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建议

2022-07-12

第一篇:企业财务管理建议

企业财务工作建议

企业财务工作建议在我国发电企业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发电企业应积极以财务战略的转型来驱动集团战略的实现,以财务管理的提升来驱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通过塑造崭新的财务管控模式和财务工作机制、以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为集团战略的调控工具来带动发电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变革与改进,企业财务工作建议。

财务整合和决策分析

财务整合是发电企业财务转型的第一步。财务整合尤其是财务系统的信息整合与分析,是目前发电企业所遇到的焦点问题之一,及时、准确和全面的财务信息整合,不仅关系到企业高层领导的决策、资金管理和对风险的初步控制,而且也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将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投入到更具有价值的财务工作中去,同时也使得他们在未来财务工作的转型上有时间做更多的思考和参与。

财务的整合包括财务系统的整合、财务流程的整合以及财务制度的整合。财务整合可以形成信息快速通道、提供整合的财务信息,可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以及唯一性,满足来自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披露的信息报告和报表要求等,而要实现财务的整合,必然要求财务信息系统的整合。

企业应依照财务系统规划框架,完成财务系统整合,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共享,财务一体化。为实现此目标,企业有以下两种选择方案:一是参照财务规划框架和标准,对原有财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规划和开发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接口以备完整应用系统整合之需要,实现数据整合与共享,建立高速财务信息通道,完成财务系统整合;二是发电在企业范围内统一全面更换新的财务系统,新换财务系统必须满足财务系统规划的目标,系统整合是其中基本要求之一。

对比两种方案,前者的优势在于耗时短,见效快,投入成本较低,企业对整合后的系统会比较熟悉,变革的冲击较校但这种方式对系统规划和系统整合实施的投入资源要求较高,比如在系统规划阶段必须有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公司介入;能够全面考虑企业未来发展需求;在系统整合的实施阶段,需要咨询公司的顾问进行指导,保证系统改造和其他系统的开发真正满足客户需求;针对可能产生的新需求快速反应,保证项目顺利进展,工作总结《企业财务工作建议》。

后者的优势在于全面实施的新的财务系统会有较好的集成性,更容易推行统一的制度和流程;同时,可以结合企业长远战略的需求,选择满足需求的系统进行实施。但这种方案实施周期长,要求的投入成本较高;另外,由于是全新的系统,对企业带来的冲击较前一种方案大,需要做好变革管理;新系统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经验丰富的咨询公司结合发电集团的实际情况,对系统提出客户化开发方案,为发电集团“量体裁衣”。

在整合的财务系统基础上,建立初步的决策分析系统,促进财务全面转型。通过仪表盘监视企业状况,关键指标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多维度分析、多维度汇总组合等功能。改变传统的财务工作定位,成为经营目标实现的推动者;改变传统的监督与控制职能,转变为主动的面向整体战略的服务型职能。

财务转型

前面提到的财务整合和决策分析作为实现发电集团财务工作战略转型的“序曲”,是一个赶超国内发电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过程,那么接下来才是财务管理转型实践的真正开始,目标是达到国际发电企业一流的财务管理。发电企业财务转型的主要实践包括:

逐步确立和完善发电集团管控模式 确立财务管控模式,建立与集团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集团和子公司体制,明确职责、义务与权限等;优化下属子公司、辅业公司以及金融平台业务的治理模式;加强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尤其是针对将来计划要上市的企业;重视企业的投资融资体系规划和建设。

积极推进标杆管理和战略目标的分解 在集团管控模式下,把集团公司按业务线或者按公司作为标杆管理的考核单元,设定关键对比指标;先进的公司选择国际同业先进企业作为标杆,其他公司选择国内同业先进企业进行标杆管理。企业要通过标杆管理发现差距、确立改善的目标、措施以及制定评估和改善的流程。

结合发电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国资委的业绩考核,将战略目标逐层分解到各级机构和部门,明确各级机构和部门的主要任务(关于战略制订与指标分解的方法,可以参照平衡计分卡的思想)。

建立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全面预算管理 把发电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分解,并结合国资委的考核目标,形成滚动的年度业绩考核与计划预算的管理目标,把年度绩效指标和年度预算管理融为一体,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评估与分析的各主要环节。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和完善预算的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预算的指标体系、完善和优化预算流程。

加强和完善科学的风险控制方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运营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近年来,国内外都出现了不少风险控制不足的案例,使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另外,对已经上市或将要上市的控股企业,在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的同时,还要借鉴《萨班斯法案》的内容和要求,以便使上市公司更好满足市场监管的要求。

