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

2022-10-05

第一篇: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制度

1、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风电场安全管理工作,提高风电场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控制,以预防事故的发生,结合风电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等设备的风险预控管理。

3、引用标准

3.1 《电气安全术语》GB/T 4776 3.2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 19517-2004 3.3 《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GB/T 22696-2008 3.5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国华河北分公司2011版)

4、风险预控管理

风电场应建立并保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程序,以全面辨识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存在的风险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4.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

风电场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并确保: 4.1.1危险源辨识前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4.1.2辨识范围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

4.1.3对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4.1.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 4.1.3.2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 4.1.3.3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4.1.3.4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4.1.4工作程序或标准改变、生产工艺发生变化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和设施有重大改变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4.1.5发生事故(包括未遂)、出现重大不符合项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4.2 风险管理对象提炼、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

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的基础上,应提炼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象,并符合下列要求:

4.2.1风险管理对象的提炼要具体、明确,一般应按照人、机、环、管四种风险类型来确定;

4.2.2针对风险管理对象风电场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措施并形成程序;

4.2.3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遵从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全过程原则; 4.2.4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的要求; 4.2.5风电场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管理标准和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

4.3 危险源监测

风电场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确保: 4.3.1危险源监测方法适宜,并在风险管理程序中予以明确; 4.3.2危险源监测设备灵敏、可靠;

4.3.3危险源监测信息传递畅通、及时,相关信息能及时录入管理系统。 4.4 风险预警

风电场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使管理层和责任人能够及时获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风险预警应:

4.4.1针对不同级别、类别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法; 4.4.2建立完备的信息流通渠道,使预警信息传递畅通、及时。 4.5 风险控制

风电场应建立程序以确保风险管理标准、风险管理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与执行,以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并符合:

4.5.1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控制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

4.5.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及隐患消除、控制效果评价等环节符合PDCA的运行模式;

4.5.3制定生产作业计划时应以上风险评估报告为依据,充分考虑本计划实施时潜在风险;

4.5.4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规定,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急预案》及其它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4.5.5在进行重大以上风险任务时,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明确安全工作程序。

4.6 信息与沟通

风电场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确保员工与相关方能够及时获取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并可相互沟通、告知,风电场应确保:

4.6.1员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评审;

4.6.2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的制定; 4.6.3员工了解谁是现场或当班急救人员;

4.6.4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风险评估,并留有记录。 4.7 风险财政管理

风电场应实施风险财政管理,以转移风险、降低风险成本、强化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并应:

4.7.1建立《事故费用评估报告》及《风险财政评估报告》,《风险财政评估报告》应包含保险理赔相关分析;

4.7.2对单位事故损失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记录齐全; 4.7.3按照国家规定,对员工进行投保;

4.7.4有风电投保险种的记录和理赔费用的统计和赔付资料。 4.8 工余安全健康管理

风电场应了解和掌握员工工余安全健康状况,对员工工余安全健康进行管理,并应:

4.8.1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有关工余安全、健康方面的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在员工业余活动集中区域张贴工余安全健康的宣传资料;

4.8.2组织员工对工余安全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防范措施; 4.8.3鼓励员工汇报工余安全健康事故,并形成制度。

5、保障管理 风电场应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文化保障等方面建立并保持程序,以保障风电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运行。 5.1 组织保障

5.1.1风电场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组织机构,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风险预控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应:

5.1.1.1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负责风险管理全过程; 5.1.1.2由不同层次的有代表性的人员组成。

5.1.2风电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最终责任由风电场最高管理者承担。

5.1.3风电场管理层应为实施、控制和改进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

5.2 制度保障

5.2.1风电场应建立健全与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相关的目标、责任、奖惩、举报、投入保障、风险控制、员工行为、文化建设、安全会议、教育培训、技术审批、安全监测、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应急救援、监督检查、考核评审、灾害预防、跟班带班、班组建设、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管理制度,并确保: 5.2.1.1各项规章制度贯彻到全体员工;

5.2.1.2有相应机构、部门负责上述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培训、监督检查与考核。

5.2.2风电场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并确保:

5.2.2.1相关活动遵守适时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 5.2.2.2每年至少评价一次本单位对在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的遵守情况,并形成评价报告;

5.2.2.3及时更新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

5.2.2.4资料齐全完善,有目录清单。

5.2.3风电场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规范体系文件、记录的管理,保证在体系运行的各个场所、岗位都能得到相关有效的文件、记录,并确保: 5.2.3.1有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文件收发、传达、归档; 5.2.3.2文件收发、归档要有记录,并形成目录清单;

5.2.3.3作废文件有标识,销毁文件有记录,无在用的无效、失效文件;

5.2.3.4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关的各种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可追溯相关的活动;

5.2.3.5记录保存和管理应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并明确记录保存期限。

5.3 安全文化保障

风电场应建立并保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管理程序,以发挥安全文化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功能。安全文化建设应:

5.3.1明确安全文化内涵、目标、内容、模式、建设流程,并最终形成实施方案; 5.3.2以实现员工自我管理为目标;

5.3.3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贯穿于风电场的各项管理。

6、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

风电场应建立并保持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程序,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和梳理,并制订员工岗位规范和控制措施,以实现人员准入、培训、监督全过程的流程管理。 6.1 人员准入管理

风电场应建立并保持员工准入管理标准,人员准入管理标准应: 6.1.1明确岗位设置要求和岗位需求计划;

6.1.2明确员工准入条件(包括员工身体条件、专业技能、文化水平等)。 6.2 人员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梳理

风电场应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总结分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规律,为不安全行为控制提供依据。人员不安全行为梳理应:

6.2.1全面、具体、准确、有针对性; 6.2.2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分类。 6.3 员工岗位规范

在人员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梳理的基础上,风电场应制订员工岗位规范,岗位规范应:

6.3.1种类齐全;

6.3.2明确各岗位工作任务;

6.3.3规定各岗位所需个人防护用品和工器具; 6.3.4明确各岗位安全管理职责; 6.3.5明确各岗位安全行为标准;

6.3.6确保在完成预定任务存在多工种交叉作业时,必须制定书面安全工作程序。 6.4 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制定

风电场应制定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以确保员工岗位规范的有效执行,措施应:

6.4.1结合风电自身的特点和员工不安全行为特征; 6.4.2涵盖影响风电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各类因素; 6.4.3针对不同类型的不安全行为分别制定。 6.5 员工培训教育

风电场应建立员工培训教育机制,以提高员工安全知识、意识和技能,员工培训教育应:

6.5.1明确员工培训与绩效考核的职能部门及人员,并有绩效考核制度; 6.5.2有足够的培训资源(师资、教材、资金、场所、设施等);

6.5.3每年至少对全员进行一次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为主的体系培训。 6.5.4每年末进行一次基于风险管理和事故分析统计的培训需求调查,并形成《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6.5.5每年末对上培训计划的可行性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形成《培训绩效评估报告》;

6.5.6每年末根据上述两个报告,编制下培训计划,并以文件形式下发; 6.5.7明确员工分层和分类培训内容与周期; 6.5.8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针对性的矫正培训; 6.5.9建立员工培训信息档案;

