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的审题与训练

2024-05-01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训练(精选十篇)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训练 篇1

一、事因喻理明确法

事因喻理明确法就是通过认真分析、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 思考并真正明确材料之所以讲述某个事件的根本目的, 并以之为前提进行立意的方法。具体说来, 也就是作者想要用这则材料让读者明白什么道理, 给读者什么样的生活启示?然后以这些道理或者启示为主旨进行立意。

比如, 拿“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这则材料来说, 之所以讲述“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批判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 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的社会不良现状。作者是想要用这则材料让读者明示: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历练, 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的道理和启示。故而, 可用“经受过风雨的翅膀才能在更高的天空飞翔”或“走自食其力的路才会沐浴阳光”等反映这种道理和启示的中心来立意。

二、情感好恶指向法

有些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 它不仅是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的体现, 更是材料主旨和审题立意的主要导向与基点, 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 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 就能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比如, 有一则关于“一些中国青年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的材料。面对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的询问, 导师只能“苦笑”“无言以对”, 体现了命题者对那些穿着和服照相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的意图, 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 也就不难发现要从“批评崇洋媚外, 民族尊严沦落, 国家观念淡薄”的角度立意。

三、角色互换体味法

角色互换体味法就是采用转换自我角色的方式, 在全身心融入材料的相关情境之中后, 想象并体味:如果材料的作者真是自己的话, 那么“我”写这则材料的目的是什么?想要让阅读的人明白什么道理?获得什么启示?或者其中的主人公真是自己的话, 相关的遭遇会带给我什么感受, 使“我”认识到什么道理等等, 继而由体味的哲理来进行立意的方法。

比如, 面对“小女孩学拉小提琴”的材料时, 如果把自己想象成小女孩, 不难体味到是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给了自己拉小提琴的不竭动力和自信, 也就不难得出“赞美的力量”的立意。如果把自己想象成那位老妇女, 就可以体味到“我”赞美小女孩“拉得真不错!”的目的最主要的无非有两个:一是小女孩的琴拉得很好听, 这样做只是表达真实的感受, 只是赞美;二是为了给她一定的鼓励, 让她继续坚持拉小提琴, 最终获得进步或成功。其实材料已经明确地表示过小女孩的小提琴拉得并不好, 连她的父母也受不了, 这样就可否定第一观点, 得出“赞美是一种无穷的力量”的立意。

四、反复追问鉴别法

反复追问鉴别法就是在认真思考和分析过材料的基础上, 对已经得出的多个不同角度的立意, 用“作者写这则材料的目的和意图最主要、最主要、最最主要的是哪一个?或者作者写这则材料最想、最想、最最想凸显的道理是什么?”来对自己进行不断的、反复的追问, 从而促使自己不受次要人物或事件的干扰, 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出发, 判断出材料最主要的目的和意图, 从而准确审题和立意的方法。

比如, 面对上则关于“小女孩学拉小提琴”的材料, 有人可能会立意为“赞美的力量”, 因为材料中有“每奏完一曲, 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 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 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也有人可能会立意为“坚持就会成功”, 因为材料中有“于是, 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那么这两个都与材料有一定联系性的不同角度的立意, 到底哪个才是较合理的立意?这就需要运用反复追问鉴别法来进行判定。只要通过对自己进行反复追问:作者写这则材料最主要、最主要、最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是赞美还是坚持?或者作者写这则材料最想、最想、最最想凸显的道理是赞美还是坚持?在这样的追问比较中, 就不难发现材料并未对“坚持”进行作为主要内容或者主要寓意的凸显, 而“赞美”却相反, 该选哪个立意也就一目了然。我个人认为, 在审题立意犹豫不决, 把握不准该选哪一个来立意时, 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先进行鉴别哪个是最主要的, 然后再去立意, 因为做过这样的鉴别, 才能有效地保证立意准确。

总之, 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的方法多种多样且各有多用, 教学中应根据实际, 选取较为有效的方法, 帮助学生立足全局多做思辨, 使其能在比较中更好地把握材料本身所特定的主题和阐释的哲理及要求, 以确定最终的立意而有效消除跑题和偏题现象, 实现语文成绩的提高与写作教学的完美结合, 为学生的写作得到理想的分数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忠, 徐晋升.审题要准立意要新[J].小作家选刊, 2007 (5) .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非常训练 篇2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华南附中卷)

(1)智慧是一种不平常的知识,它超越了一般的知识。(罗素)(2)智慧表现在下一次该怎么做,美德则表现在行为本身。(约尔旦)(3)生活的一切都是智慧的镜子,我们必须自己从中寻找。(爱默生)

请以“生活给我们智慧”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个字。◆讲解 题型 材料+命题---有明的题目(一)对材料的理解:

材料由三句名言构成。第一句说智慧具有高于知识的特性;第二句重在说智慧的作用;第三是说智慧的来源与获得的方法。三个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对题目的关键词“智慧”作了阐示,有助于深化考生的理解。

(二)对题目中关键词的理解:

(1)生活:指现实社会中人的各种活动所涉及的范围,也可以指生活中的具体事件。(2)我们: 可以指以一人称形式出现的具体的一群人(对象),也可以泛指。“我们”可以不是事件的主体,也不必是其中的“角色”,但一定是“智慧”的受益者或见证人。

(3)给:暗示文章的思路是由生活到智慧,由体验到升华的过程。(4)智慧:指辨认、判别、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包括理性的判断和灵性地发现的能力。“智慧不同于“道德”,爱心、诚信、谦虚宽容、见义勇为等属道德范畴;“智慧”也不同于“意志”,顽强、刻苦、勤奋等属意志范围。

(三)具体展开思路:

考生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散文)。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可以写与写作者本人一起经历某个事件的人(“我们”),获得了智慧;也可以写别人的事件别人获得了智慧,因为别人相对于写作者,也可以纳入“我们”这一范畴。

无论是写哪一种内容,还是哪一种文体,都必须紧扣题目展开。(四)对是否合题的判定:

考生如果完全写成了“生活给我智慧”或“生活给他(们)智慧”,只能判为基本符合题意(三类文);考生如果只写了题目的部分关键词, 判为偏题;考生所写的内容与题目的三个关键词语都无关,则判为完全离题(注意暗合题目的情况)。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佛山调研试卷)

《非诚勿扰》中的女嘉宾马诺说:“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她的这个说法,引起了现场有关人士以及网友的激烈争议。有人支持,认为追求金钱、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她说出了一些人不敢说的话;有人反对,认为她把金钱、把优越的物质生活摆在第一位,这突破了传统道德的底线。

请你以“比金钱更重要的”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讲解 题型 材料+话题---有明的话题 要点:

(1)本题为话题作文,意在鼓励考生积极思考,调动积累,运用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作文。

(2)立意应当导向积极:快乐、工作、科学、亲情、思想、诚实、自信、友谊、智慧、健康、生命、道德等等都可以是比金钱更为重要,如学生有新创意,要注意其表述是否合理,是否围绕话题。

(3)话题可直接围绕马诺的人生观、价值观展开;也可联系考生自己的经历、体会来写。不要求直接引用话题材料。

附:作文样卷 一号文:59分

金钱诚重要,生命价更高

在市场经济浸润下的今天,传统思想中的“重义轻利”观仿佛早已雨打风吹去。房子可以重盖,生平可以重写,历史可以新考,疮疤可以遮掩,文化可以展览,艺术可以评价,仇恨可以笑泯,情爱可以俗化……那金钱为什么就不能至上呢?你没有听过吗?“现今”社会变成了“现金”社会了,别人宁愿坐在宝马上哭也不要在单车上笑了。可是,金钱诚重要,生命价更高。

生命里的青春年华是金钱买不到。

英国有个查理大盗,他曾经偷过无数艺术画作。他本可以成为艺术家的,因为他所画的英镑可以以假乱真。后来他被捕了,受了15年的牢狱之苦。当他出狱后,有记者问他,他偷过最贵重的东西是什么,查理回答说:“是查理的,因为我偷了他15年的青春。”浪子回头金不换,15年的青春岁月,被监狱的窗棂割碎得支离破碎,这是再多的钱也换不回来。钱的确给过他富贵,但给不了岁月。

有一位记者曾经采访李嘉诚,谈话中,记者表达了对李嘉诚拥有巨额财富的羡慕之情,李笑着说:“那我愿意用我所有的财富来跟你现在的年纪交换,你愿意吗?”记者沉默了。钱花光了可以挣回来,可是青春花光了就不会再有,不是像打个电话送水上门随时随到无限供应的。钱买不回青春年光。

金钱买不回逝去的生命。

西方古代所罗门王临死前叮嘱身边的人,把他的尸体放入棺材里,双手放在棺材外,并绕城一周。旁人很疑惑,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说要让他的臣民明白,即使像他这样富有的伟大人物,最终离去时还是两首空空。生命一旦消逝,纵使腰缠万贯,死亡还是一视同仁的。看看历史文学上的金钱奴隶吧:古有和珅,今有文强,外有葛朗台,中有许宗衡……他们的下场并没有与他们的财富形成正比,在生死面前,金钱的能耐无处可用。

金钱买不回生命中最美好的风景。钱伟长、钱三强、钱学森抛弃国外高薪厚职,甘愿回国建设祖国航天事业,他们也曾说:“虽姓钱,但不爱钱。”为祖国伟大事业献身是他们甘之如饴的生活,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同舟共济,艰苦拼搏,这是金钱未必能办到的。诚然,金钱可以买到偌大的房子,名贵的房车,但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值得你奉献的家,与你一起分享你的金钱所带给你的欢乐。否则,孤独终老,无亲无故可是最悲惨的生活。

金钱很重要,金钱可以满足物质生活上许多东西,但金钱未必满足到精神文明。生命是一条不受金钱控制的船,它按照自己的方向行使(驶)。所以,对于金钱,取之有道。对于生命,珍而重之。因为,生命比钱更重要。

点评:文章有哲思,观点深刻,分论点清楚,结构严谨,标题有文采。材料运用准确、新颖、巧妙、丰富(一中一外)。语言老练,文笔流畅。但开头观点提出稍显生硬,可改为“但在我看来”、“殊不知”

二号文:52分

心灵美比金钱更重要

女嘉宾马诺的话确实让人惊讶,又不禁让人感叹:现代社会以金钱为上的现象实在令人痛心。其实,在人的一生,金钱永远只是一个虚无的符号,我们应该追求的应该是自身内在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心灵美。

心灵的美丽如同一泓清泉,不仅让自己纯洁,也让捧起它的人得到净化;也如同冬日中的阳光,为世人带来光明和温暖。沉迷于物质声色、金钱名利只会让人变得丑恶,只有拥有心灵美才算是有健全的人生。心灵美比金钱更重要。

心灵美能带给人恬静、安宁和内心真正的喜悦,然而这是金钱永远办不到的。真正高尚的人不需用金钱的虚伪来充实自己,因为一颗美丽的心,足够让他自豪,让他人格丰满。十分尊重古代的隐士林和靖,他隐居西湖边,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流传千古,他看穿了世俗金钱名利的真面目,于是他抛弃金钱,寻找真正的心灵美,这份高雅带给了他真知真乐。与林和靖相比,一生在金钱堆里打混的人,得到的只有痛苦,永无解脱。心灵美帮助我们跳出尘世,欣赏高雅,难道金钱比它重要吗?

