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能不能上网作文

2023-04-10

第一篇:小学生能不能上网作文

2013安徽高考作文: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

2013年高考[微博]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3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能不能融入农村

主动融入,还是茫然无措?

“先做"村民",再做"村官"”,“听懂老百姓的话,努力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这是在大学生“村官”们任前培训中和刚刚到村时,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教诲和叮嘱。到村任职后,大学生“村官”们深深意识到,认识村民、熟悉村情是顺利开展农村工作的前提,应该主动创造机会,熟悉村情民情,加快融入农村。许多新上任的大学生“村官”都将认识多少村民作为阶段性工作目标,通过残疾人信息登记、外出打工人员信息登记、帮助农民办理阳光信贷等途径主动去认识村民,拉近与村民的距离。

那么,大学生“村官”能不能真正融入农村社会呢?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在被调查的487名大学生“村官”中,认为“能”的占46.4%,认为“基本能”的占40.7%,认为“不能”的占1.0%,“说不清”的占3.5%;在被调查的516名其他干部群众中,认为“能”的占36.8%,认为“基本能”的占49.0%,认为“不能”的占7.4%,“说不清”的占6.8%(见图2)。从调查结果来看,虽然回答“能”与“基本能”的占了很高的比例,但其构成不尽相同。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认为“能”的多于“基本能”的,表明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对融入农村信心十足;对于其他干部群众而言,认为“能”的远远少于“基本能”的,甚至认为“不能”和“说不清”的也占了一定比例,表明一些干部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真正融入农村信心不足。一些村民和村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早晚要走,最终留在农村的将是很少数。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较慢,工作不尽如人意。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的过程中,大部人都经历了一个思想波动和心理调适的过程。思想上的波动主要体现在:一是用非所学,理想与现实有较大差距。大学生“村官”往往怀着远大的抱负和美好的憧憬,渴望到农村施展自己的才华,但农村相对艰苦的工作条件、复杂的工作环境、落后的思想观念,与大学生“村官”的心理预期依然存在着较大的落差。特别是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村官”,开始不太适应。有的大学生“村官”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条件那么差,参与排涝工作那么苦。”二是与在城市工作的同学相比有自卑感、失落感。农村的物质条件较差,社会交往范围较小,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尽管戴上了“干部”的头衔,但仍然是“泥腿子”干部,与在城市发展的同学相比,容易使一些大学生“村官”产生自卑感、失落感。三是工作无从下手,不易打开局面。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由于对村情民情还不太熟悉,一时还难以进入村里的核心决策与管理层,大事难介入,感觉到自己游离于中心之外。有的大学生“村官”虽然跟在其他村干部后面处理一些问题,但只是听听、看看,插不上话,帮不上忙,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作用发挥感到茫然。大学生“村官”难以融入农村社会,除受种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外,他们的“先天不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此前,我国大学教育体系中还没有专门的“村官”专业,大学生“村官”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目前的大学生“村官”是从各类专业毕业生中选聘的,他们对农村情况缺乏了解,对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不太熟悉,现有的知识结构也不可能完全胜任农村工作(见图3)。虽然各级组织部门在选派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前,都进行了短期培训,而且在分派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到村时也考虑到了专业问题,尽量做到“村官”的专业与任职村的产业特点相适应,但是,除了少量发展农业和其它产业需求专业的毕业生外,更多的是学中文、英语、体育、音乐等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对于他们来讲,在农村根本用不上所学的专业,要创业或是对村民进行种养技术的指导,只能是“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我们认为,要让大学生“村官”尽快融入农村、尽快适应农村,关键在于大学生“村官”自身要克服主观和客观上的种种障碍,积极融入、主动融入;同时,也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和乡村党组织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关心和培养,帮助他们尽快克服障碍,进入角色。

创业为先,还是立足实际?

近几年,特别是中央提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后,大学生“村官”备受关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其中,大学生“村官”创业是一个重要内容,媒体更是浓墨重彩加以宣传。在这次走访大学生“村官”过程中,各市(区)还分片组织了大学生“村官”参观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虽然有的项目刚刚起步,规模还不算太大,但对其他“村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大学生“村官”们的创业热情在问卷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当问及“大学生"村官"迫切需要上级部门解决的问题”时,排在第一位的是“创业扶持”。(见图4)

事实上,在各地大力倡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同时,无形中也给大学生“村官”们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于大多数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村官”而言,既缺技能、经验,更缺资金,在没有切实有力的扶持措施的情况下,即使能够贷到小额贷款,“散兵游勇”般各自创业,潜在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在集中走访后对部分大学生“村官”的书面调查中,不少人道出了对创业的真实想法。一些大学生“村官”感慨地说:“创业可能是每一个大学生村官梦寐以求的最好的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有条件去创业。不少人缺乏资金与项目,创业有点不太现实。如果有人带领,以入股的形式创业,也许可以尝试一下。所以,现在只有立足于本身工作,做好村里的事情,以自身知识服务农民,为农民办实事。”

