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体育

2024-05-01

备考体育(精选五篇)

备考体育 篇1

关键词:高考,体育,专业,备考

1 基本情况

渭源二中高三体育高考训练队现有专业考生37人。男生33人, 女生4人;从这两次测验来看, 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 得分较低, 主要是原地推铅球和立定三级跳远成绩差, 得分少。也有部分学生的专项成绩较差;针对这些情况, 教练组对成绩相对较差的专业生要多关注、多鼓励、多指导, 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专业成绩, 本着“一个也不能放弃”的态度, 为学校培养更多的高考体育后备人才。

2 备考策略

2.1 招兵买马, 扩充队伍

教练组利用多年带高考体育训练队的经验和影响, 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家访等办法做往届体育考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利用体育生“谢师宴”的机会联络今年失利考生的感情, 千方百计动员他们来母校补习。

2.2 暑期集训, 打好基础

教练组计划利用假期, 进行强度较大的暑期集训, 使体育生的专业成绩都有一个大的提高。对专项与他本人特长不一致的, 说服他们及时地进行了调整改项, 调整专项后成绩会很快提高。

2.3 制定计划, 科学训练

通过查阅各种有关体育训练的资料和训练学原理, 结合学校体育高考训练队的实际, 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 并按计划认真落实日常训练。训练中, 要抓好安全工作。同时, 要强调训练的科学性、计划性和实效性, 以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突破口, 狠抓有效训练和高效训练, 促进学生专业成绩的快速提高。

2.4 重视文化课学习

体育专业和文化课成绩“双上线”, 是体育专业生走向高考成功的必由之路。在抓好专业训练的同时, 教练组经常强调文化课的学习, 并经常和班主任取得联系和沟通, 及时了解体育生的学习情况。

2.5 通过专题讲座, 学习专业理论

教练组已于3月份举办了一次“高考体育专业训练方法指导”专题讲座, 今后还要进行几次。通过办讲座, 提高考生对体育专业理论的认识, 增强训练的科学性, 提高训练效率。高考前还要进行体育专业考试技巧专门培训, 通过举办一次“高考体育专业考试技巧指导”专题讲座, 来增强专业考试的应试能力, 尽最大能力把平时艰苦训练的成绩转化为高考成绩。

3 训练计划

3.1 准备期训练阶段 (7月至11月)

基础训练是考生进入高三和复读生返校进行的“适应性训练阶段”。随着运动量的逐渐加大和训练手段的改变, 考生要逐渐适应新的训练节奏, 适应训练强度和训练方法。对复读生来说, 还有一个适应新教练、新训练方法的过程。这一阶段是全年训练的开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要抓好这个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的“黄金阶段”。这一训练时期在全年的训练周期中属于“一般准备期”。训练开始前召开一次全体考生参加的动员会, 加油鼓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3.2 冬训阶段 (12月至2月)

“冬训”是一年训练中进入冬季的一个特殊的训练阶段。冬季虽然天气寒冷, 但对于体育专业训练来说非常重要。“冬训”是一年训练中积蓄力量, 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 通过“冬练三九”, 使体育考生适应恶劣天气下的艰苦训练, 锻炼身体, 磨练意志。“冬训”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来年高考专业成绩的提高幅度。冬训阶段在全年的训练周期中属于“准备期”, 这一阶段又可分为寒假前的训练和寒假期间的集训两个阶段。

3.3 考前训练阶段 (3月至4月)

考前训练是指专业考试前的专门准备与训练, 是通过考前科学地安排一段时间的训练, 在考试中把考生平时艰苦训练中所获得的运动技术和专业成绩充分发挥出来, 并创造出优异的高考成绩。从多年带高考训练经验来看, 考前训练是体育高考专业考试成败的关键。考前训练可分为三个小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3月初至4月初进行强化减量训练和模拟测验训练。在这一阶段, 进行2~3次专业考试模拟测验, 通过测验强化专业技术, 提高专业成绩和考生的应考能力。

第二阶段:4月10日前后去考试地进行适应性减量训练。通过适应性减量训练, 实现超量恢复, 为专业考试做好最后的准备。

第三阶段:4月23日至26日参加全省统一的高考体育专业考试。通过考前动员、心理辅导、考试中的点拨、考后总结, 及时调整考生心态, 争取人人实现正常发挥, 获得较高的专业成绩。

4 结论

体育高考训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体育高考, 对于考生来说就是挑战体能和心理极限的比赛。教练员不仅要通过多次模拟训练与模拟测验增强考生心理的稳定性, 还要通过变换比赛环境和与兄弟学校考生的同场竞技, 积累考生的考试经验, 增强考试信心。重视考前训练和考试全过程的现场指导, 尽可能地把训练成绩转化为高考成绩, 实现每一位考生的高考梦。

参考文献

[1]南仲喜, 王林.身体素质训练指导全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2]谢卓辉.例析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兴趣的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 2013 (4) :66-67.

