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2023-05-02

第一篇: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一个HR姐姐对我说过她面试过的这样一个女孩

一个HR姐姐对我说过她面试过的这样一个女孩,当他们问及她想要多少薪酬时,她回答说五险一金以外月薪5000。他们问她为什么开出这样的价格,她说,按照我的大学生活标准,一个月3000元我可以生活的很优雅很幸福、1500元是要用来交房租和杂七杂八的各项例如交通水电等杂费支出的,还有1500元是我的储备金,用来将来买房子旅行什么的,而以我现在的学历和工作能力,我觉得我每个月也可以为公司创造出值得付我5000元薪水的价值,所以我提出这样的要求。

HR姐姐又追问,如果我愿意给你8000呢?

女孩略想了一下,说,我拒绝。原因是,如果月薪变成了8000,我就要创造出配得上这样薪水的价值,而凭我现在的能力我只能靠加班等方式来补足这多余的3000,这样会致使我失去诸如陪男朋友、逛街、做美容、学习其他新能力的时间,而且会降低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幸福度,我没有必要为这多余的3000元付出更为昂贵的代价。

他们当场决定雇佣这位“精明”的女孩。

HR姐姐说,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大学刚毕业的女孩,却比她自己对生活有更高境界的见解。后来她又与这个女孩在闲暇时进行了一些交流,她告诉我,女孩每天上班都化很精致的妆,着衣品位也很好,而且始终微笑,工作高效认真,遇到麻烦也不慌不忙,他们都决定尽快提拔这位幸福的姑娘。

和我好朋友不一样的是,这位姑娘让善于做菜的男朋友做菜做饭,她负责洗碗买菜。她买她爱吃的菜也买他爱吃的菜。房间两人都不爱收拾那就都不收拾了,一星期请一次钟点工打扫完毕。她从不委屈自己,像她面试时说的那样生活丰富,她也要求他的男朋友不许过度工作,用她的话就是,他自己吃好玩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自然就省去了我照顾他的很多麻烦。我同样对自己很好,那也省去他照顾我的麻烦,而且我一直都充满魅力更不担心他会变心。我们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至于生活的问题,两个人一起努力,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是的,学会满足,学会心安。

我们所有的恐惧,都来自于未知。

而未来,却又是充满未知,让我们止不住的恐惧。

我们缺乏的,大概是那位姑娘的淡定和随遇而安吧。

第二篇: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曾说过一句流传千古的话

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曾说过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气一般指气色、气质、气度、气魄、气量、气概等等。何为浩然之气?孟子阐述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公孙丑》)在孟子的眼里,浩然之气就是道德与正义的集合体,就是崇高与身正的代名词。难怪历代文人学者和仁人志士都将孟子的这句名言作为座右铭。在今天,我们加快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全体干部具有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年轻干部首先就要通过下苦功夫读书学习,努力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以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既读好有字之书,又读好无字之书,努力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良好作风,善养浩然之气。

一、养静气,去躁气。静可观变,静能制动。而烦躁则失态,躁动则生乱。静是一门真功夫。对读书学习来讲,“板凳要坐十年冷”,特别要注意静心研读,不怕坐冷板凳。读书要求环境安静、心理平静、内心清静,心不在焉、心烦意乱、心浮气躁是读不进书的。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的状态,实际上也是一种修练自我的气功状态,是个人品性修养、意志磨砺与心理能量积累的过程。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读书,宁神定气几十年,座位下的地面硬是被锃出了一道深深的痕迹,马克思也成就了人类千年的思想家。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逐步积累的过程,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做到读书学习,天长日久,自然而然身上的宁静之气就会越来越多,浮躁之气就会越来越少,就能练成排除干扰、闹中取静的功夫,增强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定力,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这样在大事、急事、难事及各种突发事件来临之时,才能够做到气定神闲,沉着冷静,从容不迫,有效应对。

二、养雅气,去俗气。读书能够长知识,明事理,修品性,脱俗气。古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个不爱读书的家庭是没有出息的家庭,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是没有发展的社会。难怪古今中外有见地的人常以书香门第为荣,饱学之士常说人世间第一美事还是读书,温总理最爱看人们在乘座地铁时手拿书读的场景。爱读书,眼界就会变得开阔,思想就会变得深刻,精神就会变得崇高,品德就会变得高尚,举止就会变得高雅,就会提升整个做人与处事的层次和魅力,使知识产生出无穷的力量。而不爱读书,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市侩气十足,铜臭气日盛。邓小平同志曾经在批评那些不爱读书学习的干部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怎能一日离开读书?

三、养才气,去迂气。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勤奋读书,广泛涉猎各科知识,能够使人视通今古,学养深厚,才高八斗。然则读书有善读与不善读之别。善读书者,能够把书读活,把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融会贯通,真正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本领,使人才华横溢,才气大增;不善读书者,只会机械地阅读,被动地接受,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只言片语,食而不化,人云亦云,迂气十足,书生气浓,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时代迫切需要千万个善于治国理政的人才。年轻干部读书学习就是要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领导艺术与水平,切实增长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矛盾纠纷的才干,而不是为了装点门面,增加个人炫耀的资本。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要求要始终带着问题读书,对现实中的各种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不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四、养朝气,去暮气。当清朝的鸿儒显贵闭目塞听,视西方的天文物理地理算术为“奇淫巧技”,并无情地封杀本朝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之时,曾经显赫世界的大清帝国早已老态龙钟,无可奈何地沦落到被新兴的西方列强蹂躏欺凌的地步。而《海国图志》则东渡日本,对明治维新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一个国家国策的悲哀,更是读书人的悲哀。不善读书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满足于“子曰诗云”,看不到当今世界的飞速发展与变化,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暮气沉沉。而善读书者,“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写宇宙文章”,会用开放的视野、宽阔的胸襟、敏锐的眼光,自觉地跟踪当今世界的最新发展与变化,头脑清醒,意气风发,朝气蓬勃。这样的人经邦济世,必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开拓,敢于创新,使整个社会充满创新活力。为此,我们迫切需要善于读书,具备世界眼光,擅长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让一切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使整个社会蒸蒸日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五、养锐气,去惰气。明代袁了凡著有一本《了凡四训》,有一句话读来让人难以释怀:“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因循”就是惰性太大、懒懒散散、得过且过,就是常说的混日子。人都有好逸恶劳、贪图安逸的惰性,但“玉不琢,不成器”,管不住自己哪能成就事业、造就人才?越是志存高远,勤于读书,越会发现自己知之甚少,就会越发努力学习,那种求知进取的力量真可谓锐气十足,即使天大的困难也锐不可当。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西伯被拘禁而推演出《周易》,孔子处困境而写成了《春秋》,屈原被放逐创作了《离骚》,左丘失明后完成了《国语》,孙膑膝盖骨被剜去后撰修了《孙膑兵法》,吕不韦谪迁蜀地,《吕览》却流传于世,韩非在秦国被捕,这才有了《说难》、《孤愤》,《诗经》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抒发内心愤懑而写作的。当今的年轻干部应当继承和发扬这种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珍惜大好时光,毫不放松自己,乐于探求真理,勇于挑战自我,在增长知识、提高本领上一往无前,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上锐意进取。

