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第四政党体系时期”美国政党政治的再结盟研究

摘要:作为美国重要的转型时期,美国“第四政党体系时期”是塑造现代美国的关键时期。美国“第四政党体系时期”横跨镀金时代、进步主义时代和“大繁荣”时代。镀金时代为现代美国奠定了丰厚的物质经济基础。进步主义时代和“大繁荣时代”结束后的新政时代的政治改革则将联邦党人时期提出的美国立国的基本政治原则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因此,美国“第四政党体系时期”是研究美国历史绝对不能跨越过去的阶段。在这个时期,美国的经济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比历史上其他各个时期都高。另一方面,在这个时期,伴随着经济急速增长而来的垄断、贫富分化的扩大、文化上的茫然已经成为束缚社会生产力和整个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政治系统对急剧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做出适应性变革刻不容缓。本研究旨在研究这种政治系统的适应性变革是如何形成并巩固的。作为典型的现代资本主义代议制国家,政党作为美国政治的中介者在美国政治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政治系统的适应性变革的集中表现就是政党政治系统的适应性变革。故而,理解这一时期美国政治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变化,从这一时期美国政党政治的演变的视角出发是可取的。研究第四政党体系时期美国政党政治的适应性变革,剖析这种变革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对于理解美国政治的内在运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对第四政党时期的美国政党政治的变化进行研究,笔者拟采用政党政治再结盟理论对这一时期的美国政党政治的变化进行分析。政党再结盟理论是用来分析政党政治变化的一种重要理论,常常用来分析政党与社会的关系的演变,具体指政党政治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政党再结盟理论认为,政党政治变化的动力来自于政党政治对现实社会变化的滞后甚至是腐朽。如果政党政治系统无法通过适应性变革解决堆积的大量社会问题,政党政治系统将会面临不断增加的系统变化压力。最终,一次新的政党政治再结盟将以一次关键性选举的形式明确下来,并最终影响政治生活很长时间。在美国,由于其比较稳固的两党政治制度和特殊的国情,这种再结盟现象表现得更加明显。衡量美国政党政治是否发生再结盟的参数有三个,政党内部的团结程度,即政党内部是否发生分裂;政党之间的政治势力的分布情况;政党的选民基础。衡量单个政党内部是否发生分裂的依据有两点,其一,党内对特定政治议题的看法是否存在分歧?其二,党在推举候选人,尤其是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上是否存在分裂?分歧会通过党内不同派别之间的政治主张而体现出来,因此在考察政党内部分裂情况的时候,将党内不同势力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情况而作出的政策主张考虑进去是十分必要的。政党之间的政治势力的分布情况指的是在美国这种地方主义传统浓厚的政治结构中,两个主要政党在团结各派地方势力的能力。因为,不论是总统选举,还是国会选举,在预选、提名以及最后的选举过程中,都不能失去地方势力的支持。其一,国会的预选和选举是在地方层面进行的。其二,虽然总统是普选产生的,但是总统的提名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出的,并且在最终的普选环节,为了获得某些关键州的选举人票,需要地方党组织积极配合宣传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民众的支持。因此,即使是总统选举也需要平衡好各地方势力。当然,是否发生结盟,当然取决于对某些特定问题的看法是否一致,因此同党内的团结情况一样,考察党的政治势力情况也需要考虑各组结盟的政治主张及其区别。结盟选民基础与政党的政治主张有关,但是党的政治主张有的时候并不是高度一致的,常常会出现党内存在许多不同政治主张的情况,选民最终如何做出选择,取决于哪一种政治主张会在党内占据优势。显然,选民基础会受到党内的分裂情况和党的政治势力情况的影响。总结来看,发生再结盟的标志的三个指标是政党内部的团结程度、政党内部政治势力发展情况和选民基础,而这三个指标如何变化又与政党内部的各个派别对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政治性反应,即政治主张的选择。因此,政党政治再结盟理论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是研究第四政党体系时期美国政党政治系统如何对经济社会情况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变革的工具。而再结盟重组最终体现为民主党和共和党在三大选举即参议院选举、众议院选举和总统选举中的获胜情况。研究发现,“第四政党体系时期”两大主要政党内部团结程度、政治力量和选民基础均发生变化。就共和党而言,首先,共和党内部因为对进步主义改革的意见不同由团结走向分裂。其次,共和党的政治力量有所削弱,进步主义政治转移出去。再次,共和党的选民基础随着党的分裂和政治力量的削弱而缩小。就民主党而言,首先,民主党从分裂走向团结,党内普遍倾向进步主义改革。其次,党的政治力量由于承接了从共和党转移出来的进步主义势力而加强。再次,民主党的选民基础扩大,吸收了大量受惠于社会改革的选民,这部分选民主要是工人、农民等底层群体。对“第四政党体系时期”政党政治再结盟原因的分析将运用环境分析方法,即研究政党政治所处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影响这一时期政党政治再结盟的。政党政治再结盟的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具体涵盖选举制度的法律规定以及对党组织的法律控制两个方面。关于第一个方面,涉及到投票制度、预选制度。投票制度要解决的是如何确定选票的形式和内容。预选制度要解决的是候选人的提名程序问题。关于第二个方面,涉及的是党魁对党组织上的控制。政治环境分析指的是政治制度是如何影响这一时期政党政治再结盟的,具体的政治制度涉及单一选区相对多数选举制度和总统选举制度。社会经济环境分析的涵义是急剧变化的经济社会情况如何反映到政党政治之中,这种反映是否具有滞后性,而这种滞后性的具体原因是否是因为法律规定或政治制度规定?这种反映又是怎样影响法律和制度的规定的?研究发现,这一时期政党政治再结盟是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促成的。首先,这一时期的选举制度的法律改革削弱了党魁政治的影响,进而使政党在政治运行中的影响有所减弱。其次,单一选区相对多数选举制度和总统共和制政体维持了两党格局在美国政党政治中的主导地位,两大主要政党能够基本上囊括所有选民的选票。以上因素作用的最终结果是两党制度获得了稳定,但是选民对政党的忠诚度降低。再次,经济社会领域内的剧变导致社会群体分化,选民在两党之间发生转移。经济社会领域积攒的不公平在共和党执政期间没有得到解决,造成了共和党内部分裂,削弱了共和党的竞选优势。民主党趁机将触角伸向北部工业区,实现了北部工业区工人阶级与南方选民联盟。分析研究结论发现,这一时期政党政治再结盟经历了将近40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个现象反映出来的是,美国政党政治作为调节不同利益的平衡器,具有内在稳定性,因此对经济社会的变化的反应会存在一定时间长度的滞后性。诚然。每一种政治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反应都存在滞后性。如何平衡好灵活性和滞后性是所有政治制度需要面临的问题。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美国政治;政党政治;“第四政党体系”

