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论文范文

2022-05-11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的现象,不少地区一两白银兑钱二千甚至更多,导致物价上涨,阶级矛盾激化;日本在明治维新前黄金也大量外流,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矛盾激化,对民生、经济影响至巨;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黄金大量流入造成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最终造成价格革命。

第一篇:鸦片战争论文范文

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我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

摘要:鸦片战争到民国时期,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在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本文以国人自办高校和教会大学两条线索来阐述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并论述其培养人才、建立健全高等教育体系的历史意义和宝贵的治学经验。

关键词:国人自办高校;教会大学;私立高等教育

我国私立高等教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的私学。之后,私立高等教育以各种形式在各朝各代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鸦片战争至民国这段时期,国家政局风云变幻、动荡不安,教育也随之而变,特别是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可谓步履维艰。私立高等教育由旧式书院到中西合璧,再到国人自己主办高等教育;或是从侵略者主办的教会教育到教育主权的收回;特别是爱国官商和知识分子突破重重障碍,坚持为民办教育的理想,使得私立高等教育在夹缝中成长,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一、国人改造和高等教育的创办

(一)传统书院的改造和新式私立高等教育的创办

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以书院为主。到了晚清时期,书院被纳入官学,政治色彩浓重,远不如从前。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我国的国门,社会经历了沧桑巨变,许多外国传教士以办教育的方式来传教,进行文化侵略。在此基础上,社会有识之士认识到晚清旧式书院的落后,发起了对原有书院的改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洋务思潮的主导下,主要由地方官员、地主绅士主办实业学堂和派遣留学生来培养人才,加上对原有书院的山长和课程改革使得书院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事实上这个时期的书院改造和创建实质就是以书院传统形式将中西学融为一体。戊戌变法时期颁布的提倡西学、奖励兴学的措施促进书院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发展。据《中国书院史·附录三》的粗略统计,书院发展到这个时期,自1840至1911年,全国共有约400所私立书院。但随着变法的失败而告终,直至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书院慢慢走向尽头。

在书院衰落的同时,自办教育逐渐发展起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及后来科举制废除之后,我国的自办教育进入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教育的主办以民办为主、官办为辅,重在办中小学教育,不少实业家成为教育家。如南通的张謇,他认为“父教育而母实业”,把办实业所得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事业。在南通建立了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师范教育包括南通中学、纺织专门学校、医学专门学校、水产专门学校、商业学校、商船学校、河海工程学校、铁路学校、盲哑学校、女工传习所、巡警教练所及创建博物苑和图书馆,他对近代教育所作的贡献是很少人能与之相比的[1]。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日本的先进技术和理念成为我国人效仿的对象,当时产生了“和魂洋才”的思想,与“中体西用”相似,只是此时学习的对象是日本,这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自办教育发展一定程度时,私立高等教育也开始发展。1905年我国公学和复旦公学在上海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开端。当时的公立高等教育数量极少,只有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3所,因此,私立高等学校数量虽少,却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一半。

(二)国人自办高等教育掀起高潮

这时期私立高等教育主要分两个时期:一为私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二为私立高等教育的逐渐稳定时期。

此时欧洲各国正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顾及东方殖民地,我国民族工商业在这一时期获得了一定发展,为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打下经济基础,1917—1924年,出现国人办私立大学的高潮。民国成立后,变革晚清学制系统,最主要的是取消忠君、读经等封建主义色彩的内容,发展现代教育体制,允许私人办学,为学校提供资助等措施的实施直接推动了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许多热衷于教育的官僚、工商业主积极投资教育。这时期建立的私立大学达30多所,其中以张伯苓1919年在天津开办的南开大学和陈嘉庚1921年在福建创办的厦门大学为典型。大学的发展适应了工商业的发展,利用当时社会有利资金,在较好的办学基础之上吸引优秀师资、引进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提高办学水平,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如金融、工商管理、会计等。商科的学生和专科学校同时快速增长,是这一时期私立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到1924年,商科在校生为301人,占在校生人数的2/3[2]。

