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专科论文

2024-04-09

电气自动化专科论文(精选8篇)

篇1:电气自动化专科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不断展开以及国内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电气工程的发展逐渐的成为促进社会生产活动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时也对国内工业的稳步前进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电气工程的不断应用社会各种生产活动才得以高效的运转,所以管理好电气自动化对于保证国内工业生产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水电厂中电气自动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在水电厂的实际应用中电气自动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解决水电厂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对进一步的保证水电厂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有效参考,提高了电气工程效率以及可靠性促进了电气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

篇2:电气自动化专科论文

男,x岁,汉族

131xxxxxxxx

xx@163.com

武汉科技大学xxxxxxx,43008

1教育背景

武汉科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2008.09-2011.06  专业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路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拖动基

GPA3.66(86.6/100)础、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与接口技术、过程控制、PLC技术、工厂供电等。

 专业综合成绩排名前10%。

获奖及证书情况

校优秀学生标兵2009.10 校特等奖学金2009.10 校三等奖学金(奖励全校前15%的学生)2010.10 校优秀学生2010.10 武汉科技大学"青年与科学发展”主题征文比赛二奖。2009.06 通过CET-4(462)、PET-A(优秀)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在校社团及社会实践经历

罗家路泵站认识实习2009.10  对罗家路水泵站参观,认识和了解水泵站的工作职责。水泵站的重要性。

百事可乐产品的促销及宣传工作,所任职班级曾获得武科大2008-2009年度优良学风班级、2008-2009年度先进团支部光荣称号,成为电气自动化专业建成以来第一个同时获此殊荣的班级。百事可乐武汉分公司产品促销2010.10  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0801班生活委员2008.9-2009.6 

IT技能

熟悉汇编和 51 单片机,熟悉VC++,熟练编程。

掌握了一定的C语言及VFP数据库知识并能进行熟练运用。

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能够熟练使用Microsoft Office、WPS等办公自动化软件。

能熟练操作AutoCAD、STEP

7、MATLAB、Protel99SE等专业软件。

自我评价

扎实的专业基础:本人学生成绩优异,综合排名位居专业前茅。多次获得各级奖学金。

出色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长期的学生干部经历,积累了大量的团队工作经验,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有较强的自我学习和动手能力:在出色的完成学业任务的同时,还自学了通信、编程等方面的课程;

篇3:电气自动化数控车床电气控制设计

1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及特点

1.1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自动化工作需要通过计算机平台得以实现。在数控机床的工作中, 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将加工工件的实际要求通过图片、文字的方式, 在计算机平台运用计算机程序将其实现代码化, 进而将这些代码输入到数控机床的系统中, 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会根据这些代码信息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 实现工件的加工方式、程序以及结果符合一开始输入的工件加工要求, 也就实现了工件加工的数控化。

1.2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功能特点

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在功能上主要包括三个特点。首先是适应性高, 对目前的大部分工件都可以实现数控机床的加工, 加工工件的稳定性、精准度和平稳性都有很好的保证;其次是操作简易, 采用数控机床进行工件的加工只需要在加工开始阶段, 在计算机段输入相应的工件加工要求即可实现工件加工, 操作十分方便;最后是效率高, 数控机床的使用可以大大提升工件加工过程的自动化, 对于人工的需求量较少, 生产效率极高, 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电气自动化数控机床的构成

数控机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优势, 是现今制造自动化技术的主要体现, 在构成上是机械加工设备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两者集合体, 具体构成部分包括:伺服装置、CNC单元、车床本体、传输设备、以及电气控制设备、协助装备、驱动设备及可编写程序的控制器、检测装置。下面具体介绍在电气自动化数控机床中比较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车床主体和传输装置。

2.1 车床主体

数控机床的车床主体是整个电气自动化数控机床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传统的机床演变而成, 在其结构上相比传统机床有了很大的改善, 尤其是在具体操作和刀具结构、位置的设置上, 数控机床拥有更高的适用性、精准性和自动化程度, 最大程度的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

2.2 传输装置

数控机床的传输装置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 在一开始主要的传输装置信息输入采用磁带实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先后从磁带演变到磁盘再到键盘, 在现阶段的数控机床传输装置其介质主要采用DNC网络通讯。DNC网络通讯传输介质具有精准度高和方便快捷的优势, 可有效的提升数控机床的运行效率。目前的数控机床传输装置的工作需要通过网络通讯技术为平台进行, 通常情况下在数控机床工作的开始阶段需要进行数控机床的传输工作, 工作人员通过传输装置将工件的具体加工内容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中, 进而实现具体的加工工作, 属于整个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电气自动化数控车床电气控制设计论述

