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管理

2024-05-02

森林防火管理(精选十篇)

森林防火管理 篇1

1 森林防火的火源管理的种类

1.1 野外生产性用火

野外生产性用火包括在林区、林区边沿进行的烧荒、烧地、烧杂草、计划烧除及其它野外生产用火。

1.2 野外非生产性用火

野外非生产性用火包括烧水、做饭、烘烤食物, 用火烧蜂、驱兽、烧香、烧纸、燃放鞭炮, 用火药枪捕猎, 用火把照明和乱丢烟头等。

2 森林防火的火源管理措施

2.1 野外生产性用火的管理

野外生产性用火必须执行“八不准”和坚持申报、审批、监烧制度。为了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 必须引导农户尽可能在森林防火戒严期前用火, 逐步改变火险高峰期进行野外生产用火的习惯。森林防火期内, 确需在林区、林沿进行生产用火的, 必须经村民委员会和乡镇林业站批准, 并领取《用火许可征》方可进行生产用火。经批准进行的生产用火, 必须执行“八不准”、“五不烧”、“五负责”, 必须落实防火措施, 有专人负责。烧山造林、烧牧场、计划烧除、烧防火线、烧采伐剩余物等, 这类生产用火范围广, 危险性大, 必须搞好设计方案, 经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审核, 报县政府批准, 发放《用火许可证》, 同时, 上报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备案。点烧时, 要做好预防和扑救的各项组织工作, 组织好防火队伍, 并指定专人负责现场指挥、监督, 防止跑火, 并按批准的时间、范围, 在3级风以下的天气进行。森林防火期内, 在林区实行有明火或有火灾隐患的实弹射击、爆破、勘察、施工等活动, 必须报县森林防火指挥部, 划定责任区, 签订防火保证书, 交纳安全保证金方可进行。

2.2 野外非生产性用火的管理

对野外生活用火管理, 主要清查一切隐患措施:一是对在野外生产作业人员和组织持有入山证件的临时野外用火人员必须固定生活、用火, 用火完毕必须清理余火, 经反复检查, 确无复燃后方能离去;二是严禁无组织的个人在林区野外用火, 违者重罚。

2.3 对野外吸烟的管理

主要是加强入山人员的宣传教育, 严格制度, 防火期内绝对不允许野外吸烟, 违者重罚, 造成火灾事故者, 由公安部门按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 加强对入山人员的检查, 不准携带烟火入内。对在林区进行生产作业的生产工人、矿山勘测、森调人员, 可采取集中吸烟的办法, 指定安全地点, 吸烟后将烟头熄灭, 并严格检查后方可离去。

2.4 对上坟烧纸用火的管理

在春节和清明节关键时段实行坟主登记制度严格管理, 在通往坟地的道口增设临时哨卡、检查火种、宣传教育;在坟地集中的地方, 组织专人看守, 不准上坟烧纸, 提倡送鲜花文明祭奠。

2.5 对自然火源的管理

主要是注意天气预报, 在易发生雷暴的季节和雷击区, 要增加巡护密度, 防止雷击火蔓延成灾。

2.6 对儿童、呆傻人员野外用火玩火、弄火管理

主要是加强对家长、教师和监护人的宣传教育, 请他们严格对儿童和小学生的管教, 严格对呆傻人员的看管, 并通过签订保证书确保防火期内不在野外弄火。

2.7 对入山作业、春游和盲流人员的管理

在重点区域设关堵卡, 严禁火源进入山林。严禁火源进入山林, 全面实施“封、管、清、查、守、禁”硬措施。在森林防火戒严期或高火险天气, 应在重点林区、火灾多发地区和进入林区道路口要设关堵卡, 严禁火源进入林区。加强巡山, 清理盲流人员。严禁将火种带入林区, 实行重点防范, 重点地段和入山路口派专人死看死守, 从源头上杜绝可能发生森林火灾的隐患。真正做到了路口有人把、山头有人看、坟头有人守, 严防扫墓和游玩人员引发火灾。

3 结语

森林防火应急管理研究 篇2

X 要: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低下,但是森林火灾的发生率日益增高。森林火灾不但可能会烧毁森林中的大量树木,并且会危及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甚至有可能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命安全,带来不可预计的严重后果。当今世界发展迅速,但是在应对森林防火这一重大灾害的问题上,依然尚未建立完整的防范与治理的体系,所以加强对森林火灾的应急管理是目前我国在林业方面一项重要的工作。本研究将对目前已出现的森林火灾问题进行研究,找到合理有效的应急措施,对建立完备的森林防火应急系统提供有效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森林火灾;防火研究;火灾应急

森林的覆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随着近些年来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森林对人类的生活、活动占据着越来越不可摇动的地位。与此同时,森林火灾的预防与管理也越发受到各国领导人的关注。基于此,前人已在森林火灾领域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研究将着重于森林火灾的防范与火灾发生时的应急措施进行详细的叙述,找到合理高效的方法来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还地球一片绿色”,建设绿色生态的良好环境。

一、森林火灾的影响

上千年前,全球的森林覆盖率为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之多,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森林像母亲一样哺育了人类,给人类提供更加优质的吃穿住行的条件。然而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随着人类对工具的熟练掌握使用以及社会活动的频繁,从人类发展粗放牧畜和进行刀耕火种时起,森林便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其中,影响森林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森林火灾――从森林出现开始,森林火灾就伴随发生。森林火灾的发生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烧毁了森林,使森林结构遭到了破坏,从而降低了林分密度,因火灾烧毁的树木树苗,大大降低了森林的利用价值,并且烧毁的林地表面岩石被露出,破坏了森林的演替速度,使其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森林火灾的间接后果是不仅烧毁了林地周边的建筑物,而且可能对周边群众的人身安全存在潜在的威胁,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损失。由此表明,进行森林防火应急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目前这一工作已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森林防火应急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森林对人类的意义重大,从环境层面来说,森林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供生物生存活动所需要的氧气,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森林还能够调节大气气候,改善目前出现诸多的如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从物质层面来说,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用于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所需的木材产料与林副产品,同时它还能够涵养水源,有效解决地球水资源减少的这一全球性难题。然而,森林大火一旦发生,会形成巨大的毁坏,随着近年来全球气温的逐渐升高,空气的干燥度随之增高,加上人为活动、森林的可燃物质的增加,森林火灾近年来更是呈现一种猛发频发的趋势。因此,我们要做好森林防火应急的管理工作,不但维护人民的安全,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保护森林资源,响应可持续发展建设。森林火灾应急管理已经成为了森林防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三、森林防火应急的措施

