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教学论文

2022-05-12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特岗教师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特岗教师的到来,一下子把全县教师的平均年龄拉下了一大截,整个队伍都显得年轻了!”——泸溪县教育局副局长张绍平“长期以来,教师队伍结构失衡问题一直制约着我们县域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老龄化现象让人揪心。

第一篇:特岗教师教学论文

特岗教师农村地方性知识及其生成初探

特岗教师作为农村乡土文化的外来者,缺乏本土人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这给特岗教师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适应困难。通过农村地方性知识的生成可以加速其生活适应,促进其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其专业素养。促进农村特岗教师农村地方性知识生成的策略有:在岗前培训和职后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纳入农村地方性知识的学习内容,同时鼓励特岗教师将农村地方性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并在学习和生活中留心积累农村地方性知识。

特岗教师 地方性知识 生成

特岗教师大多对农村地方性知识所知有限,任教学校多为生活和教育资源都相对匮乏的农村中小学。作为新任,他们不但要面对其他初任教师所面临的入职适应,而且要面对与自己迥然不同的生活和教育教学环境,这无疑加大了特岗教师生活和入职适应的难度,影响特岗教师的生活质量、教育教学效果以及专业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试图从主观的视角,从特岗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出发,通过农村地方性知识的生成提升其农村生活的适应能力,改善其教育教学的方式,并进一步促进其立足农村特色的专业发展。

一、特岗教师缺乏农村地方性知识:现状分析

地方性知识是由地方生产经验、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构成的一个符号系统,是地方居民为适应当地环境创制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意义系统和生存智慧。[1]它包括生产生活、历史文化、传统民俗、民间艺术、地理景观和思想观念等地方性知识。[2]这些地方性知识伴随着“本土人”的成长,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衣食住行甚至工作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而这一过程是作为“文化外来者”的特岗教师所没有的,换句话说,特岗教师不具备当地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因此,才产生了生活和工作适应的障碍。研究表明,特岗教师主观感受到的教师职业压力不仅高于一般青年教师,同时也高于农村教师。[3]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特岗教师所面临的入职适应和艰苦生活及工作环境适应的双重适应困难造成了他们巨大的职业压力。对于特岗教师来说,缺乏应对这一艰苦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也应成为导致特岗教师生活和工作困境的原因之一。

对于“本土人”来说,地方性知识是他们的直觉经验和生活常识,而对于特岗教师来说,这些地方性知识却是他们的未知。也就是说,这些对“本土人”的生活和工作潜移默化起作用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并未有意识地提升到地方性知识的层面而被理解,因此,人们从未意识到地方性知识对其生活和工作所起的巨大作用。比如说,蚊虫叮咬和地方性疾病的防治办法、农产品储存和加工的技术、婚丧嫁娶的礼仪、人际交往的禁忌,“本土人”会根据他们所熟悉的当地气候特点做相应的准备,他们也会运用当地的文学艺术形式娱乐自己,更重要的是各种地方性知识对人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塑造和改变,促使“本土人”与地方性文化自然融合。而特岗教师缺乏与地方性文化融合的经历,又不具备有意识通过补充地方性知识改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主观自觉,同时相关部门也没有对特岗教师补充地方性知识的引导和帮助,这都阻碍了地方性知识对特岗教师生活、工作和发展促进价值的有效实现。

二、特岗教师掌握农村地方性知识:意义探寻

1.有利于特岗教师的生活适应

大量研究表明,特岗教师群体目前存在着较大的生活适应问题:他们往往工资待遇偏低、生活条件较差、人际关系困扰、精神孤独空虚[4][5],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特岗教师的生活质量。面对这些问题,引导特岗教师主动调节自身融入外部环境与当地生活环境达到和谐适应的状态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地方性知识的学习和领会有助于特岗教师获取当地农村的生存智慧和良好心态。究竟是什么使“本土人”能够生活得井然有序、安贫乐道,就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于此代代传承并发展的生存智慧和思维方式,正是那些生产生活的窍门和技巧帮助他们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满足生活的各种需要;是那些有效的预测和提早的防范帮助他们规避了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伤害和麻烦;是那些生动有趣意蕴深刻的神话传说和民间艺术塑造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思维方式;是那些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互相帮助。总之,特岗教师只有这样看待并学习地方性知识,即把它们看作是改善自己物质和精神生活状态的有效工具和重要资源,才能与当地文化逐渐相容,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活。

