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收益报告的改进

2024-05-05

会计收益报告的改进(精选九篇)

会计收益报告的改进 篇1

关键词:收益报告,改革,已实现收益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006) 的规定, 我国财务报告目标把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置于满足使用者决策需要之前, 说明会计信息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功能并不亚于其决策有用性的功能。那么在收益报告改革的进程中, 我国应在利润表及其附注中提供哪些收益信息, 才能更好地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呢?我国是否应把已实现收益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进行列报呢?本文基于已实现概念的视角对会计准则下收益报告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已实现收益的涵义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 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在决策时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大, 企业需要提供更加全面的财务业绩报告。2006年2月15日, 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 规定了财务报告中可以使用包括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内的五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2009年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 规定利润表和合并利润表中增加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两个项目, 同时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所得税影响。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看出我国利润表中的收益概念经过了历史成本法下的已实现收益、净利润及综合收益三个发展阶段。

根据国际惯例, 已实现是指已经收取了现金或取得了收取现金的权利。按照实现原则的要求, 只有同时满足“权利已经增加或义务已经减少”和“已实现”这两个条件的情况下, 才能确认收入和利得, 这里的已实现包括了实际收到现金或取得现金要求权两层含义。

未实现利得或损失之所以产生, 是由于计量属性的选择所引起的。当资产采用现行价值计量时, 在企业持续持有该项资产的情况下, 随着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变化, 资产的现行价值就会不断变化, 从而产生未实现利得或损失。当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 由于该项资产的历史成本是不变的, 因而不会产生未实现利得或损失。 (葛家澍, 程春晖, 2000) 因此, 本文将已实现收益定义为按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进行计量时, 运用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所确认的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据此可知, 因公允价值等现行计量属性的应用而带来的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化,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都属于未实现的收益。

此外, 与已实现收益相关的两个概念是利润和综合收益。利润是我国单独定义的会计要素, 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都没有对此进行定义。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2006) 的规定,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其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1980年,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3号——企业财务报表要素》 (SFAC No.3, 后被第6号所取代) 中把全面收益定义为一个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由于交易、其他事项以及来自除股东外的事项所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之后发布的SFAC NO.130列举了全面收益的构成项目, SFAC NO.133又增加了现金流量避险工具上的利得或损失这一全面收益项目。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 综合收益包括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两个部分, 其他综合收益反映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具体而言, 其他综合收益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境外经营外币折算差额、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等。

已实现收益、净利润及综合收益的关系如表1所示:

二、已实现收益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目前, 我国利润表中包括了可靠程度不同的收入或利得:已实现和未实现。已实现的利润具有转化为现金的基础, 有利于预测现金净流量;已实现收益为缴纳所得税、支付现金股利提供坚实的基础;已实现收益确认的条件严格, 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随意调整利润的做法, 从而有利于挤出利润指标中的水分, 提高利润指标的可比性。

已实现收益服务于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主要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它认为财务呈报的目标是向资本所有人提供能有效反映资源受托经营管理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相对于发达国家, 我国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关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他们更希望获得能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所形成的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会计信息, 而不是公允价值计量信息。

对未实现损益的确认, 公允价值的运用是基本前提, 而其运用的难点在于对资产和负债价值可靠性的保证上。公允价值计量对体制设计、理论上的资产评估技术方法, 以及实践中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执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以上各方面的要求没有达到的情况下, 公允价值难以达到“公允”, 并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而根据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 并不能达到上述要求。

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为: (1) 经济环境方面, 产权交易市场、证券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都不是十分的健全, 从而导致许多资产公允的市场价格难以获得, 资产评估市场也不规范, 缺少一套完善的职业准则, 以规范资产评估行为及保证公允价值的公正性。 (2) 法律环境方面, 目前净利润仍是我国众多法律法规中衡量业绩的指标, 这使得净利润成为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焦点;会计人员素质偏低, 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数量较多, 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我国会计环境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相对于全面收益, 已实现收益仍是财务报告使用者重要的决策依据。

此外,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企业中各种契约的签订及维持需要可靠的会计数据的支持。企业作为一种组织, 只是法律上的一种虚构, 其职能是为个人之间的一组契约充当联结点 (Jensen, Meckling) 。由于委托代理问题会产生信息不对称并最终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因而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代理契约关系成为所有企业契约关系中最难解决的。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只要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关系中就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这时会计数据的作用便凸现出来。在委托代理关系契约订立之前, 会计数据能减轻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减少委托人逆向选择的可能;在契约签订和履行阶段, 会计数据则可以减少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基于上述理由, 笔者认为我国在推进收益报告的国际化过程中, 应正确认识已实现概念。多年来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总在困扰着信息使用者, 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直是我国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标准。由于已经实现收益不依赖于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出现, 它能较为可靠地反映管理者经营业绩的核心, 因而对投资者的决策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现行会计准则下我国收益报告的改进

从我国会计改革的角度看, 会计准则在注重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信息的同时, 越来越注重提供一些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信息。根据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 财务报告的目标由旧准则中的反映会计管理层的受托责任扩充为反映会计管理层的受托责任, 有助于使用者做出决策, 并且财务报告中可以使用包括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内的五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2009年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规定, 利润表和合并利润表中增加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两个项目, 其他综合收益反映企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各种利得和损失 (扣除所得税影响) , 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合计额为综合收益, 这一规定标志着全面收益在我国收益报告体系中的正式应用。

全面收益体现了资产负债观, 资产负债观认为净资产的变动产生收益, 全面收益在数值上等于期末所有者权益与期初所有者权益的差额。同时, 全面收益又服务于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呈报的目标是向广泛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合理决策的信息, 因而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按照决策有用观的相关论述, 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等信息的披露可以增强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同等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有用的信息既要可靠又要相关早已成为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共识。明确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 为我们研究改进现行企业收益报告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指导思路。在财务报告改革中, 我们必须对这两者予以相同程度的重视, 强化可靠性的做法, 绝不能离开相关性的导向, 而任何提高信息相关性的举措, 也绝不能以降低或失去可靠性为代价。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看出在收益报告改革的进程中, 我国应在引入综合收益的同时, 保存已实现收益这一概念。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仍然处在发展阶段, 产权交易市场、证券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都不是十分的健全。从公司监管及业绩评价的角度看, 对企业进行监管和评价的主要指标是净利润而不是综合收益。我国会计人员及报表使用者的素质普遍较低, 综合收益仍然是个陌生的概念, 如果此时又对收益项目的分类方式做重大的改变, 将产生较大的学习成本。因此, 笔者认为应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 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情况, 坚持渐进式改革思路对收益报告进行改革。具体过程如下:

1.提供已实现收益附注。

相对于综合收益而言, 我国投资者当前比较关注已实现收益的披露。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的会计准则的要求, 在借鉴葛家澍和程春晖 (2000) 提出的历史成本收益附注的形式的基础上, 提出如表2所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已实现收益附注的具体形式。

2.构建全新的全面收益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及使用者素质的提高及会计准则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协调, 我国应对收益表做进一步的改进。由于已实现收益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而全面收益则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从而实现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

我国可以充分发挥已实现收益及全面收益的优势, 采用“已实现”作为收益项目的分类标准, 重构企业的全面收益表。具体形式如右栏表3所示。

综上所述, 根据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及财务报告目标的要求,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在附注中增添历史成本法下已实现收益的方式完善我国的收益报告。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运行效果, 在近期内, 不建议对利润表中收益信息的分类列报模式进行重大改革。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我国可以采用“已实现”作为收益项目的分类标准, 重构企业的全面收益表。

单位:元

参考文献

[1] .高雯.国际财务报表列报模式改革及对我国的影响.财会月刊, 2010;9

[2] .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新动向.会计研究, 2000;12

[3] .冯巧根.论财务业绩报告的变化趋势.当代财经, 2005, 1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改进的探讨 篇2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采用的是在价值法指导下的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Generalpurposereportingmodel),在这种模式下,报告单位通过收集、加工、整理、计算、汇总等一系列财务会计程序产生通用的财务会计报告。

(一)通用财务会计报告的“窄”型单一化信息供给结构通用财务会计报告对决策和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这一报告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其缺陷也日益凸显。按现行会计规范的要求,会计信息提供采用的是标准化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即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等形式,反映报告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这种财务会计报表模式的标准化,决定了会计信息的供给结构是“窄”型的,在会计信息提供方式上存在单一性。

(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宽”型多元化信息需求结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广泛性、差异性和易变性等特征。不同用户以及同一用户的不同用途下,对信息的结构要求存在差别。差异化的信息需求下报告主体的信息提供应当科学充分,既要包括报告单位的内部信息,又要包括外部信息;内部信息中既要有财务信息,又要有非财务信息;外部信息中既要有其他微观主体信息,又要有宏观经济和市场形势的信息以及国际市场信息。而现行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只能提供财务会计的最终结果,无法使信息使用者接触原始财务会计信息数据或参与财务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从而难以满足使用者多目标的需要和适应用户决策“宽”型信息结构的需求。