2018体育备考计划 篇2

一、学生分析

我校今年应届正式学生58人。其中5人在及格率以下:郄堃、高思雪、许阳、高思雨、刘帅。30人优秀率以上,接近优秀17人,及格水平6人。

二、具体措施

1.加强基本素质训练:通过基本素质练习的巩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利用课堂、晨练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练习;如:耐力练习针对1000米、800米项目,力量训练结合投掷技术针对实心球项目。

2.有组织性的进行专项技术练习与巩固:通过课堂练习强化学生的篮球运球技术,利用课余锻炼时间进行巩固。3.分组练习:课堂练习中以优秀带提高,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划分组别,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教师进行指导练习以达到预定的练习目标。

三、思想意识强化

通过讲、练结合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明确自己的学生职责与发展使命。

四、时间与效率

练习的效率时间保障是关键,希望学生的练习时间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取得满意的收获。

五、具体安排

1.晨练:(1)以班为单位进行分组的800米、1000米计时跑,达标数据:男生3’55,女生3’45,为基础数据,未达标者300米计时跑2组男生每组1’,女生1’15’’。

2.强化小组除完成以上练习以外,进行4组素质练习(高抬腿跑、挺身跳、俯卧撑、加速跑)

3.课余练习:以篮球运球练习、仰卧起坐、实心球练习为主,实心球3个组,篮球4个组。

六、安全要求

1.严禁带伤练习:有伤病提前请假,以免造成伤情加重。2.练习中服从统一指挥严禁嬉戏打闹,按教师要求有秩序的进行练习,避免出现意外伤害。3.体育委员负责组织本班队伍的引领。4.烦劳各位班主任督促学生按时到场

希望在我们共同努力下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备考体育 篇3

【关键词】语言输入 语言输出 培养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26-02

随着高考英语试题内容及题型的变化,在高考英语总复习教学中,教师应以考纲为导向,研究新题型的命题思路,优化教学备考策略,把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感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突破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考英语试题的新变化,提高英语备考实效。

一、重视语言输入,加强语言积累

关于语言积累,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内涵丰富的论断,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等,说的都是因为有了足够的语言量,而下笔千言,出口成章,“倚马可待”。可见,语言输入是构筑语言能力的“秦砖汉瓦”。因此,在高考复习备考中,教师应督促学生坚持阅读和听力练习,重视语言输入,培养语感,加强语言积累。

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 在“輸入假设”理论 (input hypothesis) 中提出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并适时对文章知识进行相关拓展,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篇文章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出英语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特点,及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化及思维差异的输入有助于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增强跨文化意识,减少阅读障碍,并能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瑞典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成功学习的关键。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让学英语变得更容易、更轻松。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好词好句的习惯,加强语言积累,形成知识框架。我们常说:“得阅读者得天下”。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阅读完形的持续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看看这两项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并不难明白。即使是听力、单选这样的题目也离不开审题。有些学生因为有畏难情绪,不愿意多下功夫,一心扑在单选题上,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应指导学生慎重选择新题型的专项训练材料,选择少而精的阅读材料,首选重视阅读能力培养的材料。

其次,重视语言输入还应坚持听力练习。听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进行精听和泛听训练。经常会听到一些学生说在做听力练习题时,常常要听到3至5题之后才会进入状态,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不重视听力练习,缺少毅力长期坚持。经常练习听力的学生负责听的脑组织基本上处于工作状态,无需“重新启动”的过程,考试时,他们就可以马上进入状态。在高考备考中,教师应督促学生坚持训练听力,更为重要的是应给予学生听力技巧的指导,比如如何抓关键词,如何根据日常英语表达习惯推测讲话人的意图等。

