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规范的基础

2024-05-21

学术规范的基础(精选九篇)

学术规范的基础 篇1

一、研究生论文写作不规范的原因

(一) 社会方面——缺乏规范的学术环境

首先, 近年来的扩大招生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门槛变低, 与之相应的必然是被录取的硕士生的整体专业素质下降, 这在客观上必然使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学习风气。其次,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方法有严重的问题:公共课的分数所占总分比例太大, 学生的专业素质不能很好体现, 一些专业素质不高的学生为了要跨进门槛, 就拼命地提高公共课的成绩。这样, 他们的专业研究的起点过低、当对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力不从心时, “学术不端”的行为就容易发生。

(二) 从学校方面——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

目前国内大学为了显示与国际接轨, 研究生学习结果的评判已不再以考试为主要方法, 而是向西方大学学习——以课程论文代替考试。问题是西方大学有着严格的学术规范制度, “学术不端”问题得以最大限度的控制。例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每一门课的阅读参考资料上都印有长达两页的“公告”, 内容包括什么是抄袭和有关处理的学校校规等, 比如:“学生可以不交含有未经指明出处或是以不妥方式指出出处的他人作品的内容或过量引语的作业。……抄袭是最严重的学术性过失……概括别的作者的观点是合法的, 但这样做的前提是要清楚指出正在这样做。但是如将别人的观点、思想或信息概括得好像它们自己的一样, 则是抄袭”。[2]从“什么是抄袭”到“抄袭后受到的惩罚”写得一清二楚, 时时提醒学生怎么做是对的, 如果做错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相比之下我们的学生, 可能毕业了也不是很清楚什么是“抄袭”, 更不用担心课程论文的抄袭会受到什么惩罚。

(三) 教师方面——缺乏强烈的责任心

世界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数学讲座教授丘成桐先生在《忧思中国教育》[2]中讲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位数学院士, 带了个学生到香港, 那个学生写了篇数学论文, 内容是错的, 学生知道后告诉了院士, 院士竟说:‘没关系!因为我是院士, 这篇文章有我的签名, 一定可以发表出去。’”由于种种社会和自身的原因, 目前高校老师大多以“和善”的面目对待学生, 当学生论文出现不规范甚至不道德的现象时, 不忍心责备——读研的学生, 年龄毕竟大了, 要给点儿面子。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有恃无恐, 反正老师也不会怎么样, 无论如何不至于影响毕业。有时间就来个“剪刀加浆糊”, 太“忙”了就直接地从网上下载改个题目加个名字和学号。反正老师不会看, 至少不会认真看;即使他看出来是别人的也不会怎么样;何况他还有根本就没见过这篇论文可能。

(四) 学生方面——缺乏严格的道德自律

“考试不作弊, 明年当学弟;可以没人格, 不可不及格”, 横批“一定要过”, 这是幅对联[3]形象地表现了当今国内大学生中流行的价值观。他还具体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年轻一代为代表的价值观向物质主义转向……重要原因之一是包括笔者在内的几代人的整个成长期, 在人生观教育的内容上, 强调的是政治思想教育, 忽视了道德教育;在方法上……忽视潜移默化的对日常行为中的社会公德、个人私德、职业道德的引导。”[3]

没有外在制度的约束, 又缺乏内心道德的自律, 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的思潮已经浸润了许多学生的心灵, 投机取巧成了他们的拿手好戏, 他们图的是安逸轻松地拿到文凭, 努力和刻苦似乎已不属于这个时代了, 在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中尤其能体现这一点。

二、研究生论文写作不规范的严重危害

首先, 影响整个社会的学术风气。研究生论文写作是学术研究的最基本阶段, 也是在方法上学习和探索的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学会独立思考和用自己的文字来维系清楚和符合逻辑的论证, 只学会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 结果必是严重影响以后的学术研究, 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学术风气。

其次, “恶性循环”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研究生论文写作不规范所起的最为严重的危害是:恶性循环——学习的时候没有得到正规的写作训练, 走到工作岗位上把这种风气带到工作岗位, 尤其目前以论文数量来评判一个人的“学术”水平, 并且这种量化的论文评审制度与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的时候, “学术不端”必然“蔚然成风”。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 “学术不端”和老师再带出一群“学术不端”的学生, 如此循环, 我们的社会又如何发展?

三、针对研究生论文写作不规范的建议性解决方案

目前, 研究生论文写作不规范这一弊病实在是积重难返, 纠正过程必然艰辛漫长。笔者认为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四个方面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上从政府的领导机关教育部, 下至研究生本人, 都应做出自己的努力——从研究生论文的规范写作做起, 把“学术不端”控制在最大的范围内, 以至消灭。

第一, 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在招生制度上, 加强专业课在总分中的比例, 采取差额复试, 让专业素质较高、真正对专业感兴趣的人才有机会接受研究生教育, 从而为提高研究生论文写作质量提供最基本的保证——学生对所学感兴趣, 又有相当扎实的专业功底。从学校教育制度上, 应有规范的学术论文审核机制, 和违反这规定后采取的处罚机制。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大学的方法:在入学的开始就每个人发个学生手册, 上面清楚地说明什么是“论文规范”、什么是“合法引用”、什么是“非法引用”什么是“抄袭”……以及违反“规范写作”后要受到的处罚及严重后果等。让每个人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以及做错的时候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

第二, 个人素质的提高。学生自身是内因, 是决定性因素, 应该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修养, 从专业上提高自己, 从道德上努力约束自己, 不以名利蝇营狗苟、不以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手段取得与自己水平相应的学位与名誉。

总之, 只有社会、学校、老师、个人各个方面积极配合, 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分别从制度和道德上两方面对研究生论文的写作做必要的约束和规范, 才有可能把“学术不端”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为端正整个社会的学术风气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新语丝网.http://xys.3322.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7/yangyusheng30.txt

[2]杨东平.大学之道[M].文汇出版社, 2003:254, 59.

谈学术期刊的学术规范建设[模版] 篇2

[摘要]学术规范对学术期刊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遵循学术规范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术规范也是学术期刊适应网络数字出版这一新的外部环境的必备要素。在学术期刊工作中,充分利用网络和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防止学术不端、重视对学术史回顾的检查、确立明确的体例规范并严格执行,以及注重对作者进行学术规范培养等,都会使刊物的学术规范程度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推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术期刊 学术规范 建设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网络数字化出版时代的到来以及学者学术规范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当前的学术期刊编辑实践中,学术期刊编辑做好刊物的学术规范建设工作将会对学术期刊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学术规范对于学术期刊的重要性

遵循学术规范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传播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条便捷而可靠的专门途径,学术期刊担负着对研究成果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使命,只有那些具有创新性学术论证及充分的材料支撑的学术成果——亦即符合学术规范的成果,才有可能通过重重审读修改而被刊发出来。从体例格式的角度看,由于学术期刊面对的是各不相同的作者,这也必然要求学术期刊要遵循一定的体例格式规范,以保持刊物的统一风格。

学术规范有利于学术期刊更好地适应目前的网络数字出版环境。学术规范可以提高学术期刊在网络数字化环境下交流与传播的效率[1]。近年来,随着网络数字出版的兴起,人们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网络数字环境下,一稿多投、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极易被发现,这就更迫使学者们必须在学术态度方面高度自律;由于许多数据库在格式规范的条件下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提取,这也必然要求刊物的技术性处理要越来越规范;目前不少学术刊物都开始发行网络版,规范的引文及参考文献形式会对网络上的各大数据库间的交叉索引提供极大的便利,使所刊发的文章能最大可能地被相关研究学者所发现,从而有效地实现学术期刊传播学术及推动科研进步的目标。

二、强化学术期刊学术规范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利用网络和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防止学术不端

随着网络上大型学术期刊数据库的不断出现,学术期刊出版中防止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方法已越来越便捷。对于任何一篇文章,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等大型数据库的检测就可以基本了解是否存在重复发表或剽窃抄袭等问题;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则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开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及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SMLC)来进行,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可检测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供期刊编辑部检测来稿和已发表的文献[2]。

此外,有时仅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投稿的题目或关键词,就有可能发现一些隐藏的版权问题或学术不端行为。比如经常会有一些投稿是源自作者参加某次学术会议时所提交的会议论文,在没有互联网时,该论文最多是出现在会议手册中,这一般不会影响此论文在其他刊物上的正式刊发。但进入互联网时代,有些会议主办方会把会议论文的电子版全文放在网上,这就会使那些发行网络版的刊物的独家发行权受到影响。由于互联网出版历史不长,会议主办方、作者乃至期刊编辑部的网络版权的意识都还比较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一下稿件在网络上的状态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以有效地避免网络上的“一稿多投”现象。在网络时代,编辑不仅要有明确的网络版权意识,更要善于运用网络的力量排除剽窃抄袭、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

2.重视对学术史回顾的检查

学术史回顾是保证学术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篇文章是否做了学术史回顾,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学术态度及其文章的研究基础。编辑通过对学术史回顾的阅读,可以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了解,进而对该文的创新程度有更好的把握,因此是了解文章学术价值的一个便捷途径。同时,学术史回顾也可以为寻找合适的评审人提供有用的线索,找到方向对口而又认真负责的评审人,会对防止学术不端起到重要作用。

