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及教学目标

2022-08-18

第一篇:课程大纲及教学目标

《水力学及桥涵水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中文名称:水力学及桥涵水文

课程设计英文名称:Hydraulics & Bridge Hydrology

课程编码:设计周数:两周学分:2分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开课单位:河海学院

一、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是:该课程设计是本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巩固所学的桥涵水力水文的理论基础,初步掌握桥涵水力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课,从事专业工作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水力计算和水文资料的分析、整理,以及桥涵水文特征值的计算。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水流阻力与水头损失计算

(二)明渠水面曲线计算

(三)水文资料分析整理

(四)绘制理论频率曲线

(五)设计流量及设计水位推算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教学要求

需要安排专门的设计教室以及教师指导、答疑。

设计需要的标准及有关规范学生可以到图书馆借阅,有关参考资料由教师提供。

四、参考资料:

1.《水力学》,赵振兴、何建京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桥涵水力水文》,杨斌、王晓雯等,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水文水利计算》,叶守泽主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五、成绩评定标准

1.完成课程设计的态度(认真程度、是否独立完成等),20%

2.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的内容要求完整,概念清晰,计算正确,设计合理,字迹工整,50%。

3.能熟练使用Excel 进行计算、画图,30%。

大纲执笔人:杨斌

大纲审定人:彭凯

时间:2009年9月

第二篇:《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范文

课程设计中文名称: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课程编码: 设计周数:2周 学 分:2学分

开课学期:第6学期 开课单位:通信工程学院

一、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对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使学生理课题教学的理论

内容,并且能够掌握和熟悉DSP的开发流程和基本的编程方法。同时,由于设计中涉及到各种器件的 使用,可以起到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知识的作用。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任务分为基本要求和提高要 求。在基本要求中,学生要通过串口对指示灯进行控制,同时完成对串口数据的采集和发送。提高要 求是通过程序编写,完成对EVM板上的FLASH 进行烧写处理,从而使基本要求的程序可以脱机运行。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TMS320VC5410EVM板上实现对信号的采集和发送。信号通过信号源提供给串行ADC,而

DSP从串口把ADC转换后的数据读入到DSP中。最后,从同一个串口,DSP把数据发送出去,通过 DAC编程模拟信号。在示波器上可以进行观察,输入同输出的信号是相同的,仅仅具有一定的相。

在程序运行过程当中,需要对一些指示灯进行控制。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教学条件

实验室需要每组一台电脑,一个54XEVM板,仿真器,1M信号源,20M示波器,万用表。

四、参考资料

《TMS320VC54XDSP课程实践指导书》曾浩,重大教材科《DSP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彭启琮,高 教出版社

五、成绩评定标准

实现全部基本要求为中或者良,实现提高要求为优,实现部分基本要求为及格,其他为不及格

第三篇:混凝土及砌体结构(上)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名称: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课程设计学分:3

课程设计周数:3周

课程设计授课单位:理工教研室 指导方式: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课程设计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混凝土结构》上册

.王铁成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年 《混凝土结构学习指导》.王铁成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年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东南大学等编.中国建工出版社,2001年 服务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

服务课程讲课学时:36 服务课程学分:4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并掌握实际结构中楼盖设计的一般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2.初步掌握结构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和建立结构计算简图的基本技能; 3.掌握连续梁按弹性理论设计的方法及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塑性理论设计方法; 4.理解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5.熟练掌握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学会绘制弯矩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结构平面布置方案,单向板、次梁和主梁的截面及配筋设计。 设计题目:

市区某多层工业厂房的楼盖,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形式。其楼面构造层自上而下的做法为:20 mm厚水泥砂浆面层、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由设计者自定)和15 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混凝土采用C30级,梁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和弯起钢筋采用HRB335,其他钢筋采用HPB235。 设计时取楼面活荷载、横向及纵向的柱网尺寸为设计参数,其中楼面活荷载具体取值为:6.5、7.0、7.

5、8.0 kN / m2,横向柱网尺寸取为:6.0 m、6.3 m、6.6 m、6.9 m,纵向柱网尺寸与横向柱网相同。由教师按照学生的学号对上述参数进行排列组合,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案由学生完成设计。 设计要求:

1.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结构平面布置方案,理解并掌握建立结构计算简图的原理和力学背景,完成楼盖平面布置施工图;

2.理解肋梁楼盖的传力路径,熟练掌握连续板、梁的结构自重及活荷载折减的计算方法,根据构造要求初步确定板厚及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

3.理解连续板、梁的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原则,掌握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的荷载效应组合方法;

4.对单向板和次梁采用塑性理论进行设计,要求理解塑性铰和弯矩调幅的概念、方法及适用的范围,明确弹性理论与塑性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5.对连续板和次梁进行配筋计算,完成板和次梁的配筋图,给出次梁的横断面配筋及抽筋图; 6.对主梁采用弹性理论进行设计,要求理解主梁按弹性理论设计的原因,学会绘制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掌握支座负筋的切断和跨中纵筋弯起的确定原则及方法,绘制主梁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和配筋图(包括横断面配筋及抽筋图);

7.熟练掌握板和梁等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与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梁板配筋的构造要求;

8.熟练掌握受弯构件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完成对所设计的板、次梁和主梁的裂缝验算。

三、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求学生写出肋梁楼盖的设计计算书,并完成一张2号加长工程图纸,计算书和图纸必须由指导教师签字才能参加答辩。 课程设计成绩通过答辩给出,权重为100%。 成绩考核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给分。

四、其他要求

课程设计时间共21天,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天~第三天:设计结构平面布置方案,进行单向板和次梁的内力及配筋的计算; 第四天~第十天:进行主梁的内力及配筋设计,完成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 第十一天~第十七天:绘制施工图,完成设计计算书; 第十八天~第十九天:签图并对错误处进行修改; 第二十天:课程设计答辩(要求携带图纸和计算书)。

填写人:王震宇

教研室主任:许强 教学院长:龙永保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单层工业厂房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学分: 3

课程设计周数:1.5周

课程设计授课单位:理工教研室

指导方式: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课程设计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参考教材:

《混凝土结构》

.王铁成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年 《混凝土结构学习指导》.王铁成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年 《现代混凝土结构学》. 丁大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混凝土结构疑难释义》 .沈蒲生,罗国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服务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

服务课程讲课学时:36 服务课程学分:4

一、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在土木工程中,单层厂房是各类厂房中最基本的一种型式。一般情况下,对于冶金、机械、纺织、化工等工业房屋的厂房,由于一些机器设备和产品较重,且轮廓尺寸较大而难于上楼时,较普遍地采用单层厂房。

单层工业厂房课程设计是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巩固学生在《混凝结构》(下册)相关章节所学的内容,深入领会厂房结构设计特点,熟悉单层厂房的结构型式及构造,学会查阅设计资料,掌握厂房设计的规定。使学生在设计计算、规范规定的理解、提高专业绘图能力等方面获得必要的训练,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该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际设计使学生了解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型式,熟悉各类受力构件的选型及其所处位置和作用,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排架结构计算应掌握计算简图的确定、各类荷载的计算、排架在各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考虑厂房整体工作和地震作用下的排架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排架柱的配筋计算及构造、牛腿和柱下独立基础设计要点与构造。了解屋架、吊车梁等其他构件的设计要点与构造。掌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及要求。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安排

1.分析单层工业厂房的建筑功能及工艺要求,确定结构型式。学习有关课程内容和规范规定,熟悉有关标准图集,正确布置屋盖结构平面、排架柱、吊车梁、支撑、抗风柱、圈梁、基础梁、圈梁等构件受力构件的平面布置;

2.明确承重构件之间的关系,正确确定排架的计算简图、排架荷载,根据结构力学的计算方法,计算各类荷载作用下的排架内力及内力组合;

3.根据内力组合,确定排架柱配筋及构造,包括上下柱的配筋计算,裂缝的宽度验算,牛腿的设计以及柱的运输吊装验算;

4.依据地质勘察报告(或给定的地质条件),确定基础型式、配筋及构造,包括基础的承载力验算,抗冲切验算以及配筋计算;

5.绘图要求:绘制一张2号加长设计图纸,其中包括厂房柱网布置图;屋盖支撑布置图;柱的模板图(要标出所设预埋件位置及尺寸)及其配筋图;基础配筋图(平面、纵横剖面); 6.整理设计过程,形成计算书。

