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粮食局范文

2022-06-11

第一篇:哈尔滨市粮食局范文

哈尔滨市粮食局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按照省粮食局《关于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通知》(黑粮农字[2006]49号)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盐业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等法律、法规,履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和行业指导职责,建立和培育规范有序的粮食市场,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按照省局的各项要求,结合哈尔滨市粮食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战略部署,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盐业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服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粮食经济为宗旨,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依法履行粮食和食盐流通管理的职责, 1 切实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粮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监督检查对象

已取得《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各类粮食经营者、其他从事粮食购销经营的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粮食批发市场、超市等单位。已取得食盐零售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三、监督检查内容 (一)粮食收购情况

1、收购者的资质情况。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有无提供虚假材料,骗取《粮食收购许可证》的问题;已取得《粮食收购许可证》的,是否仍具备收购资格条件,

2、收购活动的开展情况。收购者在收购粮食过程中,是否告知售粮者或者在收购场所公示粮食的品种、质量标准和收购价格;是否有不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或者接受委托代扣、代缴款项等问题。

3、收购粮食的储存情况。粮食经营者使用的仓储设施是否符合粮食储存的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有无将粮食与可能对粮食产生污染的有害物质混存问题,储存粮食有无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化学药剂或超量使用化学药剂的问题。

4、收购粮食的运输情况。运输粮食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粮食 2 运输的技术规范,有无使用被污染的运输工具或者包装材料运输粮食的问题。

(二)粮食流通的统计情况

1、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是否按《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要求配有统计人员,并做到持证上岗;各单位统计人员是否熟练掌握相关统计和粮食流通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和业务知识。

2、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是否按要求建立了粮食经营台账,已建立的台账是否符合《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要求。

3、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是否按照要求向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粮食购进、销售、储存等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上报统计报表是否做到及时、准确、实事求是;是否存在虚报、瞒报、拒报、漏报、迟报、伪报、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三)盐业市场管理情况

1、从事食盐零售业务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是否持有当地盐业主管机构核发的由省盐业主管机构统一制作的食盐零售许可证,并在经营场所明示。

2、对于非法销售食盐的,是否按《食盐专营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进行处罚。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完善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 这次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是我市粮食系统开展依法行政工作以来的第一次大检查,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把这次检查当作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总结和对下一步工作的指导,要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领导体系和工作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头。

(二)充分准备,沟通协作,确保检查工作的质量 按照省局的要求,各级食粮行政管理部门要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认真学习、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盐业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等法律、法规,使执法人员不仅要做到知法、守法,更要学会使用法律、法规处理各种问题。

要在深入学习领会黑粮农字[2006]49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方案》中要明确监督检查的对象、工作程序、工作目标、完成时限等内容,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突出重点,转变观念,采取监督检查与指导相结合的检查方式

要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在对粮食收购、储存、运输、 4 粮食质量、盐业市场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粮食收购、粮食流通统计等两方面内容,并且要按时完成规定的比例: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辖区内粮食经营者和转化用粮企业的检查面不少于30%。市局对各县(区、市)抽查比例不低于40%。

在检查过程中要坚持原则,要做到监督与服务相结合,以服务为主;检查与指导相结合,以指导为主;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以教育为主。坚持宣传、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盐业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培养广大粮食经营者的法制观念,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依法经营,从而达到建立规范、有序的粮食流通市场和盐业市场的目的。

(四)严格执法,注重程序,落实监管的长效机制 监督检查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粮食局《粮食监督检查工作规程(试行)》(国粮检[2005]31号)的规定,行政处罚要依据《行政处罚法》,按照《黑龙江省粮食购销行政处罚程序规定》(黑粮办字[2003]129号)执行。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实施监督检查必须经过批准。监督检查人员对被检查对象实行监督检查活动前,必须经所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书面批准,按批准的内容进行监督检查活动。

2、提前通知被检查对象。告知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机关 5 名称、检查的依据、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对被检查对象提出配合检查的具体要求。

3、实施监督检查的工作人员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实施现场监督检查的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持有行政执法证件,在实施监督检查时首先要向被检查对象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4、要规范填写行政执法文书。监督检查人员对被检查对象进行监督检查时,必须填写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调查笔录,进行现场检查的还必须填写现场检查记录,应当出具指导建议和处理意见书。对不存在问题的,应当做出监督检查结论和提出指导建议;对存在较轻问题的,在处理意见中,要明确限期整改的要求、提出整改措施和其它意见;对存在严重问题的,要责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给予适当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做出后,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将发生行政处罚案件的情况,书面报告市粮食局的法制机构。监督检查人员对每个被检查单位的监督检查工作结束后,都要填写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报告书,一并归入监督检查工作档案。

