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

2024-05-05

网络心理(精选十篇)

网络心理 篇1

掌握消费者的网络消费心理是网络营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网络环境条件下, 消费者的心理状态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便捷化的消费心理

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人们在繁重和忙碌的工作生活同时, 越来越趋向于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 以此来节省空闲时间, 节约时间成本和其他成本。网络购物的形式可以提供全天候的服务, 消费者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购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且网络化操作日渐便捷和简化, 很多商品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采购。并且可以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 免除了自取自提的麻烦, 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对购物省时省力的要求。

(二) 实惠化的消费心理

价格是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消费者大多存在着求廉价的心理特征。消费者在寻求符合自我标准的商品的同时, 还追求物有所值和物美价廉, 都希望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与传统的商铺式销售相比, 网店由于其销售渠道较短且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场地费用, 使其营销的商品具有了较大的价格竞争优势。同时, 还可以更加详细而全面的让消费者了解商品的信息和性能, 消费者可以在几个商家之间进行比较, 精心挑选, 确定自己认为实惠或者心仪的商品。网络销售因为降低了销售成本, 因此网上的商品大多比实体店销售的商品价格要低, 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追求实惠的消费心理。

(三) 个性化的消费心理

商品市场的丰富, 使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来选购商品或者服务。消费者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富有想象力, 渴望变化和创新, 对自己选择的商品不单单只是注重其本身具备的使用价值, 更重要的是通过商品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以此来体现个体与众不同的价值, 当前, 个性化消费已经成为现代消费的主流。网络销售的应用为满足消费者这种心理需求提供了可能, 在网络消费中, 教育程度较高和收入较高的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网络消费满足了消费者随时随地的通过网络方式购买自己喜爱的商品或者服务的需求, 其消费行为不受限制, 这种个性化的消费方式受到购物者的青睐。

(四) “退缩化”的消费心理

网络消费群体是追求个性化的人群, 他们对“自我”的关注度比较高, 很多都是依据自己的想法行事, 在消费中充分的展示自我, 追求自我个性, 网络消费者群体普遍年轻, 追求时尚和新鲜感, 并且兴趣较为广泛, 好奇心较强, 但是又缺乏耐心, 很难将注意力长时间的关注到某一事物上, 这种消费的心理特点类似于儿童时期的心理特征, 即需要不断有新的事物来唤起自我的关注, 这就是“退缩化”的消费行为。

二、影响网络消费心理的因素

虽然网络消费发展迅速, 但是就其发展情况来看, 仍有一些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存在, 消费者在面对网络消费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顾虑。

(一) 网络营销信息及网络商品的可信度

网络营销中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 所有的关于商品或服务的信息都是通过网页或虚拟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这无可避免的会产生虚假信息或虚假商品, 使消费者无法鉴别其真伪, 无法通过近距离的观看、抚摸、操作等行为对商品进行直观了解。网络店铺相对于实体店铺而言, 更加容易建立和经营, 但也更加容易产生虚假的信息和虚假商品, 因此消费者对此方面存在谨慎的心理。

(二) 网络营销的安全保障度

网络消费的安全性一直是网络消费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消费者在进行网络消费时, 因为网络安全问题的原因, 致使消费者个人的一些重要资料被泄露, 甚至钱财等被非法套取或转移, 给自己造成不必要损失的现象并不少见。目前, 网络交易的安全机制还不健全, 很多网络病毒和恶意后台程序也窥视着电脑中消费者的个人数据, 而当前的网络防护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还不能完全的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这在很大程度上将营销网络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三) 消费者“本我”需求的满足度

网络购物过程中, 沟通的方式是通过设定好的程序而实现的人机对话, 它是建立在满足消费者共性需求基础之上的。但是相对于消费者的“本我”需求, 很多时候网络是无法满足的。网络购物的过程中, 不能满足消费者在人际互动方面的需求, 无法让消费者体会到在实体店中可以获得的享受, 如讲价还价的乐趣, 受到尊重的乐趣, 买到商品后马上拥有的乐趣等。这也会对其消费心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 法律法规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程度

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征使得网络营销快速发展, 但是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却并没有跟上网络营销的发展步伐。当消费者通过网络购物购买到某种商品或服务时, 若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或者产品的性能与宣传的实际不相符, 那么消费者维权的过程相对于实体店铺而言要麻烦很多。虽然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经出台, 其中对网络销售商品的质量问题及其售后做了相关的规定, 但是网络购物的地域性问题是消费者在进行维权时面对的最棘手的因素。这也将影响其消费心理。

三、实施网络营销策略的措施

网络平台的背景下, 企业要想借助网络更好的营销, 就必须抓住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的心理需求。同时, 实施行之有效的网络营销策略, 开拓网络市场, 争取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一) 加强网站建设和安全防护

网络营销和网络购物都离不开网络平台的建设, 而网站的设计、维护和不断的建设就是网络营销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很多企业是通过著名的购物网站或者自建网站来实现网络营销的。一般而言, 如果拥有自建的网站,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功能等的要求来设定个性化的网站, 方便企业开展行之有效的营销活动。若是在知名网站上营销, 则消费者对该网站的信任度一般要高于企业的自建网站, 同时, 知名网站在宣传和推广方面的优势要强于自建网站。由于一些网络病毒和恶意程序的非法入侵, 造成消费者流失个人数据和信息的事件的发生, 因此企业要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保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防护系统的兼容和合作, 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和便捷的网络购物环境, 保证网络购物环境的安全。

(二) 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普遍都存在求新、求奇的心理, 追求个性化消费, 传统的营销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网络营销不仅可以展示商品的具体细节、参数、性能及服务等内容, 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具体需求, 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提供个性化服务。企业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 建立消费者个人档案, 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要通过市场细分, 确定不同的客户群, 并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不同风格的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要坚持诚信营销, 杜绝欺诈行为发生, 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企业及商品的美誉度, 促进企业长期发展。

(三) 建立完善的商品物流配送系统

网络营销是由一系列的过程构成的。包括售前查询信息、网上支付、商品配送及售后等几个大环节, 企业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 应不断的完善丰富这几个环节, 实行全程营销。对于企业而言, 商品的物流配送也是网络营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物流配送时间的长短和物流过程中对商品的保护程度, 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营销企业的信任度。因此, 企业在进行商品物流配送时可以选择口碑和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 也可以企业自建单独的物流配送组织, 在商品配送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对商品的保护, 控制配送时间。企业要为消费者提供物流跟单服务, 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的掌握自己购买商品运输情况, 减轻消费者等候时的焦急心理, 这也是提高网络营销质量的重要内容。

(四) 构建融洽的顾客关系

网络营销不同于传统营销, 其沟通方式采用的是“拉”的方式, 是通过网络信息吸引消费者而达到营销的目的。构建并保持与消费者良好的关系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营销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沟通渠道, 如网络聊天室、留言板、微信、QQ群等沟通工具, 培养消费者对企业的知晓度、关注度和忠诚度。同时, 在企业传递的信息以及与消费者沟通的内容上也要精心设计, 不断创新。要增加消费者感兴趣的内容或当前的一些热门话题, 要设计出新颖多样的信息传递及沟通的形式, 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 对参与度较高的消费者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 这样才利用企业良好口碑的形成。要把企业的诚信精神告知消费者, 要兑现企业对消费者做出的一切承诺, 要视顾客如亲人, 这样才能真正让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信任, 构建起融洽的顾客关系。

摘要:我国的网络营销已经广泛普及且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网络营销以其自身的优势, 使其在各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企业要想有效地开展网络营销活动, 就要以网络消费心理为导向, 分析网络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这样, 才能使企业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合理的网络营销策略, 顺应时代的发展。

试论网络写作心理 篇2

楼悦

在近代人类社会几乎每个世纪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科技进步,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如18世

纪末的蒸汽机的发明;19世纪的汽车的发明;当今一个新兴和巨大的高科技全方位的信息革命,已

渗入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它就是国际网络(INTERNET)。

目前全世界每天上电脑网络的人有上亿人次,又以百万人次地增长,其中以中文为媒介的网络

读者就有数千万人以上,电子网络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便捷最有效的转播媒体之一。互联网和电子传

媒系统正改变着人类的文化和生存状态,包括文学活动在内的人的一切生活,都避不开数字化时代的冲击,网络写作的出现就是其突出的标志。同时,由于她与传统文学的种种不同,难免引起了大

家包括网络写手们的讨论与辩驳。何谓网络写作,可能大家都对网络文学有了一点点了解,却并不

知道其实网络写作与所谓的文学有着很大的区别,网络写作其实只是一个信息,一个网络的写手们

写下的只字片言都可以称为写作,而不仅仅是精品的网络文学,而且网络写作也不包括那些在纸质

媒介上写的关于网络的文章。

究竟有着多少事物在影响着网络写作?这就是我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在我看来,最有影响力的只有两个,一个就是网络(载体)另一个是网络中的人(主体),而我们要说的网络写作自然就是

客体了,可见在这个三角中,在载体对客体作用的同时,主体对客体同样在影响着。换句话说,由

于具体传播渠道的特殊性,必然影响到网络写作的特殊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作为主体的“网人”

虽然表面上被载体的光辉所淡漠,实质上却起着更大的作用,事实证明,在网络这个特殊传播渠道

下的网人才是决定了网络写作这些特性的主要原因。

首先我们应弄清网人的本质,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两种世界,一边是实存世界,一边是虚构的另

