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社会学复习题

2022-07-26

第一篇:医学社会学复习题

医学社会学复习题1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医学社会学》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2014春药学

号: 学习中心:

—————————————————————————————

一、简答题:

1. 普遍调查:也叫抽查,这是一种在特定社会范围内所进行的全面调查。 2. 抽样调查:这是从调查总体中选取样本所进行的一种调查。

3. 文献法:又称历史法,包括第一手文献和第二手文献,是间接收集情报资料的方法,从文献、档案、报纸、书刊、报表以及历史资料等各种社会信息中去采集自己研究所必须的资料。

4. 实验法:社会试验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的控制和模拟社会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去研究社会现象。

5. 卫生服务公平性:要体现在卫生资源的配置3个重要原则上,

1、可及性原则,

2、需要原则,

3、健康原则。

6. 医学模式: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医学科学水平下,观察与处理医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是对人类健康和疾病总体特点的和本质的概括,其核心就是医学观。

7. 公费医疗制度:我国现阶段对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学生实行的一种免费的卫生保健制度。

8. 劳保医疗制度:是劳动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力的劳动者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

9. 卫生资源:医疗部门所拥有的人、才、物和信息技术的总和。

10. 卫生保健体制:一个国家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卫生保健资源,为个人和集体提供防病和治病等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一种综合性措施和制度。 11. 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医疗服务总供给水平和社会人群健康总需求水平大致相等。

12. 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由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救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个人补充医疗保险三个层次构成。

13. 商业医疗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营的,赢利性的医疗保障。消费者依一定数额交纳保险金,遇到重大疾病时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 14. 卫生行政组织: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求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追究其行政责任,以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15. 医疗违规行为:是社会学违规概念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凡违反或背离公认的医疗规范的行为称为医疗违规。

二、论述题:

1. 国内外医疗保险体制的比较

答:

一、国家保健服务制英国实施的国家保健服务制充分体现了医疗服务的均等享受与分配,是目前较先进的保健制度,但一般只能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实施。

二、健康保险制度。

三、自费卫生保健制度。 2. 国内外医务人员培养模式的比较

答:在医学教育方面,现代医学模式要求贯彻教育,研究和服务相结合的原则。要改变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传统教育思想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要帮助学生树立大卫生观和新的健康观,是学生掌握“三级预防”的意义、理论和方法,学会全面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学会根据人群健康的需要和对疾病防治的要求,进行社会诊断和开出社会处方;学会进行健康教育,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社会预防和促进健康的活动。 3. 论中国人的保健模式

答: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现行的卫生保健制度主要是,国家实行免费计划免疫,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已经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少部分企事业单位仍然是公费医疗和劳保,商业医疗保险正在发展,农村正在进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我国目前形成了多种卫生保健制度并存的局面。 4. 中国人保健行为现状

答:在公有制社会,如中国,从理论上讲,社会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要求卫生保健模式走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于人民群众。但由于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卫生资源也十分匮乏,社会福利形式的卫生保健服务还不可能面向所有人,因此,形成了多种卫生保健制度并存的局面。卫生保健服务也只有根据可能,而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当然,国已经确定,讲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最基本卫生保健需要的初级卫生保健作为今后卫生事业反正的战略重点。

5. 中国人保健(健康)观念现状

答:中国卫生工作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强调,“减少因环境污染和公害引起的健康危害,是当前和21世纪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6. 不同职业人群健康观的比较

答:健康观自古以来就有,但在各个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是不同的,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健康和疾病是一种受社会文化整体制约和影响的社会行为。传统观念把健康和疾病仅看成是个人的保健行为,这是很片面的。人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或身体不舒服,而应该是指心理和社会全面康宁的状态。 7. 就医行为与医疗保障制度

答:求医行为是指发现自己正处于疾病状态的人去医疗机构就诊、寻求治疗的行。

8. 不同医院就医程序调查

答:每个医院它都有它独特的地方,但我本人觉得就医程序都是相近的。首先第一步先到咨询台咨询挂什么科,然后挂号,挂完号后,在大医院就诊只需持挂号证到相应科室门诊候诊区候诊;在小医院就诊则自带门诊病历到相应科室门诊候诊。由助诊护士领进诊室交门诊医生接诊。接诊医生问病史、作必要的物理检查,然后视情况需要开出检查单,病人携检查单到收费处交费再到相应的检查科室检查;查完后拿报告单回到门诊医生处,交由门诊医生参考,并作出诊断或印象,开出治疗药物处方;病人拿处方到门诊收费处交费、取药;如果需要进一步治疗的如输液,门诊手术等,还需到相关科室接受治疗(或者予约治疗)。 9. 中国人遵医行为的现状

答:我国对于尊医行为的调查研究工作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我们认为,在我国这样一个医疗卫生经费严重缺乏的国家,加强尊医行为的教育与研究尤为重要。现代医学行为学强调,加强对病人和健康人的教育,提高人们的尊医率,是为21世纪提供最经济,最有效的保健服务的措施之一。 10. 不同医疗保障形式对就医行为的影响

答: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对医院的选择。当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尚未启动时,享受不同医疗保障形式的人群求医时对医院的选择多为对口医院;当需要病人自己负担部分医疗费用时,人们求医多选择诊疗技术高,服务态度好的医疗机构。

二、对药物的选择。求医人群对“贵药总比对便宜的好”认同率较高,对此公费求医者与自费医者无明显差异,甚至自费求医者略高于公费求医者。 11. 医生社会的声望

答:在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事健康工作的医生职业声望也相应的提高。报考医学院校的人数和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医生职业地位的肯定。其原因可能与医生收入较高,工作比较稳定,社会关系广泛等因素有关。