高校在发展中也出现了问题。由于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中规定设一科就可以成为大学,导致许多专科学校盲目升格。面对这样的情形,国民党政府于1927年颁布《大学生组织法》对大学进行整顿,规定具备三院以上的学校才能称为大学;同时规定各大学各学院的最低开办经费额。为保证教育质量,国民政府于1927年、1928年、1929年、1933年等先后颁布《私立大学及专门学校立案条例》、《私立大学条例》、《私立大学董事会条例》、《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私立学校规程》、《修改私立学校规程》等法规加强管理[3]。直至1937年后八年的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内经济、文化遭到破坏,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困难。在战争中私立大学没有得到政府的有力保护,受到重大创伤,教师人数和学生人数急剧下降。教师由1936年的4809人下降到1938年的3299人,学生由20664人降到1937年的12880人[4]。在艰苦的环境中有些学校难以为继,不得不交由国家管理,收为国立高校。1946年,私立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先后因资金问题被国民党政府归化为国立[5]。到1949年,我国私立高校大概为60所,占总数的29.3%。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逐步对私立高校进行改造。1950年国务院批准《私立高等学校管理办法》,对私立高校重新整顿,在私立高校中,我国私人设立的私立高校有65所,这些学校或合并到公立高校,或改为公立高校。1951年、1952年我国实施院系调整,将所有私立高校改为公立,自此,国人自办高等教育也画上句号。

二、教会大学的发展

自从国门被打开后,教育的发展从来不只是我国人努力的结果。外国侵略者为了加大侵略力度,通过兴办教会来进行思想渗透,但在客观上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教会大学的创办

早期教会学校的发展比较缓慢,大部分集中在香港、澳门、广州、福建、宁波、上海等沿海城市。据统计,1860年前由基督教新教开设的学校有50多所,学生大概为1000多人[6]。这时的学校大都为初中等学校,教授课程以《圣经》为中心,兼中英文。值得一提的是,教会学校最早开设女校,如1842年开设的宁波女塾,堪称为开创中国女校之风气[7]。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在我国的势力逐渐扩大。随着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和新学制的颁布,教会学校发展快速,可谓教会发展的小高潮。据《1890年教会大会记录》统计,1889年学生人数达57683,学校数比以前增加2.42倍。在初中等学校的基础上,高等教育得到发展。1879年圣美公会在上海合并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为梵王渡英语专科学校,为当时最早的高等教会学校,后来发展成圣约翰大学。接着,Henry Happer 创办的岭南大学、马相伯于1903年创办的震旦学院、1908年开设华南女子大学及1902年监理公会创设的东吴大学都成为我国后期著名的大学。这个时期的教学内容逐渐丰富,增加了读算和自然科学知识;西学内容很丰富,比起早期浅显的西学教育,其难度大大加深;英语教学和宗教教育依然受到重视,甚至超过西学课程;除此之外,有些先进的学科和专业被教会学校引进,如医科教育。

(二)教会大学的世俗化

民国的成立使我国进入新纪元。民国政府对教会教育采取宽容的政策,并鼓励留学,因此,教会学校成为留学培训的最佳场所。加上一战期间西方各国陷入战争中,减少了拨给教会学校的资金,他们为了维持教学,不得不依靠我国本土政府和人民的支持,有些富商和社会名流愿意向自己子女所在学校捐赠资金。为了取得我国本土的支持,教会学校不得不迎合我国人的办学需求,拓宽教育目的,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教会大学在世俗化的同时得到发展。据1912年《中国教育年鉴》统计,教会学校人数达138937人,比1911年增加了1.4倍。单单看天主教会所办的师范学校在1920—1921年间就达16所,其中高等教育占主导地位。据统计,1921年教会大学学生人数占全国学生总人数的80%,这足以说明教会大学的优势。

教会学校和招生人数的增加,逐渐形成与我国学校教育抗衡的形势,这引起了国人的警惕;加上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国家主义思潮发展成为影响我国的重要思潮,教育主权的收回刻不容缓。其中比较著名的事件是1905年马相伯不忍教会的驱使,毅然带领学校师生离校,并创办复旦大学。民国政府在1917、1920、1921年多次向教会学校发布通告,规定其向我国政府注册,但是没有起到实质效果。1925年五卅惨案的发生极大促进了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把收回教育主权运动推向高潮,教会大学纷纷向我国政府注册。随后北伐战争开始,在战乱的年代,许多教会学校倒闭,外国教师离华回国,最后留下来的学校也改变教育宗旨和方针,重新订立课程标准。一些教会大学与国外著名大学合作办学。如燕京大学与哈佛大学在1924年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赫尔遗产基金,并于1928年正式成立“哈佛—燕京学社”,获得150万美元的资助,用于“中国文学、艺术、历史、语言、哲学和宗教”等有关中国文化的研究[8]。这时学生也没有必要被迫去参加宗教活动和选修宗教课程,许多学校取消了宗教课程。实际上,此时的教会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在私立高校中,外国教会设立的有24所。根据政务院《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到1951年底将接受外国津贴的教会大学全部接管,改为公立,收回我国教育主权[9]。至此,教会大学走完在中国的最后历程。