一刹那世界,站在交接点上享受着狂欢快感的人们就叫做网络写作者,这类人与常人无异,亦或许

就是我们中人,具有着普遍的大众心理,但是在网络媒体的引导下,渐渐他们的潜意识就直面地流

露了出来,并加之于他们的创作,形成了现在的网络写作的特性。

其一:网络初体验者的猎奇心理以及对网络写作的影响

网络写作者的猎奇心理,初上网的人都清楚,网络是九十年代才风靡的,现在仍属于新

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登上网络。一组数字表明,90年代中前期,只有22个国家接入互联网,而到

了1999年底,217 个国家和地区已经上网,1996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有4 千万,而到了1999年底,已猛增至2 亿5 千9 百万,而据估计,全球互联网人口2002年将达到4.9 亿,2005年将达到10亿,如果这10亿网民中有一半人口参与网络写作,很明显就导致了网络协作的平民性,这与传统文学创

作者数量是绝不能相提并论的,而且更有超出其几倍的增长速度。

人们在这里有相对自由宽容的生存空间,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主体“我”主宰的一切,摆脱了

其他传播媒体制约的束缚,剔除了较多的功利色彩,使主体的创作心态显得更加自由、开放、无拘

无束、绝对自我。阅读网络作品,我们可以感悟到一种个体生命自由自在的挥洒。这里没有谋篇布

局一类的处心积虑,而是一个真实的、鲜活的“我”的生命体验和对爱情、迷惘、生存、困惑的淋

漓尽致的宣泄。有机会就会表演自己的欲望,他们所写出来的东西也就自然有了与传统文学所不同的口语化,个性化以及自足性。

他们的最高主题并不具有对这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大多是种本能的冲动。而在这样的热性召唤

下,愈发激起了人们的猎奇心理,这时的猎奇心理主要表现已变化成为人们尝试写作而成为一个写

手后逐渐找寻到真正的自我。实现了自己在这个虚拟网络世界的自我人生价值,使独立的人格得到

展现,从而在以后的创作中更增添了网络写作的个性独特化,短小精悍、风趣幽默,为了使自己的网络作品得到其他网民的点击评判,戏剧性以及搞笑型的语句层出不穷,如痞子蔡的经典对白:

“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子。

我有一千万吗?没有。

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

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

我有翅膀吗?没有。

所以我也没办法飞。

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

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吗?不行。

所以我并不爱你。“

在猎奇心理的进一步作用下,网上写手们不再满足于自身情感的宣泄,而是利用网络的便捷去

欣赏评价别人的文章。

若猎奇心理只是导致网络写作这一新型事物产生的最主要的心理活动,那么大众潜意识

众心理却一直都在对网络写作的传播扩大起着巨大的作用。趋众心理不仅指行动上的而且指思维上的,趋众心理的一种表现是当大多网民看到一个帖子(即网络写作的随意形式)有了较高的点击率

就会下意识地也想看着它到底是什么内容吸引别人,网络写作的交互性也就在这个时候形成了,在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受众者的鉴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网络文学的鉴赏在主体这样心理以及

网络载体的作用下,由凝神静观向交互性转变,网络写作在创作者和受众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你的作品一旦在网上发布,受众者的鉴赏言论随时都会反馈给你,与你进行审美交流,受众者还可

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爱好,对你的作品进行修改、补充,创造出适宜自己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

美理想的新的文本。

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当前网络题材类型的简单。在业已成名的网络写手中,绝大多数的题材是网

络生活,其中包括网恋,网民们在这类文学的熏陶下,在这个特殊的虚拟环境中很容易与之产生强

烈共鸣,趋众心理这时就蠢蠢做怪,引导着网络写作题型的单一化,爱情成了网民们永恒的主题。

比如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还有宁财神的《白字女》、《咬紧

牙关》等。

其二:乌托邦精神的存在使网络写作有了乌托邦的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主导作用的是人

类存在的乌托邦精神,她主要导致了网络写作精神中普遍的乌托邦的人文精神特性。人之所以成为

了人,从这点来说,就是因为人没有完全顺从大自然对人的安排,人有呕从来不安于既有的生存现

状,始终对未来怀着憧憬期望,因而总是在那里追寻着自己的“家园”。这种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精神也是人的本性,而且应该说还是人之为人、人之区别于动物更为根本的规定。真正来说,所

谓“乌托邦精神”,在本来意义上也就是人类对超越现存状况的价值理想不懈追求的那样一种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受到无数的约束,他们在网络中以角色的演绎寻找生活平衡感和成就感,可以弥补真实生活的不尽人意,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狭隘的人人平等,这是一种时代的精神胜利

法,它标志着全新的循逃和心灵依恋,网络写作的主体们沉醉在梦幻般的网络中,承受着一切现实

生活中所不能带来的快感,所以虚幻的人们在虚幻的世界中自然地就流露出了。网络给写手

一个虚拟的世界,与传统文学一样是同样没有边境的世界,它的空间取决于人们的想象力,在网络

写作的中人们人人都成为了世界的主人。网恋、性欲、胡侃海骂充斥其间,受到虚幻与现实的感性

启发,以及自身所萌动的潜意识的浪漫和狂放不羁,先期涌现出大批以网络爱情题材为创作主线的柔情文学和痞子文学,形成网络作品必须是跟网络生活有关的创作模式。这类无非是借网络为道具,编演出无数千篇一律的美眉垂青于丑男的网恋故事,其情节的雷同和文字的低俗,本身就局限了网

络文学的发展领域。与此同时,一些文笔较为成熟、写作态度也较严谨的网虫没有迎合那些脏话连

篇的搞笑、低俗与玩世不恭的痞子式文学,推出了极具思想和内涵的个性作品。其真实大胆的评论、尖利的笔锋、题材的广泛涉取以及源于网络活泼随意的语言,使这些作品很快得到广大网虫的认可,由此拓宽网络文学的外延。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过:“艺术有别于散文气味的现实,它的使命在表现理想的世界情况。”

网络文学同样是一种游历于网络之间的个体生命对于理想网络的渴望。这种追求不是技术性的未来,而更多的是感性,而又更具有人道主义的精神需求。从网络文化的角度,以人的本体为出发点,去

考察网络未来,也许达不到技术推论般的精确,可往往更接近于事实。

网络文学的始作俑者和执牛耳者大多为在校大学生和在读研究生,就年龄而言,当属“新新人

类”。由于理工科的学生对于电脑及网络的熟悉程度往往略胜学文科的一筹,所以,在网络写手中,原本与文学无缘、主修理工农医的青年学子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一拨年青人,没有接受过行文立说

应需“原道”、“征圣”、“宗经”的训导,也无以文谋生进而成就其“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图谋。因此,他们在构思文学作品的时候,没有篇外之旨、章外之章,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个他

们最关心的也是最原始的话题——爱情。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关于相思、关于相爱、关于暗恋的隐痛的自言自语或窃窃私语此起彼伏,铺天盖地,构成了一片话题专一的交响:Bless 的《馨香淡

云》写的是“我”和高中时代的同学芸的一段情缘;Carl的《女人香》写的是“我”和大学同学水

柔的一场相思;Zoron 的《游戏规则》写的是“我”和网上女友“胡子”的一番纠葛;伊妹儿的《爱,刚刚开始》写的是“我”和网上男友戴逸文的恋爱故事„„正是这一个个数不尽的“我”

她(他)的情缘、相思、纠葛和故事,把纯真的爱情留在了网上,留在了世人岌岌可危的精神家园

里。这些都显示出在这个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精神危机正在不知不觉地被转换到物质危机与情欲危

机上面,它直接导致了一些作家由精神体验向世俗体验的转移,使得很长一段时间来,日常生活经

验在当代小说里不断滋长。基础地基的消失,也就意味着我们时代的精神成了无根之物,失去了重

量。这时,我们的生存仿佛进入了一种零度状态。

精神一旦离弃那个家园,同时也就面临着被异化的危险,其中,技术的单方面发达正好充当了

这个杀手,因为技术的冷漠性许多时候在不知不觉加深现代人的精神危机,至今已形成一个危险的局面:物质不断丰富,精神却日渐贫乏。物的高度膨胀,使我们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生存的权利

越来越让位于技术时代的产物:文化快餐,网络写作自然也包括在内。人们拼命在互联网上寻找着

精神家园,却并不知道互联网并不是人们的乌托邦世界,很大程度上,它在向那个美丽天堂逼近。

先题条件是所有的互联网居民能真正体会到互联网的精神,并且追求那种精神的实现。但世间万事

都是有两面的,这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有善就有恶,有正也有邪,天堂和地狱总是如影随形的。网

络写作就在这样的欢迎之下抒发着写手们的意志,虽然它根本就无济于事。

网络文学的作者关键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网络文学不管怎么变化,还是文学。文学的方向

是指向人的精神生活的,是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的,并要具有人文关怀的。作为一个网络作家,首

先要孕育的正是这种精神。

泡漠的写作需要真实的必要限制和导向才能真正实现她的价值,不管网络写作在人们的各种心

理作用下会产生怎样一个写作的状态或发展前景,她始终还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式,网络写手与网

络写作一样,还需要长久的锤炼。创新不死,网络文学不死。人们的猎奇、趋众以及寻求乌托邦精

网络犯罪心理浅析 篇3

关键词:网络犯罪;心理结构;预防对策

由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个人电脑的迅速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互联网在尽情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网络犯罪也伴随而来。正如电子领域奠基人埃斯特·戴森(Esther Dyson)所认为:“与其他有力工具一样,网络的好坏两种用途都值得大书特书,它对无力的自主是不对称的,它不分青红皂白破坏了中央的权威,统一了分散的力量,换言之,互联网对宣传来说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工具,确是同谋犯罪的理想国。”如今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甚至是色情、暴力充斥其间,网络犯罪层出不穷,互联网更无疑成为了犯罪者的天堂。因此,对网络犯罪进行心理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犯罪及其类型

