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分析

2024-05-05

选题分析(精选十篇)

选题分析 篇1

从个案看现象

2005年, 笔者接到线索, 滑县一残疾儿童被拐骗去乞讨。笔者联想到街头常见的残疾儿童情形, 常识告诉笔者, 其背后一定有更多黑手操纵, 也许这一个个案线索恰恰能揭开其拐骗手段、驱使残疾儿童乞讨的内幕。初步调查, 果然发现这一带有多名孩子被以“招工”手段拐骗, 进一步调查, 拐骗者均来自安徽的一个村。笔者及时调整了采写思路, 分析安徽这个村可能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于是, 便有了《关注“拐骗残疾儿童乞讨”》内幕、暗访系列报道, 采访到的事实, 印证了这一分析。

《破解“古树进城”利益链》也得益于“普遍联系”。通讯员传来破获一个贩卖古树案的小稿, 我联想到古树苑, 联想到每个城市移栽的大树、古树, 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若没专业队伍操作, 如此大规模的移栽是不可能的, 其背后必有市场、必有利益链。事实果然如此!

从表面看背后

哲学有云: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方法笔者常用于对工作性报道的分析。

2006年, 笔者在一税务网站上看到一则消息:新郑市国税局开发出一套“廉政软件”, 要求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填写“廉政日记”, 如实记录下班后的娱乐、社交、生活等情况, 并于次日在国税局内部网络上公布, 公开监督税务人员的八小时以外。表面看, 这无疑是一般的“工作稿”。但这套软件涉及廉政, 不由得让我多想了想:一个管人思想、行为的软件研发并运行, 它有用没用、用处大小, 都是新闻。另外, 直到现在, 我国公务员的隐私权和公民对公务员及其活动的知情权都没有界定, “廉政日记”势必引起“两权”之争。于是, 便有了《“廉政日记”监督官员八小时以外》。

类似的还有《告别“垂帘断案”郸城破冰》的分析。线索是, 郸城县法院尝试推行审判委员会“又判又审”的工作机制, 逐步消除“垂帘断案”现象。表面看, 这是法院内部工作形式的改革, 看外延呢, 它又涉及案件当事人的利益。之前, 虽说审委会从不在判决书上“露面”, 但重大、疑难案件判决的背后, 往往有它的影子, 几十年无法回避判而不审、“垂帘断案”的诟病。此项改革, 意义重大。

笔者的体会是, 对工作性报道线索不轻易舍弃, 多想想为啥。有个一般性规律:某单位加大某个领域工作力度, 往往意味着这个领域的问题已相当严重。比如, 《被执行人是区人大代表》采访前笔者接到线索, 南阳某区人大短期内协调执结涉及区人大代表的案件7人8案, 笔者认为, 这一成就恰恰反衬出人大代表涉案的程度, 而当时正值全国破解执行难, 人大代表中的“老赖”已成为公愤。

从矛盾看必然

有的线索, 由于由头的矛盾冲突激烈, 能直接分析出其蕴涵的必然新闻分量。2005年年初, 笔者接连收到两封内容“互相抵触”的信:一封是被称为“举报专家”的公民遭砍伤, “请求”笔者前往采访的;另一封是代他发信的妹妹为保家人不再被报复, 又写信哀求不要去采访的。两封信的矛盾加剧了戏剧性, 其背后, 应该是举报人保护制度的缺位。经调查, 完全符合分析, 大河报以两个版推出了《凌晨, “举报专家”被砍5刀》, 新华社迅速跟进, 促使最高检出台了保护制度。

有的线索, 运用逻辑分析就能发现新闻主角的自相矛盾之处。这种分析除了能直接判断新闻价值, 还能指导采访方法。2006年, 笔者接到读者来信:周口一些县市个别部门领导在申报省劳模时, 身份填的是工人、农民, “聪明”一点的, 填的是职称, 隐去了职务。笔者查阅了当年公布的劳模名单以及同年他们的任职情况, 反映属实。《领导“弃官”当劳模》采访前, 我设计了直面造假主角的采访问题:你认为你在局长的岗位上贡献大, 还是在申报劳模的那个岗位贡献大?问题无论怎样回答, 都抹不掉造假的事实。

《“阴阳鉴定书”引出法官“阴阳新闻”?》的分析也如出一辙。两法官发表了“法院委托一家鉴定所鉴定伤情, 鉴定所造假被罚”的新闻, 经事先查询, 笔者发现根本没有这个鉴定所:如果这个报道属实, 那么法院为啥要委托国家没有认可的鉴定机构做司法鉴定呢?这岂不是明显违法?如果报道不属实, 那么法官为何要杜撰新闻呢?法官法并未规定法官写新闻的职责, 法官写新闻, 应是职责的异化。

从眼前看将来

用前瞻性的眼光分析普通线索, 会带来报道角度、方式的改观。2004年年底, 又到农民工讨薪高峰期, 笔者接到鹤壁一群农民工要跳楼讨薪的线索。按常态分析, 这勉强算是新闻。犹豫中, 他的一句话改变了笔者:你知道讨薪付出了多少吗?

根据惯常的思路, 笔者分析, 讨薪成本应该包括直接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 这些成本甚至会使农民工因此返贫。找专家咨询, 专家说, 何止这些成本, 还有社会成本、心理成本, 甚至情感成本, 等等。于是, 《农民工讨薪成本调查》被报社以两个版的篇幅重磅推出。事后经检索, 这是以成本论观照农民工讨薪的国内首篇新闻调查。

有的线索, 从现有情况看新闻价值不大, 但如果用前瞻性的眼光看这一线索, 可能会是另一种样子。

以《救人身亡者家属呼吁“同命同彰”》为例, 之前, 笔者曾报道过这个家庭一成员救人身亡后, 受益方不认可, 追认烈士受阻的事实。但救人身亡者家属又多次反映:为啥同样是救人, 身后的待遇却不同?笔者听后分析此题潜在的价值:不管是“壮烈”牺牲还是“默默”牺牲, 对于同样宝贵的生命, 表彰上还要分三六九等?既然有人倡议“同命同价”, 为何不能“同命同彰”呢?此后, 在全国首次发出了“同命同彰”的声音。

(作者为大河报首席记者)

财务分析-多选题 篇2

第一章

财务分析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

1.现代财务分析的应用领域包括

(ACDE)A.企业重组

B.技术决策 C.企业价值评估

D.资本市场 E.绩效评价

2.财务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的区别在于

(ABCD)A.分析的对象不同

B.分析的内容不同 C.分析的依据不同

D.分析的主体不同 E.分析的形式不同

3.企业财务活动包括

(AC)A.筹资与投资活动

B.销售与生产活动 C.经营与分配活动

D.研究与开发活动 E.会计管理活动

4.财务分析的主体包括

(ABCDE)A.企业所有者或潜在投资者

B.企业债权人

C.企业经营者

D.企业供应商和客户 E.政府管理部门

5.财务分析的作用在于

(ABC)A.评价企业过去

B.反映企业现状 C.评估企业未来

D.进行全面分析 E.进行专题分析

6.财务分析概论包括的内容有

(ABD)A.财务分析理论

B.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 C.会计分析

D.财务分析信息基础 E.增长能力分析

7.下列分析技术中,用于动态分析的有

(BC)A.结构分析

B.水平分析 C.趋势分析

D.比率分析 E.专题分析

8.财务分析根据分析的内容与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

(DE)A.内部分析

B.外部分析 C.综合分析

D.全面分析 E.专题分析

9.财务分析从分析的方法和目的角度看,可分为

(AD)A.动态分析

B.专题分析 C.全面分析

D.静态分析 E.现状分析

10.综合分析的内容包括

(BCD)A.现金流量分析

B.企业价值评估

C.财务预测分析

D.财务综合评价

E.增长能力分析

第二章

财务分析信息基础

二、多项选择题

1.为保证财务分析质量,财务分析信息应满足以下要求

(ABCDE)A.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B.财务信息的系统性 C.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D.财务信息的完整性 E.财务信息的及时性

2.哪些信息属于政策信息

(BCDE)A.证券市场信息

B.产业政策与技术政策 C.税费改革信息

D.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 E.经济体制的转变

3.以下属于内部信息的是

A.会计信息

B.统计与业务信息 C.中介机构信息

D.计划及预算信息 E.综合部门发布的信息

4.企业在投资活动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有

A.投资风险

B.投资收益 C.资本结构

D.投资结构 E.资产利用程度

5.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揭示财务活动的效率或能力,包括

A.综合能力

B.营运能力 C.偿债能力

D.盈利能力 E.增长能力

6.以下属于不定期信息的有

A.会计信息

B.主要报纸杂志信息 C.综合经济部门信息

D.宏观经济政策信息 E.统计信息

7.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报表有

A.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B.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C.分部报表

D.存货明细表 E.资产负债表 8.《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的资产负债表附表有

A.应收账款明细表

B.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C.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D.利润分配明细表 E.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

9.下列哪些属于会计政策

A.存货计价方法

B.企业执行的会计期间 C.记账原则和计价基础

D.外币折算方法 E.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10.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内容包括

A.财务收支情况

B.税金缴纳情况 C.各项财产物资的变动情况

D.重大的财务事项 E.财务报表日后事项

ABD)

ABDE)(ABCDE)(BD)(DE)(BCE)(ABCD)(ABCDE)

((第三章

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财务分析实施阶段包括的步骤有

(CD)A.确立财务分析标准

B.报表整体分析 C.财务指标分析

D.基本因素分析 E.价值评估

2.行业竞争程度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

(BCD)A.市场占有率

B.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C.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D.新加入企业的竞争威胁 E.市场议价能力

3.新企业进入某一行业的障碍主要有

A.替代产品的威胁

B.销售网与关系网因素 C.规模经济

D.先入优势 E.法律障碍

4.选择低成本策略应做的工作

A.提供差异产品或服务

B.改善资源利用率 C.优化企业规模

D.明确消费才需求 E.提高与供应商议价能力

5.比率分析的基本形式有

A.百分率

B.比

C.周转天数 D.增长率

E.分数

6.从投资者观点看主要关心的比率有

A.总资产报酬率

B.总资产周转率 C.净资产利润率

D.资产负债率 E 股利支付率

7.哪些比率指标属于资产负债表比率

A.流动比率

B.存货周转率 C.营运资产周转率

D.资产负债率 E.存货对营运资本比率

8.属于会计分析的方法是

A.比率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 C.水平分析法

D.垂直分析法 E.趋势分析法

9.标准比率的计算方法有

A.加权平均法

B.算术平均法 C.综合报表法

D.中位数法 E 移动平均法

10.编写财务分析报告的基本要求包括

A.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B.观点明确、抓住关键 C.注重时效、及时编报

D.客观公正、真实可靠 E.报告清楚、文字简练

BCDE)

BCE)

ABE)

ACE)

ADE)(CDE)BCD)

ABCDE)(((((((第四章

资产负债表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

1.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目的是

(ABCD)A.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

B.评价企业会计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程度 C.修正资产负债表的数据 D.评价企业的会计政策

E.说明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2.企业资产利用效率提高,形成资金相对节约是指

A.产值、收入不变,资产减少 B.增产增收时增资,但增资幅度小 C.增产增收时不增资

D.减产减收时减资,但资产减少幅度大

E.增产增收时增资,但增资幅度大

3.引起材料存货变动的原因有

A.期初结存量

B.本期购入量 C.本期耗用量

D.生产周期 E.材料单位价格

4.产成品存货变动的原因有

A.期初结存量

B.本期生产量 C.本期销售量

D.生产周期 E.产品单位成本

5.引起股东权益结构变动的情况有

A.发行新股

B.配股

C.资本公积转股

D.盈余公积转股 E.以送股进行利润分配

6.进行负债结构分析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A.负债规模

B.负债成本 C.债务偿还期限

D.财务风险 E.经营风险

7.股东权益结构分析应考虑的因素有

A.企业控制权

B.企业利润分配政策 C.财务风险

D.权益资金成本 E.经济环境

8.正常经营企业资产与负债对称结构中的保守结构的特征是

A.企业风险极低

B.资金成本较高 C.筹资结构弹性弱

D.企业风险极大 E.资金成本较高

9.固定资产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

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期初固定资产原值A.期初固定资产原值

BCD)

ABCE)

ABCE)

ABCDE)

ABCD)

ABDE)

ABC)

ABE)

((((((((本期增加固定资产原值本期减少固定资产原值期初固定资产原值B. 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期初固定资产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C.

