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正常与异常范文

2022-06-18

第一篇:心理正常与异常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之一《与异性正常交往》教案

与异性正常交往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性意识的产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正确对待性意识,培养正确的性道德,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 教学难点与重点

因青春期学生特有的羞涩,学生大多不敢公开议论这个话题,所以要事先做好部分学生的工作,让学生有思想准备,并收集资料准备上课。

1、青春期性意识产生的特点。

2、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形式:老师讲课与学生讨论发言结合 辅导前准备

1、学生:请

三、四个同学事先找有关男女同学交往的典型事例,有关的语录、格言,并且每人准备2分钟的说话,或谈典型事例,或谈自己的体会。

2、老师:准备有关男女同学交往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有关的语录

三、四条。辅导过程

(一)故事引入(2分钟)

有一位男生,进入高年级以后,感到自己产生了一些奇怪的变化。他特别喜欢坐在他后面的一个女生,每天都忍不住想回头看她几眼,听到这位女生大声的说笑声,他心里就发颤;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他为自己产生这种念头感到羞耻,以为自己变坏了;又怕其他同学知道后取笑自己,于是就拼命压制自己的想法,不让自己回头。实在忍不住,就用小刀在自己手腕上划。可是手腕上虽伤痕累累,但仍然忍不住要回头。为此他变得精神恍惚,最后不得不请教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会告诉这位男生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与异性同学正常的交往。

板书:男女同学正常交往。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了解青春期意识,性心理产生的特点。

(二)老师讲述青春期性意识的几个特点(5分钟)

(板书)

1、好奇性

2、吸引性

3、闭锁性

4、羞涩性

5、差异性

好奇性:这一时期对性充满了兴趣和特殊的好奇,关注异性的情况,渴望了解性知识,两性的生理差异。

吸引性:对异性充满了好感,有的同学会用各种方法引起异性对自己的注意,设法接触异性。

闭锁性:许多内心的秘密,对成人,包括父母、老师,不太乐意谈知心话。与成人交流减少,但与同龄同学交往增多。

羞涩性:既表现出对异性各种情况的浓厚兴趣,又表现出对异性特有的害羞、难为情。

差异性:不同的性别,表现出生理、心理、性格上有明显区别。

既然青少年在青春期性意识、性心理具有以上几种特点,那么,在青春期产生的对异性同学的好感,想与异性同学交往,都是正常的心理,不是什么羞耻、下流的事情。

在青春期阶段,我们应当怎样与异性同学正常地交往呢?

(三)请同学们来谈谈男女同学如何交往,可举例,也可谈自己的体会。(10分钟发言)

(四)老师也谈男女同学交往的典型例子。男女同学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友好相处,这是很有必要的,既要友好相处,共同进步,又不要交往过密。那么,这个交往的原则应当如何把握?男女同学应当怎样正常交往?(10分钟,例子附后)

(五)请同学总结归纳男女同学交往要注意的问题。(5分钟讨论)

(六)老师总结归纳:(5分钟)

(板书)

1、树立远大的理想。

在远大理想指引下的男女同学共同的学习、活动、工作,才会不断产生新的健康的内容,产生不断向前迈进的动力。

(板书)

2、把握语言和行为的分寸。

交往要热情、开朗,尊重他人,也自尊自爱。既要真诚相处,坦诚相助,又要端正大方。

(板书)

3、扩大交往的范围,要主动与大家一道参与集体活动。

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集体中活跃的一员,保持男女同学之间正常的友谊,不要让友谊专注在某一个人身上。尽量不要单独与某一异性同学相处。

(七)前人的教诲、体会、感受,对我们青年一代是很好的教育。请同学朗读各自找到的有关格言、语录。

(八)老师出示小黑板、展示几条语录。(

7、8两项8分钟)

附语录。

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 ——陶铸

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无穷的智慧。 ——高尔基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流的人,永远忘我劳

——雷锋

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爱,仍能约束它,使它不妨碍重大的事业。因为爱情一旦干扰情绪时,就会阻碍人坚定地奔向既定的目标。 ——培根

积极的心态

学习目标

1、使小学生认识保持心态的重要性及意义。

2、初步学会保持心态的方法;锻炼自己努力使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 重点、难点

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痛苦与逆境内境及保持心态的重要性。 时间:1课时

方法:交流、讨论及实践活动 准备:假蛋糕、书 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我们遇到各种挫折与失败,会经受无数的风风雨雨,在这种困境中我们又将如何摆脱困境,面对人生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生命教育中的最后一课(板书)积极的心态。

1、揭示课题、齐读

2、分析理解课题 <二>活动园地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

(1)请同学们认真地、用心地阅读第17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 1阿达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2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2)小组交流、讨论再汇报 (3)教师点拨并小结

2、伤心总是难免的

同学们,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总会碰到这样和那样的事情,当不幸降临时,除伤心之余,我们该应怎样做呢?

