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内涵综述

2024-05-08

城市化内涵综述(精选十篇)

城市化内涵综述 篇1

1998年1月31日, 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 (The 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 ”的讲演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戈尔指出:我相信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 即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能三维可视化表示的虚拟地球。详细地说, “数字地球”是指以地球为对象, 以地理坐标为依据, 具有多源、多尺度海量数据的融合, 能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多维的表达, 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特征的虚拟地球。简单地说,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信息化的地球。形象地说, “数字地球”是指整个地球经数字化后由计算机、数据库及通讯网络来管理的巨型信息系统。同时, “数字地球”也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宽带网络及虚拟现实等现代高科技的高度综合和升华, 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1999年12月, 来自20个国家的500余名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学家、管理者及企业家汇聚北京, 于“首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召开之际发表了著名的《数字地球北京宣言》。宣言指出: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和空间技术为支撑的全球知识经济的时代, 强调综合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全球导航与定位系统、地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及动态过程监控的重要性;认识到数字地球有助于回应人类面临的诸方面的挑战;倡议政府、科技界、企业等共同推动数字地球的发展;建议实施数字地球过程中, 应优先考虑环境、灾害、资源、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数字地球北京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1998年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后该领域在全球范围的正式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互联网的普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和推广, 全球掀起了一股强大的信息化浪潮。这股浪潮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它使得一些传统的东西正在消逝, 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它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 促进人们进行新的社会变革。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以及在各个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大大促进了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等技术的发展, 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技术的集成又不断地拓宽新的应用领域。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已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些先进的、改变城市功能的技术主要表现为: (1)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突飞猛进, 极大地提高了地理信息获取和更新的能力; (2) 宽带光纤和卫星通信为基础的互联网的迅速普及, 极大地扩大了信息的通信交换能力; (3) 分布式数据库和共享技术的发展, 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存储和管理能力; (4) 仿真和虚拟技术的成熟, 酝酿着信息应用技术领域的划时代变革。信息技术变革的大趋势必然深刻地影响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得不向“数字城市”靠近, 并努力追寻“数字城市”的发展模式。

城市是社会经济要素高度集中的区域,是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聚集和扩散的基地。进入 21 世纪,信息化进一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高度渗透,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增长要素特别是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知识等诸要素,在资本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益驱动下所出现的全球性流动和组合,以至于国别经济和区域经济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了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依赖性、互补性、关联性更为增强,各种商品在全球流通,为世界人类所共享。2000 年 6 月 5 日~ 7 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及亚太地区的城市市长参加的主题为“推动城市信息化,共创未来家园”的“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最后发表了《上海宣言》。该宣言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信息化的程度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指标。信息化正成为全球贸易、投资、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加强对城市信息化的理解,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与合作,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动力。城市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字城市”的建设。从技术角度看,“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实现的技术基础,而且是城市信息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字城市”是社会信息化发展必然,是当今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全球信息化的出现使得互联网成为新世纪国人关注的热点,而“数字城市”则是热点中的焦点。

在戈尔于1998年9月首先提出了“数字化舒适社区建设”的倡议后, 许多国家已经对“数字城市”开展了相应的工作。比如欧洲“数字城市” (EDC) 中的虚拟赫尔辛基很有特色, 3D界面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的“数字京都” (DCK) 项目始于1998年10月, 目的是使其成为京都的社会信息主干, 其设计思想是真实和活动。“真实”是指该“数字城市”是为实际的用户服务的, 而不是虚拟城市;“活动”是“数字城市”中的数据采集于现实的动态数据。“数字京都”中的新技术开发, 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新加坡提出了“智能城市”的设想, 为国民提供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和异步数字用户专线, 将新加坡90%的家庭连接在一起, 实现“网上生存”的梦想。随后,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制定城市信息化发展政策, 这些信息化城市或地区统一命名为“数字城市”。在国内, 近十多年来, 深圳、北京、海口、济南、广州等城市和国内著名科研院校相继建立了一批专业数据库和应用开发系统, 为“数字城市”的研究积累了经验和数据。“数字城市”已成为我国各主要地、市进入21世纪后, 在新的时代背景、经济背景、技术背景下, 运用并发展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 最终将其集成并渗透到现代城市生活方面的一项重要的标志性建设。

目前, “数字城市”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代表的是一种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深入开展“数字城市”的研究, 积极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 无论是对当前, 还是对未来城市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数字城市”的内涵

由于“数字城市”是一个正在发展演变的概念, 人们对它至今没有统一和权威的解释, 存在很多的争论和思考。

台湾学者林峰田 (1999) 认为, “数字城市”是一项从人员组织、经费、法令、土地使用等各种配合条件, 到包括硬件、软件和科技在内的基础设施, 再到数据资料及其应用服务, 直至社会文化五个层面的多层结构的城市大系统, 他提出理想的“数字城市”应能达到三个目标:第一, 有效支援城市产业发展, 提高城市竞争力;第二, 满足市民日常的交通、购物、娱乐、休闲、安全、教育、医疗等需求, 保障市民知与言的权利;第三, 创造地方特色自主意识的网络文化。

承继成 (2000) 认为, 信息化是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全部过程。因此, 信息化城市, 也可以叫“数字城市” (或数码港) 、网络城市和智能城市。俞正声 (2000) 认为, 所谓“数字城市”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一样, 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 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要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将是世纪之交最重要的技术革命, 将深刻改变人们习惯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风俗习惯和思维方法。宋建元等 (2001) 认为, “数字城市”即城市数字化, 是指充分利用遥感技术 (R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现代科学技术, 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与生产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进行多主体、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 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诸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服务和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郝力 (2001) 认为, 从信息化广义角度看, “数字城市”即是空间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信息世界的反映和升华。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狭义角度看, “数字城市”可概括为“43VR”, 即地理数据4D化;地图数据三维化;规划设计VR (Virtual Reality, 虚拟现实) 化。地理数据4D化指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数字线划图 (DLG) 、数字栅格地图 (DRG) 、数字高程模型 (DEM) 、数字正射影像地图 (DOM) ;地图数据三维化指地图数据由现在的二维结构转换为三维结构;规划设计VR化指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在4D数据、三维地图数据支撑下, 将现有的二维作业对象和手段升级为三维和VR结合的作业对象和手段。

杨开忠、沈体雁 (2001) 认为, 一般所指的“数字城市”是以3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城市空间信息运行系统, 是一个包括城市空间信息运行机理、空间信息运行技术系统、空间信息服务与产业体系和社会文化在内的多层框架。也就是说, “数字城市”工程建设要在城市空间信息认知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的作用下, 采用数字化的空间信息技术手段对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系统, 特别是对与地理空间相关的经济社会现象进行数字化重现和虚拟, 从而促进人们对城市的认识, 规划建设和管理, 进而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 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市民生活质量。赵燕霞、姚敏 (2001) 认为, “数字城市”就是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示城市及其各种信息, 不仅应该包括城市各类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直接信息 (如地形、地貌、建筑、水文、资源等) , 还应该包括相关的人口、经济、教育、军事等社会数据,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形成一个具有智能性质的城市巨系统。周晓颖、章申鲁 (2001) 认为, “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现代高新技术, 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 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它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 对城市有关数据能够自动采集、处理分析、传输分化、自动或半自动智能决策, 直接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王浒等 (2001) 认为, “数字城市”就是基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之上的城市居民社会信息生存空间。通过运用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 如数据挖掘、知识提取和虚拟现实技术, “数字城市”中广泛的、多源的空间信息将被有效的集成和管理。最终, “数字城市”将提供给公众和企业的不仅是虚拟的用户界面以实现所谓的“数字生存”, 更重要的是将辅助政府制定城市管理的综合决策。

“数字城市”也称信息城市、智能城市,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示城市及其各种信息,不仅包括城市各类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直接信息 ( 如地形、地貌、建筑、水文、资源等 ) ,还包括相关的人口、经济、教育、军事等社会数据,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具有智能性质的城市信息系统。顾朝林等(2002)认为,“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大众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牛文元(2002)认为,“数字城市”是从工业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换的基本标志之一。它一般是指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范畴中,能够有效获取、分类存储、自动处理和智能识别海量数据的、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度智能化的、既能虚拟现实又可直接参与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一项综合工程。

张静 (2002) 认为, “数字城市”应是四维 (三维坐标加时间维) 的、可视化的城市, 不但包括城市三维空间的所有信息, 而且还包括城市各种现象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信息, 更为重要的是应包括人的信息如位置, 甚至思维信息, 是一个四维的空间信息系统。通俗一点讲, “数字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生产生活中, 利用数字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 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利用。城市规划者、管理者和生活者, 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 进行规划、决策、管理和生活, 其感觉就像漫步于现实的街道上或是承坐直升飞机俯瞰城市一样。李京文、甘德安 (2002) 认为, 信息化的实质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因此, “数字城市”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 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本质是对物质城市及其相关现象 (经济社会特征) 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 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 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高速。这些学者把“数字城市”等同于单一的城市信息化建设, 认为“数字城市”建设就是当前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对信息化的一种回应。

李琦等 (2003) 认为, “数字城市”是从信息化角度, 对信息时代及准信息时代城市状态的形象化刻化, 表征在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工业城市文明基础之上, 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信息数据资源丰富、信息化应用与信息产业高度发达、工业化与信息化持续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舒适的良性城市状态。“数字城市”工程就是要在集成化高速宽带城市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 整合城市信息数据资源, 连接城市信息化孤岛, 开展面向政府、企业、公众的个性化、多样性综合信息应用服务, 同时, 促进城市领域 (行业) 信息化建设,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生态结构与城市空间规划, 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持续协调发展。刘忻 (2003) 认为, “数字城市”从功能上讲是城市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 即将城市的各种信息, 如城市管理、城市设施、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环境、经济、历史等各方面信息, 以数据形式整理、加工、存储、分类、管理, 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全社会的信息共享、共建、交流、再现, 通过对城市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模型化处理, 提高决策水平和应用效率,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潜力, 为城市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服务。从技术上讲, “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大规模存储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为基础, 以宽带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桥梁, 结合3S技术、遥测、虚拟现实技术, 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描述, 并通过城市管理与决策模型及其他应用模型, 优化资源配置, 提供科学决策的现代化工具。从理论上讲, “数字城市”在地理信息科学基础上, 结合计算机及网络理论、现代城市理论、决策理论、控制论、系统论, 复杂理论等, 在计算机及网络中虚拟城市, 并结合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信息交流、融合和挖掘, 实现城市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姜爱林 (2004) 认为, 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看, “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 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 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的一种系统工程或管理模式。从信息化角度看, “数字城市”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一系列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戴汝为 (2005) 认为, “数字城市”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数字城市”在功能、结构和庞大、复杂的多层次系统, 及与周边、全国以至世界的联系等方面, 无不具备着开放的杂巨系统的特性。

谢明 (2005) 认为, “数字城市”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 是对组成城市的各种要素和现象的一种数字化重现和认知, 用信息化的手段收集、分析并管理城市的生产生活, 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更加顺畅和协调。“数字城市”的建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网络、多媒体、虚拟仿真等技术, 综合城市空间和人文信息, 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

江绵康 (2006) 认为,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主要空间节点, 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数字地球”在城市的具体体现。所谓“数字城市”, 通俗地讲是指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中, 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将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加以展现。“数字城市”的本质是把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加以充分利用。

杜灵通、韩秀丽 (2007) 认为, 可以将“数字城市”定义为利用各种信息获取、存储、传输、表达、处理等支撑技术, 将表征真实城市的信息数字化, 形成一个虚拟的城市实体, 并利用这个数字化城市实体来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它的目的跟数字地球一样, 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的自然和社会活动中诸方面的问题。

彭学君、李志祥 (2007) 认为, “数字城市”是指一个由数字技术支撑的信息化的城市, 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应该能够自动和非自动地获取与城市有关的海量数据, 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具有数字实验室特性的技术系统, 是一种虚拟城市模型。

李宗华 (2008) 认为, “数字城市”概念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它既是城市信息化总的概述, 又是城市信息化的目标, 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 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数字城市”是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 是对城市发展方向本质特征的一种描述。狭义上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遥感系统 (RS) 、网络等关键技术, 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 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

陈建军 (2010) 认为, “数字城市”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 是指以遥感 (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等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 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 建设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是城市实体在计算机中的虚拟表达;另一方面, 是指以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开发、整合、利用各类信息资源, 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各个运作层面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

的定义还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定义,但从专家们的意见和城市信息化实施的过程看,其狭义上的理解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数字城市”就是基于 3S ( 地理信息系统 GIS、全球定位系统 GPS、遥感系统 RS) 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从信息化广义角度看,城市系统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需要不断的和环境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总之, “数字城市”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城市及其理论发展的一种必然, 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它以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表达方式对物质城市进行数字化的再现与升华, 形成统一的、可共享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数据库系统 (如综合市情系统、城市规划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远程教育或医疗系统等) , 为市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为民众提供服务。它具有使现代城市管理更快捷高效、使城市居民更轻松方便的众多优点, 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数字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 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在这种认识下, “数字城市”不再是一个技术性概念, “数字城市”是现代科技、社会、政治、经济影响下的新城市形态, 建立在已有的物质城市基础上, 结合多种学科技术,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数字城市”的内容与框架

