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22-07-06

第一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需严格执行的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需严格执行的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目录的通知

(厅科技字〔2011〕79号)

信息化标准是确保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规范有序,支撑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提升信息化服务效能,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技术手段。部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组织编制了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集装箱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收费等一批交通运输信息化基础性国家和行业标准,对于行业信息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引领作用。为切实加强信息化标准贯彻应用和监督实施力度,部组织研究确定了第一批需严格执行的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目录(见附件1),现印发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在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中,要切实提高相关标准的执行力度,标准目录所列标准应视同强制性标准予以执行。

二、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建设工程或产品研发,应在设计、开发环节严格遵循标准,并在验收交付阶段开展相关标准的符合性审查或测评工作,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不予验收。标准符合性审查和测评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予以开展,并由标准归口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予以技术支持。

三、对于正在使用且涉及行业信息共享交换的信息系统,请各单位组织标准应用和符合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于2011年10月底前报送至部科技司。

四、部将不定期组织对部属单位和各省在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中贯彻实施标准的情况进行抽查。对贯彻实施标准情况好的单位,我部将确立为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单位,予以支持和鼓励;抽查结果不合格的单位应尽快整改,连续两次抽查结果不合格的单位将列入重点跟踪检查单位,并予以通报批评。

五、从事交通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开发或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应根据部有关政策,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工程管理制度,在信息化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各环节上,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标准的有效应用。

六、进一步做好宣传贯彻工作,部每年进行至少3次全行业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特别是重要的新颁标准的宣贯培训工作;每年组织至少2次有关交通运输信息标准化的专题研讨和技术交流;进一步发挥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服务网站的功能,完善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查询系统,方便标准的获取、应用和意见反馈,推动其成为交通运输信息标准化工作的动态交流平台。

七、各单位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宣贯方案,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开展宣贯培训工作,广泛宣传标准的地位、作用、意义,确保标准中的各项要求得到准确理解、掌握和执行,提高各有关方面贯彻执行标准的自觉性。

八、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标准编制单位应做好服务工作,积极配合各单位、各地信息化标准宣贯培训,协助制定工作方案和培训计划,编制好宣贯、培训教材。部组成了行业信息化标准咨询专家组(见附件2),提供标准宣贯、实施咨询指导。

九、目录标准宣贯、实施的意见、建议,可向部科技司提出。部将根据有关情况,不断

调整、完善需严格执行的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目录,并予以发布。联系人:高翔

联系电话:010-65292819电子邮件:gaoxiang@mot.gov.cn

附件:

1.第一批需严格执行的国家及行业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2011-V1.0)2.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咨询专家组名单及联系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附件1

第一批需严格执行的国家及行业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2011-V1.0)

附件2

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咨询专家组名单及联系方式

发布部门:

发布日期:2011年04月12日实施日期:2011年04月12日(中央法规)

第二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管理制

度试点工作的通知

 为督促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源头管控和动态监控,有效提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运营水平,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和《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 617)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交通运输部决定在北京、江苏、浙江、四川、重庆、陕西等六省(市)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以下简称“电子运单”)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北京、江苏、浙江、四川、重庆、陕西省(市)交通运输厅(委):

