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基质栽培

2024-05-23

有机基质栽培(精选十篇)

有机基质栽培 篇1

关键词:蔬菜育苗,辣椒,有机基质,二次利用

任何基质在栽培之后都会存在污染问题, 因此, 在无土栽培的过程中, 重复利用基质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而言, 在研制育苗基质时, 如何利用当地的条件, 确保育苗基质具有低廉的价格以及简便易得已经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进行辣椒栽培有机基质的二次利用试验中, 将重复利用对象选为种植过的辣椒优势有机基质配方, 并对蔬菜育苗中重复利用基质的效果加以比较, 为辣椒栽培有机基质的二次利用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蔬菜育苗中辣椒栽培有机基质的二次利用试验分析

1.1 试验材料以及处理设计

在对基质的效果进行测试时, 育苗对象可以采用大白菜、辣椒以及番茄, 并供试基质分为T1、T2、CK1、CK2这4种。其中T1表示种植辣椒后的有机基质, 原配方为V (牛粪) :V (河沙) :V (玉米芯) =1:1:4;T2原配方为V (牛粪) :V (河沙) :V (玉米秸秆) :V (玉米芯) =1:1:1:3。CK1表示新配常用育苗基质, 配方为V (珍珠岩) :V (泥炭) =1:1;CK2表示种植辣椒后的有机生态型基质, 原配方为V (牛粪) :V (玉米秸秆) :V (泥炭) :V (玉米芯) =1:1:1:1。在30孔穴盘中装填新配基质和重复利用基质, 并在培养箱中对大白菜、辣椒和番茄进行催芽, 直到种子露白后播种。在育苗时, 对这3种物质只浇清水, 不使用任何营养液。

1.2 试验项目以及试验方法

在测定吸水能力、孔隙度以及体积质量时, 先在塑料杯 (m) 中装入风干基质, 测量其总体积和质量 (m1) 。其次, 在塑料杯中装入烘干基质, 测量其总体积和质量 (m2) , 并加水饱和之后, 称其质量 (m3) 。将已知质量 (m4) 的湿纱布包住容器上, 并倒置塑料杯, 使水流出, 一段时间之后, 称其质量 (m5) 。其中吸水力= (m5-m4-m2) ×100/ (m2-m) ;总孔隙度= (m3-m4-m2) ×100%。此外, 在计算出苗率时, 首先要对播种后出苗的情况加以了解, 然后在计算出苗率。一般在测定叶面积、茎粗以及株高时, 其中叶面积=宽×长×矫正系数k, 并且辣椒和番茄为4叶1心期, 大白菜的苗龄30d, 对其生产情况加以测定时, 要重复3次, 并取其平均值。

2 蔬菜育苗中辣椒栽培有机基质的二次利用试验结果分析

2.1 比较不同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

育苗的成功与否是由基质物理性质的优劣所决定。基质物理性质的重要衡量指标就是孔隙度, 要想保证育苗基质的效果, 其孔隙度应超过60%。该试验中总孔隙度最小的是T1, CK1和T2的总孔隙度没有较大差异。此外, 育苗基质的体积质量应保持在0.10~0.85g/cm3的范围内, 这样才能便于运输, 减小体积质量, 降低搬运强度, 有效固定根系, 提高黏结能力。在该试验中CK1体积质量最小, T1最大。

2.2 不同育苗基质对3种蔬菜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2.1 出苗率的影响分析。

播种3d之后, 辣椒和番茄出苗率最高的为T1, CK1最低;大白菜出苗率最高为T2, CK1最低。播种7d之后, 这3种蔬菜的出苗率都达到了最大值, 并且基质之间差异明显减小。这表明, 3种蔬菜的出苗速度的重复利用基质与新配基质相比较而言, 其要更快更整齐。

2.2.2 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

其中对辣椒幼苗的影响表现为:T2的叶面积和苗高最大, CK1的茎粗最小。对大白菜幼苗影响表现为:T2的叶面积和苗高明显高于其它基质, 并且CK2和T2的茎粗最大。对番茄幼苗影响表现为:CK2的叶面积、茎粗及苗高都高于其它基质, CK1的叶面积、茎粗及苗高都低于其它基质。

3 结语

在本次试验中, T1和T2的有机基质主要采用的是玉米芯及栽培辣椒后的再利用基质, 而没使用草炭, 其主要原因就是草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具有较高的使用成本以及运输成本, 过度使用会严重破坏环境。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辣椒栽培的质量, 降低辣椒的生产成本, 促进辣椒栽培有机基质的二次利用, 有效提高辣椒产量。

参考文献

[1]程智慧, 于艳辉, 张庆春.辣椒栽培有机基质在蔬菜育苗中的二次利用初探[J].西北农业学报, 2010 (4)

花卉栽培基质的土壤消毒技术 篇2

1、药剂消毒

每100㎡土壤撒施500克嗅甲烷,并与土壤充分拌匀;然后用塑料薄膜盖严,熏蒸4~5天后除膜,翻动土壤,散去药味,经15天后即可栽花。

2、高温消毒

①蒸汽法。把培养基质放在蒸笼里,在100℃左右高温下,经过1小时即可杀灭病菌和害虫。

②炒土法。把培养土放在铁锅里炒,保持温度90℃以上高温,炒作20~30分钟即可。

③烧土法。把培养土平摊在地上,厚约30厘米,在土上堆放秸杆和干草,燃烧20~30分钟;或在燃烧的柴草和秸干上,慢慢加土进行堆捂闷烧消毒。

3、土壤消毒剂

有机基质栽培 篇3

关键词:韭菜;有机基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1-49-02

韭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栽培面积较大。但由于韭蛆等的危害,病虫害发生较严重。菜农为防治病虫害,滥用高毒、剧毒和高残留农药的现象普遍存在,给韭菜食用造成很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对此,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日光温室韭菜有机基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从有机基质栽培模式研究、适宜品种筛选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研究集成了一套日光温室韭菜有机基质高效栽培技术。该栽培技术能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使日光温室韭菜生产实现了优质高效。

