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专项培训

2022-07-29

第一篇:职业健康专项培训

职业健康专项检查报告

职业健康专项检查(劳保用品)情况汇报

应安环科科室领导通知,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

切实保障车间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公司劳保用品有关规定开展劳保

用品穿戴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一、劳动防护用品专项执法检查的重要性

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公司员工生命安全与健康的个体防护装备,是实现安

全生产重要防线。开展劳保用品专项检查是进一步督促车间员工更好落实自身

防护意识的提高,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二、重点检查劳保用品的范围

安全帽有没有系帽带、劳保服穿戴是否整齐、劳保鞋有没有穿戴和防尘口

罩、防毒面具等。

三、劳动防护检查的内容

科室接到任务,组成四人专项检查小组。八月十九号晚六点到八点,进行一个

针对性、全范围的一个劳保防护用品穿戴情况的突击检查。

在对轧钢部和物流部检查中,总体上员工还是比较好的,对劳保穿戴的意识还

是比较强。虽然,天气炎热,但对劳保穿戴还是很整齐,说明对自我防护意识

已经深入员工心里。

其中也有个别员工无视规章制度,我行我素,视劳保用品为累赘。检查中发现

最多问题是帽带没有系好,其中轧钢部一名,物流部三名,物流部一名员工不

仅没带安全帽,还在车间穿梭,对整个车间影响非常恶劣。

四、总结

安全科培训让广大员工对自我防护意识增强,也让员工深入了解、公司有

关规章制度,更好的对自身防护。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健康是一生的期盼,不管是安全还是健康在一个团队

里要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一个人是永远做不好,只有互相参与进来,互相帮

助才能让安全和健康远离伤害。

第二篇:职业健康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secret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资料

职业健康专项方案

职业健康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

1编制依据

本公司《一体化管理手册》和《一体化管理作业文件》 《建筑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止法》 2管理方针

强化过程管理、创建优质工程:全面推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加强各个管理过程和施工过程、生产过程、检验过程、服务过程的控制,推广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流程、新方法,积极创建优质工程和文明工地,出精品,树品牌,以质量求效益。

全员参加环保、坚持净化环境:教育和激励全体员工,以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和方法来工作,逐步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将节约能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不断地改善环境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努力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和消耗最低化;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对全体员工提出要求,在施工、生产有关的全过程强化污染预防,并坚持改善环境绩效。

降低职业危险、保障健康安全:通过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控制重要风险因素,减少事故,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为全员工和外来人员提供健康安全保障。

-上海堡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资料

职业健康专项方案

诚信经营服务、追求各方满意:以诚实的态度、良好的信誉与社会各界合作,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工程施工产品。让关注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的绩效的顾客和其他相关各方都满意。

遵守法律法规、坚持与时俱进:贯彻以人为本、依法治企,在工作中自觉地遵守国家和地方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坚持持续改进,利用方针、目标和指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评审等,采取改进措施,实现质量管理有效性和效率、环境绩效和职业健康绩效的持续改善。

3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3.1焊接、切割作业管理措施

a、从事焊接、切割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效的资格证件,并取得相应焊接、切割的有效操作证。

b、所有焊接、切割设备均应由项目部检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c、专业施工员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相应部件的焊接工艺、切割工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组织实施。焊接、切割作业人员负责按规程规范、作业指导书、安全方案实施。

d、严禁在储存或加工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周围10m范围内进行焊接和切割作业。

e、在交叉作业时,进行焊接、切割作业必须设置设有防止静电、爆炸和金属飞溅引起火灾的隔离措施,并应采取防止灼伤措施。

3.2高处作业管理措施

-上海堡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资料

职业健康专项方案

a、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按照岗位培训的要求进行上岗前培训(或技术交底)和身体检查,经过理论考试或实际操作考核并取得上级主管机关颁发的操作证后方能上岗操作。

b、建立《高处作业人员登记表》,作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①年满18周岁以上;②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③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件;④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它条件。