12. 病人对医护认可度的差异性调查

答:它所包括了社会认识、社会心理的形成、其转变都需要一个过程,对一个行业的认识取决于行业主体表现,病人对医护认可

13. 不同病人对医护的满意度的分析(住院病人、出院病人、门诊病人) 答:住院病人与出院病人对医护工作者的评价要比门诊病人要更具体点,因为他们这些人群接触医护工作者要多点,许多的事情方面他们更加能体谅医护工作者的难处,与辛苦,纠纷也会少一点,满意度也会高点,然而门诊病人,来就诊时都说非常紧急,状况紧张,心情定会更加着急与激动,处理不好的情况下就会与医护工作者发生冲突,造成负面的影响,会不综合考虑就对医护工作者提出不准确的评价。

14. 病人(及其家属)对“病人权利”认知情况的调查

答:病人的权利是一个包括医学、伦理、法律等多方面含义的综合概念,其内容是丰富而具体的。病人权利的实现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道德等宏观因素,以及医患关系、医院管理、医务人员素质、患者权利意识等微观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必须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以病人利益为第一的原则,更好地实现和维护病人的权利。 15. 医患关系现状与问题

答:医患关系作为当今社会,这个问题是相当棘手的,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会影响社会形象。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古老文化历史的发展中国家,医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往往要受到文化传统,现有的物质生产条件和医疗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下列特征:1.医患关系强调以医学人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原则2. 现象的医患关系正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3.在医患关系中,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医患双方的需要层次是不同的,二这种不同层次的需要的相互满足是维持医患关系的基础,也是推动医患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医患关系是以医学人道主义为指导,以满足医患双方不同需要层次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关系。

第二篇:社会医学复习总结(第三版 、第四版综合)期末复习超实用

第一章

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的定义

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2社会医学的2.性质:具有医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连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3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 4研究内容

<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5三次卫生革命:

<1>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2>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精神病等。

<3>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6.1848年法国医师盖林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医学的概念。

7.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第二章 医学模式

1医学模式的概念(medical model) 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 2医学模式演变的5个阶段: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背景

<1>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2>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

<3>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

<4>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4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1)对临床医学的影响:使临床医学逐步脱离孤立的生物医学思维方法,改变过去“只见疾病,不见病人”的倾向。 (2)对预防医学的影响:现代医学模式要求预防医学从生物病因为主的预防保健扩大到生物、心理、社会综合的预防策略和措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预防效果。 (3)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1>从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 <2>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3>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 <4>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4)对医学目的的影响

生物医学模式医学目的:以治疗为主,以治愈为目的。

现代医学的目的:确立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解除疼痛和疾苦;治疗疾病和对不治之症的照料;预防早死和提倡安详地死亡。

(5)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要求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献身精神。现代型的医学人才,既要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又要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实践的锻炼。

影响人类健康及疾病的主要因素有(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1>环境因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心理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生活危害、消费方式、职业危害)<3>生物遗传因素(机体成熟老化、机体内因、遗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预防、治疗、服务)

4亚健康(sub-health) 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

- 18问卷的一般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

9.问卷设计的步骤:<1>明确研究目的

<2>建立问题库

<3>设计问卷初稿

<4>试用和修改

<5>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10.问卷设计的常见错误:<1>双重装填

<2>含糊不清

<3>抽象的提问

<4>诱导性提问

<5>敏感性问题 11.信度:是指所得结果的可靠程度,通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及一致性来判断结果的信度。 类型: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

12.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从四方面评价:<1>表面效度

<2>内容效度

<3>结构效度

<4>准则效度

13.信度和效度的关系:<1>信度不高,效度也不过会高<2>信度高,效度不一定也高<3>效度高,信度一定也高。

第六章 健康管理

1.健康管理的概念

以人们的健康需要为导向,通过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及预测,向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通过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的行动,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的过程。

2.宗旨:为了更好地调动个人、群体和社会的积极性,通过对有限健康资源的有效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活动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果。

3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 factors) <> 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 4.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

<1>环境危险因素<2>心理、行为危险因素<3>生物遗传危险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5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 risk factors appraisal,HRA) 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6目的:①促进人们改变不良行为,②减少危险因素,③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健康水平。 7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步骤

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资料收集

<1>当地性别、年龄别和疾病分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资料

<2>个人危险因素资料(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疾病史)

2、健康危险因素的资料分析 <1>将危险因素转换为危险分数 <2>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3>计算存在死亡危险 <4>计算评价年龄

<5>计算增长年龄

<6>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

8、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范围

1、个体评价

(1)健康型(个体的评价年龄<实际年龄)

(2)自创性危险因素型(个体的评价年龄>实际年龄)

(3)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个体的评价年龄>实际年龄) (4)一般性危险型(个体的评价年龄接近实际年龄)

2、群体评价

(1)不同人群的危险程度 (2)危险因素的属性

(3)分析单项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 3医德医风建设

第七章 生命质量评价

1.生命质量: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物有关的生活状态的体验。

2.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 :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联系的

主观健康状态和个体满意度。

3.生命质量的评价内容:

<1>生理状态:①活动受限 ②社会角色受限 ③体力适度 <2>心理状态:①情绪反应 ②认知功能

<3>社会功能状态:①社会接触 ②社会融合 ③亲密关系

<4>主观判断与满意度:①自身健康和生活判断 ②满意度与幸福感 4.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

1.人群健康状况的评定 2.疾病负担的评估 3.卫生服务效果评价 4.卫生服务方案的选择 5.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决策 6.健康影响因素与防治重点的选择

第七章

健康管理

1.健康管理产生的背景:

<1>满足多元化健康需求的需要 <2>人口老化和疾病谱的改变 <3>危险因素流行率的变化。 <4>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 <5>医疗服务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2.健康危险因素: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3.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

<1>环境危险因素<2>心理、行为危险因素

<3>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4>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4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5.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步骤

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资料收集

<1>当地性别、年龄别和疾病分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资料。

<2>个人危险因素资料(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疾病史)

