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

2022-12-12

第一篇: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

黑龙江采集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的通知

各行署、市、县财政局,中省直在哈各单位:

为加速我省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系统与全国会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对接进程,进一步提高我省会计从业人员管理信息化水平,根据《财政部关于采集全国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的通知》(财办会[2011]18号)要求,省财政厅决定,开展全省范围内的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工作,夯实基本信息数据库。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采集目的

我国现行会计从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由各省分别开发建设,各省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项存在差异。为推进会计从业人员全国信息化管理,2010年8月,财政部出台了《全国会计从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接口规范》,作为全国统一的会计从业人员信息标准。此次我省开展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其目的就是将我省会计从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全国会计从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接口规范》,完成基本信息补全工作。

二、采集人员范围和采集方式

(一)采集范围。所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发证日期为2011年12月31日之前的会计从业人员。

(二)采集方式。为方便信息采集,提高工作效率,我省会计从业人员信息采取网上采集的方式进行。会计人员可自行登陆黑龙江省财政厅会计管理局官方网站(龙江会计网),参加黑龙江省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和基本信息补全,不需到会计管理机构进行现场确认,会计从业人员对本人填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会计从业人员如需变更身份证号、姓名等重要信息,需到所属辖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变更。

三、采集时间安排

我省统一采集信息从2011年12月10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结束。此前已办理跨省调转手续且在有效期内的持证人,应在调入地进行信息采集。

四、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号码确定

为便于会计从业人员信息汇总和跨地区调转,为将来会计从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与其他社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接预留空间,按照财政部《关于采集全国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的通知》要求,我省今后将统一采用身份证号做为会计从业人员信息档案号。持港、澳、台身份证件的从业人员,以其本地身份证号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号;持护照的外国从业人员,以其护照号作为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号。原14位档案号码,在《黑龙江省会计人员管理系统中》改称“管理号”,打印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IC卡号/IC card”位置。

五、有关要求一

(一)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宣传,督导会计从业人员诚信、及时、准确地填报其缺少的、变是的信息,按照规定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工作。

(二)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基本信息采集网上填报过程中如有虚报、谎报信息的,由所属辖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按《黑龙江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试行)》、《黑龙江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级确认办法(试行)》严肃处理。

第二篇:湖北省财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方案》的通知的应用

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方案》的通知各市、州、直管市、林区财政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采集全国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的通知》(财办会

[2010]18号)要求,推进我省会计从业人员管理信息化进程,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6号)的有关规定,现将《湖北省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及时向省财政厅反映。

联 系 人:黄朝晖 吴立新

联系电话:02767818635 0278723826

5邮 箱:hbkjkb@163.com

附件:湖北省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方案

二0一0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件:

湖北省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方案

为顺利完成我省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工作,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6号)的有关规定,按照财政部《关于采集全国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的通知》(财办会[2010]18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分工

我省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工作(以下简称“信息采集”)由省财政厅统一组织,省财政厅会计处和信息处具体实施。会计处负责基本信息数据的采集、上报,信息处负责软件部署和网络管理。全省各级会计管理机构按照会计从业资格属地管理权限,分别负责本行政辖区内的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工作。

二、信息采集的内容和方式

按照财政部《关于采集全国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的通知》(财办会[2010]18号)要求,信息采集的内容包括《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表》(参照财办会[2010]18号附件)所列项目。其中,我省会计从业人员管理系统中现有的部分信息仍然沿用,需要补充的部分项目为本次信息采集的内容。

此次信息采集通过重新登记的方式开展。我省行政辖区内所有会计从业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一次重新登记,补充相关信息。未按要求登记的人员将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考评等,并停止办理其定期登记。

三、采集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

(一)制定方案。按照要求对全省信息采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印发通知。10月10日前完成。

(二)宣传动员。省财政厅通过报纸、网络等方式进行公告,宣传有关工作安排及要求。各市、州财政部门在本辖区内开展宣传动员,取得有关单位以及广大会计人员的支持配合。10月中旬完成。

(三)系统配置。由省财政厅组织开发专门的信息采集软件,部署在省财政厅公众网。

(四)信息采集。包括集体采集和个人填报两种途径。各行政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在岗会计人员采取集体采集方式,其他会计人员采取个人填报方式。

1.集体采集。由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集体组织,登录省财政厅公众网,点击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链接,下载表格,组织本单位会计人员认真阅读填表须知,务必按照格式要求录入相关信息,同时提供纸质和电子版报属地会计管理机构,纸质版应加盖单位公章。有关单位应认真查验会计人员的相关证件,并对其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根据《会计法》有关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各单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2.个人填报。由会计从业人员自行登录湖北省财政厅公众网,点击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链接,输入姓名、身份证号和档案号后,填报相关信息。填报前必须认真阅读填表须知并承诺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各级会计管理机构应对个人填报的信息进行抽查验证,对信息不实者责令改正并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予以公告。

全省统一信息采集时间为2010年10月21日至2011年3月31日。

(五)信息导入。各市、州会计管理机构将辖区内(含市区及各区县)通过集体采集途径采集的信息导入人员管理系统。2011年4月20日前完成。

(六)信息上报。省财政厅会计处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备份数据,2011年5月下旬上报财政部。