5、要建立档案制度,落实监管的长效机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将监督检查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执法文书统一归档,形成行政执法案卷,以备接受监督和评查。

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对提 6 出的处理意见和指导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加强对粮食经营者的粮食经营活动的常年指导、服务和监管,切实巩固监督检查工作成果。

6、廉洁自律,树立行政执法者的良好形象。在检查过程中,各县(区、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严格遵守省局有关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做到轻车简从,不接受被检查单位的吃请和馈赠物品,不参加与检查无关的活动,在粮食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者中树立粮食行政管理者良好的形象。

五、监督检查工作安排

监督检查活动时间:6月10日开始到7月30日结束,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6月10日-25日,由各县(区、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地区全社会粮食市场主体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阶段:6月26日-7月10日,市局对各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情况进行抽查,并对重点企业进行检查。

第三阶段:7月中、下旬,迎接省局的检查。

六、组织机构

为了切实加强对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领导,市局成立粮食流通监督检查领导小组。

组 长:王忠新 市粮食局党委书记、局长

7 副组长:孙书庆 市粮食局副局长

王世方 市粮食局助理巡视员

成 员:李永臣 市粮食局行业指导处处长

马万柱 市粮食局仓储处处长 张颖伯 市粮食局计划处处长

韩基岩 市粮食局质价处处长

杨春雨 市粮食局行业指导处副处长 马正全 市盐务管理局局长 阚树理 市粮食稽查支队支队长

办公室设在局行业指导处,具体负责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组织实施和综合协调工作。

二OO六年六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哈尔滨市粮食局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

制度文件讨论稿之十

哈尔滨市粮食局行政执法

人员培训制度

(试 行)

第一条为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促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盐业机构,负责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工作。

第三条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培训内容为: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粮食流通及盐务管理等法规、规章。

第四条粮食流通和盐政的法律、法规、规章颁布后,应当按规定时限完成培训,培训成绩记录在行政执法人员考核档案中。

第五条行政执法人员履行职责应当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行政执法证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

第六条行政执法的学习培训时间每不得少于10天,执法人员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本单位自行组织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七条执法人员应当开展法律、法规自学,学习笔记每不得少于12篇。

第八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城市

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定的通知

哈政发[20O5]6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中直、省属在哈单位:

现将《哈尔滨市城市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定》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五年六月九日

哈尔滨市城市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定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工作,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建住房[2004]77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2004年5月13日国家《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购买经市政府批准面向社会销售的经济适用住房,均实行申请、审批和公示制度。

第三条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分为家庭申请人和单身申请人。家庭申请人是指夫妇双方组成的家庭以及离异(或丧偶)带子女的单亲家庭;单身申请人是指达到法定晚婚年龄以上的未婚人员以及离异(或丧偶)不带子女的人员。

第四条凡具有本市市区城镇常住户口,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一)年收入在4万元(含4万元)以下的无房户或住房困难户;

(二)企业退休的建国前入伍的老军人;

(三)市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工程或危棚房改造涉及的被拆迁居民家庭;

(四)现住房面积低于本市住房面积控制标准70%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

本市住房面积控制标准按《哈尔滨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贯彻<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住房面积控制标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哈房改组字[1994]第2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住房困难户是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上一年度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70%或现住房建筑面积低于50平方米的申请人。上一年度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以市政府统计数据为准。

第六条单身及单亲家庭申请人的年收入按一人年收入计算,其他家庭申请人的年收入按夫妇双方的年收入之和计算。申请人的年收入是指下列所得: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住房公积金的单位缴纳部分;

(三)劳务报酬等其它所得。

申请人年收入按本条前款所列项目上一年的实际发生数核定。

第七条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只准购买一套经济适用住房。单身申请人、三口人(含三口人)以下的家庭申请人,可购买建筑面积7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三口人以上的家庭申请人,可购买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最大不得超过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第八条申请人实际购房建筑面积在规定面积以内的,按市物价局批准的价格购买;超面积部分需按建筑面积销售价格的8%补交差价,由市房产住宅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手续时代市政府收缴。超面积部分将在《房屋所有权证》中标注,房屋再上市交易时,该部分面积不再补交土地出让金。

第九条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需到哈尔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经济适用住房购买对象审批窗口,由申请人领取《哈尔滨市城市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

