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生态农业发展

2024-05-03

社会化生态农业发展(精选十篇)

社会化生态农业发展 篇1

关键词: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目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如何实现振兴经济和社会进步,实现“十三五”的宏伟目标,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取得伟大成就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顺利地迈向一个新的更有成效的发展阶段,在战略选择上仍然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后来,把经济与社会联系起来称之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应该说是战略研究的一大进步。而至今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必须引起人们特别是决策者广泛和高度的重视,即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关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虽然人们也逐渐感觉到了生态环境对自己的威胁,但是还没从理论高度来认识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关系,还没有将三者的关系摆在发展战略的地位,经济建设缺乏协调发展的理论做指导。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分析研究这个问题。

一、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是客观规律的要求

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们比较清楚:经济是基础,社会的发展依赖于这个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可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却易被人们所忽视,特别是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常常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顾生态的制约条件。其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内在本质联系。它们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是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第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可分离,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基础。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也就是说,社会生产的过程,就是变自然资源为社会财富的过程,是社会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社会生产所需的全部物质要求,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承载基础和客观条件。经济系统的运行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无不取自于生态系统。有的生产部门直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如农业、采掘业、能源工业和部分化学工业,它们把自然物直接转化为社会产品。其他生产部门则把上述生产部门的产品作为原材料(如煤、石油、天然气、木材、棉花等),进行再加工、深加工,生产出种类繁多的社会商品来满足人类的需要。那些进入社会生产过程,而又不能转化为最终产品的物质,就会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以废气、废水、废渣的形式被排放到周围环境中。最终产品通过消费,又会变成垃圾或废弃物返回自然界。社会产品就是在这个大自然循环往复。离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个基础和条件,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永续生存。由此可见,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经济发展必须凭借和依赖生态系统。

第二,经济发展又给生态环境带来强烈的反馈作用,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主导。经济发展是以生态资源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反过来,生机勃勃的强有力的经济活动又会对生态系统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方面,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所形成的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来保护生态,增强生态系统的自然再生能力,维持生态经济平衡,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另一个是消极的方面,违背生态经济规律的经济活动,通过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又会干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生态系统的结构破坏,物质循环率和能量转化率下降,生态系统生产力降低,生态平衡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恶化,最终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积极的主导作用,而限制其消极的作用。由于人是经济社会系统的主体,是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要素,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力调节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地发展。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对森林、土地、草原、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勘察规划,可以从量上确定森林开采量与自然更新量的合理比例,牧草更新生长量与载畜量之间的比例,矿产资源开采量与贮藏量之间的比例等,从而达到既能有效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又能维护生态平衡。

第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在农业社会中,尤其是原始农业时期,生产比较简单,经济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与环境的破坏作用较小,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尤其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处于防御、被动和适应的地位,人与自然比较和谐。在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力也随之日益扩大,人与自然的矛盾急剧发展。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城市兴起,都导致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尤其无节制地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和人口膨胀更导致生态的恶化。而随着经济进一步增长,科技文化发达,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迫使人们更加注重解决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这时,如果决策正确,经济增长又能提供更多的条件,就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使两者由对立走向和谐。

二、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历史必然

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既带来了经济繁荣、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又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危机。这是因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增大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又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取用扩大了范围和深度,从而加深了与自然资源再生的长期性和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有限性的矛盾。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等五大生态经济问题的严峻挑战,在我国这五大问题也日益尖锐。

第一,人口问题。这是人类面临的第一个挑战。20世纪初全世界人口只有16亿,而到1988年全球人口已达50亿,21世纪初达60多亿,到2025年预计达82亿,到2050年将突破100亿,我国人口目前已达13亿多。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公布的最新预测,210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142亿。而90%以上的人口增长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将加剧贫困和资源危机;而贫穷落后又加剧资源和生态破坏,如滥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使用土地等。

第二,粮食问题。随着人口的膨胀,粮食需求迅速扩大与粮食增产步履维艰的矛盾逐渐加深。

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资料。全球现有7亿多人是在饥饿线上挣扎。吃饭问题历来也是中国的最大问题。目前,中国的农业在占全球7%的耕地上养活了占世界22%左右的人口。中国的播种面积只有美国的70%,但必须供养比美国多三四倍的人口。面临的问题是用什么办法来提高粮食产量,供养不断增加的人口。中国过去的历史,粮食总产量增产的途径主要是一靠扩大耕地面积,二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两条腿走路,其贡献各占50%左右。但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粮食总产量增产途径由靠两条腿走路变为一条腿,即基本上只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且还要补偿因耕地面积或播种面积下降所造成的负贡献,提高单产所做的贡献高达119%。长期仅靠一条腿走路来支撑我国如此众多并不断增长的人口吃饭问题,负担十分沉重。

第三,资源危机。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是个资源有限的星球,而现在人类正面临资源枯竭的威胁。

一是水资源不足,水污染加剧,出现全球性淡水危机。水,直接关系人类的命运,像空气、阳光一样的不可缺少,是资源中居首位的。据报导,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近5 000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近6 000亿立方米的淡水,相关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5%以上,由于水污染导致饮用水危机席卷全球。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一方面淡水资源的消耗量大大增加,全国许多地方用水告急,全国农村有5 000多万人饮水供应不足,有近200个城市缺水,40多个城市为供水危机城市。现在全国已进入水资源危机的初期阶段,局部地区和城市进入水资源危机的中期阶段。

二是森林资源减少,覆盖率不断下降。自20世纪中期以来,全世界森林已损失一半,每年都要毁掉2 500万公顷森林,截至2000年森林面积已下降到21亿公顷,人均森林面积由1975年的0.68公顷下降为0.33公顷;人均木材蓄积量由80立方米下降到40立方米。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森林又是贮存和繁衍多种动植物的基因库,是提供国家建设用材及林副产品的唯一源泉。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15亿公顷,森林蓄积量90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2%,在全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31位,人均森林面积0.115公顷,蓄积量9立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7%和12.6%,这与国家建设和生态环境要求相距甚远。

三是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这是又一个带有全球性的问题。据粗略估计,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每年大约为230亿吨,全球大约有29%的陆地发生沙漠化,全世界每年有600公顷可耕地变为沙漠,100万公顷的土地严重退化。联合国专家估计,全世界35%以上的土地面积正处在沙漠形成的直接威胁下。从20世纪到现在,荒漠和干旱区的土地面积已由11亿公顷增加到92亿公顷。我国建成国以来,人均耕地由0.169公顷下降到0.087公顷,约减少1/2,全国人均占有耕地仅为美国人均的1/15。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总耕地1/3,因农药污染的耕地占总耕地的1/7。五十多年来,我国沙漠化面积几乎扩大1倍,从66.67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5%,土地沙漠化,正以每年66.7万公顷的速度发展。

