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中法的作用

2024-05-01

市场经济中法的作用(精选三篇)

市场经济中法的作用 篇1

一、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

1. 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数量变化

法国不仅是当今世界经济大国也是贸易大国, 在欧盟国家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从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数量上看, 其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期尝试阶段 (1993年之前) , 由图1可以看出, 直到1993年以前, 法国在华实际投资额并不多。这与两国在此期间的政治因素有关。根据法兰西银行的统计, 截至1993年底, 法国在华投资项目累计为500多个, 协议金额9亿多美元, 实际投资为6亿多美元。

第二阶段:快速增长阶段 (1994-2000年) , 由于两国政府的努力, 1994年中法两国政府签署了双边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 中法关系重新升温, 从1994年起, 法国正式全面对华投资。1994年至2000年法国对华直接投资增势迅猛, 在1999年达到了历年投资的最高额。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 2000年法国在华直接投资项目136个, 协议投资额5.1亿美元, 实际投入5.9亿美元, 相当于1993年以前法国在华直接投资的总额。

第三阶段:曲折发展阶段 (2001-2007年) , 由图1可以看出, 从2001年开始, 法国对华直接投资出现了大幅下降, 从2001年至2005年, 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略有增加, 但速度明显变得缓慢。

2. 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结构特征

第一, 从投资的形式结构看, 形式各种各样, 但主要是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在法国企业对华投资的试探进入阶段, 其投资方式多采取合资新建或合作开发。例如, 苏伊士集团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中法水务合资公司, 对中国15个大城市提供饮用水管理和污水处理服务。如今, 随着法国企业在华投资经验的积累, 其投资方式日益灵活, 如进一步增资扩股、借助股权并购, 实施多元化战略等, 但是更多的法国企业正以独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而且中小企业的数量也越来越庞大, 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相关法律比以往宽松。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贸易年鉴》 (2009年)

第二, 从投资的产业结构看, 法国对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化学、汽车和机械制造、食品、轻工等工业部门, 占投资存量的56%, 而能源、金融和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存量分别占16%, 12%和9%。可见, 法国对华第二产业的投资占到了主要部分, 与我国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基本相符。

第三, 从投资的区域结构看, 在地区选择上, 法国企业非常重视地区的集聚效应, 通常选择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主要为上海和广东) 投资设厂, 然后从这些地区的龙头作用和辐射效应中获益。就目前在华投资的总体分布来看, 法国投向东部的项目数比重为75.95%, 合同金额比重约为68.39%。中国利用外资中的“东重西轻”格局在法国对华投资中同样存在。不过值得关注的是, 法国企业日益青睐中国的西部地区, 特别是诸如重庆等条件较好的西部城市。

第四, 就投资总量看, 截至2007年底, 法国累计对华直接投资项目3539个, 实际使用金额43512万美元, 在对华投资国中位列第十。但是法国在华的直接投资平均规模却较大,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 法国在华直接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为315万美元, 在欧盟国家中列第三位, 仅次于英国和德国。

二、法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法两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反映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指标有外商对华投资项目数、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由于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相对于前两个指标能更客观真实地反映外商对华投资的实际水平, 因此本文选取了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实际额作为法国对华直接投资水平的度量指标。该变量用FFDI表示。

度量经济增长水平的指标也有很多, 包括GNP、GDP等总量指标, 也有人均GNP、人均GDP等人均指标。本文选取了法国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FGDP和CGDP来分别反映两国的经济增长状况。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 以1985年为基期, 把FGDP和CGDP以相应年份两国的物价指数来平减以消除物价影响, 即得到消除物价影响之后的实际GDP。为了消除样本数据的异方差性, 我们对以上三组时间序列分别取自然对数, 分别以lnFFDI、lnFGDP和lnCGDP来反映法国对华直接投资、法国经济增长和中国经济增长状况, 其相应的一阶差分用D (lnFDI) 、D (lnFGDP) 和D (lnCGDP) 来表示。实证分析部分利用了Eviews 6.0软件来完成。

1. 变量平稳性检验

由于在经济模型中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经常发生伪回归现象而造成结论无效, 所以, 在检验经济变量lnFFDI、lnCGDP和lnFGDP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之前, 需要首先对各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以判断各序列是否具有平稳性及单整阶数。