心灵美不仅对自身有益,它的温暖也可感染他人。然而贪求金钱的寒风,只会让世人变得僵直、冷淡。有真知真爱的人的灵魂石活火,燃烧自己,发出光芒同时照亮他人。像亨利〃杜南一样,本是商人的他看到商场的混乱和污浊,决定抽身出这吞噬人性的怪圈。之后他寻找真正的心灵美,投身于人道主义救援,开设国际红十字会,让千万受苦难的人得到救助。这颗美丽的心灵让世界焕发生机。相反在金钱中消耗生命,只是像一盆腐水被倒掉一样,永不会留下一点痕迹,像成克杰一样的贪官就是因为金钱而毁了一生。心灵美确实比金钱重要。

心灵美使人感悟生命,走向生命的高峰,让为金钱打转的小虫继续浪费生命吧!感悟生命,我们才能更好的生活,物质生活的衣食住行千百年来都没有改变,然而人性却因心灵美而日益展现其光辉。前不久去世的大作家史铁生正是拥有感悟生命的美丽心灵。他以残缺的身体诠释了什么是健全的人生,他体验着生活的苦难,写出的却是生活的欢快和喜悦。冰冷丑恶的金钱社会又能对他怎么样呢?一个懂得感悟生命的人不会因金钱而浪费生命。拥有心灵美感悟生命,因为它以将金钱打倒在地,压缩得不见影踪。

朋友,请追求更珍贵的心灵美,不要被金钱蒙住双眼,失去欣赏美妙人生的机会。评语:文章突破口小,围绕“心灵美比金钱更重要”中心论述,观点突出集中,三个小的分论点思路清晰,三部分均涉及与金钱的比较,但材料的新颖度不足。得分52-1(错别字)

3号文(34分)

拨开金钱的浮云

我们生活在浮云之中:下级对上级拍的马屁是浮云,给医生的红包是浮云,眼前的利益对企业来说是浮云。其实浮云并不可怕,但可惜的是人们对之习以为常,并欣然接受,这才是最可怕的。拨开浮云吧,你将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拨开金钱这朵浮云,你将收获长久的发展。再大的企业,也不能与市场为敌,没有了群众基础,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结局必定是残败的。曾经不可一世的三鹿集团,因滥用消费者的信任而垮台。相反,1980年,张瑞敏因砸碎76台不合格的冰箱而赢得了信任,成就了今日的海尔。三鹿被金钱这朵浮云所迷惑了,他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因而走向了不归路,而海尔却拨开了金钱这朵浮云,看到了作为企业应有的责任心,走上了坦途。由此看来,拨开浮云,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拨开金钱这朵浮云,你将收获更多的果实。再伟大的人,如果迷迷恋金钱,那么他的伟大就会到此为止,无所作为,相反,如能拨开金钱这朵浮云,那他将变得更伟大。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一生发明无数,但那都是他年轻时的杰作,到了晚年,他开始迷恋权利,再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于是一项发明也没有了。而我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成功研制出第一代杂交稻后,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一如既往地献身科学,尽管身价过亿,但他依然亲自下田。爱迪生的事业被金钱的浮云阻挡了,而袁隆平却因拨开了浮云,看到了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朴素态度。袁隆平院士的成功之路,告诉我们拨开浮云之于科学的重要性。

人如此,国亦然。国家的决策不应该完全追求金钱,更应考虑全人类的生存问题。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世人的唾骂,依旧不肯低头,排碳量依旧与日俱增。相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却能主动提出减排目标,这一举动,理应受到世人的尊重。中国拨开了金钱的浮云,看到了自身对人类生存的责任。

不要再被金钱这朵浮云所蒙蔽,你要做的,是拨开它,只需这轻轻一拨,你便能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收获一个属于你的精彩人生。

点评:虽结构完整,但主体偏题,把话题偏向于“金钱”来立意,从中心论点到分论点的立意都表述为“拨开金钱的浮云”,没表述清什么比金钱更重要。

训练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台州市调研卷)

在伊甸园,一棵大树对一朵玫瑰花说:“你虽然很漂亮却没什么用。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于是这朵玫瑰花找到上帝说:“请把我变得有用一些吧。”上帝同意了。于是,世界上有了第一棵卷心菜。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根据阅读材料所体会到的意思或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发表见解,也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 讲解 材料+要求-----没有明的话题或题目

要点:材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立意要来源材料又要跳出材料,所谓来源材料就是说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联系故事的主旨,由表及里由果及因展开联想。

角度1:应该改进自己,以活得更有用(即有价值)。人活着贵在有用,为他人、集体、社会所用,这也正是人生的价值、活着的意义。

角度2:坚守本真也可以活出自己的价值。玫瑰听从大树的劝说改变了自己,自然令其有了意义或新的价值,然而不改变自身就“没有用”吗?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但仍可以提供精神愉悦。人应自信、自主,不能看轻了自己而随波逐流。

角度3:综合以上两种立意,不管是改变自我,还是坚守本真,只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是最美的人生。

训练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安徽省级示范高中调研卷)

在亚洲国家生长着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它以一种不易被人发觉的方式向地下生根,在5年时间伸展出长达几公里的根系,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发展变化。第6年雨季到来时,毛竹终于钻出地面,而后,像被施与了魔法一样,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生长,迅速到达30米的高度。神奇般的生长速度,让人惊叹不已。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讲解要点】

1、毛竹的“魔法生长”,动力在于目标的坚定、长远。只顾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打算,这样的人注定难成大器,这样的发展注定不可持续。毛竹并不追求尽早“露头”,它把目标锁在5年后,才成就了日后的速度和高度。人生当着眼长远,不被眼前的小利迷昏头,不被暂时的小成就遮望眼。

2、毛竹的“魔法生长”,源于基础的深厚、稳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没有水底8分之7冰山的支撑,哪有水面8分之1冰山的风光?只想做露出水面8分之1的冰山,注定要从高空摔下片体鳞伤。毛竹用5年的时间培养根系,才有了日后的魔法生长。人生应当立足当前,埋头做事,不做“墙上芦苇”。

3、毛竹神奇的生长方式,让我们看到默默奋斗的精神。空有远大的理想,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遭遇猜疑误解,忙争辩表白,光阴匆匆过。人生多半时间是沉寂的,耐过“黎明前的黑暗”,待到高耸的“30米的高度”矗立在人们眼前,一切都不辨自明。这就是生存的智慧,成长的秘诀。

训练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08年3月31日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剧组来到东岳泰山录制“清明特殊节目”。节目录制结束时,特约嘉宾、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登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不仅是登山的境界,也应该是每个人努力追求的人生境界。另一位特约嘉宾、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陕西宝鸡联考卷)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讲解】

从节目来说,人生要学会登山。从于丹的角度分析,可以有以下立意:要立志高远;要敢于争先;要志攀高峰;要勇立潮头等等。从易中天的角度分析,可以确立以下中心:做任何事都重在参与,重在过程;走好人生(事业)的每一步;要量力而行,只要尽力就好;力所能及无遗憾等等。综合以上分析,这则材料可供选择的立意角度与侧面有很多,文体的选择更是可以不拘一格,适合于叙事和抒情,也适合于议论说理。

训练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广东省百所高中高三联合考试

弟子问智者,要如何处理自己的愤怒? 智者反问弟子:如果你是一个长途跋涉的旅人,在途中遇到一只疯狗,莫名其妙地对你狂吠,你会:

一、绕过它,继续走自己的路。

二、趴下来,也对它狂吠。

连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会明白,什么才是理性的选择。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选择的是什么?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讲解要点】

面对疯狗,理性的选择当然是绕过它,继续走自己的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当然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误解、非难等“疯狗”,遗憾的是,人们在遇到各式各样的“疯狗”时,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趴下来,与它对吠,有些甚至还企图咬它一口,以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因为愤怒,我们会有某种报复心。然而报复并不会让我们尝到任何甜头,但我们总是忍不住反击,即使这种反击损人不利己,且降低了我们自己的人格。如何处理自己的愤怒?心平则气和;笑看荣辱,轻看得失;凡事三思而后行,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也可以反其意而行,一味地退让,会让“疯狗”得寸进尺,面对疯狗,绝不手软;面对非难,迎难而上,以斗争求进步。

训练7 阅读下面的材料

(1)姚明率领中国男篮的队友们,为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姚明郑重承诺,一旦配型成功,立即放弃一切,回国捐献。姚明还表示:除了捐献骨髓,他还将抽出时间,参与相关公益推广活动。