第四,能源危机,这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森林资源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燃料紧缺,发展中国家砍伐的树木90%是当作燃料烧掉。许多地方将树木砍光、植物秸秆烧光,连牲畜粪便也被当成了生活燃料。我国年产原煤9亿多吨、石油1.5亿多吨,加上水力发电、天然气等能源,绝对数不算小。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量就很小,无论生产用能源,还是生活用能源,都供不应求。能源紧张已成为工业生产发展的重大障碍,每年因能源短缺而造成工业生产损失达数百亿元。我国农村80%以上是消耗木柴、草、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能源,石油、煤炭、水力等能源仅占20%。由于燃料短缺,每年要烧掉5亿多吨的植物秸秆,仍不能满足需要,人们就去砍树,挖草根,烧牲畜粪便,严重破坏了有机物再生的链条,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目前,我国每年缺口煤炭2 000多万吨,石油1 000多万吨,电力500多亿度。能源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形势将更加严峻。

第五,生态环境恶化。这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全球环境和生物圈受到破坏,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由于工业迅速发展,排放到大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与日俱增,致使造成国际性的酸雨危害、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等三大公害。据统计我国废气排放量每年达60多亿立方米,排放的各种有害物质达4 300多万吨,它们都可能引起人体慢性中毒。四种大气污染排放量在2000年已达1.1亿吨,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成为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可达200多亿元。

二是自然灾害增加。过去四十多年里,世界因灾害造成约300多万人死亡,经济损失千亿元以上。近些年来,我国的江西、浙江、黑龙江、广西、安徽、内蒙古等地也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四川、广西、湖南等省市发生少有的旱灾。地球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活动时期,地球的岩石圈将发生变形、地震、火山、洪旱、山崩、滑坡等十分活跃,自然灾害有日益严重的趋势。由此,减少自然灾害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要求。

三是有毒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事故在世界各地不断发生。例如:1984年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有毒化学品的泄漏,使20万人致伤,死亡2 000多人;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使10万人过着流散生活,这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百亿美元以上;1988年1月,我国上海由于市民食用了有污染的毛蚶而中毒,20万人患了甲肝。我国现在每年发生的工业污染事故有上升的趋势,高达5 000多起。

上述事实充分表明,人类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挑战,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之间不协调的结果,是人类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严厉报复。因此,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制止环境进一步恶化,使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已是我们当今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是我国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战略选择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已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在今后十多年,要使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另一方面又要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迈进。生存是发展的基础和首要前提,而发展又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求取生存。这两者之间既是统一的,而常常又是矛盾的。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矛盾,关键是战略选择得当,目标要求适宜。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这就明确强调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意义,这是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因为生态环境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人们进行经济的、社会的活动,都离不开这个基础。没有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内部的比例关系的协调,不可能有合理的生产结构,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生态文明进步。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首先从经济、社会、生态大系统协调的角度来制定总体的发展战略。把经济、社会、生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大系统来看待。考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它们之间的发展规律,从而选择制定正确的战略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人口与发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黄键.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与中国[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0.

[3]党的十八大报告[R].2012-11-08.

[4]应启肇.环境、生态与持续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

社会、发展与生态健康 篇2

社会、发展与生态健康

生态健康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通过对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分析,提出了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的`巨大挑战,指出应在科学发展观指下认识、体会、协调人与环境的生态关系,以达到整个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作 者:蒋正华 JIANG Zheng-hua 作者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北京 100805刊 名:科技导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年,卷(期):200523(3)分类号:X22关键词:社会 环境 协调发展 生态健康

社会化生态农业发展 篇3

1.梨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

1.1基层农业机构发展现状 梨树县共有农业公共服务机构128个,农技推广机构102个,下设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站、水稻办、园艺特产站、农业广播学校、能源办、种子管理站、农机推广总站、农业机械化学校、农机监理站、农机就业服务处、乡镇基层单位等;疾病防控中心1个;质量监管机构3个;农经管理机构23个。实有人数2984人,批准编制人数1638人,在编人数2276人,超编638人,编制的核定是2002年机构改革在原来编制的基础上缩减了20%。

1.2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好更快发展,深入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梨树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意见》,县政府下发了《梨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建设年实施方案》。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农民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合作社总数达到900个,其中有4个资金互助社,已经省银监会批准正式成立。合作社成员达到4.2万多户,带动农民近9万人,分别占农户和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5%和26%,涌现了一批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优秀合作社,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优质服务。

1.3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梨树县是传统的粮食大县,近年来,紧紧围绕粮食、畜牧业、特产业等主导产业,通过创造宽松环境,鼓励企业低成本扩张,促进资产重组等措施,着力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龙头企业5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9个,市、县级48个。

1.4金融等其他服务组织的发展现状 农村金融服务原来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县农业银行、县农村信用联社、邮政储蓄银行等也都逐步加大对农村投放力度,为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县共设立农村金融网点53个,先后设立担保公司3个,担保能力在5亿元以上;在农资供应方面,以全县21个基层供销社原有的农资经营网络为依托,构筑了城乡批零一体化营销服务网络。有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841个,单位或个人从事肥料、农药经营的有353家,从事兽药和饲料经营的有335家,从事种子经营的有153家,基本上能够满足农民群众对农资的需求;在信息服务方面,现在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广播电视村村通、屯屯通覆盖率达100%,电视入户率达95%以上,每百人拥有电视34台,每百人拥有手机62部,宽带入村率达95%,但农户上网率仅占1%,对农民信息技术的培训很少。

2.“十二五”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健全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结构合理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在农村形成以“政府公益为主导、社会力量为补充、多种力量发展并存”的服务工作格局。调整和充实镇村一线公益服务队伍,明确工作职责和服务标准。在乡镇普及农业技术、动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继续修建和改造乡镇公益机构服务阵地,统筹推进村级办公楼和村级公益服务点建设有机整合,巩固“三资”管理,推进公益服务信息化。建立健全公益服务信息服务平台。

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服务机构经费紧张 经费保障力度不够,有的基本处于无经费的状态,工作正常运转困难的现象突出。如乡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部门没有工作经费,致使新技术推广等受到制约。农户生产资金比较困难,特别是大额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建议加大对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

3.2技术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有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给农民提供的服务不够全面,很难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在乡镇一级农技推广等服务机构工作任务的公益性和经营性没有明确的界定和区分,公益性服务较少,服务功能弱化,加之农民主动接受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大多依赖传统经验和习惯,致使农业社会化服务效果不够明显。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在农资供应、病虫防治、新技术应用、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统一服务、综合服务还做得不够。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部门向农民提供的服务内容缺少针对性。

3.3资金投入不足 尽管梨树县农业投入较之以往有一定增加,但仍难以满足当前农村发展的新需求。由于财政困难,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基础建设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一些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3.4产前、产后服务滞后 当前实施购机补贴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但补贴机具种类面窄、额度不大,每年指标有限。同时,售后维修服务、技术服务等不完善,影响了农机化效益的充分发挥。

