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工作情况汇报

2023-03-01

汇报是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对于一项工作或者一个项目而言,汇报贯穿于任务的始终,但是在不同的阶段汇报的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那么你明晰不同的阶段应该如何更好的撰写汇报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生态文明工作情况汇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生态文明工作情况汇报

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

发展农村沼气能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和更为深刻的生态伦理。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导向,大力加强我市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为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打造秀美乡村提供助力,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工作措施:

1. 做好“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国债项目实施工作。全年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369户,其中推广示范新型玻璃纤维沼气池347户,混凝土结构沼气池22户。

2.加大对规模化养殖场、种植大户兴建中小型沼气工程的扶持力度,并做好沼气工程的监管、协调、服务工作。全年已竣工中小型沼气工程5处,总容积500 m³;在建中小型沼气工程4处,总容积350 m³。

3.提高示范沼肥综合利用能力,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推广了“猪沼果”、“猪沼粮”、“猪沼菜”、“猪沼瓜”、“猪沼烟”、“猪沼茹”、“猪沼猪”、“猪沼鱼”等十余项生态农业模式。培植“猪沼果、粮、菜、瓜、烟、茹、猪、鱼”等生态基地60个,生态示范户1.8万户,全市推广沼肥种果4.35万亩,沼肥种菜0.45万亩,沼肥种烟0.6万亩,沼肥种粮1.8万亩,沼肥喂鱼0.5万亩,沼液喂猪3.1万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达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

4.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到农村沼气服务提升年活动中。每年3月份是我市“沼气管理维修服务月”。3月份,组织全站职工、全

市沼气建设施工队、乡村服务网点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对全市逐池进行了检查回访,对老池和病池进行了维修和改造,且建立档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乡、村二级沼气服务网络,采取有偿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形式,解决沼气用户建与管相脱节等问题,基本实现了建池户购买配件、维修沼气池、技术咨询“三不出村”,使我市沼气池完好率和使用别达到95%、90%以上。

5、积极参与、加大宣传,营造农村沼气建设氛围。一是配合全局送科技下乡活动,编写了“沼气建设与安全使用、沼肥综合利用技术资料”,共发送宣传资料2000余份;二是开展了农村沼气服务活动,组织能源站工作人员、全市沼气建设施工队(技术人员)对全市沼气池进行了逐池检查回访,对老、病池进行了维修和改造。

6、监督质量,抓好检查。为确保建设进度,我站多次走访督查了解沼气建设情况,对沼气建设进行了跟踪管理、质量监督,达到建设一户、成功一户、投入使用一户。

二、存在问题

在我市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地方配套资金未到位;二是家庭养殖户越来越少,养殖趋势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造成发酵原料不足,影响了农户建池积极性;三是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能的观念也随着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沼气池的需求量,从而影响建池进度。

三、建议

1.进一步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宣传,考核力度,建议市委、市政府把农村沼气建设工作列入乡镇工作目标考核。

2.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建议把统筹城乡发展中心的改厕资金

同农村沼气资金同筹使用,尽量减轻农民自筹资金负担。

3.提高补助标准,尽可能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建池积极。

4.适当增加大中型沼气工程、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建设规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在抓好户用沼气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搞好城乡统筹示范点沼气建设“一池三改”的规划,且抓紧实施。继续抓好规模化养殖场和种植大户沼气工程的规划、审批、建设、验收工作。

2.重点做好2006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的验收准备工作。

3.高标准建设“猪沼果”养殖生态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示范点,进一步加大建设和完善沼气服务网络的力度。

4.努力做好生态文明沼气工程项目,包括瑞金市茂丰畜禽水产养殖场、金田果业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养宝农业有限公司、鑫隆养猪场、东升蛋鸡场等5处大型沼气建设项目;向上争取小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5处、农村户用沼气池1200户。