第二篇:家族企业管理建议

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规划

我自3月18日入职以来,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个季度,结合我所掌握的情况,对于公司目前现状,提出以下意见: 没有完善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指,一个组织整体的结构。是在企业管理要求、管控定位、管理模式及业务特征等多因素影响下,在企业内部组织资源、搭建流程、开展业务、落实管理的基本要素。

目前公司没有完善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不完善即意味着责权不明确,导致下属像无头苍蝇一样,很多事情要请示几个领导才可以去做。结果很多事情被耽误。

没有完整的组织架构还有一个问题,越级报告和请示。很多原本可以在部门内部解决的事情,最终到达领导面前,占用领导过多的时间,并且打击中层或部门主管的积极性。

组织架构不完整导致部门不能完善,进而导致缺乏完善的人员招聘计划。部分部门人满为患,有的部门却人员严重短缺。

家族式企业管理的通病:“皇亲国戚”和老员工严重排外和干扰正常的流程。最为严重的表现为越级报告和占用过多资源。这些人员平时散漫,并且带动了相当一部分人员向其学习,并没有以企业为家,凡事以公司利益为重。

最后,领导意识落后,公司很多事情都要老板亲力亲为,且老板行程不固定。导致领导成为企业保姆,而不是企业领导者。

针对上述,我提出下列意见:

1,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并且推行集分权,某些权利下放,对于所聘用的企业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权利,并且赋予信任。权利的下放并不代表对于企业管理人员的不闻不问,可以建议例会制度,在例会上,由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汇报,对错误进行纠正。

2,完善职能部门,并且成立由公司直接管理但派遣到个项目部的部门,如采购部,财务部,可以将项目经理由繁琐的行政管理中解放出来,使其专心管理现场。这些部门也是公司特殊员工最多的部门,集中起来,使其置于最高领导的直接管辖,可以对其进行约束,并且不会影响项目部新员工。

3,建立完善的公司集中例会制度;如:周1为财务例会,各项目部财务汇报上一周工作情况,并对下周资金计划进行汇报。周2为采购例会,由采购人员统一对大宗采购进行汇报。周3为项目经理例会,由项目经理向领导集中汇报各项目情况。周4为技术例会,由技术人员进行汇报,周5为行政例会,由行政人员汇报工作。也可以改为月例会。可以使领导及时掌握公司的各种动态。

4,完善公司晋升,奖励制度,尤其对于新近员工的聘用,升职,奖励,透明。可以造成一定的激励影响。

第三篇:企业管理建议节选

【企业战略规划建议节选】

实体经济一向是公司的立业之本,承载着公司的形象、文化,还包括几十年风雨同舟的一群人。公司面临的困难可谓绝境,意欲绝处逢生,必将进行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

首先是管理上的革命,革命即推倒重来。

职责、制度先行,计划、分解先行,战略、决策先行;管理建设优于人才,优于业务,优于利润。管理没有做好,可以放弃利润。

制度的制定、计划的分解、体系的贯彻、安全的落实、报表的分析、产品的定位、政策的解读等重大决策事件必须召集所有部门参与到位,其它任何公事都不能构成缺席的借口。管理以管理工作为前提,作为企业的主要管理者,应该制定的计划、完成的决策、执行的方案、必要的沟通之前,不要去充当一名突击手。

其次,职业经理人的选择和任用。

总经理多出自于业务,更多源于其个人能力的高低,而个人能力强的人往往企业做不大。纵观名企的规律,最大的特点一般是:管理规范、严谨,有理有节、各司其职,阳光、通透、欢快,而这些元素正是我们所欠缺的。我们的用人机制确实落后许多,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业务的比重其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打破人事关系的僵局要采用灵活流动的方式,不好管理、“老资格”的职工给他换一个全新的环境,用新环境、新岗位的要求进行约束,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取全系统竞聘的方式选拔干部,能、勇、贤者居之,经理下设副经理、

主管、组长、职工四级,可以迅速完成无损更替。

另外,打破现有的推举考察,逐级递升的晋升制度,现行的诸多习惯已经腐化了整个系统,推举非常接近于任人唯亲。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选拔制度,一切以数据说话。

再次,战略是经营者首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所谓战略,是企业的发展方向、方针、宗旨、目标,产品的发展规划,市场的拓展计划,人力资源配置、任用,财务报表的分析、调控等一系列族群构成的整体。