由ADF检验结果可知, lnFDI、lnFGDP、lnCGDP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没通过显著性检验, 所以可以认为这三个变量水平值均不平稳。而D (lnFDI) 、D (lnFGDP) 和D (lnCGDP) 均通过了5%的临界值检验, 所以lnFDI、lnFGDP和lnCGDP都是I (1) 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协整理论和VEC模型来分析这三个变量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2. Johansen协整检验

Johansen和Juselius提出的一种以VAR模型为基础的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 是一种进行多变量协整检验的较好的方法。在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之前必须先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 对最优滞后期的选择根据无约束的VAR模型的各种选择准则取值的比较来确定, 具体结果如表1。

根据滞后阶数的选择准则, 由表2的FPE、AIC、SC和HQ四种准则所得到的合适滞后期长度均为4期, 而4期为上述VAR模型的最大滞后期。但是如果滞后阶数越大, 需要估计的参数也会越多, 模型的自由度就减少, 所以通常进行选择时, 需要综合考虑, 既要有足够数目的滞后项, 又要有足够数目的自由度。为此, 本文相应减少了VAR模型的最大滞后期, 将其确定为滞后2期, 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

注:*表示根据相应准则选择的滞后阶数。

注:**表示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由表2可以得出, 在1%显著性水平下, 变量lnFFDI、lnFGDP和lnCGDP存在唯一的长期均衡关系。协整方程的表达式为:

其中t表示1986-2007年各相应年@份ÎÎ;, ;括号内数值为回归系数的标准差。€ÐÐ;;

对协整方程进行回归分析, 检验残差序列的平稳性, 结果残差序列是I (0) , 即平稳的。因此可以得出变量lnFFDI、lnFGDP、lnC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的结论。但是由此并不能判断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下面将利用VEC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3. VEC模型分析

Engle和Granger将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结合起来, 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只要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就可以由VAR模型导出误差修正模型。而在VAR模型中的每个方程都是一个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因此可以认为VEC模型是含有协整约束的VAR模型, 多用于具有协整关系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建模。本文建立以D (lnFFDI) 、D (lnFGDP) 、D (lnCGDP) 为内生变量的VEC模型, VEC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短期内FGDP对FFDI具有反向的抑制作用, 而CGDP则对FFDI具有正向的推促作用。由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可见, 短期影响均小于长期。模型整体的对数似然值LogL为52.1734比较大, 同时模型的AIC和SC值分别为2.797045和1.461487均较小, 说明模型整体拟合得较好, 解释力较强。

4. Granger因果检验

由协整检验结果, 法国对华直接投资和中法两国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 即直接投资是否是中法两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还是仅仅表现为统计上的相关性。根据Granger和Sims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来解决此问题。在使用格兰杰检验时, 首先要确定滞后阶数, 根据赤池信息准则 (AIC) 来确定, 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检验结果表明, CGDP与FFDI以及FGDP之间都只有单向的因果关系, FFDI和FGDP之间也只有单向的因果关系。

5. 结果分析

首先, lnCGDP是引起lnFFDI的Granger原因, lnFGDP不是引起lnFFDI的Granger原因。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对法国对华直接投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多年保持了高速增长, 市场容量和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这无疑对一部分法资企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国经济增长既影响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的规模, 同时也会影响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结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 这也导致法国对华投资集中于化学、汽车、机械制造、食品、轻工等工业部门, 法国对华第二产业的投资占到了70%以上。中国经济的增长使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动因逐渐发生变化, 其所涉及的行业也逐渐多元化, 如房地产、金融、法律服务等行业。在金融领域, 以世界第二大保险集团法国安盛保险集团为代表, 在我国设立了多家办事处及合资公司。尤其在目前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受挫的情况之下我国被列在很多公司的投资计划之中。另一方面也说明法国经济增长对法国对华直接投资有抑制作用, 但抑制作用并不显著。当投资母国经济增长时, 国内消费和投资也会增加, 于是部分企业更愿意在国内市场寻找机会;相反, 当国内经济不景气时, 部分企业更愿意从国外经济增长迅速的地区寻找机会。

