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应注意的问题

2024-05-23

新闻评论应注意的问题(精选十篇)

新闻评论应注意的问题 篇1

一、新闻评论具有政治性和浓厚的思辨色彩。

新闻评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同于新闻报道, 它之所以产生、存在和发展, 是因为人们不仅需要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新闻事实本身, 也需要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其产生的原因及发展方向。同时, 新闻评论要结合实际, 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并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运用唯物辩证法, 具体分析各类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更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富锦市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决定从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 组织开展“三超一疲劳”专项整治活动。在活动实施近一个半月的时候, 笔者策划采写了一篇新闻评论《“超”禁不止何谈平安》, 阶段性总结了由于超速、超载、超员给道路交通造成的严重不良后果, 并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限超”利弊, 针对当前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事实做了铿锵有力的评论, 极具说服力。评论的播出推动了富锦市“三超一疲劳”专项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

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事件的本质, 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 深入挖掘事件的根源所在, 从而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做好新闻评论的关键。比如2011年富锦市秋菜市场价格过低, 市民叫好, 而菜农的种植积极性严重受挫。如何正确引导菜农走出丰产不丰收的怪圈, 笔者做了大量的现场采访和市场调查, 发现秋菜种植面积的盲目扩大、农民的散户经营以及缺乏可信赖的市场流通信息等, 都是造成秋菜丰产不丰收的重要原因。菜种多了卖不上价钱怎么办?菜种少了满足不了“菜篮子”怎么办?一篇题为《市场瞭望哨种植不愁销》的新闻评论, 深入分析了菜价和销路问题的症结所在。节目播出后, 有关部门立即组织菜农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 打造一对一产销模式, 同时规划建设更方便菜农销售的流通平台。

二、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新闻性。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表现在真实性和时效性两个方面。真实性指的是, 新闻评论立足于新闻事实基础之上, 是针对真实的新闻事件发表的意见和评述。要求评述者要全面、真实了解事情真相, 把握事件本质和内涵做出客观真实可信的评论。时效性指的是, 新闻评论要从社会效益出发, 掌握时机, 切合时宜。就新闻评论而言, 所论述的新闻事件一定要新鲜, 包括内容新、形式新、时间新, 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 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好的新闻评论讲究时效, 他要及时体现党的要求和指示, 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如果没有时效性, 就没有新鲜感, 就起不到指导、鼓舞、推动的作用。快速报道是新闻传播的第一要务, 若将鲜活的新闻拖成昨日黄花, 就不能成为新闻传播。富锦市2011年夏季的一场雹灾导致两个镇十几万亩良田和部分民房不同程度受损, 各界纷纷采取不同方式伸出援手、与灾民抗灾自救。一篇题为《众志成城携手抗灾》的评论在当天新闻播出后紧随播出, 鲜活生动的报道, 及时展现了全民抗灾自救的感人事迹, 动员了各界人士参与的积极性, 鼓舞了灾民战胜困难的信心, 起到了正面鼓劲的舆论引导作用。

三、新闻评论具有明显的群众性。

新闻评论要求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相结合, 从而达到具有较强说服力和引导力的双重效果。群众性就是力求在节目中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并评论。通过策划事件的参与者、旁观者、主导者等各个层面关联的人物不同角度的评论, 增加论证的群体性和广泛性。

同时, 新闻评论节目要把握好“度”。选取社会热点加以评论既要重视群众的呼声, 又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群众利益无小事,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新闻评论往往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在把握“度”方面, 新闻评论要紧紧围绕“唱响主旋律”这一主题, 紧跟中心、服务大局。在画面的选择、现场的运用、人物的采访等方面都要紧扣新闻评论的主题, 展现播出的最佳状态。

新闻评论的特性引导其发挥特有的社会功能, 起到正确引导群众, 监督不良现象并表明政府态度的作用, 同时, 时刻激励着新闻评论的工作者们踏实稳步地做好新闻评论工作, 做强新闻工作。■

参考文献

[1]周笑, 2007:“中国传媒资本的三跨指标”, 《新闻记者》第9期

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2

(一)初学写作可以“描红模子”

我们同学在学书法时,都是从描红模子开始的,学习写新闻也可以采用这种办法。因为,从同学们的年龄特点分析,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理解上有一定难度,而相对来说模仿能力极强。所以在学习新闻知识、新闻理论的同时,从实践出发,边学习边实践,看看人家是怎么写消息、写通讯的,自己受到启发,模仿着去写,这是一种“描红模子”的学习方法。但不能简单地重复,应在掌握了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模仿人家的写作方法。这里需要再强调的是不能抄或编造新闻。

(二)写新闻要有由头

新闻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新,所以发生的事情离发表的时间越近越好。但由于种种原因,待我们发现或了解到新闻线索时,往往新闻已成旧闻,但又的确很有报道价值,那么如何将这件事报道出去,又不让人感到是旧新闻呢?这就要求我们小记者有这样的素质,为这件旧闻寻找一个新闻由头,把所发生的事件尽量拉近。比如,1995年4月8日,《北京晚报》登的一条小消息《李俊杰拾金不昧

昨天,京铁开发中心的张胜利同志专程来到114中学,向拾金不昧的李俊杰同学表示感谢,并向学校赠送了一面锦旗。

3月18日晚,该校初二(1)班学生李俊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拾到了一个公文包,包内装有合同书、购物支票、发票及500元现金。根据线索他很快找到了失主,并将全部失物交给失主的手中。

这篇消息是新闻事实发生之后20天才见报的,如果没有“昨天”送锦旗这一由头,肯定不是新闻。因为有了“昨天”这一由头,把新闻时间拉近了。所以我们在对旧闻的处理时,一定要找一个或者设计有个新闻由头。