四、相关工作要求

(一)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是建设全国会计从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和跨省调转平台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财政部高度重视,省财政厅对此次工作作了精心安排,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务必按照规定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

(二)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6号)的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开展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是各级财政部门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履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各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支持。

(三)为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数据采集期间,即10月20日12:00起,至2011年4月30日止,暂停省内和跨省调转工作。之前已经办理调出手续且在有效期内的持证人,在调入地进行信息采集。

(四)各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要认真组织,周密安排,搞好信息采集中的服务工作,发现问题,请及时上报。

第三篇:论信息化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影响

周鑫

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信息化发展的影响,会计行业当然也不例外。会计行业中的信息化主要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现代信息系统。当前的会计行业中电算化基础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这也是会计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我们有必要迅速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素质,从而更好的促进会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现状分析

我国当前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总数已经超过了一千多万,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庞大的队伍,而这些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和会计行业的发展。纵观当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我们发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所具备的信息化水平和其他综合能力有很大差距。有些会计从业人员学历偏低,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信息化知识教育,导致在信息化时代业务技能和职业判断力明显跟不上业务需求。还有些会计从业人员在面对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时候手忙脚乱,反应出其自主学习意识差和会计信息化理念不强的弱点,导致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尤其是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会计行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尤其是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和方法已经被信息化技术取代,如果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不能够掌握相关的信息知识,就不能适应企业财务工作的正常需求和发展,也就无法正确处理财务方面内外各种关系。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除了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之外,信息化发展还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掌握更多的信息安全知识,倘若会计人员随意连接网络终端,就很容易导致计算机受到病毒的感染,甚至使企业或单位重要的会计信息泄露,从而严重影响单位的经济利益。由此可见,信息化对于会计行业发展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二、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信息化发展在新时期对于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条件下,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如果能够顺利的掌握信息技术,就能有效的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但是进入网络化时期,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会计从业人员信息化技术掌握不到位,或者在工作中没有端正心态,就很容易通过网络信息传递泄露单位信息,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信息化时代更要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工作中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够地址信息化过程带来的更多诱惑,用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做好会计工作。

(二)对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发展对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肯定将提出新的高要求,因为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而且随着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会计从业人员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主动接受新生信息知识,从而在会计工作中树立信息化的理念,加强对会计管理职能的把握。

(三)对会计从业人员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其他工种有所区别,一般而言他们的专业知识要掌握得越深越好,除此之外还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能够掌握宽泛的相关知识。会计人员要能全面掌握会计核算和管理的理论知识,而新信息时期还要求他们掌握会计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信息时代的会计从业人员要能联系单位实际情况,正确地执行工作任务。除此之外,会计信息化还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外语知识和相关的财税金融知识。

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相关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供正确的财务信息,还能够提供丰富的其他管理信息。会计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岗位,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会计信息的提供能力,而且要能够充分的使用这些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更新学习观念,建立起一个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修养。现代会计从业人员要学会从传统会计向计算机网络会计转变,除了要单纯的进行会计核算,还要能够积极参与到单位的管理和决策中去。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及时自身的文化知识,并将信息知识、会计知识的学习与实际会计工作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自身职业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大会计从业人员信息化培训力度

信息化对于会计工作的影响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由于绝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平时的工作压力较大,工作比较繁忙,因此自主学习的时间往往不够。针对这样的情况,各单位就要积极主动的组织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侧面督促和帮助会计从业人员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并将信息化知识充分运用了本职工作中去。作为会计从业人员,还应该主动接受信息化知识的再教育,包括会计教育模式、会计教育目标、会计教育等课程的学习。着力将自己打造成适合社会需要的既懂会计业务知识又懂计算机操作的适合会计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网络会计人才。

总而言之,当前我们面对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充分了解到信息化对于传统会计行业的冲击和影响,作为会计从业人员必须不断接受新的信息知识、新的网络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新时期的会计工作中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发展。

第四篇:关于四川省会计从业人员信息采集和会计证更换工作的通知

按照财政部《关于采集全国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的通知》(财办会〔2010〕18号)要求,四川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会计从业人员信息采集和换证工作。为使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建立科学、全面、实用的会计从业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会计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全省会计管理工作服务经济工作的水平。

二、实施办法

(一)信息采集及申请换证事宜

1、信息采集及申请换证工作统一在“四川省财政会计网”上进行。

2、信息采集及换证范围:持有我省各级财政部门颁发且有效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信息采集及换证时间:即日起可办理,具体截止日期以四川省财政厅公布为准。

4、具体程序是:持证人员自行登陆“四川省财政会计网”(网址:),按照“【会计许可】—【会计从业资格】—【信息采集】”步骤点击,如实填写《信息采集申请表》,再持相关资料到财政部门进行审核、换证。

5、信息采集及换证需提供的相关资料:

(1)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原件;