6.5.10每次培训结束,形成单项《培训绩效评估报告》; 6.5.11确保培训机构和师资,有相关资质证书;

6.5.12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进行考核或考试,并有完整的培训台帐; 6.5.1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前对员工进行培训并有记录; 6.5.14新入矿员工要接受不少于72小时的安全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 6.6 员工行为监督

风电场应建立完善的员工行为监督制度,及时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并应:

6.6.1确定监督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监督、考核人员; 6.6.2明确监督范围、方式、频次;

6.6.3对监督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制定改进计划。 6.7 员工档案

风电场应建立健全员工档案,全面掌握员工信息,以实现分类管理,并确保: 6.7.1所有在岗员工的档案齐全;

6.7.2每个员工档案的信息内容完整(内容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职业技能等级或职称、参加工作时间、简历、培训情况、违章情况、受奖情况、受处分情况、职务或工种变动情况记录); 6.7.3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评估,明确需重点监控对象。

7、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7.1 风电机管理

风电场应建立并实施风电机检修、维护管理程序,消除和控制作业中的危险源,且符合下列要求:

7.1.1天气情况应符合检修维护要求;

7.1.2与主控联系确认故障性质及历史档案;

7.1.3检修维护人员身体状况良好,个人防护用品佩戴齐全; 7.1.4检修维护中选用合适的工具;

7.1.5检修维护前对检修部位进行危险评估; 7.1.6确保风电机周围无人或物,防止高空坠物。 7.2 变电站管理

风电场应建立并保持变电站控制程序,确保变电站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预控措施,以保障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并确保: 7.2.1检修相关规程制度齐全; 7.2.2设备资料齐全;

7.2.3严格规范设备巡视制度;

7.2.4对运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8、综合管理

风电场应规范风电场准入、应急与事故、消防、职业健康、环境保护、手工工具、计量器具、登高作业、起重作业、标识标志、施工单位等方面管理,使风电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覆盖风电场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和全方位。 8.1 风电场准入管理

风电场在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应进行安全评价,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或控制危险源、降低风险,风电场设计应:

8.1.1符合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定和要求; 8.1.2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8.1.3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8.1.4确保风电场安全、环保设施严格遵守“三同时”原则; 8.1.5确保施工建设单位具备施工建设资质; 8.1.6保证质量合格,有国家相关部门验收记录。 8.2 应急与事故管理

风电场应制订并保持事故应急控制程序,以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 8.2.1风电场应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并应:

8.2.1.1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编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

8.2.1.2严格按程序对预案进行审批,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修订;

8.2.1.3确保所有员工都经过《应急预案》及《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培训; 8.2.1.4确保风电场保安体系完备,通讯报警系统有效,所有人员熟悉事故汇报程序;

8.2.1.5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救灾演习,有演习计划、演习方案及总结报告; 8.2.1.6应按相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应急救援管理平台。

8.2.1.7每一班组至少任命1名经过培训的专(兼)职安全员,安全员名单要在本单位张贴、公布;

8.2.1.8每年至少有10%的员工接受急救培训; 8.2.1.9所有重点作业场所应配置急救箱,急救箱应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进行标识; 8.2.1.10急救箱内保存一份《急救用品清单》,有专人定期检查,保证医疗器械、药品的完好齐全;

8.2.1.11有急救箱配置分布图及急救用品明细表; 8.2.1.12有急救用品使用记录,并定期对使用记录进行分析,以查找受伤害原因。 8.2.2风电场应规范事故管理,作好事故汇报、统计和总结工作,事故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8.2.2.1在事故发生后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相关规定逐级上报,并做好相关记录;

8.2.2.2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结束后,应及时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并对现场抢救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形成现场抢救工作总结;

8.2.2.3根据事故类别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事故调查结束后,形成《事故追查记录》、《事故调查报告》; 8.2.2.4对所有事故进行统计,建立事故和事件统计数据档案,并及时向员工公布; 8.2.2.5定期对事故进行回顾,以强化风险意识与预控能力。 8.3 消防管理

风电场应建立并保持消防管理控制程序,以提高应对火灾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

8.3.1各风电场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消防器材及设施,并应确保:

8.3.1.1依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编制本单位的《灭火器配置标准》,现场配置与标准相符;

8.3.1.2消防器材放置处有反光功能的标志牌,放置位置不得它用;

8.3.1.3消防器材设在明显、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围无阻塞;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以及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

8.3.1.4消火栓的设置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8.3.1.5有消防设施分布图和消防器材明细表; 8.3.1.6对所有的消防器材进行编号; 8.3.1.7建立了消防设施定期检查制度;

8.3.1.8灭火器按规定周期经专业部门检验、维护; 8.3.1.9消防设施维护、检验期间需配备相应替换器材; 8.3.1.10有《消防设施维护和保养制度》;

8.3.1.11建筑物公共场所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等始终保持畅通。 8.3.2风电场应定期组织进行消防演练,并应: 8.3.2.1制定《消防演习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8.3.2.2有义务消防组织,消防队员名单要张贴公布;

8.3.2.3所有专兼职消防队员都按《消防管理条理》规定进行培训和训练。 8.3.3风电场应定期向员工宣传消防知识,并应: 8.3.3.1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消防安全宣传; 8.3.3.2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

8.3.3.3确保消防急救电话和消防队员联系方式向全体员工公示。 8.4 职业健康管理

风电场应建立并保持员工职业健康控制程序,及时识别和控制职业健康方面的有害因素,保障员工职业健康。

8.4.1风电场应为员工创造安全、健康的作业环境,并应确保: 8.4.1.1作业人员周围环境(温度、噪声、尘埃等)满足健康要求; 8.4.1.2各作业环境及餐饮、运动等公共场所卫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8.4.1.3员工个体防护及各作业场所健康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提示标志醒目; 8.4.2风电场应建立员工健康检查监护制度,及时掌握员工安全健康状况,做好员工职业病预防工作,并应:

8.4.2.1对在岗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和健康监护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

8.4.2.2有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并按计划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8.4.2.3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8.4.2.4每次体检结束后,对员工提供预防疾病和职业病的医学建议;

8.4.2.5对发现患有职业病的员工,立即通知并提供治疗及康复条件并妥善安置; 8.4.2.6员工上岗、转岗、离岗前,进行健康检查; 8.4.2.7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宣传、培训。 8.5 环境保护管理

风电场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程序,及时识别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预防环境破坏和污染事故,保持风电场环境良好。环境保护应:

8.5.1制订完备的环境综合治理计划和目标,有专门机构检查;

8.5.2规范风电场废油脂的回收管理,设置防止油脂泄漏和废油回收的设施或装置,并对废弃油品进行标识;

8.5.3确保风电场噪声防护完善,对作业场所噪声进行监测,噪音超标地点应有降噪措施;

8.6 登高作业管理

风电场应建立登高作业管理制度,并符合下列要求: 8.6.1登高或高空作业防护设施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 8.6.2高空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 8.7 标识标志管理

风电场应建立并保持标识标志管理程序,以规范标识标志的使用、设置、检查与维护。标识标志的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8.7.1对全体员工培训标识标志的含义,并建立标识标志公示牌板; 8.7.2工作和作业场所标识标志的设置应便于作业人员观看; 8.7.3消防器材和急救设施存放点有明显的指示标志; 8.8 施工单位管理