3.3噪音控制措施

现场加强环境噪音的长期检测,指派专人负责实施噪音检测,检测仪器应检定合格。测定方法、条件、频率、检测点的确定等需符合国家有关环境噪音管理规定,对噪音超标有关因素进行及时调整,发现不符合时,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执行,并作好记录。

3.4节能降耗控制措施

加强能源管理,科学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杜绝浪费现象。 用水管理: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施工、生产的特点、进度计划及水电预算,制定月用水计划。

施工用水设施的出水口一律采用节水型截门或水龙头控制,胶管末端不得采用回折止流,水管衔接处要拧紧、绑牢固,防止滴漏。

-上海堡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资料

职业健康专项方案

设置沉淀池,以实现废水回收,再用于清洗、防尘等,提高水的重复利用。

在供水处或醒目位置设立节水标志,提醒大家时刻注意节约用水。 4环境保护措施

4.1.施工现场环保工作计划

4.1.1 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及相关文件要求,达到“泰兴市文明安全工地”的要求。

4.1.2 积极全面地开展环保工作,建立项目部环境管理体系,成立环保领导小组,予以运行控制,定期或不定期监测监控。

4.1.3 加强环保宣传工作,提高全员环境意识。

4.1.4 现场采取图片、表扬、评优、奖励等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并将环保知识的普及工作落实到每位施工人员身上。

4.1.5 现场建立环保义务监督岗制度,保证及时反馈信息,对环保做得不周之处及时提出整改方案,积极改进并完善环保措施。

4.1.6 按管理手册进行环保噪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1.7 实行奖罚、制度,定期奖励。 4.2 施工现场环保工作制度

4.2.1 积极全面开展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环保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由技术、生产、物资、机械等部门组成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安全员兼任环保员。

4.2.2 依据环境管理体系,明确职责、权限。

-上海堡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4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资料

职业健康专项方案

4.2.3 建立环保信息网络,加强与当地环保局的联系。

4.2.4 不定期组织工地的业务人员学习国家、重庆市环境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环境手册、方针、目标、指标知识等内部标准,使每个人都了解IS014001环保标准和“泰兴市文明安全工地”要求和内容。

4.2.5 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工作,包括噪声监测记录及环保管理工作自检记录等,做到数据准确、记录真实。

4.2.6 施工现场要经常采取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施工队进场集体进行环保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4.2.7 制定出防止大气污染,防止水污染和防止施工噪声污染的具体制度:

a、 防止大气污染制度:现场采用液化石油气清洁燃料,严禁熬沥清、烧杂物。

b、 防止施工粉尘污染制度:现场临时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并定期洒水;在现场大门口设置简易洗车装置,对进出现场的运输车辆车轮携带物清洗,做好防遗撒工作;严禁凌空抛撒施工垃圾。

c、 防止水污染制度:车辆冲洗污水设沉淀池,食堂设置隔油池,定期清掏。

d、 防止噪声污染制度: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间尽量控制在6~22点,并采用低频振捣棒,结构施工阶段昼间不超过70分贝,夜间不超过55分贝;对强噪声机械设置封闭工棚,加强教育,使人为噪声减少到最低点;混凝土浇筑如须连续施工,须做好周围居民的工作并向环保局提出-上海堡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资料

职业健康专项方案

书面报告。

4.2.8 凡违反环保制度,屡教不改的人视情节轻重给予20-100元的处罚。

4.3 施工现场环保工作措施

4.3 .1 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转,环保员(安全员兼)切实做好本职工作,随时进行信息反馈,定期召开例会,由环保员总结信息,集体解决落实,保证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

4.3 .2 为防止大气污染,施工现场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a、 职工大灶和茶炉,采用煤气(电)方式,每月进行两次自检, b、 现场内严禁熬沥青和烧杂物。

