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生产

2024-05-04

纤维生产(精选十篇)

纤维生产 篇1

1 产品规格及工艺流程设计

1.1 产品规格

160cm J18.2tex×J18.2tex 480(根/10cm)×283(根/10cm) ;

Ej=75.4%Ew=44.4%Ez=86.3%。

1.2 工艺流程

经纱:1332PD———SGA211型高速整经机———祖克浆纱机———穿经———织造——检验;

后整理:坯布———烧毛———退浆——烧毛———半丝光———柔软———树脂整理——预缩。

2 亚麻纱的染色

运用纱线筒子染色,可用活性染料和还原染料染色,煮练时NaOH浓度不宜高,取30g/L,考虑到竹纤维煮练后显弱黄色,染色色纱色彩以淡雅调和为主。

3 亚麻纤维与竹纤维色织物生产

原料特性和织物组织与紧度等是机织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针对亚麻纤维与竹纤维纱“强力小、伸度大、弹性足、湿膨胀系数大”的特点,色织府绸织物工艺路线应按“小张力、轻伸长、重被覆、贴毛羽、中上浆、低后梁”的原则进行配置。

3.1 络筒

应贯彻“小张力、大隔距、匀卷绕”的工艺原则,尽可能保护亚麻纱原有的机械性能。采用1332M型络筒机,参照棉纱的工艺条件将清纱板隔距调大,不要去除纱疵,以免将纱拉毛,增加麻竹混纺纱的断头和增加织物的刺痒感。并设置上蜡装置,使筒子成形良好,伏贴毛羽,减少整经过程中经纱的粘连。络筒工艺见表1ㄢ

3.2 整经

整经采用SGA211型高速整经机,该机采用可调双柱盘式张力器,张力分档可调,张力均匀,波动小。采用小V型翻转式筒子架,集体换筒,效率高。为了减少经纱弹性损失,整经单纱张力比纯棉织物小些,即采用小张力工艺,因为麻竹纱表面毛羽多而且长有节点,整经以多经轴少根数为原则,以防止发生纱线纠缠、断头及在浆染时相互扭结、并绞等疵病。

为了获得片纱张力及排列均匀一致、卷绕良好的经轴,采用低车速,张力圈配置前、中、后分段。工艺参数为:车速300m/mim;压纱压力0.30MPa;整经张力,前段16cN,中段14cN,后段12cNㄢ

整经工艺时,应满足“张力小而匀”的原则,采取张力分段控制方法,做到张力、排列、卷绕三均匀。整经工艺见表2ㄢ

注:车速为300m/mim,卷绕密度为0.48~0.54g/cm3

3.3 浆纱

3.3.1 浆纱工艺的要求

亚麻纤维和竹纤维吸湿散湿能力强,结晶度、取向度高于棉,纤维分子链之间移动性差,上浆也有一定的难度。麻纤维上浆目的不在于增强而在于贴伏那些长、硬、粗的毛羽,使浆纱耐磨又柔软。

3.3.2 浆纱配方的确定

生产中支麻竹织物使用的是祖克浆纱机,要使浆纱分绞容易、减少脆断,首先必须降低浆液粘度,并要保持粘度稳定、保证上浆效果,因此需选择低粘浆料;第二,处理好浆纱渗透被覆比例,减少毛羽,使浆膜有一定的韧性,提高布机开口清晰度,减少经纱断头,因此需选择合适的浆纱工艺及保证具有柔软韧性浆膜的浆料配方。

浆纱配方:DM828变性淀粉100%、进口PVA 22%、SICO-52D 8%、PLYSTRAN HDP 16%、DDF复合催化剂4%、POLYB0ND-T 6%、烧碱适量、浆槽温度(95±3)℃。上浆率10%±1%、回潮率8.5%±0.5%。

另外,亚麻纤维和竹纤维吸湿性强,将浸没辊适当提高,减少浆槽内纱线的湿区长度,采用双浸双压,在浸透的基础上力求被覆,上浆率控制在10%±1%,过大会产生脆断,分纱困难,并且容易产生并头。严格控制各区张力,以小张力保弹性。浆纱工艺见表3ㄢ

3.4 织造

采用THEMAⅡEXCEL织机,针对麻竹织物府绸织物的风格特点和剑杆织机的结构特点,采用如下措施:

经位置线:在剑杆织机上制织中特高密织物的织造要求是适当降低后梁、停经架高度,以解决开口不清、跳纱织疵,使布面丰满,减少经断和横档;

上机张力设置:以适中为宜。根据无梭织机织造要求:“小开口、大张力”,这样有利于开清梭口,但由于麻竹纱强力小,若张力太大会增加断头;

开口高度:适中。过大,开口清,但断头多,过小,会增加纱对剑头挤压度;

引纬时间:根据剑杆织机织造要求和引纬特点,引纬时间应与开口时间相适应,开口时间提前,进剑时间也应当提前,这样可以减少剑头对经纱的挤压,减少经纱的断头;

由于竹纤维织物对温湿度特别敏感,温度宜偏低掌握在22~24℃之间,能使浆纱的强力好、弹性好,相对耐摩性也好。相对湿度偏高掌握至80%~85%之间,以减少脆断头和纱线毛羽之间相互粘连;

加强管理:为了使布面平整,减少各种织疵的产生,除在准备工序做到织轴经纱排列均匀,张力要求一致外,上轴质量与布面质量也有密切的关系,应加强对上轴质量的考核;加强挡车规范操作,及时处理各类停台,以减少停车档的出现;同时采用防折皱拉平装置、特殊边撑和对纬纱上蜡等措施以防止折皱、边撑疵和断纬的产生。剑杆织机织机工艺参数见表4ㄢ

4 麻竹织物后整理加工

麻竹织物的后整理加工工艺与一般的麻织物不同,这是由纤维具有高结晶度和高取度,耐碱差等性质决定的,针对麻竹府绸的特点,选择如下工艺路线:

坯布———烧毛———退浆———烧毛———半丝光———柔软——树脂整理———预缩。

4.1 烧毛

烧毛主要去除突出于织物表面的羽毛。为了提高烧毛效果,织物要先经预刷毛处理,为了防止纤维损伤,必须采取高速烧毛工艺,采用气体烧毛机,二正二反,车速110m/min。退浆后进行二次烧毛,烧毛级数应达到3~4级。

4.2 退浆

前处理是染整加工的基础,良好的前处理可使织物退浆彻底。麻竹织物吸湿性提高,不耐碱,在这个工序中,应该注意织物耐碱性能差等特点。

鉴于麻与竹色织物特点,烧毛后的退浆采用连续平幅式的松式退浆形式,其具体工艺:

室温浸轧,织物放置履带箱1h,然后90℃热水洗,冷水洗。

4.3 丝光

考虑到浓碱对麻与竹的强力损伤大,麻与竹色织物的丝光意义没有棉织物重要,同时麻纤维本身具有较好的光泽。其具体工艺:

4.4 柔软整理

用于棉的柔软剂,都可以用于麻竹,但由于麻竹的特性所致,用加工棉的方法加工麻竹远不能达到手感要求,除了用量上加大外,在选择柔软剂种类上也要下功夫。柔软整理设备可用热风拉幅机,其具体工艺:

4.5 树脂整理

麻竹纤维织物同其它纤维织物一样,存在抗皱性差的弊病。经树脂整理后,能提高织物的抗皱性能,其具体工艺:

4.6 预缩整理

麻竹织物经预缩整理,不但能控制缩水率同时织物经橡胶毯伸缩揉搓,使织物组织更蓬松,手感更柔软,更丰满。预缩整理设备可用橡胶毯预缩机,其具体工艺:

5 结语

5.1 由于麻竹纱有“强力小、伸度大、弹性足、湿膨胀系数大”的特点,因此在织造生产时,其工艺要保持“小张力、轻伸长、重被覆、贴毛羽、中上浆、低后梁”的原则。

5.2麻竹经纱的上浆采用PVA等化学浆占30%,变性淀粉占70%的浆纱配方比较理想;采用中等的上浆率,过高则浆纱前在分绞困难,织造开口不清,从而增加织疵。同时注意生产车间的温湿度。

5.3 针对麻竹纤维的特点,在后整理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织物强力下降的产生,严格工艺控制。

5.4 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所探索的先进的工艺技术,必须建立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方雪鹃.天然竹纤维的再脱胶染色与织物性能[J].毛纺科技, 2006, (4) :23-25.

[2]毛新华, 石令明.纺织工艺与设备 (下册) [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98-102.

[3]萧汉滨.祖克浆纱机原理及使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157-159.

植物纤维生产墙体材料 篇2

植物纤维生产节能环保的墙体材料

21世纪以来,保护环境以及合理、高效地开发与利用资源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作为典型资源依赖型工业的房屋建筑业在推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由于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迫使其继续发展受到制约。各类建筑在其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30%[1]。而墙体材料又是建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值接近建材工业总产值的1/3,耗能占建材工业总耗能的1/2左右,因此,加速发展节能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不仅是调整建材工业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而且对改善建筑功能,节约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使用新型墙体材料,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效,降低能耗,是我国高速发展国民经济的根本需要和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和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随着农业连年丰收,秸秆产量也大幅度上升,产量大约为6.5亿t/年[2]。农作物废料秸秆等的处理已成为社会问题,除了少部分被当作饲料、肥料等开发利用外,大部分被付之一炬,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严重危害了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废弃农作物的综合利用意义重大。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诞生恰好解决了废弃农作物的利用问题,同时又适应了国家建设节能型社会的需求,促进了可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我国高效、低价、环保、实用的节能建筑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特点及来源

植物纤维墙体材料是以植物纤维为原材料的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生态建筑材料。其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原材料可以再生、废弃且无害。②节能利废,改善环境。生产该类材料将尽可能减少矿产资源的过度利用,降低生产能耗,并可大量利用农业废弃物作原料,减少由于对其处理处置不当而引发的环境污染。③节约土地。既不毁地(田)取土作原料,又可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年限。④可实行清洁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废渣、废水、废气的排放,大幅度降低噪音,实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⑤可再生利用。产品达到其使用寿命后,可再生利用而不污染环境。植物纤维来源广泛,可分为棉纤维、麻纤维、棕纤维、木纤维、竹纤维、草纤维。而用于墙体材料的植物纤维主要来源于木材、竹材和谷壳、秸秆、棉杆、高粱杆、甘蔗渣、玉米芯、花生壳等农作物废弃物。目前,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的主要墙体材料包括麦秸均质板(图1)、纸面草板、植物纤维水泥板、麦秸人造板和秸秆镁质水泥轻质板等。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发展状况

2.1 国内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发展状况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90年代,利用蔗渣制造硬质纤维板、刨花板的工厂体系在我国南方逐步出现。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革新与进步以及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环保利废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以麦秸、稻秸、棉秆等非木质材料作为原料生产制造墙体材料的技术与工艺已成为国内多所科研院校致力研究的项目课题。其间制造出的刨花板和中纤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可以达到国家有关人造板的标准技术指标。我国广西、广东和福建地区也是植物纤维的盛产地,许多学者就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开发进行了探索。章希胜等[3-5]研制开发了价格低廉、防渗防漏、性能优异的植物纤维水泥复合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针对内含钢渣的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李国忠等[6]探讨了其基体结构和界面状况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建材产品结构合理化以及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与发展,国内涌现出大批生产秸秆板材的厂家,其产品市场逐步由国内拓展到海外[7]。植物纤维墙体材料开始稳步发展。2.2 国外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发展状况