本期增加固定资产原值本期减少固定资产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D.

本期固定资产原值增数加期初固定资产原值

E.

10.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使存货期末余额从高到低排列的计价方法是(DBCA)

A.后进先出法

B.加权平均法 C.移动加权平均法

D.先进先出法 E.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第五章

利润表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主营业务利润是基本因素有

(ABCD)A.销售量

B.单价

C.期间费用

D.销售品种构成 E.产品等级

2.进行产品销售利润因素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

(ACE)A.找出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因素

B.将影响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因素分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C.确定各因素变动对产品销售利润的影响程度 D.按各因素变动对产品销售利润的影响程度排序 E.对产品销售利润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3.企业的收入从广义上讲应包括

(ABCDE)A.主营业务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C.股利收入

D.利息收入 E.营业外收入

4.销售净收入是指从销售收入中扣除

(ABE)A.销售退回

B.现金折扣 C.数量折扣

D.商业折扣 E.销售折让

5.下列项目属于期间费用的有

(CDE)A.营业费用

B.制造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E.管理费用

6.投资收入分析应包括的内容的有

(ACE)A.利息收入分析

B.租金收入分析

C.资产使用费收入分析

D.处理固定资产的收入分析

E.股利收入分析 7.符合纳入分部报表编制的范围的条件有

(ABCD)A.分部营业收入占所有分部营业收入合计的 10%或以上

B.分部营业利润占所有盈利分部的营业利润合计的 10%或以上 C.分部营业亏损占所有亏损分部的营业亏损合计的10%或以上 D.分部资产总额占所有分部资产总额合计的10%或以上

E.某一分部的对外营业收入总额占企业全部营业收入总额 50%或以上

8.销售费用结构分析主要分析以下指标

(CD)A.销售费用变动率

B.销售费用变动额

C.销售费用构成率

D.百元销售收入销售费用 E.百元销售收入销售费用增长率

9.财务费用项目分析的内容包括

A.借款总额

B.利息支出 C.利息收入

D.汇兑收益 E.汇兑损失

10.影响直接材料成本的因素有

A.产品产量

B.材料单耗 C.材料单价

D.材料配比 E.生产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

第六章

现金流量表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

1.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是

A.库存现金

B.银行存款 C.短期证券

D.发行债券

E.发行股票

2.属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有

A.短期借款增加

B.资本净增加 C.增加长期投资

D.偿还长期债券 E.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收到的现金

3.从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调增的项目有

A.流动负债减少

B.财务费用

C.不减少现金费用

D.非流动资产增加 E.投资损失

4.下列活动中,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

A.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B.分配股利支出的现金 C.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D.出售设备收到的现金 E.交纳税款支出的银行存款

5.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调整为净利润,应调减的项目有

A.流动负债减少

B.投资损失

C.不减少现金费用

D.非现金流动资产的减少 E.固定资产折旧

6.属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有

A.短期借款的增加

B.支付给职工的现金

(BCDE)(ABCD)(ABC)(AD)(BCE)

ACE)

BCDE)(AD)

((C.或有收益

D.分配股利所支付的现金

E.取得债券利息收入

7.下列项目中,属于现金流入项目的有

(ABDE)A. 经营成本节约额

B.回收垫支的流动资金

C.建设投资

D.固定资产残值变现收入

E.营业收入

第七章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

A.总资产报酬率

B.负债利息率 C.企业资本结构

D.总资产周转率 E.所得税率

2.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有

A.营业利润

B.利息保障倍数

C.净资产收益率

D.成本利润率

E.净利润

3.影响总资产报酬率的因素有

A.资本结构

B.销售利润率

C.产品成本

D.销售息税前利润率 E.总资产的周转率

4.反映商品经营能力的指标有

A.销售收入利润率

B.总资产报酬率 C.普通股权益报酬率

D.净资产收益率 E.销售成本利润率

5.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有

A.每股利润

B.普通股权益报酬率 C.股利发放率

D.总资产报酬率 E.市盈率

6.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受________的影响。

A.资本经营盈利能力

B.商品经营盈利能力 C.资产运营效率

D.产品经营盈利能力 E.资本运营效率

7.反映收入利润率的指标主要有

A.产品销售利润率

B.营业收入利润率 C.总收入利润率

D.销售净利润率 E.销售息税前利润率

8.反映成本利润率的指标主要有

A.销售成本利润率

B.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C.全部成本费用利润率

D.成本费用利润率 E.营业费用利润率

9.营业成本费用总额包括

A.产品销售成本

B.期间费用

ABCE)

CD)

DE)

AE)

ABCDE)

BC)

ABCDE)

ABC)

ABCDE)(((((((((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E.营业费用

10.影响销售成本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

(ABCE)A.税率

B.单位产品销售成本 C.单价

D.销售量 E.品种构成

11.普通股权益报酬率的变化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

(BCD)A.普通股股息

B.净利润

C.优先股股息

D.普通股权益平均额 E.普通股股数

12.________是企业发放每股股利与股票市场价格之比。

A.股利发放率

B.股利报偿率

C.价格与收益比率

D.股利与市价比率

第八章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二、多项选择

1.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有

A.总资产收入率

B.固定资产收入率 C.流动资产周转率

D.存货周转率 E.应收账款周转率

2.反映资产占用与总产值之间关系的指标有

A.固定资产产值率

B.固定资产收入率 C.流动资产产值率

D.总资产收入率 E.总资产产值率

3.影响存货周转率的因素有

A.材料周转率

B.在产品周转率 C.总产值生产费

D.产品生产成本 E.产成品周转率

4.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因为它表明

A.收款迅速

B.减少坏账损失 C.资产流动性高

D.销售收入增加 E.利润增加

5.存货周转率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A.应收账款增加

B.降价销售

C.产品滞销

D.销售政策发生变化 E.大量赊销

6.以下属于流动资金相对节约额的情况是

A.流动资产存量不变,销售收入增加 B.流动资产存量不变,流动资产周转加速 C.销售收入增长速度超过流动资产增长速度 D.销售收入不变,流动资产存量减少

E.流动资产减少速度大于销售收入减少速度

7.影响固定资产产值率的因素有

A.生产设备产值率

B.增加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数量

(BD)E.市盈率

(ABCDE)

(ACE)

(ABE)

(ABC)

(CD)

(ABC)

(ACE)

C.生产设备占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比重

D.增加生产设备的数量 E.生产用固定资产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重

8.反映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有

(ABC)A.流动资产周转率

B.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 C.存货周转率

D.存货构成率 E.应付账款周转率

第九章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属于速动资产的有

(ABC)A.现金

B.应收账款

C.其他应收款

D.固定资产

E.存货

2.下列各项指标中,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AB)A.流动比率

B.速动比率

C.资产负债率

D.净资产负债率

E.赚取利息倍数

3.企业采取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如果实际发生一笔坏账,冲销应收账款,则会使 A.流动比率提高

B.流动比率降低

(CDE)C.流动比率不变

D.速动比率不变

E.营运资金不变

4.计算速动资产时,把存货从流动资产中扣除的原因有

(ACDE)A.存货的变现速度慢

B.存货的周转速度慢

C.存货的成本与市价不一致

D.有些存货可能已经报废

E.有些存货可能已经被抵押

5.某企业流动比率为2,以下那些业务会使该比率下降

(BD)A.收回应收账款

B.赊购商品与材料

C.偿还应付账

D.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已入账

E.赊销商品

6.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动态指标是

(AD)A.近期支付能力系数

B.流动比率

C.现金比率

D.期末支付能力系数

E.现金比率

第十章

综合分析和业绩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

1.综合分析评价的目的是

(ABCD)A.明确企业财务活动与经营活动的相互关系 B.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 C.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D.为完善企业管理提供依据 E.是进行职工奖励的基础 2.根据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有

(ACE)A.业主权益乘数

B.速动比率 C.销售利润率

D.成本利润率 E.总资产周转率

3.根据帕利普财务分析体系,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有

(ABD)A.销售利润率

B.财务杠杆作用 C.总资产利润率

D.总资产周转率 E.股利支付率

4.根据帕利普财务分析体系,与财务杠杆作用相关的指标有

(ABCDE)A.流动比率

B.速动比率

C.负债与资本比率

D.负债与资产比率 E.现金比率

5.经营业绩评价综合指数法所选择的经济效益指标包括

A.盈利能力指标

B.资本保值增值指标 C.偿债能力指标

D.资产负债水平指标 E.对国家贡献水平指标

6.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

A.应交增值税

B.工资 C.利息支出净额

D.利润 E.净利润

7.经营业绩评价综合评分法所选择的业绩评价指标包括

A.财务效益状况指标

B.资产运营状况指标 C.偿债能力状况指标

D.发展能力状况指标 E.社会贡献状况指标

8.反映财务效益状况的修正指标有

A.净资产收益率

B.资本保值增值率 C.总资产报酬率

D.主营业务利润率 E.成本费用利润率

第十一章

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

1.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的目的是

A.发现企业发展的趋势及规律 B.为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C.为编制财务预算提供依据 D.进行财务控制提供资料 E.评估企业价值奠定基础

2.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的内容有

A.资产负债表趋势与预测分析

B.利润表趋势与预测分析

C.现金流量表预测趋势与预测分析 D.财务状况趋势与预测分析 E.经营成果趋势与预测分析

ABCDE)

ABCDE)

ABCD)

BDE)

ABCDE)

ABCDE)

