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解格局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大调解格局范文

法官进社区,构筑“大调解”格局

法官进社区,构筑“大调解”格局 “有问题找法官,找法官去街道”,如今五里沟街道“法官工作室”已成为社区居民解决矛盾纠纷的首选。今年5月,街道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的有利条件,与区法院联手成立了我市首个法官工作室,为社区居民在家门口调解纠纷,这也是我市首个在街道试点成立的法官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经办理了 29个案件,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8月8日济南日报头版刊登了省、市有关领导对这一创新做法的批示。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刘伟批示:“做法很好,工作富有创新性。从预防入手,抓住了关键,可以以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焉荣竹批示:“预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应从建立健全机制入手,这样更能依法依理做好工作。”

近年来,五里沟街道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思路,整合基层维稳资源,积极探索新时期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着力构建联调联动的“大调解”格局。“法官工作室”就是街道构建大调解格局的举措之一,通过这一工作的开展,有效的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预防和化解了矛盾纠纷,促进了文明、和谐社区的建设,为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创新理念,确立“联调联动”的工作思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棚户区改造的逐步推进,

社区内居民的成份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社区,大量离、退休人员归入社区管理;因拆迁安臵、征地补偿、物业纠纷、医患纠纷、劳资纠纷等引发的矛盾纠纷高居不下,且呈现多元化、群体化、复杂化的趋势。居民群众涉法问题大幅增加,单靠社区内部调解难以满足需求,社区群众渴望用法律武器解决矛盾纠纷的需求与日俱增。此外,社区里的矛盾纠纷很多时候因为缺乏及时和专业的调解,小事变大,甚至演变为上访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在这样的背景下,街道党工委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探索新时期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确立了“加大工作力度、延伸工作内容、加强部门联动、调解预防并重”的工作思路。

二、整合资源,形成化解矛盾整体合力

2010年,街道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打造了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中心,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以此服务中心为依托,一是建立了社区警务室,由派出所派驻民警轮流值班,在社区内接待群众来访,了解人口动态,进行治安巡查和开展矛盾摸排。二是成立了“法官工作室”,由槐荫区法院选派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法官长期进驻社区,让法官走到社区群众身边与社区群众零距离接触,了解社情民意,向社区居民提供普法宣传教育、法律咨询以及现场起诉受理等工作,实现法庭向社区延伸。与此配

套的“赵平恳谈室”、 “温情调解室”、“和解吧”一并投入使用,为居民调解各种矛盾纠纷。三是开展了律师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结合各居实际,打造了一居一特色的品牌。在顺祥街居委会成立了迎春律师老年维权岗,在公祥街社区成立了残疾人法律维权岗,在和平里社区成立了下岗失业人员法律维权岗,在平安里社区成立了妇女法律维权岗,在发祥巷社区建立了和声调解工作室。五个社区品牌各居特色,而又共建共享,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四是成立了一支社区信访工作联络员(社区法官)队伍,打造一支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信访工作联络队伍。要求他们做好“四大员”,即成为排查矛盾的“侦查员”、化解矛盾的“调解员”、社会稳定的“保卫员”、政策法律的“宣传员”。

三、完善机制,新工作模式强保障

一是成立街道联合调解委员会,在前期整合资源的基础上,组建一支专业化、专职化的调解队伍。依法将人民调解员、信访工作联络员、民警、律师、法官等力量有机联合起来,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调互动的工作机制,针对不同的调解力量注意不同的侧重点开展工作。二是建立定期会商机制。街道联合调解委员会成员每月15日定期召开会议,通报上月情况,共同协商处理矛盾纠纷,排查矛盾隐患。三是建立社区访谈制度。针对有关问题邀请辖区大单位、涉案单位、群众代表等进行集体协商,未雨绸缪,

对于带有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提前介入、超前预防;对于积攒多年的疑难问题,召开听证会,多方共同诊断,提出解决方案,切实有效的解决疑难问题。通过这些机制,积极构建强势的社会矛盾排查调解合力及工作网络,形成化解、排查矛盾纠纷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四、丰富载体,打造“零距离” 社会管理服务平台 一是组建了律师法律服务QQ群,面向辖区居民开放,针对居民提出的问题,由专业律师在线为其答疑解惑,自开通以来,共接到居民咨询 152次,受理案件7 起。二是印制了法官便民服务卡,卡片上印有法官的照片和联系方式,方便群众与法官及时沟通,并开通服务热线,随时接听群众咨询。三是开设“法官讲堂”,培训指导进社区,针对居民关心的婚姻法、劳动法、继承法等问题,每月一次为社区居民集中授课,进行普法教育。四是成立了“街访驿站”,对来访居民实行温情接访,针对居民提出的问题,由联合调解委员会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直到彻底解决为止;五是实施“普法宣传”工程。在5个社区显著位臵设臵了50块法律宣传栏,内容涉及酒驾、养老、继承、拆迁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广泛的普法宣传

