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的体会

2024-05-20

生本课堂的体会(精选十篇)

生本课堂的体会 篇1

一、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 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独特的认识过程, 同时也更应是个体生命独特的生长过程。因为, 就“人”的生长而言, 一方面包括有机体的存在和发展, 另一方面还包括有机体对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探寻。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 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人则是把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1]从这一角度, 我们认为,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人的生命价值得以追寻和生长的过程, 在对文本的解读中, 学生从这个世界探寻“真” (世界怎样) , 寻求“善” (应当怎样) , 实现“美” (“真”与“善”的“应当”统一) , 正是基于这种意义的探寻与构筑, 课堂的生命便在学生生命价值的追寻中得到体现;学生的生命价值便在对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多维思考中得以生长。

漠视学生生命价值的课堂会变成各种知识的跑马场或是道德伦理的训诫所, 更多把人作为“物”来处理。这样的课堂常常表现出型塑的霸权意志, 它可以把人当作一个必须要锻打的铁器, 一个必须要制造的部件, 进行算度、宰割、制服;它可以把人的不完美作为严重的个人缺陷, 也可以像处置一件“物”一样处置人。如果课堂伴随着强制和压迫, 伴随着痛苦和恐惧, 伴随着体罚和斥责, 伴随着灌输和愚弄, 这样的课堂就是非人的, 是对生命价值的扼杀和嘲弄。

在课堂上, 要做到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关注, 教师应当还“政”于“民”, 给学生以足够多的主动探索和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因为, 生命的重要体现在, 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 生机和活力只有在自觉、自由和自为的状态下才能呈现, 有了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才有可能追问自己存在的价值, 审视世界的本然与应然, 建构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进而形成高举远慕的心态, 深思明辨的理性, 体会真切的情感, 执着专注的意志, 洒脱通达的境界, 阐幽发微而示之人所未见, 率先垂范而示之人所未行。这就是生命的价值与课堂的价值, 离开这一基点, 课堂便失去它的本真。

当然, 在课堂上给学生以足够多主动探索和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完全“离场”。课堂不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操纵, 同时, 也反对对学生的放纵。“在场”的教师不是事必躬亲, 而是“宏观调控”;不是戏剧的主角, 而是戏台的搭建者;不是知识与道德的代言者, 而是学生生命价值与意义得以寻求的呵护者。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各种需求, 精心设计各种活动,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 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 积极、主动、有序、有效地为每个学生个体生命价值提升助力。

二、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 构建平等、民主、对话的师生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2]在课堂这一小社会中, 学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着, 也会影响到其进入大社会后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抉择。在中国传统的课堂中, 教师因为“生乎吾前”, “闻道在先”, “术业有专攻”, 常常被认为是人类文化知识的拥有者、阐释者和传播者, 道德的立法者、监督者和宣判者, 在课堂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话语霸权。与此相比, 学生因为是“孩子”, 因为“知者少”、“闻者寡”, 常常勿庸置疑地被放到了人类文化知识的继承者和道德立法的遵守者位置, 规规矩矩地遵循“子曰诗云”的千年古训, 老老实实地履行“古圣先贤”的谆谆教导。于是, 课堂中也就形成了灌输与接纳、授命与受命、钳制与受制的关系, 专断与服从也就成了课堂这个小社会的主要关系形式。进一步言之, 学生在进入大社会后会用这种方式复制更多的这样俯首帖耳、惟命是从的“学生”, 个体的生长性和民族的创造性也就无从谈起。

以生为本的课堂中, 应当打破这种师生之间壁垒森严的樊篱, 用民主、平等、对话的方式取代专断和师道尊严。因为, 我们首先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看待, 才会发现他们并不是我们成人所认为的“白板”一块, 而是有着他们那个成长时期所独有的话语体系和思考方式。“童言无忌”说明他们还并未被成人世界的价值规范所束缚;“童心未泯”也表明了人们对儿童世界的留恋与向往。如果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那么, 课堂中就没有强制与征服的关系, 课堂教学也就变成了师生互动, 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 教师不是“教主”, 也不是“教仆”, 学生不是“学霸”, 也不是“学奴”。师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 采取对话的方式共同建构、交互发展, “当仁, 不让于师”,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才会变成现实。

三、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 构建自主、合作的生生关系

学生在课堂的生活状态的确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他们终日生活在几何图形排列的课桌椅中, 课桌上的“书山”与“题海”构成了所谓的知识世界;教师的讲解、提问与学生个体的倾听、回答构成了认识这个世界的最主要方式, 每个个体几乎都是孤立的, 整个课堂如同“由一些同名数相加形成的, 好像一袋马铃薯是有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3]成了一个单一的、同一的世界。在这样的状态下生活, 学生之间失去了交往, 失去了对共同价值的承担, 把学习变成纯粹的私人化行为, 以班级授课形式组织起来的集体变成了同质的集合。