(2)成龙在上海组织慈善周末,又是演唱会,又是美女赛车,又是慈善拍卖晚会,很是惹眼,但目的只有一个,慈善捐献。成龙表示将带领更多好朋友参与慈善事业。

(3)苏有朋利用过生日时机,成立“苏有朋慈善基金会”,把生日收到的贺金作为第一笔慈善基金会的基金,并表示以后会通过义演等手段增加基金会的基金,帮助更多的人。

要求全面理解上述三则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上述三则材料的主要事件是名人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关键词是“慈善”,共同点是“名人热心于慈善公益事业”。

【讲解要点】 观点:

慈善时尚化会是一种进步。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相信爱。奉献点滴爱,社会更和谐。奉献爱心,社会更和谐。要有感恩和回馈之心。用慈善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

让更多的人拥有对社会的爱和责任。做个慈善的人,让世界更美好。拥有一颗慈善之心,生活将更丰盈。慈善源于对生命的爱。训练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那些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涉水之前,总会习惯地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响亮,河水也就越浅。那溅不起多大水花、听不见多大水声的河水,必定是深不可测的。

黄河并不是奔腾咆哮的。黄河中游有一段,看上去就是凝滞不动的混浊的泥浆,然而,连搏击过激流的黄河船夫也不敢在这里放船,因为河心是流动的,没有谁能说清它究竟有多深。

静,是外观姿态;流,显示了内在的力量;深,则意味着蕴藉和深重。静水流深,不显不露,昭示着生命的博大精深。令人屏息凝神,浮想联翩……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

【讲解要点】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有三节文字。第一节文字从渡河涉水经验谈起,将浅水河与深水河进行对比,实际上对外表深沉不露而内在深邃博大的人生态度进行了肯定。第二节将黄河外表的平静与内在的流动与渊深进行对比,主张不能仅看其表,而应当看到内在的流动与深邃。第三节文字进行评说,为文章立意作了暗示。

“静”可以理解为“沉静”“宁静”“平静”“冷静”“静默”“静穆”“沉稳”,类似的还有“不张扬”“不显山”“不露水”“内敛”等等。(“镇静”“谦虚”属于擦边球,语言基本功好的,降一个档次处理。)

“流”可以是一种内在的活力,内在的动力,内在的能量。

“深”是“深邃”“深沉”“深度”“丰厚的内蕴”“厚实的功底”“博大精深的素养”。

“静、流、深”提倡内敛、不张扬、有底蕴,这是中国人传统的为人风范。

“静、流、深”三者是表里的辩证统一,三者分为两个方面:“静”为一方面,一定要涉及;“流”“深”为另一方面,可都涉及,也可仅涉及其一。

作文题选:

静穆中爆发出力量/智者无言/静水流深/静中求动/生命的深度/心如深山/平静成就不平凡/学会不显不露/人不可貌相/深出生命的精彩/人心难测/隐藏的爱/静/沉默是金/静之力/深沉/静中求动/静8226;流8226;深/人生需要流动的静水/内敛/静如止水/亦动亦静/谦虚,进步之道/表与里/静中有动/静中风云/守住静穆/多一点低调,少一点张扬/静也是力量/让生命博大精深/低调/宁静致远/内在的力量/含而不露/一只不叫的狗/诗歌的静美/深沉,是一种美/静静生命,滔滔历史/稳重人生/韬光养晦/静中的爆发/静,方显英雄本色/增加生命的深度/流动的人生/美来自内心/静,精深/让生命充实深厚/轻狂与内敛/博大的人生/止水/学会隐藏/在内敛中诠释力量/流动的生命/潜力/宁静致远/韬光养晦,一鸣惊人/静,动之源/深沉是一种美/鸣与不鸣/静的伟大/卧虎藏龙/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静中深厚的力量/读懂我的父亲/外表并不真实/做个有内涵的人/静的哲学/释放自己的潜能/静以修身/平淡也是一种深度

训练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因为,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愤世嫉俗的人。我们不妨提醒他们:“擦亮你的窗子。”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

请以“擦亮你的窗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讲解要点】

擦亮你的窗子,你会发现更为精彩的东西在闪闪发光,没有了过分的张扬,没有了过分的自信,我们可以微笑着看着周围的一切,不再轻易认识一样东西,包括自己。很多东西都不是可以直视的,要擦净了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擦亮窗户就是擦亮心灵。擦亮心灵的窗户,你会发现原来很多东西都是你没看过的。

这是一个比喻型题目。这里的窗子并非只是实指的窗子,而是有更深层面的意义,是非物质化的认识、修养类的窗子。隔着物质的窗子看世界有时会不很分明,不很清楚;隔着心灵上的窗子更会让心迷失方向。这个话题可以写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或缺点,可对于自己的问题或错误往往看不到,因此别让灰尘挡住了自己的视线,擦亮窗子可以使我们看清这个世界;因此多找到自身的不足,检讨一下自己,而不要一味地怪罪别人。文章需要从这个层面展开,写出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训练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据报道,有人不惜花费近十倍于乘公交车的钱坐出租车去与“拒载”自己的公交车司机“理论”,追问“拒载“缘由。这样做,时间、精力与金钱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并不成正比,可当事人却认为值得!

这种“较真“行动也引起许多市民的共鸣。他们认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两个字。做人就要这样,该认真的就绝不儿戏,也不容许被别人儿戏!但也有市民表示,有更多的精力,干嘛不去做更有意义的事?除非真是合法权益受侵犯,否则无理较真等同野蛮!再说,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化、人性化与宽容度并重的社会,宽容,才谈得上最真切最纯净的人道,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际融洽。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讲解要点】

本材料起提示作用的关键句子有第二段的“做人就要这样,该认真的就绝不儿戏,也不容许被别人儿戏!”第三段的“除非真是合法权益受侵犯,否则无理较真等同野蛮!”关键词是“较真”与“宽容”,但不能选其一来立意,一定要结合二者才是切合题意。所以适合构思成文的有:①有条件的认真或该认真时才认真(暗扣“宽容”),②有原则的宽容或不能凡事都宽容(暗扣“较真”),③既要认真,又要宽容,④分情况去“较真”(“较真”须看场合),⑤如何正确对待“较真”(“宽容”),⑥追求“较真”也须宽容之心,⑦有限的宽容,及时的认真,⑧宽容与纵容等。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雨果有句名言:“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

加拿大物理学家罗伯特在进行环球考察时,来到智利北部的一个十分干旱而又荒凉的小村子,他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这里除蜘蛛外没有其他任何生物。蜘蛛在这里四处繁衍,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蜘蛛能够在如此干涸的环境里生存来下来呢?罗伯特借助电子显微镜,发现这些蜘蛛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极易吸收雾气中的水分。而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这里生生不息的源泉。

在这个世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读了这段文字,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与感悟,请自主确定立意,自主命题,自由选择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讲解要点】

立意要抓住“世上没有真正的绝境”,可从“绝境与积极心态”、“绝境与生命精彩”等方面展开思考:人处于绝境时,只要凭借坚韧的精神力量,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就能创造条件开辟新的天地,走出原有的困境,生命也因此而焕发出耀人的光彩。绝境之所以为绝境,是它足以臵凡夫庸子于死地,但对那些怀有坚定信念和远大抱负的人而言,只不过是前进途中必须跨越的险障,所以经常上演绝处逢生的好劲。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最近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2)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篇3

一、读题训练

1.通读材料,全面把握。

只有全面把握了材料,不断章取义,才可能正确立意。如:

王羲之学“书”,在广袤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领悟曲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领悟,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

李时珍学医,在质疑中研读前人书典,在遍尝百草中验证真伪。质疑,实践,他的仁心已超越医术本身。

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

对于这一段材料,如果立意为“大谈书法或者音乐或者医术的妙处”,或者三个领域一起谈,这都是跑题的。如果只谈“要注意向大自然学习”“要通过实践进行学习”“要善于从实践中学习”,也有失偏颇,因为只关注了其中某些段落。最后一句“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概括了前面三段的含意,因此立意最好确定为 “学习方式是多样的,不要拘泥于一种方法,要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

全面把握材料:一是在字面内容上全面把握,关注材料所有的要素、对象、情节、事件、特点;二是在含意上全面把握,关注整段材料的含意。

2.找关键句。

材料中常常有主旨句、抒情议论句,这些句子便是关键句,是打开材料含意的钥匙,需要考生重点关注。关键句大多出现在材料后半部分甚至是最后,它能概括整段材料的含意。上段材料最后一句就是材料的关键句,把握住了,就能很精准地立意了。

3.概括情节,化繁为简。

有些材料只是一段故事,没有代表作者观点的议论句、主旨句,那么,就要概括情节,化繁为简,从中提炼含意。如:

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便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物全部扔出去,这样,幼鹰们就会被树枝上的针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而此时,鹰妈妈就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当这些幼鹰开始坠向山谷底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最后,它们的性命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飞翔。

这段故事的情节可概括为:鹰妈妈严格训练幼鹰,使幼鹰掌握了飞翔本领。这样一简化,寓意就昭然若揭了。

概括情节可以先勾划要点,再连缀成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概括时,要大胆舍弃次要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教师可以先做示范,再让学生练习,再点评。

4.梳理要点,分析角度。

有的材料具有多方面的含意,很难有一个中心,那么,考生就要耐心梳理这些要点,从中选择最适合的立意写作。如:

一位年轻人在海边认识了几位垂钓者,他和其中一位有了以下的对话——

年轻人:“一整天都待在一个地方钓鱼,不觉得枯燥吗?”钓鱼者:“因为喜欢,自然会找到钓的乐趣。”

年轻人:“钓鱼时为什么要不停地上下抖动竿子?这多累啊!”钓鱼者:“只有不停地抖动鱼竿,鱼才会咬钩啊。不累,怎么能钓到鱼呢?”

年轻人:“如果钓了一天,看到别人满载而归,自己却一无所获,你难受吗?”