((((((3.财务报表趋势分析常用的方法有

(BC)A.定性分析

B.定比分析

C.环比分析

D.平滑指数分析

E.线性回归分析

4.财务报表预测分析的方法有

(ABCDE)A.定性分析法

B.平滑指数法 C.销售百分比法

D.线性回归分析法 E.固定比例计算法

5.目前常用的财务预测软件有

(ACE)A.电子表软件

B.会计核算软件 C.交互式财务预测模型

D.证券分析软件 E.综合数据库财务计划系统

第十二章

企业价值评估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正常情况下,股票市场价格反映的企业价值是

A.企业股东价值

B.少数股权价值

C.企业资产价值

D.企业持续经营价值 E.企业控股权价值

2.企业未来资本收益包括

A.净现金流量

B.股利

C.营业收入

D.净利润 E.经济利润

3.下列类型的公司中,预测现金流量和确定贴现率存在一定困难的有A.陷入财务拮据状态的公司 B.收益呈周期性的公司 C.拥有未被利用的公司 D.有专利权的公司

E.拥有产品选择权的公司

4.运用现金流量贴现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应考虑的因素有

A.债务价值 B.确定贴现率 C.明确预测期长短

D.明确预测期后每年的现金流量 E.确定明确预测期每年的现金流量

5.运用价格比为基础的价值评估方法,通常可选择的价格比有

A.市盈率

B.价格与销售额比

C.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比

D.每股价格与每股资产比 E.每股价格与每股成本比

BDE)

ABDE)

ABCDE)

ABCE)

ABC)

(((((电大 财务分析—判断题

第一章

财务分析理论

1.财务分析的基础是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基础是会计技术。

(√)

2.比率能够综合反映与比率计算相关的某一报表的联系,但给人们不保险的最终印象。

(×)更正:某一比率很难综合反映与比率计算相关的某一报表的联系;比率给人们不保险的最终印象。

3.财务分析是在企业经济分析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更正:财务分析是在企业经济分析、财务管理和会计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4.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的相同点在于二者都将财务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5.前景分析就是预测分析。

(×)更正:前景分析包括预测分析与价值评价。

6.财务分析作为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体系,通常都包括分析理论、分析方法、具体分析及分析应用。

(√)

7.通过对企业经营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可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本保值、增值能力。

(×)

更正:通过收益分析,可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本保值、增值能力;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可考核与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及时、准确地发现企业的成绩与不足,为企业未来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

8.财务分析的最初形式是动态分析,即趋势分析。

(×)更正:财务分析的最初形式静态分析,如比率分析。

9.财务分析是随着财务报表解释这一会计技术发展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10.财务活动是财务分析的对象和基本内容。

(√)11.盈利能力分析以利润表为基础的,偿债能力分析是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更正:盈利能力分析不仅需要利用利润表资料,而且需要资产负债表资料。

第二章

财务分析信息基础

1.经验标准的形成依据大量的实践经验的检验,因此是适用于一切领域或一切情况的绝对标准。

(×)

更正:经验标准只是对一般情况而言,并不是适用于一切领域或一切情况的绝对标准。2.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对所审计的会计报告可提出四种意见。

(√)3.财务活动及其结果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财务报表来反映体现。

(√)4.企业与其关联方企业之间,不论他们有无交易,都应按会计准则的要求加以说明。(√)5.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用于补充说明企业的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减变动情况。(×)更正: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用于补充说明企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减变动情况。

6.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因此,资产负债表的附表反映的也是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

(×)

更正:虽然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但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为了解释和说明资产负债表某一时点情况,往往用某一时期的数据来说明。如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明细表等都不属于反映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报表。7.不仅长期投资可提跌价准备,短期投资也可计提跌价准备。

(√)8.分部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只从行业和地区角度反映收入、成本和利润的情况,而不反映资产和负债状况。

(×)更正:从分部报表的项目看,它不仅反映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而且反映资产和负债状况。9.现金流量表是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一种形式。

(×)更正:现金流量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都是资金变动表的一种形式。

10.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之后、至审计报告日之前发生的重大事项。

(√)

第三章

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

1.财务分析的第一个步骤是搜集与整理分析信息。

(×)

更正:财务分析的第一个阶段是搜集与整理分析信息。第一个步骤是明确财务分析目的。2.会计分析是战略分析和财务分析的基础和导向。

(×)更正:战略分析是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的基础和导向。

3.财务指标分析就是指财务比率分析。

(×)更正:财务指标分析包括财务比率分析和其他非比率指标的分析,如比较法对利润额进行分析、对资产占用进行分析等都属于财务指标分析。

4.行业间企业要避免正面价格竞争,关键在于其产品或服务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越大,竞争程度越低。

(√)

5.水平分析法在不同企业应用中,一定要注意其可比性问题,即使在同一企业中应用,对于差异的评价也应考虑其对比基础。

(√)6.债权人通常不仅关心企业偿债能力比率,而且关心企业盈利能力比率。(√)7.比率分析法能综合反映比率与计算它的会计报表之间的联系。

(×)更正:比率分析法一般不能综合反映比率与计算它的会计报表之间的联系,因为比率通常只反映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8.差额计算法只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二者实质上是相同的。

(√)9.运用差额计算法进行因素分析不需要考虑因素的替代顺序问题。

(×)更正:比率分析法一般不能综合反映比率与计算它的会计报表之间的联系,因为比率通常只反映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10.财务分析报告就是对财务报告所进行的分析。

(×)

更正:财务分析报告是指财务分析主体对企业在一定时期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中的盈利状况、营运状况、偿债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所形成的书面文字报告。财务报告分析是对利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资料进行的财务分析。

第四章

资产负债表分析

资产负债表中某项目的变动幅度越大,对资产或权益的影响就越大。

(×)更正:对资产、负债的影响还取决于该项目的比重。

2.增产增收的同时减少资产,会形成资金相对节约。

(×)更正:既有相对节约,也有绝对节约。

3.如果本期总资产比上期有较大幅度增加,表明企业本期经营卓有成效。(×)更正:也可能是经营以外原因引起的,如增加负债。

4.只要本期盈余公积增加,就可以断定企业本期经营是有成效的。

(√)5.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通常采用水平分析法。

(×)更正:应采用垂直分析法

6.固定资产比重越高,企业资产的弹性越差。

(√)7.负债结构变动一定会引起负债规模发生变动。

(×)更正:当某项负债增加的同时,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负债总额并不变。8.如果企业的资金全部是权益资金,则企业既无财务风险也无经营风险。(×)更正:经营风险仍然存在。

9.如果本期未分配利润少于上期,说明企业本期经营亏损。

(×)更正:也可能是本期分配的利润大于本期实现的可供分配的利润。

10.企业的应收账款增长率超过销售收入增长率是正常现象。

(×)更正:表明企业收账不利或信用政策变动。

11.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一般不应超过生产用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

12.在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企业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变动不受被投资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

更正:被投资企业盈利,企业长期投资账面价值会增加,反之减少。

13.稳健结构的主要标志是流动资产的一部分资金需要由长期资金来解决。(√)14.平衡结构的主要标志是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全部由短期资金来满足。(√)15.提取坏账准备表明企业应收款项的实际减少。

(×)更正:只是企业预计可能减少。

16.因为短期投资发生亏损,所以要提取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更正:因为企业采用谨慎原则,并不代表真正发生了亏损。

17.资本公积转股和未分配利润送股都会摊薄每股收益。

(√)18.固定资产净值率加固定资产折旧率等于1。

(×)更正:固定资产净值率加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率等于1。

19.按单项比较法确定的期末存货余额一定低于分类比较法下的余额。

(√)20.如果存货的账面价值低于可变现净值时,采用历史成本法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的期末存货价值是一样的。

(√)

第五章

利润表分析

1.营业利润是企业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费用及税金之间的差额。它既包括产品销售利润,又包括其他业务利润,并在二者之和基础上减去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

2.息税前利润是指没有扣除利息和所得税前的利润,即等于营业利润与利息支出之和。

(×)

更正:息税前利润是指没有扣除利息和所得税前的利润,即等于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之和。3.利润表附表反映了会计政策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更正:利润表附表主要是反映利润分配表及分部报表的情况。4.如果某一分部的对外营业收入总额占企业全部营业收入总额 50%及以上的,则不需编制分部报表。

(×)

更正:如果某一分部的对外营业收入总额占企业全部营业收入总额 90%及以上的,则不需编制分部报表。

5.销售成本变动对利润有着直接影响,销售成本降低多少,利润就会增加多少。(×)更正:销售成本变动对利润有着直接影响,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销售成本降低多少,利润就会增加多少。

6.税率的变动对产品销售利润没有影响。

(×)更正:在现行税收体制下,增值税对产品销售利润没有直接影响。增值税变动是通过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间接影响销售利润。但是,对于应交纳消费税的产品,消费税率或单位税金变动将直接影响产品销售利润。

7.价格变动对销售收入的影响额与对利润的影响额不一定总是相同的。

(√)

8.价格变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概括地说,价格变动无非是质量差价和供求差价两种。

(√)9.价格因素是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主观因素。

(×)

更正:除国家政策调价等客观原因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因素也可看成是主观因素。

10.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即为企业当期可供分配的利润。

(×)

更正: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年初未分配亏损)和其他转入的余额,为可供分配的利润。

11.企业成本总额的增加不一定意味着利润的下降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下降。(√)

12.当期单位产品销售成本与单位生产成本的差异主要受期初和期末存货成本变动的影响。

(√)

13.直接材料成本不只受材料的单位耗用量和单价两个因素影响。

(√)14.全部销售成本分析是从产品类别角度找出各类产品或主要产品销售成本的构成内容及结构比重。

(×)更正:全部销售成本分析是对企业全部销售成本的本年实际完成情况与上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产品类别角度找出各类产品或主要产品销售成本的升降的幅度,以及对全部销售成本的影响程度。

15.运用水平分析法可以更深入地说明销售费用的变动情况及其合理性。(×)更正:运用垂直分析法可以更深入地说明销售费用的变动情况及其合理性。

第六章

现金流量表分析

1.固定资产折旧的变动不影响当期现金流量的变动。

(×)

更正:固定资产折旧的变动影响当期现金流量的变动。当本期固定资产折旧增加时,会发生费用抵税作用, 当期现金流量会增加;反之,则降低。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说明企业盈利。

(×)更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不一定说明企业盈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只是说明现金流入量减去付现成本后大于零。

3.企业分配股利必然引起现金流出量的增加。

(×)更正:企业分配非现金股利则不会引起现金流出量的增加。

4.利息支出将对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更正:利息支出将对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5.企业支付所得税将引起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增加。

(×)更正:企业支付所得税将引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增加。

6.计提坏帐准备将引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增加。

(√)

第七章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对全部资产报酬率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

(×)更正: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对全部资产报酬率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

2.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对利润额的分析。

(×)更正: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对利润率的分析。3.从会计学角度看,资本的内涵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资产的内涵是基本相同的,它侧重于揭示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而不考虑这些资源的来源特征。

(×)

更正:从经济学角度看,资本的内涵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资产的内涵是基本相同的,它侧重于揭示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而不考虑这些资源的来源特征。

4.总资产报酬率越高,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

(×)