第十条申请人应如实填写《审批表》,到所在工作单位核准盖章。没有工作单位的,由其所在街道办事处核准盖章。

对出具虚假证明的核准盖章单位,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一条《审批表》经相关单位审核、盖章后,申请人应持以下证件到经济适用住房购买对象审批窗口办理审批手续:

(一)本市居民常住户口; 二)身份证;

(三)现住房的产权证明;

(四)审核盖章后的《审批表》;

(五)市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工程和危棚房改造涉及的被拆迁居民家庭,需提供《住宅房屋货币拆迁补偿协议书》;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需提供级别、职称证明;

(六)企业退休的建国前入伍的老军人需提供《企业退休建国前老军人荣誉证》或其他证明。

第十二条申报材料初审合格的,将对申请人及其配偶姓名、核准盖章单位及可购经济适用住房面积等情况,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公示栏和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信息网上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期满后,对情况属实的予以批准。

对于申请人弄虚作假、虚报家庭人口数、隐瞒家庭收入和住房情况的,经查实,即取消其购房资格,并记入个人信用档案,两年内不准再次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对于骗购经济适用住房的,予以收回或由购房人按市场价补足购房款;对于伪造购房所需相关证件而触犯法律的,交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申请人持身份证和经核准的《审批表》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企业购房,买卖双方在网上签订《哈尔滨市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书》,并按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合同备案。申请人在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时,须提供《审批表》。

对于开发企业擅自向未取得审批资咨的购房人出售经济适用住房的,由市房产住宅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开发企业限期收回;不能收回的,由开发企业补缴同地段经济适用住房与商品房价格差;将违规行为记入企业诚信档案,5年内不准从事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

第十四条《审批表》从批准之日起,有效期为2年。超期的需重新申请办理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审批手续。

第十五条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在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后,已满5年(含5年)的,可按市场价格出售。购房人需按照出售时房屋座落宗地基准地价的10%缴纳差价,由市房产住宅行政主管部门代市政府收取。

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在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后未满5年的,只可出售给符合经济适用住房购买条件的申请人,出售单价不得高于出售时同地段经济适用住房的单价,不得按市场价格出售。

以市场价格出售已购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不得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其他政策性保障住房。

第十六条本规定由市房产住宅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城市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定的通知》(哈政办综[2002]52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哈尔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哈尔滨市财政局、哈尔滨市地税局关于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劳社发[2009]60号 【发布日期】2009-04-01 【生效日期】2009-04-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哈尔滨市财政局、哈尔滨市地税局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

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

(哈劳社发[2009]60号)

各区、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直有关部门,各有关企业: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稳定就业局势的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117号),以及省政府《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稳定就业局势的意见》(黑政发【2009】11号)的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受金融危机影响困难企业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

为有效预防失业,鼓励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困难企业采取积极措施保持员工队伍稳定,对经审核认定为“困难企业” (以下简称“困难企业”) 的,可按规定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执行期为2009年之内,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上述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使用就业专项资金支持的职业培训补贴,同一困难企业只能享受一项。

(一)社会保险补贴

1、困难企业由于生产任务减少采取暂时放假、发放生活费的方式保职工队伍稳定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可申请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养老、医疗、失业三项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依据被放假的职工人数,按其缴纳三项社会保险费的50%的标准给予补贴,补贴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年补贴额不超过上年该企业缴纳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之和的10%。

申报材料和审批流程为:由困难企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报表,同时提供稳定员工队伍计划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书面承诺,提供放假、发放生活费人员名册,上月缴纳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的缴费凭据,于每月15日前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市财政部门复核后,划入企业帐户。

2、对采取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年内不裁减人员的困难企业,可申请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养老、医疗、失业三项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依据减少工资的职工人数,按其缴纳三项社会保险费的50%的标准给予补贴,补贴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年补贴额不超过上年该企业缴纳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之和的10%。

申报材料和审批流程为:由困难企业按月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报表,同时提供稳定员工队伍计划措施、年内不裁减人员的书面承诺,提供轮班、协商薪酬、减少工资职工名册、减薪月份,上月缴纳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的缴费凭据,于每月15日前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后,划入企业帐户。

(二)岗位补贴

对采取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可申请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岗位补贴。岗位补贴标准依据减少工资的职工人数,每人月补贴额370元,补贴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年补贴额不超过上年该企业缴纳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之和的10%。