二、重视语言输出,提高语言能力

著名语言学家Swain在其输出假设中指出语言输出能使语言学习者监控并使语言知识内化。在英语学习及应用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即输入输出密不可分。输入是输出的前提,输出是输入的目的,同时又能促进学习者消化、吸收和激发输入。

1.利用真题大量输入,巧妙输出

高考英语写作需要有很多素材,积累素材很重要。在高考备考中,教师可以将阅读理解的文章作为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素材。充分利用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利用真题大量输入,在阅读理解文章中多积累地道的英文句子和结构,在写作中进行巧妙运用,学以致用,这样语言知识才能更好的掌握;高考英语作文才能做到好词好句信手拈来。

2.以说带听以听促说,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知识在运用中才能真正掌握。因此,教师在复习备考中应为学生创造有效的语言输出机会,以说带听,以听促说,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高考备考实效。首先,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深入教材,准确把握以“活”取舍资料的原则。把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感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学生做到活学活用。其次,教师还应走出教材,关注社会与生活,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感受、思考生活,同时学会关爱、感恩、热爱生活,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态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听说输出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浅谈体育高考备考中的立定跳远训练 篇4

一、基本情况

本人所带09届体育高考的体育生31人, 最后体育术科上大学本科分数线28人, 占总人数91%, 最高分为98分 (姚光宇同学) , 上本科线人数平均分为85.54分, 其中立定跳远项目所占的分值最高, 立定跳远项目总平均分为23.15分。而立定跳远的项目入学测试平均分为12.70分, 经过系统训练, 平均成绩提高10.45分。其中有18人考得满分 (25分) , 占总人数58%。值得一提的是有6位女生考试, 其中有4位女生立定跳远考得满分 (25分) 。回想两年多来他们接受训练的过程, 发现她们平时都比一般的男生用脑, 无论是在训练的过程中还是其他时间, 她们都是积极地向指导老师或其他老师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请求解答, 或者特地请老师观看她们的立定跳远动作, 让老师观察整个过程中哪个动作环节不合理而给她们提出纠正意见。所以, 老师在给学生做合理规范动作的同时, 也要提醒学生训练时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不要只会被动地按老师的要求来练, 自己也要用脑来想一想为什么, 想如何地去完成动作, 记住成功的那一跳的瞬间的肌肉感觉。09届体育高考成绩是本校历年来最好的一届, 说明在这个项目的训练方法及要求相对为合理, 值得总结和进取。

二、高中体育备考训练的特点

1.体育考生高考时, 只有文化分数和体育术科分数双上线, 才能被大学录取成为大学生。所以, 在三年的高中学习阶段, 除了体育术科的备考训练, 学生还要肩负着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任务。客观地说, 体育术科的备考训练都是利用文化课的课余时间来进行训练的, 所以训练内容的安排、运动量的把握和训练后的调整都必须进行认真地考虑。

2.这些报考体育专业学生, 尽管他们对体育有兴趣爱好, 有目标有追求, 一心想通过体育这块跳板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之梦。训练上肌体和精神上的疲劳对文化课的学习注定会带来影响, 而且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 在术科方面在上高中前没有受过任何的运动训练, 只是平时上体育课和在课余时间里比较活跃而已。所以, 体育高考备考训练是一种从零开始的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的短期目标的训练模式, 无论是对带队老师还是学生, 还是在思想和行为上来说, 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三、立定跳远的训练方法及要求

1.发展腿部的爆发力训练

(1) 连续30米蛙跳练习

两脚左右开立, 与肩稍宽, 上身稍直, 两腿起跳, 两肩自然预摆, 膝关节弯曲, 突然用全身力量, 两腿用力蹬地。挺身收腹, 抬腿伸腿落地, 连续跳起。连续30米蛙跳。

要求:连贯快速, 充分蹬伸。

(2) 跳栏架练习

栏架高度用橡皮胶拉, 栏架高度为50—80厘米, 栏相距1.5—2米, 连续跳10—15个栏架, 起跳是与肩关节为轴, 两手自然摆动, 上身正直, 拉大腿, 双腿屈膝跳过栏架, 伸腿落地是脚尖着地。跳6—10组。

