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科研

2024-05-12

草根科研(精选五篇)

草根科研 篇1

一、草根科研要做到“课研”

草根科研的魅力就在于它“发生在学校、研究在学校、为了学校更好发展”,所以,要想发挥它最大的作用,草根科研首先就应该立足于“课研”。作为科研的参与者,一线教师近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都在课堂,因此,教师们进行科研的最佳阵地也就在课堂,“课研”是草根科研最重要的对象和方式。

首先,“课研”,即“课堂研究”。

课堂研究,包括教学语言、教学设计、学生表现、教学效果等所有发生在课堂上的,和课前准备、课后反馈甚至班级文化等所有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因素),这些与之相关的所有内容都应该成为课堂研究的对象。

其次,“课研”,即“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相对而言,课堂研究研究的是几堂课中的某一类项目,课例研究则更注重案例的整体性。

再次,“课研”,“课题研究”。

这里的课题研究,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所暴露的某一类问题,据此进行的专项研究,也就是问题研究。这样的科研切入口更小,实施好了,所产生的科研效益更直接。

二、草根科研要做到“刻研”

科研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它需要研究者有着持之以恒的耐心,甘于寂寞的决心,和善于发现的苦心,尤其是忙碌于一线的教师们,需要付出的要更多。因此,草根科研需要做到“刻研”,“刻研”是草根研究最需要的态度和做法。

“刻研”,意味着要“刻苦研究”,这是一种态度。就如列宾所说: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因此,只有刻苦的付出,才能有最后的硕果。于是,因为秉持“刻研”的态度,草根科研的追随者们放弃更多的节假日,舍弃更多的休闲娱乐;也正因为秉持“刻研”的态度,教师们才能摒弃浮躁的心态——沉得下去,才能把闹市化为幽谷——静得下来,才能将宏观与微观融会贯通——提炼得出来。

“刻研”,意味着要“刻意研究”,这是一种做法。既然是“刻意研究”,那么教师就应该时时处处留心,拿着“放大镜”去发现身边可供研究的问题,拿着“显微镜”去放大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细节的现象,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以小见大”,体现“草根科研”的“研究点细”的特性。

三、草根科研要做到“可言”

科研结果的呈现,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便是课题总结、报告,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可言”是草根研究最主要的依据和表现。

“可言”,需要以实践作为基础。

科研最终结论的呈现,绝对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这水的源头,这树的本根,就是实践。只有经过实践的论证,科研才具有其真实性和推广性。

“可言”,需要将理论进行提炼。

理论对于科研,起着佐证、支撑、丰满的作用,因此,在提炼理论之后,科研成果才能更有说服力,更有广度和深度。

四、草根科研不要“言旧”

“言旧”即老话重提,它不同于“老树发新芽”,前者只是将原有成果改头换面而已,其成果是OUT了的,而后者却是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生发,是全新的,有创造性的。因此,草根科研尽管研究的是日常的教学,但要注意规避“言旧”。

五、草根科研不要“言就”

如今,由于种种原因,科研存在着“言就”的现象。

表现一:就为了科研而科研。

课题研究缺乏系统完整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和计划,无操作过程,无检查评估,无阶段小结。

表现二:就为了“好看”而科研。

开题会、结题会虽然搞得声势浩大,而研究前期、中期和后期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研究资料不全面。

表现三:就为了结题而科研。

教师几乎不开展研究活动,不系统思考研究的核心问题,仅仅是在结题前匆匆忙忙赶成果,由一些写手的“妙笔生花”形成所谓“丰富的科研成果”。而撰写研究报告时,什么概念流行就说什么,书上、网上、报上、杂志上,只要能用的,一概“拿来主义”,东拼西凑,不重视特色,有的甚至编造数据和案例,杜撰课题研究成果;有的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概念”的诠释上,从头到尾将“概念”分割,完成引入、诠释、复述的“三部曲”。

如上种种的科研现象,都是缺乏或是模糊了过程后推出的结果,试问,这样“言就”的结果能有多少价值?

