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

2024-05-04

简单(精选十篇)

简单 篇1

一、目标简单,而不失专注

诚如前文所述,“简单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过程从简, 也就是将繁杂而累赘的教学过程简单化、将复杂沉重的教学目标简单化,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让学生扎实地练好每项语文基本功。然而,简单的目标并不代表它能被简单地实现,不管是听、说、读、写中的哪个模块,要让学生在简单的教学方式中领悟到语文学科的内涵和精髓,都并非易事。相反的,它是一项长久性的专注工程,只有专注于把控每个的教学细节,才能将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

以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纸船》为例。这是一首对儿童纯真心灵和丰富想象力的歌颂诗,因此,该课程极能考验教师的教学情感。学生由于对作品情感的把握不到位, 多数都是平淡地朗读一遍便草草了事。此时,教师要从发音的准确性和阅读的流利性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然后再适时为学生作范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简单语文”就是采用一遍遍为学生作声情并茂的范读, 来帮助学生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感情。这样的课堂实质上就像一场专注于情感解剖的诵读会, 学生们的情感随着教师情感变化而发生变化,诵读到感人至深的环节,学生甚至跟教师一同潸然泪下。这既是对教育的专注,也是对情感的专注,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金钥匙。

二、内容简单,但不乏精彩

从简的教学理念意味着教学内容也随着变得简单化, 以写字为例,如何让学生在最基础、最简单的练习过程中掌握到写一手好字的要领,是对“简单语文”教学理念的有力验证。于永正老师所提倡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口号绝非老生常谈,相反的, 它是在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的形势下为了实现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应运而生的, 在扎实求稳的每个教学过程中,看似内容简单,但绝不缺乏意料之外的精彩。

以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写字———行楷字的书写原则 (一)》为例。于老师一向是一笔一画地为学生做示范,并且在写的同时,时刻点出学生容易出错的笔画顺序,比如写到“情”,他就会认真地指出:“要记得先两边后中间。”这也正是他对扎实教学最直接的解释。为了加深学生对书写规则的掌握, 同时也为了让课堂更为精彩,在书写完相似的字之后,要先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字形, 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其中的相似点和不同处。之后再引导学生对每一个字进行字义分析, 而这一环节的特殊之处在于, 于老师提倡的是为每一个字创造与之对应的语言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组词或者组句,创设一定的语境, 在教师指导和修正之后, 带领学生通过多次的朗读, 教会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 既深入了解每一个字的字义,也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三、过程简单,有阵阵涟漪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学校的教学设备也趋于多样化,这虽丰富了教学手段,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课堂教学过程繁琐、混乱的局面。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造异彩纷呈的课堂活动的同时, 也浪费了有效的课堂时间, 降低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与之截然不同的是,“简单语文”是通过最朴实、最扎实的基础训练让学生掌握好听、说、读、写每一项基本技能,并用阵阵涟漪的课堂节奏感熏陶学生的文学情怀。

以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交流格言》为例。语文是人类用以沟通交流的工具, 运用“简单语文”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口语交际的技巧。为加强学习动力,教师先绘声绘色地为学生讲述含格言的故事,通过故事情境的渲染,引导学生感受格言的意义。在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时, 教师需在旁认真倾听, 记录学生说得好和说得不好的地方, 将学生发音或表达错误的词语或句子写在黑板上。在结束交流时, 引导学生自主回顾哪个词语或句子是自己说过但表达不当的,在学生自我纠正之后,教师再重复地诵读这些词语和句子。整节课堂下来,虽然过程只是简单地表达交流, 但紧凑有致的教学节奏让学生既完成了课程任务, 也进一步提高了与人情感交流的能力。

四、作业简单,含十足智慧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将作业简单化是“简单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作业简单不是作业难度的降低,而是在综合考量题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 适当减少过分难解的题量,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做有利于巩固基础要点、有助于培养自主创造良好习惯的题目。语文教育是一项为培养学生基本语言技能和可持续发展思维而进行的素质教育, 而作业是让学生实现厚积薄发的途径之一,鉴于此, 简单的作业并不是让它真的“简单”,而是含有十足智慧。

以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写作———写一篇读后感》为例。顾名思义,读是读后感的基础,写是读后感的书面表达,针对这项作业,情感是否饱满是能否完成这项作业的关键与核心。为了让作业简单化,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完成,教师就必须先在读的环节上下深功夫,通过重复范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自己所选文章所表达的深切情感,如此一来,就大大规避了学生面对独立完成作业毫无头绪的问题, 让学生在心理上感觉到作业压力的减轻。其次,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读后感也是让作业简单化的重要环节。在完成学生情感的自我发现之后, 教师应当告知学生写作的轻松之处, 换言之,它只是内心情感的独白。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尝试性表述自己在生活中受感动时的心情入手,再逐渐转换、应用到对文章读后感的描写。这样一来,既实现了作业的简单化, 同时也通过引导和联想的方法帮助学生领悟到作业之外的智慧。

简单电路教案(简单) 篇2

闸北区中山北路小学 骆奕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手电筒里有一个简单电路。

知道让小灯泡发光的电路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通过小组讨论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并动手连接简单电路。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讨论交流学习连接电路的方法,在操作实践中相互学习,增强合作意识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给予灯泡、电池和导线,让学生初步学会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教学难点: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并实验验证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池、导线、灯泡、玻璃胶、回形针、手电筒、电动玩具、媒体。学生准备:剪刀。

四、教学过程

(一)拆装手电筒,探秘手电筒内部构造

1、出示玩具:春天到了是个旅游的好季节,很多小朋友双休日都和爸爸妈妈出去玩了吧?今天小狗也要坐着火车出去旅行了,有谁玩过这个玩具吗?谁来玩一下?其他小朋友也要仔细观察奥,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火车动了,灯亮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电池)打开看一下,真的有电池。

2、小组活动:让手电筒亮。

(1)装电池:电池会让这个火车发光、动起来,那这里有个手电筒,电池是不是也能让它亮起来?你们想试一试吗?老师为每一组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手电筒,请你们把电池放进去,看能让手电筒亮起来吗?(每组一个手电筒,放电池)(2)归纳:电池为手电筒提供了电能。

3、小组活动:拆手电筒,观察内部结构。

(1)提问:是不是里面有电池,手电筒就一定会亮?除了电池,里面还有什么秘密呢?你们可以打开手电筒看一看里面有什么?(弹簧夹是导线的一部分)(2)学生开展活动:拆手电筒,探究手电筒内的基本组成材料。(3)出示解剖图:你找到了哪些部分?

