四川森工问题,提出在10年内国家每年帮助四川解决2亿元事业费,由14户森林资源枯竭的重点森工采伐企业营造550万亩人工林的意见。朱镕基副总理指示:“对四川提出的意见我支持,由国家计委、林业部牵头,进行调查研究,原则是少砍树,多栽树,把森老虎请下山。该花的钱要花,要注意保护环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国家计委、林业部调查后拿出方案来,给国务院汇报,要把解决四川森工问题作为全国的试点。”1997年1月,林业部以林计字〔1997〕2号文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解决四川、云南国有林区森工减产转产及人员分流有关问题的请示》(以下简称《请示》)。请求国家启动以保护生态效益突出的原始天然林资源为目标、以大力发展人工林为重点的“大江大河源头天然林保护工程”,由林业部统一规划编制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实施。

方案实施后,全省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落实森林管护责任面积32300万亩,是国家森林管护计划面积28851万亩的112%。累计营造公益林727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705万亩,飞播造林1067万亩,封山育林4503万亩),完成森林抚育870万亩次,人工促进天然更新44.5万亩。工程十年全省累计调减商品材产量3399万立方米,按天然林蓄积11.2立方米/亩测算,相当于少采伐天然林面积300多万亩,保住了长江上游这片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和生物基因库。

据监测,全省5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据典型调查,遂宁市单位面积土壤侵蚀量由1985年的每平方公里8520吨/年下降到现在的3314吨/年,降低61%。水土流失减少,输入江河及三峡库区的泥沙量也大幅度下降,整个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泥沙含量下降幅度在32%-78%之间。据《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生态效益2008监测报告》,2008全省天保工程森林减少土壤侵蚀量10055.32万吨,减少土壤有机质和土壤npk损失量962.14万吨,涵养水源量692.38亿吨,固定碳量6986.98万吨,释放氧气14900.87万吨,积累营养物质114.27万吨,净化空气污染物39604.67万吨,提供空气负离子124855.31万亿个。森林提供的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固碳制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森林游憩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计10753.65亿元其中节能减排年价值2429.37亿元。

2007-2009年,天保工程纳入省委、省政府“十大惠民行动”、“富民安康工程”和“民生工程”建设;在2008年“四川实施天保工程”事件以大众投票第一的身份,顺利当选“影响四川改革开放30周年10件大事件”之一,这是天保工程造福人民,深得民心的重要体现,也是天保工程对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标志。

(二)退耕还林工程

四川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方针为指导,紧紧围绕“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的总体要求,在国家有关部

上一篇:山体滑坡治理工程方案下一篇: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