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该如何面对挫折

2022-11-06

第一篇:大学生该如何面对挫折

中学生该如何面对成长中的挫折

2013级刘伟男

1.摘要: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的改变和学习压力的增加,现在的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所以面对挫折的能力,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表现出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中学生所会遇到的挫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和情感方面。学习方面主要包括考试没考好,成绩下降,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责备;情感方面如:向自己喜欢的异性表示好感,却遭受拒绝和婉言谢绝,以及恋爱后不欢而散等。 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没有河床的冲涮,便没 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正因为有挫折,才有勇士与懦夫之分。记住没有打不败的挫折只要有勇气面对,有能力承受,就能战胜挫折。

2.关键词:挫折的定义及含义;面对挫折的方法:培养面对挫折的能力与勇气:面对挫折的事例 3.正文

挫折的定义及含义: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的障碍。心理学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选自《挫折的定义》 挫折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挫折情境,即指对人们的有动机、目的的活动造成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的情境状态或条件,构成刺激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 二是挫折认知,即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

三是挫折反应,即指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其中,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

面对挫折的方法及调试

(一)要正确地认识挫折 挫折指人在达到自己人生目标过程中所受到的困难以及因无法克服这种困难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从哲学上讲,挫折的产生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说其必然,是指在人生整个过程中,人们总是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可能遇到各种不同的挫折;说其偶然,即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可能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什么时候发生挫折是很难预料的。了解到挫折的特征,我们就容易应对人生挫折了。 (二)冷静且客观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 挫折的产生不外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种情况。客观原因即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这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的限制和阻碍,这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如天灾人祸;社会条件如社会政治动荡、战争等。无论是自然的天灾人祸,还是社会变迁影响,对于个体都是不可选择的。因为人不可能选择家庭出身、选择社会时代,更不可选择自然。主观原因,即是主体条件的限制和阻碍,它主要包括行为者自身的条件和认识的偏差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的条件如容貌、身高、健康、经济状况、智力、心理素质等影响个人目标实现的因素。 (三)积极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 认识和分析挫折的目的是为了战胜挫折。要战胜挫折,就必须找到适当的方法。

1、热爱生活 从人生态度的层面上看,热爱生活反映了人生的一种基本信念,提示了人对自己、对社会及其生活的一种积极倾向,这种倾向内在地奠定了人们正视产生任何挫折可能性的心理随基础。

2、锻炼意志力 不论是从社会发展还是人生的进步方面看,人类社会和个体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物和人的牺牲为前提的。在今天这个多变转型的社会中,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要具备顽强的意志。只有一个好的智力而没有坚强意志力的人很难适应社会进步的。

3、重建目标系统 当人陷入某种困境时,理性的迷失或降低都是常见的情形,因此要走出认识上、心理上的某些误区,重建自己的目标体系。这才是一个理智的、成熟的人的标志。

4、要有成败两手准备 这是前人人生经验的总结,更是生活辩证法的揭示。有了“最坏”的准备,就等于增强了心理承受力。有了对挫折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再加上向“最好”处努力,就能够构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有利于在人生实践中把握自学性,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减少被动性寂寞。

遭受挫折的时候,又应如何进行调试呢? (1)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要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 (3)向他人(朋友们)倾诉你遭受挫折心中不快以及今后打算,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 (4)学会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 (5)补偿。原先的预期目标受挫,可以改行别的途径达到目标,或者改换新的目标,获得新的胜利,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6)升华。人在落难受挫之后奋发向上,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使之升华到有益于社会的高度。这也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7)应善于化压力为动力。遇到挫折和失败或即将遇到挫折和失败, 会面临很大外在的心理压力,在这个时候,你是气馁,当逃兵,还是奋起,继续而勇敢地追寻?这对人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多名人、伟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从不低头、气馁,而是善于化压力为动力,从逆境中奋起。 挫折能力差的表现

1.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乱发脾气

2.受不了一点批评,光听爱表扬的话,一批评就不高兴,甚至哭闹 3.自尊心较强,好胜心强,好面子,承受不了失败 4.怕困难,遇到一点问题就退缩

5.特别娇气,做错了事,家长一说就哭 6.不敢承认错误,老是是别的方式推卸责任

7.遇到一点困难就愁眉苦脸,不是找大人帮忙就是想放弃,或者怨天尤人 8.从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面对挫折的事例

挫折挡不住强者(张海迪立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身体可算弱的了。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勇把挫折当动力(凡尔纳的16次投稿)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逆境奋争,苦中寻乐(高士其苦斗病魔) 经历挫折,更能发愤(贝利与记者) 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你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坚强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面对挫折决不气馁(爱迪生不被火灾吓倒)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名言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夏衍

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谚语。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法〕巴尔扎克 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