1 品种选择

试验筛选的适宜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栽培的耐低温、耐弱光和抗病的韭菜品种为:平韭4号、平韭5号、寿光独根红、久星10号等。

2 春季育苗

2.1 整地施肥 育苗地选择符合韭菜生产条件、能灌能排、通风透光、土质肥沃的沙壤土。播前深耕晒垡,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或低温杀死病虫卵。整细耙平,做成1.5m宽的平畦,畦内每m2撒施腐熟的鸡或猪粪5~7kg或腐殖酸有机肥8kg,阿维地线净0.05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02kg,土肥药混匀,整平畦面。

2.2 适期播种 春播韭菜育苗一般在4月份,当地温稳定于12℃以上、日平均气温15~18℃即可播种。采用条播,每667m2苗床用干籽6~8kg,可栽植0.67hm2菜地,播后立即加盖地膜,保温提温。70%幼苗顶土时揭膜。

2.3 苗床管理 出苗前用33%施田补250倍液喷于地表,出苗后人工拔草2~3次;齐苗后至苗高16cm,根据墒情7~10d浇水1次,结合浇水,每667m2冲施腐殖酸有机肥50kg。定植前一般不收割,以促进壮苗养根。

3 适期定植

3.1 有机基质栽培畦准备

3.1.1 挖栽培畦 将日光温室地面整平后,按1.2m槽距,挖深20cm、宽100cm的栽培土槽,与土壤不隔离,也可在栽培槽间铺地膜,底部不铺。

3.1.2 栽培基质 研究筛选的有机基质栽培韭菜的基质配方为:发酵稻壳:腐熟牛粪:腐熟鸡粪:河沙=4∶5∶1∶1。新稻壳表面附着易发酵物质,可与少量鸡粪混合喷湿后,盖膜封闭发酵10~15d,晾干备用。稻壳直接利用会因短暂发酵放热而导致烧苗。基质充分混匀后,填入栽培槽,一般厚度为15~18cm。

3.1.3 浇灌系统 采用性能优的微滴灌系统,每个槽内铺3条直径25mm的微滴灌带,带上每30cm有3个以上的排水孔。

3.2 定植 一般于9~10月份定植到日光温室内。

3.2.1 起苗 育苗地于定植前一天浇水,韭菜起苗后抖净根部泥土,按大小苗分级,剪去须根末端,留根长3~5cm;剪掉叶端,留叶长8~10cm,准备定植。

3.2.2 栽苗 在填好基质的栽培槽内开沟栽培,行距18~20cm,穴距8~10cm,每穴8~10株。栽培深度以埋住叶片与叶鞘交接处为准,栽实、栽齐、栽平。

4 定植后管理

4.1 定植至立冬

4.1.1 罩防虫网 扣棚前铺罩防虫网,网眼密度30~50目。

4.1.2 田间管理 查苗补栽,及时拔草。

4.1.3 肥水管理 有机基质保水性相对较差,容易失水落干,可根据情况随时补充水分;基质养分充足,一般立秋前不施肥,之后可随水追施一次生物有机肥,10月中旬以后停止追肥。

4.2 扣棚后管理

4.2.1 扣棚时间 韭菜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为白天12~24℃,夜温 10~12℃。日光温室从扣塑料薄膜至收割约需40~50d时间。如元旦前后开始上市,一般在10月中、下旬到11月上旬扣棚。

4.2.2 温湿度管理 棚室密闭后,保持白天20~24℃,夜里10~14℃。株高10cm以上时,保持白天16~20℃,超过24℃防风降温排湿,相对湿度60%~70%,夜间10~14℃。

4.2.3 肥水管理 韭菜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要根据基质墒情及时补充水分;由于基质中养分充足,前2刀可不用追肥,韭菜收割2刀后,可随浇水追施1次肥,肥料种类:沼液、腐熟人粪尿、有机肥等,以后每割一刀随浇水追施1次肥料。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栽培韭菜一般收割3~4次后,应停止收割,以便夏季养根、壮棵,促进秋冬季健壮生长。秋季韭菜再次生长前,可适量施入腐熟鸡粪,以满足韭菜下季生长养分需要。基质一般使用3a后,可将基质移出,重新换新基质进行栽培。

5 病虫害防治

栽培基质3a一换,能有效减少了韭菜根部韭蛆的侵染危害,因此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栽培韭菜主要以叶部病虫害为主。

5.1 物理防治

5.1.1 糖酒液诱杀 按糖、醋、酒、水和90%敌百虫晶体3∶3∶1∶10∶0.6比例配成溶液,每667m2放置1~3盆,随时添加,保持不干,诱杀种蝇类害虫。

5.1.2 黄板诱杀 日光温室内张挂黄板,诱杀种蝇、蚜虱类昆虫。

5.2 化学防治

5.2.1 灰霉病 每667m2用10%腐霉利烟剂260~300g,分散点燃,关闭棚室,熏蒸一夜;或用6.5%多菌·霉威粉尘剂,每667m2用药1kg,每隔7d喷1次,可连喷2~3次。

5.2.2 疫病 发病初期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d喷1次,连续3~5次。切记要交替用药。

6 收割

日光温室韭菜基质栽培第一刀韭菜生长期约需40~50d,以后2次收割间隔一般在30~40d左右。收割时刀口距地面2~4cm,以割口呈黄色为宜,割口应整齐一致。研究证明,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栽培韭菜以每年收割3次经济效益为最佳,如后期市场行情较好,则可以收割4次。

参考文献

[1]高俊杰.设施蔬菜有机基质简约栽培关键技术[J].农业知识,2012,29:18.