钓鱼者:“我们是一起来钓鱼的,他们钓到鱼我也很高兴。我想,只要坚持,我也能钓到鱼。”

显然,钓鱼者的几句回答各有含意,分别可以得出多项立意:做一件事情,只要喜欢,就能从中找到乐趣;只有辛勤劳作,坚持不懈,才能有收获;与别人分享成功,也是一种快乐。选择其中一个立意,进行写作即可。

二、寓意探究训练

1.理解关键句。

找到关键句以后,还有一个理解关键句寓意的过程。同一个关键句,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自然就可能得出不同的寓意。如,“其实,抱怨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会改变整个世界”这个关键句,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尽好自己的责任,才会改变整个世界;抱怨无益,做事最要紧;人人都要尽力,人人都要尽责。

2.抓住情节,展开联想,物人对应。

叙事性材料,先要概括情节,然后就要围绕情节进行联想,推广升华情节的寓意。如果材料主人公是物,那么要对应地想如果是人,会是什么情节,有什么寓意;如果材料主人公是人,要推广地想如果应用在类似的情节上会得出什么寓意。如,上文概括的情节——“鹰妈妈严格训练幼鹰,使幼鹰掌握了飞翔本领”,可以进行如下联想:父母对子女严格要求,才能让子女成才;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让学生成才;等等。

3.分析结果、条件、原因。

大多数材料其实都可以概括为“原因(条件)+结果”的模式,这是一条立意的捷径。不管你材料多复杂,往往可以概括成这种模式。得出这个模式,要立意也就不难了,立意一般都是强调原因和条件。如,上段提到的“鹰妈妈严格训练幼鹰,使幼鹰掌握了飞翔本领”,严格训练是原因条件,掌握飞翔本领是结果,自然立意可以确定为“严格要求才能成功”。

三、立意训练

1.联系现实,立意要有时代性。

笔墨当随时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有很强的时代感,才更有价值。一是要求学生平时多关注生活,多看新闻,了解这个时代和社会,有更多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立意时,一定要多想想自己的立意是否紧密针对现实生活中一种观点或现象,如果针对性不强,就要作修改或者更换。

2.联系自我,立意要扣住生活与内心。

作文要有我,要写出青春的朝气、理想与激情,不能学固步自封的老学究。首先,要从自己的思想实际出发去立意,不用他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过多的政治术语,过多的圆滑世故,不属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其次,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去立意和选材,比如,高中学习生活,自己与家人、同学、老师相处的事件。即便是写议论文,也需要联系自身实际,显得更有说服力。

3.比较推测,立意要新颖。

立意要新颖,千人一面的作文让人生厌,产生审美疲劳。立意要新颖,需要从众多立意中进行比较选择。比如,2014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可以有很多立意:自立,才能拥有世界;拒绝啃老,勇敢自立;自立,才能自强;不要搀扶,自己站起来;打败懦弱的自己,勇敢自立。比较而言,后两个似更易“跳”出来。立意要新颖,还需要推测他人可能选择的立意,自己要避免与他人撞车。

浅谈“多角度审题立意”的作文训练 篇4

所谓“多角度审题立意”, 就是针对同一作文题目, 或者是根据同一材料, 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构思, 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去立意, 并提出不同的主题, 阐述与众不同的见解, 通过这样的训练,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从而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异向思维、同向思维、扩散性思维) 。

当然, 用来作为“多角度审题立意”的题目和材料, 应该是经过教师认真选择和精心设计的, 而不能是随意摘抄或信手拈来, 否则训练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并且会显得枯燥乏味, 学生兴趣索然。

怎样选择“多角度审题立意”的作文材料?

有一则材料:《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初竖执之, 不可入。横执之, 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 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由于寓言是用生动具体的故事来表达抽象的思想, 而形象往往总是思维多侧面的, 形象要大于思想, 可以超时空和地域, 取得广谱效应, 因此, 今天人们对此作出新的理解, 将其赋予新的内涵。对这一则寓言一般可从讽刺“老父”角度作出概括: (1) 应该善于从多方面观察思考, 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2) 经验主义的自诩见多识广是十分可笑的。也可以从讽刺“鲁人”的角度作出分析。如轻信盲从是可悲的。那么, 我们能不能作出某种更全面一些、更深刻一些的概括呢?寓言的前一半, 这个“鲁人”也许只是一点孤陋的经验, 仅仅知道有“竖执”, “横执”两种入城方法, 想不出还可能有第3种、第4种方法。这个人蠢笨, 这就在于思维守旧、呆板、僵化, 没有灵活性、变通性。后一半说明这个自诩为“见事多”的“老父”虽然提出了“以锯中截”的第3种方法, 其实也囿于狭窄经验, 自作聪明, 显得更愚蠢、更可笑, 在更大程度上表现出了思维的守旧、呆板、僵化, 没有灵活性变通性, 这两个人都是被一种思维定势支配才做出这种蠢事的。从中就得出新的结论:我们要不断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 破除陈规陋习, 解放思想, 发挥创造性思维, 创造崭新的方法, 以低投入获得高产出。像这样的材料, 可作“多角度审题立意”的基本材料。

从前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作为“多角度审题立意”的基本材料, 至少要满足以下要求:

(1) 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启发学生创新立意, 让学生能够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2) 学生不陌生, 觉得有话可说, 不至于无从下笔。

教师只有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多角度审题立意”写作训练的兴趣,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才能提高写作训练的效益, 达到训练的预期目的。所以, 教师在“多角度审题立意”方面的训练还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现状, 引导学生开阔思路, 走出思维中的局限性, 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多角度审题立意”训练中保持旺盛的激情。有时要求学生“不这样想”“而要那样想”的做法, 会使学生在“山穷水尽”的困境中步入“柳暗花明”的境界, 能够使学生从近乎凝滞的思维状态中得到解放, 重新“思如泉涌”, 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其实, “多角度审题立意”, 就是不要沿着多数人的思路去想, 不要单从某一个角度思考。有一则材料“一个仙人点石成金救济穷人, 而穷人却想要他的指头。”一般人会从“穷人”角度思考, 认为“穷人”恩将仇报、忘恩负义、贪得无厌, 得了“金子”还不满足。如果只从一个方面思考, 那么哪怕再聪明的学生也会感到文思枯竭、兴味索然或单调无聊的。从最佳角度, 立意新颖, 就是要把握整个材料中心, 要想别人之所未曾想, 运用异向思维、创造性思维, 选取与众不同的角度。仍以“仙人点石为金”为例, 如果从“穷人”的认识上思考, 仙人点石成金救济穷人, 他只能救济一两次, 解决“穷”只是暂时的, 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穷人的“穷”。由此可得出“穷人”认识到仅仅靠救助是不行的, 他希望得到点石成金的方法, 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创出了新意, 对原材料也就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就可独辟蹊径, 立意可谓更高、更新, 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篇5

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行进的美好愿望。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职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选自《中国小记》,有删改)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世界似画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如琴瑟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世界之中。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实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科布•格辣与威廉•格林兄弟俩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走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立刻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十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吴 兴 杂 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慢慢地抓了一把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也不想放弃,手又出不出来,“哇“地一声哭了。

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之外,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带走。20岁的托尼看重一筐装的最满的大框,费了好半天也没搬动。他喘了口气,重新寻了一筐小的,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果园。

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贷款,就把其中的10万奖金给他。员工纷纷出马,却都无功而返。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之后就将追回来的20万贷款交给了老板。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分得了1万英镑的奖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街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反哺”。人类社会也存在这类似的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帆布犹如潜流,隐而不显。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世界,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的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角色转换之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古时,书法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而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正是那无数个点构成了无数条线、无数个面、无数个立体„„

要求:①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②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被称为“死亡之海”,以前还从未有人徒步穿越过它。为了征服它,身强力壮正值盛年的中国著名探险家余纯顺不幸遇难。据报道,余纯顺选择六月份横穿大漠,遇难地距大本营只有1.4公里。专家推测,遇难的主要原因是炎热、饥渴和迷失方向。

不久,52岁的欧洲女性卡拉,只身一人,历时20天,于1998年11月18日从南向北穿越成功。她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没什么危险,一切都很正常。”据报道,卡拉的背囊睡袋是专门研制的,重量轻,保暖性强。背囊上的太阳能电池,可以为携带的卫星电话、定位仪等提供电源。她带的药片食品--长效蛋白,吃一片可以长时间不用进食。为了这次探险,她两年前就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比如选择冬季是为了避开春天的沙暴、夏天的高温及秋天的大风。冬天虽冷但可以通过保暖服装来克服。选择冬季,是成功的主要原因。卡拉说:“我不挑战自然,我是千方百计地适应自然。”

10、什么是雕塑?大艺术家罗丹说:删去一切多余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留下过“冗繁削尽留清瘦”的千古名句。如何雕塑自我呢?正像雕塑“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才能凸显一座完美的雕像一样,善于审视、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然后无情地删去,你才能重塑一个完美的自我。

1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句名言:“思考和让别人思考。”中国有句俗话叫“三思而后行。”世界纷繁复杂,事物千差万别,谁高谁下,孰优孰劣,如何处理,如何面对……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比较和思考。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雄伟壮观的城市建设,幽静秀美的田园风光,还有你的朋友、同学在事业上、学业上取得了优秀成果,你的家庭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你自己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切,都值得你用优美的文字去赞美,用美好的心灵去欣赏。“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1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路要让一步,味需减三分。”要做到谦虚求学,谦逊处事,谦让待人,切忌骄傲自满,盛气凌人。君子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学会谦让,是一个人立身处事最平安最快乐的方法。请以“学会谦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14、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行几万里,飞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在飞行中,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上,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在那截树枝上睡觉。谁能想到,小鸟成功地飞越太平洋靠的却仅是截简单的树枝!

如果小鸟衔的不是树枝,而是把鸟窝、食物等路途中所需要的用品一股脑儿全带上,那小鸟还飞得起来吗?