——〔法〕伏尔泰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美〕爱默生 失败乃成功之母。——俗语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德〕贝多芬

第二篇:中学生如何面对挫折

------英额布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政教主任:迟正宴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挫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转折点上,培养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面对挫折,对今后挑战人生来说,尤为重要,有些同学认为“挫折等于失败”,这是极不科学的,下面这篇文章在中学生如何面对挫折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请拜读。

人生之路,总是会有坎坎坷坷的。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所谓挫折,就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体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在人生中的各个成长阶段都客观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处在身心发育时期的青少年表现尤为明显。

当今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是在非常顺利和备受宠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低,在学习和生活中经不起任何挫折。此外,随着身心发育的成熟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日益增强,开始以一个独立主体参与社会活动。但是由于个性及心理发展尚不完善、不稳定,青少年的情绪容易波动。一旦遇到什么挫折和不幸,极易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有的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

不同的人对于挫折的承受力是不同的。挫折承受力不仅与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有关,也与人的抱负、经历、意志等相关。比如,同样是遭到诽谤,外向的人可能暴跳如雷,骂人发牢骚,以求心理平衡;内向的人则可能流泪叹息,用读书等其它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求忘却。怀有远大抱负和有过艰难经历的人对一般的挫折会泰然处之;思想境界高的人,也许会把挫折看成一次考验机会;意志坚强者的抗挫折能力大大强于意志薄弱者。一般说来,偶尔遭受意料之中的、较轻的挫折,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件好事。因为它能使人吸取教训,增长知识和才干,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意志品质,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而对于意料之外的重大挫折和接踵而来的多个挫折,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差和抗挫折力较低,就会加重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处理不当对其身心健康有较大的消极影响。

那么,青少年如何才能处理好挫折呢?

⑴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遭受挫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任何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正视挫折,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正确对待挫折,那么就不仅可以克服和消除挫折,而且还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

⑵控制好自己。挫折产生后,谁都会感到紧张、烦闷,行为也不免有些失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采取一些比较积极的间接反应方式,从而避免加重挫折或由挫折带来新的挫折。

⑶重组知觉判断。挫折感的强弱,往往决定于挫折对象的知觉判断。其实,知觉判断仅仅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特点的感情认识,所以,当挫折产生后,要认真分析引起挫折的对象的实际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估计,然后再检查自己的判断是否符合实际。如果发现自己的知觉判断夸大了事实,就要改变对引起挫折对象的认识,从而减轻挫折感。如果发现挫折是因自己的错觉造成的,便可以很快消除挫折感。

⑷分散挫折的压力。不要把痛苦闷在心里,应当主动向老师、同学或亲友倾诉,争取别人的谅解、同情与帮助。这样可以减轻挫折感,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

⑸转移自己的视线。遭受挫折后,一般人都会感觉度日如年,这时,要适当安排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走出户外去呼吸大自然那新鲜的空气。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可以使挫折感转移方向,扩大思路,使内心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从而增强自信心。

2014年6月10日

第三篇:面对失败挫折,我们该怎么办

如何正确面对挫折

主题辨析:

所谓挫折,就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标的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体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心理状态或反应。中学生挫折的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在家里,现代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都是在家庭的宠爱和顺从下长大的,没有经过逆境和社会的磨炼,两代人的呵护,过分的宠爱,易养成孩子耐受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吃不了苦头,受不了委屈 的性格。父母在极力构筑“没有危险”的安全地带的同时又缺乏与孩子精神上的交流,这就窒息了孩子的独立意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难免会碰到失败和挫 折,尤其是孩子,他们由于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能力十分有限,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即使在成人看来是极为微小的一次失误、失败,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可能 就潜伏着一次不小的危机。

在学校,现在主要的教育方式是“成功激励法”和“鼓励性评价”,千百般地极力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可是,学校不是一个真空社会。有班干部的竞选的落选、回答问题的差错、考试成绩的不满意、同学的拒绝、教师的正确的批评等等,都可能对孩子产生挫折感,给他们带来不良反应。

