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特殊家庭

2022-07-05

好的工作计划能为我们更好的完成工作拟定方向和实现路径,帮助我们实现更好的成长,在新的阶段,让我们一起来做好计划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计划生育特殊家庭

特殊学生家庭教育案例

提高案例

闫静芝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分后进学生群体。据我们观察,发现他们绝大多数存在下列问题: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成绩偏差,不能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不懂得关心他人,也不爱惜自己,对周围人还存有敌视、冷漠心理。少数同学还有欺负弱小、撒谎、打架、损坏公物的行为。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多来自于不完整的家庭。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一方因故去世,有的是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将孩子托给老人或亲戚代管,还有的是父母因故重新组建的家庭。

赵晨露12岁是我班学生,这女孩机灵懂事,成绩也不错,擅长舞蹈,是校内舞蹈队成员,曾代表学校参加集体表演活动。下学期开学后,情况很不稳定,上课时不时的掉眼泪,问其原因,总是不肯说出成因;渐渐的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有时还特意回避老师。更糟糕的是,开始沉迷漫画,经常利用周六日外出,并有“早恋”的倾向;让家长与老师都十分头痛。

2、家庭方面:

(1)父母情况和家庭结构

通过走访我了解到,赵晨露与姐姐和父母一起住,其父是继父,与她关系恶劣,经常与人发生口角冲突,其母都是亲母,但与她沟通有问题,很多教育问题无法进行,家中唯一沟通的途径就是她的亲姐姐,但是其姐姐我校高中学生,学习状况很一般,无法起积极影响; (2)教养环境:家庭教育缺失,父亲有暴力倾向。

(3)家庭环境:家庭居住条一般,距离学校较远,经常出现迟到现象;

对一个孩子来说,父爱、母爱都不能缺,缺了哪一种爱都容易在孩子心灵上产生阴影,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父母离异后各自结婚,对孩子造成严重心理阴影,加之父亲的陋习不但没有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反而让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影响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让孩子对未来、对生活丧失了信心,自暴自弃。

孩子很内向、孤独,认为父母的离婚自己很没面子,缺少父爱。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充满了对大人的不理解和无奈,孩子心理上受到刺激,心灵上受到伤害,故此出现孤僻、冷漠、自暴自弃,甚至自我伤害。

父母沟通存在问题,缺乏统一的教育观,且教育手法单一,缺乏教育技巧;父亲的颓废也跟周围的环境有关,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对孩子极为不利,生活中失去了一个正确的导向,故孩子容易走上极端。 由于父母的离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使孩子感到没有安全感,对母亲不说真心话,加之赵晨露在班正值青春叛逆期,把这种心理上的失衡与对现状的无奈发泄出来,经常把自己封闭在漫画世界中,导致成绩退步严重;

这一切都看在我的眼里,急在我的心里。我翻阅和收集了大量资料,发现赵晨露的爸爸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着“教育功能欠缺”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我为她找到解决的方法: 一:端正认识,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我告诉他,对孩子,不能总把怨气和怒气摆在脸上。自己在工作上、生活上哪怕有再多不顺心的事,都不能与孩子分享。作为父亲,应该先要想到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责任。要教会孩子在生活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证自己和孩子有一个比较正常的生活;要丢掉自己是“大男人”的想法,逐步引导孩子对家庭出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学会爱孩子,知道爱是家教的根本

爱体现在“沟通”。作为家长,要学会经常跟孩子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想干什么,并给予正确引导,从而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爱还体现在“鼓励”。对孩子学业上的进步要鼓励,思想上的进步也要鼓励;对孩子美好的理想要鼓励,对其健康的爱好也要鼓励;孩子见义勇为要表扬,孩子文明礼貌、勤俭节约更要表扬„„。总之,只有通过反复鼓励,用爱心滋润孩子的童心,才能让他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激发出前进的力量。

(二)给妈妈开出的菜单

我通过电话家访,找到赵晨露的母亲,和她促膝谈心,请她多多关心自己的亲身骨肉,多给孩子一点爱,多为自己亲身骨肉的身心健康添一份爱心,与继父一起共同担当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多鼓励,形成教育合力。