为督促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源头管控和动态监控,有效提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运营水平,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和《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 617)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交通运输部决定在北京、江苏、浙江、四川、重庆、陕西等六省(市)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以下简称“电子运单”)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危险货物运单是《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 617) 要求强制使用的单据,也是国际危险货物运输的通用规则。危险货物运单是管理部门进行安全监管的重要载体,对约束承托双方遵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有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危险货物运单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影响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也削弱了管理部门的管理力度。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有效执行危险货物运单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了有效手段,尤其是《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的印发实施,为实行电子运单制度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目前,开展电子运单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是制约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而电子运单是管理部门监督企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对所属车辆及人员“监而不控”、“挂而不管”的问题。二是有利于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长期以来,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托运环节安全监管相对比较薄弱。通过实行电子运单制度,能够促进落实托运人源头责任,打击违法托运行为,推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三是有利于提高安全监管科学性和针对性。当前,基层管理部门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和监管手段落后的问题比较突出。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业务过程数据、卫星定位数据、运政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实现静态管理与动态监管的紧密结合,确定企业风险等级和薄弱环节,可以将有限的监管力量投入到安全风险大、违法率高的重点环节和企业上,实现精准化监管。四是有利于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危险化学品品种繁多、理化性质复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专业性强、安全风险较高。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列明的信息是承运人进行运输作业的重要指导,并且一旦发生事故,承运人和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参照《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和电子运单列明的货物品名、性质及应急处置措施等信息进行决策和救援。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补齐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短板”,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提高行业监管能力为目标,坚持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应用,通过试点示范,探索构建事前预防、事中检查、事后查处有机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推动建立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闭环监管体系,为提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运营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电子运单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车辆动态监控主体责任,推进企业规范化经营,有效遏制企业对所属人员和车辆“监而不控”、“挂而不管”及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在线率低等问题,提高企业组织化、专业化水平;整治危险货物非法托运和违法运输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提升管理部门对危货运输的精细化、精准化监管水平,提高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的整体管理水平;为跨部门、跨地区协调联动和应急处置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

三、主要任务和试点范围

(一)主要任务

各试点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区域的电子运单管理试点工作。各试点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试点实施工作。主要包括:

(1)开发建设电子运单管理系统,实现运单管理、监督检查、量化分析、分类评估的业务环节的自动化采集与处理,为精细化监管提供技术手段。

(2)建立电子运单填写报送和监督检查制度。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督促试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规范填写、使用和上传电子运单,加强对企业电子运单使用和报送情况的监督检查。

(3)建立电子运单与车辆动态监控协同联动机制,强化信息共享与和比对;加强对货物种类、数量、分布、流向的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从业人员培训和应急救援演练,同时为地方政府调整优化危险化学品产业布局提供决策支撑。

(4)探索建立电子运单填写情况与运输企业扩大或核减经营范围、运力发展、审验等工作相关联的工作机制,提高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综合监管能力。 (5)各省之间通过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平台区域交换节点实现电子运单交换共享,建立跨区域安全监管和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6)协调安监部门加强危险货物托运、充装等环节的源头监管,协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营运车辆卡口监控比对信息,完善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公安等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二)试点范围

各试点省份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在本辖区内选择2至3个危险货物运输量比较大的城市,每个城市选择4至5家运输不同货类、不同规模的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试点,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覆盖辖区内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

四、技术支持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和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管理中心作为技术支持单位,根据试点单位要求,协助试点省(市)制定完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配合试点地区开展技术支持。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与苏州市运输管理处共同研发电子运单管理软件,推荐给各试点单位及企业免费使用。

五、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2015年1月-3月)。各试点省(市)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细化任务分工,落实经费安排。参照试点总体要求,完善相关制度、业务流程。

(2)实施阶段(2015年4月-9月)。各试点省(市)部署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业务培训,在试点企业施行电子运单管理制度,开展分类评估和监管工作。

(3)总结阶段(2015年10月)。试点结束后,各试点省(市)要将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以工作总结形式报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在此基础上,交通运输部将根据试点工作情况研究部署推进电子运单管理制度长效机制建设。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试点省(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加快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并落实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总结交流,针对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请于2015年1月15日前将试点工作小组名单及具体工作负责人、联系人相关信息报交通运输部运输司。

(二)调动试点企业积极性。各试点省(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充分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加强组织动员和宣传引导,增强企业责任感,调动企业参加试点工作的积极性,认真落实各项试点工作任务。同时,要切实为企业着想,方便企业,努力为企业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落实配套措施。各试点省(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将电子运单试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落实专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四)强化协作配合。各试点省(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公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试点工作,并以试点工作为契机,着力构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闭环监管体系。

附件: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试点工作技术指南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4年12月24日

第三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全国道路客运、危货运输安全生产整治实施工作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全国道路客运、危货运输安全生产整治实施工作的通知

交办运〔2014〕1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交通运输厅(局、委):

为切实解决道路运输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坚决遏制群死群伤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频发的势头,尽快扭转当前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被动局面,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平安交通”建设集中整治安全生产若干问题的意见》(交安监发〔2014〕166号)精神,现就具体实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重点任务

