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爱国论文

2022-05-12

第一篇:如何理性爱国论文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性爱观特征及高校性教育模式的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性爱观的调查,分析了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性爱观的现状特征,探讨了大学生性教育的模式构建。提出高校应更新教育观念,提供积极宽松的性教育环境;丰富教育形式,发挥高校性教育的主体作用;重视社会、家庭教育,构建三位一体的性教育系统模式。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性爱观;性教育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风貌等方面产生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认真分析探讨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性爱观的特征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性教育模式,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对丽水市三所高校随机抽取的744名大学生进行了性爱观问卷调查,对原始数据用微机SPSS 10.0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大学生性爱观的现状特征,探讨了高校大学生性教育的模式构建。

1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性爱观的现状特征

1.1 “租房热”折射大学生性爱观渐趋开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们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已经充分接触到外界的大量信息并迅速消化,对于性的信息和观念当然也不例外。调查表明,80.7%的学生获得性知识的渠道主要是网络;84.3%的学生浏览过色情网页。近几年来,在高校周围分布了大大小小的旅馆,“日租房”广告随处可见,大学生校外租房同居现象不断升温。调查结果显示,58.16%的大学生认可婚前性行为;对性自由和性解放持提倡或无所谓的态度分别为33.14%和43.76%;41.74%的学生有租房经历,37.72%的学生回答租房的原因是为了同居;60.62%的学生对于同居问题不支持也不反对。应当说,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租房热”的宽容态度,折射出大学生性爱观趋于开放的心理倾向。

1.2 大学生“性无知”暴露性教育的缺失

由于历史原因和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得很多家长和教师在对待性教育方面有思想认识障碍,谈“性”色变,存在“封闭保险论”、“无师自通论”和“救急论”等观点,导致性教育一直处于似是而非、遮遮掩掩的状态中。调查表明,25%的学生认为自己从未受过性教育;62.7%的学生从来没有和父母谈过性方面的问题;40%的学生不太了解避孕知识;53.23%的学生对性行为导致怀孕不知如何处理;42%的学生不了解性病及防治知识。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大部分的父母、教师是忽视性教育的,学生从家庭、学校等正规渠道接受的性教育几乎是空白。这些数据暴露出当前高校性教育知识普及不够和性观念引导缺失的问题。

1.3 大学生“性危机事件”警示性教育刻不容缓

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大学生性机能的日益成熟,他们早已开始涉猎性知识,有的甚至已经发生了性行为,但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却一知半解,从而引发了很多高校在校学生未婚先孕、堕胎、感染艾滋病的接连发生,甚至出现在校女大学生出外坐台、卖淫、当“周末二奶”和因感情纠纷而自杀或杀人等“性危机事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非常需要学校给予性健康方面的指导,他们希望获得性教育的内容从高到低依次为避孕知识(86%)、性心理健康(82%)、正确对待性欲与性冲动(68%)、性病艾滋病的防治(62%)、异性交往与人际关系(60%)。另外,希望开展性教育的形式从高到低依次为发放宣传小册子(71%)、讲座(69%)、录像电影(6l%)、选修课(43%)、必修课(29%)。这些调查结果体现了大学生强烈了解性知识的愿望,警示高校性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2 网络背景下高校性教育模式的建议

2.1 更新教育观念,提供积极宽松的性教育环境

性是客观存在的,性的成熟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扫除关于性淫秽论等错误观点,主动打开“潘多拉”宝盒,消除神秘感,为大学生性教育提供一个积极宽松的外部环境。教育方向应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加强对大学生正确上网方面的引导,提高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和对自己情感的掌控能力。在性教育内容上,针对现行性教育教材内容知识贫乏的特点,补充国内外性教育研究的新成果、新观念,通过优化整合,建立新的、系统化、完整化的性教育知识体系。大学生性教育内容应包括性文化的科学阐释、性伦理教育、性心理指导、性科学性知识传播、性权利和性法律意识培养等。

2.2 丰富教育形式,发挥高校性教育的主体作用

2.2.1 课堂教学是性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高校应增设性教育选修课,对学生进行集中、科学、系统、规范的性教育。内容应根据性别、年级的不同有所侧重,男生要加强责任感教育,着重于如何对待性幻想、手淫等生理与心理反应,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女生应加强自尊自重自爱教育,学会自我保护;低年级要侧重性道德教育;高年级要侧重避孕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应与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其次,在其它课程教学中渗透性教育内容。例如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大学生婚姻观、恋爱观的教育;文学课可以通过对爱情题材作品的分析进行爱情观的教育;美学课可以进行人体美、性别美、恋爱、婚姻关系中的审美教育等。再次,应重视性教育的师资培训和课程开发。目前尽管高校里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很高,但是在“性科学的研究和自身的性情”方面能胜任大学生性教育的教师很少,地方高校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能胜任大学生『生健康教育的教师更少,丽水三所大学都没有专职的性教育教师。因此,应重视培养一批热心从事青春期性教育工作的、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队伍。同时,应组织力量编写针对大学生特点的性教育教材和参考资料。另外高校应加强性教育的专题调查研究,改善性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积极探索大学生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2.2 校园文化活动是性教育的重要载体①开展讲座。邀请性教育的专家、有丰富经验的学生工作者、从事法律或心理教学的专业教授作专题性教育讲座,通过坦诚的交流,专业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性认知水平。②开展论坛,让专家们从生理、心理、道德与法律的角度与大学生们面对面地探讨,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性教育效果。③组织电影晚会、音乐欣赏、郊外春游、体育锻炼等各种活动,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吸引到锻炼身体、提高能力、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的活动中来,用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抵制各种劣质文化和思潮的消极影响,避免性刺激的诱惑,减弱性的敏感度,并在活动中养成两性文明交往的良好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品质。

2.2.3 同伴教育是值得大力提倡的性教育模式

根据性教育的特点和实践要求,“性教育”课需要营造逐渐开放、安全的课堂氛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课堂关系,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如

“找朋友”、同伴教育、头脑风暴、情景剧表演、画图活动、视频教学、案例分析等都是非常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的性教育模式。其中同伴教育是值得大力提倡的性教育模式,这种源于澳大利亚的培训手段是对那些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少年即同伴教育者所进行的有目的的培训,以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并通过他们向周围的同龄人传播相关的专业知识。它要求大学生们在宿舍、同年级甚至在本校的同学当中宣传正确科学的性知识,使校园中的性教育更广泛,收到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2.2.4 心理咨询是效果最显著的性教育模式

目前大学生中常见的性问题有性心理困扰、性心理变态、婚恋等,由于性在人们心目中的隐秘性、羞涩性,部分学生对此问题深有顾虑。而心理咨询中的性教育重在坦诚交流和平等对话,因此这种性教育效果最直接。高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开设性健康援助热线,对大学生中出现的婚恋方面的性问题提供正确的性生理知识和性心理知识指导与咨询,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试,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对性心理变态行为要分清事情的性质,注意情与法、情与理、性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教育学生摆正心态,树立健康、健全的性心理,正确处理爱情、婚姻、学习、家庭、同学之间的关系。

2.2.5 网络媒介是最有吸引力的性教育模式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网站没有涉及性知识与性道德教育的内容,这与网络在大学生中的使用和普及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因此,高校应当充分重视网络在大学生性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学会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①利用网络通过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形式传播性道德教育信息。由于网络教育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往往能够产生比课堂教学更好的效果,增强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吸引力。②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实现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双向交流,以及时获得咨询信息,及时反馈意见,从而提高教育的效率。例如在校园网的BBS上,教师和管理人员可以参与其中,用发帖或跟帖的方式在论坛上平等地讨论一些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问题,提出自己的正面观点,引导讨论不断深入而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2.3 重视社会、家庭教育,构建三位一体的性教育系统模式

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性观念、性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外在条件。以网络色情为代表的黄毒污染对于青年的心灵具有洪水猛兽般的杀伤力,对大学生产生了严重毒害作用。同时传媒、舆论有些错误导向对大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社会应把性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另外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家长在孩子上大学前对其管教较严,而上大学后就放松了。一到周末或假期,学生往往更容易放任自己的行为。有资料表明,假期过后,到医院门诊做“人流”的学生人数大幅上升。因此,在大学生这个生理成熟心理晚熟的特殊时期,家长更应随时与孩子保持情感交流,注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

家庭是个体性教育的起点,在家庭中个体将完成性别角色社会化、习得基本的行为模式和角色规范等;而学校教育主要是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性生理号性心理科学的教育,为个体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性科学提供帮助;社会是个体社会化的外部条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可能会改变原有的性观念、性态度、性价值等而形成一个新的群体体系。因此,对于大学生的性教育而言,构建三位一体的性教育系统模式(见图1)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表现为:全方位调动社会力量,规范大众传媒,建立和完善有效控制机制,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转变观念,注重实效强化学校在大学生性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家庭性教育在大学生性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实现社会、学校、家庭的良性互动,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性教育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作者:潘丽萍 王秋芬

第二篇:性爱与当代文学中的性叙事

时间:2007年12月22日下午

地点:文思堂

对话:徐兆寿(西北师大旅游学院,作家,学者)杨光祖(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文史部,文学评论家,学者)唐翰存(兰州交通大学中文系,青年评论家,诗人)