一般认为,网络犯罪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或以计算机网络资产为对象,运用网络技术和知识,对存在网络空间里的信息进行侵犯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网络犯罪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而是某一类与网络有关的犯罪的总称,是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而实施的一种高科技犯罪。网络犯罪的类型非常多,如网络诈骗、网络洗钱、电子盗窃、网上恐吓、黑客袭击、病毒传播,以及制作、复制、传播淫秽信息等。目前,在网络犯罪呈增多趋势的背景下,研究网络犯罪的相关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当前的网络犯罪行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犯罪分子通过网络侵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他们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或者对系统储存、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破坏篡改信息系统,制造或传播计算机病毒及黑客非法侵犯网络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2)犯罪分子利用网络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主要是用侮辱性语言、文字、图像对他人进行讽刺,谩骂甚至人身攻击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3)犯罪分子通過网络进行色情犯罪。他们多用计算机制作、复制、传播色情、淫秽物品或利用网络进行色情犯罪活动的联络工具。

(4)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盗窃等侵占公私财产类犯罪,这是传统领域犯罪向网络渗透的表现。

二、网络犯罪的心理结构特性

(一)犯罪动机的多样性

正是由于网络的快速便捷和功能强大,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大大增强,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这样也致使网络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同样多种多样:

1.物欲型动机

网络犯罪中,犯罪分子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一定的自控力。但在只需敲敲键盘就可能获得高额收益这种网络犯罪面前,他们往往就会不顾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为了追逐物质利益,义无反顾的选择犯罪。

2.游戏型动机

网络世界是个全新的世界,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网络世界则提供了一个满足人们好奇心的理想空间,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网络黑客应运而生。很多黑客制造网络病毒或入侵某些著名或机密网站,并非要达到什么样的政治目的或获取什么样的国家机密,而仅为证明自己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向外人展示自己“非凡”的网络技术。他们视网络犯罪为游戏,他们只是享受游戏带来的刺激和快乐,而从不顾及游戏的后果。

3.破坏报复型动机

那些利用网络进行各种破坏的犯罪分子,往往具有强烈的破坏心理和报复心理,他们的犯罪行为往往只是为了发泄对社会或对他人的不满,在破坏网络数据、系统信息以及在网络上散发恶性病毒等行为中,他们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并将其是为人生一大快事。利用网络进行破坏的方式可以使他们的报复活动更具有隐蔽性,同时这种报复活动也更加带有危险性和刺激性,更能使他们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和仇恨,从而满足他们的报复心理。

(二)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自我实现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同时每个人为达自我实现的需要所采取的手段各异。有时候,他们进行网络犯罪,主观上并不存有恶意,他们想到的只是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目标,而根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性。英国学者认为,“黑客,尤其是年青黑客,把黑客活动堪称与计算机游戏一样是一种单纯的行为。他们喜欢这样的智慧性的自我挑战,就像要在zork游戏中,一定要解决问题,过到下一步一样”。对网络犯罪分子而言,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远比追求技术上的充实更为重要。他们苦心钻研网络技术,只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希望得到认可,得到他人重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自卑孤僻,只有在虚拟世界中,通过网络犯罪,才能满足他们畸形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自以为这样就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他人的认可。他们所追求的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犯罪分子无罪恶感

日本学者西田修说:“要说犯罪感,恐怕拾起他人掉在路上的一万日元钞票塞进自己的要保,要比通过电子计算机搞到一亿日元现金其犯罪感还要来的强烈些。”因为“她所做的是,对那威风凛凛的银行中的电子计算机略施小计,然后大大方方地收起钱扬长而去。虽说钱拿走了,却看不到潸潸垂泪的被害人。因为它是钻进采取了周密的安全措施的电子计算机里把钱偷出来的,使电子计算机为自己工作,然后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正当的报酬而已”。即使是在公众的眼里,恐怕也有“不少人觉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实施犯罪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既不像躲在黑暗中突然猛击行人头部,乘其休克抢走钱财的强盗那样凶狠残暴。又不像欺骗贫穷的老人,将其仅有的一点点退休金洗劫一空的骗子那样伤天害理。网络犯罪分子的心理特点就是基本无罪恶感。有些犯罪分子甚至尚未意识到正在犯罪,认为自己并没有做出杀人、放火、抢劫等伤天害理的事,所从事的只是市场经济下的自然产物,并不是不道德的行为,自己只是在家敲敲键盘,不可能是犯罪。更有甚者,存有侥幸心理,认为网络犯罪本身就难以侦破,再加上自己技术高明,是不可能被发现的。网络是虚拟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所形成的生活环境,从空间上和社会心理上都给了犯罪人以便利,许多网络缺乏安全防范措施,甚至成为引发犯罪的条件,更是促成其犯罪心理的产生。

nlc202309040754

(四)存有侥幸心理

除了少数激情型、报复性犯罪等,犯罪分子在作案时,往往存有侥幸心理,其中以网络犯罪尤为典型。网络犯罪分子对自己的作案手段、技术和作案能力都极为自信,认为自己不可能被发现。他们凭借自己高超的专业技能,消除犯罪痕迹,进行反侦查活动。即使犯罪行为正在进行,现有的科技手段也很难察觉到犯罪分子的行踪,侦查人员也难于获取定罪证据。再加上匿名和化名充斥着网络,网络犯罪的隐蔽性尤其突出,犯罪黑数极高,这些在一定程度更助长了侥幸心理,促成了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外化。

(五)内向性格的人格特征

网络犯罪分子大多具有内向、孤僻的性格特征。“他们喜欢与及其打交道而不喜欢与人打交道。能够控制一台机器,并同大千世界里另一个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通讯,尤其吸引了许多天才的但不善社交的男性青年。”现实社会中,他们自卑孤僻,不善与人沟通交往,逃避现实,认为现实社会带给他们的只有不安与苦难。他们选择沉溺虚拟网络世界,只有这里,才是他们的家园。在这里,他们如同变了个人,可以畅所欲言,为所欲为。而且在网络世界里,他们才思敏捷,大有“任我遨游”之英雄气概;同样他们崇尚自我,建立起以自我为中心的虚拟的网络社会关系,表现出很典型的双重人格。

三、网络犯罪的心理预防对策

(一)促進社会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它的开放性、交互性、超越时空性以及巨大的信息传递性带给了我们一个方便、快捷的虚拟的数字化世界,同时也对我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心理健康及行为方式产生强烈冲击,为犯罪提供了新的犯罪土壤。对于网络犯罪,光靠“堵”是行不通的。越堵越不行,反而会使犯罪肆意横流。借助大禹治水的启示,大禹用“引”的方法挖渠疏导,化洪流为细流而治服了洪水。对此,国家也应该采取“引”的方法,加大财政支持,加强社会网络文化的建设,积极进行正确引导,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平台。社会网络文化的建设,既能满足人们上网的需求,又能扩大信息的流通,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还为网络技术人才提供发挥自身能力的平台,使他们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培养更多的网络技术人才,繁荣网络文明。

(二)培养网络道德意识

预防网络犯罪,不能仅仅着眼于制度层面的建设,更应注重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这才能真正做到网络犯罪的标本兼治。在社会中生活,我们的行为靠道德和法律来调节,网络社会也不例外。网络社会的发展是以秒在计时,网络立法固然很重要,但其滞后的特点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只有在人们心里树立起一种网络道德意识,让人们自觉地去维持网络秩序、遵守网络法律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常说“网络无国界,传播有是非”,所强调的就是即便在虚拟社会,遵纪守法、文明守德也一点马虎不得。在我国,网络同样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人们应该自觉抵制网络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以文明上网为荣,以不文明上网为耻,为构建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良好网络环境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重品位、讲文明、守秩序的网民。

(三)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网络社会中的法治建设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建设一样重要,不可忽视。而这个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加强全民的网络法制教育。在网络法制教育中,一是要培养全民的网络法制意识,特别是增强网络空间的权利、义务观念,使其认识到任何科技成果包括网络技术,都要受到法律法规约束;二是要增强全民的网络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明辨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主体的匿名隐姓而导致的合法与非法,有罪与无罪等问题,提高对网络陷阱的识别能力,正确运用网络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净化网络内容,高举法律之剑,激浊扬清,才能创造一个既宽松和谐又稳定健康的社会环境。

高校网络心理咨询探讨 篇4

1 网络心理咨询

网络心理咨询是一种新型的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和工作问题的咨询模式, 它是通过互联网在求助者与专业人员间实现同时或即时沟通, 进行有关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信息互动过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广泛应用, 网络心理咨询的方式在高校也逐渐发展起来。2003年, 武汉科技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开网络心理咨询平台, 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在网上为在校的3万多名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此后, 各个高校纷纷展开网络心理咨询, 为大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心理服务。

网络心理咨询的方式主要有:网络即时咨询、电子邮件咨询、论坛跟帖咨询等。网络即时咨询是通过手机或电脑等设备, 利用QQ、微信、MSN等聊天工具, 采用文字或视频等方式进行的个体或团体的即时咨询。电子邮件咨询则是通过来访者与咨询师多次发送邮件的方法, 陈述问题、分析问题, 最终解决问题的心理咨询方式。论坛跟帖咨询是来访者将自己的问题发布到论坛上, 由咨询师进行回复, 双方通过多次跟帖探讨问题、探索自我, 最终促进来访者成长的心理咨询方式。与高校传统的心理咨询相比, 网络心理咨询具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优势。

