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筑研究

2024-05-13

社区文化建筑研究(精选十篇)

社区文化建筑研究 篇1

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背景下, 通过突出历史故事、文化背景、地域特色等方法, 提出了建筑应重视文化的地域性。同时关注建筑本身的地域要素, 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交流, 注重文化建筑的地域特征、民族、民间文化底蕴特色。本文以某文化中心建筑方案为例, 讲述如何以生态建筑为设计之根本, 以本土文化为建筑之灵魂。

一、设计指导思想

1. 总体思想

总体规划的思想是以生态建筑为设计之根本, 以本土文化为建筑之灵魂。

2. 基本原则, 目标定位

(1) 整体协调、凸显特色

文化中心的设计与新区的规划设计相协调的同时, 力求凸显自身的特点。尊重场地特征, 结合地域文化特色, 从而成为标志性建筑中心。

(2) 高起点、高要求

设计在项目组织、项目开发、设施设计上顺应文化中心的发展整体趋势, 体现国内领先水平, 向人们展示深厚的革命历史渊源。作为传承、宣传和研究历史文化的载体, 提升城市发展的文化品味。

(3) 以生态、环保为核心

全面贯彻生态思想, 设计生态体系, 实现建筑物良好的低能耗运行, 并且强调人为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最大程度的理解以生态为核心的设计思想。

(4) 重在参与

强调参观者在文化中心的参与性、知识性与舒适性, 让参观者充分感受建筑的魅力。学习历史文化, 认识文化中心的重要性。

二、在文化历史背景中体现精致实用的设计理念

1. 红色文化

通过长征第一渡联想到当时红军渡江用的舟。规划的总体构思就是取形与舟, 以舟相联, 以板为桥, 完成了渡江。取形与板, 桥与板的搭接创造了浮桥, 帮助红军渡江, 整体规划设计进一步由舟联想到帆。因此, 建筑的规划就是舟-板-帆的空间组合。

2. 地域文化

(1) 客家文化

赣南地区很大一部分都是客家人, 可见客家文化在当地的重要性, 而客家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围屋。所以整体规划构思将五个建筑规划为一个整体, 围合成一个中心, 四个场馆围合的中庭空间, 恰似客家围屋。

(2) 地域特色

位于赣南地区, 典型的红土地特征。规划场地的土壤为红砂岩, 建筑外立面可直接取材。红色砂岩外立面, 一方面是最直接的诠释了红色土地里面客家人的热情好客的态度, 另一方面也是最好的解释红色文化特质。周边山体作为赣南的典型丹霞地貌特征, 建筑外立面的处理模仿丹霞地貌的自然形态。运用中国传统园林的假山叠石, 强调叠石的雕塑感与建筑体量之间的空间感。

整个建筑形体就像从土壤里面生长起来。端部仰首远航的态势, 寓意在新的环境下, 人们同舟共济、扬帆起航、共创美好未来。

三、体现建筑场地特征与艺术和现代的结合

此建筑造型设计强调“总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整体设计原则, 将五栋建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设计引入了“大地景观” (Landscape) 概念, 整个建筑形体就像一个从土壤里面自然生长起来的形体。建筑形体的造型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园林的假山叠石, 强调叠石的雕塑感与建筑体量之间的空间感, 用现代的手法进行建筑体量的穿插结合。通过贴天然红岩板的幕墙, 配以最现代性的类雕塑建筑形式, 展现文化中心的内敛低调的特质。

文化中心建筑体中包含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展馆与档案馆、图书馆与博物馆。

1. 体现艺术性的是青少年活动中心

里面设有健身房、舞蹈房、声乐培训室、校外兴趣培训中心、社会实践操作房等运动健康区。还有大型演出厅、微机室 (绿色网吧) 、青少年图书室和阅览室、美术画室和棋类活动室等文化休闲区也将会成为“中心”的一大亮点。青少年活动中心将成为青少年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窗口, 更是青少年学以致用、陶冶情操、开拓创新的摇篮, 是个集收藏、展示和研究历史及现代艺术的科学中心和文化中心。建筑为20层建筑, 平面布局既满足消防疏散要求, 也满足了青少年们的功能使用要求, 还设置了一些必要的办公管理用房。设备用房和停车位设置在地下室, 使得整栋建筑功能更加合理紧凑, 方便实用。整体外观厚重, 刚毅挺拔, 取形于帆, 象征着青少年们在文化的海洋扬帆远航。入口通透, 兼顾了文化建筑的崇高感和开放性。

2. 体现现代性的无障碍设施

四馆一中心内部结构设计凸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功能性、艺术性与现代性完美结合。各功能区域的出入口相对独立设置, 与外部人流互不交叉干扰。并且还将设有贵宾室、休息室、茶水间等相关配套的功能空间, 并设残疾人座位、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卫生间等便民服务项目, 人文关怀随处体现。

四、建筑物本身的标志性意义

本方案站在大历史、大地理的高度, 由城市设计层面入手, 遵循城市、建筑与环境整体设计的原则, 采用“大地景观” (Landscape) 的概念进行规划设计。我们采取尊重历史、尊重环境的文脉主义建筑观, 通过对场地历史文化与地理特征的诠释, 建构起文化中心独一无二的场所精神。将历史与文化和江水一样, 在这片凝固的建筑群中滚滚向前。

五、结语

泉州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保护研究 篇2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特别在老城区,既有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又有传承久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恢复和展示一个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避免城市建设带来的文化趋同,有着极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本文在对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进行较为深入的调研后,针对存在问题,尝试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泉州老城区的价值

泉州是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唐久视元年(700年),在今市区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称泉州。开元六年至二十九年(718—741),泉州建城,自此,“屡广而大,屡增而高,屡培而厚,屡易而坚”,从3平方公里,扩至6.8平方公里,成为泉州乃至闽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西晋、唐末和两宋之交,伴随着社会动荡,中原先进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三次大规模南移,传入晋江流域,使泉州的历史文化具有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特点。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大港,呈现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海外交通高度发达带来的古代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东南亚各国文化,与闽越本土文化以及西晋末年“衣冠南渡”后在泉州大地上传播、发育的中原文化交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现象,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汇合地。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泉州历史上曾人才辈出,成为名人荟萃之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欧阳詹、曾公亮、蔡襄、梁克家、朱熹、真德秀、蒲寿庚、蔡清、李贽、王慎中、何乔远、俞大猷、郑成功、施琅、弘一法师等名家在泉州老城区里出生成长、居住、游历或任职。这些历史人物有的立过重要功绩,有的在学术思想上有重大成就,有的为发展海交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他们都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泉州老城区留下了一笔以海丝文化、闽南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清源山上看泉州古城清晰如鲤鱼,“山、城、江”一体架构古城城市格局,而15条历史街巷和5大历史文化街区,构成古城血脉。

□5大历史文化街区

1、开元寺—台魁巷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该街区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保护以开元寺为核心。

特色保护要求:把开元寺双塔在古城的历史地位作为保护与整治的核心。《规划》要求双塔周边20米区域建筑必须控制在一层,控高4米(檐口至建筑室外地面高度)。街区内有保护建筑12幢,街区建筑高度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高7米。跨巷风雨亭,是古城唯一留下来的跨巷亭,应加以保护维修。位于跨巷风雨亭西侧的已倒塌的保护建筑应以抢修为主,若经古城保护专家组确认无法修缮,则应按原规制、原基地、原风貌复建。此外,开元寺—台魁巷街区应充分利用传统历史建筑开发文化性较强的服务业。

2、旧馆驿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旧馆驿街巷已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保护要求:街区内有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保护建筑61幢。有泉州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通井、玉泉井及其他位于保护建筑及居民内的水井,应严格保护这些传统历史环境要素的原真性。开发小型茶艺、棋弈等服务业,恢复街区中街巷的传统石板路面。街区的建筑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高7米,须改建的建筑原为一层的,仍按一层改建,超过二层的,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按二层改建。应保护定心塔和玉泉井。通政巷4#为一类保护建筑,奎章巷内的保护建筑13#门旁有一横跨巷内的树,为古城内巷一独特景观,应重点保护。

3、中山路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中山路是泉州古城的中轴线,由它串联着开元寺、文庙、天后宫三片文物保护区,是古城商业氛围浓厚、历史建筑集中连片的街区。

特色保护要求:保护街区的商业氛围,街区应以步行为主,结合公交车服务,严格限制机动车驶入。中山路外围和几个交叉口处,应布置摩托车停放场,限制摩托车驶入。

4、文庙—后城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后城街已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又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特色保护要求:保持街区的传统面貌,路面应改为传统石板路面。重点形成泉州传统戏剧、南音等无形文化的展示区,使该区成为文化气息浓厚的历史文化街区。改建建筑应在原建筑基地上建设。改建建筑原为一层的仍按一层改建,超出二层的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制高度7米。结合旅游文化街、关帝庙、清净寺和八卦沟,形成以泉州特色文化艺术精品荟萃的街区特点。

5、城南聚宝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该街区是泉州古城城南片中传统历史建筑保存量多且集中的区域,聚宝街的历史背景和传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特色保护要求:1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121幢。以聚宝街的历史背景为依托,开发以珠宝和特色小商品服务为主。利用街区中传统历史建筑开发民居度假、传统民居生活体验的服务业,充分展现泉州传统文化。街区建筑应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高度控制在7米。街区的街巷应保持和恢复原有的石板路面。为了保持传统历史街巷的空间格局和风貌,街巷宽在4米以下的,其两侧的建筑应控制在一层,控高4米。