4、揭题:电池、导线、小灯泡是手电筒的基本组成部件,它们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让手电筒亮了。(出示课题)

(二)小组实验,探究电路连接方法

1、提问:手电筒必须有灯泡、导线、电池这些部件组成一个电路才能亮起来。有了这些部件,小灯泡真的会亮吗?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试试看你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2、实验设计:电池、导线、灯泡的电路连接。

(1)画连接方式: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大家先不用连接,我们可以在桌子上摆一摆它们的位置,把你认为能让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画在学习单上。这些材料都藏在1号材料包里,小朋友们可以拿出来进行摆放。(2)上台交流:你们准备怎样连接?

3、小组实验:小朋友的连接方法各不相同,到底哪种方法能让小灯泡亮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吗?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轻拿轻放,用电安全)

4、汇报展示:有小组成功了吗?

5、实验设计:加回形针连接电路。

(1)提问:小朋友你们刚才连接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特别不方便的地方呢?原来这两头要用手按着,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呢?

(2)出示回形针:老师为大家提供了2个回形针,还有胶带,看看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你们觉得把回形针加在哪儿比较好?(电池两端)请你把它画到电路图中。

(3)上台交流:你们把回形针加在哪儿?

6、小组实验:这样就能让小灯泡亮吗?请小朋友把2号材料包拆开,用里面的玻璃胶和回形针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7、汇报展示:你们的灯泡亮了吗?

(1)思考:为什么他们小组连接的灯泡不亮?

(2)提问:哪种方式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哪种连接方式是正确的,科学的?

8、小结:只有导线紧密连接到灯泡的两端,电池的两端——电池的正负极,电流才能通过电池、导线、灯泡形成一个简单电路。

(三)小结巩固,拓展新知

1、提问:在刚才的实验中小朋友们让小灯泡亮起来了,你们能说说是怎样做的吗?用到了哪些材料?怎样连接的?连接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

2、小结:灯泡、电池、导线要连接得紧,不能断开,而且连接的位置要正确。

3、交流:开关。

(1)出示小狗玩具:小狗出去旅游累了想要休息了,小火车要进站啦,谁能让它停下来呢?(请一个同学)你们发现他做了个什么动作让他停下来的?(2)提问:我们教室里有没有这样类似的东西呢?谁来找找看。

简单编发,不简单 篇3

爆炸式蝴蝶结

特意打造的爆炸式发尾,任性地高举额上形成蝴蝶结状,却意外地多了几分极具个性的现代优雅。

异域风个性发髻

随性而为的三股辫,沿着发线聚拢于后脑勺,交汇成含蓄而富于纹理的发髻。飘出的几缕发丝萦绕脸庞,似站于高原领地上、夕阳下美丽的侧影。

慵懒的少女鱼骨辫

从后发际线才开始的低辫子,是法式中经典的代表,变化成稍毛躁的鱼骨辫突显现代感,挑出两侧发丝与发辫举得呼应,随意慵懒而充满少女意味。

叛逆的黑人三股辫

以印象中街头黑人的辫子头为灵感,置于额头与两侧留下的辫子打破了惯有的思维,额前卷曲的发丝,为带有运动风的发型更添了几分律动,极具叛逆个性的态度。

爆炸式蝴蝶结

1.随意均分两侧头发,松散地在后脑两侧各绑一条三股辫,发尾处留出较多并夹上细玉米须烫,前额与耳边头发稍拉松;2.把发尾沿两侧发际绕到前额顶上交叉固定,用强力的定型喷雾把蝴蝶部分调整蓬松。

复古线条四股辫

1.把头发抹上亮泽的垂顺产品,以“Z”字型做四六的旁分,前额留一小撮头发备用;2.两侧头发编上圆形四股辫直到发尾,刘海备用头发用卷棒烫出自己喜欢的曲线,抹上定型啫喱紧贴于额上。

异域风个性发髻

1.把头发四比一分成上多下少两个部分,再把上部分成四份,分别从额头向脑后编上法式蜈蚣辫后,从辫子中拉出发丝,下部分编出三股辫后做出好看的发髻造型;2.上部分的四条辫子向前额摆放固定,剩下的发丝用轻盈的造型产品仔细调整。

慵懒的少女鱼骨辫

1.头发先用大电棒烫出波度,分成两半于耳下编出蓬松的鱼骨辫直到发尾,拉出脸颊两侧发丝修饰脸型;2.用轻盈的定型喷雾小心地整理散落的发丝,调整角度。

叛逆的黑人三股辫

1.把头发平均分成上五下一的四个区块,紧凑地沿头皮自上往下分别扎上黑人三股辫;2.留出两侧辫子,其他往前集中于前额并固定,刻意留出上扬的发尾增添趣味,也可留出发丝带出动感。

简单教简单学 篇4

要想更好地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法[1]。只有重视课堂教学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利用课堂教学开展素质教育, 才能使中职素质教育得到发展和提高[2]。为此, 合理改变教学手段, 遵从教学大纲和素质教育理念, 让学生从根本上解决听课难的问题。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本校2012届五年制高级护理1、2、3、4班学生, 年龄15~17岁。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为2、3班, 共115人;对照组为1、4班, 共121人。两组学生学习成绩、年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由同一教师授课。