4.3 .3 为防止施工粉尘污染,现场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a、 对类似水泥的易飞扬细颗料散体材料,安排在临时库房存放或用彩条布遮盖;运输时采用彩条布遮盖或其他方式防止遗撒、飞扬;卸装时要小心轻放,不得抛撒,最大限度的减少扬尘。

b、 对进出现场的车辆,进行严格的清扫,做好防遗撒工作。在土方开挖运输期间,设专人负责清扫车轮,并拍实车上土,对松散易飞扬物采取遮盖。

c、 对临时施工道路进行路面硬化,在干燥多风季节定时洒水。 d、 结构施工中的施工垃圾采用容器吊运至封闭垃圾站,并及时清运。

e、 运输车不得超量运载,运载工程土方最高点不超过车辆槽帮上-上海堡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6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资料

职业健康专项方案

沿50cm,边缘低于车辆槽帮上沿10cm,装载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装材料不得超过槽帮上沿。

4.3 .4 为防止噪声污染,现场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a、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避免人为地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采取先进的联系方式,避免如吹口哨的噪声污染。

b、 定期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文明施工的教育,对施工生产有关管理人员(包括外包队负责人)定期进行文明施工现场对噪声控制要求的考核。

c、 浇筑混凝土时尽量安排在6:00~22:00进行,选用低频振捣棒,结构施工阶段噪声昼间控制在70分贝以下,夜间控制在55分贝以下,并且经常测试。特殊情况须在夜间施工时,一方面要尽量采取降噪措施,另一方面要做好周围居民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扰民。

d、 对强噪声机械如电锯电刨等,使用时须在封闭工棚内,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对使用时不能封闭的机械如振捣棒等,严格控制工作时间。

e、 施工期间,尤其是夜间施工尽量减少撞击声、哨声,禁止乱扔模板、拖铁器及禁止大声喧哗等人为噪声。

f、 加强噪声监测,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及时对施工现场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g、 会同有关部门和领导及时妥善处理重大扰民问题,详细记录问-上海堡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7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资料

职业健康专项方案

题及处理结果,必要时及时上报监理和甲方。

4.3 .5 为防止水污染,现场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a、 施工现场道路平整,做到不积水。

b、 对现场油料集中保管,油料库做好防渗、污、跑、冒、滴、漏处理。

c、 搅拌机和运输车辆冲洗污水、地泵池污水等须设二级沉淀池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供洒水降尘用。

d、 现场内职工食堂污水经过滤、沉淀、隔油后排入污水管线。 4.3 .6 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对环境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文字记录和存档工作。

上海堡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五月

-上海堡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第三篇:职业健康培训记录

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及相关管理人员

培训时间:2017年12月20日

培训内容:职业病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主讲人: 林天恩

所需时间:1课时

安全教育记录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危害及其防护

一、作业场所职业有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职业性有害因素通常是指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①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苯、汞、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煤尘、有机粉尘等。

②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等;噪声、振动;紫外线、X射线等。

③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肤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① 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轮班制度不合理等。 ② 劳动中精神过度紧张。

③ 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不相适应、超负荷加班加点等。

④ 体过度疲劳,如光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疲劳等。

⑤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①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如厂房布局不合理、有毒和无毒工序安排在一起等。

②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没有通风换气、防尘、防毒、防噪声等设备。

③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装备不全。

在实际的生产场所中,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作用,此时危害更大。

二、生产性粉尘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是什么?