六、草根科研不要“厌究”

孔子曾提出“学而不厌”。对于科研,我们需要“究而不厌”。“究”什么?追究理论,追究根源。现象的根源是本质,而很多本质往往都有相关的理论作为基垫,因此,教师只有对理论知识不“厌究”,才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当前,很多学校的管理层意识到一线教师理论不足的缺陷,为了弥补,各校纷纷花大量财力、精力聘请专家、教授来校“指点迷津”“理论下嫁”。但是,光自上而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们自下而上去研究理论,且不厌其烦,如此,广大普通教师才不会因为研究深度不够、理论高度不够而被拒于教育科研的大门之外。

草根梦想的作文 飞吧,草根 篇2

关于草根梦想的作文 飞吧,草根

北京人大附中初三 雷伯涵

在第五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压根没有“草根”这个词,而在第六版中它的本意也是被搁置在最后了,它的新意是平民百姓,普通大众。古今中外,有哪些草根梦想成真了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便是我国著名的“草根”陶渊明。他的梦想很简单: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是三国时期的名草根诸葛先生了。然而他的梦想呢?“陛下亦宜白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青,深追先帝遗诏……”草根刘备找到了草根诸葛亮,二人成就了一番霸业。

梦想可小可大,只要执著追求,草根无论在精神还是事业上,终能腾飞!历史上众多的知名草根们当然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身边的草根人物也是我们的榜样。

众所周知,欧洲的教育体制强调“素质教育”。没有太过死板的考试“一考定终身”。我的表哥是个法国人,比我大三岁,高高瘦瘦,面孔白白的,有少许雀斑,但鼻子没有一般欧洲人那样明显的高,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欧洲人了。说话时不失法式幽默,其中也有中国味儿。他会说的第一句中文不是“妈妈”,也不是“苹果”什么的,居然在看过动画片《西游记》后,他妈妈要出门时,他来了一句:“哪里走!”的确令人捧腹。他立志要学好中文,到中国来研究各种中国才有的“中华龙鸟”,为了梦想,他使尽浑身解数,要找到隐形的翅膀,“哪里有风,就飞多远吧。”

他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喜欢恐龙”,来到中国第一个想去的地方不是故宫、长城,而是西直门附近的古生物博物馆。梦想时刻在他心间,那才是最重要的。

与表哥印象最深的一次接触也是最近的一次:初一的暑假我去欧洲玩儿,一直与已经上高二的表哥在一起。参观过他幼时的房间,很有感触。他现在已经换了一个房间居住,()这里充当他的储藏室,天花板上吊着数十根绳子,悬挂了数以百计的恐龙模型,像是天降奇兵,完全是电影中才有的奇幻世界。边上有一个立柜,里面装满了各种化石――传说中的三叶虫化石也在其中!

反观我们国内的一些学生,有些人所谓的兴趣“广泛”,只是“喜欢”与升学挂钩的那种“特长”,还喜欢死记硬背托福单词,毫无梦想可言。

前一段时间,也就是一个月前吧,大洋彼岸传来了喜讯:表哥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居里夫人的母校――巴黎大学居里学院,成了古生物系的一名大学生。他为了梦想,像汪峰唱的一样,“我要飞得更高”!

成都的亲戚听说了这个消息,不无惊异地说:“哟,那他以后怎么找工作呀?”表哥在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时坦然地说:“爸妈不是有两套房子给我留着吗?!”他这么想不是因为要当“啃老族”,也不是为了挣钱生活而疲于奔命,而是为了追求梦想。为了梦想的实现,学好一切基础知识;为了梦想的奔腾,奋力去拼搏!

草根课题研究:基于“普惠”的科研 篇3

[关键词]普惠;草根课题;教师成长;校本教研

启东教育在“普惠教研”理念的指引下,应时而动,鲜亮地举起了草根大旗,提出了“扎根草根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科研主张,凸显“在场”和“草根化”气质,一改过去“教”与“研”两张皮的状况和科研高不可攀的“象牙塔”气质,给启东教育科研带来了新气象、新机遇。

一、卸下教育科研的面纱,唤醒草根沉睡的梦想

我们将“教研”定义为教学与科研的组合,明确教与研之间的内在关系:即“教”是“研”的根基,“研”是“教”的提炼和升华,脱离了“教”的“研”是无本之木,难成参天巨树;没有“研”的“教”是缘木求鱼,难得真经真果。但放眼教育的现实,科研对大部分一线教师来讲仍然是个奢侈品。大部分教师仍然在机械教学与分数的丛林里疲累、盲目地奔波;“科研兴校”、“科研强校”这些喊得震天响的口号在许多学校无非是装点门面。这其中有许多客观因素,但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科研严重脱离教学实际,研究俨然成了极少数教育精英的专利。因此,要想搞好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必须让科研走下神圣的殿堂,回到课堂和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于是,“在实践中研究,为改进实践而研究”的草根课题研究进入了启东教育人的视野。