□15条历史街巷

1、西街:保护范围为东起钟楼西侧106米,西至距奉圣巷东侧10米。长1227米,街宽10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2、裴巷:保护范围为南起裴巷与西街交会处,北至距华侨新村路南侧34米处,巷长510米,宽3~6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3、新路埕和花巷:保护范围为新路埕和花巷街巷的全长,以及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新路埕全长235米,街宽6~8米。花巷全长237米,巷宽6~8米。

4、玉犀巷:保护范围为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250米,巷宽5~8米。

5、新府口:保护范围为南起新府口与玉犀巷交会处,东至新府口与观东巷交会处,长180米,宽2~4米,包含街巷及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6、后巷:保护范围为街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7、镇抚巷和敷仁巷:保护范围为镇抚巷全长和巷两侧面建筑的地段,全长200米,巷宽6米。敷仁巷西起敷仁巷和镇抚巷交会处,向东至95米处,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4米。

8、承天巷:保护范围为街巷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315米,巷宽3~6米。

9、西边巷:保护范围为位于承天寺东侧。街巷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均为保护范围,全长350米,巷宽二三米。

10、桂坛巷:保护范围为桂坛巷西段(西边巷以西),长240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三四米。

11、义全后街:保护范围为南起义全街,北至义全后街与义全土地巷交会处,长115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街宽2~6米。

12、马坂巷:保护范围为街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120米,巷宽2~4米。

13、金鱼巷:保护范围为东起金鱼巷与中山路交会处向西181米,西起金鱼巷与新华路

交会处向西384米,共长565米,包括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二三米。

二、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泉州老城区主要范围包括现今鲤城区鲤中、海滨、临江、开元四个街道,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泉州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为我们保存了泉州当年中外文化并存、多种宗教聚集、先进科学技术与社会高度发达的风貌。现有传统建筑包括传统民居、庙宇、宗祠等,总计44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开元寺、府文庙、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清净寺5处为国家级,李贽故居、施琅故宅、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崇福寺、承天寺、闽国铸钱遗址和通淮关岳庙7处为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其中中山路、八卦沟排水系统2处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还有未列入级别的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共68处(此次文物普查遴选出的代表,其中中山路区域42处,西街26处)。这68处古建筑中有传统民居53处(含名人故居15处)、铺境庙宇6处、华侨建筑9处。同时,泉州老城区目前存留的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市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八大类17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4项、市级2项,大部分项目保存完好,四级保护体系日益完善。

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是经济建设中带有普遍性的不可避免的尖锐矛盾。近年来,在泉州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在泉州老城区旧城改造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诸多不足,甚或失误,经深入细致的调查,目前老城区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

以泉州老城区现存的传统民居等古建筑为例。古建筑量大面广、类型齐全、雕刻精美、气势恢宏,但由于保护管理力度不够,在调查的120余处散落于老城区的各条街道、巷子的居住建筑中仅20%左右保存较为完整,80%以上受损程度相当严重:有的已大部分倒塌,有的已局部倒塌,有的即将倒塌,有的虽然外观完整但内部结构、构件多已霉烂破坏。目前大部分古民居均为外来打工人员租住使用,或以本地年老和低收入家庭居多,居住密度较大。有一些甚至已经变成了“七十二家房客”式的大杂院,乱搭乱建情况严重,阴暗潮湿,肮脏不堪,甚至堆积着大量易燃易爆的杂物,对古建筑造成损坏,又成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卫生死角,严重威胁着大众的安全和健康。这部分人群收入不高,要自行修缮既无能力也缺乏积极性,导致该类古建筑的完好率最低。此外,近年来文物贩子及不法之徒非法收购、盗窃古建筑构件甚至破坏拆毁古建筑以牟利,导致古建筑中的牛腿、雀替、花窗等遭偷窃,许多构件被人为破坏,加剧了泉州老城区古建筑遗存的生存危机。

三、保护原则与做法

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意识。

2.增强法制意识,严格依法办事。在加强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加强为古建筑保护立法的力度,研究制定古建筑保护的扶持政策。

3.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切实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需要和泉州老城区的现状,泉州老城区保护工作要遵循三大要素,即原物保护、原貌保护和风貌保护。

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篇3

关键词:地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创新

一、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建筑风格多数都以空间发展为主,而这种通过节省土地面积的高楼在建筑风格上,往往都空泛而没有特点。而在当下的城市化进程当中,过分注重发展的速度,从而忽略城市建设当中本土特色文化的融入,使得当下我国的大城市当中,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城市气质。在没有文化熏陶的城市当中,没有灵魂的城市辨识度必然不高,因为高楼各个城市都可以模仿,地标建筑亦是如此。只有地域文化的融入,才是当下地域民主建筑的精髓,研究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于更好地建设一座有特色的城市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地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

民居建筑文化实质上是这个城市当中劳动人民生活千年认识的沉淀。气候的差异,导致在建筑上都会有很大的调整,比如湿热地区的吊脚楼、竹楼,降雨量多地区的房顶倾斜角度等,南北气候差异,从而使得建筑风格有很大的差异,对于临水而建的城市,或者依山而建的条带状结构等,建筑风格的差异实质上是当地居民在千年的探索中,对于文化认识之后的决定。因此,在千年的发展当中,不断地传承和改良,从而使得其更加适应自然环境的发展。正是在这个契机之下,地域民居的建筑风格才更加明显。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也自成一派,西北的窑洞、内蒙的蒙古包、东北的炕头等都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当中汲取的经验,使得地域特色愈加浓厚。也正是因为地域民居建筑风格的多样化,从而使得建筑领域能够拥有更多鲜明的素材,从而使人能够根据建筑风格快速地判断出地域的特点。建筑不仅仅是时代的镜子,更是记录历史发展的影像,透过文化,可以对过去的历史进行一个有效的推测,从而来对于现代城市建设提出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作为地域民居建筑文化,不仅仅要进行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同时更要进行完善和创新,这样才能够保证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在改良的道路上,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全新地生态理念更好的融合其中,我们不仅要进行可持续社会的构建,也要向集约型转变。因此,在当下的民居建设过程当中,将地域文化同其更好地结合实质上是将其传承下来最好的途径。借助创新,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在空间上进行科学的调整,保证环境适应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发展。这样,在保护传统文化和地域民居这些伟大的建筑遗产的同时,也能够使得地方文化特色得到更好的认识和保护,在更加全面系统认识的基础之上,更好对于地域民居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三、地域民居文化保护与利用

文化输出无疑是最强的地域名片,当下很多城市在进行城市宣传过程当中,都强调地标建设,全新的地标建设已经不能够成为主要的代表了。而传统遗留的民居建设由于其不可再生不可复制成为了宝贵的财富。在对于地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上,城市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折射。提到对于地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就需要城市在全面规划过程当中,对于区域功能性的作用和价值发挥进行良好地把握和平衡,這样才能够保证不仅地域民居建筑能够达到一致性,而且文化在传承的同时也能够被更好开发利用,价值得到更好发挥,实质上也是得到更好保护的体现。在对于传统历史建筑保护当中,日本奈良的今井町,就是保护当中一个参照性较大的成功典范。通过进行新旧区域建设相结合,从而使得其街区内外不仅功能性作用都得到相应的发挥,而且原有区域在其中得到保护的同时,文化地域也由此更加凸显。京都的产宁坂在保护过程当中,对于历史文化的宣传性较多,通过进行多渠道的借助,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宣传,不仅使得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得到传承,而且借助文化的力量对于地域的宣传和影响也更加深刻。因此,在对于地域民居建筑文化进行保护过程时,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开发利用过程当中,对于传统的地域民居建筑要进行保护,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民居可以采用适当的仿古手法,从而使得现代民居的地域文化风格同传统保护区域内的地域民居建筑遗留都能够协调一直地发展,这样对于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都有较强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要想从长远的促进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还需要通过融合优化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来实现,因为民居建筑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有效体现,植根于传统文化精神上的现代民居建筑实质上才是更加符合现代建筑发展的道路,因为它不仅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对于传统的地域民居文化也在进行改良的传承,实质上也是文化传承过程当中的创新和有效探索。在地域文化基础上发展的民居建筑也必然能够真正成为一座文化城市,这样不仅在对外宣传上能够更好地形成自我特色,在对内促进上也有诸多的良性促进。

四、地域民居文化发展局限因素

(一)建筑材料

在当下我国的地域民居建设当中,用料的选择大多数是传统的民用建筑庸才。由于受到历史发展的因素制约,当时的生产水平使得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都有到达足够的抗腐蚀性。传统民居建设主要依靠天然木材、黏土或者砖木混合型结构。这些材料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当中,受到封杀、日照、雨水等的腐蚀,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毁,因此如果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修缮,地域民居存在的数量会逐步减少,另外在布局上、楼层承重上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因此传统民居的减少也必然会导致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没落。当下如果无法将地域民居的建筑有效地同现代建筑相互结合,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多变的空间组合与高层建筑的需求,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地域民居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施工技术