三、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私立高等教育的历史意义

(一)配合公立高等教育发展,为国家培养大量人才

从洋务派的“西学中用”到民国时期的教育救国,实业家和有志青年怀着办中国自己的知名高校、培养社会杰出人才的志向,通过自筹资金掀起了国人自办高等教育的高潮。他们纷纷改变落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制度,远涉重洋学习,并与当时国外名校建立合作关系,资助学生出国留学等,培养了许多后来为中国社会变革及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外国教会大学的初衷虽然是实行文化侵略,但在客观上为我国的知识青年注入了新思想,带来了大量科学文化知识,后来为我国政府所用,转变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此时的私立高校曾超过公立学校的发展。据1947年学年度第一学期统计,全国公私立高校在校生有1550336人,包括研究生424人,大学生130715人,专科生及专修生23897人;其中私立专科以上学校学生有58165人,包括研究生115人,大学生50375人,专科及专修科生7684人。再根据1947学年度一、二学期的统计,当年高校毕业生共计25098人,包括大学生20575人,专修生和专科修生4523人;其中私立学校毕业生7538人,包括大学生6049人,专科及专修科1129人[10]。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私立高校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都占总数的1/3,表明私立高校在专门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作为公立学校的补充,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体系的完善

鸦片战争到民国时期的私立高等教育从起步到高潮,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公立高校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据1947年统计,全国专科以上学校207所,其中公立学校128所,私立学校79所,私立高校占高校总数的1/3[11]。此时私立高等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私立高校发展成为国家公立大学,有些大学成为全国著名高校,成为现代高校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积累了值得借鉴的办学经验

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私立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够逐渐成长,并成为高等教育的生力军,是因为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办学经验。

首先,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明确的制度、法规来确认私立高校的地位和规范高校的办学水平。特别是民国成立以来,虽然政局动荡、军费开支大,但仍注重教育的发展,制定教育政策为私立高校提供财政支持,这是保证私立高校在国家危亡之际继续培养人才的坚强后盾,为私人创办高等学校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其次,私立高校精简机构,开源节流,高效率办学。国人自办高校和教会大学自发展以来,经费来源主要以学费和捐赠为主,政府补助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办学经费十分紧张,只有通过自筹经费、精简机构、科学管理才勉强维持学校的运行。国人自办高校的共同目的是教育救国、抵御外来侵略、造福社会。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办学者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校正常运行,并在有限的条件下办成高水平的学校,其经验值得借鉴。

再次,私立高校明确实际定位,注重培养学生校园精神。国人自办高校借鉴西方名校经验和在教会大学的影响下,明确办学目标、实行民主管理、提倡学术自由、师生关系密切、教学相长;同时学校利用校名、校歌、校庆日和校友会等形式发展优良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形成校园归属感和高尚情操,这些经验都当今高校值得参考和借鉴[12]。

参考文献:

[1]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

海:文汇出版社,2003:20.

[2]金忠明,李若驰,王冠.中国民办教育史[M].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6-98,103,151.

[3]熊明安.民国私立高等教育的简要评述[J].北京大学教

育评论,2003,(1).

[4][5][12]刘晶,柯佑祥.中国近现代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

[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2000,(5).

[6]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晴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1:288.

[7][8]秦国柱.私立大学之梦[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78,68.

[9]谢毅敏.我国近代私立高等教育的兴起、发展和消亡

[J].煤炭高等教育,2000,(5).

[10][11]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8:147-148,1402.

