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几点成功尝试

2022-09-11

读书有两法:一是越读越厚, 一是越读越薄。两法均可取, 只是各取所需。读书如此, 教书也如此。所谓“越教越薄”, 即教师思路清晰, 善于归纳和表达, 常把复杂的内容转化为纲目了然、脉络分明、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机械基础》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职高生来说, 无疑是大难度的课程。首先, 他们对机械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其次, 他们还未曾掌握应有的读图知识;再加上课程本身繁杂、逻辑性差、实用性强的特点, 都给学生学好这门课带来较大困难。针对这种状况, 如何组织教学?设计教学?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 直观导入

形象直观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 首次认知对后继学习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可调动学生的非智力积极因素, 使学生把注意力较快地集中到新任务的学习上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选择直观性的教学媒体, 体现直观性原则。每当“引进”一个新的机构时, 常采用该机构的实物、模型或多媒体课件导入, 让学生在有动感、有色彩、逼真的直观教学环境中接受信息。这种方式能给学生以鲜明的感性认识, 降低学生对新的机构认知的陌生度。例如, 讲“凸轮机构”时, 首先展示凸轮实物, 说明这是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然后以凸轮模型边演示边讲解。随着机构的演示, 学生的多种感性认识被调动起来, 参与教学。借助模型, 就可以完成“凸轮机构的组成”、“凸轮的形状”、“从动件的基本类型”等内容的教学。总之, 利用这一年龄段学生具有的强烈好奇的心理, 控制学生的意识取向, 让学生在好奇、新鲜的兴奋中, 无意识地学习掌握知识, 对学生学好这门课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手段。

2 项目板书

层次分明的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 选择不同板书设计, 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对于一些包含关系较多的内容, 若采用大“一”包含小“1”, 再包含小小“ (1) ”的形式, 会因内容拉得太长、太远, 使学生学了“后头”, 忘了“前头”, 造成概念不连贯, 而采用以项目为单位的树型结构式板书, 效果截然不同。这种形式的板书, 以项目为单位, 层次分明, 结构美观, 分类及其所属关系明确, 整体感强, 能较好地体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不会造成脱节认知, 使学生一目了然。讲授时还可以结合挂图, “据文读图”, 详细介绍效果很好。例如, 在讲千斤顶原理结构时, 采用类似实物结构原理的循环式板书, 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逐步得到统一, 可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创设情境

水到渠成教学情境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 而有目的创设的一种特殊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它能吸引和推动学生产生明显的情感倾向和意志倾向。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或具体事例创设情境, 可活跃课堂气氛, 兴奋学生的思维。例如, “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作为一次课的内容, 讲到制动器时, 已近“尾声”。为设计好这个“压轴戏”, 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引入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尤里卡”博士做了一个实验——让一个自行车赛冠军在平地上快速骑车, 然后刹车。请大家选择使自行车快速制动的最有效的方法:A.刹前闸;B.刹后闸;C.先刹前闸, 后刹后闸;D.先刹后闸, 后刹前闸。课堂立即活跃起来, 这个情境促使学生产生竞争心理, 大家立即发表意见。因为他们太熟悉自行车了, 也很有刹车“经验”。结果, 选“D”的同学最多。“尤里卡”博士的答案是“C”, 自行车的前闸制动, 后闸减速。同学们所以选“D”, 是注重了减速, 而问题是“制动”。接着便可以进入“制动器”的教学。制动器的形式有锥形、带状、闸瓦式, 等等, 可请学生结合实际, 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制动实例。最后得出结论:各种形式的制动器都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实现制动的。根据教学需要, 设计必要的教学情境, 可产生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4 引导主动

职业中学学生的依赖心理还比较重, 总希望老师能给出“标准答案”。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关内容的练习, 可鼓励学生“自作主张”。比如轴的结构设计, 教师首先提出设计思想, 再强调三个基本要求, 即轴上零件能牢固可靠地相对固定;便于加工和减少应力集中;轴上零件装拆方便。之后, 由学生自行设计, 凡根据设计思想, 满足以上三个要求者, 均属合格, 然后再讲评哪种结构更合理。接下来估算轴径, 如各级低速轴的轴径d可按同级齿轮的中心距a来估算, 其经验公式为d=0.3~0.4 a。面对取值范围内的几个标准值, 许多学生不敢自己决定, 要求老师定答案。我的答案是:这是经验公式, 是实践中产生的公式。这几个标准值都是答案, 取小值经济些, 取大值更安全,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一个答案。在实际设计中, 还要考虑诸如工作条件、使用材料以及设计人员的思路等多方面因素, 才能最后确定设计方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意在把学生从单纯接受灌输的“被动人”, 转变为通过引导, 获得发展的“主动人”。

5 教学互动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 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俾使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非谓教师滔滔讲说, 学生默默取受。”机械基础这门枯燥、繁杂且不系统的课程, 若照本宣科, 不进行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 学生必学之无味, 学之困难。为唤起并始终保持学生适度的学习兴趣, 创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气氛, 可根据技校生活跃、好动、爱讲的特点, 创设情境, 启迪思维,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比如在讲液压传动系统时, 可设计出各种油路, 提出诸如“本系统由哪些基本回路组成”、“说出图中各液压元件的名称和作用”、“各电磁铁通电、断电完成的动作”等问题,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然后派代表发言。同学之间的讨论, 各抒己见, 可带动程度低的学生, 也常启发程度高的学生。

课程中的许多内容, 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由于形式不同, 使得学生愿意说, 愿意想, 从而深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中, 还应注意目标设置的适度问题, 对所授内容, 应根据难易程度, 提出不同的要求。哪些内容属于学习了解的, 哪些属于必须掌握的, 哪些属于应该熟记的, 应该让学生一一明确。教学要求不能一刀切, 不能让大多数学生觉得“难”不可攀, 否则, 会事与愿违, 而应像人们常说的那样, 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为最佳。

摘要:职业学校专业课的教学一直是课程改革的重点,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达到教学目标是职教人的职责。本文通过从新课的导入、板书的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主动性的激发及教学互动等方面进行了尝试, 真正实现了教师是课堂的主导,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地位,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直观导入,项目板书,创设情境,引导主动,教学互动

上一篇:公安机关行政不作为时如何认定行政赔偿责任下一篇: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