文章中是否有学术史回顾的内容,这是东西方学术界在学术规范中差异较大的一个方面,国外学者在这方面要好于国内学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我国传统的学术习惯造成的。近年来,我国期刊界对学术回顾的要求不断加强,目前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与国际学术规范接轨较好,其刊发的文章第一部分一般都会是文献综述;人文学科文章则相对较弱,以致一些编辑部要对此进行专门强调,如历史学科的《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等编辑部曾在1999年发表《关于遵守学术规范的联合声明》,强调学术研究必须尊重前人研究成果:凡专题研究论文,应就主要的研究内容,概略说明或介绍前人研究的主要成果或研究状况,……完全没有此种说明或介绍的来稿,各刊编辑部将不予受理[3]。这些期刊都是我国历史学领域的主要专业刊物,他们的共同倡导,对促进历史学科学术创作的规范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鉴于此,为了提高学术论文的规范化水平,学术期刊必须把对学术史回顾的要求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3.有明确的体例规范并严格执行

一个刊物的格式体例规范程度主要取决于编辑的要求程度,因此,要想使刊物呈现出高度的规范性,编辑就一定要为刊物选择制定一种适合刊物性质的、明确的体例规范,并且要严格落实此规范中的规定,让每一条注释、每一条文献都清晰可查,这是确保学术规范的有效手段。

时至今日,无论是国内学术界,还是国外学术界,都已有了相对固定的格式体例规范。中文学术期刊主要有以下三种常见的规范,即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新闻出版署颁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对于英文学术期刊,其文章创作主要有三大格式,即《芝加哥手册》、《美国心理学会出版手册》、《现代语言学会手册》[4]。这些规范性文件都比较长,如《芝加哥手册》现已出到第16版,厚达1 026页[5]。对这样的规范,要求作者完全熟悉或遵守的确比较困难。所以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刊物所属学科的学科习惯,选择上述规范中的一种作为基础,然后将这种规范中最基本的形式摘出来,比如挑出脚注中的文献格式要求以及参考文献中书和期刊论文的著录形式,做一个最基本的规范加入投稿须知中,这样,作者即使不方便查阅完整的规范手册,也可以有一个便于遵循的简要规定;对于不常见的文献类型,则可再去查询各种规范的原始文件。当然,这些规范要真正发挥作用,还是要靠编辑严格的把关来落实,对此,编辑可以把需要规范格式的地方,如页眉、各级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署名、单位、联系方式、脚注、致谢、参考文献等逐项列表,写出要核查的要点,然后对每篇文章做逐项核查,有了这一工序,刊物中的格式体例规范问题就会大为减少。

4.注重帮助作者遵守学术规范

作者的学术态度决定了其文章是否能很好地遵守学术规范。因此,为了使文章能达到较高的学术规范水平,编辑还要懂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得如何去帮助作者理解及遵循规范的要求。我国高校现在尚未普遍开设专门的学术规范教育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学术期刊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为推广学术规范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编辑首先要熟练掌握各种学术规范,要在日常工作中成为学术规范方面的表率。在防止学术不端方面,编辑要帮助作者充分了解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可能带来的各种不良后果,在实践中,这主要是通过与作者签署版权协议等途径来实现。目前我国期刊界与作者签订版权协议尚不普遍,这就使得一些自律性较差的作者产生了钻空子的心理,从而使得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编辑一定要有版权意识,在审稿通过后,即应与作者签订版权协议,有了这个环节,少数一文许几家的作者便会意识到自己不当行为的后果,从而进行相应的补救,避免一文多发对作者自己形象的影响及对出版编辑资源的浪费。

在日常编辑工作中,对于与本刊规范性要求差异较大的文章,如决定采用,可以先发一份本刊的格式体例要求或样文给作者,请其按要求整理自己文章的格式体例,待其基本达到刊物要求后再开始编辑加工。编辑加工时,可对文献中的缺项或不规范之处进行标注,然后请作者再次予以补充。编辑一般不宜替作者查找补充所缺信息,因为这样容易造成与作者所用版本不同的情况,进而引起读者对引文准确性的怀疑。好的编辑要善于引导作者养成良好的学术规范习惯。

综上所述,学术规范建设对提升学术期刊的质量及影响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学术期刊编辑应该把确保刊发符合学术规范的文章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认识学术规范对学术期刊的重要意义,更要从网络查重、学术史检查、体例规范检查及作者学术习惯培养等多个方面来确保每一篇被刊发的文章都符合学术规范的要求。从我国学术规范建设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在学术期刊出版中能切实把好学术规范关,也会对我国的学术规范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注释:

学术规范的基础 篇3

在学术研究上, 对于研究方法本身的讨论一直是一个具有原始意义上的重要命题。这不仅是因为每次重大的理论进步, 尤其是新理论流派的形成、新理论观点的出现都和新研究方法的应用与新研究范式的推动有关, 而且还因为在学术研究中广泛存在着对研究方法的误解与误用, 以至于使研究方法应用中的不规范、不严谨成为影响学术进步的一种阻碍力量, 大大降低了学术研究的功效, 甚至可能使原有的比较成熟的概念结构、理论体系遭到曲解, 从而带来思想上的一些混乱。这方面, 在规范性研究方法的使用及其相关研究结论的形成过程中, 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 由于缺乏像实证研究那样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研究范式, 加上其本身具有的理论阐述的价值非中立性、研究过程的非重复性和研究结论的非验证性等特点, 也使得规范性研究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很容易陷入研究过程不严谨、研究向度多元化和理论表述“读后感”的陷阱。更有甚者, 一些学者可能在学术研究中“天马行空, 独来独往”, 不遵守研究规范, 不接受既成的概念, 凭借着自己的“联想”、“臆想”、“猜想”, 以所谓的“质疑”、“概念翻新”等来挑战和颠覆现行的理论体系, 致使既成的基础性概念的理解出现混乱, 阻碍知识的传承与延续。

在我国会计学界, 近期出现的所谓“会计两大部类”与“非计量会计论”就是一个例证。因为, 计量是会计这一概念的基本属性。古今如此。我们今天的人们之所以能够研读历史文献, 就此问题和古代会计学家进行对话, 皆是因为建立于这一核心概念基础之上的。但是, 假如我们认可“非计量会计论”存在的话, 那么其势必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边界, 使会计的外延无限扩大, 从而也就从根本上颠覆了大家对“会计”这一概念几百年来所形成的基本共识和理解。

思想无界限, 学术有规范。对于中国规范性会计研究目前具有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 理论上讲, 我们既可以通过大样本的统计实证来总结, 也可以通过小样本的案例分析来获得。本文借助于多案例分析方法来探究这一问题。因为, 案例研究尤其适用于复杂情景下的问题发现和理论构建。通过案例研究, 人们既可以对某些现象、事物进行描述和探索, 也可以建立新理论或者对现存理论进行检验、发展和修正 (颜士梅、王重鸣, 2006) 。与大样本分析方法相比, 案例研究获得的信息更加丰富、详细和深入, 分析过程更加聚焦, 而且研究结论也更加“有趣”和具有影响力。

二、案例选取及规范性研究评估框架

本文的案例取自《会计研究》所刊发的规范性研究论文, 分别是:案例1:《内部控制范畴定义探索》, 载于《会计研究》2011年第8期;案例2:《论公司财务概念框架》, 载于《会计研究》2010年第7期;案例3:《税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与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 载于《会计研究》2009年第4期。之所以选择《会计研究》刊发的规范性研究论文, 主要考虑到其具有突出性和代表性的特征。

在分析过程中, 本文借鉴毛基业、张霞 (2008) 所提出的评价维度与评估框架, 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研究情境、研究主题等九个方面, 来总结、归纳我国规范性会计研究论文的共同特征与存在问题。具体研究步骤是:首先, 深度阅读每篇案例范文, 提取相关的用于分析的指标信息。其次, 进行跨案例之间的横向对比分析, 总结它们的共同特征。最后, 结合评估框架, 分析我国规范性会计研究论文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向。整个研究过程是沿着案例范文的深度阅读、信息提取、特征总结和概念升华等步骤递进逐次进行的 (见下图) 。

规范性研究过程与方法

为了保证对案例范文理解及其提取信息的准确性, 我们借鉴“三角验证”法的原理, 首先由两位作者独立地阅读这三篇案例范文, 并进行相关指标信息的采集与汇总;然后, 由另一位作者进行相关信息的比对与确认。如果在同一个案例范文中两位阅读者的判断和提取的信息相同, 就直接加以确认;如果两位阅读者对同一案例范文的相同指标信息理解不一致, 存在着差异, 则由第三位作者进行复核, 然后加以确认。这样做的好处是, 可以保证对于每一篇案例范文都由三位作者进行独立的阅读及相关指标信息的采集, 从而有助于提高所提取出来的相关指标信息的内部效度。案例范文评估指标信息提取如下表所示。

三、案例范文的研究特征总结

1. 研究问题。

从3篇案例范文来看, 均详细说明了其研究问题是如何针对现有文献缺口而展开的。其中, 案例1以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颁布实施为背景, 指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不清及其所引起的现实困惑, 从而突出对于内部控制概念进行界定和统一的必要性。案例2在“研究背景与意义”部分, 通过对比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审计学概念框架而指出从学科成熟性、理论体系完整性、实务管理标准化等方面建立财务管理概念框架的研究价值。而案例3则是直接从现有文献的分析中指出税务会计计量属性研究的薄弱与不足之处, 以此彰显论文研究主题的必要性与意义。

2. 研究过程。

不同研究方法下的研究过程设计与展开步骤是不同的。从三篇案例范文来看, 都比较注重叙述性分析, 研究过程所反映的是观察经验、理论解析与概念比对之间的反复迭代过程。

比如, 案例1的整个研究过程就是沿着“控制→管理控制→会计控制→内部控制”的线索, 通过叙述性分析和不同概念之间的比较完成的。案例2的研究过程按照“背景与意义”、“财务概念的起点选择”、“公司财务概念框架设计与释义”、“会计概念与财务概念的分裂”展开, 反映了问题提出、概念结构设计与概念内涵诠释的逐渐推进。