1.2 方法

1.2.1 教学准备

采用《内科护理学》教材, 讲授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的第九节心肌疾病, 学时45分钟,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循环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及体征进行了学习。

1.2.2 教学方法

(1) 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授课时, 按照教学计划与大纲要求, 先对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进行简单介绍, 同时用幻灯片展示扩张型、肥厚型及限制型心肌病心脏切面的图片, 但不对图片进行叙述。教师在对比讲解后引入病例并提问, 提问的内容包括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求及护理措施, 让学生在书中找出答案, 时间30分钟, 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短评价, 最后教师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测试, 题目为10道选择题。课后要求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记名式评分 (0~5分) 。 (2) 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授课:首先利用图片对心肌疾病的定义和分类进行简单介绍, 并提出与实验组相同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课堂的内容, 然后再对每一种心肌疾病分别进行讲解, 最后对3种类型的心肌疾病进行比较。在讲解完疾病后请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时间30分钟, 并完成与实验组相同的10道选择题。课后同样要求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记名式评分 (0~5分) , 1分为没听懂、2分为了解、3分为听懂、4分为熟悉、5分为掌握。 (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 α=0.05,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实验组学生对病例问题基本上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找出答案, 选择题的正确率达到100%。对照组的授课内容在45分钟内显得比较仓促, 教师为了完成授课任务语速较快, 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比实验组长, 且不主动讨论的学生占大多数, 选择题的正确率为90%。两组学生对授课内容的评分分布见表1。

(2) 实验组一共使用3张幻灯片, 在教学计划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对照组一共使用7张幻灯片, 超出教学计划规定时间10分钟。

3 讨论

(1) 结果显示, 实验组对心肌疾病的学习情况较对照组好, 实验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更肯定。虽然选择题的正确率两组差距不是很大, 但是真正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并回答出问题的学生实验组较对照组多。

(2) 此次课内容简单、新知识点少, 大多内容与之前的循环系统疾病内容重复, 而实验组学生大都表示对自己的学习仍然有自卑心理, 甚至怀疑怎么这么简单就学完了一节内容, 不敢给自己太高的分数;而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授课方式, 因而倦怠心理较强, 有些学生认为这节课不是重点, 没必要太认真, 有些学生则因为讲解内容与之前知识点重复多而干脆不听, 因而回答问题不积极, 上课打瞌睡、玩手机现象较多。

(3) 课后教师反映, 实验组上课较对照组轻松, 实验组学生也表示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 而对照组学生则情绪不高。

4 结语

图片与病例问题相结合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入青春期的学生非常自我, 独立感、自尊心、自信心十分强烈, 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别[3], 当遇到困难时容易用消极叛逆的方法对待。通过这种对多感官综合刺激的教学方式, 不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且富有趣味性, 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提高学习效率[4], 并且可以减少教师“满堂灌”时间, 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要了解学生想什么、要什么, 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这样才能找出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5], 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也利于教学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周素民, 李向青, 张献领.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13) :45-46.

[2]邹汶苡.课堂教学是中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J].科学咨询, 2009 (14) :37.

[3]王志红, 雄伟.浅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教育[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3) :18.

[4]贾国倩.高职教育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之我见[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12) :51-52.

简单生活简单幸福 篇5

2、通往幸福只需要四步:你、我、我们的心、在一起。

3、说话是一种幸福,哪怕废话连篇;不说话也是一种幸福,哪怕诗情澎湃。

4、世间,有一种压力,叫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一种责任,叫上有老下有小;更有一种幸福,叫上有老下有小!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那就是上有老下有小!

5、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享受大自然带给你的美丽,吸一口清晨的清新空气,忘却喧嚣。与好朋友聚一聚,打一个电话给好朋友,寒暄寒暄。放松一下,上上网、打打牌、唱唱卡拉OK、下下棋,钓钓鱼。简单就是幸福。

6、幸福不是完美和永恒,而是心灵和生活万物的感应和共鸣,是生命和过程的美丽,是内心对生活的感觉和领悟,就像花朵在黎明前开放的一刻,秋叶在飘落的短瞬间,心中的月亮圆缺,那每一个快乐都是幸福的……

7、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也就是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的。

8、生活简单就是幸福,平常的心态,平静的对待,脸上充满甜蜜,每天送自己一个微笑。有事没事打扮打扮自己,有事没事收拾收拾衣物。打扫达到屋内的灰尘,唱个小曲,和朋友们一起去郊游。简单就是快乐。

9、幸福不在彼岸,而在去往彼岸的渡船上。

10、生活简单就迷人,人心简单就幸福;学会简单其实就不简单。

11、幸福从来都与贫富无关,与地位无关,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

12、幸福从来不在于你拥有什么,幸福在于用自己的能力去努力创造,去用心感受。

13、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上帝不会偏爱任何一个人。但人世间有人会感到幸福,而有人感受不到或不强,那是因为幸福是一种能力,是感谢生命赐予和现有生活的能力;是感受快乐、抵制不良情绪的能力;是不断反省自己、完善自我的能力;是一种调节身心平衡,调节人与社会平衡的能力。

14、幸福的妙不可言在于幸福不是轻易得来的,就像从前一首歌所唱的“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

简单生活,简单快乐 篇6

始于“简约”

“简约”已成为时下最具代表性的风格,无论是时装,建筑抑或是室内设计当他们和“现代简约”放在一起,立即换身为一种时尚,一种文化倾向,一种艺术理想,从而更是上升到了一个精神与哲学的高度。当今人们面临着城市的喧嚣和污染,激烈的竞争压力,还有忙碌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因而,摒弃繁缛豪华的装修,清新自然、随意轻松的家居环境变得弥足珍贵。