国外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发展由来已久,草砖建房技术在北美已有百年历史。早在20世纪初就出现了利用秸秆加工生产人造板材的技术;1920年美国路易安那州建立了蔗渣制板厂[8];英国Compak设备公司最早开始研究采用麦秸和稻草作为板材原料,经过10年努力,成功制造出性能高于木质刨花板的Com-pak板;波兰天然纤维研究所利用亚麻、黄麻和大麻的下脚料、甘蔗渣、芦苇秆、棉秆、香草根、油菜秆、麦秸等外加锯末为原料,制造出高质量的人造板。目前,全球已有20余个国家开办了以农作物为原料的人造板生产厂家,美国和加拿大超过50%。其中,美国PRIML BOARD公司,加拿大ISOBORD公司生产线产量均在10万和20万m3以上;美国的麦秸板全年产量约为1 600万m3。

由于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需要,各国开始致力于开发非木材植物纤维建筑材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利用非木质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研究和利用成为不少发展中国家致力研发的热点。由于作为水泥基增强材料的天然植物纤维,使用较多的是只经过粗加工或未加工的原料,如稻草、芦苇、棕榈叶、竹子等,因此发展中国家从经济的角度考虑,特别注意开发这方面的资源,主要研究本国盛产的植物纤维。印度政府于1993年4月实施了一项禁止将实木用于建筑的法律,旨在推广以农业废弃物,如棉花秆、甘蔗渣、豆秸和稻秸为原料的廉价的建房材料。埃及盛产棕榈树,20世纪90年代中期,埃及科学家选择以资源丰富的棕榈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棕榈树叶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的研究,通过试验得出,棕榈树叶纤维混凝土材料的实用可行性,并且发现由于棕榈树叶独特的内部结构,经过水泥溶液浸泡,其纤维变得更加稠密,使得经过水泥溶液浸泡的棕榈树叶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未经水泥溶液浸泡的抗拉强度高。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科研单位,也配合发展中国家进行非木质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世界不少国家已经生产与应用非木质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据美国ACI544委员会的报告[12],全球约有40个国家有可能将该材料应用于建筑物中。具有百年历史的澳大利亚的JamesHardie公司,专业从事植物纤维水泥制品研制,1981年起开始生产压蒸式木纤维增强水泥,并将该项技术推广至美国以及亚洲与非洲的某些国家。迄今为止,其植物纤维水泥制品遍布全球,前景良好。3 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优势

3.1 来源广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植物纤维墙体材料以来源广泛的农作物废料秸秆等作为原材料,不失为一种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有效措施。其低廉的建筑造价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及产业政策。在避免对木、竹材等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同时,为废弃农作物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使秸秆等农作物废料引发的环境生态问题的根本解决成为可能。

3.2 性能较好、实用性强 植物纤维墙体材料是在国家推行墙材改革,出台禁用粘土砖政策后,出现的性能较好、实用性较强的产品之一。其性能与粘土砖接近,且舒适性高,使用后能再次回收或自然降解为环境消纳物质,对生态环境几乎无影响。为墙材改革的平稳过渡和未来高性能住宅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3.3 施工安装便捷,缩短建筑工期,降低建筑成本及能耗

植物纤维墙体材料安装便捷,可按图制作,按号拼装,砌体和保温的全部工作可一次完成,与建筑框架同时施工,按序跟进,同时完工,打破了我国建筑长工期、跨施工的传统模式。并且将可能实现建筑轻体化、高能化、省地化。3.4 实现建材生产的低耗高产

以植物纤维外墙保温板为例,在生产成本中,该墙体材料耗电0.142 kW /m2,耗水1.5L/m2,不用lg燃料,电和水的成本为1元/m2。与其他墙体保温材料相比,其产出量与能耗比极低。植物纤维在使用中的节能效益很高。如,200mm规格的该墙板与370 mm规格的粘土砖墙相比,其保温系数高出粘土砖墙4倍,取暖热耗降低4倍,取暖成本减少4倍,每年可节省大量的能源消耗,减少取暖支出[14]。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发展前景

(1)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及国家保护耕地相关法规的出台和建筑本身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住宅墙体建设将逐渐杜绝使用实心红砖。同时,一些建材因其自身缺陷将逐渐退出市场。以石膏墙板、粉煤灰墙板为例,由于这2种产品的强度低、容易潮霉,一般2~3年即自行返潮解体,在南方地区尤为严重,因此,这些建材产品已逐渐被建筑商所淘汰。墙材市场对像植物纤维这种新型墙体材料的需求存在巨大空间。植物纤维新型墙材以其轻质、高强、保温性能好、吸水率低、抗冻融性能高等优点和诸多特性,势必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未来墙体市场发展的主流。

(2)作为世界上农作物秸秆纤维产量丰富的国家,我国很有必要对植物纤维建筑材料加以研究与探讨,以开拓对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利用领域。同时,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可再生资源,符合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其作为墙体材料原料也不失为节能利废,有效处置农业废弃物的途径,而且发挥了农村资源优势,增加了农民收入。采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墙体材料的原料,开辟了新的原材料来源,缓解了各地发展墙体材料资源短缺的矛盾,更推动了各地墙材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墙材产品结构的变革。同时,随着墙材品种的增加,也将有力地推动房屋结构的变革和观念的更新,促进建筑产业化的实现。节能利废型植物纤维墙体材料作为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将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并且对于今后的国计民生有着深远的意义。5 结语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篇3

1、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生产第一大国。近年来,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2000—2002年,生产厂家已由207个增加到313个,生产线由242条增加到396条,年生产能力由639.5万立方米增加到1361.8万立方米。近三年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46%,2002年比2001年增长72%。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以来,中密度纤维板产量原居世界第一位的美国,一直徘徊在250—320万立方米;而我国到2000年已达514万立方米,2001年为570万立方米,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第一大国。

2、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布局呈现东重西轻格局。山东省是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第一大省,截至2002年6月,已建成了73条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达到228.5万立方米,比2001年分别增长46%和63%。广西在生产规模和原材料基地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建成24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38.5万立方米。排名在第3—6位的分别是广东、江苏、河北和浙江。