2 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优势

2.1 更好的实现保密性原则

很多来访者在面对面的心理咨询中, 特别担心自己的信息会被泄露出去。而在网络心理咨询中, 只要不进行视频咨询, 来访者的个人信息是可以做到严格保密的。来访者不需要暴露自己的任何个人信息, 对来访者来说会更具有安全感, 也更愿意敞开自己, 将自己最深处的心理问题呈现出来, 有利于咨询问题的解决。

有些来访者的问题涉及到比较隐私的话题, 特别是与性有关的问题。这类问题的来访者不希望暴露自己, 不愿意进行面对面的咨询, 他们更希望采用隐蔽的方式来寻求帮助。网络心理咨询的匿名性特点就使得这部分来访者有机会获得专业的心理咨询, 而不用担心自己的秘密被他人知道。

网络心理咨询也消除了来访者前来咨询时的紧张、焦虑情绪。有些来访者担心别人的评价, 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进行心理咨询;还有些来访者与咨询师见面时觉得有压力, 感觉尴尬。网络心理咨询的保密性很好地消除了来访者的尴尬和紧张, 使来访者可以迅速进入咨询情境, 有利于咨访关系的建立。

2.2 减少了双重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

高校心理咨询师多数是兼职, 他们除了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之外, 还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因此在咨询中会遇到自己班级的或者自己教过的学生, 出现双重关系。双重关系会给心理咨询带来不利影响。在网络心理咨询中, 来访者可以选择自己不认识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 避免了双重关系的发生;此外, 来访者如果特别信任教过自己的某个老师, 也可以选择这位老师给自己做咨询, 但是因为网络的隐蔽性, 咨询师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 来访者也不用担心咨询师了解自己的信息, 因此双方处于平等的状态下, 容易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减少双重关系的不利影响。

2.3 网络心理咨询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传统的高校心理咨询需要来访者预约登记, 并按照预约时间准时咨询, 咨询时间每次50分钟左右。网络心理咨询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 更为方便快捷。采用网络即时方式咨询, 只要咨询师在线, 来访者随时可以进行咨询。而电子邮件咨询和论坛跟帖咨询的方式, 来访者只要有网络, 即使咨询师不在线, 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问题陈述出来, 等待回复。网络咨询的方式, 突破了面对面咨询的时间设置, 更为方便、快捷。

2.4 提高了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服务效率

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压力较大, 任务繁重, 在传统的面对面咨询中, 他们必须拿出较多的时间完成心理咨询及案例资料整理的工作。在网络心理咨询中, 由于没有较严格的时间限制, 咨询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电子邮件和论坛的回复, 即使是即时网络咨询, 也可以在自己有空闲时间的情况下接待在线来访者, 这给高校心理咨询师提供了较自由的工作时间, 减轻了咨询师的工作压力, 也提高了咨询师的工作效率。

在网络心理咨询中, 除了视频咨询以外, 其他咨询方式都以文字为主, 这比面对面咨询的方式更有利于对案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以便日后对案例的查阅和归类。

2.5 扩大了心理咨询的服务范围

面对面咨询会受到地域的限制而使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局限于本校或本市, 然而网络心理咨询的开展打破地域的局限, 使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来访者, 只要语言相通, 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心理咨询;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各高校的网络咨询平台, 寻求其他院校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这不仅扩大了心理咨询的服务范围, 也最大可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 体现了网络带来的巨大优势。

高校网络心理咨询具有上述优势, 则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校网络心理咨询服务。

3 高校网络心理咨询开展的有效途径

3.1 进一步完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

在网络心理咨询工作上, 是否具有规范化、合理化、易用化以及性能化的平台是其实现的前提条件。高校应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校内资源和网络资源, 开发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在最大限度地保障网络信息保密的前提下, 利用多种沟通方式, 开展网络心理咨询。此外, 网站可与其他心理学网站以及各高校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进行链接, 方便用户多渠道了解心理学知识, 也可进一步加强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 极大地发挥高校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优势作用。

3.2 加大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宣传力度

为了充分利用高校网络心理平台为学生服务, 高校应加大对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宣传力度, 使广大师生了解网络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 充分认识到网络心理咨询的优势, 增加师生对高校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使用率。同时, 可通过讲座、宣传单等方式, 教给广大师生网络心理咨询的操作方法, 便于师生操作。此外, 也应加强平台的对外宣传力度, 扩大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影响力, 使其他高校、社会人士等了解网络心理咨询平台, 并通过这一平台寻求心理帮助。

3.3 制定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规范和原则

传统的面对面心理咨询已经具有较完善的伦理规范及工作原则, 而网络心理咨询出现较晚, 规范和原则还不完善。因此, 制定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规范和原则迫在眉睫。高校可组成专门的专家组, 通过多种方式, 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和工作原则, 以及面对非本校学生咨询时的收费标准、收费方式等政策, 加强对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管理, 促进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可持续发展。

3.4 提高高校心理咨询师的网络咨询技能

网络心理咨询中, 来访者的隐蔽性使得咨询师无法从来访者的性别、年龄、表情、动作等方面深入了解来访者, 因此咨询关系较难建立;此外, 网络心理咨询与面对面咨询不同, 面对面咨询中采用的心理咨询技术在网络心理咨询中不一定适用, 这就对网络心理咨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较强的共情和理解能力, 还应具有较好的咨询技能。提高网络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技能, 对于开展高校网络心理咨询具有重要的意义。

3.5 加强对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监管和督导

高校网络心理咨询毕竟是新生事物, 还有很多不够成熟和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比如来访者以尝试的方式进行咨询而浪费网络心理咨询的资源, 来访者和咨询师不遵守咨询规范和原则而较难达到咨询效果, 网络黑客的攻击导致咨询内容泄露等等, 因此应加强对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监管。此外, 由于尚没有较完备的网络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 因此更需要心理咨询督导师对网络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督导, 以确保咨询效果。

摘要:网络心理咨询是目前高校新兴起的心理咨询方式, 它具有更好的实现保密性原则, 避免了双重关系的负面影响, 提高了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服务效率, 扩大了心理咨询的服务范围以及更为方便、快捷等特点。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网络心理咨询服务, 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 加大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宣传力度, 制定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规范和原则, 提高高校心理咨询师的网络咨询技能, 加强对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监管和督导。

关键词:高校,网络,心理咨询

参考文献

[1]Grohol J.Best Practices in E-counseling:Definition and Scope of E-counseling[EB/OL].http://psych-central.com/best/best3.htm.

[2]陈赛真.网络心理咨询:高校心理咨询的新途径[J].大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3 (6) :4-7.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篇5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网络操纵时间失控,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以及网络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出的 “网络社交障碍症”。

具体危害如下:

1、上网时间过长,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神经衰弱等生理特征。不能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停止上网时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

2、会出现品行障碍,诱发孩子逃学、不与人交往、暴躁,产生攻击性等反常行为。一些人甚至会滑向犯罪的深渊。

3、导致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在心理方面,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记忆力减退,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情绪低落。

4、网瘾综合症患者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此外,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病症。

呼吁同学们

1、要善于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2、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3、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4、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5、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网络心理 篇6

【关键词】网络诱惑; 网络需求; 网络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34-0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为我们带来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它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伴随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最多的群体,因此而产生的网络成瘾等心理健康问题也是最突出的。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诱惑

互联网作为学生大学习、生活及工作的工具和交流平台,为他们提供创新的灵感和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但同时也有许多消极有害的因素,它同我们的现实生活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形式。

1.互联网让大学生开阔了视野。作为载体,互联网将地球整个联系了起来,他开拓了人们的意识和实践范围,地球上各个角落的人冲出民族、地区和国界的束缚和限制,变成可以随时交谈的朋友,将各民族、国家的文学、音乐、艺术、政治等信息资源在网络上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共享。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通过视频、通话让我们感觉近在咫尺,同时也将我们的信息相互交流。因此,互联网的全球性、多功能性和可视性让大学生视野开阔。

2.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张扬的空间。互联网上的交流魅力在于互不相见,用户不需要通过实体的交流就能与他人互动,在交流过程中也不需要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消除了一些人们在现实中的责任感,更大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说真心话的平台;同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可以恣意张扬自己的个性,不用压抑在现实生活中受约束的个性和情感,做回最原始的自己;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抒发情绪的方式,在虚拟的网上可以用另一个与现实中的自己完全不同的身份与人交流,尝试不同角色给人带来的刺激,增加了使用者的现实参与感。

3.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作为媒体的网络,实现了人与人之间新的交流方式,其信息的共享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网络交流可自行选择交往对象,人人平等,他们可以自由发言,没有阶级和民族之分,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选择交流者,从而产生自我控制感,隐蔽身份的交流让他们感觉轻松安全,这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交流平台。

网络的丰富功能,带来了新的信息时代,这些功能对大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让他们的生活走入了全新的空间。

二、互联网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大学生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促使他们上网的重要因素是心理需求。

1.互联网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与好奇。大学是学生性格从新塑造的阶段,他们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网络上各种音频、视频信息的相互转换,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去认识和接受新的事物,打造创造性思维;但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也让他们有时会可以查看一些暴力和黄色信息,寻找刺激。而这些信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实现自我,获得成就感。在虚拟的网络中,人们可以按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现实中没有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但同时,他们在网络中的克制力消弱,甚至不存在,更容易表露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如在网络上相互攻击、自我揭露、收集暴力和黄色信息等等。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自我意识强烈,更加期待在属于自己的网络世界里自我实现,这是一种虚拟的自我实现和成就感。