在当下的地域民居建筑当中,由于建筑多数的钢筋水泥代替了传统的作业方式,也使得许多传统的施工技术被搁置。通过对于当下地域民居的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建筑风格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技艺被忽略,当下新的施工技术不仅在效率上有所提升,而且施工工艺更加耐用,导致当下很多传统的施工已经在逐步失传,老一辈的技术工人如今越来越少。由于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之后,年轻一辈大多都出外打工而不愿继承这一类技术活,从而出去寻找更多的工作机会,追求更好的薪资待遇和更好的生活质量,从而导致传统的施工工艺面临青黄不接的地步,造成了施工技艺断层的尴尬局面。

(三)建造成本

在当下的规模化作业当中,建造成本伴随着批量化的生产,现代化的建筑建造成本在不断降低,而且在建筑工艺的优化上,对于建筑用料也進行了全新的整改。但是在传统民居建筑当中,可替代的材料不多,而且施工工艺和流程也更加繁琐,由于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属于不可再生材料,并且需要支付人工费、管理费等都会导致传统民居的建造成本大幅上升。传统民居的建造过程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要比现代建筑多出20%-50%,在建造成本增多的同时,工艺更加繁琐,这样便意味着后期的维护和修缮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才能够保证其更好的发挥功能性作用。过高的成本投入直接导致在当代的民居建设当中,传统文化的融合门槛过高,因此许多开放商不愿意将建造方案倾向于此。这些不利因素的制约使得中国传统民居建设的推广与发展日趋缓慢。政府部门没有进行相应的宣传复制,从而使得在对现代化的民居建设当中,建筑风格也都没有形成地域化特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为了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建筑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需找到适合传统地域民居建筑同现代化设计的道路,是保障文化传承和创新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逐渐意识到传统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发掘创作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现代民居。在对地域民居建筑的创新当中,有很多也进行了一些良好的探索和创新。例如北京东城区“焕新胡同21号”是一座东西两跨的三进四合院,通过提取老北京四合院的地域文化精髓和现代科技结合,运用现代生活空间功能及布局的改造、局部加建扩建、建筑设备的改进等技术,向我们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所产生的魅力。通过将传统老北京的建筑风格进行保留,使得民居建筑更加富有特色。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在未来社会发展中需要将原有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结合,从而创造出个性化、人文化的全新设计符号。只有植根于文化创新上的建筑,才是有灵气的建筑,因为历史的沉淀,使得地域民居建筑的特色能够得到更好地保留和放大。

在现代化的发展当中,实现地域民主建筑文化创新的理念需要不断地融入新的科学观念,比如当下的环境问题、能源危机等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进行民居建筑过程当中,充分认识这些问题,并将其改良之后同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结合,实质上就是更好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事实上,地域民居建筑就重视与自然环境结合,可谓是“土生土长”的生态建筑。在这个建筑过程当中,可以去享受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材料、能源的多种选择,在建筑工艺当中,对于传统的制造工艺要进行学习改良,这样在对于民居建筑的应用当中,才会有更多原生态、高效率的东西涵盖其中,这样的过程不仅使得历史进行了一次变相的优化改革,也使得其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从而在现代建筑发展浪潮当中,能够凭借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和工艺,融入到城市化的进程中。

参考文献:

[1] 李燕,佗卫涛.解构主义对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风格影响漫谈[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0)

[2]江俊浩,邱建.四川罗城古镇传统聚落空间的营造及其人居环境启示[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05)

[3]余华玲,李华.浅谈“湖广填四川”对巴蜀地区的文化影响[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

[4]周晶,李旭祥,孟祥杰.青海撒拉族“庄窠——篱笆楼”民居的社会环境适应性研究[J]. 建筑学报,2012,(S1)

[5]闫有喜,李群,李文浩,闫飞,衣霄,王磊,贾艳.土性文化——新疆鄯善县麻扎村生土建筑景观规划设计解析[J].装饰,2010,(03)

作者简介:

羌族建筑空间文化要素研究 篇4

关键词:羌族,传统建筑,建筑类型,聚落

1 羌族建筑空间的历史演变

羌族的祖先原居住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湟一带,在战国时期由于受到来自秦国的严酷军事压力而四处迁徙。在秦汉时期,西北的羌族人逐渐向南迁徙,并最终定居于岷江上游的河谷地区,社会形态也开始由游牧业向农业转型。由于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一些地区的羌族建筑开始向藏族建筑的形式靠拢,这种情况也出现于其他的少数民族中。唯有位于岷江上游地区的羌族古建筑仍旧沿着自身的发展轨迹由洞穴向窑洞、板筑和石砌逐渐演变,并最终留下了如曲谷、黑虎等将古羌风格延续至今的寨子,现如今这些寨子已经成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观。

羌族由于自然环境、人文等因素,造就了独特的建筑风格,高超的建造技艺。材料以石为主,与汉族的以木料为主,追求“盛德在木”的建筑选材原则大相径庭。羌族建筑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三种主要形式: 帐幕式、窑洞式和干栏式,风格古朴。

羌族建筑室内至今还完整保留中心柱的结构形式,体现了对游牧民族帐幕式的继承,且羌人将信仰与空间结构相糅合,中心柱演化成了室内空间中的精神象征。这种表现形式,与羌族的历史经历密切相关。羌族先辈中大多数是从西北迁至岷江上游定居,虽然生产方式已经由游牧转为了农耕方式,但很多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仍被保留下来并与农耕文化相结合,成就了羌族文化建筑空间上的鲜明特色。

羌族的单体建筑,布局合理有序,与我国传统合院式建筑相似,呈外部封闭,内部开敞的院落形式。由于地处山地,因地形因素羌人为适应环境又将汉族建筑形制加以智慧的引用。在汉族四合院形制的基础上,羌族的“四合院”进一步向上或地下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羌族退台式合院样式。

建筑聚落注重一体化布局,在空间形式上类型丰富、灵活多变,如理县的桃坪寨、通化寨,汶川的龙溪寨是以水渠为中心的空间; 如茂县的黑虎寨,汶川的羌锋寨、布瓦寨是以碉楼为中心的空间; 如茂县曲谷、西寨都是以该寨的王太昌官寨为中心展开布局的空间形式,再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空间环境。

2 羌族传统建筑类型

羌族传统建筑主要类型有石砌房、羌寨、碉楼、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

2. 1 碉楼

碉楼多建于村寨的住房旁,高度在10 m ~ 30 m之间,主要功能用以御敌和贮存。碉楼的形式主要有四角、六角、八角,有的高达十三四层,材料多是石片和黄泥土。修建时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不绘图、吊线、不用柱架支撑,砌得平直整齐,外观也很美观。其就地取材的土石墙面,与本色的木质材料相配合,与周围的青山绿树相映衬,给人以古朴、素雅的美感。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

2. 2 羌族民居

羌族民居,历代为人赞颂,或为典籍或为流传,曰“邛楼”曰“碉房”曰“板屋”,均不同程度触及民居概貌。然多底层蓄养、2 层住人、3 层罩楼、晒台。羌族民居无论量与质都是羌族建筑体系中分量最重者,自当为羌族建筑核心。

碉楼民居是碉楼与民居最好的融合,内部有门和民居部分相通,有的拆去碉楼1 ~ 2 面与民居空间内墙,仅留碉楼外部转折的墙体和民居外墙共同形成外部围护。一座高耸的碉楼下紧连着一座住宅,空间形态及特征十分明显,从空间组合,结构受力,材料使用,空间分配等彻底融入一体,是羌族民居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2. 3 羌寨—羌族聚落

村寨聚落的形成首先是人类需要聚居的本性所决定的。人类共同生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相互协作,更好地实现繁衍、防御、获取资源等方面的目的,源于此聚落形成了。人类聚居以及聚落的逐渐形成与发展是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并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类生存进化的过程。

羌族村落的形态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其中包括带状村落和圆形、多边形村落,其中圆形和多边形村落受自然因素影响最大。平原面积大、河流较少、地形完整、开阔平坦是圆形或多边形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由于这些自然环境,村落形成多以水源、交通路口等为中心地带。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必然造就聚落形态的差异,村寨的形态体现聚落的环境适应性。

羌族传统村寨的选址忠实地反映了人们的信仰,在羌人艰辛的生活环境和颠沛流离的迁徙生存状态中,大自然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和灵魂所依,因此聚落要朝向神的方向,对朝向的选择是他们信仰的表达方式。在羌人的风水理念中,要“门对槽,坟对包”,“槽”即是山间的空隙。无论是住宅还是聚落的选址都要避开山体的遮蔽,以便透过山间,遥望到远处连绵的雪山。羌族聚落的布局无一不是面对远处的大雪山,如龙溪乡阿尔村的阿尔寨。

2. 4 索桥、栈道

1400 多年前为便利交通,羌民就创造了索桥( 绳桥) 。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柱或大木柱,石柱与木柱上挂胳膊般粗的竹绳,多则数10 根,少则数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竹索扶手,高出桥面1 m多。羌族地区山高谷狭,交通险阻,羌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与智慧还架起了竹索桥、“悬筒渡索”的溜索和木架的挑桥,开凿了栈道。今天在羌族地区仍然可以看到大量的栈道遗存。