相应的,战略目标是跟随战略规划过程中设定的一系列目标点,可以有销值、销量、利润、管销费率,可以有执行力、创造力、满意度,也可以有产品规划、品类、系列、款、代,还可以有市场占有量、细分网络点、品牌美誉度、消费者心智粘度,更可以有团队培育成熟度、员工职业诉求满足、良性晋升等,而不是现行的收入、利润两项指标,科技、创新、管理三个打算,几个业务凑一凑等于差不多……

然后,经营理念合理建立、完善、升级和锤炼。

历年来,中国有许多成功的理念引领了企业的发展,“两参一改三结合”、“向科技进军”、“内部模拟市场,成本一票否决”、“日事日毕,日清日高”、“PDCA”、“5W”、“6S”等,每一项都是企业经营的标杆和法则,在原有的成功理念上加以升级和改造,企业终将立于不败之地。

“目标管理”的应用:首先确定企业的目标,其中包括经营目标、管理目标、市场目标、产品目标、科技目标等,接着修正组织结构和人力分工,然后逐级传

达、分解,绘制目标图,实施过程管理,最后进行总结、追溯和评估、改进。目标管理的重点是高层的执行力。

“时间管理”的应用:收集所有的未尽事宜,循环分类整理,组织下一步、等待和未来清单,更新清单时检查所有事项,以清单事项按时履行。时间管理常常表现为周报的形式,成功的的关键是中层管理的执行力。

“定额管理”的应用:定额主要分两大类,劳动定额和费用定额,利用定额来合理安排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是解决员工执行力重要方法。

如果我们的战略目标足够丰满,高层执行坚决,企业就不会朝令夕改、摇摆不定、乱作一团;如果计划总结覆盖全面,按规律推动,中层干部就不会独自攻城拔寨、亲自打扫战场;如果对技术开发人员、市场推广人员套用定额控制,一个月的代码就不会弄到四个月完成,也不用经常呼吁费用节制了。

最后,市场化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们从来不参加展会,一是自己的产品实在摆不上市场的桌面,二是不敢面对激烈的竞争,三是没有能力挽回竞争造成的费用支出。

但是,竞争是无处不在的,外面在拼后台、拼资源、拼面子,我们也要拼技术、拼勇气、拼能力。市场无处不在,圈起来的生活不属于我们的,刻意的逃避竞争更容易被市场抛弃。

参与竞争就要有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产品和服务。从展会中了解行业的发展形势,立足于市场,制定自己的产品策略,展开研发、生产,迅速抢占市场,形成利润和影响力,并进一步推陈出新,引领市场。这需要超前的市场眼光、超强的研发能力、超级的策划推广。

企业内也要市场化,管理职务就要有管理能力,决策时间一定要有决策结果,

不良资产果断的舍弃。时间是成本,质量是成本,效率是成本,做出一个决定前,必须要经过评估,经过一个阶段,再次进行评估,如果根本就是亏本的项目,就没必要继续下去。

管理看似简单,但是我们几乎没有用到多少,用到的地方也没有做到最基本的要求,做事不按流程,处置不依制度,甚至纵容包庇、以权谋私、任意妄为,夸张吗?我们的企业真是这样。

过程管理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目标达成的必然手段。落实执行力、掌控项目进度、优化工作方法等通过过程管理实现管理的目的。缺失了过程控制,无异于放羊式管理。

员工的悲哀莫过于迷惘和心死,没有希望的未来等于没有存在。员工激励需要让大家看到前景和未来,首先体现在公司和个人的发展上,其次体现在个人收入上。业绩涵盖新产品、新项目、新功能、新市场、新领域、新效益……不仅仅是收入和利润。

我们拥有充足的资金、强大的人力资源,既然我们手里拿了一把好牌,我认为就应该把牌打好!