还有,目前的中小学生有“早熟”的表现,成为“小大人”,独立自主的要求日益强烈,精神生活的空间不断扩大,社会视野更加广泛,大都渴望与成人建立一种平等 的关系,并取得家长和教师的支持。但是,现实环境又是复杂多变的,孩子们会因自己在某个环境中不被人重视或得不到肯定、得不到满足等而产生心理挫折。在此 基础上,弱化的、被忽视的“主体地位”往往又是对中学生的挫折感进行火上加油的另一因素。如此下来,只要再有一点点小挫折作为导火索,就会使他们不知所措,失望退缩,丧失热情和信心。因此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并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以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辅导目的: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孩子将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竞争是残酷的,优胜劣汰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潜规则。在他们的成长路程上必将会遇到更 多的障碍,而绝不会是一帆风顺和“百事可乐”的。正所谓“人生逆境,十有八九”,无论谁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巴尔扎克说过,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害怕他们的人是一块绊脚石,对于健康的人是一块垫脚石让人看得更高更远,不为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因此,为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能够经受挫 折,做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从现在做起,让孩子走出温室,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多给孩子几块“垫脚石”。所以挫折教育的意义,是把挫折 的消极心理影响和有害的行为转变成积极的有益行为,让孩子明白,要想获得成功和幸福,要想过得快乐和欢欣,首先要把失败、不幸、挫折和痛苦读懂,受挫一 次,对生活的理解加深一层;失误一次,对人生的醒悟增添一级;不幸一次,对世间的认识成熟一分;磨难一次,对成功的内涵透彻一遍。挫折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把“绊脚石”踏在脚底下,成为“垫脚石”。

可以说,挫折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部教基[1999]13号文件规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一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敢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失败,战胜自身弱点,成为具有健康性格的人,对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主要辅导方法:

1、通过一个经典故事使学生懂得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面对挫折,不要害怕,要正确对待。

2、通过伟人的事例,使学生知道战胜挫折需要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意志。渗透有挫折才能成功的思想。

3、通过创设的情境介绍减轻心理压力,学习调节情绪的几种方式。

辅导的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正视挫折,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和技巧,使挫折向积极作用转化,使学生更完善更成熟,在更高水平上求得心理平衡,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卡片(我这样面对挫折)每人一张;

2、配乐故事;.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辅导活动程序:

一、热身活动导入主题

1、热身游戏(交待游戏规则)

同学们,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放松一下。游戏的名称叫“百变脸”,通过脸上的五官来体现我们的不同情绪下的不同表情,也可以加上其他的动作,老师示范出示“眉开眼笑”,学生做动作。

2、课件出示不同词语,例如:勃然大怒、哈哈大笑、闷闷不乐、悲伤„„学生做动作

3、导入主题

1)回忆情绪

从刚才的游戏能够回忆起,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开怀大笑,又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愤愤不平呢?何时你又会闷闷不乐啦?

2)学生交流反馈

过渡:的确,生活就是喜、怒、哀、乐的总和。正如明媚的阳光下突然降临一场暴雨一样,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或困难总会与你我不期而遇。这时,这样的事如敌人一般会击垮你,使我们产生不良的情绪,使你变得自卑、自暴自弃,甚至带来不良的后果。面对失败挫折,你该怎么办呢?

.[心理辅导课必须创设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打开学生的心扉,而游戏是一种操作简单实效很强的方式。事实也确实如此,还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轻举而多得。]

二、现场测试,故事启迪

1、同学们,在我们成长路上,肯定遇到过不少的挫折失败,在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挫折或失败是什么?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2、其实,我们每个同学的成长路上都留下过挫折和失败的印记。现在,我想做个现场测试,当你的生活中出现更大的失败或挫折时,你会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A、勇敢面对,努力克服;B、没办法,硬着头皮接受;C、逃避,希望这样的事永远不会发生。

小结:选择A的同学的态度是积极的,而B的态度一般,C的有些消极。通过测试,可能对于失败和挫折,大多数同学们希望越少越好,希望自己的人生如那些祝福语那样,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如果一个人的成长路上真的没有挫折,没有失败,又会怎样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3、多媒体课件演示——关于一个在成长过程中不受挫折而失去生活能力的故事

1)看了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迪?先与边上的同学交流一下。集体交流。

2)小结:同学们已经领悟到了挫折是我们人生成长的助力剂,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正视挫折或失败。

[现场测试反馈结果可能大多数学生是不敢面对失败挫折。而关于一个在成长过程中不受挫折而失去生活能力的故事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不需老师多讲,学生的心有所动。]

三、真实案例,分析原因

1、挫折和失败无法避免,有些同学一直遭受失败,会失去信心,心情沮丧。下面,请大家看一段根据我校一位同学真实经历拍的录象。(放一段录象)

1)讨论:你觉得囡囡失败在什么地方?(目标定得太高,缺乏意志,没有坚持。)

2)他的失败给你什么启发?