1.生产性粉对人体的危害

生产性粉尘进入人体后,根据其性质、沉积的部位和数量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

(1)尘肺

长期吸入一定量的某些粉尘可引起尘肺,这是生产性粉尘引起的最严重的危害。

(2)粉尘沉着症

吸人某些金属粉尘,如铁、钡、锡等,达到一定量时,对人体会造成危害。

(3)有机粉尘可引起变态性病变

某些有机粉尘,如发霉的稻草、羽毛等可引起间质肺炎或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以及过敏性鼻炎、皮炎、湿疹或支气管哮喘。

(4)呼吸系统肿瘤

有些粉尘已被确定为致癌物,如放射性粉尘、石棉、镍、铬、砷等。

(5)局部作用

粉尘作用可使呼吸道黏膜受损。经常接触粉尘还可引起皮肤、耳、眼的疾病。粉尘堵塞皮脂腺,可使皮肤干燥,引起毛囊炎、脓皮病等。金属和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导致角膜混浊,沥青在日光下可引起光感性皮炎。

(6)中毒作用

吸入的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能在支气管和肺泡壁上溶解后被吸收,引起中毒。

2.粉尘综合治理的八字方针

综合防尘措施可概括为八个字,即“革、水、密、风、管、教、护、检”。

①“革”:工艺改革。以低粉尘、无粉尘物料代替高粉尘物料,以不产尘设备、低产尘设备代替高产尘设备,这是减少或消除粉尘污染的根本措施。

②“水”:湿式作业可以有效地防止粉尘飞扬。例如,矿山开采的湿式凿岩、铸造业的湿砂造型等。

③“密’’:密闭尘源。使用密闭的生产设备或者将敞口设备改成密闭设备。这是防止和减少粉尘外逸,治理作业场所空气污染的重要措施。

④“风”:通风排尘。受生产条件限制,设备无法密闭或密闭后仍有粉尘外逸时,要采取通风措施,将产尘点的含尘气体直接抽走,确保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⑤“管”:领导要重视防尘工作,防尘设施要改善,维护管理要

加强,确保设备的良好、高效运行。

⑥“教”:加强防尘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防尘知识,使接尘者对粉尘危害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⑦“护”:受生产条件限制,在粉尘无法控制或高浓度粉尘条件下作业,必须合理、正确地使用防尘口罩、防尘服筹个人防护用品。

⑧“检”:定期对接尘人员进行体检;对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应发放保健津贴;有作业禁忌证的人员,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三、噪声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是什么?

1.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多方面的。噪声会妨碍正常的工作和休息。在噪声环境中工作,人容易感觉疲乏、烦躁,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准确性降低等。噪声可直接影响作业能力和效率。由于噪声掩盖了作业场所的危险信号或警报,使人不易察觉,往往还可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

长期接触强烈噪声会对人体产生以下有害影响: (1)听力系统

噪声的有害作用主要是对听力系统的损害。在强噪声作用下,可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引起噪声聋;极强噪声可导致听力器官发生急性外伤,即爆震性聋。

(2)神经系统

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平衡失调,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耳鸣、疲劳、睡眠障得、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易怒等症状。

(3)其他系统

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其他系统的应激反应,如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加重,引起肠功能紊乱等。

2.控制和减小作业场所的噪声危害的措施采用一定的措施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和减小噪声危害。这些措施主要有:

(1)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噪声的产生和传播,即消声和隔声,如使用汽车排气消声器、隔声墙、隔声罩、隔声地板等。

(2)加强个人防护,使用劳动防护用具。

①合理使用耳塞。防噪声耳塞、耳罩具有一定的防噪声效果。根据耳道大小选择合适的耳塞,隔声效果可达30~40 dB (A),对高频噪声的阻隔效果更好。

②改善劳动作业安排。工作日中穿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制噪声作业的工作时间,可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3)卫生保健措施

①接触噪声的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以听力检查为重点,对于已出现听力下降者,应加以治疗和加强观察,重者应调离噪声作业岗位。

②有明显的听觉器官疾病、心血管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不得参加接触强烈噪声的工作。

五、如何预防职业性危害

职业性危害的预防,首先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厂房开始,在改变工艺、更新产品时,都要从安全卫生的角度考虑尽量防治生产性有害因素对职工的健康产生影响。农民工在监督并要求企业改善生产环境,提供预防职业性危害的生产条件和防护用品的同时,也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并在生产劳动中严格遵守国家、地方和企业的卫生管理制度。