六、养大气,去小气。宋真宗赵恒为提倡读书的风气,广开读书人登仕之途,御笔亲作了一首《劝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这首短短的篇章,倡导男儿要为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发愤读书,迷醉天下士子几近千年。可让宋真宗无法预料的是,毛泽东却说,“读书是决定中国命运的要紧一着,要为改变中国之命运勤奋读书”,周恩来却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两相比较,不难辨别何为大气,何为小气。纵观历代读书人,为一己之利而读书,虽也能读个功名,但因只顾封妻荫子,富不过三代;然为国为民而读书,虽身无分文而心忧天下,力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则是何等的大气磅礴,万世流芳,让人景仰和效仿。年轻干部就是要自觉地把个人命运同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在一起,为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幸福而发愤读书学习。

七、养正气,去邪气。正气不扬,邪气必涨;邪气嚣张,百姓遭殃。中国传统文化最讲究礼义廉耻,要求读书人都要做品行端正、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君子要“治国平天下”,匡扶正义,弘扬正气,首先自己必须行得直,走得正,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晚清中兴重臣曾国藩每日“三省吾身”,甚至连偶尔在梦中与小妾私密也记录下来,作为内心尚存邪念的应证。顾炎武撰写《日知录》,“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因为“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人的缺点和过失就是一点一滴改正并变得完美的,社会的正气就是在这日复一日中逐渐树立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历史的账本上,既有清官好官的光辉灿烂,更有贪官污吏的丑恶面目。年轻干部要时时温习警醒自己,经常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决抵制一切歪风邪气,努力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奉公守法,廉洁从政。

八、养胆气,去怯气。所谓“无知无畏”,那是一种愚昧的莽撞和盲目的自负。有识才有胆。艺高才胆大。建立在掌握科学知识、把握客观规律、拥有丰富经验、集中群众智慧基础上的胆识,才是科学的可敬的。毛泽东善读书,读出了一条“以农村包括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缔造了一个新中国,并以“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英雄气概,使中国人民挺起了腰杆;邓小平善读书,读出了“实事求是”这个法宝,养成了他气吞山河、不惧千难万险的冲天豪气,开创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事业;江泽民善读书,读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中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下,社会主义事业昂首挺立,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焕然一新;胡锦涛善读书,读出了“科学发展观”,使当代中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面前,走上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快车道。年轻干部只有刻苦学习知识,深入调查研究,善于团结群众,才能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不惧风险,才能信心十足,底气十足,胆气十足,妥善驾驭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有效推进实际工作。

九、养和气,去霸气。人们读书学习,说到底,就是为了摆脱愚昧、野蛮与落后,追求文明、进步与自由,更好地与人类和平共处,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和事业旺,家和万事兴,国和享太平。和是中国文化追求的崇高境界,也是世界人民希望的理想目标。中国古代的一部《孙子兵法》,说的是“战”事,求的却是“和”事。难怪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许多有见识的军事战略家和政治家扼腕叹息说:要是早一点通晓中国《孙子兵法》“和”的精髓,欧洲各国也不至于为些蝇头小利而付出那么惨重的代价。康德曾说,书读得越多,我越崇敬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越觉得必须与人和睦相处。著名学者季羡林始终和颜悦色,从不以大学者自居,对任何人都非常客气,也从不与人动气,与人争个高下。现在有一些年轻干部,自以为进过高等学府就高尚得不得了,手中大权在握就高傲得不得了,将来仕途看好就高贵得不得了,眼里容不下别人,心里瞧不起群众,与老百姓打交道颐指气使,高高在上,说话办事态度生硬,霸气熏天,真是该好好改改了。

十、养运气,去晦气。有道是,人在做,天在看。吉人自有天相,恶人会遭天谴。一部佛教经典上说,“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唯物主义者虽然不相信因果轮回之类的说教,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仅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愿望和社会需求,更是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和秩序约束。运气好与坏,不在天与地,全在人自己。一个人好事做多了,自有美德留在人间,危难时刻必有好人相助,好运相伴;而坏事做多了,其结果必然是臭名远扬,过街老鼠人人打。年轻干部刻苦读书学习,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必然能够赢得群众的口碑,得到信任、拥护和支持,一路好运。相反,那些没有真才实学而又虚情假意,不肯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人,虽然也可能在官场上混上几天,但有朝一日会被群众无情地淘汰出局。这正如老百姓所说的:谁对群众真心,群众就对他真心;谁把群众不当事,群众就把他不当事;爱民的干部会走运,害民的干部会倒霉;爱民的干部会长命,害民的干部会短命。