(三)多写新闻

浅谈校园网络新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3

关键词:网络新闻;注意;问题;写作

我国许多高等院校把自己的网站作为对外宣传的阵地,校园网络新闻成为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高校校园网络新闻的写作水平良莠不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高校校园网络新闻的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容陈旧、时效性差。有些校园网络新闻不讲时效性,没有“新闻由头”(即“导语”),要么是“今年以来……”等无法界定的时间概念,要么是“最近、近日、日前”这类唬人蒙人、缺乏新鲜的模糊时间名词,或者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陈年旧事,即使是原本很新鲜、很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因为缺乏新闻敏感,没有及时采写而事过境迁。新是实现新闻价值的一个根本条件。新闻的“新”在于事实新、材料新。新闻要尽可能报道“第一次”发生的,“第一个”出现的事情。

2.内容庞杂、主题分散,不够简练。新闻要求快,要求迅速及时。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好多校园网络新闻则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让人看了不知道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3.基本功差,文法不通。由于很多学校没有专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人员,校园新闻写作多是各学院、系部临时操刀完成,这就容易导致新闻稿件中常出现文法不通甚至错漏百出的情况。

二、校园新闻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校园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供我们发现、采写的内容很多,校园网络新闻较之其他类型的校园新闻有其独特性,我们只有充分了解网络新闻的独特性,遵循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和新闻作品的写作规律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校园网络新闻。

1.培养新闻敏感性。写新鲜的事实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只有新的东西,才能为读者提供信息。事实新鲜是新闻的基础,要写出吸引人的新闻要追求“时效新、内容新、标题新”。这里的新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刚发生的新鮮事;二是指老事情新角度,由这个角度所揭示出来的新内容。新闻最主要的是捕捉新的信息、新的线索,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天都发生新事件。尤其是学校,每天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地上课下课,上学放学。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观察生活、搜集新闻线索中要出新,找出新的角度。从校园内司空见惯的活动中,找准新角度,不仅可以出新闻,而且能出好新闻。要写出新鲜的新闻,需要很强的新闻敏感性,在我们身边,每天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有些人却能从这些看似寻常的事件中找到新闻点,这就是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的区别。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和写作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要想有超出常人的新闻敏感性,一是要经常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注意发现和收集素材,看似平常的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只要留心,可能就会变成我们新闻写作的好素材。二是要深入调查,尽可能地占有第一手资料,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抓本质,通过精辟的分析,高度的见解,充分展示新闻报道深度和广度。

2.掌握校园新闻的基本范围,不打无准备之仗。校园新闻不同于社会新闻,有很强的针对性,采写校园网络新闻,应该熟悉比较常规的报道范围。校园新闻报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国家当前教育热点在学校近期工作中的体现;社会热点与学校活动的有机结合;学校自身的重大活动;学校涌现出的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学校典型的管理经验、教学成果、教学模式;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等。另外,有些属于常规性的新闻报道我们也要作到心中有数,比如,每年举办的学校运动会、新生入学典礼、毕业生毕业典礼等。

时事评论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篇4

时事评论的定义与定位。新华社总编辑何平给“新华时评”做的定位是:“顾名思义定位在‘时’上。‘时’就是时事、时势、时世、时政、时局、时弊, 时评就是围绕‘时’字做文章。”按照这个定位, 我们理解“时评”就是“时事评论”“时势评论”“时世评论”“时政评论”“时局评论”“时弊评论”。回溯时评发生发展的历史, 结合今天发展的形态, 是否可以作出如下的归结:时评是新闻媒介常用的一种时事评论文体, 是紧密结合时事、时局、时政、时弊即时发表的简洁明快、短小精悍、尖锐泼辣的政论性文字。 (徐兆荣:《谈如何写好时事评论》)

时事评论从新闻属性上讲, 它是报纸新闻的深化和延伸;其社会属性是站在大众的立场, 紧追社会热点, 力图用通俗的语言, 透过新闻现象, 帮助读者看清事物的本质。与此同时, 时事评论还向广大读者传播先进的理念, 为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鼓与呼。这既是读者的需求, 也是报纸质量和品位的体现。由此可见, 时评要紧紧围绕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注重舆论引导的时机和节奏, 采用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 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灵敏性、针对性、实效性;时事评论要坚持“三贴近”, 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坚持及时准确表明权威观点, 回应社会关切, 做到好中求快、准中求快、深中求快, 努力抢占先机、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 牢牢掌握舆论的制高点, 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呼唤“血性”的评论。时事评论既要充满激情, 又要富于理性。写时评没有激情, 温吞水是不行的。充满激情, 就是时评的写作不能是温良恭俭让, 不能躲躲闪闪、吞吞吐吐。激情之外, 还需有理性, 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断、理论的阐释。时评说到底还是讲道理的文体, 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在这里, 分析说理是时评的灵魂所在。时评的写作需要“以事实为依据, 以道理为准绳”。这里说的“道理”自然应该包含法律、法规、政策、纪律、道德等为社会所普遍公认的律则和价值标准, 这应该成为时评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 时评的写作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

在文坛盛行功利主义的文化氛围下, 评论员的独立身份和独立人格已经淡化。时事评论秉笔直书的确有“诸多不便”, “别人做得, 我却写不得”的尴尬也较为常见, 但这并非一个有“血性”的评论家所为, 一个没有血性的评论家是写不出真诚、率直而不乏真知灼见的评论来的。我们需要那种合乎时宜, “及时雨”式的评论;需要寻求那种激浊扬清、匡正时弊的评论;呼唤那种一针见血、酣畅淋漓的评论;渴望那种客观公正、有思

