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乳喂养效果分析

2024-05-24

提高母乳喂养效果分析(精选十篇)

提高母乳喂养效果分析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分娩2 100例产妇, 其中抽取正常足月产妇600例, 排外妊娠合并症或妊娠并发症, 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0例, 两组在年龄、孕周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1.2.1 开展孕期保健及相关知识宣教

观察组孕期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包括建卡登记及孕期各项检查, 对孕妇及家属进行有关母乳喂养优点好处及产后至少要进行纯母乳喂养4个月的宣教, 通过发放图电、资料、VCD录像电芯多种方式及每次产检时对孕妇及家属进行反复宣传母乳优于其他一切替代乳品, 宣传母婴同室及纯母乳喂养的诸多好处, 使得他们积极、主动、自觉行动起来, 支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乳房保养护理, 孕期膳食措施。对照组孕期未系统产检, 甚至一次都未检查过, 未接受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未进行乳房保养护理, 只在住院后对其进行一些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

1.2.2 孕期乳房保养护理

观察组从妊娠第5个月开始, 每天用香皂和清水清洗乳头乳晕, 清洗后的乳头及乳晕上涂一层油脂以使乳房皮肤逐渐坚韧;用热毛巾覆盖乳房并轻轻按住, 用指腹在乳房周围以画圈的方式进行按摩;戴宽松的胸罩, 防止过紧使乳腺发育不良,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抚摸乳头, 有乳头凹陷, 短平等异常, 用手法牵引或负压吸引方法来纠正乳头凹陷、短平异常, 为产后能正常哺乳创造良好的条件;对照组未进行孕前乳房的保养护理, 乳头异常未进行纠正, 只是产后进行乳房按摩。

1.2.3 营养准备

观察组在产检时向孕妇及亲属宣传, 孕期母体的营养状况对孕妇本身, 胎儿及婴儿的体格生理和智力发育均有直接影响, 取得孕妇在孕期膳食有合理的搭配, 孕产妇有合理膳食, 每日主食400~500 g, 副食瘦肉或家禽100 g或200 g, 深色蔬菜500 g, 水果或其他类250 g, 低脂奶500 mL, 植物油25 g, 每日少食多餐即分三餐三点, 即早餐、早点、午餐、午点、晚餐、晚点, 对照组孕期及产后营养未进行合理膳食搭配。

1.2.4 分娩实施方式

观察组和对照组潜伏期都是在病房中进行观察, 进入活跃期入产房由医师、助产士进行监护, 分娩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干预。观察组在整个产程中一直有亲人陪伴, 对照组进入产房后无亲人陪伴。两组分娩情况, 观察组正常分娩明显高于对照组。

1.2.5 病房及母婴同室情况

观察组住优质病房即病房配有彩电、沙发、卫生间、床头橱、空调等具有家的感觉, 有亲人陪伴、给孕妇鼓励安慰使孕妇能消除顾虑和分娩疼痛带来的恐惧, 增强信心, 战胜产疼的勇气, 住院后能得到充分休息, 也是顺产率高及促进乳汁分泌很重要的条件。对照组住普通病房, 同一病房住几位产妇, 在分娩过程中有的产妇因疼痛而叫喊, 相互影响, 使其他产妇产生恐惧、紧张, 也不利于产妇休息, 也使难产率增加, 影响乳汁分泌。两组产后均实行母婴同室。

1.2.6 产后0.5

h开奶 观察组产前均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宣教, 心理上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 产妇心情好, 顺产率高, 产妇疼痛减轻, 除15例剖宫产术后2 h开始早接触外, 其余全部产后0.5 h实行开奶, 均达到有效吸吮;对照组产前未接受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 孕前未做乳房的保养护理及短凹陷的乳头未纠正, 分娩难产率高, 产后侧切口疼痛等产妇0.5 h开奶成功率低, 有的只起到早接触的作用, 未达到有效地吸吮。

1.2.7 指导产妇正确哺乳

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娩后在产床上均由护士先清洁乳头, 产后0.5 h开奶, 指导产妇掌握正确喂奶技巧, 即婴儿的脸和胸脯靠近产妇, 下颌紧贴着乳房, 先用乳头刺激婴儿口周皮肤, 待婴儿一张嘴趁势将乳头和乳晕一起送入宝宝的嘴里, 让婴儿充分含住乳头及乳晕的大部分, 这一点非常关键, 否则先吸吮乳头吸不到乳汁, 这样产妇会感到阵阵揪心的疼痛, 乳头也容易被吮破, 手指压乳房以防婴儿鼻子被堵住。观察组 5个月开始进行乳房的保养及乳房护理。纠正凹陷及短平的乳头, 产后0.5 h开奶成功率高, 均达到有效吸吮。对照组孕前未做乳房保养及乳房的护理, 产后发现短平、凹陷的乳头短时间难以纠正, 必然造成早吸吮困难, 乳头疼痛, 影响乳汁分泌时间和分泌量。

2 结果

两组产妇乳汁分泌时间及泌乳量进行比较, 泌乳量: (1) 无:指挤压乳房无乳汁; (2) 少量:指挤压乳房见清亮乳汁, 母婴吸吮姿势均正确, 新生儿吸吮无节奏吞咽哭闹, 产妇乳房无痛感; (3) 中量:24 h哺乳次数大于8次, 新生儿有节奏吞咽吸吮后有满足感, 不哭闹能安睡, 大小便正常, 乳房有排空感; (4) 足量:手挤压乳房乳汁呈喷射状, 新生儿吸吮后乳房无排空感。观察组产后0.5 h、24 h、48 h、72 h纯母乳喂养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详见表1、表2。

3 讨论

3.1 纯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是新生儿、婴儿的最佳食品, 母乳营养好易消化吸收, 初乳有母亲各种抗体, 能防止感染, 哺乳可以加速子宫的收缩, 有利于子宫的尽早恢复, 防止产后出血, 哺乳可以减少母亲患乳癌和卵巢癌的几率, 哺乳其实也是一个大量消耗的过程, 可以起到“瘦身”的作用, 哺乳有助于增加母婴感情及婴儿的发育, 母乳喂养比人工喂养经济方便。

3.2 乳房护理、孕产妇的营养膳食的重要性

孕5个月开始乳房保养及护理可以促进乳房的血液循环, 有利于乳腺发育, 乳腺分泌通畅及乳房皮肤坚韧, 早期纠正凹陷、平坦的乳头为产后母乳喂养做好充分准备, 孕期及哺乳期的营养状况对孕产妇本身、胎儿及婴儿的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均有直接影响, 泌乳量少是母亲营养不良的一个指征。正常情况下, 产后3个月每日泌乳量约为750~850 mL。营养较差的乳母产后6个月每日泌乳量约为500~700 mL, 后6个月每日400~600 mL。目前我国特别是农村孕妇营养存在严重问题, 例如有的孕妇妊娠反应重, 不能坚持正常进食, 有的偏食、择食等, 使其热量和营养素不足, 发生缺铁性及营养不良性贫血, 精神不振, 皮肤干燥, 抵抗力减弱;食物过于精细, 造成一些营养素不足甚至缺乏, 出现某些无机盐、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症;过量进食, 妊娠热量、脂肪摄入过多, 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 饮食失调造成肥胖症, 影响体型, 又易发展为妊娠期、糖尿病, 还可以使胎儿生长过速成巨大儿, 造成分娩困难。合理膳食要求是必须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 选择食物要多样化, 应包括粮食、动物性食品、蔬菜、水果、鲜奶和豆制品, 要有膳食制度, 定质、定量、定时用餐, 膳食烹调应色、香、味俱全, 以刺激食欲, 促进消化吸收, 产妇营养好才有充足的母乳量[1]。