在生本课堂中, “一花一世界, 一佛一菩提”, 每个学生个体都是独立的、自主的, 同时又是共生的、共在的, 在自主中合作, 在合作中自主成为他们主要的生活状态。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 在生活世界中, 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构成了一定的社会共同体, 社会共同体有两种类型, 一是“所有的普遍的共同体”, 这种共同体通过外在的纽带如语言、肤色、共同处境将人联结起来;二是“生存共同体”, 这种共同体能够保证个体自我实现、每个人都能够作为主体和目的得到充分的发展。[4]不难看出, “生存共同体”是一种真正的人的联合体, 是人的自由王国, 在这一共同体中, 人与人保持严格的平等, 他们相互提醒、相互提问、相互为对方的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 从而使每个人超越有限的经验自我、实现自我的充分完善和真正的自由。

构建自主、合作的生生关系, 需要建立一种契约, 即在“生本课堂”中师生需达成培育尊严、尊重差异, 对话合作、共同分享, 公平竞争、相互促进、民主平等、共同发展的共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只有当教育能够在精神上提高每个人, 使每个人能够确立自尊感并能自重的时候, 它才能成为一种教育力量, 从这方面说, 培育尊严也是建立生本课堂中生生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尊重差异, 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应尊重每个个体的发展差异, 二是应尊重每个个体的认识差异。只有尊重每个个体的发展差异和认识差异, 才会形成“丛林”存在状态及“和而不同”、见仁见智的多元认识取向。在生本课堂中, 每个个体之间还应是对话合作的关系, 对话合作完成了彼此之间的“共享”与“互惠”, 在“共享”与“互惠”中, 又实现了差异形与丰富性、独特性与完整性的有机统一, 从而突破了个体生活经验的狭隘性和封闭性, 促进每个个体的丰富、扩展和提升。在生本课堂中, 个体之间的尊重与合作并不意味着竞争的消弭, 但这种竞争不是单打独斗, 而应是一种基于合作的竞争, 只有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才能更加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营造出一种奋发向上、充满勃勃生机的团队文化氛围, 从而促进学生自我实现与共同发展的有机统一。

四、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打通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域

传统的课堂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 而其知识也多是以文本形式呈现出来的关于人类对世界的不同认知和把握。为此, 传统的课堂教学目的和课堂活动也多是以文本知识的掌握和领会为中心而进行设计、开展和评价的。不可否认, 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 因为, 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下, 它能够快捷、高效地将这些知识“批发”和“复制”给学生, 从而缩短其认知路径, 促进更多的学生更快地发展。同时, 我们认为, 如果只把文本世界当成课堂教学的整个世界和唯一世界, 则有着很大的局限, 甚至可以说这样的课堂会成为扼杀学生创造力和发展力的囚笼。因为, 在这样的课堂中, 教师所关注的是知识而不是学生, 所关注的是结论性的或实事性的知识, 而不是策略性的或操作性的知识, 学生所学的内容大多只是一堆冷冰冰的符号、空洞的结论、抽象的定理和公式, 而无法体会文本知识之后的曲折与艰辛, 无法体会文本世界之外的斑斓与绚丽, 学生视学习为畏途、课堂气氛沉闷也就不足为怪了。

生本课堂不应是以文本为唯一世界, 以文本解读和掌握为唯一方式的课堂, 而应当是文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并存, 文本解读与生活体验互渗的课堂。杜威认为, 教育活动要区分两种人, 一种是“拥有许多知识的人”, 一种是“睿智的人”。前者固然拥有一大堆见解和知识, 但这些知识无助于智慧的生长, 甚至会阻碍其生命的灵性和智慧的闪现, 而“睿智的人”则能阐幽发微, 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时时展现出理性的光辉, 事事折射出智慧的光芒, 他们才是教育者孜孜以求的培养目标。“睿智的人”只靠一堆死知识是难以培养和造就出来的, 而只有打通文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间的壁垒, 让学生在波澜壮阔、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感知、体验和验证, 才会真正感受到知识的体温和脉动, 才会真正获得知识的力量。这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凡不是从经验里发出来的文字都是伪的文字知识”、“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 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 然后别人的知识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5]同时, 由于每个人的禀性相异、生活世界不同, 对待同一个论题见仁见智, 才会形成“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灵动课堂, 才会造就出“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和“纸上得来终觉浅, 悟到深处始自知”的重行动、善思考的新型人才。

综上所述, 生本课堂是人的生命得以尽情绽放的场所, 是人的尊严得以尊重、人的价值得以实现的境域。《中庸》认为:“唯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6]唯有尽最大限度地“尽人之性”, 学生才能为将来更好地“化育天下”而奠定好牢固的根基。

参考文献

[1]杜正聿.简明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24.