五、联调联动,“大调解”格局成效初显

矛盾发生在哪里,法官就出现在哪里。前不久,发祥巷社区的一个户外广告牌被大风刮倒,将停放在附近的一辆轿

车砸坏。为此,车主与广告牌“主人”济南某广告公司发生争执,并把事情反映到社区居委会,信访联络员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法官工作室”取得联系。在“法官工作室”的调解下,车主与广告公司达成协议,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街道在具体的探索实践中,不断健全街道联合调解委员会的功能,发挥“发现、介入、调处、解决”的第一线作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切实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变被动应付为主动介入,变单兵作战为团体作战,变政府主导为干群联动,今年以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 35宗,调解矛盾纠纷 32宗,调解成功率为 91%,防激化率98 %,且无一宗反复,无一宗投诉。至此,“大调解”工作格局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功能日益显现。

第二篇:创新大调解机制,构筑大稳定格局

新时期如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作用,确实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当前人民调解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作以初探。

一、创新组织体系,大调解工作理念有新突破。

以信访局的矛盾纠纷接访,综治办、司法局的矛盾纠纷排查,司法局的矛盾纠纷调处三大职能为基础,核心是打破以往调解组织上下分割、断头断腿现象,形成联合联动办公、联合联动办事、联合联动接访、联合联动调处的新模式。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具体工作由综治委牵头,负责指导、协调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成立县、乡两级中心,由信访局局长兼任主任,司法局局长兼任常务副主任,相关部门派干部常驻中心开展工作。具体工作由信访局、司法局牵头,政法部门联合办公,其他部门联动办事。各乡镇(街道)在原有重大疑难纠纷调处中心基础上,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组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工作联席会,将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工作纳入全区大调解体系中,由司法局牵头,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掌握动态,完善工作预案,及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社区居委会(行政村)及100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并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严禁复制剽窃设调解窗口和首席调解员。居民小区楼幢、村民小组及100人以下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民调小组。区管系统和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调解办公室。各个部门、直属单位设立民调信息员。新型组织体系以中心为龙头,向下延伸,上下结合,形成一级主导、二级中心、三级组织、四级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依托基层、多方参与的大调解组织体系,为建立大调解联动机制提供组织保证。

二、创新运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有新作为。

改革以往调解组织之间、涉案单位之间处理矛盾纠纷,存在的条块分割、单兵作战、自成体系等弊端,形成多种调解主体协同作战,多种调解方式多管齐下的联动运作格局。一是联合排查机制。以中心为平台,把社会矛盾纠纷排查与信访问题排查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定期排查、情况通报等多项制度,坚持做到每月必须排查,敏感时期必须排查,突出性矛盾必须排查,普遍性问题必须排查。各街道、系统原则上每半月排查一次;中心每月排查一次,每季进行一次讲评,每半年进行一次小结,每年进行一次总结。综治办、信访局和司法局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分析,研究解决对策。二是联动调处机制。按照信息联网、部门联手、上下联动、条块联合的原则,做到“三联动”,一是上下联合联动。重大矛盾纠纷,上下共同参与调解。二是左右联合联动。对涉及部门较多的矛盾纠纷,在中心统一组织下,各涉案单位共同参与调解。三是内外联合联动。注意利用广大群众,做好钝化矛盾工作。如发挥有威信的老干部、老党员作用,做好情绪激动的群众思想工作。三是配套调处机制。注重借智借力,整合资源,切实为群众提供便利、及时、周到的调解服务。一是与法律服务配套:中心设立法律咨询室,安排资深律师免费接待群众,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二是与专家咨询配套:设立恳谈室,聘请心理学教授,对相关群众进行心理疏导;三是与社会评价配套: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则实行听证制度。通过听证给予矛盾双方面对面公开陈述和充分申辩的机会,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集体会审和现场监督,使争议双方对相关法律实体及程序认知更加清楚,界定更加公正,避免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果争论。四是分级调处机制。按照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级办理、限期处理的原则,县乡两级中心统一受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后,及时对所受理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区别案件的不同性质、涉及范围、难易程度、轻重缓急等情况,除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由中心直接调处外,对一般矛盾纠纷按分流处理,可指派乡镇(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调处,或指派归口单位民调办公室调处,对简单纠纷也可以直接指派社区(村)和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民调小组)调处。

