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称主语

2024-05-16

非人称主语(精选三篇)

非人称主语 篇1

就句法特征而言, 英语重物称表达, 强调“什么事儿发生在什么人身上”, 而汉语则重人称表达, 突出的是“什么人怎么样了”。 (连淑能, 1993:29) 本文通过对选取语料 (6篇《新概念英语4》英汉对照课文, 奥巴马连任就职演讲中英版) 的分析, 研究了英语中非人称主语的使用频率及使用语境, 对其作了分类, 并且总结分析了英语中“无灵主语+有灵动词”的汉译情况。该文提出的研究假设是英语非人称主语的使用是有限的, 并且有其特定的使用语境和使, 汉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物称表达, 存在对应的非人称主语表达形式。

2 文献综述

连淑能 (1993) 对英语物称倾向和汉语人称倾向的表现形式作了归纳总结, 认为其主要表现在主语和动词这两个方面。第一, 英语常用非人称主语, 汉语常用人称主语。英语常用“无灵主语 (inanimate subject) +有灵动词 (animate predicate) ”的形式;汉语中“有灵主语+有灵动词”的情况较多。英语中“there be”句式和“it”做形式主语的情况比较多, 而汉语中多用人称或事物作主语, 或省略主语。“有灵名词”指带生命特征的事物名称, 如animal, 无灵名词是指无生命特征的事物名称, 如table。“有灵动词”指的是人或社会团体所具有的的行为动作, 如see (吴群, 2002) 。根据汉语的思维习惯, 无生命的事物一般只能有一些无意识的状态, 因此有灵句由“有灵名词+有灵动词”构成, 无灵句由“无灵名词+无灵动词”构成。

例1 My watch says it is eleven.

我的手表显示是十一点。

第二, 英汉动词上的差异主要是英语常用被动式, 且常常省略施动者, 汉语常用主动式, 并且多用人称、泛称作主语。

例2 Voices were heard calling for help.

有人听见呼救的声音。

国内其他学者在研究英汉句法差异时, 也大多从主语和动词这两个角度出发。一些学者将英汉句法差异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翻译领域。

3 语料分析

通过对选取语料的分析, 本节将研究非人称主语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及分类情况, 并且进一步探讨非人称主语句的汉译, 重点讨论汉语中的非人称主语再现。

3.1 英语中非人称主语句的使用频率及分类

3.1.1 对英语中非人称主语句使用频率的分析

学界普遍认同“英语常用非人称主语句”的观点, 而英语在多大程度上是倾向于物称表达、使用非人称主语句的呢?笔者对语料进行了分析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 英语物称表达约占整个语料的1/3, 其中非人称主语约占1/5, “无灵主语+有灵动词”仅占6%。统计结果表明, 英语的非人称主语表达并不是绝对的。一些英语写作教科书中也会常常劝告读者不要滥用英语的非人称表达, 避免过于抽象死板。

3.1.2 英语中非人称主语句的分类

本小节对英语中的非人称主语句进行了归纳总结。首先对“无灵主语+有灵动词”作进一步的分类:

1) 表示事物的名词作主语, 谓语动词用有灵动词充当。这种句子具有拟人化的修辞效果。

例3 Gradually the river, the banks and the waters become merged in the sea, and painlessly lose their individual being.

然后河面、河岸、河水连绵不断地汇入大海, 毫无痛苦地失去了自我的存在。

2) 时间和地点名词作主语, 谓语动词用see, witness等有灵动词。

例4 The past years saw the wide spread of sporting spirit.

过去几年中, 体育精神风靡各地。

3) 表示身心状态和情感的名词作主语。这类无灵主语句的主语通常是一些抽象名词, 如embarrassment, sadness。

例5 Worry is a spasm of the emotion;the mind catches hold of something and will not let it go.

烦恼是感情的发作, 而此时的脑子纠缠住了某种东西又不肯松手。

4) 具有动词意味的名词或动名词作主语。

例6 The thought of rest will be not unwelcome.

有长眠的愿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按照“it”在句中的作用, “it”非人称主语句可以分为三类:

1) 作先行词, 指代后边提到的主语或宾语。如:

例7 It is always wiser and safer to face up to reality, however painful it may be at the moment.

遇事采取面对现实的态度总是比较明智和稳妥的, 尽管会有暂时的痛苦。

2) 代词it没有实际的意义, 只是用来填充主语的位子。

例8 Most children have such a high ideal of their parents that it can hardly hope to stand up to a realistic evaluation.