(三)价值法下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缺陷现行价值法下企业以标准化形式提供的通用财务报告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产生评价失真。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下的信息供给缺陷,使投资者不能全面有效地评价报告单位的状况,也使委托人不能有效地鉴定信息供给的质量,从而造成信息使用者难以正确评价报告单位经营业绩和经营者履行经营责任的状况。二是形成决策误导。会计信息结构的限制使其无法传导充分的信息。在这种信息传递模式下,信息使用者获取的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信息,因而容易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质量甚至对其决策产生误导。三是引发控制失灵。会计信息的“窄”型供给结构,使委托人难以借助财务会计信息评价企业的状况,以及借助财务标准衡量代理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从而在对其实施有效控制方面容易产生偏差。四是导致市场低效。证券市场价格反映信息的充分程度,这种信息充分程度的差别,与报告单位信息的供给数量与质量有关,报告单位内部信息披露的不充分和信息公开程度不高,可能会增大少数人获取内幕或私人信息进行交易的机会,降低市场效率。

二、事项法下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

(一)事项法下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及其要求事项法又称“使用者需要法”,是按照具体的经济事项报告主体的经济活动,并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模式。以事项法为基础的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要求建立以经济事项为中心的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类经济事项的各种属性特征。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是将与经济事项有关的信息,包括所发生的会计事项,事项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涉及的人员和资源等方面,输入到信息数据库中,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主提取信息数据库系统的数据,输入到自己的决策模型中,将事项信息转化为决策信息。

(二)事项法下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目标事项法下信息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相分离的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目标,是要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事项法下的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能够克服传统财务报告模式下单一历史成本计量的缺陷,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同时也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非财务信息的要求,并有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时效性,从而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更及时全面的决策。

(三)事项法下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系统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以改善现行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下将规则固化在财务会计数据中的不足。(图1)是现行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和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对比。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通过设置数据库和方法库两个基本库,以数据库记载财务会计交易的基本事项,以方法库存放不同的确认和计量规则。在外部信息使用者使用财务会计信息时,财务会计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使用目的选择相应的确认和计量规则,组合成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内容,构造多元财务报告体系。理想财务会计模式可以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方便选择的信息,允许他们任意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如IT联机实时财务报告、简化型财务报告、预测性财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增值报告、职工报告等),并在提高会计信息数量的同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

(一)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及其特征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是向决策者适时地提供已按需编制好的或可按需加工的财务信息,旨在通过提供按需求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来满足不同使用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交互式按需报告是相对于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提出的,核心思想是将财务会计数据的加工、提炼及生成过程完全交给信息使用者。主要任务并不是按照统一的财务会计准则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而是提供生成财务会计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信息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偏好选择适当途径,并借助网络的强大处理能力,实时加工、归纳、提炼、汇总和分析数据,从而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二)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的构成要素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主要由以下方面构成:一是数据库。数据库用于保存报告单位愿意披露的原始信息,以便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生成相应的财务会计报告。二是模块化的财务会计程序。以模块的形式体现信息使用者可以实现的各种财务会计选择。包括财务报表要素、非财务信息项目、财务会计方法和表达方法等。三是报告生成器。报告单位与使用者交流的界面。用于帮助信息使用者编制其所需的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可通过报告生成器选择具体的信息项目、类型和表达形式。四是学习机制。系统设置的反馈渠道。便于信息使用者就如何及时改进报告系统向报告单位提出建议。学习机制中还可设置记忆单元,记录最常被选用的信息、项目、方法和选择上述项目的使用者,用于帮助改进和完善现行会计法规和准则。

(三)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与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的比较和现行通用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相比,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报告单位与信息使用者双向、直接、快速沟通,共同完成实时报告,从而能够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但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本身也有不足,如难以发挥通用财务报告的规模效益,不利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横向分析比较等。

(四)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的必要性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知,在网络环境下,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实施的可行性。然而,由于使用者在信息需求具有多样化特征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共同的信息需求,而且某些财务信息的需求至少在短期内是稳定的,因此,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变革不是全盘抛弃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而是通过设计一种机制,使之能够同时满足共同的和不同的、稳定的和变化的、已知的和未知的信息需求。笔者提出以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作为基础建立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的设想,这一组合模式既可以借助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保持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满足使用者共同的信息需求,又可以通过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满足使用者多样的变化的信息需要。

(五)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的建立由于财务会计上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处理方法,财务会计报告具有内在的灵活性,为交互式按需报告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因此,采用建立在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基础上的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在会计处理上具可行性。以通用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建立的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形式表示。中间的方框代表按现行财务会计法规、准则制定的通用财务会计报告,而其它各方框代表用以扩充通用报告的交互式按需报告的选择维度。其中包括财务会计准则、财务会计方法的选择、列示项目和形式的选择、货币、语言、媒介的选择和访问、追踪的选择等方面。其实质是以模块化的形式实现对标准化的通用财务会计报告进行以顾客为中心的按需选择和调整。

四、未来财务会计报告模式――联合按需报告模式

(一)联合按需报告模式的实施条件数据库和因特网技术的发展,为财务会计信息的按需报告提供了可能。随着XBRL(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的开发及其在网络财务报告中的应用,可以解决不同信息数据库系统与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问题。必将有助于实现在不同的组织之间数据的交换和运用,推进不同组织间信息传递的畅通,并实现通用财务报告条件下的联合按需报告。

(二)联合按需报告模式的特征 体现了通用财务报告条件下交互式按需报告的联合特征。报告单位制作以XBRL为基础的通用财务报告,报告单位、信息媒体和信息使用者把报告单位提供的信息和其它信息相结合,得出各自对报告单位业绩的评价,并在网络环境下共享这些信息。

(三)联合按需报告模式的功能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条件下联合按需报告的建立,主要具备如下功能:首先,通过为信息使用者提供选择空间和对报表进行按需调整,可以解决现行通用财务会计报告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多元信息需求的问题;其次,报告单位和同行业其他单位财务报告的联合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实现对报告单位资产和业绩的比较评价;最后,不同报告单位及信息媒体信息的联合报告,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报告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以外的信息来源,便于信息使用者形成总体评价和最终做出充分合理的价值判断。

浅析财务会计报告的弊端和改进措施 篇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变革,以及经济全球化,数字化的发展,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社会各界对财务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人类社会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和生产力发生巨大变革的同时,现行会计模式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财务报告的变革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于是如何完善和发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就成了当务之急。

关键词:财务报告弊端改进

1新环境下传统财务报告的弊端

传统财务报告模式是工业经济的产物,随着经济时代的变迁,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局限性日益凸现,无法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典型表现,在于对一些非财务信息、前瞻性信息、不确定性信息以及一些潜力巨大的企业巨额无形资产在财务报告中不能得到反映,从而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预测的需要。在笔者看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注重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历史信息,忽略反映企业的未来发展。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大多侧重历史数据的统计,在计量属性上主要以历史成本为主,由于确认是建立在过去的交易事项情况的基础上,其财务信息都来源于历史资料,这些信息是“向后看”的,而信息使用者在决策时要“向前看”,虽然这种总结是决策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使用者显然不能仅仅根据历史信息进行决策,决策活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对未来投资活动的筹划或规划。这就是说,如果会计数据仅仅局限于对以往经营过程的简单描述,便会形成会计数据信息的历史性与决策活动的未来性之间的不对称性。在经济环境变化不显著的情况下,报表使用者可以简单地用反映企业过去经营成果以及行为因果联系的财务报告去推测企业的未来,但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却不行,因而就要求财务报告具有预测内容,否则会加大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

1.2注重反映硬性资产的信息,忽略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的揭示。传统的财务报告把重点放在硬性资产上,要求报表内列示的资产,必须满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等确认标准,注重对企业有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些高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这些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然而由于相对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更加难于计量且难以为企业所控制和拥有,因此,大部分无形资产无法满足严格的确认标准而被排斥在报表之外。从而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基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

1.3注重财务信息的披露,忽略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传统的财务报告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但财务信息具有短期性,不能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和价值创造的动态和过程,其在解释企业长期价值时存在严重缺陷。财务指标的良好并不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长期发展就是健康的,因为公司可能通过牺牲长期价值的方式来换取短期财务成果的最大化。要恰当反映企业的长期价值,仅仅依靠财务信息是不够的,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非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业绩指标。

1.4信息不确定性,可靠性较低。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的业务素质。因为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财务信息的不确定性,一方面,财务报表项目内容中本身就存在估计判断的成分,难以确定数字准确表达其涵盖意义;另一方面,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还有粉饰的成分存在,虽然会计提供单一准确数字的报表,但是不同使用者根据自己需要对之进行的不同再分析,再加工,再粉饰,进一步降低了报告的可靠性。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高科技的迅猛发展,金融创新,国际经济融合。传统财务报告的质量和有用性必然受到市场的质疑,存在着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会计的性质也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纵观各种财务报告的新模式,不难发现其目标均在于促使为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会计信息。