“草根课题研究”源于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和教师微型课题研究。它着眼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学研究的形式。其研究的基本流程是:课堂发现一问题筛选—计划制定—研究路径一实践与反思—总结与交流。

1.三大原则

一是有效原则。草根课题研究深深地扎根于教学的实际,具有鲜明的实践操作性和及时反馈行动性。推广草根课题研究不是为了进行理论研究,而是为了实践运用,在科研课题的选择上,不进行形而上的高谈阔论,而是注重脚踏实地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二是群体原则。草根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争取最大的参与度,引导最广泛的教师草根群体投身到科研中来。积极鼓励教师将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使科研工作深深植根于教师的教与学,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研究,以无痕研究、快乐研究吸引尽可能多的教师投身到课题研究中来。

三是服务原则。草根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改进教学、推动教学,它不是教育的目标,而是服务教育的手段。草根课题研究以更务实的研究态度、更有效的服务手段、更有力的实践抓手,依托扎根教学,升华提炼教学,促进带动教学。

2.五大研究特征

一是生动、鲜活的情景研究。离开教学情景的研究,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研究。在生动鲜活的教学背景下的情景研究,是一切研究成果有效性和价值性的基础,是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基点,也是研究者与实践者对接的桥梁。

二是直接、无痕的行动研究。草根课题研究的目的直接指向教育行为,研究的需要直接来源于教育中的问题。教育实践成为研究的资源,为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教育实践的过程为无痕研究的过程,研究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并寓于教育过程之中。

三是精炼、独到的原创研究。原创与独到体现在“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薄弱我发现,我的问题我解决,我的理论我构建”,教师在独到的研究中不断完善课堂,获得自身的成长。

四是持久、深入的反思研究。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也许三年不足以让一个教师成为名师,但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在相互借鉴中反思,我们的教育生命一定会焕发出奇异的光彩。

五是多元表达的个性研究。草根课题研究可以一边注意钻研教育教学理论,一边持续不断地研究学生,做观察与谈话记录,改进教育实践,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研究教育的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正因为它表达的多元性、丰富性,可以让所有的参与者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让许多畏惧课题研究的教师亲近研究、走进研究。

二、培育教育科研的土壤,孕育教育生命的希望

1.人力土壤

草根课题研究实施的具体操作是开展“五个一”工程,即“一个微小课题、一份申报文本、一年研究时间、一套过程资料、一篇发表文章”。其目的是降低科研门槛,鼓励全员参与;使每所学校都有研究课题,每位教师都能参与课题研究,做到“人人有课题,课题常态化”,培育教育科研丰沃的人力土壤。

一是营建草根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课题研究具有内隐性的特质,引领教师意识到研究是自身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主动投入到教育科研中。要帮助教师打破课题研究的神秘性,增强教师开展草根课题研究的信心。同时,要考虑教师的精力、能力、素养等因素,帮助教师从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

二是提供草根课题研究的专业支撑。将常规教研与草根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通过个人研究或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回到教学、听课、评课中去实践,再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我们主张个体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让具有相同或相近课题的教师结合成研究共同体,选取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轮流上课和研讨,一起实践、交流、分享、提高。同时,利用教育科研网、教师教育沙龙、教育广角、教育博客等为教师提供辅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盲目性,让草根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是鼓励草根课题研究的个性差异。关注教师之间的差异性,以教师的个体需求为出发点,让教师根据自身兴趣点和自身能力选择合理的课题,并帮助教师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研究计划,允许教师研究操作的特色化,保护教师开展个性化研究的积极性。

四是注重草根课题研究的多维评价。基于普通教师的差异性,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定位不应太高。应根据教师的能力来鼓励教师进行多样的成果总结,提倡生动的案例和个性化的语言,提炼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

2.制度土壤

构建草根—果题研究的制度体系。草根课题研究使曾经不被重视的教育科研恢复了应有的活力,我们力图使之合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了一套行为的规范模式,使教育科研真正具有“普惠”的特点和生命的意义。

