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垂直协调

2024-05-16

农业产业化垂直协调(精选八篇)

农业产业化垂直协调 篇1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内部协调,整合

我们所说的农业产业链其实质是一种与农产品初级加工有密切联系的产业群之间的供需关系所构成的网络结构。农业产业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目前, 已经在加拿大、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近年来, 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农业产业链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也使其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并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来,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 已经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而农业产业链这一理论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 目前中国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仍然很低, 中国现存的农业产业链中仍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 尤其是产业链各个主体之间的协调效率低、质量差, 其弊端从近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初见端倪。因此, 农业产业链主体之间的整合势在必行。

农业产业链的主体包括为农业生产作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 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业部门, 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而所谓农业产业链的主体整合是指产业链主体之间的连接、合作与协调, 它根据社会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的变化, 在产业链主体之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协调各产业链环之间的比例关系, 进而产生出协同效应和聚合质量。其主要内容包括前期部门与中间部门的协调、中间部门与后期部门的协调、后期部门与前期部门的协调三方面的内容。

一、前期产业部门与中间产业部门的协调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来看, 越是发达的国家, 越是现代化的农业, 其农业产业链的前期产业部门, 即农业科研、农资等部门对农业进步的作用越突出, 贡献越大。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前期产业部门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加速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农业科研以及农资装备等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经费投入日益加大, 促使农业前期产业部门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也使得农业增加值中的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但是, 客观分析后不难发现, 中国的农业科研、农资等部门作为农业发展加速器作用的发挥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 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这种状况的产生, 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在这里我们主要就农业科研部门的现状进行讨论。

中国的农业科研部门普遍存在着科技成果产出率高, 实际转化率低的情况。每年国家在农业科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 产出大量的优秀科技成果, 然而由于农业科研部门, 特别是高校农科所等人才和技术最先进、最密集的科研机构普遍处于中心城市, 脱离了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的大环境, 科研成果大量堆积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 随着农民对科技对农业发展推动作用的认识日益加深, 其对于新技术、新产品、新知识的需求以及对自身素质提高的渴望与日俱增, 而作为与农民联系最为直接的基层农科所等部门由于能力所限, 特别是一直以来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只能对农民进行最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的指导, 对于高新科技成果的研发和推广无法全面而有效地完成, 而在其他方面如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上也普遍存在着人才短缺、知识陈旧等问题, 亟须新鲜力量的注入。农业科技成果同其他科研技术使得农民对新技术、新技能的强烈渴望无法得到满足, 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求知欲和生产积极性。

要解决这些问题, 只有通过科技下乡, 而只有将实验室里和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农民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技能, 才是真正的科技下乡。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要求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走出实验室, 走出学校, 走出大城市, 到农村去, 到农民中来, 通过对农村的调查, 与农民的接触, 了解什么样的技术是农民最需要的, 什么样的培训方式是农民最能接受的, 从而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信息的回流, 在防止了科研产品堆积现象发生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当农民掌握了更高级更实用的技能, 才能生产出多样化的、有高附加值潜力的农产品, 进而改善农业预期收益过低的状况,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另外, 使农民掌握一定的技术, 可以对初级农产品进行简单的加工, 在提高农产品价值的同时也促进了产品的多样化, 进而打破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初级原材料全盘收购的垄断局面, 给农户更大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另外, 基层农科所是广大农户获得最新的农科知识和技能最直接和便利的场所, 作为根植于农村的农科机构, 其与农民的沟通也更为顺畅, 更有效率, 因此其作用不容忽视。要加强基层农科部门作用的发挥,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村级、乡级农科所的财政扶持, 加强其科技研发和推广能力;实现高校农科所等与基层农科部门的帮带互助, 定期对基层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 通过基层农科部门进行资料和信息的采集工作, 了解农民的最迫切的科技需求, 通过回流反馈提高这些需求实现的可能性。

二、中间产业部门和后期产业部门的协调

农户以及农业企业是农业产业链的基本主体, 这两大主体间的衔接及协调对于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效率、盈利水平以及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进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 中国农业产业链普遍采用的是“公司+农户”或者“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运营模式。广大农户组织化程度低, 市场信息掌握少, 在与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的对抗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 面对企业因为市场行情变化而降低收购价格, 减少收购量等违约行为时, 大多数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另外, 农业企业面对农户有选择性的出售其农产品, 擅自提高出售价格, 甚至直接违约将产品卖给他人做法时, 从自身成本等因素考虑, 最终会不了了之。农户和农业企业这两大主体之间缺乏一种真正合理有效地衔接和沟通, 而目前存在的农业中介组织从事的也大多是简单的农产品的收集和销售工作, 以赢利为目的, 无法真正的搭建农户和企业间的合作桥梁。农户和企业之间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 始终无法连接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在两者的合作过程中互相算计, 斤斤计较, 只是简单的考虑当前的短期的利益, 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和农户的种养风险。而对于广大农户来说, 由于处于一种弱势地位, 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从事掺假行为, 欺骗农业企业, 似乎也变得可以理解。如何真正有效地提高农户的主体地位, 让农户真正的参与到农业产业链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去, 使其同农业企业紧密的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联体又联心, 是目前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就当前的状况来说, 广大农户与农业企业之间缺乏一种真正的有效沟通与协调, 二者虽然签订农产品买卖合同, 但是农户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 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与农户的经济利益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这就间接导致了初级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

九联集团通过组建肉鸡养殖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普通农民入股并以合作社的形式建设农场, 农民在养殖公司的管理监督下在农场内养殖肉鸡。同时, 为了确保农民个人股本无风险, 集团公司承诺每年最低分红率不低于15%, 五年累计平均分红不低于18%。九联集团通过这种运营模式, 使得农民成为了股民, 并通过合作社与企业真正实现了地位平等, 通过分红实现了利益均沾, 从而将农民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农户不仅会分享生产环节的利益, 而且将分享加工增值环节的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 农户会主动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进而自觉地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 甚至会相互监督, 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在这种模式下, 农户与农业企业已经结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 农民由单纯的生产者转化为理性的经济人———股民, 在理性思维的支配下, 降低初级原材料质量这种有损于自身利益的非理性行为发生的几率很小, 从而从源头上消除了食品质量安全隐患的发生。

三、后期产业部门和前期产业部门的协调

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后期产业部门的中坚力量, 担负着整个产业链价值提升的重任。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和逐渐萎缩的盈利空间, 怎样寻找新的突破口, 实行特色差异化经营, 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 大多数有资金有实力的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科研队伍, 或者与各地农业高校联手在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上投入极大成本, 这种状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体现了科学技术在农业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 要想生产出能够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高质量的、有特色的产品, 作为原材料的初级农产品科技含量的高低、质量的好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由于初级农产品质量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 也凸显了源头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作用。然而, 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在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的层面上始终存在着沟通困难的问题, 企业和农户都有着强烈的提高自身素质的意愿, 却因为沟通不善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另外, 与农户联系密切的农业科研部门、特别是基层农科所, 却因为资金的短缺而苦苦挣扎, 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 企业和农业科研部门联手, 改变农业科研部门, 特别是基层农科机构一直以来只有国家投入, 资金严重短缺的状况, 通过对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进而改善初级农产品品质, 在降低自身成本的同时, 也减少了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绪福.农业产业链优化的内涵、途径和原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 (6) :119-121.

[2]赵绪福, 王雅鹏.从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看中国农业产业链的构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 (4) :82-84.

[3]何官燕.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评述[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7) :37-39.