5.继续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各项农业生态模式。

6.继续做好农村节能和农业环保推广工作。

7.搞好农业污染源动态的调查,数据更新工作。

第二篇:生态文明村工作汇报

XX村位于XX镇驻地东北部,全村156户,551人,耕地670亩,有党员26人。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XX镇XX村严格按照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标准,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整治力度,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乡风文明、改革创新四个方面,全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在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优势,多措并举,生态经济持续发展。村党支部坚持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根据本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地瓜、花生、棉花等农产品的实际情况,带领全体干部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重点发展了硬桃、苹果等特色林果,使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此外,该村村民外出打工达到300余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2012年村集体收入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700元。

二、加大投入,完善配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围绕新农村建设,制定了村庄发展规划,扎实苦干,积极作为,村容村貌和群众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村两委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创建工作的切入点。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全力抓好“五化”工程实施,让农村人也拥有城里人优美的生活环境。借助农村公路网化工程建设机遇,想方设法筹措资金18万元,完成道路硬化2.2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问题,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投资2万余元,栽植各类绿化苗木5000余株,绿化了房前屋后,入村公路,美化家园,打造了良好的生态效果。为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使村庄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圈,绿化、美化、亮化同步进行。新建了垃圾池,砌垒了下水管道,使生活垃圾和污水能够得到集中有效处理。健全了管理长效机制,实行卫生门前三包,并定期检查评比,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完成了自来水改造工程,全村实行集中供水。村民看上了有线电视,通上了互联网。08年,投资13万元,在村内主要道路按照太阳能路灯26盏,在小巷安装路灯20盏,解决了道路照明问题,实现了村内白天靓化、晚上亮化,方便了群众出行;同时为确保群众庭院卫生整洁,重抓了沼气建设,户户建起了沼气池,既有效利用了能源,又方便了群众生活。09年,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投资3万元建设了文化娱乐广场一处,方便了群众健身和文化娱乐。11年投资2万元,安装了电子监控,改善了村内治安环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全面铺开。新农合和新农保参保率达到100%。

三、创新载体,强化宣传,乡风文明持续好转。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为宗旨,着力抓好公民道德养成教育,扎实开展了“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文明生态示范户”、“子女教育模范家庭”等评选活动。在群众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促进了“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良好村风民风的形成,倡导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村民中没有参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围绕“四德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四德工程”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通过制作“四德工程”建设宣传一条街,图文并茂宣传“爱、诚、孝、仁”文化,让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内涵深入人心。树立了良好的村风民风,村民道德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始终把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村内社会治安和谐稳定,夯实了农村社会治安基础,全力打造平安乡村。多年来,村内无重大群体性治安事件,无重、特大刑事案件,无重大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事件,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受到党委、政府的隆重表彰。村级班子达到了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标准,做到了“三高三强”。紧抓发展第一要务,利用和发挥自身条件和优势,找准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带领群众尽快富起来。坚持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贡献。

四、组团发展,健全阵地,改革创新持续加强。为了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解决农民在生产、加工、销售上的难题,使农产品尽快进入市场,XX村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民共同致富的有效途径,引导农民成立各种生产、加工、销售合作社,带领农民闯市场。合作社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户土地流转,把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制定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并根据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统一种植,统一销售,有效解决了“产品滞销、渠道不畅、信息不灵”等难题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双泉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2013年5月日)近年来,双泉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建设“江北**,水乡双泉”统揽工作全局,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突出建设重点、细化任务目标、强化工作措施,破解建设瓶颈,全镇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了“三个明显改善”。一是泉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镇委、镇政府在谋划三次产业的发展中,始终盯住“双泉”两个字,以挖掘泉资源,扮靓泉生态为着重点,增创全镇加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007年以来,共有效挖掘和保护20多处泉址,其中18处列入了省市名泉录。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河道整治工程,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对镇驻地片区、柳杭片区、尹庄片区、**片区进行了河道综合整治。目前全镇已建跨河大桥20余座、拦河塘坝96道,滨河景观路30公里,栽植绿化树木3万株,泉乡小镇已靓影初现。二是森林植被明显改善。积极响应市、区创建模范城市的号召,以每年1万亩的增长速度进行荒山绿化、退耕还果。今年发动全镇1万多名干部群众开展了“一人一棵树”雨季义务造林工程,共栽植黑松、连翘等6.2万棵。目前全镇共修复林地面积5.2万亩,荒山绿化3.1万亩,总林地面积达到了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56%。三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第四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推进工作汇报