简约起源于现代派的极简主义,提倡LESSIMORE(少即是多)——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作到最大程度的简洁。诚然,简约风格的家具设计,对在都市中摸爬滚打许久的人们实在如一支减缓压力的舒心剂。流畅的家具线条,通透的照明设计一两笔看似不经意的点缀……就在这简单精致的家里,卸下戒备,安心沉睡。

少即是多,多即是少。如果发现你的家已经浓烈的世俗气息淹没了本属于你的独特气质和精致品位,那你可能是拥有的东西太多——书和杂志家居办公用品和电脑设备,玩具总汇以及厨卫用具。怎样才能将自己从繁杂中解救出来,怎样才能走出无端堆砌的束缚而生活在一个舒适又美观的环境中呢?答案就是“简约主义”!以宁缺勿滥为精髓合理简化布局,从“简约不简单”中体现生活的精致。

“简约”,哪些值得关注?

白色:

精简多余的点线,撇弃多余的装饰造型。人性化的功能提案,从容平和的过渡每个细节。白色的纯美姿态高贵于金钱堆砌的豪华,这里没有奢华,有的只是舒适的简约空间。用淡雅这两个字来形容最为贴切在色调浓重的家居设计中,清雅的设计实数难得。建议可以大面积的搭配浅木色与白色可以令空间看起来清爽宜人。

客厅要求:

没有装饰物或其他杂物,空间大量的留白,直线条空间延伸除了创造空间层次,更可在摩登的风格中散发出丰富的深度人文气息,简化空间线条,让整个大面体产生错落有致的透视效果强化景深的丰富性:再利用不同的灯光照度与投射,让空间更有都会时尚感。简约主义的家具成为客厅的主角,比如沙发的造型通过线、面、体的造型艺术来体现,低矮、棱角分明,直线条的设计风格将简约空间氛围极至展现沙发如时空隧道贯穿其中,打造个性空间感觉。

床:

简约强调的是视觉的单纯和使用中的舒适感觉。就拿每个家庭都需要的床来说,高档简约的床具从床体到床垫完全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经过高温高压处理的排骨架、回弹力极高的弹簧等,毫不拖泥带水,却能让你拥有舒适的睡眠时间。加上卧室温馨的色调,浪漫的氛围如此轻松宜人的环境又怎能轻易离去!

不简单的操作!

很多业主都有这样的经历,那些看中的家具在卖场里很是养眼,但搬回家就变的不伦不类的,这是为什么?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家具与居家的环境不够协调。要让家具放在家里看着舒服,前提就是先要了解你的家具格调。

目前能够买到的家具风格通常可分为中式古典、欧式古典、简约主义现代家具等多种,不过最多、最常见、销售量最大的仍是中性的现代风格的家具。若想营造简约家居环境,就得选择相应的家具如果错买了家具,效果则会适得其反。

首先要了解你锁定的“简约主义”,这类家具风格的随意度很高那么如何为家具作恰当的定位呢?在家居设计中,再简约的家也存在一个风格。即使不知道家里是什么风格,但家里的地面是什么颜色家里的主色调是什么,这些应该都了如指掌。

选择家具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和家里的主色调出现色彩上的冲突。再进一步就可考虑按自己的性格选择家具风格。比如你虽属偏于冷静的性格,但内心仍潜藏相当激情,此时你可以选择一套不会犯错的中性现代家具,且同时购买一两件颜色与主调迥异的单件家具,便能产生种冲破沉闷的视觉美感。

买家具时还有一个难题,就是考验你是否有前瞻的眼光。一定要考虑家具放置在家居环境中的实际效果,比如常见的书柜,购买时就要考虑到最后书籍摆上去后出现的效果。而类似贵重的古典家具虽属众多欲购者的心头所好,但如果家里没有相应的铺垫,买回来后也是一种浪费。所以不难发现,简约类型家具的选择与布置是一种简单其实大有学问的装修,值得你去为此多花些心思,多动些脑筋。

“简约”之道

线条——利落

极简家具通常线条简单,除了橱柜为简单的直线直角外,沙发、床架、桌子亦为直线,不带太多曲线条,造型简单,富含设计或哲学意味但不夸张。

色彩——纯色

黑与白是极简主义的代表色,而灰色,银色,米黄色等原色无印花、无图腾的整片色彩带来另一种低调的宁静感,沉稳而内敛。

材质——多样化

木质、皮质是家具主要的基本材质,而在极简主义的家具中,更可见到现代工业的新材质,如铝、碳纤维、塑料、高密度玻璃…等,为家具添加了各种可能性,如防水、耐刮、轻量、透光。

设计——新意

简单 篇7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规范了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及其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也列举了大量的例题。然而,在企业实践中总会出现会计准则规范之外的事项,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就成为现实问题。本文拟就企业先行购置固定资产而后取得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进行探讨以期对企业实践有所启发,同时希望推动现行会计准则的完善和补充。

在财政部发布的38项企业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政府补助准则”)看起来应该是相对简单而且容易为大家所理解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政府补助的形式各样,导致企业在具体核算时出现一定的困惑。本文拟结合某公司遇到的政府补助的实际案例来进行探讨。

一、案例摘要

2010年1季度,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为了鼓励企业加快LED产业上游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迅速做大做强该辖区LED产业,推进区内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建设,设立了专项补助资金,对辖区内企业购置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LED外延片生产用MOCVD设备,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补助。对于财政补贴,分3次拨付:企业在设备购置合同生效后,交纳首付款,并开具不可撤销信用证后,拨付50%;设备到厂后拨付40%;设备正常投产后拨付10%。该项财政补贴正常有效期暂定为3年。

A公司作为辖区内LED企业,符合享受该项财政补贴的条件,于2010年4月份购买了5台MOCVD机器并向开发区申报了财政补贴,该批设备6月份到厂调试并试生产。从7月份开始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该批设备每月折旧额为50万元。但是,因开发区预算以及审批手续等原因,直至2011年6月份A公司才收到该5台机器的部分财政补贴2000万元。

A公司收到财政补贴款后,对如何核算该项财政补贴款产生了困惑。由于该补贴款与固定资产购置相关,应计入递延收益,对于这一点比较明确。然而,递延收益从何时开始分摊呢?是在固定资产的剩余年限内?还是从2010年7月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如果从2010年7月开始摊销,是否将去年应摊销的递延收益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差错更正?另外,企业是否应当按照政府文件将应收的金额在2010年度确认其他应收款和递延收益?