(一)深入整治道路客运安全问题

1.开展长途客运车辆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梳理登记辖区内800公里以上的长途客运班车夜间运行情况、休息点或接驳点地址、休息或接驳检查责任人,并填报800公里以上客运班线运行信息表(见附件)。

2.严格落实凌晨2-5时停车休息制度。支持、指导和督促客运企业合理调整长途客运班车发班时间,尽量避免凌晨2-5时运行;确实难以避免的,必须严格执行凌晨2-5时停车休息或实行接驳运输。对于不能实行接驳运输的长途客运车辆,要逐车制定途中休息方案,确定停车休息点,明确停车休息检查责任人,确保客运车辆严格执行停车休息制度。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配合公安交警部门严格查处凌晨2-5时运行的非接驳运输客运车辆,对于公安交警部门抄告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发现的不执行停车休息规定的长途客运车辆,一律停运整改,待整改符合要求后,再恢复运营。

3.全面启动长途客运接驳运输工作。各地要制定本省长途客运接驳运输发展规划,支持长途客运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联合经营、建立接驳运输联盟等方式实施长途客运线路资源和接驳点资源整合,集中实施接驳运输,扩大接驳运输的范围和规模。经部批准在多个省份设立分支机构开展接驳运输的道路客运企业,应把接驳运输实施方案通过总公司所在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运输司备案。暂不在接驳运输试点范围的省份,可按照《交通运输部 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抓紧开展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试点准备工作。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联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加强各接驳点设置情况、运转情况和接驳运输台帐的监督检查,对没有严格执行接驳运输车辆、驾驶员和接驳点管理制度的,以及未按规定实施接驳的,一经发现一律停运整改;情节严重的,按照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吊销其道路运输证。

4.严格包车客运管理。加强对包车客运标志牌的信息化备案审核,认真审查包车合同的真实性、有效性,并对包车实际运营情况与备案信息的一致性开展抽检核查。要进一步加强包车客运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增派执法力量,加大对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景点、学校等旅游包车集中地点的监督、巡查力度,严格依法查处超范围经营、持有虚假包车客运标志牌、不按包车客运标志牌注明事项运行、搭载包车合同以外乘客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定期汇总旅游包车的违规运营情况,并抄送同级公安交管部门和车籍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一年内违规行为3次以上的旅游包车客运企业,要暂停对其的包车客运标志牌审核发放工作,待整改结束后,再恢复发放;对于3个月内违反有关规定3次以上的车辆以及长期在异地违规运营的省际包车,一律停止发放包车客运标志牌,停运整改,直至吊销经营范围。要主动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加大对旅游包车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5.严格长途客运班线管理。不再审批新的800公里以上长途客运线路,不再审批新的卧铺客车,加快淘汰已进入市场的卧铺客车。要按照《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对800公里以上的长途客运线路逐线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符合安全运营要求的准许继续运营;不符合的线路立即进行停运整改,完善安全措施后方可恢复运营,2014年底前全面完成评估工作。对于800公里以上的省际客运线路,不能避免凌晨2-5时运行的,要尽快实施接驳运输;不能实施接驳运输的,在经营期限结束后,不再许可延续经营。对于仅在省域内运行的且无法避开凌晨2-5时的客运线路以及在凌晨2-5时发车的客运线路,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商同级公安交警、安全监管部门后,确定具体管理办法。

6.严格农村客运安全管理。要联合公安、安监部门对农村客运车辆安全通行状况进行评估,对不符合安全通行条件的,一律停运整改,整改后仍不能满足条件的,要坚决取缔。要加强对农村客运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在当地政府的统一组织下,会同公安、安监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从事农村客运的车辆,并提高农村客运服务质量和覆盖面,引导农民群众乘坐具备资质的农村客运车辆。

(二)深入整治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问题

1.加大对在用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加装紧急切断装置监管。要对在用液体危险货物罐车数量、已安装紧急切断装置的罐车数量等情况进行摸底排查。要督促、指导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 交通运输部 国家质检总局 关于在用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加装紧急切断装置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4〕74号)要求,确保今年12月31日前为在用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加装紧急切断装置。对于已加装紧急切断装置且具有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的液体危险货物罐车,要做好登记工作。要加强与当地安监、工信、质检、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解决加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2015年1月1日起,仍没有按照要求加装紧急切断装置且无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的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收回道路运输证或公告注销道路运输证。