2、健康危险因素的资料分析。

<1>将危险因素转换为危险分数。

<2>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3>计算存在死亡危险。

<4>计算评价年龄。

<5>计算增长年龄。

<6>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

6、慢性病自然史的6个阶段:<1>无危险阶段

<2>出现危险因素

<3>致病因素出现

<4>症状出现、

<5>体征出现

<6>劳动力丧失

7、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范围 第八章 个体评价

(1)健康型(个体的评价年龄<实际年龄)

(2)自创性危险因素型(个体的评价年龄>实际年龄)

(3)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个体的评价年龄>实际年龄) (4)一般性危险型(个体的评价年龄接近实际年龄)

2、群体评价

(1)不同人群的危险程度。

(2)危险因素的属性。

(3)分析单项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第九章

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

- 5

第三篇:法医学复习题2_法医学

法医学复习题二

一、 单选题

1、下列关于法医学的任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为侦察提供线索; B、为认定犯罪提供证据; C、为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提供科学证据;D、为是否采取强制措施提供依据

2、死者右下腹部发现尸绿斑,一般在死后( )小时。 A.10小时 B.3天 C.6小时 D.24-48小时

3、颈静脉内膜裂伤,一般发生在( )。

A.溺死 B.缢死 C.勒死 D.中毒死

4、哪种死因形成口鼻腔外蕈形成泡沫。( )

A.勒死 B.缢死 C.掐死 D.溺死

5、下列哪一项属于保存型尸体现象( ) A白骨化 B 尸僵 C 皮革样化 D 尸蜡

6、根据以下尸体现象的程度:尸僵开始缓解,角膜混浊加重,瞳孔可辨,腹部出现尸绿,口鼻眼蝇卵或蛆出现,其死亡时间为( ) A 12-15小时 B 24小时左右 C 2-3天 D 3-4天

7、以下哪一尸体现象在推断死亡时间上意义不大( ) A 尸温测定 B 角膜混浊程度 C尸斑 D 尸体痉挛

8、根据尸温、尸斑、尸僵等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有意义( ) A 尸体腐败发生以前 B 腐败发生以后数周 C 腐败发生以后数月 D 尸体低温保存

9、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定射入口的依据( ) A皮肤创口中心组织缺损 B创口周围皮肤外翻 C挫伤轮 D擦拭轮

10、下列哪项不能鉴别切创和砍创( ) A创口位置 B创腔 C创角 D创缘

11、下列哪项不是溺死的形态学变化( ) A 尸斑浅淡 B 皮肤树枝状纹 C 手中抓有异物 D 皮肤膨胀脱落

12、下列哪项不属于尸体现象的法医学意义( )

A确证死亡 B推断致伤物 C推断死亡时间 D提示死亡原因

13、根据以下尸体现象的发生程度,尸斑大片融合,指压不易退色,尸僵延及全身,角膜轻度混浊,推断死亡时间为( ) A 1-4小时 B 4-6小时 C 6-12小时 D 12-15小时

14、试切创常见于( )

A自杀 B他杀 C意外 D造作伤

15、 哪种死因易形成口鼻腔外蕈形成泡沫( )

A生前溺死 B缢死 C.中毒死 D死后抛尸入水

16、 若肥胖尸体所处环境温度为15-20℃,尸体直肠温度在头10小时和10小时后每小时下降分别为多少度( )

A 1℃ 1.5℃ B 1℃ 0.5 ℃ C 0.5℃ 1℃ D 1.5℃ 1℃

17、某女性尸体外表检验见头面部有多处圆形、新月形、弧形挫裂创,推测其致伤工具可能为( )

A 斧背 B 圆形锤类 C 剪刀 D 六角榔头

18、一男在斗殴中被人打击头部致死,尸检时除膝部和肘部有擦挫伤外,只有右顶部有一处钝器伤,该伤表皮剥脱呈长方形,约4ⅹ6厘米,边缘清晰。皮下出血呈圆形,面积有6ⅹ6厘米。请问造成该伤的致伤物打击面形状是( )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圆形 D不规则形

19、 法医学主要的理论基础是( )

A、物理学 B、心理学 C、统计学 D、医学 20.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定极近距离射击的依据( ) A射入口呈星芒状 B创口周围皮下组织呈樱红色 C枪口印痕 D射入口周围有火药颗粒

21、下列哪项不属锐器创的特点( ) A创腔间有组织间桥 B创角锐利 C创缘整齐 D创壁平整

22、窒息死亡尸体的内部征象一般不会出现( ) A血液呈暗红色流动状 B 浆膜及粘膜下有出血点 C脾脏郁血 D肾郁血

23、某女被发现死于自己家中,现场有搏斗、**迹象,尸体体表检查见颈部有圆形、新月形的皮肤表皮剥脱伴皮下出血,颜面、双手及背部体表处见散在的点片状表皮剥脱,其余无明显异常。根据以上叙述,应高度怀疑那种致死原因( ) A 缢死 B 扼死

C 勒死 D 意外灾害死

24、机械性窒息死,颜面部呈苍白色,主要见于( ) A前位缢型 B.左侧位缢型 C.右侧位缢型 D.后位缢型

25、以下哪项不是认定生前缢死的特点( )

A全身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 B缢沟由表皮剥脱,边缘散在点状出血

C内脏淤血明显,肺出血水肿 D眼结膜、粘膜及脏器浆膜下瘀点性出血

26、性窒息现场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但是除外( )

A现场偏僻,多有淫秽物品 B尸体窒息方式奇特

C死者多为男性 D现场常有遗书

27、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与烧伤性血肿的主要区别是( ) A.外伤性血肿有颅骨骨折 B.烧伤性血肿体积大

C.烧伤性血肿有气泡 D.外伤性血肿与硬脑膜紧密粘连

28、父为A型,母为AB型,根据遗传定律,子女不可能为血型( )

A A型 B AB型 C B型 D O型

29、有关检材的提取方法中,哪种是错误的( )

A小件物品整件提取 B体液用纱布提取并烤干 C要带空白对照 D勿用手摸,防止污染 30、下列哪种不是生物物证( )