时评呼唤平民意识。平民意识, 就是站在普通的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其核心是站在普通群众的立场上, 特别是要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来看问题, 来分析问题。说得直白一点, 所谓平民意识, 就是大众意识、百姓意识、弱势群体意识。也就是说作者在写作时评时, 要坚持“三贴近”原则, 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去观察问题, 写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时评来。撰写时评文章, 要时刻关注老百姓的医疗、卫生、就业、收入、住房等民生问题, 思之所思, 悟之所悟, 言之所言。2008年以来, 《河南城乡经济报》开设“三日评弹”栏目, 这些时评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强烈的平民意识;关注社会热点难点;注重用事实说话。以平民化的视角, 发掘主题, 关注民生, 反映民意, 效果显著。

呼唤有个性的时事评论。重视和加强报纸的评论是提高报纸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的关键。2007年3月初, 《开封日报》以“干成事”为主线, 连续发表了3篇评论员文章, 即《一论干成事》、《二论干成事》和《三论干成事》。这3篇文章立论正确, 论据充分, 给人以启迪和力量。文章以干成事这条主线贯穿始终, 就影响我们干成事的不良因素和怎样才能干成事等问题, 层层剖析, 给读者作了明白的交代。文章紧接着分析了当前影响干成事的突出问题, 并提出解决方案。怎样才能干成事?文章指出, 一是要树正气, 抑歪风。二是要正导向, 立规矩。主要是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的规则和程序, 努力做到以干成事为出发点去选人用人。三是要抓具体, 勤督察, 要完善督察机制, 做到分工明确, 责任明晰, 奖罚得当。四是要敢创新, 善总结, 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作为地方党报, 能够围绕如此重大课题, 紧跟市委工作部署, 连续组织如此既有规模又有声势的评论, 为突出发展主旋律营造浓厚氛围, 确属难能可贵。

时评不能成为扩散虚假信息的工具。2010年3月30日, 河南中原新闻网站刊登了河南洛阳市洛龙区法院、检察院的声明, 对新闻媒体报道的河南洛阳“美女不配合强奸被判有期徒刑”的新闻公开予以澄清, 认为这则新闻是对法院、检察院名誉的“恶意诋毁和诽谤”, 并且要求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值得人们深思的是, 这则虚假新闻最早出现在互联网上, 但很快被一些传统新闻媒体借助于新闻评论传播开来。从表面上看, 相当一部分报纸的时事评论是抱着怀疑的目光看待这一新闻的, 但是一些新闻评论工作者把虚假新闻作为由头, 展开无限的遐想, 从而使得那些在互联网上流传的虚假新闻得以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在客观上起到了扩散影响的作用。这些打着公开批评的幌子传播虚假新闻的新闻评论, 已经击破了新闻评论的职业道德底线。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新闻评论工作者, 必须学会去伪存真, 谨慎地使用互联网的信息。不能听风就是雨, 或者以批评的方式公开传播虚假新闻。

新闻实习生应注意事项 篇5

新闻实习,对将要走上新闻岗位或与新闻相近的文秘等岗位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是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

今日幼稚的新闻实习生,不少会成为未来的栋梁。笔者并无大的建树,但很欣慰的是所带的实习生成才的却不少,有的当上了媒体负责人,有的写出了获大奖的作品,有的成了媒体骨干。

一、实习生有三大优点,亦存在三个不足

据观察,新闻实习生有三大突出优点:

第一,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哲学,以及新闻学等等,都受过较系统的大学本科、硕士乃至博士学历教育。同许多老新闻工作者相比,“新生学富胜先辈”,已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虚心好学,求知欲旺盛。十有八九的实习生,从他们走进报社和指导老师见面开始,就让人感到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在他们眼中,可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未知的、需要学习的。笔者带的实习生,几乎每个人都有问不完的问题。这是很可贵的。学问学问,首先就是要“问”,“问”明白了才有“学”,进而掌握真本领。

第三,目的性很明确。就是要利用宝贵的实习机会多向老师学习。有位实习生说,他们的普遍心理是“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到媒体实习就不怕丢丑。写得再幼稚也要写,总要过这一关的。好比小孩子学走路一样,跌跌撞撞、歪歪扭扭是在所难免的。笔者以为,实习生的这种心态是对的,比较有利于他们学到东西。

但新闻实习生也有不足,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

第一,免开尊口的多,主动思考的少。

大多数实习生跟随记者采访时,依赖性较强,往往一言不发,很少主动提问,总是记者唱“独角戏”。记者问什么实习生记什么,没有自己的思考。当然,因为实习生很少或根本没有作过采访,主要由记者提问是情理之中的。但总是“三缄其口,羞于启齿”,不主动思考不敢发问,有点怯场,这并不好。其实虚心学习与主动思考是不矛盾的。这里需要克服一种思想障碍:我冒冒失失提问会不会出洋相?会不会让老师觉得我喧宾夺主?这些顾虑是大可不必的。一般而言,记者希望实习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喜欢实习生提问。这不会打

乱记者的采访思路,甚至会弥补记者思考之不足。即使实习生提问跑了题也没关系,记者会巧妙地将话题拉回,不影响采访。而较精明的实习生,也正好从中领悟到书本上没有的采访技艺。

第二,写作空泛概念多,有用信息少。

笔者有个习惯,带实习生采访完毕后,一般不讲应怎么写或不该怎么写,而是要求他独自写作,然后与笔者写的稿子对比,从中揣摸如何提炼主题、如何使用素材、如何写出成品报道。这一来,其习作就暴露出一个通病:采访本上丰富多彩的信息没有成为稿件的主角,而空泛概念和一般性的陈述较多,具体的、有价值的信息很少。这与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忌空喜实”是相佐的。

有个实习生写了一篇《湖北省“订单农业”方兴未艾》的习作。800字的消息,有500字讲的是“订单农业”的重要性,成了一篇阐述“正确废话”的短论;而全省70多个县市、几千个乡镇 “订单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全省3000余万农民一年增收30多亿元等实实在在的成果以及典型事例,是一笔带过,可谓本末倒置了。