三、创新调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有新举措。

处置重大社会矛盾纠纷,始终坚持“依法办事、有情操作、实事求是、分类解决,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五前”工作法。一是领导指挥靠前。明确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抓,政法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共同抓。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后,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靠前指挥,亲自督办,妥善处置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严禁复制剽窃。二是情报预案超前。坚持和完善信息专报、矛盾纠纷快报等制度,编写《不稳定因素每日动态》,切实做到情况随时掌握、信息随时报送、问题随时处理,因时、因地、因人预防。加强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特别在涉企纠纷、拆迁等易发纠纷领域,设立耳目,发展内线,努力获取预警性、内幕性和行动性情报信息,提高反映能力,提升处置水平。三是法制教育在前。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法制宣传车、现场接待、发放公开信、组成工作组进门入户等办法,让群众了解政策规定,吃透政策精神,化解群众的抵触情绪,赢得群众理解与支持。加大法律援助力度,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维权。成立反家庭暴力救助协作网络、青少年维权岗和残疾人维权岗等专门组织,全面为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四是果断处置提前。在处置有组织集体上访问题中,采取果断措施,对极个别挑头人物、核心骨干依法告诫、传讯等,孤立极少数,争取大多数,及时消除部分群众不切实际的幻想,有效防止事态扩大。五是帮扶措施上前。将好弱势群体帮扶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坚持从群众最难的事入手,组织“面对面”援助,开展“送温暖、送奖学金、送岗位”等“三送”活动,努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通过安排进低保、帮助申购经济适用房等方法,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六是舆论宣传抢前。建立健全突发性事件新闻通气制度、归口管理制度、分类处理制度等,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取得支持,防止发生新闻炒作现象。

第三篇:建立大调解格局 有效化解民间纠纷

——xx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典型材料

xx镇位于县城东南八公里处,218国道横穿境内,总面积146.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万亩,总人口23991人,有维、汉、回、东乡、哈萨克、锡伯等十四个民族。辖区内有x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区,xx个清真寺,机关单位xx个,中小学校x所,厂矿企xx个。全镇已建人民调解委员x个,人民调解员xx人,人民调解信息员xx人,调解人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xx人。

xxxx年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一切从基层工作实际出发,大力拓展民调工作领域,重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职能作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调解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组织上、方法上、程序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调解的优势和功能,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形成了人民调解进村区,机关干部下基层,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

一、强化人民调解的组织建设,构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人民调解网络

目前,xx镇人民调解组织健全,在组织形式上建立以规范调委会为基础,覆盖全镇的调解组织网络,在纵向,形成镇、村、村民小区三级调解网络,在横向,加强调解组织的联合,发展村、区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调解模式。在工作方法上,依靠以司法所为核心,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广大调解员、调解信息员组成的工作网络,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工作,坚持依法调解,以德协商,对重大复杂的矛盾纠纷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理。