作者:彭文娟 杨棉华

第二篇:浅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等国货币政策

摘 要: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的现象,不少地区一两白银兑钱二千甚至更多,导致物价上涨,阶级矛盾激化;日本在明治维新前黄金也大量外流,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矛盾激化,对民生、经济影响至巨;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黄金大量流入造成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最终造成价格革命。同样都是物价上涨,但原因却不相同,本文主要探讨这几个国家在相应时期的货币政策,浅略地分析各国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区别。

关键词: 鸦片战争 银贵钱贱 物价上涨 新航路开辟 西班牙黄金流入

一、中国鸦片战争前后银贵钱贱现象

鸦片战争前夕,银钱比价远离其正常波动的范围,达到纹银一两兑换铜钱1600余文,形成自清朝建立以来货币流通领域内空前严重的银贵钱贱的问题,引起了清政府的高度重视。清朝政府在讨论其产生原因时,无不将其归之于白银外流引起的流通领域白银总量的减小。所不同的是,在白银外流的形式上,开始人们认为是由于西方不法商人用洋钱套购中国纹银,继之则认为是西方鸦片贩子对华鸦片走私贸易,导致大量白银流洋。对于这一片面的解释至今仍为一些史学工作者所接受,有必要加以澄清。

清政府当时的货币政策是银两与制钱并行流通。在一般情况下,国家度支和大宗交易多用银,铜钱主要用于平民百姓与商人进行交换等日常生活中,交纳赋税不能直接以钱文,而必须折换兑银缴纳。因此,银与钱在流通中的比价如何,对国计民生影响甚巨。从嘉庆年间即19世纪初期,银贵钱贱的问题逐步显现,鸦片战争爆发后,这一问题愈益严重,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此后,伴随着鸦片的泛滥,银贵钱贱的问题日益严重,即使清道光帝也深感困扰。道光十三年,给事中孙兰枝奏江浙两省钱贱银昂,商民交困,并护列受弊除弊各款折,引起道光帝的重视,发出“每年出洋银数百万两,积而计之,尚可问乎’的感叹。在御史朱成烈《奏银价昂贵,流弊日深,请饬查办折》的批谕中,道光帝严肃指出:“若如所奏,广东海口每岁出银至三千余万,福建、浙江、江蘇各海口出银不下千万,天津海口出银亦二千余万。一入外夷,不与中国流通,又何怪银之日短、钱之日贱也?”

由于银元冲击所引起的白银折耗和鸦片走私导致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的问题已十分严重,清政府曾采取多方面的对策,但未能奏效。鸦片战争期间,由于西方侵略者的掠夺和巨额战争赔款,以及大量倾销产品和鸦片贸易合法化所导致的外贸逆差的扩大,使白银外流的情况更惊人。据统计,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1830—1848年)白银外流的总数,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竟达1.2亿两以上,相当于道光年间每岁财政收入四千多万两的三倍还多,怎么不使中国市场银两稀少,银贵钱贱呢?

二、日本明治维新物价上涨缘由

自19世纪初期开始,美国、英国、俄国等不断谋求与日本建立通商关系,但都遭到当时幕府的回绝。日本所执行的“锁国政策”,在列强的炮舰威胁下,被迫开放。1854年,美国海军抵达江户湾(今东京湾),武力叩关,胁迫日本与美国签订《日美亲善条约》,结束了闭关锁国政策。1858年,美国和日本幕府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大致内容是:日本承认贸易自由原则以及美国在日的领事裁判权;开放五港通商;允许美国人在大阪和江户居住经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的签订导致了大量外国廉价工业品充斥日本市场,严重打击日本本土手工业;更严重的是日本黄金被套购,黄金大量外流,加上手工业凋敝,导致物价飞涨,农民、市民、下级武士生活困顿,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由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1868年1月,武力倒幕派发动宫廷政变,建立新政府,改元明治,并开始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政策,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政府投入最大力量的近代企业,都是从发展军国主义出发的,如它首先着手整顿和扩建幕府时代遗留下来的兵工厂和造船厂,并新建了大阪炮兵工厂,制造机器的赤羽局,制造陆军军服的毛藏厂等军事工厂。1897年,为了解决军事工业所需要的细铁问题,更花了19,200,000日元的巨额投资创办了八幡制铁所。日本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国营军需工业走在机械化大工业的前列。日本的铁路建筑、轮船航运、电信等企业,都是围绕着军事需要而逐步发展的。明治维新促进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力不断增强,导致其物价不断上涨。