笔者认为,用数据、用人物、用语言、用事情、用变化„„诸多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信息写稿,当是实习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三,漂亮辞藻多,生动事实少。

实习生写报道的另一个通病是爱用漂亮辞藻,缺少生动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而不是词藻的堆积。一篇新闻,可以没有一个形容词,但绝不可以没有事实。1984年我国第一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新华社记者高殿民写的《许海峰夺得本届奥运会第一块金牌》,就是这样的中国新闻名篇。这篇消息只有328个字,通篇说的是事实,没有一形容词,也没有抒情。也许正因为此,这篇新闻理所当然地获得了中国新闻奖特等奖。

二、解决四个问题,提高实习质量

实习期一般一二个月,长的也不过半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实习质量呢?笔者以为,重在解决四个问题:

第一,要制定明确的实习计划,不可心中无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是不可取的。笔者所带的实习生中,几乎没有人做过实习计划。这也与实习生所在的学校和老师有关。

所谓实习计划,就是实习生根据实习期的长短和个人实际,事先大致确定实习重点和要达到的目标。笔者以为,可包括以下几点:

(1)是主攻消息还是通讯;(2)在老师指导下采写新闻篇数;(3)独立发现独立写作的报道篇数及合格品率;(4)通讯采访与写作达到的程度;(5)写作

言论篇数,小言论和中型专栏言论比例;(6)是否就某个话题写出新闻策划书,等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闻实习也是这样,有无实习计划,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第二,掌握采访基本功。“七分采三分写”,是新闻界公认的经验之谈。这里重点说说面对面采访,须做到五会:

(1)要会记。就是把与报道主题相关的人物、事情、言论、结果等,或详细或简明但准确地记录下来。不是所言必录而是有用则录、重点必录、精彩必录。

(2)要会想。就是在一问一答中触发、联想到新的亮点和内容,再延伸采访,扩大视野。

(3)要会问。就是根据不同采访对象、不同性格、不同采访环境,采取交谈式的、求教式的、诱导式的、互动式的、乃至挤牙膏式的等多种方法,使被采访对象乐意介绍你所感兴趣的问题。

(4)要会抓重点。就是在采访中随时提炼、捕捉住重要的内容,抓住本质性的东西,并在采访本上用自己明白的符号加以提示。

(5)要会积累。采访中的某些素材,不一定即采即用,很可能今后派上用场,是为储备,不要轻易舍弃。

(6)面谈完毕,还要尽可能索取文字、图片资料,如总结、汇报、经验介绍等。这很重要,不仅能弥补口述之不足,发现新的素材,而且还因为文字资料更严谨,能规避报道出现差错。

当然,还有些采访需到田间、工厂、实验室等现场,用眼看、手摸、鼻闻、体验等方式来进行。遇到这类观察性的采访,实习生尤其需要珍惜,千万不要错失良机。因为一些突发性新闻,如矿难、火灾等,起初往往没人会接受采访,主要靠记者对现场的观察来完成。

第三,重在发现和捕捉新闻。新闻有两类,一是发生的新闻,二是发现的新闻。前者很明确,多为一件或多件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如杨利伟驾驶“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面、武汉过江隧道开工等,勿需你费尽心机去寻找,报道好就行了。后者则不然,多为非单一的、跨时空跨区域的、甚至是隐藏着的不为人们所知的事物。这是需要有很强的发现和发掘能力才能报道的新闻。

怎样才能发现和捕捉新闻呢?这是个大题目,此处只勾勒几根线条:一是从观察中发现新闻;二是从纵向和横向比较中发现新闻;三是从解剖表象中发现新闻;四是从多维思考中发现新闻,等等。

第四,关键是多写多练。实习生采访新闻,发现新闻,只完成了新闻报道的前两道工序,而第三道工序是写作新闻。这好比厨师,鸡鸭鱼肉姜葱蒜、油盐酱醋柴都备齐了,还要会烹调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有不少实习生怕动键盘写稿,担心自己写的稿子老师不满意,因而指望老师写,沾老师的光。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老师不会因为实习生写的稿子幼稚、不成熟而不高兴,相反会细心地指出稿件的长处和不足,帮助实习生从中体会应怎么写、重点抓什么,等等。有位游泳教练说:“下一次水,胜上十堂课”。写作亦然,自写一稿胜看十篇。动手与不动手完全是两码事。

要求实习生一般须做到:有采有写,就是有采访就有写作;有会即写,就是出席了政府或部门会议当立即写出报道;与师同写,就是同老师一起完成采访后,老师写实习生也写;自采必写,则是说实习生独自采访后,更必须写出报道。笔者所带的实习生,不少人独立写出过“成品”消息、通讯和言论。

这里要明确一点,实习生写出报道,能用更好,不能刊播也没关系。练习如扶犁,春播秋收,瓜熟蒂落也。多写多练,各种体裁都大胆尝试,实习生才能使用十八般武器。

三、学校媒体共同努力,创造良好实习条件

新闻实习涉及三个主体:学校、媒体、学生。只有三个主体协调运作,实习才能取得丰硕成果。但笔者感到,目前实习中尚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学校重视不够。往往给实习生出具一份实习证明就完了,至于实习要达到什么目的,有哪些具体要求,与实习生所在媒体如何沟通等,考虑很少,多数是任实习生自行其是,没有建立“实习的投入产出比考核机制”。

二是媒体怕麻烦怕添乱。因为实习生应接不暇,媒体会产生“实习生是包袱”的想法,所以对实习生一般也是安排下去就不管了。而带实习生的老师,各自都有采访任务,也难免有顾及不到实习生的时候。