杨开忠、沈体雁(2001)认为,作为城市空间信息运行系统,“数字城市”是一个包括运行机制与保障系统、空间信息技术系统、空间信息增值服务活动与产业系统、社会文化系统等层面在内的多层次框架体系。段学军、顾朝林等 (2001) 认为,“数字城市”由下列体系构成 :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储存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网络体系、应用模型体系、专用软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专业人员体系、用户体系、教育体系、标准与互操作体系、法规和财经体系等(见图 1)。“数字城市”的功能结构为:(1)数字商务 , 包括网上贸易、虚拟商场、网上市场管理等;(2)数字金融,包括数字银行、数字股市、数字期货、数字保险等 ;(3)数字社会,包括数字影院、戏院、数字旅游、网上办各种手续等;(4)数字教育,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虚拟图书馆等 ;(5)数字医院,包括网上健康咨询、网上会诊、网上护理等;(6)数字政务,包括数字会议、数字议会等。寇有观(2001)认为,“数字城市”不仅包括城市的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活、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社区和数字家庭等,而且包括城市的数字地籍、数字规划、数字水系、数字交通、数字电力、数字通信、数字旅游、数字生态、数字抗灾、数字商务和数字金融等。同时,寇有观还建立了一个“数字城市”系统框架。这个“数字城市”系统是城市公用信息平台上的空间信息获取更新处理和应用系统,包括城市公用信息平台(网络体系)、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城市地理空间数据交换中心、行业空间数据工程数据获得和更新体系、数据库体系、应用体系、动态监测体系等(见图 2)。

姜爱林 (2002) 认为, “数字城市”构建的基本框架应包括5个方面: (1) 通过推动信息化建设, 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与培养竞争机制达到有机的统一, 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 (2)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体现管理意识, 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建好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 促进基础信息资源有效共享。 (4) 建立应急联动指挥和智能交通管理两个综合性应用系统, 带动一批行业信息系统建设。 (5) 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 培养信息化人才, 为构筑学习型城市服务。

张静 (2002) 认为, “数字城市”的主要内容有3项: (1) 信息基础设施, 要有高速宽带网络和支撑的计算机服务系统和网络交换系统, 也就是说“数字城市”的第一项任务是解决“修路”的问题, 即为“数字城市”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 (2) 数据和信息, 特别是“空间数据”。据统计, 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信息有80%与空间位置有关。“数字城市”的基础平台是城市空间数据框架, 这个框架提供一个可以精确地、始终如一地获取、配准和集成城市空间信息的基础。它包括空间控制数据, 航测与遥感影像数据, 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 以及相关的专题数据库等等。 (3) 人, 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与管理我们的“现实城市”相对应, 管理“数字城市”要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和规范, 要不断地对网络系统和数据进行建设、更新、维护和升级, 并协调用户的访问。除管理“数字城市”的人之外, 培养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是建设了“数字城市”而没有人用, 也是一种浪费, 也产生不了社会经济效益。只有成千上万的企业, 成百万、上千万的市民应用“数字城市”才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段学军 (2003) 认为, “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由6个方面构成: (1) 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包括各类遥感设施, 即高分辨率高光谱卫星、星—机—地数据接收设施、地面台站及人文、经济等数据获取设施等。 (2) 数据处理储存体系。包括高密度高速率的海量数据储存设施, 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实时存贮、压缩、处理技术, 元数据管理技术、空间数据仓库等。 (3) 数据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包括数据互操作、多源数据集成、海量空间数据的智能提取与分析、决策支持等设施与技术。 (4) 网络体系。包括高速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分布式计算的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分布处理和互操作协议等。 (5) 应用模型体系。为用户提供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 利用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所观测到的海量数据, 从中找出规律和知识。 (6) 专用软件体系。完成城市信息处理、实现“数字城市”功能的基本工具, 包括数字图象处理软件、GIS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承继成等 (2003) 提出, “数字城市”内容框架包括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和应用服务三部分。基础设施包括通讯层、数据层、保障层三部分。管理层主要是指对“数字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管理及信息数据资源的集成与融合、应用的集成与融合的管理。应用服务层包括基础公共服务层、管理应用层、业务应用层、服务应用层 (见表1) 。

岳为民 (2003) 从“数字昆明”的角度指出, “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是由“一个关键、三个基础、三条主线、七大支柱”构成: (1) 一个关键。就是城市数据的全面规范和高度共享。 (2) 三个基础。即信息基础设施、空间基础数据及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 (3) 三条主线。第一, 政府管理与决策行为的数字化 (数字政府) ;第二, 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数字化 (数字企业) ;第三, 市民生活的数字化 (数字生活) ; (4) 七大支柱:即政府上网、电子商务、信息产业、信息港、智能建筑、智能交通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信息化。

姜爱林 (2004) 认为, “数字城市”的内容包括技术组成、组织结构及应用等方面。“数字城市”的技术组成包括: (1) 宽带多媒体网络; (2) 电子地图及网站服务系统; (3) 高分辨率卫星、航空遥感技术; (4)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4) OPEN GIS标准、远程互操作、互运算等信息共享技术; (5) 虚拟仿真技术; (6) “数字城市”信息模型与体系结构, 包括城市建筑、交通、能源、通信、服务、文化设施和行政管理的信息模型及体系结构; (7) “数字城市”的运行管理技术, 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及其管理, 数据组织及数据转换, 决策模型管理, 城市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8) “数字城市”的功能系统, 包括公用信息平台, 专业信息平台等。“数字城市”组织结构, 即“数字城市”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 整合城市信息资源, 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保障等空间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王凤霞、张超 (2004) 在“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基础上, 提出了“数字上海”总体框架模型 (如图3所示) 。

谢明 (2005) 综合当时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情况提出, “数字城市”框架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1) 数据获取和更新体系。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的“数字城市”相关信息, 包括城市空间数据框架 (基础电子地图、卫星影像、航空影像) 、城市规划建设信息、城市社会经济信息、城市管理信息等, 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对各种信息进行更新的机制。 (2) 数据存储、加工和管理体系。该部分内容包括建立起海量数据存储体系, 实现数据的高速存取, 并在空间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对信息的加工和管理, 包括元数据管理、空间数据仓库、多源数据集成与互操作、海量空间数据的职能提取与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等。 (3) 网络支持体系。包括高速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分布式计算的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等, 共同构成支撑“数字城市”的基础网络体系。 (4) 专用软件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用于完成城市信息处理、实现“数字城市”各基础功能的工具软件, 包括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等, 并由此衍生出基于各种决策模型的辅助决策系统和应用解决方案。

寇有观(2006)认为,“数字城市”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五大平台、五个中心、五类应用、五大工程,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组织、资金、人才保障体系等。五大平台是信息网络平台、公用信息平台、专题信息平台 ( 多个 ) 、空间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五个中心包括信息网络互联中心、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身份认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决策支持中心。五类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服务、经济运行服务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五大工程包括市民卡工程、金融信息工程、社会劳动保障信息工程、社区服务信息工程和金旅工程。“数字城市”大力推进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城市的应用。

孙旭阳、冯一民(2006)认为,“数字城市”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7 个方面 :(1)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城市基础数据库建设。(3)电子政务建设。(4)电子社区建设。(5)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7)数字行业应用建设。吴庆双(2007)认为,“数字城市”的构成体系包括 :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储存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应用模型体系、专用软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专业人员体系、用户体系、教育体系、标准与互操作系统、法规与财经体系等。

马娟、秦凯(2007)认为,“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 :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体系的建设、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建设、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网络体系建设、组织机构的建设等 , 以及实现覆盖整个城市的多尺度、多分辨率、现势性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彭学君、李志祥 (2007) 认为, 数字化城市涵盖了整个城市各方面的信息及应用, 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十个组成部分。三个层次为信息基础层、应用层、综合决策层。十个组成部分包括:城市公用信息网络平台和骨干网、空间数据等基础设施、政府类应用、企业类应用、公众类应用、区域类应用、数字门户网站、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城市综合决策指挥系统、政策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及各种应用规范。

李宗华 (2008) 认为, “数字城市”涉及城市信息化的方方面面, 总体上可以分为3个层次、9个组成部分, 它们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如图4所示) 。3个层次为:基础层、管理层和应用层。9个组成部分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与交换中心、法律法规与政策、技术与标准、政府类应用、行业类应用、企业类应用和公众应用。

曹蕾 (2009) 认为, “数字城市”的内容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 城市信息和交换网络化, 城市生活和管理智能化和城市空间数据可视化。“数字城市”框架体系大体由3部分组成: (1) 基本平台部分, 主要为城市综合信息平台、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城市电信基础设施平台; (2) “数字城市”服务对象 (用户) , 该部分主要为政府、企业、社区、公众构成的各类应用系统, 作为核心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发挥作用的根本; (3) 关键技术, 它是“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撑, 主要为计算机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网络技术、3S技术、对地观测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操作技术等。

张立平(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包括技术组成、组织结构及应用等方面。“数字城市”组织结构,即“数字城市”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保障等空间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也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就这个意义而,“数字城市”应用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 12 个方面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信息服务、远程教育、社会医疗保障、社区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城市环境检测、智能化小区、水网调配。“数字城市”的体系结构包括:(1)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包括城市地表、上空及地下等自然地理数据的自动获取系统,城市基础设施数据的实时获取和更新体系,城市人文、经济、政论等社会数据的变更与监控系统等。(2)数据处理储存体系。包括高密度高速率的海量数据储存设施、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实时地存储、压缩、处理技术、元数据管理技术、空间数据仓库等。(3)信息提取与分机体系。包括数据互操作、多元数据集成、信息智能提取分机、海量空间数据的智能提取与分析、决策支持等设施与技术。(4)网络体系。包括高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的分析式计算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分布处理和互操作协议等。(5)应用体系。包括城市规划、地籍管理、城市防灾、城市交通等。同时还包括城市网络生活方式等。(6)管理体系。包括专业人员小组、教育培训、安全管理、系统维护、标准与互操作规范、相关法规等。

马佩勋、谢海波 (2009) 认为, “数字城市”的框架体系涵盖了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 是由战略政策层、信息基础层、应用服务层和分析决策层组成的有机整体。战略政策层包括“数字城市”的发展战略及总体框架、信息技术标准、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等;信息基础层由城市公用信息网络平台、中心骨干网、区域骨干网、通信管线、空间数据、业务标准体系和协调维护机制等组成;应用服务层根据“数字城市”功能特征分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规划建设及运行、经济运行服务和社会综合服务等五类应用;决策分析层是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城市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城市发展预测决策系统和城市防灾、救灾及应急处理系统等。基本框架如图 5 所示,战略决策决定和指导信息基础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应用服务,通过决策分析又反过来指导战略决策的制定。

四、小结

“数字城市”是空间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历史的必然产物, 同时, 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整体功能提升的必然依托, 是新的经济建设增长点, 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将是跨越式的。“数字城市”为认识物质城市打开了新的视野, 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展示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理念, 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经营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数字城市”的战略研究、数据和技术集成框架等基础研究和原型系统建设, 必然与其应用研究相辅相成, 齐头并进。“数字城市”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环境等各个方面, 是多学科的融合体, 因此, 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为基础, 更需要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作保障, 还需要市民和整个社会信息素质的提高。

摘要:“数字城市”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代表的是一种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数字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 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 它不再是一个技术性概念, 而是现代科技、社会、政治、经济影响下的新城市形态。本文阐述了“数字城市”的内涵, 并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容与框架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城市化内涵综述 篇2

付 云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7)

【摘要】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双师型”这个名称开始进入高职以外学术领域的视野,本科类院校以一种怀疑的眼光来对待这个陌生的称谓。而对于高职教师而言,“双师型”教师则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本文以政策为线索,来梳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发展阶段,以明确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发展阶段 【收稿日期】2010-3-5

【作者简介】付云(1980-),女,四川乐山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干事,硕士研究生,人力资源管理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章标识码】 A

Overview on the Content Development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Fu Yun

(Liuzhou Railw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Liuzhou Guangxi 545007)

Abstract: under new situation of stepp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the name has begun to enter the academic field outside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toward this strange title with a skeptical eye.Bu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eyes,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is their aim.Papers sort out the content development stages with policy clues, and clarify the direction of the current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construc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double qualified teacher;content;development stages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双师型”是一个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名词,在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频繁提及,因而,对“双师型”概念的发展进行梳理就成为必然。职业教育中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最早出现于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20世纪90年代初,“双师型”教师这个概念开始进入高职领域,其内涵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概念的提出

1995年,国家教委在《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教职[1995]12号)中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鼓励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钻研专业技术,对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可逐步实行评定教师职称与专业技术职称的双职称制度。在评聘教师职务时,应将教师的教学实绩和专业实践能力与贡献作为重要的业务条件。” 1995年,国家教

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教职[1995]15号)第一次在政策上明确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在“示范性职业大学建设的标准要求”中指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水平较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基本达到‘双师型’要求。” 此文件的印发标志着“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在中国教育政策上的正式提出,也表明了职业教育领域对“双师型”教师及其队伍建设的研究上升到政策的高度。