三、新航路开辟导致物价上涨的原因

新航路开辟后是指15世纪地理大发现后,西班牙在人入侵美洲,破坏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印加和阿兹提克文明。西班牙人占领中美洲以后,掠夺了大量的财富。据统计,16世纪一百年间,葡萄牙人仅从非洲就掠走了276,000公斤黄金。西班牙的殖民掠夺主要在中南美洲;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以后不久,西班牙人很快就占领了加勒比海一带和印度群岛;1519—1521年间西班牙人征服了墨西哥;1532—1535年征服秘鲁;1536年,征服智利;1538年,征服哥伦比亚;1549年,征服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到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人在中南美洲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西班牙人占领中美洲以后采用了各种手段掠夺当地的金、银、宝物。据史料记载,他们为了寻找黄金挖掘了大量的坟墓,甚至神庙中的金银饰品也全被盗走。另外,还用大量不值价的东西,如纽扣、花边、眼镜、刮脸刀、镜子等一类美洲当时少有的货品,以特别昂贵的价格卖给印第安人,或用这些东西换取当地居民的珍珠、宝石、香料。西班牙人又动用大量的印第安人为他们开采金矿。据统计,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至1640年的15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走的黄金约875吨,白银45,000吨。到16世纪末叶,世界贵金属的开采量83%,已经归西班牙所有。由于印第安人的大批被杀,西班牙美洲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从1501年开始,西班牙从非洲往美洲贩卖黑奴。贩卖黑奴的利润是特别高的,一般都在十倍至几十倍。这样,从16世纪开始,非洲的黑人源源不断地运到了美洲。

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西班牙当时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货币购买力大大降低。在给学生讲解的时候,可以说得简单明了一点,就是西班牙等国大肆掠夺金银到本国,但是本国的各项物资并未增加,加上人口增加,以致商品农产品产量不足,物价急剧上涨,尤其是粮食价格。通俗地说,因为黄金的量增加了,而可供购买的商品只有这么多,就像纸币印多了不值钱一个道理。这样更利于学生理解。

四、结语

通过比较以上三个国家物价上涨的原因,不难发现中国物价上涨原因是对外贸易因为鸦片贸易而出现逆差,而对外贸易当时对外贸易是用白银结算的,所以大量白银外流,白银少了当然就贵了。而日本是因为受不平等条约影响,导致黄金外流,而列强又用流入的黄金生产工业品充斥日本市场,所以导致物价上涨。再来看看西班牙物价上涨的原因,这个就比较简单了,是由于黄金大量流入,而本国生产力却没跟上,商品供不应求,从而导致物价上涨。

参考文献:

[1]李飞等主编.叶世昌著.中国金融通史第1卷先秦至清鸦片战争时期.2002.05.

[2]郭立珍.鸦片战争前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7).

[3]王德泰.论鸦片战争前的“钱贱”及其社会影响.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

[4]曹敏杰,韦林珍.清末新政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3.5.

[5]王晶.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日本研究,1994年第一期.

[6]张旭平,全志聚.试析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07).

[7]于民.近代早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商业经济的兴起与衰弱.潍坊学院学报,2008,03.

作者:孙林

第三篇:现代战争的心理战

摘要:随着现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心理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愈加重要,逐渐从军事战略步入国家安全战略,也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作战样式。本文从心理战特点入手,阐述了心理战的作用和机理。

关键字:信息技术;心理战

一、现代战争中心理战的特点

与传统战争相比,现代战争中的心理战有以下特点:

(一)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深层次对抗

传统战争中,由于没有足够的活动范围和信息传播的媒介,交涉双方对各自价值观的交流甚少。而信息技术空前发达的今天,现代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各类不同价值观相互碰撞,激烈争夺主导地位。核心价值观斗争作为心理战的最高斗争形式,将心理战新动向转变为有效输出价值观。

(二)决策者思维为重点的多目标渗透

现代战争中,现代信息技术将心理战的对象不断扩大,不像传统战争中仅针对敌方最高层的决策者和军人,而是包括了敌方全体、友方全体和己方全体,形成了一个以决策者为重点的“多面扇”,多目标、全方位的进行心理渗透,主要以影响决策者心理、削弱敌方军队士气和转化民众思维为主。