要求:跳越高越好, 落地是两脚在同一条直线上, 重心稳定, 连贯跳跃。

(3) 跳深练习

利用自制跳箱, 高度为70厘米和90厘米, 女生跳高度为70厘米的箱, 男生跳高度为90厘米的箱, 同时向前跳下, 伸腿落地, 落在沙坑里。每人跳10—15次。

要求:动作连贯快速, 跳下时挺身收腹, 伸腿落地。

(4) 跳阶梯练习

站在阶梯前, 两腿左右开立, 与肩稍宽, 两肩自然预摆, 身体重心稍前倾, 双腿屈膝用力蹬地向前上方 (阶梯) 跳上, 抬腿收腹, 两腿着地在同一级阶梯上, 连续跳上, 男生至少每次跳四级, 女生至少跳三级, 连续跳三四次。跳8—10组。

要求:动作连贯快速, 不要后仰。

(5) 摸高跳练习

两腿左右开立, 与肩稍宽, 两肩自然预摆, 两腿平行, 前面稍高处挂一个标志物, 不能太高也不能太矮, 视自己能力而定, 双腿屈膝跳起, 跳起两手向上同时摸标志物, 收腹伸小腿落地。跳10—15次。

要求:蹬地时双腿有力向上跳起, 小腿积极前伸落地。

(6) 原地连续抬腿跳练习

两腿左右开立, 两臂自然预摆, 上体正直, 两脚用力蹬伸向上跳起, 大腿收越高越好, 落地时脚尖着地, 快速连续原地起跳, 跳20—30次。跳3—5组。

要求:快速向上抬腿越高越好。

(7) 15米负重杠铃蹲跳练习

在15米的跑道上或草皮上, 利用立定跳远的姿势, 肩负杠铃, 两手左右扶杠, 使杠铃平稳, 上体正直, 抬头挺胸, 腹肌收紧, 屈膝半蹲, 然后快速向前起跳。跳2—3组。

要求:杠铃重量个人而定, 下慢起快。

2.发展腰腹肌的力量训练。

(1) 仰卧起坐练习

仰卧在垫子上, 两脚固定并拢, 两手抱头, 然后屈上体开起, 争取触到膝关节, 再还原反复进行, 每组1分钟。练习3-4组。

要求:下慢起快。

(2) 仰卧两头起练习

仰卧在垫子上, 身体保持挺直, 两臂和两手同时上举, 至体前上方, 手触脚背后还原, 每组1分钟。练习3-4组。

要求:下慢起快。

3. 完善技术动作训练

(1) 预备姿势

两脚左右开立, 与肩稍宽, 两臂放松前后摆臂, 提高重心, 两膝屈膝半蹲, 上体稍前倾, 前脚掌着地, 两臂摆到后最高上, 两眼平视, 自然放松。

要求:动作平衡, 放松自然, 上下摆动协调配合。

(2) 起跳

两臂用力向前上方摆动, 两腿迅速有力地蹬地伸展, 做到挺胸、展股、展髋。

要求:摆臂有力快速, 提肩、腰, 两腿用力蹬地, 充分伸展挺身姿势。

(3) 腾空

起跳结束腾起后, 人体在空中应成挺身姿势, 两臂在身体前上方制动, 然后两臂由前向后摆动, 同时迅速收腹举腿, 上体前倾, 两腿上抬形成折叠姿势后向前伸小腿。

要求:动作协调快速有力, 小腿积极前伸。

(4) 落地

两腿前伸脚跟先着地, 屈膝缓冲, 腿背快速下压, 两臂后摆, 低头团身, 身体重心快速前移, 平衡落地。

学校中考体育备考方案 篇5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至上”的理念,切实把安全管理贯穿于考试组织的各个环节,努力实现考试安全“零事故”的目标,确保本次考试安全有序的进行。

二、领导小组

组长:xx(总负责)

副组长:xx(组织)

组员:xx(安全)xx(后勤)xxx

▲负责发生安全事故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政府部门报告;传达救援工作指令,上传工作信息,保障救援过程中的上下通联。①接到事故报告后,判断事故损害程度,按规定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政府部门报告。②接到事故报告后,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工作,迅速组织人员赶赴事发地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③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好稳定秩序和事故的善后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4个工作小组

1、思想动员小组

负责人:xx

职责:在考试前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让每个考生在思想上重视起来,确保考生能安全、有序、文明的参加考试。

