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2022-07-24

第一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想必是大家都听过的词,不说对它有多了解,但也有一定的认识,也许一听到这个词很多人就马上联想到了灯红酒绿的奢靡生活,不思进取的颓废态度。的确,这个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揭示社会中的一种不良现象,一种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只看重眼前利益的现象。然而,究其渊源,享乐主义最初的意义是为了说明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它的提出是为了告诉我们生活中具有快乐和痛苦,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最求快乐,避开痛苦。谁能否认这是错误的吗?可是,享乐主义的存在也确实给这个社会,给很多人带来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在这个万物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仅局限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一个部分来评判某一事物的好坏,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对于享乐主义,我们也要如此。

享乐主义,又叫伊壁鸠鲁主义,产生于古希腊,不同的人对于它有不同的看法与认识,它是一直以来受诋毁与争议最多的哲学。此学说最初认为人类生活的目的是快乐,说以我们应该努力追求快乐,后来,享乐主义通常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无尽的欲望等挂钩,由此给享乐主义披上了灰色与消极的外衣。在一定时间与一定程度上,享乐主义使人们尽情的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使人们陷入了意志消沉,精神颓废的状态中。他们只看见了眼前的暂时的快乐,忘记了追求与奋斗,忘记了灵魂深处的快乐的叫嚣。同时,为了追求那所谓的“快乐”,人们尽一切手段去享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财富与资源的巨大浪费,有时还会对他人造成无尽的损失与痛苦,就好比古罗马帝国的那些贵族为了寻求感官的刺激与精神短暂的兴奋,他们培养了一批角斗士,用同类的鲜血与斗争丰富他们乏味与无聊的人生,可是,在这种享乐主义之下反映出来的真的是快乐吗,真的是丰富多彩的人生吗,真的是对快乐生活的完美诠释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而且在那个时候,人们对享乐主义的认识没有达到一个积极地境界,他们只是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快乐,不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做出有损他人利益,不利于人际交往的事,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站在前人的观点上,我们会发现那时的享乐主义是偏向于物质方面的享乐与感官的刺激,那是一种暂时的神经兴奋,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那就是他们人生追求。可是对于这种追求,他们很多人没有做出正确的理解,只知道自己的利益与满足,忘记了他人的需求与利益,这种享乐主义其实只是一种极端的享乐主义,这种极端享乐主义不符合人的本性,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享乐主义使“我们这个社会里的人都是不幸的人:孤独,恐惧,抑郁,具有依附性和破坏性。”可见,对于一个事物如果没有做出正确的理解,那就很容易走向该事物的极端。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现实生活发现,只有那些能够将其不断节省下来的时间成功地“消磨“掉的人才是快乐的,这又是人们享乐主义的另一个理解。尽管功利主义合乎享乐主义对快乐的追求,可是在这个时期的享乐主义价值观与功利主义对功利的阐释有了微小的分歧。人们已经不仅仅只关注物质生活了,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他们开始真正的去理解生活,开始思考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这是享乐主义的一次升华,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痕迹,也是人们思想的进步。

我一直在想,当初提出“享乐主义“的伊壁鸠鲁到底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提出了这个观点?他的初衷又是什么?提出这个观点是想给社会与人们一种怎样的启示?我们有见过他本人,没有和他进行过深层次的对话,也不知道现在所存在的那些记录是否全是他本人的观点。我想,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东西总会在不同时代的人面前发生不同的改变。有人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无神论者,伟大的哲学家,也有人认为他是淫逸行为的辩护人。在我看来,他虽然提倡人们追求感官的享乐,可是他在生活中的行为是高尚的,他能做到自我控制,而且他也提出我们要追求的是持久的快乐,不要只满足于暂时的欢愉。不过他的观点中也有一些极端的因素在其中。我想,他的贡献应该在于提出了这么一个哲学,给世人以深思,即使开始的时候大家理解得不够深,可是它带来的是无尽的深思与不断地进步。人们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的东西来完善它,自身也不断进步着,同时也促进社会的进步。我们不能用单一的眼光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发现事物的改变。