[2]王松等.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 :693.

[4]周宏.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探析[J].现代哲学, 2000 (1) .

[5]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 (2) :85.

生本课堂的体会(杨黎) 篇2

二年级组杨黎

生本教育 教学 已经 开展一 年多了,这 一 年多我不仅在思想上有了巨大的改变,课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我对生本教育理念持怀疑的态度,所以在课堂上还是忍不住用以前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去 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现在我认为生本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是教给学生怎样学习的教育,是引导学生怎样学 好数学 的教育。现在就自己感受谈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设计好前置作业。同学们对这项作业非常感兴趣,也非常认真,每次我都把作业收起来检查和批阅。由于前课做了预习,解决了上课中的绊脚石,课堂教学中,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思维活跃。甚至还能够联想到我也想不到的知识。原来一节课都讲不完的教学内容,现在都能够提前完成。前置作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小组合作的作用不可忽略。关注所有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我在学生学习小组讨论的时候,时常走到不爱发言学生的身旁,多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勇敢发言。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合作精神,学生通过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可以解决80%左右的问题,这个数字对我们来讲。已经提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证明。学生通过自己与合作就能够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自己探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过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及时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在共同的全班性学习交流中,我更关注不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学生的参与度,如果哪个小组中的这些学生发言了,无论对与错,我都让全班同学用热情的、鼓励的掌声激励,使他们体会到被关注的快乐。

生本课堂下开展分组教学模式的体会 篇3

关键词:生本课堂;分组教学;体会

“高分低能儿”这个词我们很早就提出了,这个词的出现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与考试制度值得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具有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现在随着教育体制的逐渐改革,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真正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动手能力,让所学知识与实践真正联系起来。我校近年来积极探索“生本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本人作为其中的一员,在此谈谈生本课堂教下开展分组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生本课堂,必须要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和组织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如何让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问题的探索、发现、解决上。分组教学则注重了以上的问题。它根据教学内容,可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出、设计问题。如: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发现问题;根据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设置问题;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实验研究中的发现引出问题;从预习、复习或小练习中引出问题;根据学习任务或有待研究的小课题自行设计相关问题等等。

二、成立班级化学学习小组

1.建组原则

以自愿为主,兼顾均衡、男女生混编、适当调整的原则。学生参加哪个小组,应尽量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在基本自愿的基础上再作适当调整,以保证达到“均衡”。这里应当注意:彼此暂时排斥的学生不要编在同一小组,以免矛盾激化,影响小组活动;后进生宜编入对他持中间态度的小组,当然也可编入对他欢迎的小组,但此时可能使其产生依赖思想。

2.小组人数

国内外研究证实,一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以三到七人为宜,多数人认为五人小组合适。为什么?首先,它已达到一定的量,因为小组的规模大些组内可能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其他信息的量也就相当大些。其次,“五”是奇数,它在客观上提供了这样的条件:小组讨论一旦处于争执不下的时候,从人数上自然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倾向性,这样便于作出暂时性的结论。根据我所教班级人数为30人,正好分成六组。

3.选择小组长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组长有很大关系。为使小组长这一正式角色能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使之既是小组的形式核心,又是小组的实质核心。因此,选择小组长时就应注意小组长的基本条件和产生方式两个问题。

学习小组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他们应当是本学科的学习骨干和积极分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2)具有初步的组织能力。(3)愿意对学习差的同学提供帮助。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开始时培养小组长的领导和协作意识,让他们在小组活动时有较强的指导能力,同时对那些起不到作用和学生不满意的小组长进行更换。化学课非常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讨论、相互讨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和互助能力。但是有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差,有时跟不上小组的进度,这就需要教师课后积极一对一辅导,解开他心中的疑惑,避免在学生心中留下疑点,产生厌学情绪。

三、生本课堂让学生成为“仲裁者”

让学生对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比如,让学生评价:实验设计得是否合理?问题解决得是否有效、彻底、简捷?得到的方法和结果有何意义和应用价值等。对于某些学生的评价或小结,教师还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再作“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作一些练习来巩固学习的成果,然后,教师要做好总结性的发言。教师要通过变式、求异、拓宽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生本课堂下开展分组教学的收获与惊喜

经过课堂的不断实践,运用“分组”教学法收到的效果是明显的: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遇到问题,他们都会先问个“为什么”,然后根据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去解决。

(2)分组给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了充足的分享机会和交流平台。小组内的分享提倡合作与团结的精神,小组间的分享则体现了竞争与探索的精神,而师生之间的分享则主要表现出发展与创新的精神。