而案例3则是直接采用“税务会计计量属性”、“税务会计计量属性与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共同之处”、“税务会计计量属性与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不同之处”来设计研究程序, 彰显出比较研究的典型特征。

3. 研究方法。

只有案例3在正文中明确说明采用的是比较研究方法, 其他两个案例范文并没有明示对于研究方法的选用。但是, 从研究过程、研究结论所体现的方法论来判断, 其他两个案例范文所采用的也仍然是比较、类比与移植的方法, 方法论的基础仍然是比较研究。应该说, 这也是我国学者在规范性研究中较为擅长使用的研究方法。

具体到3篇案例范文, 案例1反映的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COSO的“内部控制”与中国财政部的“内部控制”相互之间的比较。案例2反映的是从会计概念结构到财务概念结构的类比、会计目标与财务目标、会计确认与财务确认、会计计量与财务计量、会计报告与财务报告之间的比较。而案例3反映的则是以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为基准, 比较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异同。

4. 研究结论。

研究结论是研究方法应用及整个研究过程结束之后所形成的最后结论, 无论是采用何种研究方法, 研究结论都应该安排在论文的最后部分。在实证研究方法下, 研究结论通常在回归分析、稳健性检验之后而得出, 而在规范性研究方法下, 研究结论则一般是在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演绎推理程序结束之后所形成。在本文所研究的三个案例范文中, 由于采用的都是比较研究方法, 所以研究结论理应在比较和总结研究对象的差异和共同点之后来做出, 理应置于论文的末尾处。然而, 实际上这三篇案例范文对于研究结论的列示都是在文章中间部分出现的。尤其是案例2对于税务会计计量属性的总结是在论文的第一个部分就完成的, 衔接其后才是财务会计计量属性和税务会计计量属性之间的比较。其他两个案例范文也基本采用了类似于倒叙的处理方法。

5. 研究贡献。

但凡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都应该有其研究贡献, 只不过研究贡献大小不同, 角度相异。但是本文研究的三篇案例范文作者都没有明确地阐述论文的学术贡献。我们阅读之后分析判断, 案例1的贡献是提出了关于内部控制的新定义;案例2是构建了一个由7个层次、20个要素组成的公司财务概念框架。而案例3的可能贡献则体现在, 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角度分别就学科地位、适用范围、采用目的、估价方法等维度进行了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分析, 使这些要素的特征更加清晰, 更易于辨别和理解。这里, 我们之所以称为“可能贡献”, 是因为之前的文献中是否有人曾经做过类似的研究, 论文本身并没有文献回顾与说明。

四、会计规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 研究问题形成路径的纯理论化偏向。

从三篇案例范文来看, 我国学者比较擅长于通过文献的阅读、对比来寻找其中的矛盾、空隙及其薄弱之处, 以此发掘和创造研究机会。这种研究和思维习惯固然有利于研究成果对文献缺口的填补, 使学术观点更加丰富, 理论体系更加完善。然而, 其缺点却是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意识较差, 研究主题与现实问题之间的对接程度低, 而且容易造成学术界罔顾现实管理需求而陷入“自娱自乐”的研究境地, 使学术研究逐渐脱离实际, 从而“窒息”学术研究的动力。

2. 比较研究重于列示而疏于归纳。

比较研究方法的主要目标和科学价值是在比较过程中通过对概念进行构造、解释和改进, 从中梳理总结出共同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性的知识。因此, 就科学研究和寻找新知识的角度来说, 比较研究与统计分析方法、实验方法等相比毫不逊色。其通过跨案例比较分析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在可靠性上并不弱于通过模型推断所形成的研究结论。但是, 我国现在的问题是, 学术界简化了比较研究方法的应用程序, 所采用的基本上属于两两之间的比较。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比较分析结构, 形成的结论相对较为薄弱。而且大多数只是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相同点的简单罗列, 成为资料的汇编, 既缺乏必要的归纳分析, 也没有总结出事物之间发展和演变的内在逻辑。在这一点上案例3的问题最为明显。其只是比较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差异及共同点, 但是并没有归纳出其中蕴含的普遍知识与共同的原理。

3. 研究过程的非规范性。

从案例范文来看, 我国规范性会计研究在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之间的连接与对应上存在着明显的逻辑断层。即研究结论都是通过概念之间、计量属性之间、不同学者观点之间的相互比较而得出的, 整个研究没有完整的过程展现和清晰的分析线路。这样形成的结论先验性成分很大, 只能表明作者自己对于其他学者和职业组织所持观点的不同理解而已, 但是并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相较于其他人而言具有更多的来自于过程、方法和实践基础上的支持。这样就使得人们对研究结论存在怀疑, 一些原来的疑惑也不能释怀。比如, 案例2提出了需要建立财务概念框架的主张和建议, 但问题是, 人们会发生疑惑:为什么在现代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源地美国, 也同样只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而没有财务管理概念框架呢?是学术界与相关职业组织的疏忽, 还是实践中并不需要呢?人们的这种疑惑不会因为阅读这篇论文而得到解决。

4. 研究贡献的逻辑封闭性。

三篇范文共同的缺陷是, 都没有明确地列示出本文的研究贡献。读者需要通过整篇论文的细致阅读之后才能梳理出论文的贡献所在。而这本来应该是论文作者完成并且予以明示的内容。此外, 研究结论的叙述具有逻辑上的自我封闭性, 只是基于本身的内容分析和研究过程而总结、阐述研究结论, 但是却没有明确地将这些研究结论与以往相似或者相互矛盾的 (要推翻的结论) 理论观点相互联系、相互对照, 以说明研究结论的效度和普遍意义。

五、讨论与建议

无论采用哪种研究方法, 都有严谨的程序和手段。只有遵循这些研究程序, 规范使用研究手段, 才能得出具有科学意义和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的研究结论。这一点对于我国规范性会计研究而言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针对本文案例分析所反映出的问题, 笔者认为, 提高我国规范性会计研究的学术质量, 需要解决好如下问题:

1. 扎根实践, 提炼问题。

从文献缺口寻找研究机会, 提炼研究课题, 我国学者已经驾轻就熟。但是, 如何从实践中发现问题, 凝练出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问题, 却是我国学界所欠缺的。从更广泛的范围看, 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会计学术界, 其他学界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这涉及一个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与定位问题。

作为一个学者, “理论上顶天, 实践上入地”是其学术追求的两个研究维度。其中前者是要追踪和超越国际前沿, 标杆是国际文献中的缺口和理论空白。而后者则是要扎根于中国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对于很多学者来说, “理论上顶天”未必能够实现或者具有普遍意义, 但是, “实践上入地”却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和有能力做到的。然而, 我国学者却恰恰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做好。结果导致研究问题脱离我国企业的管理实际。企业找不到理论, 学术界找不到问题。研究结论缺少企业管理实例的应有支撑, 显得过于务虚和理论化。

2. 如何进行继承与创新。

学术研究多数情况下是一个添砖加瓦、不断积累的过程, 而不是经常推倒重来的过程。从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 多数的理论创新路径都是在继承现有成就的基础上通过拓展、延伸、补充、丰富等方式实现的。这当中有奠基者, 也有添砖加瓦者。其中奠基者为某一理论学说之源确立理论假说和前提, 其他学者则继承奠基者的成就和思想, 沿着某一理论假说的内在逻辑进行拓展、延伸和丰富, 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而反观我国会计学术界, 多数情况下却是忽视了理论的传承与延续, 往往强调自立门户, 独树一帜。其结果是, 理论研究无法形成合力, 缺乏集成, 理论体系上只有分散的枝而没有主体的干。这种现象在规范性会计研究中表现得尤其突出。比如, 在规范性会计研究论文中不进行文献回顾, 不交待研究前提, 不说明研究起点, 就反映了这种学术研究继承精神上的缺失。这样形成的研究结论固然有别于其他文献, 可以说是异说, 但是却很难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以案例1所涉及的内部控制定义为例, 美国的COSO委员会、中国的财政部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会计职业组织等都在相关的管理规范中有所论及与界定。其中美国COSO委员会的定义得到了国际上多数国家的认可, 中国则在此基础上集之大成, 其内部控制定义可谓已经比较完善。这些都构成了现在研究内部控制定义的前提与基础。假如要推翻它, 就必须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实践基础。换而言之, 如果这些定义尚不能作为统一大家认识的基础, 那么其他的任何定义就更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和作为统一基础的可能性。

3. 如何使比较研究更加具有学术价值。

毫无疑问, 比较研究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我国规范性会计研究文献中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 这种看似简单的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却很容易出现诸如比较维度不清楚、比较对象不对称等问题。

对于如何使比较研究更有意义与学术价值, 美国学者乔治·贝雷迪 (1964) 在对历史法、因素分析法进行研究、吸收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研究法的“四个阶段论”, 即描述、解释、并列、比较。所谓描述, 就是要对被比较对象进行周密、完整、客观的描述;解释是对被比较对象的现状从自身学科的角度 (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哲学等) 进行解释, 说明为什么出现这种现状及其具有的科学意义。这是对被比较对象的现状进行思考的结果。并列是指把已经描述并解释过的对象进行分类, 并按照可比性进行排列和对照。这时候的比较对象必须具备“三同”原则 (同一范畴、同一标准、同一类别) 。最后的比较是指将被比较对象按照某个维度进行差异点与相同点的对比与列示, 然后从中归纳、总结、抽象, 提出某个理论假说, 或者是验证某个理论假说。这种理论化的归纳和抽象是保证比较研究方法形成有意义的研究结论的关键。同时, 对于研究贡献的阐述, 也需要结合现有文献已经达到的理论高度来进行, 体现出比较研究方法的精神。