(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

2010-3-16摘自《求是理论网》

参考资料: 求是理论网http:///

一个痴情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的人。

回答者:sxxurmin提交时间:2010-3-18 9:00:00

举报 楼层: 1

1、不要浮燥。把人生的调子放低一点,不要与有高成就的人相比,先让自己做一些容易使自己办得成的事,以增强自己的生活信心。

2、逆向思维。心态不好,解决了你心中的问题了没?没有吧。既然心态不好,不能解决自己的一些实际问题,那还不如心态好一点,这样还有助自己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横向比较。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如自己的。其实自己还是很不错了的。

回答者:wpeter提交时间:2010-3-20 19:04:00

举报 楼层: 1 这说明您不够自信,且不够专心。您只要选定一个适当目标认真学习,专心投入,您一定能收获幸福的微笑的。

回答者:Lgbgzh提交时间:2010-3-22 12:42:00

举报 楼层: 1 这说明您不够自信,且不够专心。您只要选定一个适当目标认真学习,专心投入,您一定能收获幸福的微笑的。

第三篇:震撼!北大清华顶尖学霸有多成功?学霸的一句话让所有人

都沉默了......

近日,清华北大都在自家的2018年联欢晚会上,分别揭晓了“2017清华大学学生人物”和“2017北京大学学生人物”。到底是谁这么牛?是怎样的人物成为同学们眼中的“明星”?学霸大牛到底是如何炼成的?他们成功秘诀,可能是在你意料之外的...... 2017清华大学学生人物据了解,2017年清华大学学生人物评选活动自11月13日正式启动,经过前期推荐及评选委员会材料初筛,共产生20名“学生人物”提名候选人,经网络投票后,在新年晚会上,清华大学校领导为2017清华大学学生人物颁奖。清华学生人物都有谁? 他们中有科研大牛,

博士四年已发表顶级期刊Science论文6篇、Cell论文2篇。有超级学霸,清华物理系历史上第一位”四大力学”全满分。有体育健将,从完全零基础,到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冠军。有退伍士兵,他们在部队期间全部立功受奖。有远行追梦者,停学一年赴非洲采访,和一位旅居非洲的华侨创办杂志。有文艺女神,用一支普通不过的水性笔,定格一幅幅清华风景。有歌者,在繁重的课业和演出任务下,每周拿出12个小时斟酌唱段和表演,演出惊艳了所有人。有遭遇突如其来的病痛,失去了身体的自由,却勇于对抗命运的英雄少年。有与外长王毅和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同台演讲的青年代表。有清华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清华公益人,他们用爱和责任,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有清华博士生讲师团,把足迹印在祖国的每一片土地上。2018北京大学学生人物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同学们在校园里留下求知求实的身影珠峰、南海、宇宙......同学们在更广阔的天地勇当先锋

10位人物身上有着迥异的特点与故事却共同代表着北大学子的创新精神与家国情怀

1、工学院2014级博士生 王绍鑫——变废为宝的工程师关键词:创新典范,创业先锋实验室里的王绍鑫与废渣、废气打着交道,他的目标是变废为宝,用它们治理大气污染。 创业队伍里的王绍鑫有责任有担当,他和同学创立北京质享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他们的目标是为大众提供高品质低成本的智能空气净化解决方案。 集体里的王绍鑫热衷于扩散自己的光与热,他现任工学院团委副书记,曾任工学院 2014级博士生1班党支书、北京大学学生会副主席等职,在工作中积极传播创新理念,为他人和集体创造价值。

目前,王绍鑫入围2017WEBIT欧洲创业峰会全球前5%、2017亚洲创业奖6强。申报国际专利合作协定(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1项,国家专利6项,已获授权4项。

2、基础医学院2016级博士生 王麟——成绩斐然的学术之星关键词:严谨学术,担当使命王麟从事戊型肝炎病毒相关研究,所做课题弥补了我国该领域学术空白。

由于戊肝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王麟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动物的粪便。虽然研究对象“一言难尽”,王麟的成果十分卓著——仅2017年,接收或发表SCI收录文章就有8篇(6篇为第一作者),累计影响因子50。

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之际,王麟更作为医学部唯一的学生党代表,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3、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4级博士生 庄方东——向珠峰进发的科研达人关键词:砥砺前行,勇攀高峰2017年国庆期间,庄方东作为北大珠峰登山队一员,成功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并将攀登珠穆朗玛峰,献礼120周年校庆。曾经艰苦训练时流下的汗水,已化作雪山上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除了在现实生活中勇攀高峰,庄方东也努力向着科研高峰前行。目前他累计在SCI收录的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篇。2017年,庄方东在《有机金属》(Organometallics)发表的论文被国际著名化学评论期刊(Synfacts杂志)推介并做重要评论。 4光华管理学院2016级博士生 李晓萱——爱智求真的全能女孩关键词:登世界舞台,展北大风采2017年APEC青年代表选拔全国总决赛季军,参加2017年APEC会议,参与起草并签署《2017APEC青年宣言》,担任美国管理学会分论坛主席——李晓萱爱智求真、勤于实践。

担任北京大学朗诵与主持艺术团团长,担任中央电视台《开讲啦》青年代表,曾主持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启动仪式等大型活动——李晓萱享受倾听、热爱表达。

她感谢沿途的风景,更珍视每一段经历,深信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5、中国语言文学系2015级本科生 张赵乐——英姿飒爽军中玫瑰关键词:护卫海洋,红颜绿装张赵乐是北京大学第一位登上作战舰艇执行海外任务的女生。

2015年她顺利参军入伍,服役于南海舰队某部。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张赵乐随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

2017年5月至7月,她随编队执行出访任务,先后访问了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新西兰、瓦努阿图。

在部队期间,张赵乐曾获优秀士兵、荣誉舰员、重大任务勋章等。

6、数学科学学院2014级本科生 张钺——无双数院的风云人物关键词:探寻真理,博雅达观专业课平均分96分,大三学年GPA3.96。

张钺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高年级组第一名、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几何个人赛银牌、团体赛金牌。