二、案例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在谈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时,提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一般应当分步处理:

第一步,企业实际收到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计量,确认资产(银行存款)和递延收益。

第二步,企业将政府补助用于购建长期资产。该长期资产的购建与企业正常的资产购建或研发处理一致,通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归集,完成后转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第三步,该长期资产交付使用。自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转入当期损益。(1)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点。(2)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递延。

很明显,如果企业先收到政府补助然后再进行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购建,遵循上述“三部曲”毫无争议。但是,对于企业先行购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然后取得政府补助。却在企业会计准则或其讲解中无法直接找到答案。依据上述讲解中关于递延收益分摊的起点的解释,对于A公司而言,似乎应该从2010年7月开始摊销递延收益,也即在2011年6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对2010年度报表进行追溯调整。然而,企业出于谨慎性需要,A公司判断对于该项政府补助能否收到以及何时收到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的理念,也即在收到政府补助时,将其确认为当期的递延收益。同时,将该递延收益在固定资产的剩余年限内分期摊销,也即从2011年6月份开始将2000万元在剩余的85个月内在该5台设备计提折旧时进行相应地摊销。

但笔者认为,既然政府文件对于财政补贴的拨付条件十分清晰、标准,可以确定符合政府补助的计量条件。A公司应当分别在2010年购置该批MOCVD机器设备时根据各个时间节点分别确认“其他应收款”和“递延收益”,在相关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的7月份,随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开始分摊递延收益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另外,在2011年6月收到财政拨款时,冲销“其他应收款”。这样,可以确保A公司所反映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基于此,A公司应当将此业务作为会计差错对2010年度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也即调增2010年度“其他应收款”、“递延收益”、“营业外收入”、“所得税费用”、“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主要财务报表项目。由于本案例的重点不在于财务报表的调整,在此不予计算调整金额。

当然,如果该政府文件对于如何拨付财政补贴的条款不明确,企业通过和当地政府的交流也无法判定何时取得该项补贴款,则在实际收到补贴款时,可以将其计入当期的递延收益,同时在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这主要是基于收到政府补助属于一项新的经济业务,这也不违背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解释。

三、案例启示

通过上述案例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补助准则及其讲解主要对于日常发生的政府补助进行了规定以及举例,对于一些非经常发生的政府补助,我们需要结合政府补助的实质性规定进行推理和判断。

其实,我们在讨论有关A公司的MOCVD设备补贴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在讨论它适用权责发生制或是收付实现制的问题。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取得政府补助往往是滞后的,企业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购置行为早已发生,但是从企业上报政府相关部门到政府部门审批是需要时间的。众所周知,政府部门的开支往往受到当期预算的制约,同时需要较多的行政审批手续。另外,对于款项的拨付,也经常不是一步到位,有可能分批拨付。总体而言,政府补助存在跨期的现象不难理解。

针对上述现象,企业需要慎重考虑如何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的要求,对于能够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确认为当期的递延收益并分摊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反之,则按照实际收到时的金额计量。据此,对于在报告年度能够得到主管政府机关的行政批文,并且批文明确,而且企业很可能收到相关政府补助的,企业应将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理念,将其计入当期“其他应收款”和“递延收益”。同时,视固定资产的情况进行摊销,从“递延收益”转入“营业外收入”。对于跨期的政府补助,如果金额对于企业而言属于重大的,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政府补助,企业应当进行追溯调整报告期间财务报表。此外发生政府补助行为,则计入收到政府补助当期,即使该项政府补助产生于以前财务报告期间。

顺便提及的是,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在参加国家组织的相关技术开发时,往往可以从政府取得各式各样的政府补助,如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甚至是非货币性资产。由于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既需要购置部分固定资产,也需要发生一定的费用。对于这些一揽子财政补贴,根据政府补助准则要求,企业除了判定是否属于政府投资之外,还要视具体情况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实在难以区分的,可以将政府补助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视情况不同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在项目期内分期确认为当期收益。同时,对于政府向企业无偿划拨的长期非货币性资产,企业应当在实际取得资产并办妥相关手续时确认,并按照其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简单 篇8

我们先来讲一讲———复杂的问题“简单”教。这里的复杂到简单, 指的是学生觉得有难度的问题, 通过教师的挖掘, 使学生能够在现有知识水平层面上加以理解, 最终问题得以简单解决。而在这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中, 我们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发展。

我们来看这个题目:

这是高中里的等比数列求和, 把它放到初中的教学里似乎有些不太“厚道”。而事实上, 我们可以用它来给学生做思维体操。

体操一:面积为1的圆形纸片, 依次用阴影覆盖圆面积的, ….依据图形的变化, 推断当n为正整数时,

(这里的圆还可以用矩形、正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图形来替换。)

这是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

体操二:规律探索:

这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法的尝试。

体操三:

所以12+14+18+…+12n=1-12+12-14+14-18+…+12n-1-12n=.