努力营造“爱”的氛围

学校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直接的环境。宽松、和谐、文明,充满爱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缺乏自信的孩子,越责备越没信心,严重的会自暴自弃。我们老师要转换思维方式,从寻找孩子的缺点变为寻找孩子的优点,从否定评价变为肯定评价,从责备变为激励。在平时引导教育赵晨露的时候,我就常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让她感受我对她的关爱。如:“你这次干得不错。”“好,有进步了,我很高兴。”“彭龙,好样的,再努力一把会更好。”“好棒,我们该庆祝一下。”“唔,知错就改,挺好。”“啊,别泄气,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什么困难了?来,我们一起想办法„„”

帮助处理好同学关系

离异家庭孩子心理压力往往比较重,总怕同伴嘲笑、讥讽。这时,我们老师要鼓励引导孩子在班上交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等。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利用班内资源,让她尽快融入班集体当中,许多同学与之成为朋友,另赵晨露性格开始开朗,并开始喜欢与同学进行学习上的交流,教育效果感觉很不错。

多渠道、综合性地辅导

首先对其本人通过面谈交流的直接辅导方式,主要是进行自尊心、羞耻心教育,培养该生的自信心;通过行为指导,锻炼该生的意志力。其次对影响该生的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是加强与其他老师、与同学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

我首先告诉赵晨露,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但学习知识和做每一件事一样肯定很辛苦,要有毅力才行。慢慢来,学一点总比不学好,她表示同意我的观点。接着,我告诉他,一个人只有“自重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通过我们之间的交流我深深的认识到,孩子有极强的自尊心,尤其是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带有很强的自卑感,但与其相反,他们的自尊却极其脆弱,他们往往被周围孩子们的小群体冷落,幼小的心灵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和抵触。我们都知道情感教育要从培养“同理心”开始。具备“同理心”的人,能够在认知自我情绪的基础上,体会他人的情绪,并进而将自我情绪传达给他人。通俗地讲,就是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我认识到要彻底的改变孩子的这种逆反心态,必须首先使这位失去关怀的孩子融入到集体中,并被集体所接纳,重新树立他的自尊和自信,老师应该更多的发现她的闪光点,甚至可以做适当的夸大,我美其名曰“优点放大法”,而不是更多的在集体中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否则只会造成一个恶性的循环,越自卑越逆反,越逆反越爱犯错误,越犯错误越受到批评,越受到批评越自卑。

用情感关怀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语气,尊重理解的氛围,此时,孩子便可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都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是最可信赖的人,这样我们的感情才能得到交流,孩子也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引。 而与家长沟通时,不能高高在上,要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和他们一样在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懈努力,不仅要给孩子信心,更要给家长充足的信心,才能使教育真正有效、成功!

第二篇:浅谈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

谈谈怎样做好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

通常一个温暖的家庭应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既有父爱,又有母爱,父母之爱有机融合,维系着家庭的平衡,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离婚率、犯罪率、交通事故等大幅度增加,致使现代正常家庭体制分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破,由此产生单亲家庭、离婚后从新组合家庭、寄养家庭、犯罪家庭等多种特殊家庭类型。

一、特殊家庭学生的特点

生活在特殊家庭里的学生与生活在一般家庭的学生相比,因家庭的种种变故及因家庭变故所带来的教育方法不当,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心理发育等方面都有着差异。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这些孩子由于过早的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导致了其行为和心理的偏差,无疑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很不利的。所以,我感到对于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只有对他们异常心理行为特征及时进行矫治,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才能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我们都知道,家庭、学校、社会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三大课堂,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要齐抓共管,各尽其责。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来讲,首先应该是家庭要努力改善外因,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氛围;其次,学校教育要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改变内因。

二、加强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我们不仅对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和一般家庭学生一样按教育大纲进行教育,更要从这些学生的家庭特点出发,从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心理发育方面加倍关心,对症下药。

1.生活上多给一些关心。

特殊家庭的学生中,有一些父母离异后无人管教导致性格内向不擅交流,老师要多组织活动,拉近他们和同学的距离,让他们体会到集体、同学、老师对于他们的关爱。

2.学习上多给他们一些帮助。 为了帮助特殊家庭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要偏爱这些学生,经常询问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并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当他们稍有进步时,老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3.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班主任要经常找这些同学谈心,了解他们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为他们提供正视现实的方法,向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帮助他们培养在逆境中成长的勇气。家庭的不幸虽给自己带来不利的一面,但也可以增强自己的耐挫能力、自理、自立能力。