2. 5 水利筑堰

至今已有2000 多年的四川灌县都江堰工程仍在造福利民,由于羌族民间石匠农闲时常外出做工,这一举世闻名的工程就凝聚有古代羌人的血汗和智慧。

3 现代羌族建筑类型

根据对灾后重建的羌族聚居地建筑现状调查,现代羌族建筑主要有下面5 种形式: 修旧如旧型、传统风貌型、现代碉房型、生态型、川西民居型。

1) 修旧如旧型: 在地震中受损较小的部分羌族传统的石砌碉房、夯土碉房、木质吊脚楼等建筑。按受损前建筑原貌恢复或基本按原貌加以复建,室内功能布局、建筑风貌与原建筑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

2) 传统风貌型: 以汶川县东门寨为代表,外观风貌仿传统石砌工艺、内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表平贴片石修建,内部功能和布局则根据现代生活和旅游接待需要布局,底层一般设客厅、餐厅、客房、电气燃料厨房、卫生间、二楼客房和晒台。在内部空间设置中,几乎已不再有精神信仰的物质体现。

3) 现代碉房建筑: 此类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或近方形,外观风貌特征为: 高1 层~ 3 层的单户或连户平顶建筑,外墙用白色或浅黄色涂料饰面,部分房屋外墙上绘制红色装饰纹饰,房顶上砌供奉白石神的尖角状房顶角,内部功能根据现代生活需要布局,仿现代城镇民居或商住建筑,设客厅或商铺等。这类建筑在岷江上游河谷公路干线沿线随处可见。

4) 生态型: 此类建筑为3 层楼房,一般为4 户连排或少数为单户建筑。以现代新型轻钢建筑材料构建梁架为建筑结构,用当地石材、木材、黄泥及少量混凝土等修砌墙体,以蓝色玻璃彩钢瓦搭建人字坡屋顶,建筑平面布局采用现代城市别墅。目前在茂县杨柳村试点,正待推广。

5) 川西民居型: 此类建筑风貌以人字形坡屋顶的川西民居风貌为基调,一般分为3 层,为满足居住采光和发展旅游食宿接待的需要,窗户一改传统为防御的小开窗形式,采用大玻璃窗,考虑羌族特有石砌墙体建筑风格,外墙局部贴彩色外墙砖或石片,屋面为青灰色琉璃瓦。

以上这几种现代羌族建筑形式,除第1 种修旧如旧型外,其余4 种都没有较深入的研究羌族地域文化的深刻内涵,在其研究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分解与重构,进而创造出新的羌族建筑文化,而更多的是从某一种已有建筑风格和形式上予以模仿,有急功近利之嫌。

参考文献

[1]季富政,宋绍南.中国羌族建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社区文化建筑研究 篇5

关键词:新中式建筑;地域性;文化内涵;远洋太古里

0引言

社区文化建筑研究 篇6

一、安远庙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作用

安远庙是清朝乾隆皇帝在平定准噶尔过程中,继普宁寺、普佑寺后在承德修建的第三座寺庙。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取得了平定准噶尔的胜利,使西北边疆出现了暂时的稳固局面,而阿睦尔撤纳的叛乱,使这种稳定局面遭到严重破坏。在伊犁河畔世代居住的达什达瓦部人民,无法忍受这种迫害,于1755年9月开始,在达什达瓦寡妻的率领下,举部东迁,于当年10月到达清朝西北重镇巴里坤。后于1759年5月,先后两批到达承德。达什达瓦部为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乾隆皇帝高度重视,将迁入承德的达什达瓦部众归入驻防八旗,隶属于上三旗①,并仿照新疆“固尔扎庙”的造形,在避暑山庄东北侧修建了安远庙。安远庙碑文中详细记录了当时寺庙的建造缘由,是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和发展的重要见证。从现实作用看,清朝统治者兴建避暑山庄外八庙,其深远意义在于用“绥靖荒服,柔怀远人”的政策团结少数民族,实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乾隆皇帝在《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碑文》中写道:“然予之所以为此者,非惟阐扬黄教之谓,盖以绥靖荒服,柔怀远人,俾之长享乐利,永永无极云” ②这种以怀柔政策处理民族问题的政治手段,对于当今处理民族问题、融洽各少数民族关系、促进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具体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安远庙的建筑形式,既有汉式寺庙“伽蓝七堂”的布局,又保留了固尔扎庙“都纲法式”的风格,融汇了汉、藏建筑艺术的精华,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民族、宗教、清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二、安远庙古建筑保护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清朝时期,安远庙曾得到很好的保护和维修。但至清朝末年,随着清王朝政治腐败和经济状况不断恶化,安远庙长年缺乏维修,寺内建筑损毁严重。建国后,国家对安远庙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从1976年到2005年,先后对安远庙普度殿、碑亭等古建筑进行了保护维修。特别是2010年8月,实施了安远庙古建筑保护工程,对普度殿、山门、碑亭、东西配殿、四门阁、路面等进行了全面修缮,排除了普度殿木构架糟朽、整体倾斜的隐患,恢复了排水系统等,使文物古建筑基本排除了险情。但由于安远庙古建筑体量庞大,以木质建筑为主,保护修缮难度较大,目前在遗址保护、壁画修复、园林意境整复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安远庙围房基址经风历雨,残损严重,目前还没有更加完备的保护措施;二是普度殿内壁画受风雨侵蚀、墙体变形、开裂等影响,已出现画面褪色、开裂、剥离、颜料层脱落等病害,特别是二、三层壁画损坏非常严重,大部分壁画已无留存,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可能有永久消失的危险;三是寺庙园林植被破坏严重,园林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四是寺庙殿堂展览陈旧,部分殿堂闲置甚至关闭,景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得不到充分展示;五是景区宗教文化活动缺失,未建立起与历史文化相配套的宣传展示平台,景区内可供游客参观的内容非常少,宗教历史文化有待进一步挖掘。

三、安远庙古建筑保护的建议

鉴于安远庙古建筑现状和保护修缮中的问题,笔者建议:

一是实施安远庙围房基址保护工程。围房是安远庙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远庙后半部分由64间单层群房与普度殿共同构成了回字形封闭院落,这种建设形式,称作“嘛呢噶拉廊”。这样做是为了满足僧众讲经习文、信徒祈福拜佛的需要,有强烈的向心趋向③。由于受自然、人为因素影响,围房现在仅存正面五间碑阁,其余全为基址,安远庙“都纲法式”建筑风格名不副实,且基址杂草丛生,部分方砖酥裂、毛石台帮覆盖淤土,局部空鼓、缺失。建议尽快实施安远庙围房基址保护工程,归安围房基址,清除基址上的杂草、压面石上的淤土和台帮外侧的杂土,拆砌空鼓、缺失的毛石台帮,并重新勾缝,然后重做围房墁地砖一步三七灰土垫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因风雨侵蚀发生提升或下沉的柱顶石应恢复到原有高度,对位置改变的柱顶石,应确定原有位置后再进行归安;对后檐残存的墙体,如墙体高度低于墁地方砖,应增加一至三层方砖,高低错落砌筑,并相应设置排水通道。基址归安后,可以借鉴西安罗经石遗址保护的做法,采用棚罩式保护方法,对围房基址实施长久保护。具体做法是:在围房基址顶部搭建保护棚,采取轻钢结构,钢化玻璃屋面和玻璃幕墙,以灰色调为主,力求与寺庙历史原貌相符。这种棚罩式做法,既可保护基址防止风雨侵蚀,又可以在展棚外面清楚的看到遗址现状,同时配以基址复原效果图和文字說明牌,可使游客真实地了解安远庙围房昔日的风采。

二是实施安远庙普度殿壁画保护工程。普度殿壁画原绘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置于殿内四壁,分上、中、下三层,总面积330.49平方米,以工笔重彩手法绘制,描绘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④,有慈悲善良的菩萨、勇猛无畏的力士、手擎摩尼珠的人首蛇身的怪物,壮丽的天宫、吉祥的寺观、洁净的莲池和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花鸟鱼兽,线条流畅,色彩绚丽,极好地烘托了寺庙的宗教氛围,呈现出一种清新、柔和、亮丽的格调。但因受风雨侵蚀、墙体变形、开裂等影响,壁画出现画面褪色、开裂、颜料层脱落等病害,目前一层北墙壁画下半部分已被损坏,二层南墙西面仅存10余平米壁画,且损坏严重,其余均无存留,三层壁画毁坏贻尽。建议尽快启动普度殿壁画保护工程。遵循《文物保护法》原则,对一层壁画进行保护性修复,修复时采用与原壁画相似的颜色进行修补,在色调的处理上将复制部分降到次要位置,以突出原画特点,同时采用与原壁画相同的传统绘制手法,仍以矿石为颜料,保持其固有风格,达到最佳复原效果。壁画修复后,应建立科学、系统的壁画保护体系,完善壁画价值评估、病害机理研究、环境监测、壁画日常保护监测等机制,注重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壁画保护专业人员,实现承德古代壁画保护专业化、规模化。

nlc202309032358

三是实施安远庙园林环境整复工程。园林景观植物与古建筑共同构成了安远庙的空间整体。清朝时期,安远庙内多栽植油松、侧柏、国槐等树种,配以体量精巧的建筑,共同衬托出庄严、宁静、淡雅的寺庙气氛。从清末历史照片看,安远庙的植物以油松为主,且多数油松已经封顶,整个寺庙被古松掩盖其中,很有深山藏古寺的气蕴。随着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安远庙古松日渐稀少,至今仅存古松1株。另外,在补栽过程中,新栽的树种未考虑原有功能性分区,杂乱栽植,打破了寺庙园林景观规整对称的格局。建议以恢复园林景观意境为主线,重新配置寺庙三进院落的园林植物,恢复古典园林意境。一是在普度殿四周(原有栽植点)采取规整对称的做法,栽植油松、新疆杨、花灌木,围房基址归安后暂植草地。二是第一进院落围墙四周除原始位置补植油松外,突出栽植新疆杨,山门前两侧补植新疆杨,突出此庙风格。三是庙墙以外,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面山坡作为绿化用地,栽植油松、侧柏、国槐,形成山林寺庙风格,突出古朴、淡雅的寺庙园林气蕴。