3.3 改变产时保健模式

家庭化病房及母婴同室均促进母乳喂养, 为产妇提供分娩陪伴,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 因产痛很大程度是由于精神紧张引起的, 产前强调分娩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 给予心理疗法, 产时产妇才能主动配合, 分娩过程中可由丈夫及家属陪伴, 增强信心, 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给孕产妇造成家庭化的环境, 感受亲人的关爱, 消除顾虑、恐惧, 产妇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分娩顺利进行, 分娩过程中不主张使用镇静剂和麻醉剂, 使产妇产后才能达到母婴早接触、早开奶, 这些措施均是为母乳喂养成功打好基础。母婴同室, 产妇通过视、触、嗅、听等刺激以及新生儿频繁吸吮刺激乳头, 强化生乳反射和射乳反射, 产妇心情愉快, 不担心新生儿安危, 有利于乳汁分泌[2].

3.4 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方法

产妇产后在医师及护士的帮助下做到产后0.5 h开奶, 指导正确哺乳姿势及正确哺乳技巧, 防止乳头皲裂, 帮助产妇处理乳房过度充盈, 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做到母婴早接触、早吸吮、有效吸吮, 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600例母乳喂养及乳房护理的临床观察, 结果证实产前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做好乳房保养护理, 营养膳食的准备, 实行陪伴分娩, 家庭化病房, 产后0.5 h开奶, 母婴同室, 指导正确哺乳方法等综合措施, 是早泌乳, 增加泌乳量, 达到纯母乳喂养成功最有效的方法,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筱娴.孕产妇的营养与合理膳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 17 (5) :275.

提高母乳喂养效果分析 篇2

【关键词】孕产期;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哺乳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126-02

母乳中含有出生4~6个月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便于消化、吸收,并且含有多种抗体和免疫因子,能显著提高婴儿的抵抗力[1]。母乳喂养是否成功不仅取决于产妇本身,孕产期喂养知识的宣传指导对于提高哺乳质量也至关重要[2]。笔者选取我院3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孕检直至分娩的3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0例,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为(26.79±5.67)岁,顺产101例,剖宫产79例;实验组产妇平均年龄为(27.13±6.01)岁,顺产110例,剖宫产70例;两组产妇年龄、生产方式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孕检和传统的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指导:①护士向孕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使其充分认识到母乳喂养的优点及重要性,发放母乳喂养知识指导手册,对有心理障碍的孕妇着重宣传指导,对于有乳头凹陷现象和文化程度低的孕妇单独指导,已初步了解母乳喂养知识的孕妇反复复习直至熟练掌握,然后护士对其进行口头考核;②孕妇孕28周后组织其观看母乳喂养的相关录像,并用婴儿模型和乳房模型现场示教,然后指导孕妇利用模型演练,孕妇住院后,继续宣教母乳喂养知识,并宣教分娩知识;③分娩后鼓励产妇在30min内即对婴儿早吸吮、早开奶,指导产妇以正确的方式喂哺,按需哺乳,婴儿以正确的姿势含接。此外,向家属宣教喂哺技巧,督促并协助产妇完成喂养,指导产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量,睡眠保证充足,心情保持愉快,充分保证泌乳量。在出院前进行考核,比较两组产妇对哺乳知识的掌握程度。

1.3 评价标准 ①认识到母婴同室、按需哺乳、早吸吮的重要性。②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几点好处。③能够掌握哺乳、含接的正确姿势。④自愿在婴儿6个月大之前一直纯母乳喂养。⑤知道几种增加泌乳量的方法技巧。哺乳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完全掌握:掌握以上五点;部分掌握:掌握以上2~3点;未掌握:仅掌握以上0~1点。掌握率=完全掌握率+部分掌握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哺乳知识掌握程度对比,对照组掌握总数(率)为59(32.78%),低于实验组179(9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提倡的科学育儿方法,母乳可供给婴儿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3],产妇可通过喂养母乳增进母子感情、降低乳腺疾病发生率。在孕产期宣讲喂养知识、指导正确的喂养方法能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及质量[4]。

传统的基础护理无法确保孕妇尤其是初孕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甚至部分母亲对喂养婴儿母乳存在恐惧心理,不良情绪及错误的哺乳方式均会对乳汁的分泌产生不良的影响[5]。系统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能够有效提高孕产妇对哺乳知识的掌握程度,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母乳对婴儿来说是最安全无害、最营养丰富、最有益处的食物,喂养母乳能够使母子肌肤相亲、促进婴儿智力发育,从而愿意在婴儿6个月大以前始终采取母乳喂养[6]。孕产期向孕产妇以形式各样的方法讲解这些益处,帮助其建立成功喂养的自信心,这对于建立泌乳反射大有益处。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观看录像,利用模型进行演练等方式均能对母乳喂养的技巧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7]。母亲正确的喂养姿势及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勢能够确保哺乳质量,避免婴儿的不适以及婴儿吮吸对乳头的损伤。指导产妇合理均衡膳食能够帮助产妇尽快在产后恢复体力,保证泌乳量和营养价值。

本实验中,仅进行基础护理的对照组产妇对哺乳知识的掌握总数(率)低于实验组产妇,表明接受系统喂养知识宣教的产妇对哺乳知识的掌握程度远高于基础护理的产妇,哺乳质量有着很大程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孕产期接受母乳喂养知识指导的产妇能更熟练掌握喂养知识、提高哺乳质量,有利于母婴健康成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春晖.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8):907.

[2]王凤妓.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8):120-121.

[3]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30-431.

[4]孙渝,陈红,金玲玲.产前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8):239-240.

[5]王宏,范岩峰,蔡李倩,等.孕期营养评价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2):1609.

[6]李静,何静.健康教育与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相关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9):3259.

[7]牛建民.孕期健康教育及指导的规范化[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7):495.

提高母乳喂养效果分析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3月在闽东医院产科剖宫产的初产妇60例, 纳入标准:产妇均无并发症, 无其他疾病;乳房发育正常;年龄22岁~25岁;孕周37周~42周的初产妇;手术方式为子宫下段剖宫产, 选择硬脊膜外麻醉;新生儿体重2 5 0 0g~4 000g, 出生时Apgar评分均在7分~10分。伦理注意事项:本着产妇及家属自愿原则, 在实验中向产妇及家属说明实验的目的、方法及步骤, 尊重人权, 征得产妇的口头同意。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年龄、孕周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 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闽东医院要求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 (1) 环境舒适护理:产妇病室安静、整洁, 室温22℃~25℃, 墙壁粘贴漂亮宝宝图片, 改变传统的几病室叫法, 起名为宝宝屋、君君屋等, 使病室温馨, 成为家庭化病房。 (2) 生理舒适护理。促进卧位舒适:产妇剖宫产手术回房后低枕平卧, 2h后由责任护士帮助产妇早期翻身, 根据产妇的意愿选择舒适的体位, 选用半侧卧位或低半卧位[4]。促进口腔舒适:由责任护士指导产妇自己漱口, 实行口腔自我护理。促进乳房舒适:产妇术后3d内, 责任护士每天乳房按摩2次, 首先用40℃~50℃热毛巾热敷整个乳房, 时间为5min, 然后中医穴位按摩, 分别对膻中、合谷、中府、少泽穴进行捏掐1min。再用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的指腹, 从乳房根部向乳晕做螺旋式按摩, 力度以产妇不出现疼痛为宜[5]。舒适的活动指导:术后2h鼓励并协助产妇做下肢伸屈运动, 根据其活动耐受力, 由床上逐步到下床活动。 (3) 心理舒适护理:术后保证产妇有充足的睡眠。专职护士根据产妇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和心理状况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支持, 使她们认识到母乳是其他任何代乳品都不能代替的, 乳汁喂养孩子是母亲的天职和义务, 也是孩子应有的权利, 并鼓励和支持产妇树立信心, 精神愉快, 尽快进入母亲角色。 (4) 健康教育指导。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入母婴同室后由责任护士进行母乳喂养的具体指导, 完整地协助一次哺乳, 做到早接触、早吸吮、多吸吮, 按需哺乳。不因体位限制及输液管、导管的影响放松母乳喂养, 术后8h后指导坐位环抱式哺乳。饮食护理:产妇术后6h流食, 少量多次, 进易消化、易排气的汤类, 如萝卜汤、稀饭汁等促进肠蠕动, 排气后予营养丰富的产妇饭。