平邑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推进工作

情况汇报

市委农工办: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2012年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要点与责任分工〉的通知》下发后,平邑县迅速召开专题会议,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平邑实际,制定了《平邑县2012年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安排镇、街道、管委会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县督导组人员全部到督导单位现场督导。从各镇部署和县督导情况看,平邑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推进工作扎实有效,成效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年初,全县确定并实施了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河道综合治理、造林绿化、黄烟生产、涉农重点项目建设等18项农业重点工作。3月13日,召开了高规格、大范围的全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今年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会上出台了两办关于《全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2012年工作要点》,指导各镇进行面上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了城市管理委员会成员和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4月9日,县里组织各镇分管负责同志、沿线沿路重点村支部书记、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各督导组组长到 1

临沭县、罗庄区、费县参观学习了他们在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的经验做法。接到市里的《通知》后,县委召开了常委会议学习传达贯彻,研究制定了我县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安排部署2012年全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为加快重点工程的进度,又分别成立了由县级领导挂帅的十个指挥部,分线作战,齐头并进。实施了‚一把手‛工程,明确任务,落实到人,倒排工期,使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担子。县直有关部门单位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与本职业务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并积极指导、督促各镇做好工作,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重点,加快推进

根据全市工作要点,结合平邑实际,2012年重点打造327国道、文泗路、新枣路、岚济路等道路沿线的100个示范村。邀请上海、深圳和市规划设计院对浚东新区、浚东社区、保定社区、东阳片区、河泉片区进行了规划,对兴水河进行了修建性详规及两岸控制性规划;邀请山东省测绘公司,对县城及周边60平方公里进行了地形图测绘。同时,对已有的村庄和社区规划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完善提升;对没有制定村庄详细规划的,责成县规划局尽快编制,使规划覆盖到每一个村庄。为此,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绿化造林为重点,巩固建设成果。抓住春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动员社会力量,全面绿化美化城乡面貌,改造提升了城区重要节点绿化、实施了重要路段绿化镶边工程,加强了绿化模纹管理和防护,加大了绿化补植力度,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环境生态化、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规划保绿、依法护绿、见缝插绿、

补植增绿、破墙透绿,千方百计增加绿量。同时,配套实施了畅通工程、空间美化工程、环境清洁工程、建设规范工程等‚四大工程‛,大力整治占道经营、乱倒垃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放、乱排等方面的问题。对327国道、岚济路、文泗路、平蒙路、新枣路、平滕路等重要道路进行了大范围的绿化提升,粉刷行道树路沿石240公里,修剪绿篱24万余平方,整修路肩边坡56万平方,栽植乔灌木80多万棵,黑松532棵,球类植物1359棵。在重要道路沿线确定了100个重点整治村,对这些村居的五化建设高标准规划,力争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示范点。扎实开展了‚垃圾集中清理行动‛,清运乡村垃圾4430吨;全面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和‚绿化示范村镇‛创建活动,把城市绿化理念引入村镇,建设园林小景,力争达到‚村村绿树环绕,处处绿树成荫,先进森林后进村‛的效果。目前,全县镇驻地绿化覆盖率3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平方米,村庄绿化覆盖率30.4%,已建成18个省级绿化示范村,7个市级绿化示范镇,68个市级绿化示范村。在重要路段沿线、示范村可视范围内,大力实施荒山造林工程、水系生态建设工程和生态林场建设工程。今年以来,全县已完成荒山造林3300亩、防护林120亩、经济林3400亩、杨树丰产林2800亩、绿色通道补植30公里。综合实施水域集中清理,在县城对兴水河、府前渠进行集中清理,两岸进行了绿化,共清理垃圾40吨,栽植绿化苗木3万棵;对浚河、张里河及其支流进行了综合治理;对各镇采砂情况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全县共清理非法采砂点58处,拆除非法简易组合房23处,清理违法采砂船26只,截断私设非法运砂道路22条,对60多处砂堆出售点书面下达了限期接受处理通知。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687.54公顷,绿地率达36.8%,