2.严格查处危险货物违法托运行为。要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协调本辖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供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和充装企业(单位)的目录。要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梳理出本地区高风险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及本次整治工作检查企业(单位)名单。要根据抽查名单,深入企业(单位)开展检查工作。检查中,要对企业(单位)1年内与危险货物托运有关的台账等资料进行核查。对发现托运人委托的承运人不具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资质、承运车辆所装载的危险货物与道路运输证所标注的经营范围不符等非法行为,要立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要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87条对托运人进行处罚,并将处罚情况抄告同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装载危险化学品超过运输车辆的核定载质量等违法情况,应及时向公安部门通报。

(三)严格整治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存在的问题

1.严格落实重点营运车辆接入联网联控系统的清查工作。要督促运输企业对所属的“两客一危”车辆安装车载卫星定位装置和接入系统平台的情况进行自检自查,对于设备运行情况不良,无法确保行驶过程中车辆实时信息的有效上传的,不得安排发车任务。运输企业要将自查情况以书面材料报所属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结合运输企业上报的自查情况对所属地的“两客一危”车辆安装和接入情况进行梳理清查,凡应装未装、应接入而未接入的车辆,或者已装监控系统但不能正常使用的车辆,一律停运整改。2014年8月31日前仍未按要求并接入系统的车辆,停业整顿一个月;一个月后整改不到位的,取消车辆的营运资格。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督促运输企业对行驶过程中的车载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于突发设备故障情况,运输企业及时与车辆安全员取得联系,确保车载设备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正常运行。对于故意损毁、屏蔽系统的,一经发现要立即对相关车辆进行停业整顿,对相关人员开展培训教育。发生两次及以上上述行为的,取消相应营运资质和从业资格。

2.加快推进联网联控数据完整性建设。各省按照《道路运政系统基础数据》格式要求,在2014年底前完成省内“两客一危”车辆经营业户信息、营运车辆信息、从业人员信息、班车线路牌信息等基础数据清理和上报工作。

二、工作安排

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整治方案制定阶段(9月)

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平安交通”建设集中整治安全生产若干问题的意见》和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地区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并于9月25日前报部运输司。

(二)深入排查整治阶段(10月至11月)

各地要对本辖区道路客运企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运营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组织相关单位和企业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通过明查暗访等方式,对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整改落实到位,推动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各地要于每月5日前将前一阶段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及相关表格(见附件)报部运输司,联系人:李强、孟秋;联系电话:65292755,65292754;传真:65292740。

(三)总结评估阶段(12月)

各地要在本次专项整治工作完成后,对整治工作情况和经验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巩固整顿成果,形成改进和加强道路客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长效机制,并将相关总结评估材料于12月25日前报部运输司。

要求各地根据实施工作的总体要求,迅速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细则,解决好不想管、不敢管、不会管的问题,加强组织检查和考核,严肃处理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推动整治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将本次专项整治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在工作时要加强部门协作,开展联合执法。要加强与公安交警、安监、质检、工商等部门合作,加大对非法营运和各种违法违章行为的打击、查处力度。要与公安交警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和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加强与安监部门合作,严格查处危化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将危险货物托运给不具备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车辆,从源头上消除危险品运输事故隐患。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4年8月26日

第四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工

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8号)有关要求,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交规划发〔2016〕74号)和《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实施任务分工的通知》(交办规划〔2016〕75号)的部署,加快推进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以下简称危货监管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和服务能力,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危货监管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直接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对于支撑经济发展和服务百姓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持续加强,但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事故频发多发的势头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是促进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相关活动参与方落实责任、提高安全运营水平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信息化基础还比较薄弱,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系统功能不完善、互联共享不充分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安全监管要求。加快推进危货监管系统建设,对于补齐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短板,更好地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管理部门监管效能,推进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保障危险货物安全高效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基本建成,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联网监管、精准监管、专业监管、协同监管”的格局基本形成,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为实现危险物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安全管理及信息共享奠定基础。