这是裂项方法的运用。

体操四:设S=则

这是整体代入思想方法的练习。

适时、适当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能让数学教学过程闪烁数学思维的火花, 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呢?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加以设计: (1) 问题设计:在教学之初, 设计一个学生想解决而用已有知识又无法寻找解决突破口的问题, 造成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后强调数学思想方法对解题的重要性, 这样的设计, 学生容易接受。 (2) 提问设计:一是为了交流信息, 了解学生已掌握各类知识的程度, 便于寻找知识间的联系纽带;二是为了启迪思维, 进一步帮助学生加强审题能力的提高, 教会学生从何种角度去理解题意, 拓宽思路。 (3) 精选例题:例题的选择应具备典型性与辐射性。例题教学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掌握解题思维与方法, 如何搭建已有知识与未知技能的桥梁, 达到触类旁通。 (4) 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师应在讲课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法如设悬念、打伏笔、设疑创难, 运用各种教学技术如电化、模型、画图等启发学生思考, 讨论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猜测、联想、归类分析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主动参与, 探索寻找思想方法, 要比教师的“满堂灌”更有实效。

复杂的问题“简单”教, 着眼点是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及心理水平, 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发展, 能大大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复杂的问题“简单”教, 是一种智慧, 更是一种艺术, 应该成为我们数学教师的永恒追求!

我们再来讲一讲———简单的问题“复杂”教。这句话似乎较难理解一些。这里的简单到复杂, 指的是表面上看似乎可以简单教学的内容, 经过教师的设计, 形式上似乎是变复杂了, 而学生的体验增加了, 理解深刻了, 思维更活跃了。在这由简单变为复杂的过程中, 我们关注的依然是学生的思维发展。

以我们的数学概念课教学为例。我们觉得数学概念很简单, 精确的描述、严密的逻辑, 一个字一个字地印在教材上, 学生自己看了就会懂, 懂了就会做题。既然学生会了, 教师还教什么?于是乎, 就有了这样的课堂模式:先让学生自己看一下课本, 初步了解概念, 然后教师对概念加以简单解说, 归纳一下注意点, 接下来就是通过大量解题来强化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于是乎就收到了这样的教学效果:讲讲概念, 学生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 用用概念, 学生却是错误百出。说到底还是学生没有对概念真正的理解。正所谓“重视复杂, 复杂就变成了简单;忽视简单, 简单就变成了复杂。”概念看似简单, 但若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 却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 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注重结合生活的经验, 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此过程中, 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了这样的数学“再创造”和交流活动, 抽象的概念已经植根于学生的经验中, 无需教师滔滔不绝地讲, 也无需学生死记硬背, 结果别说是学生记住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 更已经是抓住了三者的本质, 学生的思维品质亦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事实上, 我们的数学概念, 它表面“冷冰冰”的简单, 但它内部定也蕴含着“火热”的思考。追溯历史, 有多少数学家为了一个个我们认为非常简单的概念的诞生而做了多大的努力与斗争, 甚至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首先我们要确立一个教学观念———数学概念教学也应该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训练场。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 不是单纯地反复讲解, 亦不能单纯地模仿操练, 要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入手, 进行有效地教学。于是特意设计了“思维训练式”概念教学的具体操作程序:

1.引导———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引入概念。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引入概念。概念如何引入, 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受。学生学习概念一般以感知具体事物, 获得感性认知开始的。重视问题情境创设, 激发学生思维, 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的心向训练。

2.探究———直观操作、深化思维、理解概念。概念的理解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 概念的获得是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结果。只有在概念引入之后, 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索, 激发、深化学生思维, 才能理解概念。

3.发现———分析归纳、强化思维、形成概念。概念的抽象与概括要注意多层次地进行, 概念的形成也不是一次完成的, 要经过一个反复的过程, 经过多层次地比较、分析与综合, 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 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

4.内化———巧设练习、扩展思维、应用概念。问题明白了, 概念抽象概括了, 并不等于牢固掌握、切实理解, 此时须有一个知识内化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促使数学知识在发展中飞跃, 促使学生在认识数学概念过程中得到发展。

5.拓宽———质疑问难、系统思维、发展概念。除在概念的熟练运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外, 还要注意找出概念间纵向和横向联系, 组成概念系统, 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简单的事情“复杂”教, 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生成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简单的事情“复杂”教, 是一种观念, 是一种态度, 它指引我们认真地对待教学中的人和物。

简单 篇9

执教人教版《纪昌学射》一课, 我抓住“妻子织布的时候, 他躺在织布机下面, 睁大眼睛, 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引导学生体会纪昌学射的艰辛。

师:什么是“注视”?

生:就是长时间地看一处;就是久久地盯住一个东西, 眼皮也不眨一下……

师:读读飞卫教导纪昌学射的句子:“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 不能眨一眨!”

师:这样长时间地看着一个东西, 眼睛会有什么反应?

生:眼睛会酸, 会痛, 会涩……

师:纪昌可比你们看得久多了, 你看他这样一看就是两年呀!从这里, 你可以体会到纪昌的持之以恒、毅力、吃苦耐劳等。读出并体会纪昌的持之以恒、毅力、吃苦耐劳等。

师:知道什么是梭子吗? (解释, 展示视频。)

师:“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就是说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 不能眨一眨。

生:老师, 这样左右摆动, 并且眼皮不能眨, 那是非常辛苦的!

生:纪昌是躺在织布机下面的。如果在夏天, 可能有蚊虫叮咬;如果在冬天, 地面冰冷……

师:读出你的感受。 (指名读、齐读等)

师:可是, 同学们, 纪昌是人, 他不是神。难道在这样的环境里练习眼力, 他就不会厌烦, 不会泄气吗? (引导学生体会纪昌作为凡人的喜怒哀乐)

师:每当这样的时候, 他会想些什么呢?