构建草根课题研究的有效操作模式。一是以课例为载体的课堂型研究。包括示范课展示、优质课竞赛、同课异构、一课一得等。

二是基于现实教学问题解决的,以“东疆之春”为主题、以课题为载体的科研型研究。包括教研年会、论文评比、经验总结、行动研究等。

三是读书与思考、观摩与交流等对话型研究。包括读书峰会、教学观摩、参观考察等。

四是指导型研究。包括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课题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题咨询等。

3.精神土壤

今天我们提出草根课题的研究,旨在弘扬一种自由、质朴、坚韧的研究精神,带着这种精神去研究教学、探索教学、开拓教学、升华教学,树立一种高尚的教育观、正确的拼搏观,渐渐从“被科研”到“自发科研”,最后上升到“自觉科研”的理想境界。草根课题研究涉及三个维度:草根人、草根问题和草根精神。其中草根精神是魂,一群具有草根精神的草根人去扎扎实实地研究草根问题,甚或一群草根人在不断研究草根问题的过程中滋长草根精神,让草根精神之光照耀学生、激励学生,教师在得到专业化成长的同时,对学生的未来产生引领作用,这是教育的本真,也是科研的本真。

三、根植普惠教研的理念,激扬东疆教育的活力

“普惠教研,智慧服务”是南通教育人对新教研理念的个性化表达,它关注与理念相吻合的行为支撑,使理念演绎成具体行动,使行动生动诠释理念,让区域内的所有学校和教师获得教科研的实惠;并着力关注三方面的发展,即学校的科学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据此,我们确立了科研改革的发展思路:即通过草根科研,提升教师素质;通过草根科研,推动课程改革;通过草根科研,改革教学模式;通过草根科研,提高教育质量;通过草根科研,提高办学水平。

我们确立了“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把教师当做研究者,把学生作为研究助手,把课程当做研究对象,把教学过程当做研究过程,从而使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发生根本的转变,模糊了“教研”与“科研”的界限,模糊了“教师”与“研究者”的区别,正是这种模糊提升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研的质量要求,推进了课程改革的发展,凸现了教育科研的独特魅力。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上完课不等于教学结束,还要反思,写教后感、教育随笔、教育日记等。在反思中去浮躁,在反思中辨得失,在反思中寻规律,在反思中提升自我。

开创“草根科研”的生长空间 篇4

关键词:草根科研,科研管理,策略

如果词语也有气质的话,那么“管理”二字,一定是强势的、严峻的、居高临下、面无表情的。但是, 无论“管理”如何强势、严峻,它都只能对在其管辖范围之内的人们施加它的威力,对在管辖范围之外的人当然无能为力。

一、现状:有多少“科研对象”在场

在行政系统内,一位校长,无论他愿不愿意、喜不喜欢,他都得无条件地服从教育局或学校党政班子的“管理”。但在科研领域,一个“草根”,只要他真心不愿意,他就可以不写论文、不做课题、不参与项目研究。

这样的教师可以把自己置身于“教育科研”的范围之外“,科研管理”自然也对他望尘莫及。“望尘莫及”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教育科研的管理还将焉附?

表面上看,课程改革使教育科研由个别人的行为上升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分内事儿。大多数区县每年一次区级课题立项,每次立项一两百个课题, 这已是定例。校级课题、区级课题、市级课题、国家级课题,单从数据看起来,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人数基本实现一线草根全覆盖。

真实情况是———市级也罢,区级也罢,可以立项的课题总是数量有限的,真正能参与这样级别的课题研究的教师,到底只是教师群体里的极少数。2015年2月,我们对某区进行全样本调研,结果发现,真正参与教育科研的“草根”不足教师总人数的30%。 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不写论文、不做课题、不研究、不反思已经成为工作常态。可见,大部分教师并不在教育科研的管理范围之中。

二、实践:恢复草根们的“科研机会”

多年来,区域教育科研的管理一直在进行,也一直在不断地在问题发现、策略改进中曲折推进。2014年,我区科研室关于区域基层教师教育科研管理的 《区域草根课题组织推进的范式研究》,有幸立项为上海市重点课题,科研室同仁组织区域内学校科研负责人和基层志愿者开展了关于草根科研管理方式和重心的研究。实践表明,区域面向草根的科研管理,“发动”“指导”,比“监管”更有实际价值。

1.放弃管制,打破“资格限制”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天生都是一个研究者和发现者。但现实中天生的研究者和发现者往往不做研究和发现,最大的根源在于“课题申报制”。