为了能更深入地探寻数学的美,他参与了多次科研,并与同学一起创建的拓扑讨论班。

此外,张钺也热心参与学生工作,并热情地参与了多项志愿服务工作。

7、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5级博士生 张涛——信息时代的弄潮儿关键词:创新领军,网络卫士张涛潜心创业,将“悬镜安全”项目打造为云主机安全第一品牌,并为北京大学校园网安全保障提供专业产品和服务。

2016年,张涛凭借“悬镜安全”的快速发展、良好的用户口碑和深厚的技术积累获得“2016中国信息安全领域领军人物奖”。

2017年9月,张涛所在创业团队“悬镜安全”,以独家核心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获得2017年北京市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一等奖。同年9月和11月,他以第一发明人获专利授权两项。

8、第一临床医学院2013级博士生 陈善稳——妙手仁心的白衣天使关键词:潜心科研,医者仁心陈善稳致力于肠道屏障功能与炎症性肠病研究。在博士生期间,他先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论文9篇(均独立创作),累积影响因子30,发表文章质量及数量均创下普通外科既往研究生纪录,同时担任多个国际杂志审稿人。

秉承着“大医”情怀,陈善稳对待患者耐心细致,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他对待每一位病患的日常治疗都会给予精心投入与坚持不懈的关怀,患者常说“一天看不到陈大夫就心里不踏实”。

作为青年党员,陈善稳积极承担责任,他的言行总让身边同学感觉到正能量。他从不畏难抱怨,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以及未来我国生物医学发展充满信心,并踌躇满志投入其中。

9、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13级博士生 赵亮亮——追逐星辰大海的科研人关键词:踏燕园热土,征大海星辰赵亮亮从事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期刊封面文章,并被该领域多个重点项目官网报道。

在忙碌的科研生活之余,他热心志愿服务,关爱离退休老教师,弘扬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同时,赵亮亮积极参与学生工作,从2014年开始连续3届被选为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博士生党支部书记,开展了多种意义重大的活动,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

10、国际关系学院2014级本科生 唐青——雷锋连的铁血战士关键词:循雷锋足迹,铸精武强能唐青2015年9月参军,入伍服役于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他刻苦训练,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学雷锋公益活动,真诚关怀身边战友,以优异的表现展现了北大学子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 他精武强能,练就过硬本领,担任新兵班长之一。在部队期间,他被评为北部战区陆军“百名强军先锋人物”,记集团军三等功一次,被雷锋连评为“优秀义务兵”。

学霸是如何炼成的?学霸到底是如何炼成的?清华学生狄迪的演讲揭开了学霸的成功秘密!他用平凡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人物不平凡的故事。

科研大牛万蕊雪初入实验室,节奏高效率的环境,让她感到之前所受的实验训练都如同过家家;

超级学霸胡耀文高考压线进入竞赛高手如云的物理系,第一节微积分课上他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读物理的料; “体育健将”王子承第一次踏上全国大赛状态低迷,甚至在团体赛上了冷板凳 以下为演讲稿全文

2017马上就要过去,在这一年中,你是否感叹世界变化之快,自己却不能置身其中。我是狄迪,2017年,我是清华大学的一名硕士生。去年此时,我接过学生人物的奖杯,兴奋、忐忑。我想用我的镜头,去记录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哪些改变正在发生,哪些人正在行动。

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每时每刻都有新的讯息传到我们的手机上,而清华园里的我,却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这种失落感,你是否有过?今天的我们是否还能想起梅贻琦校长那句“大学生者负新民工作之实际责任者也”?

其实在清华园里,你永远能找到答案。这些人,这些事告诉我热爱、责任和自信的力量。

2014年,冷冻电镜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结构生物学领域风起云涌。博士二年级的万蕊雪听取导师施一公教授的建议,开始独自承担酵母剪接体提取的工作。这条路,她无所畏惧。 2016年春节,万蕊雪的研究小组在实验室里24小时连轴转,而她自己则负责晚上10点到凌晨6点的夜班。每熬夜一宿,她需要完成两千步操作,甚至会为了睡着10分钟而痛心疾首:全世界就这么几台冷冻电镜,一分一秒都不该浪费。 正是这股精神,万蕊雪在RNA剪接领域不断完成突破。我问她,为什么要这么拼。她告诉我,她从高中就开始喜欢生物学,她希望能投身科学,造福人类。

我很羡慕,万蕊雪在自己热爱的道路上,已经走了那么远。我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都在清华迷茫过:什么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什么是自己真正愿意投注一生的事业? 在今年本科生特奖的舞台上,物理系系主任王亚愚老师骄傲地介绍了一位本科生——胡耀文,四大力学全满分的清华第一人。他绝不仅仅是一个只会读书和考试的学生,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的他,在短短3年的本科时光里,已经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展开探索。他珍惜课内课外的每一点时间,在哈佛研修时,他每天工作到深夜,直到睡着前一秒还在思考白天的课题。

胡耀文告诉我:在清华,他做了许多选择,得到很多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但他乐在其中,不曾后悔,他意识到他是真正喜欢物理的,愿意为此付出一生。 有一份热爱的事业,是幸运而幸福的。

一个零基础的清华博士,到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冠军,需要付出多少天的努力?王子承告诉我,一天,每一天。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梦见自己站上了击剑的冠军领奖台,而在此之前他甚至从未拿起过这柄剑;那天之后,这柄剑他再也没有放下过。

作为零基础的新人,王子承的每一步都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为了对得起心中的梦想、击剑队的传承和导师的支持,他把科研之外的所有时间都投入到训练中去。每一年的全国大赛见证了他的收获和成长, 2016年,他在10比13的绝境之下上演大逆转,15比14获得冠军!

