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美术教育目标“五步曲”

2022-09-11

小学生从小就喜欢画画, 用绘画来表达内心世界。美术教育正好适应了孩子们的成长阶段特性, 能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启发智慧, 使他们的养成积极开朗、朝气蓬勃、热爱生活的良好品格。在实际的美术教学活动中, 我们始终坚持做好欣赏、感知、想象、实践、肯定“五步曲”, 努力提升孩子们的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 真正实现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一、欣赏——用视觉触摸世界

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是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美术作品具有可见、直观、形象等特点, 强烈的色彩、对比图案、个性形状的刺激能激起孩子们的兴趣,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或者到户外实地感受奔流的江水、蓝蓝的天空, 红红的花朵, 绿油油的树木, 黄澄澄的果实, 这些动感的节奏、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感到喜悦, 乐于接受。如在教授《发现身边美丽的景物》一课时, 我就带领学生到窗前远眺, 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 欣赏一下远处的山水、校园里花草树木, 真正让孩子们在欣赏中感受、体会、理解美好的事物, 并从中内化、升华审美能力, 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感受力、想象力。

二、感知——用内心领悟美好

让孩子们在美好事物的感召下, 认识美好事物背后的内在美, 激发孩子们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如在讲授《元宵节里挂彩灯》一课时, 课前我让孩子们收集元宵节来历的资料图片, 使他们了解到元宵节有挂彩灯、猜灯谜、吃元宵等风俗习惯之后, 通过引导他们猜灯谜活动感受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并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既让孩子们学会了集体制作彩灯的方法, 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更让他们体验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如《珍爱国宝》的系列欣赏课, 都是在教育学生认识国宝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与贡献, 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感知美术作品的精神价值, 不断在情感上、思维上得到熏陶, 一定会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想象——用思想设计未来

想象是创造力的源泉, 没有想象就没有未来。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尽量克服单纯临摹的习惯, 或许孩子们的创造性实践能力就是在长期的临摹中逐渐减弱和丧失, 当离开范例, 孩子们会说:“我的的脑子一片空白, 什么也画不出来, 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故此, 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出示范例完成作业, 而应围绕课程的内容, 让孩子们尽可能多的去思考、去设想。如上《我设计的鞋》一课时, 可以先出示几双漂亮的鞋子, 让学生观察外形、颜色等, 然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思考想尽办法设计出了跳高鞋、飞行鞋等花样百出的新品种。常言到, 心有多宽、路有多远,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敢想敢干, 独立、真实表达了他们的思维空间, 用思想设计他们的未来。

四、实践——用双手创造理想

调动起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是培养创造力的核心。我们在美术课堂, 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如在上《滴染》一课时, 把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调和, 就会出现另一种颜色, 这一变化, 学生没有见过, 觉得很新奇, 很好玩, 兴趣顿生, 个个跃跃欲试, 学生们自己动手, 调出了不同颜色混后出现的新颜色, 最后学生自己发现了规律, 知道了红加黄变为橙, 红加蓝变为紫, 黄加蓝变为绿, 而橙绿紫三种色又叫三间色, 孩子们在动手中学到知识, 在实践中得出结论。又如《奖杯》一课, 启发他们可利用各种各样的废旧瓶子、装饰材料来制作奖杯, 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五、肯定——用鸡汤滋养心灵

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多肯定, 少批评, 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孩子们来讲, 他们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笔一画努力的结果, 是他们经过自己的构思、设计而画出来的, 一幅作品就是一个自我的世界, 在展示内心世界的同时保留了对大自然的初始感觉, 凝结着他们的兴趣与天真的一面。任何在我们看来是不起眼的作品, 其实都孩子“创造力的闪光点”, 我们要小心呵护, 绝不能轻易抹杀, 我们要通过肯定、表扬的方式, 让孩子们有成功的感觉, 进一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意识, 树立自信心。

爱因斯坦指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 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美术教育的本质不单纯在于传授技能, 而在于激励, 唤醒和鼓舞。每当看到孩子们完成自己一副作品时候露出的笑脸, 我觉得他们从美术学习中体会到了小小的幸福感, 我想, 正是这种幸福感真正帮助了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进步、成长!

上一篇:选煤机电设备的维修及质量控制研究下一篇:杠杆千分尺测量面的修理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