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全业态

2024-05-22

广电全业态(精选四篇)

广电全业态 篇1

广播电视是高新技术支撑、应用密集型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以及量子通信、无人机拍摄、机器人写作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接收终端智能化占比的提高,广播电视原有的舆论传播渠道、业务形态,传播理念、宣传方式、体制机制,以及舆论形成机制和引导格局已深刻调整。广播电视正从单纯广电专网向互联互通的IT架构转变,从单纯的节目制播机构向内容制作、运营、分发智能化平台转变,并兼顾多种业态、网络、服务模式、终端制式及跨网多屏互动。开放协同的全流程网络化、智能化广电发展趋势,使得省级广电全业态监管工作的广度、深度,面临空前挑战。各省广电部门实施“管办分开”以后,需“守土尽责”,全业态的广电监管体系,是实施管理职能的可靠技术保障手段。《全国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总体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为全国广电监测监管的科学规划、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广电全业态监管的由来

1.1 广电监管工作的属性分析

广播电视承担着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双重任务,具有事业和产业双重属性。三网融合背景下,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重要思想,树立战略眼光、全球视野、开放思维、市场意识,抢占网络信息技术制高点,积极主动开展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技术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统筹无线、有线、网络等传输资源,实现不同传输介质间的互联互通、无缝切换、可管可控,为受众提供任何时间/地点/终端的便捷服务接。创新生产方式、培育新媒体业态,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构建天地一体、智能协同、宽带交互的智慧城市、物联网的核心承载网络,从而推动广电事业与新媒体业态从简单相“加”到深度相“融”的深度融合。通过壮大内容、网络、用户、管理等四个优势,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构建新型文化智能化传播体系,实现广播电视向智慧化现代化媒体的转型,已成当务之急、时代必然,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挑战。

1.2 广电监管工作的发展历程

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发展至今,监测业务从单一监测声音广播,发展到对无线、有线、卫星广播电视节目以及对新媒体业态的监测监管;监测方式经历了由人工监测、单板机半自动化监测,到目前的网络化、自动化直至向智能化监测监管发展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新形势下的广电全业态监管,是在兼顾传统技术、内容监测监管的前提下,逐步将已有新媒体业态纳入监管范围,最终形成广电的全业态监管体系。2011年9月19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监管中心挂牌成立,已将全国无线广播监测网、全国卫星广播监测网、西新工程监测网、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监测网、海外广播监测网等系统进行了功能及业务的有效整合、统一监管,为省级广电综合监管工作的指明了方向。

1.3 影响广电监测监管的常见问题分析

影响安全播出的因素:除自然、技术、人为因素等常见影响外,尤其以敌对势力有组织、有预谋、全方位、大范围的攻击破坏等活动为重。新形势下,叠加新技术、新业态等因素的影响,使广电安全播出形势变得空间复杂、严峻。

内容违规现象普遍:经济利益驱使下,节目内容低俗、媚俗化现象,广告播出超时超量,非法及虚假广告以及购物节目虚假宣传等问题突出。此外,网络色情泛滥,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社会反响强烈;新形势下,多传输网路、多服务业态、多接收终端,以及跨屏跨网互动、自媒体泛在性的内容发布接收等,对构建功能完备技术监管体系的复杂程度提出了空前挑战,对社会安定及文化安全潜在威胁日趋加强。借助有效手段,依法依规对违规视/音频内容实施有效监管,净化银屏、净化网络空间,为人民群众提供积极向上的视听文化环境,保障国家的文化安全、信息安全,时不我待。

我们必须以社会效益为先,本着巩固党和国家文化、舆论阵地安全的宗旨,从保障人民群众视听文化和精神需求安全健康的高度,推动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构建“技术监测、内容监管、调度指挥、信息安全”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对广电的全业态的有效监管。