(生自由发表看法)

师:是的, 每当蚊虫叮咬的时候, 纪昌可能自然而然地想起老师飞卫的话 (读) :你要想学会射箭, 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 不能眨一眨!每当大雪纷飞、地面冰冷的时候, 纪昌可能自然而然地想起老师飞卫的话 (读) :你要想学会射箭, 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 不能眨一眨!如果没有过人的意志, 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那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

【点评】

简单 篇10

2007年, 被称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来北京演讲时说, 从上世纪60年代, 他就开始留意寻找优秀的中国图画书, 或者把优秀的中国童话故事改编成图画书。可是最终, 他只找到了一个好故事——方轶群的《萝卜回来了》。

《萝卜回来了》是方轶群在20世纪50年代的童话作品, 由陈永镇插图。《萝卜回来了》故事简短却寓意深刻:小白兔把找到的萝卜送到了朋友家, 而它的朋友又把萝卜送给另一朋友, 送来送去, 结果萝卜又回到小白兔家里, 最后, 四个小朋友高高兴兴地一起把萝卜吃了。作为低幼儿童读物, 整个故事情节简单, 重复的叙事手法达到了强化故事节奏感的目的。松居直先生的感觉的确敏锐, 强调教育功能而缺少童心, 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儿童启蒙读物的老问题, 而《萝卜回来了》在具有教育意义的同时, 又能真正打动孩子, 是教育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一、儿童插图画家陈永镇

陈永镇, 生于1936年9月, 浙江温州乐清人, 自幼喜爱绘画, 受当时许多著名儿童画的影响, 立志从事儿童插图。14岁时 (1950年) 从上海育才学校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1954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 在《漫画》杂志社工作。《漫画》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漫画权威刊物, 在《漫画》杂志社工作期间他发表了大量优秀的漫画作品。1958年起专门从事儿童画创作和儿童美术读物的编辑工作, 发表了《洋葱头历险记》、《宝船》、《快乐的小鸡》、《动脑筋爷爷》等。后来在《安徽红小兵》杂志社担任美编, 又创作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 如《小马过河》、《会摇尾巴的狼》、《值夜班的动物》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小马过河》。1990年前后任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编审。

陈永镇是擅画动植物的著名画家赵白山的弟子, 画动物最擅长, 一生塑造了很多成功的动物形象, 如在寓言《葡萄是酸的》小细腰、长尾巴、尖嘴巴的狐狸, 造型写意中近乎漫画。在《会摇尾巴的狼》中的狼缩颈弓腰、贪婪狡诈, 而在《三只小猪》中狼的打扮如同跳霹雳舞的青年。《小马过河》里的小马天真幼稚、可爱羞涩, 而《过家家》里的小白兔甚至穿着时髦的喇叭裤, 《小乌鸦搬家》里的乌鸦先生一副绅士装扮。当然还有《照镜子》里的小鹿、《报恩的老鼠》中的小老鼠, 《龟兔赛跑》里的小兔子, 《小公鸡做好事》里的小公鸡等, 都是拟人化的典型。而寓言《方向不对》中呈现的马, 完全借鉴了汉画像石的风格特点。

陈永镇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美协儿童美术艺术委员会委员。早期作品《小蜜蜂学唱歌》, 1964年2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形象塑造相对写实, 比例关系靠近对象, 而后期作品更加注重形象的变形或夸张, 逐渐形成独特的适于儿童观看的造型语言和风格。陈永镇从事插图40余年, 出版儿童美术读物100余种, 创作儿童文学插图数千幅, 《小公鸡办好事》、《数数看》、《金鸡的故事》、《动脑筋爷爷》等20余种作品获国家奖, 《小马过河》、《会摇尾巴的狼》被翻译成12种文字发行, 出版有《陈永镇儿童画选》。1987年被列为“中国十大儿童画家”之一。

二、从《萝卜回来了》看陈永镇儿童插画的主要特征

我们通过对图画书《萝卜回来了》的解读, 从造型、色彩、图文关系、时空处理等方面, 试析陈永镇儿童插图的主要特征。

(一) 造型拟人化

图画故事书俗称“图画书” (Picture story book) [1], 适于低幼儿童阅读, 属于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儿童读物。为了满足孩子的阅读心理和适应孩子的理解力, 插图通常采用拟人化形式。陈永镇的儿童插图也不例外, 大部分都以拟人化的形象呈现给小读者。

如《萝卜回来了》第二个跨页, 小白兔寻找食物满载而归, 手里托着两个大萝卜, 红眼睛、红衣服、红靴子, 系围巾, 戴手套, 画面上的小兔子从远处走来, 看上去活脱脱就是一个生动的北方冬天出门的孩子。接下来, 小白兔回到家里, 脱下衣服、靴子, 摘下手套、围巾, 换上拖鞋, 在桌前坐下来准备吃萝卜, 外套搭在椅子后背上, 旁边是燃烧得旺旺的炉火, 完全是拟人化的生活环境。

其他作品也是完全采用拟人化的造型。如1973年创作的《小马过河》, 为使小马表现得更可爱, 陈永镇曾经画了很多草稿, 但都不太满意。一次在街上行走, 偶然看到一个女孩, 风儿吹起, 长发飘飘, 极为可爱。受此启发, 他就把插图中的小马画成了插图中的形象:怯怯的困惑神色、顽皮的步态, 眼睛大大, 马鬃飘飘, 如同女孩神态, 而卷着波浪的小河仿佛会说话一般。由此可见, 作者是有意追求拟人化的。正如陈清之在《陈永镇儿童画选》序言里的评价:“ (他的) 儿童画大都以寓言和童话故事为题材, 他笔下的主人公都是拟人化的各种动物, 富有灵性, 生动可爱, 夸张而不失真, 稚气而富有内涵。”[2]