A 人体物证 B动物物证 C 植物物证 D书证

1、下列关于法医学的任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为侦察提供线索; B、为认定犯罪提供证据; C、为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提供科学证据;D、为是否采取强制措施提供依据

2、死者右下腹部发现尸绿斑,一般在死后( )小时。 A.10小时 B.3天 C.6小时 D.24-48小时

3、颈静脉内膜裂伤,一般发生在( )。

A.溺死 B.缢死 C.勒死 D.中毒死

4、哪种死因形成口鼻腔外蕈形成泡沫。( )

A.勒死 B.缢死 C.掐死 D.溺死

5、下列哪一项属于保存型尸体现象( ) A白骨化 B 尸僵 C 皮革样化 D 尸蜡

6、根据以下尸体现象的程度:尸僵开始缓解,角膜混浊加重,瞳孔可辨,腹部出现尸绿,口鼻眼蝇卵或蛆出现,其死亡时间为( ) A 12-15小时 B 24小时左右 C 2-3天 D 3-4天

7、以下哪一尸体现象在推断死亡时间上意义不大( ) A 尸温测定 B 角膜混浊程度 C尸斑 D 尸体痉挛

8、根据尸温、尸斑、尸僵等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有意义( )

A 尸体腐败发生以前 B 腐败发生以后数周 C 腐败发生以后数月 D 尸体低温保存

9、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定射入口的依据( ) A皮肤创口中心组织缺损 B创口周围皮肤外翻 C挫伤轮 D擦拭轮

10、下列哪项不能鉴别切创和砍创( ) A创口位置 B创腔 C创角 D创缘

11、下列哪项不是溺死的形态学变化( ) A 尸斑浅淡 B 皮肤树枝状纹 C 手中抓有异物 D 皮肤膨胀脱落

12、某女被发现死于自己家中,现场有搏斗、**迹象,尸体体表检查见颈部两有圆形、新月形的皮肤表皮剥脱伴皮下出血,颜面、双手及背部体表处见散在的点片状表皮剥脱,其余无明显异常。根据以上叙述,应高度怀疑那种致死原因( ) A 缢死 B 扼死 C 勒死 D 意外灾害死

13、机械性窒息尸体外表征象表现应除外下列哪项( ) A.塔雕氏斑 B.尸斑明显而广泛

C.颜面部淤血发绀 D.眼结膜和颜面部皮肤瘀点性出血

14、以下哪项不是认定生前缢死的特点( )

A全身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 B缢沟由表皮剥脱,边缘散在点状出血

C内脏淤血明显,肺出血水肿 D眼结膜、粘膜及脏器浆膜下瘀点性出血

15、自缢死者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但是除外( )

A现场安静,无搏斗痕迹 B尸体体表和手足常无损伤

C尸体呈悬吊姿势,足尖不一定呈下垂状态 D尸体具有机械性窒息死亡的主要征象

16、下列哪项不是勒死的特点( )

A索沟位置常在甲状软骨或其下方的水平线上 B索沟方向呈环状平行状

C索沟多不闭锁常有中断现象 D索沟深度均匀结扣处有压痕

17、下列哪项不是性窒息的特点( )

A死者所在地常是隐蔽而僻静之地 B多见老年 C四肢可见奇异绳套 D多有自淫症

18、烧死的生活反应包括以下四种,但除外( ) A皮肤二度烧伤,伴边缘充血 B闭眼征候 C肺内细支气管碳末吸入沉积 D肠壁破裂,内脏脱出

19、下列哪项电流通路对人体危害最大( ) A 左下肢-右下肢 B 右下肢-左下肢 C 左上肢-右下肢 D 左上肢-右上肢 20、以下哪项不是电击死案件的尸检所见( ) A 电流斑 B皮肤烧伤 C 电击纹 D塔雕氏斑

21、用手指压迫尸斑部位,尸斑颜色不消退,说明死后经过多小时( ) A.4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8小时

22、尸斑的颜色取决于( )。

A.血液浓度 B.尸体停放时间 C.血红蛋白氧合状态 D.环境条件

23、死后尸体细胞组织自溶是由于( ) A.温度的高低 B.组织的各种水解酶作用 C.蛋白质的分解 D.水分的蒸发

24、浆膜及粘膜下有溢血点,常见于( )。 A.机械性窒息 B.急性传染病 C.血友病 D.败血病

25、舌骨骨折发生率较高的是( )。

A.勒死 B.缢死 C.溺死 D.扼死

26、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与烧伤性血肿的主要区别是( ) A.外伤性血肿有颅骨骨折 B.烧伤性血肿体积大 C.烧伤性血肿有气泡 D.外伤性血肿与硬脑膜紧密粘连

27、以下哪些尸体中不能见到手脚皮肤呈手套或袜套状脱落( ) A 高度腐败的尸体 B 溺死的尸体 C 死后抛入水中的尸体 D 烧死的尸体

28、电流通过完整皮肤时,在接触处产生的焦耳热及电解作用所造成的特殊皮肤损伤称( )

A、电流斑 B、电烧伤 C、电击纹 D、电流出口

29、猝死从发病到死亡时间一般为()

A、12小时 B、6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30、下列哪项不属于钝器作用方式( )

A棍棒打击人体头部 B盲人撞击电线柱 C高坠 D 子弹射入人体

二、多项选择题

31、机械性损伤时法医学的鉴定任务是( )

A认定致伤物 B判断损伤的形成时间和损伤程度 C判断伤后有无有意识的行为能力 D判断致伤方式

32、关于机械性窒息,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

A所有外窒息均表现出缺氧和CO2蓄留

B窒息过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取决于机械性暴力的性质作用方式和其发生速度程度及持续时间等因素

C各期的时间长短和表现明显与否存在着个体差异

D窒息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6期

33、夏夜某派出所接到一少女报案,称自己被一流氓强行亲嘴、咬乳房后强奸。经法医检查,受害人左乳房有片状出血,有乳房有咬痕,背部有擦伤。请问:对受害人进行身体检查时应提取哪些法医物证( )