四、安远庙历史文化传承的建议

安远庙作为清代第二个政治中心,这里发生过厄鲁特蒙古族首领觐见乾隆皇帝的历史事件,记述了达什达瓦部万里东归、迁居热河始末。此庙建成后,不仅经常举办“跳步踏”、“吉祥法会”等宗教活动,更是梵僧喇嘛赡礼唱经和蒙古贵族朝觐聚会的重要场所。但随着时代变迁,安远庙遭受了人为、自然因素的严重破坏,时至今日,早已见不到梵僧喇嘛赡礼诵经的身影,景区的宗教文化氛围十分淡薄。就加强景区历史文化传承、推进宗教文化产业发展,笔者建议:

一、在寺庙驻设喇嘛,定期举办宗教活动,恢复安远庙的宗教文化功能。清朝时期,安远庙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正月初八日至十五日举行“跳步踏”。另据《钦定热河志》记载,在乾隆时期,安远庙“设副达喇嘛二名,苏拉达喇嘛一名,格思贵一名,其他为平僧。”⑤随着时间推移,安远庙早已听不到喇嘛的赞呗之声。建议恢复安远庙为宗教活动场所,迎请喇嘛入驻寺庙,恢复其佛事活动,定期举办跳步踏、送巴灵、六月六凉尘仪式⑥等宗教活动。一是举办“跳步踏”宗教活动。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正月初八日至十五日,在山门前广场举行“跳步踏”。二是举办“吉祥祈福法会”。安远庙主体建筑普渡殿,殿内正中供奉的主尊佛像绿渡母,是藏传佛教中最常见的女神,传说为观音菩萨的化身,是救苦救难的善良女神。农历四月初九是绿渡母的生日。清朝每年这一天,外八庙的喇嘛都要来到安远庙普渡殿做法事。建议每年农历四月初九,在安远庙举办“吉祥祈福法会”。由普宁寺、安远庙喇嘛云集至此,在普渡殿绿渡母像前,行三跪九叩礼拜见绿渡母,赡礼唱经,吹奏法器,祈福平安,共祝吉祥,重现昔日寺庙诵经阵阵、香烟缭绕的宗教氛围。三是举办“凉尘”仪式,再现昔日香火鼎盛、信众云集的宗教场景。

二、建议高质量举办《民族团结的丰碑——达什达瓦部万里东归展》。1985年,安远庙南北配殿曾举办过《安远庙历史展览》和《藏传佛教跳步踏展》,详细再现了达什达瓦部英勇东迁的始末,可惜由于时间推移,展览照片多处破损、实物陈旧、配套设施损坏严重,展览已于2005年关闭。为真实再现安远庙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建议在南殿配举办《民族团结的丰碑——达什达瓦部万里东归展》。展览分“达什达瓦部迁居热河”、“乾隆皇帝优恤达什达瓦部人民”、“神秘的宗教活动—跳步踏”三个专题,利用文物照片、供器、图画、沙盘、影像等手段,展现达什达瓦部浴血奋战、英勇东迁的历史场面。展览可列出达什达瓦部族属世系图、厄鲁特蒙古族由来、达什达瓦部东归热河路线示意图,形象直观的向人们介绍这一历史场景。在北配殿举办《安远庙古建筑保护展》和《普度殿精品壁画展》,一部分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安远庙古建筑保护修缮情况;另一部分通过文字、照片等形式,向人们展现普度殿内精美的壁画。

三是完善机制,加快推进安远庙宗教文化产业发展。当前,休闲、度假、养生、文化娱乐、宗教信仰旅游已经成为趋势,宗教文化产业正向多元化、休闲化体制迈进。游客在观赏风景、品读历史、亲近自然的同时,更多的会追求轻松、舒适、美观、健康的精神享受。安远庙应围绕宗教文化特点推进产业发展,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品牌,将景区建成为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佛教文化休闲度假区。一是抓住休闲养生主题,在景区设立医学养生知识讲座、静养与运动、膳斋调养、禅密按摩等项目,制作富有特色、档次较高的休闲养生产品,將安远庙建成为中国北方宗教养生基地。二是丰富景区宗教旅游项目,开发佛教信仰游、佛教避暑养生游、佛教文化考察游、佛教生态伦理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三是建立佛教用品一条街,佛像、佛龛、佛香、蒲团、经书等各类佛教用品种类齐全、档次各异,吸引信众、游客参观,成为外八庙最大的佛教用品集散地。

注释:

①李林俐、韩利 著:《承德旅游指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

②赵玲 著:《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讲解概要》,地质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③李建宏 著:《安远庙探微》,出版在《纪念避暑山庄建园三百周年论文集》(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④姚崇唯 著:《承德古代壁画及其保护》,出版在《纪念避暑山庄建园三百周年论文集》(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⑤《钦定热河志》

⑥李淑翠 著:《安远庙琐议》,出版在《外八庙》(《河北文史资料》编辑部1992年6月)

藏族民居建筑色彩文化研究 篇7

一、藏族民居建筑色彩文化体系

1. 表现等级及其层级关系

若深入研究就能发现其中存在着变化多元的色彩国度, 每一种色彩都拥有着许多神秘而深刻的教派思想。如佛教密宗里五大元素土、火、水、风、天的色彩形象, 依次黄色是象征土、红色是象征火、白色是象征水、绿色是象征风、蓝色是象征天。藏传佛教的色彩文化内容十分精彩又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把崇尚和美感需要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建筑色彩无论从色彩还是样式表达上都被用来预示和揭示着藏传佛教的独特思维和观点, 扩大了人类对建筑创作的无限遐想。每一种色彩都有着自身特殊的含义, 所以对应使用在了有所差别的建筑及其中某些地方, 如藏族的建筑经常采用了白色, 红色, 门窗的框檐则为黑色。白色有幸运祥瑞之意, 用于大面积的墙面, 黑色表示罪恶用于与外界的交流的建筑门窗, 以防御邪气侵袭。

2. 文化体系特征综述

藏族民居建筑都会在门和窗的地方点缀大量鲜艳的图案, 构成对比强烈的色彩结构。蓝色二种颜色一般是会被用在这些构成之中, 大面积白黄红三种单色墙面和其相互映衬。通常大块黄灿灿的屋顶, 配着黑色门窗外框和框檐上的局部点缀的靓丽彩色图案就是传统的宗教建筑, 它们形成一套完美的结构体系在整个藏族民居建筑色彩文化之中, 并且与高原的壮丽景色相得益彰。民居建筑色彩的运用在一方面是需要考虑建筑物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而另一方面, 也是考虑建筑所在民族的人文环境。若要充分运用色彩文化就需要深入探讨建筑周边地区的习俗, 确认此建筑所处地域是否存在着传统的色忌惮或信念, 民族和地域的色彩选择的倾向, 以及此民族的色彩喜好。民居建筑色彩文化的使用不仅要求维持建筑自己的特点也要融合周边的环境、自然因素, 还需要与建筑所在地的人文情怀相协调, 符合当地人的特色传统或者民族性的信仰和地域性要求。民居建筑色彩文化的运用只有在达到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人文环境的统一情况下, 才能使建筑设计获得巨大成功。建筑文化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载体, 在不同地域差异中都发挥了独特作用。民居建筑色彩文化是一种人文的民居建筑言语, 在民居建筑的外部形式要素中也占有至高无上的位置。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不断快速剧增, 社会文化在不断的提升, 民居建筑的地域特征正在慢慢消逝, 不管是政府要塞、仁人志士还是专业精英, 都要从民居建筑色彩文化开始入手, 并试图重新塑造和保护民族人文、地区特点与民族特色。

二、民居建筑色彩文化体系的传承及发展

1. 城市色彩文化和地域色彩文化保护

城市的建筑色彩文化会展示出其本性及文明的发展程度。一座城市独特的个性特色必然是这座城市建设发展永恒不变的目标, 而要评判一座城市的形象好坏, 色彩文化的艺术感毫无疑问是放在首位的。色彩文化在城市建筑设计中起到重要的结构要素和言语的作用, 在其设计中若能得心应手的运用色彩文化的情绪定律, 能充分的发挥出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 就必定能调动起广大群众的关注, 可以使人产生十分丰富的联想。城市建筑规划设计, 在未来设计中引起高度的重视, 将色彩文化归纳为现代城市建筑规划中, 并进行一系列科学、系统、合理的设计来创造出生动丰富、个性突出的适宜人居住的环境。人类给一座城市所勾勒出来的色彩文化将作为评判城市建筑优秀程度的一个标准的组成, 这也反映着其自身的文化遗产。