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创新改革思路

企业加强人力资源工作的创新力度,目的是使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向现代、高效、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迈进,现就改革重点作进一步介绍。

第一,改造管理体系,包括考勤方式、制度、请假和加班审批事项等规则机制,员工证书考试任务目标及考核,薪酬制度,分月量化加权指标考核等方面,注重管理实务更加实际、合规、充沛、品真。

第二,整体人力资源趋向合理性结构调整,以25-35岁有初步经验且比较稳定的年轻人为主,人数达到60%以上,本科率达到50%,男性员工80%左右,一半以上人员具有初级职称,中高职称向30人的目标发展(中级25人,高级5人)。人力资源等级规划更加合理,形成职能和业务部门经理(负责工作要求和管控管理)-核心员工(保证工作质量)-骨干员工(负责完成工作量)-普通员工(后备培养和新生力量)发展比例为1:2:5:3。

第三,人力资源招聘逐步创建原岗招聘和递补招聘相结合的模式。众所周知,企业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是大浪淘沙、重点培养的过程,为了应对当前社会人力资源供求不对称的普遍现状,招聘工作的关注点应该从技能经验调整到综合能力和可塑性上来,更为重要的是,要适当增加人员的内部流动,比如因对口专业和经验少,需要时间了解公司特点和市场环境,市场业务人员比较难招,而项目后期维护人员需要经历的适应期很短,相对门槛很低,比较容易招到满意的人员,因此,我们可以从招聘运维人员入手,从运营维护通过工程管理过度,向市场业务类型流动。

第四,人力资源形成有效的资本,压缩人力成本,从战略规划上考虑,充分调动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推进产品和服务的横向发展,稳步的投向市场,增大企业的市场受力面和盈利点,增加产业收入,从而解放生产力,释放人才产能。

第五,培训体系扩充制度和目标的融合,重点体现是员工证书建设和考评机制的建立,具有系统性。将企业文化,和业务范畴、机构职责、职务技能等建设完整和完善,形成一个系统,并制定合理规范的组织实施机制。

第六,在绩效考核方面,体现激励和优劣排名的特性,我们需要在指标量化、工作连续性环节进行设计,考核目标向营收/利润值、市场扩展、创造力等方面加以创造和革新。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比较复杂繁冗,涉及企业和各级员工权益,并且互相牵连和制约。要理清人力资源工作的脉络,建立整齐划一的精益模式,是一项恢宏庞大的工程。作为新信息时代的管理者,我们一定要综合分析、精简环节、逐步推行,合理改进,建设规范、高效、全面兼容和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第四篇:探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建议

本文从建筑企业特点入手,并且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建立内控制度,提高了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等。并且提出了改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措施。

1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那些问题?

1.1 缺乏良好的管理监督机制

目前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对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非常重视,并且确立了相应的财务制度,但是在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以及监督措施方面仍然有欠缺。执行力度薄弱或者不到位的现象成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难题,企业无年初预算、无计划开支、无成本控制、无费用限制、挂账不清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导致建筑企业财务秩序混乱,经营质量低下。而企业的管理监督机制没有起到应用的效果,目前建筑企业的监督多来自于外部机构,例如工商、税务、银行部门等,而这些部门通常从各自的角度自行其事,不能兼顾其他,因而无法对建筑企业形成全面有效地监督。

1.2 职能部门权责划分不清晰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各职能部门也应该有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职能部门权责不清现象广泛存在于建筑企业,职能部门行使职权而不愿承担责任或者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或错位现象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也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加之有些工作人员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有规不守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越发混乱。

1.3 企业内控制度薄弱

由于建筑企业生产活动的流动性和各项目的独立性,企业的内部控制难道也高于一般生产性企业,财务内控环节也显得格外薄弱。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存货管理不善,许多建筑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成本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周转不灵。

二是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建筑企业生产活动通常是分项目完成,生产过程中企业常会临时购置固定资产,而这部分资产往往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是应收账款控制不力,建筑企业由于产品生产周期较长,相应的资金回收期也相对较长,存在一定的风险。而有些企业没有制定严格的赊销政策以及有力的催收措施,加之不按规定计提坏账,导致企业应收账款成为呆账,造成企业账实不符的现象,更影响企业的资产运转和经营效益。

1.4 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尚需改善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机构设置多为金字塔型,层次繁多而效率低下,观念陈旧缺乏创新,这种形式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尤其是在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账务处理、成本核算、报表等财务管理活动均需要通过电子、网络等手段进行。传统的金字塔式机构设置不利于实现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同时知识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更高素质的财务工作人员,以便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以及更好的运用新的知识与技术。长期以来,受传统财务制度的约束,建筑企业财务人员理财观念比较滞后,对很多财务管理理念关注不足,缺乏主动学习财务知识的积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信息的竞争,企业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对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建筑企业及其财务管理特点

建筑企业指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活动的企业。与一般生产企业相比较,建筑企业产品具有体积庞大、整体