据调查,截至目前,泰州市2008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中,已有一些人依靠当地特色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创办了一批项目,初具规模的20多个,涵盖了设施农业、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在察看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和了解创业意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设施农业项目对任职村村民确实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但也有一些创业项目与任职村一点关系也没有。有些大学生“村官”依托父母的产业或企业在老家进行“创业”,与任职村相距较远;有些大学生“村官”投资兴办豆腐作坊或饭店,可是到村时间得不到保证,成了单纯的创业者,为了创业而创业,而不是村干部。因此,如何处理好创业与管理村级事务之间的关系,亟需各地和有关部门对大学生“村官”加以正确引导。我们认为,大学生“村官”有创业的热情和想法是好的,应予鼓励和支持,但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去创业,而应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差别化培养。

安心农村,还是期待流动?

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泰州市各市(区)从大局出发,克服财政紧张等因素,确保大学生“村官”各项待遇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各乡镇妥善安排大学生“村官”生活,统一安排食宿,及时置办办公用品,不少乡镇还配置了电视机、空调、自行车等生活用品。电信部门免费安装宽带和长途电话,各村远程教育设备交由大学生“村官”管理,方便大家网上学习、交流沟通、联系亲友。各地在确保物质待遇落实到位的同时,积极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开设QQ群“村官论坛”,开通“服务热线”,提供政策资讯、心理疏导和困难帮扶;成立大学生“村官”联谊会,搭建平台,供大学生“村官”相互交流。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大学生“村官”关心备至,为大学生“村官”们“待得住”创造了有利条件。

那么,大学生“村官”们是不是就能安心农村工作,还有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呢?调查中发现,在大学生“村官”最为担心的问题中,担心3年后出路的占54.8%,担心政策变化的占14.0%,担心国家就业形势的占1.6%,担心干不出成绩浪费青春时光的占29.0%。我们在调查中感到,3年后的出路问题是大学生“村官”最为关心和担忧的问题,不少人等不到3年期满,就已开始谋划今后的出路。

事实上,中组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对大学生“村官”三年后的去向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一是鼓励担任村干部;

二是推荐参加公务员考试;三是扶持自主创业;四是引导另行择业;五是支持继续学习深造。面对各种去向,大学生“村官”又将如何选择呢?调查中,对“三年后您的首选的去向”的回答,高达75.4%的大学生“村官”选择报考公务员,仅有16.6%选择留在农村继续当“村官”,还有2.7%选择考研,5.3%选择自谋其它职业。一些大学生“村官”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务员岗位都以基层经验作为重要条件,我们3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报考公务员的砝码,与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将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从调查情况来看,三年后,选择继续留在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只占极小比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只是将“村官”作为一个比较有保障的过渡,内心深处期待着“跳农门”。不少基层干部也认为,“人往高出走,水往低处流”,大学生“村官”留不住,迟早是要走的,有的甚至还因此对他们不放手、不压担。我们认为,从大学生“村官”个人的长远发展来看,期望他们留在农村不太现实,也不可能,而要按照中央的有关政策规定,让大学生“村官”合理有序地流动,从而建立起大学生“村官”既“下得去”又“流得动”的机制,使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工作能够健康地进行下去。

关心眼前,还是谋划长远?

“当人才使用,当子女关爱”,是泰州市镇村干部关心大学生“村官”的真实写照。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前,对农村情况缺乏了解,对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更是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为了让大学生“村官”迅速成长成才,担当重任,泰州市各市(区)采取多种形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帮带培养。一是创新机制多帮扶。各地建立了“三带一”导师培养制度或者“4+1”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多个方面予以指导帮带,促其健康、快速成长。二是交办任务多压担。各地均适时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参与到一些中心工作,让他们接受锤炼,积累经验。三是组织培训增见识。多渠道积极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教育培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增强本领。

镇村干部及周围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关心也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对“各级部门以及周围干部群众对大学生"村官"关心程度”问题的回答中,认为“很关心”和“比较关心”的占到91.9%。但是,尚有6.9%的人认为各级部门和干部群众对大学生“村官”只是“表面上关心,没有关心到实处”。

那么,大学生“村官”到底面临哪些实际困难需要关心帮助呢?调查显示,缺少创业资金、与本地群众沟通困难、工资待遇问题、恋爱婚姻问题等是眼前大学生“村官”们遇到的现实问题(见图5)。在其他一栏中,部分大学生“村官”填写的现实问题有:基层问题比较复杂、对村民村情了解不够、缺少创业项目、缺少处理基层复杂问题的能力;部分干部群众填写的现实问题有:缺少创业项目、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与群众缺乏真情实感等。