按六大行政区域划分,华东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排在全国第1位,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42%;加上华中区,两区总的生产能力超过全国总的生产能力的70%。

3、随着生产设备的引进和技改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中密度纤维板企业生产规模得到迅速提升。2002年全国有20多条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使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全国累计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技术改造已达85条,年设计生产能力由96万立方米增加到152万立方米。全国现有年产量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生产线已达10条。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国产设备的研发,使国产设备总体水平得到提高,自动化程度有所增强,生产线单机设计规模已由原来的2—4万立方米,提高到5—8万立方米,正在向10万立方米以上发展。

中密度纤维板市场需求变化

中密度纤维板由于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易于机械加工、表面加工及饰面性能,在家具、室内装修等领域应用广泛,并得到逐步扩大。

1、非规格板走俏。前几年处于市场劣势的大幅面非标产品,由于用做生产大尺寸家具时用料经济、制作方便,近年来而转化为优势产品,专用于生产乒乓球桌面和大型会议台等产品。为满足市场,广州三兴中密度纤维板厂针对大幅面产品需求进行了设备改造,由原来的年产3万立方米提高到7.5万立方米;吉林松河技改项目,其压机板幅面4英尺×5.6米,压机每层可同时压制2张2.8米长的非规格板。

2、高密度纤维板快速发展。高密度纤维板可用做强化地板的基材用板。近年来,由于国内市场对强化木地板(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的旺盛需求,带动了高密度纤维板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许多有条件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厂家转向了生产高密度纤维板。大部分进口生产线都投入了这种产品的生产,不少国产生产线也加入了这一产品的生产行列。

3、薄板生产经济效益较高。薄型中密度纤维板可替代胶合板和硬质纤维板产品,既能用于装饰装修行业,也能用于汽车工业,生产该产品的经济效益较高,市场前景看好。近年来,虽然生产薄型中密度纤维板产品的厂家逐渐增多,但由于受到设备限制,生产厂家仍是少数。其中,甘河纤维板厂生产的无胶薄板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白,市场价可达到1700元/立方米。

问题及对策措施

1、品种和规格单一。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的增长和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产品规格、品种单一仍然是产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导致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和产品价格的下降,企业经济效益下滑。适应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品种将是我国中密度纤维板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

2、木材原料短缺,仍是制约中密度纤维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木材原材料短缺,原料价格上涨,部分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企业,已出现半停产和停产状态,成本提高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甚至出现亏损。到目前为止,虽然已有多家大中型生产企业着手投资建设木材原料基地,但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解决我国木材原料短缺问题,除采取增加木材进口短期措施外,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国内的人工林培育。造林投资已成为社会投资的新增长点。

玉米皮生产膳食纤维 篇4

玉米皮作为一种产量大、综合利用价值不高的谷物加工副产品, 是我国优先研究开发的膳食纤维源之一。玉米纤维组分60%左右的是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也是膳食纤维中最具有活性的部分, 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通常情况下, 玉米皮多数被用作饲料, 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从玉米皮种制取膳食纤维可使产品大大增值,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所以, 此项目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单位: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地址:山东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41号

邮编:250013

PAN基碳纤维生产废水处理研究 篇5

PAN基碳纤维生产废水处理研究

对PAN基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比常压精馏、氮气置换减压精馏、减压加氮气置换并加入碱性保护物质精馏3种方法,比较废水中的水和丙烯腈与二甲基亚砜分离效果,选用高级氧化法、采用Fenton试剂对精馏后废水处理实验,结果进行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减压加氮气置换并加入碱性保护物质精馏能够使废水中的水和丙烯腈与二甲基亚砜有效分离;Fenton试剂处理后的废水中丙烯腈含量降至0.294 mg/L,二甲亚砜已彻底分解.

作 者:崔鹏 CUI Peng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刊 名:河北化工 英文刊名:HEBEI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INDUSTRY 年,卷(期): 32(6) 分类号:X783.4 关键词:丙烯腈   二甲亚砜   减压蒸馏   Fenton试剂  

纤维生产 篇6

1月27~28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共同组织的“粘胶纤维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现场推广活动在天津举行。这也是纺织之光重点科技成果推广活动第一次走进化纤行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顾问陈树津、副秘书长兼科技发展部主任彭燕丽、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程博闻、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向东、纺织之光科教基金会秘书长张翠竹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粘胶纤维生产企业的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推广活动。活动以技术介绍、交流互动、现场参观等形式,向业界展示了5项粘胶纤维行业节能减排新技术,涉及制浆工艺创新、原料制备、污水处理等技术。

陈树津在讲话中指出,建设纺织强国首先科技要强大,科技强大落脚点一个在于“创”,一个在于“用”,“创”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用”就是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成果。自2004年行业恢复科技奖评选以来,有近1400余项成果获奖,其中三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一等奖,这反映行业在自主创新方面不断取得进步,也为推广这些科技成果打下了良好基础。企业只有积极采用不断涌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原料等创新成果,才能实现结构调整。他强调,化纤行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行业,在历年行业科技奖项中获奖比例很高,推广这些成果非常重要。他希望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采用新技术,实现产业升级。

彭燕丽介绍说,此次推广活动是2014年以来的第六场,5项成果都是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对推动粘胶行业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意义重大。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杜俊琪介绍了“绿色制浆工程化技术”,该技术采用新型工艺实现了制浆过程的清洁生产,相比传统制浆工艺能耗减少50%,用水减少50%、COD排放减少50%,色度下降75%~80%,经过处理的废水90%以上可循环使用,综合吨浆生产成本降低200元。

大连南北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达人讲解了“闪蒸结晶制取元明粉工艺和装置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提高元明粉的产率、节约蒸汽与电力消耗、且具有设备占地小、操作维修人员少等优点。