A受害人口腔拭子 B近期与受害人有性行为的人的口腔拭子 C受害人体内精液 D咬痕上的唾液斑

34、对一缢吊尸体检查时,发现死者枕部,背部及双下肢有表皮剥脱,无明显皮下出血,颈部除有因皮带形成的较宽的缢沟外,在缢沟处颈部两侧有散在的点片状表皮剥脱,皮下出血,相应肌群点灶状出血,颅内及内脏淤血,最可能的情况是( )

A被他人用钝体打击头部致昏迷,缢吊,属他缢 B被人扼颈致昏迷,再缢吊,伪装自缢 C属自缢

D所提供情况不充分,无法判断

35、下列哪几项属于皮下出血与尸斑的鉴别要点( )

A镶边挫伤带 B 边界是否清楚

C 压之是否退色 D 切开有无滴状物流出

31、法医学主要分科有( )

A、法医病理学; B、法医物证学; C、法医毒物分析化学; D、法医昆虫学;

32、法医学尸体检验的任务是( )

A、确定死亡原因、性质、时间;B、认定死亡方式,进行个人识别; C、确定法律责任;D、编写尸体检验报告中注意事项;

33、剪刀可以形成的多种创,包括( ) A、剪创;B、刺创;C、切创;D、裂创;

34、溺水死亡内部器官的主要征像有( ) A、牙齿石竹色;B、水性肺气肿;

C、右心淤血呈暗红色;D、器官内有浮游生物;

35、胸腹腔解剖术式有( )

A、直线切法;B、T字弧形切法;C、Y字形切法;D、倒Y字形切法;

36、下列哪几项属于假死的鉴别方法( ) A眼底检查 B结扎指头

C心电图测定 D微弱呼吸的检查

37、下列哪几项属于尸体现象的法医学意义( ) A确证死亡 B推断致伤物 C推断死亡时间 D提示死亡原因

38、机械性损伤时法医学的鉴定任务是( )

A认定致伤物 B判断损伤的形成时间和损伤程度 C判断伤后有无有意识的行为能力 D判断致伤方式

39、下列哪些项属于机械性损伤中外力作用方式( ) A牵拉 B 压缩

C 剪切 D折曲和扭转 40、下列哪几项是他勒的特点( )

A.现场常有杂乱或打斗的状况 B.被害者口中可塞有异物 C.颈部绳套缠法多圈且勒得很深 D.勒沟上下边缘可有指甲抓痕

41、缢死现场勘验时,缢索的检查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A核实绳索的性状,匝数应与缢沟的性状,条数相符 B保留绳索,拍照,解开绳索后取下并立即恢复原样 C用放大镜检查缢绳的附着物是否与缢沟上的相符 D缢索是重要物证,必须注意保存

42、下列关于法医物证提取方法正确的有( )

A小载体的血痕:整件提取 B凶器上血痕:尽量整件提取 C身体上附着的血痕:局部提取 D地面上血痕:刮取

43、性窒息的特点具有下列哪几种( ) A 是性心理及性行为变态者的自杀方式 B 死者所在场所常是隐蔽而僻静之处

C 窒息方式多样,如缢吊或头面部罩塑料袋等 D性窒息者绳套奇特复杂,常被误认为他杀

44、关于机械性窒息,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

A所有外窒息均表现出缺氧和CO2蓄留

B窒息过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取决于机械性暴力的性质作用方式和其发生速度程度及持续时间等因素

C各期的时间长短和表现明显与否存在着个体差异

D窒息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6期

45、下列哪几项属于皮下出血与尸斑的鉴别要点( ) A镶边挫伤带 B 边界是否清楚

C 压之是否退色 D 切开有无滴状物流出

三、是非题

36、法医学研究对象仅包括尸体及生物源性物证( )

37、假死是指心脏及肺脏功能暂时停止( )

38、新鲜精液都能进行血型测定( )

39、血痕预实验阳性可肯定是血( ) 40、射击创的入口和出口形态特征一致( )

41、砍创的特点是创口长,创腔深,常伤及骨组织( )

42、尸体痉挛可保留尸体临死前的动作和姿势,有利于分析案件性质( )

43、交直流电对机体的损伤程度是相同的( )

44、中空性损伤常见于棍棒打击形成( )

45、动、植物物证和人体物证一样可以进行DNA检验( )

46、眼结膜、粘膜及脏器浆膜下瘀点性出血是机械性窒息死亡的特有征象( )

47、尸检时未检见电流斑不一定能排除电击死( )

48、人类血型终身不变( )

49、人类DNA不仅有个体差异还有组织差异( ) 50、只要检见伤口有出血征象就可以判定为生前伤( )

四、案例分析

简要案情:

1、97年×月×日,×市居民王×发现邻居白×家内有撕打声和碰撞声,遂进入白家查看,见白×(女,42岁)及女儿均倒在屋内地上血泊中,即将二人送医院并报案,白×因抢救无效,一小时后死亡,尸体检验:衣服完整无损伤,尸长156厘米,尸僵形成,尸斑呈淡粉红色,眼睑结膜、口唇、指端苍白,瞳孔直径0.5厘米,等大,躯干、四肢无异常。

伤痕检验:

头顶正中槽形挫裂创,4.5×3 厘米;⑵右顶结节处有3.5×4.5厘米类方形皮下出血点,出血边缘3×0.5厘米弧形裂创,于该创上方 1厘米处有 3×0.7厘米星芒状裂创,周围有0.2×0.2厘米不等的表皮剥脱;⑶顶枕部有2×2厘米“<”形皮瓣创;⑷枕骨粗隆左侧有3.7×3 厘米皮下出血,其中有2.4×0.6厘米条形裂创。⑸枕骨粗隆处1.6×0.4厘米条形裂创,周围有 4×2.5厘米散在皮下出血,上述损伤创缘不整齐,创壁不光滑,创腔有组织间桥。