在这个阶段,对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提出“双师型”的要求,虽然还没有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定义,但从文件中可以看出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强调,双职称是“双师型”教师的一个表现形式。

二、内涵的初步发展

这期间出台的一系列有关高职的文件,都提及“双师型”教师。比如:1997年9月25日,国家教委《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教计[1997]95号);1998年12月,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2000年1月17日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指出:“‘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200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的通知》(教发[2000]41号)等。其中2000年1月17日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还特别指出:“‘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从国家教委到教育部对高职设置标准的相关表述,都注重了对“双师型”专任教师的数量要求,且多次强调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并重,并为如何成为“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发展路径:组织教师参加工程设计和社会实践,鼓励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以双证作为具有“双师”资格的一个条件。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前提,是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等,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以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学。取得职业资格证只是起导向作用的手段,引导教师往“双师型”方向努力才是目的。

这一阶段还侧重于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强调,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并提出建设的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是通过教学实践、专业实践等措施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其二是聘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其三是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职业院校任教。

三、评价标准的明确

这期间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2000年3月23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高职高专教

育师资队伍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高教司函[2000]36号),对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开展了一次调查研究工作,其中第一次使用“双师”素质教师的概念;2000年9月14日《教育部关于启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通知》(教发[2000]168号);2000年10月9日,关于印发《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体系》(征求意见稿)和《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征求意见稿)的通知(教高司[2000]49号),其中指出“双师素质”教师的三点标准;2002年5月15日,在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中,进一步强调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建设一支理论基础轧实、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这一阶段,对“双师型”教师有了明确、可操作的标准。概念上由“双师型”向“双师”素质转变,体现出对教师个体标准的下移。从目前高职教育的现状而言,“双师型”教师还是一个很难达到的标准,一方面是高职起点低底子薄,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而要让“双师型”体现出高职的特色,成为职业院校教师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于是提出了“双师”素质的概念,并明确其条件。

对以上有关“双师”素质教师标准两份文件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双师”素质教师的条件由“2年实践经验(能指导教学)+科研(项目研究、论文发表)”(高教司函[2000]36号)发展到“2年实践经验(能指导教学,讲师以上)+双职称+被企业采用的应用性研究”(教高司[2000]49号),符合其中条件之一的便可认定为“双师”素质教师。在这两个标准的对比中可见,前一标准第一项主要是针对实践课教师而言的,来自企事业单位的教师,只要能指导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就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第二项主要是针对偏理论型的专业课教师而言的,类同于本科,是以科研作为理论型教师的评价标准。于是在后一标准中对这些进行了修订,对实践课教师的要求中增加了讲师职称。从两种评价标准的对比中看出,这里强调的不是讲师职称本身,实质上是对实践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能指导实践教学,而且要适应教师的角色,提高其教学水平。并在后一项中把科研要求具体化为,其研究成果被企业采用并取得效益,这就体现了对应用性的强调(产学研结合)。后者增加了一项评价标准:同时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拓宽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范围。

同时,这一阶段的文件在概念上开始出现分化的趋势,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多提“双师”素质,对于教师队伍而言多提“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在下一阶段的文件中同样如此。这种概念上的分化,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重要作用,表现在它强调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两方面:一方面是从培养培训出发,提高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人才作为兼职教师等手段,来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双师型”。

四、趋于成熟期

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明确提出双师素质教师的五点标准;2004年4月2日,《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6年11月3日,教育部、财政部提出《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其中第七条提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这一阶段逐渐确立量化的指标。在“双师”素质的概念上更加完善,对“双师”素质教师首先提出了具有讲师以上的职称,其条件为“双职称+实际工作经历或技能培训证书+被企业采用的应有性研究+校内教学设施建设或设计工作”(教高厅[2004]16号)。对照前一阶段的两种标准而言,这一标准拓宽了“双师”素质教师的条件,在评价上更侧重教师的专业实践及应用性研究方面。这期间出台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相关文件,而且还发挥了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作用,对专任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获得“双师”素质证书。在之后的文件中也一直强调专业教师可申请第二专业技术资格、可取得证书。在第二阶段就开始了对证书的强调,这一方面反映出目前“双师”素质教师急需显性的评价标准;但另一方面会由于过于强调这方面条件,会引导教师在选择成为“双师型”的途径时较少考虑其他标准。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期间,持有“双证”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来源。这一时期开始侧重于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保障措施,比如,单独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职务晋升、提高工资待遇等方面向“双师”素质教师倾斜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高司[2000]49号中,与2004年的评估方案中,对“双师”素质教师所占的比例上有细微区别,前者指出的是“双师素质”教师占全校专任教师(“两课”、公共课教师及助教除外)的比例(优秀学校≥50%,合格学校≥20%)。即是把“双师”素质放在这样一个范围中的:专职教师中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业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后者指出专任教师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优秀学校≥70%,合格学校≥50%。在后者中仅提出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教师的“双师型”要求,而没有把实践课教师纳入,这会造成一种误解,认为实践课教师的“双师型”并不重要。而通过对文件的仔细解读则可澄清这一误解。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指标等级中,“专任教师结构”作为主要观测点,与之并列的还有“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即反映出对于大多数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而言,双师素质是其主要目标;目前,从教育部文件来看,“双师型”教师还只限于在专任教师中评定,没有把兼职教师纳入其中。而对于兼职教师而言,对其数量作了要求,在评估的优秀等级标准中提出,“兼职教师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之比达20%以上”,尤其强调了实践课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这里假设了这样一个前提,实践课

大多由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教师来承担,于是在后者中才没有提及实践课教师的“双师型”,着重强调了教师队伍的专兼职结构。

综上,通过以上阶段的梳理分析,“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经历了多次修改,每一阶段都有新的改进,从一开始的双职称、双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转向现在的多元评价标准,拓宽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途径。具体而言,“双师型”教师是指在高职教育中,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应用科研能力,并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是在综合了教师与技师两类人才的特征上提出来的,表达了对高职教师一专多能的期待,尤其是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而且,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正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趋向:提升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双师,这两方面是同等强调的。一方面,通过让教师参加各类长短期培训、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通过教学改革等活动提升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吸收企业优秀技术、管理人才到学院作兼职教师或专任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双师。因此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树立整体发展观,要由侧重个体的视角转向整体视角,要遵循整体双师→个体双师这样一个路径,从整体双师着手,二者同时展开,以此方式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网站:http:///

[2]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

城市文化基本内涵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概念;城市文化结构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核心,同时也是城市赖以存在的基础,它隐含于城市的方方面面,赋予城市特有的气质,反映城市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审美水准,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人们综合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城市、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变,社会对城市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专家学者对城市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仅最近几年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章就达6000篇之多。综观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城市文化研究的成果,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文化概念

关于城市文化概念的讨论,学术界没有停止过。多数学者认为,城市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中的社会成员在特定城市区域内,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城市建筑文化、休闲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狭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社会成员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①。吴良镛先生认为广义的城市文化包括:文化的指导系统,即对区域、全国乃至世界产生影响的文化指挥功能、高级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社会知识系统,即具有知识生产和传播功能的科学文化教育基地,以及具有培养创造力和恢复体力功能的文化娱乐、体育系统等多种内容。狭义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文化环境,包括城市建筑文化环境的缔造以及文化事业设施的建设等②。单霁翔则认为,城市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在各种文化融合中逐步发展,并以其独有的历史背景和人文传统,给城市留下难以抹去的文化烙印③。张钟汝、章友德认为,城市文化又称“都市文化”,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④。蔡禾认为,城市文化是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城市居民共享的知识、观念和行为模式及其承载和传播方式⑤。戴庆锋认为,城市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晶,是以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处理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综合体⑥。

二、城市文化结构

学者普遍认为城市文化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城市的物质文化,即表层城市文化,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由城市可感知的有形物质实体组成。第二,城市的制度文化,即中间层城市文化,是通过城市规范与制度体系表现出来的文化形式,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更深层次的需求。第三,城市的精神文化,即深层城市文化⑤。戴庆锋依据城市文化的纵深维度,把城市文化分为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实体文化,社会规范文化和人类思维的精神文化;依据城市文化的延续维度,把城市文化可区分为可维系的城市文化和不可维系的城市文化⑥。可维系的城市文化是指以现代信息交换为主要方式,以传媒技术为载体的文化形态;不可维系的城市文化是指不能凭借实体物质而延续和发展的城市文化形态。单霁翔认为城市文化:表层文化是可视的城市形态,中层的文化是种种城市特有的习俗,深层的文化是城市的集体性格③。殷京生从城市文化精神和物质的表现形式及关系上,城市文化分为:一是社会意识、制度、宗教等;二是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审美等大众文化;三是前两者的物化⑦。

三、城市文化特征

蔡禾认为城市文化具有如下四种特征:第一,聚集性和扩散性,人类所创造的绝大部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集中在城市,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又日益成为文化传播扩散、发展创新的主要场所。第二,多样性与开发性,城市多元异质性和开放包容性的特点决定了城市文化必然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征。第三,层次性与市民性,城市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区分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两个主要层次。第四,优势与强势,由于城市文化先进性、创新性和集中性等优势,同时城市又是政治经济中心,因此相对于乡村文化、民俗文化等亚文化,城市文化既有优势又很强势⑤。杨章贤,刘继生认为,城市文化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时代性等特征⑧。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地以及国家经济社会的核心,使它有机会吸引和消纳周围地区的文化并向周围扩散自己的文化;组成城市文化的各个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复合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城市是各种先进文化的汇聚地和传播的高层次站点,它代表了时代的主流文化,成为时代文化的辐射中心。陈立旭则用对比的方式来探讨城市文化的特征,与农村文化相比较,城市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聚集性和扩散性以及利益社会的特征⑨。还有学者认为城市文化具有参与性、公共性、凝聚性、交互性、创造性、共融性等特征。

四、城市文化功能

功能是系统所产生的功效或对环境所产生的作用,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关于城市文化的功能,付宝华认为,城市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功能、社会规范功能、教化传承功能、社会发展功能⑩。一是社会整合功能,城市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异质性。城市是由众多具有不同目标和利益的个体所组成的,城市文化则是代表城市所有成员和利益集团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共同利益,因此城市文化能够协调城市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之符合城市发展的共同需要。二是社会规范功能。城市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交往与协作,因此城市需要各种的规章、法规来维持人们之间的互相依赖的关系。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内部的行为规范,既而约束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内耗。三是教化传承功能。城市文化不仅保证了城市历史、习俗、文化的代代相传,更有力的保证了城市资源的良好利用和有效发挥。四是社会发展功能。城市文化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起着凝聚社会力量、优化社会资源的作用。向德平认为,城市文化除了上述几个功能外还具有娱乐休闲的功能輥輯訛,城市文化渗透在市民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它不仅让人们愉悦了心情,还放松了疲惫的身躯,为生活增添不少活力。管瑛、廖洁莹认为,城市文化还具有政治功能、军事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輥輰訛。赵力平认为,城市文化具有先导、创新、凝聚的功能輥輱訛。

总之,城市文化代表了一定地域的主流意识,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文化的内涵会不断拓展,城市文化的特征与功能会不断增多,城市文化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会不断加强。因此,我们仍应持续关注城市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注释:

①王立.城市文化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02):118.

②吴良镛.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

③单霁翔.关于“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7(05).

④张钟汝、章友德: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1:56.

⑤蔡禾.城市社会学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59.

⑥戴庆锋.当前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评论,2009(01):51.

⑦殷京生.试论城市文化的特征[J].宁夏社会科学,2003(1).

⑧杨章贤,刘继生.城市文化与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J].人文地理, 2002(04).

⑨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5.

⑩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与名牌城市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41-43.

輥輯訛向德平.城市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2.

輥輰訛管瑛、廖洁莹.城市文化的功能[J].中国集体经济:文化产业,2011(27):127-128.