4.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4.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行政管理职能 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开经营性职能”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县管为主,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完善投入机制,强化队伍管理,提高工作能力。国发〔2006〕30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行政管理职能列入政府职责,确保履行职能。由于经营管理退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目前参公管理还没有完成,对技术推广人员的一些优惠政策经营管理人员还享受不到。建议农业部同劳动保障部共同出台文件,经营管理人员享受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以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承担动物防疫、养殖业生产指导等公益性职能,另外由于县级财政紧张,建议国家建立村级动植物防疫人员工资补助专项基金。

4.2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十二五”期间,努力使梨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建设更加健全,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带动农户的能力明显增强。到2015年,全县合作社工商登记总数将达到1300家以上,入社社员数达到7万户,带动农民15万人以上;要有6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员收入要比当地未入社农户高出20%以上。典型示范合作社标准化生产率达到100%,主要生产资料统一购买率达到80%以上,产品统一销售率达到80%以上,商标注册率达到40%以上,生产生鲜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达到30%以上。

4.3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工作,发挥支撑保障功能和作用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信貸支农绩效,提高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农业贷款中的比例。积极培育资金互助合作社,支持民间资本到农村投资。

4.4建立长效补贴机制,发展农业保险 发展农业保险有利于降低农民经营风险,有效保障灾害之年减产不减收。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和建立长效补贴机制,特别是增加国家、省级的补贴额度,减轻县级财政负担。更重要的是在没有建立巨灾补偿基金的条件下,真正发生大灾需要巨额赔偿时,保险公司不能保底,将会导致政府及保险公司失信于民,所以必须建立长效补贴机制。

4.5满足农民增收的需求,加快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涉农部门的网络平台、手机短信互动平台、语音电话服务平台,建设和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服务信息服务。

社会化生态农业发展 篇4

1 宁夏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现状

截至2014 年底, 宁夏回族自治区注册的农机合作社240 个、农机作业公司51 个、从业人员6 320 人, 资产总额达到15.2×108元, 流转土地1.01×104hm2;拥有各种农机具2.8×104台 (套) ;全年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达44.67×104hm2, 其中农机作业公司年作业服务面积达到21.5×104hm2, 农机化经营服务收入超过10×108元, 农机化作业收入达到2.8×108元, 服务农户38×104户。全区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机跨区作业的规模、范围逐渐扩大、作业服务种类更加多样。农机社会化服务形式从订单作业、承包经营、全程或阶段性托管, 到农机作业服务中心、农机维修、机具保养, 再到作业信息服务、农机具租赁、农机手中介、农机连锁经营等日益丰富, 逐步向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更加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已经从重数量变为重质量, 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机械规模化作业与农户一家一户生产的矛盾

农业机械规模化作业才能充分体现其高效率、标准化、低成本的优势, 而一家一户的经营, 其种植模式、作物品种、种植面积都不相同, 只能适用于小型农机具作业, 不但效率不高, 还造成了低效投入、重复购置, 浪费了社会资源, 大型高效的机械也无法在这种模式下施展拳脚。通过调研, 了解到85%以上的农机作业服务公司 (合作社) , 都有土地租赁、集约化流转的强烈意愿。

2.2 运行机制不健全, 组织化程度不高

多年来, 为了全面准确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立法宗旨和主要内容, 宁夏回族自治区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 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规范运行机制。但是, 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处于“单打独斗”, 散户经营的状况, 还没有形成合作组织应有的“合力”, 合作组织购置的机具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通过合作、租赁、跨区作业等方式产生效益有限, 使社员的投资回收期延长, 不但给购机的社员造成了经济负担, 也是对农机资源的浪费, 还使社员对后续投入合作组织产生了顾虑, 影响了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当前, 宁夏群众兴办农机作业服务公司 (合作社) 热情高涨, 但是从农机部门的评星定级情况看, 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农机作业公司成立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和内部运营、监督、管理机构, 但实际运行过程中, 制度成了一纸空文, 有的公司一人说了算, 监事会和股东大会成了摆设;有的公司股东之间互不合作, 只是形式上的组合, 公司成立前什么样, 成立后还是什么样, 股东自己找活干, 单独结算;有的公司甚至由于种种问题, 运行完全瘫痪。

2.3 基础设施薄弱, 扩建难度大

有的农机作业组织的机库棚、维修、培训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影响了机具停放及经营运转;有的农机作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或功能划分不合理, 大型机具无法进库棚、维修和停放的空间局促;有的发展好的农机作业组织, 想继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 但土地使用审批繁琐、难通过, 或者由于建设初期没有前瞻性, 周边已经无地可建。

2.4 服务内容单一, 只重视耕种收

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内容少, 多数还局限在常规的耕整地、播种和收获作业, 用于薯类、青贮、牧草等大型农机具存量不足。这也反映出农机作业的市场需求主要是常规粮食作物的耕、种、收三大环节, 而植保、收获后处理、排灌、养殖、设施农业等作业服务少, 作业内容不够丰富。

2.5 人才严重缺乏, 公司运营水平低, 培训跟不上

目前, 宁夏区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成员大多出身农民, 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管理水平低下, 缺乏专业的农业机械作业人员、维修技术人员、运营管理人员、财务分析和信息采集人员、以及其他后勤保障方面的人员。公司的主要管理者也大部分是由内部社员担任, 其知识结构、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与现代化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应具备的素质有很大差距。虽然有些公司也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 但仅限于农机作业操作、维修技术指导。多数农机作业组织的管理者只关注田间作业, 对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 以及如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效益都较少考虑。另一方面, 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对内部人员的培训教育不够系统和专业。由于农机手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农民, 其文化水平不高, 农机专业知识较少、作业水平不高, 如何正确使用农机、如何维修保养、如何提高安全驾驶能力、如何减少安全事故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3 发展宁夏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议

3.1 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发展, 找准农机作业服务路子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要紧密结合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提升农机为农业产业服务的配套程度, 拓宽服务渠道, 引入先进适应的经营方式, 走多元合作、效率优先的道路。要本着互利共赢的态度, 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和灵活的服务发展模式, 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提升市场竞争力, 保持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农机部门要引导、发展一批规模大、服务范围广、运营管理能力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树立其品牌意识, 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通过带头示范的作用, 使农机社会化服务向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从而走向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发展的康庄大道。

3.2 政策扶持, 资金引导

发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机社会化服务中来, 形成宽渠道、高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 利用资本和市场的力量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同时, 将先进的资本运作、信息化服务、公司化运营模式注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机体内, 建立产权明晰、规划清晰的管理体制, 让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但能高标准建成, 更能高效、稳健地运营。再通过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倾斜, 让其优先购置先进、高效的农机具;优先安排、委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承载实施农机科技推广、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 安排农机、农艺等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教育培训, 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科学技术含量, 使之成为农机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农机化科技创新基地、农机手教育培训基地, 成为服务过硬、技术过硬、管理运行过硬的农机社会化服务队伍。探索金融担保机制, 采用有效的抵押形式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金融贷款, 协助其发展壮大。