课题研究,本来就是所有教师“与生俱来”的职业权利。在现实背景下,权利不等于资格。由于资源的有限和管理的困难,课题研究需要申报,获得“批准”之后才有“资格”。一个草根,动念进行课题研究, 他需要拿到官方制定的表格,经过繁琐虐心的逐项填写,从备课组、教研组、学校一级级报上去,每一轮评审都可能宣布他此前的辛苦和希望付之东流。某区每年将近1000项课题申报,最后成功立项的不过200项———绝大部分的“研究”资格都被“官方”取消了。

课题申报,原是为更好地对教育科研实施管理, 结果成为把大部分教师挡在科研之外的门槛。年复一年,远离课题研究的草根越来越多、越离越远。

与此同时,在观念意识上,很多教师习惯性地认为教育科研是“少数人的事儿”,跟自己无关。在情感立场上,对于上级要求参与的课题,要么不情不愿地变成“上级”牵着鼻子的牛,要么“阳奉阴违”,敷衍塞责。

区域教育科研要想发展,“管理”的当务之急是放弃管制,允许教师做科研,鼓励教师做自己想做的科研。理想的状态是:草根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任何时间向自己的科研主任“申报”课题,他们可以填写联盟制作发放的申报简表,也可以什么都不填直接跑到现场参加活动;他们选择任何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课题而不是接受上级指派;他们可以把课题一做到底而不会因为某级评审或某人干预而使申报的课题“胎死腹中”;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他们的研究时限,只要在商讨之后他自己觉得需要———联盟活动和草根研究,只需“备案”不做“申报”。

总之,随心所欲,来者不拒 。

2.降低重心,实行“民间互助”

2014年开始,借助《区域草根微课题组织指导范式的研究》 课题,区科研室在原有的“区科研室———校科研室———基层教师”的三级组织的基础上,拆除“管理”藩篱、凸显“扶持”特性;强化“底部” 组织,增强学校力量。对“管理人员”实施身份转换, 对组织架构进行功能调整。

区科研室人员+区块盟主+征召的志愿者,组成十余人的“协调小组”。协调小组负责编制申报简表、 发放活动建议、进行数据统计和资料搜集、设计区块活动“排片表”、组织区级的交流研讨。

根据自由组合的原则,将全区分为四个区块,每个区块结成一个联盟。常规活动由联盟自行组织,只要向协调小组报备、并邀请其他区块负责人参加。每个联盟成员自主召集,名称也自主确定:“四叶草” “悦盟”,联盟内成员喜欢就好。联盟内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也自主安排,联盟内的活动草根教师自愿参加。 区科研室人员和各校科研负责人,组织成“师傅”团队,提供指导、帮扶。

联盟采取“广告”“鼓动”而不是以“通知”“命令” 的形式搜集课题,聚集草根课题研究者。这是典型松散的“组织机构”,没有行政指令,但是有“公共微信号”,志愿者们到处“招兵买马”,但是其“业绩”不参加“绩效考核”。“草根科研组织”几乎是纯粹的“民间团体”。

以此路径和办法,区科研室将“区域管理”演绎成“民间作为”。将原有的“管理组织”中“权力干预” 的成分去掉,代之以“民间互助”。总体目标只有两个,一是撤除摆在基层教师面前的科研门槛,将“潜伏”在教育战线最底层的科研力量重新激活;二是寄望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草根影响草根,让草根变成草原。

3.提供助力,设置“能量供给站”

让草根们进得来,还要让草根们留得住。能留住他们的不是巧言令色,而是他们的成就感。如何让他们有成就感?我们的做法是供给“能量”。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形式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这一工作进行了调研,了解教师抵触做课题研究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质量压力太大,没时间搞研究,搞研究的时间还不如用来多抓几个学生学习。2课题研究太高大上,自己科研理论水平不高,研究中需要撰写的文献资料和理论依据无从下手。3课题研究获奖几率太小,辛苦研究几年得不到回报,浪费人力物力和精力。4学校领导不重视,没有科研资金投入,即使获得科研成果,也没有可观的物资奖励。5缺少专家有效指导,课题研究与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关系不紧密,搞一个课题研究还不如磨一两节公开课更能促进专业化成长。