[2]高俊杰,于贤昌,焦自高,等.日光温室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甜瓜养分利用率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5):84-86.

[3]高俊杰,焦自高,于贤昌,等.施肥量对温室基质栽培甜瓜生理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5,14(5):92-96,113.

有机基质栽培 篇4

关键词:菌渣,有机基质,应用研究

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自2002年10月引进有机基质栽培技术以来, 先后在园区连栋温室、日光温室进行了很好的展示和示范, 生产的产品通过检测均达到国家“AA”级绿色食品标准, 吸引了大量群众参观学习, 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同时为了满足有机质栽培配料需求, 每年从东北或岷县购进大量草炭, 从市区购进一定量蛭石和珍珠岩, 造成有机基质栽培成本较高, 制约了有机基质栽培的进一步发展, 开发新型栽培基质势在必行。

2008年园区二期开发建设基本完成, 工厂化食用菌厂和2000头良种奶牛繁育场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 每年约产生1.2万t菌渣和5万t牛粪, 给园区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本着综合、高效利用金针菇菌渣的目的, 结合新型廉价有机栽培基质研制和奶牛厂牛粪的高效利用, 开展了金针菇菌渣和牛粪为基质栽培瓜菜的试验, 以期为金针菇菌渣配制有机栽培基质提供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

㈠试验材料

基质材料为金针菇菌渣、牛粪、炉渣、草炭、珍珠岩, 发酵鸡粪及复合肥为基肥和追肥。鸡粪、菌渣、牛粪在使用前通过最少45天的堆沤发酵, 达到充分腐熟才可使用。供试的品种为以色列海泽拉公司番茄R-144圣女和台湾农友公司礼品西瓜宝冠。

㈡试验方法

试验在园区无土栽培连栋温室内进行。处理A为V菇渣:V牛粪:V炉渣=6:3:1;处理B为V菇渣:V牛粪:V炉渣=4.5:4.5:1;处理C为V菇渣:V牛粪:V炉渣=3:6:1;处理D为V菇渣:V牛粪=6:3;以V草炭:V珍珠岩=6:3为对照 (CK) ,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以上处理均再添加15-15-15复合肥1.5 kg/m3和发酵鸡粪10 kg/m3。每处理10个标准为上宽21㎝, 下宽16㎝、高24㎝、长80㎝的U型塑料槽, 其下有排水孔, 上铺滴灌。定植前15天栽培基质填入种植槽, 用清水浇灌2次浇透, 地膜覆盖保温升温, 准备定植。

㈢播种育苗及定植后的管理

番茄、西瓜均为2008年3月10日育苗, 4月15日定植。番茄每种植槽定植3株, 株距30㎝, 行距80㎝, 每小区共定植树30株;礼品西瓜每种植槽定植2株, 株距45㎝, 行距80㎝, 每小区共定植树20株。定植后番茄单杆整枝, 自然通风授粉, 定期灌水追肥, 常规温度管理, 加强病虫害防治, 及时采收果实;礼品西瓜双杆整枝, 13~18节人工授粉, 膨大期加强浇水施肥, 注重病虫害防治, 果实授粉后35天采收。

二、结果与分析

㈠基质及配方基质的理化特性

根据几年来的试验结果, 菌渣、牛粪、炉渣单独作为栽培基质都不可行, 只有通过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的调配来达到理想栽培基质要求。有机基质栽培基质的理化性状应是通气孔隙大于15%, 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上, PH6~7.5之间, EC小于2.5ms/cm, 容重0.1 g/cm3~0.8g/cm3等。经多次配比测定V菇渣:V牛粪:V炉渣=6:3:1配比再添加15-15-15复合肥1.5 kg/m3和发酵鸡粪10 kg/m3接近理想基质 (见表1) 。

㈡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株高及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 番茄株高随牛粪比例增加有逐渐降低趋势, 对照株高最长可能和草炭中速效N含量较高有直接关系。番茄产量也呈随牛粪比例增加有逐渐降低趋势。其中处理A产量与处理B呈显著差异性, 与对照及其它处理呈极显著差异性, 较对照增产17.4%;处理B与处理C产量呈极显著差异性, 与对照呈产量呈显著差异, 与处理D产量持平。因此, 在基质配比中, 50%牛粪为上限, 处理A为最佳配方。

注:表中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α=0.05) ,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 (α=0.01)

㈢不同基质配比对礼品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 各处理均较时照增产, 其中A和处理B产量均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 较对照分别增产19.6%和28.1%;处理D产量与对照呈显著差异, 较对照增产11.1%。各处理均较对照表现为增产的结果说明草炭基质种植西、瓜效果不理想, 最佳理想配方为处理B。中心折射糖度除处理D与对照相比较持平外, 其它处理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因此在栽培西瓜中菌渣比例可适当降低, 提高炉渣和牛粪的配比。

注:表中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α=0.05) ,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 (α=0.01)