三是实习生单独进行采访时,有的被采访对象不像接待记者那样热情,有的比较冷淡,甚至还有不接受采访的。这对实习生心理是一种考验。据此,笔者认为,首先是学校应为实习生创造以下有利条件:

第一,帮助他们制定较为可行的实习计划。

第二,学校可与媒体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基地”,明确媒体、学校、实习生各自的责任、义务、权利等。据悉,武汉已有大学与湖北媒体在尝试这种方式。这样做,媒体就不会有“包袱感”,学校会有“责任感”,实习生也会有“归属感”。

第三,媒体要为实习生提供必要的发稿通道。即,媒体在确保刊播质量的前提下,对实习生写的稿件给予适当倾斜,能采用的尽量采用,以鼓励、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

新闻导语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篇6

关键词:写作,新闻导语,注意问题

新闻导语是指在新闻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是新闻学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新闻学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用最简洁的文字突出真实、重要、新鲜的事实或思想;二是引起受众注意,最大限度地激发受众的兴趣,吸引受众阅读全篇。新闻导语的这两项使命是适应新闻信息传播的需要而产生的。人们在接受新闻信息时的心理与进行艺术欣赏时的心理是不同的。进行艺术欣赏时一般是渐入佳境,而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则希望开门见山。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面对新闻媒介提供的各式各样的新闻信息,受众势必会有选择地吸收。导语一开始就向人们提供内容梗概,有利于受众有选择地收看或阅读。因此,导语对新闻信息来说至关重要。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所以一定要写好导语,把读者的心牢牢地抓住。

新闻导语很重要。“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是晋朝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提到的一句话。万事开头难,新闻的导语虽简短,但想写好并不容易,记者要想从纷纭复杂的新闻素材中挑选出最能打动人心、最有新闻价值的材料作为新闻导语,就要有高度的新闻洞察力和较好的文字表达功夫。为了帮助初学者掌握导语写作要领,笔者结合多年的新闻采编工作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以供参考。

1 导语包含的内容

新闻应具备”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一条完整的新闻稿件应当尽可能地把这些要素包含进去,但如果把它们全部都写进新闻导语中去,势必导致导语过长,重点不突出。因此,导语把最为关键的几项包含进去就行了。

例如:今天上午8点50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百万辆汽车,在锣鼓声中从总装配线上缓缓开了出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百万辆汽车问世,中央电视台1983.2.26新闻)。

这则导语,分别突出了何时、何事和何人,还附带何地。这些要素都与最新事态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了吸引受众注意新闻核心内容的作用。反之,如果最重要的要素不突出、不明确,即使要素齐全,也未必能吸引受众。采取延迟交代某些细节的做法能使导语既有扎实的内容又不至于过分臃肿。例如:

关于人物的介绍:植物保护专家XXX发明了一项新的治虫技术.....

关于时间的介绍:中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X枚人造卫星。这是航天工业部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

2 突出最精彩的事实

导语既要求精练、概括,又忌概念化、抽象化,所以要尽量运用具体的事实,尤其是经过提炼的典型事实,形象化的情节或富于特点的细节,并把它放到新闻导语中去,放在开端最突出的位置上。例如,获“东方明珠奖”短新闻三等奖的广播短新闻《一张桌子》的导语:“新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当年曾使用过的一张办公桌,五十年后依然在服役,它的使用者是现任上海市市长徐匡迪。”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3 包含实质性的内容

实质性内容是指新闻事实。导语的两项使命决定了写导语要开门见山地报告新闻事实、吸引受众,不按照这个要求来写,受众可能会从导语中一无所获,甚至一头雾水,自然会对整篇消息失去兴趣。因此,新闻导语应避免使用过于抽象的语言和一些空话、套话。

4 简洁明快、具体生动

简洁明快,叙事清晰是导语写作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澳大利亚新闻记者杰维斯曾说:“简洁确实是导语的灵魂。每个字都必须值得写;每个字都必须准确得当。”如:“日本投降了!”“肯尼迪总统今天遭枪击身亡!”等这些都是用字准确的例子。俄国作家巴贝尔曾说过:“一句话里不能有一个以上的主题和形象。”因此,在导语中要突出主要事实,少写附属事实和琐碎细节,删去华丽且没有意义的废话、套话,使导语尽可能实在而精炼。导语里面的人名和头衔之类的不要太多。较长的或知名度不高的单位名称可以放到新闻的躯干部分去交待。

5 要引人入胜

导语的“导”字含有“开始、启发、引导”等多重含义。记者在写新闻导语时,有着表达主要事实及意义,以及如何吸引、诱导受众关注整篇新闻的双重任务。因此,不要把导语中应该表达的信息隐藏在新闻事件中,以免受众没有耐心随着记者的笔触跟下去。

6 结语

对导语的忽视和冷漠就是对受众的忽视。媒体人是为受众服务的。重要性、新鲜性、吸引力是新闻导语的核心属性,只有紧扣导语的核心属性,才能创作出真正吸引受众的导语。

县级台记者采写新闻应注意的问题 篇7

1 县级台记者采写新闻时需要坚持的原则

1.1 将采前的准备工作做好

在进行任何一件事情之前,只有将事前的准备工作做好,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者在任何一个采访工作环境中都代表着所在媒体的形象,不论是采写何种内容的报道,一定要将以为人民服务为前提,以受众利益为出发点,与国家利益相一致,因此,在进行一件事情之前,必须详细了解国家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方针等方面的内容,才能在此后的新闻采写中掌握好尺度,给百姓提供正确准确的信息。有许多记者在进行报道时,都很容易将某位领导的讲话或者意图当成依据来进行报道。领导不仅能力强、了解得多,而且对于国家和党的方针政策必定掌握的相当清楚,那么在采访过程里就应当了解,领导所讲述的内容或许是针对某一块或者是对某个问题进行说明的,这对于这个问题存在实际的指导意义,可是对于其他问题就未必有这样的指导意义,如果这样的谈话违背了新闻报道的规律,并且还产生了对政策与方针误导的状况,就会对群众的利益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在进行采写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的查阅工作,如此就能够免除在采访的过程里产生尴尬的状况,也能够为深层次采访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1.2 选择好新闻采写主题的角度