———摘自某校科研室主任工作小结

调查表明,草根们研究困难既有时间等客观原因,更多专业技能不足等主观因素。对应现实问题, 我们设置了“移动作坊”。

作坊,本指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场。区域的科研作坊,大多是以联盟中某校的一间教室为场地,有投影,有黑板,可统一讲解,可分组交流。由于每个月一次的活动在各联盟间轮流召开,“作坊”是流动的, 故称之为“移动作坊”。

移动作坊设置在哪个联盟,那个联盟的“盟主” 就是当月的“作坊主”。每月的第二周周二下午,是指定的作坊活动日。

活动之前,“作坊主”组织联盟内的各校科研负责人,收集和整理块内所有草根“申报”的课题,并对这些课题加以分组。到了活动日,协调小组和该联盟的各校科研负责人全部到场,先是“沙龙式”交流研讨,再是围绕“课题名称”“研究的起因”“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预期结论”五项内容,与草根们就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一对一甚至多对一逐字逐项展开辅导。

辅导完毕,草根们着手研究和撰写,一两个月之后,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到指定邮箱;科研主任们集中开展讨论、分头对应修改。区科研室利用院刊平台,对已经成熟的成果结集出版;那些还需进一步研究或提炼的课题,则等待研究修改完毕之后进入下一批次的“成果集”。“一个都不放弃”———所有“申报”课题的草根都被邀请参加组织,所有研究课题的草根都无一遗漏地得到指导,所有形成成果的课题, 都一定修改到合乎出版水平。

在“管理”推进到一定时段,“科研成果”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大家挑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召开区级课题成果答辩会和发布会,既帮助一批教师继续“修炼”、成为示范,又让草根成果得以汇聚与推广。在深层次,区科研室的动机是将这种公开展示演变为一场区域范围的“思想宣传”和“技术指导”活动,希望区域的科研氛围藉此日趋优化和浓烈。

三、成效:在那“草根生长”的地方

一年多来,这种放弃“制约”、立意“辅导”的区域草根科研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组织、培训、研究的真正的、有效的“并轨”。全区近千位教师参与了课题研究,学校科研负责人有近400人次参加了“实践中提升”式培训。他们普遍了解了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我在确定草根课题研究方向时是匆忙上阵,但经过指导后对课题的研究就更加明确了:1. 课题的基本框架构建清晰了;2. 课题研究的方向有所改变 ……(控江初级中学沈芳芳)

当初拟定的课题题目太大,看起来像一个可以做两三年的大课题,对于这一点我一直没有意识到。直到交流会时……(控江初级中学张莹)

王老师让我到“中国知网”等处去查找相关资料, 原来做课题,理论研究很重要……(育鹰学校蔡坤)

草根课题的“小处着眼”,更加符合教师的实际情况。我校有10位老师自愿申报了草根课题,覆盖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科学、音乐等学科。草根课题的申报表格简单明了,申报简单, 操作便利。教师们觉得难度不大,敢于尝试。草根课题的成果很容易写。板块内容清晰明了,在回答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之后,一篇小报告轻松完成。老师们的发现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科研基本素养得到一定提升。(二十五中奚莉芳)

通过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学校和不同师生关系背景下,草根们对课题的自由申报,事实上形成了区域基层教育问题的发现和搜集机制。通过建立三个平台:区块“移动作坊”的指导平台、区级“院刊院报”的发表平台,区科研室组织的“成果研讨发布平台”,构成金字塔形的“引导”框架,形成了“草根带动草根”“思想激发思想”的互动效应。

老子说,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大自然从来不谈“管理”,但是在它的地盘内,不仅井井有条,而且万物茂盛、生生不息。

草根科研 篇5

“教师教科研”的提出, 意在区别“专家教科研”和“教授教科研”, 因为, “教师教科研”注重实践研究, 为了解决问题, 要求简单有效、简便易行。教师的专业成长依赖教师的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然而, 当前教师的教育科研还停留在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争论阶段, 还停留在专家的引领和教授的指导的被动层面。一线教师什么时候能够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体, 怎样才能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体, 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教师教科研”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素质教育的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等的需要, “教师教科研”亟待改革;因此, 从2007年开始,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集中精力在“教师教科研”上做课题, 做研究, 做文章。南京市的“教师教科研”的改革, 就是要把“天上的教育科研”降为“地上的教育科研”。就是要把教育科研的重心降下来, 让教育科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就是要把课题研究的难度降下来, 让教育科研符合教师实际;就是要把教育教学反思的要求降下来, 让教育科研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让教科研走进基层学校, 走近教师的身边, 朝着“草根化”方向发展。