2 省级广电全业态监管的需求分析

广播电视从传统节目制播向多网络传播、多媒体形态、多信息服务、多终端接收的全业务服务模式发展进程中,将逐渐形成融合视听资讯、社会服务、乃至智能家居等服务一体的新广电。省级广电管理部门,需统筹各种技术模式、监测业务和数据资源,把物理地址离散的监测系统,整合成统一的广电全业态监管平台体系。需立足传统技术监测内容监管业务,兼顾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等为代表的新视听业态监管业务,对不同播出形态广播电视的内容传播、机构运营、传输效果等情况,实施全面有效监管。

2.1 技术平台需求

省、市、县三级贯通的综合平台,全程全网、可管可控,可实现广电业务的全面日常监测监管、调度指挥,以及信息实时联动和多元化的共享等。基于大数据的监管信息资源,可为省级广电主管等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为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技术服务和保障支持,最终建立起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重大技术事故的快速反映机制及日常监管长效机制。

2.2 主要问题分析

传统广电监管:基于技术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原有广电技术监测、内容监管业务已趋于成熟稳定,需要解决的就是将现有监测系统有效融合到全业态平台,以及如何借助新技术手段,逐步提高效率及实现智能化的问题。

新媒体监管:业已涌现且成熟应有的新媒体业态,因受技术监管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有的省份尚有不少业态未纳入有效监管,如CMMB、车载/船载电视、广场大屏电视、楼宇电视等,亟待纳入监管范围,实施有效监管。

新视听业态监管:新技术和媒体正加速融合,将促进新型主流媒体形态不断涌现。多传输网路、多服务业态、多接收终端,以及跨屏跨网互动、自媒体泛在性的内容发布接收等,对构建功能完备技术体系的复杂度提出了空前挑战,对社会安定及文化安全潜在威胁日趋加强。此外,新视听业态的广告创新经营模式、知识产权/版权、信息安全等问题都将集中呈现,对监测监管工作提出了空前的挑战。都要求我们在技术措施、法律法规配套等方面做好准备。

3 广电全业态监管的策略分析

3.1 全业态监管覆盖

将省内无线发射台(转播台)、有线播出网、卫星、互联网等播出的视/音频节目纳入监测范围。对多技术、多层次混合覆盖的省级广电系统,及三网融合背景下所有广电业态及信息安全等,实行“全方位、全业务、全天候”监测监管。

3.2 整合监测监管资源

省级广电监测部门,业已建成的广播监测系统、电视监测系统、有线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互联网视音频监测系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指挥系统等,基本实现了网络化、自动化运行,但各系统分立。目前亟需将物理地址离散的监测监管资源,进行平台化的统一整合,实现省级广电全业态监管资源的统一网络、统一监测、统一存储、集中展示、集中调度。

3.3 明确监测监管的目标

在构建“技术监测、内容监管、调度指挥、信息安全”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的指导方针下,对本省广电的内容、机构、运营及效果实施全业态监测监管。

全业态监管平台,可将传统广电的技术监测与内容监管,以及NGB、IPTV、CMMB、网络广播/电视、互联网视/音频、楼宇/车载/船载电视、移动监测车、电话投诉、市(地)前端、数据传输/存储、大屏幕显示、中心网管/控制、指挥调度、版权/舆情/信息安全,乃至电影技术监管等全业态功能模块,一体化平台融合,从而实现省级广电的全业态监测监管。

4 全业态监管体系的功能完善

新形势下,省级广电全业态监管要求覆盖无遗漏,兼顾传统广播电视技术监测、内容监管,以及新视听业态的监测监管。在保障技术监测基本业务的前提下,将广电全业态纳入有效、有序的监测监管,提高常规监测效率、应急处置能力,为行业监管和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4.1 强化技术监测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获取资讯信息、享受文化娱乐的主媒体,是我国最为普及便捷的宣传、信息和娱乐工具。保障安全播出,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因素及外部社会因素上,理清影响安全播出的可能,通过规范设备硬/软件、接口标准、网络等应用;在完善移动监测车配备及广电客服电话等方面,弥补全业态平台在移动监测、倾听民声及体察民意方面的不足,从而综合强化技术手段和保障能力,促进广电完善全业态的内容传播、机构运营、传输效果等全面有效监管,确保广播电视基本的技术监测监管职能,维护空中无线电波秩序和网络频道秩序,保证符合国家要求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秩序。