申报材料和审批流程为:由困难企业按月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报表,同时提供稳定员工队伍计划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书面承诺,提供轮班、协商薪酬、减少工资职工名册、减薪月份,于每月15日前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后,划入企业帐户。

(三)职业培训补贴

困难企业对在职人员开展内部在岗培训、转岗培训或职业技能培训的,所需资金按规定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不足部分由就业专项资金予以适当支持。职业培训补贴列支有困难的,经请示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可由失业保险基金予以适当补贴。

申报材料和审批流程为:由困难企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报表,同时提供企业组织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人员名单,使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相关凭证,报劳动就业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后,划入企业帐户。

二、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

对困难企业确实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年内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允许在一定时期内缓缴失业、医疗保险费。缓缴执行期为2009年之内,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经核准缓缴期间,企业应继续按月申报应缴的社会保险费,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计收滞纳金,企业和职工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已享受缓缴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不能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申报材料和审批流程为:困难企业提出申请,填写报表,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缓缴及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协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要求企业提供担保、抵押),提供稳定员工队伍计划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书面承诺和其他相关凭证,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并经市政府批准,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三、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费率

2009年4―12月份,市区内适当降低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费率。其中失业保险费率降低一个百分点(单位缴费部分),工伤保险费率降低零点一个百分点,生育保险费率降低零点一个百分点(此项规定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自4月份起,上述社会保险参保单位统一按照降低后的费率申报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缴费额。

四、“困难企业”的认定

本次列入享受稳定就业岗位扶持政策的“困难企业”,是指2008年10月―2009年2月期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但已采取积极措施稳定职工队伍,社会信誉良好的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的企业,不纳入扶持政策范围。

(一)“困难企业”的认定标准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认定为“困难企业”。

1、已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其中“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界定为2007-2008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

2、受当前经济危机影响,生产经营发生暂时困难且恢复有望,暂时难以支付职工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具体是指2008年1-9月份生产经营状态正常,同比销售额未出现下降或下降幅度未超过5%,2008年10月-2009年2月期间受金融危机影响,生产任务(订单)减少、库存增加、主营收入较上年同期下滑10%以上,守法诚信经营,信贷信用良好,一旦金融危机渡过即能恢复生产的企业。

3、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省、市产业和环保政策的企业。具体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市场准入产品,生产环境符合环保要求,未产生环保垃圾或已进行环保无害化处理,经环保部门检验达标的企业。

4、已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措施稳定职工队伍并向社会承诺不裁减人员或少裁减人员的企业:具体是指企业已制定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方案并已在企业内部组织实施;职工队伍稳定,公开向政府和社会承诺不裁减人员或少裁减人员(2008年10月至今职工人数超过200人的裁员少于10人,职工人数不足200人的裁员低于5%,自然减员除外)的企业。

(二)认定“困难企业”的责任部门

困难企业认定在突出重点、总量控制、动态监测的前提下确定,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财政、经委、商务等部门对企业是否符合本次政策扶持范围进行审核认定。

――市经委负责对提出申请享受扶持政策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认定;

――市商务局负责对提出申请享受扶持政策的商贸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认定;

――市财政局负责对企业使用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资金情况进行审核,加强财务监督,并将所需资金及时拨付到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专户。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企业是否符合困难企业条件进行初审,牵头组织市困难企业认定联合工作组对初审合格的企业进行联合审核。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对提出申请享受扶持政策的企业近两年社会保险缴费情况进行核实确认;

(三)“困难企业”认定工作流程

1、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认定。

申请享受本通知规定扶持政策的企业,填报《申报稳定岗位扶持政策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认定表》(见附件1),由企业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商贸企业报市商务局进行认定;工业及其他企业报市经委进行认定;中直省属和无主管部门企业直接报市经委或市商务局进行认定。

具体认定时需提供下列要件:

(1)企业自述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期间企业经营状况说明(分两段叙述,分别为2008年1-9月、2008年10月-2009年2月);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2008年1-9月份、2008年10月―2009年2月份及与上年同期相对应的财务报表、利润表、主营产品和所属行业等基本信息;

(4)本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或订单情况);

生产经营状况认定工作结束后,由市经委或市商务局签署认定意见。

2、企业履行社会职责、缴纳社会保险费、稳定就业岗位措施等情况的认定。

由企业填报《申报稳定岗位扶持政策“困难企业”认定表》(见附件2),同时提供下列材料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初审:

(1)经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确认的本单位2007-2008年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

(2)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工资处认定的企业裁员情况;