(三)综合国力为基础的全方位较量

受传统条件下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一个国家很难在信息不畅通的情况下进行国际交往,一般以军事手段对他国施加影响。而信息时代的来临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搭建了丰厚的利益桥梁,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因此,现代战争中的心理战已逐渐上升为国家策略统一组织协调的另类战争,综合了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特点和资源。

二、现代战争中心理战的重要作用

(一)国家维护安全的特殊手段

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一般指国土安全、边疆安全,主要维护手段为军事战争手段。在信息时代,依托各类先进科技——因特网、卫视、无线通信技术等,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实时化,可以逾越国土直接对对方国家的国民进行观念传播和价值影响,在不耗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达到屈人之兵的目的。心理战作为一种新型作战方式,是国家安全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战争中争取战斗主动权的重要途径,是巩固国民心理防线的重要措施。

(二)影响战争全局的重要因素

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心理战的实时化、智能化、多样化,扩大了心理战的影响范围和独特优势。心理战能够有效抑制或引起战争的爆发、加速或延缓战争的具体进程,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军队武力力量,降低作战损耗。心理战由过去战争上的战术手段,一跃成为当今时代的战争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有力支撑

新形势下,军队肩负着更重大的历史使命,要求我军必须强化危机意识,提高对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承担力和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能力。因此,军人不仅要培养自身强大的武力作战能力,更要强化心理作战能力,以高心理素质作为强有力的战斗支撑。从近年来我国的军事成就看,心理战在军事斗争准备和反恐怖行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现代战争心理战的作战机理

心理战主要以人的思维和心理作为作战目标,与武力战争不同,实质是人心的战斗。因此,相比较传统战争,心理战主要是分析敌方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找准其心理防线,攻击其心理弱点。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攻击元价值,占领信念高地

心理健康的表现在于有坚强的信念,是军队最强有力的支撑。而军人的信念一旦崩溃,就会失去作为一名军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元价值是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逐渐演变的主流价值,是最能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观,例如:人道主义、民族复兴、反恐怖主义等价值观念。元价值作为一种信念基础,是构架人精神战斗能力的骨骼,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但人们对元价值的认识是不自觉的,因此优先抢占元价值制高点就能够占领信念高地,这也是心理战的制敌先机。

(二)夺取信息权,引导基础认知

人的心理活动会不断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在简洁鲜明、不断重复的信息干扰下,往往会无意识的转变对某事物的态度、观念和看法。一旦某種信息呈现的次数到达一定数量,人们会在潜移默化中认同此类信息所表达的内容。在心理战中,可以利用信息生成技术制造高频话语争夺信息权,引导敌方的总体战争认知,用大量重复的方式获取认同感,从而达到引导目标对象的心理认知倾向。在时间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只要心理战中的信息能够引导目标对象的关注倾向,使其进行相关联想和思考,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心理战的作用,实现作战目的。

(三)实施强刺激,诱发情绪变化

人的情绪系统主要与心境、应激和热情有关,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军人的心理系统及思考方式。控制情绪的神经主要集中在丘脑和植物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力强,易被干扰,能够颠覆人整体的身心状态,是心理攻击的最佳位置。

强刺激作为心理攻击的有力武器,能够有效引起人的恐惧情绪,唤醒目标对象的不良情绪反应,从而改变其思维方式、固有认知、信念和行为,阻碍战斗力的形成。强刺激造成的心理创伤相对物理创伤而言更难治愈,是强大的心理战武器。

(四)打击精神支柱,摧毁战斗意志

军人的意志力是其在克服重重困难后逐渐形成的,是军人士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志力是军人强大的后备动力,使其在毫无优势的情况下也能保持顽强对抗的状态。在对抗战争中,了解目标对象所珍视的物质或精神支柱,加以不可抗拒的打击,则能够快速摧毁敌方的作战意志,达到战争胜利的最终目的。

(五)打击团队凝聚力,瓦解战斗力

军队的战斗力不仅仅与个体相关,更大程度取决于军队团体的配合度与凝聚力。团队凝聚力的形成需要一致的方向、流畅的沟通和强有力的领导,需要团队中的成员以集体利益为中心,选择有利于集体的行动。在有效的团体配合下,总是能呈现出“1+1>2”的强大力量。心理攻击可以通过对集体凝聚力的打击,瓦解较强大的团队战斗力。

作者:周子棋 叶霁妍 雷廷亮

上一篇:网站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酒店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