15、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深夜,一个中国人走进德国某小镇的车站理发室。理发师热情地接待了他,却不

浅谈材料作文的审题失误与对策 篇6

【关键词】材料作文 审题 失误 对策

作文教学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特别是材料作文,写作角度多,可以给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机会。一个故事、一则寓言、一段哲理、一首小诗、一张表格,都可提炼出若干论点,借以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作文形式不仅能考查出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也能测试出学生阅读、分析、思维和判断的能力,可以说材料作文是学生语文总体素质的体现。正因为这样,材料作文才一直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然而由于此类作文形式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学生在这种命题中“翻车”者屡见不鲜。本文想就材料作文中学生在审题上的失误和应采取的对策谈一点看法。

审题失误是指学生对给出的材料把它提炼成论点时出现的失误

失误一:所提炼的论点游离于材料之间,即论点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不符。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论点与材料相去甚远,这种失误往往是由于对材料理解肤浅,流于表面,只看到现象,忽视其本质造成的。如材料①:

法国雕塑家罗丹为巴尔扎克塑了一尊像,完工后要他的学生做出评论。一个学生说:“老师,这尊像塑得太好了,尤其是这只手,可以说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完美的手了。”罗丹闻言马上走上前去,挥起斧子把那只手砍去。学生不解,问为什么。罗丹说:“要记住,任何一只手都不可能比整体更完美。”

学生提炼的论点有:A、要有整体观念;B、整体和部分同等重要;C对事业要精益求精;D、个人和局部要服从集体和全局;E、手不可能比全身更美。通过分析,我们知道:A、B两项虽然看到了材料中的“整体”、“部分”两个重要的概念,但对它们的关系分析不深入,归纳出的论点根本不能成为罗丹砍掉塑像的一只十分完美的手的原因。正确的论点应为D项。二是论点与材料中某些内容相矛盾。从材料中提炼的论点,应该反过来能用材料本身来证明,如果二者有矛盾,则材料成了论点的反证,这样的论点是不可取的。如材料①的C项“对事业要精益求精”,也就是说对事业永不满足,好中求好。如果原材料中说的是那只手大家认为很好,但罗丹认为还有哪一点不好,因而砍掉重塑,这才合乎原意,而原材料说的是将大家认为十分完美的手砍掉,与“精益求精”是相矛盾的。

失误二:所提炼的论点偏离材料。这是指论点只抓住了材料中的某个局部,忽视了整体和主要意思,抓小失大或似是而非,因而,这样的论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牵强附会,不得要领。如材料②:

诗歌《灯》:我发光了/人们围住我/献上赞美的诗篇/可我,并没有笑/我在担心:假如电流被截断……

学生提炼的论点是:A、要居安思危;B、不要杞人忧天;C、一个人取得成就,获得赞美时,不能忘记自己的培育者;D、应冷静地面对荣誉。这四个论点,A项最具迷惑性,实际上把受到赞美和截断电流说成“安”和“危”,完全忽视了后者(电流)是前者(发光)的前提和条件这个根本点,似是而非,D项也同样忽视了这个根本,只有C项才是最确切的。

失误三:提炼的论点忽视材料的倾向性。所谓倾向性,是指材料的作者对材料中的人或事的基本态度以及写这个材料的主观意图,提炼出来的论点应与材料的倾向性一致。如以上的材料②,这首诗明显是赞美电灯的,而B项的论点把电灯的“担心”说成是“杞人忧天”,则是贬斥了。又如材料③:

一块锃亮的铁,如果不注意保护,不经常擦试,时间久了,就会生锈,最终被“锈”吃掉。

学生提炼的论点有:A、人的头脑要经常灌输正确思想,否则会被各种腐朽思想占领;B、社会主义制度如果不经常更新进步,会被别的社会制度所代替;C、要防微杜渐;D、干什么事都要有恒心。D项是就“锈”的角度说的,作者显然是把“锈”作为坏事物来写的,所以D项提炼的论点与材料的倾向性相左。再如材料④:

有人统计,世界上步行速度最快的数日本大阪人,1.6米/秒;东京、长野人次之;纽约人1.51米/秒,居第四。有个从美国讲学回来的科学家说,美国穿高跟鞋的姑娘比中国的棒小伙子还走得快。

学生提炼的论点是:A、必须加快我们的生活节奏,改变干事业慢慢吞吞,磨磨蹭蹭的传统陋习;B、国情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C、并非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好,不要崇洋媚外;D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为了生活而疲于奔命,说明资本主义制度腐朽。这则材料讲外国人走路比中国人快,“褒”的倾向性是明显的,C、D两项都忽视了这一点。

失误四:论点概括不当。从材料中提炼论点,是一个化具体为抽象的过程。因为材料是具体的,一般说的是某人某事,而论点却必须具有普遍意义,这就需要概括。这种概括要得当,必须防止两种毛病。一是未作概括,材料中讲什么,论点讲什么。如材料①中的E项,材料讲手和全身的关系,论点也讲这种关系,这样的论点缺乏普遍意义。二是概括超出了材料的范围。这种概括应是逻辑上特殊到一般,个体到整体,由物及人的概括。如材料⑤:

莱特兄弟1903年12月17日驾驶自己制造的飞机成功地翱翔太空。人们为此举行酒会,主持人要求他们兄弟发表演讲,他们再三推脱无效,哥哥发表了如下演说:“据我所知,鸟类中最会说话的算鹦鹉,但鹦鹉是飞不高的”。

学生提炼的观点有:A、成就的取得不在言而在行;B、越有成就的越谦虚;C、鹦鹉会说话,但又飞不高,说明人各有长短;D、干四化就是要少讲空话,多做实事。这四个观点,A正确,B、C两项属于上文所讲的“论点偏离材料”的失误,B项只抓住莱特兄弟不肯演讲这一点,C项则由人物说的那句话牵强附会地进行推论,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D项的概括超出了材料的范围,由材料所述之事,根本概括不出“干四化”要怎样的道理来。

上面是学生在材料作文审题时常出现的几种失误,针对这些失误,谈几点提炼论点的方法(即对策)。

一、凝聚法——扣住材料的中心提炼论点

凡是中心明确的材料,最好以材料的中心为论点。材料的中心有的用核心语句表达,可叫“显性中心”。如上文材料①,材料的末尾,人物所讲的话便是中心语句。这类材料,一定要深入领会中心语句的含义,然后抽象概括为论点。材料①讲“手”与“全身”,概括为“个人”、“局部”和“集体”、“全局”,然后揭示二者的关系,这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有些材料,虽无中心语句,但中心意思明确,可称为“隐性中心”。这类材料可先归纳材料的中心意思,再在中心意思语句的基础上,上升概括为论点。如上文材料②,先归纳中心意思:电灯发光受到赞美后不忘给它光源的电流。再用由物及人的方法概括:一个人取得成就,获得荣誉后应不忘自己的培育者。又如上文材料③讲的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以自然现象为对象的材料提炼论点时,一定要由物及人或由此物及彼物,切忌见物不见人。这类材料,只要扣住了二者之间的相似点就可提炼出多个论点,如A、B两项,C项是由整体感获得的认识,也是准确的。

二、因果法——分析材料的原因提炼论点

以材料提到的现象或结论为果,再由果溯因,用原因作文章的论点。用这种方法,有时可提炼多个观点,因为可能是一果多因。如材料⑥:

鲧治水九年,采用筑堤挡水法,结果一无所成,自己被舜处死。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采用凿山开渠,引水入海法,历十三年取得成功。

学生提炼的观点有A、舜杀掉鲧又用他的儿子禹,说明他不搞株连,用人所长:B、禹不记杀父之仇,说明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C、鲧治水九年未成功,禹治水十三年才成功,说明要取得成功必须坚持不懈;D、鲧用“堵”的方法未成功,禹用“疏”的方法成功了,说明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必要条件;E、治水要讲究方法。对上面的材料认真分析可知,作者把禹父子治水的情况对比着写,目的显然不是说明舜和禹有什么精神。A、B两项忽视了材料的表达目的,C项是犯游离于材料的错误,E项是材料讲治水,论点也讲治水,这样的论点缺乏普遍意义(概括不当),这个材料只有用因果法分析才能找出最佳论点。材料提到的现象是父子俩治水,一个失败一个成功,原因何在?显然材料中讲到的差别是方法不同。“方法”便是这个现象的因。再扣住“方法”,提炼出合乎原材料含义的论点D项。

三、辐射法——分解材料的角度提炼论点

这类材料,有些没有明确的中心,有些虽有中心,但可以从纵向、横向、正向、反向多角度去看,每个角度都能说明一定的问题,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如下面的材料⑦:

薛谭向秦青学唱歌,还未学到老师的技艺便自以为不错了,要告别老师回家。秦青在薛谭辞别的那天,到郊外设酒为他饯行,酒后高歌一曲,那声音响彻云霄,连云也为之不动,所有的鸟儿都不飞,似乎在尽情欣赏秦青的歌。薛谭听后深感自己还远远不如老师,公开向老师认错,并要求继续留下来,秦青应允。从此薛谭终生不言归。

学生阅读材料后,提炼的论点是:A、学无止境,不可满足于一知半解;B、勇于认错,知错就改,善莫大焉;C、办事不可走极端;D、从师学习为的是学到老师的技艺,独立工作,不能总是生活在老师的羽翼之下而埋没自己的才能;E、身教重于言教;F、要讲究育人的方法;G育人是为了出人,要敢于“给孩子断奶”;H、严师出高徒。针对这一则材料,可先从纵向分析薛谭的行为,他先自以为是,未究老师之技便要离开,说明论点A;后来知道自己错了,表示改过,说明论点B;最后“终生不言归”,说明论点D;他自满于前,改过于后,又终生不言归,说明论点C。再从横向分析秦青的行为,对学生的错误不是简单斥责,而是因势利导,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说明论点E项和F项,只是F项较抽象,E项较具体而已,以上是正向分析,再反向分析,薛谭终生不言归,秦青应让他归才是,秦青一直未让他归,又说明了论点G项。至于H项,是游离于材料的,材料中“严”、“高”二字根本没有表现,因此这个论点是不可取的。

这种多角度提炼论点的材料,写作时要注意:(1)论点一定要能从材料中找到依据;(2)论点不能与材料的有关情节相矛盾;(3)写作时只能选用一种论点,最好是选有新意,或最有针对性、最有时代感的,或自己最熟的话题写。