(1)将学生分组并阅读第18页的内容

(2)小组讨论:当不幸降临时,除伤心之余我们应该怎样做? (3)小组讨论并归纳本组讨论的结果。 (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3、阳光总在风雨后;

小组交流讨论:看完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 <三>实践活动(第19页图)

1、请6个同学上台分角色表演(图一)分蛋糕。

2、请8个同学表演(图二)教师批评错了。

3、谈一谈:当你遇到上述情况时,你该怎么做?并有何启发。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决定人的心态环境,一个人需要有积极的心态。积极能使一个懦夫成为英雄,从心志柔弱变为意志坚强,由软弱、清极、优柔寡断的人变成积极的人,让我们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去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痛苦与逆境。成功吸引更多成功,百失败来更多失败,让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美好的人生。 <五>拓展延伸训练

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怎么样才能保持积极的心态?你做到了吗?

第二篇:【标题】:环境突变导致心理异常

【主题】:适应 适应性 案例 环境改变 心理疾病 心理异常 心理咨询 【内容】:

[来询者基本情况] 余某,男,某交通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自于贫困地区。

「主诉及分析」

新生进校的第三周,两个学生来找我。其中一个指着另一个说:"他家住某省山区,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战斗中立过功,是三等残废军人,转业后回乡务农,母亲身体也不好,两个弟弟,一个患脑膜炎留下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经济上实在困难等。"而他本人却是一付漠然的样子。我问他入学后的情况,他只说经济上太困难,要求退学。当时我认为他的问题是经济困难而不能维持学业,钱的问题如能解决,问题也就解决了。于是,与系里商量,为他提供了助学金。

没想到,过了十多天,他又来找我,坚持要退学,经反复询问,才知道他最近心情紧张。晚上睡不着睁着眼东想西想,偶尔睡着一下也会做梦,吓出一身冷汗,白天昏昏沉沉,上课听不进,作业不会做,说这样下去考试肯定会不及格,被开除回家没脸见人,不如自己退学好。

从他的入学成绩看,在班上30名学生中名列第10,而他就读的山区中学,师资不配套,实验设备差,缺乏参考资料,能在全国统一命题的高考中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说明他有相当的实力。现在的问题明显是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思想过于紧张而出现的自我认知失调而出现的心理障碍。当时,我笑着对他说,连小测验还没进行过怎么就能说自己肯定会不及格呢?经过与他商量,建议先读到期中考试,那时看情况再说,他勉强同意了。

过了几天,与他同宿舍的一个学生慌慌忙忙地跑来说,他正在打背包,说要走,我立即赶去,见他已收拾好行李正准备动身,我说不辞而别可不好。要走也得办手续,今天太晚,明天吧。然后又叫学生陪着他,不准他擅自离校。第二天,系里领导和我一起找他谈,问他多少句才勉强回答一句,原来他并未征求家里的意见,回去干什么,今后如何安排等一概不知,对于安慰,鼓励的话根本听不进,只是一个劲的流泪,说要退学。当时,我们一致认为他已是思维异常,表现出明显的偏执行为,已不能正常学习。但让他退学吧,其一,回家难以治病,对他的身心健康不利,特别是自信心严重受挫,对他一生的影响后果难以估量,国家很可能会损失一个优秀的建设人才。其二,他家里把他培养到上大学不容易,况且他父亲还是志愿军的功臣。其三,他是该大队解放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当他得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时,乡亲们激动得奔走相告,纷纷给他家送礼祝贺,他母亲盛情难却,忍痛杀了家里唯一的一头肥猪招待大家,该大队连放了三晚的露天电影,村里的有线广播连续几天播出他刻苦学习、顽强拚搏的先进事迹。又从有限的经费中拿钱给他购买被褥、蚊帐、箱子等日常用具,给他100元作到校的费用,还派人送出200多里,直到他登上火车,乡亲们对他寄予厚望,这样退学回家对乡亲们也是一个沉重打击。经过考虑,准备先带他去医院看病。