2.有利于特岗教师的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知识的建构必然与其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密切相关,已有的知识经验往往是新知识学习重要的生长点。个体头脑中与新知识相关联的有助于新知识接受的旧知识的数量以及激活程度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在教学中,新知识的呈现方式影响着学习者头脑中旧知识的激活程度,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决定着学生头脑中与新知识相关联的旧信息的量,这二者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在农村生活和成长,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大多是围绕农村地方性知识展开的,而现行的教科书中为数不少的知识点以城市文化为依托,经常出现农村学生生活中陌生的城市或外来文化形态。[2]这就需要教师将教科书中知识的呈现方式进行转化,转化成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与其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吻合的呈现方式,从而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建构。

3.有利于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最核心的依托是文化,而乡土文化的核心特质就是其地方性。[6]以地方性知识为核心的乡土文化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肥沃土壤,它不仅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给养,而且为其提供了可行性路径。特岗教师的使命和特点决定了特岗教师应该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即将教师发展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地方性知识对于特岗教师各方面的专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在专业思想方面,地方性知识有助于特岗教师对农村风土人情的了解,加深其对农村教育价值的体悟,坚定其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扎根农村教育的信念;在专业知识方面,地方性知识作为特岗教师普通教育教学知识向农村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转化的一个重要中介要素,不但丰富了特岗教师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改善特岗教师的认知结构,促进特岗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的构建,提高特岗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在专业能力方面,地方性知识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价值对于特岗教师整体能力素养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将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结合能力、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与同事和学生沟通的能力以及基于乡土文化的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整体职业素养,甚至是教师整体素养的成长和发展,这其中知识掌握特别是能够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特定而迫切需要的知识的构建,诸如地方性知识之于特岗教师,其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三、特岗教师获取农村地方性知识的路径探索

1.将农村地方性知识纳入特岗教师的岗前培训

政府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对特岗教师地方性知识的生成责无旁贷地负有引导和资助的职能。特岗教师的岗前培训无疑是可以帮助特岗教师初步吸收和掌握农村地方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地方政府或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在特岗教师入职以前,将当地农村的一些普适性的、基本的、必备的地方性知识纳入到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为特岗教师进一步丰富和扩展当地农村的地方性知识奠定基础。首先,地方性知识的培训范围可以以县为单位,由县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本县特岗教师的岗前培训,并在其中纳入本县农村的地方性知识的培训内容,以此平衡培训成本过高与地方性知识差异性的矛盾。其次,对于特岗教师农村地方性知识的培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对民俗工艺、传统文化、自然地理等地方性知识可以采取集中面授的方式进行,而对于生产生活、人际交往、文明礼节等内容可以对特岗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和实地考察,而后进行集体讨论分享收获和感想的方式进行,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最后,应将农村地方性知识与其他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相融合,如将农村地方性知识与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理论的学习与运用相结合,一方面充分显示农村地方性知识在当地农村教育教学中的魅力和价值,同时引导特岗教师初步学会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农村地方性知识。

2.将农村地方性知识引入职后教师学习共同体

将农村地方性知识的学习和探讨纳入到职后教师学习共同体,也是促进特岗教师农村地方性知识生成的有效途径。首先,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特岗教师可以分享到农村教师所享有的大量鲜活的、实践色彩浓郁的农村地方性知识,相较于书本上和教师培训中抽象的地方性知识的呈现方式,在农村教师直觉经验层面上的农村地方性知识更为具体直观、形象生动。其次,教师学习共同体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是领悟知识、生成灵感、点燃智慧的催化剂,在学习共同体教师们的合作交流中,农村地方性知识也会呈现得更为全面立体、深入透彻,这不但有利于农村地方性知识的传承,同时在农村教师代言的乡土文化与特岗教师代言的现代城市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中,也能够促进乡土文化与城市文明的融合和升华,在相互吸收和彼此批判的过程中有助于形成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兼具时代精神风貌的进步的农村教师文化;最后,将教育教学实践中地方性知识运用的有效做法积累整理、编辑成库,作为教师学习共同体讨论农村地方性知识的成果,为进一步的农村地方性知识的推广和研究积累资源,奠定基础。