3.3 拓宽服务内容, 扩大作业范围

农机种类品种繁多, 相应的机械化作业也有很多, 而目前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范围还不够广泛, 给农机社会化服务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打开农机作业市场、建立稳定的作业供求服务关系, 不但要从经营模式、作业方式、服务形式上进一步拓展和创新, 还要从服务内容上入手, 提高服务层次、扩大作业范围, 开展人性化的作业服务, 如:根据客户需要, 开展可定制的农作物作业服务, 按照客户实际情况提供半托管或全托管作业服务, 从作业方面可以完成种子处理、育苗、种植、植保、中耕、收获、收获后处理、初加工、搬运、仓储等服务, 从机具方面可以完成农机具租赁、维修、保养、技术支持、农机销售、二手农机等服务, 从教育培训方面可以提供农机作业实操、农机手、农机信息化、农机作业管理人员等方面的培训服务, 从信息方面可以提供信息中介、作业监控、农田水利、气象、作业监理等信息服务, 甚至还可以代购代销农产品、实施农业项目等。

3.4 完善农机社会服务经营机制, 提高软、硬件实力

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 提升企业设施、资本、人员、经济规模等企业硬实力, 加强整合和使用硬件设备、人力资本的软实力。完善经营机制, 把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充分利用网络, 开发业务、了解市场信息和动态, 用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加强管理水平, 用新型职业农民充实作业队伍, 用科学有效的培训教育提高作业质量, 用高度市场化的观念在竞争中保发展。

3.5 培育规范作业市场, 确保农机作业服务良性发展

社会化生态农业发展 篇5

根据农业部(农办经21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情况监测试点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我局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组建领导班子,落实专门人员,开展详实调查。现将监测调查情况简要分析报告于后: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距省会

成都147公里,辖15个乡镇、143个行政村、1055个村民小组;幅员1896.49平方公里,境内最低海拔417.5米、最高海拔3090米,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山川钟秀、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5.7%,享有“绿海明珠”美誉,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四川省生态县。,有农业户8.98万户(其中:家庭承包经营户8.78万户,占97.8%),有农业人口30.17万人、占总人口88%,有农村劳动力17.54万个、占农村人口的58%;有耕地面积19.54万亩(其中:田17.62万亩,地2.10万亩),有茶园20.16万亩、桑园1.72万亩、果园1.01万亩、林地200万亩,茶叶、奶牛、林业、生猪为农业支柱产业,属典型的盆周山区农业县。,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58.87万亩,复种指数为301%,其中:粮食作物播面为32.32万亩、占总播面的55%,粮食总产13.75万吨、农民人均456公斤;年出栏生猪42.15万头、肉牛2.51万头,年末奶牛存栏3.73万头、年产牛奶10.45万吨,年出栏肉用羊9.69万头,年出栏家禽900万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45亿元,其中:农牧渔业总产值1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农民人均纯收入5303元。

二、发展现状

(一)公共服务机构

全县共有农业公共服务机构40个,其中:(1)县级10个、占25%,乡镇级30个、占75%;(2)种植业16个、占40%,畜牧业20个、占50%,农机化、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村经营管理各1个、占10%;(3)乡镇级机构中,除种植业、畜牧业外,均无独立机构。

末,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批准编制数为351人,在编人数261人、占批准编制数的74.4%,实有人数290人、占批准编制数的82.6%;在所有机构中,除15个乡镇级畜牧业服务机构为差额拨款外,其余县、乡(镇)两级机构均为财政全额拨款机构。此外,县乡(镇)两级均配备了相应的仪器、办公用房、交通等基本办公设施,种植业系统还建立了15000亩相对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

(二)农业龙头企业

全县有农业龙头企业6个,其中:省级1个、占16.7,市县级5个、占83.3%;有茶叶加工3个、占50%,种植业(滕椒)调料食品加工1个、占16.7%,牛奶加工1个、占16.7%,奶牛饲养1个、占16.7%。,6个龙头企业销售收入22615万元,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占合作社总数的18.4%,带动农户14080户、占总农户的15.8%。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

全县共有各类合作社49个(其中:工商登记注册49个),其中:种植业29个、占59.2%(其中:茶叶16个、占种植业的55.2%),畜牧业11个、占22.4%,林业6个、占12.2%,渔业1个、2.1%,其它服务业2个、占4.1%;在合作社中,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36个、占73.5%,加工服务为主的9个、占18.5%,购买服务为主的2个、占4%,其他的2个、占4%;合作社有成员6500个,其中:农民成员6465个、占99.5%。,合作社经营收入1631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1%,业务交易量14028万元、占经营收入的86%。

此外,有种植业、畜牧业等各类专业协会46个。

(四)其他农业服务组织

全县共有其他服务组织12个,其中:农业科研教育(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个、占8.3%,供销合作社4个、33.4%,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企业2个、占16.6%,农业信贷金融机构4个、占33.4%,农业保险机构1个、占8.3%。

三、主要工作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在稳定和巩固公共服务机构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职能的前提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

为进一步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来源:

秘114">好范文 http:///),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民增收,我县依托县农业局和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分别于8月和3月在眉山市率先成立了县和乡(镇)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责任,配备了电脑、管理软件、室外彩色电子显示屏(县农业局)等办公设施设备,确保工作正常开展。为有效强化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下发了包括总则、资质评估及资格审查、信息收集上报及发布、委托流转及交易平台、备案登记、统计报表、档案管理在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规定(暂行)”(洪府办33号),制发了“**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工作流程”、“**县土地流转程序”与服务中心职能职责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流转管理规定等制度规范上墙,建立了土地流转出让、受让及台帐登记“三簿”。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洪委办发10号),创新流转模式、与农业规划产业相结合、引进业主上规模,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截止12月底,全县采取互换、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流转耕地3.1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6%,比上年增加1.62万亩、增长108%;流转涉及农户0.85万户,占总农户的9.5%。流转土地中,以茶叶、蔬菜、饲草为主的规模经营达到0.94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0%。如:柳江镇天禾茶叶专业合作社,采取与农户入股、租赁方式,种植浙江安吉白茶余亩。