2.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藏族建筑色彩文化的传承

建筑都并不是独立单一产生的, 它是会与四周的环境、自然或者人文等都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一些曾经保护过我们的肉体、取悦过我们情感、扎根于我们心灵的古老建筑, 已俨然成为了一种艺术和文化。在这个快速发展且有些轻浮躁动的社会中, 需要去不断的探索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色彩文化的可能性。建筑也是人文情怀的一种表现形式, 不仅从地域的历史延伸出发还是从民族的文化传承出发, 建筑设计都应该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长久理念。将所有发展的需要和需求等问题考虑到民居建筑的相关保护措施中去, 使得设计方案的提出更加具有实际和有力的应用价值。这需要我们给民族民居建筑色彩文化的保护提出有价值的灵感和意义, 为了维护民居建筑色彩文化分析出一些有重要意义的实际对比价值, 为意义深远的民居建筑色彩文化的传承及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三、结语

各时期的建筑色彩文化都是珍贵的历史遗产, 秉承着人们悠久历史发展和进文明历程。藏族建筑色彩文化的很多运用设计手法都是十分宝贵的, 它们是伟大中华民族的魁宝。当下对于建筑色彩文化的研究与设计将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如果将来产生的建筑色彩文化设计, 能汲取其设计理念的种种优点, 并且和我国在建筑色彩文化上的美学理念精髓相结合, 充分考虑到要传承并发扬中国悠远的历史文化, 用制定的颜色来增加我国民居建筑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等特色, 这样必然会创建出不仅能将年代特色创造力充分展现又能囊括大量地域传统特征的建筑色彩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丁昶, 刘加平.藏族建筑色彩探源[J].建筑学报, 2009 (3) .

[2]孙林.藏族传统宗教中的灵魂观念与祖先崇拜[J].西藏研究, 2007 (03)

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及创意研究 篇8

1 高层建筑的文化特质

高层建筑的文化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与自然相对的社会性。人类学家泰勒早就明确提出:文化是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创造和获得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1]。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才甚至认为周口店山顶洞人的岩洞也是文化的产物。二是, 与聚和不同的整合性。建筑是一种文化实体或形态。也正是因为它与文化有着这种同构关系。如明清北京城体现了伴随着日益加深的忧患意识就是自我拔高的文化中心主义和唯我独尊的心态[2]。三是, 时空的一体化和结构的自组织性。按照文化传播学的观点, 文化的存在在于传播, 而传播本身就意味着时空一体化, 这一点在建筑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印度的泰姬玛哈陵。

2 高层建筑设计文化创意策略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空间的维度和时间计算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变, 这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当然, 也影响了反映这些方式的建筑。当此状态下, 高层建筑设计的创新主题和文化理念主要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关注场所与环境以体现高层建筑文化特质的兼容性。二是, 注重信息空间意义的表达以体现高层建筑文化特质的动态性。三是, 注重形态文化创新以体现高层建筑文化特质的开放性。四是, 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高层建筑生态特质文化构建。五是, 解构主义主导的后现代高层建筑话语。六是, 现代高层建筑文化观念的有机重构。

(1) 形态文化:形式语言创新策略。

建筑形态代表建筑的艺术价值, 在塑造高层建筑主体视觉形态时, 应遵循整体性、简洁性和易识别性三原则。如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 (图1) , 由一低一高的两片单弧围合圆形的大厅组成, 具有市政建筑的象征和隐喻意义。亨利·考伯创作的西班牙伊斯巴修大厦 (图2) 也显示了形式的理性之美。

(2) 新技术文化和美学新价值:技术与美学策略。

在当代社会中, 信息技术和边缘学科的发展使得各学科不断相互渗透、交融, 处于信息时代的高层建筑美学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频繁、更加显著地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3]。聚合的建筑“技术——文化”系统内各体系自身都具备完整的结构、层次和功能, 并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子系统 (图3) 。由各体系间相互关联所构成的大系统具有整体意义, 这种意义用以表达建筑特征和属性, 由此形成多元、综合而又完整的建筑表意系统。

建筑技术的本质在于人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合乎规律与目的的统一, 是人的自身力量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的感性的对象化。高层建筑在表达力学逻辑、科技理性和经济性的时候, 也表现了结构艺术美。结构科学的美感来源于结构形式和受力特征及其材料的配置之美, 结构形象的表现力来源于力学逻辑的清晰和形式的创新, 如德国慕尼黑22层的BMW公司办公大楼;法国的Jakob+Macfarlane, Dominique Jakob设计小组提供的台北艺术表演中心国际竞赛数字化设计方案 (图4) 。

(3) 地域文化:整体地区 (场所) 策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高层建筑形式与风格日益多元化, 同时也意识到地域性文化的价值所在, 出现了众多较好结合地域文化特征的高层建筑。这种结合地域文化特征 (民族精神、地区生活习性以及地方风俗和信仰等) 的趋势融合了现代建筑的诸多优点, 同时又很好地延续和继承了文脉和传统。

如, 北京工商银行新楼 (图5) 由一座“凹”字形楼房和其内含的一座弧形楼组成, 配楼与主楼合围成大圆环。“天圆地方”的母题既代表了中国的传统建筑特色, 又隐喻了中国古钱币的造型和传统的金融文化, 从而超越了传统符号的简单模仿, 在建筑形式和空间中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4) 生态文化:基于环境的策略。

人类所需要的并不是一股脑地抛弃先进技术, 而需要一个根据生态原则筛选的技术发展, 从而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新的和谐做出贡献[4]。迄今为止, 只是局限于废弃物的处理和能源生产方面, 但是, 由于费用的逐渐降低, 可以预见到信息技术也将包括进来[5]。尤其是在生态项目的应用方面, 这种技术对信息收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也鼓励了非集中化的决策。

如, 马来西亚HITECHANGA广播大楼为抵御热带强烈的阳光而采用可动“面罩”与开敞庭院相结合的设计, 表现了特殊环境下的独特的生态建筑形态文化 (图6) 。再如, “未来系统”在创作“绿鸟” (图7) 时希望以此来尝试改变摩天楼的节能效率低的缺点, 探索通过在城市中心建设摩天楼来解决当代城市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5) 摩天楼的新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规模化策略。

以规模发展创造优质、高效、特色、创新的高层建筑创意策略也是导致目前乃至将来高层建筑竖向高度摩天化、水平群体城市化倾向的主要因素。如, 西班牙建筑师哈韦尔·皮奥斯 (JavierPioz) 和罗莎·塞尔维拉 (RosaCervera) 设计的摩天城 (仿生) 超群大厦是一个科学革新项目。

3 结语

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追求以人为本的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需要清醒地认识建筑的文化本质, 以广义建筑学的视角, 综合分析城市、园林、建筑系统蕴含的建筑技术、建筑艺术, 提高总体把握、鉴赏评价城市规划建设的文化自觉性和科学自觉性;需要总结生动传神的民族性地域性建筑语汇和符号, 传承渊源深厚的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人合于天、情境交融、因地制宜、因材适用、巧于因借等建筑意匠和营造技艺, 珍视我国传统经典建筑蕴藏的生存智慧、生态策略、审美情趣、环境伦理、哲思意蕴, 把握中国建筑文化的民族根、地域魂, 增强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力和精神回归的自觉性;需要放眼世界,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 辨析中外建筑文化的差异, 吸纳国外先进的建筑技术, 借鉴西方经典建筑包括古典复兴、经典现代、后现代各种流派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变化的驱动力量, 抽象出生动的建筑理论、科学的设计构思和精湛的设计手法, 追寻建筑技术的时代进步、审美追求的时代演变, 提高吸取精华、取长补短、加速乡土建筑现代化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回顾中国建筑现代化的勤奋探索和历史实践, 认真总结建筑市场对外开放历史进程中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域建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 以利坚定信心, 继往开来, 谱写现代性地域性特色鲜明的城乡建设神韵华章。

参考文献

[1] (英) 马修.韦尔斯 (MatthewWells) , 著.摩天大楼结构与设计[M].杨娜, 易成, 邢佶慧,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刘建荣.高层建筑设计与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编著.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作品与思想[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4]郑少鹏.时尚文化逻辑下的建筑观察[J].建筑学报, 2007 (9) .