8.8.1风电场应对施工单位进行管理,规范施工单位准入,预防施工单位生产事故,并应:

8.8.1.1制订施工单位管理制度和办法;

8.8.1.2在选择和确定施工单位时,须确认其符合安全健康管理要求,具备相关施工资质;

8.8.1.3要求施工单位对可能发生的赔偿责任进行投保,并实行风险抵押; 8.8.1.4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安全健康管理方面的条款;

8.8.1.5确保施工单位有安全管理负责人,并具有相应的资质;

8.8.1.6确保施工单位有内部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并有针对具体项目的作业规程; 8.8.1.7保证开工前所有施工人员接受安全健康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8.8.1.8每年至少对施工单位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8.8.2风电场应对施工单位现场施工进行安全监督和管理,并应:

8.8.2.1对施工单位进场人员、材料、施工机具、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 8.8.2.2确保现场有具备安全资质的管理人员跟班作业; 8.8.2.3定期、不定期对施工单位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8.8.2.4确保施工单位每班召开班前会,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风险评估。

9、检查、审核与评审 9.1 检查

9.1.1风电场应制定反映全面风险预控管理绩效的考核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 9.1.1.1涵盖并满足本规范的要求; 9.1.1.2结合风电自身特点;

9.1.1.3符合促进风险预控管理的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9.1.2风电场应定期或不定期对照评价标准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应: 9.1.2.1系统、全面;

9.1.2.2重点关注可能产生不可承受风险的危险源; 9.1.2.3记录真实、准确、可追溯;

9.1.3风电场应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 9.1.3.1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9.1.3.2按照不符合的处理程序予以纠正;

9.1.3.3重新审核或制定相应防范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9.2 审核

风电场应制定并保持体系审核程序,定期开展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审核。以审核实施情况与体系的符合性,评价是否能有效满足风电场的方针和目标。体系审核应:

9.2.1覆盖体系范围内的所有运行活动; 9.2.2由能够胜任审核工作的人员进行;

9.2.3对审核结果进行记录,并定期向管理者报告,管理者应对审核结果进行评审,必要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9.2.4及时将审核结果反馈给所有相关方,以便采取纠正措施;

9.2.5对已批准的纠正措施制定行动计划,并作出跟踪监测安排,以确保各项建议的有效落实。

9.2.6如果可能,审核应由与所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 9.3 管理评审

风电场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应:

9.3.1确保收集到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进行评价;

9.3.2根据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环境的变化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可能需要修改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方针、目标和其它要素; 9.3.3评审结果应予公布,并应跟踪监测其改进情况; 9.3.4将评审结果形成文件。

10、附则

第二篇: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汇报与经验交流

***队按照矿上的整体部署,积极主动落实贯彻相关要求,圆满地完成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现在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下面将我队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1、组织成立风险预控管理小组

2、***队具体工作方法

3、风险预控管理在我队发挥的作用

4、存在的不足与针对措施

• 组织成立风险预控管理小组

我队按矿要求组织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明确人员,落实责任,负责队具体风险管理工作。以队长书记为组长,组员由副队长、工会主席、技术员和各班班组长、工作经验丰富的岗位员工组成,明确目标并制定相应考核条例,保证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执行中的有效进行。

***队在册员工141人,共分4个班(1个检修班,3个生产班),全部参加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培训工作,其中12人参加应急急救员、4人参加应急消防员培训、2人参加内审员培训,并全部通过了考试。

我队主要负责矿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具体共有项工作任务,道工序。通过组织全体员工对生产过程中各类危险源进行评估分级排序,共辨识出危险源个,人的方面机(物)方面环境方面个,管理方面其中特别重大风险0 项、重大风险 3项、中等风险 116项、一般风险465 项、低风险0项。

***队 风险预控工作任务与工序.doc

***队 风险预控环境的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doc

明确重大风险任务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我队实际及已发生的事故案例,评估出3项重大风险任

务,其中重大危险源有3项。

•首先结合事故案例向大家阐述把这些任务列为重大风险任务的原因,其次阐述

针对重大风险任务中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措施。

重大风险任务

重点管控重大危险源

•针对以上任务中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措施,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我们将这些危险源

的管控作为重点,利用每班前班后会在职工中贯彻学习,采用岗前提问,学习日考试等方式,让他们牢记于心。

•班前会上安排此类作业任务时,带班干部把这些危险源作为施工中的主要安全

注意事项重点强调,在井下现场施工时,班组长重点提高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职工在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意识,杜绝违章作业,严防事故的发生

下面我来举例分析下***队由于危险源失控曾经发生过的事故案例以及我们制定的管控措施:

危险源:

1、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2、矿车移动式捡拾轨道附近的杂物。

•2008年4月2日,***队职工宋兴安等五人将风巷片盘外的料车运至风巷,

由于绞车绳短,需人力推车,宋兴安用手去掉车轮下的板皮,然后下令推车,这时发现车轮下还有一个小木棍便伸手去拿,但车已移动,将宋兴安的左手中指挤伤。•针对之一事故,我们制定了管理措施:

•(1)人力推矿车时,各作业人员要精神集中,提高安全意识;

•(2)周边人员做好自保互保,保证作业安全;

•(3)移动的矿车轨道附近严禁伸手捡拾杂物等。

***队具体工作方法:

1工作中认真执行危险源辨识卡和告知牌,强化安全风险预控管理

2认真贯彻风险预控管理工作,多样式开展风险预控管理活动

3加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一、工作中认真执行危险源辨识卡和告知牌,强化安全风险预控管理

我队按照风险预控办公室及矿相关文件要求,向全队的各岗位职工发放危险源辨识卡,并让职工细读和熟背辨识卡上的内容和标准,提高职工按照标准和措施作业的态度,严防事故的发生。井下职业危害告知牌的悬挂时刻提醒各工种按章作业,及作业时的隐患和预

防的措施。

二、认真贯彻风险预控管理工作,多样式开展风险预控管理活动。

(一)风险预控告知管理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实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工作,***队各值班干部严格按照“2208” 模式(2分钟点名;20分钟教育培训及危险源辨识;8分钟工作安排)进行班前会的召开综采一队 风险预控班前会记录.doc。 另外,我队利用每周

一、

三、五班前、班后会对各干部职工进行风险预控管理知识贯彻教育,对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的职工予以奖励。

井下带班干部会在下一班班前会前,将工作面的存在的风险汇报到队上,值班人员认真的做好记录,分析下一班工作任务中的风险,每一个工种、每一个岗位、每一道工序中存在的风险和预防风险的措施。在班前会上告知跟班队长、班长和员工要清楚自己作业范围内可能在“人机环管”方面存在的风险,管理标准和措施,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预知风险的能力。