三、建设思路

部省共建,分级负责。按照“一级采集、一级交换、多级应用”的总体思路推进全国危货监管系统建设工作。全国危货监管系统分为部级危货监管系统和省级危货监管系统。省级危货监管系统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建设,重点实现电子运单等监管信息的采集、分析及应用等功能;部级危货监管系统由部组织建设,重点实现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信息交换共享、危险货物管理基础知识库及行业统计分析等功能;市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使用省级危货监管系统相关功能模块具体实施行业监管,不再新建系统。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部统一制定危货监管系统基础性关键标准,制定发布省级危货监管系统建设指南,统一开发省级危货监管系统基础、核心功能模块。具备条件的省份作为首批建设省份启动本地危货监管系统建设,其他省份抓紧完善基础条件,陆续启动本地危货监管系统建设。

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成果,强化与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管理系统、第三方检验机构信息系统等的信息共享与业务联动;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信息共享能力建设;保障部省两级系统实现联网运行。

突出重点,加强创新。以电子运单管理、现场检查管理、企业安全合规量化评估、罐体检测信息应用等业务功能为建设重点。探索建立与保险机构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机制;推广使用视频监控、防碰撞预警等主动安全技术;创新软硬件设备集约化建设,确保系统应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四、工作任务

(一)建设部级危货监管系统。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1.实现数据交换共享。推进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信息跨省联网交换共享;实现与部级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运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实现与全国性第三方罐体检测机构检测信息联网共享;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与公安部、工商总局等部门数据共享;预留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环保部、质检总局、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的数据共享接口,适时实现对接。

2.开发行业运行监测系统。实现对全国主要危险货物运输通道、流量、流向的监测分析功能;完善全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专用车辆、从业人员信息共享和统计分析。

3.建立危险货物管理基础知识库。包括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主要法规标准;危险货物分类、理化特性、主要危险性、适用包装容器及罐体、标志标记;危险货物装卸及道路运输操作要求、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方法、重要事故案例等。

(二)建设省级危货监管系统。

1.开发行业监督管理系统。为市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供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监管、现场监督检查管理、运输企业安全合规量化评估、执法监管人员在线学习与业务培训等功能服务,同时为省、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供行业监测、统计分析等功能服务。

2.开发行业信息服务系统。为运输企业提供电子运单管理、与管理部门信息交互等服务;为托运人、装货人及保险机构等提供承运人基本资质信息、安全合规量化评估结果查询等服务。

3.实现数据交换共享。实现与部级危货监管系统及当地第三方罐体检测机构检测信息联网共享;推进与本地工商、公安、环保、安监、质检等部门的数据共享。

五、职责分工及进度安排

(一)部级危货监管系统。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作为部级危货监管系统项目建设单位,负责部级危货监管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作为项目技术支持单位,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要按相关规定组织好项目招标、开发实施、试运行、验收等建设管理工作。要抓紧组织开展部级危货监管系统前期工作,力争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评审立项,在2017年10月底前完成初步设计,2018年底前完成与首批省份、罐检单位等第三方检测机构系统联网试运行。

(二)省级危货监管系统。

各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各地省级危货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省级危货监管系统实行分批建设,部将于2017年三季度发布省级危货监管系统建设指南。首批省份应于2018年底前完成省级危货监管系统建设工作,并实现与部级危货监管系统互联互通试运行。其他省份要抓紧时间完善基础条件,要在2020年之前完成省级危货监管系统建设工作,并实现与部级危货监管系统互联互通。

各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危货监管系统需求分析,深入了解市级和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相关企业关于系统建设的需求,加强与公安、环保、工商、质检、安监等部门的沟通交流,细化系统功能模块设置,保障系统功能设计科学实用;要做好项目前期及建设工作,在前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地方有关规定做好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部印发的省级危货监管系统建设指南,按计划开展危货监管系统开发建设;要加强危货监管系统应用和运行维护,制定运维专项方案,落实运行维护管理人员责任,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组织对基层管理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健全系统应用考核制度,确保系统在管理工作中发挥实效。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危货监管系统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工作目标任务,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对工作进度督察和工作效果的总结,针对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提出解决办法,确保危货监管系统建设顺利推进。