2、战胜挫折的秘诀就是坚持。课前,我让大家收集一些成功人士经历失败的故事。哪位同学来交流一下。

3、大家肯定还知道不少这样的故事,我们下次再交流。下面,请大家随老师一起到19世纪的丹麦童话王国游玩,或许你就会有意外收获。

有这样一位男孩

1)出示课件资料

(1)、小时候,他是一个贫穷鞋匠的儿子,母亲是帮人洗衣服,因为家里穷,饱受别人的欺侮。

(2)、14岁时,父亲去世了。他就梦想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著名歌唱家,这与他的身份极不相称,遭人耻笑。

(3)由于贫困和饥饿使得他重病缠身,毁掉自己引以为豪的嗓音,使他的美梦破灭了。

(4)后来,他又从事写剧本,但仍遭到拒绝,甚至众人谩骂他“没有知识的下层人”、“笨汉”。

同学们,眼前这位男孩,他该怎么办呀?谁愿意帮助他。

2)学生交流

小结:他面对众人的打击,的确给他带来心理上的痛苦但他不低头、不气馁,化压力为动力,从逆境中奋起。这位可怜的“丑小鸭”终于在他30岁时,声名大噪,成为,这就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世界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

4、看来他的事例或后,当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时你最想对自己说什么?学生反馈

5、小结:同学们,原来每一个人,包括伟人名人都一样,成长路上永远不是“一帆风顺”总会跌倒,会摔跤,但只有一次次的跌倒后,自己勇敢站起来,才会站得更稳,也只有这样,挫折就可激发你的进去心,磨练你的意志,增强我们的创造力和智慧。

[对 于真实的案例,同学们作为第三者去看,许多同学在囡囡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引起共鸣。小学生最大的受挫感是来自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许多同学都知道失败是 成功之母的道理,但缺乏有效的监督,坚持不长久就泄气。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再去感悟名人禁受更大的挫折,靠自己的意志取得成功的例子就有很大的触动。]

四、应对挫折的几点作法

1、名人的故事和豪言壮语虽然能鼓舞人心,但当挫折或失败真的降临到自己的时候,心情也会受到影响。我们应如何应对挫折了

1)

应对挫折三天法:

记 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对于挫折或不幸的事,真正感到痛苦的时间只能有两天。第一天是发生事情的当天,由于突如其来的事情,没有心理准备,一时不能抑制, 痛苦不堪也可以理解的;第二天,一觉醒来,痛苦的情绪得到缓解,可以理智的对事情进行冷静分析,作自我检讨,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 受挫折的原因;那第三天,就可以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让一切从头再来。如果第三天再痛苦,那就有点死钻牛角尖了。

2)

应对挫折三句话:

第一句是:“太好啦!”当你遇到困难、烦恼、不如意等等问题时,首先对自己说声“太好啦!”,培养我们碰到挫折时有一种良好的心态,遇到问题从好的角度去想。

同学们来大声说三遍:太好啦!

第二句是:“我能行!”在挫折面前充分的相信自己,乐观的面对,积极的想办法。

同学们再大声说三遍:我能行!

第三句是:“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当你能够帮助别人时,你也就有能力应对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一种互助的班集体,让乐观的情绪在整个班级中形成,从而形成极大的感染力。

下面同学们把这三句话一起说一遍:太好啦!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3)

应对挫折三颗心:

(1)、平常心。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要么求胜心切,要么一蹶不振。走极端的心态可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非好既坏,用一颗平常心对待身边的事物可能挫折感就会大大降低。

(2)、自信心。自信的人不是不失败,而是自信的面对失败。所以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烦恼,都要相信自己,有句话说的好,“我们没有失败,我们只是暂时停止了成功”,“我们没有分手,我们只是暂时出现了矛盾”。

(3)、求助心。当通过自我调节不能摆脱失意带来的痛苦时,与他人交流、倾诉就显得尤为必要。向他人倾诉你遭受挫折心中的不快与今后打算,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

2、下面是几位同学在挫折面前的表现:

(1)、一个同学,她得了肺炎,住进医院,整天发烧,还要挂吊针,她想:“真是倒霉透了!要是这病不在我身上,那该多好!”

(2)、小童一直想当办干部,却老也当不上,为此心绪越来越坏。又逢班委改选,每每与同学交谈,他总是指责批评某某想当“官”,令人十分反感。

(3)、小明在学校被人冤枉,他极力争辩,但无效,结果不但被记小过一次,还被老师当场责备了一顿,他怀着一肚子的气离开学校。走进家门,发现不知是谁把垃圾桶摆放在他家门前,臭气冲天的,小明飞起一脚狠狠地踢开了垃圾桶。

3、请同学们谈谈应该怎样去想,才能帮助这几位同学走出困境。看谁想的办法好。

4、说说你还有哪些面对挫折的好方法(听音乐唱歌;找好朋友倾诉;欣赏大自然;运动晒太阳„„)

5、小结:刚才同学们有了很多办法,希望大家都试试,相信当你面对挫折时会有帮助的。

[创设一个面对挫折的情景,使课堂气氛活跃,大家在说出自己的成功经验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方法。]