更正:在负债利息率和资本构成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

5.当总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提高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将使净资产收益率提高。

(√)6.资产经营、商品经营和产品经营都服从于资本经营目标。

(√)

7.资本经营的基本内涵是合理配置与使用资产,以一定的资产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

(×)

更正:资产经营的基本内涵是合理配置与使用资产,以一定的资产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

8.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9.收入利润率是综合反映企业成本效益的重要指标。

(×)更正:成本利润率是综合反映企业成本效益的重要指标。

10.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与利润的高低成正比。

(×)

更正:不一定。在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的分母一定情况下,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与利润的高低成正比。

11.影响销售成本利润率的因素与影响销售收入利润率的因素是相同的。(√)

12.税率变动对产品销售利润没有影响。

(×)更正:如果企业缴纳消费税或营业税,税率变动对产品销售利润有影响。

13.价格变动对销售收入的影响额与对利润的影响额总是相同。

(×)更正:如果企业销售不缴纳营业税或消费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14.普通股权益报酬率与净资产收益率是相同的。

(×)更正:如果企业不存在优先股,那么二者是相同的。

15.市盈率越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好。

(×)

更正:一般情况下,市盈率越高反映企业发展前景越好,并不一定盈利能力越高。另外必须注意,当每股收益可能为零或负数时,市盈率越高并不能说明企业发展情景好。

第八章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1.从一定意义上讲,流动性比收益性更重要。

(√)2.只要增加总产值,就能提高总资产产值率。

(×)更正:如果总资产占用量增长幅度大于总产值增长幅度,总资产产值率会下降。3.总资产收入率与总资产周转率的经济实质是一样的。

(×)更正:总资产收入率反映资产利用效益,总资产周转率反映资产利用效率。

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动资产比重越高,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5.资产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多,表明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更正: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少。

6.使用产品销售收入作为周转额是用来说明垫支的流动资产周转速度。

(×)更正:应使用销售成本计算周转率。

7.成本收入率越高,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8.销售收入增加的同时,流动资产存量减少所形成的节约额是绝对节约额。(×)更正:还包括相对节约额。

9.固定资产产值率越高,固定资产收入率就越高。

(×)更正:还取决于产值收入率的高低。

10.只要流动资产实际存量大于基期,就会形成绝对浪费额。

(×)更正:如果销售收入增长幅度大于流动资产增长幅度仍会形成流动资产相对节约额。

第九章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对债权人而言,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越好。

(×)更正:对债权人而言,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

2.对任何企业而言,速动比率应该大于1才是正常的。

(×)更正:对任何企业而言,速动比率标准不一定都大于1为好。

3.现销业务越多,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

(×)更正:现销业务越多,现金周转率越高

4.流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运用效果越好。

(×)更正:流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流动性越好,收益性越差。

5.获利能力强的企业,其偿债能力也强。

(×)更正:获利能力强的企业,其长期偿债能力也强。

6.利息赚取倍数、债务本息偿付保障倍数、固定费用保障倍数越高,则长期偿债能力保证程度就越强。

(√)7.企业的负债最终要以企业的资产去偿还。

(√)8.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就越大。

(×)

更正:前提是:当投资效益大于负债成本时,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就越大;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

9.期末支付能力系数和近期支付能力系数是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10.从稳健角度出发,现金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偿债能力最为保险。

(√)11.会计政策的变更会增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虚假性。

(√)

第十章

综合分析和业绩评价

1.最能体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财务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

(√)2.业主权益乘数越大,财务杠杆作用就越大。

(√)3.股利支付率越高,可持续增长率就越高。

(×)更正:股利支付率越高,可持续增长率越低。

4.综合经济指数按不封顶计算时,如果等于或超过100%,说明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标准值。

(×)更正:也可能是某项指标完成的较好弥补了完成较差的指标形成的结果。5.只要期末股东权益大于期初股东权益,就说明通过企业经营使资本增值。(×)更正:也可能是投资人追加投资的结果。

6.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是经营现金净流量除以利润额。

(√)

第十一章

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 1.趋势分析只能评价和判断企业各项指标在过去连续几个会计或会计期间的变动趋势及其合理性,不能对各项目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更正: 能够对未来趋势作出预测。

2.预测分析是财务分析估价企业未来职能的延伸。

(√)3.持续经营的企业之所以有价值,关键就在于它拥有的资产能够在未来产生收益。(√)

4.趋势与预测分析是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全面分析,具体包括利润表趋势与预测分析、资产负债表趋势与预测分析、现金流量表趋势与预测分析三项内容。

(×)

更正: 是预测分析而非全面分析。5.在进行趋势分析时,直接将所分析的报表或项目连续几年的数据放在一起是不能发现其变动和发展规律的。

(×)更正:只有连续多期历史资料的分析才能发现变动趋势和规律。

6.环比是选定某一会计期间作为基期,然后将其余各期与基期进行比较而计算得到的趋势百分比。

(×)更正:将前期作为基期。

7.虽然财务预测数据能够为有关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但是,企业的预测数据不应公开。

(√)8.净利润是企业收益的唯一体现。

(×)更正:还可以用其他指标来体现。

9.在进行财务预测时,定量分析法比定性分析法预测结果更准确,所以,应选择定量分析法,而不使用定性分析法。

(×)更正:两种方法各有特长,不能用一种方法否定另一种方法。

10.在用平滑指数法进行预测时,如果预测对象波动较大或进行短期预测,应考虑选择较大的平滑指数;反之,则应选择较小的平滑指数。

(√)

11.资产负债表预测、利润表预测、现金流量表预测是相互独立的,彼此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

(×)更正:三张报表相互联系而非相互独立。

第十二章

企业价值评估

1.价值是衡量业绩的最佳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

(√)2.企业持续经营价值一定高于清算价值。

(×)更正:有的企业清算价值高于持续经营价值,有的企业持续经营价值高于清算价值。3.即使两个企业未来各年的净收益完全相同,这两个企业的价值也未必相同。(√)4.企业价值包括经营价值和非经营价值之和。

(×)更正:企业价值是经营价值与非经营投资价值之和。

5.企业资本未来收益是指净利润。

灵感:让分析选题意味深长 篇3

跳动的数据激发灵感

技法提示:瞄准跳动的数据。1988年8月初的一天,县统计局一位工作人员面对刚刚采集到的“生猪存栏”数据发出尖叫:“呀!生猪存栏指标上来啦!”

原来,已连续七年半下降的全县“生猪存栏”指标突然止降为升(增长8.9%)。在当时那个年份,“生猪存栏与居民吃肉”折射的是改革初期传统生产方式、政府调控手段与“市场乍开”格局不相适应的敏感话题。而生猪存栏“跳动”的数据后面肯定有文章可做!

于是,作者抓住了让同事尖叫的、那笔“跳动”的统计数据(仅仅一笔数据),到县畜牧局、财政局、部分乡畜牧站、规模猪场乃至养猪户调查了解,写出了题为《×县七月底生猪存栏指标首次上升说明了什么》的调查报告,社会利用效果很好,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分析报告一等奖。

身边的议论引出灵感

技法提示:留意身边的议论。1989年春的一天,作者在下班途中,偶遇乡邻在路边犯愁。攀谈中得知:村里原定拂晓打开机井浇灌小麦春苗,村民按顺序“接水”。但电工开井时发现,井件被窃贼砸坏盗卖,于是抓紧抢修,村民在路边“待水”。已经等了一天还不见水来的相邻,向作者叙发感慨:农田水利设施在“改革”前逐年整修,使用效果很好。但“改革”以后,农业明显不受重视,农田水利设施陈旧失修、保护措施不佳……

乡邻的议论引起作者关注:从1989年初开始,有许多单位到统计局查询统计数据,查询量激增,原因是各部门都要总结、宣传改革十年(1978~1988年)的成果。既然统计局拥有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源,何不以改革十年为切入点,撰写一篇统计分析呢?而乡邻的议论,恰好引发一个话题:改革十年,农业得失?依循这条思路,作者到财政局收集了改革十年间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情况,到农业局、乡镇企业局等部门收集涉农情况,结合十年间的统计年鉴数据,写出了立意为“改革十年来农业得失情况”的分析报告,取得了较好的分析时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统计分析报告。

測度的标准焕发灵感

技法提示:关联测度的标准。1992年春,《中国统计信息报》连续两期用整版篇幅,刊载了国家统计局“小康”课题组关于城市、农村“小康”标准的研究成果。该文系统推出了测度中国城市、农村“小康”程度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小康”测度标准的课题文章,使作者发出灵感:依据指标体系,将本县的指标值与农村“小康”标准值一一进行比较,是一个很新、很有价值的分析话题呀!

十几天以后,《昌平,你距“小康”有多远》的分析报告诞生了。这篇分析报告被《北京统计》杂志、北京市农委主办刊物《北京农村经济研究》全文刊登,分析信息得到了北京市农委领导的关注,因为涉及“小康”实现程度的分析报告,在北京地区是第一份。

与上例情况相似,作者及时抓住关于“中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评价标准”、“中国强县评价标准”、“农村城市化测度标准”、“北京市区县经济社会实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等资料引生的线索,加工出时效性、参考性俱佳的分析报告,使“灵感”与选题得到了高度和谐与默契。

重大的区情触动灵感

技法提示:抓住重大的区情。1998年初,昌平县党代会、人代会提出:要把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业、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会议文件、领导讲话、媒体宣传、工作要求、情况汇报……各种方式、场合、载体的信息内容,使“三大支柱产业”成为重要的区情符号。随着“区情”的升温,不时有相关部门到统计局咨询,欲得到反映“三大支柱产业”的量化数据信息。

相关部门对“区情”信息的需求,触动了作者的灵感:“支柱产业”的运行情况,是非常应时的分析选题。鉴于高新技术企业分布于科技园区,绝大多数为民营科技企业,而当时县政协正在“求助”作者参与一个关于民营科技企业的调研活动,于是,通过查阅相关文件、走访企业负责人等,依据详实数据和“活情况”撰写的统计分析报告《民营科技企业,运行质量如何》,收到了很好的利用效果。县委书记在该文上批示:“这份分析材料不错,建议转发全县。文中提到企业办照问题,可考虑建立联合办公机制”。区情,特别是重大区情,是统计分析选题的重要线索,您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培养对重要区情的捕捉意识和习惯。重要区情既是分析选题的线索,更是统计服务的落点。

领导的意向萌发灵感

技法提示:追踪领导的意向。2010年初,区长同统计局(调查队)负责人就年度经济增长目标进行座谈,区长在座谈中说:按照上年全区常住人口数据和GDP数据相关联,目前人均GDP水平值得关注,影响人均GDP的因素有哪些,很值得研究一下。区长当时并没有把关注意向作为刚性任务明确交办给统计局,但作者在会后对区长的关注意向进行了“追踪思考”,灵感和直觉给出答案:人均GDP是个很有价值的分析话题。