绿化覆盖率达4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71平方米。

(二)以村庄“五化”为重点,集中整治村容村貌。遵照因地制宜抓硬化、全面‚除污‛抓净化、立足‚添彩‛搞绿化、突出‚规范‛抓美化、尽力而为抓亮化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村庄‚五化‛达标建设。把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与村庄‚五化‛建设结合起来,确定了先建后补的政策。今年以来,全县用于乡村‚五化‛达标建设的资金已达到5600多万元,98%的村初步达到了‚五化‛标准,所有村庄主要街道全部硬化。按照‚一镇一站、村村设点‛的要求,要求每个镇至少建设1处日处理能力8吨以上的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目前,已有6个镇完成了选址。为真正实现垃圾处理‚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机制城乡全覆盖,全县已配备乡镇垃圾运输车、叉车56辆,农村垃圾清运车286辆。各乡镇都成立了环卫队、执法中队,对镇驻地实行全天候保洁。全县97%以上的村居都建设了垃圾收集池、购买了垃圾箱,所有的村居都按比例配备了保洁员,87%的村庄对卫生保洁实行市场化物业化管理。积极探索农村社区‚三上‛工程建设的新路子、新办法。‚水治污‛ 主要采取沼气工程、净化池、人工湿地和生物处理。‚气上楼‛主要采取瓶装液化气、秸杆汽化和天然气供气站。‚垃圾处理市场化物业化‛采取的主要具体办法是承包制和委托代管。目前,全县已完成‚三上‛工程的农村社区20个,占建成农村社区的69%。积极推行‚畜—沼—果(菜)‛生态种养模式,全县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230个,累计达到3.8万个,完成‚一池三改‛

2.1万户。

(三)以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化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今年,全县计划新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8万亩、观光园区

5个,新建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场16个(其中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1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场1个),新认证‚三品一标‛10个,创建有较强影响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5个。目前,全县已发展蓝莓5000亩、果品45万亩、瓜菜48万亩、金银花65万亩,优质农产品基地28处、19.8万亩,‚三品‛认证品牌发展到61个,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到185家,其中市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2家,通过国家GAP认证金银花种植基地1处,GMP认证企业5家,GSP认证企业15家,‚平邑金银花‛、‚武台黄桃‛、‚天宝山山楂‛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月13日,我县将举办‚2012平邑武台桃花节暨玉泉万亩黄桃基地揭牌仪式‛,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化建设的大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4月11日,成功举办了‚2012中国欢乐健康游平邑‘九间棚之村’乡村文化休闲游‛启动仪式,有力地带动了全县生态旅游业。

三、加强督导,狠抓落实

为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由组织部牵头,县委办、县政府办、组织部、纪委等部门组成了4个督导组,对各镇全面督导,对重点工作分线督导,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切实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由党委书记和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调度会,了解各镇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在县电视台设立了曝光台,对行动迟缓,整改存在问题不及时的单位进行曝光,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制定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考核办法》,严格对各单位进行考核,奖优罚劣。

2012年4月12日

第五篇: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汇报

我县属太行浅山区,总面积102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丘陵占,平原占35,辖15个乡镇,330个行政村,41万人口。省、市对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进行安排部署特别是唐山和鹿泉会议以后,我们坚持把创建活动作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来抓,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点带面,层层推进”这样一个基本思路,力争到2005年底

建成20个示范村,到2010年再使60个行政村达标,到2015年把全县农村基本建成文明生态村。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先后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2次,组织参观培训1次,进行现场调度6次,使这项工作重点推进,全面铺开。按照市委规定动作抓好创建工作的同时,着