在新闻采写过程里,编辑记者一定要保证可以从一个切入点来报道整个新闻事件。只有抓好新闻采写角度,才能准确体现新闻价值。新闻角度并非新闻采访里的专业化术语,最早来自于摄影,在摄影学当中谈及到不同角度以及不同方位就可以拍摄出效果不同的照片。新闻也是如此,要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采写,才能够获得不一样的社会反响以及关注度,也可以说,新闻学正是通过摄影学的理论及概念,才产生了现在的新闻角度。所以,编辑人员一定要用不同的角度客观的对待新闻事情,最后再进行全面的报道,才能将新闻事件自身的价值体现出来。

1.3 采访后精心提炼材料

一篇令人深思、令人感动的报道,都是通过记者在众多采集到的素材资料里进行提炼而成。在大量的素材资料面前,记者需要做到的是,提炼主题、选择角度、深层次地进行报道。主题是一篇报道的灵魂,一篇报道完全可以通过它的主题来体现其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通常,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虽然拥有很多素材料,可是就是无法理清头绪,不知应当从何写起,即便写了,也无法做到全面、深刻,如此就可以发现,提炼主题,一定要站得高,才能够看得远。因此,要从小圈子里脱离出来,用一个全方位的角度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从小见大,把事物的美丑、善恶、好坏进行对比,不断反思,不断推敲。

2 县级台记者采写新闻常见的问题

2.1 采访不够深入

因为县级台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还要兼任摄像,所以对于一些时效性较强的新闻采写。因为时间的局限,时常要边访边拍,无法做到随时记录,较易令采访出现不够深入细致的情况。

2.2 拍摄画面质量较低

因为县级台新闻记者在采访时经常独自行动,如果再配备三角架等一些辅助型器材就会非常不便,所以大多记者在拍摄时会选择扛摄像机的方式,因此,所拍摄的画面就会缺乏稳定性,并且再由于前期采访不够充分等原因,通常会导致拍摄的素材都无法使用。

2.3 文稿写作过于形式化

因为前期采访没有做到深入、细致,记者没有将案头工作做好,所以到了写作阶段就会无处落笔;还有的只可以通过被采访方提供的文字素材,进行整理后成为新闻稿,而这样的新闻稿通常会过于形式化,还有的会变成工作汇报。

2.4 报道方式不够新颖

因为前期准备不足,采访过程又不够深入,所以报道方式会较为俗套,没有新意,尤其是相近题材的报道,常常是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的一般。

这些问题的成因虽然是因为县级人员不充足,设备落后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局限,可是记者本身的业务素养也不够充分,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

3 结语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新闻最能够客观记录社会的变化和变迁。客观的进行报道,将信息传输给受众,是一个新闻从业者应当为之而奋斗的目标。

摘要:当前是科技信息发展的时代,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媒体的传播形式、内容呈现等各种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为媒体的编辑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与改变,特别是对于县级台记者而言,更需要记者积极转变思路,找准出路。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记者,采写新闻

参考文献

[1]卢晓霞.县级台民生新闻的定位与创新[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4).

浅谈编辑电视新闻画面应注意的问题 篇8

一、编辑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

1. 编辑人员良好的素质是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的前提和保证。

编辑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 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在宣传报道上时时掌握主动, 才能提高宣传质量, 增强节目的宣传效果。

2. 编辑人员要有执著的事业追求, 有为受众服务的真

诚信念, 牢固树立为受众服务的思想, 这样电视新闻作品才能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才能提高收视率。

3. 编辑人员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美学修养。

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电视节目质量的好坏, 编辑人员应不懈地探求知识, 在知识的不断积累中获得新的灵感, 形成本专业特有的思维方式, 这就要求编辑人员不仅要懂得、知道工作范围内电视语言的各种规则, 并且要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它。此外, 画面编辑是一项既具技术性又具艺术性的工作, 美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 一个形式美、风格好的节目, 必然对受众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编辑人员不能只满足于把内容、信息传播给受众, 还要努力带给受众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二、遵循电视新闻画面编辑的特有规律

1. 电视新闻画面编辑的真实性。

电视新闻画面的编辑主要涉及到蒙太奇技巧声画合成的具体技法, 如运用得当, 可以增强电视新闻画面的艺术性和美感, 但在使用时要避免其对新闻真实性的伤害, 编辑人员一定要遵从新闻真实性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使剪辑出来的画面在时间、空间上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追求朴实无华的画面和真实客观的效果。

2. 电视新闻画面传播的不完整性。

这一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画面编辑的两个特点:一是不必拘泥于传统的镜头组接规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及一些省级台新闻节目, 早已打破了传统的镜头组接规律, 同一景别的镜头组接、二级镜头 (特写镜头) 相接的情况普遍存在, 这说明电视新闻画面组接的特殊规律已成雏形。二是强化细节, 充实画面的信息含量, 给观众更多可看的内容和想像的空间。电视新闻的传播魅力体现在对细节的运用上, 靠细节对人、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和刻画, 发挥非语言符号的诸多特点, 充实画面内涵, 在编辑时, 要有单位时间中的细节数量观, 通过数量的控制, 达到质量的完美。在编辑画面时, 要体现新闻主题及记者的采摄构思, 熟悉素材, 包括对新闻主题、文字稿件的精深了解和对相关画面中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熟悉, 不仅能从一大堆素材中剪出“一分钟”的画面对应文字, 还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在熟悉文字和画面素材的基础上, 把握新闻主题的逻辑规律,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提炼出典型的画面细节, 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画面组接效果。