很多人认为享乐主义在新的形势下依然存在很多不好的表现,人们在一定情况下不再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思想空虚,贪图安逸,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抱怨满天。他们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跟不上潮流,享乐安逸才是生活的本质。人们变得怕吃苦,怕受累,一天得过且过,没有了真正意义上追求与梦想,认为梦想终究是梦想,就如周立波所说“梦想就是睁开眼也看不见的现实“,于是他们就只看眼前。在他们自己所理解的享乐主义下不思进取,还一天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仔细想一下,好像真的是这样的,说明我们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重新诠释一下什么样的”享乐主义“才是真正的享乐?什么样的”享乐主义“才是正确的享乐?什么样的”享乐主义“才是发展的享乐?在这种形势下,人们自身需要反省,政府也需要加强教育与宣传。

21世纪以来,经历了祖国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深刻地认识到享乐主义的精髓不只是享乐,他的精髓应该在于如何获得心灵的满足感,这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生在这个高速发展,竞争力极大的社会与时代中,我们更应该对享乐主义做出全新的诠释。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要明白一切的失败与不如意都是从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开始的,这也是片面的认识享乐主义的表现。在我看来,享乐享乐,就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快乐,一种对于自身的满足感,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及在憧憬的同时不断地去努力,去追求,去让自己的理想得以实现。 现在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不仅仅追求着物质生活,他们更多的是对精神物质的追求。比如说现在很多人在闲暇的时候喜欢出去旅游,这不仅仅是身体的放松,也是精神的小憩,在旅游中他们不但身体得到了享受,也开拓了自身的视野,心灵也得到了洗涤,这是精神的享受。再比如说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上了看书,不是为了炫耀,不是单纯的为了考试,仅仅是因为喜欢,因为精神的满足。在书籍中,人们不仅可以使自己忙碌的身体得到适当的休息,还能了解到很多知识,看到很多有趣的,有用的东西。现在有很多类似的享乐行为,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升华后的享乐。

关于享乐主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个竟争非常激烈的时代,享乐是每个人都非常向往的,也是人们所追求的。很多人为了他们心中的“享乐“,不断努力着,进步着,痛并快乐着。看来,享乐主义还可以促进人们不断向前,努力进取。并不像以前那样使人颓废,堕落,不思进取,反而在正确的认识下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在享乐主义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这些观点相结合,从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时代在发展,生产力的水平在提高,人民生活日益富裕,我们不能让极端的享乐主义毁了我们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享乐主义,要用全新的,进步的思想诠释享乐主义,我们要诠释出我们新一代的风采,诠释出祖国不断进步的阶梯。不要让享乐挡住我们头上的光芒,要让享乐主义使我们大放异彩。只有努力追求过,认真面对过,亲身体会过才是享受人生,那才是我们应该理解为的享乐主义,才是积极地享乐主义,才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享乐主义。

第二篇: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这是我校近年来的育人原则。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物是这样,看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作为一个富有灵气、生动活泼的成长中的学生,在他们的身上,值得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的方面有很多很多。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他们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然而,作为教师,要用欣赏者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缺点,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爱护和肯定。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当学生感受到你在欣赏他时,他会很容易被打动,使他更具价值感,更具成功感。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是对学生的肯定,也是教师博大胸怀的一种表现。欣赏学生也是一种境界和美德,是一种沙里淘金发现绿洲的快乐。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一定会发现我们的学生也是非常可爱的!

其实,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要学会发掘、欣赏他们的美。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赏,教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场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欣赏犹如一盏高悬的智慧明灯,不仅照亮学生,也照亮师者。

孔子说有教无类,对学生要因材施教。作为教师,从内心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好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要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如果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用同一个方法去教育所有的学生,用静态的目光看待学生,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尊重,那么就会有许多学生只显现他的“差”。学生的“善”的方面得不到发掘、培养,他的优点就会萎缩以至消失,就必定成为所谓的“差生”。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让他们得到充足的信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让他们获得足够的空间。教师的关爱、信任、包容的眼光、正确的教导会使我们的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看清前进的道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那么,就让我们以欣赏者的身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缺点,相信你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那么优秀。

学会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学生时,你会感觉快乐很多!