整理:陈旭彪

关于《爱是需要学习的》

唐翰存:这个书我看了,我的学生也看了,我的女朋友也看了,我女朋友平时不怎么喜欢看书,但是这个书她喜欢看,她也喜欢看郭敬明的小说,她觉得经常会碰到的一些困惑,在这个书上能找到一些答案。我的学生那次到我房子里来,他们和老师在一块谈话,话题讲得太严肃了也不行,其他方面,比如说谈人生、谈文学、谈诗歌,当时谈的时候他们听得很专注,最后总要把话题拐到恋爱、情爱方面去,可能因为现在就处于这个年龄阶段吧。

徐兆寿:这就是人,为什么说爱情是文学的主题之一,实际上它也是生活的主题之一。无论怎样,人的谈话最终还是会谈到男女之间的事情上去。

唐翰存:对,尤其他们那个年龄更是如此。谈到这个方面,我自己的经验有限,所知有限。所以我向他们介绍这本书里面的内容,什么“大学生谈恋爱的20种理由”啦、“性革命”啦、“爱情的三元素”啦,他们看得有点面红耳赤的,喜不自胜。

我估计这本书的宣传做好,应该说不错,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上一周在课堂上给学生组织了一次班级交流互动,讨论鲁迅的《伤逝》。其实这篇小说谈的也就是爱情:怎样使爱情维持到家庭,维持到婚姻,让这个婚姻变得相对比较长久。而鲁迅的观点认为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生活也好、物质也好,爱作为一种情感必须和这些东西不可分开,否则就慢慢褪色了,维持不下去。讨论这个问题后面就是引用你书里的一篇文章,怎样使爱情走向婚姻。当时有一个女生在后面说:“老师,爱情干吗非要走向婚姻?”你的书里有一篇文章谈到为什么要爱,爱的一般目的和爱的一般走向等等,包括当代人。人成为自主的人以后,他的爱有限在性行为和性心理这两块,后来看了你的书,我觉得它的内涵比较丰富,尤其是在研究性行为和性心理的基础上,揭示了性伦理、性道德、性哲学,这样内容很丰厚。我认为通过你的书,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人类的性学其实也是人学,归根到底是揭示了人的存在,并且让我们如何存在的更好,这个存在不光是人的心理,也绝不光是人的生理,也不光是欲望,它有一些哲学的东西,精神和灵魂在一起。第二个印象就是,我觉得这个书的当代性,或者说当下性,这个特点非常明显,因为里面你的很多观点、很多分析都是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包括个人的、家庭的,还有社会思考方面等等。我看你里面有五十讲,每一讲几乎绝大部分的篇章里都有读者来信,还有通过邮件发的,还有当面向你讨教的,这些人的来信都是表现他们最敏感的一些困惑,所以非常有针对性。你对爱、性阐述的很有针对性,有当下性,我觉得这本书可能会引起一种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大学里。

杨光祖:我简单说一下。这个书看了以后觉得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刚才翰存一说我觉得更不错了。我们可能是过来人,奔四十的人了,看这个书好像没有什么挑战性,不像翰存还有点脸红。看这个书我就想起了我们大学时代,这个书对青年人的性教育、性启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教材,比较严肃,也比较规范。像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谈对象,就看爱情心理学那些书,看了也没有用。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的性骚动期,但是又无处去找到出口,又不能跟父母亲问,同学、朋友都不了解,大人不好去问,所以,他们(她们)真的很苦恼。我们都是过来人,但也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候高校开一些课,有一些这样的书,对同学来说确实是一种性教育,也是性启蒙。很多人结了婚都多少年了才知道性原来是这样的,他不了解。我到兰州交通大学去做了一个报告,后来一个男同学站起来想问一个问题,他说“我们的小说里面为什么要写性呀?”,他很生气,问为什么一定要写性,他很气愤的,我问他为什么不能写性呢?他说性是很肮脏的。当时我就劝他,我说“你这个话是错的,性本身也是很纯洁的,很美好的。但是性也有一个道德的范畴,比如说乱伦,乱伦是绝对不允许的,这样的性我们可以说是肮脏的,法律也是不允许。”我说“你一定要改变观点,否则一辈子不会有幸福的”。当然,我没有说一句话,就是更不可能有“性福”。我觉得这些人为什么有这些观念,有这些影响,觉得性是肮脏的心理,还是因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其实你要告诉你的孩子,告诉你的下一辈,性本来是很美的,所以兆寿这个工作我是很赞成的。这个书作为性教育、性启蒙的讲稿是非常及时的,我对现在大学生估计得有点过高,我以为他们已经不需要这些了,但是刚才听了翰存说的,我觉得他们还很单纯,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可怕。但是这个东西最主要的还是要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但这个实践应该严肃一点,一步一步来,不能太轻率,否则后悔无穷,后果无穷。

唐翰存:有些人刚开始认为性是肮脏的,觉得很可怕,一旦尝到甜头又会出现性放纵。

杨光祖:这样下来他会心理变态的,找不着幸福,他很痛苦。比如有些女娃娃,觉得性很肮脏,她就不可能有好的爱情和很好的婚姻,这是很显然的。虽然对于兆寿这个工作社会上也有非议,但是我觉得很好,很多人也都在关注,这个是应该做的。我觉得兆寿在大学开这个课很及时,而且非常规范,不是那种胡说八道,不负责任。有些人是不负责任的,胡说,而且借此引诱学生,目前兆寿还没有这种现象,(笑)而且兆寿也不是那种人,兆寿谈性也不是很放大的,是大家需要的那种方式。有些老师在讲性就是勾引的,这是很危险的。其实作为一个成年男人勾引小女孩是很容易的,但是这本身是在毁灭人家,那是很可怕的。所以我觉得师大更需要这样的课程,因为师大有很多农村来的学生,不像北大、清华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从知识分子的家庭出生的,他们对这些都有正确的认识。现在的农村还是比较封闭,信息不通畅,他们对这些东西真的不了解,像师大这样农村学生很多的学校更需要性教育,因为他们从小接触的东西太少,而城市里的孩子在网络里接触的色情东西又太多了,垃圾太多。所以这个是非常好的。我把兆寿定位为性教育、性启蒙的文化教育者,在中国的大学里这样的老师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但作为性学的研究者来说,我还是要批评一下,你作为作家是优秀的,但作为性学研究者,我觉得这个书里还是有不足之处,有一些地方不严谨,有一些错误,而且作为性学研究的话,确实需要一些数据。因为性学是一个严格的学科,它是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医学等的结合,要进行量化调查,要进行分析,所以那是一个很严格的学科。像刘达临、李银河、潘绥铭,那些是真的在性学方面有研究的,但是他们的性学是社会学的性学,不是医学的性学,这还是分开的。医学的性学是完全生理的东西。福柯的《性史》就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而且还是一个思想著作,影响是很大的。潘绥铭到珠海去,住了一年多,隐姓埋名,从事地下性产业的研究,他要有生活的体验、观察。他的书是完全的科学量化,但是可读性不是很好,是真的

很有学术含量。刘达临的书,性文化是最大的基础。像李银河的同性恋,那是做了大量的调查和个案分析,不过他的书中出现的同性恋对象都是下层的人,没有出现上层人,其实中国上层也有很多的同性恋,但是这些东西书里不敢写,中国的国情嘛。从纯粹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兆寿这个书有点欠缺,如果以后在这方面有一些量化、调查,有数据,在这方面走一步的话,在全国的性学方面就有影响了。

徐兆寿:对。

杨光祖:现在还是处于普及和启蒙阶段。

徐兆寿:教育阶段。

杨光祖:当然观点也很好,就是缺乏一些数据。现在你作为作家很忙,不然可以专门弄一个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调查或者性行为调查。比方说,80后大学生可以调查,你的第一次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有什么感受,第一次是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可以做一个调查,然后看大学生第一次发生这回事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数量有多少,这样可以根据这些进行分析,可以分析80后性行为、性心理有什么变化,这样贡献绝对很大。这样恐怕就没有更多的非议了。

唐翰存:这里面有80后的爱情,不光是和性有关。

杨光祖:这里面要进行严格的量化和数据分析,因为社会学里的性是完全按照量化和数据,不能空口说,要有大量的实证分析。

徐兆寿:这个就是我目前存在的非常大的不足,现在这本书里封面有两个问题,为什么我不敢给人送。第一把我称为“青年性学大师”,当代中国还没有人被称为性学大师的,我何德何能被称为性学大师,所以我在博客上进行了纠正。第二我不是教授,但封面上说我是教授,所以我不敢给人送。实际上我从今年8月份才开始真正愿意在性文化研究方面做一些事了,以前都是教育,没有到研究里面去,为什么呢?有几个问题,第一,我开了这门课就是想做一些教育普及工作,并没有想把它深入下去,去研究它。第二,在做这些的过程中间,发现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做调查,所以不可能发表很多本质上或者全面的观点,这是我当时感觉到的缺点。但是从8月份开始,我为什么说想进入这个研究,一方面开始写《大学性文化》教材那本书,开始写的时候我就发现力不从心,这倒不是资料不够,而是很多问题前人根本没有解决。前人说的很多东西我认为都是错的,比如说,我们为什么会有道德,为什么我今天强调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没有人讲,西方人说从摩西开始就有了道德,后来基督教又产生了,说是上帝给的,苏格拉底就说“神告诉我为什么这样”,“是神要我死”,苏格拉底并没有去解释人类的道德是怎样产生的。孔子说他遵循的礼与道德是周朝的,那么周朝以前是夏,但夏以前是怎么会事他也不知道。后来这就成了悬案,没有人去解释。没有人讲过,道德是怎么产生的。我的研究与性有关。人类最早是没有家庭的,后来为什么有了家庭,就是对性产生了分配才有了家庭。我突然发现人类有一个巨大的空白,我们现在所有的支撑点,自从神学有了以后,就是虚拟的,而且为什么这样虚拟,没有人去说,最后我的发现就是由于性的分配产生了婚姻、家庭、社会、国家。这是恩格斯讲过的。不过,恩格斯讲得很粗糙而已。

