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青岛的城市文脉

2024-05-05

延续青岛的城市文脉(精选四篇)

延续青岛的城市文脉 篇1

每年游历欧洲旧城的百万旅行者,不仅被它们历史的传奇色彩所吸引,也被这些地方由于建筑上的和谐而大量涌现出来的形象美所吸引。虽然这些地方的建筑形式很少有完全相似的,但是由于数世纪的努力,使各种新的形式与原先的那些形式相联系,这些旧城的景色往往给人以精心构成的印象。一种美学法则仿佛一直起着作用,引导几代不知名的设计师和工匠,在遵从现有城市景观的同时,又不丧失其自己作品的创造性或特色。广泛的风格融合成一种单一、连贯的建筑面貌,而这种面貌的形成没有使一幢建筑丧失其本身特性。在很多的欧洲城市中,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的立面融洽地排列在一起,折衷主义的装饰、巴洛克式装饰和二十世纪的艺术装饰也毫不抵触地共同存在着。

然而,大多数的现代建筑并没有和谐地结合传统建筑形式,有一些甚至故意不顾及它们所处城市的文脉。现代主义者的建筑理论法规坚持与历史是不相干的,坚持我们的时代是唯一的,因此现代主义认为没有需要使他们的建筑与周围理论上过时的老建筑相协调,他们一直这样设计现代建筑,仿佛将它们置于一个视觉的真空之中,无视城市的视觉连续性的存在。在设计中参照运用历史上的建筑形式被认为不符合建筑师的“时代精神”。因为要回避传统的形式,当需要在老建筑旁建一幢新建筑时,现代主义无法作出风格上的衔接,只得与老建筑形成“对比”。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城市里充斥着“惊人的并置”和“相互间强烈的对比”的建筑。近几十年来,现代主义运动已受到直接的攻击,对其提出疑义的建筑思潮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发言人斯特恩(Robert A.M.Stern)将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三点:文脉主义、引喻主义和装饰主义(同济大学等四校《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299页),其中第一项为文脉主义(Contextualism),即对于已建建筑物的未来扩建的可能性和把它同周围环境联系起来的愿望。引喻主义(Allusionism)指参照建筑历史,这种参照超越十九世纪的折衷主义而达到一种含糊不清的境地。装饰主义(Ornamentalism)是后现代主义重新提倡在建筑中使用装饰。虽然现代主义的观念还在约束设计者,使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对历史仍然表现出胆怯且含糊的历史参照,也使文脉联系增加不多,但后现代主义已开始把多样性、象征手法和装饰物重新带回到建筑物中来。通过采用人们熟悉的文化象征使建筑物与人们理想紧密地联系起来,是对特定文脉进行设计的重要方面。雅马萨奇说“过去几十年建筑设计的趋势是避开历史和传统,企图创立全新的建筑风格。我到各地旅行之后,彻底相信建筑和人类其它努力一样,应该能够以过去创造的经过思考的精致建筑和城市为参考,如此方能创造出令人满意的现代环境”(吴焕加《雅马萨奇》)。

环顾我们的周围,可以清楚的看到我们城市的视觉问题就是一些连贯性的问题,我们应超越所谓我们时代的一种风格的思想,而趋向适合不同文脉的多种风格。尊重时代的精神是一种不如尊重地方精神来得更正确的建筑概念。但这也并非意味着头脑简单地复兴历史风格-一回复到古希腊柱廊或者折衰主义建筑中去。事实上,尽管某些19世纪的折衷主义建筑尊重其文脉,但通常那种折衰主义只刻板地宣称一种特殊的风格,只适合一种特殊的功用一一古典式之于银行,哥特式之于教堂,等等一一完全不考虑其文脉。因此,我们不应提倡选择一种风格而不考虑周围环境的那种武断的折衰主义。而提倡一种指导设计师选择的,更着重视觉的相似观感的,能加强邻里特征的设计方法,因为它的灵感取自地方精神。历史已经证明了不同的建筑风格是能够和谐共存地发展,并能保持其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这一点仅仅要求对文脉的视觉暗示有些敏感,以及有能用其灵活的技巧来创造有呼应的建筑的建筑师就可以做到。“家族般的相似性”是要考虑的问题;这样人们应该感到已经增添了同类的风采。路易·康在《Between Silence And Light》中说道:“今天,虽然我们生活在现代建筑的园地中,与今日的建筑相比,我感到与这些奇迹般的往昔的建筑艺术有更密切的关联。这经常是我脑海中的一个参照系。我对建筑艺术说:‘我干得怎样,哥特建筑?我干得怎样,希腊建筑?’“(李大厦《路易·康》)。