(2)自觉接受安全卫生教育,认真学习安全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在有安全作业证要求的岗位工作的农民工,一定要持证上岗,并定期接受安全知识考核,考核通过后才可以继续从事生产。

(4)刚刚进场的农民工,在进入生产作业前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性体检,从而及早发现是否有职业禁忌症,避免从事不宜从事的工作;老职工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接受身体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5)要在生产和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6)要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并加强防护用品的检查、管理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要及早上报,进行修理或更换。

第四篇:职业健康培训总结

篇一:职业健康培训总结2014 江苏长青农化南通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培训总结

职业卫生学是以劳动者的工作条件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劳动者健康损害的一门学科,学习职业卫生学,目的是为了通过专业的知识学习和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运用,来识别,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从而使职业危害的产生能够得到有效防治,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

我公司职业人群的主要有害因素以粉尘、化学毒物和某些物理因素(如噪声)为主。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尘肺、化学中毒、电磁辐射、职业性皮肤病和噪声性听力损伤等。另外,工作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工作作息制度不合理;心理性职业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等等,也会对从业人员造成危害。 我们利用讲座、宣传栏和张贴警示标识等形式对职业卫生方面的知识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培训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2、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3、岗位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危险源和隐患辨识。

4、个人防险、避灾、自救方法;事故现场紧急疏散和应急处置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

5、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治方法等。

通过职业健康培训,使我们的员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也看到部分员工对职业卫生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潜在的危害。今后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使广大职工职业卫生知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健康平安的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大效益。

安全办

2014-12-26篇二:2014年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总结(2015年新) xxx发(2014)72号

2014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总结

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识别、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相 应的防护措施,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从而使职业病危害因素 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 我公司职业人群的主要有害因素以木质粉尘、化学毒物为

主。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尘肺、化学中毒等。另外,员工自我防 护意识淡泊,心理性职业紧张等等,也会对从业人员造成危害。 我们利用讲座、宣传栏和张贴警示标识等形式对职业卫生方 面的知识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2、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3、岗位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危险源和隐患辨识。

4、个人防险、避灾、自救方法;事故现场紧急疏散和应急

处置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

5、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职 业病防治方法等。

通过职业健康培训,使我们的员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素质 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也看到部分员工对职业卫生缺乏足够的 认识,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潜在的危害。今后要充分利用各 种形式的培训,使广大职工职业卫生知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增 强自我保护能力,健康平安地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大效益 xxxx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12月30日篇三:职业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职业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我于2011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参加了“职业健康监督员”专题业务培训学习。通过这次职业健康监督员的培训学习,对职业健康和职业卫生的理解进一步加强,对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当今职业健康现状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范围在逐年扩展,其特点是种类多、范围广,且群发性较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我国原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中的《职业病目录》里是10类115种职业病,其范围过窄,现在的高科技、高技术生产带来的新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在逐年增加。

我公司职业人群的主要有害因素以粉尘、化学毒物和某些物理因素(如噪声)为主。易发生的职业病有尘肺、化学中毒、电磁辐射、职业性皮肤病和噪声性听力损伤等。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大至包括:

1、化学因素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和有毒物质(如铅、汞、氯、一氧化碳、苯等)

2、物理因素有: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异常风速、噪声、振动、可见光、射频辐射、紫外线、红外线等

另外在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有:工作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工作作息制度不合理;心理性职业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等等。所以需要采取以下相应的防护措施:工程防护措施、工作环境监护措施、健康监护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管理培训措施等。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的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防护,其主要手段是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如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康监护等)及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定期进行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对接触者的定期体格检查,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职业性疾病损害,早期鉴别和诊断。