在收集资料、加工数据、思考辨析的基础上,作者在座谈会后不久,完成了题为《昌平人均GDP 内外因果看高低》的分析报告,该文被区委主办刊物《昌平调研》全文刊登。

学界的讨论牵动灵感

技法提示:留心学界的讨论。2009年 6月,作者在浏览《中国信息报》时看到一篇题为《制造业:世界竞争的“牛鼻子”》的文章,这篇学界讨论文章即时牵动了作者的分析灵感:无论从本区经济运行特征与格局、还是从市委考核区县绩效指标的构成角度,“制造业”都应是值得一写的分析选题。几个月后,在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作者写出了分析报告《昌平制造业,贡献有多大》。该文被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刊物《昌平工业》和区工商业联合会刊物《非公经济资讯》作为“特稿”全文刊登。

媒体的消息调动灵感

技法提示:关注媒体的消息。1992年正月初三早晨,作者边做家务边看电视,恰逢北京电视台播出一则消息:人事和科技部门决定,对农业第一线上有较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其配偶和部分子女可享受“农转非”待遇。这则消息当即引起作者关注:当时,县委提出“依法治县,科教兴昌”的工作思路,与之相关联的,是农业问题备受关注,科技兴农的口号越来越响,而被称为农业增产增收“金钥匙”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正是电视新闻和地区中心工作的视觉中心。

媒体消息引发的“分析灵感”,促使作者在节后分别走访了县农业局、县农业科技服务所、部分乡镇科技服务站,采集乡镇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机构、编制;农业科技人员学历、职称、待遇;农业科技活动经费、资金投入等相关信息资料,撰写出调查报告《“金钥匙”断想——关于乡镇科技服务体系的情况调查》。该报告被《北京统计》杂志全文刊登。

高校教育科研选题的思考分析 篇4

一、教育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1.结论的需求性原则

上文提到, 高校的教育科研选题需要结合“最该做什么?什么问题能带动问题的解决, 能促进学校的发展”的问题来进行思考, 因此, 教育科研的结果是否会对学院具有创造性的收获, 有其必要性, 是否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科研选题非常重要。所以, 高校教育科研选题是必要根据学校的教学实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主要的选择依据。

同时, 科研理论价值也是高校科研选题是否有其必要性的而一个重要指标。当前, 我国教育的科研理论明显相对滞后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面临很多的状况和为题, 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 因此急需相应的科研工作者研究出能给予的理论支持。

另外, 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的理论研究对于高校的教育教学也是相当必要的。因此, 在研究选题过程中可以根据其是否具有一定价值的预见性, 根据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及特征进行科学选题。

2.内容的创造性原则

高校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探索教育规律, 认识和掌握尚未被人发现的对教学有帮助的发展规律。因此, 科研的选题势必具有创造性。

首先, 要从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 并结合新的问题提出教育领域中的新的概念、思维、设计及方案的选题。从不同角度的观点和多方矛盾中进行选题, 甚至在教育领域的空白中尽心选题, 都是进行高层次、创造性的科研选题, 并根据其选题创造新的理论体系, 得出新的教育规律。

其次, 根据创新性的选题进行再创造, 加深课题的科学性和深层次性。对原有的课题进行深入挖掘, 组装和改造再生新课题, 也是创造性的表现形式。

再次, 根据时代的特征, 选取内容新、角度新的教育科研选题。结合时代的特征以及学校的现状, 和科研工作者自身的经验进行科学选题。“因此科研选题不应重复别人已经做过并取得成果的课题, 而应在广阔的科技园地上, 寻找那些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这就是科研选题的创造性。”

3.选题的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指教育科研选题具备一定的可行条件, 具有能够完成全课题方案的外部及内部条件。首先, 课题的选择在原理上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其次, 结合研究人员自身的条件决定其是否具备可行的条件, 具体来说, 需要结合研究者“知识基础、专业特长、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教育科研的科研经验、志趣和可以利用的时间”。另外, 看其是否符合研究团队的集体兴趣, “志同道合”的团队有利于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和高效率性。因此, 在进行团队科研选题时, 最好选择具备相同爱好的成员选择。最后, 是选题的经费预算是否在可行范围内, 包括课题研究的场地、设备以及人力投入等多方面是不是具有可行性。

二、高校教育科研选题的过程思考

1.明确科研选题的目的

明确目标是进行科研工作的首要思考条件, 我们必须在知道了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的前提下, 才能较好地掌握如何做这项工作的方法。同样的道理, 高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也需要在明晰目的的前提下进行课题选择。科研研究, 顾名思义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规律, 坚持创新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并紧密结合学校的当前实际, 选择的选题既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 又对学生和教师造成多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一般来说, 高校教育的课题选择具有导向性, 对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因此, 在明确选题目标的过程中要进行正确的功能定位。

2.思考其选题是否具有创新价值

“创新, 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是20世纪以来就一直流行的一句话, 在选择课题的过程中, 高校科研工作者是必要谨记课题的创新性原则。因为教育科研选题反映的是整个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具有将强的引导作用。通常来说, 研究课题都是根据研究者自身的相关经历或者通过调研了解的相关规律进行课题研究, 所谓实践出真知, “尤其在走进新课程以后, 教育理念的巨大变革, 课程资源的开发挖掘, 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 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 教学方法的择善而从, 师生关系的重新确立,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趋势等无不是课题选择的源头活水。”

3.是否能够形成师生共赢的局面

教育科研, 也就为了改善当前学生、教师的不利因素, 促进课堂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因此, 在选题过程中, 不得不思考其选题是否能对师生产生正相关的影响作用。

当前, 我国的教育界呈现“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师定位局面。其实, 教师也是人, 在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过程中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 并不是说实现学生的价值就要建立在牺牲教师的基础上。所以, 在选题过程中, 我们要慎重地看待教师的作用, 作为引路人的教师也同样需要及时地充电。因此, 在新的教育科研选题中, 要把教师的发展等同于学生的发展, 同样站在受教育的位置。

对学生而言, 学生的目标也并不只是只有上大学一个人生目标, 在当前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教育下, 许多学生已经丧失了社会责任感以及视觉宽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些都是当前教育领域所呈现的一种弊端。因此, 在选择教育科研课题的时候, 势必要避免这一弊端。

新的教育教学课题需要转变当前学生和教师所处的状态, 恰当的改善教师的“圣人”地位及学生的“考奴”状态, 在选择新的教育科研选题时, 也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

4.选题的实用性和具体性十分必要

实用性是指选题的研究成果是否具备对现在教育的科学指导性, 或者形成一定的社会效应, 能够解决具体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因此, 需要科研工作者从客观的实际出发, 充分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深度挖掘。而选题的具体性是指科研题目要明确的提出研究目的及其价值所在, “研究题目选定的越具体、明确, 说明研究者的科学思维越清楚, 题目的假说越集中, 试验观察的对象, 使用的方法手段及所采取的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越明细, 预期结果也就越可信, 回答的问题也就越深刻。”

三、结语

因此, 在高校教育科研选题过程中, 需要结合选题结论的需求性、内容的创造性和选题的可行性原则, 并充分思考其选题是否具备科学性的执行条件以及是否能实现其选题的最终目标。

摘要:高校教育的科研选题, 总体来说是要实现对高校学生具有引导性和教育性的目的。因此, 在科研选题过程中需要结合一定的选题原则, 在掌握必要的选题方法和明确的目的前提下进行选择。

关键词:教育科研,选题,原则,思考

参考文献

[1]王凯.教育科研论文选题的思维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 2009, (02) :2009.

[2]论文科科研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2010.

策划选题并完成前端分析 篇5

慎重选择你所教授学科的某一教学主题。本课程的各模块作业将主要针对该选题完成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本模块要求完成该选题的学习者和教学目标分析,而教学方法和媒体选择、资源的搜集与利用以及教学活动设计等,将在后继的模块作业中逐一完成,从而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

请按以下步骤完成本模块的作业:

1、在自己所用的计算机硬盘(如 D 盘)上建立一个新文件夹,并命名为 “ 作业文件夹 ”。(注意:这一文件夹将用于保存您在本次培训过程中各个模块的作业成果,所以请务必记住文件夹的位置)

2、点击下载,保存至 “ 作业文件夹 ”。

3、确定自己的选题,把表格中 “ 课题名称 ”、“ 科目 ”、“ 年级 ”、“ 教学时间 ” 四项填写完整。

4、参照作业样例,依据本模块中学习到的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以及教学内容分析的原则和方法,在相应栏目下填写与自己选题对应的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

Word 操作要求:

1、把标题改为“ XXX 教学设计方案”,XXX 表示你选择的课程名字,调整标题 “XXX 教学设计方案 ” 使其居中对齐,然后在标题下面一行插入你所在学校和姓名,并设置为右对齐,字体为宋体、小五。

2.在“ 学习者分析 ” 一栏中,将你所填写的内容设置为左对齐,首行缩进 2 字符、宋体、小四号;

3.在“ 教学目标 ” 一栏中,将文字 “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二、过程与方法 ”、“

三、知识与技能 ” 设为红色、加粗、楷体、四号、居中;

选题分析 篇6

关键词:复合句 分析能力 有效策略

概述:高考英语单选题对疑难长句的考查主要是对主从复合句的考查,主从复合句是英语中非常重要的句子结构,在高考各类题型中都有不同难度的考查,在单选题中尤其重视对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及特殊句式的考查,这也是学生考试中失分较多的地方,做这类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句子结构分析能力。因此教师要借助于对高考题的分析把握复合句的考点方向,通过在各类题型理解复合句提高学生句子结构分析能力提高做题的准确率。笔者从事高三英语教学多年,对高考题中考查疑难长句有个人浅显的研究,通过高考原题分析,把握考题特点,破解考题规律,有效指导学生提高做题效率。

一、 通过高考原题分析,把握考题特点,破解考题规律

笔者从2011年高考题中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考查学生句子结构分析能力的题目,考题分析如下:

1. (22 江苏2011卷) The fact that so many people still smoke in public places

_____that we may need a nationwide campaign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e risks of smoking.

A. suggest B. suggests C. suggested D.suggesting

阅读选项可知,该题考查非谓语动词及谓语动词的区别,需要对句子结构分析,本句的主语是The fact, 其后是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空格后是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空格处应是谓语动词,根据句意应用一般现在时且第三人称单数,故选B项。

2. (38 上海2011卷) The message you intend to convey through words may be the exact opposite of_____ others actually understand.

A. why B. that C. which D. what

The message 是主句的主語其后是省略了关系词的定语从句,of 之后是宾语从句,其中understand缺少宾语,因此选D项。

3. (24 福建2011卷) She has a gift for creating an atmosphere for her students

_____allows them to communicate freely with each other.

A. which B. where C. what D. who

考查定语从句, an atmosphere与修饰它的定语从句被for her students隔开形成间隔定语从句,该从句缺少主语,所以选A项。

4. (33 福建2011卷) It was April 29, 2011_____ Prince William and Kate Middleton walked into the palace hall of the wedding ceremony.