1.建立完备的森林火灾隐患档案。俗话说,要“防范于未然”,因此建设一个完备的森林防火隐患档案的意义十分重大。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档案,需要根据森林防火各阶段的用火习俗与特点,组织分区域开展仔细排查周边的森林防火隐患的工作。重点要排查居民生活地区、林区公路旁等的重点森林防火部位的安全防范是否重点落实好,要排查靠近林区的工矿厂房的森林防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系统做到位,并且在排查过程中需要对林区负责人仔细了解情况,对曾经出现过的森林大火区域进行重点排查取证,分析清楚曾经发生灾害的原因、扑救方法、人员伤亡以及后续管理情况,并且对此区域进行拍照摄像,存档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以便进行整改对比,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排查过程中,对不论大小的森林安全隐患都要做到一视同仁、要做到详实记录,不可漏过、放过任何一个存在隐患的地方。最后将所有的信息整合成册,建立起完备的森林火灾隐患档案。

2.加强森林防火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森林防火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广泛宣传。重点要对林区附近居住的居民进行防火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森林用火防范意识,在进行宣传之时,切记不可泛泛而谈,空讲空谈大道理,要根据季节和防火工作的开展时期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森林防火应急安全知识的宣传,宣传的主要内容要包括森林的重要性、森林火灾的的巨大危害性、国家对应森林防火这一工作出台的具体的法律法规等。同时要将如何预防森林大火、以及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森林火灾的扑救的基本知识,和国家对于肆意纵火肇事者的法律惩罚以及要承担的相应的法律责任。宣传方式可通过挨家挨户的走访、发放宣传单、在醒目的地方粘贴宣传海报等。

3.建立专业的防火队伍。当前,我国的部分林区已经建设一些专业的知识性强的林区消防队,但是在很多大型无人林区还是建设不到位,一部分原因是我国在森林安全这一区域的专业消防人员的缺失,因此在每年林火多发时期,多数地区仍旧不能满足消防任务的需要,从而扑救工作落在了当地附近的村干部和居民的身上,但由于他们没有进行过专业的消防培训,有时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损失。因此,要重点选拔森林防火应急方面的优秀人才,建设专业的森林防火应急的队伍“屏障”。

4.建设安全有效防火隔离带。森林防火隔离带即是为了防止火灾扩大蔓延和方便灭火救援,在森林之间、森林与村庄、学校、工厂等之间设置的空旷地带,开辟防火隔离带是国内防止林火蔓延的有效措施之一。防火隔离带分为无植被隔离带和有植被隔离带,而为了有效地隔离或抑制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一般选择防火能力较强的灌木或乔木建立隔离带,该方法简便易行,投入少,易维护。因没有为拓宽空地而砍伐大量树木,所以此方法不破坏林地环境,并且防火效果显著。也有利用木荷、油茶、杨梅等不易燃的树种作为隔离带绿化树种的做法。

四、结语

森林为我们改善大气环境,营造绿色和谐家园。面对高发的森林火灾问题,我们要未雨绸缪,在事故发生之前,防范最重要,将火苗熄灭在摇篮里。及时有效的预防,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建立安全完备的防范系统,有利于森林防火应急管理的更有效更快速进行;专业的防火队伍与防火隔离带能为森林防火应急增加更加牢固的防线,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火情、更好的救援,从而减少因火灾造成的损失与人员伤亡,最大限度的保障安全,建设绿色中国。

参考文献:

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管理 篇3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 可持续发展 森林防火管理

一、加强林业资源保护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提出的,这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各个方面,我国也已把此定为国策之一。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判 定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我国的林业工作者也参与了这一活动,有关方面也提出了八大标准和66项指标,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正在深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实质表现在三个方面:⑴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资本可替代性等;⑵社 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公平性、社会稳定性、体制合理性等;⑶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资源承载力、环境资源等。

1.森林资源消耗量控制

根据“林木采伐量小于生长量”的原则编制木材生产计划,适量采伐森林,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量,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国木材生产一直供不应求,消 耗量不断增加。目前这种资源的高消耗模式将危及中国森林资源前景,导致用材林中的成熟林资源趋于枯竭,迫使提前采伐中龄林,降低林地质量。应加强森林资源 的林政管理,建立森林资源产业化管理制度和林地有偿转让使用的新机制。

2.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森林中蕴含的丰富物种资源和遗传种质资源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由于全球性的森林资源下降,栖息地破坏和萎缩,导致物种的大量减少或灭绝,生物多样性急 剧降低。据统计,目前中国濒危动、植物种数已达4030~5030种之多。《濒危野生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所列的640个种中,中国就占15%左右。为保护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应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珍稀濒危 野生物种的原地和迁地保护网,以及强化执法的力度等。

3.森林景观资源的保护

森林景观的美学、文化、娱乐、观赏等价值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森林旅游休闲已成当今时尚。加强森林景观资源的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森林旅游和休闲活动,兴办森林公园,既可提高森林的综合效益,又可促进林区建设,对于建立多功能的林业生产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4.森林灾害防治

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及森林气象灾害等。森林灾害的防治应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通过生物、化学和工程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对于影响范围广、突发性强的森林病虫害(如松毛虫、油桐尺蠖等),应建立长期监测网,加强虫情、病情的预测、预报工作,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二、森林防火管理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森林化为灰烬。由于森林被毁,林地失去覆盖, 引起水土流失,殃及水利和农业。一场森林火灾不仅 烧毁林木,而且烧毁林区房屋和珍贵动植物;为扑救森林火灾,势必耗费大批人力物力。总之,发生森林火灾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加强森林防火,是关系到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必须认真抓好抓实。

1.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

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毁灭性的灾害。引起森林火灾有三个因素:可燃物、氧气和火源。在森林里可燃物和氧气是随时具备的,造成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是火源。发生森林火灾的火源一般有自然火源与人为火源两类,其中主要是人为火源。据统计,因人为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占99%,因此,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应着重加强对人在林区活动的约束和管理。要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和“打早、打小、打了”的方针。从建章建制人手,严格纪律约束,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火意识,健全林火预报扑救机制,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不发生或少发生森林火灾;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及时组织扑救,使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火险预报在防火期内,对森林火险情况进行预测预报是森林防火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森林防火设施在林区应有各种防火设施,防火线、防火林道、防火林带、眺望台等。这些设施是防止森林火灾的最有效办法。

2.采取措施,强化野外火源管理

野外火源管理是森林防火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要把野外火源管理措施落實在火灾发生之前。从抓好野外生产和非生产用火入手,狠抓野外火源管理。格野外用火审批,规范农(林)事生产用火,即未开设合格防火线不烧、未组织足够的人力和打火工具不烧、森林火险三级以上天气不烧、没有用火负责人和监督员在场不烧、傍晚和夜间不烧、不经批准不烧。县防火办对批准用火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确保用火安全。对农事生产用火的,采取“疏、堵、导”相结合的管理方法,积极向林区农民提供优质、方便的农事野外生产用火服务,把农民所需的生产用火,利用低火险时段,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防范的用火,将其疏导出来,消除大量的火灾隐患。护林员实行区监督指导,镇(街、场)具体管理模式。县防火办建立移动手机信息平台和手机定位管理系统,及时向护林员发送火险等级和护林防火管理信息,通过手机定位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实时监督护林员巡山护林情况,充分发挥护林员在护林防火中的作用。三是加强巡查,消除隐患。高火险期和重大节假日,加大巡查密度。在高火险期的中午、傍晚是防火的重点时间段,要做到中午时段不下山,死看硬守,确保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刘克彦.关于开展林场防火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177.