㈣不同基质配比价格及体积变化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 草炭珍珠岩为基质配方价格昂贵, 在其它栽培基质价格的一倍以上, ;而几种配方基质随牛粪量增加价格随之上升, 这和牛粪发酵处理用工较大和牛粪进价较有直接关系。栽培完一茬后, 清理完基质内的根系并晾干, 和原配基质体积进行新比较, 结果是包括对照的各种基质的体积均比原配基质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减, 配方基质体积的缩减程表现为处理D>处理A>处理B>处理C。以菌渣配比量较高的基质缩减比例较大, 因此在二次栽培时需对基质适当进行补充。

三、小结

有机质技术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其主要的原因有因地制宜地采用当地的大量低廉的各种基质, 比如山西河津地区主要采用煤干粉, 甘肃酒泉以棉壳棉杆作为基质的主要原料。国外生产试验也表明, 牛粪是优良的基质原料, 以及菌渣、粉碎的秸秆经过发酵处理后都是有机基质栽培很好的基质原料。通过不同基质对番茄和西瓜产量及品质等影响试验可以得出, 在复配基质的过程中根据蔬菜种类对营养的需求添加适量的氮磷钾元素, 不需再添加微量元素, 栽培过程中只需水分管理。利用园区农业废弃物菌渣、牛粪和鸡粪栽培番茄和西瓜时, 需在菌渣和牛粪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无机基质, 如炉渣。经配比测定和配比试验, V菇渣:V牛粪:V炉渣=6:3:1配比, 再添加15-15-15复合肥1.5kg/m3和发酵鸡粪10 kg/m3性状接近理想基质性状, 有利于番茄和西瓜的增产以及改善品质为首选配方。

有机基质栽培 篇5

不同肥料对基质栽培樱桃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在用滴灌方法统一供给营养液的条件下,定植前在同种基质中混入不同的.肥料作为基肥或者在生长期喷施叶面肥进行不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叶面肥和有机肥均能提高番茄产量,生物有机肥处理产量最高,较对照增加了13.6%,其次为消毒鸡粪处理,较对照提高8.9%.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有明显改善番茄品质的作用,可溶性固形物较对照提高2.08%~6.5%,VC提高4.1%~11.3%,而硝酸盐含量下降8.5%~14.7%.叶面肥较有机肥更能促进株高、茎粗等植物学性状的生长.

作 者:刘慧超 庞荣丽 卢钦灿 楚晓真 LIU Hui-chao PANG Li-rong LU Qin-can CHU Xiao-zhen 作者单位:郑州市蔬菜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5刊 名:天津农业科学英文刊名: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S年,卷(期):15(2)分类号:S641.2关键词:肥料 基质栽培 樱桃番茄 产量 品质

有机基质栽培 篇6

关键词: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基质;草花;生长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3-0000-00

收稿日期:2013-04-07

修回日期:2013-04-17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garden organic waste compost used as annual flower substrate, we prepared four kinds of annual flower substrate by using peat, garden organic waste compost and coir dust as main raw materials. The growth effect of Celosia civistata L. and Salvia splendens Ker-Gawler planted in the four substrates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the plant height, the crown width, the flower number and the longth of inflorescence show that the annual flower substrate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the annual flower,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after adding garden organic waste compos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arden organic waste compost could be used as prepare annual flower Substrate.

Key words : Garden organic waste compost; Substrate; Annual flower; Growth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深入,园林绿化行业发展迅速,其中草花以造景快、色彩绚丽、装饰效果明显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市场需求量的大大增加带动了草花生产的蓬勃发展[1]。工厂化草花生产一般需要大量的栽培基质,我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栽培基质是泥炭,但泥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稀缺性,很多国家已对其开采利用进行限制[2~3]。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有机质含量高、养分较丰富、通透性好,用作栽培基质或肥料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7]。本研究利用泥炭、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和椰糠配制出4种不同的基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它们对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inn.和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Ker-Gawler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究利用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部分代替泥炭来配制草花基质的可行性,以期降低草花基质对泥炭资源的依赖度及生产成本,同时也为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的循环利用开拓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产品:取自广州市园科绿化有限公司园林基质厂,pH 值为7.54,EC值为 2.31 mS/cm,全N、P、K 的含量分别为1.32%、0.75%、1.16%。

泥炭:购自高要市白诸镇肇峰泥炭土购销部,pH值为 5.07,EC 值为0.18 mS/cm,全N、P 、K的含量分别为0.88%、0.00%、0.46%。

椰糠:购自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鸿力园艺花木场,pH 值为6.20,EC 值为1.94 mS/cm。

石灰:购自广州嘉农贸易有限公司。

挪威复合肥(15-15-15):购自深圳市喜丰收化肥有限公司。

供试植物:鸡冠花,品种为印度银红系列,一串红品种为展望系列(大红色),种苗均购自广东维生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种植盆:规格为15 cm×13 cm。

1.2 试验方法

在苗圃进行鸡冠花和一串红盆栽试验,每个试验设置4个处理,各处理草花基质配方及其理化性质详见表1。2012年7月13日,将购买回来的鸡冠花种苗上盆,每个处理种植100盆。生长期间定期淋水,每周淋施挪威复合肥稀释液(800~1000倍)1次。随机取15盆分别于7月20日、7月26日和8月6日测量植株的株高、冠幅,并在盛花期(8月20日)统计其花朵数。2012年9月28日,将购买回来的一串红种苗上盆,每个处理种植100盆。生长期间定期淋水,每周淋施挪威复合肥稀释液(800~1000倍)1次。随机取15盆分别于9月29日、10月17日和11月5日测量植株的株高和冠幅,并在盛花期(11月16日)统计其花序长度。