A. that B. when C. since D. before

去掉It was及that 后,April 29, 2011不可以单独作时间状语,所以不是强调句而是when引导的定语从句。

总结:以上题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对复合句的考查有直接考查,例如(38 上海2011卷)(24 福建2011卷)(33 福建2011卷),有的是间接考查,例如(22 江苏2011卷)考查的是谓语动词但需要句子结构分析;第二,以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居多,主要是对关系词引导词的考查;第三,考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且具有时代性;第四,题干设计科学,题干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对答案加以限制保证了答案的唯一性,而且没有累赘,没有加大学生的阅读负担,题目的信度和效度都恰到好处。

二、 加强语法基础训练,实施有效解题策略

首先,加强语法专项学习及训练,提高学生疑难长句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尤其是学生对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 it句型、各类特殊句式及非谓语动词的的熟练掌握,在基础年级加强语法基础知识教学,教学中让学生感知高考相应的考点、重点及难点;高三复习时通过高考真题及创新题强化学生的句子结构分析能力及解题能力。

其次,在语篇教学中有意识让学生理解疑难长句,在高中牛津英语教材中,每单元都有两篇课文,文中都有较复杂的句子,在教学中划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较复杂的长句,让学生分析理解,而且在高考各种题型中都能体现高考对学生理解复杂句能力的考查,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及任务型阅读中都会出现,在阅读练习中就要求教师抓住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句子能力的机会,学生对复杂句的分析能力加强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及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也相应地提高。最后,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复杂句教学枯燥乏味,教师应充分应用新课程理念使语法课堂生动起来,给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机会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选题分析 篇7

根据毕业论文撰写的要求, 首先要确立题目, 选题就是关键。做哪方面的论文, 还是设计, 题目如何选择能更好的结合自己的专业及所学的知识,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本篇文章就我校2008年至2010年毕业论文 (设计) 的选题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在这6713篇文章中, 学生选题大多来源于自选, 论文和设计的比例也相差很远。对于反映学生四年专业学习水平的毕业论文 (设计) 来说, 有些题目不太合适。现对选题情况进行分析, 希望对以后的毕业论文工作有所帮助。

一、论文选题的概念分析

所谓选题, 顾名思义, 就是选择毕业论文的论题, 即在写论文前, 确定所要研究论证的问题。要能够正确而恰当地选题, 首先要明确选题的原则。明确了选题原则, 就能比较容易地选定一个既有一定学术价值, 又符合自己撰写水平的题目。其次, 题目应同自己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 反应自己专业中最强的优势特点。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分析解决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工程设计中实际问题等。

二、论文选题的现实意义

毕业论文的题材十分广泛, 可以来源于社会生活、工程或生产实践、教师科研等各个方面, 在论文选题问题时, 我们首先应当把课题、论题、题目三个概念搞清楚。这三者同属于某一学科中的学术问题, 但又有所区别。首先, 论题不同于课题。课题通常是指某一学科重大的科研项目, 它的研究范围比论题大得多。比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一个大课题, 其中包括许多论题, 如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 精神文明的内容和特点,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 精神文明中的文化、教育、科学的发展, 思想道德的建设, 等等。其次, 论题又不同于题目。题目是指论文的标题, 它的研究范围一般比论题要小。我们要结合自己专业学习的特点, 运用所学知识, 选择一个正确而又合适的题目, 来撰写毕业论文。通过选题, 可以大致了解学生学习水平和研究问题的方向。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在科学面前,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选准了论题, 就等于完成论文写作的一半。题目选得好,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做起后面的文章来也就得心应手。

三、选题决定论文的价值分析

毕业论文的成果与价值, 最终当然要由文章的最后完成和客观条件来评定, 但选题对其有重要的作用。选题不仅仅是给文章定个题目和简单地规定个范围, 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过程, 就是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选择一个好的题目, 需要经过作者多方思索、互相比较、反复推敲、精心策划等一番努力。题目一经选定, 也就表明作者头脑里已经大致形成了论文的轮廓, 已经有了论文的雏形。所以, 在确定论文题目的同时就已经基本确定了论文的主体结构, 做到心中有数。毕业论文 (设计) 的题目要尽可能的反应自己的优势, 展示自己学习效果, 最终体现论文的价值。

我们强调论文选题的实用价值, 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 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对于文科类论文, 一般说来, 它由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构成, 文章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 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严谨的推理过程, 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它着重探讨和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阐述自己对这些规律的了解与认识, 给人以认识上的启迪。因此, 选择现实性较强的题目, 还要考虑其有无理论和认识上的价值, 即有无普遍性的意义, 能否能进行理论的分析和综合, 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从具体上升为抽象。有些题目也并不一定直接与现实挂钩或有直接的实际用途, 但从发展的眼光看, 这些题材能够表示某种趋势, 或对现实有借鉴的作用, 因而也就具有理论价值, 这样的题目当然是较好的。对于设计类选题, 更多的需要作者把握全局, 对每个环节都要设想到,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不断实践、改进, 达到最佳效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调研可行性方案, 保证设计的顺利进行。

摘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学习当中的最后一课,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它是学生对四年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 同时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对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选题情况进行进行分析,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毕业论文,选题,教学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陈海燕.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选题[J].教育与职业, 2007 (5)

[2]吴赣英.毕业论文选题思路及写作技巧要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3)

选题分析 篇8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的高层次教育,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学位论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论文的开始就是选题,合理的选题,可以在自己想要研究的领域中找到关键问题,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有价值的研究。而不适当的选题,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有时因为选题范围太大、周期过长、难度过大而难以操作;因为选题太浅或重复研究又难以体现科学研究的价值,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合理的选题对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以及最终体现论文的价值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球博硕士研究生近十年的学位论文的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研究领域,分析选题特点、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网球博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由于2014年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对2014年学位论文收录的延迟性,所以本文仅对中国知网“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3—增刊”两个论文数据库中以1999—2013年为时间限制,以“网球”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将最后得到结果进行筛选,得到网球相关博硕士学位论文737篇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方法收集、整理了1999—2013年期间中国知网“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3—增刊”两个数据库中我国网球博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共737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16篇,硕士学位论文618篇,专业硕士论文103篇。1999、2000、2001、2003、2004检索到0篇学位论文。

1.2.2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JMP等软件,对论文相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处理。

1.2.3 综合分析法

动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辨证方法对论据进行分析、归纳。

2 分析与讨论

2.1 我国博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和发表年代统计分析

由图1分析可知,2002年的1篇文章为陶志翔的博士论文,2003、2004年知网数据库没有收录相关学位论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网球方向博硕士研究主要开始于2005年。从关于网球论文选题数量上来看从2005年到2013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平均以每年20篇左右速度增加。分析原因,2004年孙甜甜、李婷获得雅典奥运会双打冠军,2006年郑洁、晏紫获得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双打冠军以及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女子双打冠军。我国女子网球的成功吸引了博硕士对网球这一新兴项目的兴趣,并使得越来越多的硕士来进行研究。2006年到2007年,网球相关的研究热度保持在了稳定的程度。随着我国女子网球军团在国际重大赛事上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网球运动在我国火热开展起来,网球人口的迅速增加。同时我国研究生扩招,使得我国网球相关研究也在持续不断的增加。从图表1可以看出硕士网球方向的学位论文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而博士学位论文相对较少年均仅1篇。近年来博士论文有增加的趋势,总的来说我国网球高端科研人员数量还是很少。而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从2010年开始呈现一个增多的趋势,应该是2009年我国专业硕士进行招生并增加专业硕士招生点使得专业硕士学生数量开始大幅度的增加。

2.2 学历层次选题特征分析

1999—2013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可搜索到的网球相关的博士学位论文仅有16篇,选题以理论性研究为主,其次为运动员思维决策和预判特征相关研究的选题。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博士研究生有了更为先进的工具可以设计高度仿真的虚拟情景来获知网球运动员动作知觉以及注意力变化特征的变化以获取网球竞赛的规律。专业硕士选题共计为123篇,其中学校体育61篇,竞技体育34篇,大众体育28篇。选题以应用性研究为主,集中在高校网球教学训练以及教学评价,还有运动员训练上。其次以现状研究为主集中在大中小学和大众网球发展现状和对策上。

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数量最多,为598篇。选题范围广泛,主要以竞技网球为主,集中于技战术特征的分析研究。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主要以学校网球和大众网球发展现状为主要研究方向。学术型硕士专业集中于体育教育训练学,其次为体育人文社会学有45人,最少的是运动人体科学的硕士研究生。同时,运动人体科学的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主要是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而网球运动损伤以及疲劳恢复仅有几篇。

2.3 网球研究选题的三大领域分析

2.3.1 大众网球、学校网球以及竞技网球领域选题特征概括分析

由图2中可以看到博硕士学位论文在大众网球领域共有192篇,竞技网球领域有298篇,学校网球领域有247篇。从三条趋势线可以了解到2005—2007年之间,博硕士研究生选题热门领域主要集中在学校网球领域,2007年以后竞技网球领域的选题明显增多并称为网球主要研究领域。同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事业不断成长,大众健身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球运动在大众运动中开展的越来越好,相关的研究领域的选题也开始增多。学校网球领域选题则相对平稳的增长。由于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开展时间较短,目前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属于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相关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基础性的研究。硕士研究生在大众网球领域多选择省、市、地区、俱乐部网球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在学校网球领域则多关注于高校网球发展现状、课程开展现状、网球资源开发现状等等现状类研究。在竞技网球领域最主要的选题是优秀职业网球选手的技战术分析还有一个就是各省市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2.3.2 大众网球领域选题特征分析

大众网球选题领域主要是以现状类研究为主,现状类研究关键词多为某省、市、地区、青少年、老年、教练员、俱乐部、网球消费等。例如某省网球运动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某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某市网球俱乐部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其次,网球相关的体育产业成为近年来的选题热点,网球赛事营销、俱乐部经营管理模式、赛事影响力等等成为近年来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热点。这主要是随着上海大师赛和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中国的网球人口不断增多,网球运动消费市场的扩大这些现象引起了研究生的注意。还有网球媒体的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大众网球的其他研究主要是业余网球赛事的组织、大众网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网球运动的健身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网球运动的美感。

2.3.3 学校网球领域选题的特征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在学校网球领域的选题第一热点主要集中于各省市高校的网球发展现状,随着此领域的研究不断增加,并且不断的深入,高校网球现状研究深入到了网球课程现状(普修课和专选课)、教学资源(师资和场馆资源)现状、网球专项毕业生就业现状、高校网球俱乐部现状等。这些现状类研究主要是以高校为主,还有几篇关于中小学网球开展现状的研究,相对于高校,我国中小学以及高中网球运动此方面选题研究相对较少。第二个热点主要集中在网球课的教学教法以及辅助教学手段上的研究。在教学教法以及辅助教学手段上研究生相关的选题达到77篇,占所统计的论文的10%。所涉及的教学方法有39种,其中教学方法最多的是多媒体教学。由于网球动作技术的学习掌握难度较大,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动作,同时这种教学实验设计较为便利。其次为各种教学方法理论在网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例如结构定向理论、探究式教学法、微格教学等。除了39种教学方法理论还有十几种辅助教学手段在网球教学训练中的实验研究。例如:表象训练、核心力量训练、非线性力量训练等。第三个重点选题领域在运动心理学方面,例如大学生在网球比赛心理还有网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以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其他选题包括网球课教学评价、高校网球文化、高校网球队建设等。