2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措施

2.1增加对未来预测信息的披露。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来说,企业未来的信息才是最相关的。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信息,企业信用评估等信息,吸引更多资本和投资者,就成了更高的目标。从实践上看,世界上许多国家要求编制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因为,投资者从自身利益角度去考察一家公司,必然會关注其预期的收益和风险价值。为财务报告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价值趋势提供有用的信息服务,以提高财务报告的整体有用性。

2.2拓宽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范围和内容。我国现行财务报表仍停留在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未来的财务报告,应拓宽信息披露的范围,这就要求企业财务报告不仅要及时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还应及时提供反映企业经营社会边际成本及其变动状况的信息。适当增加报表附注,不仅揭示财务信息,还应当将与信息使用者有关的现行财务报表不能反映的一些“表外项目”也能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披露,充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完整的会计信息必须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企业经营过程所形成的一切财务性和非财务性信息。但是,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必须符合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且不能超出财务会计的对象和职责。

2.3多元化展现非货币信息,未来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将更注重展现多元化的非货币信息,包括无形资产,数字资产、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的披露也是“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如果这些方面都有会计部门来披露,那么会计部门涉及的工作量必然增加,且其信息的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不同部门通过交互式的系统,参与报告的编制和生成。比如,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参与人力资源信息的分析和披露。这种报告体系既能保证信息的多元化,也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2.4建立健全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制度,其主要目标应该是:保证公司财产安全与完整;控制有关数据的正确性与可靠性;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要实现以上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光靠公司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还需要由单位负责人组织单位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参与内控制度的建立和贯彻执行。

内部审计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在保证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从而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总之,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起到事前监控的作用,减少犯错的机会,降低财务造假机率。健全的内部审计机制,可及时发现企业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漏洞,避免差错和舞弊行为,减少企业损失。诚然,一个公司没有相应的会计控制系统是无法良性运转的,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不是没有独立的会计控制系统,而是由于存在控制环境中的缺陷导致会计系统的失效。

会计收益报告的改进 篇4

一、“历史成本”计价模式下基于不同收益计量观的损益构成与列报

(一) “收入”、“费用”要素时间归属性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属性、以收入实现和费用配比为基本会计原则的现行会计理论, 对会计要素的界定依持的是不同的时间概念。其中, 用于描述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要素依持的是时间“点”概念;而用于描述会计主体经营成果的“收入” (含利得) 和“费用” (含损失) 两要素却遵从的是时间“期”概念。当时间“期”概念把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划分为前期、本期和后期三个时间段时, 用以反映交易、事项财务影响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可报告于交易、事项持续影响的任一报告时点, 但“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却必须遵从收益计量的需要而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明确归属于特定的会计期间。这样, 基于时间“点”概念的会计要素具有无限期累加性 (流量结果即存量) 而基于时间“期”概念的会计要素则具有时间归属性 (流量过程) 。现行会计理论对“收入”、“费用”的界定, 无不考虑收益计量的需要而进行时间上的限定。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收入”、“费用”确认的这种时间上的限定就是“收入”、“费用”的时间归属性。囿于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列报方式, 会计要素定义所依持的时间概念的差异, 使得现有会计要素并不能恰当的描述会计主体所有交易、事项的财务影响, 从而招致人们不断地对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二) “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构成与财务报表列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促成了会计规范的建立, 与此有关的收益确认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受佩顿与利特尔顿的收益观念的影响, “收入费用观”逐步确立了其在传统会计理论中的地位, 并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美国会计实务具有深远的影响。目前, FASB虽已倾向于“资产负债观”, 但对收益构成的核心部分依然坚持的是“收入费用观”。“收入费用观”认为, 收益是一定期间的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配比后的结果。基于“收入费用观”的损益构成, 只包括“本期发生、本期实现的损益”和“前期发生、本期实现的损益”。在“纯粹”的历史成本计价模式下, 当把收入和费用严格限定为“本报告期”时, 对于那些将引起资产或负债增减变动却不能确认为本期收入或费用的交易、事项,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一动态会计等式也就只有在扩大“资产”、“负债”内涵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实现。这样, 资产负债表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性质上属于“费用”的待摊项目 (如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等) 和性质上属于“收益”的递延项目 (如递延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等项目) , 传统的资产负债表也就事实上成了损益表的副产品。

(三) “资产负债观”下收益构成与财务报表列报“资产负债观”在复式簿记出现之初就得到了全面的贯彻。现代会计理论确立后, 会计界为净化“收入费用观”下传统资产负债表中因待摊、递延程序所出现的“杂音”以及为扩展非“历史成本”计价属性的运用而在收益计量上提出了回归“资产负债观”的呼声。自FASB于1973年取代APB并提出“资产负债观”优于“收入费用观”之后, “资产负债观”正成为收益计量的主流观点。“资产负债观”认为, 收益是剔除与所有者经济往来之外的企业净资产的变动额。在“纯粹”的历史成本计价模式下, 当以“资产负债观”计量收益时, 前述引起资产或负债增减变动却不能归属于本期收入或费用的交易、事项, 保持基本会计等式成立的前提是舍弃收入、费用确认的期间归属性。这样, 基于“资产负债观”下的收益构成, 就不仅包括“收入费用观”下的“本期发生、本期实现的损益”和“前期发生、本期实现的损益”, 还包括“以前和本期发生但应归属于以后会计期间的损益” (可简称为“递延损益”) , 前述资产负债表所出现的性质上属于“费用”和“收入”的待摊、递延项目, 就将转入损益表从而使损益表事实上成为资产负债表的副产品。

二、会计重计价对损益的影响及列报

(一) 稳健性会计原则与资产重计价损益及其列报稳健性会计思想起源于中世纪会计受托责任盛行的欧洲。当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属性、以收入实现和费用配比原则为收益计量观念的现代会计理论确立后, 稳健性成为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互配合的一项会计原则并持久地影响着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就会计计价来说, 稳健性原则要求会计主体于报告日依照历史成本 (账面价值) 与市价或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并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一会计程序对资产进行重新计价。基于稳健原则所产生的资产重计价损失, 通常被认为符合配比原则而作为当期损益的构成部分并像其他形式的已实现损失那样通过损益表予以列示 (我国2006年新会计准则体系发布之前通过“管理费用”、“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支出”等报表项目列示, 现通过“资产减值损失”报表项目列示) 。

(二) 通货膨胀与资产重计价损益及其列报自Livingston Middleditch于1918年在第25期《会计学杂志》发表“财务报表应该反映货币价值的变化吗?”一文首次提出有关物价变动会计的争论问题以来, 会计界为反映和陈报物价变动的影响而提出了许多会计方法和会计模式, 其中在计价方面就有关于重置成本、现时成本和现行市价等计量属性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时成本会计、现值会计和脱手价值会计等会计模式的讨论并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拉美国家通货膨胀的加剧而进一步影响会计实务。通货膨胀会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历史成本的背离以及对由此产生的未实现持产损益的揭示。由于会计界对这种资产重计价所产生的持产损益有不同的理解, 因而在列报方面就存在作为股东权益调整和作为收益予以陈报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三) 外币折算与资产、负债重计价损益及其列报当会计主体的交易或其他活动涉及两种以上的币种结算业务、或者跨国经营实体的国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会计核算所使用的货币不同于母公司的功能货币时, 无论是前一种情况下个别会计报表的编制, 还是后一种情况下跨国经营实体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都会涉及外币折算问题。外币折算是把一种货币表述的数值转换为用另一种货币表述的数值的过程, 从根本上说还是会计计价 (涉及计价单位的选择) 问题。与稳健性会计原则和通货膨胀会计所引起的会计重计价不同, 单一主体外币折算引起的会计重计价, 在范围上由资产进一步扩展至负债但又仅限于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和负债;而跨国经营实体外币报表折算引起的会计重计价, 在范围上则涉及所有的外币报表项目。因外币折算所产生的损益, 包括货币兑换损益、外币存款及外币债权债务折算损益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其中, 货币兑换损益是一种已实现汇兑损益而外币存款及外币债权债务折算损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通常则被视为未实现汇兑损益。对于外币折算损益的列报, 一般是将外币存款、外币债权债务的折算损益与外币兑换损益一起列示于损益表 (如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要求列示于“财务费用”报表项目) , 而将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列示于资产负债表 (如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要求在“所有者权益”下单独列示) 。

(四) 金融 (衍生) 工具与资产、负债重计价损益及其列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金融 (衍生) 产品的大量涌现和因金融 (衍生) 产品交易导致企业失败案例的日益增多, 历史成本计价模式的缺陷和会计计价模式的选择成了会计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围绕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 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更是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当公允价值计量在得到SEC、FASB和ISA等权威机构的支持后便被逐步引入了会计准则, 并已由金融 (衍生) 金融工具扩展到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等领域。由会计主体于报告日采用公允价值对部分资产、负债进行重计价所产生的损益, 亦是一种未实现损益, 在列报方面一般是将可归为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示于损益表, 而将与非流动性资产相关的公允价值损益以“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的名义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