当胜利到来的那一刻,王子承抱着击剑队刘爽老师一起哭了,我知道,这是喜悦的泪水,这条路上,他始终昂首挺胸。 你或许会羡慕他们天赋超群,但他们却告诉了我一个小秘密。万蕊雪初入施一公实验室,快节奏高效率的环境让她感到之前所受的实验训练都如同过家家;胡耀文高考压线进入竞赛高手如云的物理系,第一节微积分课上他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读物理的料;王子承第一次踏上全国大赛状态低迷,甚至在团体赛上了冷板凳……其实,没有什么大牛学霸,一切都只是厚积薄发。

2016年冬天,于婉莹在法国研修期间开始尝试用水性笔作画,独有一番意境。回到清华后,于婉莹感叹身边的校园美景无数,而在园子中已经度过7年时光的她,却还没有把自己对生活的经历和感悟凝结于画作之上。就这样她开始了清华园系列绘画的尝试。一支普通不过的水性笔,在她的手上宛如魔杖,定格一幅幅清华风景,重温那些色彩斑斓的历史故事。

在这背后,是于婉莹扎实的基本功:本科研习国画、研究生转而攻读油画的她将中西方的绘画表现手法融为一体,酝酿出自己的独特绘画风格。凌晨从画室离开的她,满脑子都是如何调整手上的作品。

于婉莹告诉我,她曾经很羡慕清华园里的同学们,投身科研,改变世界;而现在她坚信优秀的艺术作品同样充满力量,能把人们内心的热情和勇气挖掘出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你看,是热爱,让清华园里学子们不忘初心,努力追梦,勇敢定义更新的世界;而责任,激励着清华人肩负使命,甘于奉献,用选择书写中国青年的担当。

2015年9月,随着一声长鸣的汽笛,主动选择休学参军的二十五个清华人开启军旅生涯,这一去,就是两年。朱日和阅兵、国际侦查兵比武、北京特大暴雨抢险,这些你耳熟能详的事件,都有他们的身影。

清华学生,为什么去当兵?或许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相同的是心中的那份责任。如今,他们的身份已经是清华退伍老兵,握过枪的手握起笔更有力,经得起急行军考验的双腿在操场奔跑,百步穿杨的目光如鹰如电,投向清华的讲堂。我想,他们不会忘记对祖国的誓言,若有战,召必回。 清华学子,与祖国同命运。他们毅然从军入伍,报效祖国;他们立足校园,服务社会。这是清华人的担当。

2008年5月12日,一场地震撕裂了所有中国人的心。清华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反应迅速,紧急组织献血,数千名师生排起了长队。清华贡献了当时北京市输血总量的六分之一。这就是清华红会的影响力。

如今,这样规模的献血活动已经成为清华园的常态,不一样的是清华红会信息化的操作、有序的组织。三十年来,清华红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清华公益人,他们用爱和责任,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今天,他们已经走上一带一路,开启清华人的全球健康实践。

清华人,走出校园,到世界需要的地方去!

这一年,李亚东办好了休学手续,只身前往非洲,走遍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埃塞俄比亚、摩洛哥、尼日利亚6个国家,采访了近300家中国在非企业。这一段珍贵的经历让他决定:不仅他要扎根非洲,要让中国文化也扎根非洲!李亚东创办了非洲第一本中文机场杂志《东非瞭望》,把非洲大地上的中国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我时常在想,一个本科生,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休学只身前往非洲,去探索未知的土地?李亚东告诉我,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是青年人的使命。他知道无论何时何地,清华始终在背后注视他、支持他。

自信自强的清华人,追求卓越,用行动发出时代最强音。 2011年的一个夜晚,厄运击中了18岁的朱晓鹏。一场突如起来的大病让他几乎丧命,也剥夺了他自由行动的能力。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他被迫面对疼痛与无力。而今天,朱晓鹏已经是清华数学系的一名博士生,积极投身于科研,立志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突如其来的病痛让朱晓鹏失去了身体的自由,他也曾封闭自己,不敢见人;他也想过放弃人生,浑浑噩噩。但他不仅自己站了起来,还回到了清华园,继续自己的大学生涯。现在,他正尽己所能,推动无障碍校园的建设,为更多人带去希望。「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朱晓鹏不相信命运,他相信自己。

英雄出少年,18岁时朱晓鹏勇于对抗命运,而18岁的卢炜媛作为首位代表亚欧青年的中国人,站上了十三届亚欧外长会议的演讲台!从香港来到北京求学,卢炜媛在文化上有些不适应,但她很快在清华找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大一她就代表清华获得了亚太青年模拟APEC中国区选拔总冠军,精彩的模拟更获得了委员本人点赞;三个月后,她从模拟亚欧外长会议中脱颖而出,成为首位当选会议青年代表的中国学生,与外长王毅和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同台演讲。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自信的笑容。后生可畏,清华人从来不惧大场面!

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央视元宵晚会,依曼的生命从不缺乏挑战,但她最珍视的,仍然是清华的舞台,这里见证了她的成长。清华版《成都》、校园十佳歌手、艺术团合唱队领唱,依曼尽心对待每一次登台。自信歌唱的背后,是复一日的苦练。作为清华大学第一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女主角,在繁重的课业和演出任务下,依曼每周拿出12个小时斟酌唱段和表演,她的演出惊艳了的所有人。 依曼希望把音乐的乐趣分享到清华园的每个角落,她多次带领院系129合唱队伍获得冠军,用自信的歌声和笑容感染了所有人。

把你所坚持的,勇敢说出来。

17年前,清华博士生讲师团成立了,可能当时的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个集体将真正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足迹印在祖国的每一片土地上。 如今,130多名硕士博士生,以清华为原点,与时代共脉搏,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将“十九大精神”、“两学一做”、 “一带一路”带到基层党支部、中学、社区、企业、政府、部队,把发自内心的声音和力量带给更多人。

这就是清华人,不管身陷轮椅还是站上讲台,他们始终都会用行动来发出时代最强音。

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无数事件正在发生,而在清华园里的我们虽然无法时时置身其中,但我却不再为此感到失落。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自信与勇气,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清华人已经准备好。所以,我要走进自己的镜头,去诉说清华的2017。