卧龙森林防火的数字化管理 篇4

一、目前防火存在的问题

1、我区山高坡陡、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通信不畅, 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难度极大。2、我区2008年特大地震造成的破坏大, 各项设施损毁严重。3、我区现有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森林防火组织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尚不完备, 林火信息管理、林火预测预报、了望观测、扑火专业队伍不完善。4、森林火灾预测预报方法较为粗放, 林火隔阻、信息指挥严重滞后, 防火监测预警能力低。5、我区防火基础设施科技含量不高, 远不够智能防火管理需要。6、我区瞭望监测率低, 大量重点林区公路急需资金建设和维修, 通讯设备和扑火机具尚不能完全适应森林防火的要求, 林下植被物大量积聚, 火险系数不断增高等原因导致森林防火难度加大。

二、建立森林防火信息指挥中心, 实现防火的数字化管理

森林防火信息指挥中心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森林火灾的综合防御和控制能力的要求, 提高了卧龙森林防火的科技含量以及防火扑火指挥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及时性, 使系统真正起到了“千里眼”的作用。森林防火系统由监控指挥中心、保护站监控中心、前端基站等组成, 并经由网络联结, 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1建立监控指挥保护系统

第一级:监控指挥中心。第二级:保护站监控中心, 包括:木江坪监控中心、三江监控中心、邓生监控中心。第三级:前端基站, 在保护站附近建立若干个基站, 收集人为干扰区域和高火险区域的视频资料。

(1) 监控指挥中心。

其职责是监督下级系统运行状况。通过监控显示屏、电视墙同步显示各监控点的全部实时监测数据, 真正实行远程监控。监控系统对各种监测数据自动进行分析处理, 并用各种图表、图形直观反映, 为管理者提供详细的决策依据。接收各保护站监控中心发出的报警信号, GIS地图上动态显示相应的地理位置。一旦火情确认, 第一时间联动相关单位和人员, 对全域范围内的扑火工作进行指挥扑救。如发现异常可自动声光报警, 并以短信方式按警示级别发送到保护站有关人员的手机上, 建立预警机制。

(2) 保护站监控中心。

保护站监控中心的职能与监控指挥中心的职能类似, 区别在于本中心所管理的范围相比监控指挥中心的范围要小, 因此其相关硬件配置略比管理局监控中心要求低。同时当火灾发生时, 保护站的监控中心会将信息发回管理局监控指挥中心并发出报警。根据监控指挥中心的指令, 迅速出击, 在林火初发时予以扑灭。

(3) 前端基站系统。

前端基站监控系统包括红外低照度全天候摄像机、云台控制系统、无线发射前端机、发射天线和供电系统、基塔等构成, 固定安装在保护区内各制高点位置。前端监控系统负责采集各监控点的视频信息, 经过数字化和压缩后通过前端无线发射设备向无线传输 (中继) 系统发射的工作。在智能烟火识别方面采用嵌入式前置智能烟火识别设计更能提高识别效率。

(1) 用户可编程式监控。通过摄像头与云台联动, 使得后端控制台能够控制镜头焦距, 独特的预置位技术等保证了对于目标物体更加清晰的识别。

(2) 视频、参数采集

通过前端基站的数字云台控制长焦摄像机, 摄像机可水平360°、垂直±45°扫描监控区域, 并通过视频采集卡编辑后, 交由微波发射器传输回监控中心。

从前端基站工作原理原理图1, 可以看出, 数字云台的相关参数是同视频信号同步采集同步发送的。首先由微波收发器接收到控制信号, 然后将信号发送给基站控制器, 通过基站控制器来控制数字云台以及摄像机, 摄像机在摄取到实时图像时图像首先经过烟火智能识别处理器, 通过它进行第一手的视频烟火识别, 如果存在可疑火情及将信号直接送由微波收发机发送, 同时实时的视频图像也将通过视频编码然后发送至保护站监控中心。

(3) 烟火智能识别。

通过前端烟火识别智能处理器对摄像所捕捉到的图像进行实时分析, 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图像数据经过压缩然后传输到监控中心再进行图像分析时由于图像质量降低从而影响识别的准确率问题。同时通过压缩后由监控中心进行判断的方式在路数较多的情况下将对服务器造成巨大负担影响系统整体效率。

(4) 前端设备防盗。

考虑到前端设备大多数安装在无人值守的密林深处, 在安保摄像机后端安装一个智能识别处理器, 根据安保摄像机动态摄像的图像, 设置周界保护、物品丢失等报警类型, 确保前端基站的设备安全。一旦有人靠近、攀爬基塔, 告警系统启动, 安保摄像机录像回传至监控中心并实时录像, 同时, 喇叭现场播放语音警示。

(5) 远程控制软件。

通过远程控制软件, 可以在监控中心远程控制前端基站的电子监控设备, 可控制云台、摄像机、镜头等设备。可以根据保护区的特殊自然环境, 有针对性地设置预置位和花样扫描轨迹, 并能配合前端报警设备联动联网监控管理平台。

2.2建立网络联结系统

由监控指挥中心、3个保护站监控中心和前端基站等组成, 经由网络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 无线传输。根据监控系统的设计, 考虑到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数据传输主要考虑采用微波传输和WI-FI传输两种形式。

(2) 微波传输。微波是一种频率超过1GHz的电磁波, 其波长比普通无线电波更短。微波传输类似光线直线传输, 是一种视距范围内的接力传输。两个微波站之间的传输距离不能很远, 一般在50km左右, 否则将不能获得较稳定的传输特性。当前使用的频率是2.45G赫兹波段 (民用波段) 。微波主要用于前端基站与保护站监控中心之间的通讯传输, 也包括基站到基站之间的传输。

(3) WI-FI传输。WIFI (WirelessFidelity) 属于短距离无线技术, 是一种网络传输标准。由于Wi Fi的频段在世界范围内是无需任何电信运营执照的免费频段, 因此WLAN无线设备提供了一个世界范围内可以使用的, 费用极其低廉且数据带宽极高的无线空中接口。基于WLAN的宽带数据应用, 如流媒体等功能更是值得用户期待。Wi Fi传输主要用于保护站监控中心与管理局监控中心之间的通讯传输。