社区文化建筑研究 篇9

文化建筑因其独特的地标性和广泛的公共性吸引着众多建筑师的浓厚兴趣, 我们也不例外。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自1979年建院以来, 非常重视文化建筑的创作, 充分发挥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 积极参与文化建筑的各种投标和竞赛活动。我们从1983年深圳科学馆方案竞赛开始, 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 再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 通过长期探索和不懈努力, 基本实现了“一件作品、一篇文章、一个奖项”的精品发展路线, 仅文化建筑就取得了四项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乐山大佛博物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 在内的瞩目成就, 为我院品牌形象树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见证了我院快速良性的发展历程。

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 围绕“两观三性”的核心创作理念 (即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 我们逐步提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作观和方法论, 以进一步提升文化建筑的创作水平——即从地域入手, 探寻建筑空间形式和场所精神生成的依据;并以此为基础, 升华建筑的内涵与品质, 提炼其文化性格;同时综合体现当代建筑科学在艺术、技术、材料等方面所取得的发展成就 (图1) 。

2 寻地域之根

建筑首先是地区的产物, 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环境之中, 并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以及地形地貌等的影响, 所以从地域性入手可以说是建筑创作的一条普遍规律, 文化建筑创作自然也不例外。但与此同时, 考虑到文化建筑创作的特殊性, 在此“地域性”还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即其本身成为建筑个性化身份 (即建筑文化性) 建构的主要依据——对于地域性“基因”的解读和转译, 构成了建筑物质空间与精神内核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来说:首先, 这种地域属性超越了一般性建筑创作所要关注的普遍技术问题 (如面积大小、竖向标高等) , 而更加指向与建筑品质及内涵塑造密切相关的地域特性。其次, 在建筑文化内涵的形成、表达过程中, 对于地域性要素的汲取和再现, 还包括了不同视角、不同层面, 在此本文尝试将其归纳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2.1 以场所事件为切入点

其往往是指针对在这一场地区域内所发生过的重要事件, 而设立的文化展示、研究、纪念场所。在这种情况下, 该建筑及其场地环境通常会拥有较为明确的文化性格指向, 而这又与场所事件主题有着密切关系。针对5·12汶川大地震这一巨大而沉重的自然灾害, 在映秀震中纪念地设计中, 作者对纪念陵园部分基本保持了原有地貌, 通过复种当地树种和具有生命象征意义的油菜花, 表达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新生活的向往;而纪念馆设计则源于由场地而生的三条建筑控制线 (分别指向不同遗址纪念节点) , 地景式建筑形态即由此生成, 烘托出场所的静谧、安详感;同时建筑以“地殇—崛起—希望”为线索展开, 重点营造三个主题庭院, 创造出完整的叙事链条以及差异化的空间体验 (图2) 。

2.2 以场地限制为切入点

在当代文化建筑创作过程中, 一些看似是不利条件的场地制约性因素, 若能加以科学分析和巧妙利用, 反而会成为建筑文化个性表达的“触发点”。比如一些打破常规的建筑布局或空间形式, 似乎是在“不经意间”产生的, 但如果能结合场地自身的个性特点来考虑, 这些疑惑便会迎刃而解。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为例, 首先, 新建场馆巨大、夸张的三角形体量是缘于场地边界形状向内挤压而产生的;其次, 新馆通过采用缓坡隆起的“半消隐”式构成手法, 体现出对场地内原有建筑的谦让, 并隐喻“折断军刀掩于土中”之意;再次, 通过大量片墙, 对场地形成围合式设计, 以规避周围较为不利的“市井气息”, 创造出了空寂、肃穆、“隐于市”的场所意境 (图3) 。

2.3 以自然环境为切入点

对于大多数文化建筑而言, 其文化个性的建立往往不是事先“给定”的, 而是更多来自于对场地周边自然环境要素的挖掘与利用, 这也成为了影响建筑文化性塑造最为广泛、直接、客观的外在“作用力”。在乐山大佛博物馆创作中, 设计者综合考虑到场地周边群山起伏、植被茂盛的自然景观特点, 并结合选址位于景区人口的显著位置条件, 因此采用了不规则几何体相互交错、堆叠的个性化形式语言, 塑造出“岩石层叠、浑然天成”的整体环境意象, 并传递出质朴粗犷、富有张力的文化性格特点;同时亦达到了“借建筑形象、塑景区亮点”的文化宣传效应 (图4) 。

2.4 以地方文脉为切入点

通过对地方历史以及文化传统的感悟, 形成相应认识, 并将之融入建筑环境, 是建筑文化性塑造的又一重要方式。与早先相关理念下的创作模式有所不同, 当代文化建筑对于地方文脉的解读和再现, 不再拘泥于对于历史厚重感的简单“复述” (如建国初期流行一时的“大屋顶”样式) , 而是呈现出更加贴近时代、抽象简约的发展趋势。在天津博物馆创作中, 设计者通过对天津自古以来作为交流窗口与交通枢纽的地缘文化的解读, 从而确立了“世纪之窗”的文化表现主题。在形式生成方面, “世纪之窗”的理念被抽象为面对城市开放的巨大窗口和逐级抬升的公共空间序列, 它由内而外贯穿整个博物馆, 观众拾阶而上, 仿佛穿梭于“时空隧道”, 亲历城市历史, 展望城市未来 (图5) 。

3 塑文化之品

文化建筑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类型建筑, 一方面是取决于其独特的功能要求;另一方面, 则是源于其与生俱来的、鲜明的文化品质或者说是文化性格。对于建筑而言, 这种性格往往是其通过造型与空间处理所表现出的一种整体环境格调。而对于建筑文化性格的把握与塑造, 也成为了建筑创作活动中的一项难点和更高层次追求。

3.1 对建筑文化性的解读

一般来说, 文化性是对一座建筑相关特点及品质的最高概括, 是基于建筑基本功能和具体形式之上的、一种抽象化的场所精神和整体氛围;而如果从“两观三性”的视角来进一步探究建筑文化性的深层次建构, 则其还与建筑的地域性、时代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 我们不能孤立地来理解建筑文化内涵或是文化特色的产生。一件富有品味的建筑作品, 需要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环境间, 建立起和谐统一的对话关系。这种宏观整体的文化建构观, 需要我们在从事建筑创作时, 既讲分析也讲综合, 既重个体也重整体。以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为例:建筑整体水平舒展的体量与周边起伏的山系形成呼应, 而大尺度底层架空设计, 则为城市人群提供了新的公共活动空间与极佳的观景视野;同时, 此建筑所采用的简约明快的体块组合模式, 也与其身边极具动感的白云会议中心形成了形式上的对比。因此我们说, 建筑文化性是通过建筑本体与其所处更广泛时空环境间一系列要素的“发酵”反应而产生的, 或许这就是我们东方审美文化中常提及的“意境”美的体现。其次, 就建筑文化性的涵义构成来讲, 也体现了地域性和时代性的重要特点。比如地域性本身就包括了地方风貌与地区文脉;时代性则是现代科技、当代文明的综合反映, “三性”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统一关系。

3.2 建筑文化性格的提炼

我们主张从建筑的地域性出发, 来探寻建筑文化之根;但另一方面, 由于地域性概念本身外延的丰富性, 我们无法笼统地去描述建筑文化性格生成的基本模式或者说是唯一途径, 而是只能回到具体的地域环境中来, 结合项目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的具体情况, 来综合分析并概括出建筑的整体性格。因此我们说, 一座建筑通常拥有一个基本性格, 但这种性格的形成却往往不是单一元素作用的结果, 它需要设计师统筹考虑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并做出综合而适宜的选择。在此, 为了使表述更具针对性,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一些案例, 对建筑文化性格的提炼展开进一步研究 (表1) 。

4 展时代之貌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 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映。随着信息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降临, 建筑创作领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新的设计理念、思维模式和技术手段, 也为当下文化建筑的创新表达, 提供了更为宽广、多元的平台与方向。为此, 华工院坚持以包容开放的态度, 敏锐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对于新兴的建筑文化潮流与创新趋势, 批判吸收、大胆借鉴, 从而为培养本土建筑文化的创新机制提供了丰厚土壤。例如在我院近年作品中, 就融入了对于如拓扑几何形体、复杂化表皮、叙事化空间等“流行”语汇的尝试。另一方面, 这些创新手段和创新意识的引入, 又不能仅仅止于形式的层面, 而是应通过从地域和时代环境中找寻“依据”, 进而挖掘和树立建筑背后所深藏的“意蕴”, 从而实现对建筑文化个性的彰显。

4.1 突破传统语言模式

随着当代建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发展, 诸如拓扑几何学、生态学以及参数化设计等新的理念和手段被引入建筑创作当中, 极大拓展了当下的建筑语言范畴。传统文化建筑设计所强调的形式的均衡、对称与清晰感被打破;动态、扭转、连续、模糊等新的语言表述方式层出不穷, 从而开拓了建筑对于地域环境及其文脉特征新的转译途径。在烟台文化广场设计中, 设计者以连续的起伏折板、不规则多面体等元素, 作为阐释建筑文化性格的标志性手段。其一方面是以一种集约、整体的思想, 解决了同一场地中诸多复杂功能并存的客观矛盾;另一方面, 则是通过新颖的建筑形式语言, 表达出“长平流雾、烟绕云台”的空间意象, 实现了对烟台地域环境特色的抽象概括 (图6) 。

4.2 创新界面表达形式

基于当代审美意识和材料科学的发展, 整体复杂多变的建筑表皮形式, 成为彰显建筑个性魅力的新手段。建筑维护结构从以往基于基本功能角度的开门、开窗, 逐渐演绎出肌理化、图案化的复杂界面形式, 为建筑涵义的阐释, 提供了更加立体、综合的途径。这一点, 也随着近年来一些重大公建项目的实施 (如奥运工程的鸟巢、水立方等) , 得到了鲜明印证。以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为例, 其主体为“两盒相扣”的形象:白色体量的立面金属网格, 根据建筑功能自下而上的转换, 形成渐次扩大的肌理, 暗示了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特征;而深色体量的立面肌理, 则生成于广州城市地图, 巧妙彰显了建筑自身性质和文化主题。而在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设计中, 设计者则直接通过对立面材料 (GRC板材) 的“像素化”处理, 实现了对建筑文化主题的个性演绎 (图7、8) 。