同时,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从日常耗时耗力主观评价工作上尽量解放出来,逐步实现基本业务的智能监测、有序监管,以及监测监管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利用。

4.2 完善内容监管

随着广电新业态的涌现,以及媒体融合后互动化、社交化、泛在化等对内容发布接收复杂性的影响,将全业态的视/音频节目统一存储,数据量非常庞大,用人工方式完成对内容版权、知识产权、舆情等审核监管工作,已无可能。必须引入大数据、语音分析及视频识别等新技术,完成诸如广告监测、舆情监测、内容监管等基础性的内容监管工作。同时,将业已成熟的新媒体业态,如CMMB、IPTV、楼宇/车载/船载电视、广场大屏幕电视等纳入监管,并积极探索新视听业态如OTT等的内容监管。

4.3 统一调度指挥

广播电视全业态监管体系的建成,将实现所有告警信息的统一采集、集中发布、分类送达,实现技术事故的实时告警、及时发布。通过与总局指挥调度中心的联网,可有效部署使用预警信息平台的对接和联合发布,实现日常预警信息的自动分类发布。结合本省广电安全播出预案机制,做到反应及时、调度有序、高效协同,形成完善的日常告警及保障期调度指挥的长效机制。

4.4 信息安全策略

广电全业态监管的信息安全问题,需要我们从国家政策、法律依据上找抓手,逐步从行业条例规定走向立法完善,实现依法监管。从一事多管、监而难管,逐步向监管并重。需从顶层设计上,梳理、协同和广电监管职能交叉的如工商、网信等部门的管理职责,打通业务监管的条块分割,实现广电全业态监测与管理的统一。如规定视听节目资源需统一部署在广电专属IDC(数据存储中心)上,完成规定的版权和内容审核以后,方可在网络管控机制约束下,通过CDN(内容分发网络)分发。在全业态监管的平台上,可实现对内容、版权的实时监管,确保版权、知识产权等的安全,确保收费结算、支付平台等环节的信息及个人隐私安全。在设计之出,就牵住全业态监管信息安全问题的牛鼻子,确保广电全业态的全程全网、可管可控、信息安全。

4.5 全业态监管平台的应用探讨等

(1)依托全业态监管平台,可简化办公及业务流程,实现网络化、无纸化的通信及办公,在安播及预警平台的基础上完善办公通讯的长效机制。

(2)依托监管数据开发使用值班智能移动终端APP,实现告警查询、事故处理及归档等工作的便捷化。

(3)监管信息利用:基于大数据的监管平台信息资源,经深度分析挖潜后,可提供诸如面向微博、微信、演播室、舆情信息等应用服务,也可在创新舆论引导机制、宣扬正能量等功能上,为政府决策发挥积极作用。

5 结束语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省级以上的广电机构、多数城市广电机构和部门市县广电机构,已实现了“两微一端一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网站)建设,不少地方已实施“广电+”工程和宽带广电战略。以传统广电业务为基础,以新媒体、新视听业态为依托,跨传输介质、跨区域行业等的融合发展已蔚然成风。在广电巩固传统舆论阵地,抢占新媒体业态的新阵地,从传统广电向集约化、智能化现代化媒体产业转型的进程中,广电全业态监管工作十分重要、迫在眉睫。

省级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需实施积极的监测监管人才战略,探索广播电视全业态监管系统的建设,为实现传统广电向新型智能化新广电转型升级进程提供重要技术保障。目前,尚有一系列实际问题、难题需要我们探讨探索、未雨绸缪。全业态监管平台的建成,将为全面掌握省级广播影视系统的运行情况,理顺发展机制,促进产业发展,提供服务、监管、保障的长效技术机制。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形势下的广电全业态发展背景及现状,然后分析了省级广电全业态监管的由来,并对其需求、策略、功能完善及意义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形势,广电全业态,监测监管

参考文献

[1]《打造智慧广电畅享数字生活》.聂辰席在CCBN2015主题报告会上的讲话.