第三篇:七年段演讲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用爱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用爱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

教师的工作虽然辛苦、劳累,但很充实。几分酸涩,几分欣慰,几许感叹,但同时也跟一群群可爱的学生一起多了几分成长!教师要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名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以仁爱之心开启每一名学生的心灵之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仁爱之心施展教育的魅力,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他的弟子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表明要充分尊重学生,不伤害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师的仁爱之心是以师生相互信赖为基础的,这种信赖是尊重、理解和关怀。

一、 真诚地尊重学生。

有人说,好老师的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一名教育者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有用之才。教师的这一尊重是把学生看作独立完整的社会人,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进一步而言,教师的尊重还在于学会欣赏学生,这种欣赏不是简单的赏识,更不是单向的旁观,而是让学生在获得尊重、信任的同时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做好老师应该懂得既尊重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又通过尊重学生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尊重他人。

二、充分地理解学生。

老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需要,既包括学习的需要、成长的需要,也包括休息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等,特别要理解学生具有人格尊严的需要。教师充分的理解是师生间对话和沟通的导向,理解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相互探讨交流、交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人格与人格的对话。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必须精心加以引导和培育。因为他们都承载着每个家庭的希望,我们不能轻言放弃。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

三、宽容地关怀学生。

教师的宽容是一种无私的仁爱,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宽容的关怀不是妥协,是教师用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宽容的关怀不是迁就,是教师施展教育的艺术,在适当的情形下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成长;宽容的关怀不是放纵,是教师自始至终把爱心融化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以关爱的心态分析学生的不足与过错,进而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与志趣,以高度的责任心达到育人的目的。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是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殷切希望。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们教师付出的是

2 汗水,收获的是那一份份充实、沉甸甸的情感。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第四篇: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

三年级数学

王莎莎

用正确的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

内容摘要:学生学活动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传统意义上,教师看到的错误消极方面教多,甚至有许多教师把学生的错误当成洪水猛兽,避之不及。而实际上,学生的课堂错误正是教学的巨大资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分析、思考交流探究出错误的根源,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并订正错误,更要使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数学活动过程,让思维在错误与正确之间进行激烈交锋,创造能碰撞出璀璨的思想火花的学习情景,让孩子取得愉悦的学习心理,让“错误”成为学生的“乐学”的助跑器。

关键词:课堂教学错误思维

一位从美国考察回来的老师曾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老师让学生画理想中的苹果,大多数同学都能按照生活中苹果的本来面目精心创作,可有一位同学居然画了一个“四四方方”的东西。老师先是很惊喜地赞扬该同学的作品很有个性,接着请他谈谈自己的想法。“我们家经常买苹果,但我讨厌那些圆圆的家伙,因为它们老是要从茶几上滚下来,我不得不爬到桌子、柜子底下去捡,太麻烦了,要是有方苹果„„”“很好,还有没有别的理由呢?”“方苹果比圆苹果削起来方便多了!”“说得太好了,还有呢?”“圆苹果装在箱子里很占地方,要是有方苹果,箱子可以装得更多!”“好极了,你的设想很有创意,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能培育出自己理想的方苹果来,到时候我们一定来为你庆贺!”

这真是一只胜利的金苹果!它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是“学生自己的苹果”而不是“老师的苹果”。就现实生活来看,“方苹果”显然是个“怪胎”,但经过老师“妥善处理”,它终于成了最理想的“幸运儿”。没有尊重和宽容,没有鼓励和赞赏,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事实上,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常遇到学生出错的事。课余时间经常会听见老师们这样的议论 “我们班的学生真没用,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都会答错。”

“是啊,是啊!”其他老师随声附和:“一个很简单的算式也会算错,不知怎么搞的?”对待错误,许多老师视为洪水猛兽,惟恐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错误其实是学生真实的流露,是学生个性的张扬。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宽容错误的存在,更要善于挖掘错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如果我们能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错误”,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一、 接纳“错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错误”。这一点,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经常外出上示范课,每每告诉那些陌生的学生:“于老师上课最喜欢发言说错的学生,我要给他发特等奖„„”其实,这不仅仅是调动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还在于老师一个清晰的教育理念: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因此,我们要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轻易否定,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用鼓励的语言去评判。只有接纳学生的错误,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己的设想;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