(二)着力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洪委办12号),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路、目标、原则和举措。截止12月,全县共有各类合作社49个,(其中:工商登记注册49个),比上年增加37个、增长3.08倍,带动农户2.88万户、占全县总农户的32%。多数合作社均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生产(加工)、统一销售的合作模式,有力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着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是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为此,我县始终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制定用地、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全力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引进蒙牛集团组建**蒙牛现代牧业有限公司,建立万头奶牛示范养殖场;引进龙都茶业集团,组建集种、产、学、研、贸为一体,年产名优茶叶2500吨、深加工产品1500余吨,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的四川尚林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有力地推动了优势产业茶叶、奶牛的产业化发展,全县茶叶面积由末的13.53万亩增加到末的20.16万亩,增加6.63万亩,增长49%;奶牛由末的2.66万头发展到末的3.73万头,增加1.07万头,增长40%。

同时,积极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与农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发展,据统计:,全县6个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采购量达到4万余吨,采购额达到14150万元,全县农民户均1600余元;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带动农户1.41万户,占总农户的15.7%。

(四)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提升市场竞争力

为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市场竞争力,我县始终把农产品产地环境建设放在首位,将25度以上的27.4万亩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竹、还茶、还草,停止审批对环境有污染的项目,关闭了小煤窑、小纸厂等“三废”污染企业近120家,先后禁用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复配制剂96个品种、限制使用单质化肥品种17个,建设沼气池2.2万口,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全县农产品产地环境整体达到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标准要求。在此基础上,抓好标志农产品开发与管理,全县共开发出茶叶、牛奶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标志农产品35个,生产总量达到3.0万吨,其中:新希望、尚林生物、雅雨露、雅自天成等农业龙头企业开发13个,占总数的37%。有力地提升了全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产品销售辐射到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尤其是茶叶,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客商均慕名前来采购。

四、存在问题

从监测调查情况看,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公共服务机构由于人事体制及经费原因,人员断层现象突出,加之财政保障工作经费不足、管理体制不明,严重影响服务和管理职能发挥。

(二)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国家政策性支持、扶持力度不够,其服务职能、经营优势受到制约,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三)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如农业专业服务、农机专业服务、农产品销售市场、农业保险、农业信贷担保等发展严重滞后,多形式生产经营服务网络格局未形成,农产品生产保障机制不健全、市场营销不畅通。

五、几点建议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成套的组织机构和方法制度的总称,包括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所提供的服务。它是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农业生产单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克服自身规模较小的弊端,获得大规模生产效益的一种社会化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针对存在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一个体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管理体制,多年来,对于县以下基层来讲,其管理体制均不明,多头管理、各行其事、相互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明确其管理部门及职能职责,有效防止多头管理、相互推诿现象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管理与服务并重,管理第一、服务第二,管理促进规范、服务促发展。

(二)建立一个机制

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依托,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排头兵,其管理、服务职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因此,应当在进一步明确其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能的基础上,有效落实好人才、经费、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其管理、服务等公共职能。

(三)推行一个政策

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联系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应当建立和推行包括国家农业项目、国家贴息贷款、金融信贷、税收等方面的鼓励、支持、扶持政策,推进发展。

(四)落实一个保障

社会化生态农业发展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 社会 和谐 发展 建设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127-0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

1 生态文明的含义及与其他文明的关系

十七大报告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态文明观念已经超越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生态环保运动也早已超越主义之争和国家界限,成为全人类最具号召力凝聚力的“共同语言”。

生态文明与其他三大文明的关系。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所言:“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实现我们社会和谐的理想,才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2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2.1 人口问题严峻

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二战之后,世界人口数量大幅攀升。到了本世纪,尽管人口增长速率有所降低,但是由于基数大,妇幼保健水平提高等因素,世界人口仍将维持较高的数量,并以一定的速率增长。截止2005年12月19日,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5亿;据联合国发布人口报告,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3亿。

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我国,人口问题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它是导致今天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的最主要的原因,并使之欲演欲烈。

2.2 能源危机,资源短缺

1975年的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人类在过去25年的时间里消耗了地球资源的1/3。按此速度计算,地球资源还能用多还能用多久呢?也有数据显示,我国多种资源已告急。我国即是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因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开发难度大,人均占有量少,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加剧我国资源能源紧张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对资源利用的不够合理不够科学而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2.3 环境恶化,生态失衡

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环境问题必将威胁人类健康,导致生态失衡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荒漠化,森林资源锐减,草原退化,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水位下降,河流污染严重治理后又出现反复,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农产品的农药化肥残留超标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而且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不但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必将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3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3.1 转变理念

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这种古老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过去我们豪迈的宣称人定胜天,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我们人类毫不顾忌的向自然索取我们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然后任意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结果怎么样?早在1876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上述一系列的危机不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和报复吗。 因此我们对自然要有一种尊重,与自然和谐共处,万物和谐,则天下太平。

3.2 转变模式

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3.3 从过度消费、盲目消费的生活方式向适度,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转变

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人类面临的种种危机竟然与我们所追求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有关,比如我们对小汽车的追求使城市不但交通不畅,而且空气质量下降,并导致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其中很多消费并不是生活所必须而是奢侈品,因此这是过度和盲目的消费方式,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应该用适度,理智的绿色的消费取而代之。绿色消费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消费无污染的物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或大量浪费资源的商品等。

参考文献

[1]黃爱宝.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意蕴与历史必然[J].探索,2006年01期.

社会化生态农业发展 篇7

1 红古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在党中央强农惠农的政策带动下,红古区积极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1.1 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红古区初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基地“三位一体”相互关联配套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般采取“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当地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目前全区重点龙头企业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1个,农村经纪人120余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民就业,不断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1.2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红古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比较健全,据统计,全区现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107人,其中高级职称农技人员13人,中级职称农技人员43人,初级职称农技人员51人。农技人员以实施农业科技项目为重点,加快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步伐,已逐步形成“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体制。近年来全区大力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零距离服务行动,目前发展市级科技特派员14人,区级科技特派员36人,分为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农村能源等4个工作组,扎实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科技特派员每人承包一个村,示范指导10个示范户,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紧紧围绕全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技术和信息服务,提高服务对象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在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以及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农村能源、畜禽养殖业等各项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发挥着科技人员的积极作用。同时以实施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类形式的农业科技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开展各类科技培训220场次,培训人数1.5万人次。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动物防疫体系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建成了以区无公害蔬菜检测中心为主,5个蔬菜龙头企业、3个超市为补充的8个蔬菜质量检测点,蔬菜检测合格率连续5年名列兰州市前茅,农产品检测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围绕动物卫生执法、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重点,加强产地检疫、肉品检疫,上市肉品检疫合格率100%,已初步形成区乡村两级比较健全的防疫体系,区级有防疫机构2个,28人,乡镇兽医站6个,17人,村级防疫员38人。

1.4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目前红古区已建立了区农业信息网站,5个信息分站和30个村级信息点,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区50名农业信息员充分利用红古农业信息网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生产动态、市场价格等,加强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上报工作,每年发送各类农业信息300条以上。近年来突出建设手机短信、远程视频服务平台等,强化农业信息的实效性、针对性,新建4个远程视频诊断点,为全区600户“农信通”手机短信免费服务,主要为村干部、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合作社负责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农情信息,农业信息网络为农民生产销售发挥着积极作用。