[2]《加快融合创新推动广电全面转型升级》.田进在CCBN2016主题报告会上的主旨演讲.

[3]庞博,张鲁宁.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监管策略探讨.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Vol.42(07).

广电新业态的发展探讨 篇2

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是观众、听众通过电视屏、收音机收看和收听由电视台和电台播发的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

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电视和广播节目能够比较容易地注入新的元素, 实现点播、时移、社交等功能。这些不同于传统广播电视的服务, 业界俗称广电新业态。广电新业态颠覆了传统的广播电视, 变被动的“你播我看” (看电视) 为“你播我点” (用电视) 甚至“你发我玩” (玩电视) 的新形态。因此对其发展进行研究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课题。

2 广电新业态的发展现状

“十二五”初期, 以人机互动为基础的广播电视新业态取得了较大发展。电视点播、电视时移迅猛普及;互联网电视 (OTT TV) 稳步推进;电视线上交易、电视通信、电视服务跨屏转移、网络广播等业务浮出水面。

(1) 电视点播与电视时移

此为广电发展最为迅猛的新业态, 它建立在有线电视双向网基础之上。截至笔者发稿之日, 我国由有线电视运营商发展的互动电视 (电视点播与电视时移) 用户近千万户, 目前主要通过数字电视整转 (送双向机顶盒) 、业务捆绑销售等手段进行推广。

(2) 互联网电视

我国互联网电视是在公共互联网上运行的、由广电统一管控的电视新业态。该服务始于“十一五”末期,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 (主要是广电总局181号文《关于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 的有序引导下开始推进。前不久上海电视台收到了335万个互联网电视机客户端编号、百事通获200万个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客户端编号;同时华数传媒也收到841.5万个互联网电视机客户端编号和89万个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客户端编号。

(3) 电视服务跨屏转移

电视内容可由多个物理网络承载, 通过多终端发送。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时, 可根据需要将节目转移到其它屏幕上继续收看。如某人在电视上欣赏某体育赛事直播, 未看完要出门时, 可转移到手机上继续收看, 抵达办公室后又能 (转移) 在电脑上实现“舒适”收看。目前济南、重庆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已开通此项服务。

(4) 电视线上交易

电视观众只需按下遥控器, 即可完成水、电、天然气等各种生活缴费和业务开通, 并能在电视屏幕上直观、全面、形象地展示商品信息的同时, 完成交易操作。开通电视线上交易所必备的条件是:当地有线电视网络为双向且与至少一家银行 (金融机构) 的交易系统进行对接。目前有江苏、湖北、广东、广西等省网以及吉林、哈尔滨、济南、厦门等地市有线网开通了电视线上交易业务。其合作的金融机构主要为邮政储蓄、中国银联、建行等。能够开展的业务主要有通过机顶盒的智能卡进行帐户查询、转账划款、自动缴费、电视购物支付等。

(5) 社交电视

社交电视是广义上的互动电视, 它可以使观众在观看电视的时候可通过多种手段 (短信、微博、电话等) 、多种终端、跨多种网络与电视 (或电视观众) 的相关元素进行互动。如湖南卫视2011年跨年演唱会超女与邓丽君的“隔空”对唱, 浙江卫视“十一五”末推出的基于三屏 (电视屏、电脑屏和手机屏) 的网络游戏《哈皮星球》, 海信还于去年上半年自主研发了“围观”社交电视系统。通过此系统, 电视节目可通过配置的“电视汇”功能以导航界面呈现, 观众亦可通过电视平台组成自己的圈子, 分享自己喜爱的视频、网页和音乐等。

(6) 网络广播

网络广播即将传统无线电台广播节目在互联网中呈现。目前不少广播电台都开通了自己的网络广播业务, 如网上节目下载、网络广播广告、网络广播团购、网络广播网上投票等, 在充分利用广播接收机 (收音机) 、电脑 (含掌上电脑) 、手机的终端资源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基础上, 也赢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如佛山电台早在“十一五”期间就推出了结合网络与唱K的电台新锐节目《NET仔NET女K时代》, 节目以网络为平台, 突破地域性。该节目开办不到一年, 已拥有包括海外的十万注册会员。会员上传自录歌曲五万首, 该“平台”成为华南地区最热的网络K坛。