三、指导特殊家庭的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切成功教育的幼芽就扎根在家庭之中,一切失败的教育,也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关。特殊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良行为,往往与他们的父母教育失误有关。

1.让家长明确教育孩子的目的。

通过家长会、个别家访,让家长明确孩子不仅是自己的后代,更是我们国家、社会的未来,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生活在特殊家庭的孩子生长的环境具有特殊性,作为家长更要从各方面进行教育和呵护。但光给孩子良好的物质条件不是一个好家长,而从孩子成长的各方面来关心、教育、引导孩子的这才是一个好家长。只有让家长在思想上明确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才可能让家长使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2.让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

学校开设家长道德讲堂,请教育专家介绍家庭教育方法,请优秀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进行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指导。学校召开不同类型家庭学生家长会,与家长共同探讨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及时反馈这些孩子在家、校的表现,家校同步共商教育对策。

当然对不同类型的家庭进行不同的指导,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父母离异家庭:要求家长明确不管谁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双方都有教育子女的责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双方要定期到校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协调好孩子的教育问题,教育方法要一致,以免出现抵消的反作用。

(2)父母再婚家庭:要求继父、母明确对非亲生的孩子,要克服教育上的心理障碍。严是爱,宽是害,只要出于一片爱心,孩子是能理解的,但在表达上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让孩子出现逆反的心理。

(3)祖辈代管家庭:因父母离婚或把孩子托给祖辈代管的家庭,由于监护人年纪较大,教育观念陈旧,文化水准较低,教育孩子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特点。学校对这些监护人更要作更多更细的指导。经常与这些监护人联系,不断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避免溺爱型、放任型教育方式的出现。

总而言之,对待这群特殊的群体,我们应采用一些特别的方法,要各方面全方位的积极配合,对这些孩子的教育要格外细心、特别关心、充满爱心、非常耐心!特殊家庭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特殊关注,教师从学校角度去促进特殊家庭学生的健康发展比较容易把握,但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必须促使家庭和社会同心协力,才能使教育更有效。

第三篇: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总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越来越多的特殊家庭子女进入学校,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压力,因此,我校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结合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制订了有效的措施和方案,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得以正确的实施,为构建和谐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现就本年度的工作情况作以下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

1、加强领导,建立制度保障 。 学校建立建全了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领导机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实行包保责任制,通过调查、家访、帮扶等活动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开展工作,真正做到: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工作务实,收效显著。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

教师是施教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情绪、心理健康水平也会直接作用于学生。因此,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及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为提高本校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明确

1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会,认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 学校还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阅读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校的教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教育的原则及方法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特殊家庭学生与当地居民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他们,甚至给他们以更多的关爱。

3、营造“爱”的校园氛围。

学校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直接的环境因素之一。宽松、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我校领导很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注重让学生体验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每一位班主任,经常找特殊家庭学生家长座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到切实可行教育点;每一位教师都力求做到微笑面对学生,特别是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子女,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宽容对待学生的过错,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忽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小事。老师并没有因为他们生活在不健全的家庭中而歧视他们、放弃他们。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的是鼓励,感到的是爱,得到的是信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容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是他们能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