3.将农村地方性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同样是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有效途径。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工作是特岗教师运用农村地方性知识的重要领域。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问题情境中,农村地方性知识的有效运用有赖于特岗教师对地方性知识的灵活提取和深度加工,方可准确地识别问题并高效地解决问题。根据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新旧知识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但有利于新知识的加工处理,而且有利于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丰富和强大。具体而言,首先,特岗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农村地方性知识,将教育教学内容与农村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构建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直觉经验的桥梁,促进农村学生的意义建构。其次,特岗教师应养成理性反思的习惯。这里的理性不但指合乎专业即教育教学之理,而且要合乎农村本土文化之理。只有理性的而非盲目的经验性的反思,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特岗教师地方性知识甚至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扩展。

4.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农村地方性知识

特岗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识地积累农村地方性知识。特岗教师在农村工作和生活,身处农村地方性知识丰富的乡土文化场域之中,即使是茶余饭后、街谈巷议都可以成为特岗教师获取农村地方性知识的途径和来源,关键是特岗教师应善于在点滴生活中细心观察、留心积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更要做善于学习的智者。需要注意的是,首先,特岗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条件越艰苦,环境越恶劣,心态应该越平和。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看到事物正向美好的一面,才能体味乡土文化中朴实无华深沉厚重的意蕴和魅力。其次,特岗教师应将自己的角色设定为加入者,而非暂住者或外来者,加入者的身份认定有助于特岗教师坚定与本土文化融于一体的信念,并能成为他们学习和积累地方性知识的动力之源。另外,特岗教师还可以选择和挖掘地方性知识中审美意蕴丰富、生活情趣十足的内容,比如在自己的业余时间游览地方景观、参与特色活动,与当地人交朋友,感受地方民风民俗,品尝并学习烹制当地美食等,并以轻松愉悦情趣盎然的方式与乡土文化近距离接触直至深度融合。

————————

参考文献

[1] 潘洪建.地方性知识及其对课程开发的诉求.教育发展研究,2012(12).

[2] 李长吉.论农村教师的地方性知识.教育研究,2012(6).

[3] 朱艳丽.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

[4] 徐继存,宋朝.农村特岗教师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1).

[5] 谢国秀,傅丽萍.农村特岗教师人际关系与孤独感之相关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6] 葛孝亿.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范式转换.中国教育学刊,2012(3).

[作者:李虹(1979-),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

作者:李虹

第二篇:特岗教师的酸甜苦辣(二)

“特岗教师的到来,一下子把全县教师的平均年龄拉下了一大截,整个队伍都显得年轻了!”

——泸溪县教育局副局长张绍平

“长期以来,教师队伍结构失衡问题一直制约着我们县域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老龄化现象让人揪心。以前,在我们县的许多村小、完小,都要请临时代课教师才能够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爷爷奶奶教小学,爸爸妈妈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倒挂’现状在我们湘西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改变。”泸溪县教育局主管人事的副局长张绍平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泸溪县此次吸纳了78名特岗教师,人数在湘西居第二,仅次于龙山县的103人。这些特岗教师,全部分配至乡镇一级的初中、完小。张绍平告诉我们,在这批特岗教师到来之前,泸溪县在职教师有3000名,小学教师平均年龄已经超过45岁,初中教师的平均年龄也已超过40岁。在有的小学,如白沙希望小学,平均年龄已经突破50岁。“特岗教师的到来,一下子把全县教师的平均年龄拉下了一大截,整个队伍都显得年轻了!”张绍平的语气中透出一股子兴奋。

“我们学校有70多名教师,平均年龄为43岁。四位特岗教师的到来,确实让我高兴了一段日子。”泸溪县三中(初中)校长杨金有在学校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20出头的年轻人,身上的那股子活力,确实给寂静的校园带来了勃勃生机。”

靖州县教育局调研室刘杰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年龄上看,该县初中教师平均年龄38岁,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5岁。30岁以下教师比例非常小,仅占教师总数的10%左右。他告诉我们,教师队伍最合理的结构是老、中、青比例为3:4:3,而靖州的比例是5:3:2,45岁以上的教师占农村小学教师的60%还要多。“这些在特殊时期做过突出贡献的教师大部分将逐步退休,每年需补充的人员较多。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岗位,按照学科结构科学搭配,大量补充年纪轻、学历高、多学科的‘特岗教师’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2007年,我们辞退了562名代课教师。2008年,我们的退休教师为208人,2009年为190人。今年也有181人。而每年我们以县为主自主招聘的教师只有70人左右。这就意味着,很多学校缺教师,而且是年轻的、高学历的教师。”平江县教育局人事股王吐书表示,此次平江引进特岗教师可谓“大手笔”,一下子来了124名。“特岗教师的及时引进,解决了教师缺乏的难题,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