3 广电新业态的发展思路

“十二五”中后期, 在三网融合实质性进展 (由试点转入广电、电信互相进入) 的推动下, 广电新业态将朝着多功能、多用途的方向发展。

(1) 可视通话

目前已有部分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获批开展固话业务, 但目前电信、联通和铁通的固话用户已呈下降趋势, 因此广电运营商再介入“凶多吉少”。而开展具有广电特色的可视电话业务则有一定市场:其一, 传统语音电话频带窄, 易失真, 加之其“只闻其声, 不见其人”的特性给骗子通过电话行骗提供了可乘之机, 而可视电话“图声”同步, 可最大限度地杜绝此类“骗术”;其二, 可以较低成本开展商务会议、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业务, 节约了时间、节省了空间。但广电开展可视通话需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 、已完成 (有线电视) 网络的双向化改造; (2) 、终端支持双向, 支持高清解码, CPU主频≥300M, 内存≥32M+256M (其中256M为运行内存) , 外置USB接口≥2个。天津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已规划了可视通话项目, 其辖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只要在高清交互机顶盒上连接USB电话机和摄像头, 就可以进行可视通话。

具体操作是:用户拨号后, 电视上显示“等待模式”, 被叫方的电视上出现“接听”和“拒绝”字样, 当被叫用户按下免提键后, 电话接通, 通过连接于两台机顶盒的摄像头, 各自在电视机上显示对方的图像。

整个项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点对点可视通话业务, 只针对家庭用户, 终端采用“高清机顶盒+摄像头”的方式, 实现CIF或VGA格式图像分辨率的视频显示;第二阶段开展电视电话会议、多媒体彩铃等业务, 实现1080i或720P格式高清图像的显示。

(2) 电视物联网

本文的电视物联网是指以家庭电视智能终端为中心的物联网服务, 可实现家庭安全监控、居家设备/器材 (如空调、电饭煲、冰箱、室内灯光、门锁等) 控制、家庭水/电/气的计量以及通过传感器开展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等业务。

目前, 陕西广电网络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平台系统。该系统以 (有线) 数字电视机顶盒为控制中心, 通过某中间件将智能家居控制后台集成于当地高清互动平台子系统中, 同时将物联网主控单元嵌入到高清互动电视机顶盒之中。开通了“智能家居”业务的用户, 只需使用机顶盒遥控器结合电视机菜单界面的“家庭物联网应用”图标即可实现前述电视物联网应用。这一应用不需更换终端 (机顶盒) , 前景较为广阔。

(3) 直播卫星综合服务

直播卫星用于有线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难以通达的边远地区。我国“十二五”期间开展的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为防止其设备流入城镇, 在其接收终端上集成了GPRS定位模块, 与当地移动基站进行 (区域) 绑定, 这给直播卫星用户利用其配置的 (直播卫星) 机顶盒打电话提供了可能。因此我国统一招标的直播卫星“户户通”产品可实现打电话的功能, 用户只需预存一定的话费至当地电信运营商指定的帐户, 并将电话机通过外置语音盒与直播卫星机顶盒连接后即可实现通话功能。“十二五”初期在宁夏的试点效果良好, 客观上在边远地区实现了三网融合, 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4) 手机电视台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开始流向网络, 传统 (无线) 电视台的优势受众有减少的趋势。鉴于此, 地方电视台如能利用自己的内容优势, 打造手机电视台, 将部分节目及信息推送到手机终端, 则不仅能有效地弥补优势内容到达率的减少, 提升广告的“价值”, 而且社会效益显著。

如湖北省宜昌三峡电视台在2012年下半年投资50万元建成了本地的手机电视台, 目前已进入市场推广阶段。该手机 (电视) 台前端采用通过插件播放方式统一使用的M3U格式进行直播, 使低端手机也能顺畅接收。在服务平台的建设上, 目前已完成天气、交通 (含列车、航班、公交) 、影院、旅游、美食、水电气等多个子平台的建设, 商品导购、人才市场、实物招领、违章查询、公积金等栏目也在筹建之中。