其次, lnFFDI和lnCGDP都是引起lnFGDP的Granger原因。一方面说明法国对华直接投资对法国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原因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第一, 促进中法贸易, 带动经济发展。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带动了原材料、机器设备等中间产品的对华出口。第二, 中法两国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 法国需要中国的市场, 对华直接投资也可使法国获得现金技术,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法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对法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最后, lnFFDI和lnFGDP都不是引起lnCGDP的Granger原因。其一, 尽管实证结果显示法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但是影响程度却非常低。这与目前法国在华投资的规模还太小有关, 不仅大大落后于美国和日本, 而且与同属于欧盟的英德两国相比, 也已明显滞后, 实际投资额大约仅相当于英国的1/2和德国的2/3。其二, 虽然实证结果表明法国经济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但影响程度也很低,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内生力量。

三、相关建议

由上述结论可知, 中国经济增长对法国对华直接投资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但是法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却很小。从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来看,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中国在法国对外总投资中的地位也会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加强中法经贸关系, 中法两国应该重视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 中法两国应高度重视两国的经贸合作。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 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主体。在这种背景下任何国家特别是经济大国要想保持经济竞争力, 不仅要重视国内市场, 还要重视国外市场。目前, 中国是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新兴市场, 法国不能忽视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同时, 法国也应该加强与中国在政治领域的合作, 这是两国进行经贸合作的基石。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 与此同时,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较低的地位。面对这种挑战, 中国也需要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 加强与法国的经贸往来则有利于中国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应对现有的挑战。

第二, 法国应该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开拓中国市场。中小企业在法国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法国中小企业往往有技术, 但缺少资金和人力。但是, 长久以来, 中法两国的经济关系主要依靠能源、航空和交通等领域的大宗项目来维持。与德国、意大利等欧盟其他国家相比, 法国中小企业在中国投资的行动迟缓。有关数据表明, 2004年法国在华开展业务的中小企业大约3500家, 而德国和意大利则各有7000多家, 2007年有将近3万家法国中小企业在德国投资, 而在中国只有6000家。因此, 法国应该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开拓中国市场。

第三, 必须优化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结构, 引导其向知识化和技术化方向发展。鉴于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 今后中国一方面要引导法国的制造业投资向产业层次高、技术先进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引导法资向第二产业以外的产业投资, 尤其是加快第三产业投资。充分发挥法资在其投资领域的示范作用和技术溢出效应, 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由中法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 我们也可以看出在长期中法经贸合作的广阔发展前景。

首先, 中国经济的预期发展前景将为世界各国, 包括法国企业提供发展机遇、市场和空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都为法国企业来华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对外开放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扩大, 法律逐步与国际接轨, 关税不断下调, 政策透明度趋于增强, 这为法国企业开展对华经贸合作创造了更为宽松、稳定和透明的环境。

其次, 中法两国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法国是世界第5大经济大国, 在能源、交通、通讯、农业、环保等领域拥有国际领先的产品和技术。而这些领域正是中国政府确定的优先发展的领域。中国需要法国的技术, 法国也需要中国的市场。为此, 法国应将中国作为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国家。

市场经济中法的作用 篇2

一、贸易视角下中法产业竞争力分布十分广泛

产业竞争与互补性是开展经贸投资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系统准确地比较分析中法产业竞争力,对于未来中法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世界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竞争力三个指标,使用2000—2014年联合国贸易统计SITC 2分位数据,对中法两国产业竞争力进行测算。

(一)世界市场占有率分布情况

2014年,中国世界市场占有率居前10位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SITC第六、七、八类,其中第81章预制建筑物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最高。2000—2014年,世界市场占有率居增幅居首位的产品是第81章预制建筑物产品,提高了40个百分点。传统优势出口产品第65章纺织品、第84章服装、第85章鞋类、第83章箱包的世界市场占有率分别提高了31个百分点、27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23个百分点。

2014年,法国世界市场占有率居前10位的出口产品较为分散,覆盖了SITC第零、一、三、五、八类等章,其中第11章饮料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最高,为18%。2000—2014年,世界市场占有率居增幅最大的产品是第96章非合法货币的铸币,提高了3个百分点。增幅超过1个百分点的商品还包括第83章箱包、第94章未列明动物、第57章炸药类、第85章鞋类、第34章天然气、第25章纸浆。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分布情况