六、本文研究结论的局限性

本文对我国规范性会计研究方法的使用及其现状的分析, 没有采用我国会计学界中惯常使用的凭文献阅读而进行宽泛评议的话语方式, 而是借鉴多案例研究方法的思想, 针对三个案例范文进行深度剖析, 然后从中总结形成研究结论。这样形成的研究结论虽然扎根于现实案例, 有可靠的基础, 但是其仍然具有小样本研究方法本身的限制性。在引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时, 应该明确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杨雄胜.内部控制范畴定义探索.会计研究, 2011;8

[2] .李心合.论公司财务概念框架.会计研究, 2010;7

学术论文写作的注释规范 篇4

学术论文的写作有许多种注释体例,各高校和学术刊物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但以下的注释体例是最为常用的标准体例,也很方便由此更改为其他注释体例。

(一)著作类:

选择著作类书籍作为注释来源,需要注意作者的身份,是著作还是主编抑或是译著,注释方法有所不同。

1.著作书籍注释一般格式为:

(作者)著:《(书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全称)(出版年)(版本数),页码。

举例:孟勤国著:《物权二元结构论-中国物权制度的理论重构》,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三版,第34页。

2.编著类书籍一般格式为:

(编者全名)主编:《(书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全称)(出版年)(版本数),页码。

举例: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第345-348页。

3.译著类书籍的一般格式为:

【(国别)】(作者全名)著:《(书名)》,(译者全名)译,(出版地点),(出版社全称)(出版年)(版本数),页码。

举例:【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北

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二)论文类

1.期刊论文一般格式为:

(作者):《文章全名》,载《期刊全名》(刊发年份)(刊期),(页码)举例:马怀德:《公务法人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第23页。

2.集刊论文(即论文刊载于类似于书籍的刊物上)一般格式为:(作者):《文章全名》,载(编者全名)主编,《集刊全名》(卷数),出版社地区,出版社全名(出版年份),(页码)。

举例:梁凤云:《行政公产导论》,载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6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3.学位论文一般格式为:

(作者):《论文全名》,学位论文通过高校全称(学位论文档次),论文发布时间,页码。

举例:徐艳荣:《公物初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第35页。

(三)其他注释类

1.报纸文献一般格式:

(作者):《文献全名》,载《报纸全称》(刊发时间),(版面)。举例:马怀德:《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视点和方向》,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6月20日,第14版。

2.网络文献一般格式:

《文献全名》,载(网站全称),登陆时间:XXXX年X月X日,登陆网址:„。

举例:《财政穷县怪现象:无钱发工资,有钱买好车》,载新华网,登录时间:2007年7月25日。登陆网址: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7/25/content_1644295.htm

3.外国文献(请注意使用英文标点)

(作者),(著作全名),(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

举例:Kenneth Culp Davis, Discretionary Justic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1, P123-126.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如有多个作者,译者,则一般选择排名前两名作者,名字之间用“、”号间隔,后面的作者以“等”代替。

举例:叶必丰、周佑勇等著:《行政规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3-45页。

第二,网络文献除非是唯一发表在网络之上,否则一般需找到文献的原始来源,如报纸等。并且,网络文献通常应当引用较大的网站所登载的文献,论坛和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上的文献,因无法证实真实来源,所以一般不允许引用。

第三,在WORD中如何插入注释呢?在写好所引用文献的末尾(标点符号后),点击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然后“位置”选项选

择“脚注”,“格式”选项中“编号格式”一般选择“①②③”,“编号方式”选“每页重新编号”,即可。

第四,关于转引。转引是指在别人的文章中看到作者引用他人的文献,而自己也需引用该文献,但确实无法寻找到原始文献,因此必须采用转引。使用转引的意义在于,别人文章中所引用的他人文献未经你自己去查看原始来源进行核实,可能存在引述错误,而标明“转引”则意味着你使用这些未经核实的文献而无需为此承担责任。在学术论文中,转引是被严格限制的,这种限制体现在:一方面,严禁将“转引”擅自转为原始注释。另一方面,一般人通过一般渠道可获得的原始文献,不允许图简单而转引。否则将引发学术道德错误。

第五,关于引用文字的方法。引文有两种写作方法:其一,使用所引文献作者的原始表达则应当加注“引号”,举例:“宪法消逝,行政法长存”;其二,如对所引文献作者的原始表达以自己的理解进行转述,则可以直接引用,不能加“引号”,举例:奥托·迈耶尔教授曾认为宪法随着人类民主法治的进化总归将消失,而行政法作为规范政府与人民关系的部门法则将始终存续。

第六,关于引用和抄袭的分界。关于区分抄袭和引用的界限,学术界有自己约定俗成的习惯,一般认为以下行为属于抄袭:

其一,使用他人文献未加注释;

其二,使用未署名和没有合法来源的文献(如现在网络论文网站上所载的论文);

其三,使用错误的注释方式,如应注明转引而未标明、使用论坛和搜

索引擎上的文献;

其四,以他人文献构成自己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这说明你所写作的文章是没有自己观点与论证,因此是没有意义的);

试论学术道德规范机制的构建 篇5

1. 规范高校的道德风气

在我国高校, 学术道德风尚败坏和学术风气不正有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学校本身出了问题, 由于制度出了问题, 上层建筑出了问题, 作为脆弱的学术道德也就摇摇欲坠, 只有高校管理者竭尽全力的谋划出一套适合改善现有制度的缺陷, 能够引领未来学术道德前进的新制度, 才能真正的构建起一个规范的学术道德的环境和氛围。 (1) 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 其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氛围必须是充满严谨性的, 必须是拥有科学精神的, 大学不应该沦为一个追名逐利的运动场, 这大学中, 不管是教师, 还是学生, 都必须时刻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矩, 秉持一颗为学习而奋斗的心, 让学校成为一个自身能够汲取营养果实的地方, 用科学、合理、正确的心态去迎接每一项学业活动。 (2) 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 大学生们必须摆脱社会纸醉金迷所带来的干扰, 用一颗为学业献身, 为祖国做贡献的心态去认真的对待自己在学校的每一天。我国是一个拥有光荣传统的古老国家, 我中华民族中, 维护和遵守道德是每个人都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大学生也一样如此, 不应以自己年龄或经验原因而越过道德的雷池, 只有将自己的心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上过了大学的人, 才能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3) 我国的高校建设者和管理者们必须狠抓学术质量问题, 不应以学术研究出产量为自己的衡量标准, 而必须以质量取胜, 用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来面对世人。同时加大创新力度, 鼓励和支持各种创新性活动的开展。在制定教学政策时, 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思考, 对于科学和合理的制度, 必须坚持到底, 对于能够为国家和社会所带来进步的机制, 需要坚持贯彻和完善。只有不断的坚持创新发展, 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才能跟上时代的变革。 (4) 对于我国高校一些不合理的评议制度和奖惩制度, 学校必须相处更合理的对策, 加快自身关于这些制度的完善, 甚至是改变。通过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评议制度, 我国高校的教师才能真正的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中, 才能真正的帮助学生们获取更多的知识, 帮助他们提高自己;而作为大学生, 才能真正的学到一些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 甚至是对于国家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术。将物质化踢出校园中, 让大学呈现出其本该应有的面目,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保证学术道德不受沦丧, 才能真正的维护和发扬良好的学术道德风气。

2. 建立合理的教学制度

我国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是由高校的及社会人士的支持, 通过学术道德本身的约束力来进行教育教学的, 通过不断的教育和传授,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 并且成为一种能够延续下来的道德风尚。所以一个完善和合理的教育教学制度, 对于学生们的成长, 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都是充满了重要的意义, 这也是让学生们自我形成道德约束力的重要方式。 (1) 我国高校在对学生们的教育教学中, 必须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学术道德是必须遵守和规范的现象, 让学生们心中都时刻谨记规范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 也是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场所, 高校的教育教学中, 要时刻坚守道德底线, 遵守学校制度的同时, 学生们还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法规政策。在学校的学习中, 学生们应该坚持自我的创新和完善, 加大自身的转变, 坚持诚实守信和艰苦奋斗, 对于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环境, 坚持化压力为动力, 让自己能够实现全面发展。规范学术道德、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风气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 作为教师, 作为学生都必须做出自己的一份力, 必须把民族的昌盛和复兴这一重担深深地扛在自己的身上,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真正实现发展和飞跃, 只有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 学生的学习, 才能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才能真正的长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 (2) 我国高校众多, 同时也意味着教师队伍的壮大, 教师是园丁, 这是中华民族不变的传统美德, 作为教书育人的载体, 我国高校的教师也必须时刻注重自己的行为规范和举止, 都必须在学生们的面前起到一个榜样和带头的作用。而教师在向学生们传授知识的同时, 自己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自己, 净化自己的心灵, 时刻规范学术道德, 做到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而我国的教育部门和高校应该多组织和举办一些关于学术道德风气的讲座与活动, 让教师们也时刻将公民道德谨记于心中。 (3) 对于我国的学术道德教育, 我国的相关部门和高校应该制定和完善教育制度, 增强对于学生们的关于学术道德与风尚的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 学术道德的教育应该被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术道德的教育, 并不亚于科学本领和文化知识的教育。我国高校的教师以及学生, 对于维护和规范学术道德都必须保持一致的观点和态度, 用科学严谨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和工作, 同时还应该用科学严谨的心态去实验、去研究, 不让学术道德败坏, 继续维护中华民族所遗留下来的五千年的传统美德与风尚。 (4) 诚信是一个人所必须要拥有的美好品质, 不管是任何职业、任何领域, 应该时刻谨记诚信二字, 而在大学中, 在这样一个书香满园的环境中, 诚信也一样不应受到人们的背弃, 坚持诚信, 学术道德才能不受到破坏, 社会风气才能继续得到良好的保持和传承。在秉持着诚信二字的同时, 法制教育也是一样不可缺少的内容, 在从事任何科学研究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中, 也必须时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坚持用自己的能力, 用自己的努力获取劳动果实, 为规范学术道德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江新华.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表现、教育根源与治理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 (3) :22-28.