大多数孩子对父母估价过高, 然而这种估价很难指望经受住现实的考验。

3) “it”用在强调句等固定句型中, 已经固定化。

3.2 英语无灵主语句的汉译

基于前文的研究, 本节主要讨论的是“无灵主语+有灵动词”的汉译。根据检索结果, 汉语保留了2/5的无灵主语句式, 且接受度较高。以下将按照无灵主语句的四个类别, 对其汉译情况作具体分析。

1) 由事物名词充当主语的无灵主语句译成汉语时, 绝大部分保留了原文中的无灵主语。这主要是受到英语的影响或者是为了保留原文的修辞效果。

2) 在检索到的7个时间和地点名词作无灵主语中, 3个保留了原文的无灵主语形式, 4个译为了时间或地点状语。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汉语中同样存在物称倾向。

例9 For history tells us that while these truths may be self-evident, they’ve never been self-executing.

因为历史告诉我们, 虽然这些真理也许不言自明, 但它们从不会自动生效。

3) 表示身心状态和情感的抽象名词做无灵主语时, 较常见的译法是转换成汉语的有灵主语, 但在检索到的语料中, 例6保留了原文的无灵主语形象。

例10 The absence of mind during work time caused the low efficiency of the factory.

员工工作时心不在焉, 所以工厂效率极低。

4) 具有动词意味的名词或动名词作无灵主语时, 比较普遍的译法是将其译作一个独立的小句。

3.3 总结

根据对英语非人称主语句使用频数与频率的检索, 可以得出英语中的物称倾向是相对的, 尤其是“无灵主语+有灵动词”的使用更是有限。从非人称主语的汉译来看, 汉语中也存在对应的无灵主语句, 并且其接受度越来越高。

4 结束语

文章以连淑能英语“物称”与汉语“人称”理论为基础, 通过对选取语料的分析, 验证了概述中提出的假设, 对目前英汉物称人称研究作了补充。文章得出的结论是:英语的物称倾向是相对的, 汉语中同样存在对应的物称表达, 并且随着语言的发展, 汉语中非人称主语的使用明显增多。

摘要:英语的物称倾向与汉语的人称倾向是英汉句法的一大差异, 但学界过分强调了英语的物称倾向, 同时忽略了汉语中的物称表达。基于此, 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搜集语料, 分析了英语非人称主语句的使用频率, 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划分。然后探讨了英语中“无灵主语+有灵动词”的汉译情况, 总结了汉语中的无灵主语表达。

关键词:非人称主语,无灵主语,频率,分类,英汉翻译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增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连淑能.英语的“物称”与汉语的“人称”[J].山东外语教学, 1993 (2) :29-32.

[3]吴群.语义贯通, 语句变通——把握“人称”和“物称”的转换[J].中国翻译, 2002 (4) :84-87.

[4]王力.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35.

非人称主语 篇2

考点一、考查不定式和动名词作主语

1. 不定式与动名词作主语意义上的区别。

不定式表示具体的、一次性的动作或一件未完成的事或目的, 常与特定的动作执行者联系在一起;动名词形式表示经常的、习惯性的动作或一件已知的事或经验。如:

Though driving a car during the rush hour is tiring, it’s dangerous for you to drive so impatiently. 在高峰时刻开车令人厌烦,可是你开车这么没有耐心是很危险的。(前句经验,后句一次性动作)

2. 不定式和动名词作主语的特定句型。

不定式或动名词短语作主语常用形式主语it,句型是:

(1) It be + adj. / n.(kind, necessary, important, one’s duty...) + to do sth.;

(2) It’s no use / good doing sth.;

(3) It’s useless doing sth.;

(4) It’s a waste of time doing sth.;

(5) It takes time to do sth.;

(6) It seems (appears) + adj.+ to do sth.;

(7) It’s fun doing sth.等。

例 As is known to us all, ______ is a good form of exercise for both young and old.