新化县的调查结果更让人着急:全县共有小学教师4235人,平均年龄51岁,其中县城小学教师平均年龄为49岁,农村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则达52岁。这4235名小学教师当中,持有师范类初始文凭的不到1200名。其余3000多名教师,则来自很多渠道,有转正的民办教师、复员退伍军人、招工顶员以及职工安置的。

好雨知时节。首批特岗教师充实到各个设岗县,无疑会对当地的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三千余名特岗教师,绝大部分是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龄在22岁到26岁之间。“特岗教师站上三尺讲台,必定为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补充新的力量,对于他们的到来,我们举双手欢迎!”采访期间,这几乎是所有设岗校校长的一致表达。

“学校终于开齐了所有学科课程,我这个校长也可以告别兼课老师的历史了!”

——平江县尖山村小学校长曹秋香

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朱卓妮包揽了学校的全部音乐课,而英语本科毕业的张久秋担任了三到六年级的所有英语课,体育专业生王振每天忙不赢,因为他得上所有年级的体育课。三位特岗教师的到来,让平江县尖山村小学告别了无音乐、英语、体育专职教师的历史。

“学校终于开齐了所有学科课程,我这个校长也可以告别兼课老师的历史了!”在接受采访时,平江县尖山村小学校长曹秋香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已经五十多了,当校长搞不赢手脚,学校缺老师,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兼上音乐课。我又不是科班出身,教的当然不专业啦!”曹秋香的这种无奈与苦恼,今后将不复存在,“他们三个特岗教师来到后,我总是偷偷乐!”

曹秋香的幸福,是一个生动的缩影。成百上千所设岗校,也同样成为此次“特岗计划”的受益者。各所设岗校的校长们,也同样体验着曹秋香一样的幸福:特岗教师的到来,及时解决了紧缺学科无专职老师这一燃眉之急,好比久旱逢甘霖。

特岗教师到来之前的情形怎么样呢?刘杰华的一段描述很有说服力:每年开学,很多农村学校的校长都跑到教育局叫苦——“虽然学校老师不少,但进得了课堂的远远不够!”因为短线学科专职教师紧缺,语文、数学老师兼任计算机课、英语、音乐、美术、体育课现象在农村小学中普遍存在。

于是,专业知识扎实的特岗教师们被委以“重”任。他们往往是一个人上两个年级以上的课,有的老师每周课时达到了16节,还要担任班主任,从事其他管理工作,有的还要“跑教”,中心小学上完了课,还得马上往村小、教学点赶。

张绍平给记者摆出了一张特岗教师岗位分布表,上面清晰地显示出78位特岗教师的去向:音乐17人,美术15人,体育10人,英语13人,信息技术2人,其他科目21人。

由此记者深刻地感受到,农村学校紧缺的英、体、美老师,在此次教师“大引进”中得到最大程度地补充。泸溪县的分配方案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

“不合格的教师出不去,就空不出来编制;没有编制就没有相应的经费,合格的教师便进不来——这已经成为目前农村教师补充当中的一个‘死扣’。自从2000年全国范围内师范生不再包分配之后。一些地方为了减轻县级财政教育支出负担,开始尽量不补充新教师。农村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问题日益凸现,特别是缺少英语、计算机、美术、体育、音乐等课程教师的现实让我们很是担忧。”吉首市教育局局长刘世强接受采访时坦言,去年在向省里递交计划时,吉首设岗校报的岗位就非常具有针对性,到岗的25位教师全部是紧缺的英、体、美老师,“无一个岗位是可要可不要的。”

“他们的创造力让我感动。我为拥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骄傲!如果每位教师都像他们一样。农村教育就好办了!”