在旧城改造或新建建筑物时需要照顾城市文脉的延续,是不是在没有人为建筑文脉的地方建造一个新的城市时,就没有文脉的视觉连续性的限制,而可以进行自由的设计呢。在理论上讲没有建筑文脉,似乎就没有文脉的制约,也应该没有视觉连续性的限制,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时我们仍然必须注意地区风格及其对于较大范围的视觉感受具有的意义。视觉记忆是很强的,并且常常通过时间和空间取得联系。当我们通过城市或乡村,看到的各种建筑包括村庄的农舍,均在我们的记忆中形成视觉积累,虽然新城市、新城区在地域上距传统很远,但是每个人从孩提时代即置身其中的建筑环境构成的建筑艺术审美意识却是十分稳定的。除了新城市外,有些大规模的规划项目常常也会涉及到现有的文脉,这些规划大得像一个新城市足以单独存在,不一定能够与文脉直接地联系起来,但是,这些规划会影响到邻里的感觉或地区的连贯性的感觉,所以它们的边界状况应该作为考虑的因素。如果周围的城市文脉需要得到尊重的话,我们就应使之得以延续。我们所能做的要么是在整个新建设中与现有文脉相联系,要么仅仅在其边界处与现有文脉相联系,并在边界内逐渐改变其视觉特征,或注入某些作为未来象征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城市的文脉得以延续,建筑师应负有很大的责任。通过设计一幢结合得如此之好以至于人们不易把它当作新的建筑来识别的建筑以尊重邻里的尊严,同那种认为独创性是建筑师能力的主要标志的观点是矛盾的。一个建筑如果与环境融合得太好的话,人们就会认为这位建筑师没有什么创造才能,是一个模仿者。但实际上无论什么时代,设计一幢与其城市文脉相协调的建筑物都需要创造性、技能,以及明智地运用设计技巧,却从来不依赖机械地复制。从许多充满活力的协调的建筑群来看(如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周围的建筑群),尊重环境的态度并不约束建筑师的创造力和独创性,特定的文脉也是一种有效的,甚至是设计灵感的重要源泉。建筑除了是“创造性的建筑”以外,还要优美地与文脉相结合,不要强调以生硬的创造性变化或以新奇求得创造性,而要强调在已知的视觉文脉审美范围内的精炼,无论这种文脉是现代的还是传统的。阿尔瓦·阿尔托说只有“把建筑生产看成是一种高度责任性的社会工作,他们才会找到将城市看成生长的有机性的真实正确的方法”(刘先觉《阿尔瓦·阿尔托》)。贝聿铭和他的合作者们一直自觉地把传统观和全局性作为一条设计原则。东馆的设计开始于对自己特有环境的历史沿革和现代要求进行周密细致的研究。东馆所处的建筑环境的特殊历史性以及用地的极大局限性使建筑师不能不考虑整个地区的时间脉络,但在另外的项目上他们也不在建立文脉的联系上吝啬时间和精力。在为法国巴黎德方斯做高层办公楼方案时,大多数建筑师把德方斯看作是远在巴黎市边缘之外的卫星城,他们几乎忘记了它,甚至希望根本看不到它。但贝聿铭和他的合作者们认为,无论在德方斯建筑什么,都会改变巴黎的景象,他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这项任务从一个单体建筑设计变成一个很大范围里的城市和环境设计,以面对未来的发展的观点,以保护既定空间和既定传统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正如贝聿铭说的“我们希望一个属于我们时代的建筑物,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一个可以成为另一个时代的建筑物的好邻居的建筑物”。(王天锡《贝聿铭》)这是既瞻前又顾后的辩证的态度。