根据数控机床的工作特点, 从伺服设计和主轴设计两个方面, 简要对电气自动化数控车床电气控制设计进行论述。

3.1 伺服驱动设计

在数控机床的正常工作中, 数控机床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电气控制系统中伺服系统又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CNC装备和车床之间存在的联动部分即伺服系统, 其工作原理为CNC装备先发出工件加工的相应控制数据, 通过伺服系统实现系统在坐标轴上的相对运动, 从而完成程序整体的要求操作内容。目前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对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进行相应设计时, 多采用PLC技术进行控制设计, 提高了整个伺服系统的抗干扰性, 实现伺服系统计算和伺服系统中各个零件之间的紧密结合, 提升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3.2 主轴设计

数控机床的主轴精密度对于数控机床零件加工精密度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 数控机床的主轴功能影响着数控机床整体工作的时效性、零件加工质量以及产品的加工范围等, 因此在对数控机床主轴系统进行设计时必须十分重视, 从各方面综合考虑。首先在对数控机床主轴进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时, 要以电气控制的要求为基本出发点, 编写符合要求的PLC程序和设计科学合理的电气原理图;其次在主轴的转速、大小、运行速率和运行位置设计时, 必须严格遵守加工要求, 进行合理配置;最后在主轴的元器件选择上也要严格按照要求采购, 保障主轴的高精准度, 实现加工工件的稳定生产和高精度、高效率生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对电气自动化数控机床的日常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有效促进数控机床自动化的发展。通过对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特点以及构成的分析, 加之对几个主要电气自动化数控车床电气控制设计的谈论, 增加对了我们对电气自动化数控机床的认知, 以及电气自动化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认知, 为进一步提升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 帮组机械制造行业持续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的科技水品也在快速的提升, 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更是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被广泛的使用。在机械制造行业计算机技术也也被给以推广, 有效地提高了机械制造业的制造自动化, 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效率。文章首先介绍了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特点和主要构成, 进而对电气自动化数控机床的控制极速进行了分析探讨, 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数控机床,电气控制

参考文献

[1]李晶茹.电气自动化数控车床的电气控制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11 (31) :113-113.

篇4:电气自动化专科论文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本专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存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师的要求等方面的不同,本文以自动化专业为研究载体,协同进行课程衔接,衔接过程中,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应根据自身的教育类型与层次特征,设计具备各自特色又相互统一的课程体系,使本专科两个阶段的课程有机衔接。不仅保持专科段学生的高端技能优势,更便于学生无障碍过渡到本科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为地方经济培养自动化领域既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具备本科层次专业能力的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

1.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自动化技术专业“本专科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在分析国家政府产业发展战略和行业产业发展趋势,调查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现实需求及变化趋势,对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的分析,组织行业专家讨论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是:

(1)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协同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构建“阶梯式”自动化专业“本专科分段式”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实现培养目标体系的一体化;

(2)在培养目标体系的指导下,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市场规律,适时组织高职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系统的教学科研人员研究与探讨自动化专业“本专科分段式”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实施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相关内容。聘请同行专家、企业主管共同参与讨论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邀请课题组外专家进行论证。

(3)坚持边改边建的原则。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从实际出发,结合新建的具有完整体系的先进自动化技术示范实训中心,制定周密的建设计划与方案,通过教学改革,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把“本专科分段培养”课程改革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1-2]。

(4)以“突出能力,强化素质,注重实践,强调实用,形式多样,引进开放”作为课程建设的基本方针[1-2],建设特色课程、优质课程。

(5)依托苏州市职业大学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开发新的实训项目,培养自动化专业“本专科分段式”学生的应用性实践能力。

2.课程体系的构建内容

在构建思路的指导下,从自动化专业入手,调研分析其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相关企业任职核心能力,科学地分类与归纳出专业职业能力层阶递进,建立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效衔接的原则与方法,以此为出发点,构建自动化专业“本专科分段式培养”的课程体系。

图1自动化专业“本专科分段式培养”的课程体系 其中电路分析与实践、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PLC应用技术、运动控制系统和现代过程控制技术为核心课程。