(3)企业制定的稳定就业岗位方案、向社会发布的不裁减人员承诺函。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后提出困难企业认定初审意见,并组织召开由市经委、商务局、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成的市困难企业认定工作联合工作组共同研究会审。会审合格后,确定为符合本通知规定享受扶持政策的困难企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向企业作出审核意见书告知企业审核结果。

全市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认定工作结束后,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享受扶持政策的“困难企业”名单报市政府备案。

(四)“困难企业”认定时限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30日内,享受扶持政策的“困难企业”申报认定工作原则上全部结束。今后如有新产生受金融危机影响并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经市困难企业认定工作联合工作组共同研究,可另外组织安排一次 “困难企业”补充申报认定工作,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稳定就业岗位帮扶困难企业工作实施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

为确保帮扶政策落实到位,市成立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委、商务、财政、税务等部门组成的困难企业认定联合工作组,负责对申报企业是否符合本次政策扶持范围的审核认定。审核认定小组办公室设在劳动保障部门。

(二)严肃工作纪律,接受社会监督

稳定就业岗位帮扶困难企业工作要重点把好“三关”:

一是严把申请审核关。“困难企业”认定和三项补贴审核责任部门要按照本《通知》规定的条件、标准、程序等,在各自责任范围内严格审核把关,切实履行责任。

二是严把资金拨付使用关。本《通知》涉及资金拨付和管理等环节,要规范操作,并明确经办人员和具体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实行问责制。

三是严把监督检查关。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对举报事项及时查证处理。对支付困难企业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包括享受补贴企业的名单、补贴项目和数额以及受益人数等,要适时向社会公布,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社会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县(市),在确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制度平稳运行的前提下,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参照执行本《通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中共哈尔滨市委办公厅、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哈尔滨市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办发[2004]40号 【发布日期】2009-09-02 【生效日期】2009-09-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中共哈尔滨市委办公厅、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哈尔滨市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

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

(哈办发[2004]40号)

各区、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办委,市直各党组、党委(工委)

针对当前我市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和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的趋势,为切实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根据中央和省的有关规定,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

负责了解、掌握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和动态;分析、研判社会稳定形势,针对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提出对策建议;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处理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总结交流有关方面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成功经验,推动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和单位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联席会议的工作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认真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一)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落实工作职责。

(二)加强对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力求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办事,把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纳入法制化轨道。

(四)做好深人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解决好思想问题。

(五)搞好各有关方面和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整体合力。

三、联席会议的组成人员

召集人:王颖(市委副书记)

方世昌(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朴逸(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张桂华(市政府副市长)

成员:王世华(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陆文君(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

聂云凌(市政府副市长)

丛国章(市政府副市长)

展来印(市委副秘书长)

孙克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厅主任)

张福庆(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范德武(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主任)

高迎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建委主任)

李军(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农委主任)

毕德昌(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驻京办主任)

陆兵(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委、市国资委主任)

卢国惠(市政府副秘书长)

曲 磊(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办主任)

宋建滨(市政协秘书长)

佟彦(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

贺晔(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刘文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丁坚(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维稳办主任)

王克伦(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傅强(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王维绪(市公安局局长)

吕玲义(市监察局副局长)

王国铮(市民政局副局长)

傅琛清(市司法局局长)

朱守东(市财政局副局长)

梁三基(市人事局局长)

李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边洪霄(市房产住宅局局长)

杨学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杨洪坡(市法制办公室主任)

徐涛(市国资委党委书记)

方春梅(市总工会副主席) 各区、县(市)政府主要领导

四、联席会议的工作机构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信访办),具体承担日常工作,督促落实联席会议决定的事项。展来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毕德昌、曲磊(常务)、纪春林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下设劝返协调组、综合组和案件督办组。

根据全国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 体性事件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我市成立五个专项工作小组,即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工作小组,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农委主任李军同志任组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杨学春同志 任副组长;城镇房屋拆迁问题工作小组,由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建委主任高迎祥同志任组长,市房产住宅局局长边洪霄同志任副组长;国有企业改制问题工作小组,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主任陆兵同志任组长,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徐涛同志任副组长;涉法涉诉问题工作小组,由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丁坚同志任组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邬家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由立都同志任副组长;企业军转干部问题工作小组,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卢国惠同志任组长,市人事局局长梁三基同志任副组长。

五个专项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统一协调,五个小组的在京工作人员由市驻京工作组统一指挥。

中共哈尔滨市委办公厅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4年9月2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上一篇:红歌比赛策划案范文下一篇:活出自己的风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