三、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课程设计完成后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并由指导教师在学生的计算书和设计图纸上签字。

2、组织教研室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设计进行课程设计答辩。

3、围绕课程设计涉及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构造措施、图面布置、绘图深度以及表达方法等诸方面进行考核。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深度给予评分。

4、评分按5级评分制确定,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5、一般情况下,答辩评分即为该课程设计的最后成绩,如遇到个别不易认定时,可通过指导教师了解情况后给分,应尽可能避免失误。

填写人:姜洪斌

教研室主任:许强

教学院长:龙永保

第四篇: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理论类必修课】

专业理论基础课系列 建筑概论

建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旅游专业低年级教学 (36学时)

1、教学目的

了解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

2、教学内容

什么是建筑(4学时) 1 房屋、建筑物、建筑 2 著名建筑师论建筑 3 建筑与空间 4 人与建筑

5 建筑的基本属性

建筑的物质性(8学时) 1 概述

2 建筑的物质构成

3 人对建筑的物质性需求 4 人对建筑的精神性需求 建筑的社会性(8学时) 1 建筑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2 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3 建筑的文化艺术性

建筑的艺术性(14学时) 1 建筑与艺术文化概述 2 绘画艺术的修养 3 雕刻艺术的修养

4 其他艺术的修养 (最后2学时为考察)

建筑设计初步

一、 教学要求

掌握建筑学专业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和一般方法, 为专业主干课的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 教学内容

(一) 建筑制图工具的介绍及其使用方法

(二) 建筑的使用功能与建筑平、立、剖面形成及其 表达方法

(三) 建筑的模型表达与模型的制作

(四) 色彩的基本知识与建筑色彩

(五) 建筑渲染工具介绍及其使用方法,裱纸技法介绍

(六) 建筑的测绘,测量的方法和步骤,绘图的步骤

(七) 建筑的配景与建筑图

(八) 工程字体与建筑图

(九) 建筑方案文本制作,图面构图安排,封面设计。

三、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徒手画训练教程》 自编教材(正在编)

2、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一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建筑初步〉 清华大学田学哲编

建筑设计原理(1-2)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旅游专业 (1学时/周)

一、 教学目的

学习和掌握建筑形态构成的一般原理,以及建筑设计原理的 基本知识。

二、 教学内容

(一) 形态与设计 1、 建筑形态设计基础 (1) 概述 (2) 形态构成

(3) 基本操作和形态力 (4) 形态的组织 (5) 空间形态 2、 建筑空间认识 (1) 空间的特性 (2) 空间的关系 (3) 空间的限定 (4) 建筑空间的组织 3、 建筑形态的基本要素 (1) 形态:比例和尺度 (2) 形态的技术要素 (3) 形态的环境要素

(4) 场地的概念与环境的处理

(二) 功能与设计 1、 建筑概述

(1) 建筑的分类与分等 (2) 建筑的功能 (3) 建筑的物质构成 (4) 建筑的内部环境 (5) 建筑的外部环境 2、 建筑设计

(1) 建筑设计的内容 (2) 建筑设计的过程 (3) 建筑设计的外在条件 (4) 建筑设计的内在依据 3、 建筑的平面设计

(1) 主体的平面设计 (2) 辅体的平面设计 (3) 交通枢纽的平面设计 (4) 平面的组合设计 4、 建筑的剖面设计 (1) 结构形式的确定 (2) 层数的确定 (3) 竖向尺寸的确定 (4) 剖面的组合 (5) 结点的构造处理

(三) 造型设计

1、 建筑单位空间的塑造 (1) 建筑空间的构思与创意 (2) 建筑空间的分隔与联系 (3) 建筑造型的艺术特征 (4) 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 (5) 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

(6) 建筑装饰对空间塑造的作用 2、 建筑群体空间的塑造 (1) 建筑的群体组合 (2) 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 (3)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 3、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

三、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筑形态设计基础,同济大学建筑系编,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2、建筑构成,南舜薰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设计基础,(日)山口正城等著,中国工业美术协会 4、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城规学院各专业低年级教学 (共27学时)

一、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建筑的源流与变迁,把握历代建筑类型与风格变化及其背景的一般常识。

二、 教学内容

(一) 绪论

1、 中国建筑体系概说 2、 学习的内容与要求 3、 学习的重点与方法

(二) 古代建筑 1、 基本特征 (1) 历史分期 (2) 空间布置 (3) 类型与结构

(4) 装饰艺术 2、 都城与宫殿 (1) 都城制度 (2) 宫殿形制

(3) 都城与宫殿的关系 3、 坛庙与陵寝 (1) 祭祀建筑 (2) 坛庙形制 (3) 陵寝形制 4、 住居与园林

(1) 住居地域类型与特征 (2) 园林所属类型与特征 (3) 住居与园林的关系 5、 宗教建筑 (1) 佛教建筑 (2) 伊斯兰教建筑 (3) 道教建筑

(三) 近现代建筑

三、 习题

1、 典型历史建筑抄绘 2、 建筑历史小论文

四、 学时分配(总学时:27学时)

(一)绪论

1学时

(二)古代建筑

1、基本特征

7学时 2、都城与宫殿

3学时 3、坛庙与陵寝

3学时 4、住居与园林

5学时 5、宗教建筑

5学时

(三)近现代建筑

3学时

五、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全国建筑学专业统编教材〈中国建筑史〉 2、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城规学院各专业低年级教学 (共27学时)

一、 教学目的:

(一) 了解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古代建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 各个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建筑技术、建筑类型、建筑风格的形成与演变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古代印度及东南亚、古代美洲以及中古伊斯兰建筑。

(二) 了解以欧洲及美国为中心的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把握现代建筑的技术、类型、尤其是各个风格与流派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 教学内容

(一) 外国古代建筑历史 1、 绪论

世界建筑历史发展体系概述 学习目的、内容与方法 2、 原始社会的建筑

3、 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 古代埃及的建筑 古代西亚洲的建筑 古代爱琴海地区的建筑 古代希腊的建筑 古代罗马的建筑

4、 中古封建时期的建筑 拜占庭与中古俄罗斯建筑

西欧早期基督教、罗马风与哥特建筑 西欧文艺复兴、巴洛克与古典主义建筑 5、 其他

中古伊斯兰建筑

古代印度及东南亚建筑 古代美洲的建筑

(二)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1、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欧美的建筑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19世纪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2、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探求现代建筑的运动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欧洲新艺术运动

奥地利、荷兰与瑞典的探索 钢精混凝土在法国的推广与运用 德意志制造联盟

3、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派建筑 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概况 一次大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

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装饰艺术派 现代派建筑的四位大师 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 勒-柯布西耶 赖特与有机建筑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 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概况 二次大战后的主要建筑思潮 "理性主义"的充实与提高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典雅主义"的倾向

新粗野主义

讲求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高技派

5、 其实年代以来的主要建筑流派与思潮 后现代主义建筑 欧洲新理性主义 解构主义建筑 新乡土派建筑 "新现代"建筑

高度技术与当代建筑

三、 作业

各时期典型历史建筑抄绘

四、 学时分配(总学时:27学时) 古代部分:

1、绪论 (1学时)

2、原始社会的建筑 (6学时)

3、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 (5学时)

4、中古封建国家的建筑 (1学时)

5、其他

近现代部分:

1、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的建筑 (2学时) 2、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探求现代建筑的运动(2学时)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派建筑 (3学时)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4学时) 5、七十年代以来的主要建筑流派与思潮 (3学时) 课外作业:各时期典型历史建筑抄绘

五、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教材:

《外国建筑史(19世纪以前)》,高校统编教材,陈志华编著(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图说(古代-18世纪)》,罗小未、蔡婉瑛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高校统编教材。(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参考书: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S.B.Fletcher 《An Outline of European Architecture》N.Pevsner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L.Benevolo

建筑设计原理(3-6)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教学

一、 教学目的

深入掌握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黄鲸设计的各种原理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建筑 设计课程学习中

