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研讨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少年维特之烦恼》与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

摘要:《少年维特之烦恼》(以下简称《维特》)是歌德小说的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它所弘扬的追求自然、反抗束缚、崇尚自由恋爱等“维特精神”,影响了众多国家的无数青年,并且贯穿了世界文学进程的多个重要时期。向前追溯,有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时期;向后推进,又有中国的文学革命时期。尽管空间上相隔上万里,时间上相隔百余年,《维特》依然散发着专属于它的独特魅力。本文聚焦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从翻译、作家、作品入手,来分析《维特》对现代中国文坛的影响。绪论,阐述“维特热”形成的原因,“维特热”在中国现代文坛的表现——“翻译热”和“创作热”,总结《维特》在东西方的接受情况,歌德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影响,归纳《维特》在作品本身的解读、艺术手法的探讨、文本的翻译等方面的研究状况。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维特热”,从其产生入手,研究在郭沫若译本(以下简称“郭译本”)出现之前的状况,以及德国“狂飙突进运动”与中国“文学革命”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歌德逝世一百周年之际,中国文坛再次掀起一股研究歌德的热潮。在郭译本出现之后,中国文坛针对《维特》更是展开了热议。除此之外,还讨论了几个最有特色的译本以及小说译名的“青年”与“少年”之争。第二章从作家出发,着重探讨郭沫若翻译《维特》的动机、对他译本的讨论,以及他自己在文学创作上所受到的影响。显然,作为《维特》全本翻译的第一人、“维特热”的弄潮儿,这部用心血翻译的《维特》,对郭沫若本人的文学取向、文学创作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在《落叶》、《喀尔美萝姑娘》、《叶罗提之墓》等作品中都能够得到很充分的验证。最后,结合有着“中国《维特》”之称的《三叶集》,分析了《三叶集》与《维特》之间的关系,以及郭沫若、宗白华、田汉三者由此展开的关于恋爱、人生等问题的讨论。第三章从作品出发,进一步探讨《维特》的影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维特》是现代中国的文学青年们接触到的第一部西洋书信体小说,除却《维特》的内容和所传达的精神,书信体体裁的引力与张力,也给文学青年们以启迪与引领。《维特》的风行与书信体小说在现代中国文坛上的涌现,这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一一位将小说《维特》小说改编成戏剧的作家是曹雪松,他的剧本自然也值得研讨一番。除此之外,《维特》与当时青年文学家的“消亡”现象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以上所述,都显示出《维特》这部作品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产生的影响之深。

关键词:《少年维特之烦恼》;维特热;郭沫若;青年文学家

学科专业:中国语言文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东西方对《维特》的接受

二、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维特热”

第一节 中国“维特热”的产生

一、郭译本之前的《维特》影踪

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助燃中国“文学革命”

三、歌德逝世一百周年:中国“歌德热”的再兴起

四、郭译本之后对《维特》的热议

第二节 《维特》“翻译热”的爆发

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维特》的中文翻译

二、“少年”与“青年”的争锋

第二章 郭沫若与《维特》

第一节 拿起译笔的诗人

一、翻译的必要性及必然性

二、郭译本的底本

三、诗性的翻译

四、对郭译本的热议

第二节 踵武《维特》的中国小说家

一、人物的选择

二、叙事视角的选择

三、风格的选择

第三节《三叶集》与《维特》

一、《三叶集》中的歌德与《维特》

二、《三叶集》——中国的《维特》

第三章 《少年维特之烦恼》与中国青年文学家

第一节 新体裁的勃兴: 书信体小说

一、主题变奏之一: 苦闷

二、主题变奏之二: 反叛

三、主题变奏之三: 绝望

第二节 跨界的尝试: 从小说到剧本

第三节 中国文学新意象的诞生

第四节 中国青年文学家之逝

一、关于“自杀”的讨论

二、青年的“消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歌唱艺术处理技巧论文提纲下一篇:心理学硕士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