(3)学生成绩均衡了,高低分的差距不是很大。优等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提升,这在他们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化学开始时不入门的学生,现在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他们愿意主动去问,愿意积极去参与,成绩只是暂时的,但我相信这种教学方式会让他们慢慢收益,并且会持之以恒。

我相信,通过生本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不再会是“高分低能儿”,分数的高低已经不能判断学生的能力,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社会,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从而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创设“生本”的科学教学课堂 篇4

一、让兴趣带着学生走进课堂

郭思乐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源源不断的兴趣,教是为了不教。大自然的奇特现象与变化规律本身就是一个极赋兴趣的文本,能引发儿童极大的兴趣。教师把“激趣”的环节由原来在课堂上的初始环节,即“导入新课”,放在前置性预习阶段,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科学课堂。

在教学《认识地形地貌》一课时,学生课前收集了大量世界各地的图片、照片、报纸和网址等。教师检查前置作业时发现其内容及其丰富,囊括沼泽、湖泊、盆地、高山、平原和峡谷等地形地貌资料。上课铃一响,许多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到讲台上展示,利用实物展示台摆着获得这些资料的途径以及文字图片内容。图片一张接一张,展示一个接一个,一双双好奇的目光,一阵阵喝彩声,开启了这节科学课的前奏。带着这样的兴趣驱动,让学生走进关于地形地貌的认知,获取关于地形地貌的信息。

二、让互助成为学习的基本形式

生本课堂的精神是教师把学习、讲解的权利交给学生,实现为学生而教的目的。在教学《建高塔》一课时,学生对铁塔特点的认识很迅速、清晰,能比较容易地找出铁塔不倒的原因。有些学生知道可以用吸管扩大底部的面积,用沙土和水增重;而有些学生则在塑料瓶的连接处也用上吸管,使塔底与塔身连接处更加牢固;还有些学生用小塑料瓶将塔顶做得较小。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互助、操作、交流,领会了有关“重心”的概念。虽然之前他们没学过关于“重心”的知识,但通过实验和对实验过程的描述,产生了这样一个新发现:高

流程和操作要求,掌握生产操作规范和安全,是中职学校教学内容的生命线,这样教研活动内容才不会凭空意造,才能明确的指示航标。四是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以及开展教研活动后的经验体会要善于总结,要掌握写作的一般知识,更要在实践中反复练笔,这样既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又为学校工作留下了印记。五是提供一定的教研活动经费。对教研活动的评价、教研课题和教研开展及成果应用才会有活力,一定程度提高教师教研竞争和参与热情。

二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新世纪的到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理论、新学科不断涌现,反映到教育中来,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才能不被落伍、淘汰。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普塔重心的高低和塔的高度、重量和体积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塔重心的重力产生的力矩能够抵抗外力产生的力矩时,塔就不容易倒。这一结论的获得,是学生合作、动手、动脑、观察、思考、总结、提炼形成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

三、让科技小制作铺开创新的道路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科学教学的使命。一个单元的开启或结束,教师经常结合单元知识点让学生开展科技小制作,这个过程既是知识学习系统化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利用学生喜欢做生态瓶、小赛车、太阳能热水器、生物钟、潜望镜、两用舟和机器人等兴趣特点,让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启迪,发挥所想,激活创新的智慧。在方案拟订、图纸设计、材料准备、设计制作并讨论修改方案和作品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怎样“与众不同”而不是纠错,是提出问题而不是修改作品。虽然学生经常想得比较天真,缺乏科学性,但也应给予高度评价。因为这些天真的想法就是他们不断探索的力量源泉,教师何必在意他们创意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呢?

四、让科技小论文成为认知的深化

训练学生写科技小论文的能力,是深化他们对于科学知识的认知。教师应当加强选题、构思、列提纲等指导。要求选题要小,题材与学习、与生活、与社会息息相关。篇幅要小,做到观点明白、思路清楚、表述语言通顺,发现、发明、结论要新颖,无须长篇大论。学生喜欢写科幻论文,因为他们对大自然、对人类、对社会、对生活一直充满幻想与憧憬,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去有明确选项、有个性思考、有过程有价值地幻想,提起笔时常一句话都写不出来,这就需要样板引路。教师选择一些科幻片让学生观看。例如《黄金罗盘》、《生化危机》等,告诉学生要抓住一个题材,尽情展开想象,把理想和现实融合在一起。这个创作过程,也是学生再学习、再观察、再思考、再实践、再创造的过程。

遍存在知识面狭窄、动手能力跟不上、组织能力差的问题。所以各教研组要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朴实的教研活动,统筹安排工作时间,既要照顾当前教学急需,又要看到长远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吸纳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向中职教师能力标准看齐。