2.3建立供电保障系统

监控中心采用普通办公用电, 为防止意外停电, 中心使用UPS电源, 以保证最低8小时持续供电。前端基站的供电方式主要是太阳能以及风能, 采取“风光互补”方式发电, 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同时供电。

森林防火应急管理论文 篇5

呼伦贝尔市与蒙古国、俄罗斯相邻,陆路边境线长达975.82公里,边境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公里只有3.2人,而且人口多聚居在旗、苏木所在地,边境一带几乎没有人烟。

特别是蒙古国每年都放火烧荒,我国处于下风口,遇有大风天气,境外火极易引发火灾。

由于林草相连,草原火时刻威胁着森林,同时受到毗邻地区火烧入的威胁,加之防火经费短缺、防火专业队伍数量不足、基础

设施相对落后、防扑火科技含量不高、控制较大火灾的综合能力不强,因此,建立森林防火应急管理长效机制已刻不容缓。

二、建立和完善防火应急管理长效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防火应急管理长效机制,关键是要根据森林火灾的发生规律,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企业的职能作用,运用行政、法

律、经济和技术相结合的手段,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把各个重要时期的森林防火工作做好。

1、火的燃烧理论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化合时产生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一定的温度。

森林中的可燃物一般包括树叶、树枝、树根、球果、树下草本植物、林木凋落物、腐殖质等。

助燃物指氧气,1公斤木材完全燃烧需要纯氧0.97~1.65立方米,需要空气4.6~7.9立方米。

燃烧需要一定温度,绝大多数可燃物的燃烧是在气态下进行的。

燃烧分闪燃、着火和自燃等。

只要其中缺少任何一个要素,火灾就不会发生。

因此,要在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隔绝氧气方面下功夫。

2、建立森林防火应急管理长效机制的条件

森林防火工作不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

根据近几年来森林防火工作的实际,呼伦贝尔市虽然在宣传教育、野外火源管理、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探

索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办法,但要建立森林防火长效管理机制,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还需要做好更加严密的预防工作。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并将其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常抓不懈。

要建立森林防火基金制度和保险制度,确保正常的森林防火投入,特别是基层防扑火队伍和硬件设施建设。

要组建一个务实的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制定一套健全的森林防火工作制度,包括森林火灾扑救预案、森林火灾责任追究制度、森

林防火目标考核制度、森林防火工作督查制度等。

要不断总结森林防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注重抓好森林火灾重点火险区的综合治理工作。

要有一个科学的预测预报系统、林火监测系统、功能强大的防火通讯和林火阻隔网络,能及时、准确地预测、发现和报告火情,控制火灾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要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林火指挥扑救系统和防火物资储备库。

要加快林区防火公路网络化进程,为实现护林防火的`机械化、现代化创造条件。

三、森林防火工作发展趋势

1、开展计划烧除,做好“黑色防火工作

火对森林生态的作用有双重性,即火害和火利。

因此,研究如何控制火的有害一面、充分利用火的有利一面是今后森林防火工作关注的焦点问题。

以火防火是为了减少森林可燃物积累,降低森林燃烧性或开设防火隔离带,阻止林火蔓延而进行的林内外计划烧除。

因为火烧迹地呈黑色且有防火功能,故称为“黑色防火。

定期计划烧除是在防火期前选择适当的时机,在林内外进行点烧。

计划烧除不仅可减少可燃物的积累,降低森林燃烧性,还可以加快凋落物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有利于森林生长发育,对维持森林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利用火烧开设防火隔离带比利用机械割打、化学除草等方法成本低、速度快。

但无论是林内的计划烧除,还是林外点烧防火隔离带,都要根据森林植被类型、立地条件等因素研究用火间隔期。

因此,对于以火防火来说,不但要掌握安全用火技术,还要研究用火间隔期、用火时机,避免给森林生态系统乃至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建设生物防火工程,加强“绿色防火规划

生物防火也叫“绿色防火,是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措施之一。

生物防火工程是根据植物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通过营林、造林、补植及栽培经济植物等经营措施,减少林内可燃物的积累,改变火环境,增强林分自身的难燃性和抗火性。

如现有的次生林改造防火林带,使防护林带不仅自身难燃和抗火,同时也能阻隔和抑制林火蔓延,并且能够调整林分结构,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防火林带的建立,不仅可以绿化、美化、净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还具备有效、持久的防火作用。

同时,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可增加林区下岗职工的就业机会,活跃林区经济,改善林区职工群众生活。

因此,生物防火工程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推进“四大系统建设,提高防火科技水平

“四大系统建设是集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应用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是指火情预测预报系统(主要包括可燃物类型区划、火情预报等)。

通讯系统(主要将短波、超短波、有线电话、移动电话等科学地结合起来)。

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主要包括防火图像、数据库、扑火模拟决策等)。

航空———森警护林系统(主要包括林航站、移动航站、化学灭火、索道机降等航空———森警地空配合的一体化作战)。

实践证明,这些科技手段在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因此,“十二五期间,应重点加快“四大系统建设,力争在5~内使各旗(市、区)和重点乡镇建立完善的

实现“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旗(市、区)———乡镇———火场监测、通讯、决策的现代科学体系,使全市防扑火工作实现现代化,切实保护好绿色资源。

4、强化防火宣传,设立防火奖项

为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应设立“森林防火宣传奖,制定“奖励防火宣传人员办法。

对在市级、自治区级、国家级媒体上发表防火宣传、科研、新技术推广等文章的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作为评优、晋级考核的条件之一。

5、深化防火科学研究,提升防火科技含量

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的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和社会热点。

森林防火管理 篇6

关键词:森林资源 监督管理 可持续经营

一、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统计结果

森林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林木的数量和质量,林地面积、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的总称。据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森林面积增加1596.83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6.55%增加到18.21%,增加了1.66个百分点,继续出现长大于消的趋势。森林蓄积量净增8.89亿立方米,年均净增1.78亿立方米。林分每公顷株数增加了72株,蓄积量增加了2.59立方米,林木平均生长速度加快。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比例增加了3个百分点。龄组结构、树种结构发生可喜变化。

但从清查结果看,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一是总量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繁荣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量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二是分布不均:东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为34.27%。中部地区为27.12%,西部地区只有12.54%,而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5省(区)森林覆盖率只有5.86%。三是质量不高:全国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居世界第84位。林分平均胸径只有13.8厘米,林木龄组结果不尽合理。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现象还比较严重。四是林地流失依然严峻:清查间隔期内有1010.68万公顷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改变为非林业用地,全国有林地转变为非林地面积达369.69万公顷,年均达73.94万公顷。五是林木过量采伐仍相当严重:一方面可采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超限额采伐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全国年均超限额采伐量达7554.21万立方米。

二、透析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中的制约因素

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呈出现总量持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渐趋合理的良好态势。从总体上说,我国生态状况已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这是一个对峙更加激烈、拉锯更加显著、任务更加艰巨的阶段。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认清森林资源面临的形势,透析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中的制约因素将具有重大意义。