二、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空间论

(一) 空间限定

1、 空间限定的要素

(1) 用水平要素限定的空间 基石 基石抬起 基石下沉 顶面 (2) 用垂直要素限定的空间

垂直的线要素 空间中的柱 独立垂直面 L形面 平行面 U形面 围合面 (3) 空间限定的形式

围 设立 覆盖 凸起 凹进 架起 肌理变化

2、 空间限定度

(1) 限定要素的部位与限定度 (2) 建筑空间的特点

(二) 空间具形

1、 功能对于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规定性

2、 功能对于空间形状方面的规定性

3、 功能对于空间质的规定

(三) 空间组合

1、 形式及空间的组合

2、 空间的关系 (1) 空间内的空间 (2) 穿插式空间 (3) 邻接式空间

(4) 以公共空间连接的空间

3、 空间组合 (1) 集中式组合 (2) 线式组合 (3) 辐射式组合 (4) 组团式组合 (5) 网格式组合

(四) 空间与结构

1、 梁板结构体系

2、 框架结构体系

3、 大跨度结构体系

4、 悬挑结构体系

三、 参考书目 《"空间原理"述要》,冯纪忠,同济大学学报(1978年第二期)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郎西斯 K-D-欣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二部分:环境论

(一) 环境和生态

1、 人的身心与环境 (1) 人类与环境 (2) 人体与环境

(3) 环境与人的心理行为 (4) 环境和人的关系

(5) 居住环境的评价和意义 (6) 人和都市的居环境

2、 人类文明的生态学实质

(1) 文明社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流 (2) 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布局--网 (3) 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与调节--序

3、 生态控制论原理 (1) 胜汰原理 (2) 拓适原理 (3) 生克原理 (4) 反馈原理 (5) 乘补原理 (6) 扩颈原理 (7) 循环原理

(8) 多样性及主导原理 (9) 生态设计原理 (10) 机巧原理

(二) 环境的认知

1、 对环境的认知和感觉 (1) 视觉空间 (2) 听觉空间 (3) 嗅觉的作用 (4) 其他感觉的作用

2、 认知环境的空间属性 (1) 对广度、高度的认知 (2) 对距离的认知 (3) 对空间的印象

3、 认知环境和个人空间

(三) 室内环境及其调节

1、 室内环境的形成

2、 湿度与温度

3、 通风与换气

4、 音质与色彩

5、 采光与照明

6、 室内环境与气氛的创造

(四) 都市的环境

1、 人类与环境

2、 人类-都市-环境

3、 理解都市环境的关键词

4、 都市环境与适用、坚固、美观

5、 绿化与环境

6、 都市的安全 参考书目

《环境心理学》 相马一郎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现代生态学透视》马世骏编 科学出版社 《建筑环境设备学》纪谷文树等 彰国社 《环境设计的思想》三轮正弘 彰国社

《都市计画》 都市计画教育研究会编 彰国社 《室内环境的计划与设计》 小原二郎等 彰国社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36学时)

一、 教学目的

了解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一般原理,学习和掌握室内设计各个环节的理论和方法。

二、 教学内容

(一) 室内设计的含意

1、 室内设计的含意

2、 室内设计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专门化的过程

3、 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概况

4、 国外室内设计的发展概况

5、 现代室内设计的一些概念

(二) 室内设计的依据和要求

1、 室内设计依据的要素

2、 室内设计的特征和要求

(三) 室内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1、 社内设计的内容与有关科学技术的因素有密切关系

2、 室内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四) 室内空间的组织和界面处理

1、 室内空间的组织和界面处理

2、 功能分析、功能分区和空间的感受

3、 工程技术对室内空间的影响

4、 空间界面的分析和设计

5、 各类界面的视觉感受

(五) 室内色彩

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彩的三要素

2、 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3、 室内色彩设计

(六) 材料质感及其运用

1、 不同类型装饰材料的质感和运用原则

2、 不同类型装饰材料的结构特征

(七) 自然采光、人工照明和室内光影效果

1、 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基本概念与要求

2、 室内日光采光方式和人工照明方法

3、 光影和室内环境气氛

(八) 家俱、陈设和装饰品和室内织物

1、 家俱的类型以及他们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 室内陈设、装饰品和室内织物

(九) 室内绿化和庭院设计

1、 室内植物的选择、布置和感受

2、 室内植物的分类、景观特征和视觉感受

(十) 人类工效学和室内设计

1、 人类工效学的发展、意义和研究方法

2、 人类工效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十一) 环境心理学和室内设计

1、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和意义

2、 环境的认识和感知

3、 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十二) 室内设计中的微观环境

1、 微观环境的意义及其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2、 热、声和气流对室内物理环境的影响

三、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室内设计基本原理讲座》,统计大学建筑系自编教材

(二)《室内设计》,四川人民出版社

城市规划原理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共36学时)

一、 教学内容

(一) 总体规划

1、 城市和城市规划

城市的本质;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的含义;城市 规划的阶段划分;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 划学科的发展。

2、 城市的性质与规模(2学时)

城市性质确定的依据;城市性质的分析与论证;城市人中的调查与分析;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常用方法;城市用地的构成;城市用地规模的估算。

3、 城市用地评定(2学时)

城市自然环境条件的调查与分析,城市用地的评定;城市用地条件的综 合评价及选择。

4、 城市工业用地的规划布置(2学时)

城市工业用地的要求,城市工业布置的基本原则,工业区规划。

5、 城市对外交通及仓库用地的规划布置(2学时)

铁路、水运、机场、公路在城市中的规划布置,仓库用地在城市中的布 置。

6、 城市生活居住用地的规划布置(2学时)

生活居住用地的构成,生活居住用地的布置,公共活动的组织和公共建 筑物的布置。

7、 城市总体布局(2学时)

城市形态、城市结构、空间布局。

8、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2学时)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道路分类、城市道路网的基本形式、城 市道路横断面、交叉口处理。

9、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及主要工程规划(2学时)

城市园林绿地分类,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城市给水、排水、供电 系统在城市中布置的基本要求。

(二) 详细规划(以居住区规划为例)

1、 居住区在城市中的地位;

2、 规划的阶段与工作方法;(3学时) (1) 规划阶段的划分;

(2) 规划工作的思维方法与图示; (3) 居住行为与规划内容。

3、 居住区的构成(2学时) (1) 用地构成; (2) 工程分类; (3) 行政管理;

4、 居住区的组织(3学时) (1) 简史 (2) 街坊 (3) 邻里单位 (4) 居住小区 (5) 综合区 (6) 综合体 (7) 发展的趋向

5、 住宅群规划(2学时) (1) 住宅群的构成;

(2) 居住水平与标准拟订;

(3) 住宅的分类,住宅的面积构成与关系; (4) 住宅的户室比;

(5) 住宅群规划的一般原则(2学时)

a、 通风;b、朝向;c、使用空间;d、日照;e、地形;f、安全要求; g、管线埋设;h、空间组织;I、分期建设;j、主要的技术指标; k、分期建设要求。

(6)常见几种布置形式的优缺点。

6、 公共建筑物规划(2学时) (1) 常见的几种公建分类;

(2) 公共建筑物定额指标的制定因素; (3) 公共建筑物布置的一般原则;

a、 服务范围;b使用的时空安置;c、兼顾公建合理规模与使用的方便; d、公建分布与交通组织;e、分期建设与多功能建筑的设计。 (4) 常见的几种公建布置方式

a、 线的布置;b、点的布置;c、面的布置;d、步行街的布置。 第二次幻灯课

7、 居住区道路的规划 (1) 道路的功能分类;

(2) 道路的一般技术要求;

a、红线;b、建筑线;c、建筑后退;d、道路的端面组成;e、道路的平 曲线、竖曲线、侧石半径与中心线;f、排水与竖向设计。

(3) 道路定线规划要求

a、用地划分;b、交通要求;c、景观的组织。 (4) 常见的几种道路布置方式

8、 几个居住区规划的评价 第三次幻灯课

二、 学时分配

(一)总体规划 18学时

(二)详细规划 14学分

(三)三次幻灯课利用辅导课时间

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城市规划原理》 同济大学等合编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出版 1981年

(二)参考书

1、《小城市总体规划》 同济大学城规教研室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出版

2、《城市规划汇刊》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园林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共36学时)