三、会计要素界定与二重会计计价模式选择

(一) 会计要素及其在会计理论中的地位与作用人的生存无不涉及对物质财富的耗费和积累, 组织的生存也无不涉及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和分配。个体的生存需要决定了人类对物质和社会组织的依赖, 进而决定了人们及其社会组织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中的财富占有和权益归属。作为反映微观主体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过程及结果的会计系统, 正是通过会计要素的设置来描述会计主体的资源占有和权属关系。A.C.Littleton在其《Structure of Accounting Theory》 (1953, P54) 指出, 会计系统的真正含义是“应用分类的方法对会计数据进行综合与浓缩的一种既有规则又有条理的手段。”会计实务中用以进行会计分类的方式是设置“会计科目”, 而在理论层面上对“会计科目”核算内容的抽象概括则被称之为“会计要素”。实质上, 会计要素是人为设定的用于描述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一组概念, 在理论上用于描述复式记账机理, 在实务上用以指导会计核算、构建会计报表并建立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二) 基于财富变动的“收入”、“费用”要素定义损益计量无论是坚持“收入费用观”还是主张“资产负债观”, 都将冲击传统会计理论下会计要素的界定。现行财务会计系统对会计要素的定义, 着眼于会计报表的构建, 因而会计要素也通常被称之为会计报表要素。将会计要素着眼于会计报表的构建, 显然是对会计要素的一种狭隘理解。对此, 葛家澍教授 (2005) 明确指出“会计要素既指财务报表内容划分的大类, 又指用于正式报告账户体系内容的划分大类”。把会计要素仅仅着眼于报表层面上的分类不仅忽视了会计要素在会计理论体系和会计实务循环中的重要地位, 也使得对会计要素的定义要受到对相关项目列报的影响。也许, 现存会计要素定义的多样性正是由于着眼于会计报表层次上的狭隘观念而产生。事实上, 会计要素涉及会计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 而会计系统的运行过程则是从微观主体的角度反映社会财富的自然与社会依存形态和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因此, 对具体会计要素的界定, 应该是对会计主体的财富占有 (从投入的角度通常可称之为资源, 为特定主体所拥有或控制时则被称之为资产) 、权属构成以及增减变动的一种定性描述。从这个意义上说, “收入”可界定为主体在正常生产经营 (或业务) 活动中因销售商品、提供有偿劳务 (或服务) 或其他活动而获得并能导致主体权益增加的资产增加;“费用”可界定为主体在正常生产经营 (或业务) 活动中为获取某种未来经济利益而发生的资产耗费。

(三) 二重会计计价模式选择会计要素的界定只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的存在形式、占有关系和增减变动的一种定性描述。若从定量的角度来看, 无论是人们的需求偏好变化、还是企业的产能发生变化, 都将影响特定商品 (物质财富的一种存在形式) 的供求进而影响商品的交易价格;而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的特殊商品———货币, 也可能因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经济政策变化而导致货币供应与需求产生失衡进而引起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发生变化, 从而使得同一物品在不同时点将有不同的价值表现。这也就决定了会计系统有必要反映不同时点的计价结果, 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与此同时, 若从价值链的角度审视商品流转和财富分布, 特定主体为获得财富创造手段而发生的支付是一种价值投入, 而财富创造的结果则是谋求某种形式的价值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讲, 会计计价还应分别从投入 (通常称之为“成本”) 和产出 (通常称之为“价值”) 视角, 揭示特定主体的财富变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现金流转。既然会计实务中多种计价属性并存是会计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一种必然结果, 那么会计计价就不可能再倒退到“纯粹”的单一“历史成本”计价模式。当然, 就目前来看, 会计计价也不可能背离财务会计的本质而采用单一的“公允价值”计价模式。问题是, 未来的会计系统是应当继续沿用目前被大多数人认同并为实务采用的混合计价模式呢?还是构建出一种能够分别提供历史的“成本”和现时的“价值”信息的新型会计信息系统呢?显然, 答案应当是后者。当然, 由不同的计价时点 (过去、现在和将来) 和不同的计价视角 (投入和产出) 可组成多种计价模式, 但从会计信息的供给成本考虑, 采用“历史成本”与“现时价值”并用的二重会计计价模式, 也许是目前技术条件下会计计价模式的最好选择。需要说明的是, “公允价值”已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并常常与“历史成本”相提并论, “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也被很多人所推崇。然而, “公允价值”并不是一个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价属性。对此, 常勋教授于2004年就明确提出:“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 (价值) 是建立在不同概念基础上的相关但不相对应的概念”。鉴于公允价值实质上是对交易价格的一种描述, 而作为微观主体的会计应当是对交易、事项的真实反映, 并且这种反映既应当基于业务发生日的“形式真实” (即使交易并非建立在公平、公允之上, 会计入账强调的依然是手续完备、单据齐全) , 又应当基于会计报告日的“实质真实”。所以笔者认为, “现时价值”应当作为一个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概念并用以构建二重会计计价模式。

四、收益计量观的融合与收益表的改进

(一) 基于二重计价模式的全面损益构成在严格的“历史成本”计价模式下, 基于“收入费用观”的收益只包括“本期发生、本期实现的损益” (可简称“本期损益”) 、“前期发生、本期实现的损益” (可简称“实现前期损益”) 以及某些因边缘或特殊业务、事项引起的虽不符合收入实现、费用配比原则但按损益满计观念而计入的非常性损益;基于“资产负债观”的收益还将部分“应归属于以后会计期间的损益” (可简称“递延损益”) 纳入其中。当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价模式、或“历史成本”与“现行价值” (目前较多地使用“公允价值”) 等其他计价方式并存的混合计价模式, 扩展为“历史成本”与“现时价值”并存的二重计价模式时, 基于“资产负债观”的收益还将包括对某些资产、负债进行重计价所产生的损益和某些或有事项的损益。当然, 现行会计规范基于“稳健性原则”只确认“或有损失”而不确认“或有收益” (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7条“修改后的债务条款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 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 债务人应当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 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和预计负债金额之和的差额, 计入当期损益”;第12条“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涉及或有应付金额的, 债权人不应当确认或有应收金额, 不得将其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 。笔者认为, 这种不对称处理既不符合“中立性原则”, 也不符合“充分披露”原则, 从而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主体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和不确定性的判断。鉴于或有损益既涉及重计价 (具体金额不确定) 、又与未来事项相关, 所以或有损益可视为以“现时价值”计价的递延损益。这样基于“历史成本”和“现时价值”二重计价模式的全面收益, 其构成如表1。

(二) “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的融合及“收益表”的改进对于由“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冲突所引起的会计列报问题, 理论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改革思路并均对会计规范的制定产生了影响, 由此也使得财务报表理论呈现出迂回发展的演进路径。二十世纪五十到八十年代, 当“收入费用观”取代早期的“资产负债观”成为收益计量的主流观点时, 除非常性损益和基于稳健性原则对资产计提跌价 (减值) 准备而产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外, 收益的列报严格遵守“收入费用观”并通过扩大“资产”、“负债”要素内涵的方式解决跨期收益的列报问题。这一改革思路不仅冲击了“资产”、“负债”要素的传统定义, 也招致人们对资产负债表甚至于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系统提出了质疑和批评。与此同时, 随着以价值计量为基础的会计准则的大量出台, 收益计量的“资产负债观”再次受到准则制定机构的青睐, 传统收益表也由此向“全面收益表”发展。目前, 英、美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等准则制定机构在其所发布的会计准则中均要求编制“全面收益表”以提供企业的全面业绩信息。然而, 就全面业绩的列报方式和“全面收益表”的具体格式, 相关机构还尚未达成一致的共识。与会计计价模式的选择一样, “全面收益表”的完善还需假以时日。

(三) 基于“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融合的“全面收益表”的改进基于“收入费用观”的收益构成, 仅仅是基于“资产负债观”收益构成的一个有限子集。如果“全面收益表”的设计能够恰当地描述不同性质的损益构成, “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就能实现较好地融合, 基于不同收益观念的信息使用者也就均能获得各自所需要的信息。对此, 本文提出基于“历史成本”与“现时价值”二重计价和“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相融合的两栏四方位“全面收益表”改革思路。这种“全面收益表”在结构上横向分“历史成本”和“现时价值”两栏、纵向分“本期利润”、“递延损益”和“重计价损益”三段, 共有四个数值列示方位。其简化格式见表2。

编制单位:年度 单位:元

注:阴影部分为数值列示区域;为实现与资产负债表的勾稽, 二重计价模式下的资产负债表也分“历史成本”和“现时价值” (仅反映重计价调整额) 两栏并在“所有者权益”下增设“未实现其他损益”报表项目。