2014年,中国显示性比较优势居前10位的出口产品中,具有极强竞争优势的产品有五类,包括第81章预制建筑物、第85章鞋类、第83章箱包、第84章服装、第65章纺织品,RCA指数分别为3.31、3.07、3.02、2.85、2.61。2000—2014年,出口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增幅最大的是第72章电气机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由1.10提高至1.80,增长了0.70,竞争优势由一般转为较强。此外,近年来行业发展势头较好的运输设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也呈现增长势头,但优势尚不显著。

2014年,法国显示性比较优势居前10位的出口产品中,具有极强竞争优势的产品有六类,包括第11章饮料、第55章香料、第00章活动物、第35章电力、第83章箱包、第02章乳制品和禽蛋,RCA指数分别为4.72、3.54、3.03、2.80、2.74、2.62。2000—2014年,出口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增幅最大的是第83章箱包,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由1.70提高至2.74,增长了1.01,竞争优势由较强转为极强。

(三)贸易竞争力指数分布情况

2014年,中国贸易竞争力居首位的产品是第95章枪支和弹药,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98,这主要是由于中国该类产品国内消费市场有限,进出口十分不平衡导致的。除去该类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大约0.9的产品还包括第81章预制建筑物、第84章服装、第85章鞋类、第82章家具,出口量均是进口量的19倍以上。2000—2014年,中国第56章肥料;第64章纸类贸易竞争力指数增幅超过1,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出口量是进口量的3倍左右。

2014年,法国贸易竞争力指数分布整体低于中国,居首位的产品是第93章特种交易和商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94,是贸易政策导特殊情况。除去该类产品,法国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5的产品包括第00章活动物、第35章电力、第11章饮料,分别为0.80、0.78、0.63。2000—2014年,法国各类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改善并不十分显著,第94章未列明动物贸易竞争力指数增幅最大,为0.46,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

总体来看,中法两国产业竞争力呈分布广泛和走势分化两方面特征。中国优势产品的国际产业竞争力水平高于法国优势产品,且竞争优势在2000—2014年间呈现强化走势,特别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提升较快。而法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分布则较为分散,且受后发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冲击,产品竞争力普遍呈现下降走势。

二、中法两国产业竞争力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按照习惯标准,以世界市场占有率15%,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1.25,贸易竞争力0.5对产品竞争力进行整理。在SITC 2分位水平上,中法两国有27类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低于临界值,主要是农产品和原料等初级产品,包括蔬菜、烟草、油籽、煤、石油等。除去这些产品,两国产业竞争力分布如表1所示。

中法两国仅在第57章炸药类和第83章箱包同时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产业形成一定的竞争。中国竞争力集中于制造业,主要包括劳动密集型传统优势产品以及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电器机械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法国竞争力分布则相对分散,其中第11章饮料、第55章香精、第83章箱包竞争力较高,主要是因为法国高档消费品和奢侈品竞争力较强,葡萄酒、化妆品以及高档箱包的世界市场需求十分旺盛。

动态来看,2000—2014年中法两国优势产业互补性普遍增强。其中,部分产品是由于中国出口政策导向转变,逐步取消对初级产品出口支持,使得法国相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对中国形成互补,例如第0章活动物、第4章谷物、第35章电力等;另外一部分产品则表现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法国的补充,代表性产品包括第81章预制建筑物、第65章纺织品、第82章家具等,法国受到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制约,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降低,而中国产品则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竞争力快速增强。

三、对中法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建议

一是加强农业及传统制造业合作,包括肉制品等农产品深加工、服装、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虽然法国一些产业的竞争优势呈下降走势,但其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科学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品牌战略,与中国强大的规模生产能力和成本优势相结合,可在第三方市场打造形成包括品牌、研发、生产、销售在内的全生产链条合作,提升中法两国产业整体竞争优势。