农业产业化垂直协调 篇2

李克强: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2012-09-19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9日电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挥城镇化综合效应,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座谈会上,国家行政学院介绍了研讨班举办概况,黑龙江、浙江、河南、云南等省及青岛市政府负责人作为学员代表,谈了本地城镇化情况和建议。大家认为,研讨班题目选得好,时机选得好,研讨深入,很有收获。在听取发言后,李克强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一个事关长远的大战略,要放在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来思考。特别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及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形势下,研讨城镇化科学发展问题十分重要。

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从世界上看,已经实现现代化的高收入国家都是工业化国家,城镇化率很高,同时农业现代化也达到相当水平,因此,现代化的过程必然也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而且作为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会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立足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前进,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李克强强调,城镇化是我们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差距也是潜力,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探讨。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的最大表现在城乡差距,同时城市内部也存在着二元结构的问题,甚至表现为城市中最突出的差距。比如,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较多困难,城市和工矿还存在不少棚户区和困难户。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好,就会阻滞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甚至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近几年,我们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其中50%是棚户区改造,并努力采取措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这一方面可以惠民生、促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抬高城镇化门槛,使城镇化进程顺利推进,还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

李克强说,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来带动,也会给工业化提供支撑。要抓住世界科技与产业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结构调整的机遇,把发展城市经济与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构建创新转型的大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他强调,工业升级需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更是密切相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相互联系,会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要顺应这一趋势,做大做强服务业,推进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服务业这个最大就业“容纳器”的作用,增强就业创业的活力。

李克强强调,推进城镇化,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要立足国内解决吃饭问题,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城镇的发展和繁荣,也难以支撑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城镇化,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必须严格保护耕地,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夯实“三农”这个现代化建设的根基。

李克强指出,推进城镇化需要统筹谋划布局。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考虑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和空间均衡发展的要求,抓紧制定城镇化发展中长期规划,研究实行差别化政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特别是要提高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在促进东部地区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同时,对中西部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要研究加快培育新的城市群,形成新的增长极。

李克强强调,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改革。推进城镇化,要努力在改革攻坚中破解深层次矛盾。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为持续发挥城镇化效应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农业产业化垂直协调 篇3

关键词:门达镇;农业产业结构;人地关系;水稻;旱作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88-02

一、基本概况

门达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区的东部,与吉林省双辽市的西部接壤,南部与科左后旗相邻,隶属于科左中旗管辖,本区位于西辽河冲积平原南岸,是科尔沁沙地的东部边缘区。南部地区以沙土为主,北部地区有黑钙土分布。该地区被称为“小江南”,因门达镇政府所在地门达村位于科尔沁区的吐尔基水库下游的“哈达江”之南而得名,属辽河水系的支流。门达镇所属17个村,全镇农业耕地面积14.2万亩,林地面积4.5万亩,全镇共有农业户4 679户,农业人口19 690人。门达镇是一个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导产业的农业镇,是通辽地区的重点粮食作物产区。

通过对门达镇典型地区门达村的实地考察、农户调查以及多年对其相关资料分析,结合该区人地关系系统主要特征,总结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体现在,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旱化作物增多。门达村是农业与城镇居民混居地区,土地面积22 120.5亩,全村耕地面积6 720.5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 300亩(1990年),20世纪80年代,这里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天然养息之地,地表水资源丰盛,植被覆盖率较高,1990年在政府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开始开垦盐碱地种植水稻田,水稻大多沿河两岸种植,以河流地下水和大气降水作为水源补给。农业生产的水源补给旺盛,水稻的长势也是非常喜人。

最早开发水稻田的农民最初几年在经济收入上几乎是处在赤字的状态中,盐碱地的开发使种植成本过高,而收入过少,经过了2~3年的改良,土质发生了大的改观,土地盐碱性向偏中性转变,经济收入也逐渐改变了收入小于支出的状态,在这些农民的带动下,更多的农民加入到种植水稻田的队伍之中。水稻已成为了当地主要的种植类型。

1999年以后,气候干旱,全年降水量逐年减少,地下水位也是逐年下降,经济成本的逐年增加,水稻成熟时期的需水量由最初的4~5天灌溉1次到2~3天灌溉1次。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投入。农民在经济核算方面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种植结构的改变,逐步由水稻田转变为玉米、大豆等旱作粮食作物的种植。2002年后,受国家农业税收的影响,水稻种植面积出现了短期的增加。2005年达到了2 640亩,随后生态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水源补给变化使水稻种植面积再一次递减,2011年全村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到1 710亩,而玉米、大豆的种植面积增大到5 010.5亩。农业的产业结构与人地关系的互动变化,使得人地关系在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逐步的调节平衡,生态环境问题逐年凸显,土地荒漠化、盐渍化严重、春季沙尘天气频发。进而新的人地关系矛盾出现,旱作农业的种植对肥料、土壤、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人地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二、形式分析

1.使农业耕作方式发生变化

20世纪末的水稻种植时期,农业用水多是抽取河流水、地下水和大气降水补给浇灌田地,耕作以人工育秧、插栽为主,利用手扶拖拉机在水中把土壤翻匀,以起到保水的作用,但由于夏季地表的水蒸发强烈,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扩散到大气中去,同时大气降水也随之频繁,农业生产用水较为充足。1999年后,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大的转变,旱作农业特别是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一些有经验的种植玉米农户,收割完庄稼之后,第二年的春季,农民利用自制的爬犁把秸秆聚集起来点燃,燃尽一部分干燥秸秆以后,再用耕地的翻地犁杖把灰烬和根部的杂质以及少量未燃尽的秸秆一起翻压在地下,以待的地下腐烂,用做庄稼的潜在肥料。这样既节省了运输秸秆的费用,也使土地有了一部分灰质的养分供应。政府在农业经营上重视了增强农民的科技思想意识,人地关系就是在人文机制的主导下的协调变化中得以平衡。

2.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门达镇是传统的农业地区,能源的利用思想比较传统化,生活方式还是以农业的生产与自我耗用为主,农村里的老人们习惯住着火炕,水稻、玉米秸秆和玉米脱掉籽粒后的芯就成为了农村生活的主要燃料。因秸秆与玉米芯容易获得,成本较低,加之煤炭的价格昂贵,秸秆依然是农民生活的必需品。20世纪末全村水稻田大面积种植,农户的薪材、取暖主要以水稻秸秆为主,但水稻秸秆产生的灰烬较多,水稻秸秆就成了副业原材料,一些农户到了冬季农闲时期,利用自家的水稻秸秆编制席子,可用做床垫,也可以用于水果、蔬菜的保暖保鲜等,进行出售,也有一些秸秆用于牲畜的粉碎饲料。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生活的取暖和烧材材料被大量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芯所取代,这些潜在的资源被这种低等的生活方式燃烧耗尽,其有机质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循环利用。

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是由水资源的利用为主导方向。就水资源的利用而言,在降水较少的条件下,玉米地每年要灌溉3至4次。而且还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形式浇地,既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也浪费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地表土壤保护层退化,逐渐地丧失了肥力,地表盐渍化加剧,大片的耕地变成了荒漠化土地。沙地逐年扩大,适耕土地逐年减少,更加使农业的土地逐年的板结,加剧了当地土壤的盐碱化,对农业的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更加不利。