1.3 数据分析

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分别计算鸡冠花和一串红株高和冠幅的前期和后期生长量。其中,前期生长量为第二次测量值减去第一测量值,再取其平均值;后期生长量为第三次测量值减去第二测量值,再取其平均值。使用SAS 9.0软件对株高、冠幅的前期和后期生长量,以及鸡冠花盛花期花朵数和一串红盛花期花序长度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nlc20230902040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对草花生长的影响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就鸡冠花而言,与CK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的株高前期生长量均有显著提高,其中以T2处理的为最高;T1和T3处理的株高后期生长量无显著差异,T2处理的株高后期生长量降低;T1、T2和T3处理的冠幅前期生长量均有显著增高,其中以T2处理的为最高;T1、T2和T3处理的冠幅后期生长量无显著差异。就一串红而言,与CK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的株高和冠幅前期生长量均增大,其中T3处理的株高和冠幅前期生长量最大;T1、T2和T3处理的株高和冠幅后期生长量无显著差异。

与CK相比,T1 、T2、T3处理的株高、冠幅生长量的增幅整体趋势是前期大于后期。原因是T1 、T2、T3处理的草花基质中添加了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产品,致使基质中养分含量增加,为鸡冠花、一串红的前期生长提供了一定的营养元素,随着草花栽培过程中每周淋施挪威复合肥稀释液(800~1000倍)1次,这种优势逐渐减弱。

2.2 不同基质对草花品质的影响

株高、冠幅、花朵品质是盆花质量的几项主要指标。结果显示:与CK相比,T1、T2、T3处理鸡冠花的冠幅、株高均显著增加,T2、T3处理一串红的冠幅、株高均显著增加,而T1处理一串红的冠幅、株高与CK相仿。与CK处理相比,T1、T2、T3处理鸡冠花花朵数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21.25%、12.5%、21.25%;T2、T3处理一串红花序长度显著增长,增幅分别长12.68%、9.89%,T1处理缩短,但差异不显著。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含有适量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的基质,对鸡冠花和一串红的综合观赏价值有提升作用。

表4 不同基质对株高、冠幅、花朵数和花序长度的影响

3 结论

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配制的草花基质使养分供应能力得到增强。基质中添加适量的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产品,促使鸡冠花和一串红的株高和冠幅的前期生长量增幅明显,并增加鸡冠花花朵数和一串红花序长度,提高鸡冠花和一串红的生长和观赏品质。可见,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产品代替部分泥炭来配制草花基质是可行的。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A030600002)、广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2NL054)。

参考文献:

[1]吴志刚,王平,赵景云,等. 我国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J].北方园艺,2009(5):137-139.

[2]田吉林,汪寅虎.设施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综述)[J] .上海农业科学,2000,16(4):87-92.

[3]康红梅, 张启翔, 唐菁.栽培基质的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5,36(1):124-127.

[4]孙克君,阮琳,林鸿辉.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处理技术及堆肥产品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9(4),12-14.

[5]张璐,孙向阳,田赟.园林废弃物堆肥用于青苹果竹芋栽培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5):109-114.

[6]郝瑞军,方海兰,郝冠军,等. 园林废弃物堆肥对黑麦草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园林科技,2010(3):25-28.

[7]刘聪,叶少萍,陈莹,等. 园林废弃物堆肥对宫粉紫荆袋苗生长的影响[J].广东园林,2012(4):18-20.

审稿编辑:周厚高 刘海涛

番茄有机基质穴盘嫁接育苗技术 篇7

1 材料选择

1.1 基质、穴盘等选择

为了防止土壤带病菌感染番茄小苗, 一般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有机活性育苗基质, 如山东济南鲁青番茄专用基质。穴盘选用50~54孔的塑料穴盘, 孔径4.6cm×4.6cm左右, 冬春育苗采用黑色硬塑料穴盘, 夏秋育苗采用白色泡沫塑料穴盘。选用硬塑制成、平底的育苗盘。

1.2 砧木选择

选用亲和力强、免疫或高抗土传病害、抗逆性强、生长旺盛、对产量和品质无影响的品种。番茄砧木有柳砧2号、野生番茄 (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的) 、浙砧、桂砧、浙砧204 (国内现较普遍运用) 。柳砧2号经过试验在华南地区比较适合。

1.3 接穗选择

接穗选用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抗病性较强、适应市场的品种。春季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果实发育快的早、中熟品种, 夏秋及秋冬栽培选择抗病毒病、耐热、耐寒的中、晚熟品种。柳州选用的是以色列的红将军、百利等品种。可用植株的顶芽、不同部位侧芽及茎段, 但以植物的顶芽、侧芽嫁接成活率高。

2 基质拌料装盘

调节基质含水量至35%~40%, 薄膜覆盖堆置10h, 将预湿好的基质装入穴盘中, 用木板刮平。

3 播种期确定

根据栽培季节、气候条件、育苗手段和成苗指标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一般嫁接栽培较自根栽培提前:桂南地区春种提前15~20d, 桂中、桂北地区春种提前30~35d;夏秋种提前7~10d播种。采用斜切法, 接穗较砧木提前2~3d播种。采用劈接法, 砧木较接穗提前3~5d播种。春夏种嫁接番茄:10月下旬至翌年5月播种, 12月上旬至翌年6月嫁接, 1月至7月上旬定植。秋种嫁接番茄:6月中旬至7月上旬播种, 7~8月嫁接, 7月下旬至8月下旬定植。