难分、不易移动等特点,从而使建筑施工企业生产活动呈现出流动性、技术复杂性、露天高处作业等特征。建筑企业在技术及设备上的竞争优势通常具有短期性,其技术大部分已经比较成熟,而新设备的带来的竞争优势会因其普及使用逐渐消失。根据生产要素划分,建筑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劳动力构成呈现多样化。建筑企业的这些特殊性使其财务管理也有别于其他企业,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创造性满足用户的需求成为建筑企业的生存根本,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管理人员所重视。信息化的快速进程使建筑企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这就要求建筑企业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利用数字化手段来全面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企业管理的重点也由传统的物资管理转化为对人力资源和信息的管理,建筑企业的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也都在不断地改变。

3 改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

3.1 完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观念是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价值观。面对新经济时代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树立全方位的财务管理意识,以求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

首先,建筑企业必须树立利润最大化观念。获取高额利润是任何企业的根本目的,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筑企业加强对各项目成本、收益、费用、资金等作出严格的控制,并且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强每一个生产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其次,建筑企业要具有现金流意识。现金流相当于企业经营运行的血液,是衡量企业财产和价值的指标。现金流是企业所收到的并可用于再投资的现金,循环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康,建筑企业生产活动本身具有很强流动性,增加了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难度,更应加强对现金流量的重视程度。

再次,建筑企业要树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是复杂多变,因此风险也越来越大,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确立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财务管理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统领贯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筑企业只有以财务管理为中心,通过控制企业资金、成本和利润,才能带动建筑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活动。

最后,建筑企业要具有防范市场风险的观念。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给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尤其是市场不稳定导致建筑企业生产成本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在这种条件下,企业要自负盈亏,稳定成本收益关系,必须密切关注市场,高度警惕市场的潜在风险,尤其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更应具有强烈的市场风险发现及防范观念。

3.2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企业的一切活动由企业的员工完成,企业的财会制度、内控内审制度需要每一个财务人员来执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建立专业的财会人员队伍是保证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目前,不少建筑企业存在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管理混乱现象,财务核算无法达到准确有效地标准。改变这种现象必须通过提高企业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来实现。首先,企业要对财务人员定期培训,强化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杜绝做假账行为;其次,企业要开展业务辅导,及时使财务人员掌握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第三,提高财务人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其掌握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不断适应新时期财务工作的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加之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及时发现财务风险信息并做出应急对策积极防范和规避风险也应成为财务人员应有的职业技能。建筑企业的性质及其生产经营方式还要求财务人员要熟练掌握项目工程造价审核、预决算书的编制及审核、建筑材料的审价标准以及工程完工程度的测算等专项技能,以便对成本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3.3 建立完整的内控制度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是会计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建筑企业应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内部稽核、财产清查、内部审计、原始记录管理、岗位交接、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组织等一系列的财务制度,密切监控企业的资金、存货、应收账款、成本核算等诸多项目,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确保企业现金流健康运转,保证企业财产完整安全,促使企业经营活动高效运转,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建筑企业不仅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内控管理,更要对规章制度和企业重大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和控制,以保证企业各项活动都能够按程序进行。

实行严格的内控制度,加强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职务分离制度,即合理安排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岗位,明确各职务的权责。 二是建立授权审批控制制度,明确财务相关人员的授权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范围。

三是建立财务会计系统控制制度,包括企业的核算流程、财会工作规则,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会计部门职责、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

四是建立现金与银行存款管理制度,确保企业资金用途合理和资金数额账实相符,确保企业资金链健康运转。

五是建立项目成本控制制度,建筑企业项目成本费用控制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建筑项目施工成本通常较高,其耗用材料品种较多,除主要的钢筋、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外,还有伴随项目产生的临时设施耗费,因此企业必须要建立健全严格的材料物资管理机制,做到消耗有定额,避免不必要损耗并及回收、归整用于周转的材料,从而降低成本。

最后,,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对建筑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建筑企业只有充分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经营活动良好发展。

——2013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第五篇:企业财务管理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所行使的直接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收入管理、分配管理等。资金运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货币表现,所以那里有资金运动那里就有财务管理,那里有经营管理,那里就有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具有三大基本功能:资金管理功能、成本控制功能、监督控制功能,三大功能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所以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状态对于企业经营和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物业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常见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以下文章中所指的问题不针对任何特定单位,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1、经营者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