[住院治疗情况〕

精神病医院检查后,确诊为严重焦虑引起的精神异常,需住院治疗,在他住院期间,每过

一、两周我就去看他一次,给他带些日常用品、适当书籍去,与他交谈,安慰他,并与医生保持联系。该院医务人员对他很亲切,治疗认真,疗效也很明显,不到三个月就基本恢复正常。主治医生同意出院观察,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们之间已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

由于他已不能跟班学习,在他出院前我就与他村里的党支书联系,介绍了他这段时期的情况,提出我的建议,得到了有力支持。答应对他住精神病院的事严格保密,为他布置了一个整洁的房间,又安排他到小学代课,在那熟悉的环境里,与一群活泼的小孩相处,看到在他的努力下他们的功课有了进步,他的心情很愉快。有时他也去参加些劳动。帮助农民插秧等,与乡亲们处得融洽,半年后,他的头痛,失眠,精力不集中等症状都已基本消除,经县医院检查,已痊愈,来信要求复学。 [复学后的心理治疗] 余某复学后到了低一年级的班上。我恰巧担任了这个班的班主任。根据他的情况,我认为良好的人际环境与定期的心理咨询治疗对他的康复与心理发展非常重要。于是,首先帮助他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分别召集两个班的学生,给他们讲一些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强调精神疾病治愈后就是健康人,谁也不能歧视,特别是不能给他提起住精神病院的事,以免影响他的情绪,否则我要追究责任。他到校后,同学们热情地欢迎他,他见自己的被子洗得干干净净,用具也摆得整整齐齐,很受感动。久别重逢,他的话也就多起来。逐渐,他那活泼、风趣、乐于助人的品格也很自然的表现出来,与两个班的同学都处得很好。

这时,他对我已很信任,常主动与我接近,到我家来,毫无戒心地谈他的真实思想及有关情况,重视我的意见,因此心理治疗进展顺利,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自己,消除不必要的恐惧

他说刚到校时,见这里的建筑规模与山区中学截然不同,办入学手续,报到,注册转一大圈下来搞得昏头转向。接着是新生学习、参观实验室、图书馆、成果展……,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高深、神秘,心里就恐慌起来……。我说,新奇的感觉可以理解,恐慌就大可不必,第一,你来自山区中学,入学成绩在班上居中上,智力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学得好,你就同样能学得好。第二,你家离小学20来里路,每天早出晚归;中学时经常靠杂粮、红薯、咸菜过日子,你没退缩;高中时才开始学英语,比别人差一大截,你抓紧时间学,连洗澡时都在背单词,不是也赶上来了吗。要知道,坚定的自信心和顽强的拚博精神是使人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就这点来说,你是强者。谁都是学而后知之。这时,他摸着头憨憨的笑了。

2)正确对待生活,克服自卑心理

刚进校时,他见其他同学的穿着风格各异,潇洒得体,自己连件背心都没有,脱去衬衫光着膀子睡觉;别人见多识广,谈吐自如,自己却孤陋寡闻,插不上嘴;进食堂,别人买1元2元一份的肉菜,自己只敢买2角3角一份的小菜,相比之下,自己是那么寒酸,土气。于是自卑,不敢主动与其他同学接近……。我说,这些倒也是事实,但根本问题是你自尊心太强,且有一点虚荣心,仅管你不是那么自觉地意识到。你小学、初中保持第一名,高中时也名列前茅,同学羡慕,老师重视,家长夸耀,特别是得到录取通知书时乡里那一番庆贺,更使你飘起来了,你也不想想,其他同学中又有几个不是中学时期的姣姣者,他们没象你这么样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这才是根本,是必须认真去作的事,枝节问题不必看得太重,其它问题会陆续得到解决。

3)增强体质,保持乐观情绪

为彻底消除他的失眠与紧张情绪,我和他一起讨论,制订了作息制度,早上提前半小时练长跑,下午保持一小时的体育活动,睡觉前再活动半小时,坚持一段时间后,他上床就能睡得着,睡眠质量也高,白天精力充沛,除完成功课外,还能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练习书法,由于体质增强,生活充实,精神愉快,再也看不到他刚入学时的心态,可说是面目一新。

[咨询与治疗效果]