杨光祖:动物也有家庭老虎就有家庭。

徐兆寿:它有家庭但是不固定的,只有人类是固定的。

杨光祖:也是固定的。

徐兆寿:它的那个固定跟人类是完全不一样的,现有的人类学知识已经告诉我们,我们的婚姻家庭再往前推,在母系社会是另外一个状态,它不是一夫一妻制,是群婚制。但是再往前推,发现历史在往前无限延伸的时候,我们对这些事情就一无所知了,这是我对它一下产生了兴趣的原因,对性的真正本质产生了兴趣。

杨光祖:其实你这点考虑的非常对,道德与性有关是非常对的。

徐兆寿:道德、制度、文学、艺术都有性关系。

杨光祖:从现实来讲,为什么道德有滑坡,与性的放纵有关,比如说郭敬明,他抄了别人的东西,法律上说抄了,要赔钱,他说“赔多少钱我都赔”,“我承认我抄了”,“法律判我输了,但我不道歉”。那些郭敬明迷还说抄得有水平,你的书没有影响,郭敬明一抄就畅销了,抄得有水平。这就是道德不好。还如网络新闻报道的,一位女中学生诬告自己的父亲强奸她已经五六年了。这种现象是以前的我们所无法想象的。这些巨大的变化与1980、1990年代性的变化,有什么关系?与道德有没有关系?

徐兆寿:对,道德有问题。所以我从这个角度发现是一个巨大的空白,现在我自己拟定了两本书,但是我没有写,一个就是道德的起源问题,就是从性开始讲道德为什么起源的。第二本书就是想写一本《身体的死亡》,写身体,如果从性的角度谈的话身体就死了。我在讲课的过程中,确实发现我们精神文化领域里的诸多空白点,包括母系时代的很多文化和伦理,究竟是什么样的。现在把很多资料拿来一看,大家都认为在原始社会肯定是没有伦理道德,其实这个话是错的,自从人类开始有了对性的分配就有了伦理道德。

杨光祖:我觉得这个东西太宽泛了,这个很难。

徐兆寿:是很难。

杨光祖:比如说人类学,现在就说不清楚,比方有的人说原始社会是野蛮的,其实现在看原始社会比现代人还是有它的文明在。现在从非洲发现了一个以前没有被发现的封闭的村子,人家的道德比现代人还好。

徐兆寿:是,就是这个问题,我现在感兴趣的倒不是要对80后或者整个社会群体进行调查,因为第一我没有时间,第二这些别人也能做,我相信是这样的,任何一个人只要进行调查都能做这个工作。我感兴趣的就是跟文学有关系,我当初写性的原因也就是这样的。

杨光祖:可以把这些写到小说里去。

徐兆寿:小说里头有一部分。

杨光祖:我们目前对哲学、思想的理解有很大问题。有些人说鲁迅不是思想家,为什么呢?说鲁迅没有哲学著作,这是非常荒唐的。古代的很多思想家也没有说是哲学家,也没有哲学著作,那时候都是戏剧、文学。我们不能把哲学狭义化。陀斯妥耶夫斯基,就没有什么现在意义上的哲学著作,但他的小说就是哲学,对欧洲哲学影响还是很大的。

徐兆寿:你说的这些我非常赞同。

杨光祖:他的小说本身就是哲学著作,这点要了解,有些人说鲁迅不是哲学家,是思想家,没有哲学著作,这个是很荒唐的。

徐兆寿:你说的这个我已经在尝试着准备写一个什么,就是中国文化图腾崇拜的起源,我就想用小说的形式来写。我有一个想法,想探讨中国文化如何在西部起源的问题,包括我们的伏羲和女娲,为什么他们给中国人制定婚姻伦理的问题,他们是怎么制定的,为什么要那样制定?如果能把它写成这种东西,通俗易懂,大家都能明白了。刚才我说的身体死亡和道德,我也不想完全写成纯理论的东西,还是想写成随笔。像尼采的很多作品我就喜欢。

杨光祖:我也喜欢,很有诗意。

徐兆寿:我有一个妄想,当然这个妄想可能一生也无法实现。我觉得像李银河研究同性恋,刘达临对中国和世界性文化进行总结,给中国人留下了一份遗产,潘绥铭对中国性产业和地下性行为进行调查,他们三个都是非常独立的,每个人的行业互不穿插,他们已经形成

非常独立的派别了。现在网络上把我和方刚和李扁称为当代第四代性学领袖人物或者代表人物,我做的他们认为就是教育这块,实际上我没有什么,我一直在否定,但他们一直把我拉到一起,现在越拉到一起我觉得自己要做点事情,我最后感兴趣的恰恰就是这点。如果我在性伦理、性哲学这块能做一点点的工作就非常满意了。

杨光祖:李银河那一代,是现代性学科的专家,有很具体的学科研究。

徐兆寿:所以我不希望在调查上做什么,如果我能再思想上稍稍做一些工作就可以了。

杨光祖:你刚才谈了性学研究的广阔性,它是教育也是伦理,更是一种思想,你应该做文化思想这块的工作。像潘绥铭最近出版的专著《中国性革命纵论》,就很有思想的味道。不错。我很喜欢。

徐兆寿:我最后发现这是我的长处。

杨光祖:可以通过文学的方式。

徐兆寿:对,你说的恰恰是我喜欢的方式,就是以文学的笔调把它很好的写出来。

杨光祖:我有一个想法,你可不可以在医学上、心理学上下点工夫?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在北京开会,会上很多人都提到精神分析学,美国一个学者就问,“怎么好多都是精神分析学家,那些人有没有诊所?”,结果一问都没有诊所,他说“没有诊所谈什么精神分析学”。我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道理。本来精神病的大夫是有诊所的,要在治疗过程中才能进行分析。

徐兆寿:对。

杨光祖:现在很多大学教授谈精神分析学,他对这些根本没有实际的体验,没有医学的基础,就是胡说八道。

徐兆寿:是的,你说的这个恰恰也是我的一个弱点,我这几年一直在想一个事情但是没有做。想什么事情?很多人都向我咨询,我学了很多东西,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看了医学方面的书,但是始终没有系统的学,我不敢跟人家胡说。后来有很多人说“你为什么不开个诊所呢?像毕淑敏那样”。

杨光祖:毕淑敏是主治大夫,他是科班出身。

徐兆寿:我一直因为这个想开一个心理方面的诊所,但是我始终没有开,没开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就是这上面可能要付出毕生的精力,第二就是要拿一系列的证件,心理咨询证等等的证件,这些我没有,所以这个事情一直放着呢。但是到目前为止,我的很多同行还在建议我做,做什么呢?精力太有限了,所以我最后放弃了。

杨光祖:我觉得你应该还是在文学角度方面多做一些事情,以作家的身份来做。

徐兆寿:我写过一篇文章但是一直没有发,就是《中国百年性学研究的历程和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我谈了一个,就是我们中国在这方面缺乏真正的思想家。如果这块真要做好了,做深了,就是哲学。

杨光祖:它会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

徐兆寿:对,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

杨光祖:为什么在中国当代理论包括文学理论都是各管各的,一个不管一个,因为中国人做学问都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厚的根基,原创性不足。而西方呢,人家从实证方面,从形式方面发展都非常充分,所以一个理论出来影响很大。

徐兆寿:是的,在中国还有一个思想解放的问题。比如,我发现了很多观点,但是书里没有敢写。第一,实际上最早儿子和母亲就是一种爱情关系,父亲和女儿也是爱情关系,后来从这些复杂的感情上分类出来亲情、友情、爱情。如果说友情,在最早的时候,它就是同性恋。

杨光祖:中国把这些都从儒家思想上都淘汰了,其实哈姆雷特就有乱伦在里面隐含着呢,中国把这些都淘汰得一干二净了。

唐翰存:其实那些历史有很多的,比如说孩子和母亲、兄妹之间,他们的现实生活就是那样的。

徐兆寿:这一系列东西都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今天为什么成为这样?实际上必须从性的角度来探讨,因为性就是一种分配。当然现在人类的性能力每个人都在锐减,都在萎缩,但是没有这个伦理人类是无法生存的。我讲过一个道理,我们的祖先是猴子,如果真是那样,会有一个猴王,为什么会产生同性恋?猴王把雌猴都占有了,其他的公猴被赶出去或者杀掉了,或者当奴才,那么公猴和公猴之间只有搞同性恋了,而母猴和母猴之间也只有搞同性恋了。