(2)在网上自行打印的《四川省会计从业人员信息采集表》1张,需加盖单位公章,公章内容应与表内填写的工作单位一致,无工作单位者不需盖章;

(3)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持证期间学历及职称发生变更的,提交学历及职称变更后的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5)持证期间受过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奖惩的,需提交相关奖惩材料(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6)其他能证明自己能力需要在系统中标注的证件资料。

6、会计人员基本信息审核

持证人在网上申请并打印申请表,在预约时间持相关资料,到所选择的财政部门进行审核换证。对符合规定的,由财政部门换发新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7、证书发放工作结束后,原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失效,由各发证机关收回销毁。新证书档案号为会计人员身份证号,原档案号同时失效。

8、《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填报注意事项详见附件一。

(二)财政部门工作事宜

1、换证期间对于档案号与持证人员基础信息不符的,各地财政部门应以持证人的二代身份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机关证明等相关资料为依据,确认身份后再办理相关手续。

2、换证期间对于证书丢失的人员,必须先履行丢失补办手续,然后持相关证明及二代身份证原件到原会计管理部门办理审核手续,确认身份后方可进行换证。

3、换证期间,未连续参加继续教育的持证人员,应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通知》(财会〔2006〕19号)参加继续教育,补办继续教育登记。

4、换证期间办理继续教育登记的,财政部门应要求其首先进行信息采集换证,再办理继续教育登记。

第五篇:发行从业人员基本素质

出版物发行人员基本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出版总署

新闻出版总署职业技能签定指导中心

出版物发行人员的素质是根据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要求,经过长期约束和培养而成的,它是“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目标要求从业人员在行业内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定义

经理:顾名思义,就是经营管理

发行:就是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出版物(如报刊、图书、影视、货币、邮票、彩票等各种媒介)通过书店、邮局以及国家机关指定的销售部门等各种渠道发售到读者手中。 发行经理人:就是专门从事发行工作的经营管理者。

发行部:是出版物的商品流通环节,负责本部门出版物的批发、销售、储存、运输、收发、调退、结算以及本部门出版物商品的整体市场安排等项工作,承担同国有发行企业及各类批销零售客户的日常业务联系。发行部是负责本部门出版物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扩大销售,满足需求和了解市场信息、收集客户反馈及读者意见的重要业务部门。

一、 发行人员的素质

发行人员的素质,可以概括为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技能、业务知识以及工作效率、成果等。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

1、 德,即道德品质,是指发行人员的政治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包括从事出版物发行事业的原则和纪律要求、自我牺牲精神、事业心与责任心等要素。

2、 智,即智力,是指发行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知识结构,这是先天素质、社会经历、教育因素以及个人努力互相作用的结果。

3、 体,即体力,是指发行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包括工作坚持性和出勤率等。

4、 能,即能力,是指发行人员的特殊能力,包括业务工作能力、处事能力、推销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要素。

5、 绩,就是绩效,是指体现从业人员的劳动结果,包括办事效率和工作效果等要素,前者体现完成任务的速度,后者体现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数量。

对发行人员素质的测评(考核)要求,一般是围绕上述五个方面内容,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以量化标准对从业人员进行测评。具体的测评的要求又可归纳为四点:

1、 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包括从业人员对待事业以及本职工作的态度、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

2、 文化素质要求,包括一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

3、 业务能力素质要求,包括一般工作能力和特殊工作能力。

4、 工作成效要求,包括工作成绩、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内容。

二、 发行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指每一个从业人员的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与经营服务活动相适应,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发行人员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

1、 职业理想,是指树立职业以及个人的奋斗目标和追求,并能为实现这一目标和追求,

吃苦在前,勤奋工作,积极进取。

2、 职业道德,是指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

质等。具体要求是提高职业认识,培养职业情感,坚定职业意志,树立职业信念,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

3、 职业纪律,是指维护工作正常运转的制度、秩序和纪律,如遵守出版发行法规、制

度及管理规定,遵守业务秩序和纪律等。

4、 职业技能,是指职业服务的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艺,包括发行从业人员的本职岗位工

作能力、业务技能以及综合业务理论知识、文化素质等。

三、 发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将从业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本部门工作的职业要求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发行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

1、 坚持方向,多发好的出版物,这是发行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发行从业人员职业道

德规范最重要的内容。

2、 忠于职守,敬业爱岗。就是要热爱出版物发行事业,具有强烈的阵地意识,做到改

善发行思路,提高发行业务质量,更好地发扬奉献精神。

3、 精品意识,优质高效。这是对经营精神产品的发行企业的特殊要求,是指在日常经

营活动中要多发优秀的出版物,坚决不发行宣传淫秽、迷信、暴力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的出版物与盗版、盗印的出版物和非法出版物。

4、 钻研业务,开拓进取。要求发行人员自觉地钻研发行业务,努力提高知识水平和业

务能力,同时还积极开拓业务,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5、 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这是指在暴力欺诈、制假贩假、盗版盗印、制黄贩黄等违法

现象以及经济引诱面前,要增强自觉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要求每一个从事发行人员都能做到自尊、自重、自爱,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合法从业。

上一篇:会计岗位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