通过多次会谈,余某心情开朗了,自信心又增强了。学习上有了不小的进步,做作业、制图都比别人快。有一次高等数学考试,他做得很顺当,兴冲冲地第一个交了卷。出了考场后才知道卷子背面还有一道25分的题没看到,后悔不迭。当我问他考试能否及格时,他自信地说,那没问题,随之哈哈一笑。可见其心理承受能力已明显增强。直到毕业,成绩一直保持优良。经济上,每学期有奖学金。偶尔有已参加工作的中学同学给予支援。加之他安排得当,经济上过得去。二年级起,他当家庭教师,每月增添了几十元的收入,衣着也随之改善。由于学习比较主动,他有更多的时间打球,锻炼身体。最后顺利地毕了业,分配到工厂搞技术工作,干得很出色。前不久,我应邀参加了他婚礼,看到他那矫健的身影,热情、自信的神情,打心眼儿里为他的成长而高兴。

第三篇:心理及行为异常学生自查报告

实验小学关于对心理及行为异常学生的

自查报告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其中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国内有些调查表明,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那么,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我校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对策性建议。

1、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一般,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76.93%处于低焦虑水平,有21.41%处于中等焦虑水平,而有1.66%处于异常焦虑状态,由此可见学生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对于存在异常焦虑倾向的学生,即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十分需要通过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加以帮助,若焦虑异常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此外,对于处于异常焦虑倾向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处于心理不健康的群体,总体焦虑倾向较强、焦虑范围较广,存在心理疾病,需要立即进行心理治疗,这部分学生不容忽视。

2、男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总体不如男生,这个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结果相似。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以及总量表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男生。

造成两性差异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因素方面,如自我概念,对自己的期望,失败的归因方式等方面不同。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男女生对成败归因有不同的模式:女性比男性更多的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运气,而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运气;而男性则更多的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因于任务艰难。这种归因导致了男女生自信心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显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专业有决定的影响。而且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女生往往使自己扮演一个弱者的形象,学习成绩不好认为是性别差异造成的,认为男生天生比女生聪明,而没有从其他方面找原因。特别是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以及对妇女的歧视都严重地挫伤了青年女性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制约着女生各方面的发展。

其次是生理因素,由于女生性意识的萌生比男生约早一年的时间,因此性不安心理在女生身上表现得更早,更明显,他们变得易害羞、难为情,而且青春期的发育早于男生,青春期的女生对胜利的变化和月经的来临有一种神秘感和恐惧感,所以常处于焦虑不安中,有时莫名其妙的紧张,特别是在与人交往时尤为突出,于是产生了对人焦虑。

男生在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要高于女生,但是没有达到显著差异的水平。这个可能与男生的性格有关,人们在教育过程中赋予男生的形象是生来就刚强,为此在感情上不轻易外露自己,长此以往心中苦闷无处诉说,产生孤独感,而女生较男生更喜欢找人倾诉,心中的不快易化解。在冲动倾向方面,可能与男生更多地表现出攻击、多动和违纪等外向行为有关。

综上所述,加强女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和心理辅导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3、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六年级在各个年级中问题最多,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这主要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在生理上,他们已基本上开始发育,在心理上,六年级学生的智力发展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尤其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得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推理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的某些观点或看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发展原因,六年级学生的自我概念也在逐渐形成并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他们非常注重自我形象的良好设计,但由于对自我形象过度敏感,他们过于着重别人对自己的外在评价和成败得失的评价,以至于产生不良的自我形象,如自卑、自责等。

同时,六年级学生面临毕业考,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遭遇的学习上的挫折感,使得个体的心理状态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这将直接影响学生成就动机模式的确立,并由此影响其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影响个体人格的塑造和生涯的发展。

实验小学关于对心理及行为异常学生的

整改措施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更加应该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根据我们调查分析发现,改善和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实效,为此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加强家校联系,改善家庭教育

1、家长要注意儿童早期人格的培养

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大多是儿童早期教育和社会交往带来的精神发育缺乏,如幼年的心理剥夺、童年的经历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态度和心理体验。如果在人生早期

(一般指0-6岁)得到适应最佳教育将会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家长要加强儿童早期的独立性和自制力的训练,要抓住这一时期,向子女施以早期智力开发或优良品德的早期熏陶。家长还应经常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好,家长只有设法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孩子的客观实际相一致,同时在实现期望过程中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原有期望进行调整,才能减轻孩子的压力。应提倡民主的家庭教育,这样才能较好地运用符合子女身心发展实际的科学方法,家庭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2、让子女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我国自古以来,提倡在家长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子女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育人方法。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说明品德高尚的人都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培育良好的品德习惯。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持之以恒,使子女的意志和性格从中得到锻炼,并帮助子女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3、家长要重视家庭环境的优化