问题的表现:一是、有的经营者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偏好于行政手段,以自己的意志为行动准则 ,财务管理意识淡薄,随意性强;二是、有的过于“放手”,让部门各自为政,没能沟通部门职能间的内在联系,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大打折扣;三是、有的不懂得财务部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机构和企业内控的中心,没有给予必要的授权,也没有提出任务和要求,只满足于算账、出报表;四是、有的经营意识停留在规模扩张上,试图多接项目出效益,不重视提升管理出效益,结果项目多了效益还不见好;五是、有的经营者重服务质量轻经营质量,只关注维修保养、清洁绿化、保安这些具体服务,没有认识到经济效益是物业项目管理重要内容,不顾亏损创品牌,创出的只是一个亏损的品牌,一个不可能持久的品牌。

主要的原因:一是、经营者领导能力方面有缺陷。比如,经营管理中偏好于行政手段,以自己的意志为行动准则 ,随意性强,不会得用人,不知道经济手段和专业技术手段对经营管理有更强大的威力、作用更有效;二是、经营者管理能力方面有缺陷。比如,对部门过于“放手”,缺少全面系统的管理思想,他们不知道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没有建立起各条线的相互联系和协调,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三是、管理者缺少某些方面的知识有缺陷,比如

1 主观武断的和不重视财务,可能是工作作风的原因,也可能是缺少财务知识的原因,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会计是如何记录企业经营的信息,不知道这些信息对经营管理的作用。

2、财务部门建设薄弱,财务管理能力不强

问题的表现:一是、部门技术力量配置较弱,有的物业企业把财务部的作用定位在收支、记账、出报表,所以对财务部没有较高的要求,所聘财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管理能力差,无法满足财务管理需要;二是、人员配置不合理,或人员偏少,免强应付会计管理,没有力量从事财务管理;或人员偏多过,工作量不饱满,加上财务管理肤浅简单更显人浮于事;三是、部门分工不合理,往往以会计工作进行分工,疏忽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设置;四是、缺少具有财务专业管理能力又熟悉物业管理业务的人才,在内部财务控制中显得力不从心。五是、下属企业,如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相对独立财务人员听命于单位领导独立性难证保证。

主要原因:领导重视是财务部的外部环境,部门人员尤其负责人的知识和能力则是内因,也是主要原因。

3、制度不健全或贯彻不得力,

问题的表现:一是、有些重要制度缺失,如会计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有的企业有财务制度,但没有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造成财务管理运作困难;二是、管理制度不配套,有的物业企业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等重要制度,但因这些制度都比较宏观比较原则,没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配套支持,如:采购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会计内控制度等,管理控制不严密,漏洞较多;三是、制度内容与管理实际相脱节,不能满足管控要求,如:内容能体现财务管理的一般要求,但与物业管理行业实际需要相脱节、关键控制环节内容缺失或不全等。四是、制度贯彻执行不力,这种现象比较多见,或制度在实际管控中未真正执行,或制度执行时把握过松过宽,致制度钢性不足,灵活有余,使制度形同虚设。

主要的原因:一是、管理层或财务负责人对制度建设存在重视不够或疏忽的情况;二是、制度建设的管理不善,首先,制度设计人员知识和能力的原因,制度设计有缺陷,其次未经必要的程序如调研、草拟、讨论、评审、批准、发布等,

2 形成的制度质量不高;三是、制度制定和修订时考虑管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足,全局性的重要制度应该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局部性的和重要制度的细则则必需满足内控体系的需要;四是、制度的修订、升级不及时,制度制订后长期未进行修订,管理中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未作跟进,致使部分内容失效;五是、制度执行时弹性过大,因人因事把握尺度不严一致,久之导致制度失去严肃性。

4、业务建设差,业务基础薄弱

问题的表现:一是、有的财务部门依法建帐不到位,明细科目设置过于简单,明细账目不明细,数据过于宏观笼统,甚至不准确,统计分析困难,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信息;二是、有的财务部门重会计轻财务,只关注记账、出“三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缺少各种财务分析报表,忽视了财务的监督控制职能;三是、有的财务部门经济核算粗糙,没有按管理项目做经济核算,即没有项目经济核算报表,也没有账目明细数据统计分析,无法知道每个项目的经营情况,不利于项目的分析考核,也无法满足业主公布账目的要求,违反了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四是、财务控制功能淡化,不能发挥作用,有的财务部自身财务预算工作不到位,对基层也没有实施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成本费用控制等措施,有的管理项目长期亏损没有对策。