一、 教学内容

(一) 绪论

(二) 园林的功能与作用

(三) 中国园林概述

1、 中国园林在世界的地位

2、 皇家园林

3、 寺庙园林

4、 风景点

5、 祠园

6、 私家园林

(四) 外国园林概况与特征

1、日本园林

2、西方园林

3、文艺复兴后的意大利园林、法国园林、英国园林。

(五) 景素

1、自然景素

2、人文景素

(六) 组景

1、名词释义

2、视觉和园林心理活动规律

3、景观空间构成

(七) 构图

1、园林结构层次

2、构思立意、意境设计

3、规划布局

4、构园内容

(八)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及实例简介

二、 参观与作业

(一) 参观城市园林绿地实例(如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 参观调查报告每人一份。

(三) 建筑外部空间景观设计。

三、 教学参考书

(一)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同济大学等编

(二)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卢原义信(日本)

(三)中国园林建筑 冯钟平

(四)园治 计成(明代)

建筑理论与历史--外国建筑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高年级教学 (54学时)

一、 教学目的

在低年级已经掌握外国建筑通史的基础上,对外国建筑历史作更多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外国建筑各个历史时期之间的纵向关系,并且了解各个国家与地区建筑之间的横向影响。教学中"以史带论",通过建筑历史让同学了解一些建筑理论的重要命题。

二、 教学内容

(一) 古典时期(6学时)

1、 欧洲古典文化与古典建筑:古希腊与古罗马

2、 古埃及建筑与欧洲古典建筑的相互影响

3、 古西亚洲建筑与欧洲古典建筑的相互影响

4、 欧洲古典建筑的基本法则:古典柱式等

5、 欧洲古典建筑理论:《建筑十书》

(二) 中世纪(9学时)

1、 基督教文化的产生与早期基督教建筑

2、 拜占廷建筑:西亚洲传统的影响

3、 中古伊斯兰文化与建筑

4、 中古印度建筑

5、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6、 罗马风建筑与哥特建筑: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及其它国家

(三) 文艺复兴时期(9学时)

1、 文艺复兴早期建筑与文艺复兴思想

2、 文艺复兴盛期建筑与文艺复兴艺术

3、 文艺复兴晚期与手法主义

4、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理论

5、 巴洛克建筑与艺术: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法国及其它国家

6、 法国古典主义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四) 18-19世纪(6学时)

1、 启蒙运动与古典复兴

2、 浪漫主义

3、 学院派建筑与艺术:新古典主义与折中主义

4、 工业革命与新技术及其对建筑与艺术的影响

(五) 19世纪末-20世纪初(9学时)

1、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2、 新艺术运动

3、 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

4、 荷兰与北欧

5、 美国:芝加哥学派与赖特

6、 混凝土及其它新的建筑技术

7、 德意志制造联盟

(六) 现代运动时期(6学时)

1、 现代派艺术及对建筑的影响

2、 装饰艺术派及其它

3、 勒-柯布西埃

4、 德国:青年风格派、表现主义、包豪斯

5、 荷兰:风格派

6、 俄国:构成派

7、 意大利:未来艺术

8、 北欧:阿尔托

9、 CIAM

10、 赖特及美国的现代建筑

(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9学时)

1、40-5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的传播与转变

2、50-70年代:对建筑形式的追求 各种新建筑流派

战后西方文化与建筑多元化

3、70-80年代:美国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与欧洲的新理性主义建筑高技派 新乡土主义

4、80-90年代:解构主义 新现代

5、后现代时期的思想、文化及其对建筑的影响

三、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S.B.Fletcher:《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20th ED

(二)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三)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理论与历史--中国建筑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专业高年级教学 (共54学时)

一、 教学目的

熟悉古代建筑文化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外建筑的古今关系和中国当代建筑的 发展趋势,培养"通古今之变"的建筑史观;掌握历史建筑保护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二、 教学内容

(一)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27学时)

1、 古代的建筑文化圈(1.5学时)

2、 古代的建筑类型(1.5学时)

3、 古代的建筑制度(3学时)

4、 古代的建筑风俗(6学时)

5、 古代的营造法(6学时)

6、 古代的造园术(6学时)

7、 古代的建筑文献(3学时)

(二) 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12学时)

1、 中外古代建筑关系(3学时)

2、 近现代的中西建筑关系(6学时)

3、 中国当代建筑发展走向(3学时)

(三) 中国历史建筑保护(15学时)

1、 历史建筑的甄别与分类(3学时)

2、 历史建筑的保护原则(3学时)

3、 历史建筑的保护方法(6学时)

4、 历史地段的建筑设计策略(3学时)

三、 作业

1、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小论文

2、 历史建筑保护小论文

3、 表意的建筑小品设计

四、 教学参考书

1、《华夏意匠》,李允铄著,香港原版,建筑工业出版社再版

2、《中国建筑史》,全国统编教材,建筑工业出版社

3、《中国建筑志》,常青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4、《上海百年建筑史》,伍江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5、《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译,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评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专业(36学时)

一、 学校大纲

(一) 讲课(22学时)

1、 概说

2、 建筑评论的标准

3、 建筑评论的模式

4、 建筑评论的写作方法

5、 评论者自身的介入程度

6、 建筑评定实例

(二) 建筑考察(6学时)

1、 选择当代西方建筑一例进行文献考察

2、 选择上海建筑一例进行实地考察

3、 对自己或同学的作业一例进行考察

(三) 课堂讨论(6学时)

对上述三个考察分别在课堂进行师生共同讨论。

二、 作业

(1) 在三次建筑考察后各写出一篇评论文章,分别从一个角度、一个层次 ,用一种方法和模式进行评论。

(2) 学期结束前写出一篇综合性建筑评论文章,对象可以来自前几次作业 和讨论,亦可另选。分数作为考察成绩。

三、 参考书

(1)"建筑评论",罗小未、张晨,载《建筑学报》1989年第8期。 (2)《西方文艺批评的五种模式》,魏伯-司各特著,蓝仁哲译,重庆出版社

,1983年。 (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大学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8。

建筑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68学时)

一、 教学内容

(一) 绪言

"建筑学"专业英语概述及其学习目的任务

(二) 精读课文 《塔》

《合作农场设计》

《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博物馆》 《奈尔维》 《包豪斯》 《工厂的构成》 《形》

《平顶体系》

《计算机在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体系发展简史》

(三) 阅读基本技巧

1、 根据短语阅读英语

2、 英语段落阅读

3、 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4、 怎样增加词汇量

(四) 翻译基本技巧

1、 翻译的作用、标准和过程

2、 词义选择

3、 词义引申

4、 词量增减

5、 词类转换

6、 句子成分转换

7、 被动语态的译法

8、 分词和不定式作定语的译法

9、 定语从句的译法

10、 长句的分析与译法

二、 阅读和翻译练习

(一) 泛读文章 《伦敦一瞥》

《东京向地下发展》 《苏州园林景色》 《太阳能住宅》 《有效使用土地》

《坚决主张由我们自己的建筑师从事设计》

《大城市改建》

《设计基本技能和术语》 《住宅设计》1 《住宅设计》2 《研究模型》 《室内带水庭院》 《家庭生活室》 《计算中心》 《医院建筑》 《剧院设计》1 《剧院设计》2 《纪念碑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 〈现代建筑〉 〈后现代现状〉

〈"办公用房建筑设计"竞赛〉

(二)结合精读课文内容、课内、外翻译练习共15次左右。

三、 学时分配

总学时

68 阅读讲课

34-38 阅读练习 16-18 翻译练习考察 10-12 课内学时与课外学时的比例 1:1.5-2.0 附:教学大纲说明

(一) 课程的地位和任务

"建筑学"专业英语是建筑系、城市规划系各专业学完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二年级普通英语课程后的专业基础英语阅读必修课,为考察项目。 总学时68学时,以两学期为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建筑内外部空间环境、建筑技术、计算机在建筑中应用以及规划,园林等方面掌握一定量的基本词汇,具有阅读理解英语专著的能力;掌握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提高英语翻译的速度。

(二) 课程要求

1、 全学年总阅读量为20-26万字母

2、 掌握建筑学专业常用词汇2560-3500条

3、 英译汉的翻译速度(不查阅字典)为1500字母/小时-2000字母小时;英语阅读速度为150字母/分钟-100字母/分钟。

(三)精读课文和泛读文章为适应建筑教学和建筑业的发展而随时有变动;并可根据各专业的需要,增加泛读文章中的某仪部分内容。

美术(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工业设计专业 (297学时)