3.扩大人际交往的愿望。当代大学生的性格张扬,情感丰富,网络交友让他们的人际交往更迅速和便捷,匿名的网络交友让他们更容易找到倾听的对象,缓解压力,实现他们的心理需求;但有些学生却将这种行为变成了现实受挫时,逃避压力和自卑心理的手段,在网络中寻求忘掉自己学历、相貌等实际情况的好友,找到满足感。

三、构建网络心理健康——预防为主

互联网是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一但成瘾,后患无穷,是很难通过说服教育消除的,因此,要构建健康网络心理,应以预防为主。

1.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性的网络使用观。它用好了可以惠泽人类,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但它只是人类发明的一种工具,我们应该掌握这个工具,而不是被工具奴役;网络的世界都是虚拟的,它与现实存在很大的差别;它只是我们广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不应用上网的刺激代替读书学习的快乐。

2.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让他们对不良网络行为自我控制。通过课堂教育、实践活动,运用心理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自我努力,树立争取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有效的自我控制和应对策略,以便能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控制上网时间,合理使用网络,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3.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很多大学生把网络当成逃避现实问题的工具,借网消愁。我们要帮助他们制定上网前目标,在上网前先花点时间将上网的目的列于纸上,并估计一下完成纸上任务所需的时间,再设定小闹钟,定时提醒,控制上网时间。

4.豐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开展多种有益身心的校园活动。在开展的各类校园活动中,让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和喜好,在校园生活中找到成就感和存在感,脱离对网络的迷恋,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5.帮助大学生网上优化个性。前面我提到,互联网是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塑造学生的个性。理性认识网络,成为网络的主人和使用者,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扮演好自己的网络角色,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在网络上与人互动,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解决问题,并把这些技能运用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优化自己的个性。

总之,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有利有弊。我们要因势利导,建立健康网络心理,从正面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让网络造福于人类,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信华,李卫星.谈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J].高教论坛,2004,(6).

[2]叶新东.网络成瘾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2004,(27).

[3]金鹏,林畅.大学生上网成瘾的问题研究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

[4]冯国双等.国内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进展 [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6).

网络短剧广告的心理效果分析 篇7

关键词:网络短剧,广告,心理效果

成功的广告是消费者心理因素的体现, 心理因素是创造成功广告的前提。在现代社会中, 消费者也不仅仅是生理的物质消费, 还是精神的心理消费。因此, 一则广告的成功, 心理因素的体现是至关重要的。对广告受众接受心理的准确把握, 是确保广告效果的根本前提, 对广告的深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网络短剧是一种“能快速反映现代生活, 编导演摄录制简易, 适合网络视频传播, 深受网民喜爱欢迎, 有利于培养文艺新人”的网络文艺形式。[1]现在一些商家利用网络短剧的高收视率, 在网剧中植入各种产品和品牌的广告, 就形成了当下风靡的网络短剧植入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 它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手段, 对消费者的心理有着独特的影响。

1. 引起注意

注意指的是接受神经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内进行处理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注意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受众所处的环境会影响他们对刺激物的注意程度。

一般情况下, 忙碌的个体比有空闲时间的个体较少关注刺激物, 处于不快情景中 (如置身于拥挤、嘈杂、过热或过冷的商店中的消费者) 会注意不到许多展露在他们面前的刺激物, 因为他们想尽快从目前的环境中逃脱[2]。

(2) 信息的重复次数也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注意程度。

注意是达到诉求目的的第一步, 它表现了人们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警觉性和选择性。广告要达到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目的, 首先就要使他们注意到广告, 进而记住广告所要传达的产品或者品牌信息。网络短剧广告正是以其独特的方式引起受众对广告信息的注意。

与传统的广告形式相比较, 网络短剧广告同时表现出了注意的强迫性和非强迫性两个方面。①强迫性, 指的是相关的产品或品牌的信息都是植入到网剧之中, 随着剧情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观众在关注剧情的时候就不得不关注到相关的广告信息;②非强迫性, 指的是在网络上, 网民有充分的自由来决定观看与不观看某一部短剧, 或者在某一部分跳过某些情节。

2. 加深理解与增强记忆

理解是指对接受到的感觉赋予意思或意义。理解是由刺激物、个体、环境特点共同决定的。在广告中, 整个广告信息包括广告出现的具体背景会影响我们对其内容的理解。当广告在正面性节目中播放时, 广告会获得更多正面的评价。一般来说, 我们将回忆特定事件的能力称为记忆。它是以往学习经验的总积累。记忆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一种无限、永久的记忆, 它包括语义记忆和插曲记忆两种形式。大多数情况下, 受众对广告的记忆属于插曲记忆的范畴, 在这个记忆的过程中, 图式和脚本这两个元素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图式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联想网络, 这种记忆形式关注的是各种信息之间的联系和结合。脚本指的是关于行动次序或顺序是或应当是什么样的, 这类记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图式记忆。网络广告所具有的独特的表现形式, 在促进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理解与记忆方面有突出的优势。

(1) 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传递商品信息。

网络短剧大多是由广告主出资拍摄的, 突出所要宣传的产品是网络短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所以网剧在呈现产品信息方面就比电视电影植入广告要直观得多, 形象得多。

(2) 突出广告主题, 简明易懂, 减少了记忆材料的数量。

网络短剧广告中, 产品都是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元素出现的, 它发挥的是一种工具性的作用, 避免了像传统广告那样生硬地向受众灌输一些有关产品的功能、优势等冗长乏味的信息。在网剧中, 观众可以结合剧情, 一目了然地看到广告的诉求点, 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牢牢地记住其中的产品。

3. 改变态度

人们在进行消费决策的过程中, 很大程度上受到自己所属群体或参照群体的影响, 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性影响。

即个人将群体成员的行为和观念当做潜在有用信息加以参考, 其影响程度取决于被影响者与群体成员的相似性。

(2) 规范性影响。

也称功利性影响, 指个人为得到赞扬或避免惩罚而满足群体的愿望;用这一理论来解释广告的影响, 即是, 如果广告商宣称如果使用某种商品就能得到社会的接受和赞许, 那么就会有很多消费者去购买并使用相应的产品。

(3) 价值表现的影响。

个体会自觉遵守或内化参照群体所具有的信念和价值观, 从而在行为上与之保持一致,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a.利用参照群体来表现自我, 提升自我形象;b.特别喜欢该参照群体, 或对该群体非常忠诚, 并希望与之建立和保持长期的关系, 从而使群体的价值观为自身的价值观。这一点主要是以个人对群体价值观和群体规范的内化为前提。

(4) 角色转化。

个体的期望角色与实际角色之间的差距被称为角色差距。当这种差距存在时, 个体就需要通过使用与期望角色关联的产品来减少这种差距带来的压力。角色关联产品指的是承担某一角色所需要的一系列产品, 它规定哪些产品适合某一角色, 哪些产品不适合某一角色。

随着生活的变迁和生活的变化, 个体放弃原有的一些角色, 获得新的角色和学会从一种角色转换成另外的角色叫做角色的转化。当个体的角色转化之后, 个体对与角色相关的行为和产品需求也发生变化。网络短剧广告具有比其他形式广告更强的互动性。在网络短剧的制作过程中, 网民具有很高的参与度。从理论上讲, 任何人都能担当编剧, 任何人都可能是导演。网剧广告让观赏者参与到广告画面或是情景中来实现广告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达到集手动、脑动、心动、行动等于一体的全面互动效果;网络短剧间断性地播放, 边拍边播的模式, 一边通过网络互动搜集观众的意见, 一边改写剧本, 进行快节奏的拍摄, 这样的拍摄和播放模式是“为了便于充分与观众互动, 零距离贴近网民, 汲取广告网民的思想精华。”网剧的制作与发布过程中, 观众真正参与到网剧的整个制作过程中来, 左右剧情的发展, 演员的去留。经过各种各样的互动参与, 观众会将自己看成是网剧团队中的一员, 对网剧的内容持认同的态度, 从而也更容易受到其中广告信息的影响。

4. 诱发购买

(1) 认知问题。

要改变受众现有的态度, 首先应该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即问题认知。问题的认知使消费者决策过程的第一步。问题认知是消费者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达到一定程度并足以激发消费者决策过程的结果。

(2) 引发需求。

人们采取购买行为的动机往往来源于某种需要, 事实上, 人的需求是生理、心理、精神的有机整体。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当人们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以后, 就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者的注意不再仅仅局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 同时会更看重其心理价值和文化价值。除此之外, 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也决定着公众的消费心理。

(3) 影响选择。

消费者在采取购买行动之前, 先要在众多的产品和品牌中进行选择。消费者的选择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基于属性的选择和基于态度的选择两种类型。有时候消费者也会使用两种方式相结合来作出选择, 即先基于态度形成对不同品牌的总体偏好, 然后根据价格对各不同品牌作出比较和作出最终选择。实际上, 很多选择都是消费者在决策制定过程中构建的, 所有的消费者都只有有限的理性, 即有限的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会构建一个与身边的情境相适应的决策过程。

参考文献

[1]李俊, 《网络剧:广电系统网站发展之利器》, 东南传播, 2010-2

[2]德尔·I·霍金斯、罗格·J·贝斯特、诗尼斯·A·科尼, 符国群等译, 《消费者行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1