湖北天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道喜向代表们介绍了“新型纤维素纤维生产技术”,该生产过程无有毒有害物质排放,产品为纯纤维素纤维,可降解,具有环保优势;且生产流程短,与粘胶纤维生产流程相比,减少了老成、脱硫、漂白、尾气处理等工艺和环节。

必德普(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辛涛和与会代表分享了“BDP(生物倍增)工艺”技术。该技术采用微生物技术,可高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使得污水处理效率大幅提升,降低了能耗,且节省投资。

天津工业大学教授尹玉翠介绍了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研究进展。

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在听取成果单位的介绍后,不少企业代表纷纷提出问题,专家们则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此外,1月28日,参加“粘胶纤维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现场推广活动的代表们还参观了天津市静海县污水处理厂。该处理厂采用先进的生物倍增工艺技术处理生活及工业废水,取代传统污水处理工艺。该生物技术使得污水处理效率大幅提高,且节约能源,占地面积小,为纺织企业、园区污水处理开辟了新路。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绍兴印染集聚区废水处理项目。

细旦腈纶纤维的生产工艺开发 篇7

关键词:细旦腈纶纤维,生产工艺,工艺参数

细旦腈纶纤维与其他纤维相比, 材质更加纤细, 触感更加柔软, 透气性也更好, 是多种织物、人造皮毛以及毛绒玩具中必不可少的材料。而且, 细旦腈纶纤维拥有保暖性好、质量较轻、防水性好、不易发霉等许多方面的优势, 因此, 在材料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细旦腈纶纤维的生产工艺开发

1. 细旦腈纶纤维的生产工艺原理

纤度是指纤维的粗细程度, 是纤维形状和尺寸的范围, 并不是机械性能。因此, 纤度和分子的结构基本上没有关联, 但是从生产工艺上来说, 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对纱线和纺织物品的手感、柔软程度以及坚硬性都有着直接影响。一般来说, 纤维的纤度越大, 纺织物的手感就越坚硬, 而且纤维的扭转刚度也会随之增大。纤维的纤度越小, 纱线的强度以及均匀度也会更好。

纤度对纺织物的光泽也有着较大影响, 纤度较小的细纤维所反射的光线相对柔和, 纺织物通常没有透明的外观。而如果是纤度比较大的粗纤维就会反射比较强烈的光, 纺织物就拥有比较透明的外观。

另外, 如果纤维材料所吸收的染料量相同, 那么纤度越小的纤维, 呈现出的色泽会越淡, 并且在对材料进行染色时, 拥有更高的效率。如果纤维材料属于同一规格, 那么纤度较小的细纤维可以作为薄型织物的材料, 纤度较大的粗纤维可以制成厚型织物。

2. 细旦腈纶纤维的生产工艺流程

利用计量泵对含有聚合物的原液进行定量计量, 然后原液经过过滤器实现过滤, 最后在适当浓度的硫氰酸钠溶液里产生凝固, 于是初生纤维就形成了。初生纤维通过溶剂牵伸机的牵伸, 加大丝束强度, 让初生纤维能够顺利得以水洗, 并且被最大程度的牵伸。丝束经过牵伸以后放入水洗机, 将上面的硫氰酸钠洗掉, 从而使丝束的染色性能得到提高, 同时能够预防后续的设备被腐蚀。丝束被水洗之后要使用预热机进行预热, 最好使用接近沸点或者略微高于沸点的热水对其预热, 从而让丝束的温度得以提高, 并且能够保证丝束进行高倍牵伸时不发生断丝等现象, 保证高倍牵伸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预热后会进入第一牵伸机, 对丝束进行沸水牵伸, 可以在牵伸过程中放入消泡剂, 以避免牵伸介质出现起泡现象。然后, 要用骤冷槽让丝束降温, 再对丝束进行调温调湿的工作。

另外, 要提高纤维的质量, 将丝束中的残余应力消除, 还应当对纤维进行松弛热定型。在定型工作完成后, 要对其调质上油, 以保证下一步卷曲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 利用卷曲机对丝束进行卷曲, 完成卷曲程序的丝束会进入二次烘干机进行烘干。

二、细旦腈纶纤维工艺参数的确定

1. 凝固浴浓度的确定

凝固浴浓度对纤维成形的速度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如果凝固浴液的浓度过高, 那么纤维成形的速度就会降低, 丝束就不能实现充分凝固, 在进行拉伸时极易出现断裂的情况, 从而导致纤编指标过高, 使纤维产生较多的疵点。但是如果凝固浴液浓度太低, 会让纤维的整体结构松散, 光泽度降低, 并且造成材料的强伸度降低, 手感变的坚硬。所以, 在确定凝固浴液的浓度时, 要注意控制Na SCN的含量。

2. 负拉伸率的确定

原液凝固为初生纤维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而且初生纤维缺少交联点, 分子之间也缺乏结合力。因此, 一般初生纤维没有强大的抵抗拉伸力的能力, 极易造成丝束的断裂。

而且, 通常来说凝固过程都从细流的皮层开始, 正拉伸的方式会让皮芯结构的差异增加, 影响纤维的质量。但是也要控制好负拉伸率的大小, 如果负拉伸率太大, 那么蒸汽牵引的倍数也会增加, 从而降低纤维材料的弹性。而且细旦纤维与普通的纤维相比, 纤度更细, 出现断丝的情况也就更常见。因此, 要控制好负拉伸率。

3. 牵引温度的控制

初生纤维的温度比玻璃化的温度高时, 才能确保聚丙烯腈大分子的正常运动。如果初生纤维的取向度比较低, 就需要对其进行拉伸, 实现大分子链沿纤维的轴向排列。因此, 要让初生纤维的拉伸温度在玻璃化的温度之上。如果牵引温度比玻璃化的温度低, 那么会让应力大大增加, 造成丝束的断裂。