三要努力提高学校的育人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最终都是为提高学校的育人质量服务的。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发展,也应该落脚到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的策略层面上,故教研组必须明确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树立科研提质、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有了质量,才有效益;有了效益,学校才兴旺发达。

生本课堂心得体会 篇5

周淼

本周,学校组织部分教师到杨林桥镇中心小学参加“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本次活动以“生本课堂”理念为指导思想,由两名教师先后教学三年级下册的《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参加本次活动我受益良多。

近年来,“生本”理念已经大范围应用于课堂教学,我校今年正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想落实好“生本”理念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是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观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目标的达成度更高。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生本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本高校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生本课堂的尝试 篇6

一、加强理论学习,为自己充电

当我第一次看到生本数学一年级教材的时候,我第一个感觉就是生本教材与以往使用过的普通教材区别实在太大了,以往的教材都是一个例题一个知识点这样一点一滴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把知识点分得很细,教师操作起来似乎很容易,只要一个例题接一个例题地往下教就行了。而生本教材展现在我眼前是一个接一个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游戏活动去感受所要学习的新知。生本的理念对我长久以来形成的教学理念的冲击是巨大的,一下子我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感觉。带着疑惑、矛盾的心情,我忐忑不安地走进了生本。

为了能掌握生本的理念,我加强理论的学习,不断阅读郭思乐教授的文章,利用课余时间从网上、教参、教育杂志等途径搜集、阅读别人的经验总结等。珍惜机会,多外出听生本的课,听专家及教研员的介绍,并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反思,与同行交流。我发现这些活动每次都使我有很多的收获,每一次的学习与交流都给我带来许多的灵感。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我不断尝试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发展。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生本教育体系的方法论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郭思乐教授提出,先做后学反映了儿童的合理的脑神经活动过程。我们应当让学生尽量先做,使他们的头脑充实了,才能让他们变得理性。生本数学一年级教材中的一个个朴实的活动、游戏,正是为学生的先做后学、先会后学提供了一个平台,而这些活动的有效实施则有赖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倡自主学习是生本教育的一个亮点。而在一年级中,自主学习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培养呢?我认识到,学生有先学的权利,也有先学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的空间。生本一年级数学教材中的感受部分的游戏就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借助活动,在玩玩、做做中思考,并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中,我首先让学生谈谈在身边有哪些物体像这些图形的形状,并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这些图形的名称,然后让学生带来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先在小组内把带来的物体分类,再分别说说它们的特征,再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新朋友”给同学认识。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这些立体图形。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体现。为了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我和语文、英语老师们下了很大力气帮助学生组织学习小组。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都没有讨论的习惯。我们就把每4-5人编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由不同层次成绩的学生组成,并在每个小组设立小组长。再通过培训明确小组长的职能、组长与组员该怎样合作、组员该怎样做、合作学习过程中容易走入的误区等。在教学中,我们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要求学生做到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声音响亮,条理清楚;学会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优、缺点,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整合;要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我们还制定一些针对小组学习的鼓励措施,如进行小组竞赛、定期进行汇报总结会,对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等。

三、积极做好家长参与实验的动员工作

学期初,许多家长都冲着生本实验班有英语学以及认为实验班肯定是“重点班”“优生班”而选择了实验班。但随着实验的开展,当家长们了解到实验班“不考试”、作业量“少”时,他们开始动摇了、怀疑了,他们怕自己的孩子成为实验的“受害者”。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已在家长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虽然生本教学与升学并不矛盾,但是,他们仍不愿意接受生本教育,他们希望的是教师为考试而教,只要自己的小孩能考高分。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展了对家长公开的公开课,让家长了解生本的课堂才是让孩子真正发展的课堂,并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家庭,向家长阐述生本教育的优势与重要性,以爱心、诚心和耐心打动家长、感染家长,进而使他们成为实验的有力后盾。

追寻生本化的课堂 篇7

这一古一今, 一中一西, 异曲同工之处便是诠释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不禁会问自己:当下生本化的教育课堂应该如何构建呢?