清华园的故事远远不止于此。我们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无论你专心学术、还是热衷于体育文艺,积极参与志愿公益,又或者,为了祖国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奉献青春,只要坚持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走下去,我们都会为你而喝彩。我们所创造的每一个故事,构成了清华的2017。每一位清华人,都是人物。

2018,世界如此之新,一切由你定义。

最后,希望以上的人物可以感染你~在2018继续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高考加油~

第四篇:这几句话送给所有人[范文模版]

这几句话送给所有人

1.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那个我。偶尔做做梦,然后开始日复一日的奔波,在这个喧闹的城市里,我不回了解,这个世界有这个这样的你,只有你让我回味,只有你让我陶醉,也只有你让我心碎。

2.有个懂你得人,是最大的幸福,这个人,不一定是十全十美,但他能懂你,走到你心的深处,能看懂你的一切。最懂你的人会一直在你身边守护着你,不让你受一点点委屈。真正爱你的人不会多说爱你的话。只回做爱你的事。

3.有的时候,莫名奇妙的心情不好,不想和人家说话,只想一个人静静的发呆。有时候一个人躲起来。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伤口。有时候,走过熟悉的地方,看到熟悉的背影。想起熟悉的人。

4.身边总有一些人,你看见他天天都开心,像个小孩子一样, 可你哪里知道,夜深人静时,总坐在窗前对着夜空冥想失意的痛苦。她们就像向日葵,向着太阳的正面永远明媚鲜亮,在照不到的背面却将悲伤深藏。

5.岁月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记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年轻隐隐的伤痛。

6.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失去与得到,有太多的伤感和孤独,伤心、难过、思念、痛苦,换来的只是更深的伤害。有些人,注定不能相守,有些事,注定不能尽如人愿。扔掉它,因为美梦总逃不过现实的摩擦,而我们对现实却毫无办法。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而我们又何必太在意。

7. 生命中有些人来了又去,有些人去而复返,有些人近在咫尺,有些人远在天涯,有些人擦肩而过,有些人一路同行.或许在某两条路的尽头相遇,结伴同行了一段路程,又在下一个分岔口道别.无论如何,终免不了曲终人散的伤感.远在天涯的朋友,或许已是遥远的无法问候,但还是谢谢曾经的结伴同行.

8.刚刚醒来,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很伤感,还能在梦里苦醒,多年来的记忆还是那么深刻~~记忆中的篮球场,英姿的打球姿势~给予的温暖~曾经熟悉的家人~熟悉的饭菜~都是那么温馨那么幸福~多年过去了我们还是深爱着对方,在梦里还是等着对方~~时间流逝,没有流逝的是感情~~真的希望这个梦永远不要醒来~~

9.那是一个略显伤感的季节,也是一个凄美而又缠绵的季节,风吹起如花般凋零破碎的流年,记忆中的你的轮廓早已模糊。于是缕缕清风便成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每个人都祈盼那些挥之不去的过往,能随风而去。演绎了一场“蝴蝶为花醉、花却随风飞”的唯美感伤。

10.人们要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否则你将会死的很惨。

11.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幸好有差距,不然,谁还稀罕理想。 12.花儿不为谁开,也可以为自己开,世界不为谁存在,也可以为自己存在。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13.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等于给自己打开了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真正的朋友不是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话,而是即使不说一句话也不觉得尴尬。

14.所谓门槛,过去了就是门,没过去就成了槛。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1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您有远大梦想,可是不付之行动,终究是纸上谈兵,有梦就要追,莫虚度,精彩由您创造。

16.没有人能打倒您,除非你您自己。只有您心中有颗信念的太阳,无论走到哪里,那里都会有灿烂的阳光。积极乐观、自由奔放,生活就应该明明朗朗!

17.借口少一点,胸怀大一点,嘴巴甜一点,火气小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烦恼少一点,微笑多一点,勤奋多一点,成功近一点。

18. 聪明和智慧是两回事。聪明是一种生存的能力;而智慧则是生存的一种境界。世界上聪明人不多,估计十中有一;而智者就更罕见,估计百里无一。现实生活中,不吃亏的是聪明人;而能吃亏的是智者。聪明人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智者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

19.在自己是“坏别人”时,别人还是“别人”,自己却变“坏”了。世界只会拥抱那些先敞开自己的人。给别人挖的陷阱,常是自己岁月的坟墓。好的思考不是让大脑奔跑,而是能为世界打开道路。耍小聪明者,最后一定会被小聪明耍。用谎言骗别人可耻;用豪言骗自己可悲;用誓言骗世界可恨。

20.人生长途漫漫,我们不可能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完美,摔上几跤,走几段弯路,这并非坏事,至少让我们品尝了挫败,增添的阅历,让我们的人生多姿多彩。或许走过终点时我们才明白,一路平坦却少了风景,没有转折也多了平淡。只要经历了,尝试了,走过了,我们赢得的,就是一个全新的自己!

21.热闹不过人看人,着急不过人等人,难受不过人想人,温暖不过人帮人,感动不过人疼人,残酷不过人害人,阴险不过人算人,郁闷不过人气人,耻辱不过人戏人,为难不过人求人,生气不过人比人,成功不过人上人,发财不过人骗人,舒服不过人玩人。人生就是人与人!