我们有种种设计新建筑物的方法,可使其与建筑文脉相协调。当要使一幢房子融入一个有着强烈的视觉特征的邻里街区之中去的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使自己置身于那个时期进行设计。建议用使新立面与相邻的房屋联系的眼光,以那个时代的形式语言进行设计”(布伦特·C·布罗林《建筑与文脉一新老建筑的配合》)。这种方法可能有相当大可允许的误差,而这仅仅取决于设计者的技能和才华,如果处于一个感觉到视觉上是连贯的邻里之中(也许其中有几个分裂因素),我们就很容易准确抓住这一地区的文脉而进行设计。当然我们要有所创造,但不要强迫自己标新立异,不要害怕平淡无奇。

历史上的风格和装饰,对于建立一种良好的文脉联系往往是最有用的。建筑风格与文脉的联系比起材料的运用更为重要,一幢建筑与其它建筑的适应形式是主导的,而类似的材料并不是必需的。那些小尺度的细部装饰物通常是决定性的因素,这时小尺度的细部在过去由于其纯粹是装饰而受到喜爱,它们涉及到檐口、过梁、拱券等各种形式上的不同,包括它的高度、比例和材料,但如果它那在很大程度上由其小尺度的细部装饰产生的视觉感受同邻近的房屋相一致,那么它们就是和谐的。相反的,只要忽视装饰的细节,一幢建筑物在材料、尺度、比例和高度等方面越是模仿相邻的房屋,似乎越是显得贫乏和不相宜。所以仅仅是文脉的同类不是自然而然结合的保证,如果没有尺度良好的细部的相互呼应,新旧建筑之间的联系就不会令人信服。在现代的设计准则里,装饰在实践中很少被注意到,人们认为使设计适应一般的特征就能建立起一种成功的相互关系,并没有认识到细部和装饰是在新与旧之间建立起明确而又直接联系的最有把握和最容易的途径。

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发掘城市中建筑和谐共存的多样性的潜力,我们的思想就会闭塞,使我们仅仅把统一性作为标准去协调新建筑与旧建筑之间的关系,例如仅用一种材料并且用同一种方式来使用它;简单地保持檐口的高度;使所有的建筑物完全相同地向着相同的空间。假如我们在联系不同类的建筑形式时更成熟一些,我们就能做到更丰富的总体。我们需要从现有的直接的视觉文脉中取得暗示,并超越现有文脉使之延续。如果人们的眼睛由于缺乏视觉的连续性而遭到扰乱,注意力便无法集中到建筑装饰符号的意义上去。相似的但不一样的细部处理在联接两幢建筑时很重要。新老建筑如果仅仅建立普遍的相似性,例如相似的高度、相似的材料、相似的体量,仍然不能保证文脉上的联系,只有相类似的细部处理以及装饰才是建立和谐的视觉关系的较可靠的方法。这些虽是细微的东西,然而眼睛注意到了它们,并且由于这些东西在我们的视觉记忆中累积,促成和谐的感觉和视觉感受的连续性。一幢建筑才能和与其毗邻的建筑牢固地连接起来,正是由于借用了这些细微的形式和设计母题,它们通过下列途径取得相互间的联系:一是完全照搬现有的设计母题;二是采用基本相似的形式但对它们重新进行组织;三是创造与老形式有同样视觉效果的新形式;四是将原来的形式抽象化。但是对原有形象的抽象化程度影响到它们的可识别性,越是抽象越难使它们同其渊源联系起来,把它们搞得太抽象那就变得不可识别了。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若是无节制地使用历史上的建筑装饰等片断或符号,容易使一幢建筑成为一件立体派艺术家的美术拼贴作品,它没有历史的参照物使不熟悉建筑的人所理解,它的建筑符号与老房子的联系更多的是文学上的联系而不是视觉上的文脉延续。

在现代主义之前,新建筑与旧建筑直接邻近并不罕见。然而,现代建筑要求简洁和单纯,这就意味着当一个新设计加入老的建筑行列之中去时,就不能容忍混乱的潜在可能性。于是,很多时候在新老建筑之间插入一个转延部分来处理这一问题。通常把这一转延部分称为“连接体”,用来缓解新的设计与原有建筑物之间的视觉冲突,完成从建筑形式到材料尺度等的过渡。其实“连接体”根本不连接,它只是虚假地维持着文脉间的关系,它使我们觉得可以忽视连接体的另一边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做的是去实实在在地解决与现存建筑有直接联系的纯粹的视觉问题,通过建立视觉的连续性取得成功。