(二)规范员工行为。我们通过规范劳动纪律,排队进浴池换衣、排队上岗,集体入井、文明乘座人车和大巷排队行走等行为,避免入井到工作面前发生的各类事故。

(三)持卡上岗。我们对各工种发放《危险源辨识卡》,达到每人一卡,告知员工工作区域的存在的安全风险,使员工班前预想、班中预控,使员工知道重大危险源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四)是作业前安全风险预控确认管理。在到达工作面后,由跟班干部和班组长结合评估员、瓦检员按照“四人联岗”工作制的原则对班前、班中、班后的安全工作对工作面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进行检查。坚持“三不生产” 和“四不开工”原则,即:不安全不生产、不文明不生产、不标准不生产;危险源辨识不清不开工、管控措施不到位不开工、作业能力达不到不开工、隐患不排除不开工。各岗位工对本岗位内的安全风险进行确认,工作过程中对安全风险随时进行确认,查出隐患及时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一)风险评估管理。对每一项工程开工前进行风险评估,对各个危险源进行安

全风险评估、分级,有重点针对性的做好风险评估和预防工作。

•(二)责任到人,规范风险管理。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按照特别重大风险、重大

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五个等级进行划分。风险查处后,根据风险的等级,制定危险源的责任人,制定处理风险的措施和标准。

•(三)认真落实隐患整改通知。我们每天有专人负责整理安检科和综采区下发的

《安全风险隐患整改通知单》,按照限期整改日期,由值班人员布置,验收员跟踪落实,升井后及时汇报,上台帐注明隐患整改情况,确保隐患整改落实到实处,对于完不成隐患整改的个人和班组,则进行严厉的考核,在整改期限内继续跟踪落实整改。

•(四)加强生产区域管理。我队要求各下井干部认真排查工作面的各项不安全因素,

排查内容要100%覆盖全工作面,检查做到不留死角、考核不留情面。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我队发挥的作用

1.通过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工作的开展,使每位职工更加清楚了自己的工作任务,知道了每道工序中潜在的危险源、管理标准和管控措施,从而实现规范操作、主动防范,有效避免了三违行为及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通过构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使我队班子成员明确了安全管理的重点,干部在井下现场的管理更有针对性,某项作业存在哪些危险源,如何预防等等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从体系建立开始至今我队未出现任何安全工伤事故及较严重以上三违行为。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存在的不足和整改措施:

1、个别职工对风险预控的学习不够深入,认识不到位,有为难抵触的情绪,甚至认为是纸上谈兵,在参加教育培训时左耳进右耳出,有应付现象存在。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要继续加强培训,将风险预控的重要意义宣传贯彻到位。

2、由于部分职工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这部分人对危险源及管控标准与措施管理卡片内容的背诵记忆成为了一大难题。

针对以上情况为了让本队技术员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帮教,将卡片上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变成通俗的语言,使这部分职工更容易接受。

3、在实际工作当中,作业地点的环境等不安全因素时刻在变化,危险源的数量或相关风险已经发生变化,之前制定的措施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针对以上情况,我队要求各跟班干部加强每天各个工作地点进行认真检查,定期对作业地点周边危险源等进行补充并对风险进行评价,结合现场实际修改不足之处。

***队认真贯彻落实《平煤股份一矿关于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试运行的通知》,牢固树立“生命无价、安全至上”理念,围绕“事故防范在于落实预防在先”这一中心,坚持“一切隐患皆可识别,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理念,摸清安全生产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以落实现场责任为重点,全面排查安全风险因素,超前治理生产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队安全综合管理水平和防范事故能力,促进综采一队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

在2013年实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中,安全风险预控工作,在员工和班组中得到认可,提高了员工的行为规范和辨别安全风险的能力。在工作前先进行风险安全确认,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保证实现安全生产。我们会戒骄戒躁,进一步推进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为一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做出最大的努力。汇报完毕,谢谢大家,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精选)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

【制度摘要】 业务类别 安全管理 适用范围

废止说明 无 内容概要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运行操作或检修作业(下文统称为:现场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确保现场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对现场作业分级到位监督的基本职责是监督现场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纠正违章作业行为,及时协调研究解决现场的各类问题,严禁违章指挥。

第三条 现场作业要严格执行工作票和操作票管理制度,各岗位人员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职责不因各级领导到现场而改变。

第四条 作业部门的安全员及专业主管(点检员)每日根据工作任务,对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可能引发的电网、人身、设备事故的可能性进行风险辨识,确定风险等级。根据现场风险管控要求通知相关管理人员,汇报相关领导到现场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第二章 管理规定

第五条 作业安全风险分级

(一)低风险作业:包括非本厂职工进入生产现场参观、实习、服务的工作;运行设备巡检;在生产厂房、设备区域外,道路、办公场所等,从事生产系统以外的一般修维和施工作业;电力生产厂房设备的卫生保洁;生产区域运输货物,无需进入厂房、设备区域的工作。

(二)中等风险作业:包括一般的日常设备保养、消缺、维护工作,如转动设备给油脂;低压电气回路检查、更换备件;高度在1.5米以下管道阀门操作、检查;照明回路消缺;各种插件更换;蓄电池维护;单个设备的投停;单个低压设备停送电操作等工作。

(三)较高风险作业:包括机组大(小)修工作;在1.5米以上8米以下并且需要多人共同参与的高处作业;箱体和罐体内的清理、防腐等工作(如烟、风道内的工作,煤仓、灰库的清理检修等);制氢站、油区等重点防火部位的动火作业;集水井、排水井、排水池、暗沟的内部工作;特殊环境气候下作业(如:在雨雪天气时斗轮机的使用或检修);变电站设备(线路保护、测量回路)检修和高处作业;使用大型特种机具进行的作业(如:挖掘机、起重机作业);设备的吊装作业(如主变、空冷风机的吊装等);低温低压系统治理泄漏工作;单个系统的投停操作;高压设备的停送电操作;柴油发电机联锁试验、汽机真空泵(抽汽器)切换试验、机组重要辅机启动(吸风机、送风机、磨煤机、一次风机、给水泵、凝结水泵、循环水泵、润滑油泵、高加、低加)、机组燃油系统卸油工作、抗燃油、润滑油系统投退油工作;燃油区消防系统试验;发电机气体置换;化学有毒物品装卸;有塌方危险地段的工作;专业管理人员认定的其他工作等。

(四)高风险作业:包括重大技改项目或重要辅机的检修作业(如运行中的捞渣机检修);重大运行操作(如机组启动并网或机组停运;);在8米以上且需要多人共同参与的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使用特种设备(如:使用检修平台和吊蓝,进行锅炉炉膛内的检修工作,或钢结构防腐等);高温、高压运行系统治理泄漏工作;使用高压水设备对设备清垢的工作(如:空预器的高压水冲洗);电气高压系统的倒闸操作和检修(如6kV系统的停电检修);重要主辅设备的抢修作业;热控保护、DEH系统的技术改造后试验及机炉主保护回路消缺等;变电设备、继电保护、励磁系统等技术改造后试验;大型设备(如:转子、缸体、受热面、变压器芯、线路穿墙套管等)的吊装;临时检修平台的搭设验收;其它由专业管理人员认定的存在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风险的作业。 第六条 各等级安全风险作业的工作要求

(一)任何风险的作业均必须办理工作票或操作票后方可工作,机务系统的操作应遵守运行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