——吉首市马颈坳中学校长张绍江

安化县高明乡是一个偏远贫困、信息闭塞的的乡镇,尽管近年来上级为该乡中学配备了各类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但由于乡村教师年龄老化、知识起点不高,过去这些设备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2009年下学期,特岗教师侯尧和易硕的到来,使这种情况得以改变。

两名特岗教师的第一堂公开课,学校当堂无课的老师们基本上去听了。侯尧教的是生物课《鸟类的飞行》,他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各种鸟类在飞行过程中肌肉、骨骼、翅膀和尾巴的运动轨迹以及空气流动的方向。易硕教的是英语,在教口语发音时,她用多媒体分析音频和音高,用Flash演示发音位置和方法。去年下学期,他们还在课余时间教

其他老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制作成课件,无偿提供给老师们使用。

两位年轻的特岗教师形象、直观、高效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去年学校组织的满意率测评中,他们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

侯尧和易硕是三千多名特岗教师的一个缩影,年轻、有知识、有活力、有想法的特岗教师正努力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为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活力。

“他们的创造力让我感动,我为拥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骄傲!如果每位教师都像他们一样,农村教育就好办了!”吉首市马颈坳中学校长张绍江一谈起自己学校的特岗教师就赞不绝口,“他们在工作上很有创造性,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还成立了许多兴趣小组,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敢于探索,敢于尝试,那种闯劲是其他老师值得学习的,他们已成为学校活力的源泉!”

记者相信,张绍江的这番话也能引起设岗校校长以及老师们的共鸣。特岗教师,正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赢得一致肯定。

采访过程中记者观察到,特岗教师根据自己任教科目的需要,组织了课外兴趣小组,很多项目在学校都是开先河之举,催发了整个学校的活力。篮球队、足球队、器乐队、健美操队、特长班等,随着特岗教师的到校,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在组织学生各种活动时,特岗教师优势明显,他们充满活力,年龄相对年轻,教学方式相对新鲜,与学生的心理年龄相近,更容易走进学生群体。另外,特岗教师来自大城市,带来外界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对于当地的学生都是一种吸引。我们曾做过一个抽样调查,数据显示,67.5%的特岗教师在组织活动方面能想出好主意,新方法,以此来引导学生活动。”吉首市教育局人事股股长黄士平给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剖析与介绍。

“新课程改革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于已经习惯应试教学模式的老教师难度较大。而特岗教师年轻、有知识、有活力、有想法,对于情景教学、幽默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式,有独特的领悟能力。”平江县柘庄中学校长李建思欣慰地说,在校的三位特岗教师已经开始教本地年长的教师学电脑、学电子备课、学写教育博客、网上查找资料、制作网页和动画等,新教老,老教师又给特岗教师传授管理经验,营造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好氛围。

“我们县的特岗教师有不少来自市外地区,甚至还有外省的,不同地方的人在一起工作,往往会优势覃补,这对当地农村学校的发展也有好处。”王吐书如是表示。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已经成为我们石门县28名特岗教师的代名词,尽管每周课时平均在20节以上,但这些特岗教师都能服从安排,勇挑重担。”石门县教育局办公室夏艳告诉我们,维新镇大同山完小沈程老师上岗不满一个月,就代表学校参加石门县首届教学比武,获得了二等奖;子良乡教师易超男担任小学低年级班主任,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照顾学生的起居,但这个20出头的年轻人却乐此不疲,新带的班多次被评为全校优胜班级。“特岗教师的工作得到了各学校的肯定,他们已经成为推动我县西北山区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夏艳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不仅在教学、工作上体现出积极创造的一面,在为人师表方面,特岗教师们也交出了漂亮答卷。

向林,23岁,永顺县官坝乡人,2009年从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毕业后,考上了特岗教师,成为龙山县贾坝乡岩门片小一名小学教师。从教后,向林把孩子们当成了自己的亲弟妹,学习上严格要求他们,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们都非常喜欢这个“大哥哥老师”。2009年11月,他应征入伍。在背上绿色行囊的那一刻,他既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他可以踏进梦寐以求的军营,实现自己的梦想;失落的是,他无法忘记大山深处那群孩子。2010年1月,他委托父亲揣着自己3个月工资来到了贾坝小学,成立了“向林助学金”。向林说,在部队服役期满后,他还会重返三尺讲台,他相信通过在部队的磨炼,能更好地为人师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特岗计划”的实施大大缓解了农村学校师资紧缺的矛盾,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创新了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青春、活跃、充满创造力与爱心的特岗教师的到来,为当地的农村教育捎来了一股股清新之风。他们,正成长为改变农村教育生态的生力军。