3.经济、政策措施发生变化

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是农业户最先考虑的问题,十年前对于一片适宜种植水稻的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无形中就要增加耕作的成本,特别是对打机井的经济投入和电能或柴油的资金投入,原本十几、二十几米深的机井就能浇灌大片的农田,但现在需要四五十米深的机井才能满足作物对水的需求,人地关系矛盾凸显,农业产业结构势必发生变化。旱作作物的种植节省了经济支出,虽然收入较以前少了,劳作的时间也少了,就劳动报酬的经济学原理,折算下来的经济资本也相差不多。受土壤、肥料、水分供应的影响,地表作物养分得不到供应,影响了作物的产量。环境问题逐年突出,地下水位的降低和肥料投入增加,这样给农业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生态、社会影响。

自1990年开垦荒地种植以来,农业税收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长,农户的经济负担较重。2002年后,国家出台了减免农业税政策,每年通过种植类型的耕作面积还给予农业补贴,包括有种子补贴、燃油补贴等,大大的缓解了农业经济收入的亏损,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也有了大的改善,春耕与秋收也不再用牲畜牛马等耕作,而是有了各种类型的机械化,农村剩余人员逐渐向副产业方向发展,这也同时减轻了一定的社会负担,增加了农业经济收入。

4.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原本的碧绿青草已被满山的庄稼取代,农田由耗水作物转化为了节水作物,牲畜的青草饲料被秸秆所取代,地表也由较湿润变为了干旱,使地表水分的年蒸发量减少,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受到破坏,沙粒松散更增加了太阳光的反射强度。沙土堆积严重,土地逐步出现了风蚀荒漠化,沙尘天气发生的次数逐年增多。

三、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模式探讨

1.种植业也要向畜牧业方向逐渐渗透,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种植业一直以来是门达镇第一产业致富的首选模式,从水稻种植到旱作生产,都是以土地作为农业产出的基础,在水资源逐年减少的前提下,土地已不能满足于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转变产业模式,向畜牧业方向发展可以成为地区生产发展的又一产业模式。农户可以用自家的秸秆与养牲畜的农户换取一定的牲畜粪便。来给自家的农田施加粪肥。既保证了牲畜供养户的冬季存储饲料供应,也使农田户土地有了一定的绿色肥料,这样能使农田户在以后的3~5年内农田的施肥量减少近往年的一半左右,避免了土地的板结、盐碱化和土壤有机质的流失。据估算,如果农户不采用粪便施肥的办法,单纯采用施有机肥料的方式,后一年要比前一年施肥量增加10%左右,加重了农业的经济支出。这一举措成为促进可持续农业的一种方式,也积极的倡导了清洁能源循环利用、秸秆还田政策的实施。以牲畜育肥、繁殖销售为产业经济,带动农业生产积极性,实现种植与畜牧生产双丰收。在农闲时节加强畜牧业发展,增加农业经济纯收入,达到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

2.政策引导,转变科学思想,走科技兴农之路

逐年发展的农业科技,春耕采用播种机种植,实现了微电脑的操控,保证了种子的成活,除草则实行机械空中施药,夏季的取水则实行节水灌溉技术,秋收也是推行了大型收割机操控,使得农业生产不再走牲畜耕作、搬运的历史,科学的思想带动了农户对科学技术的向往。

农户在科技的带动下,已对科技产生了依赖心理,政府要组织一定的科技人员,指导农业的种植、销售,以政策来约束农户的生产方向,对前沿科技及时地掌握与推行,来保证农业收入,才是地方政府的惠农道路。

3.能源要寻找循环模式,倡导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体制,促进人地关系和谐

对农业产出进行合理的分配,达到能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即增收又减轻农业负担。使边缘产品得到合理支配,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效率,走可循环经济模式。

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种植格局,保证土地的最大产出,也同时提高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为社会减轻一定负担,生态环境也能在和谐的社会与经济环境下有序的自我平衡,人地关系才能协调发展。

四、结语

门达镇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农业耕作方式、经济、政策措施发生变化、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人地关系需要在产业结构转化中逐步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模式,提高科技兴农,倡导循环经济,促进人地关系和谐,有利于农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海山.内蒙古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2]刘艳红.基于水资源减少背景下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农业产业化垂直协调 篇4

当前, 国内外普遍将生猪产业作为一个大的综合体而被学者广泛接受, 其中特别强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内部联结关系, 即生猪产业是将猪肉生产和种猪繁育、饲料及添加剂的生产和供应、疫病防治、猪肉产品加工、销售过程的若干环节纳入到统一的经营体系内, 融为一个企业 (公司) [1]。生猪产业受饲料及添加剂、种猪繁育、养殖及屠宰加工和运输、销售等贯穿产业发展各环节因素的影响, 各产业 (各环节) 均可能对生猪产业产品———猪肉的质量安全产生影响。

垂直一体化在经济学上称为纵向一体化, 是指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布局。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杨凌本香集团, 其构建的以肉食品质量安全为核心贯穿生猪产业的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屠宰加工—冷链运输—连锁专卖的发展方式正是生猪产业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的缩影。

2 杨凌本香集团生猪产业模式简介

杨凌本香集团致力于生猪产业化发展, 通过10余年的努力, 成功打造了贯穿生猪产业的垂直一体化安全猪肉产业链。生猪产业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安全饲料生产

饲料安全是猪肉安全的前提。杨凌本香集团通过对饲料原料的严格控制、产品加工工艺的持续改进并依靠自营养殖基地进行的大量动物实验, 研发出了杨凌本香集团自营养殖基地专用营养、安全、低氮磷的高效环保饲料产品, 从源头保障了猪肉的安全。

2.2 优良种猪及仔猪培育

作为杨凌本香集团生猪产业体系的核心工程, 种猪是至关重要的生产环节。公司在对国内外先进养猪理念消化吸收的基础上, 以防重于治的观念建设国内领先的环境可调控、自动上料、点式分区布局的规模化养殖场, 对猪场进行疾病阴性净化, 降低疫病风险, 减少猪只发病死亡率, 确保了猪源的健康。

2.3 商品猪育肥

杨凌本香集团正在运营中的年出栏18万头商品猪育肥基地是政府、企业与养殖户合作的典型示范。规模化、标准化的育肥基地, 不仅解决了猪只对空气、温度、湿度等内环境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公司+基地+农户”等传统合作模式中存在的疫病、技术、安全等风险, 做到了60 kg以上育肥猪不治疗的目标, 保障了猪只的安全、健康。

2.4 现代化的屠宰加工工艺

杨凌本香集团通过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现代化屠宰加工基地, 执行严格的18道检验检疫及对重金属、药残及激素残留的重点监测, 确保猪肉在屠宰加工环节的安全、放心。

2.5 冷链运输与连锁专卖

杨凌本香集团专注冷鲜肉生产, 以自营封闭式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和自营连锁专卖店构成封闭运行的产品销售网络, 避免了产品流通环节可能影响猪肉安全的因素。

3 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保障猪肉安全

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消费诉求不断增强, 其消费量和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然而, 各种层出不穷的猪肉安全事故以及消费者对于市场流通环节的不信任, 使其开始对纵向协同、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经营的产品供给模式逐渐关注, 贯穿全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必将在未来行业发展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该模式在抵御市场波动、控制疫病风险、保证产品品质、实现规模效益以及获取全产业链利润方面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对于猪肉产品安全保障而言, 该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对贯穿生猪产业各环节的全过程监督与控制, 实现了产业链各环节风险可控、应急反应快速的生产管理。