健康监护就是应做到岗前检查、岗中检查、岗后检查。上岗就业前的体检尤为重要,如果有相对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史就不能够到相应的岗位入职上岗,这样有可能引发职业病,会给劳动者造成危害,也会给企业造成负担。在生产过程中岗中检查非常重要,要做定期体检,以保证劳动者在正常的健康状况下工作,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益。终上所诉,职业健康越来越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各企业和劳动者的重视,将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放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专项管理,就是为了做好现阶段职业健康在安全生产中的管理工作。着重体现了职业健康工作的重要性。

冯家斌

2011年11月7日

第五篇: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教案

人力资源部 张岚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至今,职业卫生相关工作的开展也在积极的推动中,最近几年,从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到施秉恒盛公司发生的建国以来最大的职业病群发事件,凸显出职业卫生工作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明显没有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此时接手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应该说也是临危受命。如何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的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安全监督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企业业主均肩负着国家的期望和人民的期待。

第一部分:我国职业病现状

2010年4月28日,卫生部向社会公布了《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8%、9.33%和6.99%。

2009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4万例,死亡病例748例。在尘肺病新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91.89%。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09年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尘肺病发病工龄缩短,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中、小型企业尘肺病发病形势严峻,超过半数的尘肺病分布在中、小型企业。

职业中毒方面,2009年共报告各类急性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近50种,引起中毒例数最多的物质为一氧化碳,主要分布在冶金、煤炭、建设和建材行业。66.74%的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发生在小型企业。

2009年全国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912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只要分布在冶金、有色金属和机械行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

有专家指出,由于现在发布的职业病新发病例数是从覆盖率仅达10%左右的职业健康监护中发现的,因此实际病例远远高于有关报告数字。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来源及其分类

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有毒物质: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 :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

(4)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r射线等。

3.生物因素

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性传染病源物。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二、职业病概念

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是指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职业病。

而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却有其特定的范围,即指政府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将其定义为: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即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或者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三、职业病的特点

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1)病因明确(2)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3)有一定的发病率(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康复效果较好,但有些职业病(例如矽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5)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四、职业病的三级预防原则

1.第一级预防

即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

2.第二级预防

当第一级预防未能完全达到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劳动者健康时,应尽早发现,采取补救措施。它的主要任务是早期检测,及时处理,防止病损的进一步发展。 3.第三级预防

指对已发展成职业性疾病的患者,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包括脱离接触,实施治疗,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等。

第二部分:粉尘危害与控制

一、粉尘及主要危害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它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生产性粉尘污染的产生与技术水平、生产工艺和防护措施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和防止其产生。

一、粉尘的来源和分类

(一)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隧道开凿、筑路等;冶金工业中的原材料准备、矿石粉碎、筛分、配料等;机械铸造工业中原料破碎、配料、清砂等;耐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等工业的原料加工;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处理加工,包装物品等生产过程。

(二)生产性粉尘分类

粉尘分类方法很多。

1.按粉尘的性质可概括为无机粉尘和有机粉尘两大类。

①无机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铅、锰、铁、铝、锌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

2.根据粉尘颗粒在空气中停留的状况分类

由于粉尘颗粒的组成不同,形状不

一、密度各异,为了测定和相互比较,目前统一采用空气动力学直径来表示颗粒大小。即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球形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即b的直径即可算作a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单位用微米(μm ) 表示。

①降尘: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0μm 的粉尘。

②飘尘:指粒径1~10μm的粉尘。

飘尘 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长,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的机会更大,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 3.根据粉尘粒子在呼吸道沉积部位不同分类

①非吸入性粉尘:又可称为不可吸入粉尘,即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5μm的粒子被吸入呼吸道的机会非常少。

②可吸入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5μm的粒子可以被吸入呼吸道。其中10~15μm的粒子主要沉积在上呼吸道。医学上的可吸入粉尘具体指可吸入而且不在呼出的粉尘,包括沉积在鼻、咽、喉头、气管和支气管及呼吸道深部的所有粉尘。

③呼吸性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5μm的粒子可以到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之为呼吸性粉尘。即能够到达并且沉积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的那部分粉尘,不包括可呼出的那一部分。