作者:李旭林

第三篇: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生存状态的现状调查研究

[摘           要]  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生存状况与农村幼儿园发展有密切联系,通过调查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生存状态的现状,深入分析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个体生存状态和职业工作状态,进而深入探讨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生存状况,并提出针对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生存状态的建议。

[关    键   词]  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生存状态

“特岗计划”的实施缓解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的局面,特岗教师为农村教育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牛利华认为,教师的生存状态指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教师所处的物质、精神环境。为了调查贵州省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生存状态,发放17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4份,有效率为96.5%。同时对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个体生存状态和职业工作状态,以揭示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真实生存状态。

一、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个体生存状态

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个体生存状态,主要通过对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生活条件以及其他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调查。

(一)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方面

1.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情况

对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工资展开调查,工资为1000~1500元的教师占0.6%,1500~2000元的占4.3%,2000~3000元的占6.7%,3000~4000元的占55.5%,4000元以上的占32.9%。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工资为3000元以下的教师只是占少数。在工资发放方面,准时足额发放的占65.3%,准时但不足额的占2.4%,不准时但足额的占29.9%,不准时且不足额的占2.4%。可以看出在工资发放方面,存在不准时、不足额的现象,不利于激发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积极性,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工资的准时足额发放。

2.对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的满意度

调查发现在对自己收入水平满意度方面,表示非常不满意的教师占7.9%,不太满意的占29.9%,一般的占42.1%,比较满意的占19.5%,非常满意的占0.6%。发现大部分幼儿园特岗教师满意度一般,不满意也占了部分比例。其次,在关于医疗、养老保险和住房等福利待遇方面的满意度,非常不满意的占4.3%,不太满意的占10.4%,一般的占46.3%,比较满意的占33.5%,非常满意的占5.5%。能够看出,满意度一般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其次是比较满意,不满意的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因此,还有必要提高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对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的满意度。

(二)住宿状况方面

由于农村幼儿园大多交通不便,地处偏远,在调查中发现有62.8%的幼儿园提供宿舍,而37.2%的幼儿园没有提供宿舍。没有提供宿舍的话,幼儿园特岗教师只能租房或者采取其他办法,会影响教师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深入调查发现,有37.8%的幼儿园提供单人宿舍,23.2%提供多人宿舍,28.7%的特岗教师在外租房,而有10.4%特岗教师的住在家里(包括亲戚家)。可以看出,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住宿条件还有待改善,多人宿舍会使活动空间减小,在外租房会使生活开销加大,增加经济压力等。

(三)生活满意度方面

通过调查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对生活的满意度,发现有49.4%的特岗教师认为一般,28.1%的比较满意,12.2%的不太满意,6.1%的非常不满意,4.3%的非常满意。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满意度一般,也有部分特岗教师满意度偏低。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对生活的满意度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以及影响特岗教师期满留任的问题。生活满意度高的特岗教师,才能在工作中更积极主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扎根于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因此,需要提高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激发教师工作主动性,为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二、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职业工作状态

基于对贵州省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调查,调查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职业工作状态,包括专业发展、职业认同、未来选择等。

(一)专业发展

1.专业发展途径

通过调查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发现有74.4%的特岗教师是通过与同事交流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反思获得发展,73.8%的是参加培训,64.0%的特岗教师是上网和阅读文章,61.0%的是教研活动,38.4%的是专家的讲座,14.6%的是自学考试和函授学习,其他占0.6%。可以看出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多样,利用多样途径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同时幼儿园也可以创造机会,多为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提供多样化发展途径。

2.专业发展机会

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认为自己专业成长机会非常多的占3.1%,专业成长机会比较多的占18.9%,专业成长机会一般的占54.9%,专业成长机會只是偶尔的占17.7%,专业成长没有机会的占5.5%。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园特岗教师认为自己成长机会一般,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专业成长机会较少,特别是青年教师需要借助平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认为自己获得职称评定及晋升机会一般的有51.8%,没有机会的占20.7%,偶尔有机会的占18.9%,机会比较多的仅占8.5%。可以看出部分幼儿园特岗教师获得职称评定及晋升机会较少,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增加机会,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3.专业发展需要