根据课程建设思想,我们将部分核心课程作为建设的重点,启动了包括《PLC应用技术》、《运动控制系统》、《现代过程控制技术》等课程在内的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深入研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法的实施、例题及习题的选取[1],协同制定核心课程的教学标准,协同编写符合自动化专业“本专科分段式”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系列教材。

(2)建立了以西门子PLC系列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基于S7-Smart-200学习《PLC应用技术》、以西门子总线为基础学习《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基于西门子S7-300学习《运动控制系统》、基于西门子wincc学习《工业组态监控技术》、基于西门子S7-400学习《现代过程控制技术》。

(3)明确自动化专业“转段选拔”的“阶段性”评估方法及考核方式,使考核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

(4)协同探索运用灵活多样、注重实用性、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手段,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5)协同定期对课程体系设计进行评价验收。检查培养目标与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方法、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效果是否统一[1-2],对此做出评价判断,从而确定课程体系设计的合理程度,以及课程衔接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总结

本文根据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效衔接的原则与方法,针对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基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1][3],根据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构建了本专业“本专科分段培养”教学课程体系。在外部适应上,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数量与规格结构的实际需求准确定位,在培养规格目标上凸显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在内部适应上,重点在培养方案的确定、课程内容的衔接等方面协同合作、协调发展,共同培养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对高等职业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他工科类专业的“本专科分段式”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剖析报告-百度文库,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om),2012.9.

[2]李光.高職高专课程建设论纲[J].开封大学学报.2003(1):1-4.

[3]施泓.执行“必需、够用为度”的体会[J].电子制作.2013(14):180.

[4]檀祝平.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J].课程教学,2013(24):80-83.

篇5:电气专科的毕业论文

摘要:探讨建立“面向电力系统一线实现岗位对接”的电气工程类功专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考虑了专业的背景和学校的客观实际,从专业岗位培养出发,以面向电力系统为方向对电气工程类专业培养模式进行立题研究,借鉴国家电网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教材,通过广泛调研,分析企业用人岗位和学生就业岗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规格、岗位要求,确立实现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电气工程类专科专业教育的现状

电气工程类专科真正作为一门专业教育进入我校大学课堂比较晚,至今仍有一些不利因素制约该专业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素质、综合性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在课程设置上,与自动化专业基础课基本相同,专业课程的设置单一,没有体现出该专业的特点;课程设置比较偏重于理论,对实验和实践重视不够。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在理论教学中,“满堂灌”仍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在实践教学中,各门课程的实验相应独立,缺乏多门课程之间综合应用的实验。

3.在培养模式上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实验内容以验证理论为主,难度较低,指导书过于详尽,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时间相对集中,无法满足学生同时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际调试的需求,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在教学测评机制上,闭卷考试仍是主要的测评方式,这种测评机制既不能准确反映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又无法准确测试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和素质,更影响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5.教师的实践和国际化素质亟待提高。

二、电气工程类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改革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推行校企联合制订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出企业对技术人员实践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在培养模式上,实行“3+1”校企联合和双师指导的培养模式:学生前3年在校学习本科课程,累计1年在企业进行实践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校内课程学习、学业规划指导,校外导师负责对学生的现场实习和毕业设计进行指导。

2.课程体系方面的改革。

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模块:课堂教学模块、集中性实践教学模块和毕业设计模块等三个大的模块,其中课堂教学模块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1)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在课程体系中专门设置了集中实践教学,加强和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对于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如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在原来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实验课进行了优化,开出的实验总数增加了,并增加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方面的实验。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增加了创新性的课程。如在理论课程方面增加了创造学等课程,在实践环节增加了电力系统综合创新实践、电机控制综合创新实践、新能源发电综合创新实践和创新实践等内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3]。

(4)在课程体系设计中体现专业的发展趋势。如增加了太阳能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智能电网、石油石化电气工程类专科节能技术等课程。这些内容正是目前社会需求和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因此这是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内容。

(5)毕业设计模块的改革。毕业设计要与企业实习、实践相关,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为现场导师,毕业设计内容要结合企业实际和工程实践进行选题;在答辩时,实行校企联合答辩,评价时更注重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课程体系的改革。该专业在一、二年级建设“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在三、四年级建设“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在“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中,要设置公共基础、专业拓展等系列课程,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方面学有所获,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在“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中,根据专业方向的要求,采用课程群的方式,交叉安排相关课程;在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方面,设置“电气工程类专科工程应用”模块和“电力传动控制”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课程模块作为主专业方向,实现学有所长。