二、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工作新途径

近两年,我镇在平安建设工作中扎实工作,不断创新,重视

人民调解工作在平安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强化了人民调解的

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多形式、多渠道的加强人民调

解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大调解工作投入。“大调解”机制启动以来,镇党委、

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大调解”机制运行存在的困

难、问题,安排了专项的调处中心建设经费。按照工作要求,设

立了矛盾调解接待室、调解大庭等专门场所,极大地方便了当事

人的接待和调处工作的开展,同时加大对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硬

件设施投入力度,镇村两级调委会均建立了标准化人民调解室,

按统一标准进行了布置,并统一了人民调解工作档案管理类别,

按改革创新的思路,各调委会齐头并举逐步走上规范,目前我镇

五个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室(庭)达到一级标准。

二是加强政府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指导,结合我镇实

际,组建了四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网络,第一级为镇社会矛盾纠

纷调处中心,主要职责是受理、分流、指派、督办全镇矛盾纠纷

排查调处工作,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组织、协调、调度有关部门

进行联合调处;第二级为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要工作职责是组

织开展辖区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汇总上报排查调处情况,

指导辖区内各级调解组织建设,协助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调

处辖区内的矛盾纠纷;第三级为村、学校人民调解委员会,主要

负责处理辖区、学校内部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第四级为调

解信息员以巷道长、十户长为主体,主要负责及时收集上报纠纷

信息,化解一些小的矛盾纠纷进行现场调解。对于调解不成的矛

盾纠纷,坚持“矛盾不上交”的原则,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向县

人民法院提供有关手续,由镇法律服务所代写诉状,引导纠纷当

事人通过诉讼渠道取得合法利益,从而有效地减少上访事件的发

生。

三是在工作制度上,因地制宜,建立了重大疑难纠纷信息报

告制度、定期排查纠纷和专项治理制度等各项人民调解制度。

四是重视联合调解的作用,吸纳公安派出所、土地、水利、

计生、妇联、民政、林业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成员,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相互联动,相互配合,互通信息,充分

发挥部门业务优势,以达到矛盾纠纷能及时化解,得到有效处理

的目的。形成各方配合,互相支持,合力共管的大协调、大调解

的工作机制。

五是加大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综合

调解能力,通过对贴近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一些国家法律法规的

学习,使广大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矛盾纠纷中真正实现“依法调解,

以德协商”的调解工作宗旨。例如今年我镇新城村人民调解委员

会成功调解一起涉及纠纷数额达六万元的马海东、兰干乡贾惠宁

砖厂的公民与法人之间赔偿纠纷,就是调解员综合运用《民法通

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解释》等相关法律成功调解的

六是规范调解程序,统一使用调解文书,统一制作调解协议

书;做到一调解一卷宗并及时归档。

七是充分发挥各村居民小区人民调解信息员、巷道长、十户

长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情报员”作用,及时上报矛盾纠纷信息,

始终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

八是实行纪检、信访、司法“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矛盾调处中心与司法所合署办公,纪检部门监督的“调访一体化”工作机制,对信访案件及时分流归口,及时解决、及时调处,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

去年底,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管理和业务指导,逐步实现人民调解工作与民事诉讼程序的有效衔接,经霍城县人民法院、霍城县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和霍城县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实行下派人民调解指导员工作制度,我镇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及时与下派的人民调解指导员完成工作对接,印制联系卡与便民提示分发到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群众手中,并进一步完善了人民调解指导员工作机制。目前,县法院对一些发生于我镇的,案情简单,适宜调解的民事诉讼案件,一般不予立案,转到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行调解,人民调解指导员每周二深入基层参与调解,指导调解工作,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通过与法院密切合作,不仅增强广大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逐步探索出各种支持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法院工作压力,减轻了群众的诉累,有效的遏制了上访事件的发生。

四、充分发挥司法所在行政调解中的作用

xx镇地处国道218线,又是旅游重镇,京伊霍铁路和清伊高速公路的建设及旅游资源的开发,部分农村土地不可避免的被征用,导致各种矛盾纠纷大量产生,有些群众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不善于通过合法的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往往采取过激行为以引起上级重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由于群体性事件情

况复杂,涉及领域多,升级快,社会危害大,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纠纷,避免引发群众缠诉、闹访、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这就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共同参与,实行综合治理,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2007年以来,我镇发生五起因征地补偿问题与村集体产生纠纷,进而发生群众集体上访,缠访、闹访事件,严重干扰了政府正常工作秩序,为此,镇党委、政府安排司法所进行调查,司法所通过大量的调查取证,查阅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党委、政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最终使其中的三起纠纷在政府主持,司法所参与的行政调解中得到圆满解决。

2007年以来,我镇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各类纠纷612件,调解成功率达96%。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机结合,整合了镇村及法、司三家资源,使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公信力、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明显提高,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民转刑案件明显下降,筑牢了和谐稳定社会的“第一道防线”。

第四篇:坚持多元化理念构建大调解格局

——江干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多元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经验

江干区是杭州5个老城区之一,面积105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4个镇,108个社区、14个村,户籍人口32.8万。说到江干,在社会管理上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市场多,现在还有各类专业市场57家,每天的人流量和物流量都很庞大。二是流动人口多,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就有34万,超过常住人口。三是征地拆迁多。杭州正在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跨越发展,钱江新城、城东新城、地铁一号线、东站枢纽、丁桥新城等一大批国家、省市重点项目都在我区范围并涉及到我区大量的征地拆迁。近年来,我区在城市化推进中立足于主动预防,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推进社会稳定工作从积极应对向有效防范转变、矛盾化解从集中化解向常态化解转变,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确保了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期间全区的社会稳定。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科学决策,在主动排查预防上下功夫