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知识老化,技术更新滞后,跟不上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难以满足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此外,乡镇推广机构受管理体制的限制,农技人员工作繁杂,机构职能不清,多重职能交叉混乱。

2.2 社会化服务主体规模层次较低

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社会化服务的规模总体偏小,组织带动能力不强,服务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弱,蔬菜龙头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硬件设施,但大多数以冷库出租为主,直接参与农产品收购经营的很少,没有与农民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

2.3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经费投入与保障不足

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农业经费仍显不足,由于科技经费严重不足,许多优良的新技术、新品种无法引进推广,自己的科技项目成果也不能及时得到鉴定验收,极大地影响了基层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另外农业生产环节融资困难,除农村信用社外,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环节的信贷支持极其有限,且贷款需要抵押,群众贷款困难,资金不足影响了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3 建议意见

3.1 加快网络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红古区农业信息服务网站的功能,加大农产品市场行情、农业科技成果、农村综合信息、科技人才、农业资源、农业政策、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同时,要加快农业信息分站、农村信息点和农村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尽早实现区乡联网,并逐步联网到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便更好地为农户生产提供系统的信息服务,指导农民尽量做到以需定产,帮助加工企业做到以求定供。

3.2 加大农业投入,提高服务能力

加快推进农业社会服务体制改革,明确区、乡两级农业服务机构的公益性农业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机制。一是加大农业经费投入。将农业试验、示范、推广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逐年提高。二是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投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建议财政部门设立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专项资金。三是加大人才投入。对现有人才进行系统的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其适应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技能。及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技术队伍。四是发挥好现有金融机构的作用,放宽市场准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3.3 培育服务组织,构建市场主体

要把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鼓励和引导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组建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制订出台相应扶持政策,积极申报农业项目,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发展,规范运作,积极引导其发挥农业服务的作用。

3.4 搭建合作平台,提高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强与甘农大、农科院及农科所的共建合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示范成果,加快建设各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农业科技企业,大力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充分发挥各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职能,使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要加强并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及农技咨询服务平台,提高农业服务的科技水平。

3.5 创新管理机制,增强工作活力

一是创新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引导创办农业经营性服务实体;鼓励和支持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协会、技术团体等开展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二是创新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工作激情,创造工作活力。技术职称评聘应向基层倾斜;将技术服务质量与技术人员的职称、工资挂钩,与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的经费挂钩。

摘要:针对红古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农业投入、培育服务组织、加快网络建设、搭建合作平台、创建管理机制等5项建议。

老挝农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篇8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简称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国土分别与中国、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接壤,是社会主义国家。老挝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也是亚洲第二贫穷国家、世界低度开发国家之一。老挝地广人稀,约677.6万(2013年)人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人,华侨华人约3万多人。

1975年12月2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经济基础薄弱,没有任何现代工业,基本上是一个自然经济为记住的传统农业国。1976—1985年老挝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1985—1990年老挝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农业比重占60%以上。1991年以来,老挝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农业比重仍一直占50%以上。

二、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老挝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地形南北长东西窄, 山地和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80%,平原主要分布在万象以南的湄公河沿岸。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0%,可开垦土地使用面积约80万公顷,利用率仅为10%,潜在耕地面积约800万公顷。在一些经济基础比较差的省份,土地租赁价格十分低廉且有大片土地未开发。

2、水资源

发源于中国的湄公河是老挝最大河流,流经西部约1900公里,93%以上的地区属湄公河流域,水能储量十分丰富, 而且水能集中。据测算,老挝国内可更新的水资源每年有1900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而人口较少,每人每年约35000立方米,这使得老挝为周边国家提供廉价电能成为可能。老挝用水之中,农业用水占90%,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量分别占4%和6%。

3、气候条件

老挝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可分为雨季和旱季两季,每年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全年4月份最热,12月份最凉,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较大。平均气温27.3℃,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年降水量1250—3750毫米,高原和山区降雨量为1300毫米左右。

4、森林资源

根据老挝政府2005年7月制定的“2020年老挝林业战略”中的数据,郁闭度在20%以上的森林约占国土面积 (23.68万平方公里)的41.5%,而这一数据在20世纪60年代估计为70%,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令人吃惊。根据2002年底至2003年初实施的土地利用及森林调查,森林面积约占国土的71.6%(1700万公顷),其中较为丰富、林冠密度在20%以上的森林占国土的41.5%(970万公顷),而1992年占47%(1120万公顷);竹林占2.3%(50万公顷);暂时没有树木的森林占25.6%(610万公顷);成为休耕地的森林和以前刀耕火种的农业区域占2.2%(50万公顷)。森林不仅在量上发生了变化,在质上也在退化。森林一旦退化, 树木密度就会降低,动植物种的构成和数量发生改变,野生动植物数量减少。

5、生物资源

老挝具有重要国际意义的多种生态环境,容纳了繁多的物种。据1995年统计,1140种动、植物物种中有319种是因数量和品种有限被认为是全国乃至世界重要保护意义的物种。近年来,在老挝不断地发现新物种,包括一些哺乳动物(例如:武广牛、越南大麂)、鸟类、鱼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种、属、科目动物,这对于科学家来说都是新型物种。湄公河老挝流域有30种普通的鱼种在至少2个不同国家之间洄游。在老挝,71%的农业家庭由于季节原因兼职养鱼。

2004年5月,老挝已经签署了《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协定》,农林部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极大的努力,野生动物交易在国内越来越少见了。如果没有抑制国内和国际对野生动物需求的不懈努力,老挝全境的野生动物就会逐步消失。

三、农业生产状况

1、水稻

水稻生产是老挝农业的重要分支,并且是农民小规模经营。2003年,老挝水稻面积的91%种植糯稻品种;在北部,种植非糯稻品种比较多,但仍有83%的糯稻种植面积。糯稻的种植面积能占那么大的比例,这与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有关,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喜欢吃糯米饭。

2003年老挝全国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7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80%,产量达到237.5万吨。在2002至2003年度旱季的水稻种植面积比以前减少了2740公顷,以前同期旱季的水稻种植面积是81360公顷,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1%,占全国产量的16%;雨养低地生态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则占74%,产量占76%;雨养旱地生态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则占15%,产量占8%。由于大多数的水稻种植区是在雨养生态区,水稻的年产量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在雨养低地生态区,严重的洪水会导致整个国家的水稻大幅度减产,特别是降雨引发的洪水更会导致减产和失收。干旱和洪水经常发生在水稻种植季节,特别是在种植季节的早期和晚期。