1、找准错误,寻找起点

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

作为教师,当学生有了错误,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应把它作为教学的真正起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顺应”

他们的认知,掌握其错误思想运行的轨迹,摸清其错误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2、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错误并不是一文不值的,它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它其中总会包含着合理的成分。教师应该善于挖掘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让学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如应用题“桃树有45棵,比梨树的3倍多6棵,梨树有多少棵?”学生列出的算式有:①3×()+6=45;②3×45-6;③(45+6)÷3;④(45-6)÷3;⑤45÷3-6;⑥45×3+6„„解法很多,究竟谁对谁错?通过学生合作,结合线段图,学生很快“统一”了答案,①、④是正确的。这时,教师“将错就错”,因势利导:如果是其他算式,你能改变原题中的条件,改编出应用题吗?学生的思维打开了,针对其他算式改编出应用题。

一个普普通通的错误,只要巧妙的将以利用,挖掘错误的“闪光点”,就能成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资源。像上面例子这样的“将错就错”,利用错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验证、归纳、分析、整理,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条件、问题、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举一反三,既丰富了知识,又拓展了思路,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办法。

二、 透视错误——促使教师实践反思

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知识上的缺乏、能力上的不足,观念上的陈旧,在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地暴露自己的弱点,也会引发一些“错误”。

现象一:学生课上“出错”时,教师没有及时捕捉并因势利导。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一位老师在讲完例题后,请同学们练习投影仪上的练习题,老师叫了一位坐在角落的女生。

“老师,我看不清楚。”被叫的女生怯怯地回答。

“那就到投影仪前面来。”教师说道。结果,女生起身到投影仪前,回答了问题,可是答错了。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嘲笑的声音,女孩的脸羞得通红。

“刚才听课没用心吧!请下一位同学回答。”老师不满意地说。

临下课时,老师问谁还有不懂的问题,那位女生举起了手,可惜老师没看见。临出教室时,女生眼角挂着晶莹的泪花。

现象二:学生有“别出心裁”的解法时,教师由于个体思维的限制,不能马上“心领神会”,反而不屑一顾,甚至简单否定。这种“错误”的教法,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如: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周长。两为学生分别用“3×2+2×2”、“(3+2)×2”的方法算出周长后,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的方法和他们的都不一样:3×4=12(分米),再减去长方形的宽12-2=10(分米)也能算出长方形的周长。”教师简单的一句:“这种方法我不明白”就把学生给打发了。

课堂上如此的“意外”多了,教师遭遇的“尴尬”多了,随之而来的缺憾也就多了。其实,教师不是“神”,偶尔犯错在所难免,只有夯实自己的底子,打开心胸,认真透视这些错误,教师才能在错误中成长,在反思中成熟,逐渐达到“少错”的境地。

三、 妙设“错误陷阱”——引导学生辨别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者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有的放矢地造编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题目,在易错的节骨眼上布设“陷阱”,借以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以错误陷阱这种尝误训练,可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薄弱环节,并引导学生自我诊治,深刻辨析,从“陷阱”中挣扎出来,走出误区,吃一堑长一智,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力的锤练与提高。

社会心理学家曾指出:“我们期望学生犯错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争取明天的成功。”作为新世纪的新型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用一颗 “平等心”、“宽容心”去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并且,要巧妙、合理地利用“错”这一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最终让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成为学生乐学的助跑器,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丹.关于如何对待数学学习错误的思考[M].《教育探索》,2006. 1.

[3] 余马东.小学生学习数学常见的思维错误[M].《黑龙江教育》,2005.11.

[4] 骆玲芳.数学教学新视角[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

[5] 周玲棣.课堂,因“错误”而精彩[M].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05.1.