1.2.2 评估方法

(1) 比较两组产妇术后泌乳的始动时间; (2) 分别于24h, 48h, 72h观察术后产妇泌乳充足情况, 标准以能否满足新生儿需要而定。母乳充足:日哺乳6次以上, 每次喂哺时间20min~30min, 小便≥6次, 哺乳后能安静入睡, 体重正常增加者。母乳不足:日哺乳≤5次, 每次喂哺时间<30 min, 排尿次数≤5次, 每次哺乳后仍哭闹不安, 需适量再哺乳后方能入睡, 新生儿体重下降明显者[6]。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舒适护理的有效性

护理行为的目标是让不舒适的个体恢复舒适。由此, 舒适护理成为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为了提高病人舒适度这一基本护理目标, 广大护理人员不断研究实践舒适护理, 总结舒适护理经验。舒适护理过程是护患间的互动过程, 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护理方法, 实施舒适护理行为的护士重视病人的主观感受, 及时、主动测量病人舒适度, 掌握病人病情变化, 因人而异地使用舒适护理技巧[7]。剖宫产术后病人潜在刀口疼痛、子宫收缩痛、体位活动限制、饮食受限以及无法适应自身角色转变等一系列不舒适因素, 这些因素将会影响产妇术后母乳喂养情况。在本研究中, 通过对产妇行舒适护理, 形成以产妇为中心, 以促进其舒适、提高母乳喂养质量为目标, 全面系统的展开舒适护理。让产妇在舒适的病室环境中, 保持其生理上的舒适,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给予舒适的活动及卧位指导, 减少因为体位及活动限制而影响哺乳。此外, 护理人员还关注产妇的心理活动, 针对产妇的实际情况给予舒适的心理建设, 使其在身心上保持最愉悦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还给予产妇全面详尽的母乳喂养知识的健康指导, 让其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 加快术后开奶时间, 提高术后充足的泌乳量, 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为准妈妈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 以最佳的心态迎接新生儿, 承担母乳喂养责任[8]。

3.2 舒适护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3.2.1 舒适护理需要更高素质的护理人员

医学模式正在发生新的革命性转变, 即从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环境—社会—心理—生物—工程医学模式, 舒适护理思维模式在护理行为及护理程序中的渗透, 正是顺应了这种转变, 在考虑病人社会、心理、生物的同时关注环境和技术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 关注个人信仰对健康与康复的影响。因此实施舒适护理的先决条件是护理人员的观念转变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使病人能够在心理上、生理上充分享受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对产妇进行舒适护理, 就是需要产科护士不断学习相关知识, 积累工作经验, 提高自身素质[9]。

3.2.2 开展舒适护理面临的困境

部分医护人员能认识到舒适护理的临床意义, 但面对目前如此繁忙的临床护理工作, 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这些细致全面的护理工作, 若进行干预, 每个产妇每天要多花至少30min的护理时间。临床护理人员有限, 若要进行干预, 可能需要一对一的护理。舒适护理需要护理团队的配合, 全部实验很难由一个护士单独完成, 需要多方配合收集数据, 护理操作技能水平存在个体差异。这就需要科室配备更多的护理人员, 强化责任护士的责任意识, 增强团队的沟通交流、团结协作能力, 定期对实验参与人员进行培训指导, 以促进舒适护理的顺利开展。

实践证明, 在剖宫产手术后针对产妇不同的实际情况, 采取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方案, 对剖宫产的产妇进行细致、具体、耐心的母乳喂养教育, 充分了解产妇的实际需求和一些顾虑, 及时给予解决和疏导, 帮助剖宫产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消除因为不良因素造成的影响, 通过进行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系统的指导, 家属也通过护士的指导获得了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 可以给予产妇正确的帮助, 通过舒适护理, 使剖宫产的产妇获得信赖感、安全感和温暖感。综上所述, 对剖宫产产妇进行舒适护理可以加快剖宫产产妇的开奶时间、保证足够母乳量、有利于提高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唐永云, 乔昌秀, 李丽.萧氏舒适护理模式[J].护理管理, 2009, 4 (7) :992-993.

[2]张为远.中国剖宫产现状与思考[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1) :3.

[3]田儒群.影响剖宫术后母乳喂养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1) :328-329.

[4]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416-417.

[5]曹辉娟, 孙世萍, 宋海燕, 等.穴位及乳房按摩刺激泌乳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10 (6) :769-769.

[6]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84-85.

[7]张路华.全面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0 (9) :580-581.

[8]王晓蕊, 牛小云.护理程序在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运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6) :14-15.

提高母乳喂养效果分析 篇4

[关键词] 母乳喂养;健康宣教;乳房问题;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12-02

母乳是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能满足婴儿生理和心理发育需求,在婴儿的健康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母乳喂养对母婴双方都有益。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成功的母乳喂养是母婴双方都积极参与并同时感到满足。因此,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是产科护理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产妇心理障碍、乳头问题以及不正确的喂养方法而出现的乳房问题(乳头皲裂、乳胀、乳腺炎),都直接影响到母乳喂养率。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9月1 000名产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取得明显效果,成功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对2010年3月~2011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1 000例产妇进行随机调查,发现54例产妇害怕哺乳,占5.4%;194例乳头扁平或凹陷,占19.4%;113例乳头皲裂,占11.3%;269例有乳胀,占26.9%;12例乳腺炎,占1.2%。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有母婴异常除外。

2 结果

54例产妇由于害怕哺乳,经健康宣教后成功率达100%;194例乳头扁平或凹陷者,成功188例,占96.9%;113例乳头皲裂,成功111例,占98.2%;269例乳胀,多于产后3 d发生,经积极处理后乳胀消除,其中12例出院后转为乳腺炎,成功率达95.5%。

3 护理指导

3.1 加强母乳健康教育宣传

3.1.1 加强培训 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包括发宣传册,放录像以及专职人员讲授,告知母乳的优点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了解泌乳机制,亲自示范以及指导产妇哺乳。

3.1.2 保持产妇心情愉快 许多与泌乳有关的激素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而下丘脑功能和情绪有关联,因而情绪对泌乳的影响很大。心情抑郁促进肾上腺素分泌,乳房血流减少,导致乳汁分泌减少。对乳母进行心理疏导,让产妇与婴儿同步休息。保持身心健康和充足睡眠,促进泌乳汁分泌。