表2中, “本期利润”部分由“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非常性利得”、“非常性损失”和“所得税费用”等项目构成, 用以反映会计主体正常经营活动中的各项收入、费用和自然灾害、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非正常业务、事项所产生的利得、损失;在列示方位上, 该部分损益全部列示于“历史成本”栏, 并且除非常活动损益外, 其它收入、费用项严格地遵守权责发生制、收入实现制和费用配比等基本会计原则。“递延损益”部分由“递延收入”、“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方余额以负数反映) 和“或有收益”、“或有损失”等项目构成, 用以反映会计主体所发生的性质上属于收入、费用但因不满足收入实现或费用配比原则而应予递延的跨期损益;在列示方位上, 除或有损益应列示于“现时价值”栏外, 其它递延损益均列示于“历史成本”栏。“重计价损益”部分由“重计价利得”、“重计价损失”、“外币折算损益”等项目构成, 用以反映会计主体正常经营活动之外, 因资产、负债重计价而产生的损益;在列示方位上, 该部分损益全部列示于“现时价值”栏。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版。

[2]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编:《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 大连出版社2005年版。

[5]张荣武、伍中信:《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 《会计研究》2010年第1期。

[6]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艾哈迈德.贝克奥伊:《会计理论》,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会计收益报告的改进 篇5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某企业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贷方余额为200万元,本实现的净利润为100万元,分别按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07年年末未分配利润的贷方余额应为__万元。A.205 B.255 C.270 D.285

2、某企业购进机器设备一台,价值2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残值为50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则该机器设备的月折旧率是__。A.1.02% B.12.24% C.1.04% D.2%

3、甲、乙因房屋买卖纠纷欲提起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该案件享有管辖权的法院是()A:甲住所地法院 B:乙住所地法院 C:房屋所在地法院 D:甲、乙协议的法院

4、某企业“材料”总帐帐户月初余额10000元,本月借方发生额6000元,所属明细帐户“甲材料”帐户月末余额3000元,“乙材料”帐户月末余额2000元,则“材料”总帐帐户本月贷方发生额为()元。A.14000 B.13000 C.11000 D.4000

5、税务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应纳税经营额及收益额,并以此为计税依据,确定其应纳税额。这种征收方式属于__。A.查账征收 B.查验征收

C.定期定额征收 D.查定征收

6、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对符合税法规定情形的纳税人采取税收保全措施。下列属于税收保全措施的是()

A: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额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应纳税款 C:责令纳税人暂时停业,限期缴纳应纳税款

D:依法拍卖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

7、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筹资活动的有()A:购买专利权 B:发行股票

C:支付长期借款本金 D:购买零部件

8、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对于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者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并可以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其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的最低数额为____元。A:1000 B:2000 C:3000 D:5000

9、某企业2005年3月份发生的费用有:计提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10万元,发生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万元,支付广告费用30万元,预提短期借款利息20万元,支付劳动保险费10万元。则该企业当期的期间费用总额为__万元。A.50 B.60 C.100 D.110

10、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其他业务支出的有()。A.其他业务耗用的原材料 B.固定资产清理支出 C.转让无形资产的成本

D.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纳的营业税

11、个人独资企业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一定期限未开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吊销营业执照。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有关规定,该一定的期限为__。A.30日 B.45日 C.3个月 D.6个月

12、持票人应当自收到被拒绝承兑或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之日起__内,将被拒绝事由书面通知其前手。A.3日 B.5日 C.7日 D.10日

13、原始凭证出现金额错误,应由__。A.经办人更正 B.会计人员更正 C.原开具单位更正

D.原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14、在财产清查中填制的“账存实存对比表”是__。A.调整账面记录的原始凭证 B.调整账面记录的记账凭证 C.登记总分类账的直接依据 D.登记日记账的直接依据

15、手工核算下,总分类账簿应采用__。A.活页账簿 B.卡片账簿 C.订本账簿 D.备查账簿

16、下列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资产和权益项目同时增加的是__。A.生产产品领用材料 B.以现金发放应付工资 C.收到预付货款存入银行 D.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17、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是__。A.会计核算与会计预测 B.会计核算与会计决策 C.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D.会计核算与会计分析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用电子计算机软件生成的会计资料必须符合__的要求。A.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B.企业会计工作规范 C.各地方相关法规 D.各项具体会计准则

19、某从事商品零售的小规模纳税人,2009年9月份销售商品取得含税收入10300元,当月该企业应纳的增值税是__元。A.1496.58 B.1751 C.309 D.300

20、市场主体在相互之间的市场竞争中所从事的各类行为,称为__。A.横向对策行为 B.一般市场规制行为 C.纵向对策行为

D.特殊市场规制行为

21、下列账簿中采用卡片式账簿的是__ A.现金日记账 B.固定资产 C.总分类账 D.明细分类账

22、所谓试算平衡,就是根据资产和权益的()关系来检查各类账户的记录是否正确。

A.对应关系 B.平衡关系 C.制约关系 D.从属关系

23、接上题,乙公司2011利润表中净利润为1200万元。甲公司已将2010年从乙公司购入商品全部对外出售。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则在2011年期末编制合并报表时,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是____万元。A:1200 B:1190 C:1180 D:1170

24、下列有关经济补偿金与违约金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经济补偿金是法定的 B:违约金是约定的

C: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主体只能是用人单位

D:赔偿金的支付主体只能是劳动者

2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原则的是__。A.合法性原则 B.科学系统性 C.相互制约性 D.强制性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某建筑公司承包了一项桥梁搭建工程,取得工程价款5000万元;另外又承包了一项装饰工程,取得劳务价款1000万元。已知营业税税率为 3%。该建筑公司应纳营业税为____万元。A:150 B:180 C:300 D:50

2、根据《破产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关于权利人行使取回权的表述正确的有__。

A.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对其已经缴纳的出资,有权行使取回权.

B.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为他人保管的财产,财产的权利人有权行使取回权

C.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出卖人已将买卖标的物向作为买受人的债务人发运,债务人尚未收到且未付清全部价款的,出卖人可以取回在运途中的标的物 D.取回权的行使须经人民法院许可

3、在Word编辑状态下,通过__操作可以选中整段内容。A.在选择条目单击 B.在选择条内双击 C.在选择条内三击

D.按住Ctrl键的同时单击段内任意位置

4、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应当__。

A.有权不予理会 B.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C.请求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D.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

5、根据会计法和企业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会计报告组成部分的有__。A.会计报表 B.会计报表附注 C.财务情况说明书

D.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

6、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下列各项小,属于偷税行为的有__。A.隐匿账簿、凭证,少缴应纳税款的 B.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少缴应纳税款的 C.在账簿上多列支出,少缴应纳税款的

D.隐匿财产,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税款的

7、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原则》,()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A.财务会计报告 B.财务会计报告附注 C.会计报表附注 D.财务情况说明书

8、下列应编制收款凭证的业务是__。A.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备用

B.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00元,存入存款户 C.销售产品50000元,货款未收 D.将现金18000元存入银行

9、关于账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A.它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

B.它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 C.它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

D.凡账户必有期初和期末余额

10、下列属于累计凭证的是__。A.领料单 B.限额领料单

C.耗用材料汇总表 D.工资汇总表

11、某企业6月以20 100元将3月购入的股票予以出售,该投资购入时的入账价值为20 000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5月份收到被投资方分配的现金股利500元。则出售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时该企业记入“投资收益”科目的金额应为____元。A:100 B:400 C:500 D:600

12、下列关于事业单位事业收入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B:该科目借方登记事业单位取得的事业收入 C:该科目贷方登记期末结转的金额

D:事业收入需要区分专项资金收入和专项资金但不需要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13、A公司1月份发生下列支出:预付本全年保险费2400元;支付上年第四季度借款利息3000元(已预提);支付本月办公费800元。计入本月的费用为()元。A.1 000 B.6 200 C.3 200 D.3 800(2400/12+800)

14、企业取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已发生相关费用的,直接计入补偿当期的__。A.资本公积 B.营业外收入 C.其他业务收入 D.主营业务收入

15、下列IP地址中,不正确的是__。A.102.123.3.1 B.10.5.67 C.101.23.4.7 D.125.256.478.1

16、依照我国《土地承包法》,不宜采取家庭承包的“四荒”农村土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可采取__方式流转。A.转让 B.出租 C.入股 D.抵押 E.出卖

17、某公司为员工马某提供专项培训费用5万元,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双方约定服务期5年,违约金5万元。工作满2年时,马某辞职,马某最多应向该公司支付违约金____ A:0元 B:2万元 C:3万元 D:5万元

18、企业将款项汇往异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编制该业务的会计分录时应当____ A: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B:借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C: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D: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

19、会计档案保管期限的始算日期,就从__起。A.本年会计末 B.会计终了的当天 C.会计终了后的第一 D.会计档案归档的当天

20、企业因__资金管理的需要,可以向银行申请开立专用存款账户。A.更新改造资金 B.商品收购款

C.期货交易保证金 D.财政预算外资金

21、期末“预提费用”账户的借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中__。A.以负数列示在预提费用项目中 B.用红字列示在预提费用项目中 C.不作反映,而在利润表中列示