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是、财务人员尤其是部门经理的业务素质和能力较低,与任职要求有差距;二是、工作标准低,有的并不是人员素质问,而是工作标准定位较低造成的;三是、基础建设没搞好,先天不足,难以达到高质量的工作水准;四是、对物业管理行业财务不熟悉,沿用了过去所从事的工业会计或商业会计的办法。

5、财务控制不到位,风险防范能力低下

问题的表现:一是、财务部门自身控制不到位,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内部不相容职务分离不严格,时有舞弊情况发生;二是、财务预算制定不科学、不准确,甚至与企业经营目标相左;对各条线的经营预算,因缺泛基础数据,拿不出自己的意见,往往任其自由,只起一个统计汇总的作用,因而从制定预算开始就控制不力;三是、对各条线运营的控制参与不深,如:对他们管理制度规定的缺陷、不相容职务未分离、成本费用超预算及预算外开支未管控等监督控制不严;四是、对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不能及时提出预防措施等。

3 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是、企业管理体系存在缺陷,如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制度缺少相应的细则、规定或流程配套、内控体系未建立或内控机制不健全;二是、对财务部门的定位和要求偏低或领导支持不够。如:对财务部的工作目标定位偏低或不明确;对财务部的职能、权限规定不明确或不准确,财务实施管控缺泛依据;对财务部与各经营管理部门的关系梳理不清楚,协调与支持不够;三是、财务部门建设和管理比较薄弱,如:业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制度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等,或没有建立或内容不健全,部分财务人员素质不高,部门内部管理不严,工作质量欠佳等;四是、财务控制手段比较单调,如:全面经济核算、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内控管理等科学手段或没有实施、或虽已实施但实施中的管控不严,效果不佳。

二、上述存在问题的对策

财务管理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存在问题的对策也并非一言两言可以说得清楚,以下仅对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一点思路。仅供参考。一些具体可操作性的建议,如: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如何加强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如何加强物业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等,将在后续的探讨中专题讨论。

1、经营者要重视运用财务管理手段

1) 提高经营者自身的财务知识能力。经营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财务知识,有条件的可参加专业培训,没条件的应在平时工作中加强学习,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懂财务是重视财务管理的前提;

2) 要关注企业管理体系建设,把财务管理控制手段融入企业的制度、规章、规范、流程,形成完整的控制体系;

3) 明确财务管理的责任和权力。要明确各部尤其是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中的责任和权力,为全面实施全过程财务控制进行科学分工和合理授权,以此为基础建立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制度。

4) 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要明确提出企业阶段性的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作为制订企业预算管理的依据和绩效考核的依据。

2、加强财务部门和财务队伍建设

1)要选好财务部经理。要选择思想道德好,财务业务能力强的人担任财务

4 部经理,优先任用财务业务好,又懂物业管理的复合性人才。财务部经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人物,也是财务部门的领头羊,俗话说“将熊熊一窝”,强将手下无弱兵,一定要严格把,选好财务部经理;

2)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部门管理。 一要,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两个基本制度。依照《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结合行业和企业实际修订《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没有建立的应制定,需要修改的应修改。二要,建立和健全与二个基本制度相配套的文件。文件包括各类制度、规定、办法、实施细则,如:《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收入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成本费用管理制度》、《仓库(存货)管理制度》、《现金报销制度》等,以此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三要,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加强部门内部管理。财务部是企业财、物的管理机构,肩负当家理财管钱管物的重任,由于接触钱物的便利,管理不当反而容易成为舞弊的重灾区(见附件一:<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一般应包括: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等,明确部门工作规范和财会人员行为规范,把部门建设建立在制度和规范的基础上。

3) 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和管理能力。一要、加强财务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思想道德素质。二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再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鼓励财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学习,深入学习和研究财会法规,学习财务管理新技术,熟悉驾驭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网络化新技能。三要、鼓励财务人员努力学习物业管理知识,成为思想素质高、精通财会业务、熟悉物业管理的复合性管理人才。企业应有计划地选派品德好业务好的财务管理人员参加物业管理培训,安排他们下项目挂职锻炼学管理,为企业准备高水平的后备干部。

4)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是为了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规范的内容应不少于:会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业道德、工作交接、会计核算、电算化管理、凭证记账、财务报告、会计监督、内部管理等内容。(见附件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3、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