改革后的该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该专业由若干个专业方向组成,一个专业方向由若干个课程群组成,其中一个是主修课程群,其他为辅(选)修课程群;二是每个课程群代表一个专业方向,要求每个专业方向的`课程群必须少而精,从而使学生涉猎更多的领域;三是课程群的主、辅划分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要强调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要改变只钻研教材,不研究学生的做法。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学能力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实施愉快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金钥匙,让学生不仅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爱学、会学、乐学”。避免把学生的头脑当容器,把知识生硬地“灌”或“填”进去的做法。再次,要民主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说出见解,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千方百计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思考、交流、发现、展示的平台。最后,要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加大教学密度,模拟各种事物的变化过程,使学生从动态直观中得出结论,开阔思路,达到发展智力的目的。 (3)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一,充分重视实践教学,把实践能力培养看成与理论知识教育同等重要。该专业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紧密的特征,创新源于实践,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着眼,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有效,更能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其二,针对诸如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等基础课程的验证性实验,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以积累实践经验,夯实基本技能。其三,在中高年级阶段,在掌握一些专业及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设一些技能应用型试验,使学生自行完成从设计、制作、调试、测试的全部过程以锻炼学生[4]。其四,设置一些开放性实验室,让学生设计一些综合的、与工程实际问题结合紧密的、具有一定研究性质的大型实验,这类实验并不依附于某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多门课程知识的融合,依据学生选题的不同、兴趣侧重的不同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可以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科研技能。其五,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如: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从而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4)教学测评机制的改革。该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教学测评机制要多样性,除传统的闭卷和开卷考试形式外,还应增加课程设计、口头答辩、实践操作和论文撰写等形式,具体选择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而决定。在测评的内容上,既要包含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涉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在测评的形式上,少一些死记硬背的客观题,多一些主观性、综合性的论述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测评时间上,不要集中在课程结束时一次进行,而是在教学的中间、章节的结束之时,分期分批地进行。这样既可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又可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4.师资方面的改革。

(1)在培养模式上,实行双师培养。

(2)专业课授课教师必须有六个月及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化水平,在加强与海外大学合作的基础上,学校鼓励教师去海外交流和进修。

三、结语

篇6: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研究论文

随着电气工程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系统中的作用也在不断的加大;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减少人工分散操作带来的失误,也提高了人工操作的效率,同时对电气系统可以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了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了电气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加快提高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水平,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对电气工程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况

在我国电气工程发展的今天,电力系统除了以安全保护和过程自动调节以外,对电力系统容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的单机容量也已经超过了20万千瓦,这对加强经济调度系统的稳定和综合自动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人通过操作机器设备,或者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通过自动化信息系统,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操作和检测。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面也越来越广,对自动化技术在设计、安装、技术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电气工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缓慢,制约了电气工程的发展,不符合国家的技术标准,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不断的研究,加快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脚步,以满足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需求。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变电站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应用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装置,将电子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相结合,通过传输技术形成自动化信息系统,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中主要作用于运行管理。通过其智能化的特点取代了人工操作的繁琐,改善了不发达的生产状况,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生产的安全性。

2.2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是通过电气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结合电网调度的服务器来实现的。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具有三个功能,(1)通过电网运行中的经济调度能够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2)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就能通过机器设备自动分析、处理和检测生产过程中的相应数据,从而实现电力系统负荷的自动预测;(3)对生产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自动检测电网系统中存在的.故障,提高了电网系统的工作效率,保障了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

2.3在发电厂发散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在发电厂的发散监控系统中也运用到了电气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通过以太网控制相应数据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来实现的。发散监控系统主要是对电力系统中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控,比如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汽轮机、开关、变压器等,不仅能够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还能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或者设备是否有存在故障的征兆,从而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

3、电气自动化的不足及应用

3.1电气自动化的不足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十分的广泛,对提高电气系统的工作效率,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和稳定都有重要作用。电气自动化能够更加精确更加迅速的执行工作任务,同时能够自动、准确的分析评估运行数据,及时反馈设备的运行状况,完全代替了仪表预警员工轮流值班的工作方式,减轻了工人工作负担和减少了工作的失误率。但是,电气工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技术还不够成熟,仍存在一定的失误和不确定性,还不能够完全的代替人工。设备的工作容易受到干扰,某些技术仍然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3.2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前景

从电气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以及电气自动化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来看,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应用趋势,应该向着全面智能化、在线实时监测的目标来发展。全面智能化将有效的节约人工劳动力,另外也能大量的节省电缆和电力信号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对电力一次设备的全面实时监测,是控制故障率,延长机器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不断的向着现代化、全球化和国家化迈进,电气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也在迅速的发展,应用于各个领域,也是推动我国工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电气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保障,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创新,广开思路,使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不断的发展,为我国的电气工程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于美娜.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现状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12).