4 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发展建议

4.1 导入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与传统生猪产业组织模式相比, 其优越性十分明显。结合食品安全管理需要快速反应的重要原则, 建议在组织实施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的过程中导入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 以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为基础建立猪肉产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与以传统生猪产业组织模式为基础建立的猪肉产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相比, 具备产业环节紧密链接、闭环运行便于管理等突出的优点。同时, 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导入与建立, 对于健全政府管理机构对肉品质量溯源和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认定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 全面整合优质资源, 建立非竞争性产业联盟

当前,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趋势正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 资源整合逐步加剧, 行业竞争格局初现雏形, 相信在未来10~20年内, 我国生猪产业将会与欧美等国一样, 形成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寻求利润增长点的行业发展局面。生猪产业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产业链长、运营管理难度大、退出成本高昂等限制其发展的弊端将随着行业发展而逐步体现[3]。今后, 全面整合处于产业链上游的饲料企业与产业链核心的规模养殖企业和产业链下游的大型定点屠宰场、物流配送企业及位于产业链终端的市场营销机构, 建立连接生猪产业各环节的优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非竞争性产业联盟将变得十分必要[2,3,4,5,6]。

摘要:分析生猪产业垂直一体化运营模式及杨凌本香集团生猪产业模式, 探讨该模式对猪肉产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意义, 并指出垂直一体化运营模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生猪产业,垂直一体化,安全猪肉

参考文献

[1]陈昌洪.垂直一体化的安全猪肉生产模式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 10 (1) :22.

[2]陈瑶, 马晔华.垂直一体化动机的理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4) :1161.

[3]罗宗育.屠宰加工企业是架构无公害安全猪肉体系的龙头[J].广西畜牧兽医, 2003, 19 (4) :160-161.

[4]李长强, 李连任.建立安全猪肉生产控制体系迫在眉睫[J].饲料博览, 2012 (2) :58-60.

[5]何若钢.建康猪场的评价体系[J].猪业科学, 2011, 28 (5) :50-52.

农业产业化垂直协调 篇5

关键词:“三化”协调发展,劳动生产率,二元结构

0 引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后又提出信息化)。这是我国今后长时期的重大任务。从经济理论和国内外实践经验看,实现“三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而二元结构的经济根源是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本文从劳动生产率发展的视角,分析“三化”从不协调到协调发展的规律和政策措施。

1 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理论概述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一般用每个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价值量表示,也可以用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量来表示。从宏观层面表达有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中观层次表达有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从微观层面上表达有企业劳动生产率。

马克思创造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具有两重性,即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本质是对劳动时间的节约,或是对劳动力的节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单位商品所含的价值量的大小,即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还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其他一切生产要素最终都要还原为劳动。这一点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并由此进一步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1]。

西方经济学家从研究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开始,在供给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将有限的生产要素实行最有效的配置,以取得最大的利润。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财富是由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共同的作用创造的,对它们使用都必须支付报酬,分别叫做工资、利息与地租,成为以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基础。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进一步提出用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和利息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在20世纪60年代做了更深入的研究,认为除劳动和资本对生产作出贡献以外,还有一个余量尚未计算在内,即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且随着劳动和资本供给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科技进步主要包括劳动者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技术装备的改进、规模经营及管理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2],即将资本和劳动这些生产要素投入量对产出的贡献扣除后,其他各种生产要素对产出的综合贡献,便反映了科技进步对产出的贡献,并以生产函数的公式表示[3]:

通过微分计算得到下列公式:

其中,Y为总产出,a为全要素生产率(即科技进步率),K为资本投入量,L为劳动投入量,α和β为相应的权数或产出弹性系数。

从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们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不是彼此对立和矛盾的。马克思虽然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但他把劳动分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物化劳动是指资源消耗,提高物化劳动生产率就是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生产技术的提高,包含了资本的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因素。他指的活劳动生产率也包含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更是明确的包括劳动、资本和科技三要素的投入。从这个角度看,马克思的劳动生产率与西方经济学的全要素生产率是相通的,具有很大的同一性,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两者都认为劳动生产率是生产力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经济现代化的标志,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水平和经济现代化程度也越高。就其内函来说,两者都认为劳动生产率反映了社会、产业和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劳动者的技术熟练和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2)两者都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社会,是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其城镇化水平也很低。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二、三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非农产业逐渐占主导地位,这时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时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也更加协调。

(3)根据各国的经验,在工业化初级阶段,不同的生产部门或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差别很大,而且增长速度也不相同。通过市场竞争,可实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有序转移,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别逐步缩小,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最终达到基本均衡状态,大致处于同一水平。

(4)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例如在加大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因而可以替代一定量的劳动投入。索洛认为,经济增长模型要考虑技术进步的因素,技术进步可以同时增强资本和劳动的效率。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认识是一致的。

以往对劳动生产率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方面,尚未涉及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的研究。本文根据劳动生产率的有关理论,并以案例分析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以及这些变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2 从我国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整理得出中国国民经济三大产业发展与就业人数变动表及劳动生产率增长表,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单位:亿元、万人

2.1 不同历史阶段劳动生产率发展特征

从上述统计资料中分析,我们将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缓慢增长阶段(1952—1978年)

从建国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工作重点也没有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也很缓慢。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分别为2.4%、4.4%、4.3%,二、三产业仅略高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二元经济结构明显是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劳动力总量从1952至1978年增加了1.94亿人,劳动力处于无限供给的情况,农业部门尚有大量过剩的劳动力,其收入仅够维持农民的生存需要,而非农产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农业部门,其工资收入也远远高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而这种收入差别又会进一步促使农业中的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流动转移。

单位:元/每劳动者

说明:(1)由表一资料计算表二中劳动生产率及年均增速;(2)本表“三化”协调度是指农业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比值(后面说明)

第二阶段:稳定增长阶段(1979—2003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到2003年,其历史背景是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农村推行农户联产承包制,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尚不够完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明显快于第一阶段。从表二可以看出,1978—2003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到10.9%,远高于第一阶段的2.4%,但又低于二、三产业的11.6%、11.3%的增速。本阶段在较长时期内由于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三农”问题进一步突显,到2003年粮食产量还低于1990年,连续多年减产,国家粮食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二元经济结构依然严重,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进一步扩大。

第三阶段:转型升级阶段(2004—现在)

本阶段的历史背景是党中央、国务院确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连续多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着力解决“三农”面临的各种突出问题,开始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坚持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同步推进,坚持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这一系列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新思想、新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转型升级。本阶段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总体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加快;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明显快于二、三产业,从2003—2012年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到17.4%,分别高于二、三产业7.4%、3.5%个百分点,说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入加速期;三是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速高于第二产业。这些特征说明我国经济结构进入转型升级阶段。预计未来十多年,一产受规模经营的扩大和劳动力转移加速的影响,劳动生产率将保持高速增长,二、三产业增速平稳,三产随占比增加,吸纳劳动力潜力不断加大。

2.2 从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化看“三化”协调发展

“三化”协调发展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因某一方面严重滞后而制约其他方面的发展。前已叙述,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国际经验和理论告诉我们,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源在于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太大,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使落后的农业与先进的工业并存,这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而要改变落后的农业,只有将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发展过程中,只要农业部门还有剩余劳动力,这个转移过程就一直要进行下去,直到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完全被非农产业吸收。这时,农业劳动者的收入也不断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三大产业将逐步向均衡方向发展,完全均衡时指数为1,这时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水平,劳动者的收入也基本接近,二元经济结构基本消失。完全不均衡时指数为0,二元结构达到顶峰,因此均衡指数(可理解为协调指数)介于0~1之间。这是刘易斯—拉尼斯—弗景汉二元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用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均衡指数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协调度,因为一、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代表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程度,而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则可以代表城镇化水平,因为城镇的功能主要是为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笫三产业发达,城镇化水平也就越高。所以,用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均衡指数可以代表“三化”协调度。以下用案例进行分析说明:

(1)案例1:部分主要国家“三化”协调度分析

为了证明上面叙述的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我们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主要大国作为分析对象,因为大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经历较长时间,三大产业发展比较充分,劳动力有序转移明显。发达国家选择美国、法国,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选择韩国、巴西和中国。现根据《国际统计年鉴2012年》资料,整理计算得到部分主要国家基于劳动生产率的三化协调度评价,如表三所示。

从表三可以看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表中所列的5个国家中发展度即发展水平(可用人均GDP表示)最低,产业协调度指数也最低,“三化”协调度指数也是最低。美国是发展度最高的国家,人均GDP水平最高,产业协调度指数和三化协调度指数也最高。发展度和协调度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人均GDP水平的高低,也决定发展度的高低,而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决定协调度的高低。按发展度排序是:美国、法国、韩国、巴西、中国,按协调度排序也是一样,在这里发展度和协调度一致,这是较普遍的现象。但也存在发展度低而协调度较高的情况,这是低水平协调,而我们的目标是实现高水平协调。

案例2:中国东、中、西部6省区“三化”协调度分析

基于劳动生产率视角进行的国际间横向比较所展示的规律性,同样可以在我国不同发展度的省际横向比较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现选择东部的江苏省、浙江省,中部的江西省、安徽省,西部的贵州省、云南省为分析对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数据整理得到这6省区基于劳动生产率的“三化”协调度评价,如表四所示。

说明:(1)中国数据为2012年数据,按2012年平均汇率6.3125计算,其他国家为《国际统计年鉴2012年》的2010年数据;(2)产业协调度指数为农业与工业、农业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之比,即农业/工业或服务业;(3)三化协调度指数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之比,协调度指数介于0~1之间,指数越大,协调程度越高。

单位:元/人

从表四可以看出,中国东、中、西部6省发展度和协调度的排序规律基本上与表三所展示的各国之间发展度和协调度排序的规律相同,即发展度高的省份,协调度也高,反之则低。但即使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协调指数也偏低,说明我国东部地区仍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东、中部比较,“三化”协调度差别相对较小,而发展度差别相对较大,而东、西部比较,发展度和协调度差别都比较大,但从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水平看,东、中、西部差别较小,如云南省工业劳动生产率还高于浙江、江西、安徽,仅次于江苏,可见云南工业的起点高,生产效率也高,主要问题是农业落后,协调度低。

案例3: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三化”协调度的纵向比较

利用劳动生产率数据,计算出不同历史时期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均衡协调指数,如表二所示。从建国初期的1952年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间,虽然劳动生产率水平缓慢提高,但协调指数是下降的,这是因为工业化初期,工业和服务业部门首先采用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劳动力投入也增长很快,为提高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而农业部门一直处于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而且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劳动生产率提高非常缓慢,三大产业的协调度也有所下降,协调指数从1952年的0.26下降到1978年的0.17。

1978—199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业推行了联产承包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在这期间,国家连续数次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使以当年价计算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快于二、三产业,三大产业的协调度得到提升,综合协调指数从1978年的0.17提高到1990年的0.25,所以这一时期是我国“三化”协调度较好的时期。

1991—2003年,随着农户联产承包制的效应递减,我国“三农”问题处于矛盾的突显期,国家投入继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倾斜,尤其是农产品价格指数涨幅低于非农产品价格涨幅,导致农业的比较利益持续下降,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继续扩大,二元经济结构加剧。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虽然有较大提高,但非农产业增速快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三大产业的协调度下降,导致“三化”协调度指数从0.25下降到0.15,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化”协调度的下行期。

从2004年到现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国家更加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加大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在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的前提下,其中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大大快于二、三产业增速,产业协调指数逐步上升,“三化”协调度指数也从0.15上升到0.22。从发展趋势预测,今后将是较长时期的上升期。

2.3 基本结论

通过实证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1)由于劳动生产率是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集中体现,所以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实质上反映了三大产业现代化程度的差别,同时也反映了农业、工业和城镇现代化的协调程度,这一认识既符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符合西方经济学中的二元结构模型。

(2)从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发展度(发展水平)和协调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一般说来,发展度越高,协调度也越高。从国际比较看,美国的发展度和协调度都最高,中国最低;国内省际比较,东部江浙两省的发展度和协调度最高,中部次之,西部的云贵两省最低,但中国东、中部发展度差别较大,协调度比较接近,说明有高层次结构协调和低层次结构协调的区别,有可能出现发展度低而协调度高或发展度高而协调度低的少数案例。

(3)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提高发展度和“三化”协调度的关键,由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还很低,要达到“三化”基本协调还要经过长期的努力。目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已经进入稳定快速增长期,预示着进入转型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30.

[2]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124页;克拉克:《财富的分配》344页;索洛:《增长理论:一个说明》718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现代经济辞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农业产业化垂直协调 篇6

关键词:多功能农业,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近年来,关于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的研究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各地区政府部门纷纷出台一系列关于推进三化协调同步发展的政策措施,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三化协调发展的有关理论与对策。要同步推进三化协调快速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三者的关系。当前,对于三者关系研究的文献较多,学者的观点各异,没有统一的说法。三化中的基础、手段、目的不明,怎样界定三化的互动关系,推动三化协调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回答。

当前人们对农业功能的认识,主要定位在提供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求的经济功能上。而发达国家(日、韩、欧盟等国)与发达地区(深圳、广东、上海、北京等)提出与倡导的农业多功能性理念,不仅要求农业的经济功能,同时也强调其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与文化功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农业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基础和支撑作用,这种作用归纳起来就是农业的多功能性。本文尝试从多功能农业的角度,深入分析三化发展中的农业功能,以及多功能农业对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地位与核心作用。

1 农业功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拓展

1.1 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功能的基础性

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直接决定着农业应该发挥什么作用,也决定着农业的主要功能、次要功能,一般功能与特色功能。当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的时候,农业的功能表现为提供基本的食物保障;进一步发展后,农业还扮演着为工业积累发展资金、提供原料,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与城镇人口来源;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的温饱问题吃饭问题解决了,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人们的需求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开始追求审美、休闲、观光旅游等其它享受,农业的功能同时也得到拓展,表现为给人们提供休闲旅游、观光体验农业文化的场所与方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还会追求高质量生活,追求健康有机绿色生态食品,农业的生态保育功能、政治稳定、社会保障等功能的作用就会充分显现。随着国家国际地位、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影响着农业的生产结构与功能结构,因此,国家基本国情是农业功能的主要决定因素。

1.2 人类的发展需求拓展了农业功能的多样性

农业是人类为了基本生存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农业的发展趋势、方向与重点,农业发挥的功能与作用,都是随人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1)人类为基本生存需求,生产农业产品,生命得以延续;(2)经济发展之初,为了生产更多的产品,有工业产生,进而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与劳动力,人口的集中居住,产生城镇,农业为城镇提供农产品、人口与发展资金;(3)人类需求是随着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变化的。当今社会,人类的物质生活基本满足,需求开始转向高质量生活。人们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的绿色有机食品、农业休闲旅游、感受乡村生活与农业生产,农业的休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开始显现,农业的功能得以拓展和丰富。(4)环境危机、能源危机、食品安全危机的出现,人类发展受到威胁,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的生态保障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人类发展需求的变化拓展了农业的功能。