1、风险评估在前。区委、区政府在重大项目、重大决策实施和出台之前,对征地拆迁、市场提升改造等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以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部门会诊等形式进行风险评估,全面分析在实施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较好的预防和减少了各类矛盾纠纷和重大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2、超前介入为先。建立了“三层三方”信息研判机制,在区级层 1

面,建立由区信访联席办、区维稳办、区公安分局和事发地构成的信息研判机制;在街镇层面,建立综治信访、派出所、社区(村)联合研判会商机制;在社区村层面,建立社区村负责人和治保主任、社区民警联动协商机制。通过研判会商,矛盾纠纷的规模和性质得到有效控制。

3、群众利益至上。制定了《社区居务公开制度》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健全村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积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推行集体合同、工资协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严格落实领导接待日和首问责任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办好“12345”区长公开电话,“12345进社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坚持整体联动,在构建工作格局上出实招

1、基础平台构筑好。依托街道(镇)综治工作中心、司法所和社区(村)综治工作站,采取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滚动推进的方法,全方位、多层面地“拉网式”排查“热点”、“难点”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久调不决的征地拆迁、市场经营管理、企业欠薪等矛盾纠纷和群体性矛盾纠纷。

2、基层网络健全好。高度重视调解组织网络的建设,积极吸收具有群众基础、法律素养的人才加入调解员队伍。目前全区各级调委会共有197家,人民调解员共999人,其中街镇调委会8家,调解员70人,村居调委会118家,调解员667人,企事业调委会69家,调解员257人,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调委会2家,调解员5人。

3、防范预警实施好。坚持预警在先、教育在先、控制在先、调解在先的原则,建立了社区(村)每半月一次、街镇每月一次、全区每季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度。在经常性排查的同时,还根据矛盾纠纷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围绕重点人、重点事、重点时期开展集中排查,确保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2007年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352件,调解成功5350件。

三、坚持创新引路,在多元化解矛盾上创新意

1、警民联调节约资源。长期以来,群众在遇到突发性纠纷后,往往习惯于向110求助。然而,根据有关调解条例,公安机关已经受理的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不得介入。这就导致公安机关大量警力投入到民间纠纷的调解中,而人民调解却没有充分地发挥能量,也使得群众解决纠纷的行政成本大为增加。我区在杭州市率先建立了警民联调中心。自警民联调推行以来,共调处警民联调案件1494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诉前联调减少诉累。2009年,区法院按照区委关于建立“大调解”体系的要求,成立“朱学军法官调解工作室”,工作室至今共办结案件2100余件,调撤率达74%。2010年调解工作室积极尝试在辖区四个街道建设覆盖49个社区的调解服务网络。同时,朱学军受聘杭州电视台“和事佬”栏目,深入纠纷一线参与电视调解,被市民评为杭州市首届“十大金牌和事佬”。

3、民间联调发掘民力。根据市、区推进社区(村)“和事佬”协会工作要求,2009年至今,我区共成立“和事佬”协会108家,“和

事佬”人数达 2096人,累计调解纠纷876起。我区在九堡镇成立了“老娘舅之家”,为人民调解员提供学习交流、疑难会诊、学术探讨、课题调研、听证观摩的平台。目前 “老娘舅之家”已帮助基层调解员解决疑难、重大纠纷25起。

4、专业联调破解难题。在开展“律师进社区”工作中,我区根据各社区经济发展状况、人员构成、地理位臵、法律需求等因素,将现有社区分为老小区型、撤村建居型、新建商品房型三类,派驻不同特长的律师进驻,最大限度地发挥律师特长。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律师值班1750人次,解答法律咨询达2228次,出具法律意见书12份,化解矛盾纠纷92起,实现了“民有所求,律有所为”的共赢目标。

四、坚持完善制度,在工作机制建设上求长效

1、建立了牵头抓总统揽机制。发挥区委政法委(维稳办)、区信访联席办的牵头抓总、指挥调度的作用,牵头开展了“矛盾纠纷化解月”活动,集中全区力量,区、街镇、村社三个层面的化解率均达到预期目标,彻底化解了因凯旋路征拆进京上访的谢某、范某,因运河综保工程行政强迁进京上访的章某、金某,因东站枢纽工程拆迁进京上访的陈某。