“均势”理论内涵综述 篇4

在国际政治中, 均势理论是一种政策指南, 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的反映。尽管很少有国家公开宣布他们奉行均势政策, 但在外交实践中, 都有意无意地运用均势原理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服务, 不过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形式不同罢了。虽然随着苏联解体, 美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唯一超级大国, 典型的均势形态不复存在, 但作为一种历久弥新的思想形式, 均势虽不如过去时常被人提及, 但并不代表现在均势已经过时而只是它的表现形式更加隐蔽。

一、“均势”的基本概念

“均势”是现代国际关系研究中最古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它的主要涵义就是指国际体系中各主要国家间的权力分布呈现出一种大致的平衡, 这种平衡足以有效地阻止其中一个特别强大且意欲统治或支配国际体系的国家实现其称霸野心。”

汉斯·摩根索认为, 均势是“旨在造成某种特定状态的政策, 实际存在的一种状态, 接近平均的权力分配, 任何形式的权力分配”。

马丁·怀特较早系统地阐述了均势理论, 他在《权力政治》中单辟一章讨论“均势”。他给均势总结了七种含义:权力的均匀分布;权力应当均匀分布的原则;多数国家在大多数情况下为维护本国安全而奉行的政策;一个特定时期主要的力量对比关系;一个大国拥有维持力量均匀分布的特殊作用;形容国际政治所固有的导致权力均匀分布的倾向;表现一种不断变化与重组的政治规律。

美国学者恩斯特·哈斯对均势给出八种含义。均势意味着:⑴权力、力量的分布;⑵平衡, 指国际关系力量对比的一种平衡状态;⑶优势或霸权;⑷稳定与和平;⑸均势难以是永恒的态势, 意味着不稳定和战争;⑹“权力政治”;⑺“历史的普遍法则”, 是一种稳定需要的常态;⑻是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国际体系样式。

二、“均势”的主要内容

但是大体上还是从中可以总结出一些普遍意义的:

1、作为力量对比中的一种状态,

指各种政治力量大体上趋于平衡的相对稳定状态。这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均势理论认为, 不管是一些国家还是所有国家有意识地寻求建立和维持平衡状态, 或者, 不管是一些国家还是所有国家想要征服世界, 均势形成的趋势还是会出现。”

2、作为一种原则、政策, 常指均

势外交政策。主要内容是:通过主观能动力促使国际力量大致均等或平衡, 以防止某国或某国家集团的霸权地位的出现。事实上, 只要世界政府还未形成, 均势思维就会依然在国际政治领域发挥作用, 它就依然是部分国家的外交策略之一。

3、作为一种国际体系的格局而言,

是相对于国际社会中各个主权国家相互作用和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态势的, 属于一定国际系统结构的范畴。可以通过集体多边外交, 形成相互制衡, 实现制止强权谋取世界领导权的目标。

三、结语

随着冷战结束和苏联瓦解, 均势理论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 其中最突出的挑战之一来自冷战后开始并持续至今的单极世界格局。究其原因, 就在于以往的理论家们总是将均势及相关各种命题看作一种适用于任何国际体系的普遍真理, 但事实上很少有哪种理论是普遍正确的, 它们一般都带有各种限制条件, 均势理论也不例外。

人们说, 至今为止没有出现针对美国的制衡组织, 笔者观点, 并不是没有出现, 而只是出现的制衡力量还没有达到类似前苏联的那样的规模而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欧盟各国利益不尽相同, 仍然显得松散。俄罗斯经济问题依然严峻, 实力稍显不足。中国有很多矛盾尚未解决, 对外关系的处理更应谨慎一些。

总之笔者认为, “均势”思想仍然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之中, 且仍然默默地发挥着作用。毕竟现在没有形成有效的均势形态, 不代表各国没有按照均势的思维行事, “均势”理论仍然是值得人信服的理论。

摘要:“均势理论是国际政治理论中最古老、最持久、最有争议的理论之一。”早在古代, 国际关系中就出现均势局面和均势外交。近代民族国家兴起后, 国际关系中的均势状态和均势原则受到了普遍重视。到本世纪, 随着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学派的兴起, 均势概念得到了系统的阐述和发挥, 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首先深入了解“均势”的内涵, 一定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清晰其产生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均势,制衡,国家政策

参考文献

[1][英]马丁·怀特:《权力政治》 (宋爱群译) ,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年版, 第125页。

[2]朱听昌:《试论西方均势理论的合理内核》, 国际论坛, 2004年6月, 第2页。

[3]Hedley Bull, the Anarchical Societ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97

[4][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 徐昕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第205页。

[5]马丁·怀特:《权力政治》, 117-121页。

城市化内涵综述 篇5

文献综述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作为全书的核心人物,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对象。长期以来,有关贾宝玉的相关研究,一直是《红楼梦》研究的焦点。由于贾宝玉研究牵涉到红学诸多方面的问题,如作品主题、作者归属等等,因此,所有《红楼梦》的研究,又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对贾宝玉形象的探讨。如此一来,有关贾宝玉的研究就成为《红楼梦》人物形象研究中最受关注的一环。本文拟从论文所涉及的方面入手,梳理有关贾宝玉研究的概况,以为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

一、关于贾宝玉“叛逆”性格的研究

在用“叛逆”这把尺子来衡量贾宝玉时,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贾宝玉是他的时代的叛逆”[1]。吴组缃认为,贾宝玉不但是“自己阶级的叛逆者”,而且“日益发展了他的进步思想”,虽然“许多贵家公子的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最初贾宝玉也同样沾染了”,“但随着在生活环境中他所面对的重大事件给予的刺激和教育”,“他的思想品格里一些腐朽恶劣的东西就慢慢减少了,清除了”,在他的“思想性格中民主主义因素已经具备规模”,可以看做一个“新人的典型”。[2]何其芳认为,贾宝玉“对于一系列的封建制度都不满和反对。他反对科举、八股文和做官。他违背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和严格的等级制度。他讨厌封建礼法和家庭的束缚。他把四书以外的许多书都加以焚毁,那当然包括许多封建统治阶级极力提倡的著作。这样一个大胆的多方面的并且不知悔改的叛逆者,是不能得到赦免的”。[3]冯其庸认为,曹雪芹塑造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孽子贰臣,是这个家庭的叛逆,是从这个腐朽的封建大家庭中分化出来的异端分子”;“他们的叛逆思想和叛逆行为,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思想界的先进思想和斗争精神。可以说,他们是一对洋溢着18世纪中期的时代精神的典型。他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起到了启蒙的作用”。[4]

首先打破“叛逆说”一统天下局面的,是起庸的《贾宝玉是叛逆吗》一文。起庸认为:“历史上的叛逆,总得有点进步的政治理想,有点愤世嫉俗的行动,对于和他的自由倾向相抵触的事物敢于抗争的。宝玉却没有,最多只有一点内心不满和行动上的逃避而已”;而宝玉那些反对科举、反对忠君的言论,“是不自然的,仿佛是作者在出面替他说话。宝玉一生在香闺中过着风月诗酒生活,从来不接触社会,不留心政治,根据什么反对科举?只在他老子客厅里见过几个清客,听到一点酸腐的言谈,怎么能够洞察„国贼、禄蠹‟之害?他之对贾雨村有反感,也不像是针对那贪官的罪恶,只是看不惯那种官场的俗态”,“一般说来,作为一个公子哥儿,宝玉是善良的,不同于淫滥、薄幸之辈;但也有些地方,他和那些纨绔子弟并无两样。例如调戏了金钏,又甩手溜掉,致使金钏受辱自尽”;再如“他和冯子英、薛蟠等人相聚吃花酒,就和狭邪小说所写的才子无甚区别,不大像个叛逆。如果说不爱读经、无意科举的人就是„叛逆‟,那么那些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之徒,那些专以吃喝嫖赌为务的浮浪子弟,岂不都成了„叛逆‟了吗?”“宝玉出家,似乎是他叛逆的高峰,但这仍然是逃避,不是抗争。佛祖出家,是有济世之志的”,“宝玉„志‟在哪里? 只想到自己的风月繁华生活不能延续了,就愿意化为飞灰,随风飘散,或者让姊妹们的眼泪冲去,落入东洋大海……这算个什么„叛逆‟之志呢?”“总的看来,作品所写的宝玉,确有爱自由的率真性格,不以富贵骄人,不尚虚伪,更无机心,是个宽厚善良的公子哥儿;但与桀骜不驯的人物相比,还不是一个类型,很难走上真正的叛逆之路。名之为„叛逆‟,是过奖的”。[5]

此后,刘操南、汤艾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认为贾宝玉“无事忙了一十九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穿衣吃饭,都仗别人,连倒一杯茶还要让人提醒,仔细烫了手,真是啥都不会干的一个膏粱子弟”,“赦、珍、琏、蓉一流,肉欲淫威,人所易知,人所共恶。惟独宝玉„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不特迷惑了当时局中人,还迷惑了后世的读者。赦、蓉诸人,可算顽劣,是这个官僚门阀长期„熏陶‟、„培育‟出来的轻薄子弟。宝玉之顽劣,却其实千百倍于此曹者。他所玩好者都是„既悦其色,复恋其情‟,出类拔萃,极其高级的品物,包括物化了的闺阁中人,只是书中写的极为雅驯罢咧”,“游戏人间,宝玉擅于这样精致的淘气,难道这里能嗅出有什么反封建的味道吗?”[6]

随后,王蒙著文,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似乎是,把宝玉说成封建社会的叛逆,评价太高了。他的一些行为如逃学、厌恶读经、不思功名进取,一是弄性常情,二是贾府的潮流”,“贾宝玉的表现,实在是整个贾府子弟、贵族子弟的消极颓废的精神面貌,寄生享乐的生活方式,严肃的尊卑礼教掩盖下的腐烂堕落,以及升平、恢宏、四世同堂五世其昌的家族共同体中的各怀鬼胎、互控并共挖家族共同体墙脚的这一大潮流大趋势的组成部分”;“贾宝玉是出类拔萃的”,但“他的基本表现并未超出

[7]正在没落的贵族公子哥儿的范畴”。这些观点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阅读视角。

二、贾宝玉的女儿崇拜

谈到贾宝玉对女性的态度,大多数学者持肯定态度。

王昆仑在《贾宝玉的直感生活及其归宿》中明确指出,贾宝玉具有女儿崇拜,他“在任何场合都能独特而深彻地去探索着女性的情感,而自然地发生共鸣”,他“对女儿们的普遍好感,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对

[8]他的所处环境来说是一种反抗,对自己的精神世界来说是一种寄托”。

楼霏认为:“贾宝玉的女儿观及对女儿的情感是他性格的焦点和核心,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他的女儿观、女儿之情是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贾宝玉形象的关节点”,“贾宝玉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把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看作真善美的化身,当作人生理想和理想人格加以追求”,“有了理想和信念做支柱,宝玉的女儿之情就显得厚重而深沉、庄严而崇高”[9]。何永康、黄立新都认为贾宝玉的女儿之情中有“欲”的成分,但这种欲并非罪恶,而是正常的人性,是“对„存天理,去人欲‟封建伦理的挑战”[10],“其主要特征,不表现在对肉欲的追求,而是表现在对众女儿的同情、体贴或敬羡方面”[11]。世纪末,由于西方心理学特别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引入红学,有研究者致力于对贾宝玉的内在人格探索透视,从而提出了一些新颖独特的见解。徐振辉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探究贾宝玉的女儿崇拜心理,认为“宝玉的这种女性崇拜固然有他厌恶男性污浊的后天认识因素,更有神话原型中带来的先天情感因素。这种先天因素,正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长期积淀,它本可以产生在所有人的心里,而在既灵又蠢的宝玉身上则不过反映得尤为突出罢了”[12]。段江丽认为,贾宝玉的所谓“意淫”,“不是纯真无邪的感情,也不是博爱或柏拉图式的爱,而是潜意识中对具有性吸引力的美丽女性的一种性情绪,在„超我‟的克制之下,最终完成性的升华,将潜意识中的自私满欲的驱力提升转化为体贴、同情、怜悯”[13]。

三、贾宝玉的出家及庄禅思想

关于贾宝玉的出家,有人认为宝玉确乎“看穿一切,抛弃一切”,“得着解脱了”,虽然这是“极不自然的办法”,但大多数论者认为,出家并不意味着宝玉对佛门的皈依。

林冠夫认为宝玉的出家“实际上只是„出走‟,只是表示与他的家庭决绝”,他的出家,“并不属于思想上的皈依”;“反佛和出家,这是一种矛盾,但在贾宝玉这个具体人物身上,却又是统一的”,“这种矛盾性和统一性,正是曹雪芹世界观中存在着矛盾的体现”。[14]

刘敬圻则认为:“贾宝玉不是老庄一派。他没有从根本上接受与领悟老庄哲学,他不能像老庄那样冷峻地看待儒家与洒脱地对待人生”,但他“确有通向老庄的悟性。他欣赏老庄的虚无逍遥和无为”;总起来说,他“对老庄思想的亲近还徘徊在总体的感性观赏与部分的浅浮领会阶段,属于„前老庄‟情思”。[15]

白先勇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宝玉的出家。他认为宝玉的俗身“化在蒋玉菡和花袭人身上”,因而“宝玉出家,佛身升天”,蒋花二人“结为连理”,“二者相辅相成,可能更近乎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佛学与儒学,出世与入世并存不悖”。[16]