生本化课堂, 必须重视体验和感悟。首先要让知识真正进入儿童视界, 只有儿童喜欢的知识, 乐于接受和感悟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其次应以丰富的体验为基础, 让学生对知识和思想获得一种整体的状态感, 从而对外部知识深层内化, 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为此, 我们必须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学会感悟, 体味生活, 在与知识的相遇、相识、相知中, 使知识逐渐深刻, 在自己“生产”知识的过程中, 让知识融入血液, 更有生命, 产生刻骨铭心的思想。同时, 教师在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中也点化自己, 学生和教师在生本课堂环境中共同提升生命质量。

生本化课堂, 必须重视讨论与倾听。儿童个体的体悟比较简单, 可以通过深入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讨论, 使儿童对已有体悟不断深入、深刻。学生之间的互动, 成了心与心的交流、思想与思想之间的有力碰撞, 让每个学生对原有的认知产生新的认识、新的看法、新的观点。课堂, 成了一个神秘园, 同学真正成为了伙伴、学伴, 学习的渴求自然生发, 课堂的磁场性自然增强。为此, 只要是学习需要的就可以讨论, 让学生的学习天性自由释放, 使学生进入“乐知”“好知”“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的境界。同时, 当进入积极的讨论佳境时, “倾听”就成为了必须, 学生在自由民主的课堂环境中共同提升生命品质。

享受生本课堂的愉悦 篇8

人物分析

当我问到“你对《水浒传》里的人物,印象最深刻的是谁”时,小手如林。这对于向阳小学的学生来说,可谓小菜一碟。大量读书,读大量课外书,的确增长了不少知识。孩子们跃跃欲试,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竞赛式地介绍水浒里的英雄人物:“宋江,梁山首领,外号‘及时雨’。”“卢俊义绰号‘玉麒麟’,棍棒天下无双,是梁山老二。”……“林冲,豹子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第二。”我随机板书“林冲”二字,一个个男孩儿精神抖擞,眼睛紧紧盯着黑板。后来我又板书“洪教头”,学生对洪教头也了解,并且解释得很幽默:“洪教头,柴进庄上枪棒教师也。”原来,这堂课孩子们都是有备而来的呀,个个说得头头是道。听着他们滔滔不绝的介绍,我的兴致也来了,立刻板书“棒打”二字,故作悬疑:“林冲棒打洪教头,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番。”

话说英雄

由于课文是一则故事,我们就按照事情“起因一经过一结果”的顺序读读故事内容。孩子们复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抑扬顿挫。当我抛出本节课的重点“话英雄”——林冲和洪教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时,孩子们又开始了默读、圈画,忙得不亦乐乎。交流环节中,孩子们发挥各自的本领,抓住关键句子、重点词语列出了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点,黑板上呈现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词语。当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的时候,孩子们读得淋漓尽致,特别是班长和同桌对读“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时,那洪教头“骄傲自大、嚣张狂妄”的样子跳出了纸面,那气势、那架势统统展现于我们面前。当读到“林冲”的时候,“谦逊礼让,武艺高超”的声音又把我们带到了故事中。

超越课本

为了拓展思维,我让孩子们续说一段话:“洪教头扑倒在地,他想:______,______地说:‘______。’众人______。”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孩子们越说越生动,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能力,我提示大家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林冲和洪教头的句子,看看哪个写得具体,是从哪方面来写的。这一画不要紧,新的问题出来了。有同学质疑:“课文中林冲给大家留下了好的印象,而洪教头是坏形象的代表,为何却将洪教头详写呢?岂不是详略安排不当吗?”这个问题的提出,马上引起学生们的思考。片刻,有学生举手了:“这是作者故意这样做的,为的就是通过侧面描写,起到衬托的作用。”一语道破,在我的赞赏声中,孩子们恍然大悟,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

扮演英雄

为了让孩子们尽兴,我最后设计了“演英雄”这个环节。这可是孩子们最兴奋的事了。有的孩子选择了最精彩的部分:“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哈哈大笑起来。”他们来到教室前面,顺手就地取材,拿起笤帚当洪教头的“枪”,对方顺手拿起教鞭当林冲的“棒”,开始了课本剧表演。课堂上异彩纷呈,台上的同学表演投入,台下的同学掌声不断。下课铃声响起,有同学追着我还要演,我告诉他们回去好好准备,明天继续。

“等待”,生本语文课堂的召唤 篇9

关键词:生本语文课堂,学会等待,高效课堂

我们追求“高效”课堂, 于是, 在语文课堂上, 这样的现象层出不穷:为了赶进度, 老师把一个又一个问题抛向学生, 课堂成了浮躁的市场;为了赶进度, 老师不假思索地打断苦思冥想的孩子的思路, 思考成了摆设;为了赶进度, 老师对激烈辩论的学生毫不犹豫地喊“停”, 讨论成了“走过场”;为了赶进度, 老师让小练笔成了“套路”, “读写结合”有形式而无实质……老师说, 这是为了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事实上, 我们要的恐怕不是“质量”, 而是“数量”。

说到底, 我们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高效”与“生本”是同胞兄弟, 有“生本”, 方能有“高效”。因此, 语文课堂应该着眼于学生实际, 抛弃浮躁, 丢弃“摆设”, 拒绝“走过场”, 学会“取舍”, 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等待花儿的精彩绽放。

