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治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沪港通制度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摘要:资本市场开放是促进金融体系不断深化与发展的重要助力。从2002年开始,我国相继推出并完善了 QFⅡ、RQFⅡ、QDⅡ、RQDⅡ、AH股交叉上市等多个市场开放制度。2014年11月17日,证监会正式实行“沪港通”交易机制,这是我国改善投资者结构、提升市场效率、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其对于引导和改善上市公司价值投资也具有重要意义。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各项目标实现的合理保证,渗透到企业日常运作的各个方面,是衡量企业管治水平的有效指标。因此,本文基于“沪港通”互联互通交易机制这一背景,探究这一政策启动后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影响这一政策效应发挥效果的其他可能因素。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拓展了沪港通制度在微观层面的研究。目前大多数文献集中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股价同步性、股票市场联动性等宏观角度的影响以及对企业投资决策、股利分配等微观层面的影响,鲜有文献关注其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产生的政策效应。研究沪港通制度对内控质量的影响将进一步验证该政策的实施效应,为其在微观层面的研究提供补充,揭示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行为的作用途径,丰富境外投资者对企业治理作用的研究。第二,本文的研究设计和检验较为有效的化解了以往研究中的部分问题。沪港通制度作为一种外生冲击改变了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借助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PSM+DID模型研究沪港通制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有效缓解以往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第三,基于分析师关注度和机构投资者的调节效应,进一步探究了二者对沪港通制度和公司治理之间的潜在调节机制,拓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为改善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提供了有效路径,对于研究分析师的市场作用、推进机构投资者相关制度的落实提供实证依据。第四,丰富对沪港通制度政策效果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异质性检验。针对不同代理成本企业以及管理层是否持股企业,沪港通制度对内控质量的提升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从侧面揭示了该项政策的作用效果以及局限性,为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以后相关话题提供了潜在的研究方向。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8年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为实施沪股通政策的标的企业(处理组)配对,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沪港通制度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以及分析师关注度和机构投资者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通过了安慰剂检验、对内部控制指标进行行业调整、排除双向影响、更换PSM方法等稳健性测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代理成本、管理层持股与沪港通政策实施效应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相对于该政策的非标的公司,沪港通制度可以提升标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2)分析师关注度可以促进沪港通制度对标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作用;(3)机构投资者占全部投资者的比例越高,沪港通制度对标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作用越强;(4)代理成本较高或较低的标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较为明显;(5)管理层持有股票的标的企业相较于管理层没有持股的标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作用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验证了沪港通制度在微观层面的政策效果,为完善上市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培养专业证券分析师、推进机构投资者发展等多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对我国金融市场渐进式改革、逐步向世界开放的计划提供政策基础。在未来研究中,可以继续关注深港通、债券通、沪伦通等资本市场开放制度的政策效应,更全面的考察此类交易制度的作用机制,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沪港通制度;内部控制质量;分析师关注度;机构投资者;代理成本

学科专业:财务管理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结构及方法

1.3.1 研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2 制度背景与文献综述

2.1 制度背景

2.1.1 资本市场开放历史沿革

2.1.2 沪港通制度介绍

2.1.3 沪港通运行状况

2.1.4 沪港通对资本市场影响

2.2 文献综述

2.2.1 资本市场开放相关文献

2.2.2 内部控制相关文献

2.2.3 文献述评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关键概念界定

3.1.1 “沪港通”互联互通机制

3.1.2 内部控制质量

3.1.3 分析师关注度

3.1.4 机构投资者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2.1 沪港通制度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3.2.2 调节机制分析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 模型设计

4.3 变量定义

4.3.1 被解释变量

4.3.2 解释变量

4.3.3 控制变量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倾向得分匹配估计

5.2.1 Logit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5.2.2 样本匹配效果分析

5.3 匹配样本分析

5.3.1 匹配样本描述性统计

5.3.2 匹配样本平行趋势分析

5.4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5.4.1 沪港通制度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5.4.2 沪港通制度、分析师关注度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5.4.3 沪港通制度、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5.5 异质性分析

5.5.1 沪港通制度、代理成本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5.5.2 沪港通制度、管理层持股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5.6 稳健性检验

5.6.1 安慰剂检验

5.6.2 对内部控制质量指标进行行业调整

5.6.3 排除双向影响

5.6.4 更换PSM方法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上一篇:时间理论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服务型政府评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