有时,当充分意识到潜在的冲突,设计者也可以选择用尽可能后退的办法,以便尽可能地不引人注目。尽管这不是老练的解决方法,比起僵硬性地排除直接的和谐的关系,也是较好的选择。有时,也用回避的方法解决新老结合的问题,西方许多城市街道两旁的建筑物仅仅保留临街的立面,而内部和背面则用完全现代的建筑形式进行了改建。这种“两面神”的解决方法在许多旧城改造中取得了成功。

参考文献

[1]艾定增,李舒,西萨·佩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同济大学等四校,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3]吴焕加,雅马萨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4]李大厦.路易·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刘先觉.阿尔瓦·阿尔托,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250页

[6]王天锡.贝聿铭.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26页

城市应该有延续文脉的自觉性 篇2

中国古代的城市大多是因政治功能而形成并生存的,基本上都是从国都至县(邑)的各级行政机构驻地。这些城市往往也是地区的或全国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甚至是军事中心。但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一座城市的其他功能也可能随之消失。一旦城市的功能改变,即使自然条件依然如故,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都会随之改变。否则,这些硬件和软件不是过剩就是不足,或者只能废弃,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

城市功能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体现在城市的文脉上。所谓“城市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指当时存在的文化,还包括过去的文化。因此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的不同,这种传统就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一座城市,尽管现在的文化很发达,如果过去的文化已不复存在,或者从来没有这样的文化,要形成文化传统必定要假以时日,形成自己的文脉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

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特别是在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城市被破坏殆尽,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幸而不绝如线,也已岌岌可危。例如,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都城建康(建业)作为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存在了三百多年,其功能基本不变,文脉得以延续。但到隋灭陈时将建康城彻底毁灭,将地区行政中心迁往别处,当地人口几乎全部外迁,这座六朝古都便从地图上消失了。尽管以后的南京是在这片土地上重建的,但除了战火毁灭不了的古代遗址遗物外,还有多少六朝遗风?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城市功能的同化、泛化,都要具有经济功能,要以生产为主;都要破旧立新,将传统当垃圾清除,立新却缺乏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又经历了急剧扩张和大拆大建,城市功能同化、泛化的趋势加剧,甚至盲目确保不现实的发展目标。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大量城市人口成为移民,能够传承城市文化的本地人口迅速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具有延续城市文脉的自觉性,不采取特殊的措施,文脉的断绝是不可避免的。

正因为今天绝大多数城市的功能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原有的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如果单从物质条件的需求看,城市多数原有设施的确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由于长期不重视城市建设,不重视民生,过早地剥夺了私有住房,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面临住房紧缺破败、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困难。从经济效益看,大拆大建,增加建筑密度和容积显然更有利,也能更快满足居民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像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石库门和弄堂,即使以往有千好万好,既不可能成为未来民居的主要模式,也不会得到多数人的喜爱。城市居民反拆迁的抗争,大多不是对文化传统的守护或对旧居的依恋,基本上都是经济利益和社会公正的诉求。

延续城市发展的文脉 篇3

然而, 大多数的现代建筑并没有和谐地结合传统建筑形式, 有一些甚至故意不顾及它们所处城市的文脉。现代主义者的建筑理论法规坚持与历史不相干的, 坚持我们的时代是唯一的, 因此现代主义认为没有需要使他们的建筑与周围理论上过时的老建筑相协调。环顾我们的周围, 可以清楚的看到我们城市的视觉问题就是一些连贯性的问题, 我们应超越所谓我们时代的一种风格的思想, 而趋向适合不同文脉的多种风格。事实上, 尽管某些19世纪的折衷主义建筑尊重其文脉, 但通常那种折衷主义只刻板地宣称一种特殊的风格, 只适合一种特殊的功用, 完全不考虑其文脉。因此, 我们不应提倡选择一种风格而不考虑周围环境的那种武断的折衷主义, 而提倡一种指导设计师选择的, 更着重视觉的相似观感的, 能加强邻里特征的设计方法, 因为它的灵感取自地方精神。历史已经证明了不同的建筑风格是能够和谐共存地发展, 并能保持其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