二是深化新兴产业合作,包括节能环保、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循环经济等领域。全球正在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各国均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法国作为世界工业强国,科技研发能力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伴随着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不断加快,产业创新能力也在快速发展,并已形成了一系列的特色优势领域,双方应不断加强联合研发,突出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联合研发、联合投资、联合生产”的第三方市场开发模式。特别是在中法均具有优势的核能领域应加大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如联合投资电站建设、扩大技术合作和联合发展新技术等。

三是发展基础设施合作。当前,发达国家存在大量老化基础设施需要更新升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基础设施不足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英国政府出台《国家基础建设规划》、欧洲成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非洲和拉美努力推进提高本地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规划。中法两国在钢铁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领域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强,尤其是中国具有大量的优势产能,双方应加强资金、建造、装备、运营等多方面衔接,在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拓展更广范围、更加持久的产业合作。

市场经济中法的作用 篇3

但其执政两年后, 人们发现, 这种良好的愿望落空了。自从萨科齐入主爱丽舍宫后, 中法关系如同坐上了过山车, 上上下下起伏不定, 令人难以捉摸。从战略合作伙伴的高位, 经历不断的冷冷热热, 两国关系总体趋势下滑。很多影响两国关系的事件看似偶然, 却能够从萨科齐总体对华政策上找到诱因。从2008年3月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时藏独分子在法方的默许下哄抢火炬, 到巴黎老佛爷百货中国游客被无端关押;从萨科齐声称不参加北京奥运, 到巴黎市政府坚持悬挂藏独旗帜并授予达赖所谓的荣誉市民称号;从萨科奇以欧盟轮值主席名义会见达赖, 到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圆明园鼠兔首等等。这些事件不断地激怒中国人, 中国国内抵制法国的呼声甚嚣。

萨科齐时代的中法关系究竟出什么问题了?中法关系今后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 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中欧经贸关系却一直持续发展。2008年, 欧盟依然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 全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255.8亿美元, 同比增长19.5%。作为欧盟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法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贸易关系之一。法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累计实际投资来源国, 也是第二大技术引进国。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389.44亿美元。截至2008年底, 我国累计批准设立法资企业3738家, 实际投资88.6亿美元。近年来, 中法经贸合作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两国在核能、电力、航空航天、高科技、交通运输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合作。两国政治关系中发生的麻烦将会如何影响到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 必然引起人们的关心和担心。

其实, 只要我们对当前中法关系进行解构分析, 便可看到两国间发生一些麻烦的必然性。

解构当前中法关系, 需要了解萨科齐其人。萨科齐19岁加入戴高乐党, 20岁成为该党在上塞纳省的代表, 21岁成为希拉克“保卫共和国联盟”在诺伊市的负责人, 22岁成为市政委员, 28岁当选为诺伊市市长, 38岁成为法国政府的预算部长兼政府发言人, 47岁成为当时法国政府第二号人物内政部长, 后担任国务部长兼经济、财政与工业部长, 后又担任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主席, 52岁竞选总统成功。他的从政经历练就了他个性顽强、思路敏捷、行动果断的性格, 也造成了他善于投机、办事情绪化、高调行事和突出个人能力的政客作风。在他当选后, 不合时宜地表现出了以东方和西方来划分世界的冷战思维。在对华关系的决策中, 难免受到这种冷战思维影响。在任欧盟轮值主席时, 他常常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行为强加给欧盟。这种领导人个人性格因素对中法关系的影响显而易见。

解构当前中法关系, 需要对中法关系的支点进行观察, 看其是否发生移位。维系中法关系稳定的三个重要支点是相互尊重、独立自主和战略合作。这三个支点中哪一个发生了变化, 都会影响到中法关系的稳定。遗憾的是, 进入萨科齐时代, 这三个支点都发生了移位。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和影响, 领袖意识膨胀, 使得萨科齐在国际关系中忽视相互尊重的原则, 对别国的事情指手画脚;独立自主是法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 但是萨科齐以意识形态划线, 走入了冷战时期历史的俗套;法方在西藏问题上漠视中国的核心利益, 在谋求法国世界大国地位的过程中忽视了与中国战略合作的重要性。支点移位的结果必然使得中法关系大局发生失衡。