(二)设备大修时必须编制作业指导书或检修项目验收卡,经相关领导审核批准后执行。

(三)高风险作业必须编制“三措一案”(即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施工方案),确保各个环节可控在控。 第七条 各类风险作业的分级预控规定

(一) 低风险作业由班组级和相关责任人负责人身安全监督管理。班长必须到位检查,履行作业现场监督责任。作业部门安全员应对相关人员的到位到岗情况进行监督,安监部做好抽查和监督工作。

(二) 中等风险作业由部门级负责安全监督管理。班长必须履行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责任,部门安全员必须履行作业现场的监督责任,作业部门领导必须履行作业现场的领导责任,对重要作业必须到位监督。部门安全员要对一般作业实施抽查,对重要作业必须到位对危险环节全程监督,对现场的违章进行纠正、考核。作业部门专业主管、专业点检员应到位进行指导、检查和安全监督。分厂安监部安全专工对工作负责人、班长、部门安全员、专工履职情况实施抽查,对现场的违章进行纠正、考核。

(三) 较高风险及高作业由分厂级负责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必须到位履行现场管理责任;班长和部门安全员、设备部专业点检长、安监部安全专工必须到位履行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责任;主管部门领导、安监部部长、分厂领导必须履行作业现场的领导责任,对重点作业程序和时段,分厂领导要到位进行检查、指导。需要全程监护的工作,安监部根据大监督的原则安排安监人员跟班轮换进行连续监督。安监部负责人要对相关部门责任人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认真履责的人员落实考核。

(四)各级领导干部及专业管理人员掌握作业项目和作业风险等级情况后,要严格按照到位管理规定,深入作业现场,开展检查、监督和指导,切实做到安全责任落实、作业管理规范、风险控制到位,不断降低和努力化解人身安全风险。 第八条 各类人员到岗到位风险预控管理要求

(一)各类管理人员风险预控到位监督的主要职责

1、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必须履行现场管理责任:工作前(班组长协助)结合实际进行安全教育,开展“三讲一落实”活动,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负责检查值班员所做的安全措施(操作项目)是否正确,工作班人员安排是否合适,工器具材料等准备是否充足,是否正确安全地按照施工方案作业等。工作中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督促、监护工作人员遵守各项安全规程;负责检查工作票所载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值班员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工作班人员变动是否合适等。

2、当值值长(或班长)必须履行的现场管理责任:组织重大操作或作业人员进行事前交底会,确保重大操作或作业人员熟悉安全、技术、应急预案和工期等措施,掌握重大操作或作业任务、步骤、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按照已制定好的方案,负责正确组织重大操作或作业;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讨论、解决重大操作或作业遇到的问题;记录有关试验情况;填报因特殊原因不能进行作业的原因。

3、工作票签发人、工作票许可人、班长(值长)必须履行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责任,对现场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办理了工作票(操作票)、工作负责人责任是否认真落实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问题要果断纠正。

4、发电部部长负责本部门较高及以上风险作业的到位管理;负责本部门参加人员制定各种重大操作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和应急处理方案的审核;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研究因特殊情况不能进行重大试验操作项目处理意见,制定并落实对策;组织重大操作前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工作。

5、设备部(维护部)部长负责本部门较高及以上风险作业的到位管理;负责本部门人员制定各种重大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和应急处理方案的审核;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研究因特殊情况不能进行重大作业项目的解决方案,制定并落实对策;组织重大作业前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工作。

6、安监部部长负责监督较高及以上风险作业的到位情况,负责审核各种重大操作(或作业)的安全方案和应急处理方案;负责对本部门监督人员安全措施的事先交底、到位监督等工作。

(二)各级监督人员到位到岗监督的重点内容:

1、工作票签发人、工作票许可人、班长主要对现场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办理了工作票、工作负责人责任是否到位,是否违章作业进行监督把关。

2、部门安全员重点检查是否办理了工作票、工作负责人是否在现场、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是否有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方案、作业人员是否根据作业内容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各类安全工器具,班长是否履行了监督责任等,及时发现并指出作业现场存在的问题,监督落实整改,发现违章行为,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考核,并建立安全监督检查台帐,做好记录。

3、部门领导对工作负责人、班长、部门安全员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现场的安全作业情况和作业技术方案进行检查指导。

4、安监部安全专工按照责任划分,对相关部门工作负责人、班长、车间安全员和部门领导的履职情况实施监督,纠正现场违章,落实考核,做好安全监督检查记录。

第三章 罚 则

第九条 现场风险预控到位监督的内部考核

(一)现场管理、监督、领导责任落实不到位,出现违章现象对相关责任人考核。

(二)部门在现场发现违章,按照内部管理、监督责任落实考核,直至责任班组和责任人。

(三)安监部在现场发现违章,按照部门责任、责任人的连带关系落实考核。

(四)厂领导现场发现违章,按照部门责任、管理责任、责任人逐级落实考核。 第十条 作业现场发生生产人身伤亡事故的责任追究

(一)本厂员工发生生产人身伤亡事故的责任追究

按照“谁带班,谁负责”、“谁监护,谁负责”、“谁监督,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责任追究。触犯法律的,追究法律责任。

1、发生生产人身死亡事故。根据事故调查组的调查结论,按事故责任的划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有关责任人给予以下处分,对责任单位的考核按照经济责任制条款执行。

(1)由于检修、消缺工作导致的人身死亡事故。因死者本人违章导致死亡的,对现场工作负责人给予开除厂籍留厂查看一年处分;非死者本人原因导致死亡的,对事故直接责任者给予开除厂籍留厂查看二年处分,对现场工作负责人给予开除厂籍留厂查看一年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的班长(技术员)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的安全员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的专责工程师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的主任(经理)和副主任(副经理)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所属公司安监处责任专工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所属公司安监处处长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公司经理、书记和分管副经理给予行政撤职处分。

(2)由于设备缺陷和技术监控不到位等设备不安全状态或检修技改施工方案不完善导致的人身死亡事故,对设备部责任点检员给予开除厂籍留厂查看二年处分;对设备部责任正、副点检长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设备部安全专工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设备部部长、书记和主管副部长给予行政撤职处分。

(3)由于运行误操作导致的人身死亡事故,对主要责任者给予开除厂籍留厂查看二年处分;对责任单位机组长(辅控长、直属班组技术员)和单元长(辅控值长、直属班组班长)给予开除厂籍留厂查看一年处分;对责任单位主控正、副值长(辅控车间正、副主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发电部责任专工(主管)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对发电部安全专工(辅控车间安全专工)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发电部部长、书记和主管副部长(部长助理)给予行政撤职处分。

(4) 由于违反工作许可规定而导致的人身死亡事故,对工作许可人给予开除厂籍留厂查看二年处分;对责任单位机组长(辅控长、直属班组技术员)和单元长(辅控值长、直属班组班长)给予开除厂籍留厂查看一年处分;对责任单位主控正、副值长(辅控车间正、副主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发电部责任专工(主管)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对发电部安全专工(辅控车间安全专工)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发电部部长、书记和主管副部长(部长助理)给予行政撤职处分。

(5)发生前款人身死亡事故,对安监部责任专工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安监部部长和主管副部长给予行政撤职处分。