解剖所见:

头顶 5×3厘米椭圆形塌陷骨折,骨折区周缘有两条分别向左右颞部放射骨折线,分别为5厘米和4厘米,脑组织挫裂伤。

分析推断: 1.死因 2.工具种类 3.推断工具

4.推断工具的主要依据

第四篇:全科医学概论复习题

本科《全科医学概论》复习题

(先发前面部分的,还缺最后两次课的复习题,再补)

1. 如何理解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P15-18) 2. 全科医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特点的意义何在?(P18-24) 3. 如何在具体实践中体现全科医生的工作特点?(P24-29) 4. 全科医师应如何提供以人为本的健康照顾?(P51-54) 5. 社区的定义,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的意义是什么?(P79,81) 6. 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特点是什么?(P95-98) 7. 疾病的第一级预防、第二级预防、第三级预防分别是什么?各包括哪些手段?(P113) 8. 什么是筛检试验?筛检试验的原则是什么?(P117) 9. 什么是健康评价,什么是健康管理(P134) 10. 健康评价与健康管理的具体形式有哪些(P140-144) 11. 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P142) 12. 为什么说“没有良好的医患关系,全科医生将无法工作”?(P128) 13. 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30) 14. 医患关系的新发展趋势有哪些?(P125-126) 15. 沟通艺术有哪些?(P130-132)

第五篇:预防医学复习题

医学模式:是对医学本质、医学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的总体认识、总体概括。

医学模式的演变:神学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疾病谱:按发病率,从高到低排列的疾病顺位表。

死因谱:按死亡率,从高到低排列的死因顺位表。

把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作为一个三维坐标系

疾病:是一种生物学上的失常或是病理状态的医学判断或临床判断,可通过体检、化验、人

体测量及其他检查加以确定,这是一种生物学尺度。

病患:是对身体健康状况的自我感觉和判断,即对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失调的判断,它

是一种感觉尺度,是一种个人主观上的疾病感觉。

患病:是社会对个人健康状态的判断,是社会对疾病的承认,是一种角色判断,反映一个人

在健康状况方面所处的社会地位,即他人认为此人处于不健康状态,它是一种行为尺度

整体健康观: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视健康为多维系统,视机体为一个整体。

要求躯体、心理和社会诸方面共同成长和协调发展,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

力。

第一级预防措施:①改善环境措施②自我保健③健康教育

二级预防措施:①早期发现②早期诊断③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又称为临床预防

①病因明确的,主动的采用一级或二级预防

②病因不明的,采用二级或三级预防,特别是二级预防为重点

③无发病先兆的,只有采用三级预防

④可逆者,一级和二级预防为主

⑤不可逆者,应加强一级预防

五层次预防:个人预防、家庭预防、社区干预、国家级预防、国际预防

环境:1.自然环境:1)原生环境2)次生环境:2。社会环境

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环境质量恶化,

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公害:严重的环境污染

污染的来源按性质分:

一次污染物:直接由污染源排放至环境中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环境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化学性质可能发生改变,形成新

的污染物。

生物浓集: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将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并通过食物链在各种生

物体之间传递。某些物质在传递过程中,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可逐渐升高,这种现象就是生物

浓集。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急性作用: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剂量进入机体可引起急性中

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2慢性作用 :污染物大多以低剂量,长时期排入环境中的,对人

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慢性作用。3远期危害 : “三致”(致癌作用 致畸作用 致突变作用)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过敏性反应 免疫抑制

公害病:由严重环境污染引起的社会影响较大的地区性疾病,是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一般的发病规律为山区—丘陵—平原,内陆多于沿海,乡村多于城市。生长发育旺盛的青春期发病率最高,轻病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地质环境缺碘是流行的主要原因

碘缺乏病的预防:在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区利用各种方式补碘:(1)碘盐向食盐中加入碘化钾和碘酸钾等(2)碘油(3)口服碘化钾

地方性氟病临床表现:

(1)氟斑牙:①白垩型:牙釉面无光泽、粗糙,可见白垩线条或斑点,也可布满整个牙面;②着色型:牙釉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颜色改变,浅黄,黄褐或是黑色;③缺损型:牙釉质损害脱落,呈点状、片状凹痕。

(2)氟骨症 A、症状: ①疼痛:由腰背部开始,逐渐累及四肢,大关节直到足跟。疼痛一般是持续性酸痛,活动后可缓解,静止后加重,重者可出现刺痛或刀割样疼痛;②神经症状:肢体麻木,蚁走感,知觉减退等感觉异常;肌肉松弛,握物无力,下肢控制力减退等一系列神经症状;③肢体变形:脊柱生理弯曲消失,活动范围受限;④其他:头痛、头昏、心悸、乏力、困倦等类神经表现;恶心、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的功能紊乱等症状。 B、体征:①硬化型:骨质硬化为主,表现为广泛性骨质增生,硬化及骨周软组织骨化所致的关节僵硬及运动障碍,脊柱固定,胸廓固定和四肢关节强直;②混合型:在骨质硬化即骨旁软组织骨化的同时,因骨质疏松,软化而引起脊柱及四肢变形。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机生命,此种化学物称为毒物。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呼吸道:呈气体、蒸气、气溶胶(粉尘、烟、雾)状态的毒物都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是主要的进入途径。

汞中毒

接触机会:①汞矿石开采、运输、加工、冶炼②有色冶金:提炼金银等贵金属③含汞仪表的制造、使用和维修④化工生产⑤轻工生产⑥军火工业⑦口腔医学中用银汞合金填充龋洞慢性中毒临床表现 :①神经衰弱综合征神经功能紊乱②易兴奋症③中毒性震颤