▲4月22日中午12:30,全体学生在教室集中:班主任作思想动员,布置具体工作,讲清任务,讲清形势,讲清目标,讲清要求,讲清细节。(①时间:集中时间:4月23日下午13:00,出发时间:14:00考试时间:15:30-18:00。②费用:车费16元,零用钱适当准备。③准备:准备工作:服装,跳绳索,毛巾,学生卡等;考前注意:饮食、准备活动等。④思想:态度决定一切,全力以赴。⑤组织:一切行动听指挥,有事向老师汇报。⑥安全:安全第一,关注细节。交通、饮食安全,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不与社会上的闲杂人员来往;不准破坏公共财产;不到处乱逛;不出校门等。⑦纪律:遵守考试纪律,听从裁判指挥,不得与考试工作人员发生口角,顶撞工作人员。)

▲4月23日下午13:00,全体学生升旗广场集中:①xx布置任务,交代注意事项,检查准备工作;②xx作思想动员报告。

▲4月23日下午15:30,进入考场,分列考场四周(由xx安排),应急救援、紧急处理;宣传鼓动,加油助威。

2、交通安全小组

负责人:x

带队教师:x

职责:考前以车为单位分组,确定组长,明确要求与纪律。确保在考试当天车辆的及时以及师生安全,确保每个学生在考后能及时、安全的到家。

▲初三(1)xx、初三(2)班xx、初三(3)班xx、初三(4)班xx四位班主任为本班体育考试期间第一安全责任人。

▲4月20日中午,xx根据每车15-17人的标准安排好体育考试车辆,确定4月23日下午13:00为师生集中时间,14:00为出发时间。

▲4月20日中午,召开带队教师会议。带队人员在学生出发前与回校前,要清点好人数,护送学生上下车,教育学生注意乘车安全。不允许学生擅自离开队伍。如果发现有学生没有跟上班级队伍,要及时上报,同时尽快将其找到。带队教师负责学生从出发、考试到学生返家时段安全工作,因带队人员在工作中不负责任而发生的伤害事故,学校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职责:学校安全出发负责到学生安全返家;要求:①确保安全:认真负责、确保安全;安全出发、安全返回;控制车速、严禁超车;中途不得让学生私自下车,交代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②控制时间:14:00出发;③清点人数:上下车清点人数(每车15—17人,确定学生一人为组长),提醒考生上下车带好各自物品(尤其是考试用品)。④关注学生:安排好乘车位置,座位固定、不得哄抢(晕车者优先考虑)、调节好乘车气氛。⑤管理纪律:监督学生做好考前准备活动,管理好中场休息,关注考后学生不到处乱逛,破坏昌中公共财物,破坏学校纪律和不文明行为。(场地待定)⑥备注:车牌号由带队教师负责保管,结束后交给教务处。

▲4月23日下午,xx重新根据家庭住址安排好学生返家车辆,组织学生返家。要求学生安全到家及时给班主任回电或发短信告知。

3、技术指导小组:

负责人:xxx

职责:负责考生在考前的热身准备活动以及在考试时应该注意的有关体育考试各类事项。

▲4月20日,认真做好考试前的摸底排查工作,对于有典型疾病或身体状况不佳,不适宜考试的学生,在征求考生家长及本人意见,劝其免参考。

▲4月22日,xxx:交代学生认真落实准备工作。

▲4月23日,中午13:00王炼飞:布置考前细节和具体任务并检查学生服装和工具。

▲4月23日,考前组织学生准备活动:①动作成套,人人会做;②有组织,有落实;③各班有人负责;④布置落实班主任加油助威。

4、紧急应急小组:

负责人:xx

职责:在考试中出现意外受伤情况,及时送到医院,班主任协助胡贤飞调查事情的经过,并及时通知家长。

▲负责整个了考试过程安全有序进行;出现意外受伤情况,及时送到医院。

▲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身体状况。

▲4月23日16:00开始,胡贤飞、陈美仙、唐霞在昌中校门值勤,严防学生私自外出。

▲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①学生在体育考试过程中由于心理紧张引起身体不适。

②学生在体育考试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如摔伤、肌肉拉伤、骨折等。

③天气原因引发中暑现象。

④学生未经请假私自外出。

⑤其他影响考试秩序和学生安全的事故。

三、工作要求:

学校安全工作受社会广泛关注,因此各个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到岗、到点,明确职责,明确任务。确保本次体育中考的顺利进行。对于因人为造成的安全事故,学校将追究责任。

四、考试时间: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下一篇:政府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