2、发生生产人身重伤事故。根据事故调查组的调查结论,按事故责任的划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有关责任人给予以下处分,对责任单位的考核按照经济责任制条款执行。

(1)由于检修、消缺工作导致的人身重伤事故,对事故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对现场工作负责人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的班长(技术员)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的安全员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的专责工程师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车间)的主任和副主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所属公司安监处专工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所属公司安监处处长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所属公司书记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所属公司经理和主管副经理给予行政记过直至降级处分。

(2)由于设备缺陷和技术监控不到位等设备不安全状态或检修、技改施工方案不完善导致的人身重伤事故,对设备部责任点检员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对设备部责任正、副点检长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设备部安全专工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设备部部长、书记和主管副部长给予行政记过直至降级处分。

(3)由于运行误操作导致的人身重伤事故,对主要责任者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对责任单位机组长(辅控长、直属班组技术员)和单元长(辅控值长、直属班组班长)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责任单位主控正、副值长(辅控车间正、副主任)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对发电部责任专工(主管)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发电部安全专工(辅控车间安全专工)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发电部部长、书记和主管副部长(部长助理)给予行政记过直至降级处分。

(4)由于违反工作许可规定而导致人身重伤事故,对工作许可人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对责任单位机组长(辅控长、直属班组技术员)和单元长(辅控值长、直属班组班长)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责任单位主控正、副值长(辅控车间正、副主任)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对发电部责任专工(主管)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发电部安全专工(辅控车间安全专工)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发电部部长、书记和主管副部长(部长助理)给予行政记过直至降级处分。

(5)发生前款人身重伤事故,对安监部责任专工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安监部部长和主管副部长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3、发生生产人身轻伤事故。根据事故调查组的调查结论,按事故责任的划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有关责任人给予以下处分,对责任单位的考核按照经济责任制条款执行:

(1)由于检修、消缺工作导致的人身轻伤事故,对事故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现场工作负责人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的班长(技术员)给予内部下岗三个月处理;对事故责任单位的专责工程师给予内部下岗二个月处理;对事故责任单位的安全员给予内部下岗一个月处理;对事故责任单位的主任(经理)和副主任(副经理)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所属公司安监处专工给予内部下岗一个月处理;对事故责任单位所属公司安监处处长通报批评;对事故责任单位所属公司经理(副经理)给予通报批评。

(2)由于设备缺陷和技术监控不到位等设备不安全状态或检修、技改施工方案不完善导致的人身轻伤事故,对设备部责任点检员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设备部责任正、副点检长给予行政内部下岗一个月处理;对设备部安全专工给予内部下岗一个月处理;对设备部部长、书记给予通报批评。

(3)由于运行误操作导致的人身轻伤事故,对主要责任者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责任单位机组长(辅控长、直属班组技术员)和单元长(辅控值长、直属班组班长)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责任单位主控正、副值长(辅控车间正、副主任)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发电部安全专工(辅控车间安全专工)给予内部下岗一个月处理;对发电部部长、书记给予通报批评。

(4)由于违反工作许可规定而导致的人身轻伤事故,对工作许可人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责任单位机组长(辅控长、直属班组技术员)和单元长(辅控值长、直属班组班长)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责任单位主控正、副值长(辅控车间正、副主任)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发电部安全专工(辅控车间安全专工)给予内部下岗一个月处理;对发电部部长、书记给予通报批评。

(5)发生前款人身轻伤事故,对安监部责任专工给予内部下岗一个月处理;对安监部部长给予通报批评。

(二)本厂员工出外承揽工程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责任追究

按照“谁承包,谁负责”、“谁带队,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责任追究。

1、发生己方责任人身死亡事故。根据事故调查组的调查结论,对事故责任单位、有关责任人给予以下处分。因死者本人违章导致死亡的,对现场工作负责人给予开除厂籍留厂查看一年处分;非死者本人原因导致死亡的,对事故直接责任者给予开除厂籍留厂查看二年处分,对现场工作负责人给予开除厂籍留厂查看一年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的班组带班人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对承揽项目的安全员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相应专业的专责工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的主任(经理)和副主任(副经理)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所属公司工程处处长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承揽项目的安全负责人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所属公司安监处处长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所属公司经理、书记和主管副经理给予行政撤职处分。

2、发生己方责任人身重伤事故。根据事故调查组的调查结论,对事故责任单位、有关责任人给予以下处分。对事故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对现场工作负责人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的班组带班人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承揽项目的安全员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车间)的主任(副主任)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对相应专业的专责工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所属公司工程处处长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对承揽项目的安全负责人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所属公司安监处处长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所属公司经理和主管副经理给予行政降级处分。

(三)承包单位施工人员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责任追究

按照“谁发包,谁负责”、“谁准入,谁负责”、“谁监护,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责任连带机制,进行责任追究。

1、发生生产人身死亡事故。根据事故调查组的调查结论,按事故责任的划分,对事故责任单位、有关责任人给予以下处分,对责任单位的考核按照经济责任制条款执行。

(1)厂发包的项目。对项目责任单位监护人(使用人)给予开除厂籍留厂查看一年处分;对项目责任单位安全员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项目责任单位主任(经理)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项目责任单位所属公司安监处专工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项目责任单位所属公司安监处处长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对项目责任单位所属公司经理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对发包部门责任人给予行政记过直至开除厂籍留厂查看一年处分;对发包部门负责人给予行政降级直至行政撤职处分;对厂安监部责任专工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厂安监部部长和主管副部长给予行政降级处分;

(2)检修(实业)公司发包的项目。对项目责任单位监护人(使用人)给予开除厂籍留厂查看一年处分;对项目责任单位安全员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项目责任单位主任(经理)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项目责任单位所属公司工程处责任专工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项目责任单位所属公司工程处处长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项目责任单位所属公司安监处责任专工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项目责任单位所属公司安监处处长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项目责任单位所属公司经理和主管副经理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厂安监部责任专工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厂安监部部长和主管副部长给予行政降级处分。

2、发生生产人身重伤、轻伤事故。根据事故调查组的调查结论,对事故责任单位、有关责任人的处分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本规定适用于项目部各部门。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316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梯子的制作及安装应符合《移动式轻金属折梯安全标准》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 行人台阶的设计和施工符合《行人台阶设计要求》规定 爬梯有编号,并有《爬梯使用管理台账》 有登高或高空作业检查制度,并有检查记录

固定梯至少每月检查一次,移动式爬梯 、脚手架除使用前要检查外,至少每旬检查一次

高空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 起重作业

新购或维修的所有起吊机具均经检验,并有出厂合格证 所有起吊机具均需编号,建党登记,明确管理单位和职责 起重机械需按国家相关规定定期检验 所有起吊机具上均标明了最大起重载荷 安全闩有效 、可靠 有《起重设备操作规程》

定期对起重设备及吊具按《起重机具和吊具完好标准》进行检查,并有记录 高空起重作业时,安全通道畅通,无非作业人员进入现场 固定起重作业场所张贴了起重指挥手势示意图 爆破管理(6个元素) 爆炸材料库