三、掌握画面的剪辑原理

掌握画面的剪辑原理, 是制作出好节目的基础。编辑在剪辑画面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组接、整合意识, 随意发挥是电视画面编辑的大忌。要研究受众的视觉习惯和接受心理, 把握好画面的节奏, 熟知各种镜头组接形式, 掌握画面转换技巧, 利用蒙太奇手法加强画面的表现力。

四、妥善使用推拉镜头

推拉镜头就是使用推或拉的拍摄方法拍出的电视画面, 其动作是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 都要有起幅、落幅, 而其重点在落幅上, 画面未进行完 (没有落幅) , 就草草收场, 这在新闻节目编辑中是大忌。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人们渴望新闻媒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 从电视新闻来说, 如果使用固定镜头, 按平均一个镜头2.5秒计算, 一分钟可以容纳24个固定镜头假如一个镜头传达一条信息的话, 观众则可以得到24条信息, 而一个运动镜头的长度至少要4~6秒, 这样信息量就减少了一半。推拉镜头的另一个弊病是新闻的节奏拖沓、沉闷, 削弱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二三十秒的简讯更不宜使用推拉镜头。

五、电视语言和画面组合相得益彰

电视新闻画面编辑要处理好声音和画面的关系, 首先要做到声画合一。电视新闻节目中, 声画合一运用最多的是同期声, 即声音和画面同时被录进同一条新闻里, 它能有效地增强气氛, 使观众视听一致。编辑同期声时要注意三点:一、不是所有同期声都是必需的;二是同期声切忌冗长与杂乱;三是弱化记者上镜镜头, 有效压缩单条新闻所占时间, 提高传播质量。其特点是声音和画面都保持完全连贯, 按照各自的规律去延伸发展, 并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声音和画面的对列效果。声画对位和声画合一二者紧密结合, 能产生单纯声音或者单纯画面本身达不到的效果, 使画面和声音的表现力得到新的拓展。

总之, 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科学创新, 才能使新闻节目质量提高, 才能使新闻节目成为电视台的主体和品牌。■

法制新闻报道应注意的问题及措施 篇9

1 法制新闻报道中的问题

1.1 对于法制新闻的社会功能不重视

目前, 有部分法制新闻的报道内容呈媚俗化的特点, 同时, 有些法制新闻的报道内容并不深入, 对于法制新闻的报道浮于表面, 在这种情况下, 法制新闻很难发挥普及法律知识的作用, 不利于推进社会法制化进程。随着法制新闻报道的不断发展, 法制新闻的报道内容以及报道形式日渐多样化, 其承担着社会法制传播的作用, 而且通过法制新闻, 能够丰富人们的法律知识, 所以社会功能较为突出。为了做好法制新闻报道工作, 首先需要寻找到法制新闻事实, 然后再对这些新闻进行研究和分析, 再向读者进行详细阐述, 在潜移默化中将法制意识输入读者心中。因此, 为了做好法制新闻宣传工作, 对于事件的认识不能够只停留在事件表面, 而是应该进行深入研究, 挖掘其法律价值。

1.2 新闻记者法律知识和纪律意识淡薄

现如今, 有些新闻记者的法律知识匮乏, 新闻报道专业水平较差, 对于国家法律的认识不够深入。在法制新闻报道中, 对于法律规定不够了解, 在法制事件报道中, 强调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有罪推断, 另外, 对于犯罪细节的描述太过详细, 有“媒体审判”的嫌疑。法制新闻报道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向人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因此, 新闻本身必须符合法律规范, 新闻记者也应该明确法律界限, 在实际报道工作中, 准确运用法律知识。比如:在对事件的犯罪嫌疑人描述判决结果时, 不应该直称罪犯或者罪人;欺骗与诈骗有很大差距。由此可见, 如果法制新闻报道的规范性较差, 则不能向人民群众准确传达正确的法律知识点。

1.3 法制报道题材狭窄, 主要揭露社会阴暗面

目前, 在法制建设方面, 我国陆续出台了《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相关法律,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必须加大对于法律的宣传教育。现如今, 法制新闻的报道内容多为犯罪事件, 人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 但是对于其他违法行为的认识度却不够深入, 而这一问题与媒体选择性报道有很大的关联。另外, 人们对于法制新闻进行总结分析, 大体上将法制新闻分为五大类, 分别为过信型、荒诞型、恐怖型、糜烂型和诱惑型, 而这一问题与新闻记者热衷于揭露人性黑暗面密切相关。然而, 事实上, 法制新闻的报道面是十分广泛的, 不仅可以对犯罪事件进行报道和分析, 而且还可以对人们生活中与法制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 这样可以扩大人们对于法制建设的认识面。对于一些批判性质的报道, 不仅需要严厉批评, 而且还应该引起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注, 以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2 法制新闻报道优化对策

2.1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宣传工作最为重要的目的是进行正确的舆论宣传, 其中, 法制新闻的作用是准确传达政府和党的声音, 政治性、法律性特征明显, 而且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法制新闻的关注度比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 更应该坚持发挥法制新闻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这一点也是法制新闻工作者的社会使命。对此, 必须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与舆论引导作用相统一, 使得法制新闻报道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在具体的报道过程中, 可以对典型事例进行分析, 对法律活动进行宣传报道, 对于人民群众的疑问, 应该进行详细的法律说明。在法制新闻的舆论引导方面, 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宣传策略, 提高法制新闻的吸引力, 激发人民群众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