1、 教学目的

(1) 学习并掌握素描写生造型观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法则。

(2) 培养学生具有为专业所需要的造型艺术的敏锐的视觉观察力(科学的观察方法、 观察内容及较强的造型理解力、判断力)严谨的造型表现力(正确的写生步骤、

写生方法及结合专业要求的表现技巧)。

(3)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造型记忆力和创造性的徒手表现力。 (4) 为色彩写生教学打好必要基础。

(5) 开扩艺术视野、加强艺术素养、提高艺术修养。

2、 教学要求

(1) 本大纲为建筑、城规、风景园林、工业造型等专业“素描”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2) 教师应根据任课班级的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及教学的实际进展等不同情况, 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3) 在符合本大纲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学中允许、鼓励不同流派手法的发展。

(4) 写生对象的选择、写生作业的布置,不仅应考虑该作业所包含的造型基本功的训练价值,

还应充分考虑该作业所包含的审美价值。

(5) 素描学科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教学中应充分注意理论展开的系统、 完整与训练实践的准确结合。素描学科又具有严密的方法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观察力、表现力等能力的培养,不仅贯穿素描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是素描教学的归宿。素描也是一种艺术样式、素描教学的教学内容应有机的渗透着一定的艺术形式法则、美术史论基本知识、美术作品鉴赏等内容。

(6) 教学方法应注意运用启发式。要注意因材施教。

3、 教学内容 (1) 绪论

1、 素描发展简史;

2、 素描在造型艺术中的地位、作用;

3、 素描在建筑、城规、园林、工业造型等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4、 素描课“教”与“学”的特点及要求;

5、 素描教学计划简介。

(2) 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轮廓写生

1、 几何模型单体写生的取景与构图;

2、 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

3、 物体的形与轮廓。轮廓的比例,

4、 透视关系的观察与把握;

5、 物体轮廓写生的步骤与方法。 (3) 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明暗写生

1、 明暗写生造型观的基本概念;

2、 明暗写生的观察方法及观察内容;

3、 明暗写生的步骤;

4、 明暗写生的方法。“面”的分析与把握:“交界线”的分析与把握:“色调”的分析与把握; “空间关系”的分析与表现;

5、 素描绘制技巧。

(4) 花饰、浮雕、柱头、头部五官石膏模型明暗写生

1、 本阶段教学首先包括前阶段教学的诸项讲授内容。同时又是这些内容在较复杂写生对象上的进一步深入;

2、 素描表现的深入与整体性。 (5) 静物写生

1、 本阶段教学首先包括前阶段教学的诸项讲授内容。同时又是这些内容在色调更丰富的实

物写生中的进一步深入;

2、 静物布置的构图分析;

3、 静物写生的取景与构图;

4、 “质感”分析与表现;

5、 色调变化的规律与表现;

6、 静物写物的表现技巧。 (6) 石膏头像、胸像写生

1、 本阶段教学为前阶段教学内容的全面深入;

2、 头部能剖及结构分析;

3、 素描观察方法之深入;

4、 素描表现的深入与整体性。 (7) 室内环境写生

1、 室内环境写生的取景与构图;

2、 室内环境的比例、透视、关系之把握与空间关系之表现;

3、 室内环境写生对光色调的处理;

4、 写生的步骤与技巧。 (8) 建筑局部写生

1、 建筑局部写生之取景与构图;

2、 建筑局部的比例、透视关系之把握与光线、形体之表现;

3、 建筑局部写生之步骤与技巧。 (9) 树木写生

1、 树木的形体结构分析;

2、 树木的写生步骤与表现技巧;

3、 常见树木的造型特征之分析与表现;

4、 以树木为主体的风景写生之取景与构图;

5、 以树木这主体的风景写生之整体表现技巧。 (10) 建筑风景写生

1、 建筑风景写生的取景;

2、 建筑风景写生的构图;

3、 建筑物的比例、透视、明暗、形体、空间关系之表现;

4、 建筑风景写生中的各种造型方法与不同工具材料的表现技巧;

6、 不同类型建筑物及其环境之综合表现。

4、 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297学时,其中144学时安排在每学年的短学期中。下面是供参考的学时数。 内容 学时数 (1) 绪论 3 (2) 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轮廓写生 18 (3) 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明暗写生 18 (4) 花饰浮雕、柱头、头部五官石膏模型明暗写生 27 (5) 静物写生 42 (6) 石膏头像、胸部写生 21 (7) 室内环境写生 9 (8) 建筑局部写生 6 (9) 树木写生 9

(10) 建筑风景写生 144

美术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城规规划和工业设计专业 (246学时)

1、 教学目的

(1)学习并掌握色彩写生造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法则;

(2)培养学生具有为专业所需要的、造型艺术的色彩观察力(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内容及色彩感受力、判断力);

严谨的色彩造型表现力(正确的写生过程、写生方法及结合专业要求的严谨的水彩画、水粉画表现技巧):

一定的色彩审美鉴赏力;

(3)开扩艺术视野、加强艺术素养、提高艺术境界。

2、 教学要求

(1)本大纲为建筑、城规、风景园林、工业造型等专业“色彩”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2)教师应根据任课班级的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及教学的实际进展等不同情况,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水彩(写生)、 或水粉(写生)的教学计划。

(3)在符合本大纲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学中允许、鼓励不同流派手法的发展。 (4)写生对象的选择、写生作业的布置,不仅应考虑该作业所包含的造型基本功的训练价值,还应充分考虑该作业所包含的审美价值。

(5)本课以写生色彩学的讲授和基本训练为主。教学中应注意理论展开的系统、完整及与训练实践的准确结合。

色彩写生作为基础训练,具有一定的方法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观察力、表现力等能力的培养,不仅贯穿色彩写生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是色彩写生教学的归宿。色彩写生教学的教学内容应有机地渗透一定的艺术形式法则、色彩设计法则、美术史论基本知识、美术作品鉴赏等内容。 (6)教学方法应注意运用启发式,要注意因材施教,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应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借鉴——股金中外的佳作、名作、教师的作品、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可适当安排临摹,应当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美术展览。

3、 教学内容 (1)绪论

1、写生色彩概述;

2、“色彩”与专业(建筑、城规、园林、工业造型)的关系;

3、“色彩”课教学计划简介。 (2)单体静物单色写生

1、色彩写生的工具、材料及其性能;

2、写生方法、步骤;

3、绘图技巧。

(3)单体静物色彩写生——原色系列构成——间色系列构成——复(4) 色系列构成

1、单色静物作业的构图分析;

2、“色彩关系”的观察、分析与表现;

3、色调分析;

4、写生步骤与绘图技巧。

(5)简单组合静物色彩写生——以各种质感类型的物体组成各种类型的色调。

1、简单组合静物作业的构图分析;

2、色彩关系的观察、分析与表现;

3、色调的把握;

4、质感的分析与表现;

5、写生步骤与绘图技巧。 (6)简直室内部色彩写生

1、建筑室内局部写生之取景与构图;

2、室内光之色彩关系的观察、分析与表现;

3、色调的感受与把握;

4、透视关系、空间关系、质感特征之表现;

5、写生步骤与绘制技巧。 (7)建筑风景局部色彩写生

1、建筑风景局部写生之取景与构图;

2、外光色彩关系的观察、分析与表现;

3、树木、天空、地面、水面、建筑物之表现;

4、写生步骤与绘制技巧。

(8)建筑风景简单构图色彩写生

1、建筑风景简单构图色彩写生之取景与构图;

2、外光色彩关系的观察、分析与表现;

3、色调的感受与把握;

4、空间关系之认识与表现;

5、写生步骤与绘制技巧。 (9)建筑风景色彩写生

1、建筑风景写生的取景与构图;

2、外光色彩关系的观察、分析与表现;

3、气候、季节、时间、光照角度等对色调的影响及表现;

4、空间关系之认识与表现;

5、表现技巧之深入学习;

6、风景画佳作鉴赏。

4、学时分配

本课总计246学时,其中144学时安排在没学年的短学期中,下面是供参考的学时数。 内容 学时数 (1) 绪论 3 (2) 单体静物单色写生 6 (3) 单体景物色彩写生 18 (4) 简单组合静物色彩写生 57 (5) 建筑室内局部色彩写生 6 (6) 建筑风景局部色彩写生 12 (7) 建筑风景简单构图色彩写生 60 (8) 建筑风景色彩写生 84