另外, 笔者所在地的电视台也自行开办了数据量相对小一些的垄上手机报, 成为“垄上电视”品牌的一部分。笔者以为:此是手机电视台的简单模式。

(5) 网络广播电视台

随着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的竞争, 传统广播电视的危机感日渐加重。各级广播电视台将内容向网络延伸迫在眉睫。国家广电总局近日下发了2013年1号文——《广电总局关于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意见》, 要求将网络广播电视台提升到与电台电视台发展同等的重要地位, 并明确三至五年后要确立网络广播电视台在新业态 (新媒体) 传播格局中的主流地位。文件要求各级广电行政部门应争取将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纳入国家或地方文化发展规划列为文化发展重点扶持对象。因此大力建设与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是各级电视台“十二五”中后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已建成的网络电视台要充分发挥其视听节目采制优势和时政类新闻节目首发服务优势, 强化视听节目原创和各类视听节目聚合;要利用建立节目会员制和发挥区域优势等方式增加视听节目内容的浏览量;要探索大客户定制和版权分销服务;要开办地理位置服务、网络社区、健康益智类游戏平台以及稳妥开办微博和搜索平台。

目前已经获批的网络广播电视台有CNTV (中国网络电视台) 、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和江苏、湖北、上海、北京网络广播电视台以及深圳广电的中国时刻网等。

4“十三五”期间广电新业态的发展考虑

“十三五”期间, 随着裸眼3D技术的发展和3D节目源的增加, 立体电视有可能逐步占领居民的客厅。在此基础上, 笔者预言:全视角电视将粉墨登场。本文的全视角电视, 系指采用3至4台摄像机对传播对象进行360°全方位拍摄 (1台机器的水平视角约为100至120°左右) , 经处理后采用多通道方式传送, 用户通过显示画面指示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观看;另外, 我们还可以仿效模拟电视时代电视逆程信号的数据传输经验, 将互联网的视频以数据方式嵌入到广播电视信号的消隐逆程中一起传输。在接收端, 可以再现与节目相关的多角色信息 (含视频) 供用户选择。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广播电视将呈现按需分配的“新”业态。

摘要:本文对“十二五”初期广电几类主要新业态 (广电互动电视、互联网电视、电视服务跨屏转移、电视线上交易、社交电视、网络广播) 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 并对“十二五”中后期和“十三五”期间广电新业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同时谈了笔者的观点。

广电全业态 篇3

广电新业务展示

2010年5月27~31日, 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本届科博会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 集中展示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信息产业和生物育种等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以“创新广电业态、迎接三网融合”为主题参加了科博会, 展示了我国广电行业为迎接三网融合所做的准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参观了国家广电总局的展台, 听取了工作人员的介绍, 对广电为推动三网融合做出的努力表示高度赞许。

在国家三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下,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将通过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 充分发挥广电的内容优势、带宽优势和用户优势, 推出广电服务的新业态。本届科博会广电总局以“丰富广电业务, 提升网络价值;倡导互通融合, 发挥规模效应;拓展服务空间, 推动行业发展;创新广电业态, 迎接三网融合”为理念, 全方位展示了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广播电视科技发展带来的新业态。

广电总局展台共有六个展区, 分别是全媒体互动电视业务区、新业态互动电视业务区、多网融合创新业务区、基于NGB的数据业务区、基于NGB的多媒体通讯业务区、基于NGB的物联网业务区。全媒体互动电视业务区展示了电视商场、电视彩票、电视财经、电视教育、电视缴费、电视挂号、国图空间等12项互动增值业务, 凸显了广电网络双向、高清、互动、安全可靠的优势, 通过内容和应用的整合, 丰富数字电视的功能, 提升数字电视的实用性和商业价值。基于NGB的数据业务区主要展示依托宽带、双向广播电视网络的网络视频监控业务, 为用户提供图像信息的远程采集、传输、储存、处理、智能报警等全新业务, 可广泛用于平安城市、社区监控、家庭安防和企业监控, 还可满足交通、物流、环保等行业的安防监控需求。基于NGB的多媒体通讯业务区展示了面向三网融合的智能终端, 它依托于广播电视传输网络, 以桌面终端形态为用户提供直播电视、影视点播、智能语音、视频通信、安防监控、信息服务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通信业务。