4 种子处理与播种

将番茄种子放入50~55℃温水中浸泡15~20min, 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再用清水浸种3~4h, 然后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min, 主要防治病毒病。消毒后的种子用常温清水浸泡2~6h后捞出洗净, 置于25~30℃保温保湿催芽。3~5d露白即可播种。当催芽种子70%以上露白即可播种于平底育苗盘中, 夏秋育苗直接用消毒后种子播种。播后覆盖经预湿的基质0.8~1.0cm厚。冬春育苗时盘上覆盖1层白色地膜, 夏秋育苗覆盖遮阳网, 70%幼苗顶土时撤除。

5 秧苗管理

夏秋育苗主要靠遮阳降温, 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 棚顶盖遮阳网降温, 冬春育苗以覆盖棚膜保温增温。秧苗生长期, 保持基质湿润。喷水量和喷水次数视育苗季节和秧苗大小而定, 每次要喷匀喷透, 结合防病, 应7d喷1次1 000倍百菌清或500倍代森锰锌。当砧木和接穗苗长至1~2片真叶时, 分苗于50孔穴盘内。摆入苗床, 浇足分苗水。

6 嫁接

根据栽培方式、育苗手段、设施选择适宜的嫁接期。地膜覆盖栽培嫁接口适当低些, 苗较小时可嫁接;露地栽培需培土, 嫁接口应适当高些, 砧木和接穗长至6~7片真叶、茎粗4~5mm时是最佳嫁接期。嫁接工具选用双面刀片、嫁接夹、接穗盘、棉布、干湿温度计等。嫁接前1d, 接穗、砧木淋足水, 喷1次杀菌剂。嫁接时, 用75%酒精消毒刀片、嫁接夹和操作台。采集接穗置接穗盘并用湿布保湿。目前, 番茄一般采用劈接法、斜切法、针接法。 (1) 劈接法。砧木、接穗苗茎粗接近或砧木稍大些。一般在砧木高5~10cm处用刀片水平切掉上部, 保留2~3片真叶, 然后在其茎中间垂直切入1.0~1.5cm。接穗保留上部2~3片真叶, 从两侧斜切成1.0~1.5cm长的楔形, 随即插入砧木的切口中, 砧木与接穗茎的一边对齐后, 用嫁接夹固定。 (2) 斜切法。砧木、接穗苗茎粗较一致。砧木保留2~3片真叶, 用刀片在苗的节间斜削, 去掉顶端, 形成角度为30~45°, 长1.0~1.5cm的斜面。接穗保留2~3片真叶, 用刀片斜削去掉下端, 形成一个与砧木大小相近的斜面。将砧木和接穗的2个斜面充分贴合在一起, 用嫁接夹固定。 (3) 针接法。用刀片在砧木离地8~10cm处平切, 垂直插入竹签, 将接穗与砧木茎粗相似处平切并插入竹签的另一端。竹签的规格为直径0.05~0.10cm、长1.5~2.0cm。

7 嫁接苗管理

嫁接期间, 夏秋季棚顶全程覆盖薄膜、遮阳网避雨降温, 冬春季以覆盖棚膜保温增温。最佳温度为白天25~28℃, 夜间20~22℃, 最低温度为15℃。将嫁接好的苗放入小拱棚中, 覆盖农膜和遮阳网保湿遮荫, 湿度保持在85%~90%。视天气及棚内湿度情况, 接后第2天开始适当通风1~2次, 随着嫁接后天数增加, 逐渐增加通风量和通风时间。遮光3~4d, 以后逐渐实行早晚见光, 中午半遮光。夏秋季5~6d后伤口即可愈合, 冬春季嫁接伤口愈合时间稍长。伤口愈合后, 逐渐撤掉小拱棚覆盖物, 直至成活。嫁接成活后, 早春视天气情况, 要逐步加大通风量, 降温炼苗;夏秋逐渐撤去棚顶遮阳网, 适当控制水分。

8 成苗出圃

常规栽培用苗, 株高15~18cm, 接穗叶数4~5叶, 茎杆粗壮, 叶色亮绿, 生长旺盛, 根系将基质紧紧缠绕, 形成完整根坨, 无黄叶, 无病虫害。一般春季栽培苗龄65~75d, 夏秋栽培苗龄40~45d。

参考文献

[1]黄先余.番茄嫁接育苗技术[J].广西园艺, 2008 (5) :66.

人工栽培半夏基质研究 篇8

关键词:半夏,栽培,基质

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又名麻芋头、麻芋子、天落星和野芋头等, 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块茎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性温, 味辛, 有小毒, 归脾、胃、肺经, 列为下品, 后历代大多本草均有记载, 《本草纲目》除引载本草外, 也载半夏图[2]。半夏块茎主要含有生物碱、B-谷甾醇、多糖、半夏蛋白、氨基酸、挥发油及无机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其具有镇咳、催吐和镇吐、抗癌、调节胃肠功能及利胆等作用[4], 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半夏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省[5]。近年来, 由于半夏资源紧缺, 许多学者在半夏的人工栽培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 现根据近2年来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为更好地开展半夏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材料选择河南地区半夏种球生长出的半夏幼苗, 所选试验材料的生长势基本一致, 株高在2~3cm之间的茁壮幼苗。栽培基质为郫县基地较硬的土、河沙、经消毒后的云南马尾松树皮3种基本原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处理A为70%郫县基地较硬的土+30%河沙;处理B为40%郫县基地较硬的土+30%河沙+30%消毒后的云南马尾松树皮;处理C为70%郫县基地较硬的土+30%消毒后的云南马尾松树皮。采用随机设计, 每个处理100苗, 重复3次, 共需900苗。