画法几何(投影、阴影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城市规划和工业设计专业 (60学时)

1、 教学内容

绪论: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及教学要求等。 (1) 投影

1、正投影原理,

2、投影特性;体的三面投影的形成,

3、投影规律及作图方法;轴测投影作图规律及方法,

4、由空间到投影、再由投影到空间,

5、全面建立正投影图的读、识、绘的能力。

6、简单几何体的投影、棱柱、棱锥体的三面投影特性分析,

7、了解其三面投影中特殊位置线面和一般位置先面的投影规律、图示方法等。 基本几何体表面取线取点,

8、以及一般位置线、面实形、线面相交等作图方法。

9、平面体的组合投影:相交、叠加和相减,

10、壁饰、屋面交线及多面体的投影图示和展开,

11、轴测作图法等。

12、面及曲面体面三面投影、组合、相交、切

13、割后的图示及轴测作图原理与方法。

14、建筑细部及螺旋楼梯及其双曲面的投影规律及图示方法等。 (2) 阴影

正投影图及轴测图上加绘阴影的原理与方法

1、官衔的选择,

2、阴与影的基本作图方法分析,

3、熟悉与掌握阴、阳面、阴线的分析。特殊位置点线的作影规律,

4、基本几何体的落影及相互间的落影,

5、并以轴测投影方法相对照,

6、先讲轴测阴影的原理与方法。

7、门、窗洞口、墙面饰物、出挑雨棚奥图阳台、勒脚檐部的落影,

8、台阶以及细部灯饰的落影,

9、并与轴测作影方法相对照。

10、园柱、园锥、球体、环面体的阴与影的求解方法及相互间的落影,

11、影积聚的反求法,

12、影反射法,

13、锥、体、球络线法。

14、曲面壁饰檐部及典型柱式的自影、落影分析及简化作图方法等。

15、室内灯光下的家具阴与影的分析及作图方法等。 (3) 透视

透视作图原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网格透视、透视阴影、水中倒影、镜面发射、斜透视等。

1、透视投影的基本概念,

2、基本作图。了解点线透视作图规律,

3、建筑师作图步骤和方法,

4、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作图举例。

5、试点选择、视高确定、辅助作图方法,

6、水平、垂直墙面划分、量点、分量点、据点、分据点等辅助作图方法介绍、透视图的放大与缩小,不用灭点作图法。

8、网格法作透视的原理与方法的应用举例,

9、鸟瞰透视等。

10、室内透视及实例分析、斜透视方法简述。

11、透视阴影水中倒影与镜像虚像等。

2、 习题与实验

(1) 投影习题内容:

原理题和综合复习题相结合,对复式多面体则采取提供展开图制作模型后再画投影。

1、习题1,

2、 2,

3、 3,

4、 4,

5、 主要环绕读识图知识,

6、 找点、补线、找面、补投影以及有立体图三面投影等,

7、 并配合有复

8、 习题

一、

二、三。

9、习题,

5,

11、 6,

12、 7,

13、 8主要训练画轴测图的基本方法:部第三投影画 正、斜轴测图,

14、 并配合有复

15、 习题

四、

五、六,

16、 以加 深巩固读、试图画轴测草图的能力。

17、习题9,

18、 10,

19、 11,20、 12,

21、 13主要训练平

面体的屋面交线、切

22、 割、两立体相交及房屋立体的轴测图等,

23、 并配合有房屋立体相交、立体图的复

24、 习题

七、八(复

25、 习题 把主要通过展开图制作模型画多面体的三面投影。)

26、习题

14、

15、

16、17主要环绕平、曲面体,

27、 双曲面的相交画出 相贯线及轴测图,

28、 以及题平面等双曲面体的投影。

29、习题20、

21、22主要联系轴测阴影的方法(这部分内容亦可安排在正 投影阴影部分前面执教与练习)。 (2) 阴影习题内容:

1、习题

1、

2、3点、线、面的作影练习;(包括因曲线及因平面)

2、习题

4、

5、6平面体、门、窗洞房屋立体、台阶檐廊的阴影练习;并配 合有复

3、 习题

一、

二、三。

4、习题

7、

8、9,

5、 基本几何体(曲面体)的自影及落影特征练习。

6、习题

10、

11、12建筑曲面体壁饰的阴影,

7、 典型柱式的阴影。

3、教材与参考书

1、自编讲义与习题集

2、同济结构系制图教研室编教材:《画法几何》、《阴影透视》

4、学时分配

总学时60,分配建议

(1)投影部分20学时,课内外1:1.5, 每周答疑一次,共分5点讲授, 按提纲每点各4学时。

(6)阴影部分20学时,课内外1:1.5, 每周答疑一次,(讲授分5个内 容,(每个内容各4学时左右)。

建筑表现

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旅游专业

1、教学目的

通过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建筑表现理解力、为建筑设计创作打下扎实基础。建筑表现能力具体为

1、快捷地徒手绘出建筑设计方案的能力;

2、准确地用工具绘出建筑的平、光、剖面图的能力;

3、用多种方法画出建筑室内外的效果图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1)建筑表现(

1、工具线条练习

2、徒手画

(1)线条线形练习

(2)线条线形表现树木, (3)花卉草地练习

(4)任务、交通工具、小品练习 (5)建筑室内 (6)建筑临摹, (7)从照片到建筑画 (8)建筑写生 (9)综合练习

3、教学过程与重点:

(1)临摹——临画——照片变画——写生——综合表现 (2)徒手画以线条白描为主,

(3)综合练习时再尝试多种表现形式

(2)建筑表现(B)学时共7时/18周=126学时

1、建筑抄绘a用密斯-凡德罗的德国馆平立剖面图抄绘完成后,

2、按图制作模型。(3周)

3、建筑抄绘b选用同

4、济工会俱乐部,

5、抄绘中增加室内平面(3周)布置和庭院环境布置。

6、调色练习 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体系,

7、用水分绘制色相环和色立体剖面(2周)

8、渲染练习 了解和基本掌握用水彩、水墨、彩色铅笔渲染技巧。(2周)

9、建筑立面渲染 选用贝聿铭的美术观东馆立面,

10、用单色渲染。(2周)

11、建筑测绘a 选用文远楼门厅或南北楼梯形教室。(3周)

12、建筑测绘b 对上海老建筑细部的写生与测绘(2周)

3、 时(A)

一年级第一学期,2学时/周*18周=36学时 建筑表现(B 一年级第二学期,7学时/周*18周=126学号

4、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建筑初步》,清华大学,田学哲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绘画基本知识》,天津大学建筑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写生画》,Robert S. Oliver 著刘小鸣等译,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编

建筑设计(1-2)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旅游专业 (7学时/周)

一、 教学目的

与建筑设计原理课相配合,培养学生运用形态构成理论进行建筑空间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基本功;学习和掌握小型建筑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侧重于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经过几轮课程设计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全过程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二、 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 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设计基础。要求:完成从无量度的概论性空间到有量度的实质性空间的训练过程,建立建筑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

1、 立体构成(2周):运用线、面、块材制作一个实体空间。

2、 空间限定(2周):运用限定的七种方法进行空间设计。

3、 建筑室内布置(2周):学习室内空间的利用与分隔,基本家具的尺度和比例;学习模型制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4、 室内环境布置(2周):学习室外主题环境的空间设计及建筑小品、绿化布置等。

5、 上海建筑采风(2周):通过对上海典型老建筑的调查实录,建立实体建筑的空间、比例尺度和地方特色概念。

6、 小型建筑设计(8周):建议题目:大学生活动室、公园茶室、休闲性空间。

(二) 独立式小住宅设计(八周)

目的:学习建筑设计创作构思能力;学习功能形式,空间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要求:掌握独立式住宅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律,熟悉不同类型特征居住空间的功能组织以及人体基本尺度和空间的活动需求的关系。

(三) 汽车旅馆、公路汽车服务站(十周)

目的:学习小型公共建筑设计的创作构思能力,进一步学习建筑各部分功能和空间的组织方法。

要求:熟悉各种车辆尺寸、回转半径、停车泊位要求,掌握公共建筑中交通联系部分的功能组织。

建筑设计(3-6)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 (7学时/周)