五、歌声激励、课后延伸

1、 总结:困难、失败、挫折,没有人喜欢,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它又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它是天才的垫脚石、磨刀石,是成才的沃土。古今中 外,凡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都与受过磨难有内在的联系,屈原被逐而赋《离骚》,司马迁遭“宫刑”而作《史记》,曹雪芹家道中落而著《红楼梦》,龚礼倩脑 瘫考上大学,周婷婷聋哑成“硕士”,颠沛流离把铁木真造就成为“一代天娇”,韩信忍胯下之辱终成一世名将。正所谓,自古英雄多磨难,苦难不能造就天才,但 苦难中学到的坚强勇敢却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同学们,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与生活中的挫折作了一次亲切接触,你我寻找到了许多解决困难和挫折的好方法。请记住:火柴如果遇到回避磨擦,它的一生就只能黯淡无光,亲近挫折吧,让我们与困难失败化敌为友,我们的生活就永远阳光明媚!

2、 写下心理誓言:下面让我们写下心灵的誓言,当我们再面对挫折时,就让心灵的誓言敲击我们的心灵深处,让我们警醒。。。

3、人生路上注定要经历风雨,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让我们一起在喜欢的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积蓄自信的力量和挑战失败挫折的勇气。(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歌曲)

[学生唱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是缓解紧张、放松心情的一种有效方式,当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其实是学生敢于面对失败挫折的开始。大量的心理辅导工作在课后。]

第四篇:如何培养学生形成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在日常生活中,挫折一词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正像古语“人之挫折十之八九”所说的那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虽然挫折情景很难避免,但是,怎样对待挫折情景以及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如何,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能忍受严重的挫折。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有的人遭遇挫折意志消沉,颓废沮丧,一蹶不振;有的人能忍受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严重挫折,但却忍受不了自尊心的伤害,等等。所谓挫折的耐受能力,又称耐挫能力,挫折承受力、挫折容忍力等,是指个体对挫折的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在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认为,面对挫折,人们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的克服它;还是闻风丧胆,晃两枪就败下阵来,以致溃不成军;抑或是调整目标,改变策略,以“智取”代替“强攻”,这都有赖于人们是否具有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培养学生的耐搓能力,首先必须使他们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什么是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呢?主要指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和面对困难的勇敢性。

一、培养学生面对失败的不屈性

对挫折的正确态度,首先表现在不怕失败所造成的挫折上。强者和弱者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他们面对失败的态度。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事业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而且,失败常常专与强者作对。原因很简单,期望水平低的目标容易达到,弱者胸无大志,几乎不经过什么失败就能如愿以偿;而期望水平高的目标难度大,失败的机会自然就多。有的人渴望成为强者,但却经不住失败的打击,他们进过一阵奋斗后,遭到一次乃至几次失败后,变偃旗息鼓,鸣金收兵,因而最终只能与一事无成的弱者为伍。 有些人认为,经受住数十,数百次失败的打击而精神不跨,大概需要超人的毅力,一般人难以做到,其实未必如此。坚强的毅力并不单纯来自忍受,而首先来自于明智和豁达。忍受失败的毅力,主要来源于对失败的科学认识和正确评价。强者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认识到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失败里面包含成功,因而对失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也认识到一次失败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因而能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曙光。被失败打到的人,与其说是害怕失败,毋宁说是对失败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把失败视为一种不幸和灾难,在事情刚开始之时,就报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想法,这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俗语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仅是“兵家”,做什么事都会存在或胜或败两种可能性。在行动前只作成功的打算,不做失败的准备,这只会削弱对失败的耐挫能力,从而在失败面前变得十分脆弱。

许多人不懂得失败与成功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认识到失败从长远看很有可能是有益的。他们形而上学的认为,要么失败,要么成功。既然失败了,就不肯能成功。事实上,事情的结局并不是这样“三下五除二”的简单,介于“失败”和“成功”之间的情况是无穷无尽的,在“失败了”和“失败者”之间有天壤之别。况且,心理上的失败并不等于实际上失败,他就没有真正失败。所谓“功亏一篑”,亏就亏在心理上的失败,如果你在失败时,仍能表现得像一个胜利者,信心十足,充满干劲,那情况就大不一样。别人会认为,你的失败情有可原,你是一个成功的失败者,你会继续干下去,直至成功。由此可见,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成功者和失败者这几个字很难恰当的用在一个人身上,他只能特定某一时间、特定地点的情况。此时的失败可能连着彼时的成功;这项工作的失败也许正蕴含着另项工作的成功;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也就拒绝了成功。

如果你是一个害怕失败的人,如果你具有不怕失败的态度,不妨记住以下几位名人关于成败的语录:

莎士比亚: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牛顿: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如何学的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到了,爬起来.”便会成功。