论大学学术发展的结构基础 篇6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社会资本的概念和理论逐渐得到多学科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社会资本理论建立在关系主义的视角之上, 将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互动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其连接属性视为一种能够为个人和组织带来回报的“资本”, 从而为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的逻辑建构了一种新颖的视角和解释框架。目前社会资本的概念比较庞杂, 按学界较一致的看法, 社会资本概念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层次[1] : 一是微观层次 (个体层次/外在层次) 的社会资本, 表现为嵌入在个体行动者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 这些资源嵌入在社会关系之中, 在行动时发挥作用。二是宏观层次 (集体层次/内在层次) 的社会资本, 表现为集体内部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信任和规范等特征, 这些特征有助于形成集体内部的有机联系, 从而提升集体的行动水平。笔者认为, 大学组织的社会资本是指在文化传统和高等教育制度结构影响下的, 能够被大学组织利用的, 有利于大学组织发展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嵌入在关系网络中的资源[2] 。 这种关系网络和嵌入其中的资源能够给大学组织和社会相关组织带来行动的便利, 拥有这些资源的大学组织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能够促进大学组织行动有效和成功的社会资本通常是指大学组织内外部学术关系网络中遵守的共同规范、行动准则, 大学组织拥有的信任、声誉以及大学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等要素, 这些资源嵌入在关系网络之中, 在联系时发挥作用。社会资本理论为理解大学学术活动和学术发展的逻辑建构了一种新的视角, 特别是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对于大学学术发展的作用非常值得重视。富含社会资本, 具备充分信任和规范的学术关系网络是大学学术发展的结构基础, 大学应该努力建构“网络化和信任型”的学术关系结构。

一、大学学术发展的关系网络基础

社会关系网络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互动关系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网状结构系统, 它是社会资本的重要表现形式。毫无疑问, 大学组织自身就是由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网络系统, 在大学组织系统内部由各个学科、专业和各个部门、行政单位组成了“矩阵式”的关系网络。学科、部门是大学关系网络中的“结”, 学科之间的联系、部门之间的合作是大学系统“结”之间的联系——“线”, 这些“线”和“结”构成了大学组织的社会关系网络系统。

在大学组织的社会关系网络系统中, 最重要的就是学术关系网络。事实上, 无论是大学组织内部关系, 还是外部关系, 其产生、形成乃至起作用, 都与大学组织的学术特性紧密相关。大学的内外部关系常常是因学结缘, 因学交流, 因学获益, 因学发展。大学既是自身学术关系网络的结合体, 又是高等教育系统关系网络的结点, 大学组织内外的多层次、多样态的学术关系构成了大学学术发展的学术网络体系。在现代大学发展中, 学术关系网络已经成为学术创新活动不可或缺的结构基础。

1.学科关系结构是大学学术发展的基础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龙头, 只有高水平的学科, 才可能聚集一批高水平的学者和学生, 承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 建设高水平的基地, 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学科是大学组织的基本学术单位, 也是大学学术关系网络的最小结点。

学科作为学术关系网络最小结点的关键在于, 学科具有知识领域的间断性和独立性。知识领域之间关系的间断导致了学科的划分, 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学科之间的关系。从形式看, 大学中每一学科相对独立, 有各自的学术边界和小环境, 但从学术发展史来看, 本质上所有学科之间都存在着或近或远的知识联系, 每一学科都能找到相应的“知缘关系”, 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共生交融的关系。学科之间不仅存在线性的链状关系, 还存在立体交叉的网状关系。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能够掌握所有学科知识的学者几乎是不存在的, 能够拥有所有学科知识的大学组织也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 现代大学组织必须通过多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融合、拓展等手段来加强学科建设, 从而形成合理的学术关系网络化结构——学科群。与单一学科相比, 学科群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异质性等特点, 从而保证学科之间具有较高的互动基础, 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生长点。

2.学者的学术关系网络是大学学术拓展的基础

学者的活动并不局限于大学校园之内, 他们既属于一门学科, 又属于更广泛的学术专业;既归属于一所特定的大学或学院, 同时也归属于整个学术研究系统。如同伯顿·克拉克所说, 事业单位的组织模式很明显跨越了学科的界限, 同时它组织起了一个具有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行会式的共同利益集团[3] 。

在这种情况下, 学者已经突破了地域性的限制成为世界性的人, 学者们越来越多地接受国内外同行的更广泛的准则和兴趣。因此, 大学的学者常常拥有着学校组织和学术领域的双重资格, 因而也拥有着多重而复杂的关系网络。学者通过自身和大学组织内外部的学术关系网络, 获得学术信息, 谋求学术资源, 强化学术联系, 在与别的学者或学术组织交往、联系和互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学术发展。

近年来, 我国高校纷纷制定“人才强校”战略, 希望通过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者促进大学发展。引进高水平学者, 特别是国际化人才, 之所以能够促进大学学术超常规发展, 主要原因就在于高水平学者拥有丰富而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关系网络。高水平学者的引进实际上拓展、提升和丰富了大学的学术关系网络, 从而提升了大学学术的整体水平。从这点而言, 高水平学者的培养过程恰恰也是大学学术关系网络不断拓展和提升的过程。

3.学术关系网络结构是大学学术创新的基础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到来, 现代学术创新已经不仅仅是由某些孤立的个人完成的独立事件, 而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一种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交换的过程, 一种以不同研究者彼此依赖地共享并交换知识为基础的过程。创新的社会网络理论认为, 现代社会的创新是一种基于知识的创新, 这种创新需要的是多样化的信息而非单一信息, 它需要融合来自不同类型行动者的各种知识。而社会网络恰恰是传递不同知识和信息的最佳渠道之一[1] 。 因此, 现代学术创新需要多学科、跨学科甚至超学科的研究, 不仅产生于大学学者自身的深入研究, 更重要的是产生于学者之间的充分沟通、连续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形成的学术关系网络之中。

良好的学术关系网络推动着学者之间形成充分的知识交换和学术交流, 从而突破学者个人知识视野和学术能力的局限, 因而成为大学学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怀特海曾说过, 大学之所以存在不在于其传授给学生知识, 也不在于其提供给教师研究机会, 而在于其在“富有想象”地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人联合起来, 由积极的想象所产生的激动气氛转化为知识[5] 。 学术关系网络为学者之间的自由交流和充分沟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平台。通过学术关系网络, 各种异质性的知识和思想得以实现交流和碰撞, 从而为大学学者大量创新思想的涌现提供了良好基础。从长远来看, 通过学术关系网络的交流, 还为学者们提供了较多学习先进知识和相关领域知识的机会, 从而促进创新的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积累与深化, 为大学学术发展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术信任和学术规范是大学学术发展的保证

信任和规范都是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信任是与认知、态度相关的社会心理现象。齐美尔指出社会生活必须基于信任之上, 彼得·布劳则把信任描述为稳定社会关系的基本因素, 卢曼指出信任本质上是简化社会复杂性的机制之一, 巴伯则将信任定义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主体对另一方的行为及结果的持续性期望[6] 。 因而, 作为社会资本的信任是对组织或个人行动的期望, 包含制度信任和人际信任两个层次。规范是一系列利用激励和惩罚来调节人们行动的行为规则, 包含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两个层次。信任和规范的存在使得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活动简单化, 从而提高组织行动和社会活动的效率。

1.学术信任是大学学术持续创新的根本保证

现代科学研究的趋势是“大科学、综合化、交叉化”, 学者组成学术团队进行科学研究是大学学术创新的必然要求。借用荀子的话说, 现代科学团队研究是“群则胜物”, 但“群以分则成”, “分以义则行”, 此中之“义”, 即为学术信任。学术信任能够促使大学产生聚集优秀学术研究力量的马太效应, 从而形成持续竞争优势。顾伊诺认为, 一个训练有素的科学家通常会被吸引到出色的研究中心或杰出的大学, 这种契合不仅提升个人的研究水平, 同时也提升该高校的总体质量, 从而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研究基金和卓有成效的研究人员。默顿也持相应的观点, 认为这些高校曾经在某个时期吸引了较多的某种资源而成为和对手进一步竞争时的领先者。这样长此以往, 这些高校就累积了一种磁性力量而吸引杰出人才到校来从事最为意义重大的研究[7] 。大学促进人才集聚的磁性力量, 正是来自于学者们对大学组织发展的信心和价值认同, 以及对大学学术发展前景的持续性期望。

2.学术规范是大学学术组织健康运转的基石

由于学术创新是探索未知的活动, 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各个学科之间也存在着知识的割裂, 因而在大学学术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缺乏基本的学术规范作保证, 个人就会出现让其他成员付出劳动而自己“搭便车”的行为, 他们只愿意从其他学者那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学术信息、知识和成果, 而不愿意提供共享知识, 甚至可能利用学术关系网络提供的合作交流机会窃取他人的研究成果。这种“集体行动的困境”最终破坏了整个学术交流合作体制, 从而割断了学术关系网络, 形成了学者不愿合作交流的情形, 造成了学术领域“公有地的悲剧”, 从而对大学学术发展产生恶劣影响。

3.学术信任和学术规范提高了学术研究的效率

学术信任和学术规范的存在, 使得复杂的学术交流活动简单化, 降低了学术组织内部的活动成本和交易成本, 真正提高了学术研究的效率。在学术组织内部, 充分的学术信任和学术规范能够推动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的形成, 从而促使居于其中的学者形成学术研究的自觉行动, 在组织内部形成激励和惩罚的心理机制。当学术组织活力下降, 创新能力不足时, 信任和规范能够挖掘出学术人员的潜在力量, 从而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开发出持续不断的能量来源。与之相反, 在缺少信任和规范的环境中, 相互扯皮会耗去学者的时间和精力。同时, 学术信任和学术规范也推动着组织内部学术权力的合法建构和合理分配, 形成有利于学术权力有效运行的机制[8] 。因此, 学术信任和学术规范能够促进组织内部学术权力的合理分配, 能够推进学者之间的认同度, 能够提升学术组织内部的规范性和凝聚力, 能够促进学术分工和合作的有效进行, 有利于推动学术组织中充分和连续的交流合作, 进而推动大学学术持续不断发展。

摘要:学术性是大学组织的根本属性, 学术发展是大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学术关系网络是大学学术发展的基础, 学术信任和学术规范是大学学术发展的保证。大学学术发展需要建构起富含社会资本, 具备充分信任和规范的学术关系网络结构。

关键词:学术发展,社会资本,网络,信任,规范

参考文献

[1][4]赵延东, 肖为群.论创新型国家的社会结构基础——为创新积累社会资本[J].新华文摘, 2009, (8) :123-126.