永久性地面爆炸材料库建筑结构及各种防护措施,总库区的内外部安全距离等,必须符合《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 50089—2007)、《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库房外必须有防静电、防雷装置和消防器材 地面临时性爆炸材料库周围,必须设围墙或铁刺网距库房的距离不应小于5m。地面临时性爆炸材料库的内外部安全距离、照明、防火和防雷电措施、管理制度与永久性地面爆炸材料库相同

井下爆炸材料库应采用硐室式会壁槽式,其布置、库内硐室设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零

三、三百零四条,照明符合第三百零八条规定。必须砌碹或用非金属不燃性材料支护,不得渗漏水,并应采取防潮措施。爆炸材料库出口两旁的巷道,必须砌碹或用不燃性材料支护,支护长度不得小于5m。库房必须备有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317页

井下爆破材料库必须高于外部巷道的地面,库房和通道应设置水沟

开凿平硐或利用旧平硐作为爆炸材料库时,必须符合《每款安全规程》第二百九十七条规定,必须有发放爆炸材料的专用套间或单独房间

每个爆炸材料库必须有2个出口,一个出口供发放爆炸材料及行人,出口的一端必须装有能自动关闭的抗冲击波活门;另一个出口布置在爆炸材料库回风侧,可铺设轨道运送爆炸材料,该出口与库房连接处必须装有1道抗冲击波密闭门 警示牌设置位置明显,库区警示牌内容应有防火 、禁止烟火等标志;库房警示牌的内容应有危险等级、最大库存、危险品种名称等 爆炸材料贮存

发爆器必须有合格证和煤矿安全标志证书,统一管理 、统一发放。爆炸材料三证(生产许可证、合格证、煤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必须齐全

爆破材料和爆破设备由物资供应部门购置,入矿检验由供应 、安监 、保安和矿生产管理等部门共同检验

各种爆炸材料的每一品种都应专库储存;受条件限制时,可按国家的有关同库储存规定储存。存放爆炸材料的木架每格只准放1层爆炸材料箱。井下爆炸材料库的炸药和电雷管必须分开储存

地面爆炸材料库储存爆炸材料的总库量:炸药不得超过75t,雷管不得超过25万发。单个库房的炸药最大容量不得超过25t。地面爆炸材料库储存各种爆炸材料的数量,还不得超过由该库所供应的矿井3个月的计划需要量

井下爆炸材料库的最大储存量,不得超过该矿井3天的炸药需要量的10天的电雷管需要量

井上 、下接触爆炸材料的人员必须穿棉布或其他抗静电衣服,不准穿带静电的化纤衣服 爆炸材料运输

电雷管和炸药必须分装运送

不在交接班时间内或人员出入井集中时段运送爆炸材料

爆炸材料的井下(包括井筒)运输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一是

一、三百一十

二、三百一十

三、三百一十四条的相关规定 运输爆炸材料要严格按规定路线和时间行驶 爆破技术要求 318页

爆破作业必须编制爆破作业说明书,其内容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井下爆破作业安全规程》要求,爆破工必须依照说明书进行爆破作业。特殊情况下爆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经矿技术负责人批准的专项措施

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其选用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二

十、三百二十一条规定

在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应采用毫秒爆破。在掘进工作面应全断面一次起爆,不能全断面一次起爆的,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在采煤工作面,可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

突出矿井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必须执行停送电制度 爆破作业 爆破作业必须

第五篇:强化风险预控管理 努力实现安全发展

——神华集团走煤矿安全发展之路的探索和实践

神华集团是一个以煤为基础、煤电路港航油(化)一体化运营的特大型国有企业,2011年生产原煤4亿吨。神华集团共有52处生产矿井、12处在建矿井,分布在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新疆等省(区),其中有9处高突矿井,20处水文条件极为复杂的矿井,大部分矿井自然发火期较短,部分矿井受煤田火灾威胁。神华集团既有千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矿井,也有60万吨左右的中小型矿井;既有条件相对较好的矿井,也有瓦斯、水、火等灾害严重的矿井;既有厚达7米以上的厚煤层矿井,也有0.9米左右的薄煤层矿井;既有开采达百年历史的老矿井,也有近几年建设投产的新矿井。自成立以来,神华集团立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在煤炭产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实现了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十一五”期间,神华集团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28,2011年为0.018,达到世界先进水平。52处生产矿井中,有12处矿井实现了开建以来“零死亡”,6处矿井安全生产达10年以上,25处矿井安全周期超过1000天,全部建成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特别是位于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的安全基础差且水、火、瓦斯等灾害严重的煤矿被神华集团兼并重组后,安全生产状

- 12

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主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经过神华集团上下的共同努力,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千人重伤率等一些主要指标都居世界先进国家煤炭企业的前列。

——在煤矿的劳动组织上,奉行“无人则安,人少则安”的理念。神华集团通过提升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大幅度减少井下高危险岗位的用人,客观上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神华集团以这一理念重新审视煤矿的建设和发展,大力应用先进技术与装备,优化矿井劳动组织管理。主力矿井采用了一个综采队每班7人的采煤劳动组织方式,井下通风、变电所、排水等固定场所更是实现了自动控制和无人值守,井下用工大幅度减少。

——在煤矿瓦斯治理上,坚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瓦斯历来被认为是煤矿“一号杀手”。神华集团坚持认为,只要做到科学管理,将各类隐患当作事故进行处理,就能够将瓦斯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从根本上控制和消除隐患,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这一理念进一步强化了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集中体现了关口前移、超前防范的安全管理思想。

——在煤矿安全投入上,坚信“安全投资能产生最佳的效益”。只要煤矿安全需要投入,神华集团就坚定不移地予以保证。在按照规定提取并全额使用安全费用的基础上,还投入了数百亿元用于更新提高安全科技装备水平;针对部分老矿井的人员多、系统复杂等情况,主动在安全投入上给予倾斜,加大生产安全系统的改造力度,不仅实现了安全生产,而且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

益。

神华集团的煤矿安全理念,在各煤炭子(分)公司和广大员工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升华。神东公司提出“只有感悟不到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神宁公司提出“收入=安全+质量+任务”、“安全=细节+流程+执行力”、“执行力=知道+做到”;乌海公司提出“安全是干部的政治生命,安全是员工的最高利益”等一系列全新的理念。这些理念改变了干部员工对煤矿灾害不可控制的认识,成为推动煤矿安全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构建一套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为实现安全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

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的指导下,神华集团从2005年开始组织国内许多知名专家,专题研究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经过6年多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的安全管理方法——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就是运用系统的原理,对煤矿各生产系统、各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与人、机、环、管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分析评估;对辨识评估后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危险源数据库,使各类危险源始终处于动态受控的状态。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由五部分构成:一是风险辨识与管理。主