1.2.2 调查项目及标准。

此次试验以调查成活率、株高及半夏增重差来选择最佳的栽培基质。成活率调查为试验开始后每10天调查1次, 共5次。株高调查分别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各调查1次, 分析试验结束后比开始时的株高增长情况。再对每个处理的半夏栽植前和采收后称重, 调查其增重差的大小, 分析不同处理对半夏长势的影响。

1.2.3 环境控制。

试验期间的温度控制在18~30℃。光照强度控制在1500~3000 lx。坚持每天傍晚浇水1次, 这样既保持了土壤湿润, 又降低了土温[6]。对其试验地进行常规田间管理, 试验开始时施基肥, 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半夏病害主要有:块茎腐烂病[7]、叶斑病, 其中块茎腐烂病最为严重, 此种病害通常多发于积水处, 所以可从排水着手防治, 其它病害可喷洒、浇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植病灵1500倍液防治。半夏的虫害主要是蓟马、天蛾幼虫, 可喷50%辛硫酸1000倍液防治[8]。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半夏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1看出, 半夏对栽培基质有一定的选择性, 在试验过程中所选3种处理对半夏的倒苗影响不大, 且人工栽培半夏在成都地区比较适宜, 其平均成活率可在92%以上。以处理B的半夏成活率最高, 平均成活率为98%。

2.2 不同处理对株高的影响

从表2看出, 处理B的半夏株高平均增长量最大, 平均增长株高可达到8.53cm, 趋势与表1一致。处理A的半夏株高平均增长量最小, 平均增长株高为5.60cm。

2.3 不同处理对重量增长差的影响

从表3看出, 处理B的半夏单株平均增重差最大, 趋势与表1、表2一致。处理A与处理B的增长差异相似, 都不及处理B的增重量高。

3 讨论与小结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 可以对半夏人工栽培规范化种植提供一些依据, 人工栽培半夏的最佳栽培基质可选择40%较硬的土+30%河沙+30%消毒后的树皮。针对半夏喜湿的这个特性, 我们选择了树皮, 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水, 且树皮较一般的土壤来说更有肥力, 且因半夏长期积水会烂根, 因此栽培基质应该在保证湿度的情况下, 还要有较好的透水力, 所以我们选择河沙和树皮混合。

目前, 由于野生半夏资源的日益匮乏, 不少地区不得不用同科的另外一些植物充当半夏使用。所以有必要围绕提高半夏的繁殖能力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开展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研究, 揭示栽培因子对其产量、品质的影响规律。建立优质无公害特色药材示范区和生产基地服务, 这是中药产业发展的需要, 更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9]。

参考文献

[1]曾小群, 彭正松.野生半夏人工栽培条件下的生长与繁殖[J].中国中药杂志, 2008 (8)

[2]吕兰薰.白话全译本草纲目[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 1998

[3]曾建红, 彭正松.不同采收期半夏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J].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4 (4)

[4]李玉先, 刘晓东, 朱照静.半夏药理作用的研究述要[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4 (6)

[5]郭巧生.半夏研究进展[J].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0 (10)

[6]余启高.半夏栽培技术研究[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7]范令刚, 闫龙民, 段正湘.野生林下栽培半夏技术[J].特产研究, 1997 (2)

[8]李泽善, 廖中元.阆中发现半夏害虫新的为害种类[J].四川农业科技, 2004 (22)

草莓栽培基质的配比试验 篇9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香菇生产的基质为菇渣、锯木屑、玉米秸秆[3];供试草莓品种为宝交早生、丰香、明宝, 此3个品种均适宜南通地区种植。

1.2方法

试验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实训中心的简易日光温室内进行。共设3个处理, 处理1, 菇渣∶锯木屑∶玉米秸秆=4∶3∶3;处理2, 菇渣∶锯木屑∶玉米秸秆=5∶3∶2;处理3, 菇渣∶锯木屑∶玉米秸秆=3∶4∶4。将基质进行蒸汽灭菌, 然后用44cm×30cm×24cm (长宽高) 的B4蔬菜筐盛装, 每筐4株, 株行距为30cm×20cm。各处理每个品种栽培32株, 定植蔬菜框按每畦12框, 框与框间距为50cm, 随机放于温室地面, 共6畦。

草莓移栽后30d, 每个处理随机抽取15盆, 进行草莓叶片数、叶冠径、成活率、株高及产量等指标测定[4]。

2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 3个草莓品种在基质配比为菇渣∶锯木屑∶玉米秸秆=3∶4∶4处理3中生长势最强, 草莓发根快、数量多、叶片多、冠径大, 叶色深绿, 总体成活率高。处理1和处理2配比基质草莓生长表现一般。各基质配方中都有菇渣、锯木屑和玉米秸秆, 只是配比不同。处理3基质中锯木屑、玉米秸秆成分最多, 其混合后通透性强[5], 适宜草莓根系生长发育, 叶片长势好、数量多, 植株长势旺盛, 是理想的基质配方。处理2基质中增加了锯木屑而减少了玉米秸秆, 基质有机质养分减少, 透气性差, 不适宜草莓的生长发育, 从植株长势看, 次于处理3基质强于处理2基质。表明玉米秸秆在配制草莓基质中起很大作用, 可使栽培基质疏松、透气、增加有机质含量。

参考文献

[1]蒋卫杰, 刘伟, 余宏军, 等.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0 (2) :71-75.