[2]侯志军, 储祖旺.社会资本与大学发展引论[J].江苏高教, 2009, (1) :21.

[3][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 徐辉, 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113.

[5][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郑继伟, 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14.

[6]郑也夫, 彭泗清, 等.中国社会中的信任[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105.

[7][英]夏托克.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M].范怡红,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3.

学术规范的基础 篇7

一、当前高校业务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重学术研究、轻收集。

由于通常情况下, 高校的学术研究具有“收集周期长、收集难度大”的特点, 加之认识不到位, 使得高校只注重课题的研发, 而轻视学术研究档案的收集与保存。在学术研究过程中, 档案管理与研究不能实现联动, 档案管理人员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 研究与档案收集两者互动脱节。同时, 由于高校课题学术研究的周期较长, 参与研发的人员分散, 档案资料涉及面广, 也为档案的收集和保存带来了困难。

2. 重保存、轻利用。

当前“重藏轻用”是高校档案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学术研究档案形成后, 就束之高阁, 不能积极对档案进行分类、归纳, 被动等待档案使用者自动上门查询、检索。档案服务范围狭窄, 仅为参与当前课题研究的教师, 没有向广大学生开放。在档案使用过程中, 还仅限于纸制档案的层面, 利用手段落后, 影响了档案信息的有效传播, 无法发挥出高校学术档案服务科研的作用。

3. 管理制度不健全。

相关管理不健全、不完善, 使得高校学术档案管理工作效能不高。高校缺乏相关的制度建设, 档案管理没有约束力, 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目、检索、保管利用等环节没有明确的规定, 使得档案管理人员缺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问题。档案管理工作评价范围狭窄, 没有将广大档案使用者纳入档案工作的评价范围, 使学术档案的分类、组卷、整理归档质量不过关。

4.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当前, 一些高校认为档案管理人员只是收集、保存相关资料, 只要把档案收集好、管理好就算完成任务, 用不上其他知识。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对于高校学术研究活动来说, 如果档案管理人员科学素质不过关, 也做不好档案管理工作, 因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水平也成为当务之急。

二、规范高校业务档案管理支撑学术研究的措施

1. 推进学术研究与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良性互动。

由于高校学术研究活动的多样性、广延性和参与人员的多方位性、多层次性, 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档案的收集与整理活动能够与学术研究活动进行互动与连接, 使得档案“应藏尽藏”。一方面, 要建立沟通机制。在高校和学术研究内部要建立档案管理部门与这些部门的联络、沟通, 对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成果进行及时的收集。建立例会制, 及时向档案管理部门汇报学术研究信息。收集后, 要进行细致的分类及编目, 做到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另一方面, 要设置专职的档案收集人员。对每个学术研究项目配置专职的一名档案管理人员, 实施“一站式”、“保姆式”收集, 形成学术研究过程中“档案提取-档案使用-档案完善”的良性循环链。

2.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高校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系列法律法规的要求, 建立职责分明、责任到人的档案管理制度。首先, 要明确档案管理的目标要求, 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目、检索、保管利用等环节的重点任务进行细化、量化, 分配给每个工作人员、每个部门, 实施“末位淘汰”和“绩效薪酬”制度, 激发档案工作动力。其次, 要建立学术研究人员全员参与的档案管理评价机制, 让参与学术研究的教师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打分, 评价档案工作的成绩, 对完不成任务的工作人员实施“一票否决”。通过制度的完善, 使档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能够对高校的学术研究信息进行及时的科学分类、组卷、整理归档, 为档案的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创新高校学术研究档案利用的手段。

要改革传统的档案管理中“重藏轻用”的思想, 不断创新高校学术研究档案的利用手段, 拓展利用载体, 使之为学术研究更好地服务。在对档案进行充分收集、分类整理、妥善保管的基础上, 科学检索、正确利用。首先, 要适当扩大档案服务的范围。传统的高校学术档案只对教师服务, 笔者认为, 应不断拓展档案服务的主体, 使之面向全体学生。不但要使学生参与档案的收集, 更要使学生参与档案的使用, 使之面向学生开放, 在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其次, 高校学术研究的档案利用过程中, 要与其他兄弟高校密切合作, 做好档案管理与利用的交流沟通, 实现档案资源“同质互动”与“异质互补”。第三, 要使档案利用与信息化相结合。在电子文件应用中合理使用“云计算”等新技术, 建立开放统一的档案管理的信息服务平台, 借鉴OCLC技术, 创建本地服务目录 (World Cat Local) , 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 为客户端分配用户名与密码, 使档案使用者能够实时、准确地对档案数据库进行访问, 实现档案信息的有效传播。

4. 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保障是做好高校档案管理的前提条件, 在未来的发展中, 高校必须积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与水平, 建设一支既熟悉现代信息技术, 又有良好档案管理业务基础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数字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档案管理将是未来高校档案管理的大势所趋, 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缩微及光盘技术等现代科学知识, 才能够适应现代档案管理的要求。同时, 还要掌握一定的营销知识。档案管理的精髓在于利用, 档案管理人员只有掌握了营销知识, 才能够树立起“营销”理念, 变传统的“等客上门”为“主动服务”, 通过服务的创新, 来增强档案利用的活力。

总之, 高校学术档案是高校在科研日常工作中保存起来的、备查的文字、图表、音频、视频资源, 是对科研活动的原始记录。有效的档案管理为高校的学术研究提供了资源支持, 同时又是总结经验、制订计划、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 为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当前, 高校业务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着重课题研究、轻收集, 重保存、轻利用, 管理制度不健全,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 只有大力推进学术研究与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良性互动、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创新高校学术研究档案利用的手段、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才能更好地发挥档案管理对于高校学术研究的重要作用, 达到“以档促研”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倪丽娟.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策略研究[J].档案学通讯, 2011 (5) .

[2]马蓉.论高校档案服务的必然与实现路径[J].大家, 2011 (7) .

学术规范的基础 篇8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研究生对当前我国学术腐败现状的认知,探讨学术腐败现象与研究生学术失范的关系,指出研究生学术规范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在当前背景下实施研究生学术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 当前国内学术界学术腐败现象概述

学术腐败是“指一切与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等学术活动有关的消极腐败现象,既包括学术研究中的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行为,也包括学术权力的不正当行使或以不正当方式影响学术权力行使的活动。”[1]祝光英(2010)

当前国内学术腐败、学术失范与学风不正现象非常普遍。据中国科协2009年7月发布的 “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报告显示,近半数科技人员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现象,过半数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2]

于江平、张彦[3](2003),唐劭廉、罗自刚[4](2004),江霞、王晓杰[5](2007),葛剑雄[6](2009),祝光英[1](2010)等都对国内学术腐败现象做过调研评述。他们认为,学术腐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学术不端、学风不正现象;另一类是学术评价过程中的腐败现象[1](祝光英 2010)。根据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学术不端行为大致有如下表现形式: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学术评价中腐败行为主要表现在一些学术机构或评审人员在谋求私利的驱动下,学术评价有失客观公允,也包括被评审者通过不正当手段影响学术权力行使的行为[1](祝光英 2010)。 教育部 《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在研究成果鉴定、项目评审以及学校评估、学位授权审核等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弄虚作假,或试图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评审结果的现象;有的人还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学位、文凭,有些学校在利益驱动下降低标准乱发文凭。”

在此背景下,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养成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时有发生。江新华[7](2005)、周海涛[8](2005)、章仁彪&唐踔[9](2009)、贾宝余&刘红[10](2010)、胡蕊[11](2010)等的调查研究显示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现状并不乐观,研究生群体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周海涛[8](2005)认为当前我国研究生(含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素质评价总体倾向于“一般”。因此,了解学术腐败与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的关系,找出学术腐败背景下研究生学术规范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

2 学术腐败与研究生学术规范养成教育关系调查

为了具体了解我国研究生对学术腐败和学术规范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认知情况,进而研究学术腐败对研究生学术规范养成教育的负面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举措,2011年8月我们对河南某高校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设20个问题,发放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2.1 研究生对学术腐败现象认知不足

第一,总的来说研究生群体对学术腐败现象关注度较低。

在回答对学术腐败了解情况的问题时有7.5%的同学选择“完全没有了解”,只有6.5%的同学选择“有较深入的了解”。但他们普遍认为学术腐败是存在的,甚至超过四分之一的同学认为学术腐败现象是“严重,全局性腐败”。