家庭环境的优化不仅应体现在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化气氛;还应体现在家长自身形象的完善上,使子女在家长乐观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实践中受到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对于子女的良好思想和行为表现,家长及时给予肯定才能收到激励、强化的效果。清代著名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指出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因此在教育中,要减少斥责和限制,多给以“表扬”和“承认”的机会,以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为了帮助子女明辨是非,克服、纠正和根除不良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可以适当采取不损害孩子身心为比标准的惩罚。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子女,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用简单的手腕来应付,是无济于事的。”为此,家长应了解有关教育以及儿童心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切实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任。

(二)强化学校教育,改善学校教育工作

1、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机械地按照预设的一套模式向学生强行灌输,使学生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被教育者的地位上。”这个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抹杀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应将小学生由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向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轨道上来,它有助于中小学教育走出狂热追逐高分、升学竞争愈演愈烈的误区,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痼疾,把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才能在教育内部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生。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教育要纠正和克服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代替心理教育的片面倾向,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学校正常的教学中去。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他助到自助,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可以采取宣传普及心理学常识(通过上心理辅导活动课和讲座的形式等)、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以及推广集体辅导、朋辈辅导的形式,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健康向上的心境。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档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矫治。

3、加强青春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对小学生进行性教育一定要讲究实效、慎重、科学,并注意把握时机。根据一些学校进行性教育的经验,系统地对他们进行有关方面的教育。

4、着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通过讲座、讨论、宣传材料等方式,注重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可聘请有关专家和教育先进工作者介绍符号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经验,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以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5、重视家校沟通的途径

建立家庭和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积极相互配合,将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学校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善家庭环境,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和谐的气氛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6、重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课余时间参加业余活动,有利于学生多种才能的发挥,丰富精神世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使生活更有乐趣,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得到锻炼,多种需要得到丰富,心理紧张得到缓解。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脑力、体力的效率,改善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三)积极引导青少年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对于学生来讲,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锻炼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青少年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对社会、对人生持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其次是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与本人实际情况越接近,表现自我防御行为就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充分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第三就是要学会自觉地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健康的情绪,学会自我疏导不良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对身心的伤害减低到最小的程度。第四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总之,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应密切配合,综合治理,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四篇:关注学生“异常心理”促进班级德育建设

在经历了系列的“富士康事件”,“大学生跳楼”事件,中学生“黑丝网袜”事件,小学生离家出走,厌学等事件后,现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这些焦点事件的背后,映射的是复杂的环境背景,社会因素,更重要的是当事者的“异常心理”表现,异常心理的形成往往会使人判断意识出现偏差,价值观出现失衡。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中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育、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关键时期,应引起教师注意的是,受社会多元化的影响,在诸多学校活动中,中学生心理异常现象已十分突出。因此,作为基础教育者,我们应该敏感的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基础抓起,要防患于未然,减低恶性事件的发生。现代教育要求我们首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多元化人才,然后才是高素质的人才。对班级内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智力开发,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的同时,应特别关注集体活动中涌现出的“异常生”,他们可能会特别优秀,也可能会差得要命,可能会自信满满,也可能会自卑胆怯。实践证明,无论哪一种情况,都极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非正常变化,这时教师如果能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淡化学生的异常心理,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班级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就中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及矫正对策作粗浅阐述。

一、中学生异常心理主要表现

1、自主自私,排斥他人。

这类孩子家庭因素特殊,或在某一方面很优秀,与同学相处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处境与心理感受,与他人(包括家长、老师、同学、邻居、陌生人等)的关系冷漠,经常发生冲突。曾有一个学生在班集体60多个同学中与近半数人闹矛盾,轻者口角之争,重者动拳动脚,将自己立于孤立地位而苦恼之极。

2、对管理者过分依赖,自理能力较差。

某学期开学,宿舍楼形成了“壮观”景象,楼道里站满了等待的学生,宿舍内家长们在笤帚飞,抹布舞,孩子们要做的就是“净身进门”。诸如学习需要督促,吃饭、洗衣要父母帮助,甚至连交书费、整理物品都要别人帮忙完成的者大有人在。这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过分依赖师长,自理能力较差。