2、玉米

老挝农业生产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北部(7个省)、中部 (6个省)和南部(4个省)3个农业生态区。玉米是老挝的第二大农作物,老挝种植的玉米主要分为普通玉米和糯玉米两种。老挝北部生态区玉米种植面积比较大,2008年种植面积为178015公顷;其次,中部为42275公顷,南部为8930公顷。

四、农业法规体系

1、农业政策

老挝政府高度重视引进外资,2009年老挝政府正式提出“资源变资金战略”,为了吸引更多外国企业到老挝投资开发,相应地在投资管理方面出台了新的《投资促进法》, 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激励政策,加强了对外国投资的程序化、规范化管理,老挝投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农业领域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多。

2、土地政策

老挝本土的土地产权为永久性产权。外国对土地的投资则有不同规定。

(1)租金的规定:按不同区域和品种来定价。条件差 (山区)的为第一区;中间状态的为第二区;条件好的为第三区;(2)租赁土地要交押金。为防止某些单位租赁土地后长期不开发利用,从2011年起,老挝政府规定租赁土地要交押金;(3) 国家租赁给或授予外国人及其组织的土地或租借地特许经营权的期限,最长期限不得超过30年;(4) 对于老挝公民租给外国人及其组织的已开发土地,最长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5)在经济专区和经济特区,土地租期不得超过75年。凡面积超过1万公顷的土地或租借地特许经营权,出租或授予都必须由国会批准。

3、税收政策

(1)农业税

种植粮食耕地每年每公顷交稻谷50公斤;垦植地每年每公顷交稻谷30公斤;种植咖啡、砂仁、烟叶、茶叶等按实际收入5%纳税;种植水果等其它经济作物,按实际收入3%纳税;畜牧业按当地当时价格,征收实际收入5%的税捐(公司与农户合作的,一般由农户交纳农业税)。

(2)关税

用于农副产品加工的机器、设备进口,免征进口关税, 交1%的手续费;进口农用机械:进口犁、耙、插秧、打谷等机械免征进口关税,收取1%的手续费;进口磨面、碾米、抽水机等机械设备的收取2%进口关税,进口其它农用机械收取3%的进口关税;农产品出口:粮食、淀粉等,免征出口关税。砂仁、咖啡等交0.1美元 /kg,茶叶、烟草等农产品交0.07美元 /kg。日常征税范围:营业税、所得税、利润税、红利税、最低税、增值税。

4、外国企业在老挝境内农业投资情况

农产品加工企业利润税优惠政策有,将投资产业划分为三类,种植水果、咖啡、油料作物、大牲畜养殖、饲料加工厂、屠宰厂、粮油加工厂为一类鼓励发展的产业;水稻、玉米种植为二类鼓励发展的产业;将所获得利润用于再投资以扩大再生产的,将免除下一年度的利润税;出现年度亏损,投资者可在下一年度扣除亏损金额,并由税务部门出示相关证明,投资者可在三年内扣出所亏损的金额;另外, 以土地使用权方式促进投资。项目投资注册资金在50万美元以上的外国投资者可根据项目的投资年限依法使用老挝政府安排的土地。

在老挝,主管外国企业的机构是老挝投资管理促进委员会。外企在老挝主要投资作物种类有3个,分别是橡胶、甘蔗、玉米。主要投资国家分别是泰国、中国、越南。老挝鼓励投资领域为农林、农林加工和手工业;人力资源开发、劳动者素质提高、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旅游及过境服务。而严重影响环境、人民身体健康和民族文化的行业和领域则为限制投资领域。

五、农业生产问题

第一,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劳动力资源不足,由于工薪偏低,大多劳动力都出国务工。此外,引进外劳审批程序复杂,人数受《老挝外籍劳务管理办法》管理,体力劳动者不能超过本企业职工人数的10%、脑力劳动者不超过20%”的限制。第二,粮食返销成本高。老挝当地的运输条件相当的差,要把种出来的粮食运回国内必须借道越南,增加了运输成本。生产方式落后,粮食加工水平落后。

第三,老挝目前没有农业保险和针对外商农业投资的保险政策。第四,水利灌溉、防洪防旱、通路通电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不完善。农业管理、技术人才短缺。良种、化肥、农药等辅助生产资料供应不足等问题。第五,企业项目融资难,汇兑有限制。老挝本国银行存款有限,放贷能力不足,我国银行对境外项目放贷审批程序较多,企业难以获得老挝本地银行和我国银行信贷支持。人民币在老挝不流通,若使用人民币结算会产生汇率风险,造成损失。第六,老挝国内大部分农业模式为传统的自给农业,现在老挝开始普及有机种植技术,因有机食物的培养需要额外的劳作,多数人不愿意转向有机种植。第七,老挝部分现行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差,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外国企业在在老挝投资经常会遇到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那就是老挝政府法在投资协议中承诺的优惠政策经常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如约履行。第八,2012年6月老挝政府暂停全国的橡胶种植、桉树、矿产开采的土地特许,土地特许等待政府进行全面的土地勘察后再次开放审批。

摘要:云南应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在经济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在社会上能够体现民生性的特点,在政治上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了解老挝的农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助于加快实施农业企业“走出去”到老挝开展农业投资活动。

社会化生态农业发展 篇9

美国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舒尔茨曾指出:从20世纪初期到50年代,促进美国农业生产产出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在美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中,物质形式的资本投入只占20%,其余80%的因素是提高人口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也就是人力资本的投入①②。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已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对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就广东省而言,2004年的统计数是,5 060.4万农业人口,乡镇劳动力2 944.6万:①农村劳动力中,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9%,中专文化程度者占3.7%,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0.5%,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占84.9%。②农村三次产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1%,中专文化程度者占1.2%,高中文化程度占8.5%,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占90.2%;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者占1.8%,中专文化程度者占6.4%,高中文化程度占12.9%,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占78.9%。

我国不单是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也是数量少,职称、学历层次低见表1。

二、成人高等农业教育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的最优选择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内涵是全面缩小城乡差距,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实现“二十字要求”,关键之一在于必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之策,是促进农村发展、建设新农村的直接动力。

高等农业院校的主干学科和主要学科是农科,而农业、农村、农民需要的人才、技术、科研成果以及社会服务,主要还是农科的,这种供需对口的对应关系,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特色所決定的,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农业人才的摇篮、作为农业科技知识创新与科技攻关的主要基地、作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教育体系提高农业教育水平的龙头,应发挥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资料来源:2005年农业部全国农业系统国有单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情况。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高等农业院校学历教育有两种培养模式,一种是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全日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另一种是通过成人高考录取的业余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高等函授教育和业余大学教育。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全日制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不单数量相对较少,且其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于或不肯走进农村、走向农民,农民朋友也已不太可能再脱产走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业余成人高等农业教育(本文主要是指高等农业函授教育)可以将大学的讲台直接搬到基层、搬进农村,使农民朋友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成为可能,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不单数量相对多而更重要的是直接面向农民,