汞中毒震颤:慢性汞中毒的症状之一。早期多见于眼睑 、手指和舌,多在休息时发生,口腔炎治疗首选药:二巯基丙磺酸钠处理原则:患者应脱离汞接触,进行驱汞治疗和对症处理。误服汞盐患者不应洗胃,应尽速灌服鸡蛋清、牛奶或豆浆,保护胃粘膜。

思考题

汞中毒的三大临床表现是:

1、兴奋症、肾炎、口腔炎

2、兴奋症、口腔炎、肝炎

3、兴奋症、口腔炎、震颤

4、口腔炎、震颤、肾炎

5、口腔炎、肾炎、肝炎

汞中毒的首选驱汞药为:

1、依地酸二钠钙

2、小剂量美蓝

3、二巯基丙磺酸钠

4、硫代硫酸钠

5、青霉胺

铅中毒

接触机会: 铅的开采和冶炼;铅及氧化铅的使用

铅主要累及血液及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管及肾脏等。

慢性中毒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神经衰弱综合征 ,外周神经炎,严重者可出现铅中毒性脑病 、周围神经系统的损害、铅麻痹

2、消化系统:消化功能障碍 、腹绞痛 、铅线铅线:由于硫化铅沉积而形成,表现为深灰、紫黑或蓝色的带状或不规则斑块,多见于牙龈的边缘,亦可见于颊粘膜及口腔的其他部位,需与正常人口腔粘膜的色素趁着斑、牙龈慢性炎症和牙垢等相鉴别 。

3、血液系统

首选药物:依地酸二钠钙

思考题

铅在体内的主要以--------形式蓄积,主要蓄积部位为---------。

3、首选驱铅药为--------。

4、铅中毒时尿中δ-ALA增加是由于体内-------酶被抑制。

苯中毒的高危作业:石化工人生产苯,化工实验室操作人员 。最严重的行业为油漆业和制鞋业

慢性中毒临床表现:①神经系统② 血液系统:出血倾向;苯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皮肤损害

主要累及器官:急性苯中毒可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慢性苯中毒则可致造血系统抑制且白血病发病率升高。

思考题:

1、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

A、造血系统吸收B、消化系统

C、中枢神经系统D、呼吸系统E、循环系统

2、静电噴漆可作为下列哪种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

A、铅中毒B、四氯化碳中毒

C、汞中毒D、苯中毒E、甲醇中毒

3、苯中毒检出最高的行业是-------和-------。

4、测定苯的代谢产物------含量,可作为苯接触指标反映苯的接触水平。

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1、无机粉尘矿物性粉尘金属性粉尘 人工合成的无机粉尘

2、有机粉尘植物性 动物性 人工合成炸药染料

3、混合性粉尘在生产环境中最为常见的是混合性粉尘。

分散度:物质被粉碎的程度,表示方法是以粉尘直径大小的数量组成的百分比来表示。

尘肺:工人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的肺组织纤维增生为主的全身性病变。

速发型矽肺:少数病例,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经1-2年即发病。 晚发型矽肺:一部分病例,接触较高浓度的粉尘,但接触时间不长即脱离接尘作业,X线胸片未发现异常,从事非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发现矽肺。

矽肺的典型病变:矽结节

有机磷农药理化特性:大多呈油状液体,易挥发,常有似大蒜样臭味。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对光、热、氧及酸稳定。在碱性溶液中分解、解毒例外:敌百虫在碱性液中变成敌敌畏,毒性增加。

有机磷中毒主要临床表现:①毒蕈碱样症状:出现最早:1腺体分泌增加(流涎、多汗)。2平滑肌痉挛(呼吸困难、腹痛、尿失禁)。3瞳孔缩小如针尖。心动过缓、血压下降。②烟碱样症状:1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血压升高、心动过速。2运动神经兴奋:肌束震颤,而后抑制呼吸肌麻痹。③中枢神经症状:头痛、头晕、乏力、烦躁不安、共济失调、意识模糊、谵妄、抽搐、昏迷,呼吸中枢麻痹。

治疗药物种类:①特效解毒剂:抗胆碱药阿托品:能缓解毒蕈碱样症状,对抗呼吸中枢抑制。用药原则:早期、适量、快速、反复给药②胆碱酯酶复能剂③解磷定注射液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与有机磷农药比较:1氨基甲酸酯类一般无特殊气味,而有机磷农药有大蒜臭味。2二者毒作用机理相似,主要抑制乙酰胆碱酶活力。但氨基甲酸酯类抑制作用轻,恢复快,潜伏期短。3二者中毒症状相似,但氨基甲酸酯以M样作用明显,一般病情轻,恢复快4氨基甲酸酯中毒首选阿托品

气象条件:包括气温、气湿、气流及气压

热适应:人体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的适应反应。表现:①体温调节能力增强②皮温和中心温度先后降低③心血管紧张性下降;就表现为每搏输出量增加,心率降低和血压的稳定④醛固酮的分泌增加;肾小管和汗腺对氯化钠的重吸收功能增强,汗液中无机盐成分减少⑤细胞可合成一组新的蛋白 即热应激蛋白HSP,以保护机体细胞免受高温的损伤。中暑: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中暑临床表现:

①热射病(包括日射病):多发生在强干热型或湿热型高温作业。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 临床特点:起病急骤,体温高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皮肤干红,脉搏快而无力,呼吸快而浅表,严重时出现昏迷,抢救不及时,可能因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

②热痉挛:是由于人体大量出汗造成钠、氯、钾等严重丢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神经肌肉产生自发性冲动,出现肌痉挛,多发生在干热型高温作业。临床特点:肌肉痉挛伴收缩痛。肌痉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又以腓肠肌较多见,痉挛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往往体温正常,意识清楚。

③热衰竭:这一型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多认为为是因皮肤血流增加,而导致脑部暂时血供减少所致。多发生在高气温、强热辐射的生产环境。临床特点: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恶心,呕吐,继之可出现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甚至昏厥。患者的体温正常或稍高。

中暑的诊断:①中暑先兆: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升高。②.轻症中暑:中暑先兆的症状加