南京市想做的三件事:“一主两翼三本书”。

1.“一主”:开拓一个领域———“个人课题”研究

“个人课题”起于南京。“个人课题”是南京市教科所的首创。2004年南京市教科所所长就写过一篇文章《基层教师呼唤“个人课题”》;2005年进行谋划设计, 从申报立项到结题鉴定, 进行了规划和论证;2006年实施“个人课题”的研究, 一炮打响, 全市申报2200余项;2007年推进“个人课题”研究, 一呼百应, 申报4200余项;2008年改革“个人课题”研究, 实施三级申报、匿名评审制度, 目的在于提高“个人课题”的品质。

“个人课题”依于科学。“个人课题”首先是一种科研理念:课题研究要体现教师的主体性, 教师应该成为反思型教师, “个人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通途。“个人课题”还是一种科研的领域:是相对于五级集体课题的第六级课题, 是相对于集体研究领域的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属于教师个人的别人不要干预的研究领域。“个人课题”还是一种科研方式:它可以撇开经院式的繁琐的研究方式, 可以采用简明高效的问题导入式的“五步研究法”:找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付诸实验———经验总结;简单明了, 行之有效。

“个人课题”兴于各地。全国各地正在积极响应, 确切知道的就有镇江市、徐州市、扬州市、南通市、海口市等在做“个人课题”, 浙江的湖州市做“个人研究课题”, 浙江诸暨市做“草根课题”, 新疆的乌鲁木齐市、成都市武侯区做“小课题”, 等等, 名称不同, 方向一致:降低教育科研重心, 服务教师专业发展。

“个人课题”勇于推进。南京市教科所计划2009年召开全国性“个人课题”研讨会。我们试图对“个人课题”进行严格界定, 对“个人课题”的特征加以分析, 对“个人课题”的实施进行创新实验, 对“个人课题”的经验进行分享。这就需要群策群力, 需要众多的研究者加盟。我们计划注册一个“个人课题”商标, 成立一个“个人课题”研究者联盟, 把全国性“个人课题”研究推向深入, 让南京市真正成为“个人课题”发祥地和研究的中心。

2.“两翼”:开展两种研究———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

为什么?如果说, 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方式, 那么, 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则是两种方法。从教育科研的方法看, 并不是所有的研究方法都适合一线教师。一线教师与科研人员至少有三点区别:一是一线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科研培训和学习, 二是一线教师主要工作是教育教学而不是教育科研, 三是一线教师主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而并非理论研究;因此, 一线教师与科研人员在科研目的、内容、方法上应该有着很大区别。而南京市教科所, 作为地方性的教科所, 应该也必须改造教育科研方法, 使之适应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

是什么?经过我们的研究与实践, 我们认为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是最适合一线教师的科研方法。案例研究, 就是对已经发生的具有问题性、故事性和典型性的实例进行理性分析;而案例则是这种理性分析的结果。在教育界, 所谓案例研究, 就是将教育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教育、教学的真实例子进行分析解读和理性思考, 获得教育的新感悟, 总结教育的新经验, 探索教育的新方法, 形成教育的新思想, 提升教育的新理念。案例研究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一次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的过程, 即用教育理论解析教育实例, 解读教育情境, 解决教育问题;是教师重新认识那些事件、整理自己思维、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过程。它的实质就是对教育实例进行深度解读, 对已有的教育实践进行理性开掘和理论解释。叙事研究就是教师对自己亲历的教育教学故事进行分析研究和生动叙述, 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动,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案例研究与叙事研究共同点是研究已经发生的教育教学“实例”, 不同点是案例研究需要对“实例”进行理性分析, 需要“晓之以理”;而叙事研究则要对“实例”进行生动的“主题性”描述, 需要“动之以情”。