一、 教学目的

(一) 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

本课程是为建筑学专业

三、四年级教学而设,使学生在建筑设计基础课学习完成后继续拓展深化,通过设计原理的系统讲授,帮助学生牢固地、系统地掌握设计方法,特别是根据当代科技知识发展变化特点,及时更新、充实相关领域的知识。

(二) 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

提高学生独立的获取和运用有关知识的能力;观察、分析、想象的能力;综合、评价的能力以及设计成果表达能力等等。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

(三) 促进学生确立正确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式

培养学生辩证的,多元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与创作思想,促进未来建筑师与整个社会之间具

有积极意义的配合。

(四) 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建筑师职业意识

注重建筑设计的工程性,社会性和实践性,使学生能在学习中了解完整的工程设计过程;了解各种工程技术问题,了解国家有关建筑法规,规范,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二、 教学原则

(一) 整体性原则

本课程与建筑设计原理课应视为一个整体,二者共同实现所应达到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应相互补充,教学时间上应尽量同步。

(二) 相关性原则

本课程的贯彻与实施需与其他相关工程学及人文学的教学相配合,并应经常保持各学科间教学信息的互通。

(三) 系统性原则

课程设计的选题、授课,以解决各种基本建筑设计问题为前提,每次作业借助类型建筑设计,均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使学生逐步系统的掌握设计知识,以提高设计能力为教学的根本目标。

(四) 兼容性原则

建筑基本类型使现代建筑创作中调整、修正、适应与发展的出发点。课程设计的选题虽不是直接从类型建筑出发,但已兼顾类型上的普遍性。

(五) 长短结合原则

每学期的课程设计安排三个题目,有长题、短题和快题组合而成。

三、 各阶段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 第一阶段:深入设计阶段(三年级第二学期)(功能型主题)

1、 第一题:有综合功能要求的城市公共建筑设计 (1) 建议题目: a. 大中型公共建筑设计 b.集合型商业中心设计

(2) 教学目的:a.学习正确处理建筑与城市关系的方法 b.培养调查研究,评议方案的能力 c.掌握商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 教学关键点:a.人流组织 b.室内外空间形态 c.建筑形象与功能效益 (4) 教学时数:64学时

2、 第二题:用建筑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与意蕴 (1) 建议题目:a.纪念性广场 b.纪念地、馆、碑设计

(2) 教学目的:a.掌握纪念性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b.了解快题设计的特点

(3) 教学关键点:建筑的思想性 (4) 教学时数:8学时

3、 第三题: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1) 建议题目:俱乐部建筑设计(由出题单位确定) (2) 教育目的:a.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竞赛的方法 b.培养综合性构思能力

(3) 教学关键点:a.设计的独创性与合理性

b.创造性地表达设计意图 (4) 教学时数:72学时

(二) 第二阶段:深入设计阶段:(四年级 第一学期)(技术型主题)

1、 第一题:居住小区规划 (1) 建议题目:(由规划系作教学安排)。

(2) 教学目的:a.掌握建筑小区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b.了解建筑群体组合与人的生活行为关系 (3) 教学关键点:a.规划结构 b.建筑环境质量

(4) 教学时数:40学时

2、 第二题:居住建筑设计

(1) 建议题目:城市多层住宅设计

(2) 教学目的;a.掌握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b.了解大量性民用建筑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3) 教学关键点: a.建筑的经济性 b.建筑的时代特征与地方特征 (4) 教学时数:32学时

3、 第三题:法规与规范制约下的建筑设计 (1) 建议题目:无障碍设计更改

(2) 教学目的:a.提高学习与应用规范的能力 b.掌握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方法

(3) 教学关键点:a.合理运用规范 b.高层建筑防火

c.高层建筑结构造型及交通处理 d.建筑形态与城市景观 (4) 教学时数:8学时

4、 第四题:高层建筑设计部分

(三) 第三阶段: 工程实践阶段(四年级 第二学期) 国内甲级设计员 实习20周

(四) 第四阶段: 综合设计阶段

1、 第一题:观演类建筑设计 (1) 建议题目:a.影剧院设计 b.体育馆设计

(2) 教学目的:a.战歌哦观演类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b.学习综合处理各类特殊的建筑技术问题 (3) 教学关键点:a.大跨度结构选型 b.设计中的视线、灯光、声响、疏散问题 (4) 教学时数:4学时

2、 第二题:城市设计

(1) 建议题目:a.新城区开发城市设计 b.旧城改建

c.城市历史文化地段的保护与开发

(2) 教学目的:a.战歌哦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b.了解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c.学习实地调研,协作设计的工作方法 (3) 教学关键点:a.城市整体意识 b.设计目标的确定与相应的设计结果 (4) 教学时数:64学时

3、 第三题:建筑快题设计强化训练

(1) 建议题目:二个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题 (2) 教学目的:a.熟练掌握快题设计方法 b.提高快题设计能力

(3) 教学关键点:快速、全面、正确把握设计 (4) 教学时数:16学时

四、 教学参考书目

[1]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著 [2]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鲍家声等著 [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天津大学编 [4]人体尺度与室内空间 黄锦编译 [5]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6]城市建筑设计 陕西省建筑设计院 [7]城市设计 [美]E.D培根等著 [8]城市风貌设计 [日]池泽宽著

[9]城市硬质景观设计 [英]Michacl Grage M.Vangeberg 著 [10]外部空间设计 [日]卢原义信著 [11]环境心理学 [日]相马一郎 [12]城市街道绿化设计 刘少宗 [13]剧场建筑设计 刘宏庆等 [14]剧场建筑设计原理 刘振亚等

[15]建筑与文脉--新老建筑的配合 [美]布化特、C.布罗林著 [16]纪念性建筑设计 谭垣、昌典雅、朱谋隆 [17]旅馆设计规划与经营 [英]弗雷德 肯森著 [18]高层建筑设计 吴景祥编

[19]体育建筑设计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 [20]建筑设计资料集 (第二版)1-9册

室内设计课程教学计划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专门化方向(8学时)

一、 教学目的

通过若干课程作业系列的安排使学生能够运用室内设计原理,进行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初步掌握室内设计全过程的工程知识和操作方法。

二、 教学内容

1、 目的与要求

(一) 第一阶段

(1) 进行室内设计入门学习,要求掌握人体尺度与加剧尺度的关系。 (2) 学习室内空间、界面、家具、陈设、光影等设计要素的组合关系。 (3) 初步掌握室内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4) 学习色彩的应用、室内环境表现的基本技法、室内设计图纸的会址和 一些基本装修构造知识。

2、 课程设计 (9周) (1) 客房室内设计 (2) 时装店内设计 (3) 独立舞厅室内设计

3、 设计院实习(9-10周)

4、 相关理论课 (1) 室内环境表现 (2) 建筑装修构造

(二) 第二阶段教学

1、 目的与要求

(1) 进一步掌握功能较为复杂,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室内设计能力。 (2) 综合了解设备、结构等各工种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3) -继续提高室内环境表现的能力。

(4) 进一步加强对室内设计方法等的总结,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

2、 快题设计(9周) (1) 行为心理 (2) 材料细部 (3) 名家风范

3、 课程设计

(1) 娱乐类建筑室内设计 (2) 金融类建筑室内设计 (3) 商业类建筑室内设计

4、 相关理论课 (1) 家具陈设 (2) 建筑装饰艺术 (3) 人类工效学 (4) 园林与绿化

(5) 商业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

(三) 第三阶段教学

1、 目的与要求

(1) 在综合运用已学的课程知识及实践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调查研究、 查阅文献、收集并运用资料的能力。

(2) 培养综合分析制定设计方案,进一步处理好建筑与环境、功能、技术、 设备及空间艺术造型之间关系的能力。 (3) 培养深入细部设计的能力

(4) 培养更好地掌握图纸、文字表达的能力。 (5) 培养独立工作和协同工作的能力 (6) 培养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2、 毕业设计(18周)

(1) 尽可能面向社会、面向生产实际,利用实际的工程设计项目,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国家建设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 提倡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严谨科学的作风,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努力贯彻国家的有

关方针、政策与法规。

三、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室内设计基本原理讲座》,同济大学建筑系自编教材

(二)《室内设计》,四川人民出版社

(三)《家具与陈设》,庄荣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四)《建筑设计资料集》第3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64学时)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巩固和加深居住区规划原理的学习,加强建筑群体观念,培养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二、 教学内容