[6] 骆伯巍.教育心理学原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第五篇: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末位淘汰”制

袁海生

“末位淘汰”制 ----- 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卓越的前总裁杰克· 韦尔奇(Jack Welch)所创立的一种管理制度。为了治疗通用电气公司的“大企业病”,为了整治公司人浮于事、官僚主义、效率低下等不良风气而创立的。

“末位淘汰”制从其字面意义不难看出,淘汰的是“末位”,而“末位”的产生必须依靠合理、客观、公正、公平的考核机制,很多文献对“末位淘汰”制给出如下定义:工作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得分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绩效管理制度。

“末位淘汰”制作为一种制度,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目的:通过末位淘汰制这样一种强势管理,给予员工一定的压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有力的竞争使整个单位处于一种积极上进的状态,克服人浮于事的弊端,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部门效益。但是,作为一种制度它仍必须符合制度有效的基本原则:严密性、可行性、无偏袒、时效性以及合法合理的原则。“末位淘汰”制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种管理工具是否仍适用与当今的企业管理?

“末位淘汰”制存在的根本意义和目的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激励员工,避免人浮于事”-------- 通过末位淘汰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以此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淘汰“净化”和“精化”员工队伍,从而打造精英团队(但从实践看,末位淘汰制应是一个动态的流程,它不仅要淘汰,而且要引进,通过“优进差汰”的淘洗,形成企业的精英团队)。

二是“精简机构,有效分流”-------- 是针对那些机构臃肿、人员过剩,效率低下的组织而言,通过“末位淘汰”对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绩效低下的人员进行淘汰,即实现了机构的缩减,又兼顾了相对的公平。

“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强势管理模式,这类强势管理模式大多出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第一阶段 ---- 人力成本阶段(企业认为员工是成本,缺乏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而当今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已进入人力资源阶段并迅速向着人力资本阶段发展;它是特定的时代和生产力环境的产物,必然存在它的局限性,因此在脱离其特定环境和条件的情况下其消极的一面也是显而易见的。

1、在一个人力资源仍存在缺口或人员流动较大的组织里,其首要目的是吸引和引进人才,培养和巩固人才,硬性的“末位淘汰”势必会大大增加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管理成本和工作的难度。

2、“末位淘汰”及其相对应的“首位激励”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提升“危机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目的,但是否真正起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的作用?

“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针对的仅仅是少部分员工,不是大多数员工。“末位淘汰”和“首位激励”对考核排名靠后人员有压力,对考核排名在前的人员有吸引力,“抓两头”很难带动中间,即对绝大多数处于中间位置的人员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什么作用。因而无论首位激励还是末位淘汰,都无法激活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3、“末位淘汰”制按其定义是绩效考核体系的一个环节,因此绩效考核体系本身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客观性就成了“末位淘汰”有效实行的最最基本前提,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末位淘汰制必然产生不了预期的效果,或许会成为一些品行不佳的管理人员手中打压员工的工具,使得“末位淘汰”严重背离其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末位淘汰”就要有“末位”,“末位”的产生和确定是一个很难科学界定的问题:各单位、部门的业务范围、管理模式、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同业中以同样的标准来评价,有的单位的“末位”或许在其他单位就是“首位”或“中上位”----即造成“末位不末”;反之在整体水平不高的单位就会出现“首位不首”的现象,那么又如何来决定被“淘汰”的对象?

4、“末位淘汰”这种强势管理模式就如同一剂猛药,其自身的副作用也是很强的------ 容易使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增加内耗,影响团队精神,造成优秀人才流失,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由于末位淘汰对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等于将每个员工放到了竞争者的位置,使得他们彼此之间有了利益的冲突,容易给员工造成危机四伏,四面楚歌的感觉,从而使员工没有归属感,忠诚度降低。为了不被淘汰,员工很可能关心自己的排名超过关心自己的工作,人往往是自私的,希望别人不要超过自己,甚至害怕别人超过自己。所以有可能在人际关系上嫉妒猜疑,在工作中故意不合作甚至拆台,这对于企业和单位的整体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作用。