3、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下降。

这类学生经不起批评,耐挫能力较差,因家长、老师批评、教育而离家出走的事情时有发生,与家长、老师关系紧张的情况更不足为奇。

4、自卑焦虑,胆小怕事。

自卑的学生往往会学习情绪紧张,经事太少,拒绝锻炼机会,遇事就不知所措。

5、孩童心理过重。

一些中学生的外形在家长、老师、同学看来接近成年人标准,但心理年龄非常小,言谈举止仍像是小学甚至幼儿园里的小孩一样幼稚,属于“长不大的孩子”类型。

二、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第一、淡化学生的“优秀”心理

班集体活动中,常常会涌现出许多“特长生”,如:超常的数学演算能力,写作天赋,运动健儿,音乐天才等。在一贯的期望成才的心理态势中,教师、家长会给予更多的夸奖,同学们会给予更多的掌声,各种奖励也会随之而来。此时,学生的特长往往会变成炫耀性表演。在特长生光环的照耀下,学生会形成“我异于常人,我极其优秀”的异常心理,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会把自己摆在较高位置,忽略他人感受。这时教师应在肯定的基础上,适时给学生浇点冷水,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告诉学生:“天才”的道路每一步都会洒满汗水,任何一个成才的人,都不会把眼前的成绩看作“最好”,因为他们知道还有“更好”等待他们去完成。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别人因为我的存在感到很幸福”的观点,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供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天地,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自己距离最好、距离成功还有很大距离,这段距离是需要不断的虚心学习,不断的努力奋斗才能缩短的。这样,教师有效的淡化了学生的优势心理,使其为自己的“最好”制定奋斗目标,并为之去努力奋斗。

第二、淡化学生的“自卑”心理

在班集体活动中,与特长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无疑是那些暂差生,这些学生和其他学生相比,在班级体活动中往往会表现出反映迟钝,成绩糟糕,甚至洋相百出,他们因此招来的不仅仅会有议论批评甚至指责嘲笑,这常常会引起一种心理固化,让学生产生“我真笨,我永远也做不好”的自卑心理,这种过早的对自我表层的固化认识,也是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的。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和家长首先要扭转“从小看大”的错误心理,同时要以极大的爱心、耐心告诉学生积极看待自己的弱点,不灰心,不懦弱,不气馁,不悲观。有这样一个案例:某班学生小强,高中入学时信心百倍,参与了班级、学校的多次干部竞选,遗憾的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失败次数多了,小强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什么每次都比别人差,他觉得身边很多人都在嘲笑他,学习做事一直都提不起兴趣。老师观察到小强的心理波动后,首先告诉小强“我不希望看到你总是一帆风顺!”看到小强的诧异表情,老师耐心引导:每个人都是潜能无限的,可能在某一阶段自己逊人一筹,但只要总结经验,做好归因,刻苦努力,终有一天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看来,暂时的失败又有什么不好呢?老师还告诉小强,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我们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当经过努力始终也无法突破时,我们就要灵活处理,“山不过来,我就绕过去”,寻找下一个奋斗目标。这个案例中老师用“事物反推法”“目标转移法”的方式有效化解了小强心中的自卑心理,小强终于放下了心里的包袱,自信满满的投入到了学习生活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个别谈话、班会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讲述着名人物成才的故事:如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智力平常,老师提到班上成绩不好的孩子总少不了他,他因此招来许多嘲笑;拿破仑读小学时不能正确拼写,语言不通顺,字也写得很糟,老师和家长都认为他没出息;发明大王爱迪生更因为学习成绩糟糕而被拒之于学校大门之外。这些在小学或中学阶段曾被认为是平庸之辈,不堪造就之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都成为了影响世界科技和历史进程的世界名人。这些实例,会深深触动孩子们的心灵,有效淡化他们的自卑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做人的自尊心,坚信“我能行,我能做,我能做得好!”