4. 干燥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干燥致密化工作对温度和时间都是有着严格要求的, 不仅要达到干燥致密化的目标, 还要注重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 干燥的温度要在玻璃化温度之上, 但如果温度太高, 也会影响纤维的干燥速度和纤维质量。过高的温度会加快纤维水分的蒸发, 而内部的水分也不能到达表面, 造成纤维表面硬皮层的形成, 硬皮层又会对纤维内部水分的扩散造成影响, 进而降低干燥速度。而且, 由于外层纤维的干燥收缩与内部的收缩速度不同步, 就会造成纤维内外层结构的差异性, 从而导致纤维染色的不均匀。如果干燥温度太低, 会降低纤维的强度。因此, 要格外注意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

5. 定型温度的控制

在纤维的定型阶段, 温度也起着重要作用。温度增高时, 超分子结构就能进行更加深入的强化和重建, 从而降低纤维的强度, 增加纤维的纤度。如果在定型时温度太高, 会让纤维出现发黄和并丝现象。因此, 在定型温度的控制过程中, 要根据实际情况, 把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 最后确定合理的定型温度。

结语

细旦腈纶纤维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生产者要对细旦腈纶纤维生产的工艺原理和工艺流程有明确的了解, 从而确定工艺参数。

参考文献

[1]鲁朝阳.细旦腈纶纤维的生产工艺开发[J].炼油与化工, 2011 (02) .

[2]牟莹莹.细旦腈纶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开发[J].国际纺织导报, 2009 (08) .

[3]鹿晓波, 许庆亮, 孙松义.细旦扁平腈纶纤维生产的工艺优化[J].炼油与化工, 2010 (04) .

试析腈纶纤维的生产工艺改进 篇8

1 湿法腈纶生产工艺的改进

1.1 实验室方面的工艺改进

经国内的很多专家研究发现:大豆纤维能够很好的亲和人体的皮肤, 并且对人能起到很强的保健的作用, 所以被引入到了腈纶纤维的生产过程, 形成了新型的改性腈纶, 这种腈纶的表面被一层蛋白质覆盖着, 通过表面的水解、酰氯化以及接枝这一过程, 可以把原来的改性纤维进一步的完善, 增加它的韧性, 提高了腈纶纤维的质量。由于以上现象的发现, 促使一些研究人员进一步的研究了接枝工艺对接枝率的影响。经过试验之后, 得出了很重要的结论:再加入过量的蛋白质之后, 能够取得更好的接枝效果。聚丙烯腈中含有大量的疏水性的基团, 使得它的吸湿能力特别的差, 而且还极易产生静电, 严重的不利于织物的服务性能的提高。专家还发现了通过对抗电剂的使用可以使腈纶的抗电性能增强。目前, 大多数的纺织企业一般采用的抗静电剂是炭黑, 由于颜色的缘故, 所以使用非常的有限, 专家们进而又研究出了新的抗电剂, 即:白色金属氧化物复合导电粉和腈纶纺丝原液相混合。大大地提高了腈纶的生产工艺。

1.2 生产实际中的工艺改进

各大纺织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技术革新, 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好的收益, 为企业的壮大提供了更好的技术保障。在传统的腈纶溶剂回收工艺的基础之上, 采用套碱技术, 对碱性硫氰酸钠含量高的废液进行回收再利用。结果表明:这种改进后的工艺条件是众多工艺中效果最好。可以使腈纶溶剂中的硫氰酸钠的含量大幅度地降低, 使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 对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腈纶的生产过程中, 有一种很常见的方法叫做二步法水相悬浮聚合制造。该工艺是采用硫氰酸钠液作为腈纶溶剂进行回收再利用, 提高了效率。但是硫氰酸钠液的回收再利用给整个系统带来一定量的杂质, 进而使原液的高度和粘度都明显增加, 使纤维的可染性能降低, 纺丝能力也减弱。与此同时, 也会使纤维的后加工性能遭到破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纺织企业对工艺进行改进, 利用离子阻滞树脂YC-2对腈纶溶剂进行除杂脱色, 使可溶性性杂质较原来降低了5.5%, 取得了明显的净化效果, 大大的提高了腈纶的质量, 也保证了一级制品的高质量。在对腈纶进行增白的环节中, 对相关材料的使用量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比如, 增白母液的喷淋量应该控制在15~20m/h, 而浓度最好也在0.8%和1.5%之间, 时间也应该控制在5秒之内, 这样可以使纤维的增白效果更好。

2 干法腈纶生产工艺的改进

干法腈纶生产工艺作为两大生产工艺中的一种, 因其产品的种类多、质量好而受到纺织业的欢迎, 但它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 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对腈纶废水的处理上。除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更多种类的化学原料和有机助剂之外, 其生产中产生的废水污染物的种类也很多, 毒性更强, 还有一些是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 比如, 浓度非常高的SO2-4等, 严重的不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国内的大型的干法腈纶厂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研究, 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工艺, 可以使处理的水满足达标排放的标准, 这个方法就是“厌氧-好氧-活性炭”处理工艺。在对深度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的最佳条件进行试验分析中, 专业人员采用了单因素的试验方法, 详细地探究了水的投放量、Fe2+的投加量、最初的酸碱值还有反应的时间等几个要素对废水COD除率的影响。然后再明确影响因素的取值范围, 并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之上, 采用了基于中心组合设计的方法, 建立以COD去除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模型, 得到了最佳的组和形式, 最后通过试验再次验证了其可定性。

近年来, 学者在对干法腈纶废水的处理工艺上做了很大的研究改进, 目前, 生化处理是最有效的办法, 其中包括:高效微生物处理、膜生物反应器、厌氧反应等办法。对高效微生物处理方法研究显示:单一的活性污泥法效果一般, 需要在传统的工艺末端加上一个硝化反应装置, 效果会更加的显著。对于膜生物反应器来讲, 它是一种新型的处理办法, 在经过专家们的改进之后使废水的杂质浓度进一步的下降。在对厌氧反应工艺的研究和改进中发现:两相厌氧比单相厌氧效果要好, 运行相对稳定, 硫酸根影响较小。在考察了硫酸根对厌氧的干扰时采用了直接空气氧化和空气催化氧化两种方法。结果发现, 空气催化氧化的处理效果更好, 硫酸盐的去除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最近几年, 还有很多的学者对干法腈纶废水处理这一环节进行了探索。笔者认为:首先要深入的了解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构成, 然后再对处理技术进行研究, 找出新的突破还解决这一难题。

3 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使各个国家的化纤工业都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产品的质量、性能等都已经成为了企业之间进行较量的重要元素。所以, 实现化纤产品的多样化、产品质量的最优化和满足用户的舒适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能有效的保障我国腈纶企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盛多乐.腈纶湿法纺丝生产过程中的乏汽回收及利用[J].安徽化工, 2010.