A. to walk B. walking C. having walking D. walk

分析 根据题干的form(形式)看出此处的walk应该是一种习惯,不是具体的一次性动作,要用动名词作主语,既然是习惯,就应该是一般时,排除完成时形式。故选B。

考点二、考查不定式和动名词作宾语

1. 只跟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

表示计划、打算、决定、希望等及物动词只跟不定式作宾语:像afford, demand, arrange, determine, manage, pretend, ask, agree, wish, beg, plan, decide, promise, undertake(答应), intend, refuse, want, hope, expect, choose, learn, propose, volunteer, attempt (企图), enable, neglect等。另外还有appear, fail, happen, hesitate, long (渴望)等不及物动词要跟不定式。

相关结构:try one’s best to do sth.; make an effort to do sth., be determined to do sth., 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th., would/should like/love/hate to do sth. 等。

2. 只跟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

像admit, permit, tolerate, dislike, advocate(提倡), complete, finish, appreciate, suggest, keep, pardon, confess(坦白), endure, bear, enjoy, envy, avoid, escape, miss, deny, excuse, consider(考虑), imagine, fancy, favor, hate, mind, quit, resist, forgive, risk, practise, delay, understand, can’t stand(受不了),can’t help(不禁), feel like, insist on等只跟动名词作宾语。

3. 跟不定式和动名词时意思不同的动词。

stop, remember, forget, regret, mean, try, go on, be used to, can’t help跟不定式和动名词时意思不同。need (want, require, deserve) doing = need (want, require, deserve) to be done.

4. 不定式和动名词作介词宾语。

动名词可以作介词宾语,不定式通常不可以作介词宾语。但介词but, except, besides后可以接不定式作介词宾语,如介词前有动词do,后接不带to的不定式;如无do,则接to不定式。如:

On Sunday afternoon I had nothing to do but watch TV. On the contrary, my sister didn’t finish her homework, so she had no choice but to be busy in doing her homework.

在一些特定句型中,作介词宾语的动名词前的介词(括号内)还可以省掉。如: stop/prevent sb. (from) doing sth.; spend / waste time(in) doing sth.; have trouble / difficulty / a hard time / fun(in) doing sth.; occupy oneself (in) doing; be busy / engaged / occupied (in) doing sth.等。

注意:一些含有介词to的动词短语,如:refer to, devote to, apply to, adjust to, get down to, be used to, be accustomed to, pay attention to, lead to, look forward to, be addicted to等,不要与动词不定式混淆了。

5. allow, advise, consider, forbid, permit 等只跟动名词作宾语的及物动词可以跟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

注意变为被动语态结构时,不定式是主语补足语,如be forbidden to do sth.等。

6. 作宾语的不定式或动名词跟有补足语时,常用形式宾语 it。

例1 I suggested the professor referred to _______ to give us a lecture on how to improve our English.

A. being invited B. invite C. be invited D. was invited

分析 refer to中的to是介词,按理说要跟动名词作宾语,但是此处却要排除A项,因为其作professor的定语,所填应是谓语。根据主句谓语动词suggested知道是虚拟语气,用“should+do”,其中should可省掉,professor与invite是动宾关系,用被动语态。故选C。

例2 (2011四川卷) Ladex doesn’t feel like ______ abroad. Her parents are old.

A. study B. studying C. studied D. to study

分析 feel like表“意欲,打算”,跟动名词作宾语。故选B。注意like作动词表“喜欢”可以跟不定式或动名词作宾语,但是would like后只跟不定式,feel like后只跟动名词。

例3 I appreciate ______ the opportunity to study abroad two years ago, which led to my present position as the head of the foreign division of the company.

A. to give B. giving C. to have given D. having been given

分析 appreciate只跟动名词作宾语,由two years ago知道give动作发生在appreciate前,用动名词完成形式,再由I与give动宾关系得出D正确。句意是:我很感激两年前给我出国学习的机会,使得我今天能坐到公司外事部主任的位置。

考点三、考查不定式、分词和动名词作表语

1. 不定式与动名词作表语区别。

动名词作表语通常是指经常反复发生的事情,表示抽象的一般性的行为;不定式作表语通常是指具体某次的事情。注意有时要求表语与主语对称,即都用不定式或都用动名词。如:

To see is to believe. = Seeing is believing.

表示愿望、目的等的名词或以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要求用不定式作表语,对主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如ambition, wish, hope, desire, goal, target, aim, dream, plan, purpose, suggestion, duty, idea等。

2. 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作表语区别。

(1) 现在分词表主动意义,过去分词表被动意义,注意与主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尤其要注意表示情感情绪的动词的分词形式,如excite, frighten, tire, surprise, thrill, amuse, exhaust, embarrass, astonish, confuse, touch, move, bore等。

(2) “get+done”结构表示被动意义或看作是系表结构。

get常与marry, beat, break, damage, tear, strike, hurt, burn, wound, paint, repair, dress, change等动词的过去分词连用构成被动语态,也看作是系表结构。表示的被动语态一般指动作的结果而非动作本身,常指“最后终于,突然发生”等意义。

3. be to blame与be to do, were to be / do 结构。

(1) be to blame 是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

(2) be to do 表示意图、打算、坚决的命令、可能性、应该、不可避免、期待将来或者注定要发生某事。

(3) were to be / do 用在if引导的虚拟条件句中表示与将来事实相反的情况。

例1 Our aims are ________ small farmers, and landless laborers increase food production and to stimulate rural development in general.