拿破仑:避免失败的最好方法,就是下决心获得成功。

富兰克林:一个人成败的最大原因,是对自己的能力不能充分信任,甚至认为自己必将失败无疑

林肯:我所关心的,不是你是否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能否无怨 罗斯福:我们无所畏惧,唯一畏惧的就是畏惧本身。

二、培养学生面对厄运的刚毅性

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也表现在遇到困难、不幸和打击时,能够不灰心、不动摇、不悲观,顽强地与厄运抗争。生活中一帆风顺的事是绝少有的,当困难不幸、打击降临到我们身上时,该怎么办呢?唉声叹气,自叹时乖运蹇,这是一种态度。在打击和磨难面前,唉声叹气不会帮助你改变现实,这会削弱你与厄运抗争的意志,是你在无可奈何中消极的接受事实。悲观绝望,自暴自弃,这是一种态度。现实总归现实,并不因你埋怨诅咒而有所改变。遇有不幸就怨天尤人,尽管很容易,但却最没有用处。事实上,在诅咒之中,真正受到伤害的并不是诅咒对象,而是诅咒者自身。

鲁迅先生说得好“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在我们生活中倘若遭遇不幸,就应该表现出这种胸怀,鼓起勇气,振作精神,以刚毅的态度与厄运进行不屈的斗争。在生活中的不幸面前,有没有刚毅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区别伟人和庸人的标志之一。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却是一个万丈深渊。”总而言之,谁能以刚毅的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不幸,谁就能最终克服不幸;在不幸面前越是坚强,就越能减轻不幸事件的打击。贝多芬以他那辉煌的一生,给世界留下一句话:“用痛苦换来快乐。”他曾经鼓起无数人与自己的不幸做抗争。如果人们都能像他那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保持不屈的奋斗精神而扼住命运的喉咙,那他就是一个生活的强者,一个伟大的人。反之,如果在不幸面前垂头丧气,自暴自弃,那他就只能成为庸人和懦夫。

值得指出的是,没有一个人生而刚毅,也没有一个人可能培养出刚毅的态度。我们不必神化强者,以为自己成不了钢铁般坚强的人。其实,普通人的犹豫、顾虑、担忧、动摇、失望等,再强者的心理世界可能出现:鲁迅彷徨过,伽利略屈服过,哥白尼动摇过,奥斯特洛夫斯基自杀过,但这并不排除他们是坚强刚毅的人。换言之,刚毅的人不是没有软弱,只是他们能战胜自己的软弱而已。

三、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敢性

对挫折的正确态度,还表现在能否勇敢地面对困难上。有的人一般情况下,也是不怕困难的,但倘若遇到太多困难,感到“对手”太强大了,则往往被慑服。其实,他们之所以过不了困难关,是因为他们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他们怕累、怕苦、怕死、怕吃亏,加上懒惰、拖拉、急躁等人性的内在弱点和外在的困境交相呼应、内外夹攻,勇气和毅力岂有不瓦解之理。高尔基说“我觉得奋不顾身的精神能克服任何障碍,能在世界上创造任何奇迹。”确实有了这种奋不顾身的不怕困难的勇敢性,就有了征服困难的勇敢性,就有了征服困难的精神力量。

如果你是一个害怕困难的人,如果你想具有勇敢面对困难的态度,不妨记住歌德的这句话“你若是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很多;你若失去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因此对于困难,我们不必害怕,也不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勇敢迎难而上,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我们对挫折的心里承受力。

(一) 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艺术

⑴强化耐挫折的心理准备

由于学生对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往往不足或根本毫无准备,因此,教师从制定工作计划开始,就应该给耐受挫折教育留一席之地。平时应利用班会等想适宜的场合,适当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应该让学生具备以下观点:①挫折是任何人不可避免,具备普遍性、客观性;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③挫折是令人不快,但不快程度及其转化情况是由自己控制的,应使各种挫折成为锻炼自己成长的摇篮。这样,学生从小便能在自己头脑中储存下挫折的信息和做好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2)注意利用榜样进行抗挫教育

对于模仿为天性的青少年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要适时向学生提供用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定能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上进的热情,进而转化为战胜挫折的信心、勇气和动力。挫折现象的普遍性决定了榜样的丰富性,①中外著名人物中战胜挫折的典型范例。如因遭受失学挫折而奋发成才的爱迪生、法拉第、蒲松龄②学生身边战胜挫折的同学榜样。③全国著名的同龄人中英雄模范。总之,只有当学生能自觉地用这类英雄模范人物的榜样作为测量自己的尺度时,其挫折就会成为新的努力的起点和新的成功的台阶了。 (3)利用各种挫折进行抗挫教育