3.2 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3.2.1 宣传哺乳优点 很多产妇对哺乳没有信心,由于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害怕疼痛而不敢哺乳。甚至有些产妇担心哺乳会影响身材。告知产妇哺乳对乳母而言是大有好处的。它可以预防产后出血,吸吮刺激可以促进缩宫素产生,刺激子宫收缩,有利于子宫复旧。而且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1-2]。另外还可以促进母婴之间感情交流,对婴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有很大作用。

3.2.2 尽早开奶 初乳的量不足,颜色不好看,不敢喂给婴儿吃。产后7 d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而且还有很多抗体,如分泌型IgA,脂肪和乳糖含量较成熟乳少,非常容易消化,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因而要早吸吮,勤吸吮。另外尽早开奶可以减轻婴儿生理性黄疸[3],同时还可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3.2.3 乳头扁平或凹陷的处理 哺乳进行湿热敷乳房3~5 min,按摩乳房,挤出少量乳汁,捻转乳头,引起立乳反射。另外可以采取乳头伸展训练:双手拇指分别放在乳头两侧,直接作用在乳头的底部。两拇指冲着乳房下压,同时外拉。这样可以让乳头伸出来,同时也放松乳头底部的肌肉,重复拉伸动作数次。乳头凹陷,喂哺前用注射器接一根橡皮管放在乳房上抽吸,将乳头牵出。也可以采用乳头牵引器,当乳头被拉出后,再进行哺乳[4]。

3.2.4 乳头皲裂 注意乳头清洁卫生,哺乳前按摩乳房 ,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先从疼痛较轻的一侧哺乳 ,借以减轻对另一侧乳房的吮吸力,并让乳头和一部分乳晕含吮在婴儿口中,以防乳头皮肤皲裂加剧。在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把乳头暴露在外,保持干燥,有利于乳头皮肤的愈合。如乳头皲裂加重,暂时停止哺乳24 h,将乳汁挤出,用小匙喂养婴儿。

3.2.5 乳胀 产后乳胀是产褥期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局部硬块,胀痛,易继发感染导致乳腺炎。多见于初产妇,因乳头皮肤较薄,乳腺管不通畅,发生率较高。早期可以进行乳房按摩,改善血液循环,疏通乳腺管,促进乳汁分泌,对预防乳房肿胀的疗效好[5]。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喂哺时,先喂乳胀明显的,一侧吸空后再吸另外一侧,若婴儿已饱,须将乳汁挤出,以免堵塞乳腺管。

3.2.6 乳腺炎 若感染不重,全身情况可以,一般建议不停止母乳喂养,而且还要勤哺乳[6]。但当乳房局部化脓时,应停止哺乳,将乳汁排净,保持乳腺管通畅。当形成脓肿或者发生乳瘘时需停止喂奶,及时应用应用抗生素及回奶。

加强母乳喂养宣教,消除产妇心理障碍,保持心情愉悦,情绪稳定,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关键[7]。作为专业医护人员,要耐心示范,指导产妇正确哺乳,重视乳房护理,实施母婴同室、及早开奶。通过以上措施,大大提高了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参考文献]

[1] 裴广军,付莉,崔亚玲.中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650-2652.

[2] 赵群,张凇文.北京地区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111-115.

[3] 曹桂萍.婴儿产生乳头错觉的母乳喂养指导[J].护理研究,2009,23(3C):808.

[4] 何静妍,何苑仪,谈霭霞.不同分娩方式母乳喂养的指导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1):97-99.

[5] 杜江平.早期乳房按摩对预防乳房肿胀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4 (15):1373-1374.

[6] 王晓琴,范艳,郭俊峰.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时保持母乳喂养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5):116-117.

[7] 李盛平.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92-93.

(收稿日期:2012-02-27)

提高母乳喂养效果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于本院产科生后2 h内收入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 按入院顺序单号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 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行综合护理, 对照组患儿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儿中男17例, 女13例;胎龄29~32周;出生体重1000~1500 g, 平均 (1325.33±62.15) g, 均顺产。对照组患儿中男15例, 女15例;胎龄29~32周;出生体重1000~1500 g, 平均 (1329.47±63.58) g, 均顺产。两组患儿的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 纳入标准: (1) 极低出生体重儿:1000 g≤出生体重<1500 g; (2) 胎龄:29周≤胎龄≤32周; (3) 适于胎龄儿; (4) 阴道分娩, 生命体征相对稳定, 血流动力学稳定; (5)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家属知情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排除标准: (1) 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 (2) 发育畸形及宫内感染的婴儿; (3) 研究中途退出者; (4) 随访过程中失去联系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1) 宣教:患儿入组后, 由本研究组统一人员进行宣教, 讲解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分析母乳喂养的优势, 使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从而增加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的依从性。 (2) 一般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及护理, 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体温、呼吸、心率、脉搏、血氧分压、心电图等) , 当患儿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时, 及时上报主治医师进行有效的处置。 (3) 针对母婴分离的护理:由于本次研究入组患儿均住院治疗, 且母亲无法陪护, 因此无法及时行母乳喂养。如产妇产后乳房未得到及时的吸吮, 容易造成乳腺管淤塞不通、乳房肿胀、泌乳时间后延等情况, 从而影响母乳喂养率, 产妇自我舒适感也会下降[3], 进一步影响乳汁分泌, 形成恶性循环。此时, 应加强对产妇乳房的护理, 由统一人员进行乳房护理宣教, 教会产妇自我护理乳房。 (4) 定时送母乳:每天产妇将母乳挤出后, 及时送到医院, 由护理人员将母乳进行分装、消毒后进行喂养, 母乳量不足时给予早产儿配方奶补足喂养。 (5) 探视护理:每周五下午通过摄像头探视一次, 定期与家属沟通解释病情。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加用非持续性母婴皮肤接触护理、早期定时模仿早吸吮信息支持、心理支持等护理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 (1) 非持续性母婴皮肤接触护理:由于患儿在住院期间, 存在母婴分离现象, 无法像健康新生儿那样进行持续性母婴皮肤接触。因此, 在本研究中对入组患儿行非持续性母婴皮肤接触, 具体方法为:进行1次/d, 接触时间30 min/次, 于独立的房间或用屏风将进行皮肤接触的新生儿间隔开, 室温保持在25~26℃, 母亲进入病房后, 需穿上消毒后前面开口的衣衫, 取坐姿, 婴儿在母亲的胸前呈平行或半倾斜位, 婴儿尽量裸体, 除尿片外不穿其他衣物, 在婴儿的后背盖上母亲的衣衫或毯子, 整个过程母亲可以观察、触摸新生儿, 给新生儿倾听音乐或低声呼唤。在新生儿病情允许情况下直接母乳喂养, 进行早吸吮。全程由新生儿科护士陪同, 有问题随时向医生进行咨询。 (2) 乳房按摩方法:用湿毛巾热敷双侧乳房, 温度为40~45℃, 热敷时间为5 min, 一手托住乳房, 另一手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轻轻按压, 5 min/次, 然后用手指指腹轻轻搓捏刺激乳头数次。 (3) 信息支持:每天由新生儿科责任护士用手机或相机照一张患儿相片并将患儿在NICU的情况告知母亲, 使母亲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患儿的情况, 产妇出院后, 每天把患儿的有关信息电话告知给母亲。 (4) 心理支持护理:产科责任护士适时给产妇讲解心理知识, 减轻产妇的焦虑, 使其明白愉快心情与泌乳的利害关系, 并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尽可能陪伴产妇, 让产妇以良好的心态承担早产儿母亲的角色。由新生儿护士定期给产妇操作示范照顾新生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提高产妇照顾出院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信心。