提供二十公顷的用地,选择适宜的主宰类型,分析小区内外交通,确定小区公共建筑内容,并设计小区中心的平面和室外场地布置,对市政公用设施及建筑小品均予设置。

三、 教学要求

(一) 完成1/5000结构分析图;

(二) 1/1000小区详细规划设计图

(三) 1/500小区中心或建筑族群的鸟瞰或透视

(四) 计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机小区用地平衡表

四、 学时

8周*8学时/周=64学时

五、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同城市规划原理

第五篇:《船舶电气及自动化(自动化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代码:

2.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3.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52 理论学时:52 实践学时:0 4.适用专业及年级:轮机工程 5.后续课程:轮机英语 6.编订日期:2012年11月 7.修订日期:2012年11月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船舶电气及自动化》课程是轮机工程专业的一门上岗必备的专业能课。本课程的设置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概念、组成、作用规律及执行机构。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蒸汽锅炉的自动控制、船舶主机遥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执行机构。船舶机舱检测与报警系统组成、工作原理、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为我们船舶综合系统的实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自动控制系统如何实现自动控制与执行。当自动控制系统出现问题我们能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实践来一一判断排查并找出发生为题的原因,并且修复之使其能重新回到良好的状态。根基系统各种系统的工作条件和状体做好日常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增加系统及工作机构的寿命。

四、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五章 船舶反馈控制系统基础

第一节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建议2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方块图、反馈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反馈控制系统的评价指标、 教学要求: 了解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如何评价反馈控制系统性能的好坏。

第二节自动化仪表的基本知识 建议2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自动仪表的主要品质指标、自动仪表的元部件及组成原理、 教学要求:仪表各种误差的分析和判断、懂的气动仪表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明白气动仪表的各个环节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三节 调节器及其调节作用规律 建议2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位式调节器、比例调节器、比例微分调节器、比例积分调节器、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

教学要求:掌握各种调节器的组成机构、工作原理,如何对各种调节器进行正确调试、并使其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 第四节 传感器与变送器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船舶常用各种传感器、气动变送器

教学要求:掌握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条件、气动变送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气动变送器的正确操作、维护、保养。 第五节 执行机构

教学内容:气动执行机构、

教学要求:掌握气动执行机构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参数调节和日常维护保养。

第七章 船舶机场辅助控制系统

第一节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建议2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教学要求:掌握冷却水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工作原理,冷却水温度控制原理,冷却水操作系统的操作要点,冷却水系统的故障分析及修复。 第二节 燃油供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建议2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燃油供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粘度计的工作原理、燃油粘度控制单元、燃油供油单元的综合控制、燃油供油单元的操作与管理、

教育要求:掌握燃油供油单元的组长结构及工作原理,粘度计的工作原理,燃油供油单元自动控制及手动操作、供油单元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供油单元的故障分析及修复。

第三节 燃油净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建议2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FOPX分油机、EPC—50分油机自动控制系统、分油机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教学要求:掌握分油机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油机控制系统的组成机构及工作原理、分油机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第四节 自清滤器的自动控制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空气反冲式自清滤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自清滤器的自动控制电路。 教学要求:掌握空气空气反冲式自清滤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自清滤器的自动控制电路的组成及工作过程及故障排查。

第五节 阀门遥控及液舱遥测系统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阀门遥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液舱遥测系统、阀门遥控系统的操作与管理

教学要求:掌握阀门遥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液舱遥测系统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阀门遥控系统如何进行操作操作与管理 第八章 锅炉蒸汽锅炉的自动控制 第一节:概述 建议2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水位的自动控制、蒸汽压力的自动控制、锅炉点火及燃烧的时序控制和自动安全保护、

教学要求:掌握水位的自动控制、蒸汽压力的自动控制、锅炉点火及燃烧的时序控制和自动安全保护组成及工作原理概述。 第二节 锅炉水位的自动控制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柴油机货船辅锅炉水位自动控制、油船辅锅炉水位自动控制。 教学要求:掌握柴油机货船辅锅炉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油船辅锅炉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及其系统的故障分析和日常维护保养。 第三节 蒸汽压力的自动控制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柴油机货船辅锅炉蒸汽压力自动控制、油船辅锅炉蒸汽压力自动控制。 教学要求:掌握货船和油船辅锅炉蒸汽压力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分析及管理要点。 第四节 燃烧时序控制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辅锅炉燃烧时序控制系统的功能以及常用元件、燃烧时序控制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要点。

教学要求:掌握辅锅炉燃烧时序控制系统的功能以及常用元件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燃烧时序控制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要点 第五节 船舶蒸汽锅炉的安全保护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蒸汽压力保护、水位保护、熄火保护。

教学要求:蒸汽压力保护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水位保护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熄火保护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九章 船舶主机遥控系统 第一节 主机遥控系统的基本概念 建议2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主机遥控系统的组成、主机遥控系统的主要功能、主机遥控系统的类型、

教学要求:掌握主机遥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主机遥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实现、主机遥控系统的类型如何划分

第二节 主机遥控系统的主要气动元件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逻辑元件、时序元件、气动比例元件、主机遥控系统起源的标准及其要求。

教学要求:掌握逻辑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时序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气动比例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主机遥控系统气源的标准及要求。 第三节 车中系统及操作部位的转换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车钟系统概述、住车钟发讯原理、车钟系统的组成及操纵部位的转换。 教学要求:掌握主车钟和副车钟的类型、组成及工作原理、主车钟的发讯原理及类型、车钟系统组成及操作部位转换的条件和具体信号转换。 第六节 船舶柴油机气动操纵系统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主机气动操纵系统的组成、操纵、

教学内容:虚席气动操作系统的组成,停油、启动、换向、调速等动作过程。 第十章:船舶机舱监测及报警系统

第一节 船舶机舱监测及报警系统基础知识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参数类型、监测方法、监测与报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教学要求:掌握模拟量的分类及定义、船舶报警系统的监测方法、监测与报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第二节: 单元组合式监视与报警系统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报警控制单元的组成原理及功能、用集成电路组成的检视与报警单元。

教学要求:掌握报警控制单元的组成原理及功能、其系统如何实现该功能。用集成电路组成的检视与报警单元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三节; 网络型监测与报警系统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船舶监测系统的发展、DC C20监视与报警系统结构组成、分布式处理单元DPU、网关。远程操作站ROS及系统功能。K—chief500监视与报警系统、DC C20/K—chief的管理维护要点。

教学要求:掌握船舶监测系统的发展、DC C20监视与报警系统结构组成、分布式处理单元DPU、网关。远程操作站ROS及系统功能。K—chief500监视与报警系统等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要求 第四节: 曲轴箱油雾监视与报警系统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曲轴箱油雾浓度检测原理、Mark 6 曲轴箱油雾监视与报警系统典型事例。

教学要求:掌握曲轴箱油雾浓度检测原理组成结构,工作原理,日常维护及注意事项,掌握典型的曲轴箱油雾检测装置Mark 6 第十一章: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第一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工作原理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分路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环路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教学要求:掌握分路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环路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机构及工作原理,各自的有确定。 第二节: 火灾探测器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火灾探测的方法、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的故障分析、

教学要求:掌握火灾探测器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火灾探测器的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第三节:干货舱自动探火及报警系统 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系统的基本组成、KIDDE型干货舱自动探火及报警系统、

教学要求:掌握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KIDDE型干货舱自动探火及报警系统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并对系统故障进行分析与修理。 第四节:易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建议2学时

学习内容:易燃气体、系统的工作原理、易燃气体探测系统的实船应用。 教学要求:掌握易燃气体探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能进行实际的操作。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法:学校统一期末安排考试

(二)成绩评定

考试内容:平时上课考勤,期末考试。

六、建议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 材: 《船舶电气及自动化(自动化部分)》 参考书

1. 《船舶电气及自动化》 2. 《自动化》

七、说明

1. 本课程是课程是由学校上课,是我们考取全球远洋三管轮证书的必考内容。根据海事局考试大纲要求和系部课时安排做出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部分大管轮内容这里不做讲解。只教受三管轮的教学内容。

上一篇: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书下一篇:快递仓管员业务流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