二、粉尘进入机体的途径

粉尘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等进入人体,其中以呼吸道侵入为主要途径。 人体对吸入的粉尘具备有效的防御和清除机制。一般认为有三道防线:

1.鼻腔、喉、气管、支气管的阻留作用

2.呼吸道上皮黏液纤毛系统的排除作用

3.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在人体防御和清除粉尘颗粒的整个过程中,鼻腔主要阻留直径大于10μm 的粉尘颗粒,约占吸入粉尘总量的30~50%;进入气管、支气管的粉尘,通过黏液纤毛系统将粉尘运送到咽喉部位,随痰咳出或咽下,称为支气管清除;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主要通过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清除。

呼吸系统通过上述各种防御功能,可将进入呼吸道的97%~99%的粉尘排出,约1%~3%的尘粒沉积在体内。长期较大量吸入粉尘可削弱上述各项清除功能,导致粉尘过量沉积,酿成肺组织病变,引起疾病。

四、粉尘对健康的主要危害

所有粉尘对身体都是有害的,不同特性,特别是不同理化特性的生产性粉尘,可引起不同的疾病。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局部作用、中毒作用。其中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为主要。

(一)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尘肺

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目前我国法定的尘肺病有13类,即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其他尘肺。 2.粉尘沉着症

有些生产性粉尘(如锡、钡、铁等)吸入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纤维性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或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线胸片阴影消退。 3.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

吸入棉、亚麻等粉尘可引起棉尘症;吸入被霉菌、细菌等污染的有机粉尘可引起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吸入聚氯乙烯、人造纤维粉尘可引起非特异性慢性阻塞性肺病。 4.呼吸系统肿瘤

石棉、放射性矿物、镍、铬、砷等粉尘均可致肺部肿瘤。 5.呼吸系统炎症

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2.存在生产性粉尘的主要环节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工种不同,工人可分别接触矽尘、煤尘和煤矽尘,而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发生矽肺、煤尘肺、煤矽肺,统称为煤工尘肺。其中煤矽肺是我国煤工尘肺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病工龄多在15~20年左右,病情发展较快,危害较重。

煤工尘肺的发病情况,因开采方式不同有很大差异。露天煤矿工人的尘肺患病率很低,井下开采工作面的粉尘浓度和分散度均高于露天煤矿,尘肺患病率和发病率均较高。

三、作业场所粉尘的监测原则和方法

通过定期的粉尘监测能及时了解作业场所的粉尘危害程度,保存完好的长期监测资料,能用来研究粉尘浓度与尘肺发病的规律,对指导尘肺防治有重要意义。粉尘浓度测定也是安全生产的需要,首先粉尘监测是评价所采用的或改进的防尘措施效果好坏的依据;同时,某些粉尘具有爆炸性,当其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就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及时把握粉尘浓度,将其控制到职业接触限值以下,既能防止爆炸危险,又能有效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所以,准确的作业现场粉尘监测是防尘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评价和安全生产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评价粉尘控制效果最有效的手段。 第三节

粉尘危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一、粉尘危害的防护原则

目前,由粉尘造成的尘肺病无特异性治疗,因此预防粉尘危害,加强对粉尘作业的劳动防护管理十分重要。粉尘作业的劳动防护管理应采取三级预防原则:

(一)一级预防 (1)主要措施包括:综合防尘,即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遥控化操作;尽可能采用不含或含游离二氧化硅低的材料代替含游离二氧化硅高的材料;在工艺要求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采取湿式作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

(2)定期检测,即对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实施定期检测,使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是允许范围内。

(3)开展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4)宣传教育,普及防尘的基本知识。 (5)加强防尘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四、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

我国目前的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可以概括为“革、水、风、密、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具体分析为:

(一)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二)水,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三)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常在密闭、半密闭发生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抽出,并可同时采用局部送入式机械通风,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

(四)密,将发生源密闭,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尽可能在通风罩中密闭,并与排风结合,经除尘处理后再排入大气;