广电全业态 篇4

“互联网+”为会计职能的转变创造了新环境,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会计职能已从传统的“信息处理和提供”转向“信息的分析使用和辅助决策”, 从“事后算账”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加快推进“互联网+”, 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会计的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功能, 推动会计工作提质升级, 促进广电行业快速发展。

一、广电行业互联网+业态对管理会计职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一) 组织架构不合理, 难以发挥管理会计职能的改变和拓展

由于二级管理体制, 总公司工作量大, 机构臃肿, 造成各种工作流程运行不畅, 决策不及时到位,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发展。

(二) 内部控制不健全, 缺乏现代管理意识

由于对内部控制认识不清, 未建立内控体系, 内部控制的作用难以发挥。不能更好的发挥控制和监督作用。

(三) 各种业务融合度不够, 管理方式不灵活

安装、维修和营销数字电视业务人员只有分工、没有协作和融合, 造成公司计划实施不到位, 影响到预测不清用户需求, 不能有的放矢。

(四)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由于体制约束, 目前广电行业会计人员整体而言, 普遍存在对会计基础理论及专业财务知识掌握不足, 相关的经济、金融等知识匮乏, 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手段不够熟悉, 很难胜任新形势下广电行业财务管理的需要。

二、广电行业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互联网就是缩短了距离。互联网在经济和管理中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提高了效率--时间节约、成本降低、浪费减少, 生产效率提高, 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广电行业利用互联网对管理会计职能的改变和拓展主要采取了以下四方面措施。

(一) 聘请左右公司设立三级管理组织架构

以科层为导向的组织结构在急剧变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必将拖累企业的发展。所以, 只有网络化的企业才能适应网络化的世界。基于传统的竞争方式呕心沥血练就的组织结构和体系在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动荡之境时, 需要在突破性创新上更加柔性、动态和灵活。龙江网络要实现核算体系规范化、科学化, 财务管理制度化、流程化, 组织建设专业化、国际化, 业务处理模块集成化、标准化, 为财务走向规范管理打下基础。建设符合公司特点的流程控制及管理框架。聘请顾问公司, 加快上市的步伐。

由于广电网络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为有效支撑企业发展和战略转型, 建立广电网络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和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 实现企业战略承接、能力培育以及促进整合的目的, 结合广电网络公司实际情况, 由原来的二级管理转为实行省市县三级组织架构管理。这次三级管理流程的重新设计和归纳整理, 也是公司管理流程的一次重大变革, 目的就是要明确责任, 压缩环节, 减少程序, 流程再造, 提高效率, 更好地满足互联网+业态对管理会计职能转变和拓展的需要。

组织架构的重建要求所有决策必须从上到下, 需要正式的流程和完整的文件来决定岗位、任务和职能, 每一个阶段的工作绩效必须进行评判, 每个层次的管理必须严谨, 每个任务的实施必须有详细的操作说明书。每一项预算管理都要有时间表、路线图, 一环扣一环, 形成完备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通过“计划-预算-核算-分析-监控-责任考核”闭环的弹性流程体系, 以有效、快速、准确、安全的服务业务流程, 利用高层绩效考核的宏观索引, 促进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 聘请德勤事务所建立内控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广电网络公司风险防范能力, 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 公司编制了《黑龙江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手册 (试行) 》, 以上市公司为标杆, 全面建立健全内控体系, 提升公司自身管理水平, 树立诚信、稳健和安全的良好形象。

内控体系建立主要遵循以下两方面的总体指导思想:一方面是以上市公司合规性要求为目标, 建立内控体系;另一方面是以合规性为基础, 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和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并进一步促进和推动企业经营和持续发展。