青少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具体的、直观的、身边发生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促发联想。基于此,对他们进行耐挫折教育就不能只讲空洞的抽象道理,而必须利用报刊杂志刊载的、现实生活中的,甚至是身边发生的挫折事件,不失时的进行教育,以达到在挫折中学会耐挫折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挫折主要包括三类:①自然环境挫折②社会环境挫折③个人需要挫折。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一个人常常为未来的目标而奋斗不息,以求达到人格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这就是自我体现。开展耐挫折的教育的主题班会活动,关斩六将”,也要有“败走麦城”的心理准备。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的耐挫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从而做到宠辱不惊,成败坦然,将成功和失败都作为新的起点。

(4)在历史教育中渗透抗挫教育

教师可通过开展日历上的“红黑页”、近代的不平等条约回顾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形象化、立体的阅读近现代史,从而使他们认识到:一部近现代史浸润了辛酸、血泪,写满了挫折、艰难,当然更显现了挫折中的抗争,记录了刚性的民族精神。诸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诸如南京、天津、马关、辛丑等丧权辱国的签订,无不使民族遭受巨大挫折,蒙受前灾空难。但中国人民并未被挫折压倒摧垮,而是越挫越勇,发奋图强,奋勇前进。实验证明,在这种历史的、形象的、宏观的、广阔的教育背景中渗透挫折教育内容,说服力强,感染力大,震撼力猛,立足点高,理性意欲深,会收到显著成效。

(5)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抗挫教育

许多研究表明,早年的挫折经验 对成年后的影响甚大。如有人用动物做电击实验,发现凡幼年受过刺激的动物,成年后对刺激就能表现出迅速而有小的反应;反之,则不仅反应迟缓,且有效性差。对人类来说也是如此。一个从小经过 逆境磨练的人,成年后更能有效适应环境。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等,都说的这个意思。为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来为学生创设受挫情景。这类活动 颇多,如远足、野营、登山、军训等,从室内到室外,从单纯追寻安全保险到趋于承担风险,在“吃苦活动”中自讨苦吃。教师也可与家长取得联系,以团队组织为依托,开展“今天我当家”“怎么解决生活难题”等实践操作活动,以提高其生存能力、自理能力,做好迎接逆境,向挫折挑战的准备。

第五篇:《关于学生应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的课题研究》 研究报告

挫折,这个词大家一定不陌生。挫折,对于人们来说,是绊脚石,是人生旅程中的障碍。人生注定要经历一番波折,从来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旅程上全部都是绿灯,畅通无阻。总是会有红灯阻碍的。

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 由此可见,挫折并不是可怕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它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挫折虽然会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但能使我们适应困难,经受挫折,得到锻炼,适应社会能力。

一个人如果总不经历挫折,总是躲着困难。那就会如温室里的花,经不住暴风雪的摧残,稍微经受一点挫折就毁灭,那样我们会难以成才。 一个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和挫折,是难以成才的。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很多。

人人都会面对失败,可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如何面对它,你说对吗?成功的原因在于如何让自己不再失败,而失败的人,则是沉沦于失败中,永远走不出失败的阴影??不要总是想着过去,因为人是不能生活在过去之中的,人要向前看,因为我们只有明天!

第一,学习上。因各人的接受能力不同,在学习上,特别是大学学习,与以前的有很大的区别,以前基本在上课就能巩固,并且老师讲的又都非常的细致,而现在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课后的学习,假若在学习上没有抓紧,而在期末考试中不理想,甚至挂科,降级,更严重的到退学。

第二,生活上。同学们在一起学习,但是大家的家庭条件不同,与之相随的就是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的不同,特别是家庭贫困的学生,在经济条件方面就是自己要面对的一大难题。还有如身体方面,身体素质不好或是在校期间生了大毛病,这都是我们要坚强面对的难题。

第三,情感上。现在的大学生,大都谈恋爱,那么情感上的不顺利,失恋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这也是大学生要面对的问题 怎样面对挫折: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些顺利少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

生活中的失败挫折既有不可避免的一面;又有正向和负向功能。既可使人走向成熟、取得成就,也可能破坏个人的前途,关键在于你怎样面对挫折。 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

一 种挑战和考验。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

一、首先要正确地认识挫折

挫折指人在达到自己人生目标过程中所受到的困难以及因无法克服这种困难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从哲学上讲,挫折的产生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说其必然,是指在人生整个过程中,人们总是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可能遇到各种不同的挫折;说其偶然,即在人生旅途中, 1 每个人可能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什么时候发生挫折是很难预料的。了解到挫折的特征,我们就容易应对人生挫折了。