篇7: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论文

摘要: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融合技术的应用,是电气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主要对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相关应用加以分析介绍,对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的重点内容进行探讨,并对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必将是重要趋势。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融合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电气工程的相关发展。促进了电气工程建设的发展。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融合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质量,使得电气工程更加的安全可靠,工作质量与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随着电气工程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不断的更新,电气自动化技术被广泛的运用,电气工程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实际的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电气工程内自动化技术的相关概念

1.1电气工程主要包括电力工程的电力系统、电网系统、以及电力设备的设计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力生产规模经过不断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也应运而生,目前,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以往只有传统的安全保护,而对电力系统的容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电气工程作为一门颇为引人注目的技术学科已经被越来越多人关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推进了电气工程的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也逐步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

1.2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就是电气工程的自动化。从自动化技术的相关应用中,与电气工程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动化技术的提升,很大程度上跳弓了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并推动了电气工程的建设,自动化技术的开发与建设给电气工程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3电气自动化技术使用现状分析在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运用自动化产业,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程度也越来越深,但由于在当前形势下,受到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限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一直达不到先进水平,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重制约着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因此,电力部门应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提升技术能力,满足电气工程的技术需求。

2.电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气工程中使用方向与范围

2.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远程监控中的相关使用远程监控技术在电气工程中运用的比较广泛,由于远程监控技术一般都是趋向于自动化的,因此通过对这种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的减少对于人力与物力的使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成本,尤其是在一些要求通讯信号要求较严的地方更是发挥出了突出的效果。

2.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集中式监控中的使用传统的监控设备兼具独立性,监控设备的使用中不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气工程的质量,而通过运用集中性的监控设备则改善了这种弊端,对数据信息的处理也更为的精确,并能对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传统的监控设备不仅不能电气工程的质量,但对于资金的要求也是巨大的,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要问题,但对集中性监控模式的使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类问题,集中性监控模式不仅投入成本少,监控效果甚至相较于之前更为有效,这就是得益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合理使用[1]。

2.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场总线监控技术中的相关应用现场总线监控技术的运用是电气工程中使用最多的技术之一,其主要的效果也很显著。这种技术的应用其主要作用是较为明显的,例如,在该类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减少隔离设备的使用,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这种现场总线监控技术在各类电气工程中都被运用过,现场总线监控技术的运用使得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范围得到发展。

3.电气工程对电气自动化的融合应用措施

3.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相关应用电网调度工作在电气工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而电网调度的过程中,增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工程质量与效果,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对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而在电网调度中,需要使用到到的设备有显示器与计算机网络等等,这类设备由于都是自动化进行操作的,知因此,在电气工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对电网进行调度,通过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及时对全网电力的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调度方式,确保整个电网的顺利运行。

3.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相关应用变电站是进行电力运输的重要设备,在电力运输过程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极大程度上节约成本的支出,自动化技术相比较于传统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支出,基本上能直接取代人力的操作,通过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力进行运输,既可以保证运输安全,又能提高其工作效率[3]。

3.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中的相关应用发电厂是电气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电厂的工作进行中运用自动化技术能提高发电厂的工作效率,极大程度上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控,确保监控数据和效果图都具备一定的高质量。

结束语

篇8: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

1 电气自动化的概况

电气自动化是指机械设备或者生产管理过程进行自动化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操作过程, 在运行过程中没有人的直接参与, 并且电气自动化技术涉及面广, 包括电气设备、电气技术以及电力自动化等方面, 随着自动化产业的不断深化与发展, 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以及后期维护和改造使得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 电气自动化的设计理念

2.1 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

远程监控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终端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和操作, 远程监控降低了电气工程系统的成本, 增加了电气工程系统的经济效益;远程监控使得监控操作更为灵活, 其弥补了传统监控的空间地域性不足;然而研究表明:由于通讯的限制, 远程监控的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电气工程, 如果规模过大, 通讯信号的强弱以及通讯量的大小难以控制。