[3]魏鹏程, 《网络背景下广告心理效果探析》, 社会心理科学, 2005-3

网络成瘾现象的心理分析 篇8

网络成瘾是一种现代的新形式的心理疾病, 它是指“由于重复的对网络的使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的着迷状态, 并难以抗拒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并会产生想要增加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 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上的依赖”。

网络成瘾者主要表现为网络操作时间失控, 为了达到自我满足, 不断增加上网时间, 欲罢不能, 最终难以自控。为了上网, 他们有时不惜对任何人说谎, 甚至偷盗或抢劫。网络成瘾者沉溺于网络聊天或网络互动游戏中, 因而忽视了真实生活, 从而导致了与真实生活的隔离和对真实生活的不满。学者们认为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引起的社会隔离导致了抑郁水平的提高。网络成瘾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 他们中最严重的会以自杀告终。同时, 网络成瘾者还表现出情绪激动、易烦躁、犹豫等特征。此外, 研究还表明, 网络成瘾者的症状还会由初期的精神依赖发展为躯体上的依赖, 多表现为平时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可见网络在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积极效应的同时, 也给人类的社会化造成了障碍;由于人际现实接触减少, 使他们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由于网络信息污染, 导致出现身心健康问题;由于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 使人们荒废了事业等等。这里我们就网络成瘾的现象先从网络主体—人自身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 以期从人的心理层面找出杜绝网络成瘾的措施。

一、网上人际交往的“伪装”心理

人生活在社会上是需要与他人进行交往、交流的, 人际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人在获得基本的生理需要后, 还有安全、归属、尊重、成就感等其他需要, 这些需要都将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满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在温饱解决后, 最难以忍受的就是孤独。就像达尔文所说:“独自一个人的禁闭是可以施加于一个人的最为严厉的刑罚的一种。”人际交往可以使人身心健康发展, 并可以调剂人的情感需求, 所以说人类生活需要人际交往, 然而在人类的交往生活中, 也有许多因素影响着人的交往, 诸如一个人喜好、脾气、性格、文化程度、修养水平等等, 这就使得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或多或少地要对自己进行一些“装扮”, 扮成能使他人喜爱的, 使他人能够接受的一种心态、形象去与他人接触, 去迎合别人的品味, 以使交往顺利进行, 满足自己与他人交往的需求。然而在当今的网络时代, 在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往时, 很可能使人类这种交往的“面具性”通过电子时空的放大而更具戏剧性、伪装性。

二、人性心理的侵略性和占有欲

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的人, 他是同时具有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双重属性的, 关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是不否认的, 这样, 在人性心理中就本能地具有侵略性和占有欲, 不过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 人们碍于各种伦理道德规范碍于现实社会中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 不能过于表露, 人们也总是不断地对自己进行修养来抑制人性中一些本能的需要和欲望。然而电子网络时空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可以不谋面而进行交流交往的空间, 人们可以“相逢对面不相识”, 因而表现得非常自由, 难以控制。人们由此不仅直接接触减少, 而且可以做出许多现实中不敢做或不可能做的事情, 于是人性中这些本能的需要和欲望在自身不能很好地节制的情况下, 在网络这个无人监管的时空很可能就更加难以节制了。这也正是网上“黑客”行为十分猖獗的一个主要原因。电脑“黑客”他们利用自己丰富的计算机知识, 突破系统设置的安全保护, 在未取得授权的情况下擅自闯入别人的计算机系统, 以实现自己的侵略欲望和自我满足的占有欲望。据一份不完全的统计数字表明, 全球每20秒就有一次黑客入侵事件发生, 这无论从网络自身的安全还是经济效益都会带来一定的损失。

三、人宣泄压抑的心理需要

心理分析学家认为, 我们每个人都有攻击的欲望, 都有宣泄压抑的心理需要。人只有把压抑在心理的一些需要, 一些郁闷的情绪都宣泄出来, 才能使人性得到健全的发展, 才能使人心情愉悦, 身心健康。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是随时都可以发泄自己的愤闷心情的, 这样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安全的进行宣泄的场地。无拘无束的网上冲浪就会成为人们排泄工作生活中带来的压抑的较好、方便的途径。然而, 由于网络这个“虚拟现实”的特殊环境可能会使人们更加赤裸裸的释放自我, 从而诱发出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 网上充斥的黄色信息、色情内容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在现实生活中像黄色信息、色情内容的东西是根本不可能随便做到的, 然而在网络里, 人们对行为的自我约束程度有所降低, 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 就是“解除约束”。这样一些长期压抑在心底的不良愿望即能够得到满足与宣泄, 而这正是引起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人际沟通的心理需要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 人是感情的动物, 人们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是需要沟通的, 通过沟通与交流, 人与人之间产生感情, 达到人际和谐, 清除心理障碍, 达到心理平衡, 这样人们才能健康有序的生活。然而, 现实生活中, 由于人们都忙于自己的事情, 无瑕顾及他人的一些情况, 这样有心理交往需要的人们由于不好意思打扰朋友, 占用朋友的宝贵时间, 就只好与机器交流, 自己在网上设有一个虚拟现实的特殊环境, 长期与之交往, 这样会导致网络成瘾现象的出现。

五、人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根据心理学分析, 人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面对神奇的网络世界一些电脑高手总想无往不胜, 进进出出各个网站如履平地, 以此来达到他们自我实现, 自我满足的心理需要, 网络不道德现象由此而生。在网上电脑黑客随处可见, 另外, 一些不道德的人总想利用无人监督的情况达到个人目的, 他们认为网络是他们达到目的, 实现愿望的最好手段。因此, 一些人利用网络诈骗钱财, 导致网络犯罪。

此外, 网络游戏里的高手头衔, 游戏过程中的每一次升级和虚拟奖励, 都能让他们体会到愉悦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网上聊天让他们很容易找到倾诉对象, 结交到志同道合者, 即时满足交流的需要。当他们在虚拟世界里一次次获得快乐与满足时, 便会希望重复获得。心理学研究也证实及时强化会鼓励人们重复行为。在多次重复自己网络行为的条件下, 若缺乏外在的监督和内在的自省, 部分网民也就被网络俘虏了。

六、特殊的人格特征也是网络成瘾的原因

消极人格特质是部分网民网络成瘾的重要内部原因。网络成瘾的行为主体是人, 客体为网络, 最终决定是否成瘾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个体自身的某些易患素质。人格素质理论认为成瘾源于早期儿童时期所受的心理创伤, 且与某些人格特征、其他障碍、遗传性心理素质等相关。研究表明, 网络成瘾者同时具有以下一些人格特征或行为表现:喜欢独出, 敏感警觉, 倾向于抽象思维, 缺乏社会交往, 不服从社会规范, 在实际生活中成就感较低, 自信心严重不足, 自卑感心理倾向重, 自制力低下等。网络成瘾症患者往往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特征, 比如抑郁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一个主要因素, 而重度的抑郁水平与网络成瘾存在相关。此外, 研究者还认为一些与抑郁相关的人格特征, 如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可能是促成网络成瘾发生的原因。此外如人性心理中的猎奇心理, 好胜心理等都有可能引发网络成瘾现象。

参考文献

[1][美].PatriciaWallace.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2]刘云章.网络伦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1

[3]方奕.21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研究述评[J].中国青年研究, 2006 (2)

[4]孙懿俊.浅议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4)

加强网络心理战防御的思考 篇9

1、作战效能巨大持久

网络心理战的目的是通过网络媒体从心理上打击敌方, 达到不战而胜或以小战而大胜的目的。网络传播影响力巨大, 甚至可引发“蝴蝶效应”, 直接达成政治目的。目前, 互联网已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根据国际电联最新统计数据, 截至2011年底, 全世界上网人数超过22亿。并且, 随着手机上网规模的扩大, 网民还在呈几何级数增长。因此, 在网络空间实施心理战, 其目标数量之大、其影响之剧是传统的传单、广播和电视所无法比拟的。与传单、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可持续性和传播的便利性, 网络上的信息可以反复的观看, 也可以下载、转载, 甚至在传播过程中还可以加上传播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就为网络信息的持续发挥作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作战时空不受限制

互联网互联全球, 其触角几乎伸向社会的各个领域。与传统心理战相比, 网络心理战突破了传统军事斗争的领域, 扩大到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网络心理战的作战空间广阔, 不受限制, 没有固定的战场, 既超越了国家、地域的限制, 又打破了前方与后方、战区与非战区的界线, 哪里有网络存在, 哪里就可能是网络心理战的战场。在作战时间上, 网络心理战摆脱了时间的限制, 无论白天黑夜、平时战时, 随时都可能发生。网络心理战能真正做到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不间断地进行。网络心理战往往先于战争展开、贯穿战争全程, 甚至在战争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仍是硝烟不散。

3、作战方式灵活多样

网络心理战的主要作战方式有:网上宣传、信息欺骗、信息恐吓、信息诱导、信息封锁和信息破坏等。在网络空间, 传播的信息内容也是多种多样, 既可以是对方国家决策者形象和言论, 也可以是恐怖的战争场面;既可以是与战争密切相关的爆炸性政治新闻, 也可以是引起战争混乱、导致战争失败的经济混乱场面;既可以是主义和信仰, 也可以是家人的企盼等等。