四、贾宝玉性格的哲学内涵

从不同的视角注视贾宝玉性格的不同侧面,研究者们眼里的贾宝玉各具内涵。徐子余从审美角度出发,认为贾宝玉“忠实于自己幼年时期的性格,从审美感受的出发”来诋毁“传统的人生道路”,甚至“对于„忠‟这一最高封建道德的否定,也是从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出发的”;而“贾宝玉(还有曹雪芹)的„卑‟者褒之,„尊‟者贬之的审美评价,也是徐渭以来以女„压‟男的审美意识的发展”,并且“升华到上古以„水‟为„上善‟的审美意识所要求的高度”。[17]单世联着眼于贾宝玉对“真我”的肯定与追寻,认为“以孔孟为正宗的儒家学说的主题就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而这种统一的基础是“个人必须绝对无条件地服从社会”,人们将在社会规范中失去真我,中国传统“天—道—人的本体模式遏制了向人性深处的开掘和体验,贾宝玉的忏悔,就在这封闭的模式上打开了缺口,成为中国文学中第一个分裂、破碎的自我”,“贾宝玉对自我的追寻及其对社会规范的否弃,具有明显的历史规定性。但是,他对真正人的生活的向往却是一个有着普遍而永恒意义的课题”;“从社会规范中分离出来,寻求自我的真实存在,最后又否定此世的生命存在:这就是贾宝玉的心灵历程”。[18]与单世联观点较为接近的还有严云受的《论贾宝玉性格的矛盾性与时代性》、鲁德才的《贾宝玉理想人格的探求与超越》、刘敬圻的《贾宝玉的生存价值的还原批评》、付丽的《贾宝玉正邪两赋人格对儒家人格的背离与超越》等。他们的不同点在于,严云受强调宝玉对个性、自由追求的热烈、坚定,认为即便是“贾宝玉的悲观情绪和虚无主义,也同没落阶级的悲观绝望是根本不同的。在贾宝玉的喟叹中,我们分明能够感受到对于生命、青春的挚爱,对于个性自由的理想的热情”。[19]鲁德才分析了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过程中的局限,认为贾宝玉“具备历史上创造性人物敏感、幻想、怀疑、审视事物的天赋,却缺少创造性人物的特殊素质和行为。面临僵化没有生机的传统,没有适应社会发展需

[20]要的思想武器作为„支援意识‟,最终走向庄禅的虚空”。刘敬圻注意到,在贾宝玉的思维中“跃动着崭新的生存观念:不关注留名青史,不关注长生不老,不关注善修来世,而只是执著地探寻一种宽松宽容宽和的生活空间,和一种充满温情的、不受打扰的、宁静无痕的死。这是关乎生命质量的前所未见的价值追求。它产生在背离传统价值期待(虽不彻底))与尊重个性舒扬(虽不高亢)的结合点上”。[21]付丽侧重于贾宝玉“正邪两赋”文化人格对儒家人格的背离,认为“相对于魏晋人格狷狂式、无为式的„任自然‟,贾宝玉的„情痴意淫‟,意味着一种新的人格价值取向的出现,从而为异端于传统的个体人格,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开出了情为根性的精神家园”。[22]

综上所述,有关贾宝玉形象及其内涵的研究,研究者都予以了相当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这一研究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贾宝玉形象的研究,正逐渐由其外表的探寻走向对其精神实质的拷问。这一研究理念的转变,给贾宝玉形象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们的研究即以此为切入点。在以后论文的撰述中,我们力图在综参诸家见解的前提下,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贾宝玉形象的内涵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蕴,以期探寻《红楼梦》的真实内涵。参考文献

城市化内涵综述 篇6

一、取得的成果:八大特色课堂

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学在吴正宪老师的带领下首先明确提出了“儿童数学教育”的思想体系(以下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并且创设了以八大特色课堂为核心的多种教学策略。

1.以“儿童”为基本立场的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

首先,我们确立了以“儿童”作为数学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基本立场。“儿童数学教育”就是以儿童发展为本,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育。

进一步,我们需要提炼能反映儿童数学教育系统本质特征的因素。英国学者欧内斯特(P.Ernest)在《数学教育哲学》中,提出了数学教育哲学应围绕以下四个基本问题展开:数学的本质、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数学教育的目的、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参考这一框架,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提出了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数学观。

(1)儿童观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儿童观”是: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意味着儿童是具有丰富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生命体。因此,教师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使得每一个儿童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儿童是有潜力的人,但又同时具备不成熟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儿童,要注意开发、挖掘儿童身上的潜能,儿童能做到的教师一定不要包办代替,促进儿童的自我成长,让其在自主探索中形成自信和创新能力。儿童又是未成熟的个体,所以教师要包容、悦纳他们的错误,并善于利用错误资源,使之成为促进儿童再发展的新能源。

因此,儿童的学习应是学生的主动建构及与同伴和教师互动交流的活动,是一个自产生、自组织与自发展的过程。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能”,并使之循着儿童成长的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发展。

(2)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价值观”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汲取知识、增长智慧、浸润人格。

为此,教师要教与生活联系的数学,要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感受数学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要教相互联系的数学,在学习新知识中播下知识的“种子”,在沟通联系中体会数学的整体;教有思想的数学,注重数学的基本思想,使学生收获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智慧;教美的数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内在魅力,从而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进而为形成美的心灵和情操奠定基础;教能完善人格的数学,使学生形成“做真人、懂自律、负责任、有毅力和会自省”的品格。

(3)数学观

关于数学本质及其作用的认识对学校的数学课程,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J. Dossey)。M.Niss 更是强调数学教师数学观的重要性,他有一段应当引起所有数学教师深思的话:“缺乏多元多维的数学观也许是今天数学教师的致命弱点。”

对于“多元多维”的理解,至少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

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而是包括着数量、关系、图形、规律、不确定性、解决问题等丰富的内容。

数学不仅仅包括静止的结果,更包括生动活泼、富有创造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

数学不仅仅需要演绎推理和证明,还需要观察、分析、类比、归纳、实验等火热的思考,还需要好奇、自信、毅力、实事求是……

……

2.以八大特色课堂为核心的教学策略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吴正宪团队创造了体现儿童数学教育的八种特色课堂: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

“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是:用真心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用真情营造学生敢说敢为的学习氛围;用真情唤起学生成长的力量。

“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的基本特征是:运用情境唤起学生的经验;用学生经历过的例子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激发学生在“问题串”中不断深入地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比较中辨析;促进学生在解决“冲突”中提升。

“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的基本特征是:预设灵动的学习资源;创造灵动的学习机遇;激发灵动的学习智慧。

“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梳理学生心中的数学;在联系中启发学生新的生长。

“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的基本特征是:鼓励学生在操作和实践中体验;促进学生在体验中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在思考中进行创造。

“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体现数学发生和发展的创造过程;在数学思考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从生活实际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积淀生活经验回归数学。

二、“再起航”: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的提炼与创新实践

2014年12月8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正式成立,研究所的成立是为了真正体现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价值,促进实现既体现教育真谛又具有首都特色的北京儿童数学教育教学,提炼北京市儿童数学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与创新实践”的研究。

这项研究工作正是对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深化。深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深化。在课程标准中,对于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比如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些应该在儿童数学教育实践中得以体现。第二,在价值分析、学生研究基础上的深化。儿童数学教学实践,离不开对于教育价值全面实现、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这些基本问题的叩问。本研究将选择小学数学的某些核心内容开展教育价值分析、学生学习路线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和评价的整体设计。第三,在实践效果检验下的深化。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效果如何,需要进一步做教学实验,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1.进一步完善和构建“儿童数学教育思想”

本研究将进一步提炼和总结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内涵,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数学观,指导数学教学的实践。具体说来,需要回答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下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数学观是什么?

第二,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其关系是什么?

第三,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的特点和原则是什么?

2.开展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整体教学实验

能够对课程与教学实践产生最直接、最为具体影响的教育研究可能非教学改革实验莫属,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教学实验必然具备“整体”的特征:第一,教育价值在儿童发展中的整体实现;第二,基于价值分析、学生研究的教学评价的整体设计。根据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本课题的研究基础,本课题选择以下两个方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整体教学实验、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统计教学整体实验。

(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和实践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有关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研究引起了国内外数学教育界的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以及知识经济社会对数学教育提出的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把原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拓展为“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围绕着“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下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第一,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发现和提出的过程一般经历了哪些环节?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什么?第二,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目标和过程方面有何差异?促进他们提高的策略方面有什么不同?第三,从整体设计上看,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之前,素材也不仅仅停留在根据情境提出问题上,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还有哪些培养目标、培养时机、选择素材和活动设计?第四,发现和提出问题,对于不同学生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

(2)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统计教学研究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数据分析观念作为统计课程的核心,并阐述了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人们对统计课程教育价值的深入理解。

在教学实际中,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学实施,大家普遍感觉统计知识和技能的落实比较容易,但数据分析观念在各个年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如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活动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的两个切入点,我们将采取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法,设计基于价值分析、学生研究的整体教学实验方案;按照新的教学实验方案进行教学实验;对于教学实验过程中和之后学生的变化和发展进行评估;分析实验的效果,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否有提高,有哪些方面的提高,其典型表现(群体表现和个案学生表现)是什么;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于教学和评价提出建议。

3.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将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第一,运用量化和质性的方法刻画八大特色课堂的具体特征。本研究将进一步提炼和明确八大课堂的具体特征指标,一方面运用这些指标对于课例进行量化分析,另一方面对于具体案例进行质性分析,由此描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的具体特征。

第二,分析和开发围绕着核心内容的课例。围绕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选择已有体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优秀案例进行再次验证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课例,从而形成案例资源库。

总之,中国教育在整体取得进步的同时,有一个主题是我们永远不能忽视并要坚定守护的,就是儿童教育。北京市的儿童数学教育将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炼、不断探索创新、不断研究实践,促使儿童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学习,获得健康、全面而生动活泼的发展。

城市化内涵综述 篇7

厚德:润泽学生美好心灵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我们引“厚德”二字, 意在期望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教导下努力学习, 以高尚的道德立身, 以高尚的道德承载天下重任, 成为一个品行兼优, 人格健全, 能为社会奉献的有用之才。

1.走进海桂, 放飞梦想。

《走进海桂, 放飞梦想》是我校自主编写的一套德育必读系列教材。这一套校本教材紧紧围绕校训中“厚德”的内涵,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实际, 分别从准备篇、心理篇、学习篇、情感篇、励志篇、生活篇和社会篇来引导走进我校的每一位学子。在教材的使用上, 我们以班会课为平台, 采用专题学习、小组讨论、演讲比赛、辩论会、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 对学生进行人格、志向、情趣等方面的浸润和培养。这套教材的开发和使用, 使我校的德育教育有了一个充满个性化的载体, 成为了我校课程建设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附:

2.感恩教育, 塑造阳光心灵。

开展“学会感恩, 爱心无价”的感恩主题教育, 是我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另一重要内容:

(1) 三月份———“感恩社会”。我校坚持每年三月开展“学雷锋月”主题活动, 通过国旗下讲话、开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黑板报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及户外实践等活动, 引领学生走近雷锋, 了解雷锋事迹, 实践雷锋精神, 让学生明白感恩从小事做起, 树立“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思想, 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激发和增强学生感恩社会、报答社会、奉献人民的情感。

(2) 六月份———“感恩父母”。开展这一主题的活动, 旨在帮助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付出, 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增强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

最具特色的是“算算亲情账, 感知父母恩”的主题活动。在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学校时, 我们制作“智力投资分析表”, 通过让学生计算了解父母为自己的三年初中、三年高中所花费用, 真诚用心感悟父母花在自己身上的心血, 亲身感知父母为自己付出的一切, 并通过给父母写信等方式, 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附:

不算不知道, 一算吓一跳!算帐方知父母心。学生只要粗略一算, 一年至少要花费家里6000多元, 甚至高达1万元。许多学生在谈到要多少年可以回报父母时感慨万千, 一位学生说:“仅初中三年就要花家里2万多元钱, 还有高中大学呢, 至少要花家里10万元以上!想想自己每天干的事情, 上课不认真, 贪玩, 而父母却忙着工作, 他们还说, 就是砸锅卖铁, 也要送我读书, 算完账的那一刻, 我心如刀绞!我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一辈子也难以回报。”算完账后, 许多同学纷纷向父母写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3) 九月份———“感恩老师”。以庆祝教师节为契机, 开展“五个一”活动:给老师写一封信, 和老师谈一次心, 送老师一张自己做的贺卡, 给班级建设提一条建议, 自己表一个决心, 由此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4) 十月份———“感恩祖国”。举办“我的祖国”主题征文、演讲比赛、革命歌曲演唱会等, 让学生通过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产生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 增强民族自豪感, 懂得珍惜今天的生活, 为祖国的繁荣,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5) 十一月份———“感恩母校”。结合十一月一日校庆日, 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 使学生增强学校的荣誉感, 培养学校主人翁精神, 激发他们努力向上, 不断进取的信心。

博学:构筑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

“博学”, 即“博学而笃志”, 意为博学而志向坚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对于学生而言, “博学”就是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广泛涉猎, 博览群书, 通过自己的行动, 广泛学习以获得渊博的学识。

1.校本教材, 拓宽学生视野。

为使“博学”的校训理念得以贯彻和落实, 我校利用现有教育资源, 充分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发出既体现素质教育基本精神, 又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的学科类拓展、生活技能、身心健康共三大类校本教材:

学科拓展类:《学科学案》、《学生成长每日必读故事》、《新课程数学课堂作业本》、《初中英语基础知识汇编》、《初中英语-文化读本》、《高中生英语实用会话手册》、《初中物理总复习》、《初中历史总复习》;生活技能类:《生活中的物理常识》、《生活中的化学常识》、《生活中的卫生常识》;身心健康类:《琼海的三色文化》、《校园华尔兹与音乐欣赏》、《海桂学校游泳课、沙滩排球课教学设计》等。

这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校本教材的使用,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 科技意识、环境意识等也随之逐步树立, 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同时我校教师通过自编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实验研究, 知识水平、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等都有较大提高。仅2008———2009学年度, 教育教学方面就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1) 在全国性的教学教研活动中, 4位教师荣获一等奖;2位教师分别获得“优秀实验教师”和“优秀指导老师”称号;4位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均荣获一等奖。