1、在森林资源管理上,我们不可回避执行不坚决、不能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等现象。很多时候我们好象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更多是以木材生产经营管理为主的服务性参与。纵观我国五十多年的林业发展历程,从计划经济年代的无度采伐、“文革”期间的超产、现实中所形成的木材售价竞疮新高现象等都是管理体制“惹的祸”在实际工作中、森林的采伐利用經营管理和森林资源培育、保护的管理与监督,在某国有森工企业内部属截然不同的两种理念。前者是木材生产上的经营性管理,是有形的,追求的是即得利益。好材卖好价,多采多赚钱。而后者则不同,追求的是森林自然恢复的能力和生态效益上的最佳化,是无形的。把两个不同理念的矛盾交叉行为人为的硬性捏在一起,让一个人去管和执行或照办,决不是用“觉悟”能实现的。需要的是分管和制约,否则,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将永远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2、森林资源的管理机构和部门还没有真正的发挥应有作用。当前,还有一些森林资源处、林政处、质检处、调查设计队和森林保护部门等,被作为一种上行下效的部门而设置在企业内部,隶属于企业中的科部室,“吃的是一锅饭,睡的是一铺炕,喊着相同的口号,干着彼此不分的工作”。不利于发挥作用,执法也难于到位,随着企业的缩编、瘦身,从事资源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已愈加显得势单力薄。

3、伐区管理的检查验收还存在许多无奈。伐区管理的检查验收不同于其他行业以终端产品为对象。其他行业终端产品不合格可以不出厂,质量差可以返工重来。在实际工作中,伐区作业质量的好坏,在其采伐、集采过程中就已形成,而检查验收所体现的结果只是一种无奈的认可。通报、批评、下不为例也只是检查验收中的一种公事。不该采的采了就无法挽回的(这类木材恰是市场最为赚钱的),而能够进行返工的项目无非是应伐木未伐而再伐、清理不净而在清,导致的是二次破坏所造成的剩余物增加、幼树幼苗的损伤。

4、从事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机构还无法肩负起森林资源管理上的更高层次的监督工作。上级派驻各森工企业局的专员办事处以及各森工局派驻基层林场的资源监督站硬件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这一机构的工资仍由企业局支付,人员的调配仍由企业掌管,福利仍在“讨要”之中,遇有大事仍需沟通、协调、甚至于请示,但欲禁不忍的工作局面始终束缚着工作的正常开展。

5、森林资源管理上的规程、规定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执行。如《森林法》、《森林法实施细则》、《森林采伐更新规程》等,经五十多年实践,这些规定已达到了日臻完善的程度,只是在其运作当中,有时还得不到有效的监督执行,而且,一旦涉及到国家的任务、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时,有时还有措不施、有措难施。

三、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监督工作的基本措施

事实上,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解决森林资源的管理问题,关系到森林可持续、关系到长久的“吃饭”、关系到其他任何一项林业改革工作的成败。新形势下,做好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林权管理为核心、利用管理为重点、综合监测为基础、监督执法为保障,坚持依法治林,科技兴林,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突破重点,狠抓落实

1、大力推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制定《编制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方案纲要》,启动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的试点工作,逐步把林木采伐指标管理转移到推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方案的编制和监督实施上来。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各地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打牢基础。进一步抓好农田保护林、森林可持续经营实验示范等改革试点工作,认真总结试点成果,出台《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规范不同林种、不同区域的经营方式。

2、依法严格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制定出台《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分解和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措施,加大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采伐限额的严格执行。进一步强化林木采伐的源头管理,严格执行林木凭证采伐和伐区设计、拨交、验收制度。坚持木材凭证运输和木材经营加工审批制度,制定出台《木材运输监督检查办法》和《加强木材经营加工监督管理的意见》。

3、强化林地保护管理。进一步加强征用占用林地管理,实行征占用林地年度总量控制,推进建立林地用途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专家评审制度和林业部门预审制度;积极推行占用林地公示制,提高征用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率。开展打击毁林开荒等破坏林地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

4、积极推动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建设。按照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技术规定和实施方案的要求,抓好全国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和全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工作,整合现有监测资源,不断提高我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5、加强森林资源监督工作。出台《森林资源监督办法》,进一步严格规范监督行为,把监督工作全面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积极理顺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监督机构的管理体制;积极引导、支持有条件的重点省区逐级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逐步健全森林资源监督体系。建立健全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体系网络,积极推进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工作。

6、扎实抓好年度各项核查、检查。开展重点公益林管护核查,完成天保区新增人工林的核定,客观评价各地重点公益林管护状况;认真组织森林采伐管理情况监督检查,督促采伐限额制度落实到实处;组织全国征占用林地检查,突出检查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情况等。各项核查检查要加强工作质量和廉政纪律的监督管理,确保核查工作廉洁、高效、高质的完成。

浅谈林业资源的森林防火管理 篇7

1 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

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毁灭性的灾害。引起森林火灾有3个因素:可燃物、氧气和火源。在森林里可燃物和氧气是随时具备的, 造成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是火源。发生森林火灾的火源一般有自然火源与人为火源2类, 其中主要是人为火源。据统计, 人为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占99%, 因此, 加强森林防火管理, 应着重加强对人在林区活动的约束和管理。要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和“打早、打小、打了”的方针。从建章建制入手, 严格纪律约束,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增强群众防火意识, 健全林火预报扑救机制, 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实现不发生或少发生森林火灾;一旦发生森林火灾, 要及时组织扑救, 使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具体预防措施有以下2个方面:

1.1 预防森林火灾的行政措施

(1)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效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2)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乡、村以及村民小组都应建立相应机构, 制定森林防火措施, 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 (3) 以法冶火。以国家《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为依据, 对引起森林火灾的当事人和责任人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1.2 预防森林火灾的技术措施

1.2.1 火险预报。

在防火期内, 对森林火险情况进行监测预报, 这是森林防火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1.2.2 组建森林防火设施。

在林区建立防火设施, 开设防火线、防火林道、防火林带、建立眺望台等。这些设施是防止森林火灾的最有效办法。

1.2.3 建造混交林。

在大面积的造林过程中, 从造林设计到造林施工, 要考虑到成林后的森林防火管理工作。在适地适树前提下, 要以营造混交林为主, 避免营造纯林, 特别是松、柏类带油脂类树木的纯林。

2 扑火森林火灾的组织与善后工作

2.1 扑救森林火灾的组织

发生森林火灾, 应迅速组织力量扑救。扑火是极其艰巨而复杂的战斗, 必须有严密的组织, 统一指挥, 统一行动, 领导一定要亲临现场组织扑救, 火灾比较大的, 应组织临时扑火指挥部。乡村发生森林火灾要由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 各行各业要积极配合, 林业站要协助政府组织扑救林火工作。