第三、淡化学生的“依附”心理

这种依附心理多体现于班级中的中间生和暂差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中间生更属于特殊人群,因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化”最容易使老师忽略对他们的关注,因而,在各种集体活动中,“中间生”和“暂差生”会因为不受重视而产生消极的“跟着走”的依附心理,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因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尤其要注意发现学生的点滴成绩,多多运用表扬的武器,告诉学生“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收获比成功更可贵!”教师用成功以外的“成长”“收获”等观点帮助学生寻找自我,战胜自我,对学生的成长会起到一向不到的引导作用。曾有人说: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增加“衡量的尺子”,也就是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让学生全面发展。“中间生”和“暂差生”也许距离“优秀”仅仅一步之遥,教师适时增加评价的尺子,会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理。如:助人为乐,品质优秀的学生可被评为“德育标兵”;作业认真可评为“作业标兵”;还有“礼仪标兵”“劳动能手”等。由于教师评价尺子的增加,人人都有被评为好学生的可能,每个学生作为一个好学生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参加集体活动时,他们不会再是角落里的附属品,而是活动的中坚力量。这些“中间生”的进步会对班集体各项活动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班集体德育建设进入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四、淡化学生的“专一”心理

这种“专一”心理也是特长生的极大弊端。很多学生常常会因为在某项集体活动中表现突出而被定为“特长生”,这样容易使学生造成“专一”心理。如:语文成绩突出却忽略了数学;爱好文艺却忽略了文化课;文化课成绩突出却忽略了体、美均衡发展。这种发展阶段的专一心理会使学生的视野变得越来越狭小,无疑会影响学生将来的成才。众所周知:达芬奇是着名的画家,同时他又涉及数学,天文、社会等多门科学领域;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政治领袖,他的文学作品至今还被人们广为传颂;冯骥才是着名文学家,他的许多文学作品脍炙人口,而他的绘画作品也堪称达到艺术顶峰;杨振宇教授在《美和物理学》的学术报告中,综合了几代物理学家的研究理论,深刻阐述了一个科学家的研究风格、审美情趣直接影响着他的研究目标以及对世界的贡献……这些人所以称为“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某一领域中的贡献突出,还因为他们的涉猎广泛、博学多才,这些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极好的基础。由此可见,“专一”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教师在帮助学生发挥特长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汲取方方面面知识营养的机会,鼓励他们广泛接触、涉足多个学科领域,注重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提高,这样有效淡化学生的“专一”心理,为将来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培养的现代人才应该具备“有信心、有爱心、能自理、会合作、讲责任、敢担当、懂感情、会做人”,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时,注意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及时纠正,鼓励和引导学生调整“异常心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事实证明,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品学兼优,我们也不可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更不能拿某个学生的弱项与其他学生的强项去比较。教师要用爱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每一点变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块沃土中健康成长,枝繁叶茂,促进班集体德育工作迈向成功。

第五篇:钟祥八中心理及行为异常学生教育总结

钟祥八中2011――2012学第一学期心理及行为

异常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总结

为加强对心理及行为异常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以及教育的稳定与和谐,我校加强了对心理及行为异常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有序管理

我校依靠现代教育理念,继续围绕学校校本课程教育主题,扎实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学校成立了以邬春林校长为组长,金春林副校长等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和以金春林为组长,徐国文、尤昌梅为副组长及吴红丽、周翠华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开辟了心理咨询室并由董林副校长和周翠华老师担任心理辅导员。

二、广泛教育,重点排查 (一)、开足心理健康课程

利用班队会,由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上好班级心理健康课。强调行为训练,不只停留在说教,或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联系,通过团少部的系列活动、以社会实践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讲座、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与班团队会课、思品课、活动课等各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教育;通过各学科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各教材内

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举行课堂内外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活动,上好心理健康课。

(三)逐班排查心理及行为异常学生。我们通过班主任会,强调了此次排查的重要性,要求班主任做好资料的保密工作,不得因此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同时,对排查的心理及行为异常的学生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心理沟通,切实关心他们的内心疾苦,并做好资料的整理与上报。目前,我们已回收到十几份学生档案。

三、心理咨询,有效沟通

1、开展心理咨询,建立健全心理档案。每学期初,都从学生自卑、自悲、自私、自负、学习焦虑、消极、厌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在普查基础上根据其结果设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力争将心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理解信任学生,消除对立情绪。对立情绪是学生是受挫后的逆反心理反映。要相信学生会有进步,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消除对立情绪。

3、表扬鼓励学生,消除自卑。学校的教师在教育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对学生的教育不要太急,更不能在公开场合大肆批评,而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循序渐进的要求提出目标和任务,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毅力,消除自卑。同时,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们的信心。

加强对心理及行为异常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心理健康的教育人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今后,我们还将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情理行为健全的人;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上一篇:新领班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心理痛苦的句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