2.3.4 竞技网球领域的选题特征

竞技网球领域研究生选题主要集中于网球竞技规律、竞赛情报、运动员竞技能力、运动员管理和后备人才培养和选拔方面来进行选题。

竞赛情报主要通过对比赛录像的研究来获取世界优秀选手的技术以及运用战术的特点,为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参考。并且由最开始的单一的技术统计扩展到了不同场地(红土、草地和硬地)、不同竞赛阶段(发球、接发球、相持阶段、每局第一分与最后一分、每局30平、关键分等)、不同竞赛情景(决赛、半决赛、1/4决赛)以及不同技术(正手、单双反手、网前、发球、二次发球、接发球)的技战术运用。

竞赛规律的研究选题由最初的职业运动员技战术的对比研究、制胜机制深入到优秀运动员判断落点的特征、击球线路特征、移动步伐特征、比赛节奏的调控、竞赛中得失分特征等。

竞技能力方面主要集中于运动员体能以及力量训练方面。同时运动员竞技心理方面选题也是一大热点。

有关于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选题主要集中于各省市网球后备人才的现状以及培养管理体制研究,关于后备人才的选拔方面的选题不是太多。

2.4 选题研究对象特征分析

2.4.1 年龄层次特征

选题研究老年人网球的只有6篇。其研究主要是某地区老年网球运动现状、网球运动对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有1篇选择了中老年人网球健身的组织与服务。网球运动属于老少皆宜的运动健身方式,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身保健运动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青年这个年龄阶段的相关选题仅有4篇,3篇为青年运动员技术动作分析及力量训练,1篇为青年网球消费心理。在竞技网球领域,有专家说如果运动员在少年阶段网球技术达不到一定的水平,那么就不适合走职业道路,很多网球运动员在青年时期不得不面对退役的选择,所以选择青年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的较少。

青少年和儿童的相关选题则较多,有60篇。但大部分还处于基础层次的、表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各省市地区青少年后备网球人才的培养现状和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特征以及不同心理特征和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还有更少的关于儿童网球训练方面的选题,总体来说选题范围较窄,层次较浅。

2.4.2 研究对象较为集中的特征

主要研究群体集中于运动员群体,特别是优秀职业运动员,但大多是通过比赛录像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多为技战术。由于接触不到职业运动员,许多研究就转向了国家优秀运动员以及青少年运动员。研究内容开始扩展到运动员身体素质和竞技心理方面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以及运用生物力学研究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特征。大学生群体是硕士研究生第二个比较热衷的研究对象。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了更细致的划分,比如普通大学生、体育学、网球专项学生、网球专项毕业生、网球硕士。2009年出现了网球专项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2013年网球硕士群体也成为了研究对象之一,很多人认识到我国网球发展需要更多的高层次的科研人员。网球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相关研究不是太多。随着网球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网球教练员的研究从各省市专业队教练员逐渐过渡到了业余网球教练员的相关研究,不过教练员研究大部分还处于现状类研究以及教练员培训模式的研究。网球裁判相关研究则更加少,由于网球裁判相关职业在中国发展落后,很多裁判员都属于兼任,专业裁判较少,研究生选择对象较难,所以此群体的选题较少仅有5篇,多为裁判员发展现状研究。

3 结论

我国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在网球相关领域数量上有了快速的增长。这有利于网球运动在我国快速的发展。高层次的网球科研人才数量还是过少,对我国网球科研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竞技网球领域还是博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的主要领域,大众网球领域的选题逐渐增多,并在近年呈现快速增长,学校网球保持稳定的增长。说明了网球运动正在我国良好的发展,特别是在大众网球领域,网球运动的展开使得研究生有了很多研究对象。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对象具有不均衡性,由于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困难使得网球科研在一些层次上出现了空缺。关于网球专选生的培养以及网球硕士的培养近年开始成为热点,说明网球运动在我国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网球相关人才的需求使得很多研究生开始关注这一方面,同时也说明我国网球人才培养还有很多亟需研究的问题。另外研究生选题主要集中在网球运动的开展状况,网球技战术的研究以及网球教学与训练三个主要方面。网球运动相关的体育产业研究选题正在增多,网球科研人才的培养研究也开始成为硕士生选题的热点。博士学位论文由于数量较少,但从目前选题状况来看理论与实证研究较为均衡。而硕士学位论文则重理论研究轻实证研究、选题短视现象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易春燕,赵明楠,杨洋.中国网球科学研究进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8-72.

[2]陈荣丽,谢广云.2007-2012年体育类核心期刊网球科研发展现状与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2,(6):30-32.

[3]刘洪春,高民绪,田卫征.2003-2012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网球运动科研论文的分析研究[J].体育科技,2014,(1):59-60.

[4]黄津孚.学位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9.

[5]陈俊钦.我国体育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6):82-85.

[6]甘勇君.我国高校网球方向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与分析[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3.

选题分析 篇9

关键词:体育学院,毕业论文,选题

1、研究方法

1.1、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的著作和文献资料。

(2) 访谈法。

对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2004-2008届毕业生和部分体育学院毕业论文的导师进行访谈。

(3) 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需要, 随机抽取体育学院2004-2008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55份、收回55份、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90.9%。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对毕业论文选题的态度分析

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发现, 愿意自己拟定毕业论文题目的人数占26%, 所占比列比列略低, 表明有一部分学生愿意自己拟定毕业论文题目的, 其次是无所谓的态度占30%, 表明这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选题不够重视, 不愿意自己拟定毕业论文的题目占44%, 这部分学生大多是由导师定的题目。

由表1可知由导师定的毕业论文题目占56%, 高于自己定的, 导师加以修改所占比例34%, 而其他只占10%, 说明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跟导师有很大的联系, 要么由导师定要么自己定由导师加以修改。

2.2、毕业论文选题的意义

由表2以看出认为毕业论文选题环节很重要的高达78%, 表明大多数同学都意识到了选题的重要性, 因为好的选题不仅能体现学生课题的研究能力, 也能增强后期论文写作的信心。

2.3、毕业论文选题情况的调查分析

(1) 毕业论文的选题与专项关联的调查分析。

从对应届毕业生的调查中显示, 毕业论文的选题跟专项有关联的占42%, 比例较高, 密切相关的占30%, 而没有关联只占28%。数据分析表明绝大部分的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都跟自己所学专项有关, 因为选择自己熟悉的课题, 有利于后期论文的写作。

(2) 对体育学院历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选题研究方向的比较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毕业论文的选题大多是体育人文方向的, 占48%, 其次是关于运动训练的占30%, 民族传统研究方向的相对较少占10%, 运动人体科学也之占12%, 表明大多数学生所选的课题都是自己比较了解的, 体育人文和运动训练贴近实际和生活的, 而民族传统和运动人体科学相对比较陌生, 研究这些方面的相对较少。

(3) 对毕业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的了解程度。

通过对毕业生调查表明有17%的学生对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内容不了解, 说明有较大的一部分学生选题之前盲目, 没有方向, 没有搜集资料和查阅文献对课题进行了解, 容易导致选题的可行性不高, 不利于论文后期的写作。有50%的学生对自己毕业文的选题是了解的, 仅有16%的学生对自己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很了解, 表明我院的学生对学术研究方面的知识还是比较欠缺。

2.4、关于毕业论文选题的可行性分析

(1) 毕业论文选题中遇到的困难。

由表4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担心选题的研究意义不大, 占64%, 说明学生平时的知识储备比较欠缺, 48%的学生担心选题重复, 不够新颖, 说明很大一部分学生查阅的参考文献较少, 没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创新, 而且在选题之前没有对历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了解 (由表4可知) 。还有少部分学生盲目没有方向的选题占34%, 容易导致选题没有可行性。

2.5、选题对论文完成质量的影响分析

通过对毕业生选题后论文完成质量的分析, 可以看出我院的毕业论文质量总体水平不高, 论文成绩优良的只占百分之10%, 比例偏低。论文成绩在合格的占43%, 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都合格。不及格的也不乏其人, 占4%。

3、结论

调查显示我院44%的学生都不原意自己拟定毕业论文的题目, 这部分学生的论文题目都是由导师定的, 自己没有参与选题, 过于依赖导师。调查还显示我院2004-2008届毕业生60%学生选题时跟自己专项有一定的联系。一部分学生在选题时没有从专项范畴内寻找方向, 而是凭自己业余阅读的兴趣。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的学生选题缺乏创新性, 大多数学生选题没有对历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进行了解, 没有对所选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容易导致与历届毕业生的选题出现相似或相近的现象, 缺乏创新性, 也就失去了实际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颜敏, 张永国, 叶忠明.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的实证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4.

[2]陈家新.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 2002, 8.

选题分析 篇10

一、资料来源说明

本文分析所依据的博士论文资料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中心 (该中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全国惟一负责全面收藏和整理我国学位论文的专门机构) ;二是中国知网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该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较为完备和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三是其他途径, 主要是针对2010年度的博士论文资料和上述两个数据库未收藏的论文。

狭义的竞争政策与反垄断法系同一意思, 为尽量穷尽该学科内所有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 检索与收集过程中分别使用了竞争法、竞争政策、反垄断法、反垄断政策等主题词。当然, 在涉及经济学学科领域内的相关博士论文资料时进行了取舍, 舍去了纯粹经济模型或经济分析框架为主旨的论文, 保留了主要视角或结论针对政策的相关博士论文。由于本项工作由作者一人完成, 收集资料难度较大, 不免存在疏漏, 但不影响分析结果。

二、领域分析

从我国反垄断法法典构成看, 主要由总则、垄断法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调查程序、法律责任和附则七章内容构成, 这一文本体系的安排当然也有学术研究的贡献。经过对收集论文的反复甄别, 并以反垄断法法典文本结构为参照依据, 将这一时期的博士论文选题分为以下12个领域 (见表1至图表12) 。需要说明的是为体现直观性, 本文没有对涉及多个领域的论文进行重复计算, 而是以论文主旨或主要涉及内容进行分类。

(一) 国外反垄断法全面比较研究。

现代反垄断法自发端于美国之后, 逐步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的“经济宪法”。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们在“没有反垄断的法律传统, 立法经验也不足, 对于反垄断法可能引发的社会效果尚不能确定”的情况下, 介绍和借鉴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法便成为学科研究的发端起点。博士论文选题也不例外, 这一时期, 我国博士论文先后有9篇属于该领域 (见表1) 。

从国别分布看, 这一领域的博士论文主要以欧盟、美国、日本三个国家或地区的反垄断法为研究对象, 这三个国家或区域的反垄断法最具有典型意义。美国不但是现代反垄断法起源的国家, 也是判例法和经济学在反垄断法中运用最为成熟的国家;欧盟反垄断法是区域反垄断法立法的代表;日本反垄断法则是在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国家移植反垄断法的代表, 并且形成了不少具有日本特色的制度规范。主要研究内容是反垄断法的起源、历史背景、本质、特点、制度、适用范围和执行等整体性研究。但受资料与语言所限, 对发展中国家的反垄断法缺乏选题研究。