1.3 环境的逐渐恶化提升了农业功能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的功能是为人类提供产品生产的场所,为人类生活的场所。但是,随着工业的粗放式发展,城镇化的扩张,化石能源、农药化肥的滥用,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本身构成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农业生产的双重性使得现代农业的发展,一方面破坏环境,一方面农业也具有修复环境的功能;因此,人们生活品味、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重视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功能。开拓农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保护生态环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少使用化石能源、化肥与农药,更多的使用有机肥料与农家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增强环境的修复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4 技术的不断进步创新了农业功能的发展性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农业是很难有效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人类发展需求一方面改变农业的功能;另一方面也给农业带来发展压力,需求的变化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需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生产出更多健康绿色农产品,但是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有机化肥生产技术、耕作技术、种子技术等科学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大力的促进了农业发展。每一种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冲击,也进一步创新发展了农业的功能。

2 多功能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的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的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的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的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的农业、依靠新型农民发展的农业[1]。发展现代农业,实质上就是发展现代多功能农业,首要问题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要积极加强农业的食物保障功能,努力开拓农业的休闲旅游功能,强化就业增收与原料供给功能;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范畴下,拓展农业生产经营的空间。

2.1 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内涵、形态及功能多样化特征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内涵、形态及功能多样化特征。(1)内涵多样化,现代农业可理解为传统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先进,生产品种的多样;也可理解为发展理念的科学化,发展方式的人性化,发展层次的高级化,发展形态的多样化。(2)形态多样,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态是随着国情、人类发展需求、生态环境状况、科学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的,目前有生态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精确(准)农业、数字农业以及多功能农业等。(3)功能多样化,传统农业功能主要表现为保障食物安全、保障社会就业与保持政局的稳定;现代农业则更重视农业的休闲旅游功能与生态保护功能,具备功能多样化的特征。

2.2 现代农业发展必须首先巩固农业食物保障功能

加强食物供给功能,保障粮食安全,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在农产品供应充足的前提下,人们才有更高的生活与生产需求,农业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农业人口多、农业发展基础差、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是我的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新时期、新阶段也得保障农业的高生效率、高安全性和多功能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依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2.3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是重视社会保障与生态保护功能

农业具有原料供给功能,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重视社会保障与生态保护功能。如果现代农业发展不好,人民生活质量不高,失业率高,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没有发展动力源泉,那就不叫现代农业了。所以,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千方百计的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扩大就业范围、增加农民收入,在保障基本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供更多更好的原料,才能让工业化、城镇化有更坚实的发展基础,也才能进一步发展好现代农业。

2.4 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是开发农业休闲旅游功能

农业的功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农业功能的需求是不同的。现代农业发展,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开发农业的休闲旅游功能,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体验农业、文化农业,满足人们日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与文化需求。因此,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功能不断开发、不断拓展的过程。

3 多功能农业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劳动力与发展资金;农业为城镇化供应农产品、提供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的社会保障功能保持了社会与政局的稳定,为工业化、城镇化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3.1 多功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原料、市场与劳动力

农业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发挥经济生产功能,生产大量农业产品,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料、资金、市场与劳动力。(1)提供资金。工业化发展初期,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剪刀差”来积累原始资本,源源不断的从农业产业内部吸收生产剩余,农业成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资金来源;(2)提供原料。农产品本身就是工业发展的基本原料,特别是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农业的发展直接会影响这部分工业的发展;(3)提供市场。毫无疑问,农业与农村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工业的发展,因为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农膜等等物品直接依赖工业发展提供,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用品也依赖工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材料也靠工业发展来支撑,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强大市场;(4)提供劳动力。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流动人口,成为工业发展的劳动力来源,没有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人口也不会大量出现剩余,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本也受到影响。

3.2 多功能农业为城镇化提供劳动力、食物、休闲与城镇人口

多功能农业的大力发展,同样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劳动力、食物与城镇人口。(1)提供城镇人口来源。我们知道,城镇化发展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城镇人口的多少,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城镇人口的来源有两个,分别是城镇户口新出生人口和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可以看出,农业发展以后,出现的部分剩余劳动力会有一些人转入城镇户口;(2)提供劳动力。城镇化过程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发展,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只有农业发展了,农业需要的劳动力会减少,农业人口会分化一部分出来,进入城市成为城镇化的劳动力来源;(3)提供食物与休闲。现在多功能农业发展,不仅通过发展生产,为城镇人口提供生活必需品,蔬菜、粮食、水果等,还为城镇人口提供农业休闲、观光体验,文化教育等场所。

3.3 多功能农业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

农业通过发挥生产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使得人民生产生活、就业等有了坚实的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享受生活,忠实于党和国家的领导,社会政治局面安定团结,从而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1)粮食保障。常言道:“家中无粮心里慌,国家无粮必自乱”,“无农不稳,无商不活”。这充分说明了粮食、农业在政治稳定上的作用;(2)社会与政治保障。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不仅能容纳劳动力就业,而且农副产品质量、数量及其安全性本身就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涉及到社会发展问题;(3)环境保障。农业的生态功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保持生物多样性、防治自然灾害、二三产业的正常运行和分解消化其排放物产生的外部负效用等,均具有积极的、重大的作用。

4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多功能农业的发展基础

4.1 工业化提升了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

“以工促农”是我国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即以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新阶段必须有大量资金投入农业生产与发展领域,促进农业发展。工业化的进程必然带来科学技术的变化,科技的变化自然会带来生产力的提高,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与农业发展质量的提高。

(1)工业发展有效有序的转移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必须带来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工业化的发展,从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都有效吸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而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说,“工业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过程,拉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又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创造了客观条件,农业现代化就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有序的转移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5]。

(2)工业化发展了科学技术,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条件。工业化发展进程总是与科技革命密切相关的,工业化发展必然对科学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加速科技创新和发展,从而为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当前,我国科技水平特别是农业科技水平还比较低,对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也不高,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可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进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改善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3)工业化发展为多功能农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工业发展初期,国家通过“剪刀差”方式从农业部门为工业发展积累原始资金,当前我国工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反过来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工促农”。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设施装备的改进,农业水利基础设施、防灾减灾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些资金单纯从农业内部是很难解决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4.2 城镇化加速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城镇人口的增加也需要粮食保障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对多功能农业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1)城镇化为有效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是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的过程,生产效率的提高必然带来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城镇化的发展相应地会带动城市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有效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

(2)城镇化发展水平推动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的需要总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农业产品质量与数据的需求都相应会发生改变,同时需要休闲旅游,观光体验,文化教育娱乐等方面的需要,从而促进农业功能的拓展与开发,满足日益变化的人民生活需求[2]。

(3)城镇化发展促进了多功能农业发展结构的调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口的聚集式增长,本身就有强大的消费需求。对农产品品种、质量、数量的需求,有利于农业多样化发展,同时也会促进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多品种、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发展,有利于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的大力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迈进。

(4)城镇化发展为多功能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体系的完善,城镇发展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装备、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服务业都会得到快速发展,从而推动多功能农业发展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也会对农业发展带来发展资金支持。

5 在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中统筹三化协调发展

5.1 统筹现代多功能农业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5.1.1 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拓展农业功能,夯实工业化发展基础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要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升农业发展层次,拓展农业发展功能,为工业化加速转型提供基础支撑。