杨光祖:那时候古代的皇宫里,宫女之间就有同性恋。

徐兆寿:太监也是同性恋。

杨光祖:这与性有关系。

徐兆寿:是性呀,所以还是性的分配,这就是善的起源,只有人类把性进行分配后,使弱者享有性权利,就是长的丑的女人也同样享有性权利,就是残疾人也享有性的权利,这就是善的出现。

杨光祖:也是家庭的出现。

徐兆寿:性的分配本身就是善的行动,这就是伦理,我认为这就是人类的智慧。我前两天写过一篇文章《婚姻是人类的智慧》,这是人类最大的智慧,如果人类没有婚姻制度的想法,他跟猴子是一样的,这是了不起的智慧。关于这点我专门给学生们讲过,圣经上说智慧,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伦理,这个是了不得的,人类没有伦理就完了,不可能繁衍。所以后世对同性恋进行制止,主要就是繁衍,你不能繁衍后代嘛,异性可以产生后代,一阴一阳为之道嘛。

杨光祖:这也是最节约的方式。

徐兆寿:这里头有一个经济,节约就是经济原则,最后就上升成政治原则了。所以我发现这里头有很多的空白,西方社会可能有基督教和宗教的原因,有很多东西不敢揭示,后来我说只有中国现在对什么教都不感兴趣,它从文化的角度来讲对未来的性学会有很大的贡献。西方社会中犹太人是了不起的,弗洛伊德是犹太人,马克思是犹太人,尼采也是吧,还有达尔文,所以只有这些人从文化的角度反对过往文化体系产生了划时代的思想,现在我觉得在未来世界真要产生了不起思想的就是中国人。我是从文化角度谈的中国,因为中国现在没有宗教信仰,而且文化相异,与过去的犹太人有共同之处。

杨光祖:我觉得这些是新的想法,也会有很多的问题。性的研究从理论上还是很深入的,所以西方人了不得。刚才说中国人近代以来对人类没有文化贡献,其实从元朝就开始了。而且我的观点是一百年之内中国人对世界文化不会有大的贡献的,还是西方人,为什么呢?比方说电视、电脑,我们一直在用,但是你看西方对电视、电脑的研究,那个深度我们望尘莫及,还有对传媒的研究。西方学者对网络对人的思维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很多的专著,对性的专著也多得很。其实我觉得这是很有道理的,性不仅是生理现象,也是心理现象,性其实与经济、政治、文化是同构的。所以我写过肉体政治学的评论,有人骂我,说还有肉体政治学?

比如,唐朝的文化发达到很高的程度,性的关系电很松弛,官员出去招妓都是非常普遍的。但在五代十国那个时代,北方战乱,只有南唐那个地方有儒雅存在,像李煜父子。而后来的赵匡胤兄弟就是水平较低,尤其弟弟赵光义就是大老粗,带有很浓厚的流氓性。只是因为宋代是文人治国,而且规定不杀一个文人,慢慢地文化就起来了。有一个女的叫宫娘,跟李煜跳舞的,她能在6米高的铜碗上跳舞,赵光义就特别喜欢,但人家看不上他,他是个大老粗,看不上他,他就逼着让她跳,最后人家自杀了。这种吸引力就不是生理的,它是有政治、经济、文化的。还比方说小说里面,我们谈小说的性叙事,也是有变

化的。明清有很多艳情小说,它很多的是一种猎奇心态,不真实。在性叙事上,当然也有一些好的,比如《红楼梦》。近代以来,性叙事就和国家、民族贴得很近,郁达夫的小说即是。比方说《沉沦》里“我”在日本留学,很苦闷,去找一个妓女,人家不和他睡觉,他很生气,说“祖国,你为什么不强大?”我第一次看这个小说觉得很荒唐,找妓女,人家不愿意跟你睡,怎么和这个联系在一起了?后来也就明白了,这其实还是有关系的。这就是一个男人的自卑,民族、国家弱,找女人都瞧不上你,这种性压抑和国家民族意识结合起来了。我看了朱自清的书信,他到欧洲去访学,他的第二任妻子写信说你到欧洲去了,那里的女人多得很,你不要花心,朱自清回信说我们是华人,在这个地方地位低得很,白人女人看到我们都瞧不上,你放心,不会有任何事情的。这就是中国的男人到欧洲去,欧洲的女人瞧不上,觉得你不行。这些小说上的性叙事和国家民族就结合起来了。到了延安文学、解放后的文学,性和党的文化,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结合起来了,性学和革命紧密结合起来了。

唐翰存:谈得很好。

杨光祖:(笑)性和革命紧密结合起来了,如果一个女人把性献给无产阶级革命者就很伟大,如果和反革命发生了肉体关系,这个女人就很可耻,很肮脏。所谓“无产阶级爱情”的命题就是这样产生的。这里面就把性叙事和革命紧密结合起来了。包括《青春之歌》,林道静前面同余永泽同居,后来和江华好,江华死了就和卢嘉川。林道静是很单纯的女娃娃,从农村出来的,跑到北京来了,余永泽有文化,也是自由主义,把林道静征服了,然后于永泽说“晚上能不能不回去,在这住吧”,他是代表自由主义的。后来林道静发现他不热爱国家,光知道读书,很自私,马上就接触共产主义了,江华就给她讲共产主义,卢嘉川给她谈革命的时候,依然没有忘记她的性别。这可以看北京大学李扬的书。那时候包括很多小说里面都把性与革命结合在一起了。到了1980年代,变了,小说里的性叙事、性描写成了思想解放的标志,所以说1980年代小说性的描写成为推动思想解放的动力了。到了1990年代,性就完全消费化了,这时候的小说受到艳情小说的影响,受到欧美影视文化的影响,就是为了市场,以猎奇手段抓住读者的心理。《白鹿原》都未能免俗。开头那一大段就是这样的。当前小说对性的深入思考,几乎没有,就是制造看点,能不能卖动。所以说我对兆寿的《非常日记》为什么评价比较高?他写的农村大学生到城市里,面对城市的女孩,这种的信息量的不平等,贫富的差距带来的心理自卑。因为农村的小伙子到城市里很穷,穿的衣服也很破烂,又没有零花钱,城市的女孩又有风度又漂亮,又有交际能力,这就带来一种自卑,因此发生了很多性病态,其实都跟这些有关

关于身体叙事

唐翰存:在性和性叙事之间一个中间状态,叫做身体叙事。性是身体里最革命的因素,我们来谈谈身体吧,也叫身体话语。从身体话语再过渡到性叙事,来谈谈。在文学中,人的历史存在感在多元化格局中出现了分水岭。一种是在场式的,一种是纪念式的。纪念式一般就是历史小说,在场式的就是当下性的写作,现场感比较强的,我觉得在这些写作方式中,90年代以来冒出一个身体话语,也叫身体写作,这个是值得关注的。

当然我们前面谈到了性,谈到了性道德、性伦理,包括性科学等等,也谈到了性的婚姻,也谈到了婚姻是一种智慧,就像徐老师说的,婚姻体现了性分配。那么,在身体写作中,自然会很突出地写到肉体的欲望,性,写到爱情婚姻,在这种写作中,身体及身体因素如何以新的观念介入到婚姻中的?

徐兆寿:如果说人与动物真的要进行分别的话,只有人有这么强大的婚姻观点,不断把它演变成一种文明,从过去的群婚到一夫多妻制,再到后面的一夫一妻制,它整个都是一种演变,这个演变是了不起的,在某种角度上就是政治,刚才说性是一种政治,这个是有道理的,如果不是政治为什么这样做呢?

唐翰存:说到政治,我引用了福柯的一句话,他专门谈到了性,他说“性的事业,包括性自由,人们对性的认识和谈论性的权利,完全正当的政治事业联系在一起,因为性也属于未来”。我觉得弗洛伊德还有一种观点,他提出“利比多”,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它不一定是指人的性激素什么的,在他看来“人类的一切文明都可以看成是用意识来压抑无意识的意识”,他阐述了这种观点,那种被压抑的欲望就利比多,是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我记得你的这本书里也谈到性是人类的社会制度的出发点。

徐兆寿:它是一切社会制度文化的出发点。

唐翰存:我觉得这种观点有必要去探讨,人类被压抑的欲望,或者最原始的这种东西影响到人类的方方面面,家庭、婚姻,包括一些政治制度、法律、道德,那么它对文学的影响体现在哪里?文学是不是也是一种利比多?