重在以下四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在组织领导上,坚持统筹谋划,抓实砸死责任。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是项系统工程,与各项工作紧密联系、相互牵动,总体把握上,我们坚持统筹谋划,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把创建工作放在稳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部署,先后出台了《关于创建文明生态村试点的实施意见》、《关于2004年文明生态村试点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使这项工作远有规划,近有目标。始终把创建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县级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责任制,各乡镇明确一名副书记专职负责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联系帮扶单位,定规划、抓进度,驻村指导开展工作。根据职能特点,将首批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责任落实到30个部门和单位,进行重点帮扶。创建领导小组主要成员每周一上午九点前到分包乡镇专项督查,深入一线走访群众,了解创建工作进度,

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在电视台开辟创建活动专栏节目,及时通报活动进展情况,有力推动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在投入机制上,坚持集中捆绑,发挥最大效益。投入的大小及其作用如何,直接决定着创建活动的成效,作为经济实力较弱的县份,必须广开思路,汇聚财源。一方面,我们把村村通工程、新能源推广、荒山开发、旱庄引水、太行山宣传文化工程等9个项目,统一纳入到文明生态村创建当中。20个示范村都有村村通工程的任务,目前已投入万元,硬化道路公里,为创建达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比如,新能源推广,我们把2510个沼气池的建设任务调整到20个示范村,目前,实施“四改”(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的达到800多户,建沼气池800多个,其中执阳村集中建成了150多户的示范区。群众感慨地说:“现在猪圈缩小了,气味变好了,院落宽绰了,也能种花种草了,做饭不再烟熏火

燎了,沼气池的好处真是不少”。荒山开发也是一样,仅酸枣接大枣一项就投入近百万元,这一政策使3个山区重点示范村受益很大。另一方面,坚持拨付专款、部门帮扶、个人捐助一齐上,其中首批示范村的帮扶单位,投入10万元,用于图书室、卫生室、党员活动等设施建设。接受个人捐助8万元,乡村投入达到90多万元,捆绑投入,使创建效果进一步扩大,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三是在创建模式上,坚持分类指导,突出产业特色。创建文明生态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做为经济欠发达的县份,更要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不搞“一刀切”,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创建活动开始后,县创建领导小组分成五个组进行摸底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而后综合分析,将全县330个村划分为示范村、普及型、过渡型三种类型,确定了分三步走的目标。根据地域特点的不同,我们坚持把创建活动与产

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山区、平原、丘陵不同的区域,在创建活动中充分体现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特点,形成了一批专业示范村,比如说,鲁家庄是今年重点抓好的示范村,该村89户344人,创建活动中,立足山区优势,动员党员群众新开发荒山1200亩,新栽、嫁接枣树3万多株,全村枣树面积达到4500多亩,实现了枣林环抱,村在林中。在此基础上,整修盘山道路、整治活动场所,方便了群众劳动和休闲,真正发挥了红枣示范村的影响带动作用。秦台是一个奶牛养殖村,家家户户养殖奶牛,该村在规范散养场地的同时,引资1400多万元,建成可容纳800头奶牛的集中养殖小区,目前小区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存栏达到300多头,实现了由家庭散养向小区集约化管理的转变,既突出了产业特色,又整治了环境卫生,人畜分离,集中防疫,减少了奶牛疾病,再加上无菌挤奶,提高了牛奶质量和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另外,根据经济基础条件

上的差别,指导经济基础较好的示范村,落实“五个一”要求,达到“五个好”标准;指导经济基础差一些的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两红一白”产业,以及适合本地特点的蔬菜、药材、烤烟、林果等高效种植业和精深加工业,确保各类文明生态村在产业的支撑下整体推进,健康发展。

文明生态村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为了广大群众利益,要想搞好创建,最主要的是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让群众主动创12全文查看

上一篇:生态文明美丽山西征文下一篇:食堂专职安全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