(1)强化农业粮食生产功能,提供食物保障支撑。工业化只有在农业发展越来越强,生产率越来越高,才能生产更多的农业产品,工业才有足够的原料和劳动力来源。中国人口众多,吃饭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任何战略的实施首先必须解决吃饭问题。新阶段的吃饭问题不仅要吃饱,而且是按照小康水平的基本要求,让人民生活得更好,过上更高质量更幸福的生活。

(2)强化农业社会保障、政治稳定、生态保护等其它功能,为工业化发展提供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不可否认,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什么发展都不能正常进行。但是,稳定的环境必须依靠发展现代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拓展农业发展的功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提高农业发展的比较效益。再者,强化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使工业化产生的废弃物不至于产生环境污染,影响人民生活健康。积极开发农业休闲旅游功能,文化教育功能,保持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农业的传统要素供给作用。5.1.2大力实施工业化战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技术装备与投入水平用现代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工业化发展会带来技术水平的进步,资金的积累,必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技术条件支撑与资金支持,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化战略。

(1)大力发展农业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通过工业化发展,开发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积极改造农业,发展更先进农业作物品种,生产适合人民生活健康需求的农业产品,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积极开发现代农业装备,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开发现代农业技术装备,推进农业机械化,将大大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农机协会为主体,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中介服务组织,提高现代农业产业机械化水平。

5.2 统筹现代多功能农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5.2.1 发展现代多功能农业体系,为城镇化升级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多功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通过农业功能拓展,农业技术创新,形成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1)人口与产业基础保障条件。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发展中,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产生农业剩余产品,从而带动着其他产业发展,如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促进了非农产业从农业中独立出来,加速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因此,从根本上讲,城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是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使一部分农业人口脱离农业而从事其他产业,农业人口与产业剩余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最基础、最根本条件[3]。

(2)市场基础条件。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同时农业人口收入也会不断增加,收入的增加会直接导致消费增加,因此可为城镇产业的发展创造难得的市场机会。使城镇产业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改善,城镇发展规模、城镇化水平也将不断得到提升。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需要大量的农业机械、农药化肥等工业产品,也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所以说,农业现代化为是城镇化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

(3)要素基础条件。(1)消费要素。现代功能农业高速发展,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城镇化规模扩大,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支撑,农业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城镇化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扩大了城镇劳动力与城镇人口的来源,也为城镇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与商品消费提供了机会;(2)劳动力要素。城市人口的增加,增大了城镇交通、住房、水电等基础设施要求,也带动了城镇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镇化规模的扩大和城镇体系的完善带来直接的影响和劳动力投入,推动着城镇建设和繁荣[4];(3)资本要素和土地要素。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节约了土地资源,使得城镇规模的拓展有了土地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增加城镇发展的资金来源,部分有能力的农村人口直接进入城镇建设与消费,也带动着城镇规模的扩张和发展。

5.2.2 实施快速城镇化战略,促进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实施快速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发展城镇经济,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引导人们消费观念转变,加速消费、需求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多功能农业。(1)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积极发展经济,增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收入结构,从基础上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与购买能力[5];(2)引导消费观念转变,促进消费结构调整。从基础性食物需要,向高质量、健康、绿色无污染的农业产品需要转变;对农业的需要从传统粮食保障功能需要向休闲、旅游、观光需要转变,积极开拓发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满足日益变化的人民生产与生活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合理性调整,发展现代多功能农业产业。

5.2.3 在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中统筹三化协调发展

(1)积极开拓农业功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多功能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方向,通过功能拓展、农业装备改善、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全面实施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6]。

(2)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换代,为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发展支撑。工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实现工业发展阶段的升级,为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与市场支撑[7]。可以说,工业化是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手段和重要支撑。

(3)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提供坚实的市场基础。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没有农业现代化发展,就没有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基础;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的资金技术支撑;没有城镇化,也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的市场基础,三化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统筹协调发展,统筹协调的基础就是多功能农业。

参考文献

[1]罗必良.现代农业发展理论——逻辑线索与创新路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辜胜阻.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丁谦,曾庆均.城乡统筹、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的内生增长[J].经济问题,2010(4);85-87

[4]朱允卫,黄祖辉.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6(5):9-41.

[5]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经济纵横.2010(10):125-127.

[6]曾福生,刘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4):404-407.

农业产业化垂直协调 篇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与时俱进指出, 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推进“三化同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策略, 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 “三化同步”可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它突破了以往工业化的“速度型”增长, 传统农业化的低效率模式, 从而实现持续发展与速度的并重;在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上, 缩小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 提高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三化之间的关系出发, 工业化创造供给, 城镇化推进需求, 工业化与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农业现代化又为城镇化与工业化提供保障与支持。贵州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与全国同步的关键时期, “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将成为贵州“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这对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极好机遇。“三化同步”因地制宜的成为贵州省经济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主战略。

目前, 西部地区特别是贵州省的相关研究缺失,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可以更好地模拟欠发达地区三化同步实际运行情况, 更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贵州作为西部乃至全国贫困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以贵州为例探索三化协调发展, 实现后发赶超可以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提供借鉴案例。为2020实现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打好基础。

二、实证分析

工业化指标标示为INDU, 以贵州省工业增加值与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工业化率;城镇化指标标示为URBA, 为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工业现代化表示为AGMO, 以单位耕地面积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来衡量。

选取贵州省1991年到2012年的数据, 经过对数化处理。构建的模型如下:

由上式中系数显示, 工业化的变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负影响要比对城镇化的大;在两个指标变量作用的系统中,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同向变动的, 城镇化率每提高1%, 相应的农业现代化率会提高0.1%, 说明城镇化能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引起以上结果的原因可能有:贵州省支撑产业的种类少, 产业链大部分延伸到外省, 致使对本省的经济、就业带动作用不够;工业化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尤其是因此而弱化了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视, 而工业化本身的发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并没有真真的发展起来;贵州工业化的发展历史不长, 其对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表现显著。

构建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显示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在短期内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从长期来看, 趋向长期均衡。

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 对工业化的外部冲击, 会对农业现代化有负面影响;给城镇化加以外部冲击, 对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产生负作用;若对农业现代化加以冲击, 对工业化及其自身均有推进作用。

方差分解。结果显示贵州省工业基础薄弱, 工业化对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贡献不大, 城镇化对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均具有重要贡献, 这也与贵州实情相符。

Gr 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工业化率是农业现代化率的格兰杰原因。

三、结论

综上分析, 贵州省在1991年到2011年期间的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工业化在反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上的效用不显著;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负向冲击较大, 农业现代化的外部冲击会对自身及工业化产生正面影响;城镇化对促进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贡献明显且稳定;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从贵州省的实情来看, 贵州的工业产业链短, 经济利益高的部分大部分在省外, 因此, 缩减了本省的就业市场的应有规模, 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就不强。贵州还是一个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省份, 决定了农耕面积不足, 尤其是不方便使用农用机械, 因此, 贵州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 对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贡献率小。

摘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策略。本文主要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贵州省1991到2012年间的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贵州省“三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城镇化率对工业化率与农业现代率的贡献逐渐增强;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整检验

参考文献

[1]吴振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协调状态测度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2 (7) .

[2]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0 (10) .

[3]钱丽, 陈忠卫, 肖仁桥.中国区域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12 (11) .