2、建立了综合预警联调机制。在各街道、镇建立150人的维稳信息员队伍、30人的应急处臵队伍、20人的信访维稳劝返队伍,通过开展走村访户、宣传政策法规、排摸不稳定信息、疏导化解矛盾纠纷和预测社情民意动态等活动,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掌握。同时,积极发挥维稳办的预警预告、综合协调作用,加强对基层组织和指挥部执法

组的工作指导和协调,定期召开稳定形势分析会议,研究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处臵工作。

3、建立了应急处臵联动机制。建立了维稳、公安、信访应急联动机制,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引发的不稳定事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臵。在区维稳、信访、公安三家联动的基础上,街镇一级形成综治委、派出所、信访科联动,村社一级形成治保主任、调解员、巡访队员联动。先后妥善处理了文晖铭苑变电站建设、草庄火灾事故、景华中学建造围墙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4、建立了重点专案经营机制。巩固和发展化解不稳定因素的好经验、好办法,正确运用法律,对重点人员、重点群体采用一人一策、一案一策的方法化解,全力破解矛盾纠纷利益群体的串联现象,先后化解应某某、张某某等多起积案,成功处臵近年来影响较

五、收获与体会

我区坚持多元化理念,注重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采用全新思路,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

1、在于抓早抓小,靠前化解。我区坚持条块结合,开展全方位、多层面“拉网式”专项排查。充分发挥街道、镇民情联系机制作用,通过分片走访、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确保不留排查盲点和死角。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遂一分析研判,按突出程度和问题性质分门别类进行化解。我区还主动邀请国家信访局接访司有关负责人到我区下访调研,联合接待征迁信访群体代表,达到了宣传政策、教育群众、

畅通渠道的预期效果。

2、在于各级联动,群策群力。近年来,属地镇街和有关部门对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按照“固定领导、固定班子、固定精力”的要求,采取“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办法,抓好不稳定因素的化解工作。维稳办、信访局、公安分局的“三驾马车”作用有效发挥,协同作战的氛围更加浓厚。

3、在于创新办法,细致工作。坚持把能化解的化解、暂且难以化解的缓解、一时难以缓解的想方设法予以稳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对一些久调不解的矛盾纠纷,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会商化解方案。对一些历史积累、负面影响不大的个性问题,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经济补偿、救助的方式实现了息诉罢访。

4、在于主动应对、敢于负责。针对不稳定因素群体中少数人员带头滋事的倾向,按照“处理少数、教育一批”的思路,依法对少数骨干人员采取了传唤、拘留等措施,既实现了敏感时期重点人员的稳控,又达到了教育大多数的目的,变被动稳控为主动稳控。

第五篇:学习借鉴大调解机制 全力构筑大稳定格局

——××分局组织收看四川“大调解”工作经验报道情况汇报按照市委维稳办关于组织收听收看四川“大调解”工作经验专题报道的有关通知要求,从3月22日开始,××分局认真组织全体人员连续几天分别收听收看了3月22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3日的“焦点访谈”以及24日的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围绕四川全面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和创新三种调解机制进行的系列宣传报道,并借助“二五学习日”的机会,于24日下午专门召开党员座谈会,组织全体党员围绕“如何学习借鉴大调解机制,全力构筑分局大稳定格局”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四川省“大调解”工作先进经验是新时期化解社会矛盾的成功探索,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化解社会矛盾抓源头、抓根本、抓基础的精神,对各级各部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具体到分局工作,局长××同志指出,加强信访稳定工作,促进平安××建设,构建稳定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是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局党组对我们的重要指示和基本要求,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专业分局的特色和特长,自觉结合实际,尽快确定建立加强分局信访稳定的各项工作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一是建立学习宣传制度。各级各部门要大力加强《信访

条例》等信访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通过知识讲座、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懂法、用法。 二是建立“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归口办理”制度。要严 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和就地解决问题与教育疏导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一把手”亲自抓,加大调处力度,努力吧本级(或本部门)的问题就地解决好,不准越级上访,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三是建立“一把手到位”和领导包案制度。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认真对待越级上访和突发性群体上访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迟到或拒绝接访。对推诿扯皮、不能及时疏导、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格追究负责人的责任。要迅速到位,做好疏导工作。确保信访案件妥善解决。

四是建立信访预警制度。确定一名同志负责信访信息预警 工作,主要做好信访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发现上访苗头,不安定因素及时上报有关领导,为领导及时了解情况提供真实可靠的预警信息,信访信息员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上一篇:对联与典故范文下一篇:当兵保证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