5、“末位淘汰”亦存在不科学的地方

人的先天因素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工作能力强些,有的人文字能力强,有的人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人可能动手能力强„„,人和人是存在差别的,而这些先天的差别会反映在以后的工作中;再看后天因素,每个人的家庭教育、教育背景、生活经历各有特色,而这些也会或多或少的反映到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具体到每一项工作,除了先天和后天因素以外又有对工作的敬业与否、方法科学与否的因素的影响。人和人总是有差别的,作为管理者必须正视这种差别,知人善任,包容这种差别,给予员工机会----世上没有庸才,只有放错位置的人才。而末位淘汰制根本没有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6、“末位淘汰”制背离以人为本的思想

现代管理崇尚“人本管理”。人本管理以尊重人性、挖掘人的内在潜能为宗旨,使员工与企业之间和谐沟通,努力创造一种和谐、信任的外在环境,进而达到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团队精神、责任感、创新性;人本管理注重长远效应,而非短期效应。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典型的强势管理,注重的是短期效应,主张通过内部员工的竞争从而严加管理,员工外在的环境是紧张的,在这种环境下员工会承受很大心理压力,每日惶惶不安,同事关系也很紧张,团队精神差,这种环境下的员工有一种被动感和被指使感,无法做到人的长远发展和潜力发挥。

7、“末位淘汰”法理上的欠缺

淘汰----在选择中去除(不好的或不合适的),从字面上很容易让员工理解成被企业放弃,在国家最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中对企业解聘员工无需支付补偿金的已作出明确的规定,而“末位淘汰”情形不在其列,也就是说以“末位淘汰”为由解雇员工仍然需要支付补偿金。所以要使用“末位淘汰”必须明确员工被“淘汰”后的“去向”。

综合上述分析,企业在选用“末位淘汰”制时需审慎对待,要充分考虑:

1、明确定位本企业所处的地位和水平。

如果本企业人浮于事、人员过剩,管理没有形成健康有序的机制,那么实施末位淘汰制是适合的。

反之,企业正处于现代管理制度健全,人员精练、素质较高、机构简单、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硬性的推行末位淘汰制度,被淘汰的员工有可能比同类企业优秀的员工相比还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因此造成的职位空缺是无法迅速的从人才市场得到补充,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这种企业就不适合适用末位淘汰制。

2、建立一套非常科学而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相关配套管理办法

在使用“末位淘汰”制前,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合理、严密的考评机制和完善的工作标准和可量化的工作要求,以及对哪些可能被淘汰员工合适的处理方式,做到“人本管理”。其实不管什么业绩管理,目的不是让员工流失,而是在组织的帮助下,每个员工都能完成业绩。其实每个员工的潜力是很大的,关键是怎么管理和开发。

3、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管理素质

任何管理制度的执行者是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如果制度的执行者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以及公正、公平的职业素养,那么制度就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管理和规范的作用,甚至成为发泄私欲的工具,尤其是一些强势管理工具。

4、培养“坦率和公开”的企业文化

企业应该认识到,推行强势管理,不是给员工以无情的压力,而是通过一套体系,形成企业内部的文化,目的是要帮助员工提高绩效。企业和员工之间应该是帮助和被帮助的关系,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在管理方面存在一个坦率和公开的氛围,企业和员工之间存在一个良好畅通的沟通渠道,让员工能够充分了解企业的目标和管理要求,让企业也了解员工的各项诉求。如果一项制度出来后,员工们感到人人自危,制度也就失去了其管理的根本意义。

唐浩明所著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曾国藩率众出师前,船山公后人赠送给曾国藩一把传家宝剑。曾国藩的岳父欧阳老人当时也在场,他乘兴吟颂了一首“古剑铭”,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对权高位重又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予以讽谏:“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曾国藩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涵义,连忙站起身来表达由衷的谢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强势管理的工具,都必须充分了解其利与弊----“避其弊,用其利”。对于“末位淘汰”制用好了,它可以保持公司的活力,“是为利器”;而如果使用不当,就极有可能对员工的忠诚与士气造成极大的伤害,“是为凶器”。

上一篇:预防校园欺凌免费下一篇:幼儿园中长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