A. to help B. helping C. being helped D. to have helped

分析 主语aim要求用动词不定式作表语,“目的”是一种意图,表将来,不定式的完成形式表示已经发生在现在时谓语动词are之前,要排除。故选A。句意是:我们目的是帮助小农、无地农民增加粮食生产,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例2 It often takes me more than half an hour to wash my face and wash my mouth, get _________, have breakfast, leave home and get on a bus.

A. changing B. to change C. change D. changed

分析 根据get的提示看出表示所做的结果,即“穿衣”,用get done结构。故选D。句意是:从洗漱、穿衣、吃早饭、离家到坐上公共汽车通常要花去我半个小时。

考点四、动词不定式和疑问词的连用

“特殊疑问词wh- (when, where, how, what, whether)+to do”能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和表语,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则不能。

注意: (1) why和if不用于此结构。(2) consider (考虑), discover, discuss, explain, find (out), know, observe, suggest, wonder, understand等通常不直接跟不定式作宾语,但可以接此结构作宾语。(3) why后面可以跟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表示某动作是不必要或无意义的,why not do sth.表建议。如:

—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a hot potato.

— I don’t think so. In fact, what you should do now is (to) decide where to put the box.

例1 I didn’t know _______ to laugh or to cry as I cut him short. “You were afraid of those two drivers, and they were afraid of you”.

A. ifB. whetherC. whyD. what

分析 根据题干的不定式排除A和C。根据其中的or和句意看出是whether... or... 结构。故选B。本题表面上是考查词语辨析,事实上是考查“特殊疑问词+不定式”结构。句意是:我哭笑不得地打断他说:“嗨,你怕那两个司机,人家还怕你们呢”。

另外,还有一种“介词+which+不定式”结构,这种结构实际上是定语从句的一种变体,可以与“介词+关系代词”转换。如:

Tomorrow would be Christmas Day, and Della had only 5 dollars with which to buy Jim a present (=with which she could buy Jim a present). 明天就是圣诞节,黛拉只有5美元给吉姆买一份礼物。

例2 It’s reported that the city needs more land _______, but news has came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 will reduce land supply.

A. on which to build houseB. on which building houses

C. which to build housesD. which to build houses on

分析 本题属于“介词+关系代词+to do”结构,介词应该置于关系代词前,排除C和D。B项用的现在分词形式,故选A。

【牛刀小试】

根据汉语提示用括号内所给词语补全下列句子。注意非谓语动词的适当形式。

1. The pupils will ________ (感到糊涂的) if they are made to learn too much. (confuse)

2. “Dear Miss Wood”, she said, “________ (这件事怨不了谁). I always thought that I could not deserve the love of such a man as Mr. Elton.” (blame)

3. I have no words ________ (要用什么话来感谢你们) for holding this welcome party for me. (thank, “介词+which to do”)

4. I think it no use ______(再在这儿等下去), for he may not come here. (wait)

5. All idioms must be learned; good idioms need ______(只需要学一次). (learn)

Keys:1. get/feel/be confused 2. Nobody is to blame 3. with which to thank you

日语人称主语省略句汉译探究 篇3

关键词:日语,人称代词,省略句,使用率,汉译

日语中有大量省略人称主语的句子,对于不以日语作为母语的我们而言,理解省略了人称主语的句子往往是很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分析日汉人称主语省略的灵活性,进而探究如何处理被省略的人称主语,笔者将在下文仔细分析这两点。

一、人称代词

1. 现代日汉语中人称代词的数量

虽然汉语的人称代词历史悠久,古代的人称代词比较多,用法也比较复杂,但是近代以来,汉语语法受西方语法的影响,在人称代词方面也经过了取舍和改造,现代汉语中人称代词变得很少了。而据日本学者辻村敏树统计,从上古到现代有文献记载的人称代词中,第一人称有51个,第二人称有81个,第三人称代词有13个,现代日语中的人称代词仍然是一般语言中为数最多的。