2.2 扑救森林火灾的善后工作

森林火灾扑救后, 立即对受灾林区进行损失调查和统计工作。

2.2.1 火灾面积调查。

调查人员要深入现场, 现地勾绘火场图, 然后求算面积。

2.2.2 林术损失调查。

采用标准地方法调查, 在标准地内, 应分别对烧死、烧伤和未烧伤的林木进行每木调查, 确定其损失。损失程度标准如下: (1) 烧毁木:树冠全烧焦, 树干严重被烧, 伐后不能做用材的。 (2) 烧死木:树冠2/3以上被烧焦, 或树干形成层2/3以上被烧坏 (棕褐色) , 树根烧伤严重, 树木已无恢复生长的可能, 采伐后尚能做用材的。 (3) 烧伤木:树冠被烧部分在1/2以下, 树皮烧伤不严重, 有恢复的可能性。 (4) 未烧木:树冠未被烧, 树干、树根受伤害, 仅外部树皮被过火燎黑。

按上述四类分别统计林术株数与材积, 推算总的林术损失。

3 林业站森林防火管理的主要职责

(1) 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协助乡镇政府制定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规划和防火扑救措施, 并督促按规划的要求完成。 (2) 进入重点防火期前, 协助乡镇政府对防火设施及防火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协助落实防火值班、扑火队员的培训及村级专职护林员巡逻报警等有关工作。 (3) 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毗邻地区的森林防火联防工作。 (4) 发生森林火灾时, 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扑火队伍的组织协调工作。 (5) 做好火灾损失调查、建档, 统计有关报表, 并及时按规定报告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情况。

4 加强领导, 务必把防火责任落实到位

抓落实, 见成效, 关键是加强领导。森林防火工作之所以能取得阶段性胜利, 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思想认识到位, 高度重视, 组织有力, 责任明确。要切实做到“三狠抓、三落实”, 确保森林防火不因工作疏忽而出现任何问题。

4.1 狠抓组织领导, 做到防火责任落实

一要落实好“行政首长”负责制。从县长、乡长、村长、组长、场长、校长、户长, 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 把“七长”负责制贯穿到森林防火工作的全过程中来, 做到在整个工作部署上, 防火工作有位子;在资金安排上, 防火投入进盘子;在工作开展上, 防火措施有法子。二要落实好天保管护组织一条线的责任。把森林防火作为天保工作的一项硬任务、硬指标, 森林防火工作在乡镇、护林站、村委会、村护林员年度天保考核中要严格考核, 奖惩到位, 对出现问题的, 该否决的否决, 该解聘的解聘, 该追究责任的追究责任, 决不姑息迁就。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最重要的是加强一把手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视, 落实一把手的森林防火责任。各防火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要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第一件大事、第一位任务、第一项职责, 集中精力、集中时间, 亲自抓薄弱环节、亲自抓研究部署、亲自抓检查落实。

4.2 狠抓责任追究, 做到奖惩措施到位

责任制的落实, 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措施。各责任单位领导及组成人员有变动的, 要及时调整充实, 决不能出现岗位空缺和工作断档, 做到人员变动森林防火责任不变。对领导得力、措施落实、预防到位、扑救及时、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要进行表彰奖励。凡防火责任不落实、发现火灾隐患不作为、发生火情隐瞒不报、扑火组织不得力, 并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 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4.3 狠抓宣传教育, 做到思想认识到位

要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首要任务和第一道工序来抓, 在提高各级干部思想认识和广大群众防火意识上下功夫。当前, 要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克服“三种思想”:一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 做到高度警惕, 未雨绸缪;二要坚决克服经验主义, 做到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二要坚决克服畏难和厌战情绪, 做到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

5 结语

总之, 森林防火工作是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果的大事, 它关系到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大局, 责任重于泰山。只有以高度负责的精神, 务实高效的作风, 果断有力的措施, 才能做好森林防火攻坚战, 为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保护森林资源, 优化生态环境, 振兴经济作出新的贡献。

摘要:随着林业的发展, 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林下可燃物不断增加, 森林防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以健全森林消防组织体系为中心, 以加强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以壮大森林消防力量为保障, 以完善森林消防协作机制为手段, 以加强法制建设为突破口, 打牢根基, 夯实基础, 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

关键词:森林火灾,预防措施,森林火灾组织

参考文献

[1]唐丽华.区域森林主要灾害与空间结构关系的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2]韩月霞.移动式森林防火指挥系统的实现研究[D].华北电力学 (河北) , 2007年

浅谈森林停采后森林防火工作管理 篇8

关键词:森林防火,森林停采,联防联治,封山

森林防火需要壮大专业消防人员,更要有组织、经过培训的扑火专业队。从目前森林停采情况来看,林场职工的减少,森林防火扑救工作就落实到了附近村屯上,这就需要及时建立完善森林防火“联防联治”制度,重新组织扑救队伍。扑火工具及其他设施装备完善、交通运输道路的畅通,直接影响着森林火灾扑救效果。因此,森林停止采伐后,绝不能放弃对公路、作业道管理和维护。为森林防火创建良好的便利条件同时,更重要的是实现森林防火整体工作的完善,利用好现有资源,为森林防火工作在硬件上得以重大创新。

1 加强森林防火通道管理

重点就是维修好老运材道路、集采作业道。对森林防火重点区域要依靠林班作业道制作防火隔离带,继而实现永久性防火隔离带,有条件的可修建能行驶简单车辆的便道。如摩托车,山地车、三轮等,为森防人员创建巡护便利、扑救及时的有力条件。从而也扩大了森林巡防管护的面积。

运材道的管理和维护必然达到森林防火的所需的功能,现代森林防火设备,必须要有畅通的道路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修建防火通道,改进原有林木运输通道,是实现现代化森防工作的基础,把已形成的运材道、林班集材道维护成标准的防火通道,才能确保实现森林防火快速反应的作战能力,达到及时扑救目的。

森林停采后,作业林班内楞场是整个作业区林木集中、造材、装运的场地,有些老楞场经多次铺垫、碾压使用后,显得较牢固,这样的作业场地完全可以建成山地临时停车场或消防器材摆放地,为森林防护提供便利的动态管理。

2 停采后森林防火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森林停采后,使专业的森林消防队得到良好充实,凸显了年轻化和专业化,因为很多年轻森林采伐油锯手补充到森林消防扑火队中。他们使用机械设备基本相同,这样,对森林防火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都有了切实的保障。停采后的林区,首先是林场留守人员极度减少,除一些工作人员外,基本剩下的是“老弱病残”,再就是由于森林停止采伐后,一些相关配套的辅助单位也相继停产、分流、转制等,对森林防火扑救环节来说,原来容易组织的职工群体已不复存在,森林火灾的扑救重任自然就落到了临近各行政村屯的肩上,因此,调动起全民森林防火的积极性是森林停采后的一项重点工作。