杨光祖:文学是作家利比多的一种释放。

唐翰存:我问的就是利比多的一种释放,如果浅显的话就是几个方面。首先是从创作动机方面来说,往往就是一种释放,就是人的一种自我情感,人的欲望,还有人的精神,包括身体的释放等等,他需要借助文学这样的语言形式来释放。另外一方面,我觉得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文学是反映现实,这种“反映现实”不好,把文学被动了,实际上文学是一种创造。去年作家邵振国来我校讲座,谈文学,他所说的着力于两个字,就是“表现”,文学实际是生命、生存的一种表现。我觉得表现比反映更恰当一些,文学是表现人生活的和本质的存在。存在这个词我们也经常说。存在也有几个方面,一个是身体的;另一个比如说心理的、精神的,还有灵魂的,这部在存在里包含着。所以我想这里面构成基础性的因素就是身体存在的表现,电是文学原初型的东西,因此诞生了身体话语、身体叙事。

杨光祖:我有一个问题,身体话语或者身体叙事和性叙事有什么关系?

唐翰存:我认为性叙事是身体叙事的基础性或原初性因素。从身体才能最切实地说到性,性是身体里最革命的因素,如果一个身体叙事光涉及性的伦理、道德以及超出身体之外的精神,就有点过于缥缈了。

杨光祖:你的意思就是性叙事属于身体话语的一部分?

唐翰存:对对,我就这个意思,性叙事属于身体话语的一部分。

徐兆寿:如果从生理的角度可以说性是身体的一部分,如果要超出身体之外说,就是另一个概念。

杨光祖:身体话语不包括灵魂。

唐翰存:不能这样说,它包括灵魂。

杨光祖:现在我们一谈到身体叙事更多等同于性叙事。

唐翰存:现在风行的创作情况的确是如此,将身体叙事等同于性叙事,一味暴露感官欲望,暴露隐私。但这是不正常的,里面有误解,不应该如此。

杨光祖:灵、肉是两回事,现在是消费社会,人只重视肉体不重视灵魂,人重视了肉体的狂欢,而忘记了灵魂的救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叫身体叙事,如果说它包括灵魂本身是矛盾的。

唐翰存:不矛盾,如果身体不存在,其他的很难谈起。

杨光祖:你这是按照中国的唯物思想谈的,如果按西方的话,灵肉是很复杂的。

徐兆寿:从哲学的思路上是这样的,最早在苏格拉底、柏拉图时,哲学与神的信仰是一体的,那个时候是神学在统治一切文化。苏格拉底的学生问他“你认为最高的道德准是什么?”,他说在神那里。这是一个阶段,一直到达尔文开创了新的学科,进化论开始以后,神学思想被推翻了,进入了人文主义,当然,准确地说,人文主义比这个更早,就是肯定人,反对上帝,到尼采的时候是个休止符。尼采说,上帝死了,实际上是神学统治的时期结束了。再到后来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有人说,人也死了,就剩下身体了。从哲学的角度有几个转折点,首先从神,再到人,最后人死了,精神也死了,就剩下肉体。

杨光祖:这个观点从唯物主义思想上讲的,中国也有把灵肉分开的思想,比如老子就是这样。其实谈身体化很复杂。

徐兆寿:不是这个意思。

唐翰存:我觉得优秀的文学包括两个世界:一个是此岸世界,一个是彼岸世界。此岸世界包括身体的活动、身体的消费和欲望等等,如果离开这些东西,那你说表现社会生活也好,人的个体生命也好,就成空的了,甚至假的了,虚幻飘渺。你看《红楼梦》里表现了多大的一个精神主题,懦释道都在里面,但是里面写人物吃吃喝喝、应酬交际为什么那么细腻逼真呢,费了那么多的笔墨?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那就是文学不能离开身体的此在性去空洞地表现什么精神,什么灵魂的皈依。

徐兆寿:我觉得如果从哲学的角度可以这样说,为什么现在身体和欲望对性如此感兴趣,所有的文学都写这些东西,实际上就跟哲学思潮有关系,为什么之前写的也有,但是为什么写的少呢?而且现在跟过去不一样的是什么呢?现在只有此岸世界,没有彼岸世界,现在写肉体为什么说身体就是一堆烂东西,就是仅有当下的存在,不再关乎信仰和价值、灵魂这些东西了,但是我觉得这个不能完全说它就是低级的。我觉得人们对身体的认识才刚刚开始,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我们从达尔文进化论认识到我们的身体不是从上帝那儿来的,很可能是从动物演变过来的,这个和过去不一样,这是一个开始。第二,从身体的角度来讲,人类学、生物工程、生物学还有性学等等,开创了一些新的视角,性学就是从人无意识的角度,从潜意识重新认识身体,这是了不起的进步。心理学更是如此,心理学要找规律,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还有比如说性,性的规律究竟是什么,现在大家都在找,现在有人说美国有一个实验是说为什么会有好色之徒?为什么会有道德上不检点的人?不是他本人的错,而是他身体里的性激素比别人多的多。如果他的这种观点成立的话,如果这个人道德不检点不是他本人坏,而是身体先天带给他的基因,不能说他天生就是坏人,我觉得现在已经开始重新研究人的身体了。很多学科都进入了对身体的研究,但是对身体的研究又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即过分地注重物质性,这样身体也就死了,只剩下一些零乱的器官。所以,总有一天,人类把身体弄清以后还得回到灵魂上去。

唐翰存:从身体中来,到灵魂中去,我这是套用了别人的一句话,其实就是重视身体的日常活动,日常体验,包括性和身体狂欢的经验,来展现生命的逼真,展现生活各种各样的细节,然后再由此往前走,到达一种形而上。如果直接往前走呢,这个小说肯定是空洞苍白的,虚假的,真实感不强的。确实存在这个问题。

徐兆寿:所以现在为什么说二十世纪以来,大量的文学都在写性,就是这个原因。

杨光祖:我接着说两句,说到身体叙事或者身体狂欢,这是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很重要的现象,刚才说是市场的结果,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资本的结果,我觉得非常对,但是我觉得中国的这种狂欢和心理有关系。我们现在在意识形态上对一些敏感话题不敢谈,谈这些不允许,有一个舆论导向,舆论导向加剧了身体的狂欢。再就是刚才说的肉体的狂欢,我前面也说过了,其实也有一种思想解放的东西在里面,它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徐兆寿:是的,人们才开始认识。

杨光祖:过去大家都仇视肉体,像维多利亚时期,夫妻做爱要限定时间,而且做爱的时候一定要记清楚是要生育子女,不能获得快感。如果做爱的时候有快感的话要下地狱的,这就是在肉体上把快感掐灭了。

徐兆寿:为什么说身体叙事即性叙事已经不成问题的原因是,从性学的角度,它有三大功能,第一是生殖功能,就是繁衍功能。第二是健康功能,健康功能只有中国和其他少数国家的文化里承认它,比如说你这个人老大不小了还不结婚就不健康,你肯定会得病的,中医就告诉你“赶紧结婚,否则会阴阳失调的”,中国一直肯定健康功能,但是西方人不一定肯定这个东西,所以中国的文化比西方要宽容一点。第三就是快乐功能。

杨光祖:快乐功能其实就是女性从生殖中解放出来,能够放开寻找快感。

徐兆寿:对,这也就是肉体解放的一个前提。

杨光祖:进步不能超过一个度,超过了会影响人类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还是要回到和谐的社会和健康的社会,不能老是肉体没有灵魂。还有道德的问题,我一直反问道德,因为道德本来是好东西,但是我们给道德附加了很多东西,我们动不动因为这个人有了外遇,就说这个人道德败坏,其实有些事情与道德无关,可能是那个人性功能很强,老婆或者丈夫满足不了,他(她)就难受,这个就没有办法。像有些人才华很高,写文章可以写很多出来,有些人就写不出来,这要承认差别。我现在觉得,我们研究肉体和身体,发展到生理学与心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又使道德受到挑战。到二十世纪后期就有意识流了,心理学进入到小说里去了,这样很多东西道德不能接受。

徐兆寿:是不能接受。

杨光祖:比如说我喜欢一个女人,我和她不发生肉体关系,就是喜欢她,你说这是道德败坏吗?我们中国一直没有心理咨询的大夫,国外有很多的,像这种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就好了,光说他道德败坏其实就把这个人毁掉了。所以中国人对艺术作品有三种阅读方法,一种是政治阅读,首先看反动不反动;一种就是道德阅读,这个作品道德不道德;但是最缺乏的是第三种阅读,即艺术阅读,面对艺术作品要很平和的心态看待它,比如说开展某个作品展览,有几个裸体的油画,1980年代的中国人可能会说这个怎么有裸体的,是流氓,不道德。其实裸体本身是很美的,怎么叫不道德?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的发展对文学也产生了挑战。

徐兆寿,刚才翰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文学会写性?实际上就是文学究竟写什么的问题。我觉得它是生活中的一大主题,真正说起来,生活中就是男人和女人两个人,男人和女人不写性写什么呢?