22.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让自己心情更平和一点,更豁达一点,对身边的过错淡然,让自己更宽容一点,乐观,阳光,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要求的少,计较的少。

23.留一份沉默给自己,即使有人在说你坏话,你也大可不必反唇相讥暴跳歇斯底里,对于一个心灵纯洁有修养的人来说,流言永远是苍白无力的。因为无论流言有多么坚硬,也是一块迟早要风化的石头,事实会在最关键的时候为你站出来作证。

24.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和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萎靡不振。

25.“要成功,需要朋友,要取得巨大的成功,需要敌人”。有竞争才有发展,因为有了敌人的存在,因为有了不服输的决心,才会努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所以,有时候,敌人比朋友的力量更大,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却有永远的朋友,有些时候,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

26.“人都是逼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生于安乐,死于忧患,所以,当面对压力的时候,不要焦燥,也许这只是生活对你的一点小考验,相信自己,一切都能 处理好,逼急了好汉可以上梁山,时世造英雄,穷者思变,人只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27.“过去酒逢知已千杯少,现在酒逢千杯知已少”。不甚酒力,体会不了酒的美味,但却能感受知已的妙处。没有朋友的人生是孤独的,不完整的,可是,因为生活的忙碌,渐渐少了联络,友谊就变的淡了,所以,抽点时间,联络朋友一起聊聊天,让情谊在笑声中升腾,当朋友遇到了难题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挺身而出,即便帮不了忙,安慰也是最大的支持。

28.什么叫喜欢一个人,就是你在看星座的时候,总是顺便把他的也一起看了。

29.感情这种事,真的不能听别人,而得自己做主。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自己做主的标准很简单,这段感情能让你开心安心,就谈下去,别管对方贫穷地位学历等等。而这感情让你痛苦和不安,那就要谨慎了,即使你爱他。说白了,找个让你开心一辈子的人,才是爱情的目标。

30.太在乎一个人,心情常被左右,剩下只有心痛。常常想一个人,反而会模糊了影子,只剩下依稀的几个片段。回忆里只有那些许的画面,却让人纠缠。如今,我一个人安静地生活,默默地想念。没有你,没有争吵,没有眼泪,亦没有快乐。

31.摘不到的星星,总是最闪亮的。溜掉的小鱼,总是最美丽的。错过的电影,总是最好看的。失去的情人,总是最懂我的。我始终不明白,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32.我们都太喜欢等,固执地相信等待永远没有错,美好的岁月就这样一日又一日被等待消耗掉。

33.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34.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瞭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瞭解後,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35.我们总让在乎我们的人为我们哭泣,并总为那些永远不会在乎我们的人哭泣,且我们在意那些永远不会为我们哭泣的人,这是存在于生命的真实,奇怪却真实,一旦你了解了,改变不会太迟。

美国义工给中国义工上了什么课?(转载)

原文地址:不要轻易给予

作者:晓妍凤平

卢旺达的贫寒场面可能对于一般人只能想象,中国的义工下了卡车以后,看到一位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黑人男青年朝他们跑来,那个男青年很少看到这样的大卡车。顿时,义工动了怜悯之心,转身就去拿了车上的物品向小男青年走去。

"你要干什么?"美国义工大声呵斥,"放下!" 中国义工愣住了。他不知道这是怎么了,我们不是要来做慈善工作吗?

美国义工朝男青年说,"你好,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车上有很多东西,你能帮我们搬下来吗?我们会付报酬的。"

男青年迟疑在原地,这时又有不少青年人跑来,美国义工又对他们说了一遍相同的话。有个青年人就尝试从车上往下搬了一桶饼干。

美国义工拿起一床棉被和一桶饼干递给他,说:"非常感谢你,这是奖励你的,其他人愿意一起帮忙吗?"

其他青年人也都劲头十足一拥而上,没多久就卸货完毕,义工给每个青年人一份救济物品。

这时又来了一个青年人,看到卡车上已经没有货物可以帮忙搬了,觉得十分失望。

美国义工对他说:“你看,大家都干累了,你可以为我们唱首歌吗?你的歌声会让我们快乐!”

青年人唱了首当地的歌,义工照样也给了他一份物品:"谢谢,你的歌声很美妙。" 中国义工看着这些若有所思。

晚上,美国义工对他说:“对不起,我为早上的态度向你道歉,我不该那么大声对你说话。但你知道吗?这里的青年人陷在贫穷里,不是他们的过错,可如果因为你轻而易举就把东西给他们,让他们以为贫穷可以成为不劳而获的谋生手段,因而更加贫穷,这就是你的错!”

这天,来自中国的义工度过了不寻常的一天。义工把东西给青年人,可要求他们以劳动获取。

上帝把恩典和爱白白给我们,但要求我们努力奔跑。

家庭教育也如此,不要轻易的给予让青年人认为一切都是父母应该给予的。

第五篇:有些话不要对父母说9成人说过的这9句话让父母很受伤

“要按时吃饭,别总吃零食。”“知道了,啰嗦。”

“什么叫微博?粉丝是什么啊?”“说了你也不懂。”

“我们那个时候从来不这样„„”“你们那一套早就过时啦,都什么年代了。”

父母问你什么时,你对父母说过这样的话吗?你的孩子是否对你的问话这么不耐烦?近日,网上流传一个帖子,列出了不要对爸妈说的9句话,受到网友热捧,更引发很多年轻子女的反省。加上热映影片《桃姐》的亲情故事,更是触动了不少人的“孝神经”。记者调查发现,90%以上的年轻人说过这9句话中的一句或是几句。专家表示,父母的“啰嗦”、“多事”其实都是对孩子的一种爱,作为子女,面对渐渐老去的父母,要用心理解,要尊重父母,要懂得感恩。

网上热帖

这9句话不要对父母说

以下是网友在帖子中列出不要对父母说的9句话:

1.好了好了,我知道,真啰嗦;

2.有事吗,没事我挂了;(父母打电话,也许只想说说话,我们能否理解他们的用意,不要匆忙挂了电话?)

3.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

4.跟你说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一些父母已经力不能及的事,我们因为关心而制止,但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无用。)

5.你们那一套早就过时;(父母的建议,也许不能起到作用,可我们是否能换一种回应的方式?)