重,还出现了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快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③重症中暑:出现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之一,或混合型。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①听觉功能的影响:1暂时性听阈位移a听觉适应b听力疲劳2永久性听阈位移a对高频区的听力损失b噪声性耳聋 3爆震性耳聋:②非听觉系统的影响: a 影响植物神经的调节功能:如长期作用可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b神经衰弱症候群:可出现头痛、耳鸣、睡眠障碍等。 c其他非特异性的表现:如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等

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1)噪声的声压级和频率(2)接触噪声的时间(3)噪声的类型与接触方式(4)机体的健康状况(5)噪声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和有害物质

振动的分类:

①局部振动:手传振动,指手部接触振动源,振动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

②全身振动:足部或臀部接触工作地点或坐椅的振动,振动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到全身。 局部振动病:由于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典型表现为运动性白指。可累及神经系统。

临床表现:

a.白指或称雷诺氏现象:由振动引起的末梢循环为主要功能障碍的典型表现。好发于中指,其次为食指和无名指,小指和拇指较少见,特别严重时也可累及全手。表现为节段性发作性手指灰白,紫绀和发白,界限分明,严重时,也可扩展到整个手掌。

b.手麻、手痛:振动导致末梢感觉功能障碍。疼痛多为钝痛或刺痛,多发在寒冷季节,并且在接触冷水后加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手凉、手颤、手无力、手有蚁走感等等。 c.骨关节、肌肉系统的症状:指关节变形,肥大和肿胀,大小鱼际肌萎缩,手持物容易掉,握力下降。d.其他症状: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头昏、头痛、睡眠障碍等等。

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1)接触振动的时间:每日纯接触振动时间和接触振动工龄都是影响振动危害的重要因素。接振时间越长,职业性健康损害的检出率也越高,病情也就越严重。

(2)环境温度和噪声:气温也是振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一般来说寒冷的工作环境可增加局部振动病的发生率,同时寒冷也是促使局部振动病发病的重要致病条件。另外,当噪声与振动同时存在的时候,它们对人体的影响就呈一个协同作用,也就说其影响都比分别作用对人体的影响更加明显。

(3)工作时的体位和操作方式、重量负荷和个体因素

①人体对振动的敏感程度是与体位有关的。就全身振动而言,立姿对垂直振动较敏感,卧位则对水平振动较敏感。如果在操作时,用肩、腹、下肢紧贴振动物体,就会使身体自然缓冲振动传导的作用降低,而加大了振动的危害性。

②工具的重量和被加工物的硬度也是通过影响体位和肢体紧张度来影响振动的危害性的。

红外线对机体的影响

(1)对皮肤的损伤:①小或中等剂量红外线照射皮肤后立即可出现红斑,但可很快消失,并无色素沉着。②重复照射红外线,会出现色素沉着。而大剂量红外线短期暴露,皮肤会被灼伤。 (2)对眼睛的影响:①波长≥1400nm的红外线易为角膜上皮吸收,对角膜产生热损伤,出现疼痛、烧灼感和结膜炎症性充血;②角膜的损伤比较少见,一般是在观看核火球和红外激光等强光时才会发生;③波长≤1300nm的红外线易于被虹膜吸收,引起充血性瞳

孔缩小和房水潮红症状;④可能出现晶状体浑浊,甚至发生白内障。

紫外线对机体的损伤:(1)角膜、结膜炎(2)对皮肤的损害①皮肤红斑反应②光感性皮炎

食物中毒定义: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分类:①细菌性食物中毒; ②真菌及毒素食物中毒; ③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④化学性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发病特点:①发病潜伏期短;② 病人临床表现相似;③发病与摄入某种食物有关;④无人群间相互传染。

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发病率高;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动物性食品为主要中毒食品 沙门氏菌特征:100℃立即死亡,菌毛有侵袭力,肠炎沙门氏菌可产肠毒素。

毒蕈中毒类型及临床特点:1.胃肠炎型:急性胃肠炎症状。2.神经、精神型:神经兴奋或抑制等。3. 溶血型:胃肠道症状、溶血性黄疸、肝、脾肿大等。4. 肝肾损害型:早期急性胃肠炎症状,重症者假愈期后出现肝肾损害。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

1、感觉系统-----社会因素作用的门户

2、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社会因素的中介。

3、中枢神经系统(脑)-----社会因素作用的控制器。

社会经济与健康:

1、积极作用:(1)经济发展能改变人们的生活行为、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2)经济发展促进了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人均寿命大大延长。 2, 带来新的健康问题:(1)环境污染和破坏------工、农业污染(2)生活方式的改变------烟、酒产量增加,热量摄入过多(3)大量合成化学物质进入人们日常生活-----衣、食、住、用(4)心理健康问题------20年后,仅次于心血管病,排死因第二位(由升学、工作压力、就业、竟争等引起。)(5)社会流动人口增加------易产生卫生死角。疾病流行。

 性格竟争性时间紧迫感情绪反应

 A强强强

 中间性一班一班一班

 B弱弱弱

A型性格---------好胜心强、急躁,遇事反应强烈。

B型性格---------与世无争、慢条斯理,不易激动。

经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发现:

A型性格 易发冠心病,发病率是B型的2倍,复发率是B型的5倍。

B型性格 易发溃疡性结肠炎。 A型性格对身体的不 利影响远比B型性格大。

C型性格:易发肿瘤的性格 特征是:压抑自己的情绪、过分忍让、回避矛盾、怒而不发、内向、好生闷气。 C型性格易患胃癌、肝癌。宫颈癌发病比他人高3倍。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行为-----人们为维持生存、种族延续和适应环境变化而作出的反应。

生活方式-----社会、民族、群体、个体在物质文化生活各面的总和。

行为生活方式主要对个人、家庭而言。因为个人和家庭的行为生活方式对人的健康影响巨大。

上一篇:优秀企业获奖感言下一篇:优秀人员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