(二)保障资金投入。各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危货监管系统建设和运维资金,保障危货监管系统建设和联网工作顺利实施。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由部综合规划司会同运输服务司对资金申请报告和项目进行审核,对符合本通知及省级危货监管系统建设指南要求的省级危货监管系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统建设给予支持。拟申请部补助资金的首批省份,要于2017年6月底前按照《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投资补助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交规划发〔2016〕171号)要求和程序向部提交投资补助申请。

(三)强化技术支撑。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作为技术支持单位,要加强对部省两级危货监管系统建设的技术指导,组织人员对电子运单数据格式、罐体检测信息交换技术要求等工程建设基础性和关键性技术标准进行研究;统筹协调解决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确保部省两级工程整体和一致推进;做好部级危货监管系统与部级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道路运政系统以及省级危货监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

(四)加强协作配合。各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公安、环保、工商、质检、安监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努力实现危险货物生产、储存、销售、运输和使用等监管数据联网共享,加快构建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闭环监管体系。

(五)加强监督检查。部将研究制定《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考核管理办法》,并定期对各省危货监管系统建设及使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进展缓慢、不能按期完成工作任务、不能实现与部级危货监管系统互联互通、未能实现有效应用的省份予以通报。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要协助做好工程建设进展和质量的跟踪检查工作。

(六)强化系统验收考核。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省级危货监管系统进行验收时,由部级系统建设单位和技术支持单位联合出具省级危货监管系统互联互通应用证明,未取得互联互通应用证明的,不得予以验收。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 张强,010-65293433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吴金中,010-62079497;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王淑芳,010-65293910。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7年3月14日

来源: http:///fg/detail2038901.html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第五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国办发〔2009〕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国务院办公厅 二○○九年三月二日

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1号),设立交通运输部,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

(一)将原交通部的职责,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拟订民航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职责,原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整合划入交通运输部。

(二)取消已由国务院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三)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交通规费的管理职责。

(四)将组织推广公路水路行业设备新技术、协调闲置设备调剂等职责交给事业单位,将港口企业与国际港口组织联络等工作交给有关行业协会。

(五)加强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职责,优化交通运输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

(六)加强统筹区域和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职责,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发展农村交通,加快推进区域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

(七)继续探索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的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建设,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综合运输行政运行机制。

二、主要职责

(一)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综合运输体系规划,指导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和管理。

(二)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公路、水路、民航等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组织起草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参与拟订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拟订有关政策和标准并监督实施。指导公路、水路行业有关体制改革工作。

(三)承担道路、水路运输市场监管责任。组织制定道路、水路运输有关政策、准入制度、技术标准和运营规范并监督实施。指导城乡客运及有关设施规划和管理工作,指导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负责汽车出入境运输、国际和国境河流运输及航道有关管理工作。

(四)承担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责任。负责水上交通管制、船舶及相关水上设施检验、登记和防止污染、水上消防、航海保障、救助打捞、通信导航、船舶与港口设施保安及危险品运输监督管理等工作。负责船员管理有关工作。负责中央 2 管理水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船舶及相关水上设施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依法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指导地方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

(五)负责提出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国家财政性资金安排意见,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国家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拟订公路、水路有关规费政策并监督实施,提出有关财政、土地、价格等政策建议。

(六)承担公路、水路建设市场监管责任。拟订公路、水路工程建设相关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协调公路、水路有关重点工程建设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指导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承担有关重要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按规定负责港口规划和岸线使用管理工作。

(七)指导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按规定组织协调国家重点物资和紧急客货运输,负责国家高速公路及重点干线路网运行监测和协调,承担国防动员有关工作。

(八)指导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监测分析运行情况,开展相关统计工作,发布有关信息。指导公路、水路行业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

(九)负责公路、水路国际合作与外事工作,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十)指导航运、海事、港口公安工作,管理交通直属公安队伍。

(十一)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交通运输部设12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3 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综合性报告、文件起草和政务公开、保密、信访等工作。