农业产业化垂直协调 篇8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 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 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工业化通常定义为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又相互制约, 三化协调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学者们对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研究。

姜爱林对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指出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加速器,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同时又反作用于工业化[1]。王喜明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 他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和制约因素, 同时也为城镇化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 而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 因此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互动互利, 共生共荣的[2]。夏春萍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 指出工业化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城镇化的推进也进一步促进了工业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对于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加速发展有协助和推动作用, 三者是协调统一的关系[3]。

近年来, 学者们也开展了相关的实证研究。王贝对我国1995—2009年间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4]。夏春萍, 刘文清利用1978—2009年的样本数据, 建立VAR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工业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并且存在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5]。谢杰考察了工业化、城镇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 指出我国城镇化进程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现实, 认为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中要着力推进城镇化建设[6]。

2 指标选择和模型选择

2.1 指标选择

在参考其他学者对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三者的评价指标及体系的基础上, 本文选取以下指标进行分析。

(1) 城镇化率。城镇化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 反映区域人口向城镇聚集的程度, 记作ur。

(2) 工业化发展水平。工业化发展水平用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来表示, 记作ind。

(3) 农业现代化水平。本文采用农用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 来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 记作am。为了减少变量的异方差性, 对该变量取自然对数带入计算, 记作lam。

研究样本为1978—2012年共35年的数据。所有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 (2013) 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2013) 。

2.2 模型选择

传统的计量模型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来反映变量之间的关系。Sims提出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 可以对多个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描述, 但传统的VAR模型参数过多, 而且无法反映变量之间当期的相关关系[7]。为此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法, Cooley和leroy[8], Blanchand和Quah[9]提出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SVAR) 就是较为成功的一种。该模型不仅具有VAR模型的优点, 而且在一般VAR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内生变量当期关系, 把隐藏在误差项中变量间的当期相关关系提取出来, 使模型的经济意义更为准确, 同时也克服了VAR模型中参数过多的问题。

为了描述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动态关系, 本文拟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 (SVAR) 模型来研究三者之间的互动发展。

3 实证分析

3.1 协整分析

为了避免非平稳时间序列可能产生的伪回归现象, 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 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表1给出了平稳性检验的结果。

平稳性检验显示ur, ind, lam是同阶单整序列, 接下来进一步采用Johansen检验来判断3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表2给出协整检验的具体结果。

由表2知, ur, ind和lam3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因此城镇化率、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2 SVAR模型的识别和估计

SVAR模型中包含了变量之间的当期关系, 从而解决了传统的VAR模型中无法解释的隐藏在误差项之中的当期相关关系。但要得到SVAR模型唯一的估计参数, 需要对结构式参数加以限制。本文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探寻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为接下来的SVAR模型的估计做准备。表3给出了滞后一期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

由表3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知, 在5%的显著水平下,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 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 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在短期内, 城镇化不是工业化的原因;农业现代化不是城镇化的原因;农业现代化不是工业化的原因。

根据AIC和SIC准则, 选择SVAR模型的滞后期为2。式 (1) 给出了滞后期为2的, 三变量SVAR模型的矩阵形式:

其中变量和参数矩阵定义为:

如果C0是可逆的, 则结构式方程转化为简化式 (2) :

简化式的扰动项εt是结构式扰动项ut的线性组合, 代表了一种复合冲击, 不再像结构式扰动项那样不相关。

为了得结构式模型唯一的参数估计, 需要对结构式参数加以限制。对于有k元p阶SVAR模型需要对结构式施加k (k-1) /2个限制条件才能估计出结构式模型的参数。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对结构式参数施加3个约束条件。在短期内, (1) 城镇化不是工业化的原因, 即c21=0; (2) 农业现代化不是城镇化的原因, 即c13=0; (3) 农业现代化不是工业化的原因, 即c23=0。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 利用Eviews软件, 得到矩阵参数估计结果:和C0, εt, ut的线性组合的估计结果:

3.3 脉冲响应

脉冲响应函数衡量了来自随机干扰项的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值的影响, 从而揭示出模型各内生变量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经检验, SVAR模型所有的根都落在单位圆内, 所以建立的SVAR模型符合稳定性的要求, 可以用于计算分析。本文采用Cholesky分解方法得到脉冲响应, 图1给出了各序列对于结构式冲击的动态脉冲响应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当期给ur 1个单位标准差冲击时, ur在第一期就有一个显著上升, 这种影响在第6期以后开始变得不再显著;而对于ur冲击, 虽然使ind和lam产生一定波动, 但无论在短期, 还是长期, 这种影响始终不显著。

当本期给ind 1个单位标准差冲击时, 会即刻对ind本身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这种影响在第5期开始会变得不再显著。对于ind的冲击, 短期内对ur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但从第5期开始会对ur产生显著而持久的影响;对来自ind的冲击, 短期时lam没有显著影响, 但从第3期开始产生显著而持久的影响。

当本期给lam 1个单位标准差冲击, 在短期会对lam产生显著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从第4期开始就变得不再显著。而对lam的冲击, 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 均不会对ur和ind产生显著影响。

综上, 对ur, lam给出1个单位标准差冲击时, 仅在短期内对其自身有一定影响, 但长期看来这个影响变得不再显著。而对ind给出冲击时, 不仅会对ind自身即刻有显著的影响, 从长期看还会对ur和lam产生持久而显著的影响。

3.4 方差分解

为了进一步分析ur, ind和lam的结构冲击的相对重要程度, 采用方差分解。表4给出了ur, ind和lam的方差分解的结果。

由表4可知, ur, ind和lam对ur均会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时间推移ur冲击对自身的预测方差贡献度逐渐递减, ind和lam对ur的影响在第二期开始显现, 并逐渐递增, 到第10期时, ind对ur的贡献达到最大, 为71.9%。

ur, ind和lam对ind均会产生一定影响, 但ur和lam对于ind的贡献总体影响较小, 到第10期两者对于ind的贡献度还未达到10%。

ur, ind和lam都会对lam产生影响, 但从长期看, ind对lam的影响最大, 到第10期时ind对lam的贡献接近85%;lam冲击对自身贡献度的影响随时间推移而持续下降, 到第10期已经下降到约15%;而ur对于lam的贡献度始终不大, 到第10期时影响还不足1%。

根据方差分解可以发现, 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进程中, 工业化是最主要的推动力, 只有工业化水平提高, 才能够促使三化水平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到以下发现:第一, 在1978—2012年期间, 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即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二, 在SVAR模型基础上进行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 城镇化对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不显著, 农业现代化对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影响不显著, 只有工业化对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具有持久而显著的正向影响。

据此, 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要促进“三化”融合发展。要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提市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 促进工业化结构转型升级, 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基础保障。 (2) 要充分利用工业化的带动作用。通过调整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 提升农业技术装备, 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 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 实现生产结构转型升级, 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资金基础和市场基础。

摘要: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基础上建立SVAR模型, 对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SVAR模型基础上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 工业化冲击会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产生正向而持久的冲击。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SVAR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

参考文献

[1]姜爱林.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J].社会科学研究, 2002 (6) :27-30.

[2]王喜明.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J].理论导刊, 2007 (4) :73-75.

[3]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0 (10) :125-127.

[4]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 2011 (9) , 21-25.

[5]夏春萍, 刘文清.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 2012 (5) :79-85.

[6]谢杰.工业化、城镇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2 (4) .

[7]Sims C A.Macroeconomics and reality[J].Econometrica, 1980 (48) :1-48.

[8]Thomas F Cooley, Stephen F Leroy.A theoretical macroeconometrics:A critiqu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5, 16 (3) :283-308.

上一篇:明信片旅游市场下一篇:建筑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