4.3 强化内在空间逻辑

随着人们对于建筑本体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 当代建筑文化内涵的表述, 则更多呈现出一种“回归本源”的态势:即倾向于通过对建筑空间本体的深入塑造, 来使其获得更为隽永、含蓄、多元的文化涵义。建筑空间以及其形式构成的逻辑性, 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而其思想根源则是源于人们对建筑“形式-内容”间, 关系真实性的深刻反思。安徽博物馆新馆以“四水归堂、五方相连”为设计构思意象, 方正、简约的建筑形体由布满青铜肌理的实体部分和通透轻盈的玻璃体, 相互穿插、咬合构成, 形成由内而外的连续转折变化。其空间构成, 既突出了博物馆公共交往空间的核心辐射功能;同时也隐喻表达了博物馆是历史与未来“结合点”的深层文化命题 (图9) 。

5 结语

回望华工院三十年文化建筑创作, 我们始终贯彻“两观三性”的创作理念, 扎根本国, 立足创新, 在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上狠下功夫, 积极寻求文化内涵和现代科技相结合, 坚持绿色低碳的建筑设计方向, 走一条有中国文化和时代特色的现代文化建筑创作之路 (图10) 。

摘要: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建筑创作实践为切入点, 总结了该类型建筑创作中的特色和发展;并尝试从建筑文化性与地域性、时代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入手, 深入探析当代文化建筑创作和特色塑造的一些理念和思路, 供各位同仁参考交流。

关键词:文化建筑创作,回顾,文化性塑造

参考文献

[1]何镜堂.现代建筑创作理念、思维与素养[J].南方建筑, 2008 (1) .

[2]何镜堂, 倪阳, 刘宇波.承载悲愤、祈愿和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简介[J].南方建筑, 2008 (2) .

[3]傅筱.关注本体性的文化建筑创造[J].城市建筑, 2008 (9) .

[4]陈昌勇, 肖大威.以岭南为起点探析国内地域建筑实践新动向[J].建筑学报, 2010 (2) .

社区文化建筑研究 篇10

1. 高职建设类学校的校园文化

1.1 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 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它的建设内容对应为三个方面:一是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二是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等精神总和;三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在内的制度总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表现为塑造大学精神, 不同的学校因个性特征和核心价值观的不同,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1.2 建设类高职学院校园文化之魂鲁班精神

高职建设类院校以培养高质量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校园文化明显具有建筑行业特性和高职特点, 全国各地的同类院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鲁班大师作为学校的代表人物, 自觉以“弘扬鲁班精神、培养鲁班传人、争创鲁班奖”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春秋战国时代的鲁班, 本是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工匠, 但其刻苦钻研技术, 实干创新, 把工匠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他的创造发明, 聪明才智,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 树起了一座丰碑, 木、泥、石、画、油、绳、竹、扎等八大行业尊其为祖师。1987 年, 国家设立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 经行业人士反复研究最终定名为“鲁班奖”, 反映当代建筑人对大师的敬意和推崇。鲁班奖不仅代表我国建筑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行业精神, 而且涵盖了科技、绿色和人文理念体现了当代特色, 为激励上进、崇尚竞争、奉献精品提供了展示舞台。鲁班集工匠、大匠师、技术家、发明家于一身, 是建筑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典型代表, 与高职建设类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大师刻苦钻研技术、勤于观察和思考、善于实践、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当代建筑人认真效仿, 他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质量至上、勤奋好学的品质更需要后世建筑人发扬光大。

2. 校园建筑的文化功能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 古今中外, 建筑与文化息息相关, 建筑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 优秀的建筑总能反映建造时代和所处地域的气质文化;不同的建筑根据其特征总会蕴含着不同的隐性文化功能。

2.1 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质

校园建筑组成学校的物质空间是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载体, 对使用它的人们的行为给予支持和限制;同时校园建筑又是在学校文化氛围影响下的建筑, 暗含了特定的思想和理论, 优秀的校园建筑是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高度协调统一。学校类型、层次、建设时期、地域等因素的差异必然造就不同的校园建筑风格, 校园建筑不仅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 生活在其中还能清晰地体会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取向。

2.2 高职建设类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质

高职建设类院校是培养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地方, 校园建筑必然具有教育、引导、激励学生向鲁班传人前行的功能。因此, 校园建筑首先要自觉弘扬鲁班精神和鲁班奖的精髓, 表达质量至上的精品意识。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落实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的理念, 以身边的案例和切身体会教育和引导年轻一代, 为建筑业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提供人才储备。其次校园建筑群、景观、环境布局和内在联系要充分考量大众教育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点, 学校选址、功能分区、主体建筑应重点思考交通便利,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需要, 突出学校办学的开放性。第三校园建筑要充分体现教学功能, 校园大门、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等单体建筑应立求建筑风格、材料、结构、技术等元素的多元化, 突出地域气质和时代特色;打造设计、施工、管理等多维度的建筑教科书的概念。学生置身校园之中, 通过观察、触摸、聆听具体形象的建筑物语, 不仅能清晰了解木、砖、石、钢结构的不同, 体会结构的力量和精巧之美, 还可以深入探究标志性建筑的故事性、历史性, 领悟它的独特之美, 感悟历史、科技、绿色和人文理念。

3. 高职建设类校园建筑文化功能的表现

3.1 鲁班文化和建筑载体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萧山高教园区, 占地525 亩, 总建筑面积22 万平方米, 全日制高职在校生8000 余人。办学50 余年, 学校以鲁班精神为依托, 通过举办鲁班技能节、鲁班讲坛、鲁班创业节、鲁班创新节等系列活动来培育学生吃苦耐劳和敬业创新的品德, 形成了以求实和求新为特征的鲁班文化;2007年鲁班文化入选了首批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 2012 年学校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校园中由玉琼柱、半拱柱、陶立克柱、爱奥尼亚柱、科林斯柱等18根宏伟的经典柱组成的柱廊, 静静地讲述着中外建筑的历史, “安得广厦千万间碑石”则提醒莘莘学子肩上的责任。出自美术大师朱仁民之手的“鲁班像”、蕴含“鲁班精神”的雕塑小品, 以鲁班、茅以升、詹天佑、梁思成等大师命名的校园主干道, 激发着年轻学子的进取之心。鲁班文化馆内的一景一物、一墙一角处处可见“鲁班的身影”, 潜移默化地启迪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鲁班的传人。

3.2 标志建筑和办学特色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高职院, 坐落于徐州市泉山风景区, 占地1080 亩, 建筑面积36 万平方米,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 人。校园标志建筑之一的建筑技术馆是江苏省共享型实训基地和科普基地, 除满足校内学生实训、承担企业职工培训、开发推广建筑技术外, 还接受中小学生、技术人员、普通群众参观了解建筑技术, 普及建筑科学知识。该馆建筑面积3 万平方米, 是集材料展示、功能表现、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文化熏陶为一体的建筑技术开放性训练空间。建筑技术馆由古建筑彩画实训室、建筑设备及材料展示室、模型制作工作室、建筑设计工作室、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测量实训室、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建筑施工现场直播室、建筑技术实训场等65 个实训场所组成, 能同时满足20 多个专业、46个班级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彰显了高职学校技术教育的特色。

3.3 绿色校园和历史传承

江苏省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新校区位于常州市武进殷村职业教育园, 占地813 亩, 总建筑面积26.1 万平方米, 全日制在校生6000 余人。学校与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 以“绿色校园”为目标, 建成了江苏省第一个以校园为单位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示范区。校园单体建筑均达到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其中图书馆、教育中心、宿舍楼等6 栋建筑达到国家两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行政楼、科技研发楼等2 栋建筑达到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校园内应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中水处理、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能耗监测系统等50 多项绿色新技术。通过校园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示范, 推动学校的绿色技术和人文教育, 培养绿色的建筑人才。

江苏省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前身为1986 年成立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校“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 2003 年更名为“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同时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校牌。2013 年6 月15 日, 与常州市职工大学合并成立“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了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 让老校友找到归属感, 在新校区专门建设了学校各时期校名纪念墙, 表达了历史传承和人文关怀。

3.4 顺应自然和地域气质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 占地600 亩, 建筑面积31.97 万平米, 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 余人。该地块位于南山之麓、长江之滨, 山城特色显著, 校区竖向高差达90 米。校园建设依山就势, 运用纵横交错的两条主要景观轴线打造立体景观, 彰显了巴渝山水文化和建筑学园文化。东西向体现山水与建筑相结合的景观通廊;南北向表现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景观步道, 凸显“融山水之境, 显人文之意” 的设计理念。“两轴三心多节点”的景观结构, 对应不同的景观功能分区, 突出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空间设计通过局部架空和屋顶花园等手段把自然引入建筑, 建筑群整体轮廓线错落适度, 建筑体块相互穿插组合, 建筑架构与建筑实体虚实对比, 空间形态丰富多彩。

4. 结论

校园建筑是校园文化和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 对人才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传承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 高校校区规划设计应充分体现行业、地域、时代文化特色, 建设类院校宜建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质量上乘、景观优美、技术领先的校园, 让学生生活其中, 感悟建筑之魂和环境之美, 体会建筑的规制和秩序;自觉追寻鲁班精神, 丰富鲁班文化, 争做鲁班传人。

参考文献

[1].古今.魏泽英.吴建敏.校园建筑与中医人文精神的传承.高等建筑教育2015.1.9-12

上一篇:专题培训下一篇:幸福也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