(2) 在海南省举行的各项教学教研活动中, 7位教师荣获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一等奖;五位教师荣获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3) 在琼海市举行的各项教学教研活动中, 10位教师荣获课堂教学评比、论文评比一等奖。

(4) 在2009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 20位学生获一等奖, 获一等奖总人数位居全省第一;获奖总人数61人, 位居全省首位。

(5) 在2009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中, 17位学生荣获一等奖。获一等奖人数、获奖总人数、获奖率均名列全省第一。

(6) 在2009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 我校有6位学生获得一等奖, 20位学生获二等奖, 15位学生获三等奖;获奖总人数41人, 获奖率名列全省第一。

2.高效教学, 拓宽学生博学之门。

近几年我校借鉴洋思经验, 广泛推行“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有效教学”的理念为指导, 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方案, 按照“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小组交流-质疑问难-练习巩固”的程序进行学习。同时我们实施“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三清”原则, 训练学生认真梳理每堂课、每一天、每一周学习的知识,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突出“三清”的效果, 我们要求学生学写“三清日记”, 班主任定时检查和评优。“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改实验, 转变了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 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课堂学习中, 学生动起来了, 课堂活起来了, 效益高起来了。

创新:张扬学生独特个性

创新是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的体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必须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 使其具备良好、持久的个性品质。因此, 我校在教育教学中, 既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1.特色课堂, 体验成功, 塑造自我。

开设课外特色课堂, 对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科学的指导训练, 使学生发挥自己在能力、性格、情绪、兴趣、动机、意志等方面的优势, 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促进其独立人格与创新人格的协调发展, 是我校课程建设的又一亮点。办学以来, 我校坚持开设学科课外特色课堂。

其中, 英语课外课堂开展得最具特色。我们充分利用“侨乡”以及嘉积名校的资源和优势, 与泰国的是玛勒贪 (音译) 学校携手, 组成友好学校, 每年互派教师进行支教, 并聘请美国、加拿大籍教师到我校来参加特色课堂活动。外籍教师的参与, 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全校掀起了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英语特色课堂活动, 不仅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与外籍老师的对话与交流中, 展示自我, 增强自信, 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同时还让学生了解了异国的风土人情,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艺术殿堂, 展示亮丽风采, 滋养美好心灵。

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 让学生展示亮丽风采, 滋养美好心灵, 我校先后成立了民乐、合唱、舞蹈、书法、绘画、文学社等学校特色艺术团体。

各艺术团体, 选派有相应特长的教师负责训练和指导, 每学期制定活动计划上交学校。并按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同时加强和外校文艺团体的沟通和交流。办学以来我校共成立特色艺术团体8个, 每年参加艺术团体的学生都有近千名之多。

我校的舞蹈团颇具影响力。2005年我校舞蹈团赴澳大利亚悉尼参加国际少儿艺术节, 在悉尼歌剧院演出;2007年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海桂中学生, 在高雅的艺术殿堂里, 展示了当代中学生的形象、舞出当代中学生的风采。

3.魅力体育, 强健体魄, 陶冶情操。

海桂地处万泉河畔, 博鳌海边, 开设沙滩排球课, 组建沙滩排球队, 是最具魅力的体育项目。学生们头顶蓝天, 面临碧海, 耳听涛声, 脚踩泥沙, 置身于诗情画意般的大自然中, 身心怡悦, 心胸开阔, 幸福之感悠然而生。

2006年, 我校开始开设沙滩排球课的初步尝试。体育组的老师们精心研究编写了《海桂学校沙滩排球课教学设计》作为指导性教材。沙滩排球课开设激起了学生的广泛兴趣, 吸引了大批学生前来活动训练, 。我校组建的沙滩排球队, 经过强化训练, 在2007年“金龙鱼杯”全国中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中, 一路闯关, 荣获男子组冠军, 学校也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特别贡献单位”。如今, 沙滩排球已成为我校师生最喜爱的一项活动。我们认为, 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 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内在需求, 才能激发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创造性, 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个性。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 进一步拓展课程空间, 使我们的特色课堂、艺术殿堂、魅力体育更具活力, 让我们的孩子个性张扬、全面发展。

自强:创造人生, 成就梦想

“自强不息”,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强”为校训, 意在培养学生志存高远, 奋发图强, 勇往直前, 争创一流的精神品格, 在人生的道路上创造出美好的人生, 实现成功的梦想。

1.“自强自立”, 搭起成功的阶梯。

“自强自立”是海桂每学期都要开展的系列主题活动。主题活动的形式多样: (1) 利用校园广播、校报、黑板报、手抄报等阵地进行“自强自立”宣传, 通过氛围熏陶, 不断提高学生自强自立的意识。 (2) 邀请著名专家、社会成功人士作“自强自立”专题报告, 并通过图片、文本展示优秀学生自强事迹, 以自强不息的现身说法及鲜活的事例, 激励广大学生正确对待困难, 调整心态, 自强不息, 努力奋斗。 (3) 召开“自强自立”主题班会及举行征文、演讲比赛, 从学生“自我”的视角, 畅谈对“自强自立”的看法和体会, 让学生用自己的毅力, 勇气和智慧扬起自强的风帆, 驶向胜利的彼岸。

2.“安全教育”, 珍惜生活, 热爱生命。

为拓展“自强”的内涵, 学校每年举办“安全教育月”活动。一是通过广播宣传、国旗下讲话、悬挂安全教育横幅等形式营造安全教育的氛围,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二是充分争取社会支持, 依靠宣传、司法、教育、新闻等各职能部门, 设计有效活动载体、用事实来说话、用活动来宣传、实现全方位宣传教育效果;三是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通过开辟法律专栏, 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座谈会、法律宣传咨询、征文、演讲、举办安全演习等系列活动, 增强青少年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全社会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意识。

安全撤离演习是最受我校学生欢迎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活动前, 政教处在消防官兵的指导下, 制订详细的演习预案并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大会, 指定了全体行政领导进行疏散指引, 指导各个班级从规定的楼道口疏散, 每个楼层、每个楼道口都安排老师指挥。演习前所有班主任也向全体同学讲解了校园防火、防震等安全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在安全事件突发时要保持冷静, 应根据情况采取报警、切断电源、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措施, 疏散时要快速、有序, 把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安全撤离演习, 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 增强了安全意识, 学到安全知识, 提高了自救和防止突发事件的能力。

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为强化校园安全教育, 引导学生珍惜生活, 热爱生命, 提高生命的质量, 保障学校教学工作在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下开展, 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市化内涵综述 篇8

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以来, 我国领导高层紧紧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当今世情国情, 认真研究与把握当今时代特征, 积极探索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特别是2012年11月的十八大报告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纵观近年来的研究, 结合十八大精神, 迫切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做一步的探析, 从而不断完善理论研究成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2012年11月,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要求全体党员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的十八大要求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 不断提升主流思想舆论的引导力, 首次用“四个倡导”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阶段,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精神实质, 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 对于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整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规定为四个方面,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吴潜涛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价值认同系统, 将其内容定位为“基础理论和前提性内容”、“实质性内容”、“民族性和时代性内容”、“规范性和操作性的切入点”。他提出,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 是指对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 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指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

周双丽依据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社会性质的独特性, 客观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价值判断标准, 是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精髓。作为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 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核心内容,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化和先进性发展,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和方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价值体系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也全面体现了“六个统一”: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继承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对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3]

王伟凯站在哲学的角度, 分析和肯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当前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效地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四个部分自成系统、各有作用, 却又相互联系、彼此贯通, 全面科学地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涵。他从基础、目标、动力和规范四个系统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对其作出了深刻的总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根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目标、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是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道德规范。[4]

李崇福认为从客观基础来看, 建设和谐文化之“根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 是客观的价值关系或价值事实, 在人们的主体观念中的反映。从逻辑基础上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直接生于、并从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观念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 需要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继续坚持、发展和创新, 作为理论的提前和逻辑的中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涉及多方面、多层次, 包括社会主义的民主观、公平观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观, 其核心和关键是理想信念。[5]

秋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加以分类, 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 将其内容概括为“灵魂”、“主题”、“精髓”、“基础”, 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能不断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华文化, 有利于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6]

张利华强调每一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内涵和功能。核心价值观主导和支配各个层次的价值观, 各个层次的价值观折射和反映核心价值观, 并相互影响和渗透。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融合而成的新型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内核。[7]

侯惠勤认为, “劳动优先”、“人民至上”、“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8]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 学界有较为典型的观点, 即“四方面体系说”, 它是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高度概括, 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完整且紧密联系的整体,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有学者提出了“五维度体系说”, 应从价值指导、价值理想、价值取向、价值评价和价值创造等方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冯景源立足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角度提出了“七维结构说”,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和人学。

然而, 李崇福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高事业建设的高度, 认为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导向性因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目标性因素,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思想支撑性和思想背景性因素,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伦理道德上的基础性因素。[9]

张利华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内涵丰富的价值观系统, 它具有内核、层次和外沿。这就是所谓的“五层同心圆体系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它的层次由里到外分为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 它的边沿就是人们的日常物质生活。[10]

牛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作了进一步引申, 他认为做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肯定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凝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髓, 自始自终都贯穿着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基本价值观的要求。但同时他又强调了“以人为本”价值原则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也应蕴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之中。因为, “以人为本”价值原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 是对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评价标准, 贯穿和渗透在各行各业乃至每个人的价值评价标准中。[11]

刘云山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结构完备、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 它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统一起来, 把政治与伦理、思想与现实结合起来。[12]郭超认为,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基础与归宿, 体现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了继承与创新、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荣与耻、倡导与反对的统一。[13]

巩建华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金字塔”模型, 应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社会大众价值观、人类普世价值观和西方社会价值观等多元价值观中确立核心价值观和构建核心价值体系。[14]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功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重要论断, 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 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叶小文认为,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 提供了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方向。特别强调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推动力,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个基本观点最本质的方面。[15]

李建华从社会形态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性、社会思潮的先进性特质两方面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地具有强大的引领社会思潮的功能。他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八大功能, 包括引领功能、创新功能、凝聚功能、整合功能、调适功能、选择功能、规范功能、联动功能, 其中最首要和根本性的就是引领功能。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也是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的必然要求, 还是当今世界形势下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16]

江文青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 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 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 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17]

韦建桦从理论创新的角度出发, 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是:严谨的逻辑结构和清晰的逻辑层次;具有广泛的涵盖性、包容性和适用性;具有很强的整合力、亲和力和感召力。[18]田海舰认为, 它的特征是:鲜明的主导性;广泛的包容性;强烈的时代性;独特的民族性。[19]

韩震认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能;[20]乔法容等认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指导功能、引领功能、整合功能、创新功能。[21]

石国亮着重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展开阐释, 从其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地位、整合及渗透等层面作了说明, 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方法论指导, 先进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具有整合不同意识形态的功能和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功能。[22]

三、目前研究现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纵观近年来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 我们可以看出,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结构和功能方面成果是比较突出的, 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认定已经有了一致看法。但在具体内涵的阐释上因所站立的角度的不同仍存在较大的分歧与不足。

第一, 偏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的各个方面的探讨, 缺乏与中国传统核心文化的比较与内在联系分析。学者从基本内容、结构、功能做了比较全方位的探讨, 然而, 单纯注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的各个方面的探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 文化从古到今源远流长, 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的研究和讨论, 使得一个民族在任何时代的核心价值体系前后都是一脉相承的, 而不是割裂断层的。

第二, 研究视野比较狭窄, 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所蕴涵的独特整体性研究。多数学者凭单一学科背景, 循沿自身学科视野与角度, 竭尽全力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如侧重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一方面研究;或者过于集中某一方面的研究, 缺乏整体把握, 很少从党的意识发展的九十年历史角度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城市化问题与内涵的十重思考 篇9

按照城市化的一般理解, 城市化就是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以及地域内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 (镇) 人口的过程, 这是学界对城市化的一般认识。实际上这只是量的和外在的城市化, 如果将该层面的城市化过分渲染就会使城市化停留在表面, 造成诸多城市化进程中的伴生问题。

(一) 农民失业问题

城市化的宗旨是在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将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 但是在表面城市化条件下很容易使世代务农的居民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时, 也失去了基本谋生途径。表面上看非农业人口的规模在扩大, 城市化水平在提高。但城市化只是扩大了既有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 失去土地的农民虽然具有了城市人的户口, 但并不具有在城市进行体面生活的实际权力。当农民与自己的基本生活资源相脱离, 同时并不具备十足的非农产业谋生手段时, 农民就会失业。城市化进程的本意在于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所有居民都能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感觉到城市化为其带来的收益, 部分居民失业的城市化实际上是以部分居民的损失为代价换取其他人收益的提高, 这不是高质量的城市化。