为了更好地看出日汉语的人称主语数量差异,笔者将现代日汉语常用的人称代词总结如下表,从下表可以看出汉语中的人称代词不论是在数量还是种类上都不及日语丰富。

2.现代日汉语人称代词使用率

郑玉和曾提出在按使用频度降序排列的词表《现代汉语三千常用词表》中, “我”、他”和“你”三个词分别排在了现代汉语中的第6位、第8位和第22位, 而在『現代雑誌九十種の用語用字』的『第2表使用率順語彙表 (全体) 』中, “わたくし”、“かれ”和“あなた”三个词在日语词汇中的地位分别排在第24位、第58位和第136位。《雪国》53470字日语汉语原文:译文人称代词总量591 2233 26%第一人称代词119 331 36%第二人称代词143 325 44%

此外,根据《日语学习与研究》1994年的调查,我们得出如下数据:

陈俊森在《人称代名词在交际中使用数量的考察》一文中对五部日语作品和其汉译本中所使用的人称代词进行对比考察,汉译本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比日语原文多3-5倍,五部作品中共使用人称代词日语为22种,汉语为12种,日语比汉语的种类多得多。

也就是说,尽管在日语中日常使用的人称代词种类丰富,但使用频率却很低,日本人说话时不爱使用人称代词,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现代汉语中人称代词种类很少,但使用频率极高。

在日语学习初期,我们常常会过多地使用人称代词,处理不好汉译日时的人称主语问题,生搬硬套地翻译句子。事实上日语的人称常隐含于句子结构中,人称代词常常可以省略,而人称以独特的形式出现。在人称主语的翻译方面,我们要避免直译式的日语,下面就以日译汉为例,谈谈日语人称代词的汉译处理的几种情况。

二、日译汉时处理被省略人称主语的方法

1. 补译

有相当部分的日语句子的谓语决定句子主语的人称,如日语中的使役态、被动态、敬语等形态的词尾通常暗示着主语的人称形式。因此,这类句子的人称主语不言自明,主语也就无需出现。由于汉语的谓语没有这种特点,在其汉译时就需要补译省去的主语。

(1)丰富的敬语动词

敬语动词具有一定的人称指向性,使用敬语动词时,即使不使用人称代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很清楚,主语往往能不言自明,比如日语中对动作涉及对象表示尊敬的时候用尊敬语,因此当谓语为尊敬语时,主语即排除了是第一人称的可能性,反之,当谓语为自谦语时,主语限定为第一人称,而现代汉语中敬语不发达,仅有的若干敬语也表示不出人称。日译汉时要补出人称主语以明确谓语所包容的人际关系。

例如:Ⅰ尊语Ⅰ

ここでちょっとお待ちになってください。∕请您在这儿稍等片刻。

社長、お帰りですか?∕总经理,您回去吗?

Ⅱ自语Ⅱ

お荷物をお持ちしましょう。∕我来拿东西吧。

じゃ、お先に帰らせていただきます。∕那请允许我先告辞了。

Ⅲ郑重语

課長の青木でございます。∕我是科长青木。

お変わりはございませんか?∕您一向可好?(2)授受动词

(やる、あげる、差し上げる、もらう、いただく、頂戴する、くれる、くださる)

某些授受动词本身已经隐含了人称关系,其本身就说明了动作发出者和授受的关系,这类句子中,加入人称代词反而会显得很啰嗦,只要正确使用授受动词就可以了。而汉语中表示授受的动词并不隐含人称,更没有类似于日语的授受补助动词,因此汉译时,大多需加人称代词。

例如:顧さんは住所の地図をくれました。∕小顾给了我他住处的地图。

昨日山田先生から手紙をいただきました。∕昨天我收到了山田老师的来信。

分からないところを教えてあげます。∕不懂的地方我教你。

(3)被动句、使役句中的省略

这一部分的人称省略不太明显,但仍是存在的,在日语「~に~させる」「~にされる」的句型中,に前面的部分仍可省略。中文句子的被动句和使役句若抽出人称代词是很难成立的,这一类句子汉译时是要补上被省略的人称主语的。

例如:被动句母に叱られました。∕我被母亲骂了。

使役句もう子供じゃないから、好きのようにさせよう。∕他已经不是孩子了,就让他按自己喜欢的样子去做吧。

(4)表达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等的情况

感情形容词“うれしい、悲しい、寂しい、怖い、懐かしい、恋しい、だるい”