杨光祖:我们说文学,任何东西都是人学。所有的人文科学都也讲两个问题,吃饭、性。

徐兆寿:是的,如何更好地吃,如何更有兴趣去做那个事情。为什么有那么多作品会有争议?就是翰存刚才说的弗洛伊德讲的利比多,它是有意识的东西,或者说被抑制了的潜意识。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无意识的东西难道都是坏的吗,为什么要暗杀它,为什么要阻止它,为什么要抑制它呢。比如说七仙女和董勇,按照当时的伦理来讲他们是不能结婚的;许仙和白蛇是人妖结合,按照当时的伦理也是大有问题,但是文学作品要赞美这种与伦理相背的情

感,这说明什么?就是一种被意识抑制了的潜意识,而人们这种东西是好的,或者说是有矛盾的。

杨光祖: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小说挑战性比较大,他对社会现存的道德会提出质疑。我甚至认为好的文学就是挑战一切可能性。

徐兆寿:对,提出质疑,然后揭示矛盾,我觉得这就是艺术最根本的东西,可以不回答这些问题,也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杨光祖:包括小说对性的描写和性叙事,都对这些进行了深入的描写,很科学,很健康的看待它,那么引导人往更好的方面走。而不是现在的放纵、纵欲,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这是不好的,应该引导读者往更健康的方面走。

徐兆寿:文学需要价值,现在的文学没有价值,所以往往都说文学无所谓伟大,你认为它伟大就伟大,你认为它渺小就渺小,我说这是胡扯,难道一个流氓说他伟大?他可能有一些闪光的地方,可能伟大了那一瞬间,但是这个人总体伟大是不可能的。

杨光祖:这就是后现代主义,没有什么是伟大的,没有什么是渺小的。庄子说齐万物,等生死。但这是一个很高的层次,不是我们日常俗世层面能够理解的。

徐兆寿:这是没有价值,什么是正面,什么是负面已经没有区别了。

杨光祖:使人类健康发展扭曲了,本来是想解放出来,结果走向反面了。

徐兆寿:刚才谈了第一点,为什么说性快乐的话题要重新讨论?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整个人类社会对性的快乐功能已经承认了,认为性是美好的,现在越来越承认,既然小说里写了一些性的快乐有什么不对吗?所以从现在的角度来讲,它不存在问题了。陈忠实的小说里到处都是性快乐的描写,你说有什么问题呢,但是也有人会批判他,我觉得很滑稽。看到《金瓶梅》的时候,性学家跟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他完全是肯定《金瓶梅》的,那么从我们的角度,《金瓶梅》是值得肯定还是不值得肯定呢?它肯定是名著,会流传下来的,是不是流芳百世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了。那么《金瓶梅》里面重要的问题我觉得不是写了性的快乐的问题,而是价值问题。

杨光祖:它是不健康的行为。

徐兆寿:为什么说它不健康呢?最后一分析是在伦理上出了问题。比如说,西门庆找潘金莲,他是让潘金莲杀了自己的丈夫。西门庆找李瓶儿,是首先和华子虚的老婆通奸了,然后把华子虚整死,比娶潘金莲更可怕。然后是王六儿,她是西门庆手下的老婆,也占有了。说来说去,西门庆实际在伦理上出了问题。

杨光祖:但是不这样写不会成功的。

徐兆寿:对,这个小说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他这样写的时候是非常冷的一个面孔,他最终也没有告诉人们这个是不好的,相反一直在叙事这种生活是正常的,对西门庆是好的。还有一种伦理,就是性伦理,它也应该有一个价值,比如说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他们的性快乐,西门庆最后为什么会死呢?从性本身,从医学角度也有性伦理,这个伦理就是规律,你超过它身体就死亡了。西门庆最后死了,是暴死的。潘金莲和第一个强奸她的雇主,是一个五六十岁的人,那个家伙就是和潘金莲好了几次,最后也暴死了,这也说明性本身也是有伦理的。

杨光祖:这个说伦理有点不妥吧?

徐兆寿:这个只能从医学上解释它。

杨光祖:超过身体的限制,身体透支了,这就是身体的能力。

徐兆寿:实际上这就是伦理,现在我们强调生态,生态也是有伦理的,这个就是泛伦理。

唐翰存:你这样说也是道理的。

徐兆寿:因为过去只强调入与人的伦理。

杨光祖:伦理本身就限制在人身上。

徐兆寿:人伦嘛,为什么现在强调身体伦理呢?它是一个借来的词,只有借它才能表达清楚,因为在医学上讲就是一个限度或规律,合适了就可以,不合适就不行。这个在中国的哲学里是一个常识。所以这里头我强调了这个东西——伦理,因为要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红楼梦》和《金瓶梅》相比,《金瓶梅》的文学价值是极高的,但是读着读着又觉得不能成为名著,或者成为伟大的文学,它就是缺乏正面价值。因为从人类角度讲,性快乐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潘绥铭说《金瓶梅》里有将近三万多字的性描写,把这三万字的性描写拿出来看一下,它有肮脏的地方吗?没有。如果从今天这个角度来讲,《金瓶梅》就应该把它放开了,就应该成为四大名著或者五大名著之一了。

关于当代性叙事

杨光祖:我觉得《金瓶梅》、《废都》、《色·戒》都非常好,我的观点就是挑战极限,应该把这些都撕开,对人物的形象塑造是非常到位的,《色·戒》你看了没有?

徐兆寿:没有看。

杨光祖:我看了删节版的,也挺好的;但是看了原本,那确实精彩。把这些删节了,这个作品就不完美了。所以我们对性的描写目前远远不够,而且作家本身对性这个东西没有思考,没有研究。

徐兆寿:实际上八十年代有几部作品,包括几个作家的作品都很吸引观众,张贤亮,贾平凹,他们的真正红起来与性叙事有关。再说说《芙蓉镇》,也是性。包括《上海宝贝》等,都是因为性叙事才被社会关注的。

杨光祖:一个文明的社会就是性开放的社会,一个性限制的社会就是专制的社会,像唐宋的时候性很开放,官员可以去找妓女,这是很正常的。

徐兆寿:性什么时候真正开放,我觉得跟当下的意识有关系,唐朝那个时候跟我们现在的意识不一样,那个时候少数民族很多,而且在性的这方面比较通达,我们研究敦煌性学时,敦煌那时候女的很多上半身都是裸露的,那时候的风气就是那样的,咱们现在风气已经成为这样的了,很难再成为那样的。

杨光祖:像欧美国家,结婚不结婚是个人的事情,每个人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放在毛泽东时候不结婚,要找他谈话的,是不允许的,而且不结婚是分不上房子的。

徐兆寿:我前面说的是性行为的描写,我现在要谈它的第二个问题——性伦理,我们实际上现在不应该把性行为的叙事再当成一个事,因为我们已经承认性是快乐的,性是美的,那么对性的描写就应该是快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更应该关注的是性伦理。

唐翰存:严格来说应该是性叙事,写到什么地方为止,怎么写才是好的,再怎么写就是过了度了,不好了。

杨光祖:性伦理和性叙事是两回事。但是有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好写手正好要挑战性伦理。

唐翰存:是挑战,但是挑战的同时看挑战什么伦理。

杨光祖:比方说情人,现在的社会已经容忍情人了,有情人是个人的事情。在过去有了情人抓住以后会跟风纪有关系。这些东西跟新闻媒体也有关系。

唐翰存:刚才谈到性伦理,其实这个是存在的。咱们前面提到群婚制,到一夫多妻制,到一夫一妻制,到现在允许出现情人等等,这就是性伦理的体现。古罗马帝国的时候,很多就是儿子和母亲之间什么的,皇帝和太监之间,同性恋和乱伦特别严重,澡堂里是很多人男男女女在一块乱伦的。再补充一点,刚才说人的灵肉分离,有时候身体叙事和肉体叙事是不一样的,我们中国目前的文学现实,把身体变成肉体了,肉体就是下半身,完全欲望化,完全感官化,这就是超出了人们保守的叙事伦理,所以惹来非议。还有,刚才谈的意识形态,本身性叙

事的出现和性伦理的变化,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体现,比如说像从三十年代抗战以来,到四十年代、五十年代,那个时候大家表现人的身体跟现在根本不一样。三四十年代表现英雄的主题,到49年以后表现革命的主题,表现集体主义的主题,到八十年代以后,写性、写身体又与思想解放联系在一起,本来就是意识形态推波助澜的表现。尤其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作家写性为什么这么集中,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观念的变化,和过去不一样了。过去是革命的宏大叙事,大我,集体主义,现在市民和农民都不太关心这个,更注重自我,小我,很个人化。相应地,作家也趋向于小叙事,或者说日常生活叙事,并且带有鲜明的个体个人写作性质。但现在大家越来越自我化或者个人化,生活也越来越日常化,慢慢地突出这一点——性的娱乐功能。它导致的偏激结果就是大量暴露感官欲望,暴露性隐私,当然是走过头了。尤其是下半身主义,有很多这样的作品,我举个例子,这是诗人沈浩波的《一把好乳》,我念一段:“她一上车,我就盯上她了/胸脯高耸,屁股隆起/真是让人/垂涎欲滴/我盯住她的胸/死死盯住/那鼓胀的胸啊/我要能把它看穿就好了/她终于被我看得/不自在了/将身边的小女儿/一把抱到胸前/正好挡住我的视线/嗨,我说女人/你别以为这样/我就会收回目光/我仍然死死盯住/这回盯住的/是她女儿/那张翘翘的小脸/嗨,我说女人/别看你的女儿/现在一脸天真无邪/长大之后/肯定也是一把好乳”,我觉得这是下半身主义的一首典型诗作。