D.与“待摊费用”账户借方余额相加后列示在待摊费用项目中

22、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价值的有__。A.购买股票支付的买价 B.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

C.支付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D.支付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23、下列项目中,属于我国《担保法》规定的合同担保方式的有__。A.支付定金

B.冻结债务人帐户 C.保证人保证 D.提供反担保

24、“待摊费用”账户与“预提费用”账户是在__前提下需要设置的账户。A.会计主体 B.货币计量 C.会计分期 D.会计假设

25、甲签发一张银行承兑汇票给乙,乙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丙。下列有关票据关系当事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甲是出票人

B:乙是收款人,也是背书人 C:丙是被背书人

药品包装设计:小改进 大收益 篇6

案例一:口服液和针剂外包装的改进

1.内托的改进

口服液和针剂的内托通常分为塑料内托(如图1所示)和插片式卡纸内托(如图2所示)两种。其中,塑料内托通常为PE、PVC、PP、PET等材质,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目前国内对废弃纸塑的分离回收做得并不到位,塑料内托在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环保性不够好。插片式卡纸内托则需要通过纵横排列的插片将口服液瓶、针剂瓶分隔开来,制作时需要进行插片处理,操作略微麻烦。而且插片和瓶子之间的贴合度并不是很好,会留有一定空隙,导致药瓶在盒内依旧存在碰撞危险。此外,插片高度通常只略低于外盒高度,取用药瓶时也会造成一定的不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孔式卡纸内托应运而生。如图3所示,首先,开孔式卡纸内托的表面会根据内装药瓶数量打上圆孔,方便插入药瓶,折叠置入外盒也比较容易;其次,开孔式卡纸内托的高度可以只是口服液瓶或者针剂瓶高度的一半或者更低,比插片式卡纸内托更加节省纸张用量;再者,开孔式卡纸内托固定产品的效果明显优于插片式卡纸内托,且瓶与瓶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不会直接发生碰撞;最后,内托和外盒的材料一致,制作和回收处理更加方便,也比较环保。

2.外盒的改进

虽然药品一直存在制假贩假问题,但鉴于成本、制作便利性等问题,药品外包装往往不采用破坏型结构,而是采用普通的开启盒结构,因此大部分药品从外盒中取出后,外盒就失去了作用。但针对一次服用不完的药品,如口服液、针剂等,消费者希望在外盒打开后还能再次闭合,以储存剩余药品,同时还能起到防伪的作用。

为此,我们可以考虑采用破坏型包装。但是,简单的破坏型包装不足以满足继续储存药品的功能,这就需要采用小插片与破坏型包装相结合的包装结构。这种包装在粘接口处设计成长短边,短边在内,长边在外,长边上打有齿线,且有插缝,短边则设置有小插片。从纸盒成型后的外观来看,这种包装和普通的破坏型包装没有任何区别,但沿破坏齿线开启纸盒后,露出短边的插片能插入长边剩余部分的插缝中,从而保证纸盒完美闭合。现在很多食品包装,如巧克力包装、饼干包装等都采用这种插片式破坏型包装结构(如图4所示),既实用又美观,便于储存未取用完的产品,同时具有一定的防伪作用。药品外盒也可以借鉴这种插片式破坏型包装结构。

案例二:保健品礼盒的改进

1.内托的改进

普通保健品礼盒一般使用塑料内托,如维生素片礼盒、钙片礼盒等。高档保健品礼盒则往往采用泡沫塑料内托,表面装饰绸布、绒布、皮革等(如图5所示)。这种类型的内托造型美观,但成本较高。而且,特殊材料往往需要特殊胶黏剂进行黏合,一旦稍有处理不当,盒内就很容易残留异味,从而影响产品整体的观感效果。此外,内托材质复杂,较难回收处理,非常不环保。

其实,轻型的内装产品完全可以采用定量较高的卡纸内托(如图6所示)。根据产品需求,卡纸内托不仅可以裁切成长短不同的组合,也可以折叠成具有高度差的内托,以便用来放置大小、粗细不同的产品,灵活性很强。相比材料复杂的内托,卡纸内托更节省成本,且能直接印刷,设计感更强,不输于绸布、绒布等材料的装饰效果。更重要的是,卡纸内托材质与外盒一致,更便于生产和回收操作。

对于较重的易碎产品,如玻璃瓶等,则不适合采用卡纸内托,而应采用近几年逐渐推广起来的微型瓦楞纸板内托(如图7所示)。微型瓦楞纸板厚度比普通瓦楞纸板薄,比卡纸略厚,具有挺度高、弹性好、缓冲性强、重量轻等特点,作为内托,其承重性好,裁切、折盒方便,成本也不高,同样可以直接印刷。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既可以选择不同厚度的微型瓦楞纸板,也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微型瓦楞纸板,配合白卡纸外盒使用也不失档次。相比卡纸内托,微型瓦楞纸板内托硬度更高,边缘与外盒的贴合度更好,更不易使盒型变形,同样可以根据内装产品的大小进行不同尺寸的裁切。

2.外盒的改进

高档保健品礼盒外盒通常采用瓦楞纸板对裱特种纸制作而成,普通的纸盒印刷企业无法完成,需要通过外协处理,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工序复杂,成本也较高。为此,我们不妨选择定量为400g/m2的双层结构卡纸盒或G型微型瓦楞纸盒来制作礼盒外盒。这类材质的纸盒挺度虽然稍差,但成型效果较好,符合高档礼盒的定位,而且便于印刷,省去裱纸等工艺,大大节省了成本,增强了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可直接折叠成型,粘胶位少甚至可以直接省去粘胶位,避免糊盒过程中因使用胶黏剂等耗材对环境造成污染,更加绿色环保。

总体来看,药品包装已经逐渐告别以往单一化的设计,向着更低成本、更灵活多变、更绿色环保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希望上述两个案例能给药品包装企业在药品包装设计上带来一定启发。

会计收益报告的改进 篇7

一、其他综合收益的理论渊源

(一)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

经济环境的变化,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大量潜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能合理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企业有义务也有责任向决策使用者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财务报告情况。

(二)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

收入费用观下,企业的收益只是当期收入与当期费用配比的结果,而资产负债观下,企业收益的结果是期初净资产与期末净资产差额,这两者的不同点在于要不要把未实现的损益在当期计入收益。 决策有用观认为不同收益项目的决策有用性是不一样的,到期要不要,不应该由报告提供者决定,而应该把选择权留给使用者,因此,应该在反映当期实现的收益的同时也应该反映未实现的损益。

(三)本期收益观向全面收益观转变;

本期收益观比较着重当期日常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经济利益,而全面收益观则认为除所有者投资和非配给投资者股利外,当期一切权益的变动,无论损益是否实现,都应该披露。 现在的经济环境下,经营方式、盈利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非日常经济活动发生的也非常频繁,全面收益观能够全面反映企业业绩,比较适合目前的经济环境和趋势。

(四)信息观向计量观转变。

信息观坚持历史成本,计量观主张使用公允价值,通过公允价值反映会计要素的动态变化,其他综合收益基本上都是重新计量的结果,计量观推动了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披露进程的加快。

二、其他综合收益的制度进程

(一)国际上

国际上,关于其他综合收益在制度上的体现,要从1997年9月说起,当时IASC发布《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发布之后,在此后将近20年时间里,进行了两次较大的变动,一是在2007年9月,这次的改动体现在把“综合收益的概念”引入到期中,并且要求在利润中反映综合收益;二是在2011年6月,IASC发布了《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这次的改动涉及了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方式,但是关于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并不明确,也带给财务工作与财务使用者一定程度的困惑。

(二)国内

在我国,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变,由于会计理论的不断进步,我们的企业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下,为更好的推动实务工作的进行,我国财政部于2009年6月11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在利润表“每股收益”下增加两个项目,分别是 “其他综合收益”和 “综合收益总额”,也要求在附注中披露以下会计信息,即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所得税影响、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 为能更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我国财政部又于2014年1月26日修订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这次修订在准则层面第一次明确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分类和列报规范,这是其他综合收益披露的巨大发展,财务工作者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变化, 为更好地进行实务工作,我们需要对这次修订进行深入解读,这对于实务工作的推进和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披露的进一步完善有重要意义。

三、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分类及列报

(一)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

在这次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界定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其认为其他综合收益是指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一是其不满足当期损益的确认条件,不能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其对当期所有者权益有影响,满足条件可以转回至损益的项目会对未来期间的损益产生影响;二是其产生于非日常活动,属于利得或损失,不受管理层主观控制,但与以所有者身份进行交易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不同,要有所区分,否则很容易搞错,披露错误;三是企业与所有者之外主体的交易或事项是多种多样的,其他综合收益的来源会随着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目前关于其概念只是一个标准,并没有像其他的会计项目那样明确。