在旧城改造或新建建筑物时需要照顾城市文脉的延续, 是不是在没有人为建筑文脉的地方建造一个新的城市时, 就没有文脉的视觉连续性的限制, 而可以进行自由的设计呢。事实上并非如此, 这时我们仍然必须注意地区风格及其对于较大范围的视觉感受具有的意义。有些大规模的规划项目常常也会涉及到现有的文脉, 这些规划会影响到邻里的感觉或地区的连贯性的感觉, 所以它们的边界状况应该作为考虑的因素, 如果周围的城市文脉需要得到尊重的话, 我们就应使之得以延续。我们所能做的要么是在整个新建设中与现有文脉相关系, 要么仅仅在其边界处与现有文脉相联系, 并在边界内逐渐改变其视觉特征, 或注入某些作为未来象征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我们有种种设计新建筑物的方法, 可使其与建筑文脉相协调。当要使一幢房子融入一个有着强烈的视觉特征的邻里街区之中去的时候,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使自己置身于那个时期进行设计。建议用使新立面与相邻的房屋联系的眼光, 以那个时代的形式语言进行设计”。如果处于一个感觉到视觉上是连贯的邻里之中, 我们就很容易准确抓住这一地区的文脉而进行设计。

历史上的风格和装饰, 对于建立一种良好的文脉联系往往是最有用的。建筑风格与文脉的联系比起材料的运用更为重要, 一幢建筑与其它建筑的适应形式是主导的, 而类似的材料并不是必需的。一幢建筑物在材料、尺度、比例和高度等方面越是模仿相邻的房屋, 似乎越是显得贫乏和不相宜。所以仅仅是文脉的同类不是自然而然结合的保证, 如果没有尺度良好的细部的相互呼应, 新旧建筑之间的联系就不会令人信服。在现代的设计准则里, 装饰在实践中很少被注意到, 人们认为使设计适应一般的特征就能建立起一种成功的相互关系, 并没有认识到细部和装饰是在新与旧之间建立起明确而又直接联系的最有把握和最容易的途径。

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发掘城市中建筑和谐共存的多样性的潜力, 我们的思想就会闭塞, 使我们仅仅把统一性作为标准去协调新建筑与旧建筑之间的关系, 例如仅用一种材料并且用同一种方式来使用它;使所有的建筑物完全相同地向着相同的空间。这些虽是细微的东西, 然而眼睛注意到了它们, 并且由于这些东西在我们的视觉记忆中积累, 促成和谐的感觉和视觉感受的连续性。一幢建筑才能和与其毗邻的建筑牢固地连接起来, 正是由于借用了这些细微的形式和设计母题, 它们通过下列途径取得相互间的联系:一是完全照搬现有的设计母题;二是采用基本相似的形式但对它们重新进行组织;三是创造与老形式有同样视觉效果的新形式;四是将原来的形式抽象化。但是对原有形象的抽象化程度影响到它们的可识别性, 越是抽象越难使它们同其渊源联系起来, 把它们搞得太抽象那就变得不可识别了。

现代建筑要求简洁和单纯, 这就意味着当一个新设计加入老的建筑行列之中去时, 就不能容忍混乱的潜在可能性。于是, 很多时候在新老建筑之间插入一个转延部分来处理这一问题。通常把这一转延部分称为“连接体”, 用来缓解新的设计与原有建筑物之间的视觉冲突, 完成从建筑形式到材料尺度等的过渡。其实“连接体”它只是虚假地维持着文脉间的关系, 它使我们觉得可以忽视连接体的另一边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做的是去实实在在地解决与现存建筑有直接联系的纯粹的视觉问题, 通过建立视觉的连续性取得成功。

有时, 当充分意识到潜在的冲突, 设计者也可以选择用尽可能后退的办法, 以便尽可能地不引人注目。有时也用回避的方法解决新老结合的问题, 西方许多城市街道两旁的建筑物仅仅保留临街的立面, 而内部和背面则用完全现代的建筑形式进行了改建。这种解决方法在许多旧城改造中取得了成功。