图表显示,大学生“村官”与其它干部群众的回答有一定的区别。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讲,最大的现实问题是缺少创业资金,其次是工资待遇问题。事实上,大学生“村官”刚刚参加工作,自身没有任何资金积累,所以,资金支持成为大学生“村官”在创业过程中最为头疼的问题。一些大学生“村官”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多多在创业方面加以扶持和指导”。而在其他干部群众看来,大学生“村官”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与本地群众沟通困难,其次是缺少创业资金。我们认为,与其他村干部和乡镇工作人员相比,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已经够优厚的了,不应成为影响大学生“村官”的主要问题,而他们要在农村站稳脚跟,干出成绩,迫切需要解决的应该是与本地群众的沟通和融合问题。

选聘大学生担任“村官”是一个新生事物。开展好大学生“村官”工作,不仅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剂良方,更是引导大学生投身农村,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培养来自基层后备干部,加快农村发展的长远之策。2008年底,习近平同志在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提出,要切实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

机制,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各地、各有关部门既要关心大学生“村官”的眼前问题,又要关注他们的长远问题,不断完善政策机制,使大学生“村官”工作得以健康发展。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对照中央的要求,我们认为,今后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的有以下问题:

(1)完善选拔培养机制。一方面,要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选聘好大学生“村官”。为了避免用非所学,让大学生“村官”学以致用,在设置选聘条件时要以农学、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以及发展村镇工业所需的专业为主;同时,为了缩短适应农村的过程,尽可能选聘本土的大学生“村官”就近任职,防止和避免由于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让他们真正成为“村官”。为了防止大学生“村官”成为“花瓶”、“看客”和“高级杂工”,不仅要给他们明确职务,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分工,多压担子多交任务。在大学生“村官”基本了解村情民情后,要大胆放手让他们单独负责一片或一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体现他们的价值。同时,各地要从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的目标出发,针对大学生“村官”的不同实际,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个性化、差别化的培养,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管理型、社会服务型和创业型等各种类型的有用人才。

(2)建立考核管理体系。为激励大学生“村官”积极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各地应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管理体系,细化考核标准,强化管理措施,通过量化考核和严格管理,引导大学生“村官”努力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

(3)量力而行扶持创业。大学生“村官”应该有多种发展方向,各地在鼓励他们创业时不能“一刀切”,应正确引导,不能给他们造成压力。大学生“村官”创业不能单凭热情,而应立足本村的实际,结合个人所学的专业和经济实力,选择起点较低的项目。有关部门应全程跟踪帮扶,不仅要提供资金扶持,而且要加强培训、进行指导、帮助解决销售问题,将大学生“村官”的创业风险降到最低。

(4)切实畅通流动渠道。为了让大学生“村官”“流得动”,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各地应按照中央的有关政策,进一步细化定向从大学生“村官”中招录公务员、选聘优秀大学生“村官”充实事业单位等制度,为日后大学生“村官”流得动早作准备。同时,按照政策规定,在让大学生“村官”正常合理流动的同时,也要加强思想引导,鼓励一部分人扎根基层,安心农村工作,为农村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基层干部,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的发展。

第三篇:电脑绝密能:限制上网时间!

很多家庭购置了电脑,但家长们也怕孩子沉迷于电脑。其实,给电脑加上灵活的限制,就可在放纵和限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一个命令限定使用时间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限制使用时间了,很多朋友不知道,其实只要一个命令就能完成。

单击“开始→运行”,输入“net user boy 123 /add /times:SA-SU,8:00-22:00”,这样就在系统中添加了一个名为boy的用户账户,他的允许登录时段是每周

六、周日的8:00~22:00。

如果在限定之外的时间,比如在周一登录系统就会遭到拒绝,以后把这个账户做为孩子专用账户。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net user boy”,可以看到账户登录时段的详细情况)。

账户登录时间限制“废”掉摄像头

为了方便和老同学联系,朋友买了摄像头。但是他不希望孩子用摄像头和陌生网友聊天,于是借助“硬件配置文件”将摄像头“废”掉了。

单击“开始→运行”,输入“Net user ABC 123456 /add”,建立一个名为ABC的受限用户做为孩子的专用账户。

以系统管理员账户登录,右击桌面上“我的电脑”选择“属性”,接着单击“硬件”标签,选择“硬件配置文件”,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复制”。

在“从 Profile 1到:”后的文本框输入“Profile 2”,建立一个名为Profile 2的硬件配置文件。单击“确定”返回配置窗口,将等待用户选择配置文件的时间设置为1秒。