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认为目前自己最需要发展的方面:其中有86.0%的教师认为是教学技能,71.3%的教师认为是专业技能,67.7%的教师认为是学前专业知识,64.6%的教师认为是现代教育理念,61.0%的教师认为是教育理念,60.4%的教师认为是多媒体等教育技术,1.2%的教师认为是其他方面。因此,教师认为自己需要发展最多的是教学技能、专业技能,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促进学前儿童发展。同时通过调查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最喜欢的培训方式,发现喜欢外出观摩的教师占71.3%,案例研究占11.0%,教研探讨占9.2%,专家指导占4.9%,专题讲座占3.7%。由此可见,教师最喜欢的是外出观摩,可以拓宽教师视野,在实践中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素质。

(二)职业认同

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价值、意义的看法,职业认同与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密切相关,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调查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的程度,发现成就感一般的占50%,成就感比较高的占32.3%,成就感比较低11.6%,成就感非常高的占3.7%,成就感非常低的占2.4%。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成就感一般,然而也有少部分教师成就感较低,成就感低会影响幼儿园特岗教师的职业热情,使其缺乏职业动力,不利于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调查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对职业的喜欢程度,发现有51.8%的教师表示喜欢,有31.1%的一般,有10.4%的非常喜欢,有6.1%的不喜欢,有0.6%的表示非常不喜欢。可以看出有少部分老师不太喜欢幼儿教师这份职业,说明职业认同还有待提高。

(三)未来选择

特岗教师的聘期为三年,期满之后特岗教师可以有自己的选择。通过对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工作服务期满最可能的去向调查,发现有37.2%的教师想去条件好的幼儿园任教,有23.2%的教师愿意继续留在原幼儿园任教,有17.1%还不确定,有8.5%的想报考研究生或公务员,有7.3%的教师想去城市就业,有4.3%的教师想自主创业,有2.4%的教师想选择其他职业。可以看出对于未来选择中,想调动到条件好的幼儿园任教的教师占了一定比例,由于农村幼儿园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以及环境较差等,教师会愿意调动到条件更好的幼儿园任教,对于稳定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三、改善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生存状态的建议

(一)保障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

工资待遇水平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密切相关,由于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所在的幼儿园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很难留住优秀的人才扎根农村教育,可以适当提高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工资待遇水平,保障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物质生活。同时注重对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生活补贴,长期在偏远地区任教,教师需要克服各种因素任教,例如,给予特岗教师一定的交通补贴或生活补贴等,增强幼儿园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此外,相关部门切实保障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工资准时、足额发放,不因拖延影响教师物质生活状况。

(二)改善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教学及生活环境

幼儿园特岗教师所在地,大多教学环境及生活环境还有待改善。教学环境方面,幼儿园园所设施、器械材料、游戏材料、场地大小等需要不断完善,便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活动,也能够为幼儿园教育质量提供保障。幼儿园特岗教师在不断完善的教学环境中,能够激发教师教学热情,对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更有信心。在生活环境方面,幼儿园为教师提供单人住宿更有利于开展工作,留给幼儿园教师一定活动空间,并不断改善居住环境。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丰富特岗教师业余生活。

(三)增加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

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属于新任教师,大多属于应届毕业生,教学技能、教学经验还存在不足,需要为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首先,建立健全特岗教师培训体系,职前、职后培训形式多样,根据幼儿园特岗教师需求进行培训,注重参与式培训,为教师提供外出观摩的机会,提高培训针对性,达到培训的目的。同时,特岗教师自身也应该具有专业发展动力,制定自身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四)完善特岗教师政策体系

需要不断完善特岗教师政策体系,首先,加大特岗教师政策的宣传力度,各大高校及时发布幼儿园特岗教师招聘信息,同时让毕业生了解幼儿园特岗教师的深刻意义,增强幼儿园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相关部门还可以针对幼儿园特岗教师中表现优异的给予嘉奖,颁发荣誉证书或者物质奖励等都会鼓舞特岗教师信心,使其获得职业成就感。其次,特岗教师政策落实问题,在特岗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需要落实以保障特岗教师生活水平,确保农村幼儿园特岗教师要与当地幼儿园教师得到同等对待。

参考文献:

[1]牛利华.教育应关注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J].教书育人,2003(15):4-5.

[2]袁文新.特崗教师生存状况及其保障措施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3]邹丹.乡村特岗教师的成长[J].中国农村教育,2018(18):61-62.

[4]董微微.特岗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编辑 张 慧

作者:窦瑞 梁小丽

上一篇:交通工程专业论文下一篇:大学美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