摘要:历史上的风格和装饰, 对于建立一种良好的文脉联系往往是最有用的。建筑风格与文脉的联系比起材料的运用更为重要, 一幢建筑与其它建筑的适应形式是主导的, 而类似的材料并不是必需的。本文通过对一些使新旧建筑相配合的准则的分析, 指出使城市文脉得以延续的关键所在是运用传统或现代的风格与装饰, 以形成城市中视觉的连续性。

关键词:城市发展,文脉,风格

参考文献

[1]艾定增.李舒.西萨佩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艾定增.李舒.西萨佩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吴焕加.雅马萨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2]吴焕加.雅马萨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李大厦.路易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3]李大厦.路易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延续青岛的城市文脉 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文脉,延续,传承

1 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文脉

1.1 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与内涵

最早提出“历史街区”的概念是在1933年的《雅典宪章》中, “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 均应妥为保存, 不可加以破坏”;1987年《华盛顿宪章》提出“历史城区”的概念, 重点是强调对历史地段的保护。在历史地段中, 不仅要保护历史建筑的面貌, 还要保护其整体的空间环境, 如街道的式样、广场空地的关系、建筑与绿化以至该地区的功能作用。《华盛顿宪章》明确了历史地段以及更大范围的历史城镇、城区的保护意义和保护原则。

根据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由此得出历史文化街区的两大特点:一是它具有真实延续的生命力。二是具有地方特色。而“特色”就是个性, 是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标志。要想塑造城市特色, 必须以城市的历史底蕴为根基。而历史文化街区就是城市底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2 城市文脉的概念与内涵

文脉在语言学中, 被称为“语境”, 就是语言上的前后联系。后来被引申为一事物与他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关系。而设计中的“文脉”, 更多的应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和传承关系。对于一座城市来说, 过去的文化与现代的文化相承接而成为传统, 传统代代延续就形成了城市文脉。总体来说, 城市文脉就是一部城市的文明发展史, 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历史、文化、地域的氛围和环境, 是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城市个性特征。因此城市文脉不仅是指城市的基本设施、文物遗址、名胜古迹等的物质积累, 更是一代代人生活印迹的见证和文化与智慧的结晶。

由此可见, 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 是城市生命力的体现, 城市文脉赋予历史街区以生气, 使之富有生命朝气;而历史街区和其中的生活形态则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 城市的生命力和精气神需要靠这些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牌坊、建筑等城市物质形态来表达和延续。

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破坏文脉的做法

2.1 将历史建筑拆除重建

有些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措施, 不是修复原有的街区和建筑, 而是将历史建筑拆除后重新修建跟以前风格相似的仿古建筑。这种不重视保留原有真实的传统历史风貌建筑, 将其大量拆除重建的做法, 破坏了街区的历史原真性, 也就丧失了其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仿古的建筑空有其形而没有任何的历史和记忆, 是没有保护价值的假古董。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曾讲过, 建筑是本历史书, 在城市中漫步, 应该能够阅读它, 阅读它的历史、它的意韵。把历史文化遗留下来, 古代建筑遗留下来, 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 如果旧建筑、老建筑都拆光了, 那我们就读不懂了, 这座城市也就索然无味了[1]。所以古建筑是铭刻人类历史的丰碑和承载文化灵魂的殿堂。有了这些千年不朽的建筑, 文化就得以沉淀积累, 人类千百年来的精神灵魂才有安放之处。

2.2 原住民外迁

目前, 还有许多地区把历史文化街区的高密度人口视作保护的主要障碍, 盲目将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居民全部迁出, 只保留了物质结构而丢掉了人文精神。最终使历史文化街区失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也就失去了其作为文化遗产的活力和真实性。历史文化街区是一种“活态遗产”, 是具有情感或信仰价值的物质存在, 文化的传承也是街区一项重要的功能。因此不仅要保护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还要保护这里的人文居住环境, 即与物质相联系的、活态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人文环境是长期以来大家共同认可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其保护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维系, 这是城市文明的载体和灵魂, 是城市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的。虽然街区中的原住民不是固定不变的, 但这是一个自然渐变和选择的过程, 并不影响文化的延续性;而历史街区大量的人口外迁对于保护物质环境固然是有帮助的, 但同时也会丢掉人文环境的承载主体, 造成文化传承的断裂。