(二) 中国部门法范式的反垄断法一般理论研究。

在介绍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反垄断法宏观情况的同时, 将反垄断法纳入中国范式的部门法研究框架也是这一时期博士论文选题的一个趋势。有关这一体现主要在以下博士论文之中 (见表2) 。

国内法学对于一个新兴的部门法, 总是习惯于先从该部门法的立法目的、调整对象、特征、原则、调整方法、法律体系、基本制度等方面进行宏观式的研究, 这是一个新兴学科体系构筑的必经的一个过程, 也是中国语境下部门法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反垄断法学科成熟的过程中也基本遵循了这一学术规律。以上博士论文中, 像《论竞争法》、《反垄断法论》等不仅仅是对国外反垄断法的介绍性研究, 而是用中国部门法研究的话语对反垄断法的发展、地位、特征、调整方法和基本制度等内容进行学科框架式的全面搭建。

(三) 反垄断法的经济分析。

反垄断法一直都是经济分析方法运用最多也是效果最为显著的领域, 因为反垄断法针对的是经济行为, 这就要求对任何一种垄断行为必须首先依照反垄断经济学原理分析、阐明它对竞争的效应;同时, 又要依照既有的法律规范, 判明它违法的依据以及相应的制裁方法, 反垄断法的执法离不开经济分析与法律分析有机结合。这一领域的博士论文主要有3篇 (见表3) 。

产业组织理论始终是推动反垄断法不断科学化的重要动力。从论文内容看, 基本都涉及经济学在反垄断法中运用的演变过程, 并以美国反垄断法经济学为主要参照, 论及20世纪50年代的哈佛学派、20世纪80年代的芝加哥学派和80年代后期出现的博弈论、策略主义思想等在反垄断法中的运用。

(四) 反垄断法与相关经济政策关系研究。

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基本法, 必然与其他部分法或政策存在联系, 其中与反垄断法互动最为密切的主要是知识产权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业政策、规制政策、贸易政策、宏观调控法、中小企业保护法等。这一领域也成为博士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见表4) 。

尽管竞争政策与不少相关领域政策关系密切, 但从上述论文选题看, 竞争法与产业政策、规制 (管制) 政策、知识产权成为选题的重点。历史上他们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与实施效果, 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边界特别是转型国家反垄断法成败的关键。

(五) 限制竞争协议研究。

各国相关立法中一般多将垄断协议放在另两类限制竞争行为类型之前, 学术著作在阐明反垄断法的一般理论时也多以这一领域的内容为主要依托, 博士论文选题也给予重点关注 (见表5) 。从内容上, 上述论文主要阐释了界定限制竞争协议的界定、有效发现和证实、影响评价、制裁等理论和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六)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研究。

反垄断法有三个支撑点:协议行为、企业并购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三个行为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市场支配地位问题是反垄断法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大量的立法和实践中, 处理协议和企业并购, 离不开对相关市场和市场支配问题的分析。这一领域的博士论文选题 (见表6) , 既有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整体性的研究, 也有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具体类型的研究, 如搭售、掠夺性定价和价格歧视等具体行为的研究。

(七) 经营者集中研究。

对经营者集中进行研究的博士论文 (见表7) , 从宏观上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研究着眼点重点放在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立法经验上, 每篇博士论文均大篇幅的进行阐释;二是这一领域涉及也是多学科研究的重点, 从学科分布看, 经济法、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对这一领域予以关注;三是经营者集中审查是反垄断法通过之后执法最为“活跃”的领域, 需要出台的配套规则也较多, 成为反垄断法通过之后研究的“热点”领域。

(八) 行政性垄断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行政性垄断是经济转型国家反垄断法立法中面临的特殊问题, 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始终存在体制改革论、立法规制论和综合治理论三种不同认识。两篇博士论文 (见表8) 都对反垄断法对行政性垄断规制持肯定观点, 与《反垄断法》立法结论一致。

(九) 豁免或适用除外制度研究。

反垄断法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垄断行为复杂性决定了豁免制度在反垄断法上的重要地位。这一阶段有2篇博士论文阐述这一制度 (见表9) 。两篇论文主要从豁免制度的原理、变迁、范围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其中齐虹丽的论文则重点关注了日本的经验和启示。

(十) 反垄断法实施研究。

构建高效的中国反垄断法实施机制是反垄断法立法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这一领域中的博士论文 (见表10) , 主要通过对国外主要国家反垄断法实施机制中执行机构、制裁手段、实施程序等内容进行比较研究, 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我国反垄断法实施机制的构造。

(十一) 特殊行为或行业或领域的反垄断法适用研究。

从欧美反垄断法执法情况看, 反垄断法适用总是集中于某些产业领域, 研究这些领域反垄断法适用时必要的, 也是抓住了反垄断法适用的关键所在 (见表11) 。同时, 随着理论上对竞争与规制政策的明晰和技术的发展, 反垄断法也逐步适用于传统自然垄断产业, 如上表中博士论文对网络型产业、高科技产业竞争政策的关注就很好的把握了这一趋势。同时, 对跨国公司垄断行为这一我国反垄断法立法过程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博士论文选题中叶都给予关注。

(十二) 国际竞争法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如何应对竞争政策的国际冲突已成为国际经济组织讨论的重要内容。博士论文选题很好的把握了这一学术前沿问题 (见表12) 。

上述博士论文对这一领域内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广泛探讨:如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问题、反垄断立法与执法的国际合作、建立反垄断法的多边规则等。从趋势看上,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这一问题的不同解读和争议仍将延续。

三、时间分析

自1994年纳入八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后, 反垄断法的研究始终在学术关注的视野之中, 博士论文的选题也很好的体现出了与我国反垄断法立法进程互动, 这一时期论文的数量变化大致能说明这一问题 (如表13) 。结合前述的研究领域和下图的时间分布, 笔者认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9年到2004年。这一阶段对于反垄断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仍存在不同判断和认识, 甚至还有一些对反垄断法的错误认识和担忧。选题领域上以介绍国外反垄断法原理与制度为主, 研究思路基本是通过借鉴国际成熟经验, 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着力解决西方反垄断理论在我国的适用问题。

第二阶段是2005年到2007年。这一阶段我国反垄断法立法进程加快, 直至2007年通过, 博士论文选题数量显著增长。这虽有学术兴趣、偏好与秉赋和资源的因素, 但应该说更多的是受到立法进程的影响。学术成果和立论上也更加成熟, 这些研究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反垄断立法。我们可以直接从《反垄断法》中找到相关论文的主流观点。

第三阶段是2008年到2010年。这一阶段尽管我国反垄断法正式颁布实施, 博士论文选题的数量明显下降, 但并未因《反垄断法》的实施而结束。《反垄断法》的出台也是反垄断研究新阶段的开始, 新的研究应更多关注《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不足、完善等方面。

四、学科分析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反垄断法的研究可以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不同视角进行多途径探索, 反垄断法已经成为突破学科“围墙”而最具有跨学科特点的部门法领域。依据国务院《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1997年颁布) 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目录标准, 对这一阶段的反垄断法领域博士论文的学科分布统计如下 (见表14) 。

从表中可知, 法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六个一级学科领域内均有以反垄断法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 其中法学64篇, 经济学9篇 (经济学本文只选取了以政策为取向的部分论文, 舍去了模型化和数学论证的论文) 、管理学4篇, 其他各1篇。可见, 在人文社科领域, 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是切入反垄断法研究的主要学科。法学侧重于规范分析、经济学侧重于行为效率分析、管理学侧重于策略分析, 也正如保罗·纽尔教授所言:“前者主要聚焦于权力机构, 后两者主要关注企业本身”。法学一级学科中的10个二级学科中有7个二级学科关注了反垄断法研究, 其中以经济法和国际法为主, 这也佐证了反垄断法作为经济法核心内容的论断和上文提到的竞争政策国际化趋势。

多学科交叉研究也推动了反垄断法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如比较法、诠释法、经济学方法、历史分析等方法, 也推进了理论之间的互动借鉴, 特别是经济学分析一直是影响着发达国家反垄断政策的制订和实施的基础。但从博士论文作者的学术经历看, 主要还是同一学科训练者基于本学科视角进行的研究, 鲜有拥有两个或以上学科学术训练的研究者进行的跨学科研究, 影响了研究成果的深入。

五、结语

通过对1999-2010年博士论文的选题领域分布、学科分布和时间分布等方面统计分析, 我们了解了反垄断法领域博士论文研究选题的总体状况。一些初步结论也在上面行文中有所阐释, 以下更多的是笔者个人意愿的期待与展望。

(一) 立法论与解释论。

从这一阶段选题看, 博士论文基本充任着为立法服务的功能, 选题研究大多围绕着立法论展开去关注反垄断法的理想状态, 结论多是围绕着我国反垄断法法典设计而发表的见解、观点和理论, 其目的在于指导或者影响立法实践。反垄断法发展的不同时期, 所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务问题侧重点不同, 在我国反垄断法颁布实施之后, 学界应更多的关注反垄断法的现实状态, 运用解释论的方法分析既存的规范, 为反垄断法的适用提供理论资源和参考。

(二) 制度性选题与理论性选题。

很难说制度性选题和理论性选题中哪一个更能成就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 但在写作的难易程度上, 理论型选题一般难于制度型选题。理论性课题更需要作者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驾驭理论的能力。一般而言, 学科特点是决定选择制度性选题还是理论性选题的重要因素。当然, 在我们的培养体制中, 博士论文也是一个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要必须完成的成果, 也许是囿于这一风险, 反垄断法领域的论文选题中多选择了写作难度更易把握制度性选题。分析这些制度性选题, 也不难看出存在的一个代表性的问题:多数制度性研究基本停留在介绍和评介国外反垄断法相关制度上, 然后直接论述我国该怎么办, 缺乏对我国制度适用的理论解释力。反垄断法适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国的特殊背景问题, 更需要中国式问题的理论解释。期待更多的具有学术生命力的理论性选题, 来提升反垄断法乃至经济法的学术水准。

(三) 重复性与超越性。

从上述统计看, 反垄断法领域几乎每一个较大的子领域都形成了若干博士论文, 在限制竞争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竞争法国际协调等领域出现了较为突出的重复选题现象, 甚至两三篇论文的题目完全一样。也许今后有志于在反垄断法领域进行博士论文的选题者将会更多的感受这一困惑。其实, 任何一个新兴学科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不断拓展广度与深度的历史。对同一问题或现象的关注并不当然排斥创新, 关键是能否对同一问题选择了不同的视角或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而不是对既存的理论或成果进行解读或辩护。社会科学的研究永远不会有终点, 总是在行进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破与立”来实现超越, 我们期待对反垄断法的研究也能如是!

参考文献

[1].保罗.纽尔.竞争与法律[M].法律出版社, 2004, 3

上一篇:景观水处理下一篇:直方图图像增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