4、作战力量构成多元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大众媒体在网络心理战中地位的凸显, 网络心理战逐渐呈现全民参战的特点。心理战战场不只局限于战场一隅, 参与者也不仅仅局限于心理战专业人员。每一台电脑都可能成为一个作战平台, 普通百姓都可以成为心理战的参与者;民众中的高技术人才也可以为网络心理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可以说, 网络心理战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民战争”在信息化战争中的新体现。

二、加强网络心理战防御的对策

针对网络心理战的特点, 加强网络心理战防御的主要对策为:

1、抓好网络心理战教育训练

网络心理战更多地表现为精神上的威慑和对抗, 即动摇军人意志, 瓦解军心士气。这就要求每个军人都应自觉地筑起无形的“精神防线”, 增强“精神免疫力”。构筑网络心理防线的正确方法不是封锁和堵塞, 而是正确的教育引导。

2、自主研发网络防范手段

增强网络心理战的防御能力, 最核心的是要建立我国和我军独立自主的信息网络。通过研制自己的CPU、操作系统、网络方案、密码芯片和大型数据库等, 尽快建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系统, 建立自己的网络主权, 拥有同世界各国进行网络平等对话的权利。但是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 打破网络霸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在目前形势下, 加强保护网络安全的软件开发, 建立网络心理战信息监控处理系统, 研制网络反敌心理战武器装备, 形成一道有力的安全屏障也是当务之急。

3、建立网络心理战作战体系

网络心理战的作战体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指挥体系, 一是力量体系。网络心理战, 是一项要素众多、运作复杂的系统工程, 建立完备的领导指挥体制, 是保证各种心理战行动协调一致、获得较高的整体作战效益的重要前提。网络心理战具有起点高、范围广、技术性强, 要求具有很强的网络攻防能力等特点, 而我军现有网络技术、装备和人员在实施网络心理战上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 在现有编制体制下可先进行战略、战役指挥两个层次的建设。力量体系建设方面, 当前我军还停留在由常规力量兼职的阶段, 在现代战场日益信息化, 心理战地位、作用日益提高的今天, 以常规力量兼职的方式己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心理作战的需要, 组建具有专业规范、精干高效的网络心理战力量, 己经成为外军心理战体系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 我军也必须组建专业化的网络心理战部队。

4、重视网络反敌心理战理论研究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作战理论和作战思想的优势,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装备技术的劣势。一支能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军队, 必然是一支掌握先进作战理论的军队。因此, 把握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方向, 积极开展网络心理作战理论和作战思想的基础性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我们要加大对潜在对手网络心理作战对策等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力度, 尽快创建具有我军特色的网络心理战理论。

5、加大网络心理战人才培养力度

在网络反敌心理战中, 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网上敌心理战信息的识别、截获、处理, 网络的管理、操作、维护, 网络对敌心理战进攻和防御技术的研究, 心理战对抗中的战略、战术运用等, 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我军网络心理战的发展急需依靠一大批从事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和网络应用开发的知识群体, 对不同素质、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量很大。培养网络心理战人才需在融合培养上下功夫, 将网络战人才和心理战人才交叉融合, 培养既懂心理战又懂网络战的专家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网络心理战人才, 一方面要重视军、地联合培养, 与地方科研院所合作, 把部队的一些优秀人才送到地方学习, 使之成为部队网络心理战的骨干力量。另一方面, 要注意吸纳优秀网络人才, 成立网络心理战专门研究机构。除此之外, 还要借助社会网络人才的力量, 使其为国防网络作战服务。

参考文献

[1]谢作炎:《信息时代的心理战》, 解放军出版社, 2004.11。

群体心理推动网络语言的传播 篇10

一、群体模仿和从众心理带来网络语言的普遍流行

模仿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 theory)。根据该观点,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1]人们的社会行为通过模仿获得,尤其是在新的集体、环境、文化中,后来者往往通过模仿群体中他人的行为,而迅速确立自己的地位并得到认可。这一点,在互联网传播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某些论坛、社交圈流行的网络语言,瞬间就能在社会上普及开来,传统的报纸、电视在借用网络语言,国家编纂的权威字典、词典收录网络语言,从父母到儿童身边的每个人似乎都离不开网络语言,用“给力”、“点赞”、“萌萌哒”来表达属于互联网潮流中的一份子。很多网络语言的流行更离不开群体模仿的推动。比如2010年度的网络流行语“蒜你狠”的出现,是以幽默的方式讽刺大蒜价格持续上涨的社会现象,同时抒发消费者的郁闷与无奈。“蒜你很”很快流行起来,人们通过模仿“蒜你很”的构词方式,又迅速生产出一批类似结构的网络语言,如“豆你玩”、“姜你军”、“油你涨”、“苹什么”等,用来宣泄对物价持续上涨的不满情绪。在以“蒜你很”为首的这一系列流行语的诞生正是通过群体内的模仿心理不断推波助澜,不断延长传播的持续性,最终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力。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把模仿看作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基础原则,认为由于模仿而产生了团体和规范与价值。当模仿的规模扩大,并成为多数人的共同行为时,就发展成流行。塔尔德认为,流行是建立在个人间相互模仿基础上的社会现象。[2]在我国国民的消费观念中,可以观察到一种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就是消费缺乏或者没有创新,热点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内,以一种消费为主导。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体经历了这么几个排浪阶段:“老三大件”时期,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社会购买力比较集中地冲击这几样商品;“新三大件”时期,彩电、冰箱、洗衣机,又构成了国民生活新的常规需求;后来,汽车爆发式消费和家电下乡;再往后,信息消费领域比如手机、电脑等,都带有一种浪潮式的消费特征。“模仿的趋势从诞生之日就获得了自由,以几何级数增长,越来越清楚而圆满地表达出来……模仿就会像声波一样,在一个完美的弹性介质里刹那间传播开来。”[3]

网络语言的诞生往往通过模仿带来,网民的大量使用更多基于从众心理。一部分网络语言通过模仿,在不断地演变发展,延长了网络语言相对短暂的生命周期。一部分网络语言通过网民大量的追捧,变得非常流行,甚至成为日常交流中的稳定词汇。从众心理会导致网络语言更加流行和普及。比如从“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到“随手拍解救大龄青年”,这种变形虽然消解了公益的原意,但新奇有趣又符合社会现实,使“随手拍”的符号热潮得到了延续。还有指捶地大笑的“233”这个网络符号,在传播实践中常常变形为“233333”,后面跟着的“3”越多,越是表达笑的剧烈程度,其简单又意蕴丰富的表现形式在弹幕网站的文字滚动中不仅不会造成信息的损耗,而且鲜明突出,通过一句简单的“23333”,网民还能体验到弹幕上的情感交流和人际互动,让每一个孤独面对小屏幕的人都能体会到群体传播的感染力,最终令“233”在频繁更迭的网络语言风潮中流行至今。与之类似,2014年度流行语“萌萌哒”是2009年度网络流行语“萌”的加强版和升级版。从“萌”到“萌萌哒”,中国网络语言几年间穿插着“口耐”(可爱)、“MM”(美眉)、“神马”(什么)等流行变体,在网民的集中潮涌般的使用中把网络语言推向高潮。网络语言在群体传播的环境中经过模仿式的创造和从众式的助推迅速形成特征鲜明的一道网络风景,并且不断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二、群体归属和认同心理促成网络语言的持续升温

网络语言内在的群体动力一方面是向内聚合的,它吸引和凝聚了网络社群,并在群内的互动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创新,最终被固定为一套群体传播的模式。另一方面也是向外扩散的,因其独特性和高辨识度容易得到病毒式、爆炸式传播,在这一过程中,网络语言积累了符号的资本和强符号的力量,从而也扩张了圈子的辐射面和影响力。比如在当前比较热门的三个网络社群中,豆瓣主打文艺青年风,果壳以知识传播为荣,知乎以分享趣味观点为乐。如果你看到这样的问答:“问:大家怎么看待相亲?答:相亲这种事唯一的价值就在于:当你见到相亲对象的那一刻,你就知道你自己的介绍人眼中是个什么货色了”,熟悉的网友很可能凭借这种段子化的、抖机灵的语言风格,迅速判断出这个问答出自知乎。如今,人们已经在跨平台的无垠世界里来去自如。但不论是在多平台上扮演多角色,还是以一个特定身份走江湖,人们在不同的社群平台上,仍然遵循着特定的语言风格。部分是由于如果不做变换,你很可能就得不到响应,也就实现不了在这个群体中的信息传播和情感交流。一条在豆瓣上获得点赞无数的感言,也许在果壳和知乎上被喷无数,这就是向内聚合的第一个方面的体现,也即,网络语言与网络社群之间的强关系形成了对网络符号独特性的规约。就此而言,网络语言的个性不是孤立的完全自由的个性,而是一种群体性的模式化的个性;网络语言的个性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个性,而是一种群体性的大众化的个性。它体现出网络的群体传播特征,通过这一标示,聚拢了偏好相似、兴趣相似、关注点相似也就是个性相似的人,组成同质化的圈子,共同营造出只属于本群体的圈子氛围,并从中实现了自我身份的建构。群体归属在所有人类社会中是一种普通存在的需求。无论是根据出生日期,还是依照宗教信仰划分,群体归属让我们产生一种团体意识,一种历史责任感,一段相同的记忆,一种共同的渴望,[4]所有这些“共同点”都会加深我们对群体文化的认同感。很多网络事件的发生就在不断塑造并加深这样的群体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比如前面提到的“233”,只要一提“233”,往往让猫扑网和弹幕网站上的网友们莞尔一笑、心照不宣,但普通网民未必知道这三个数字背后的深意,“233”因此成为弹幕社群心领神会的语言标示。网络社会事件中最具冲突性、最吸引眼球的元素得到强调和放大,同时,一些不够冲突、不够“典型”的细节则被省略或者改造,从而生产出非真实的、却比真实更“真实”的符号。之所以说比真实更“真实”,是因为它的细节虽然不真实,但它意指的整个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和社会心态、社会情感都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它是由网民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一种符号化的超真实。比如网络上的两种语言句式,“今天,我们都是某某人”,以及“关注某某事件!今天你不转发,明天你就是他”,表达的就是超真实的群体情感。这种网络语言体现出的极端情感充分的展现了群体归属和认同的力量,语言就是要捕获并牢牢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从而才能带来更大的传播效果。群体归属和认同心理跟前面所述的的群体模仿和从众有一定的关联,通过模仿和从众的行为加强群体的归属和认同感,对群体的依赖性越强,越懂得遵守并加强群体的一致行为。