2.2 强化人文关怀

法制新闻报道的第一个作用是对事件本身进行客观的描述, 但是, 报道如果只关注这一点功能是远远不够的, 在事件的描述之外, 还应该加强法律知识宣传。比如, 在对某一凶杀案进行报道的过程中, 有些媒体将新闻的焦点放在杀人案的作案过程以及追捕全过程方面, 但是这样一来, 新闻的报道重点就是一些比较负面的内容, 而这就会大大减弱法制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事实上, 很多民众更加关注事件发生的内在诱导因素以及事件的发生根源, 但是很多媒体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此, 记者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关怀人、尊重人, 深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生活背景, 并且对犯罪嫌疑人身边的亲朋好友进行走访调查, 准确还原事件发生前后,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变化情况。通过关注人、关注事件的成因, 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舆论作用, 使得群众能够了解事实真相。

2.3 加强法制报道相关人员本身的素质及法律常识培训

法制新闻报道记者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新闻知识和业务, 而且还应该掌握法律知识, 对各个行业的知识内容进行广泛的学习, 这样才能适应法制新闻报道工作。除此以外,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 法制新闻报道记者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这也是新闻工作者该有的内涵和素养。在新闻报道工作中, 新闻记者应该充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 在事件采访和报道中发挥职业道德, 并且尊重法律规定。在对法制新闻进行报道的过程中, 不仅需要对事件发生全过程进行仔细描述, 而且必须发挥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坚持实事求是和正确导向, 避免群众对法律知识进行错误的解读。

2.4 强化相关人员的政治意识

法制新闻记者应该具备较强的政治意识, 在新闻报道工作中, 坚持以政治性作为核心, 明确自身政治责任使命。首先, 应该提高自身对于政治的认识;其次,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学习法律法规, 在写稿过程中, 必须以法律知识为依据, 坚持实事求是, 准确还原事件真相;最后, 在新闻采访和报道过程中, 应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 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

2.5 法制新闻报道的内容要贴近民众

法制新闻报道的服务对象是普通民众, 因此, 在对新闻题材的选择方面, 应该尽量选择与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相关的案件。在写稿过程中, 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对案件进行描述, 仔细分析案件的前因后果, 然后再从法律角度对案件本身进行深入剖析, 明确其中的犯罪点, 并进行法律知识宣传, 以此提高群众的法律观念。现如今, 人们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日益深入, 法制新闻报道对于法制新闻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 法制新闻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法律知识和政治知识, 而且还应该考虑如何贴近民众, 提高法制新闻报道的吸引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法制新闻报道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而且还能够推进民主法制化建设。媒体不仅能够向民众传递党的信息动态, 而且也能够向相关部门反映民众的实际需求。因此, 媒体必须对法制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负责, 积极发挥法制新闻的社会功能,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以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进行法制新闻宣传, 更好地发挥自身智能作用, 服务百姓。

摘要:法制新闻报道是关乎人民群众的重要工作,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日益完善, 法制新闻报道也在不断发展。现如今, 媒介对于法制新闻的报道和宣传也在推陈出新,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文章主要对法制新闻报道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法制新闻,报道,措施

参考文献

[1]郎爱云.法制新闻报道中的法律关系问题研究[J].新闻战线, 2014 (12) :110-111.

[2]台建林.法制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人文科学评论, 2014 (9) :36.

浅议隐性新闻采访中应注意的问题 篇10

一、隐性采访不能伤害公民的隐私权

我国《宪法》规定, 公民的人身自由和权利不受侵害;我国的《民法通则》也做出了类似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一百四十条这样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 造成一定影响的, 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这是我国法律关于隐私权保护的最为具体的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 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按照损害他人名誉权处理。”隐性采访自然应遵守这些法规。隐性采访最有可能伤害的, 是公民的隐私权, 这是因为,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尤其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 我国公民的隐私权是受到忽视和践踏的。而对于记者来说, 这种长期形成的社会不良风气, 可能在不经意间会影响到他们的采访工作, 以至于为了寻找到“独家新闻”而侵入不该侵入的隐私领域。再一个原因是, 隐性采访这一采访手段的独特性, 加上新闻记者身份的独特性, 很有可能引发新闻记者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在现代社会, 媒体都将“可读性”作为争取受众的旗帜, “可读性”新闻和公民的隐私界限何在?有些记者可能并不是非常清楚。所以, 我们必须强调公民的隐私权不受隐性采访的伤害。

二、隐性采访不能侵害国家秘密

我国的《保密法》等许多法律, 都对保守国家秘密作了许多规定, 由于国家秘密事关国家和全民的利益, 对其进行法律保护是十分必要的。我国《保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第三条又进一步明确了国家秘密的一些类型, 如国家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等等, 新闻记者在行使隐性采访权时, 决不可对国家秘密进行侵害。由于对国家秘密构成侵害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新闻记者已不乏其人。9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的记者涉秘案至今仍令我们记忆犹新。《北京青年报》记者关键由于出卖国家机密, 被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年, 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像关键这样的犯罪记者虽然很少见, 但不是绝无仅有, 所以, 我们在讨论隐性采访问题时, 必须强调记者的保密意识。对这个问题, 我国的《保密法》有十分明确的义务性规范。《保密法》第二十条规定:“报刊、书籍、地图、图文资料、声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以及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 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不得泄露国家秘密。”1992年, 国家保密局、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新闻出版署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还专门制定了《新闻出版保密规定》, 对新闻保密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在国家秘密中, 商业秘密也是容易受到伤害的一种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 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具有实用性, 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例如企业的设计方案、技术诀窍、产品配方、客户名单、销售渠道等等。法律规定, 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视为侵犯商业秘密。事实上, 也确有媒体因泄露了他人的商业秘密而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隐性采访不能伤及未成年人的权益

由于各种原因, 国家对未成年人是给予特别保护的,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一般也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有更明确规定, 例如第三十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在判决前, 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因此, 隐性采访不适用于未成年人。

四、隐性采访后不能搞“新闻宣判”

上一篇:耕地下一篇:自己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