日语里一些省略人称主语的句子非常自然,大部分场合主语也是一看就知道的,日语表达感情的词汇里,有一些只能用于说话者,同样的句子若使用第二、三人称作主语,则需要加上“がる、そうだ、のだ”等表示客观表达的附加成分。

例如:涙がこぼれるほど悲しい。∕我伤心得要掉眼泪。

彼は涙がこぼれるほど悲しそうです。∕他好像伤心地要掉眼泪。

当这类词用现在时作疑问句的谓语时,表示第二人称的内心感情、感觉。

蛇がこわいか。∕你怕蛇吗?

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思う、考える、信じる、感じる、気がする、思いがする”

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作谓语时,若用终止形(包括部分过去时)结句,说明的是讲话人(即第一人称)的主观心理活动,这类动词用持续式ている结句时,即使没有出现任何人称主语,也应视作是对第三人称的行为动作的叙述。

例:彼は来ると思う。∕我以为他会来。

失敗して弱っている。∕他因失败而沮丧。

Ⅲ推断助动词う、よう

以终止形或现在时结句时,肯定是表明说话人的意志的,当它们表示意志和劝诱时多数需加译第一人称代词“我”或者“我们”。例如:

例如:寒いから、窓を閉めよう。∕太冷了,我想关窗。

頭が痛いから、学校を休もう。∕头痛,我不想上学了。

Ⅳ表示愿望的助动词たい和表示愿望的形容词ほしい

以终止形或现在时结句时,肯定是表明说话人的意志的,当它用词干后续“がる”时,表示第三人称内心的感情、感觉。

例如:公園へ遊びにいきたい。∕我想去公园玩。

昨年はアメリカへ旅行に行きたがった。∕他去年曾想去美国旅行。

水がほしい。∕我想喝水。

水をほしがるなら飲ませてやれ。∕他要是想喝水的话,你就让他喝。

2. 置换现象

(1)称呼语引起的置换现象

日语在交际中常以姓名、职称或尊称称呼对方,时常会用他们代替人称代词,日译汉时是要将其转换为对应的人称代词的,例如:

例如:(姓名)对话中

女儿(由佳):あした会社で運動会があるの。∕明天我们公司开运动会。

母亲:由佳も出るの?∕你也参加吗?

(尊称)店员询问顾客

お客さんは9サイズでございますか?∕您是穿九号的吗?

(职称)职员当面告知部长

一時間前に部長のお嬢さんから電話がありました。∕一小时前您女儿来过电话。

(2)敬语接头语(ご、お)引起的置换现象

一部分名词前面加上接头语(ご、お),就可以指代对方,这时候即使不使用人称代词,也能够明白句子的意义,日译汉时是要将其转换为对应的人称代词的,例如:

例如:先生、お電話です。∕老师,您的电话。

ご親切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谢谢您的热情帮助。

3. 保持原状

在人称主语一致的前提下,后句可以借用前句的人称主语,不重复出现人称主语,这种省略即“承前省略”。对于承前人称主语省略的日语句子来说,汉译时被省略的人称主语都可以还原到句子中去,但一般情况下,我们仍然将句子保持原来的省略情况。

例如:私は二十歳、( )高等学校の制帽をかぶり、( )紺かすりの着物に袴をはき、( )学生カバンを肩にかけていた。

这句话的后句借用了前句的人称主语,整句话共省略主语三次,但是在汉译时无需特意处理人称代词,只要将句子保持原状即可,可翻译为:我那时候二十岁,戴着高中制帽,穿着藏青的碎白花纹和服裙裤,把学生书包搭在肩上。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日语有详细划分的授受动词及发达的尊敬语、自谦语等,集中地体现在述语部分,因而人际关系非常清晰,所以日语人称代词词多而使用率低,但是汉语人称主语的省略易扰乱词序间的顺序,因此在叙述动作中人和人的关系时必须清楚使用人称代词,日汉语在人称代词方面各有各的表达习惯,日译汉时要避免直译。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2]陈俊森.人称代名词在交际中使用数量的考察[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0, (1) .

[3]孙群.日汉语的代词对比与翻译[J].日语学习与研究, 1984, (1) .

[4]郑玉和.日语和汉语人称词的使用与主语隐现[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4, (2) .

上一篇:治疗宫颈糜烂下一篇:母语教育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