三、群体泄愤和围观心理造成网络语言的景观现象

从部分网络语言的走红来看,它是群体发泄情绪、释放欲望的产物。于建嵘曾提出一个概念,叫“社会泄愤”,指的是一种无组织动员、无利益诉求、无权威信息、无规则底线的群体突发事件。这些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持续时间也非常短,但破坏力极强。这些事件虽然是偶发事件,但背后的社会群体心理都带有转型期的特点,都具有普遍性和日常性。比如2012年日本购买钓鱼岛,经过电视媒体和互联网媒体频频报道,激发了中国激烈的反日示威活动,并最终演变成对国内商店、国内日资汽车车主的打砸抢烧。示威活动的升级和变形令反日示威活动本身成为一个强符号。从结构看,日本购买钓鱼岛和中国反日示威的两个强符号饱含着双重的焦虑,一是中国民间对日本右翼的愤怒,二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力和焦躁。双重的焦虑很快唤起了越来越多民众参与到示威活动当中。然而,一部分民众没能从一般性的示威中平复焦虑感,于是在社会泄愤的心理作用下,有人扔水瓶,有人甚至趁乱打砸抢烧,这些大大小小的非理性行为不仅是综合考量了内政外交军事经济并且研习了中日史料之后做出的抗议行为,也是结构失衡下的一种社会泄愤。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于2014年3月的一项调查显示,84740名受访者中有93.4%感觉如今的人很“情绪化”,85.7%的受访者认为冷静平和的心态是当前社会的稀缺品质。[5]网络舆论符号的本质不是“真实”而是“要求”,不是反映真实而是表达诉求、发泄情绪。

网民通过网络语言来表达情绪,并且聚拢起大量的注意力形成网络围观的景象。在互联网上,焦虑感已经催生出大量不同寻常的网络围观事件,比如木子美网络日记,网络流传的女大学生裸体上访,农民工为讨薪戏仿新闻联播,等等,这些网络事件像是反抗,又像是乞讨,构成了社会表意系统中一种扭曲的符号,言说着某种无以言表的社会痛楚。有心理学研究发现,当前网络语言以负性情绪词为主,焦虑情绪词使用得越多,网民的情绪也越负性,并且随着负性情绪词的启动,现实事件的严重性被放大,还会进一步影响其他网民的社会归因判断,造成负面情绪和负面归因的共振。[6]比较突出的像网络仇富和网络炫富这两种情绪,虽然外在的表现截然相反,但其内在的情感基调是相同的,都出自同一种焦虑,即人们在身份社会中对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感受到痛苦的焦虑。正如列维·斯特劳斯指出,病人痛苦是因为处在一种无以名状的痛苦的包围中,自己无法抵制和把握这种痛苦,而巫师给病人带来了一套理论解释,也即,为痛苦赋予了原因和意义,病人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从而象征性地缓解了痛苦。时至今日,电视健康节目的风行,以及保健品、化妆品的热卖,靠的正是这样的符号解释和象征性治疗。腾讯发布的《2014年中国网民表情报告》显示,8亿QQ用户在2014年全年共发送“发怒”表情超过8亿次,在单个表情发送量排名中跃居第二,几乎人均“发怒”一次,而且越年轻火气越重,发送愤怒、抓狂等表情的次数越多。[7]这不仅仅是一个大数据的统计结果,更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微博上约架的名人,比如飞机上互相谩骂甚至大打出手的乘客,不只是素质问题,更反映出社会整体性的焦虑和暴躁。对此,于建嵘又提出了“社会狠化”[8]的新概念,认为愤怒不限于某个阶层,而是超越群体的特殊性,成为社会普遍化的特征。在这个背景下,段子里的戏谑相比于愤怒,是一种对话而不是对抗,起到的是减压阀而不是变压器的作用。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戏谑少了些戾气,多了点笑声,隐含着老百姓对这个国家的关切和热忱。网络语言作为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变中的一盏探照灯和放大镜。

四、群体审丑和排斥心理捧红网络语言的极端符号

网络上还有一批以违背大众心理的符号走红,如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洗吹剪组合等。他们不是亚文化的小圈子,而是以跟社会流行极端相左的形象出现,形成了所谓“审丑”文化。这些符号的出现,并没有改变人们对大众审美的追求,并不是社会风潮的转变,恰恰从反面突出了当代社会对美的极致追求。他们的出现,调动人们内心深处的强烈厌恶感和排斥感,以此来创造注意力经济。现实生活中,偏离美的面孔虽然大量存在却不会引起人们的围观,更不会造成轰动效应。这类面孔在外貌至上的社会环境中始终处在边缘化的位置。但在互联网上,芙蓉姐姐略显肥胖的身材和她的极度自恋之间,也就是她所谓的美和社会惯例所谓的美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刺激人们做出反应。芙蓉姐姐博客下“就是想进来骂你”的留言,以及网民对其它审丑符号一而再再而三的围观,也都证明了审美体验的不平衡确实刺激出某种能动性。人们通过叫骂反过来再次确立和维护了集体的审美标准。再从更宽泛的消费社会的角度看,叫骂和赞美都意味着被关注被消费,审丑符号甚至因此具有了价值和市场。同时,社会泄愤的心理作用也使个人自我审美的焦虑感得到了宣泄。自芙蓉姐姐之后,对审丑符号的辱骂和戏谑已经成为人们发泄情绪、释放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一种途径。它如同戏剧中的小丑,在被人嘲弄中获得意义。

在群体传播为主的网络语境中,正如“蚁族”概念的首创者廉思所说:“当代的青年处于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时期,各种思潮,民粹主义、自由主义、新儒家、新左派等等,都在围绕着他,在发挥作用。”[9]由当代青年创造和生产的网络语言也必然呈现出这种多元并存的情况。有的体现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比如“最美教师”、“最美交警”等最美系列符号;有的表达官民两个舆论场的互动和网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比如“习大大”的走红,以及网民对“断崖式降级”的热议;还有的网络强符号反映出分映出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集体情绪,比如“小苹果”、“老男孩”等的走红契合了集体怀旧的心理诉求,“被”、“也是醉了”、“也是蛮拼的”等流行语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被动和无力感。最后,也有一部分具有强符号性的网络语言虽然时代感极强、使用广泛,却无法积极地、正面地传播当其所指价值观,比如“屌丝”、“绿茶婊”等,意指着自我矮化、谩骂、人身攻击以及标签化等负面观念。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洗吹剪组合的成名源于人们对审丑符号的消费。力挺他们的网民反抗和消解了传统的审美观,彰显的是一种个性,而骂他们的网民在一片戏谑和狂欢中表达对传统审美的坚持,因此也彰显了个性。群体传播中,网民通过网络语言符号化的表达方式来抒发和宣泄情绪,甚至不惜用极端的形式来达到吸引注意力的效果。比如在事后被证明是舆论乌龙的2013年“护士ICU扇女童耳光”事件中,标题的一个“扇”字,还有视频中被刻意加速和剪辑出来的“扇”的效果,无不刺激着网民对女童的同情和对医院的愤怒,激化了本就紧张的医患对立,制造出刺激负面情绪的、极具煽动性的网络强符号。群体审丑和排斥心理捧红了互联网中的这些极端符号,同时透过网络语言也能观察群体的心理特征和变化。

摘要:网络语言是互联网传播兴起之后最典型的群体行为特征之一,网络语言的出现跟使用者的群体心理动机密切相关。仔细分析网络语言后可以看出诸多群体心理因素暗自发挥着强大作用。群体模仿和从众心理带来网络语言的普遍流行,群体归属和认同心理促成网络语言的持续升温,群体泄愤和围观心理造成网络语言的景观现象,群体审丑和排斥心理捧红网络语言的极端符号。总之,群体心理对网络语言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语言,群体心理,群体传播

注释

1[1]范逢春.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80-181.

2[2]张慧芳.位置消费论纲[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61.

3[3]塔尔德,加布里埃尔,特里·N·克拉克.传播与社会影响[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50-151.

4[4]布鲁斯-米特福德,威尔金森.符号与象征[M].北京:三联书店,2012:258.

5[5]倘凌越,向楠.93.4%受访者感觉如今的人很“情绪化”[J].中国青年报,2014-03-27.

6[6]黄慧玲.网络情绪词的心理功能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7[7]林广.网民表情报告:一年“龇牙”十亿次“愤怒”8亿次[EB/OL].凤凰网.转引自.广州日报,2015-04-28.http://tech.ifeng.com/a/20150428/41069616_0.shtml.

8[8]社会狠化的概念由中国社科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提出。

上一篇:药物选用下一篇:孔子的孝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