三、发展成人高等农业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成人高等农业教育向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开“直通车”,直接培养爱农、务农的农民大学生

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低门槛”和“低收费”。目前单一统一的成人高考入学门槛,相对农民而言太高了,要对成人高等农业教育招生制度实行政策倾斜,制定有利于“三农”中的劳动模范、生产和业务骨干考生的相应政策,允许农业高校自主招生、自主考试录取,宽进严出,大量招收具有高中文化和一定生产经验的农村优秀青年,培养农民身份的大学生,为农村优秀青年继续深造创造条件,打通农村有志青年通向成人高等农业教育的通道,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同时,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对这些业余学习的农民大学生实行低收费培养方式,使他们能够读得起书。目前多数农民仍然不太富裕,甚至还很贫困。没有经费资助,多数农民仍然无法接受成人高等教育。

(二)成人高等农业教育必须设置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专业,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

成人高等农业教育面向农村基层,应根据区域农业发展需要,设置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专业来培养农民大学生。比如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入WTO后的农业竞争,农业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由单一的种植业变成了农、林、牧、副、渔等多业并举,种(植)、养(殖)、加(工)、贸(易)一体化的大农业格局,并向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正由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一、二、三产业相结合,农、工、贸一体化;多数农村企业其生产规模仍不够大,且均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市场农业,其生产经营项目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的培养大田作物栽培专门人才的农学专业,已不能适应农村基层的需要,成人高等农业教育应设置“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培养“种、养、加工相结合,农、工、商、管一体化”的大农业“通才”,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④。

成人高等教育不仅要从人才的需求出发,其培养目标和规格也应与普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有区别,成人高等教育不是要把农民大学生培养成研究型、学术型人才,而是要把农民大学生培养成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经营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与之相适应,成人高等农业教育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按“能力中心”教学模型组织教学: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综合性、实用性,即筛选出学科中与能力直接有关、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体系;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内容要加强针对性、强调实用性或技艺性;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扎实的职业能力技能训练。

(三)成人高等农业教育要以人为本,实行宽松弹性学制

接受成人高等农业教育的农民大学生,由于其入学水平差距明显,个体接受能力也有差别,且是业余求学,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生活与学习的矛盾突出,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实行宽松弹性学制,包括学习年限的弹性和专业课程选择的弹性。即在学习时间上不做硬性的学习年限规定,只要求学生修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时数或学分数即可毕业;在课程选修上也不做过度强求,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需要设置大量课程,由学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其本人工作实际修读课程,把接受成人教育的农民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

注释

1陈宇辉,张维新,孙文学.对农业院校开展创新教育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4-17.

2李兴稼,沈文华.加入WTO与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方向[J].高等农业教育,2002,(7)18-21.

3梁雪妮.发展农村职成教育消除农民增收“软肋”[J].中国成人教育,2006,(3)150-151.

发展农业机械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10

1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为基础, 在促进“生产发展”上有作为。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和首要问题。要促进生产发展, 除了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外, 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 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五”期间, 黑龙江省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600.7万人, 虽然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了, 但全省粮食生产非但没有下滑, 总产还增加了100多万吨, 这其中农机化功不可没。根据省委、省政领导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 “十一五”期间, 全省农业机械化将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 巩固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 重点提升玉米收获及秸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水平, 积极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 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机强省的跨越。

2 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

我国农业正处于战略性调整阶段, 与此同时, 农机服务的系列化、市场化、特色化、社会化程度也明显提高, 机械化作业领域正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 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 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水产业, 由产中向产前、产后, 由种植、中耕、收割向储藏、保鲜、加工, 由设施农业向立体农业、观光农业延伸, 机械化作业几乎覆盖了农业的一切领域, 面向大农业, 发展大农机已成为推进农业和农林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一是机械的载体属性, 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规模完成的农艺技术实施成为可能;二是机械作业的规范性、规模性, 保障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成为可能;三是机械化的高效性, 保障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成为可能。

3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必须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农业机械化在这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后农业劳动力成本增大, 使用农业机械进行生产作业就成为经济理性选择和提高收入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 农业生产中节本增效技术的应用, 依靠人力、畜力劳动是远远达不到的, 必须要依靠先进工作者的农业科学技术。实践证明, 农业机械作业在粮食生产中, 不仅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单位作业面积产量, 而且能降低作业成本, 提高作业质量, 增加农产品商品率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麦类作物、玉米、大豆、水稻等联合收获、秸杆粉碎还田, 都要靠大型农业机械来完成。农机作业社会化进程加快, 竞争激烈促使收费水平下降, 一些关键农机化技术获得突破, 大幅度降低了农机作业成本, 农机作业服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以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和促进农机共同利用为关键, 在促进“生活富裕”上做文章。要达到“生活富裕”的目标, 首先要使农民有宽裕的收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既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直接创造财富, 又可以吸纳农民从事农机服务业,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拓宽增收渠道。“十一五”以来我们把农机服务作为一个大产业来谋划, 积极扶持农机协会、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等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 把松散的农机户组织起来, 共同进入市场, 解决了机户作业难, 无机户用机难的矛盾, 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农机服务大市场的对接, 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农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应以市场为导向, 以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为目标, 以科学配置农机, 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 促进农机的共同利用为出发点, 继续大力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 强有利的培育农机作业、销售、维修、运输“四大”农机服务市场, 巩固农机因田间作业服务, 开辟农机工程开发服务, 拓展农机物流服务, 探索农产品初加工服务。拓展服务功能, 拓展服务领域, 拓展服务链条, 把农机服务业做大做强, 使农机服务业成为农村最具活力的服务产业。

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农机化发展做如下探讨。

3.1 加大扶持力度, 完善农业机械化投入格局,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作为农机化作业的重中之重, 结合农场实际, 把农业机械化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索取财政支持, 税收优惠, 金融扶持等措施, 政策法规对农机化的支持保护力度。积极协调其他农业投入用于农机化发展, 促进多层次、多渠道农机投入格局的形成。同时, 依法建立和完善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安全质量、维修质量, 农机从业人员职业资格, 试验签字, 更新农机标准体系, 为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2 拓宽服务领域, 促进农民增收,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首先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以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来促进农民增收。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建立以基层农机协会、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 农机大户为主体, 农机户为基础, 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服务体系, 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融合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的新型农机服务体制, 使得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前中、产后服务。通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 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 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 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 发挥农机装备的优势, 以农机挖掘农业潜力来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高效农机, 加快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 推进农机规模化和标准化作业。不断发展节能农机, 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益, 引导农民购买能耗小、效率高、效益好的农机具, 推广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 加快老旧机型更新换代速度。实施以“五带”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节本增效技术与管理。

3.3 农机结合农艺, 构建和谐农业, 和谐生态环境,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展广阔空间

上一篇:多数/少数民族语言下一篇: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