第二,大部分研究生认为作为一名研究生对学术腐败有所关注是应该的。

在回答“作为一名研究生有必要对学术腐败有所关注吗?”的问题时,86%的同学选择“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息息相关,有必要关注”。但是在调查对学术腐败关注的实际情况时,却发现他们很少关注媒体对学术腐败的报道。在回答“您了解并登陆过反学术腐败网站:比如‘学术批评网’和‘新语丝’吗?”的问题时,只有25.5%的同学选择“经常登录”,还有41%的同学选择“听说过,没有登陆过”或“从没听说”。

第三,大部分研究生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术腐败现象打击力度很小。

在回答“您觉得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术腐败现象打击力度大吗?”时有48.5%的同学认为“很小”。另外还有23%的同学选择“不清楚”,这也反映了这部分同学对学术腐败相关问题知之甚少。但是对学校处理研究生学术腐败问题的正当措施的态度上,超过半数的研究生认为处罚过重或学校根本无权处理。在回答“对某大学已毕业的一位研究生因其学位论文存在抄袭现象而被吊销学位这一情况”的评价时,46.5% 的同学认为“处罚过重”;6%的同学认为“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学校无权进行处理”。

最后,目前学术腐败对研究生的影响不可小觑,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因为学术腐败的普遍存在,他们在学术活动过程中也会不注意学术道德问题。在回答“您觉得当前学术腐败成风对您的影响是” 时,50% 的同学认为“有点影响,有时也会不太注意学术道德的问题”;9%的同学认为“影响很大,我会随大流”。

总的来说,研究生对学术腐败现象关注不够,没有意识到学术腐败与自己学术研究的密切关系。他们认为政府打击学术腐败力度不大,但是涉及自身利益时,却对惩罚措施有所抵制。正是因为上述思想的影响,在实际的学习科研活动中很多研究生会受到学术腐败的负面影响而不注意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问题。

2.2 研究生群体普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在回答自己在课程论文和研究论文中,是否有过抄袭、篡改或者伪造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时,自称有过不端行为的占16%。从这一问题的回答上似乎我们可以得出研究生中学术不端不太普遍的结论。但是在回答“您周边的同学做研究或写论文时违反学术规范的情况”时,情况就不一样了。有11.5%的同学认为“很严重”,34.5%认为“不太严重”;只有9.5%的同学认为“从未有过”。考虑到研究生对自身评价的主观性,我们认为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更可信,也就是说研究生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存在的。

另外,他们对自己今后恪守学术规范的信心也严重不足。在回答“您在写论文时会有学术规范的意识吗?”的问题时,只有41.5%的同学选择“总会有”;其他大部分同学选择“基本会有”、“偶尔会有”或者“没有”。

可见在研究生群体中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的,并且有的行为还相当严重。另外他们对自己在以后的学术生涯中恪守学术规范的信心也严重缺乏。上述现象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学术规范了解有限,但是根本原因则是研究生在学术道德构建方面的缺失与局限。

2.3 研究生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研究生学术法律知识缺乏,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在回答“如果您发现自己的文章被人剽窃了,您会采取什么行动”的问题时,50.5%的同学回答“私下谴责对方的行为,没有其他行动”或“联系对方,要求对方道歉”,只有24.5%的同学选择“向对方所在单位举报这一情况”或“向媒体透露这一情况”。在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时,他们大多选择私下处理,而不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既不利于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更为严重的是也会使他们在学术活动中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注重学术规范,易发生学术不端行为。

3 学术腐败背景下研究生学术规范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学术腐败对研究生学术规范养成负面影响巨大

学术腐败背景下研究生群体普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反应了学术腐败对研究生学术规范养成教育存在巨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学者提出过类似观点,章仁彪&唐踔[9](2009)认为:“研究生学术失范问题从社会大环境而言,它是社会风气和道德状况在学术领域的延伸和表现。”郭世佑[14](2005)也指出:“凡是在我国学术界存在的学风不正与学术失范现象,无论是低级错误,还是‘高级’错误,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都不难找到可以对应的根据。”

对于刚刚接触研究领域的研究生来说,学界坏的学术风气会具有强烈的负面示范效应。现在的学术界己被浮躁的社会风气所影响,学术界的各种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与之相对应,在研究生的群体中也存在大量的拼凑论文,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等学术造假;文章署名的“搭便车”等不当署名现象;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学分、通过论文答辩等学术不端现象。我们调查也发现目前学术腐败对研究生的负面影响巨大,同学们普遍认为因为学术腐败的大量存在,他们在学术活动过程中也会不注意学术道德问题。

这一结果直接反映了研究生学术养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学校教育应该使研究生认识到学术腐败是丑恶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现象,从而建立起对学术腐败的免疫力,自觉抵制不良学风的影响。但是实际情况与此相反,究其原因,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学校管理部门在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上的教育中缺失了学术腐败内涵、外延以及后果严重性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研究生本人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极易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遭遇学术不端的困惑而陷入泥潭。

3.2 相关法律教育缺失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研究生对学术腐败法律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对政府相关部门打击学术腐败力度信心不足,知识产权意识淡漠。上述现象反映了研究生学术规范养成教育中缺失了相关法律法规教育的内容。大部分研究生认为学术腐败行为存有低成本、高回报的状况,这将会导致某些研究生不计风险与成本铤而走险。比如对学校处理研究生学术腐败问题的正当措施的态度上,超过半数的研究生认为处罚过重或学校根本无权处理。有的研究生甚至误以为,现在学术不端行为比较普遍,学校对此不会很认真,学校对已获得学位的学生也无权处理此类问题。这样的意识非常有害,学生无法树立规制的权威性、学术和学位论文的神圣性等观念。

3.3 学术道德教育亟待加强

研究生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同时研究生对自己恪守学术规范的信心严重不足,对自己的学术道德要求偏低。这种现象反映了研究生学术规范道德教育流于形式的现状。研究生对学术规范的理解不全面不透彻可以通过积累慢慢改善,但是如果对学术道德的漠视与不屑却是不可原谅的错误。这种思想使得学生不屑于对学术道德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也就很难在实践中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思想和行为。

研究生是进入研究领域的初学者,他们的学术态度、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意识还处在形成和模仿阶段,因此,此时期的学术道德教育非常重要。胡蕊[11](2010)的调查中也发现,一些硕士研究生在做实验、写论文的方法和态度上,往往是仿照自己的学长,如果上一届的学生不重视学术,学位论文很容易通过,那么他们也会抱有侥幸的心理来对待学术研究。如果在其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期,学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在以后的学术活动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

4 学术腐败背景下研究生学术规范养成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4.1 宣传学术腐败危害,提高研究生“防腐”能力

为了指导研究生充分认识学术腐败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要在日常教学中指导研究生对学术腐败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学术腐败的危害和严重后果有足够的认识。首先,应该在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把学术腐败相关知识规划进去,使学生对其有系统化、科学化的认识。其次,应该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对学生普及学术腐败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关注媒体对学术腐败案件的报道,使其充分意识到学术腐败的严重后果,从而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再次,可以借鉴国外许多大学对预防学生学术腐败的做法。他们大都制定了全面详细的学术道德规章条例,并写进学生手册。并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开始宣传教育,确保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在学术活动中履行诚信义务。

4.2 普及学术法律,提升研究生学术法律意识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还没有包括学术法律规范、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等课程,对研究生的学术法律规范教育还十分薄弱,这也是研究生学术规范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短板。在研究生学术养成教育中加入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非常必要。应该特别指出的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对研究生实施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教育应该引起特别重视。研究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后备军,在科学研究或论文写作过程中缺乏知识产权意识,既不利于良好学风的构建,也不利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单位要通过学术法律的普及,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法律的强制力和威慑力,认识到规制的权威性和学术的神圣性,打消侥幸心理,从而使学术法律意识深入人心。

4.3 打击学术腐败,强化学术道德教育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频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学术道德素养较差。而学术道德素养的现状是受当前学术界浮躁的学术风气直接影响的结果。因此,要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养成教育首先要严厉查办学术界的各种学术腐败行为,维护学术界的纯洁,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道德教育,推动学术规范的养成。

首先就校园学术环境而言,我们要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净化校园学术环境,因为高校教师对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养成教育起着言传身教、点滴渗透的作用。如果在导师层面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对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就无从谈起。可是目前国内高校学术风气对研究生不能起到正面示范作用。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学术批评网主持人杨玉圣统计,国内几乎所有著名高校都已经传出有学者“涉嫌”学术造假或腐败,被点名或被质疑卷进学术造假或学术腐败的学者教授不下百人[15](聂松青 2006)。我们认为在高校开展打击学术腐败斗争,净化校园学术环境,发挥高校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对研究生学术规范养成教育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学术规范的基础 篇9

腐败就像瘟疫无孔不入, 连纯洁的学术殿堂也未能幸免。近年来, 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日趋频繁, 学术道德建设成了中国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文汇报》2012年10月22日报道了一篇名为“学术饭局怎能多到吃不过来?”的文章。文章说国人对饮食尤其重视, 因为饭局最能体现出中国的文化特色。冠以“国际”的研讨会接连不断, 连带的是接待陪同、饭局应酬。学术界的各类饭局自然而然地也折射出了学者们的“百味人生”。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甘阳教授说:“看似活跃的学术交流, 始终浮躁地停留于从信息到信息的低层次与国际接轨, 少有在纷纭繁复的信息中独立求索的时间与能力。”即, 所谓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或洽谈等其实对中国学术界学术水准的提升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近年来, 此类报道此起彼伏, 学术道德问题令人担忧,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学术丑闻不断曝光, 社会强烈呼吁:还学术界一片净土!