1.4 随访方式

记录两组患儿一般资料, 如: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围产期因素、肠道喂养、抗生素使用、生长发育指标等, 每一位患儿均在早产儿随访门诊建立随访资料, 出院后定期回院进行随访, 由专门早产儿随访医生、护士进行随访指导, 观察比较出院后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 6个月内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的形式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出院后4~6个月三种方式喂养率比较

两组患儿出院后4~6个月三种方式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38, P=0.026) , 其中观察组患儿纯母乳喂养率为6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2.2 两组患儿出院后6个月内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出院后6个月内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3.33% (4/30) ,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 (13/30)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25, P=0.034) 。

3 讨论

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各器官发育水平尚未完善, 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尤其是患儿的营养缺乏, 可引起患儿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等, 因此, 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肠内营养, 提高喂养耐受性具有重要意义。母乳喂养是新生儿喂养方式的最佳选择[4,5], 母乳中营养物质丰富, 包括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必需脂肪酸, 可促进肠道成熟, 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智力水平, 降低早产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同时, 对患儿的体质量、身高和头围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6], 在婴幼儿的健康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7], 母乳喂养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生率[8]。

本研究中, 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 加用非持续性母婴皮肤接触护理、信息支持、心理支持等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儿出院后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率方面具有具有重要意义, 且可降低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研究显示, 及时合理的母婴皮肤接触可以预防患儿出现低体温情况, 目前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逐渐被重视, 已逐渐成为医疗护理领域的发展趋势。但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住院期间, 需与母亲分离, 受该环境条件的限制,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实施, 且患儿住院后, 产妇乳房得不到早吸吮刺激, 从而引起泌乳素分泌减少, 导致乳汁分泌被抑制, 母乳分泌不足[9], 进一步加重了产妇的焦虑和恐惧[10]。因此, 针对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 应采取另一种护理方法来代替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法。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儿行非持续性母婴皮肤接触护理, 1次/d, 接触时间30 min/次, 或在新生儿病情允许情况下直接母乳喂养, 进行早吸吮。在该项护理过程中, 母婴皮肤接触时新生儿用鼻推压或舔乳房, 有助于催产素的释放, 从而刺激乳汁分泌, 提高母乳喂养率, 以往有学者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 促进产后早期泌乳,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同时, 在行非持续性母婴皮肤接触护理过程中, 患儿家属可早期地参与到新生儿的照顾中, 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患儿与母亲的熟悉程度, 安慰患儿, 同时, 可缓解产妇由于长时间见不到患儿产生的焦虑、紧张的负面情绪, 增加照顾的能力和信心, 满足了掌握孩子病情和照顾的需求。为满足患儿母乳需求, 在本研究中, 为母亲准备了一次性的高温消毒储奶瓶, 在奶瓶上标注好早产儿姓名、收集日期和时间[12], 在运送到医院的过程中, 使用绝缘性好、有冰袋的冷藏箱或绝缘袋保存, 以保证母乳成分不被破坏[13,14,15]。在母乳喂养期间, 母亲的情绪变化对乳汁的分泌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 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较为重视患儿母亲的心理干预, 对患儿家属给予心理支持护理, 主要目的是减轻患儿家属的焦虑及紧张情绪, 帮助其分析愉快心情与泌乳的利害关系, 让产妇以良好的心态承担早产儿母亲的角色, 提高产妇照顾出院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信心。因此, 给予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于本院产科生后2 h内收入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 按入院顺序单号为试验组, 双号为对照组, 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行综合护理, 对照组患儿行一般护理, 比较两组患儿出院4~6个月母乳喂养率、6个月内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出院后4~6个月三种方式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患儿纯母乳喂养率为6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综合护理可明显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率及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提高母乳喂养效果分析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6月, 在本院产科门诊就诊、建立产前健康档案并在本院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术后母乳喂养的孕妇共100例, 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干预组, 每组各50例。年龄20~34岁, 平均29岁, 其中, 初产妇60例, 经产妇40例, 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8周, 剖宫产手术方式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 新生儿出生时Apgar的1 min及5 min评分均在7~10分, 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8例, 高中及初中36例, 小学及以下16例。两组产妇产前均无严重妊娠合并症、急慢性疾病、无严重产时合并症, 在性别、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妊娠合并症及产时合并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干预的实施

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 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母乳喂养的相关护理干预。干预措施的实施时间从孕妇第28周到门诊检查开始、第32周、36周、37周、38周、39周、40周、41周、42周直至孕妇到入院准备剖宫产为止。

1.2.1心理护理由于妊娠期, 孕妇及家庭成员的心理会随着妊娠进展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对孕妇来说是一件独特、有挑战的事情, 会伴随不同的压力和焦虑, 因此, 心理护理贯彻于整个干预期间。详细了解影响孕妇心理状况的原因和具体因素, 通过健康宣教、答疑解惑、心理疏导及家属的参与和帮助共同解决。

1.2.2宣传并告知母乳喂养、尽早哺乳的优点, 指导正确母乳喂养的方法了解孕妇产后期望并打算进行新生儿喂养方式和方法, 通过宣传册和护理人员的口头教育告知孕妇母乳喂养有着其他方法 (脱脂奶粉、配方奶粉、牛奶及羊奶等) 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不仅有利于新生儿的营养、消化、吸收、免疫、增加感情及提高智力, 而且还具有减少孕妇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避孕及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率的作用。剖宫产术中就与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 术后至病房30 min内有应答反应, 开始母婴皮肤接触30 min, 同时早吸吮。告知早期哺乳可能会反射性引起产后子宫收缩痛, 是正常现象且有利于子宫复旧。通过宣传小册和护理人员的指导让孕妇掌握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对于错误的手法、步骤及观念给予耐心的讲解并及时纠正, 直至孕妇熟悉掌握。

1.2.3乳房的护理妊娠期乳头和乳晕周围皮脂腺常有分泌物溢出, 告知孕妇每天因用温水清洗乳头后, 用软毛巾擦干, 并涂油脂, 可防止产后哺乳时发生乳头皲裂。如有乳头平坦或内陷, 可做乳头伸展、乳头牵拉练习, 产后哺乳时先吸平坦一侧。每次哺乳一定要吸空双侧乳房, 未吸完者可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哺乳前应清洁双手, 哺乳时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至婴儿口中, 哺乳后清洁乳头并涂上少量乳汁。每天按摩乳房, 由乳房边缘向乳晕、乳头方向按摩乳房3~5 min。

1.2.4饮食的护理母体是婴儿成长的环境, 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健康。告知孕妇以富含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多汤汁食物为好, 注意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少食多餐,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尽量避免咖啡、烧焦的食物、膨化物、罐头食品、味精、山楂、杏仁、黑木耳、甲鱼及螃蟹等[4]。提醒孕妇及其家属, 孕妇在孕晚期饮食要尽量清淡、限制过量的油、盐、糖的摄入, 食物结构多样化。剖宫产术后6 h进食, 可促进乳汁分泌、肠蠕动及肛门排气[5]。