四、要注意提炼论点方向

根据论点的内容和材料的内容方向是否一致看,提炼论点有两向:一是顺向提炼——论点与材料内容的方向一致。即正面材料的论点总结其经验,反面材料的论点揭示其教训。以上所列的材料大多为顺向提炼论点。二是逆向提炼论点,与材料内容方向不一致。正面材料只有顺向提炼,反面材料可以逆向提炼论点,即反面行为正面论点,论点否定人物既有的行为或作法。如材料④,中国人节奏慢,时间观念差,论点对此作了否定的表态。又如材料⑦的A、C、D三项都是用否定句式表态。

以上四点提炼论点的方法,是从自己作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并参照作文教学专家学者的作文教学理论融合而成的。本文针对学生在材料作文审题上出现的失误,提出一些对策,意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探讨作文教学在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诚然,作文教学是一门极为灵活,甚至有点神秘的学科,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讲得好不一定写得好,写得好也不一定讲得好,但我们必须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把作文教学真正从框式教学中解放出来,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转变,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篇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个性化教学, 诱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主动求知。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探究发现为手段, 更多地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勇于提出疑问, 在疑问中大胆发表见解, 从而不断提高对人对事的认识,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 选取能启发学生心智的话题进行演讲、辩论, 如“治学比修身更重要吗”、“老实人吃亏吗”、“开卷真的有益吗”等。

在教学中, 我们应积极地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走进生活, 具体真切地感受绚丽多姿的大自然, 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从而让大自然的芳香、色彩汇成丰富生动的语汇在学生心中流淌;让家事、国事、天下事成为学生激扬文字的生动素材。例如, 对于“爱的故事”的材料作文, 在教学前, 教师应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关注与“爱”有关的作文素材, 进行知识储备。

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 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在作文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努力让学生主动进入角色, 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写出见解独到、情真意切、震撼人心的文章。

对于材料作文, 要让学生通过抓住材料中的主要对象, 找到这个对象产生的结果, 再根据这个结果反追其产生的原因, 根据原因来审题立意。

例如:读下面的材料, 自拟题目, 自选体裁, 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拳王阿里33岁那年与挑战者弗雷泽进行第3次较量。在进行到第14回合时, 阿里已筋疲力尽, 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然而他拼命坚持着, 因为他心里知道, 对方肯定和自己一样, 如果在精神上压倒对方, 就有胜出的可能。于是他竭力保持坚毅的表情和永不低头的气势, 双目如电, 令弗雷泽不寒而栗, 以为阿里还存有旺盛的体力, 阿里的教练发现弗雷泽已有放弃的念头, 便使眼色暗示阿里。阿里精神一振, 更加顽强地坚持着, 果然在关键时刻, 对手认输了。卫冕成功的阿里还未走到擂台中央, 便眼前一黑, 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上。弗雷泽见此情景, 如遭雷击, 并为此抱憾终生。

审题立意的方法:定对象→抓结果→找原因→提观点。

根据以上材料:对象是拳王阿里, 结果是卫冕成功, 原因是因为他在关键时刻更加顽强地坚持, 在精神上压倒了对方。那么就有了这样的结论:坚持, 便要在精神上压倒对方 (困难或敌人) 。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把握材料的前提下从材料的中心意思出发去审题立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 并根据材料的中心思想审题立意。

还是上面那则材料, 属于一道“聚合式”的材料作文题, 也就是说, 教师必须要使学生从材料的中心意思出发去审题立意。应该说, 这本是不太难审题立意的。材料中像“拼命坚持”“精神上压倒对方”“保持坚毅的表情和永不低头的气势”“更加顽强地坚持着”等词句, 一个接一个扑面而来, 这样, 学生可抓住这些句子整体把握材料, 于是可以有下面的立意:“坚持就是胜利”, 这是最简单的立意;“坚持, 便要在精神上压倒对方”, “振作精神便能顽强坚持”, 这两种立意便有点不简单了;而从弗雷泽的角度立意:“本是旗鼓相当, 但一念之间的放弃意味着失败”, 就有些与众不同;结合两个人的角度立意恐怕更少了吧?殊不知新意也便在此了:“胜利与失败原来是近邻, 就在于坚持还是放弃”。然而不管怎样立意, 总不能绕开“坚持”。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小诗,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

这则素材就要在全面理解, 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审题立意。露珠→枫叶上→红红地闪烁;露珠→荷花上→泪滴似苍白的透明。露珠本无色, 但在红红的枫叶上却是红红地闪烁, 而在荷花上却是泪滴似苍白的透明。于是应该马上想到: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 因而可以立意为“环境改变人生”;也可反向立意为“人要保持本色”等。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训练 篇8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 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 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 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思想”提供给考生了。

根据文字材料的特点,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立意方法。笔者依据文字材料的特点, 给每种类型的文字材料取了形象的名称, 下面一一举例论述:

一、“手掌”型

手掌有五个手指, 可以分而为指, 也可以合而为拳。材料作文有这样一种类型, 给考生提供的文字内容是不同的人对于一种现象的几种 (不要因为我的命名理解成五种, 只要大于二就可以) 不同的评论, 你可以从部分入手选择某一个观点进行论述, 也可以从整体入手取材料的中心进行论述。如2009年海南、宁夏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暑假里, 几个高中生一块儿回学校参加篮球训练, 他们看到有个女孩儿蹲在街边, 地上用白粉笔写着:前来旅游, 钱包被偷, 无钱吃饭和回家, 求好心人帮帮我。

他们中的小赵动了心, 从裤兜里摸出10元钱, 放在女孩面前。

走过去之后, 小钱说:“谁出来旅游还带粉笔, 善良落入了不诚信的圈套。”

小孙说:“别因他人行骗, 自己放弃行善。”

小李说:“诚信?善良?彭宇救人成了被告, 谁还敢善良啊?”

小周说:“矿工聂清文去救人被困死井下, 人们在他的遗体旁发现一顶安全帽, 上面用白粉笔写着他欠人家多少钱。这是最善良的人留下的最诚信的遗言。”

小吴说:“我提议, 我们训练后再回去看看, 不管这个女孩说的是真是假, 我们都得做些什么。”大家都说好。

要求选准角度, 明确立意, 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从小钱入手, 善良的人往往被不诚信的人欺骗, 对待不诚信之人就不应该善良, 明知道对方在骗钱你还给, 这不能算作善良, 是在助长恶劣风气。所以行善之时, 要先辨明对方是否诚信。

从小孙入手, 即使对方不诚信, 我们也要行善。

从小李入手, 不善良也许不会给你带来损害, 行善的人可能被不诚信的人诬陷, 社会风气越来越糟糕。考生可以论善良不可丢, 但行善之前要想好适当的自我保护措施。

从小周入手, 善良的人都会守住诚信这一美德的。

从整体入手, 从表面上看, 还应该有一个小吴的观点, 但是材料中小吴的话后面有一句“大家都说好”, 也是就说小吴的话是出题者想让考生认同的观点, 是争论过之后大家都认同的, 因此, 小吴的观点就是材料整体想表达的思想, 无论别人诚信与否, 善良都是不可丢的美德。

二、“数轴”型

数轴左边为负数, 右边为正数。“数轴”型的材料就是对所给材料持正反两方面的观点都可以, 只要能够选准议论的角度并自圆其说。

我们强调行文必须有观点, 观点就是人生道理。在此处简单说明一下:我们在考试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动物、植物等自然类材料, 要明确地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理解, 你只需要将所给材料中的动物、植物视为喻体, 找到人生中的本体来进行论述就可以了。

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 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 非常羡慕, 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 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 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 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 想抓住山羊往上飞, 可是它的身子太轻, 爪子又被羊毛缠住, 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 问这是一只什么鸟, 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显然这个材料要评论的对象是乌鸦, 我们可以将“乌鸦”视为一种人, 认同牧羊人的观点“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来论“这是一种忘记了自己是谁的人”。做任何事情, 不要简单模仿, 盲目模仿别人, 就如东施效颦, 难免遭致失败, 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来做事, 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知, 确定切合实际的目标等。我们也可以认同孩子的观点“可爱”, 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 论他不甘心做一个普通的人, 他要超越, 他敢于挑战, 敢于向强者学习的精神最可贵, 弱者也可以有远大的理想等。

三、“串珠”型

此类材料看起来和“手掌”型很相似, 但“串珠”型在表达方式上就区别于“手掌”型, “手掌”型的几个并列材料是议论性文字, 是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的评论;而“串珠”型的几个并列材料是记叙性文字。“手掌”型所给材料为主观性材料, 而“串珠”型所给材料为客观性材料。我将所给的客观性材料视为连成串的“珠子”, 考生必须把握住那个将“珠子”串起来的线, 这样“串珠”型就要求考生概括几个材料的中心进而立意。如:

阅读下面材料, 按照要求作文。

英国《自然》说, 科学家通过激活实验鼠大脑皮层深处的干细胞, 成功地使干细胞发育成熟为脑神经细胞, 取代受损的细胞。这是科学界首次发现哺乳动物脑细胞可自我修复。

弗朗西斯科等人利用新型的激光技术发现, 在低波长紫外线条件下也会出现大量这种自由基。这就说明大气的自我清洁能力超出人们的想象, 因为科学家曾经认为光化学反应很少在低波长段发生。

康德说:大海之所以伟大, 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 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请根据以上材料,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题目自拟, 不得套作。

这三则材料说的是老鼠大脑皮层自我修复、大气自我完善、大海自我净化, 我们用找本体的方法寻找其共同阐述的道理:人生需要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考生可以论述反躬自省铸造高尚品德、寻找不足获得渊博学识、改革弊端成就强大民族等等。

四、“树丫”型

小时候淘气总喜欢用弹弓打瓶子, 那弹弓很简易, 弄个树丫, 在两个枝丫上拴上橡皮条, 橡皮条中间拴个皮垫儿, 这样就可以使用了。听起来好像树丫上边的两个枝丫很重要, 但真正用过的人才能知道, 手握着用力的是下面的主干。“树丫”型材料一般给你正反两种现象, 你需要将二者进行对比, 得出的结论就可以作为论点了。如:

阅读以下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一般的鱼有储气的鳔, 便于上浮与下沉, 在水中游动自如。鲨鱼无鳔, 只有不停地游动才能避免下沉。鲨鱼少一个生存条件, 却成为“水中霸王”。相反, 一般的鱼虽然多一个生存条件, 命运却不见得怎样好, 有时还被鲨鱼吃掉。

根据材料作文, 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这则材料中指出一般的鱼有鱼鳔, 便于上浮与下沉。而鲨鱼无鳔, 靠不停地游动得以生存。很显然是拿一般的鱼和鲨鱼进行对比, 而重点是落在鲨鱼身上。我们要进一步思索, 一般的鱼多一个生存条件, 为什么“命运却不见得怎样好”, 甚至“有时还被鲨鱼吃掉”呢?相反, “鲨鱼少一个生存条件”, 为什么却成为“水中霸王”呢?从对比中即可发现, 鲨鱼少鱼鳔的确是少一个生存条件, 但是只要“不停地游动”仍然可以生存, 甚至成为强者。这“不停地游动”不就是人身上所要具有的顽强拼搏精神吗?再从一般的鱼一方推想, 它不缺什么, 无忧无虑。这不正如人处于顺境中时, 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的弱点吗?至此, 立意自明。这则材料我们就可以这样提炼观点:身处逆境, 只要奋力抗争, 顽强拼搏, 执着奋斗, 就可以成为生活的强者。如果一个人身处顺境, 要居安思危, 积极进取, 才不会遭受失败, 不会被时代淘汰。要把握和发挥自己的优势, 与时俱进, 否则就会被别人打败。

五、“豆包”型

馒头和豆包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受欢迎程度却不同, 豆包因为内有豆沙更受到大家的青睐。有时材料作文中也会有豆沙馅, 它是出题者有意放进去的, 对考生正确立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可以直接将其作文论点来论。如2009年全国卷Ⅰ、陕西卷高考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上的短跑冠军, 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 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 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 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 又多了一种本领, 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很长时间都没学会, 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 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 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短跑, 为什么只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 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 明确立意, 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此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小兔子和小松鼠学游泳最终没有学会。考生在审读材料的时候要抓住评论家青蛙和思想家仙鹤的感慨、评说, 即“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 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稍加思考, 便不难把握材料的含意。考生可以论述要善于抓住受教育者的特长进行相应培养;每个人都有各自潜能, 所能做是巩固、强化与释放等。

六、“电灯”型

电灯虽然只有一个灯管在发光, 却可以照亮房间的每个角落。我们在材料作文中偶尔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出题者给出某一领域内的规律, 但我们仔细分析这个规律却是任何一个领域都适用的道理。考生在论述时就应放弃灯管, 追逐灯光, 论述这个规律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如200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 自拟题目

【要求】 (1) 自选角度, 自行立意。 (2)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3) 不少于800字。

郑板桥的书法, 用隶书参以行楷, 非隶非楷, 非古非今, 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 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 别有韵味, 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 不可有二”。

“板桥体”现象表明艺术不仅要模仿, 还要重创造, 不能失去个性与风格。书法艺术创作如此, 其他亦然。只要抓住这一立意指向, 所谈的方面可自由选择。考生只需要论述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才可以有所建树。

七、“注射器”型

这两年高考出现了时事评论类作文, 这类材料会给出一个事件, 要求考生进行评论。由于时事评论类文章要求针对所给事件进行评论, 考生必须由所给事件入手, 可以多方面分析责任、多角度探求事件发生的原因、全方位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所以我将这类材料命名为“注射器”型。考生要对事件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 论点要新鲜, 说理要有深度, 论据要有典型性, 此外, 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 力避老话套话, 力求有点文采, 使读者爱看。

如2009年辽宁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513网上论坛。主题:明星代言。

甲:有明星代言的东西应该更可信。有人调查, 47%的人在选购同类产品时, 会优先选择名人代言的产品。我就是这样。

乙:现在是明星代言广告多, 相关问题也多。三鹿奶粉就是一个典型。有人调查, 91%的人对虚假代言表示愤怒。

丙:明星代言多数都是朋友介绍, 经纪人操作。明星不知情, 也是受害者。

丁:明星代言, 实质就是给产品作证言。明星代言费少的几十万, 多的上千万, 代言产品出问题就没有责任?

戊:产品广告出问题, 也说明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媒体把关不严、相关法规不健全。听说有一个好莱坞演员就曾因代言虚假广告被罚款50万美元。

要求选准角度, 明确立意, 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考生由明星代言入手, 可以分析“有明星代言的东西应该更可信”, 很多消费者“会优先选择名人代言的产品”。“应该”更可信, 能拿出大量代言费用说明了这一品牌的地位和价值, 但是有的明星没有本着对广大民众负责任的态度, 没有对产品与厂家进行考察调研, 导致不合格产品走进人们生活, 带来危害。这样厂商和明星都该为不合格产品负责。“代言”实际就是证明之言, 也就是明星认可并推荐的产品, 所以明星没有真正使用过的产品就不该代言, 相关法规应该出台, 明星只能为自己使用过的产品代言。明星拿大量的代言费, 这个代言费不是出场费, 该是责任费, 一定要为产品的质量负责, 产品出现问题就脱不了干系, 要受到应有的处罚。产品合格与否应该由质量检查部门把关, 虚假广告该不该播放媒体也该负有重要责任, 不能出了事情就把责任都推到明星身上。也可以评论国家相关法规, 质量免检是否合理, 是否给某些商家提供了制假的机会。例如三鹿奶粉, 当年成为名牌产品说明至少质量是过关的, “免检”金牌一挂, 商家飘飘然了, 在金钱面前难以把握自己了。如果质量检查每年不定期进行, 还会有三鹿奶粉事件吗?我还要说是免检制度毁了一个名牌产品呢!

八、“甘蔗”型

我们生活中都有嚼甘蔗的经验, 要反复咀嚼才能榨出其中的汁液。有一类材料要求考生反复咀嚼, 细心研读, 方能品出内蕴, 形成观点。

如2008湖南高考作文题: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根据韩愈诗中你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我们反复咀嚼诗句所蕴含的内容:早春二月, 在北方, 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 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一番小雨后, 第二天, 春草芽儿略显了春的气息, 遥遥地望去一片充满盎然生机的新绿, 走近了却只是土地的颜色, 那绿却退去了。其中蕴含的哲理很好理解:“雨”滋润了“草”, 使其变绿, 远远地能看到, 走近了似乎又看不到。考生可以写:距离产生美, 母爱无言,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等等。该诗句的意境, 应是一种自然、平淡、朦胧之美。考生可以写有这种美感的故事、经历。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篇9

一、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1. 高度的开放性

传统的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必须紧扣中心角度立意, 而不同的考生对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往往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甚至评卷老师也各持己见、莫衷一是, 最终导致出现大量偏题的考卷, 而考生常常“出师未捷身先死”, 倒在审题这一前沿阵地。

新材料作文吸纳了话题作文自主、开放的优点, 提出了“四自”原则, 即允许考生在材料所给范围内自定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 赋予了考生更大的写作自主权, 有利于考生更好地展示写作才华, 更好地张扬个性。

2. 合理的限制性

话题作文较之于传统的材料作文乃至更传统的命题作文有更大的自由, 但也存在套作、仿作、宿构等问题, 不利于公平公正地评判学生的写作能力。

新材料作文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材料作文对学生审题、立意的限制性, 提出了“三不”的要求, 即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这样有利于以同样的标准衡量每一个考生, 客观公正地检测考生的写作能力。

二、新材料作文审题的原则

1. 全局性原则

新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文字材料或图画材料的内容是丰富的, 但有主次、轻重、褒贬之分, 考生应整体把握材料, 明确取舍, 否则就脱离材料, 从而偏题跑题, 如: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 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 非常羡慕, 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 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 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 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 想抓住山羊往上飞, 可是它的身子太轻, 爪子被羊毛缠住, 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 问这是一只什么鸟, 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本则材料无论是从乌鸦、牧羊人还是孩子的角度均能写出审题准确、立意新颖的文章, 而从老鹰的角度来写就一定偏题。

2. 多维性原则

新材料作文题目的命制者为了体现开放性、自主性, 所给材料往往包含多个维度, 考生可以从不同维度审视材料, 得出不同的结论, 从而展现不同的人格个性、不同的写作风格, 如:

2002年8月20日, 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大会开幕式。

在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华夏古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我们祖国的一大盛事。大会名誉主席———97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发言时, 身边的国家主席欠身为他调好麦克风。陈省身在发言时含蓄地说:“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会颁发了数学领域与计算机理论运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奖“菲尔茨奖”与“内万林奖”。三位获此奖项的都是“老外”, 他们都只有36岁, 全是1966年出生的。

对于这则材料,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审题立意: (1) 从主席欠身为陈省身教授调整麦克风的细节出发立意———我们国家与国家领导人非常尊重知识和科学, 对科学家更是充满无限敬意; (2) 从获奖者全是“老外”的角度立意———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任重道远, 我国还需要再次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 (3) 从三位获奖者全是36岁的角度立意———我国在科学领域也要“年轻化”。

3. 选择性原则

每个考生都有不同的家庭出身、成长经历、个性气质、文化修养、兴趣爱好、理想追求, 所以应对从不同维度得出不同的结论加以选择, 以最大限度地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写作才华, 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 力争写得自如、写出特色。

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的方法

在新材料作文中, 材料是至关重要的。它对考生的写作主要起到两方面作用:其一是引导作用, 引导考生打开思路、拓展思维, 激发考生表达的欲望;其二是限制作用, 要求考生在规定的范围内写作, 以有效地评判每个考生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所以考生必须耐心地研读材料, 全面地理解材料, 准确地利用材料, 尤其要弄清材料中所有显性和隐性条件, 从而做到不偏题跑题。

1. 理解材料的主旨

新材料作文虽然倡导“四自”原则, 但不可忽视的是, 它还提出了“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的限制性要求。就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材料的主旨, 不望文生义, 不断章取义, 不歪曲原意, 是对考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考查。

如前所举第1例, 如果从老鹰的角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从小羊的角度说“保护弱小、维护生态”就是无中生有、不知所云了, 只能归入“等外品”的行列。