2.3 盲目改变街区业态

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改造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过度追求街区的经济潜力和商业价值, 任意改变其功能, 盲目提升业态, 例如改住宅为宾馆酒吧, 改传统餐饮小吃街为精品街, 迁离原来的居民和商户, 重新招商, 完全改变了街区的人文环境等。且不说主观改变业态, 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即使经营良好, 也丢掉了原真性的生活, 丢掉了地方特色与文化传承。事实证明, 忽视历史文脉传承, 会造成街区改造的失败。只有切实尊重城市文化传统和地域商业符号, 尊重群众的生活和消费习惯, 尊重循序渐进的商业业态演化, 才能使历史文化街区在传承、延续和发展历史文脉中获得新的强大生命力。

3 城市文脉延续的新思考

3.1 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历史是根, 文化是魂。一个城市的文化依赖于城市的历史, 一个没有历史的城市就是一个没有根的城市。而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具有其风貌特色, 是因为其拥有大批的特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 历史街区保护不仅仅保护其中的建筑和街道, 而是应该保留传统生活方式, 为城市继承发扬文脉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滋养。因此在历史遗产的保护中, 要尊重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高度重视对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保护, 因为它保存有这座城市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历史信息。要完整保护城市的文脉, 重点要保证传统街区内生活方式的合理延续。对于历史街区来说, 最大的价值是它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生, 因此在保护街区自身的同时, 还要保护好其周边的环境。

3.2 城市文脉的延续需要人的传承

为了能保持城市的历史记忆, 使文脉得以延续, 需要保存一座城市中最低限度的古建旧街。因为这些曾经是城市多数居民的住所或活动场所, 也是当时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 本身包含特有的场所感和认同感。但更重要的是, 必须有传承文脉的人, 有了人脉才能有文脉。老街巷、胡同和弄堂里居住的原住民, 或者熟悉原来生活的居民后人, 有些人还具有世代相传的特殊技艺或手艺, 他们共同形成特有的街区文化, 并且记录下真实的历史和生活。一个地方的邻里关系、节庆活动、习俗礼仪是城市文明的载体和灵魂, 不仅能使当地民众保持凝聚力, 而且能对外来游客产生吸引力。正是这些散落在街巷中的零零散散的人们的生活场景, 才形成了城市中鲜活的印迹, 构成了街区的邻里空间。置身在街区中, 或许感动你的不是老街和古巷本身, 而是在这个载体下的人所发生的故事。保留真实的街区生活才是邻里空间的真正意义所在。

3.3 继承文化传统, 体现时代特征

文脉的延续并不代表一成不变, 正如大多数目前所存留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 也是经历了明清、民国等各个不同的时期。在街区不同的历史阶段变迁中, 其中的邻里空间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街区的使用者们也在这种变化中产生了多样的行为活动的可能性和生活上的变化。城市文脉的延续需要研究传统街区和街区生活的人, 这是传统街区建筑和文化真正的本质和内涵, 抓住这种内涵的精髓, 通过对传统的创造性继承, 发掘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因子及相应的表达形式, 做到真正了解并读懂这些建筑的符号和语言。将传统的创作思想和方法与现代生活中更符合人性的部分结合起来, 做到新与旧的和谐统一, 倡导共生的理念, 共生不仅能最大限度地真实地保留旧建筑, 同时利用新设计中的现代材料及手段的对比, 更大限度地用时间差来表现老建筑悠久的历史, 城市的文化[2]。继而形成当代人自己的城市风格和现代生活方式, 这才是保护文脉、延续文脉的最终目的。

4 结语

一个家族的繁衍生息需要血脉相承, 城市的传统和记忆的延续也需要其独有的脉络使其永续长存。今天的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丢失了太多的东西:环境污染、文明的缺失、古迹的破坏等。我们不能再留给后人一个被切断的历史。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为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留下一片生存空间, 在城市历史文脉中注入新的血液, 赋予城市以新的精神内涵, 使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得以延续。这需要我们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投入更多的思考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勇翔.城市更新与保护[J].现代城市研究, 2002, 17 (3) :5~9.

上一篇:发生式下一篇:租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