内控体系包括13个流程, 分别为:公司层面、人力资源管理、资金活动、采购管理、资产管理、销售 (收入) 管理、研究与开发、工程管理、网络运维管理、财务报告、全面预算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在流程中设立监控点、审计点, 要求各级干部要对不同的监控、审计点负责, 要深入到实际中去, 亲自审核数据, 完备的控制和监督使企业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 根据网络状况实行网格化营销管理

1.网格化营销体系:随着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环境和客户消费需求不断升级, 消费群体的划分趋向更细致, 不同消费群体的数量逐渐变小。传统的单一营业厅销售渠道模式已难以满足龙江网络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 市场竞争态势和企业快速发展要求我们的渠道更加贴近用户、快速反应、主动服务, 重点是在现有营业厅渠道体系基础上, 尽快激活网格化营销渠道。

网格化营销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营销思想, 可以帮助企业更加贴近用户, 进一步改进一线营销服务模式, 实现“营、装、维”一体化运营, 广泛覆盖市场, 深入接触用户, 全面营销服务, 促进业务发展。

2.网格化营销管理的意义

(1) 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通过细分区域市场, 建立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扁平化的快速响应的网格运营体系, 使公司能够更贴近用户, 更好地快速掌握用户和响应用户需求。

(2) 实现区域市场精耕细作

将人力、营销资源匹配至基层营销单元末梢, 提高运营效率和效能, 实现网格资源和功能的最大化, 实现对市场的精耕细作。

(3) 提高营销能力, 促进服务转型

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 实现责、权、利匹配, 充分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提高营销能力, 使营销方式从“推销型营销”向“服务型营销”转变。

(4) 员工个人获得成长与收益

作为网格经理的员工, 获得个人能力的快速提升, 以及与企业业务发展相伴的提成奖励、增加收入。

3.推进网格化营销的关键点。网格化营销的关键点是分公司考核与激励政策到位:考核必须坚持公平、公正与公开基础上的全面量化;在公司整体提成奖励政策框架内, 在业务发展激励上分公司要向直接为用户提供营销服务的一线网格经理和营业员予以倾斜。

4.网格化管理的实施与运营需要强大的互联网信息支撑系统。网格化管理需要信息系统来汇总、统计、考核各个网格的业务发展情况、服务情况以及网络维护情况等, 为网格运行提供及时、准确的系统数据支撑。

(四) 组织财务培训, 加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龙江网络经常通过视频、公司网站、微信群、面授等多渠道的组织财务、办公软件应用培训;预算管理培训;决算审计培训;内控培训, 来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培训和指导的宗旨, 一是使会计人员的角色定位立足于服务战略、融合业务、集中资源、管控风险;二是使财务人员能够从业务角度看问题、推工作、建规则、立制度、力争都成为业务能手、财务专家。

三、结论

随着互联网+融合业务的快速发展, 管理会计职能与互联网的融合不断升级, 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进程。当前, 融合中普遍存在企业组织架构不合理, 内控体系不完善, 管理方式不灵活, 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等一些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设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组织架构, 建立完备的内控体系, 采取灵活的管理方式, 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等措施以快速推进互联网+业态管理会计职能的改变和拓展工作。

摘要:2016年5月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终于拿到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成为国内第四个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但是在互联网企业的冲击下, 已经有“管道化”的趋势。广电国网所要面临的是一个更加残酷和下滑的市场, 不仅仅要和旧霸主竞争, 也要面临新形势的挑战。互联网+业态对管理会计职能意识形态的改变和拓展对当前形势的扭转尤为重要, 需要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对现在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研究, 以利于其他企业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管理会计职能改变和拓展,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徐汉秋.广电行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管理视野, 2013 (7) (下) .

[2]王吉斌, 彭盾互联网+:传统企业的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与互联网转型.ISBN:978711149774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广电全业态】相关文章:

广电新业态的发展05-23

移动+广电 全业务融合方案分析06-15

业态04-23

连锁业态05-06

多业态战略05-14

新型消费业态05-23

新业态发展05-24

新金融业态05-28

新兴产业业态06-09

零售业态超市范文05-29

上一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下一篇:中国式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