学科专业:政治学理论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3.1 政党政治和两党政治

3.2 美国两党政治和“第四政党体系”

第二章 美国政党政治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第一节 美国政党政治的起源

1.1 宪法框架与美国政党政治

1.2 社会环境与美国政党政治

1.3 价值观念与美国政党政治

第二节 美国政党政治的历史发展

2.1 第一政党体系时期美国政党政治

2.2 第二政党体系时期美国政党政治

2.3 第三政党体系时期美国政党政治

第三章 “第四政党体系时期”政党政治的再结盟

第一节 何为政党政治再结盟

1.1 政党政治再结盟的概念

1.2 美国政党的几次关键性再结盟

第二节 政党政治再结盟的历史样态

2.1 第四政党体系时期美国共和党的变化

2.2 第四政党体系时期美国民主党的变化

第三节 为什么会发生政党政治再结盟

3.1 法律环境对政党政治再结盟的影响

3.2 政治环境对政党政治再结盟的影响

3.3 经济社会环境对政党政治再结盟的影响

3.4 政党政治再结盟的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第四政党体系时期美国政党政治再结盟对美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为走向新政奠定了政党基础

第二节 国家政治议题发生深刻变化

第三节 民主选举易变性趋势上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危机公关公共关系论文提纲下一篇:移动旅游电子商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