2. 分清对象的主次

如前所举第2例, 材料中共涉及三个对象:国家主席、陈省身教授、36岁的获奖者。而这三个对象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平等的, 有主次之分。其中国家主席、36岁的获奖者均是立意的对象, 处于主要地位;而陈省身教授则大概只能看作是科学和科学家的化身, 处于次要地位。考生如果一定要从陈省身教授个人的角度, 得出“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功成身不退”之类的观点, 新则新矣, 但未免牵强, 偏离题意。

3. 把握材料的寓意

新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中有一些是漫画或寓言故事, 考生必须准确把握材料的寓意, 如:

半个多世纪前,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 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 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材料中“假使你有两块面包, 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是一个比喻, 富于深意。“面包”是用来吃的, 维持身体的需要。拥有面包, 就是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水仙”是用来看的, 让人精神愉悦。拥有水仙, 就是有一定的精神生活。

那么, 为什么“用一块而不是两块去换”?这说明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为什么“吃一块面包, 用另一块去换水仙”?这说明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 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 即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 一定要有精神生活。

4. 悟出情感的褒贬

有些材料作文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 在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 细心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 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如:

武汉市的珞珈山, 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 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 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 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 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 无言以对。

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 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反应体现了材料的主旨, 也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 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 批评他们崇洋媚外, 民族尊严消解, 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 二是中国青年, 三是韩国青年, 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 假如从反面立意, 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 由此提出中国要走向世界, 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 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立意虽然新, 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

审题是写作的第一道难关, 历来是考生的难点, 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又有其独特性, 给考生带来新的挑战, 但只要多加思考、善于总结、勤于练习, 就一定能化难为易, 驾驭自如。

摘要: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应遵循全局性、多维性、选择性原则, 准确理解材料的主旨、主次、寓意、褒贬。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篇10

一、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常常是评议性语句, 是“文眼”, 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 可将其作为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野兔是十分狡猾的动物, 但是一到下雪天, 它的末日就到了, 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 总是小心翼翼, 如果是安全的, 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它的这一特性, 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 然后设一个机关, 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野兔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野兔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 这是一句议论性的语言, 解释了兔子被抓的原因, 抓住了这个关键句, 便抓住了材料的实质。由此立意:1. 走熟悉的路也会“被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 别摔在熟悉的路上;2. 打破惯常思维, 改变旧习惯, 才可超越自我;3. 野兔谨小慎微, 不敢走新路:做事不要谨小慎微、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

二、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很多事物是以因果关系的形式存在。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 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大学毕业后, 想在父亲的公司干一番事业。李嘉诚却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自己去打江山吧。”兄弟俩去了加拿大, 李泽钜开了地产开发公司, 李泽楷成了一家投资银行的合伙人。李嘉诚常打电话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兄弟俩总是说:“困难是有的, 但我们可以自己解决。”他们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后来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李家兄弟成为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是结果, 原因是有困难自己解决, 靠自己, 很自立。根据原因可立意为:1. 面对困难, 学会自立;2. 如何对待财富;3. 啃老现象;4. 成才需要磨炼等。当然从李嘉诚的角度可以围绕如何教育孩子或者留给孩子什么样的财富等来立意。

三、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比较散, 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对于这样的材料, 可以展开多角度立意。既可从甲事物立意, 又可从乙事物立意, 还可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 还可联系其侧面或反面立意;既可从整体立意, 也可从某个细节立意。

某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 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 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被拒绝了, 可她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人事经理亲自复试, 女孩坦言唯一的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 请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没被录用, 你想知道些什么?”“请告诉我, 哪些方面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 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 所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一) 从甲事物立意

角度一:从整体入手。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尽管没有工作经验, 但是面试细节反映了她具有一个财务人员所应当具有的良好素质和人品。据此可从“良好的素质和人品, 有时比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的整体角度来构思作文。

角度二:从某些细节入手。女大学生应聘成功, 原因种种, 可从她自身入手选择一个或几个方面来深入构思作文。

(1) 坚毅的品格。她应聘一开始便遭拒绝, 却毫不气馁, 一再争取。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 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

(2) 诚信的品格。明知外企要招聘的是“资深会计”, 她却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 这种诚信的品格对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

(3) 直面不足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即使没被录用, 她也勇于直面不足, 敢于承担责任, 要求听到别人对她的批评意见。

(4) 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女孩自掏电话费, 这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二) 从乙事物立意

角度三:人事经理善当伯乐, 善于见微知著, 从一个个细节发现一个优秀的人才。

四、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 如寓言、童话、漫画等, 须透过材料的表象, 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 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 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 挖掘其真正的内涵, 从而确立论点。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 问道:“请问, 到河边去, 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一直往前走, 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 还是没走到河边, 后来, 螃蟹遇见了青蛙, 指责到:“你骗了我, 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 你却横着爬, 当然到不了河边。”

材料为寓言故事, 通过螃蟹和青蛙的对话讲述道理。从螃蟹的角度思考, 找不到去河边的路, 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 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此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从青蛙的角度思考, 好心没办成好事, 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 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 结果好心办坏事。

五、细节切入法

材料内容比较散, 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包含几个意思, 且每个意思各有侧重, 处于并列关系时, 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意思, 以此为中心作文。

傍晚, 人们常在剑桥的河边邂逅霍金。每当霍金经过, 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 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连照顾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 只是默默地跟随着, 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有人说霍金是幸运的, 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 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 要不, 他如何完成他的著作, 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也有人说, 霍金更值得庆幸的是他生活在剑桥, 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 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 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 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材料主要是一段评论性语言, 评论无人打扰剑桥边散步的霍金, 使他能够平静地生活。内容不集中, 观点不明确, 可从评论的每一句话、从细节入手。1. 通过三个“生活在……时代”, 得出结论时代造就英雄。2. 通过第一个“生活在”, 抓住关键词“尊重”, 可以写尊重生命。3. 通过第二个“生活在”, 写科技创造幸福。4.通过第三个“生活在”, 写选择环境。

六、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立意方法。准确地领悟中心, 并以之为主旨, 那么, 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分析材料, 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 由个别到一般, 透过现象看本质, 找出规律, 就可概括主旨。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 为作家的作品挑错, 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 作家纷纷表示理解, 并积极回应。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 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请别人挑错, 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材料的主旨:杂志给作家挑错, 不管名气有多大;名人放下了架子, 虚心接受别人指出的错误。立意可从两个角度考虑:1. 从杂志角度: (1) 敢于向名人说“不”; (2) 不迷信权威; (3) 认真严谨是一种科学态度。2. 从名人角度: (1) 直面批评。 (2) 闻过则喜。

七、求同分析法

此法适用于内涵有相同点的多则材料。其方法是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 然后找出共同点, 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

1. 小学时我哼唱《西游记》的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2. 初中时我读到但丁说的话: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说去吧!

3. 最近, 我读到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面对媒体说的话:很多人希望自己成功, 想选择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其实只要是路, 就已经被人走过了, 我们要做的, 是应该在别人走过的路上, 比别人走得更久, 比别人走得更远……

三则材料围绕的中心点是“路”, 写作时应始终在“路”的范围内展开。“路”可以是具体的一段路, 也可以是人生之路、社会发展之路。由此立意:1, 走在人生的路上, 我们要勇于付诸行动, 敢于迈出步伐追求远方的理想;2. 理性地看待自己走的路, 谦虚地听取别人的建议;3. 善于以别人走过的路为借鉴, 让自己走得更久、更远。

八、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 语句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 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 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 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一个面包师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 他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 他定期称量, 每回都是这样, 于是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 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 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 那不是我的过错, 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材料中, 最后一句话暗示了命题者的褒贬情感, “哑口无言”是贬义词, 说明命题者对面包师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据此, 可以立意为“做人要诚信, 如果心怀不轨, 居心叵测, 自己也必将被背叛和欺骗”。

九、综合运用

作文的审题立意, 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单独使用的。想要抓住最准确的那个主旨, 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首先, 考虑“关键把握法”, 它是最直观、最简单的方法, 看材料是否有明显的关键词、关键句;没有, 再继续向下思考。

其次, 如果材料是一件比较完整的事, 则考虑“由果溯因法”。如例三女孩应聘, 被录用是结果, 其原因就是文章的主旨。有几个原因, 就有几个立意。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最有新意、最准确的那个。当材料里涉及两位以上的主人公时:一是具有优秀素质的女孩, 二是具有慧眼的经理, 我们还可以考虑“多向辐射法”, 分别从不同主人公的角度去立意。如果材料是叙述性、评论性的文字, 如例五霍金的材料, 要多考虑“主旨领悟法”和“细节切入法”。

再次, 用“明确褒贬法”确定命题者的倾向性。结果是好的, 性质是正面的, 命题者的倾向性就是赞成;结果是不好的, 性质是反面的, 其倾向性就是贬抑;结果不明朗, 性质是隐藏的, 应辩证分析, 分析其真正意图。

最后, 检查定题。一定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含意多角度分析材料, 排列观点, 再从中选出最能反映材料主旨和倾向的第一主题。分析原材料, 结合现实生活, 列出二到五个观点, 为“好中选优”做准备。如例三女孩应聘, 我们得出了六个方面的意思, 比较后会发现, 角度一“良好的素质和人品, 有时比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 最能体现女孩应聘成功的原因, 为一等立意;角度三“经理善当伯乐”为应聘成功的必要条件, 是二等立意;角度二里四个小分论点每一点单独立意都略显单薄, 不够全面, 为三等立意。罗列观点的过程就是对材料全面分析的过程, 也是防止跑题或偏题的好方法。另外, 检验一下审题结果能不能反映材料的主旨倾向, 也是防止跑题的一个好方法。

十、小结

材料作文并没有那么复杂。只要认真阅读, 运用方法, 综合分析, 就能确定一个既有新意又有深意的主旨了。

摘要: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读透材料, 掌握方法, 就能选好角度, 确立一个既有新意又有深意的主旨。

上一篇:商业用地下一篇:主观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