[2]李清海.腈纶生产中使用蒸汽冷凝水代替脱盐水节能, 增效[J].科技信息, 2010.

[3]焉瑞安.原液着色腈纶纤维性能及可纺性研究[D].东华大学, 2010.

[4]王启芬.聚丙烯腈纤维结构及其形成过程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10.

粉煤灰纤维的生产及应用 篇9

1 粉煤灰纤维的生产

1.1 粉煤灰纤维的生产过程

粉煤灰的生产分为3个阶段:成纤过程、纤维收集过程、产品纤维制造过程, 见图1。

1.1.1 成纤过程

通常获得粉煤灰纤维的方法是将含量70%左右的粉煤灰 (高钙粉煤灰、低钙粉煤灰、干排粉煤灰、湿排粉煤灰) 、氧化钙及其他辅料为原料, 经预压成型为块状原料后, 投入冲天炉中熔融, 并将其以细流流出, 以喷或吹的方式将其制成纤维。在这个过程中, 氧化钙作为助熔剂, 降低了粉煤灰的熔点。

1.1.2 纤维收集过程

成纤过程形成的粉煤灰纤维在被引到纤维采集室时仍是漂浮状态。纤维收集室内, 在传送带网下利用吸风机降低空气压力, 将纤维控制在输送带上, 粉煤灰纤维很快以纤维散状形式输送出来。

1.1.3 产品纤维制造过程

由输送带输出的粉煤灰纤维再经过压实, 交织成垫状形式, 添加黏合剂, 经焚烧, 然后切成适当的大小得到最终产品。这种产品一般用作保温材料, 用于造纸的粉煤灰纤维由第二阶段输出后只需经过切短即可, 见图2。

1.2 粉煤灰纤维的生产方法

1.2.1 熔融离心甩丝法

将质量分数为60%~70%的粉煤灰与其他辅料为原料, 经预压成型为块状原料后, 投入电阻炉中熔融, 将熔融的粉煤灰液体以细流流出, 再经高速离心辊头抛甩和高压载能气体将熔体制成很细的灰白色纤维即为粉煤灰纤维棉, 直径约3m~6m, 这种纤维含渣量较高 (约12%) 。

1.2.2 熔融滴淌吹丝法

将熔融的粉煤灰液体以细流流出, 在向下滴淌的垂直方向用高压载能气体将熔融岩浆吹向冷却仓, 以高压气体喷吹滴淌的粉煤灰液流, 形成超细的粉煤灰纤维, 此方法渣球含量约3%。

1.2.3 喷丝法

将高温融化的粉煤灰经极小的孔隙中喷射出来, 在低温液体 (如水) 中进行急速冷却而形成。

通过实验证实, 吹丝法比喷丝法更容易得到超细纤维。

2 粉煤灰纤维理化性质

2.1 粉煤灰纤维的化学组成

粉煤灰纤维的化学成分依原料粉煤灰成分及各种配料的添加量而变化, 一般熔融法制得的粉煤灰纤维, 粉煤灰质量分数约70%, 氧化钙约25%~30%, 另加入少量其他辅料, 粉煤灰纤维的成分组成见表1。

粉煤灰中S i O2约含4 5%, A l2O3约含20%, CaO含量较高, 约为25%, 是因为将25%~30%的CaO作为助熔剂加入原料的缘故。

2.2 粉煤灰纤维的物理形态

粉煤灰纤维棉呈团状, 纤维直径均匀性较差。粉煤灰超细长纤维呈丝状, 直径的均匀性较好, 见图3。

3 粉煤灰纤维的应用

3.1 粉煤灰纤维造纸

粉煤灰纤维与植物纤维的形状相似, 经纳米包覆后白度也可达75度, 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纤维材料与有机植物纤维进行混合造纸。南京新源天节能技术实业有限公司通过科研成功地生产出粉煤灰纤维棉, 主要用于保温、隔热、隔音材料, 其生产的粉煤灰纤维经处理, 也可用于造纸, 但其纤维强度低、脆性大, 且白度差, 只可作为填料加入纸浆或部分替代植物纸浆纤维用于低档包装纸生产。德州学院粉煤灰研究所通过对粉煤灰纤维的各种处理, 大大提高了与植物纸浆纤维配抄的纸页性能。

(1) 纤维的切短、除渣。粉煤灰超细纤维长度约为15m m~60m m, 远远大于造纸用植物纤维长度, 必须经过切短, 使其与植物纸浆纤维长度相当或稍长于植物纸浆纤维, 且纤维中含有3%~12%的渣球, 应经常规除渣后进行后续处理。

(2) 粉煤灰纤维的改性处理。为使纤维表面不再光滑, 增强纸页成型时各纤维之间的结合力, 增强纸页强度, 通过粉煤灰超细纤维的改性来改变纤维结构。

(3) 粉煤灰超细纤维在浆液中的分散。粉煤灰纤维输水性很强, 应经分散处理, 加快其在浆液中的分散速度, 改善纤维易结团、絮聚现象, 形成均匀浆液, 提高纸页质量。