(二)政策法规司。

组织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承担有关立法规划和协调工作;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办相关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组织开展政策研究;承担新闻宣传工作;指导公路、水路行业有关体制改革;指导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三)综合规划司。

组织编制综合运输体系规划,承担有关协调工作;组织起草相关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参与拟订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和标准;承担有关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审核工作;提出国家有关专项资金投资政策和资金安排建议并监督实施;组织编制港口规划,承担岸线使用审查工作;承担有关环境保护、利用外资、统计、信息工作。

(四)财务司。

承担公路、水路行业有关投融资政策拟订工作;承担专项资金、预决算、政府采购、外汇、信贷有关工作;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财务及资产管理、内部审计工作。

(五)人事劳动司。

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劳动保护和卫生监督工作;指导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承担有关智力引进和对外劳务合作工作;承办部业务主管社会团体相关事务。

(六)公路局。

承担公路建设市场监管工作,拟订公路建设、维护、路政、运营相关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承担国家高速公路及重要干线路网运行监测和协

4 调;承担国家重点公路工程设计审批、施工许可、实施监督和竣工验收工作;承担公路标志标线管理工作;指导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起草公路有关规费政策并监督实施。

(七)水运局。

承担水路建设和运输市场监管工作,拟订水路工程建设、维护、运营和水路运输、航政、港政相关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承担国家重点水路工程设计审批、施工许可、实施监督和竣工验收工作;承担港口、航道及设施、通航建筑物、引航管理工作;承担船舶代理、船舶管理、理货、港口设施保安、无船承运、船舶交易等管理工作;承担国际和国境河流运输及航道管理工作;起草水路有关规费政策并监督实施;承担对台运输管理工作。

(八)道路运输司(出租汽车行业指导办公室)。

承担城乡道路运输市场监管,指导城市客运管理,拟订相关政策、制度和标准并监督实施。承担运输线路、营运车辆、枢纽、运输场站等管理工作;承担车辆维修、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和驾驶员培训管理工作;承担公共汽车、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运营、出租汽车、汽车租赁等的指导工作;承担跨省客运、汽车出入境运输管理;按规定承担物流市场有关管理工作。

(九)安全监督司(应急办公室)。

拟订并监督实施公路、水路安全生产政策和应急预案;指导有关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承担有关公路、水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依法组织或参与有关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组织协调国家重点物资运输和紧急客货运输;承担国防动员有关工作。

(十)科技司。

组织拟订公路、水路行业科技、教育、信息化政策并监督实施;组织协调有关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承担有关标准、质量和计量工作;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标准协调工作。

(十一)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

承办国际和对港澳台合作与交流相关事务,承担有关外事工作;组织有关国际公约的履约和协定的执行工作。

(十二)公安局。

指导航运、海事、港口公安工作,管理交通直属公安队伍。公安局列入公安部序列,由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双重领导,党政工作以交通运输部领导为主,公安业务工作以公安部领导为主。

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离退休干部局 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

四、人员编制

交通运输部机关行政编制为398名(含两委人员编制7名,援派机动编制3名,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61名)。其中:部长1名、副部长4名,司局级领导职数56名(含总工程师2名,安全总监1名,总规划师1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离退休干部局领导职数3名)。

五、其他事项

(一)管理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

(二)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设在交通运输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重大海上人命搜救、船舶污染事故和重要通航水域清障等应急处置工作,承担国家海上搜救应急反应机制有关具体工作。

(三)由交通运输部牵头,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道部等部门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协调配合机制。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综合运输体系规划,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规划有关重大问题的协调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平衡。

(四)城市地铁、轨道交通方面的职责分工。交通运输部指导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运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两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城市地铁、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公共交通整体规划的有效衔接。

(五)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为交通运输部派出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履行航运行政管理职责。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机关行政编制120名。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及直属海事机构履行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船舶及相关水上设施检验和登记、防止船舶污染和航海保障等行政管理和执法职责。具体机构设置、职责、编制等事项另行规定。

(七)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六、附则

本规定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其调整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规定程序办理。

上一篇:交通协警心得体会下一篇:今天新闻主要内容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