6.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你看东西找都找不到了;(自己的房间还是自己收拾好,就算自己不收拾,也不要拂了父母的好意。)

7.我要吃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盼着我们回家的父母,总想把所有关心融在特意做的菜里,我们默默领情就好。)

8.说了别吃这些剩菜了,怎么老不听;(父母一辈子的节约习惯,很难改,让他们每次尽量少做点菜就好。)

9.我自己有分寸,别说了,烦不烦。

发帖者说,这些话,也许说者无心,却可能让听者伤心。请体谅我们的父母,作为子女,我们都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

记者调查

九成受访者说过这些话

“貌似我都说过,该打该打。”网友@嘟嘟脸眯眯眼惭愧地说,“老妈,对不起。”

记者昨日在一个大学生QQ群中做调查时,90%的受访者表示说过以上9句中的一句或几句话,其中很多人喜欢说第

1、

3、

5、8句。“不让吃剩菜是为父母好啊,没什么问题吧。”长沙河西某大学大三学生李强说,“他们那一套早过时了,这也是事实。”他认为,90后年轻人和父母在很多观念上差距比较大,这也属正常。

“看了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有些话带来的伤害可能超过我们的想象,以后要注意,做个听话孝顺的女儿。”网友@马睡睡感叹,仔细想想,这些有口无心的话真的会让父母伤心,给父母带来伤害。

不过,也有人认为,其实子女也是一种好意,只是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我都没说过。我会说,自己能搞定,放心好了。”26岁的娄底女孩小玉自豪地说,就算有这样的想法,她也会换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比如有些解释不清的时候,我就会开玩笑说一言难尽。”

子女说

没有办法沟通,有代沟

从小娇生惯养的小冥生活中有些挑剔,特别是对家人,经常不耐烦,发脾气。“我是1991年出生的,父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整整相差了三个年代,交流起来确实有点困难。”小冥说,他特别喜欢说这样的话——“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拿那些老一套来教育我。”为此,他经常和母亲起争执。

有一天,说起恋爱的话题,母亲提醒他:“你将来找女朋友一定不要找比你小太多的,不然你处处都得让着她,你看电视剧里„„”还没等母亲说完,小冥立刻反驳道:“你知道什么呀,电视剧里的东西你也相信,谁说年龄相差大就一定不幸福?”母亲还想举几个例子,看到小冥不耐烦的表情,把话咽了回去。

总拿我当小孩,太啰嗦

25岁的超超在长沙上班,每次给在老家邵阳的妈妈打电话都会上演这样的一幕:“妈妈,我想你了。”开始温馨甜蜜,交谈甚欢;“嗯,嗯„„”中间言归正传,谈起正事;“知道了,知道了。哎呀,知道了!”接着声音越来越大,语气越来越不耐烦;“还有事儿没,没事儿我挂了。”最后不欢而散。

“她什么事儿都不放心,我都多大了,还拿我当小孩子。”超超是独生女,生活中大小事情都会告诉母亲,母亲又是个苛求完美的人,事无巨细都要反复叮嘱。母亲的啰嗦经常惹得她大发脾气。要不要买哪件衣服、要不要报个健身项目„„这些小事都可能成为母女争吵的导火线。“我要是不告诉她,擅自做主,她又会不高兴,好像我不尊重她似的。跟她商量吧,因为观念不同经常争吵。”超超对此很是苦恼。

父母说

儿子对我怎么没一点耐心

“小时候我教你们认字读书,现在让你们教我点东西就这么不耐烦了啊。”遭遇子女的拒绝后,朱女士生气地说。想起孩子们小时候,她花了多少心思和精力去教他们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现在,自己年纪大了,有些新事物需要向孩子们学习时,他们却这么没耐心。

她曾经要求上高中的儿子教自己上网,被儿子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你学不会。你学这有什么用啊?!”儿子一句话把她气得够呛。最后,还是一位邻居教会了她上网。

女儿和我经常没话可说

“你现在怎么变得这么沉默了,小时候话可多了,经常逗周围人开心。”和女儿一起吃饭时,汤女士有些伤感地说。她和女儿待在一起,就像房间里只有一个人似的,经常是她一个人在自言自语。

对此,女儿也觉得无奈,“我就是这种性格啊,她又不是不了解,就是觉得没什么话说。”有时候同一件事汤女士会重复讲很多遍,话题永远只有这几个:“要吃早饭,出门记得关煤气,天冷了要穿暖和„„”“我这是关心女儿啊。可女儿为什么不领情呢,不喜欢跟我说话呢?”汤女士对此很是不解。

专家说

这是一种亲子沟通障碍

“子女常对父母说这些话,其实是一种亲子沟通障碍。家长与子女之间不能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关系,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样的障碍会让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不能相互了解,相互理解。”长沙市心理学会亲子专家刘立京分析,习惯说这几句话的子女,如果是未成年人,很可能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家长永远把孩子当成孩子,以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姿态自居。而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家长越来越跟不上孩子的节奏。另外,家长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去考虑,没有给孩子应有的自尊。”

对于成年的孩子来说,应该多理解、尊重父母,父母所做的一切肯定都是为了孩子。“理解尊重父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80、90后的成长环境跟父母当年的成长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子女应该多去了解自己父母成长的故事,从内心里去感受父母对子女的一些行为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父母,懂得感恩。”刘立京建议。

网友留言

@朱柏林的微博:看了这个帖子,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一个月回家一次一定要坚持。

@儋尔-Don:其实还有更多的话不能冲父母说。好好孝顺父母吧。

@苏琳:每个人都有年老的那一天。永远不要对爸妈说这样的话。

@安可_我的世界:其实有时候我们也是好意,但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m-mtx:小时候嫌妈妈啰嗦,烦,想要自由。长大了,不在家的时候,却开始觉得被啰嗦也是种幸福。想妈妈,想回家了。

@我叫辛小星:对父母当然要尊重,最好不要对自己在乎的人说这些话,不要不耐烦,不要觉得自己很强。

@黄艳072 :有爸妈是多么幸福的事!为什么要气他们,善待渐渐老去的父母和长辈吧。

上一篇: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下一篇:艺术教育发展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