一、真“生本”, “等待”在学生吟诵朗读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朗读, 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 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能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因此, 在课堂上, 我们应该留足时间给学生, 让学生去诵读去品味。 可现实的课堂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显然, 一些老师没有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起点, 也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去教, 压根没有顾到学生的学习规律。说到底, “生本”、“学本”这些核心价值只是挂在老师嘴上的名词, 而不是根植于“师心”、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宗旨。如果真是基于学生, 那么怎么可能走过场呢?我们呼唤“高效课堂”, 这样的课堂, 恐怕连“有效”都够不上。

二、真“生本”, “等待”在学生苦思冥想时

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当老师抛出稍有点深度的问题时, 教室里可能会骤然安静下来。 有些老师就不习惯了, 特别是在公开课上, 老师们觉得这样的冷场是尴尬、可怕的。 于是, 就迫不及待地要开口求“热闹”:“都可以了吧? 那么我请某某同学来回答。 ”孩子们稍稍理清的思路被打乱, 更多的孩子就这样被硬生生剥夺了思考的机会。

学生领悟文本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潜心会文, 揣摩体悟。 其实表面上沉闷的课堂, 实际上思潮涌动。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 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他们当中有的思维速度快一些, 有的思维速度慢一点。 老师如果不给这些思维速度相对慢一点的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 这些孩子就只能被动地接受“高材生”或老师的定论。 久而久之, 他们思考就没有了积极性, 他们会想:反正跟不上, 我就懒得想了, 等着别人的答案。 这样, 学生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

是“等待”, 使课堂上有了不可预约的精彩;是等待, 让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更透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静悄悄, 学生集中思维, 要珍惜重要的时刻。 ”热闹的语文课堂能活跃气氛, 但是如果说以牺牲学生思考的空间, 折断孩子想象的翅膀为代价的话, 那么我们宁愿不要。 语文课, 请适时给学生一片安静的天空, 让学生自主探究, 让语文课堂上有更多的“等待中的升华”、“宁静中的深刻”。

三、真“生本”, “等待”在学生唇枪舌剑时

唇枪舌剑是思想交流碰撞的一种方式, 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开放题, 学生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此时, 我们若能给予足够的时间与耐心, 让他们旁征博引, 辩一辩, 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其能力的训练将是不可估量的。

教学中不要把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给予学生更多的“等待”时机, 引导他们讨论争辩, 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去求得领悟。 学生边辩边读, 边辩边思, 进入问题情境思考。 这是真实的学习过程, 在一番激烈的“争辩”过后, 孩子们对文章理解更加透彻, 对人物的理解理解更深刻。 更重要的是,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真“生本”, “等待”在学生练笔评析时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精华之一。 “读”与“写”的关系, 就是吸收和表达的关系。 可以说, 吸引和表达是一篇课文的两个面, 任何一篇课文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那么, 把语文练笔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环节, 应该是“读写结合”的一种最直接的教学行为。 特别是到了中高段, 把“练笔”结合到阅读教学中, 把“练笔”当做常态的语文生活, 从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角度组织实施语文阅读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在现实课堂中, 总存在一些哗众取宠的诱惑, 而少了一些实事求是的精神。 你瞧, 课堂上特别是在公开教学时安排练笔环节, 这俨然成了语文老师的共识。 于是, 每节课老师们为固定环节绞尽脑汁。 于是, “你想对某某说些什么? ”“由这个你想到了什么? ”诸如此类套路应运而生, 学生应命而作。 我们会经常看到现象一:当老师宣布开始练笔时, 下课的铃声适时地响起。 执教的老师长吁一口气, 因为这本来就是课堂上的机动环节。 现象二:个别学生有时甚至只有一两个学生举起手, 老师会立即让全体学生停笔, 然后让这些“尖子生”读一读, 老师再出发一些无关紧要的感叹。

如果老师没有那么多的不放心, 少掉几只“隐形手”, 给他们多那么几分钟, 孩子就会走得更快、更远。 舍得, 有舍才有得。 只有我们学会在必要时刻舍得花时间, 舍得等待, 等待学生读好、想好、辩好, 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真正的以学定教、真正的有效课堂。 “静等花开”是一种修养, 是一种艺术, 让它成为语文课堂上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生本课堂, 期待教师的“三导” 篇10