利用配置文件限制硬件功能

单击“开始→运行”,输入“compmgmt.msc”打开“计算机管理”,单击“设备管理器”,展开“图像处理设备”。打开摄像头的属性窗口,将设备用法设置为“不要在当前硬件配置文件中使用这个设备(停用)”,即在Profile 1中禁用摄像头。

废掉摄像头

以后启动Windows时,就会出现硬件配置选择菜单,但等待时间只有1秒。启动系统后默认加载的是Profile 1,摄像头无法使用。如果家长要使用摄像头,则可以选择加载Profile 2,或者在“设备管理器”中重新启用。

会六脉神剑的网络

启动记事本程序输入下列代码,保存为C:stop.bat。这段代码使用Rasphone命令自动断开宽带连接,其中“adsl”是用户自己设定好的宽带连接名称。

启动系统的任务计划,新建一个每周

六、周日8:00开始,每隔2小时执行一次的任务计划,执行的用户是小孩专用账户,命令是C:stop.bat。

限定上网时间

再建立一个每天10:00开始,每隔1分钟执行一次,直到10:30完成的任务,执行程序也是C:stop.bat。

这样每周

六、日上网到10:00后,系统会自动断网,如果他再次联网,每隔1分钟就自动断开。直到休息了30分钟后才能正常上网,如同六脉神剑般时灵时不灵的网络。

第四篇:能不能申请证人回避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

另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之规定,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适用于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九条规定,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因此,证人不适用回避制度,但是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是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五篇:飞机上也能手机上网冲浪

文章摘自:上海不夜城晶晶手机网

在我国,飞机飞行时是不允许乘客开手机的,即使设置在飞行模式也不行。当然也就不可能用手机打电话或上网了。这种不便的情况有望在不久后得到改变。

欧盟委员会现已同意在整个欧洲的领空,乘客都可以在飞机上用手机通话、发送短信或电子邮 件。在飞机的飞行高度达到一万英尺后,飞机上的乘客即可使用他们的手机和其他的电子装置。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对空中移动服务的定价进行监控,让服务价格可被 接受,同时督促航空公司制定出在飞行中使用手机的规则。

世界上多个客舱通信网络的主流供应商已开发出数种技术平台,在机舱内设置Pico基站, 通过卫星连接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并且保证机上基站和手机信号不影响飞行安全。这些平台包括空中客车、国际航空电信集团合资的OnAir和美国本土的 Aircell和Row44。在国外,汉莎、达美等国外航企巨头已经在部分航班上实现了接入互联网服务。目前美国已有1260多架飞机可以空中上网,约占 全美干线飞机的三分之一。旅客可在飞机上查收邮件和即时信息,进入企业的VPN等。

我国也在开展这方面工作,此前在机上局域网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2011年3月,海航 与中国电信签订合作协议,尝试客舱内无线局域网服务。东航也在一架A330-300宽体客机的头等舱中开通了无线局域网蜂窝。 从11月15日至12月31日,国航首架搭载了机上无线局域网的波音737-800客机在北京至成都航线上试运营。用户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连接机上娱乐系 统。但这种无线局域网不能连接地面的固定和移动通信网络,也不能连接公共互联网。国航还明确规定,为了飞行安全,飞行中仍需全程关闭手机。尽管目前市面上 大多数智能手机已带有WiFi功能,但任何手机不可在提供无线局域网服务的航班上使用,即便取下了手机卡也不可以。

2011年11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组织召开了“我国开展民用航空机载公众移 动通信业务可行性及其监管问题的研究”项目结题评审会,该项目由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承担,历时两年,内容涉及:国内外现状、政策监管、机舱内技术实现方案、 连接地面通信网络中继技术实现方案、机舱内电磁兼容、运营管理模式等。会议讨论认为,解决在飞机上上网、收发短信、打电话的问题,是广大消费者的热切希 望。根据国际发展的情况和国内研究的情况,技术条件基本成熟,关键问题明确。专家组建议形成合理运营模式。本次会议标志着我国在飞机上推动实现公众移动通 信计划正式启动。

目前,重大科技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已在2013年课题中安排了支持相关系统研发 的项目。我国的系统与国外已有系统不同,不是采用卫星系统中继连接地面。而是采用工作在UHF频段的专门TD-LTE蜂窝移动系统提供飞机与地面的连接。 由于工作在UHF频段,每个基站的覆盖半径近百公里,用几百个基站就可以覆盖全国。该系统的容量及成本均低于卫星方案,但只能在我国领土内提供服务。在机 舱内安装三种制式的Pico基站,三个运营商的用户就都可以在机上用手机与地面通话或上网了。

在飞机上用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电脑来通话和上网不久将成为现实,上飞机关手机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机上移动通信服务在为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为设备制造厂商和移动运营商和航空公司开辟新的市场,带来巨大商机。

上一篇:学校实践活动整改方案下一篇:小学生满分作文精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