(4) 粉煤灰超细纤维的软化。为改善粉煤灰超细纤维脆、硬的特点, 于浆液中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纤维酸化及加热处理, 均使纸页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 粉煤灰超细纤维复合纸增强。粉煤灰超细纤维复合纸强度低, 其增强方法很多, 且效果都很好, 通过内添、外施各种增强剂增强了纸张强度。粉煤灰纤维复合纸具有耐热、耐湿、耐霉、耐腐蚀及耐辐射的优良性能, 可用于生产瓦楞纸原纸和包装纸, 也可用作中、低档书写用纸, 利用纯粉煤灰超细纤维也可用于生产过滤纸。利用粉煤灰超细纤维造纸, 不仅净化了环境, 降低了纸张成本, 而且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

3.2 粉煤灰纤维的其他用途

除南京新源天节能技术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粉煤灰纤维棉FA板、高档装饰吸声板、高强硬板等粉煤灰纤维棉制品, 粉煤灰纤维还有其他用途, 如:将粉煤灰纤维织成布, 用于玻璃钢生产, 代替玻璃纤维布;将处理过的粉煤灰纤维加入水泥中制成纤维, 提高水泥的抗拉、抗弯、抗冲击能力;粉煤灰纤维有良好的隔音性能, 用于制作隔音材料;粉煤灰纤维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用于制作绝缘器件;粉煤灰纤维有良好的防震性能, 用作防震材料;在粉煤灰造纸方面, 可尝试用纯粉煤灰纤维抄制空气过滤纸等。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的日益枯竭, 粉煤灰综合利用问题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粉煤灰纤维有广阔的利用空间, 相关科研人员应继续致力于其综合利用的开发。

摘要:介绍了粉煤灰纤维的生产过程及常见的生产方法, 提出了粉煤灰纤维利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粉煤灰纤维,生产过程,废弃物资源化

参考文献

[1]Ishiga T, Ishikawa Y, Morihara A, et al.Coal Ash Fusing Sustem for Pulverized Coal Powe and Application of Coal Ach Slag for Concrete Aggregates[J].ACAASymposium, 2003, 19:1-10.

[2]赵璜, 屠恒忠.超细玻璃纤维过滤纸[J].纸和造纸, 2004 (2) :56-59.

[3]罗果, 郑炽嵩, 胡健, 等.玻璃纤维与植物纤维的配抄性能研究[J].造纸科学与技术, 2002 (4) :17-19.

粘胶纤维生产中污水的治理 篇10

1污水来源、水量及特征分析

粘胶纤维生产的污水主要包括酸性和碱性污水两大类, 其中酸性污水主要来源于纺丝车间和酸站, 包括塑化浴溢流水、洗纺丝机水、酸站过滤器洗涤水、洗丝水和后处理酸洗水等;碱性污水主要来源于碱站排水、原液车间废水胶槽及设备洗涤水、滤布洗涤水、换喷丝头时的带出水和后处理的脱硫污水等。

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污水的排放总量大致为:短纤维300m3/t, 长纤维1200m3/t。粘胶纤维生产混合污水中的特征污染物为硫酸、硫化物、锌盐和纤维素。其中像H2S、CS2等和锌盐污染主要来自粘胶成形工段污水, 且锌盐主要以硫酸锌和纤维素磺酸锌的形式存在;纤维素主要是由于碱性污水中的粘胶纤维素与酸性废水混合后酸析而产生的。

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相关参数介绍

文章以某纤维企业按照年产4万吨的粘胶量来计算的话, 那么它的污水处理工程大概为7000m3/d, 我们设计出了下面的相关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同时我们也给出了主要的构筑物以及它的参数, 见表1。

我们从图1和表1中分析得出, 由于粘胶纤维生产污水里面含有一定的并且很少的N, P等营养物质, 所以我们需要另外增加投尿素等物质。在投放的第一天我们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处于休眠状态, 在第5天后再看, 微生物数量明显出现了增加的现象, 同时我们加大进水量进行间歇地曝气, 此时在投放菌种的生化池里看到出现咖啡色。在进行第7天的时候, 发现污泥沉降比在3%左右。

我们通过持续的观察看到菌胶团比较活跃, 原生物数量增多。于是为了进行下一步的试验, 我们提高了进水的BOD5负荷, 这段时间内的污泥就会增长很快, SV30出现了上升趋势, 出水COD很稳定。如此反复的进行比较实验, OD就会出现3mg/l, 水温在32℃~39℃, p H值在8~9间, 污泥沉降比在7%左右。

再隔一段时间内观察发现, 微生物生长情况很好, 污泥颜色出现了深咖啡色, 沉降物较好。于是污水处理的水质达到了稳定的状态, 我们得到了较好的污水处理, 其污水处理水质及排放标准见表2。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论证我们得出, 采用这个工艺流程通过引入浅层气浮、铁屑虑床等技术克服了一般工艺中的不足之处, 在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的同时, 可以节省30%以上的经济投资和50%左右的运行成本, COD含量能降至250mg/L, COD的去除率能达到85.9%以上的水平, 使污水处理量能提高60%以上, 同时回收了纤维素资源。

同时也说明了浅层气浮和铁屑过滤在粘胶纤维生产污水治理过程中的运用是合理、先进的, 在操作上简单方便、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较高。彻底解决了常规处理中时常会出现的COD、Zn2+和S2-等超标的问题。也实现了对粘胶纤维企业现有的物化+生化治理设施, 利用这个工艺能很容易地实现技术改造。

摘要:鉴于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 现已成为化纤行业中一种重要的生产材料。然而, 在生产过程中污水排放很难将大量的粘胶短纤维进行处理, 从而污染环境。本文对粘胶纤维生产中污水来源、水量及特征予以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论证了引入浅层气浮、铁屑虑床等技术的污水处理工艺, 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粘胶纤维,污水治理,工艺流程,构筑物参数

参考文献

[1]王艳.有关粘胶短纤维生产的污水处理工艺[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01) .

上一篇:英语口语教学的困难下一篇:医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