[2]顾卫兵, 佘德琴, 徐秀银, 等.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一) [J].上海果品, 2002 (6) :39-41.

[3]秦新惠, 郁继华.樱桃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筛选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技术 (温室园艺) , 2009 (3) :42-43.

[4]陈丽平, 赵方贵, 邹志荣, 等.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草莓的研究初报[J].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3, 20 (2) :122-124.

有机基质栽培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蔬菜样本:绿叶类选择普通白菜为代表样品, 茄果类选择茄子为代表样品, 瓜类选择黄瓜为代表样品为代表样品。根据NY/T761-2008标准, 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主要仪器:气相色谱仪 (布鲁克450) , 氮吹仪、匀浆机等。主要试剂:农药标准品、乙腈、丙酮 (均为色谱纯) 、氯化钠。分析项目: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甲拌磷、氧乐果、乐果、地虫硫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毒死蜱、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丙溴磷、三唑磷标样浓度:15个有机磷农药浓度均为1 000 mg/L, 配成40 mg/L的混标溶液, 备用。

1.2 样品的前处理

1.2.1 试料制备

取蔬菜样品可食用部分材料, 六类蔬菜分别取2kg左右, 用干净纱布轻轻擦去样品表面的附着物, 采用对角线分割法, 取对角线部分, 将其切碎, 充分混匀放入食品加工器粉碎, 制成待测样, 分别放入塑料容器中, 编号, 备用。

1.2.2 提取

分别称取25 g的试料放入三角瓶中, 各添加40mg/L的混标溶液0.1 m L, 摇匀, 静置15 min。再分别加入50 m L乙腈, 在匀浆机中高速匀浆2 min后用滤纸过滤, 滤液收集到装有5~7g氯化钠的100 m L具塞量筒中, 收集滤液30~40 m L, 盖上塞子, 剧烈震荡1 min, 在室温条件下静止30 min, 使乙腈和水相分层。

1.2.3 净化

从100 m L具塞量筒中吸取10 m L乙腈溶液, 放入150 m L烧杯中, 将烧杯放在80℃水浴锅上加热, 杯内缓缓通入氮气流, 蒸发近干, 一定要控制近干的程度, 否则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乐果结果会偏低。加入2 m L丙酮溶解, 完全转移至10 m L刻度试管, 定容至5 m L, 摇匀待测。每个蔬菜样品做三个平行样。

1.2.4 基质溶液的制备

分别称取25 g的上述试料放入250 m L三角瓶中, 各加入50 m L乙腈, 在匀浆机中高速匀浆2min, 滤液收集到装有5~7g氯化钠的100 m L具塞量筒中, 收集滤液30~40 m L, 盖上塞子, 剧烈震荡1 min, 在室温条件下静止30 min, 使乙腈和水相分层。每个样品分别吸取20 m L乙腈溶液2份, 下同“1.2.3”节, 分别定容至10 m L, 以备用。

1.2.5 标准溶液的配制

分别吸取40 mg/L的混标溶液40 u L, 用“1.2.4”节的基质溶液定容至10 m L, 即得到0.16 mg/L的混标溶液。

1.3 测定

1.3.1 色谱柱的参考条件

色谱柱:布鲁克公司生产的CP-24cb柱子, 30m×0.32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00℃。柱温:90℃ (保持1 min) , 30℃/min升到150℃ (保1min) , 10℃/min升到230℃ (保持1min) , 1℃/min升到235℃, 5℃/min升到255℃ (保5min) , 总计25 min。气体及流量:载气为氮气, 纯度≥99.999%, 流速为1.3 m L/min。进样方式:自动进样, 进样量:2μL。

注:表内数据均为3个平行样的平均值。

1.3.2 色谱分析

分别吸取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2μL, 以柱保留时间定性, 以分析柱获得的样品溶液峰面积与标准溶峰面积比较定量。每3个平行样前后各进一针标准溶液进行计算, 以减少有机磷农药不稳定造成的偏差。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样和样品同一基质溶液的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 标样和样品是同一基质, 所有样品的回收率都很好。尤以黄瓜的回收率最好, 平均回收率达到99.1%;其次是普通白菜回收率为102.0%, 茄果类的回收率稍微偏高一点, 达到104.7%。

2.2 以黄瓜为基质溶液的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 以黄瓜为基质的标准溶液来计算, 对茄子的结果影响很大, 表1中茄子的平均回收率为104.7%, 而表2中茄子的平均回收率为119.1%;黄瓜基质的标准溶液对普通白菜的影响不是很大, 表1中普通白菜的平均回收率为102.0%, 表2中平均回收率为99.8%。

注:表内数据均为3个平行样的平均值。

3 讨论

不同类别的蔬菜采用和本底一致的基质, 添加回收率最好。采用黄瓜作为公共基质, 茄果类, 如茄子的添加回收率会偏大很多;采用大白菜作为公共基质, 普通白菜、茄子、黄瓜、豆角、甘蓝等几类蔬菜的添加回收均偏大很多。这就表明, 如果基质选不好的话, 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过程中, 基质效应显著存在。基质效应由基质含量及种类、有机磷农药种类及浓度等因素决定。经过我们的反复试验, 在我们日常大批量的例行监测工作中, 可以选择黄瓜、西葫芦或者普通白菜等作为公共的基质溶液配标样, 干扰少一些。只要条件允许, 在日常例行监测工作中, 最好能对蔬菜进行分类检测, 即对每类蔬菜做一个基质标样, 减少由于不同基质产生的干扰, 更好地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联合灌注下一篇:景观绿化植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