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研究

摘要:当前,国家提出建设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大幅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已是必然趋势。因此,研究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丰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希望解决一线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养成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且构建出相应的理论丰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果。因此,在对比质性研究中的多种研究路径后选择了最为合适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根据扎根理论的研究规范,本研究的研究过程并不是一个线性的模式,研究对象的选择、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是一个不断比较、不断循环、不断聚焦的过程。研究梳理了现有文献,在对教师教学创新素养要求、教师教学创新实践、教师教学创新成果以及教师教学创新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概念框架,并且依据概念框架进行了访谈提纲与观察提纲的设计。研究者采用理论抽样的方式接触了不同类型的高职教师,主要收集了高职教师访谈资料、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教案、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视频、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现场视频、高职学生访谈资料等。研究过程中恪守伦理道德规范、谨慎处理效度威胁。对于资料分析,研究者借助于微分析、备忘录、持续对比等分析策略,经过详细的三级编码,最终形成了本研究的核心类属: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依据编码的结果,通过四、五、六章节的详细阐述,本研究最终构建了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模型。首先,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高职学生学习需求、高职院校创新氛围以及高职教育大环境三大环境因素。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政策、高职院校的工作环境、领导重视程度、资金投入程度是影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发展的外部因素。而高职学生学习特点上体现出的学习差异大、基础薄弱,学习心理上表现出的缺乏自信、希望得到关注、有好胜心,以及学习偏好上表现出的喜欢做中学、喜欢互动、不喜欢理论知识讲授才是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第二,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具有阶段性。虽然各高职教师的基础不同,但一般需要经历在尝试中积累素养、在解决阻碍中修炼素养、在常规化中建立素养、成为专家后推广经验几个阶段。从尝试阶段开始,高职教师就摆脱了旁观者身份,以主体身份看待信息化教学创新,在尝试中发现问题、积累素养,而后高职教师进一步发挥主体性,解决尝试阶段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高职教师取得了初步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成果,有教育追求的高职教师会根据高职学生学习需求进一步扩大信息化教学创新范围,实现信息化教学创新常态化,在常态化中建立素养。最终,这些经历与经验都会被成长为信息化教学创新专家的高职教师进行推广、服务同行。第三,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内容体现在以下方面:高职教学素养,包括教育理论知识、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经验;职业素养,包括专业素养和岗位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技能、问题解决、信息思维;融通素养,包括课岗融通、课证融通和课技融通;学习素养,包括高职教师自主学习素养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素养;个人特质,包括交往能力、钻研精神、创新能力。结合现有文献中对“双师素养”的考量,研究发现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与之具有一定的对应性,因此研究者认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是在“双师”素养上的进一步发展。高职教师首先需要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在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课岗融通、课证融通和课技融通,从而改进信息化教学。第四,养成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高职教师,形成了信息化教学创新的实践成果。教学目标上以培养大国工匠为追求,注重发展高职学生的匠技、匠心、匠魂。教学过程上采用了理实一体的教学实施过程,通过翻转的教学流程和嵌套设计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教学资源上使用“理”、“实”、“虚”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理”的资源与教学中的设备、实物模型等“实”的资源以及微课、学习平台、虚拟仿真等“虚”的资源相互配合使用。教学评价上形成了全面系统的教学评价方式,追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本研究认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需要一定的外部支持,国家或者高职院校需要给高职教师的素养提升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并且创设合适的教学创新氛围,支持、鼓励与引导高职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创新。高职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创新需要摆脱自身理所当然的教学预设,根植于师生真实生成的问题调整教学,以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依据,利用信息技术加以突破创新。

关键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信息化教学创新实践;教师专业发展

学科专业:教育技术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迫切性

二、现实的境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素养不足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素养

二、创新

三、教学创新

四、信息化教学创新

五、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

六、养成

七、高职教师

第二节 教学创新素养研究

一、教师教学创新的个人素养

二、教师教学创新的实践

三、教师教学创新的成果

四、教师教学创新的环境

第三节 教学创新素养的研究方法

一、素养体系的主要建构方式

二、教学创新实践的主要研究方式

三、教学创新成果的主要建构方式

第四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

第一节 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

一、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二、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

三、选择扎根理论的原因

第二节 研究的概念框架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抽样

一、确定被研究者

二、与被研究者建立关系的途径

三、抽样方法

四、抽样示例与抽样信息

第四节 研究资料的收集

一、访谈资料收集

二、实物资料收集

三、观察资料收集

第五节 研究资料的分析策略

一、微分析

二、不断比较

三、备忘录辅助分析

四、图表辅助分析

五、NVivo11 软件分析

第六节 研究资料的三级编码

一、开放编码

二、主轴编码

三、选择编码

第七节 研究质量的检测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信度

三、研究的推广度

四、研究的伦理道德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过程

第一节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环境

一、高职学生学习需求

二、高职院校创新氛围

三、高职教育大环境

第二节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阶段

一、起点差异

二、在尝试中积累素养

三、在解决阻碍中修炼素养

四、在常规化中建立素养

五、成为专家后推广经验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高职教学素养

一、教育理论知识

二、教学设计能力

三、教学实践经验

第二节 职业素养

一、专业素养

二、岗位素养

第三节 信息素养

一、信息技能

二、问题解决

三、信息思维

第四节 融通素养

一、课岗融通

二、课证融通

三、课技融通

第五节 学习素养

一、高职教师自身学习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六节 个人特质

一、交往能力

二、钻研精神

三、创新能力

第七节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要素模型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实践表征

第一节 形成大国工匠的教学目标

一、培养高职学生的匠技

二、培养高职学生的匠心

三、培养高职学生的匠魂

第二节 形成理实一体的教学实施过程

一、翻转的教学实施流程

二、嵌套设计的教学模式

第三节 形成理、实、虚相结合的教学资源

一、教学资源中的“理”

二、教学资源中的“实”

三、教学资源中的“虚”

第四节 形成全面系统的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方式

二、教学评价内容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过程

二、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

三、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实践表征

四、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模型

第二节 研究启示

一、关于促进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养成的启示

二、关于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实践的启示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创新

一、研究的不足之处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附录一 高职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三 课堂观察提纲

附录四 研究知情同意书

附录五 接触摘要单(示例)

参考文献

上一篇:英语教学下行政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少先队活动课程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