怎么做?走研究与写作相结合的道路。教育科研的功利性也是一种原动力, 教育科研有功有利, 但不能急功近利, 我们应该利用教育科研的功利性引领教师从事教育科研, 然后再让教师超越功利。目前, 论文评审涉及职称评定, 因此需求非常旺盛, 从教育案例、教育叙事的写作开始, 引导教师走上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的道路, 是南京市的成功经验。今年4月, 南京市教科所受教育局人事处委托, 面对全市开展教育案例的写作的大型公益性讲座, 同时开展教育案例征文评比活动, 全市有7000余名教师参加这次活动, 盛况空前, 出人意料。应该说, 教育案例的撰写非常符合一线教师的实际, 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 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 就是开展自己的教育科研。明年, 我们将举办“案例研究”大型公益性讲座, 把案例写作引导到案例研究, 让一线教师学会案例研究, 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教育案例。我写了一篇文章《案例研究:教师教育反思的“金光大道”》, 成为明年“案例研究”讲座的蓝本。

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从外国走到中国, 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走到中小学校, 从大学教授研究人员走近一线教师, 还有一个长长的过程:两种研究的方法还需要进行“本土化”研究, 两种研究方法还要做“中小学”的界定, 两种研究的成果形式还需要明确特征, 两种研究的规律和注意事项还需要深入探讨。

3.“三本书”:编辑三本图书———教师的教育理论

问题:教育理论出自理论专家, 只属于理论专家。

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 而教育实践又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 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块硬币的两个面。但是, 世界上的教育理论越来越深奥, 逐渐脱离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世界上的教育理论越来越众多, 专业人员都难以“求全”, 一线教师就更加不能“责备”了;教育理论越来越复杂, 缺少权威, 众说纷纭, 甚至观点相悖, 专家都莫衷一是, 教师也就无可搓手。因此, 教育理论基本上是属于专家自说自画的唱本, 距离中小学教师还有相当的距离, 距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要求相距甚远。

讨论:教育理论需要走出“象牙塔”, 需要走近一线教师。

南京市教科所已经敏感地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那么, 我们就应该研究“怎么办”。我们应该深入调查, 开展讨论, 积极行动, 拿出深受一线教师欢迎的, 拿来能用、用之有效的“教师教育理论”来。首先, 开展大讨论, 解决认识问题。一线教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论的大讨论已经开始, 南京市教科所研究人员非常积极, 一个2万字的讨论专版即将刊登在《南京教育》上;下一阶段还要发动一线教师进行讨论;澄清认识, 形成共识。其次, 组建一支队伍, 解决人员问题。这支队伍要有理论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组成, 确保“教师教育理论”既符合理论的要求, 也符合实践的需要。再次, 编写撰写提纲, 解决教育理论的框架问题。计划编写《教师教育理论》幼儿园教育版、小学教育版、中学教育版三本书, 编写三本书的提纲, 这是关键一步, 框架合理, 内容就全面, 编写就顺利, 使用就方便。最后, 组织编写。请一线教师分别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哲学、方法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论, 找出与一线教师和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相关而又切实有用的概念、原理进行改写, 用通俗的语言表达, 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供教师选用。

设想:让教师的教育理论真正源于实践, 服务实践。

一线教师的教育理论应该真正源于实践, 服务实践。只有真正源于实践的教育理论, 才能真正服务教育实践。

应该是什么?经过讨论, 我们有两种设想。一是“横向设计”:根据教师的类别编写三本教育理论———《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理论》、《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中学教师的教育理论》。这样, 各类教师都能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切合实际的教育理论。二是“纵向设计”:根据教师年龄和水平编写三本教育理论———《中小学教师初等教育理论》、《中小学教师中等教育理论》、《中小学教师高等教育理论》, 这样, 新教师、成熟教师、特级教师等均有可以学习、能够接受的教育理论。

应该怎么做?一是明确要求。教师的教育理论, 要求简明、通俗、有用。“简明”要求简单明了, 短小精悍;“通俗”要求大多数教师一看就懂;“有用”要求切合实际, 指导性强。不求全责备, 不贪大求洋, 不晦涩难懂。二是组织编写。组建一个由专家教授、一线教师组成的编写工作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 统一规划, 分工合作, 共同编写。专家教授主要负责培训、指导、审核等, 一线骨干教师负责学习、消化、写作等。努力编写一套切合中小学实际的、一线教师欢迎的、真正属于教师的教育理论。

我们认为, 教育理论已经成为教师教科研的“掣肘”, 必须改造。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草根科研】相关文章:

草根文化05-15

草根05-10

草根创业05-17

最美草根范文04-10

经典草根语录04-16

无名草根名言04-27

论草根文化05-04

一个草根教师的情怀05-23

浅议草根文化范文05-30

草根街读后感04-21

上一篇:D投入规模下一篇:高温氧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