杨光祖:这个还不算很下半身的。

唐翰存:但这个是有代表性的。刚开始看车上的女人,看人家乳房怎么高耸,屁股怎么隆起,一直死死盯着,那个女的不好意思把女儿抱过来,他又开始看人家的女儿,觉得也是“一把好乳”。我觉得这就是叙事伦理的问题,让人读着不舒服,挑战伦理挑战到不太和谐的地步了。而下半身主义的另一位女诗人尹丽川写的一首诗《情人》,感觉和这个就不一样,我给两位再念一下:“这时候,你过来/摸我,抱我,咬我的乳房/吃我,打我的耳光/都没用了/这时候,我们再怎样/都是在模仿,从前的我们/房里很热,你都出汗了/我们很用劲儿。比从前更用劲儿/除了老,谁也不能/把我们分开。这么快/我们就成了这个样子”。同样也在写肉体,写性,但尹丽川同时也传达出了高于肉体和性的东西,那种人的心灵的沧桑。

杨光祖:我觉得下半身诗歌也有它的优秀之处,就如沈浩波的诗歌,有些还是写得恰到好处,既写了人的肉,又写了人的灵。这是诗歌,比如说小说,我们说《上海宝贝》,这个电不是纯粹写欲望的,它里面也有很多的东西,不仅仅说了性,心理的东西也在里面,就像你说的平庸而文雅,有一种悲凉在里面。其实我们说的肉体,《上海宝贝》就有一些肉体,我们现在很多性叙事只是为性而写性,完全是消费的那种,完全是为了看点、卖点,抓读者眼球卖钱,这种写作是很拙劣的写作。而《上海宝贝》呢,那是写出了灵魂的作品,人的灵魂就要通过肉体来表现,不然怎么写呢,灵魂看不见。

唐翰存:昨天晚上我还专门重读了一下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那里面写了几个小姑娘,那些姑娘一个一好好像开放得不行,满嘴的性调侃,但是内心似乎仍然是单纯的,发生了很多事,带点悲剧。郭敬明的小说里也有性叙事,但我觉得他对性叙事伦理把握得比较有分寸,性行为描写不直露的情况下,写出了欲望化时代里所谓“新新人类”的生存,欲望的,肉体的,也有心灵的,而且有一种鲜活的气息。卫慧的《上海宝贝》和棉棉的《糖》也不仅仅是写肉体,不仅仅是写性。

杨光祖:我们现在很多性叙事只是为性而写性,完全是消费的那种,完全是为了看点、卖点,抓读者眼球卖钱,这种写作是很拙劣的写作。而《上海宝贝》呢,那是写出了灵魂的挣扎,人的灵魂就要通过肉体来表现,不然怎么写呢,灵魂看不见。

唐翰存:所以说肉体、身体叙事很重要,只不过需要一个伦理。

杨光祖:这是我们说的真实的性叙事,通过肉体的狂欢和无奈写出了灵魂的挣扎,这是我们比较喜欢的写作,这是优秀的写作。现在很多小说纯粹就是为了抓读者的眼球而写性的,这种对性没有任何贡献,光是卖点。

唐翰存:不过我们现在谈的,已经超越“卖点”了。

杨光祖:刚才谈列下半身,我有一个观点,下半身的诗歌当然也有好的,我也喜欢,还有一些我很反感。包括我们去北大,他们朗读诗:我的手穿过你的阴道,湿淋淋。我觉得很反感,很没有意思,但是下半身的诗歌我还是很看好的,西部的诗人写诗有问题,因为还是写乡村、戈壁、沙漠,可是这些有什么意思呢,还是老掉牙的东西。下半身诗歌为什么在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它就是一种挑战。而且他们也不是像某些说的,只是堕落,他们也有他们的良知。比如,沈浩波写河南的艾滋病村,《来,咱们来学几个成语》,随便举几句:她已奄奄一息,神智昏迷/但当我们给那孩子递过100块钱时/她突然伸出那还插着输液管的枯枝般的手/一把将钱夺过,死死揣在手心/——什么叫作救命稻草?/孩子是五代单传,戴金银的娘家/也根本没有人来看她/村委会直到听说我们几个冒牌的记者来过/才吓得连夜把她送去医院/——什么叫作世态炎凉?/而当我们赶到医院/却看到一个胖乎乎的女护士正在劝那孩子/在一张纸上签上名字,上面写着:/“病人自愿停药……”/——什么叫作草菅人命?看看,这里就有对社会的愤怒,对社会的控诉。而我们那些写乡村、炊烟的作者往往容易成为专制的帮凶或帮闲。我的《西部文学论稿》写了这些观点。我们都是农家子弟,我们农村出的这些作家,包括学者容易成为权力的奴仆。为什么呢?农村出来的人从小受那种贫寒很深,生活的贫困给他们很大的恐惧,生存的恐惧。他们老想抓住一点什么才放心,他们知道只有有所依靠才能出人头地,而且农村还有一个大家族等着自己去拯救。大家看河南作家李佩甫的长篇小说《城的灯》,对这一点就有深入的描写。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一样。所以外在权力稍微给他一点好处就把他收编掉了,但是像鲁迅这样的人,你很难把他收编掉,他把这些看得很清楚。所以下半身诗歌这些人想挑战极限,想挑战性,可能度有点过了,但是他们有他们的贡献。

徐兆寿:无论怎么样,他们把自己叫下半身诗歌团体,就说明了诗歌里面身体写作也可以进入诗歌。

唐翰存:下半身主义有两句宣言:“所谓下半身写作,追求的是肉体的在场感,注意甚至是肉体而不是身体,是下半身而不是整个身体。……回到肉体,追求肉体的在场感,意味着让我们的体验返回到本质的原初的动物性的肉体中去。肉体在场所以诗歌在场。”可见,他们要追求一种在场感,让身体变成实有的而非仅仅虚有的“文化躯体”。他们是要解构一些东西,所以做得极端了,不写上半身只写下半身。

杨光祖:美国有一个剧本就叫《阴道独白》,这个都拍成话剧了,开始看总觉得这么黄色的东西都能演,但是最后一看很经典,对人的生存有很深的思考,这个剧本是个很优秀的剧本,不是色情的。

徐兆寿:是,那个我看了,后来大陆很多的大学都上演过。

杨光祖:对,全是用女性演的,其实男孩子看了会发现女人的阴道不仅仅是带来肉体的快乐,还有很丰富的文化、社会内涵,它会让你成熟起来,让你更加珍爱女人,尊重女性,不要把女人当作玩物,有很多人把女人当成了玩物。看了《阴道独白》,会对阴道更加尊重,它不是玩物,这点人家做得非常到位。而我们国内的性叙事能够达到这种地步的作品几乎没有。

徐兆寿:那没有。

杨光祖:要尊重女性,尊重女人的阴道,这是很伟大的。你可以出一本《尊重阴道》的书。(笑)

徐兆寿:我们再回到下半身诗歌团体,我觉得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他们走这一步是必然的,为什么呢?就是我刚才说的,他们最终就是要寻找身体的原初。像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性革命,为什么人类到现在为止会有这么声势浩大的全球性的性革命,就是对身体有一个认识。我们从下半身诗歌中可以看到性革命,也可以看到自然而然到来的——如果从思潮的角度,它是自然而然来的,它也是身体解放的一个具体的表现。我觉得从这个角度应该肯定这个团体,如果再回过头来说,这个东西是不是好的,从价值的角度是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这个另当别论。他们是第一个把这种思潮在文学中表现到了极致。因为诗歌中是第一次,以前性是不能人诗的,只有到下半身诗歌团体出现时才人诗,我觉得这个从艺术的角度是开放的风气,从思潮的角度也是值得肯定的。现在如果从更高的角度来判断它,也就是价值的角度来审视它,是有问题的。他们把人等同于动物,肉体,但我觉得人不能单纯地判断成一具肉体、一个动物,因为我们不可能再回到那个蛮荒的野蛮时代去,不可能只成为肉体。这是人的认识走入误区后的一种误解。事实上,人类一出现就带有强烈的审美意识和伦理意识,这也是人与动物在先天遗传方面不同的地方。所以,从哲学思潮和艺术的角度来讲,下半身诗歌团体是一种必然的开放,但从价值角度来判断,是反人性的。

唐翰存:有一个叫谢有顺评论家说了,海子的“神性写作”将诗歌写到了天空,最高的地步,下半身则写到了最低,所以以后出现的诗不可能比他们更高,也不可能比他们更低。

杨光祖:我补充一点,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经常强调的是物质第一,精神第二什么。其实,这是对马克思的一种误读。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有一个讲话,人先解决吃住衣行问题,然后才能讲究精神问题。马克思认为没有物质就谈不上精神,但是作为人,与动物不同就是在精神,而不是在物质上。人要解决吃住行,这是最基本的,否则精神无从谈起。但是这只是前提,马克思最讲自由,人的自由,每一个人的自由是一切人类自由的前提,所以说精神是最重要的。马克思其实强调的是精神,是精神第一,而非物质第一。只是物质是基础,没有物质这个平台,哪里还有精神?可作为人,我们在意的还是精神。我们写性的时候不能光写肉体,更要写出人的灵魂。现在大量的小说创作只有肉体,而没有灵魂。