解构当前中法关系, 还要从国际政治格局、尤其是中欧关系发展的高度来分析。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强大, 中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对外交往更加自信和成熟。而欧盟由于宪法危机和扩大后遗症, 面临很多严重问题。面对中国的中国快速发展和变得强大, 国际上有些人乱了方寸, 从内心泛起一股酸酸的心情, 于是总想通过批评中国来找到内心的平衡, 用所谓欧洲价值观来指责中国的宗教政策和民族政策, 夸大意识形态分歧, 遏制中国发展。中国与欧洲国家间的很多看似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实际上是这种心理的表现。

通过以上对当前中法关系的解构,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前中法关系出现不和谐的必然。当今的中法关系如同经济危机中的股民, 似乎被牢牢套住了。展望今后中法关系, 我们依然应该应持乐观的态度, 因为中法关系的解套同样是历史的必然。

45年前, 法国是第一个全面与中国建立正常关系的西方大国。法国最先与中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建立了战略对话机制, 中法关系常常被引为不同政治制度国家间友好合作的典范。中国人民对戴高乐、蓬皮杜、希拉克等对中法关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法国领导人十分尊敬, 法国也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浪漫之都, 是中国人到欧洲旅游的首选国家, 甚至普罗旺斯一类的法国乡村风情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小资梦寐以求的生活理想。法国人民同样对中国怀有传统的友好感情。中法友好已经深深植入了两国人民的心中, 这是中法关系必将解套最重要的基础。

毫无疑问, 两国经济贸易不可分割的联系是两国关系必将解套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遭遇到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法国同样不能幸免。从法国国内因素看, 1月29日开始全国性大罢工, 随后法国工人的罢工浪潮持续不断, 国内经济衰退, 失业率大幅增长, 人们对萨科齐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表现产生不满。法国一家民调机构发布的结果显示, 2月份萨科齐的支持率下滑5个百分点至3 9%。根据法国统计局的数据, 法国在2008年第三季度GDP增长0.1%。欧洲委员会1月19日公布的中期经济预测中称, 法国GDP在2009年将下降1.8%, 失业率将达到9.8%。在这种形势下, 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将成为法国政府寻求修复中法关系的主要动因。

现在的中法两国经贸关系早已今非昔比。两国刚建交时, 每年贸易额仅1亿美元, 人员交流一年不足3000人, 而现在每天的贸易额都超过1亿美元, 人员交流哪一天都超过3000人。

法国在2008年8月以前出口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在8月骤然跌至4.8%。根据法国海关2月6日公布的统计数字, 2008年全年出口增长率仅为2.1%。法国在2008年的贸易赤字达到创纪录的557亿欧元, 贸易平衡是法国政府的当务之急。中国是法国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法国前八大出口市场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比利时、美国、荷兰和瑞士等经济都在显著放缓, 需求萎靡, 唯独中国经济在危急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水平。法国政府将出口目标确定在大合同项目上, 例如核能、航空及高铁等传统的尖端项目, 这正是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的需求所在。法国对华出口的最大部分为运输和能源设备, 主要用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而这正是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主要投资方向。

法国人不会忘记, 在中法关系顺畅的时候, 多个国家在竞争对华出口或者投资时, 在相同的条件下中国会优先照顾法国。2007年11月, 法国总统萨科齐首次访华时曾经与中方签订了2 0 0亿欧元的订单, 被视为中法关系蜜月期的产物。

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 两国关系依然会向前一时期一样, 在总基调不变的大前提下, 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插曲。萨科齐已经得到的教训是, 在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的问题上, 不能玩火。但是从当前中法关系解构分析, 我们完全可以预料, 法国依然会不断触动中国人的敏感神经, 中国人在原则问题上也绝不会让步。两国之间的吵吵闹闹必不可少。但尽管如此, 无论从历史的经验看, 还是从各自经济发展的需要看, 我们应该对中法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 因为有需要就会有合作, 有合作才会有共赢。合作和共赢最符合中法两国人民的利益, 符合世界和平发展的潮流。

摘要:萨科奇当选法国总统后, 中法关系出现下滑。两国政治关系中发生的麻烦将会如何影响到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 必然引起人们的关心和担心。从历史的经验和中法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看, 应该对中法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 因为合作和共赢最符合中法两国人民的利益, 符合世界和平发展的潮流。

上一篇:化学强化下一篇:初中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