一学术交流中道德失范的现状

学者也是人, 当日三进五谷, 再平常不过。吃饭之类的话题是实难入流学术界这片“高雅之堂”的。频繁的学术饭局折射出了我国失范的学术道德, 一块被认为圣洁的学术之地已不再纯净。

1. 对学术交流认识不足, 参加的积极性不高

对学术交流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管理部门的认识不到位, 认为学术交流活动做得再多, 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衡量, 无法直接量化比较, 因此不够重视。 (2) 学者和听者的认识不到位, 不了解学术交流中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获得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渐进过程。在准备交流内容的过程中有学者将原有的科研成果稍加整理, 老生常谈, 毫无新意。还有学术上的“李鬼”, 利用职权之便要求他人为其做课题、写论文, 然后拿到交流会上进行汇报。听者在倾听报告时注意力不集中, “打酱油”混经历的更是大有人在。 (3) 由于担心法律法规不完善和缺乏制度保障, 许多从事科学研究特别是技术研发的单位、个人有意识地对研究成果进行保密, 不愿意与同行探讨相关话题, 拿到桌面上的都是“残羹剩菜”, 这就阻碍了学术交流, 特别是技术上的切磋。

2. 学术交流活动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

长期以来, 不少学术交流活动流于形式, 重数量, 轻质量;重虚名, 轻实效;重形式, 轻层次。高水平学术会议不多, 多数学术会议追求大型化、国际化, 请几个领导和几个专家撑个门面, 然后再来几个外国人, 坐在一个房间各说各话就称之国际会议, 只讲结果不讲过程, 只讲成就不讲不足, 会议缺乏互动, 更不用说相互讨论, 更谈不上思想交流。这种形式主义的学术活动使参会者缺乏交流的自信和自豪感, 很多人戏称为“走过场”, 这也反映出中国有分量的科研成果不少, 大师级人物产出少。

3. 学者功利心强, 潜心研究不够

学术功利性倾向是导致学术、文化堕落的直接原因。一些大型的学术交流活动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 在冗长的会后学者围成一桌享受美味。但这种饭局最大的收获不是吃, 而是会后主办部门一般会给主要参会人发一个信封, 内装“评审费”、“车马费”之类, 或者直接发张购物卡、代金券。久而久之, 有的人就会投机取巧, 拿相同的研究成果参加不同名义的会议, “饱”赚劳务费, 这已成为一种公开的腐败。

4. 内容不公开, 受益者有限

由于活动场地有限、公开成本高、风险大等原因, 学术交流会最后就变成了与会人员的内部讨论会, 外人只知会议名称, 却接触不到活动的具体内容, 违背了“交流”的本意。

5. 形势夸张, 铺张浪费

以主办或承办学术会议为例, 组织者需要精心组织, 统筹安排, 沟通协调住宿、交通、接待、资料等各部门统一作战, 事无巨细。但很多会议交流的场所不利用高校或政府现有资源, 而是舍近求远, 选在高档的星级宾馆或酒店, 餐饮、会场、住宿应有尽有, 其费用之高令人咋舌。

二学术交流中道德失范的危害性

学术交流中需要遵守学术道德, 严重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不仅有损学术界和学术人的形象, 而且还贻误了新一代学术人的成长, 浪费了学术资源, 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 最终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1. 亵渎学术价值、模糊学术目标

学术界沾染上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不良习气使学术人遗忘了学术研究的根本目的和价值, 一味的急功近利。学术交流中道德失范是亵渎学术价值, 贬损了学术的应有尊严, 也是亵渎自己, 动摇了学者地位以及学术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起到的应有的指导作用。

2. 毒害学生心灵, 影响下一代的人格

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社会所需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在校大学生通常会参与学术活动的准备工作, 耳濡目染, 在感受大师风采的同时很容易看到其中的不良内幕。学术新人在一个学术道德失范频发的环境中成长, 必然会使得其在以后的学习科研工作中漠视学术规范、不讲学术道德、投机取巧、弄虚作假, 长此以往, 学术失范行为就会污染整片学术空气。

3. 毁坏高校名誉、恶化社会风气

高校作为汇聚知识型人才与培养天之骄子的场所,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但频繁出现的学术失范行为使得高校声誉严重受损。学术道德失范不仅直接触犯了教育法律法规, 而且污染了社会道德风气。若不进行有效的治理, 将会加剧社会风气的进一步恶化, 最终将逾越中华文明的底线, 彻底摧毁一个民族的精神堡垒。

4. 不利于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而战略开展靠人才, 因此, 国家把民族的兴亡主要寄托在中国学术界, 寄托在中国的知识分子身上。社会中坚的堕落, 是社会崩溃的根本原因。学术道德失范腐蚀了顶尖学者, 贻误了新一代人才的培养, 社会高层次专门研究人员断层, 许多科研开发得不到后续保证, 从而大大阻碍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不利于知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术交流中道德失范的原因

学术交流中道德失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 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学术交流中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 人性的弱点

黑格尔曾说:“中国的个人在精神上是没有个性的。”读书人最需要独立思考精神和强健的个人意志, 但我国知识分子缺乏自律意识, 在学术监督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外界不正之风的影响, 将理想与现实隔离, 欲望让人像伏在草丛深处的狮子, 按捺不住蠢蠢欲动, 人性的自私和学术人个人价值的趋利性, 使学术活动的出发点不再是追求真理, 转而追求金钱、地位和荣誉。

2. 学术道德失范的文化根源

由于文化的原因, 中国知识分子的道路早已被设定好, 即“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国知识分子骨子里认为“学成文武艺, 货与帝王家”, “学而优则仕”, 成了权力的附庸, 为政权鼓吹, 最后却忘了自己应有的使命和精神追求。另外, 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 权钱交易逐渐渗透到学术界, 学者的价值观开始扭曲, 搞学术研究不再是为了求知创新, 也不再实事求是, 只为捞取名利。学者创新意识淡薄, “越狱”诚信, 重复话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交流学术获得真知, 谈何容易。

3. 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根源

在现有的学术管理体制和学术评价体制下, 学术界、教育界的主管部门对目前的学术风气理应负有责任。但是, 这不能成为学者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借口。目前, 我们认为学术交流中道德失范更深层次的根源在于学术制度的供给不足, 表现为法律法规不健全, 学术评价和监督体系不规范, 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严重匮乏。没有健全的学术规范, 学者往往行驶“法外之权”或钻法律空隙, 社会也往往对学者持宽容态度, 这样真正的学术交流和学术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四规范学术交流道德的建议

学术交流中的道德规范建设其实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学界内外积极参与、良性互动, 也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予以规范。

1. 强化学术道德教育, 净化学术交流环境

我们必须重拾道德教育, 使他们明白遵守学术道德, 崇尚学术道德比掌握科学知识更可贵。主办单位应把工作重心从注重交流会的外在规模转移到交流的质量上, 减少陪同、简化接待、杜绝奢华。学者要谨慎客观的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 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并勇于接受同行评议, 同时要尊重他人劳动。与会人员在倾听他人报告时要认真仔细, 取长补短。只要我们每一个以学术为业的学者都“心胸开阔些, 得失看轻些, 目标降低些, 功利稍淡些”, 从学术自律做起, 坚守学术伦理, 承担学术责任, 那么, 我国的学风建设、学科建设必将获得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

2. 建立正确的利益观, 正确的处理各种关系

广州某局长说:“浮躁是创造的原始动力之一。因为当今社会经济在快速增长, 社会在快速转变, 因此我们在科技上应该怎么样去围绕和解决这个问题, 你就有这种紧迫感。”但笔者认为, “浮躁”一词是贬义词或中性词, 学者出成果的动力应该是来自心灵深处对学术的爱好、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及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学者应正确处理学术与利益的关系, 建立正确的利益观。利益是对人或物有良性影响的事物。学术和利益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学术研究不能单纯地为了追求世俗利益, 它应服务于利益, 而不是屈从于利益。学术交流的目的是开阔学术视野, 而不是去吃饭、度假、填腰包的。学术应该尊重事实和逻辑, 以追求真理为驱动力。在前人积累起来的成果中吸取营养, 在现实中寻求思想、不断创新、推动学术的发展。

3. 学术自觉, 学者自立

靠饭局和排场是换不来他国高端技术知识的, 本土学人必须建立起自信, 把时间花在深入追求和探索, 独立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求本国学术之独立”恰恰仍是当下国内大学与科研机构人文学科学术研究的第一要义。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 独立地探索研究自己的问题。从这一角度说, 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不是开得更多一些, 而是应该少一些、精一些!还学者们自由翱翔学术圣地的时间。

4. 健全学术道德规章制度, 用制度的力量堵上道德失范的无底洞

在我国, 对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讨论和揭露不能只停留在互联网上, 依法治学才是防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治本之计。一是填补法律“真空”, 出台专门的《学术法》, 对相关的权利、义务及其地位进行法律界定, 使学术道德上升为法律意志。二是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等法律法规, 加快制订有关学术职业道德规范条例, 在法制保障下加强高校学者的准入与退出机制。三是各高校应建立系统、完善、操作性强的约束学术行为的规章制度, 加强监督, 加大惩罚力度。四是不断探索防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建立有据可查的诚信管理体系, 加大学术腐败的成本, 并让学术人为自己的成果终身负责, 建立终身问责制。”

摘要:现在, 饭局已经无孔不入, 学校也未能幸免。国内知名大学每年举行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名目繁多, 数不胜数。学术饭局似乎折射出我国的学术道德风气。学术交流中的道德规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学界内外积极参与、良性互动, 也需要国家出台相应政策法规予以规范。

关键词:学术交流,道德失范,规范,学术饭局

参考文献

[1]王乐.学术饭局怎能多到吃不过来?[N].文汇报, 2012.10.22

[2]杨玉圣.学术道德建设是一项基础工程[EB/OL].http://www.edu.cn/fu_bai_325/20060323/t20060323_25478.shtml

上一篇:乡镇财政档案下一篇:导游专业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