单亲家庭子女、父母离异家庭子女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

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破罐子破摔。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不愿与同学交往,不能正确地把自己置身于班级群体中,常常处于孤独状态。老师应该把关爱多给单亲家庭子女,热情关心他们,以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少的情感交流。对单亲家庭子女而言,他们更渴望老师无私的爱,为此,更要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首先要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这些孩子,“理解是改变偏执的良药”(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只有理解了单亲家庭子女的苦楚,才会产生宽容心,才会去关爱他们。现在在校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一出生就生活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一旦家庭发生变故,父母的关注产生偏离,他们一夜之间忽然发现自己不再重要,心理失衡就产生了,各种异常行为的出现也就难免了。面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异常心理和行为,教师切忌工作方法粗暴,必须用理智去冷却心火,用理智的理解走进事实,细心了解单亲家庭子女的全面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可以是正面观察,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正面观察就是老师要经常注意单亲家庭子女的表现,“察其言,观其色,”及时发现问题,注意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从中找到单亲子女心理失衡的轨迹。侧面了解主要是听取同班同学的反映,前任老师的介绍或进行家庭访问。部分单亲家庭子女不愿把心理问题暴露给老师,正面观察收效不大,侧面了解却能掌握真实的情况。只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本着博大的胸怀走近单亲家庭子女,掌握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其次,帮助单亲家庭子女、离异家庭子女正确对待家庭变化,消除逆反报复心理。父母离婚或一方死亡,那是迫不得已的事,其中苦衷做儿女的有时无法理解,要学会包容,学会体谅父母。教师要设法多方疏导,譬如与孩子谈心时说:“当前社会不同家庭结构是客观存在的,父母离婚、再婚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做儿女的不应该太让父母难堪。父母永远是你的父母,要记住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还要尽最大努力去孝敬他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子女都应该尽到对家庭的责任,长大了还应尽到对社会的责任。”孩子如果学会了正确对待家庭,那么他看社会的眼光就会柔和一些,逆反报复心理也会逐渐消除。

4、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发展性教育,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应渗透于学校教育的每一个方面。本校的任课教师以自己学科的特点出发,关注学生身上的情绪变化,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本校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5、建立资助制度,开展“特殊家庭学生帮扶工程”。

对困难家庭子女,我校设立助学金、奖学金,减免住宿管理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在校园内开展“一帮一”、 “手拉手献爱心”、等形式的活动。主动联系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

捐助,切实解决特殊家庭子女就学难问题,杜绝特殊家庭子女流失现象发生。

6、通过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镇共有初中阶段34名特殊家庭子女,全部得以落实就学问题,无一人辍学。

二、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特殊家庭教育工作任务重、难度大。

2.特殊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认识不到位,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家庭教育的良好局面。

3.家教观念和家教方法有待进一步转变。

4.家庭教育知识需求较高而家庭教育水平偏低。

5.互联网和一些传媒中含有的色情、暴力、赌博、愚昧迷信的内容,严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诈骗、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消极现象也给未成年人特别是单亲或离异家庭子女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6.家教工作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家庭教育工作还有待开发和加强,家教工作还没有形成规模。城乡之间家教工作差距明显,特别是贫困山区家庭教育缺乏新思路、新方法;单亲、特困、流动人口等特殊家庭的子女教育难度大。

7.由于我校财政困难,没有针对特殊家庭教育工作专项经费。

三、改进措施

1、针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还不够完善,还需不断总结经验。

2、要联合政府职能部门、家校组织,齐抓共管。

3、加强对学生网络学习管理教育。

4、扩大对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经费投入,提供经济保障。

金川镇中学

2009年10月20日

第四篇:《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赏识教育个案研究》

南航附属初级中学 陈鸣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今特殊家庭(指离异、贫困、犯罪等家庭)子女成为班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多数的问题学生都来自于这些家庭。在社会观念上,人们习惯把犯罪、离婚这些家庭贴上异常地标签,造成这些家庭学生心理上地焦虑、压抑感。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如果得不到老师的赏识,同学的认可,往往会使得他们产生自卑的情绪,甚至自暴自弃。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当前,素质教育在逐步推进,课程改革也在深入进行,对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进行赏识性教育,充分照顾这些学生的自尊心,照顾他们的人格尊严,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1、赏识教育的本质: 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

2、现今特殊家庭(指离异、贫困、犯罪等家庭)子女成为班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多数的问题学生都来自于这些家庭。在社会观念上,人们习惯把犯罪、离婚这些家庭贴上异常地标签,造成这些家庭学生心理上地焦虑、压抑感,也就是说,家庭因素确实给学生造成了不可弥补地损失。

3、个案研究是以某个学生的特殊的问题行为为对象,搜集与其有关的情况,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资料加以缜密的分析,诊断其问题行为的原因,提出处理问题的详细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的问题,以便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对单一的人进行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个案研究是一种研究的类型。它不强调个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只是涉及特殊性;它通过众多的个案研究,比较分析,推出一般;它是纵向的研究。

三、研究目标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目标:

1、研究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功能作用、心理机制等;

2、研究特殊家庭与问题学生产生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重点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对特殊家庭问题学生如何进行赏识教育,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前两项是研究的基础,后一项是研究的重点)