二、其次冷静且客观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

挫折的产生不外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种情况。客观原因即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这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的限制和阻碍,这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如天灾人祸;社会条件如社会政治动荡、战争等。无论是自然的天灾人祸,还是社会变迁影响,对于个体都是不可选择的。因为人不可能选择家庭出身、选择社会时代,更不可选择自然。主观原因,即是主体条件的限制和阻碍,它主要包括行为者自身的条件和认识的偏差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的条件如容貌、身高、健康、经济状况、智力、心理素质等影响个人目标实现的因素。认识的

偏差表现为目标过高和期望值过高,致使行动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达到目标。

青年期正处于自我意识确立的敏感期,思维方式的两极波动异常使青年走向简单否定。因此,冷静地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不仅需要掌握唯物辩证法这个基本武器,还要善于改变自身的不良个性。

三、最后积极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

认识和分析挫折的目的是为了战胜挫折。要战胜挫折,就必须找到适当的方法。

1、热爱生活 从人生态度的层面上看,热爱生活反映了人生的一种基本信念,提示了人对自己、对社会及其生活的一种积极倾向,这种倾向内在地奠定了人们正视产生任何挫折可能性的心理随基础。

2、锻炼意志力 不论是从社会发展还是人生的进步方面看,人类社会和个体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物和人的牺牲为前提的。在今天这个多变转型的社会中,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要具备顽强的意志。只有一个好的智力而没有坚强意志力的人很难适应社会进步的。

3、重建目标系统 当人陷入某种困境时,理性的迷失或降低都是常见的情形,因此要走出认识上、心理上的某些误区,重建自己的目标体系。这才是一个理智的、成熟的人的标志。

4、要有成败两手准备 这是前人人生经验的总结,更是生活辩证法的揭示。有了“最坏”的准备,就等于增强了心理承受力。有了对挫折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再加上向“最好”处努力,就能够构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有利于在人生实践中把握自学性,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减少被动性。

[案例解析] 如今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面对着来自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重重压力,对未来充满了恐惧,产生难以把握自己的感觉。

这是典型的就业恐惧症症状,面对未知的将来,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极易产生这样的焦躁心理。如果杨某能把这种就业挫折看作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或者能认识到“所谓的好工作,并不一定会适合自己特长和才能的发挥”。那么这种就业挫折就会大打折扣。

2 下面有几种能调节的方法:

1、要有一颗平常心,平静的看待潮起潮落。遇到再大的挫折,也不能自暴自弃。正如拿破仑所说的:在我人生的字典中没有失败这两个字。相信自己是成功的关键!

2、我们不能期望太多,期望太多,难以满足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失望越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行。

3、不能贪婪,时刻牢记知足常乐。如果处理不当,欲望会战胜理智,很快成为人生的主导。

4、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或许不是天下大事,就自己身边的小事也是如此。与同事发生了口角,我们要做不是不理不睬,而是立刻反思自己,你会发现,原来错在自己身上。即使你没有错,你也可以宽容的给她以微笑,让她有台阶可下。她不仅会感激你的宽容,你们的关系还能更上一层楼。

5、不能自私自利,斤斤计较。得失乃人生之常事,不必刻意去强求。患得患失,只会徒常人生的烦恼。人总会在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失去另一些,在失去一些东西的同时得到另一些,失去和得到始终是平衡的,不然怎么会有“质量守恒定律”的问世呢?我们要克服自己的私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人生中的挫折并不可怕,就看我们怎样去对待他。就像路在脚下,就看自己怎么走一样。找到正确的方法,我们便会走的一帆风顺!

最后我给大家一些建议:

人生之不如意者居多,直面挫折,化解而微言苦痛,惟怀大志而不言败者,可转而为人杰;逢小挫抑或夸言痛苦而逡巡而返者,茫茫千载间未可计数,而留其名者未之有也。乃知骅骝浩,必有跌扑尘泥者,偃志者死,其奋起者得利足;猿猱攀于绝壁,必有失手折臂者,其灰心者亡,其拼搏者得神技;人必有鑕踣于疾风骤雨者,其苟安者寻一穴而居,闭塞而昧昧意一生,傲立者跳跋淖而行,特霓虹如画,而后登坦途,沫清风。

人是需要压力的,有了压力我们才不敢松懈,才会努力拼搏,才会不断进步。其实,在生活中让自己忙起来,是一种自我加压的方法。面对挫折,适度转移注意力,自我增加良性压力,可以有效改善自己的心境。比如可以通过从事写作、书法、美术、音乐等活动来调试自己的心情,缓解苦恼带来的种种压抑,随着时间的推移,沮丧也就渐渐淡忘了。

总之,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没有经过风雨的洗礼,哪能见彩虹;没有挫折的考验,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正因为有挫折,才有勇士与懦夫之分。让我们永远铭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

上一篇:大学入学教育讲座心得下一篇:大学生诚信度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