1.3评价指标

1.3.1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妇产后1, 2及3 d每次哺乳在20 min及以上, 哺乳后婴儿安静入睡, 睡眠时间为2 h以上, 大便正常, 即表明母乳喂养成功。

1.3.2乳头皲裂哺乳期乳头发生浅表溃疡, 乳头表面出现裂口, 甚者局部渗液渗血, 或婴儿吮吸时觉得乳头发生锐痛, 揩之流血、流脓水, 并结黄痂等症状时都表明出现乳头皲裂。

1.3.3乳房胀痛产妇自觉乳房胀痛, 触之有硬结时表明发生乳房胀痛。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资料录入SPSS 18.0统计软件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或百分比表示, 采用x2检验, 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

干预组产后3 d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观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两组产妇术后乳头皲裂和乳房胀痛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产后3 d乳头皲裂和乳房胀痛发生率低于观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对剖宫产率设置的警戒线为15%, 目前, 美英等国的剖宫产率均在警戒线以下, 日本仅为7%。而中国的总剖宫产率为46.5%, 剖宫产率超过世界警戒线3倍多。剖宫产手术后产妇受术后各种因素的影响均可抑制乳汁分泌或造成乳汁分泌延迟, 从而影响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及喂养质量。母乳是婴儿最自然、安全及理想的食品, 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项营养成分。而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是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 是国际社会继儿童计划免疫之后倡导的保护儿童健康的又一重大技术对策。

本研究通过确定进行剖宫产术后的孕妇在术前进行护理干预, 进行向产妇及其家属宣传讲解并告知母乳喂养、尽早哺乳的优点, 指导正确母乳喂养的方法和乳房的护理方法。让孕妇认识到妊娠期饮食的重要性, 充分和孕妇进行沟通交流, 态度和蔼、关心真诚, 了解孕妇的心理状况及影响的原因, 给予及时的疏导、健康宣教、提供适当的解决方法, 让孕妇保持轻松、愉快、积极的心态做好一个母亲并期待宝宝的到来, 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而负面的心理因素引起神经内分泌的显著变化, 影响其垂体分秘催乳素, 从而影响乳汁的分泌[6]。采取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 早期提供有关母乳喂养的相关信息知识和帮助, 解除心理困惑, 不仅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降低了乳房胀痛、乳头皲裂的发生, 促进婴儿健康快速成长, 促进产妇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程瑞峰.妇产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2]牛琦.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淮海医药, 2008, 26 (5) :451-452.

[3]高丽红, 周荣向.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学工程, 2011, 18 (12) :1949-1950.

[4]余利红, 吴梅娟.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5) :32-33.

[5]彭春杰, 王殿玲.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8) :58-59.

提高母乳喂养效果分析 篇7

关键词:母乳喂养率,产后,护理干预,满意率

母乳属于婴儿最好的天然和营养食物,其不仅可以为婴儿提供合理的免疫物质和营养物质,以防婴儿受到病毒、细菌等感染,且可以促进婴儿的身心发育,增进母婴感情等,因此临床中常常推荐母乳喂养方式[1,2]。世界卫生组织也明确表明,母乳属于婴儿最好的食物,让母乳喂养率提高是一项全球性的活动。但在产后的实际护理工作中,多数产妇因为分娩时存在剧烈疼痛和疲乏、产后延迟泌乳或者母乳喂养知识缺乏等因素,对正常母乳喂养造成了严重影响[3]。我院在产妇护理工作中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2月—8月收治的产妇66例,均为足月健康妊娠产妇,年龄24岁~32岁,平均年龄(25.2±2.0)岁;顺产48例,剖宫产18例。将全部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2组产妇在年龄、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产妇产后常规护理,包括产前指导产妇行模型的训练以及基本的健康教育。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针对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行分娩后,应及时进行母婴皮肤接触,时间以半小时为宜;针对剖宫产产妇,则应在麻醉清醒后行母婴皮肤接触,并对婴儿进行吸吮锻炼,白天通常为1 h/次,夜间按实际情况对吸吮频率进行调整,至婴儿正常吸吮。护理人员告知产妇应充分休息,让乳汁分泌能有效增强。指导产妇应多食用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以促进乳汁的分泌。同时科学指导患者休息时间,养成与婴儿同步的作息时间。(2)针对母婴分离的产妇,因为婴儿不能及时吸吮产妇乳房,会影响乳腺管通畅性,增加乳房出现肿块的几率,并延后泌乳时间,影响产妇的舒适感和产妇喂养。护理人员应按摩产妇的乳房,从乳房边缘向乳头方向用手指轻轻按摩,每天2次;并对乳汁进行及时采集,利用小勺对婴儿进行喂养。(3)如产妇乳头凹陷、粗大、平滑,会增加婴儿吸吮的难度,进而对母乳喂养造成影响。护理人员应对产妇乳头进行10 min热敷,有效协助婴儿含接,然后向外进行牵拉,让乳头的软度和长度增加,让婴儿能更好含接。(4)针对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容易出现吸吮无力的情况,护理人员可以在低体重儿和早产儿觉醒的状态下进行非营养性吸吮训练,让其慢慢建立有效的吸吮吞咽模式,有意识地进行吸吮。

1.3 疗效评价

对2组产妇产后第3天母乳充足情况、喂养率和满意率进行观察比较,其中母乳分泌量的判断标准如下:母乳充足,即产妇能连续喂养婴儿2次,婴儿能获得充足的母乳量和满足感,每天的小便次数超过6次;母乳不充足即产妇连续喂养婴儿2次,婴儿不能获得充足的母乳量,乳房饱胀,喂养后婴儿存在哭闹,每天的小便次数不超过6次。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产妇产后3 d的泌乳量比较

观察组泌乳量充足30例,而对照组21例,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产妇喂养率以及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的喂养率为87.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母乳喂养以无添加任何食物的哺育方式成为婴儿最佳的天然食品,其不仅易于吸收和消化,且因母乳中含有Ig A,能帮助婴儿的自身免疫力提高[4];同时,母乳喂养亦能帮助产妇获得更好的产后恢复和子宫收缩,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母婴之间的感情[5]。但临床研究显示,在产妇实施母乳喂养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1)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盲目认知。(2)部分女性对形体美比较重视。(3)母乳喂养的知识没有普及到位等。因而为减少诸多不利因素的负性影响,对产妇在产后母乳喂养时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产后3 d的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以及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产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产妇的泌乳量和母乳喂养率。在产后及时进行母婴皮肤接触,能提高婴儿的吸吮能力,进而为母乳喂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婴儿吸吮乳头的次数,让母婴感情增加,对分泌乳汁非常有帮助;对于母婴分离的产妇,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让乳腺管保证通畅,对乳房肿胀进行有效预防,而且还能增加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对于乳头凹陷、粗大的产妇以及吮吸困难的婴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最终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

总之,产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产妇产后的母乳分泌量,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同时加深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盛晓燕.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护理[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1):125-127.

[2]杨宁,郭惠玲,柳燕瑛.提高高危妊娠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循证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5,30(8):26-28.

[3]戴红霞.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效果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8):830-833.

[4]张婉婉,盛芝仁.增强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3):37-38.