- 56

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力争杜绝事故的发生。同时,对各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将考核结果在全集团公司内排序通报,并与全员安全结构工资挂钩,不同岗位的挂钩比例有所区别,矿级领导挂钩比例高达60%。推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来,神华集团安全隐患大幅度下降,重大隐患得到了超前控制。五是建立了循环闭合的运行体系。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严格执行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方法,建立了从管理对象、管理职责、管理流程、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直至管理目标的一整套自动循环、闭环管理的长效机制。管理体系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独立循环,有力促进了闭环管理持续改进机制的形成,使安全质量标准和措施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得到执行、隐患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得到消除。据统计,神华集团推行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来,员工“三违”现象减少了80%以上,设备故障率下降了77%。六是简便实用,便于职工掌握。从某一个矿辨识的危险源来看,多达几千条,似乎难以掌握,但具体到某个部门和岗位,仅有几条或十几条。以神东上湾煤矿为例,综采煤机司机日常工作需要执行的安全标准仅7条,安全措施仅8条,做成一张小卡片带在身上,就可以随时掌握岗位危险因素和作业规范,保证了每个员工更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按什么标准做,切实形成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格局。

神华集团在煤矿推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其可贵之处在于“落实了一个思想,提供了一套方案,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就是把安

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落到了实处,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解决了因规定不具体而“严不起来”、因操作性不强而“落实不下去”的问题,实现了岗位自主管理和风险超前防范。实践证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套全面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是一套能够集中解决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是不断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

三、探索一条建设现代化矿井的途径,为实现安全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子

神华集团的快速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我国煤炭工业的整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安全生产水平较低。神华集团以国家实施能源战略西移、重点开发建设神东煤田为契机,确立了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五高”建设方针,开始了神华集团的跨越式发展。经过20余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神华集团特色的“系统科学化、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服务专业化、管理信息化”的现代化矿井建设之路。

(一)采用先进科学的矿井设计理念建设新矿井、改造老矿井,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优化和集约生产。在新井建设上,充分利用煤层赋存稳定、埋藏浅的优势,优化设计,简化系统,工作面走向延长到3000-6000米,工作面长度延长到240-400米;采用大断面、多通道的巷道布臵方式,实现了低阻力通风,有效控制了煤层的自然发火;采用无轨胶轮化运输,减少了辅助运输环

- 910

服务单位,不仅有效消除了传统煤矿粗放式管理带来的管理人员多、机构设臵多、安全管理难度大等弊端,而且集中了人才、资源等优势,提高了设备、人员工作效率,实现了全公司的减人提效。实施专业化服务后,综采工作面回撤平均用时由26天降为9天,工作面安装平均用时由15天降为6天,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安装、回撤效率,而且提高了设备利用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四)多系统集成应用安全生产网络管理资源,推进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神华集团积极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建设,建设了国内先进的综合信息系统,搭建了集团总部、子(分)公司、煤矿三级信息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先后实现了煤矿监测监控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化,实现了胶带运输和辅助生产系统的自动化,实现了井上下变电所、风机房、水泵房等岗位的自动控制和无人值守;全部生产矿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测监控和人员定位系统,90%以上的生产矿井安装了移动通讯系统。除井下移动设备以外,所有固定设备均实现了远程控制、监测和诊断,全部生产过程及设备控制均可以在地面调度室完成,在调度室就可以监控多达上万个点的生产运行状况。特别是自动化综采工作面的实施,实现了工作面的记忆割煤、液压支架与采煤机联动;大运量、大功率、单点多驱动、超长距离胶带运输机的使用,加上CST软启动或变频启动、自动顺序开停机、全机分段通讯和监控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使主运系统便捷、安全、可靠。井下无线移动通讯的投入使用,可以随时掌握井下

作业人员的工作动态,极大地方便了生产指挥和安全管理。这些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普遍应用,大大减少了井下作业人员数量,简化了作业环节,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提升了整体安全水平。

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为实现安全发展构筑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人的因素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提高人的素质,不仅可以实现自保,更能实现互保。神华集团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从战略的高度更加重视煤矿人才的引进和队伍的教育培训,实现了矿工队伍素质和自保互保能力的持续提高。

(一)着力构建人岗相宜、人尽其才的选人用人机制,充分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2000年以后,面对煤炭市场好转、人才竞争愈加激烈的形势,神华集团及时调整人才引进策略,变招工为招生,大力引进大中专毕业生。神东公司2004年以来共引进5377名大中专毕业生。人才的大量引进,不仅使公司员工的整体文化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且使员工的年龄和专业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目前公司员工21576人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52%,35岁以下员工占总数的50%。在选人用人方面,坚持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从工人做起,从班组长做起;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任人唯能”,建立了“赛马”与“相马”相结合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了公开竞聘、“三推三考”制度,即根据任职条件,由员工自我推荐、职工联名推荐、单位推荐,经过书面考试、答辩面试、组织考核来甄选人才,同时根据安全状况实行“一票

- 1314

公司在发挥自身教育培训资源的基础上,每年选派近百名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进行学习锻炼和系统培训。神东公司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与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重点培养高端人才。

人才的聚集和培育,不仅满足了本企业用人的需要,而且还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近10年来从神东公司走向其他煤炭企业的人才有1693人,其中中层以上干部455人,技术骨干1238人。这些人带去了神东公司的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优秀的企业文化,起到了积极的带动辐射效应,为整个煤炭行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五、培育一种具有神华特色的安全文化,为实现安全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多年来,神华集团在注重理念引领的基础上,把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坚持“安全文化、重在建设”的原则,紧扣“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这一主题,遵循煤矿安全生产规律,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铸魂、育人、塑形的战略措施,树标杆、争一流、创品牌,形成了底蕴深厚、朴素贴切的具有神华特色的安全文化,为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以“树生命至上的安全观,做安全幸福的神华人”为核心,不断丰富完善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尊重人、理解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是神华集团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神华集团把这一思想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坚决做到“不安

全、不生产“,体现了生命至上的庄重宣言。这一安全誓言感染着每一位员工,他们基本上都能做到认真落实岗位责任,自觉践行着自保互保的岗位职责。2008年以来,神华集团全面推进“幸福员工”工程,从提高职工收入、开展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改善职工住房和就医、方便子女入学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煤矿职工的幸福指数,神华集团煤矿员工的收入大幅增长,职工居住环境大幅改善,职工幸福感油然而生。特别是通过加强矿井现代化建设,井下文明生产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员工劳动强度大幅度减轻;通过定期为矿工进行健康检查,配备先进防护设施,采取多种措施对矽肺病等职业性伤害进行预防等,使矿工珍惜工作岗位的情感和意识不断增强,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员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安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融合,着力凝聚安全发展的精神支撑力量。神华集团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其兼并重组的煤矿不少是过去的老国有煤矿,有着深厚的煤矿文化传统,表现出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顾大局的可贵精神。许多老矿工都深深热爱着煤炭事业,对煤矿有着深厚的感情,有的矿工家庭几代人工作在煤矿,成了矿工世家,父子同队、兄弟同班的情况也多处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在神华集团煤矿的大量推广应用,以神东煤矿建设为代表的新井建设理念和技术不断成熟,又逐步形成了一种独具神华特色的“敢于超越、勇争一流”的现

- 1718

全,激发出了搞好安全生产的强大精神力量。

神华集团为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但神华人却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永无止境,煤矿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能从零开始、向零奋进。神华经验不仅适用于神华集团的煤矿,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类煤矿。神华经验在全国煤矿系统的全面推广,必将对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产生重要影响,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上一篇:安全生产企业自查报告下一篇: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