陈永镇在采用拟人化方法的同时, 还重视形象塑造和细节刻画, 突出各种小动物的形象特征。如《萝卜回来了》中的“人物” (或者说“动物”) 造型天真可爱——长耳朵、红眼睛的小白兔;小猴瘦瘦, 尾巴翘翘, 居然还穿着高筒靴;小鹿则更像一个女孩子, 身材苗条, 走起路来风姿绰约;小熊则凸显憨态、笨拙。陈永镇在《萝卜回来了》中较多采用圆形造型, 不但大萝卜是圆的, 所有小动物形象都是圆的, 尤其是小白兔、小鹿、小熊的圆脑袋, 圆眼睛。而这一特点也体现在他其他作品中, 如1980年版的《小猫钓鱼》, 第一页猫妈妈在用搓板洗衣服, 穿着裙子、戴着花结的猫姐姐妙妙在扫地, 睡懒觉的咪咪床头的台灯在当时是比较时髦的。

(二) 色彩情境化

陈永镇的儿童插图善于利用色彩和造型来营造画面氛围。如《萝卜回来了》, 为了突出寒冷冬天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 陈永镇特意采用暖色调, 即邻近色的红与紫, 小兔子、小熊红色的外衣, 红红的大萝卜, 以及紫色的环境, 让人感觉虽置身冰天雪地, 却透出温暖和喜庆。《萝卜回来了》采用淡彩水墨, 以温暖的色调, 热烈的色彩, 柔和平滑的曲线, 诗化的情节, 飘扬的雪花, 营造出唯美的场景、温馨的意境、诗意的画面, 不但具有意境美, 而且柔和的色调使情和景交融一体, 把读者带进童话的梦幻世界。

同样的特点也体现在《小马过河》中。在强调独立思考的《小马过河》里, 陈永镇以蓝、白色为基调, 红色在色彩面积对比中形成视觉补充, 如小马背上驮的一袋粮食和路边的鲜花, 由此可见, 色彩、造型都是为强化主题而设定的。比较外国改编的《萝卜回来了》, 则完全是另一景象:2007年版的英文故事《Rabbit's Gift》, 不但兔子是写实的白色, 封面为蓝色, 而且整个故事的画面也是蓝色基调, 读后让人清冷、孤寂, 难以感觉温暖友情。

(三) 图文互补性

陈永镇的儿童插图善于处理图文间的关系。《萝卜回来了》虽然是为低幼儿童讲述的故事, 情节须尽可能简单, 但画面却不能简单。陈永镇在插图中不是单纯地图解文字, 而是给予艺术再造, 补充了很多原著没有的细节。以放萝卜为例, 虽然文字叙述完全是重复的, 但陈永镇却画出了完全不同的画面:“用近距离特写表现小白兔放萝卜, 中景表现小猴推门而入, 走进小鹿家送萝卜;远景表现小鹿放下萝卜, 正从小熊家走出去, 人们看到的是桌上红红的大萝卜和小鹿的背影和脚印。”[3]通过一系列画面的调动, 以形象思维增添着故事的信息量, 补充原文没有的生动细节。

(四) 时空交叉处理

陈永镇的儿童插图善于处理时空关系, 经营不同画面间的形式美感。随着故事情节展开, 第三、五、七个跨页左右两幅图, 表现了不同的小动物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动作, 如小白兔放萝卜时, 小猴正在外面找东西……而第四、六、八个跨页则是按照动作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 小动物发现萝卜, 然后给好朋友送萝卜, 但画面不尽相同:小猴面向读者在思考怎么办, 小鹿抱着萝卜刚刚上路, 而小熊处在画面中间位置, 显然是已经走了一段路。因为作者在处理画面的时候, 借鉴了电影的处理手法, 因此颇有点电影蒙太奇的意味, 因此《萝卜回来了》虽然故事简单, 但画面的巧妙处理和丰富的细节场景, 却使人不感觉单一、重复或乏味, 大大提升了故事的可读性。

从《萝卜回来了》的封面设计, 也可以看到作者对时空关系的巧妙处理。封面上是最后一页的情景:小白兔醒来, 发现萝卜又回来了。而画面上方是动物们手里抱着萝卜, 走在送萝卜的路上, 解释了萝卜为什么又回到小白兔家, 从而将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 即整个故事情节浓缩在一幅图画中, 使这个封面具有很强的现代时空感。这个封面给我们启发, 让我们和道应如何在有限的平面空间表达丰富的视觉信息。

三、图文互补、寓教于乐

陈永镇的儿童插图, 故事纯净而不幼稚, 色彩温暖而不焦躁, 温婉画风掩映着智慧, 具有中国文化特有的含蓄与通达。通过《萝卜回来了》, 我们感受到陈永镇的儿童插图具有鲜明特点:将自然界的动物完全人格化, 利用这些角色的人性欲望, 来组织戏剧化和人性化的矛盾冲突;色彩高纯, 情景交融, 图文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尤其在图文关系的处理上达至很高的艺术层面。这也是松居直推崇《萝卜回来了》的原因所在。

图画故事书需要图文并举, 文字与图画相互补充、协调。《萝卜回来了》叙事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 文图互补。插图作者充分利用视觉语言进行再现, 借助画面拓展和丰富故事情节。画面中空间、时间不断变幻、交叉, 使得画面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从而避免了简单的重复。1979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鲁兵文、陈秋草绘制的《小蝌蚪找妈妈》, 采用民族的水墨技法, “小蝌蚪的特性与故事情节相处得还是十分融洽的, 水墨的绘画笔法也与故事的情境相映成趣, 但图画同样没有溢出文字所表达的内容。”[4]如果与《小蝌蚪找妈妈》相比, 可以看出优秀插图往往能赋予原著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2]陈清之.陈永镇儿童画选.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3.7页

[3]南圆.1979—1989年中国本土图画书艺术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 2010.23页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简单】相关文章:

简单的有趣味的简单对联05-03

简单自我05-02

简单励志名言04-08

数列简单练习04-08

简单论文题目05-01

简单感动范文05-16

简单自我评价09-27

简单家装合同04-11

简单初三作文04-15

租赁合同简单04-16

上一篇:流速控制下一篇:保鲜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