根据当前森林经营的实际情况,森林防火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因此,提高先进科学技术管理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增加先进设备、并高效地得以广泛利用。“设备健全,防范得当,扑救及时”是森林防火工作有机体。尤其是森林停采后,每个环节必须有机的连在一起。用先进设备和设施来弥补管理的薄弱环节。

3 停采后森林消防工作实行“联防联治”措施

森林停采后,森林消防工作继续实行“联防联治”措施,村与村、乡与乡、县与县之间,要长期联谊交流。对发生的火情,联防联治的单位,都能就近就快到场扑救。体现联合治理、共同受益的效果。

各联防单位是森林停采后的森林防火主力军,也是林业主管部门必须依赖的扑救力量,因此,建立严密的指挥系统同时,协调好各部门之间关系,真正体现出整体作战能力。

森林停采后,更加注意一些闲散人员随意入山的问题。重点是一些聚会、旅游人员,不懂山里规矩,随意性、好奇心较强。尤其是春秋两个森林防火关键季节,也是蘑菇野菜等山货采集之时,一旦管护不严,就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实施封山制度,铺设监控设施,一切防范于未然。

4 小结

森林停采后,重点工作依旧是森林防火工作,只是任务更加艰巨了,责任更加重要了。只要相信科学管理,踏实做事,依靠全民防护治理,森林生态建设将会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灵川县森林防火火源管理的措施 篇9

1 灵川县目前在火源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没有真正认识到火源管理对防火救火的作用

一些相关部门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火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火源管理和对防火救火的认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 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过于偏重发生火灾时的扑救, 对如何有效地预防火灾对策较少, 也没有把火源的管理作为火灾预防的重要措施去抓。因此, 灵川县在防御火灾尤其是在真正的扑救火灾中往往处于被动, 从而也造成了一些不可补救的后果。

1.2火源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真正束缚火源管理的还是在制度方面, 灵川县的火源管理制度还很不健全、不完善, 结果造成了火源管理的责任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也没有真正的建立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个人责任制。这样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和有效的办法因为制度和人为的因素最终得不到贯彻, 火灾发生后的责任追究很难落到实处。另外, 在管理控制上也缺乏具体的量化的目标, 更没有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有效的考核和考评。

1.3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不全面不到位

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既不全面又不到位, 致使靠近林区的群众森林防火意识较低, 对防火救火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方式方法。另外, 还有一些不好的用火习惯也没能的到有效的改变, 甚至在燃烧鞭炮和婚丧嫁娶方面更是愈演愈烈, 从而造成森林火灾多发频发。此外, 在宣传防火教育活动中往往流于表面和形式, 没有立足林区的实际情况, 加之受经费和人力的限制, 灵川县的防火救火教育宣传活动更是处于被动局面。

1.4行政手段不及时, 火源管理有漏洞

在预防和扑救火灾的具体工作中, 一些相关部门过分的强调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等客观因素, 而在预防环节中缺乏必要的行政手段。并且发生火灾后, 救火措施不及时、不到位, 再加上有些相关部门信息不对接、不对称, 容易造成管理和职责上的重叠。这些都是在火灾管理上存在着的严重漏洞问题, 进一步的造成了在火灾扑救过程中, 陷入被动局面。

2 今后在森林防火火源管理中采取的措施

2.1一定要加强防火宣传教育的力度

森林防火救火的宣传教育是火源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所以, 灵川县不仅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 而且要在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和企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要通过加强防火宣传教育的活动提高全县的森林防火意识, 从而在思想和认识上改变人们用火防火救火的习惯。另外, 灵川县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书籍等各种宣传方式普及预防和扑救火灾的基本知识, 让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基本的森林防火的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思想上认识到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因此, 灵川县一定要重视和加强防火宣传教育, 从而让人民群众更加有意识、懂方法地进行火源管理和防火救火。灵川县森林覆盖率 (见表1) 。

2.2加强火源管理, 注重工作落实

加强火源管理必须要加大对火源的检查指导力度, 对容易产生火灾的地方进行仔细的勘查, 加强森林火灾检测预警, 及时发布火险警报, 让人们及时地做好各个方面的防火救火准备。另外, 对各种火源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尤其是加强对炼山造林用火和一些农事生产用火的监控和管理, 真正的把火灾隐患控制在源头, 注重防火救火的工作落实, 把工作落实到村到户, 建立村、组、农户三级的防火体系, 从而将防火救火的主体转移到具体的村和农户。此外, 森林防火工作要根据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配备专业的防火装备, 政府要设立防火救火基金, 开展一些必要的技能培训。因此, 森林防火只有把火源管理工作落实到基层, 使群众的防火意识提高了, 才能真正的提高防火救火的预防扑救能力。

2.3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建设专业的防火救火队伍

政府在防火救火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主要起着主导的作用, 政府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将森林防火救火的经费考虑在内;而且可以在这个固定投资经费的基础上, 吸引社会和企业的投资, 增加防火救火投资力度, 从而建立专项的投入和运营机制, 保证灵川县火源管理和防火救火的顺利实施。另外, 灵川县要合理的运用这些专项的经费, 不仅要在将经费用在防火救火的过程中, 而且用这项专门的经费建设一支专业的防火救火队伍, 并通过各种教育培训和技能培养, 提高森林消防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专业的扑火、救火技能以及坚韧的心理素质。此外, 还可以通过改善消防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待遇, 让其没有后顾之忧。因此, 灵川县防火救火工作要加大经费的投入, 配备专业的灭火装备, 拥有先进的扑救工具, 从而更好、更快地加强对火源管理工作。

2.4完善森林防火救火责任制, 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一定要努力完善森林防火救火责任制, 真正的建立森林火灾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做到各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把森林防火救火的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到实处。因此, 灵川县要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把森林防火救火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相关单位和相关个人身上, 落实到各个村庄的村组, 还可以根据划分区域实行包干、签订责任书, 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个人的任务和责任, 从而更加有效的开展防火救火工作。另外, 一旦发生火灾, 要根据火灾的具体情况, 迅速地建立应急方案, 更快的投入到火灾的战斗中。此外, 灵川县要实现责任追究制度, 在完善森林防火救火责任考核办法和制定森林防火救火责任追究办法中, 进行适当的考核、评比和检查, 根据火灾的预防与扑救的实际情况实行责任追究, 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和促进整个的森林防火救火工作。

3 结束语

火灾对森林的破坏不容忽视, 其不仅毁坏了大量的森林资源, 也对灵川县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场大的火灾可以破坏当地整体的生态平衡, 因此灵川县要加大力度进行防火工作, 对火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把火灾扼杀在源头中。

参考文献

[1]查正鑫.火源管理是森林防火工作的核心—对泸定县森林防火野外火源管理工作的调查[J].科技风, 2012 (07) :260.