不少企业财务部重会计、轻财务,只关注记账、核算、出“三表”,却忽视

5 了发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不单纯是财务部的工作,但财务部门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财务数据过于宏观和笼统,只有对外的“三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缺少企业内部控制所需的财务数据、财务分析报表和专题财务报告。企业内控无从谈起,企业管理缺陷不能得到数据说明,企业经营风险和也不能及时反映。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财务管理的定位低、财务管理基础薄弱、内部会计控制缺泛规范。

1)科学地设计内部岗位,合理内部分工。一是、岗位设置原则。岗位设置应满足管理需要,一般的以下四个原则:一是、按需设岗。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二是、符合内部牵制的要求。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不查容职务必需分离。三是、有利于会计人员熟悉全面业务,提高业务素质。四是、按照规范的要求配备会计人员,包括任职资格和条件,满足回避制度等。二是、示范性岗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三是、精简高效,合理分工。根据精简高效要求许多单位都不会每个示范岗位都设专人,但无论是一人多岗还是一岗多人,除了满足四原则外,应覆盖上述所有示范性岗位,不设专人但该工作不能没人管。四是、许多大型物业管理企业通常一个会计负责多个管理项目,从项目的经济核算,到内部控制,全归他负责(除了不相容职务),这样分工自有它的道理。

2)建立内部控制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大体上有十八个方面: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开发、工程管理、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这十八个方面除少数几个与财务部门是间接关系,大部分是财务部门的直接内容,财务部门有义务配合企业建立规范的管理控制办法。(见附件三:《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3)根据内控需要设计数据采集内容和财务分析报表。一是、在设置会计科目、各级明细科目,尤其是会计账户时,要充分考虑企业内控数据采集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设置内控所需要的财务分析报表,以满足管理需要。只要数据采集到位,许多数据可以过电脑统计,自动生成报表。二是、分析报表可根据需要设计,物业企业一般财务分析报表有:某项目的经营情况报表、及历年数据对照报表;

6 数个项目经营情况比较报表;收入情况及收缴率报表;成本费用报表含明细及所占比率分析;数个项目成本费用比较报表;不同性质物业经济效益对照报表;亏损项目经营分析报表等。

4)规范财务报告制度。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财务与企业领导层间信息沟通的重要手段,是发挥财务监督、控制作用的体现和措施:一是,综合性的财务报告,通常年中和年底提交,主要内容是:对企业的经营特征,利润实现及其分配情况,资金增减变动和周转利用情况,税金缴纳情况,存货、固定资产等主要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毁损等变动情况及对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将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做出客观、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进行必要的科学预测,需要时可将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专题分析报告,一般是单项的分析报告,是针对某一时期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某些关键问题、重大经济措施或薄弱环节等进行专门分析后形成的书面报告。这种报告不受时间限制、一事一议、易被经营管理者接受、收效快。因此,专题分析报告能总结经验教训,引起领导和业务部门重视,具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物业管理新项目上马后三年内应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三年以上的老项目,如果效益较差应注意研究其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提交分析报告;三是,简要分析报告,这种报告是对主要经济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问题或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概要的分析而形成的书面报告。简明扼要、抓住要害,反映和说明企业在分析期内业务经营的基本情况,企业累计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情况,及预测今后发展趋势。这种报告通常适用于定期分析,可按月、按季进行编制。四是,特殊报告。指发现重大风险或舞弊、或非财务部层面可以解决的各种危机事件等,需领导层出面协调、掌控和决策、应对的应及时组织特殊报告。这种报告只在必要时进行编制。

5)加强经济核算。经济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必需要的工作,物业管理企业在做好全公司核算的同时,必须对每一个管理项目单独核算,一是、能清楚地知道该项目的收入、成本费用、盈亏情况,通过分析发现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以利改进。二是、物业条例规定物业企业要定期向业主公布账目,有些物业企业这方面做得不好,如公布不及时、账目不清楚、数据不真实等,往往是丢失项目的重要原因。

7 6)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扭转亏损的有力措施,不少项目亏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

大体做法如下(详细做法将有专题报告):

一是、建立健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的年度经营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位员工,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任务,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的经济活动都要以预算为执行标准。

二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制定纠正、改进和预防措施,调整策略,提高公司的经营能力和运营质量。

三是、将绩效考核与预算执行情况相结合,通过预算考评,把预算执行情况与管理者、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奖惩分明,依据预算的执行结果实施绩效考核,既可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又可以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及执行结果与预算标准的偏差,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附件一:《会计舞弊常见的表现形式》 附件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附件三:《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8

上一篇:企业标准体系要求下一篇:汽修专业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