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郊区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分析

2022-09-10

阳泉市郊区为了加快农业规模经营,近几年来,全力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实现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保护了农民利益。截至2013年底,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1 045.4hm2,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3%,参与流转户数6 375户,占总户数的8.2%,土地流转给农民人均增加了2%的收入。

1 郊区土地流转的的现状

多年来,郊区以农民自发和政府推进两种方式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1 流转主体多元化

向种植大户流转。⑴全区流转耕地6.67 hm2以上的规模经营大户8户,20hm2以上的1户。如荫营镇山头村村民王永亮,流转承包耕地22 hm2,从事玉米、谷子种植。⑵向企业流转。如:阳泉鑫盟物资有限公司与旧街乡保安村签订13.33 hm2土地的租赁协议,种植树莓。华艺博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西南舁乡嘴子上村签订3.33 hm2的租赁协议。⑶向合作社流转。如:阳泉市后洼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耕地15.67 hm2从事核桃种植。⑷农户把耕地流转给村民或亲戚朋友,这种情况在全区较普遍,全区这种流转约193.33hm2,占流转面积的18%左右,受让方基本上是当地村民。⑸向市民流转。如:旧街乡南沟村以年每分土地400元租赁费和20元管护费的形式推出领养地块,到目前已有250多人(户)认领土地1.67hm2。

1.2 流转形式多样化

⑴转让方式流转。全区有29.67 hm2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占总流转面积的2.8%,主要发生在税费改革前。⑵转包方式流转。全区约有153.4 hm2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流转,占总流转面积的14.7%。⑶农户相互交换耕作。全区约有503.8hm2,占总流转面积的48.2%。⑷租赁方式流转。农民将土地对外出租,全区约有46.33hm2,占总流转面积的4.4%。⑸参股方式流转。全区参与股份制或股份合作约有312.2 hm2,占总流转面积的29.9%,如荫营镇后洼合作社的流转。

1.3 流转趋向市场化

自第二轮土地承包以来,郊区农村就开始出现零星土地流转活动,一般是口头委托代耕。从近几年开始,土地流转的市场化趋向较明显,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成为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化的主要力量;个体、企业向农业投资的意愿强烈;城市居民乡村度假,体验农耕生活,享受无公害食品的愿望日趋明显。

2 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2.1 流转氛围不浓

一些农民流转意识淡薄,宁愿土地在撂荒,也不肯拿来流转;一些农民习惯于口头委托代耕、流转,流转形式不规范。

2.2 流转质量不高

近几年土地流转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流转的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⑴土地流转比较随意,流转关系不稳定。一部分耕地流转主要是农民之间进行的,双方没有协定流转期限,流转权责利益不清,导致流入方不去精细耕作,土地质量明显下降。⑵土地流转不集中,流转规模较小。郊区流转的面积总量也不少,但不集中,流转大户的不多,耕地流转面积超过33.33hm2的没有一个。

2.3 流转操作不规范

⑴一些农民土地流转不签订书面合同或书面合同形式不规范。郊区的土地流转大部分农民没有签订书面合同或即使有书面合同,也存在权利义务不明确、利益分配失公平等问题,时常导致土地流转纠纷。⑵一些农村土地流转暗箱操作。在土地流转中一些农村不按规定土地流转,当把承包地全部收回重新分配时,暗箱操作,如:不履行相关手续收回甲方耕地,并且私下给予乙方,引发矛盾,影响到农村的稳定、和谐发展。⑶土地流转监管不到位。一些农村以土地流转为名,进行私挖滥采或改变土地用途,引发利益纠纷,造成社会不稳定。

3 对推进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宣传、引导土地流转

利用各种媒体、平台、悬挂条幅、版面等形式,加强土地流转政策、法规宣传,让公众认识到土地流转原则上不会改变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或及时改变,也会按照相关规定明确权责利益关系,政府在推进土地流转中将坚持依法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原则,不大包大揽,不搞一刀切,引导农民放心流转土地。

3.2 培植产业,带动土地流转

要以郊区当前大力发展城郊现代农业为契机,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依托农业产业区域化优势促进农村土地流转。⑴以区域化产业基地建设带动流转。进一步加大西南舁乡为核心的苹果基地、旧街乡为核心的核桃基地、河底镇、义井镇为核心的蔬菜基地建设,促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⑵以农业品牌建设带动流转。虽然郊区特色农产品种类不多,但有些农产品还是有发展潜力的,比如晋阳府食醋、“三舁”苹果、亿源无公害蔬菜、“三来”食品、田园乳业,要充分利用这些含金量高的农产品品牌,积极推进土地向企业流转,发展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品牌农产品生产基地。⑶扶持种植大户带动流转。要利用“走出去、引进来”等形式,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吸纳区外、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现代规模种植、养殖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利用郊区城市近郊的区域优势和小泉小水、山坡沟谷、植被较好等自然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发展乡村旅游,为市民体验农耕,农民增加收入提供平台。

3.3 完善机制,规范土地流转

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设立土地仲裁中心,建立健全协商、调解、仲裁、诉讼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流转纠纷解决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土地纠纷的调解和仲裁;对土地仲裁未果的,要移送相关司法部门处理。

3.4 多措并举,促进土地流转

山多沟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总量不大是郊区的基本情况,耕地撂荒浪费了有限资源,减少了粮食蔬菜产量,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因此,下一步政府一是通过对耕地撂荒制定相关制度规定并严格执行,减少耕地撂荒。针对因农民外出打工、年老体弱、身体残疾丧失耕作能力、田地受野兽侵害无法耕种等原因使而撂荒的,可要求原承包人在自愿的基础上与村委会签定流转承包地的协议,委托村委会统一对外流转。二是通过宣传引导,鼓励大户流转土地种植,并且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实施农业种养殖保险,抵御自然灾害,提高农业发展效益。

3.5 加大支持,保障土地流转

对农村土地流转要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要继续落实好中央、省、市、区各类农业奖补政策,加大对涉农项目的扶持,如粮食综补植补、种养殖保险、农业项目贷款等,向土地规模流转、产品与特色的乡镇、村加强政策倾斜力度。要充分发挥银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作用,把规模经营大户、企业作为支农信贷的重点,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参股等办法,提供农业生产贷款。继续通过“阳光培训”、“雨露计划”、“四个一批”等农民培训政策,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结束语

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只有进一步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和帮助机制,才能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益。

摘要:通过对阳泉市郊区土地流转情况的论述,说明郊区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今后土地流转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增加土地效益。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分析,对策

上一篇:心悸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分析下一篇:“唱”出来的作文——谈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融合对中职生写作兴趣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