[2]朴东赫, 吴建国, 陈军.西南地区森林防火火源管理的对策措施[J].森林防火, 2010 (02) :12-13.

森林防火管理 篇10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境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08°07'04"-108°07'25",北纬21。45'04"-21。45'15"。保护区地处十万大山南麓蓝山支脉,跨那梭、华石、大录和扶隆4个乡镇的13个行政村、65个自然屯以及国营那梭农场、华石林场,为西南一东北向条状地块,东西长约20.3km,南北宽约11.4km,总面积9195.1hm2。其中核心区面积729.4hm2,缓冲区面积4139.5hm2,实验区面积4326.2hm2,保护区内林地面积114195hm2,森林覆盖率达88.6%。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及其赖以生存的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资源综合考察表明,保护区域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19科886属1997种(含变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14种,其中金花茶组植物5种(含变种约40万株),占全球已知金花茶数量的70%。这充分表明本保护区的植物种类丰富,成分复杂,特有性强,珍稀涉危植物多,在植物类保护区是不多见的。

二、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

(一)防火组织

保护区森林防火纳入防城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保护区管理处主要领导是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是保护区森林防火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了以保护区负责人为组长的森林防火领导小组,下设森林消防队,共有队员15人;与周边有关乡(镇)建立了防火联防组织,周边的13个行政村也成立了护林防火领导小组,并成立有义务扑火队。

(二)现有的森林防火设备

保护区管理处现有的森林防火设备主要包括有:越野车1辆、2轮摩托车7辆、对讲机6台、望远镜2架、风力灭火机6台、工兵铲10把、GPS手持仪4只以及海拔仪、手持罗盘、帐篷、睡袋、背包等野外工作设备。

(三)森林防火措施

1. 加强巡查与管理

防火期内,管理处每天派出资源保护人员上山巡查,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加大森林防火工作的督查力度,重点检查防火宣传措施、野外用火巡查措施。加强火源管理,保护区内各职能部门和护林员各司其职,加强巡护检查,坚决杜绝野外违章用火。

2. 做好森林防火宣传

防火宣传是搞好护林防火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宣传,广泛发动群众,群防群治,才能达到良好的森林防火效果。保护区管理处每年都印刷大量的森林防火通知书和森林防火规定等宣传资料并发放到周边社区群众家中,向农户宣传护林防火规章制度,以提醒社区群众注意生产生活用火。在进入保护区的各个主要道路口,书写宣传标语,提醒人们注意防火。并结合金花茶资源保护工作,深入周边各村各屯,通过召开座谈会、粘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在社区广泛开展防火宣传,使防火知识家喻户晓。

3. 制定扑火预案和森林防火制度

保护区管理处每年都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了扑火预案和各项森林防火制度,预案做到“严、细、实”,使森林防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落实好组织、指挥、人员调配、机具装备、通讯联络和后勤保障等工作,并对扑火队伍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技能培训。严格执行火情报告制度,确保一有火情,能快速、准确出击,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保护区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区内地形复杂

保护区属十万大山的支脉,地层结构为印支期褶皱—那梭向斜,呈北东60°方向延伸,属地堑式向斜构造,特点是山峦起伏较大,多沟谷,地形较为复杂,保护区内山峰众多,发生森林火灾不易扑救。

(二)植被丰富,森林可燃物丰富

保护区分布有较大面积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随着资源保护成果初见成效,森林资源得到长足增长;林下植被物异常丰富,枯枝落叶层厚达20~30cm。连林间山路都长满了柴草,为森林火灾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可燃物。

(三)周边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不高

划为保护区后,群众直接从山林中得到的收入份额减少甚至为零,群众对保护区森林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淡薄,群众森林防火意识不强,存在着“山上树木不是我的,烧掉了也无所谓”的思想,因而放松防范,随意放火、见火不救的现象较普遍,没有形成“政府负总责,全民抓防火”的良好社会风气。

(四)森林防火设施薄弱

当前,保护区的森林防火经费投入少,防火设施无法满足森林防火工作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交通工具不够、扑火工具不足、通讯工具少等。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短时间难以组织扑救工作,金花茶资源及森林生态将受到严重破坏。

(五)联防机动能力差,扑火队防火技能不强

各个乡(镇)、行政村都组建了义务扑火队,但在协调、组织指挥、预案的启动和执行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接到火警后,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到人,扑救过程处于无序状态。

各乡(镇)、行政村扑火队伍力量薄弱,大部分乡镇组建的是以乡镇、村委干部为主的义务扑火队,这类扑火队的队员人数少、体力差、防火技能差,在发生林火时不懂得科学地进行扑救。

(六)缺少必要的防火林带

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大部分地区与周边社区紧紧相连,由于保护区与周边区、保护区各功能区之间缺少必要的防火林带,周边区发生的森林火灾容易延伸到保护区内。

四、森林防火管理对策

森林火灾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并且具有难预见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可预防性。根据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防火管理对策。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森林火灾的发生,多数系人为因素造成,如烧蜂、放牧等。要控制人为森林火灾的发生,开展防火宣传教育是预防林火发生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座谈、广播、标语、典型案例等形式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森林火灾的危害性以及防火方法,进一步提高周边群众的防火意识,才能做到群防群治。

(二)不断加强巡查和野外火源管理

切实加强保护区森林防火值班工作,在戒严期,值守人员和护林防火人员,要上岗到位,履行职责,加强火情巡查;对重点地段、重点路口要严格把守;要加强森林防火督查工作,开展明察暗访,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要立即责成当地乡村限期整改。

严格执行防火期内野外生产性用火审批制度,对于周边烧山造林、基地开发等生产性用火要严格按照《野外火源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审批,并按要求组织用火。

(三)增加森林防火投入

加大现有的防火投入,完善相应的交通、通信、照明、扑火机具等设施,建立防火隔离带网等,以提高保护区目前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能力。

(四)提高联防机动能力和义务扑火队员的防火技能

建立保护区周边乡(镇)森林防火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各乡(镇)的组织协调,提高林火联防机动能力。乡(镇)、各行政村组建的义务森林扑火队,由于他们没有受过系统的防火、灭火知识培训,防、扑火能力不强,其职责得不到充分发挥,对他们进行培训是必要的。

(五)建立生物防火隔离带

在保护区重点防火地段和人为活动频繁的区域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以隔断易燃林木,有效防止森林火灾的蔓延,减少周边火灾对保护区的威胁,提高保护区的防火能力。

摘要:文章介绍了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分析了金花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今后如何开展好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金花茶,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黄以平.温州市建立森林防火长效管理机制的探讨[J].森林防火,2003.(4).

上一篇: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下一篇:水库大坝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