(二) 居民素质问题

将村民转变为市民在表面上看是将其陈旧的居所拆除, 换之以宽敞明亮的高层建筑, 居民由原来的单家独户的居住模式转化为在居民楼内共同生活。居民面前呈现的不再是田园景观, 代之以水泥板路和商业聚集区。按照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进程应该伴随经济的发展而同步发展, 政府行政命令的过多介入就会改变城市化进程的这种自然发展过程, 在政府更多介入下, 依托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到既有的城区以进行改造或者城区面积扩大。这种城市化进程就掩盖了经济发展与居民素质提高的对称发展, 甚至忽视了居民素质问题。当居民素质落后于城市硬件状态时, 居民不理解城市化进程的含义, 同时也不能充分融入和享受城市化过程所带来的城市文明, 这种两张皮的城市化不是城市化进程的本意。

(三) 生活待遇问题

居民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市民身份, 应该受到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但是世代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业人口在从农业转化为非农产业后, 其思维方式不能马上转化过来, 并且其并不具有与既有的城市人口的就业竞争力。所以身份和职业并不能同时得到转化, 这些人口右脚踩着城市的土地, 但左脚还在农村产业的漩涡中挣扎, 身份转化的同时脑袋还没有转化过来。被转化过来的城市居民需要依托自身谋生素质的改变成为城市居民中的强者, 该种意义上的城市化就使得共存居民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但实现了职业的转化, 而且实现了身份的转化, 居民从外在精神状态到生存能力和气质都产生了巨大变化, 转化过来的居民不是在政府的“恩惠”下生存, 而是通过竞争方式实现生活条件的变化。

(四) 地域景观问题

很多地方官员为了追逐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采用各种方式快速改变地域的建筑景观外貌。但是从城市化的本质含义而言, 城市化不仅是高楼大厦。因为城市化的最重要内涵应该是地域文化进而居民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没有产业结构进而居民生活水平和主导产业的变化, 就不能创造强大的地方财政支撑。如果率先实现地域景观的变化, 就不可避免地抽空地方财政, 单纯地改变居民生存环境并不能给居民创造享受这种生存环境的心情, 这种看似为居民创造了较高质量生存环境的城市化, 对于居民而言只是“镜中花和水中月”。城市景观不依托社会资源进行改变的最终结果是政府财政孤掌难鸣。

(五) 文化娱乐问题

城市化水平提高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当地百姓的生活娱乐方式。居民娱乐内容的健康程度以及娱乐的内容可以充分体现居民所从事职业的特点以及其对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期盼, 如果城市居民没有足够的心情和充分的时间参与文化娱乐, 说明居民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城市化, 而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城市化。

(六) 文明渗透问题

城市化过程存在渗透问题, 即城市文明由城市地域向非城市地域弥漫, 从而非城市地域也能够感受到城市文明影响的过程。人们对城市化的一般理解是城市化就是地域景观的变化, 只有城市景观区域的居民才能享受城市文明, 这种状况可以发生在城市水平的初级阶段。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城市地域的城市文明可以通过文化、经济、消费等多种方式渗透到非城市地域, 城市化影响范围要远远超过城市地域本身所涉及的景观范围, 生活在农村地域的居民也能够充分享受到城市文明为其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所以城市化重在内容变化, 即使景观上没有变化也能产生城市化。这样的城市化也许是更加广泛意义上的城市化。

(七) 收入差距问题

城市化使得居民由农业产业转化为非农产业, 但是由于个人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这些转化过来的居民不具有与既有城市居民的竞争力, 这些居民由自食其力转化为无能为力, 收入的差距使得这些居民变为城市的底层居民, 对城市化进程只有贡献美誉报偿, 同时这些居民不能享受城市发展中的娱乐以及教育等关系其切身利益的事情, 城市化后这些人马上成为政府的帮扶对象, 而政府目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城市贫困居民的生存问题, 所以城市化进程有使城市居民间进行群体分化的趋势。当然收入差距本身并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是涉及居民素质、择业能力、政府态度等多方面的系统问题。城乡之间的差距最根本地体现为基于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差距, 进而产生了城乡居民的身份区别。

(八) 二次贫困问题

城市化进程从外在形式上需要整体推进, 需要生活在一个区域内的居民的生活方式、产业结构、居住设施等各方面发生比较一致的变化, 城市化的整体推进就用外在的一致性掩盖内在的不一致性。一些居民被城市化的浪潮卷进来后使自身以及家庭脱离了原来赖以为继的生活模式, 并且在政府的安排下进入到另外一个自己全然很难适应而且收入并不是十分稳定的行业, 居民在从事新生活的过程中顾虑重重, 加剧了个人生活的动荡, 政府用一次补偿的方式“买断”居民的既有住房和固定资产, 其实也买断了居民未来的生活出路。在渡过城市化的风头后, 这些居民最有可能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第一批失业者, 具有安稳生活的这些居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又回到了“艰苦生活”的原点, 二次贫困笼罩在这些人的周围。

(九) 追求风潮问题

从理论层面理解,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 在政府的引导下沿着同一方向进行城市建设过程, 这个过程是可持续的, 需要通过充分的准备过程然后再付诸实施, 城市的建设以及既有城市格局的变革需要循序渐进。但是目前城市化进程中有些城市违背了这样的基本原则, 将城市化酝酿成行政命令下的一股风潮, 把城市化进程的解决问题转化为单纯的行政问题。在政府财力充分的时候城市化进程轰轰烈烈, 在一阵红火之后接下来的就是一阵冷清, 城市化完全成为政府控制下的一股风潮, 在这种风潮下城市居民跟着政府的“振动”而“哆嗦”。实际上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虽然具有投资者的身份, 但更多的时候应该扮演指挥员, 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城市进程中走走停停的现象。

(十) 片面化妆问题

城市化进程需要做到表里如一, 不仅要做表面文章, 还要从根本上变革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即城市的养颜方法不仅在于化妆, 更重要的在于营养。化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只有营养充分才能够使城市做到可持续发展。片面追求表面文章的城市化虽然在外观上或者具有现代感, 或者能够使城市突兀一些典型特色, 但城市发展的现在和未来之间就很难呼应。当未来城市发展中感觉到这些问题后再与现在一样对城市进行改造, 无疑会形成巨大的浪费。所以城市化妆就是浪费和对纳税人的不负责任, 城市化需要为未来做好规划, 应该化妆的是城市的整体架构, 而不只是着眼于现在。在化妆之余如果有更好的营养做补充就更能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营养来自于城市居民, 经济实体的参与以及居民的合理需要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无尽的养分, 而这一点是很多当局所没有看到或者不愿意看到的。

二、城市化内涵新解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如此多的问题, 实际上是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和解释城市化的内涵。从根本上理解城市化的内涵以避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就会使城市化受惠更多的居民。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层面要重新理解城市化的内涵。

(一) 城市化的对象是人

城市化首先应该是人的城市化, 城市居民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的同时, 转化为城市居民的新城市人口的素质也相应得到提高。在改变居民的居住环境的同时, 要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娱乐方式等。城市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人的改变, 进而人所居住的城市外在表现发生变化, 城市化因为人的变化而使城市发生变化, 城市变化后进而影响着人的行为, 在城市环境与城市居民相互影响的过程中, 人的行为对城市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城市是所有城市居民共同创造的和创造着的产品, 城市的发展状态是城市常驻居民组合意志的反映, 政府应该与居民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能尽量减少城市建设的成本, 使居民的行为举止按照城市的要求作为, 人的城市化为城市的城市化提供了重要前提。

(二) 城市化是市场过程

城市化进程是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导致的结果, 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政府合理诱导和规划, 以便城市的发展沿着更加有利于居民生活和社会进步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并不含有或者很少含有人为强制因素, 即城市发展水平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的精心设计达到。城市化本身不是被政府牵着走的牛鼻子。政府所需要做的事情应该是为“老牛”指出正确的行走路径和为“老牛”提供足够的营养, 走得快还是慢应该由“老牛”的体力和自己的心情说了算。当然在什么地方布局什么样职能的城市以及城市发展的状态应该由政府决定, 因为自发状态下的城市发展机制可能会导致城市发展的盲目性。但从总体上而言, 城市的进步状态不能脱离市场机制。

(三) 城市化的政府行为

城市化的前提是不能剥夺百姓的利益, 城市化进程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在百姓的收益得到提高的同时社会收益也得到相应的扩大。但是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政府所担当的角色, 不仅是指挥员而且是演奏员的身份, 政府完全介入到城市化进程中并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推波助澜者。以速度提高和以规模扩张为宗旨的城市化进程在使部分居民得到好处的同时使另外的居民受到损失, 虽然这样的发展状况总体是好的, 但在不同的百姓眼中城市化的形象不同。究其原因, 就是政府在这中间做的事情太多了, 做了很多目前不应该做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不应该做的事情。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应该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如果城市把城市比作孩子, 那么政府的最佳角色应该是助产士、保姆和监护人, 政府的责任在于通过何种方式让城市按照政府所希望的轨迹运转。

(四) 城市化的点面关系

城市化应该包括点与面两个层面, 城市是点, 城市化应该是面, 城市化就是城市发展由点到面的过程。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大多在点上做文章, 政府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对现有城市进行改造, 这样的城市化进程就更加清晰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限。从本质意义而言, 城市化的重点应该是面而不是点, 只有通过面上的城市化才能使更大区域内的居民状况得到大的改观, 也才会使得城市化的影响力变得更加深远和广大, 居住在农村地域的居民才能享受到城市文明的辐射。所以面状的或者网状的城市化可以使更大的区域紧密联系起来。面状与点状城市化的本质区别在于, 面状城市化可以依托核心城市对广大的区域形成辐射影响, 而点状城市化是核心城市对广大的区域形成经济吸引, 从而可以形成核心城市与腹地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核心城市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黑洞”。

(五) 城市的主人与客人

短期内城市化的含义应该是城市规模的扩大, 在此过程中会有更多的人口加入到规模扩大后的城市中来。城市中的既有成员会因为自己具有“老资格”而以审视的态度打量这些新加入者, “老资格”者会因为自己资格老而认为城市不是新加入者的城市, “老资格”者与新加入者之间很难和平相处, 在这种思维前提下城市就人为地区分出主人与客人, 主人即“老资格”者, 由于在城市中具有较长时间的居住历史而较客人即新加入者拥有更多的优越感, 并且会凭借这种优越感将客人“踩”在脚下。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 主人在城市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客人的比例在逐渐扩大的同时其成分也开始复杂化, 包括了农民工、商人等不同职业的居民。实际上“主人”与“客人”之间已经形成了共生关系, “客人”自然不愿意离开城市, 但“主人”离开了“客人”后城市也将不能够发展。

(六) 城市的建设与经营

一般含义上的城市化只是从建设层面理解, 实际上城市化进程中经营较建设更重要。经营城市的含义侧重于城市要有特色并且城市的发展要可持续, 同时要让城市在其成长过程中表现出自身价值。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 要美化城市并让城市更加方便居民生活。但是目前很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 不同任期的管理者对城市的建设思路并不具有可持续性, 致使城市建设中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并且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城市建设更多强调形式上的建设而不是内容上的经营。虽然所有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都不能脱离其所具有的共同点, 但城市建设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和彰显主题, 而这一点也正是让游客不能忘记的关键, 城市也会据此而具有了生命。政府通过经营城市可以减少其运行成本并加大城市的运作效率, 城市可以在经营中找到其增长点。

(七) 城市不为市长所有

在市民的思想中城市就是市长的, 城市如何建设以及投资力度完全由市长说了算, 于是城市的发展完全取决于市长的意志。但是市长的抉择应该是所有居民意志的反映, 利用自己的行政权力代城市居民完成意志, 所以城市的发展并不代表市长个人的意志。可是我国很多城市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市长个人意志的表现, 城市的布局和建筑等在不同市长的任期内留下了不同的痕迹。当市长将城市看作个人的劳动对象并对城市的形象施加自身的意志时, 城市的发展进程就不连续。在城市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就很可能给城市带来巨大的浪费, 并且城市本身没有主题, 于是城市就缺乏了精神。游客在不同的城市间旅游时会发现其所见城市都相差不大, 在一个城市能够看见的东西在另外的城市也能见到。当城市失去了本身的特色时也就失去了生命。

(八) 城市也要体现过去

人们往往认为城市化就是用新的替代旧的, 于是很多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将旧的建筑和景观一概用新的替代。其实城市化进程体现在城市由过去走到现在和走向未来的过程, 如果将一些旧的标志性建筑全然扳倒而代之以现代基础设施, 城市的发展轨迹就只能在照片和文字的历史档案中找到, 不能看到城市的活的历史。同时现存的东西也逐渐会被将来的东西所替代, 现代人对城市的创造也不免会被未来人所毁灭。城市的发展进程要体现不同时代的痕迹, 这能够体现不同时代的居民对城市的创造水平和贡献程度, 从而体现城市的发展轨迹。要将那些能够代表时代的东西尽量保存下来以展示城市发展的岁月沧桑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这也是区分城市和定位城市进而创造城市特色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 失去了这些就失去了城市。

(九) 城市与农村的界限

城市化的一般含义是非城市地域变为城市地域和农业产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的过程, 所以绝大多数人认为只有地域景观的变化才能是城市化, 城市与农村之间在人们的思维观念上就首先具有了明确的界限。根据前文, 当城市化水平达到65%的时候, 核心城市对周围腹地的辐射作用远远大于吸收作用, 即城市文明的影响力不仅局限在城市地域范围, 这时即使居住在乡村的居民也可以享受到来自城市文明的辐射, 这时的城市与乡村只是地域的区别, 文明程度已经没有本质的差别。城市化自然应该分阶段进行, 但不能等到城市化发展到很高程度的时候再考虑农村城市化的问题。城市化应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在一起, 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起点并逐渐与城市相结合, 创造更高层次和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