(二)理论依据

1、在每个孩子小的时候享受的都是赏识教育。他们学走路的时候,会摔倒,这时每个家长,都会鼓励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不要放弃,继续的努力,正是这样我们才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

2、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3、著名的皮克马力翁效应也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的人成功的信心会促进其成功。

赏识教育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它不属于知识的教育,而是一种兴趣,情感的教育。它是一种发现生命、享受生命的教育,是家长、老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一种能重塑学生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浅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4、心理学品德态度形成与改变原理。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有“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而形成与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赏识是肯定性压力。

四、研究的阶段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6年4月份进行课题申报、立项,查阅,积累相关资料

2、实施阶段: 5月 确定研究对象的症状。

3、

6、7月 收集和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

4、8月 分析资料,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拟定赏识教育过程步骤和方法的实施方

5、

9、10月 根据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实证性研究,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

6、、总结阶段:

11、12月,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撰写论文等。

(二)研究方法:

a.访谈法:通过访问个案的父母、亲友、老师获得资料。

b.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其生活情况及社会情况。

c.观察法:观察本人在各种情景中的反应。

d.测验法:用心理测验与标准化测验考察其智力、性格、兴趣及学习成绩等。 e.评估法:由教师与其父母评判其性格。

f.文献分析法:对其本人的周记、日记、作文加以分析。

五、研究的条件

1、研究者是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对教育教学的过程十分关注,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并且对《教育学》《心理学》都经过系统的学习,这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为研究本课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2、研究者是教育情境中人,研究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研究的是教育情境。对于赏识教育,研究者已经有了深刻体会,有了一定的经验,也经过了一定的思考,因此,本课题研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3、选题新颖实用。赏识只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是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但是,现在对问题学生,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采取的往往是批评教育。研究赏识,可以有效地弥补“批评教育”的不足。

(长安二小陈玉珍转载)

第五篇:七种特殊家庭子女帮教管理措施

“七种特殊家庭”帮扶措施

白坪乡中心小学

2013年9月

1 “七种特殊家庭”帮扶措施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加强对特七种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的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针对当前特殊家庭学生数额逐年上升的情况,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压力,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制订如下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七种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 伟 副组长:梁振权

组 员:桑 雪 牛彩霞 李 欣 刘铁山 王香玲 唐晓鸽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全体教师要正确认识“七种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切实完善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包保责任制,责任到位,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校长、政教主抓此项工作,政教主任包班主任,班主任包班级,教师包学生,特殊家庭子女要进行登记造册,同时将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纳入年末考评之中,使“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真正做到: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工作务实,收效显著。

三、深入开展调研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管理工作。

通过调研了解七种特殊家庭子女人数、成因、思想动态、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让所有适龄特殊家庭子女都能就地就近就读,学校为其建立学籍和学生档案,对特殊群体学生不得歧视,要与当地居民子女一视同仁。

四、加强对班主任及教师的培训,规范七种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管理工作。

定期召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管理工作会议,提高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对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管理工作的认识,把握特殊家庭子女心理教育规律,抓住教育的契机和关键点。根据学科特点,采取学科渗透;根据学生的自然情

2 况,采取有效的帮助措施。

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特别是“特殊家庭子女”和“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实行“一对一”帮教措施,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守法公民,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及时了解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鼓励他们去掉自卑激励他们成为生活的强者,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定期对特殊家庭学生进行家访,实施特别跟踪教育,明确规定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上报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要做到有家访记录,要见成效。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整体。

五、建立资助制度,开展“七种特殊家庭学生帮扶工程”。

广泛开展好“扶贫助学”、“手拉手献爱心”、“一帮一”等活动。学校对困难家庭子女设立助学金,免收住宿管理费。主动联系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助,切实解决特殊家庭子女就学难问题,杜绝特殊家庭子女流失现象发生。

六、奖罚办法

实行帮扶责任制,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对班主任做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认真,每生家访次数不少于二次,有家访记录,无辍学,有成效,有典型案例的,加班级评比分2分;工作一般,无辍学现象,不加不扣;对工作懈怠不认真,造成辍学或不良影响的,扣评比分2分。学校将此项工作考评分纳入到教师评优评先考核之中。

白坪乡中心小学

2013年9月

上一篇:教会孩子学会感恩下一篇:机构物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