2.2 集中监控技术的应用

集中式监控是指一个监控系统中可以进行所有项目的处理, 其优势是操作简单, 日常维护简便, 在环境要求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运行, 因此在电气工程系统中广泛运用。当然, 集中式监控也大大节省了传统分散式监控所需要更多的处理器设备, 不仅节约了成本, 也实现了电气工程的高质量要求。

2.3 现场总线监控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监控技术是电气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其在实际电气工程系统操作中, 针对不同间隔而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不仅能够降低电气工程系统的成本, 而且能够保障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

3 目前电气自动化的基础

当前的电气工程项目设备依靠总线的方式连接, 通过科学技术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然而当前网络通讯标准不统一, 再加上机电一体化自身存在缺陷, 导致在实际的管理操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在具体电气自动化系统管理中需要重视设备层的管理和控制, 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良好运行。

4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

4.1 管理运用

电气工程管理最重要的编程的调试, 对技术上具有很高的要求, 在电气工程管理中, 自动化能够有效的进行数据的检测、采集和整理, 可以通过对设备的强力监控, 能够有效降低电气设备的维护成本, 能够提高电气工程的精准性, 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和质量水平, 而传统的电气管理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严重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气自动化则可以有效避免。

4.2 电网调度运用

电网调度自动化包括服务器、调度大屏幕和调度工作站等, 该种自动化在技术是将调度中心、发电厂以及变电站相连接, 电气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使用能够保障整个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电网调度中通过自动化的监控以及数据处理, 能够更加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电气系统的工作情况, 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3 在发电厂分散测控中的运用

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中电气自动化主要依靠分层结构, 分层结构部分包括工作站、以太网、过程控制以及数据高速通讯网等分单元。工作站主要提供计算机和人工两个接口, 相对应的则存在工程师工作站与运行员工工作站, 其中工程师工作站设置控制和维护工作, 而员工工作站则负责配合收集数据以及传递命令的工作, 两者相互协调, 共同保障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用电气自动化能够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直接测控, 从而保障整个分散测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达到安全运行监控的目的。

5 新的设计方案

5.1 新方案的内容和特点

传统的电气设备中, 电气工程设备主要是控制编程程序管理高低变压器的运行, 对电气设备的要求较低, 因此不需要员工严格控制电气设计的规模, 易于控制和计量集中管理信号, 不需要再次进行模拟和控制, 能够有效避免两者交叉引起的误差。并且传统的自动化设计与电气设计平行, 而新设计简化了流程设计, 将自动化设计和电气设计合二为一, 极大地提高使用效率, 并且简化了系统运行的流程, 只需要一个特定的软件和网络通信协议就能实现系统的整合, 从而正常运行系统。新型的电气自动化设计不仅达到了电气自动化的和谐统一, 使电气工程系统智能化, 同时实现了共享用户数据。

5.2 新方案的发展前景

当前新的设计方案已经运用到现场设备的操作中, 实践看来:新的方案能够实现网络的通讯功能, 而且能将分层结构上的各个数据传递到现场设备的总线, 就相当于一个简单的数据线接口, 就能够实现总控的功能。新的电气自动化设备中控制系统进行了进一步地优化设计, 提高了数据共享的速度, 降低了运营成本, 同时兼具高效性和安全性, 设备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完善设计, 实现嵌入式控制装置的编程组态以及网络架构的控制组态。

6 结束语

本文简要地概括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原理和电气自动化实施的基本条件, 阐述了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 同时介绍了一种新的电气自动化设计方案, 以及今后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展望。电气自动化技术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极大进步, 在电气工程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具体的现场使用因素, 不断改进传统的电气设备系统的弊端, 针对自动化和网络化, 不断完善电气自动化的设计, 增强系统设计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同时, 电气工程师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电气装置运行的规律, 提高电气工程系统的实用性和效率, 不断完善电气自动化装置, 促进生产效率的改善。当前的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也表明了电气自动化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电气自动化的推动,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深化与发展, 电气自动化的运用将会更加的广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电气工程技术也得到大力发展, 特别是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给电气工程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本文探讨了电气自动化的设计理念以及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和运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融合运用

参考文献

[1]马学娟.探讨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民营科技, 2012, (9) :13.

[2]张莹.探讨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地球, 2014, (2) :318-318.

上一篇:五关于段时期的入党誓词下一篇:铃儿响叮当中英文歌词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