提高母乳喂养效果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3月到7月至2014年12月到该科接受产检及分娩的270位初产妇, 将接受过健康教育的135位初产妇作为干预组, 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的135位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上比较无差异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组干预的内容和方法

(1) 产前普及母乳喂养知识产检时专门对母乳喂养的好处、乳房准备、哺乳的方法做一次授课, 发放母乳喂养的宣传资料, 使产妇了解母乳是婴儿必需的和理想的营养食品,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抗感染因子, 可以满足4-6个月婴儿的营养要求, 增强婴儿的抵抗力。哺乳可以减少产后出血, 促使子宫复旧, 还可以建立母子感情。做好母乳喂养的心理准备。 (2) 乳房的准备:在孕后期鼓励孕妇自己牵拉乳头, 使其向外突出, 每次重复10~20下, 每日二次, 若效果不佳, 采用负压吸引法使乳头突出, 每日二次, 直至分娩。同时捻转乳头使表皮坚硬。 (3) 初乳的干预:新生儿断脐后护士尽早 (不超过30min) 把孩子抱给母亲, 母婴同室、同床, 帮助新生儿吸吮乳头, 提醒要吸吮双侧乳头, 按需哺乳, 做到早接触、早吸吮。 (4) 加强母乳喂养指导:产后母婴同室后, 即开始母乳喂养具体指导, 教给母亲正确的喂养姿势, 纠正不当的哺乳姿势。喂完奶后, 要将婴儿的上身直立, 靠在母亲肩上轻轻按摩, 排出空气;产妇每次哺乳后需挤去多余的乳汁等; (5) 出院后回访干预:产妇出院后, 有问题随时与医务人员电话联系, 及时解答有关问题, 并在产后14d、42d电话回访, 了解母乳喂养情况, 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干预, 纠正不良的喂养习惯。

1.2.2 对照组

对照组产前只接受部分干预 (只做母乳喂养好处的宣教) , 临产时来站分娩、分娩后出院、出院后未作干预。

1.3 评定内容

统计记录两组产妇在住院期间、产后14d、42d的母乳喂养情况、及产乳期的乳腺疾病的发生率。

2 结果

(1) 干预组在住院期间、产后14d、42d的母乳喂养率都高于对照组, 见表1。

(2) 干预组产褥期乳腺疾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母乳对婴儿来说是最佳食品, 在孕期开展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 能增强孕妇对母乳喂养的观念, 使孕妇对产后母乳喂养持以积极的态度, 对产后能用自己的乳汁哺喂孩子的期望值较高, 为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产前哺育知识讲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 但其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了认识还要有行动.在知识教育的同时, 应重视行为干预、行为监督及行为强化因素[1]。产后30min内新生儿吸吮乳头, 能增加产妇血液中催产素水平[2], 而且新生儿出生20~50min时正处兴奋时期, 此时其吸吮反射最强, 有助于产后早期母乳喂养成功。所以干预组在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是70.4%, 高于对照组的51.8%。出院后14d、42d跟踪干预, 及时有针对性的解决产妇伤口疼痛、乳头皲裂、精神紧张等问题、督促母乳喂养, 强化母乳喂养行为, 帮助产妇坚定信心, 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干预组在14d、42d的随访比较坚持母乳率均高于对照组。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 是妈妈送给宝宝的最珍贵而且无可替代的礼物。《育婴家秘鞠养以慎其疾》:“乳为血化美如炀”, 明万全《幼科发挥·调理脾胃》:“乳母者, 儿之所依命者也……盖乳者血之化也, 血者水谷之精气所化也”。母乳喂养是全球推荐的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从1992年开始, 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就把每年8月的第一周, 确定为“世界母乳喂养周”。作为全球公共卫生推荐, 在生命最初六个月应该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并鼓励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在临床中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日益被认识, 但许多母亲尽管能够较好的开始母乳喂养, 却经常在产后几周内开始给辅食或停止母乳喂养, 许多婴幼儿由于辅食喂养不当导致营养不良, 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积极支持推广母乳喂养, 使广大群众转变观念, 提高6个月以内儿童纯母乳喂养率很有必要。

母乳含有全面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 据世卫组织推荐“婴儿6个月内要求纯母乳喂养, 不必添加任何食物、水及其它饮料。满6个月后, 不论母乳分泌多少, 都应加辅助食品, 母乳可喂到2岁。”母乳中脂肪、蛋白质和乳糖比例适宜, 容易被婴儿消化吸收, 并不增加婴儿肾脏的负担;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物质, 可保护婴儿避免和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 有利于钙的吸收;母乳中还含有大脑发育所需的氨基酸, 可促进婴儿大脑的发育。

母乳喂养比人工喂养成本低。用母乳哺喂还有经济、方便、温度适宜、不易过敏等优点, 由于哺乳时母、婴直接接触, 婴儿的疾病容易被及时发现。同时, 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子间亲子关系的建立, 使婴儿具有安全感, 对母婴心理都有很大益处;另外, 在母乳喂养时, 通过婴儿的吸吮还可促进母亲的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 促进产后康复;远期还可以减少患卵巢癌、乳腺癌的危险。母乳是最好的婴儿食品, 完全能满足6个月内婴儿的需求。而且, 由于小婴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 过早加入辅食, 会引起婴儿消化不良和腹泻的风险。

产褥期发生乳腺疾病主要是乳腺炎、乳头皲裂及乳汁分泌不足等, 婴儿吸吮不足, 多余的乳汁不能及时吸出, 引起奶胀致乳腺炎, 也由于乳头皲裂造成感染致乳腺炎。而乳头皲裂与在孕后期缺乏对乳房的准备, 对乳头下陷或扁平未及时纠正及缺乏对乳头的护理措施有关。要教会初产妇产后哺乳后每次挤出1-2滴乳汁涂在乳头上, 以保护乳头防皲裂。

4 结束语

给予农村产妇健康教育, 使其加强自我保健意识[3], 这样, 既降低了农村产妇产褥期乳腺疾病的发生率, 又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母乳喂养并发症, 利于母婴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晓芳, 诸葛苏比.孕产妇分娩前后行为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 (19) :2737-2738.

[2]张丽敏, 祝荣坤, 等.早泌乳多泌乳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1996, 8 (31) :443-446.

提高母乳喂养效果分析 篇9

【关键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产前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126-01

母乳是婴儿最安全、最营养的天然食物,除了含有婴儿成长所需的完整的营养素和能量外,还含有抗体和额外的脂肪,帮助婴儿建立免疫功能和促进脑部发育[1],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出生6个月内的婴儿将母乳作为最佳喂养方式[2]。据调查,因不合理喂养导致的营养不良和感染所致死亡婴儿每年高达500万例,研究人员推测若6个月内的婴儿全部采取母乳喂养,每年将至少挽救100万婴儿[3]。我国有母乳喂养婴儿的优良传统,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城市居民,母乳喂养率逐年下降,根据2000年后的多项调查显示,我国城市6个月内的婴儿母乳喂养率均在50%以下[4],与WHO提倡的纯母乳喂养相去甚远。母乳喂养是极容易受到行为的影响,如乳母的年龄、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等[4]。因此本研究调查了我院的母乳喂养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230例,年龄20-39岁,平均(29.11±3.29)岁,纳入标准:①初产妇,单胎足月妊娠;②产后愿意母乳喂养;③已婚,与丈夫感情和睦且共同生活;④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和理解能力;⑤了解本研究,自愿参加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注:①精神病史;②多胞胎、早产儿、高危妊娠、新生儿体重不足等无法母乳喂养;③结核、肝炎或其他疾病史导致乳母无法喂养。

1.2 一般资料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住院资料调查表,调查产妇相关信息,内容包括:年龄、宗教、教育程度、工作状况、家庭收入、产假时间、配偶对母乳喂养的态度(由产妇主观评分,1分表示不支持,10表示非常支持)婴儿分娩方式。