(五)护,即个体防护,是防、降尘措施的补充,特别在技术措施未能达到的地方必不可少;

(六)管,经常性的维修和管理工作;

(七)查,定期检查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和劳动者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八)教,加强宣传教育。

五、控制粉尘危害的主要技术措施

各行业根据其粉尘的产生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控制粉尘浓度的技术措施,防尘和降尘措施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

(二)湿式作业,通风除尘和抽风除尘

除尘器、喷雾洒水、通风和负压吸尘等方法经济、简单、使用。除尘器包括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

六、个体防护措施

个体防护是对技术防尘措施的必要补救,在作业现场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所要求的水平时(如井下开采的部分场所),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个体防尘用品包括:防尘口罩、送风口罩、防尘眼镜、防尘安全帽、防尘服、防尘鞋等。 1.防尘口罩

用于防尘的口罩主要有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自救器、空气呼吸器、防微粒口罩等。 2.防尘安全帽

具备滤尘送风功能,佩戴舒适,阻尘效率高,但价格偏高。 3.隔绝式压风呼吸器

具有防尘、防毒双重功能。但使用时需压风供给,并且与佩戴者用供气软管连接,使活动范围受限。 4.防尘服

对防尘要求极高的场所配备。 5.护肤霜和皮肤清洗液

预防和治疗皮肤干燥等。

此外,粉尘接触作业人员还应注意个人卫生,作业点不吸烟,杜绝将粉尘污染的工作服带回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营养,增强个人体质。

七、卫生保健措施,开展健康监护

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要求,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必须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在岗期间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第三部分、物理因素的危害与控制 第一节 噪声

一、噪声的分类及危害

(一)噪声的概念与定义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声音以声波形式传递,声音的频率就是声源振动的频率。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为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波为超声,人耳听不到次声和超声。

卫生学给噪声下的定义就是,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

(二)噪声的分类

按照噪声的来源,生产性噪声可分为:

1.机械性噪声

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所产生的噪声,如冲压、打磨等发出的声音。

2.流体动力性噪声

气体压力或体积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如空气压缩或施放(汽笛)发出的声音。

3.电磁性噪声

如变压器所发出的声音。

根据噪声随时间的分布情况,生产性噪声又可分为连续声和间断声。而连续声按照随时间的变化程度,又可分为稳态声和非稳态声。随着时间的变化,声压波动小于5dB的称为稳态噪声,否则即为非稳态噪声。间断声包括脉冲声,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40dB者称为脉冲噪声。

(三)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主要包括:1.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2.噪声对神经系统影响。3.噪声对心血管系统影响。4.噪声对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影响。5.噪声对消化系统及代谢功能的影响。6.噪声对生殖功能及胚胎发育的影响。7.噪声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目前,噪声危害的评价以及噪声标准的制定等主要是以听觉系统损害为依据。其损害有:暂时性听阈位移和永久性听阈位移 。

听阈:人耳所能感受的声音,其强度范围很大,以1000Hz声音为例,正常青年人刚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最低可听到的声音强度。

1.暂时性听阈位移 :是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2.永久性听阈位移 :是指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听阈升高。这种情况下,听力损伤不能完全恢复,听阈位移是永久性的。

根据损伤的程度,永久性听阈位移又分为听力损伤以及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是噪声对听觉器官的长期影响结果,是法定职业病。

二、噪声的主要控制措施 1.制定工业企业卫生标准

现行标准《工作场所职业危害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2.2-2007)对作业现场噪声职业危害作出规定,其职业接触限值规定为85dB(A)。 2.控制噪声源

3.控制噪声的传播

4.个体防护

最常用的是耳塞,隔声效果可达20~35dB。耳罩的隔声效果可达30~40dB,但佩戴时不够方便,成本也较高。 5.健康监护

6.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

上一篇:专业教研工作总结下一篇:做一名优秀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