(二)其他综合收益的分类

修订后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把其他综合收益分成两类,分别是:第一类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第二类满足条件时可以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准则是采用列举的方式来说明其他综合收益的各个项目的,这也是由于其他综合收益的项目将来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增加、变化。

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有:重新计量设定收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等。

满足规定条件时可以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有: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可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用房地产或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部分等。

哪些能重分类进损益、哪些不能,这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缺乏相关的分类指南,目前的列举法在有些时候不能满足企业有些业务的需要,我们缺乏判断依据。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这方面的探索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他们认为联接项目与不匹配计量项目可以进行重分类,而过渡性重新计量项目只有能提供充分相关信息,能够合理解释成本增加及重分类对财务报告复杂性的增加时才能重分类进损益。 何谓联接项目呢,其指的是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不同计量基础下计量的项目;不匹配重计量项目指的是相关联的交易或其他事项的抵消影响尚未确认的项目;不符合以上特征的项目为过渡性重新计量项目。

(三)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

1.资产负债表的列报。

新修订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与原来的CAS30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 原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与资本公积项目是混在一起的, 没有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现在所有者权益类中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原来很难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取其他综合收益的相关信息,也无法与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形成勾稽关系,但是现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与“资本公积”项目分开,这使得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更加明晰,也有利于实务工作者编制资产负债表。

新修订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与原来的CAS相比,还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一级科目进行会计核算。 通过使用“其他综合收益”一级科目,这与资产负债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相对应,就更加使得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一脉相承,这是重大的进步。

2.利润表的列报。

2009年我国财政部在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 》中就把“ 其他综合收益” 和 “ 综合收益总额” 引入了利润表, 要求在“每股收益”下增列,也要求把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和所得税产生的影响在附注中进行披露,这次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又进了一步,主要表现在一是把其他综合收益分为两类列示,这个在前面的分类中予以说明;二是要求将各个明细项目以税后净额单独列示,比如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的税后净额;三是在合并利润表中,要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综合收益总额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

3.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列报。

新修订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与原CAS30相比,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有两方面的变化,一是体现在横向上,二是体现在纵向上。

横向上的变动指的是: 在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中,增加“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以前包含四个部分,即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现在变成了五项。

纵向上的变动指的是:综合收益的具体组成部分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删除,不再列报,只列示“综合收益总额”项目, 因为综合收益的具体组成部分已经在利润表中列报了,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就不用重述了。

4.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也对附注中关于披露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内容作了要求,其针对利润表,要求披露所得税影响,也要求披露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当期转出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针对所有者权益表,要求披露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及调节情况。

四、其他综合收益的特征

从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分类和列报,我们可以发现其他综合收益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其他综合收益具有非经常性,是由非日常交易形成的,因此属于利得或损失;

二是其他综合收益虽然是利得或损失,但是不属于权益性交易,企业与企业的投资者之间、企业投资者以其股权持有者身份达成的交易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三是其他综合收益属于未实现的损益, 不属于当期损益,具有未实现性;

四是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的时候应扣除所得税的影响;

五是其他综合收益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转回至当期损益,但是何时转回,哪些又可以转回,成为列报的难点。

五、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与容易混淆项目的区分

(一)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与资本公积项目的区分

其他综合收益在实务工作中非常容易与资本公积项目混淆,这是因为未修订前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把其他综合收益通过“其他资本公积”进行日常核算,这非常容易导致确认错误,继而引起披露的问题,导致决策失误。

资本公积项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资本溢价,一个是其他资本公积,两者都是反映与所有者相关的交易或事项,这属于权益性交易,结果与收益是没有关系的;

而其他综合收益的本质仍然是收益,只是当期还尚未实现,不属于权益性交易;

新修订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把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独立开来,设“其他综合收益”一级会计科目,再加上明白了以上两者的区别,我们就不容易弄错。

(二)其他综合收益与当期损益的区分

其他综合收益是属于非日常业务产生的尚未实现的损益,我们发现管理层对其他综合收益的控制能力有限,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条件可以重分类进损益的,另一类是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 而当期损益是指比较清楚的交易或事项,指的是已确认的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 我们在区分两个项目时,可以综合运用这些属性。

六、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改进建议

(一)把利润表更名为 “综合收益表”

由于目前的利润表包含两部分的内容,即当期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两部分, 净利润只是报表的一部分的内容,变更为“综合收益表”,从名字上就能够涵盖其他综合收益的内容,更加全面,同时也体现了其他综合收益的重要性,这更符合目前多样化盈利模式的现代经济;

( 二) 取消综合收益在 “ 利润表” 和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同时列报的做法

其他综合收益强调非权益性交易,强调收益性,按照这种思维,其他综合收益应集中在利润表列报,取消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列报,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方便了信息使用者阅读相关会计信息,而且更能体现其他综合收益与资本公积的区别;

(三)编制独立的其他综合收益准则

随着全面收益观的逐步实行,其他综合收益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也应该像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那样自成体系,而不是像目前这样分散在各个准则之中,这不容易被财务工作者掌握和应用,如果编制独立的其他综合收益准则,有助于更加集中、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其会计实务

(四)完善不能分类与能够重分类进损益的项目原则

如果能够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建立其他综合收益分类的指南和项目原则,这将会给实务工作降低判断难度,更方便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和披露。

参考文献

[1]毛志宏,王鹏,季丰.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与披露——基于上市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告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1(7).

[2]徐经长,曾雪云.综合收益呈报方式与公允价值信息含量——基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4(1).

[3]尼燕.论其他综合收益及其列报〔J〕.财会通讯,2014(11).

新会计准则环境下全面收益报告 篇8

1 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会计环境正在形成

1.1“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变

从本质上来看, “决策有用观”优于“受托责任观”。首先, “决策有用观”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更能得到人们的拥护,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应向所有信息使用者, 尤其需要提供对他们预测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有用的信息, 而传统的收益表以受托责任观为中心主要只针对资源的所有者反映经营者的历史经营业绩;其次, 收益组成的“损益满计观”与收益确定的“资产负债观”, 都要以“决策有用观”为基础。

值得庆幸的是, 我国2006年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006) 》第四条明确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因此, 我国的会计目标正逐渐由“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 以“决策有用观”为中心的全面收益报告便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和改革的方向。

1.2 公允价值适度运用

在西方国家, 由于近年来对金融工具计量的关注, 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可谓“一波三折”:公允价值在1998年出现于“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具体会计准则中, 后因实际运行中出现很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 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被取消了。而2006年2月15日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 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新的会计准则关于债务重组的规定, 基本回到了我国1998年时的情形, 与美国现在的相关规定大致相同。此外, 新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

全面收益可分为“净收益”和“其他全面收益”两个部分, 我国现行的利润表所报告的收益就是“净收益”, 关于这一部分收益的报告在我国已经发展比较成熟。因此, 如何报告其他全面收益是改革我国业绩报告的关键, 而在“其他全面收益”中, 所有“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的报告都离不开公允价值的运用。新的会计准则重新允许适度运用公允价值, 将为报告全面收益提供更成熟的经济环境。

1.3 国际会计发展的影响

早在1980年, 美国便首次引进了全面收益这一全新概念。1984年12月, 《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五号再一次指出:全面收益的报告, 应当成为一整套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1997年6月正式公布了财务会计准则第130号《报告全面收益》。英国在1992年10月第3号财务报告准则中增加“全面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1997年修订的第1号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报告其他利得和损失。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先后实施了全面收益报告。

从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可以看出,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基本上都在逐步与国际接轨。全面收益理论正逐步走向全球化的趋势, 然而这一理论在我国一直无法得到应用, 为了推动我国会计发展的国际化进程, 推行全面收益报告势在必行。

2 美国报告全面收益面临的困境

2.1 报告形式多种多样

美国虽然公布了FAS130《报告全面收益》的准则, 但近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准则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缺陷是, 允许的全面收益报告多种多样, 企业间的全面收益报告缺乏可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准则允许三种格式报告全面收益, 单一报表、双报表和在权益变动表中报告全面收益。第二, 准则允许三种方法报告重分类调整, 调整未实现利得和损失、作为其他全面收益项目中单独一项列示或者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第三, 报告税收影响有两种选择, 在税前或税后报告全面收益。第四, 准则没有明确规定1997年以前的比较财务报表是否需要报告全面收益。第五, 准则允许三种方法平衡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每个科目单独与其他全面收益项目分别平衡、其他全面收益总额与权益项目平衡或者其他全面收益总额在附注中列示详细的平衡表。第六, 术语的运用, 用或不用“全面收益”这一术语准则没有明确规定。

2.2 报告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佳

现存的全面收益报告方式有三种, FAS130允许企业在以上三种报告格式中的任选一种报告全面收益。而美国学者赫特斯 (Hirst) 和赫霍普金斯 (Hopkins) (1998)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通过业绩表报告全面收益的股票估价最为接近真实价值, 在权益变动表报告全面收益次之, 不报告全面收益偏离真实价值最远。