徐兆寿:这是整个人类发展到现在思潮处于低潮的缘故,人类已经失去了精神家园,都在寻找,没有寻找到的时候只有肉体狂欢,这是整个人类的一个困惑,这时候艺术也是重复的,我觉得当代文学在写性的小说都是在重复。

杨光祖:放在中国这个环境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这没有宗教信仰,所以我们只有肉体的狂欢。像欧洲的小说里,人家有大的背景,有大的宗教信仰。

徐兆寿:超越了政治,超越了团体。

杨光祖:在这种文化里写性肯定要比我们高,我们现在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肉体的狂欢,关键就是缺乏信仰,很纯粹的信仰。看看电影《处女泉》《苦月亮》等等,那种视角就很了不起。

唐翰存:茨威格写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个描写,说妥氏是癫痫病,他在地上打滚,嘴里还吐着白沫,就开始赞美心中的上帝。但对于我们来说这种上帝有几种理解,有人认为的上帝是一种宇宙的主宰,是客观存在的万能的上帝。但我们可以将上帝理解成其他,上帝是超越的东西,它是令人敬畏的东西,它是灵魂,是属灵的,都可以这么去理解,关键是怎样用文学的方式表现出来。谈到这儿,我想,我们应该讨论什么样的性叙事是好的,它能够对性本身有贡献,对人的生活方式有贡献。现在这些问题的思考都不成熟。通过前面的例子哪些不好的我们已经知道了,比方说下半身主义,你说它不好的一面,作为一种思潮,或者作为~种艺术,也许是对以往写作的一种挑战,一种破坏,它的目的达到了,但是真正从文学建树上来说,它究竟是一个完美的,或者说比较优秀的读本吗?

徐兆寿:搞艺术的恰恰不写完美的,因为什么呢?你说这个人是完的,什么都完美无缺,这样的艺术作品恰恰没有人去创作,恰恰有人要创造断臂的维纳斯。实际上我也一直在想,什么是性叙事的界线?这个只能从价值角度来说,达到价值判断的时候,这种价值是当代人还能够接受的,但是未来人你不知道会怎样,这是其一。其二,作为性叙事来,艺术往往是打破未知领域的,或者说是寻找潜意识,恰恰就是和当代伦理冲突的,这个时候对艺术从价值角度判断是很难的,只能从各自的价值角度来判断。因为我在想,包括下半身写的这个,你说它好吗?我们不能完全说它好,说它不好又挺好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原因就是我们在伦理上没有完全接受它,什么没有完全接受它?就是对性的快乐功能的描写没有完全接受。比方说我们对身体的描写只要写到这些东西都不好意思,或者有这样那样的犹豫不决,或者不敢肯定它,不敢判断它。实际上他们就是写了这快乐,有什么不好呢?不要肯定有信仰的就是好的,为什么说描写了身体的快乐就不好呢?我们现在实际上没有完全肯定身体上的快乐。假如我们想得更长远一些,当人们对这些熟视无睹的时候,那个时候需要的就是,第一写得快乐一点,第二要把精神的高度提高,两者都有是不是更好呢。这个从完美的角度来讲就是完美的,这个是真正的完美。

杨光祖:我现在有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快乐,这个快乐是大快乐,不是指性高潮,也就是人们对性的贪婪性。

徐兆寿:我非常赞成孔子的一句话“发乎情,止乎礼”。

杨光祖:那就不快乐了。(笑)

徐兆寿:是不快乐了,但要肯定这种不快乐。因为真要那样做是不可能的,不可能把你的欲望全部实现。

杨光祖:这里面就有问题,这种快乐是永远达不到的,快乐是有限制的。我们不能要求满足所有的快乐而破坏人类的稳定。

徐兆寿:我有一句话,常常对我的学生讲:人要常常对自己的身体忏悔、道歉。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快乐不能完全实现。

杨光祖:这个问题谈得非常好。

唐翰存:刚才咱们说到怎么样使性叙事做得好一点,有一个界线,我觉得伦理的本质就是界线,必须要有界线。纯粹沉迷于肉体的描写,那肉体描写本身是完整的吗?人追求身体欲望或快乐的无止境,是不是有一个度呢?超过那个度,快乐就会变质、扭曲、异化。另外一个问题,是否只有将肉欲控制在一个有限性之内,那么超越肉欲的东西,比如精神、灵魂和信仰,才会在高处有一个空间?先不说俄罗斯和西方的一些文学,这个我们在你的小说里就非常熟悉了,我发现一个问题,你的小说《非常日记》和《非常情爱》里面,人物的许多行为的出发点或者冲动都源于性意识,但是最后感觉你探讨的不仅仅是肉体与性,而是探讨得比较高了,在我感觉一方面是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是人的精神出路,我觉得这种努力很可贵。

作者:徐兆寿 杨光祖 唐翰存

第三篇:浅谈如何规范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

【摘 要】当前,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至关重要,在新政策的推动下公路行业财政预算控制正在发生着变化,预算支出呈现出透明性,公路养护经费支出得到监督与管理,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仍旧存在缺陷与不足。为加强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的了解,笔者于下文中简要分析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基本思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范措施,为实现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健康、稳定发展谈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

为积极响应国家新政策、新要求,我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了规范和调整,为公路管养机构加强预算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保障,预算支出呈现出公开、透明的特征,已逐渐朝着预算管理与控制方向进行转变。整体来看,虽然能够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规范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显的尤其重要。

一、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1.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基本思路

众所周知,我国公路管理机构的预算管理模式是对公路预算进行合理编制,将公路养护的财务情况进行准确反映,并依法使用公路养护的管理资金,构建完善的公路养护财务制度,积极提高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尽可能规避财务风险。

2.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管理、保证重点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我国公路养护预算需要围绕着公路养护和管理重点,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保证国省干线公路的安全畅通,将财政预算资金实实在在地用到公路养护中。

(2)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

在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将有关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需求纳入到预算管理体系之中,并保证这些资金能够得到统筹使用。此外还需要考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坚持财力与事权匹配,保证实现收支平衡。

(3)坚持合法真实、节约效能的原则

对公路管养机构日常运转的经费以及养护管理费用进行分类,对预算标准以及开支范围进行明确,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保证各项资金得到有效使用。

二、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政部门对公路养护经费投入不足

按照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所确定的事权划分,各地区政府部门需要安排相应的财政资金用于公路养护管理,但是从当前实际发展现状分析,有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规模较小,当地财政部门资金紧张,导致公路事权与财权呈现出不匹配的现象,无法为公路养护投入所需的保障资金。导致较多的公路管理机构其费用主要靠省级财政切块转移进行支付。此外,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公路养护里程数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之前所确定的切块基数无法保证公路养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2.传统公路养护经费与现行财政预算管理对接困难

公路行业在安排养护投资计划的时候要对公路养护、公路等级做出规划,在传统模式下,以路为费用的计划编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公路维护费、路政管理、行政管理费用,虽然这种传统的方式满足了我国公路行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新形势下却与现行的财政预算管理衔接较为困难。当资金转移支付之后,公路管理机构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会按照相关的顺序将预算划分为基本支出预算与项目支出预算,预算安排上坚持先人员经费预算,再日常公用费用预、后项目支出预算的原则。但由于公路养护计划与财政预算编制的方法、思路等存在差异,以致对预算造成制约。

三、规范国省干线公路养护预算管理的办法和措施

1.对公路养护经费采取计划宏观监督控制

当公路日常养护费用下放到地方财政之后并没有改变交通专项资金的使用途径,在新形势下为了规范国省干线公路养护预算管理需要采取计划宏观监督控制措施,当地的交通主管部门需要在财政部门的配合下规范公路养护预算管理,积极提高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使用效果。此外,还需要不断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对预算的整个过程进行约束,确保公路养护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2.对公路养护会计制度与财务管理进行改革

《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是公路养护单位所遵循的主要会计制度之一,在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的环境下,应按照国家所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积极构建以预算管理为主的公路养护管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不断加强内部控制,进一步优化预算编制、执行以及评价工作。

3.对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进行深化

我国公路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改革的基本要求对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进行探索、创新和深化,要依据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真正解决人员过度膨胀、单位负担过重的问题,并逐步减轻经费压力,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对公路养护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在创新工作思路的同时,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强化预算管理。同时,还要拓宽融资渠道,在公共财政投资的前提下,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路养护和建设,构建多元化的公路养建投资机制,以保证公路养建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的预算管理问题关系到公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为了适应新《预算法》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的新要求,其养护经费预算管理方式必须进行创新和完善。本文笔者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了浅析,按照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以真正达到规范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保证公路养建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参考文献:

[1]顾虞華.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成本优化与控制[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01:178-179.

[2]雷增弟.规范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思考[J].西部财会,2013,09:27-29.

[3]程东文.论国家税费改革与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3-4.

[4]潘宗俊.基于预算绩效管理的普通干线公路养护项目决策机制探讨[J].公路,2015,07:274-276.

[5]张颖.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措施探究[J].电子制作,2014,13:282.

作者:郝军魁

上一篇:班主任优秀德育论文下一篇:财务管理的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