1.3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价

采用Dennis开发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价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BSES)中文版[5],包括2个维度共30个条目,每个条目依据产妇主观评价给予1-5分,1分表示完全没有信心,5分表示总是很有信心,BSES总分33-165,信度系数0.93。

1.4 产妇抑郁状态评价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g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中文版[6],总共10个条目,对产妇过去一周的心情进行回顾,并给予0-3分的评分,得分越高表示产妇抑郁程度越高,10分为抑郁临界值,超过13分为重度抑郁,量表信度系数0.87。

1.5 母乳喂养知识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母乳喂养知识调查问卷,总共17条包含母乳优点和母乳技能的问题,每个条目只有正确和错误两个选项,正确得1分,错误不得分,总得分越高表示母乳喂养知识越高。

2 讨论

WHO在2013年曾提出,为了促进母婴健康,纯母乳喂养率应至少达到50%,且坚持24个月以上[7]。我国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也指出“0-6个月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应达到50%以上”,然而我国的母乳喂养现状却不容乐观,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5%-27%,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8%-39%[8]。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理论是由Dennis教授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提出的概念,反映了产妇对自己母乳喂养能力的自信程度。本研究显示我院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为(111.68±20.94),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较低,分析可能与所选人群有关。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极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产妇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等[4],本研究证实家庭收入不同,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差异显著,但是不同年龄和教育程度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却没有检测到统计学差异,分析认为本研究所选对象的平均年龄小、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高,因此差异没有检出统计学意义。

此外,本研究还对宗教信仰、在职情况、产假时间和分娩方式的差异导致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假时间和分娩方式造成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宗教信仰和在职情况所致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无差异。

对于上述研究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确定了配偶支持、抑郁情况和母乳喂养知识是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我院初产妇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低于国内其他同类研究,影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为配偶支持、抑郁情况和母乳喂养知识。

参考文献:

[1]刘爱萍.微量元素缺乏乳汁与其喂养婴儿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的关系研究[J].甘肃科技,2014,30(1):125-126,148.

[2]刘立新,刘胜全,张琳琳,等.社区产后访视对6个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的影响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3):333-335.

[3]蔡传兰,郝加虎,陶芳标,等.母乳喂养与婴幼儿智力发育水平关联的队列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6):634-638.

[4]王建敏,李能,谢胜男,等.中国10省区农村2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7):682-685.

[5]孙海玲.舟山市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6):3184-3186.

[6]李元瑛,彦文娟.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9):1058-1060.

[7]李青颖,刘琴,刘舒丹,等.重庆市0~36月龄婴幼儿母乳喂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1):1222-1225.

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生产后存在母乳喂养不良的60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观察组有17例为自然分娩, 13例为剖宫产, 胎龄35~41周, 新生儿体质量2200~3550 g;对照组有18例为自然分娩, 12例为剖宫产, 胎龄36~41周, 新生儿体质量2250~3600 g。两组病例基本资料 (分娩方式、胎龄等)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 (1) 母乳不足及其护理:母乳喂养的前提是母亲存在足够的母乳, 人乳的分泌比较复杂, 需要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其中, 另外产妇的哺乳行为与其体力和精神状态都有密切联系。生产后尽早刺激乳头有利于促进乳汁的分泌, 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增加其与产妇的身体接触, 增加新生儿吮吸产妇乳头的时间, 有利于增加乳汁的分泌量[2]。产妇还需要保持比较稳定的情绪, 保证足够的休息, 增加乳汁的分泌, 调整饮食结构, 保证健康饮食, 实现多样化饮食, 确保足够营养的补充, 促进乳汁的良好大量分泌。 (2) 母婴分离及其护理:部分产妇分娩后新生儿由于某种原因需要转科或转院, 使得新生儿无法及时吮吸产妇乳头, 导致乳腺管堵塞, 造成乳房肿胀, 推迟了乳汁分泌的时间, 不利于母乳的及时喂养。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要利用热毛巾敷于产妇乳房上15 min, 毛巾温度以产妇耐受为宜, 接着护理人员利用手指指腹从乳房根部向上部进行按摩, 5 min后进行挤奶操作, 定时将产妇的乳汁排空, 防止对产妇皮肤造成损伤[3]。另外, 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产妇进行乳房的自我护理, 给新生儿喂养收集的乳汁。通过对产妇乳房进行护理干预, 能够帮助乳房建立反射机制, 保持乳腺管的通畅, 使乳汁更容易被挤出, 减轻产妇的不适感。 (3) 婴儿吮吸无力及其护理:导致新生儿吮吸无力的原因主要为新生儿为低体质量儿或者早产儿, 胎儿在母体内长到35周才能建立其吸吮吞咽功能, 出生后会得到更好的完善。部分早产儿或者低体质量儿的吮吸功能没有完全形成, 有时无法做到营养性吮吸, 这种情况也会对产妇的乳房造成影响, 可能降低泌乳量。这时护理人员要对新生儿进行非营养性吮吸训练, 增强新生儿的吸吮反射, 使得新生儿能够有节律地进行吞咽和吸吮[4]。对于早产儿、低质量儿的母乳喂养最好选择在新生儿觉醒状态时, 保证新生儿能够有意识的进行吮吸。 (4) 母体乳头缺陷及其护理:乳头缺陷具体包括乳头平滑、凹陷以及粗大, 影响了新生儿吮吸的进行, 很容易导致新生儿焦躁不安, 产妇也容易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针对这类情况, 护理人员需要在产前对孕妇乳房进行评估, 并对于乳头有缺陷的应进行针对性护理, 除此之外, 还要指导产妇学会利用正确姿势进行母乳喂养, 使新生儿含接乳头的姿势正确, 提高喂奶的有效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例护理后母乳喂养具体情况, 喂养分为纯母乳喂养、混合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母乳喂养率= (纯母乳喂养例数+混合母乳喂养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纯母乳喂养和混合母乳喂养的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人工喂养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母乳喂养率比较, 观察组为96.67%, 高于对照组的43.3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母乳喂养使保证新生儿健康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母乳喂养有助于新生儿免疫力的提高, 有效防止新生儿患病, 有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比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患病率要降低很多[5]。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 经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成人后的智商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成人后的智商, 并且母乳喂养时间越长, 智商越高, 一直到新生儿长到9个月大后, 两者才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母乳中包含的牛磺酸有助于新生儿的大脑发育, 包含的乳铁传递蛋白有利于新生儿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 包含的溶菌酶有利于疾病的有效预防, 包含的核苷酸有利于新生儿各项组织发育, 包含的DHA有助于增强新生儿视力。母乳中含有均衡的营养, 且各类营养保证了合适的比例, 能够有效促进新生儿的吸收和消化[6]。

本研究对两组母乳喂养不良的病例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 比较护理效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母乳喂养不良病例中给予有效护理干预, 有利于显著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保证新生儿的健康,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聂含竹, 李文平, 田利平, 等.早期母乳喂养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24) :2251-2254.

[2]解丽丽.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18) :33-34.

[3]郝明英, 张学菊, 李梅, 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婴分离成功母乳喂养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 34 (21) :2943-2945.

[4]周建红, 伍克立, 李明霞, 等.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J].四川医学, 2013, 34 (8) :1268-1269.

[5]周旋.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24) :41-42.

上一篇:小型修缮工程下一篇:烟后玉米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