2.3 改革步伐比较突兀

在美国, 全面收益在理论界的发展并不迅速, 甚至可以说比较缓慢。全面收益概念的提出是最早的, 从概念的提出到准则的制定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 全面收益理论早已发展成熟。然而, 将其应用于会计实务时却操之过急。美国没有通过以附表形式披露或其他的过渡形式报告全面收益, 而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或权益变动表中直接报告, 这一改革对于美国会计界影响巨大, 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一变化, 这也是最终出台的准则不能取得预期效益的原因之一。

3 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几点建议

3.1 规范化的准则支持

显然, 美国FAS130所允许的报告形式过于宽松, 前面所述的报告形式六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有两到三种选择, 用排列组合的方法可以算出全面收益报告的形式有216种 () 。报告的差别并不是只有这六个方面, 因而报告的形式远远不止216种。这就严重影响了全面收益表的可比性, 使得会计报表使用者若想获得决策有用的信息, 必须要求有很高的专业素质, 并且要消耗更多的时间阅读财务报表。

3.2 确定统一的报告方式

我国制定“全面收益报告”准则, 应该确定统一的报告方式, 多种多样的选择只会增加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我们认为权益变动表中报告全面收益固然是不可取的, 而双报表格式只能作为一种过渡形式, 当全面收益报告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最终应该采用单一报表的格式, 即将全面收益表与现行的利润表合并, 重新确定利润表各项目组成和计量方式。在全面收益报告发展成熟时, 若仍然存在两张收益表, 人们容易混淆究竟是“净收益”还是“全面收益”是业绩评价的标准。

3.3 循序渐进地推行全面收益报告

大多数会计报表使用者和报表的制定者对会计理论都不可能有会计界的专家学者那么敏锐, 准则的修订, 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都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建议我国会计实务改革中, 应该循序渐进、分阶段的推行全面收益报告。我们基本赞同程春晖博士 (2000) 在《报告全面收益》一书中所提出的“分三步走”建议: (1) 通过附表形式披露; (2) 在利润表之外编报“第二业绩报表”; (3) 与现行利润表合并, 重新确定利润表各项目组成和计量方式, 与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构成“三大财务报表”。这样全面收益概念才能逐步的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最终使全面收益成为业绩计量的唯一标。

参考文献

[1]Jefferson P Jones and Arlette C Wilson“The effect of accounting for derivatives on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The CPA Journal, 2000

[2]Ganesh M Pandit and Jeffrey“Comprehen-sive Income Reporting Preferences of Public Companies”, The CPA Journal, 2004.

[3]程春晖, 《全面收益会计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年.

[4]葛家澍.《损益表的扩展——关于第四财务报表》, 上海会计, 1999 (1) .

全面收益会计问题分析 篇9

摘 要 随着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收益不断向经济收益发展和靠拢己成为会计理论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全面收益概念的出现表明这种趋势已经在会计实务中得到体现,基于此理论而编制的全面收益表,被西方发达国家作为 “第四张报表”展现在人们面前。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特殊国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会计制度中还没有应用全面收益概念。本文对当前会计收益相关问题以及我国在构建现代财务报告体系时应如何应用全面收益理论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收益 全面收益 财务报告体系

收益,作为经济学当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无论是在实务操作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中,收益的确认和计量问题都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早期的收益计量从属于资产的计价,一般是通过重置成本会计或定期对期末资产进行估价来求得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净增量,并以此作为当前收益的量度。随着“持续经营”概念和股份公司的出现,收益确定的重要性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相应地,这时的会计政策开始转为关注收益的定义、确认和计量。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人们逐渐认可了“收益就是指产出价值大于投入价值的差额”这种观点。此时,企业的收益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已实现的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长期以来,这种传统的收益观一直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传统的收益观正遭到越来越多的批判——过于保守的实现原则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历史成本模式无法体现资产的本质属性,等等。因此,要求改进传统会计收益,报告全面收益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全面收益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涵义

鉴于传统会计收益理论存在的缺陷,人们从决策有用观出发,当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发生矛盾时,宁愿“牺牲一点可验证性而增加相关性”。学术界在不损害可靠性的前提下,遵循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试图形成一种全新的收益理论。1980年 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首次提出了全面收益这一全新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除去业主投资和分派业主款以外的交易、事项和情况所产生的一切权益(净资产)的变动,1984年12月,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再一次指出,全面收益的报告,应当成为一整套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1997年,FASB 正式公布了第130 号财务会计准则《报告全面收益》全面收益包括净收益和其他全面收益。其中:净收益仍由收益表提供,只反映已确认及已实现的收入(利得)和费用(损失);其他全面收益则涵盖那些已确认但未实现、平时不记入收益表而在资产负债表部分表述的项目,包括外币折算调整项目、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可销售证券的利得或损失。

为什么这些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不能在收益表中列报,而要增设第四张报表呢?这主要在于:1.这些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差不多都是持有损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2.收益表中的净利润反映企业管理者當期的经营业绩和效率,是企业管理者年薪中奖励部分的计算依据,也是某些银行借款或债务重组债权人计算利息应采用利率的契约履行的条件。至此,报告全面收益的报表便成为美国企业财务报表体系中的第四张报表。

1998年6月,FASB 又发布了第133 号财务会计准则《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活动的会计处理》,要求计量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在当期损益或其他全面收益中确认有关用来避险的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化或现金流量的变化,包括对预期的以外币标价的交易进行避险的衍生工具的利得或损失。2000年2 月,FASB 发布了第7 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应用现金流量信息与现值》。此公告为在初始确认或新开始计量时运用未来现金流量作为一项会计计量基础以及摊销的利息法提供了一个框架,提出了指导现值使用的一般原则,指出在初始确认和新开始计量时,使用现值的唯一目的是估计公允价值。

从以上全面收益理论的研究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总结全面收益的理想内涵:为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之上的报告期内企业与所有者以外的其他各方之间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动额;突破了收益表的局限,把全部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纳入财务报表中;很好地结合了“当期经营利润观”和“满计当期损益观”,并加以应用;突破了传统会计收益的实现原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使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的使用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二、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我国的财务报告体系

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留利润表。利润表有助于保证收益信息的可靠性,还能够满足考核经营者的经管责任以及纳税的需要。所以,应保留现行的利润表,但需进一步改进,以增强其相关性,细化信息。利润表中包含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是按净额列示的。对收入和费用按功能分类列示之外,附之以性质分类列示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费用项目按功能分类列示,如销售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按功能分类能够提供费用分类信息,有利于不同功能单位之间的比较而且适合不同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但存在分摊不合理问题,应补充按收入和费用的性质进行列示,比如原材料、人工、折旧费等。这样,有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以及不同企业间的比较。每股盈余项目列入利润表内。每股盈余项目是报表使用人较为关注的一个项目更易为信息使用人所理解。

2.在收益的组成上坚持损益满计观。关于收益的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在很大程度上采用的是当期营业观,强调由管理当局控制的当期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结果才包括在收益计算中,而非常项目的利得和损失则不包括在当期收益中。这一方面表现为一部分己实现收益如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由于被认为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而被直接列入资本公积;另一方面象外币折算差额等己确认未实现收益由于不能为管理当局控制且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无关而绕过收益表直接列入资本公积。这与全面收益包括报告期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外一切权益上的变动的定义不相符合。而损益满计观认为收益是除股利分配和资本交易外特定时期内所有的交易或价值重估事项所确认的权益的总变化,包括非常项目的利得和损失。与当期营业观相比,损益满计观显然能够符合报告全面收益的要求,因此,要报告全面收益,首先必须坚持损益满计观。

3.收益确定树立资产—负债观。明确了收益的组成采用损益满计观后收益的确定以资产一负债观取代收入一费用观也就顺理成章。收入——费用观是传统会计收益的确定模式,坚持历史成本原则和实现——配比原则,它只确认己实现的收益,而不考虑那些已确认而尚未实现的持产利得。资产——负债观则将收益视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净资产的变动,既包括己实现的收益,又包括未实现的收益。如前所述,全面收益是某一个体在报告期内,除与业主间的交易外,企业全部净资产的变化。

4.明确资本性交易和其他交易界限。全面收益要求确认和计量报告期内企业所有形式的权益变动,但要排除由于资本性交易引起的权益变动,即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引起的变动,因此,明确资本性交易和其他交易的界限是正确计量全面收益的关键。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是企业与其作为业主的所有人之间的交易。业主投资是其他个体将资财投入企业,在企业里获得了业主利益或增加了其己有的业主利益。派给业主款是企业向业主转交资产、完成劳务或承担负债的结果,派给业主款减少了企业里的业主利益(或权益)。由此可见,除了企业与其业主之间由于投资、撤资、股利分配等交易应界定为资本性交易外,其他类型的交易均应界定为其他交易,由此引起的损益均应包括在全面收益中。

参考文献:

[1]陈园.刍议会计收益的改进.商业时代.2008(24).

[2]梁莱歆.现代财务会计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汤湘希.高级财务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考试热点下一篇:中药材贸易市场