一、“导”要适时

课前要做好学情分析, 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要研读透彻,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好导学单。 学生自主先学时, 要关注各组学生的学习动态, 掌握各组学生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在小组交流环节倾听各组的意见, 讨论的内容, 以便在下一环节有针对性地汇报和展示, 以防人云亦云, 降低课堂效率。 在汇报展示时要激活学生的“ 斗志”, 让学生敢讲、想讲, 这时“ 导演”要做的就是安排好汇报的顺序。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一般会安排每组的学困生先讲, 会多少讲多少, 能提出困惑更好;再安排中等生接着讲, 这时讲解的思维含量会上升, 最后由优等生做总结发言, 梳理本组的观点和发现, 并提出更深、 更难的问题由全班学生共同思考。 例如, 教学六下“ 确定位置”时, 首先为学生创设好问题情境在茫茫的大海中, 航行中的船只遇到故障, 救援人员最需要了解什么信息? 如果你是救援人员, 你能否结合图中灯塔的位置, 准确描述遇险船只的具体位置?你能否以小组为单位, 结合手中的简易平面图和数学工具, 想办法表示、刻画、描述船只在图中的具体位置通过这一系列主问题的确立, 引领学生展开自主先学, 这就是导的适时。

所以, 释疑、点拨要在学生思维受阻时, 使学生茅塞顿开。

二、“导”要适处

就像导演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一样, 教师也是一节课的魂。 要让学生围绕自己的教学设计去进行学习, 教师的导就像如来佛祖的手掌心, 随时掌控课堂上的一切。 要想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及表现, 在该导的地方要“ 该出手时就出手”。 比如,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 遭遇了卡壳;在小组交流时固执己见或思路单一时;在汇报展示学生讲不下去时;在质疑问难学生钻牛角尖时;在小结反思人云亦云时……都要凸显教师导的作用。 很难想象如果只有学生的畅抒己见, 而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点拨, 如何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如果只让学生想象、体验, 而没有教师富有开启智慧的思想方法的灌输和引导, 如何培养学生的“ 核心素养”?

例如, 教学六下“ 确定位置”时, 当学生代表展示各自的描述方法后, 教师引领学生互相评价各小组确定船只位置的具体方法, 并对不同方法进行补充、质疑和完善, 带领学生比较, “ 你更欣赏哪一种方法, 为什么? ”到底是北偏东, 还是东偏北呢? 学生在此互不相让, 都认为自己的表达没有问题, 彼此说服不了对方。 大家把目光投向老师, 希望老师能作出判决, 这时教师的“ 导”就有了决定性作用。当老师提醒学生指南针上的方向时, 学生似乎对这一困惑有了定位, 即一般约定俗成为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

总之, 教师导在重点难点处, 使学生认识深入、体验到位。

三、“导”要适度

在生本课堂上, 教师要把握好导的度, 既不能隔靴搔痒, 也不能越俎代庖。比如, 在小组讨论交流时, 老师要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 点火”, 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教师的“ 导”, 还体现在对导学单的设计上, 导学单其实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外显。导学单的设计要有真问题、大问题, 要基于对学生学情的准确定位, 要基于对教材的深层解读。教师的“ 导”, 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不能仅仅呈现自主学习单后让学生自学, 而要对学生在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做出具体指导。 在汇报展示环节更要突出教师的“ 导”, 而且, 这时的“ 导”竟是深藏不露的。表面上看, 舞台是学生的, 由学生以小组形式到讲台前进行汇报, 以达到生生互教的目的。其实, 教师的“ 导”已悄然完成, 对汇报小组的安排, 是教师独具匠心的结果。 在上一环节, 通过教师的观察、倾听、回应、提问等方式, 对各小组的汇报能力、汇报角度、汇报深度等都了然于胸, 有的放矢地安排汇报人员, 使得“ 兵教兵”成为可能。

例如, 教学六下“ 确定位置”时, 在质疑问难、拓展环节中,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确定位置的“ 前世今生”。“ 以前, 我们还研究过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和今天的确定位置相比, 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当学生比较出两者的不同之处时, 继续追问:“ 为何要知道两个要素? 只告诉方向行吗? 只告诉距离呢?畅想一下, 未来我们要进入太空, 只有这两个要素能不能确定物体在太空中的位置呢? ”如此“ 导”下去, 就能训练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象, 增强用数学眼光解决问题的意识, 提高用数学眼光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本教育提醒我们, 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 而不是拉动学生的“ 纤夫”。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 不见自我”, 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 灵魂与线索”, 来创造最大的空间, 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理想目标, 必须转换好教师的角色, 唯有老师“ 导”得好, 才有学生学得好, 才能讲得好。 这就是数学教学的本真追求, 也是生本课堂的本真追求!

摘要:生本课堂要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但要达成这一目标, 必须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 使其从台前转入幕后,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做到“导”得适时, 其次要“导”得适处, 最后要“导”得适度。从而实现生本课堂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塑造必备品格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以生为本,适时,适处,适度

参考文献

上一篇:粘性粘性下一篇:方法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