(十) 城市发展与城市病

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 城市病也随之而来。城市病是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却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城市问题, 包括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以及城市贫困问题等。我国在大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下, 省会城市以及直辖市的规模迅速膨胀, 在居民逐渐挨过贫困的日子后还不能很好规划自身生活方式的情况下, 盲目攀比并极力提前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在城市的硬件还不能跟进人们对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的强烈愿望时, 城市病提前到来。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自然是百姓自己说了算, 如果不健康的消费方式成为城市社会的共同行为选择时就会给城市发展带来不健康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或向更严重的方向进展, 政府需要引导城市居民要有健康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 城市化应该是健康的城市发展趋向, 这需要政府正面引导。

三、研究结论

城市化进程中可能要面临诸多问题, 在政府为主导的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处理好这些问题, 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转化后的居民脱胎换骨。城市化的工作应该做到居民的心坎上, 让所有居民能够真正感受到由于城市化进程为其带来的收益。城市化进程若只做表面文章, 就会造成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几家欢乐几家愁。城市化进程中就会以转化居民的愁为成本换取既有城市居民的乐, 而这并不是城市化进程的初衷。城市化进程的目标是将所有生活在城市区域的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城市化进程不仅要改变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还要改变其生活依托, 即将这些居民脱胎换骨, 城市化要注重外在表现, 更要注重内在实际, 并且作为一种持续的行为保持, 就不会像刮风一样, 忽东忽西, 忽冷忽热, 让老百姓摸不清方向。只有让百姓充分参与进来并让百姓充分享受到收益的城市化, 才能将城市化中政府的孤军奋战变为老百姓的共同努力, 从而城市化的效率和速度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世界城市的基本内涵 篇10

北京市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和本地区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 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

世界城市的一般概念与理论简析

“世界城市”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引进的新概念, 科学认识它的基本内涵是建设世界城市的根本前提。

关于世界城市, 国内外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概念和衡量标准。赋予“世界城市”现代概念的是英国城市学和区域规划学家帕特里克·格迪斯, 1915年他在《演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把西方国家正在发展的一些大都市称之为世界城市。

早期世界城市研究的建议者主要是从全球性特征和跨国合作经济的角度来定义与探索世界城市的。以后, 美国城市规划学者弗里德曼于1986年提出了所谓的“世界城市假设”, 并进一步提出了18个核心和12个半外围的世界城市的等级结构和布局。由于弗里德曼的世界城市等级层次理论是建立在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中把主要城市作为资本控制中心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他把世界城市等级理论依赖的几个主要分析标准确定为: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的总部 (包括地区性总部) 、国际化组织、商业服务

《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的作者沙森教授把全球性城市定义为发达的金融和商业服务中心, 世界城市的本质是为全球资本提供服务的地方而不是它的具体管理, 所以那种“集中化的指挥部”并不成为世界城市本质性的东西。这是与弗里德曼的世界城市定义相区别的关键所在。

在此之后, 卡斯蒂尔斯从全球流程空间的角度, 把世界城市描述为世界范围内“最具有直接影响力”的点以及中心。

尽管学者们对世界城市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但仅对现代意义的世界城市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这种困难首先在于人们对哪些城市属于世界城市没有统一的认识, 甚至有人认为北京已经是世界城市。在世人眼里, 世界城市的称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美誉度。这就使世界城市的范围难以统一。另外, 即使不同的人根据自己认定的世界城市对其进行定义, 也存在困难, 因为世界城市包括的内容十分庞杂, 已有的公认的世界城市的核心要素和成长路径也不尽相同, 而且世界城市的功能也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变迁, 每一个世界城市都具有自己的鲜明时代特征。

尽管存在不同认识, 但世界城市的产生发展毕竟是一种客观历史现象, 世界城市也已成为一个被世人普遍接受的概念, 而且现有的研究也为人们认识世界城市提供了基本的十分有价值的参考。这是我们建设世界城市的现实与理论依据之所在。综合现有的理论观点, 我们认为, 依据城市国际化职能的“强度”或高端要素国际流动特征, 一般可将国际城市分为国家或地区中心城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全球性国际城市 (世界城市、全球城市) 三个层级。世界城市也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综合性世界城市, 其控制力、影响力、表现力是全面的,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包括纽约、伦敦、东京、巴黎, 第二类是领域性世界城市, 这类世界城市都具有经济方面的控制力与影响力, 但在政治、文化方面未必具有世界性的控制力、影响力与表现力, 比如香港、芝加哥、洛杉矶、新加坡、悉尼、首尔等。

北京要建设的是综合性世界城市, 这里试图给出这种世界城市的定性方面的大致概念。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最高端形态, 是指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形成了核心竞争要素, 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具有全球控制力、影响力和表现力的节点城市。

世界城市的本质及属性

对世界城市的认识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它的本质及其属性。世界城市具有一般城市的共性, 但把它与其他城市区别开来的却是其内在本质属性。当代世界城市的本质体现在:它是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体系的主要节点, 是世界体系中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指挥控制中心, 发挥着全球的影响力、控制力、表现力, 通过世界城市的连接, 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区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1982年, 约翰·弗里德曼和戈兹·沃尔夫提出, 世界城市是在世界范围内或世界某一个大区域发挥经济枢纽作用的城市。

世界城市不仅是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控制中心, 也是中外文明融合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心, 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高度统一体。

世界城市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在控制力和影响力上:

第一个是控制力。它是世界城市拥有的整合和配置全球高端资源要素、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能力和权力。它主要体现在要素聚集能力与要素辐射能力两个方面。从城市国际化历史进程看, 要素聚集程度反映城市的吸引力, 而要素辐射程度则反映了城市可以影响的地域空间。如何判断世界城市的全球控制力, 弗里德曼和沃尔夫提出了两项判别标准:一是与世界经济体系联结的形式与程度。包括: (1) 作为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作用; (2) 作为国际剩余资本投资安全港的地位; (3) 面向世界市场的商品流通作用; (4) 作为意识形态中心的地位。二是由资本控制所确立的城市空间支配能力。 (1) 经济规模及其经济实力; (2) 控制全球资本的能力; (3) 对技术创新、政治变革等外界冲击的消化能力; (4) 对跨国资本家的吸引力。从控制对象看,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国际战略资源, 包括石油、铁矿石等硬资源, 也包括人才、信息、资本等软资源;二是国际战略产业, 包括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要形成全球控制力, 还有一个重要条件, 就是掌握或具有国际战略通道, 比如现代物流必须通过机场、铁路、港口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第二个是影响力。它是世界城市拥有的主导和改变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能力和权力。从影响力的内涵上讲,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话语权, 从某种意义上讲, 影响力就是话语权。影响话语权要素包括定价权、信息发布权、文化主导权、技术标准权、市场引领权和规则制定权等六项基本权利。二是软实力, 软实力是影响力的本质。从影响软实力的要素看, 软实力至少包括国际语言环境、国际机制和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文明程度和大众传媒。国际语言环境是软实力的重要表现。世界城市不仅是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控制中心, 也是中外文明融合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心, 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高度统一体。

世界城市的核心功能与核心要素

考察了世界城市的本质属性, 还需要把握第二个层次, 即世界城市的核心功能和核心要素。这些功能和要素最集中最充分地反映了世界城市的本质属性。城市的根本支撑力在于其核心功能及其核心要素, 否则再漂亮, 也会是暂时的, 没有强大的、高端的功能, 是没有可持续性的, 迪拜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此外, 城市的功能不能随着世界发展趋势而与时俱进, 也会衰落。当代世界城市的核心功能与核心要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核心功能:以全球化公司、跨国公司和世界级金融机构为核心要素的世界经济管理控制中心。

世界城市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追求最大利益的结果。而全球化公司、跨国公司和世界级金融市场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角, 世界城市通过它们获得了对全球经济的控制能力, 成为全球生产的管理控制中心, 对全球生产及要素流动产生支配性影响。全球化公司与跨国公司核心控制管理层在世界城市聚集规模及发达的金融市场, 标志着城市的高端竞争力水平。纽约、伦敦、东京是全球化公司、跨国公司或跨国银行总部或地区分支机构最集中的地区。

世界城市作为世界经济中心也必然是世界金融中心, 它凭借世界级的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 通过巨量金融资本运作, 掌握着全球经济的话语权、定价权和标准制定权。目前全球每天跨国界的货币流通量的88%都发生在以世界城市为起点或终点的金融交易中。

第二个核心功能:以国家首都地位或国际组织为核心要素的世界政治中心。

世界城市是全球重大决策发生地、全球战略性活动的控制节点。主要表现为: (1) 普遍公认的世界城市主要是一国的政治首都, 是该国的政治决策部门所在地。全球三大世界城市除纽约外全部是首都城市, 但纽约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2) 世界城市背后显示的是一个国家的国际政治地位。世界城市无不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为依托, 只有那些具有全球影响力国家的城市才有资格成为世界城市。伦敦、纽约、东京作为世界政治中心是各自国家全球政治影响力的体现。 (3) 世界城市是国际组织的集聚地, 通过众多的国际机构总部和举办大量国际会议成为国际政治的影响中心, 发挥着对国际社会的管理协调作用。目前, 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等拥有的国际组织总部分别达到208个、57个、21个、16个;每年在巴黎的国际会议超过500个, 成为国际事务重要协调中心之一。

国际政治与事务协调中心功能的发挥不仅有利于世界城市提升其国际服业发展方向。如东京在2008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的全球十大科技城市中排名首位, 申请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占日本的1/4。

世界城市的知识创新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创新, 而且是通过众多创意产品、创意营销、创意服务展现出知识产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通过强大的媒介平台和互联网优势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新的创造发明传向地务品质和国际影响力, 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产生更好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第三个核心功能:以高端人才和高端知识为核心要素的世界知识创新中心。

后工业时代的知识经济一体化趋势使得历史与文化、教育与科技、信息与技术以及一切为公众与社会需要的知识都可以物化成商品或商业活动, 不断衍生出新产品、新市场和就业新机会, 知识成为具有配置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力的“第一生产要素”, 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高度发达的教育科技水平和知识人才密集特征使世界城市成为知识技术创新所青睐的场所。凭借自己的优势, 世界城市成为全球专利技术的发明聚集地和技术标准的发源地, 主导着全球产球的每个角落, 引领世界的潮流与趋势。

第四个核心功能:以世界级文化资源与品牌为核心的世界文化中心。

世界城市拥有雄厚的文化资源、世界级的文化品牌, 是世界文化高地, 具有很高的以城市亲和力、吸引力为特征的文化软实力。例如, 纽约是美国的文化之都, 拥有百老汇、林肯艺术演出中心、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世界著名文化设施, 还有2000家非营利性文化艺术机构。伦敦有“创意产业之都”的称号, 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文化产业政策, 拥有英国1/3的表演艺术公司、70%的录音棚、90%的音乐商业活动、75%的广播电视收入, 全世界每年约有1亿人来伦敦参观各种博物馆和画廊。也正因为巴黎的文化魅力, 一些研究者认为巴黎也应该在世界城市之列。世界城市拥有全球级的媒体资源, 掌握着国际舆论话语权、标准制定权, 是引领世界潮流的风向标。例如, 纽约有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2000多种报刊和美国三大广播电视网。伦敦拥有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等多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传媒总部。全球四大著名时装周有三个举办城市就是世界城市, 特别是巴黎拥有“服装中心的中心”的称号。

进入后工业社会, 世界城市的非物质生产特征即:文化型、消费型、宜居型、生态型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文化娱乐业被誉为21世纪的十大发展趋势之一, 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城市。

第五个核心功能:以世界级交通体系为核心的世界航运中心。

要素与资源的聚集力与辐射力反映了世界城市的内在本质。全球化和信息化促成了世界城市网络的形成, 在世界城市网络中, 城市不是依靠它所拥有的东西, 而是靠流经它的东西来获得和积累财富、控制和权力。也就是说, 一个城市的地位不仅仅是由城市所拥有的资源量决定的, 也是由该城市是否处于全球城市网络的主要节点上——即它的网络地位决定的。世界城市是国际高端资源的流通与交易中心, 也可以说是五大流的中心, 即: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因此, 世界城市必然是战略性通道的拥有者。当今的时代, 可以概括成航空时代、高铁时代、远洋时代、信息时代, 而航空、海洋、铁路、综合立体化交通以及网络、网络技术、传媒和重大国际会议等都是一些重大的战略通道。

北京要建设的是综合性世界城市, 它是国际城市的最高端形态, 是指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形成了核心竞争要素, 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具有全球控制力、影响力和表现力的节点城市。

部门的高速增长、重要的制造中心、主要交通枢纽和人口规模。尽管以后在世界城市的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该理论仍然是考察全球范围内城市间相互关系的一般性基础理论。

上一篇: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策略下一篇:风险投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